林业育苗技术规程(精选8篇)
林业育苗技术规程 篇1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信息来源:厅办公室
发布日期:2007-09-17 09:07:29.78
浏览次数:451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2002-02-01实施 2002-01-15发布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tree seedlings
DB23/T389—2001 代替DB/2300 B 61002-87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ICS 65.020.20 B 61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苗圃建立 1 4 土壤管理 2 5 施肥 2 6 作业方式 3 7 播种育苗 3 8 营养繁殖 4 9 移植育苗 4 10 苗期管理 5 11 病虫害防治及其他灭害防治 5 12 苗木调查出圃 6 13 科学实验 6 14 苗圃档案 7 附 录 A 8 附 录 B 8 附 录 C 8 附 录 D 9 附 录 E 10 附 录 F 11 附 录 G 11 附 录 H 12 附 录 I 12 前言
本标准代替DB/2300 B61002-1987。
本标准与DB/2300 B61002-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原技术规程15章精减为14章,并对有关章节的内容和技术指标进行了修订; ——新增加了林木育苗技术规程的使用范围,规范性使用文件两章,同时,分别在其他章节中增加了固定、临时苗圃的选择与概念,新播、成苗的合理密度,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和种根移植,促进生根的化学药剂的使用,新的化学除草剂、化学保护剂,以及种子播前处理等技术方法和内容;
——删除了总则、附则和作业设计三章,同时删除了生产规划完成统计表、苗圃区划平面图和主要树种种子处理天数等内容;
——修订了部分章节的技术性指标和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厅种苗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宝明、张玉梅、韩建华、林景江、张永光、乔滨杰。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厅种苗站负责解释。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苗圃建立、土壤管理、施肥、作业方式、播种、营养繁殖、移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苗木出圃、科学实验、苗圃档案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露地培育的供植树造林的裸根苗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T6001 育苗技术规程
3苗圃建立
3.1固定苗圃地选择
3.1.1
固定苗圃:指经营时间长,圃地规模、位置不变,生产及基础设施设备先进,有固定苗木产量要求的大、中型苗圃。
3.1.2位置:苗圃要设在交通方便,劳动力充足,有水源、电源的地方。
3.1.3地形:苗圃要选择在地势平坦、开阔,地面坡度小于30,排灌良好的地带。3.1.4土壤;苗圃要选择在沙壤土、壤土或轻壤土,土层厚度在50cm以上;土壤含盐量不超过0.1%; pH值为6.5~7.5;孔隙度为55%~65%;容重0.7g/cm2~1.0g/cm2土壤肥沃的地方。
3.1.5水源:苗圃要选择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地下水位:沙质壤土为3m~4m,轻壤土为4m~5m的地方。
3.1.6
环境:苗圃要设在周围环境无污染的地方。3.2苗圃面积确定与区划
3.2.1苗圃面积:苗圃面积的大小,根据生态建设以及造林绿化发展需要确定。面积15hm2~20hm2以上,可育苗面积10hm2~12hm2以上,年产成苗量500万株以上为大型苗圃;4hm2~5hm2以下,可育苗面积3hm2以下,年产成苗量150万株以下为小型苗圃;居间者为中型苗圃,大型苗圃可由相邻相连的2块~3块组成,中、小型苗圃由1块组成。3.2.2苗圃区划,根据生产需要,充分利用土地、合理布局的原则进行区划。其具体是: a)圃地中的道路、输电线路、排灌设施和房屋等,要统筹安排,合理区划,利于生产,便于管理。
b)生产、试验用地不得少于圃地总面积的75%,辅助用地不得超过25%。
c)育苗用地区划为播种区、移植区、无性繁殖区、大苗区、良种繁育区、科学实验区等。
d)各区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不留或少留隙地。
e)主道、副道、排灌渠道布局必须合理。主道宽4m~6m,副道宽2m~4m,排灌系统要纵横贯通,能排能灌。
f)苗圃周围要设置防护林带。区间道路两侧栽植绿篱或行道树,使苗圃美观整齐、规范化。
3.3临时性苗地选择
3.3.1临时性苗圃:指经营时间短,培育苗木种类单纯的小型苗圃。
3.3.2山地育苗:要选在山下腹的东南坡,土层深厚,肥力好,靠近水源,地势较平缓,坡度不超过50的生荒地、采伐迹地或林间空地作圃地。
3.3.3农耕地育苗:要选择排灌条件、土壤肥力较好的土地。有病虫害感染和地下害虫严重的土地,不能用于育苗。
4土壤管理 4.1整地
4.1.1
苗圃整地的内容,包括耕地、翻耕、耙地、镇压和中耕等环节。
4.1.2育苗前苗圃必须进行整地。做到深耕细整,耙平,土碎,清除草根、石块。4.1.3起苗后圃地必须进行翻耕。做到不出生格子,随翻随耙,镇压平整,以便蓄水保墒。
4.1.4翻耕季节,提倡秋季进行。但因春季起苗不能进行秋翻时,要随起苗随翻耕,山地育苗适宜在雨季前翻耕。
4.1.5翻耕深度,翻耕深度一般为20cm~25cm。土层深厚的圃地,应先深翻,后浅翻;白浆土的圃地,应采取翻动表层,松动底层,逐步加深的办法进行。
用于插条、换床、育大苗的土地,翻耕要适当加深,促进苗木根系发育。
低湿地、土壤粘重地,秋翻后翌年早春进行耙地。气候干旱地区,秋翻后翌春作床(垄)前耙地。
4.1.6
山地育苗地,要在草籽成熟前翻耕。4.1.7
农耕地育苗,先浅耕灭茬再整地。4.2土壤改良和消毒
4.2.1土壤改良:应对土壤瘠薄、粘重、偏酸、偏碱的苗圃地,及时地进行土壤改良。具体是:
a)沙性土壤一般保水、保肥能力差,透气性强,要混拌草炭和有机肥料。
b)偏粘的土壤透气、透水性差,要混沙施用马粪、羊粪等热性肥料进行改良。c)偏酸的土壤要施用石灰(CaO)或碳酸钙(CaCO3)进行调整。d)偏碱的土壤,要拌沙、压碱、增施磷肥,拌腐熟的草炭土。
4.2.2土壤消毒:育苗播种前,要根据圃地实际情况,进行土壤消毒。土壤消毒常用药剂见附录A。
4.3轮作
4.3.1苗圃地的轮作:区间轮作应按播种-移植-插条-休闲的顺序循环轮作。树种轮作应按樟子松-落叶松-红松-樟子松;豆科作物-阔叶树-豆科作物的顺序轮作。杨树不能重茬,更不能与落叶松轮作。松类可轮作4年,休闲1年进行轮作。培育大苗的土地,在苗木出圃后,休闲2年。4.3.2
苗圃休闲地:休闲地一般采取全休闲或半休闲的方式。半休闲的土地,只许种植一些能提高地力、不影响苗木生长的农作物,不得使用农药。
5施肥
5.1苗圃要广开肥源,常年积肥和压绿肥,待充分腐熟后再施用。5.2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5.3施肥量,要适地、适性、适树、适量测土施肥。施有机肥一般每公顷8万公斤~15万公斤。
5.4施用基肥,应采取分期分层的方式进行。一般在秋季翻地时,施入总肥量的1/4作底肥,翌春耙地前施入1/2作中层肥,其余的1/4在作床(垄)时施入作上层肥。施肥时要捣碎拌匀。
5.5施用追肥,要根据不同树种决定追肥次数。针叶树种每年追肥3次~4次。阔叶树种每年追肥2次~3次。移植苗追肥次数可少些。苗木生长前期多追施氮肥,苗木生长后期多追施磷、钾肥。最后一次追肥时间,不得迟于苗木高生长停止前4周。
施追肥方法,主要分上方喷洒和开沟投放两种。上方喷洒追肥,即将肥料稀释后喷洒于苗床(垄)上,追肥后要及时用清水冲洗苗株;开沟投放追肥,是在苗行间开沟将肥料施于沟内,追肥后要及时覆土浇水。
6作业方式
6.1作业方式,分床作和垄作两种。根据气候、土壤、地下水位、树种及育苗类型不同分别选定。
6.2针叶树和微粒种子的阔叶树,一般实行床作育苗。床底宽1.1m、床面宽1m,床高15cm~20cm,步道宽30cm~40cm。低洼地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作床宜高。干旱或地下水位低的,床面可以低些。阔叶树及绿化大苗可实行垄作,垄底宽60cm~70cm,垄面宽25cm~30cm,垄高15cm~20cm。
6.3无论床作或垄作,都要作到床(垄)面平整,土壤细碎。7
播种育苗
7.1播种育苗地的选择
7.1.1
播种育苗地不得有多年生宿根性杂草。
7.1.2播种育苗地土壤使用前必须确认不存在严重化学毒害。
7.1.3
播种育苗地要实行树种间合理轮作,尤其是阔叶树种育苗不宜连作。
7.1.4播种育苗地,要安排在土壤肥沃、质地疏松、灌溉方便、排水良好、便于管理的生产区内。
7.1.5不易发芽出土的珍贵树种和种子紧缺的可采取芽苗移栽,先播种于沙床中,幼苗出土后移植于圃地。
7.2种子使用与处理
7.2.1种子使用。育苗用种须经林木种子检验部门检验和林木病虫害防治部门检疫,签发检验、检疫合格证后方可使用。
7.2.2种子消毒。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种子消毒常用药剂见附录B。
7.2.3种子催芽。播种前要按种子萌发的难易程度,采取不同方法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种子催芽方法及萌发难易树种分类见附录C、D。
7.3播种期
根据育苗树种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播种期。我省春季育苗播种的适宜期是:东南部地区和西部平原、中部丘陵地区的南半部为四月下旬;东部地区、中部丘陵地区的北部为五月上旬;大、小兴安岭地区为五月中旬;易遭晚霜危害的树种,要根据气象预报资料,作到霜前播种,霜后出苗。秋季播种,要在土壤结冻前播完。
7.4播种量
计算播种量,要根据合理的苗木密度和种子的品质指标(千粒重、净度、发芽率),用下 式计算:
= „„„„„„„„„„„„„„„„„„(1)式中: X — 播种量,(g/m2或g/m);P — 种子千粒重,(g);K — 种子发芽率,(%);E — 种子净度,(%);n — 设计密度,(株/平方米或株/米);C — 损耗系数;10— 常数。
公式中损耗系数的取值,应根据种粒的大小、圃地环境条件、育苗技术和经验确定,各树种适宜播种量及合理密度见附录E。
7.5播种方法
7.5.1播种分撒播、条播和点播。微粒或小粒种子撒播或条播。中粒种子用条播。大粒种子用点播。播种时,种子要均匀。针叶树播幅宽5cm~6cm。条幅间距4cm~5cm。点播要根据留苗密度确定株行距。
7.5.2播种前要灌足底水,待土壤干湿度适宜时及时播种。
7.5.3播种时,要随播种、随覆土、随镇压。覆土厚度,要根据种粒大小、圃地土质、播种季节和覆土材料而定,一般为种子横径的1倍~3倍。微粒种子以微见种子为度。土壤稍粘的圃地覆土要薄些,土壤水分差的圃地覆土要厚些。春播覆土要薄些,秋播覆土要厚些。
7.5.4落叶松、樟子松等小粒种子和发芽出土缓慢的树种,播种覆土后,要及时用稻草、草炭土等材料覆盖。
8营养繁殖
8.1建立种穗生产圃
8.1.1
选用适应当地生长的优树和优良无性系有重点的建立种穗生产圃。以营养繁殖为主的大型苗圃,可自建种穗生产圃,也可几个相邻苗圃共建一个种穗生产圃。
8.1.2种穗生产圃建立时,要细致整地,施足基肥,精心栽植。建立后要做好中耕、除草、追肥、排灌、除蘖定干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8.1.3采集穗条时,防止发生品种、系号混杂。栽植时,要绘制品系排列图。8.2扦插育苗
8.2.1种条、种根的选用
8.2.1.1硬枝种条,采穗圃母树上生长健壮的穗条或扦插苗当年生长的干条;幼、壮年树上当年生长健壮、节间距离较短的主轴枝或从根部萌生的当年生长的健壮萌芽条。
8.2.1.2嫩枝种条,采穗圃母树上或其它幼年树木上生长健壮、半木质化的枝条。8.2.1.3种根,苗木根株和修剪下来的侧根或挖取幼、壮年树木周围的侧根。
8.2.2硬枝种条和种根在晚秋或早春采取。采取后沙藏或窖藏。嫩枝种条在夏、秋的早晚或阴天采取。采取后要特别注意保鲜,做到随采、随截、随扦插。
8.2.3扦插前,将种条(根)按一定长度截制成插穗。插穗上至少有2个节间。针叶树种的硬枝和嫩枝插穗都要保留一定数量的针叶。
插穗的规格,一般长5cm~15cm,梢头粗不得低于0.3cm~0.6cm。剪穗切口光滑,上平下斜,防止劈裂和破皮。距上口1cm处必须有一个健壮的芽包。剪穗后要按品种、粗细分级分类,分别用湿沙埋藏。
8.2.4插植时间,早春在土壤解冻到15cm时或秋季在封冻前进行插植。
8.2.4.1硬枝扦插除圃地除湿度大,冻拔严重地区,不宜过早插植外,均可在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按一定株行距直插于土中。寒冷干旱地区和土质疏松的圃地,插穗上端与地面平,温暖湿润地区和土质较粘的圃地,地面上可露出1个~2个芽。插前圃地灌足底水,插后踏实插缝,勿使插穗在土壤悬空。8.2.4.2嫩枝扦插在夏、秋的早晚或阴天进行,插前剪去插穗入土部分的枝叶。扦插深度为穗长的1/3左右。在未成活前圃地要经常保持湿润。
8.2.4.3根插在春季进行,直插的上端与地面平,或露出地面1cm~2cm,覆以土堆。如分不清根的上、下端可平埋于土中。
8.2.5插植前,插穗用水浸泡1d~2d。生根缓慢和难生根的插穗,用萘乙酸、吲哚丁酸和ABT生根粉等进行催根处理。具体用法见附录F。
8.3嫁接育苗
8.3.1嫁接育苗的方法,适用于林木种子生产、繁殖不易生根的树种和果树育苗。8.3.2嫁接用的接穗和砧木,要选用抗性、亲和力较强的品种。培育嫁接苗,接穗一般选用一年生枝条;阔叶树砧木选用1年~2年生、针叶树砧木选用2年~4年生苗木。
8.3.3嫁接方法,要根据树种特性、培育目的和季节,采取芽接、枝接等等不同的方法。9
移植育苗
9.1为了促进苗木根系发达,提高造林成活率,培育二年生以上的实生苗木,必须进行移植或截根。
9.2移植时间以春季为主。落叶松秋季起苗,翌春树液流动前顶浆移植。樟子松、赤松、红松、云杉、沙松、臭松等要在早春随起随移。
9.3松类苗移植,要采取垄式或床式作业。栽植规格,一般行距为10cm,株距为4cm~6cm。
9.4移植形体苗(绿化大苗),要选用Ⅰ级苗木,采取挖穴定点的方法进行栽植。栽后要培土、踏实、浇水。栽植密度,一般速生树种密度为行距70cm,株距50cm。中庸、慢生树种密度为行距70cm,株距30cm~70cm。
9.4.1绿化大苗的培育,按城镇绿化的需求定向培育,株形尖塔型、倒卵型、平截型、球型、丛型等。
9.4.2绿化大苗培育年限。一般阔叶树3年~5年,针叶树5年~10年。10
苗期管理
10.1撤出覆盖物和遮荫
10.1.1
在幼苗出土30%左右时,开始逐次撤出覆盖物,分2次~3次撤完。
10.1.2
对耐阴性强、易受日灼、干旱危害的播种苗(红松、云杉、臭松、沙松)高温季节,要架设遮荫棚。高温季节过后及时撤出。樟子松、落叶松及其他树种,采取灌水降温办法,实行全光育苗。
10.2灌溉和排水
10.2.1灌水可选用喷壶、水车、移动式和固定式管道喷灌等,实行沟灌、畦灌、滴灌。10.2.2灌溉要求水分均匀地分配在苗木根系活动的土层中。
10.2.3灌水量,要根据树种不同、幼苗大小、土壤干湿和空气湿度情况,做到适时、适量。一般在出苗期应掌握“量少次多”、苗木速生期“量多次少”、晴天土干多灌、阴天土湿少灌或不灌的原则。苗木生长后期要控制灌溉。
10.2.4苗圃排水,做到雨后及时培床清道,修整沟渠,外水不入浸,内水能外排,形成排水网络。
10.3除草和中耕
10.3.1育苗地要及时除草、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
10.3.2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一个年生长内除草次数,一般针、阔叶床作7次~10次;阔叶垄作或移植苗3次~5次。辅助用地和圃地周围杂草均要除净,圃地内不允许杂草种子成熟。
10.3.3化学灭草,要坚持先实验,后使用的原则。苗圃常用除草剂见附录G。
10.3.4中耕要与除草结合进行。中耕要做到不伤苗、不压苗,逐次加深。土壤较粘重的圃地,雨后要及时松土,防止土壤板结。10.4间苗和定苗
10.4.1播种后要及时间苗,拔除过于密集、生长不良、受损伤和感染病虫害的苗木。间苗时,采取间密补稀的办法,调整苗木密度,使苗木分布均匀。
10.4.2间苗时间与次数,要根据树种、幼苗生长情况和培育目的来决定。一般间苗2次~3次。针叶树幼苗出齐一个月后,阔叶树幼苗长出2片~4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以后,根据幼苗生长情况进行第二次、第三次间苗和定苗。每次间苗后要及时灌水。
10.4.3定苗,经过最后一次间苗,保留下来的苗即为定苗。定苗标准以附表E中的合理密度为准。
10.5其他管理措施
10.5.1摘芽除蘖。阔叶树插植、移植苗,要及时摘芽除蘖,控制侧枝。摘芽除蘖时要防止撕裂树皮。摘芽除蘖次数根据不同树种及芽蘖生长状况而定。
10.5.2嫁接。嫁接苗成活后,及时解除绑扎物,并在接口上方1cm~2cm处剪掉砧干,抹去钻木上的不定芽。
10.5.3截根。主根发达、侧根少、不进行移植的播种苗,要进行截根,截根刀具要锋利,深度要适宜,防止损伤苗木。截根后要及时灌水。
1病虫害防治及其他灭害防治 11.1
病虫害防治
11.1.1
出圃的苗木和调进的种(条、根)苗,要进行检疫,发现病虫害感染严重的和属于检疫对象的,要立即烧毁,防止蔓延。
11.1.2掌握苗圃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采取综合防治的办法,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做好预防, 发现病虫害要及时救治。
11.1.3药物防治,要根据农药、苗木种类、病虫害和环境保护四者相互关系,正确选用农药种类、剂型、使用浓度、用量和施用方法,做到既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药效,又不危及环境。防治病虫害常用药剂见附录H。
11.1.4搞好苗圃内及周围环境卫生。苗圃使用的种子、肥料、覆土及覆盖物等,要堆放整齐,进行消毒处理。
11.2其他灾害防除
11.2.1针叶树播种后,在幼苗出土期、种壳未掉前,设专人看护,防止鸟、鼠害及其他人畜危害。
11.2.2搞好防霜冻工作。根据当地气象预报,在霜冻即将来临时,采用灌水、放烟、覆盖等措施进行预防。已遭霜冻的苗木,要在日出前,进行浇水缓苗。
11.2.3对不耐寒和容易发生生理干旱的留床苗木,在封冻前要灌足封冻水。红松、樟子松、云杉、冷杉等可覆土防寒。
2苗木调查出圃 12.1苗木调查
12.1.1
每年在苗木生长停止后,必须对所有苗木,包括出圃苗和留圃苗认真进行调查。12.1.2
按树(品)种、育苗方法、苗龄等分别调查苗木质量与产量,为苗木的生产经营提供依据。
12.1.3苗木调查内容:主要统计苗高、地径、根系、产苗量四个主要指标。并分别统计成苗(可出圃造林的苗木)、幼苗(需要继续培育的苗木)的产量、质量填入苗木调查汇总表。苗木调查汇总表见附录I。
12.1.4苗木调查一律采用数理统计抽样法。统计精度,要求可靠性90%。苗木产量和质量精度见附录I1、I2。
12.2苗木出圃
12.2.1凡达到我省主要树种造林苗木标准的苗木,方可出圃。
12.2.2
起苗季节。樟子松、红松、云杉、沙松、臭松的苗木要现起现造,其他树种的 苗木以秋季掘苗为主。
12.2.3起苗时,先松动土壤,防止强力拔苗损伤苗根和顶芽。苗木损伤率:针叶树不得超过1%,阔叶树不得超过3%。
12.2.4苗木掘出后,要立即进行拣苗和分级。做到随掘、随捡、随分级、随假植,减少苗木曝露时间。
12.2.5苗木分级分为Ⅰ、Ⅱ级和小苗、废苗。小苗可继续移植培育,废苗必须销毁。苗木分级同时,统计各类、各级苗木的数量和苗木总产量。
12.2.6
出圃供造林的苗木,要包装。小苗包装时苗根向内,用草帘或草袋包装。大苗主要把苗根盖好。捆好的苗木,要标明树种、苗龄、等级、数量。包装后及时运输。长途运输时,要注意浇水或苗根沾浆,防止苗木发热或风干。
12.2.7
秋掘越冬的苗木要妥善保管。可以实行窖藏假植或露天假植。一般针叶树苗尽可能采用窖藏。窖内温度保持-3℃~3℃,空气湿度应大于70%。大苗实行露天假植。露天假植要选择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地方。假植时要做到“稀摆、深埋、培土(针叶苗全株培土)、踏实、灌水。”假植时要分区、分树种、记清数量。假植要在封冻前结束。
3科学实验
13.1苗圃要结合生产开展科学实验。
13.2苗圃要因地制宜地引进、繁育和推广林木良种。
13.3积极研究苗圃育苗新工艺,推广容器育苗,有条件的苗圃应开展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全光雾扦插、温室大棚或地膜覆育苗,不断提高育苗技术水平。
4苗圃档案
14.1苗圃要建立档案,苗圃档案包括基本情况、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科学实验等内容。
14.2基本情况包括苗圃位置、面积、苗圃平面图、立地条件、圃地规划、固定资产、经营方式等。
14.3生产和技术管理、苗圃土地利用和耕作情况。
14.4各种苗木的种子来源、生长发育情况及其采用的各项技术措施。14.5各项作业的用工量和肥、药、物料的使用情况。
14.6
科学实验内容包括各项实验的田间设计和实验结果、物候观测等。
14.7
苗圃档案要有专(兼)人记载,年终系统整理,当苗圃技术人员变更时,技术档案要办理交接手续,长期保存。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土壤消毒常用药剂 表A1
名
称 使
用
方
法 备
注
甲拌磷(3911)每平方米用0.15g~0.30g,混拌适量细土,撒入土壤中 杀虫
呋喃丹 敌百虫和呋喃丹两种混合颗粒剂效果最佳,每平方米5g左右,配成毒土施入地下 杀虫
辛硫磷 每平方米用2g~3g,混拌适量细土或锯末制成颗粒剂撒在土壤中 杀虫
代森锌 每平方米用3g~4g,混拌适量细土,撒入土壤中 灭菌
福美双 每平方米用0.3g~0.6g,混拌适量细土,撒入土壤中 灭菌
五氯硝基苯 每平方米用2g~4g,混拌适量细土,制成毒土,撒入土壤中 灭菌
多菌灵 每平方米用0.1g~0.3g,混拌适量细土,撒入土壤中 灭菌
敌克松 每平方米用0.8g~1.0g,混拌适量细土,撒入土壤中 灭菌甲霜铜 每平方米用0.1g~0.2g,混拌适量细土,撒入土壤中 灭菌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种子消毒常用药剂 表B1
名
称 使
用
方
法 备
注
高锰酸钾 用0.5%的溶液浸种2h~3h,捞出后用清水洗净 胚根突破种皮的种子不宜用此法
硫酸铜 用0.2%~0.5%溶液浸种2h~3h,浸种消毒后清水洗净 播种前3d~5d进行即可
硫酸亚铁 用0.5%~1%的溶液浸种2h,捞出用清水冲洗后阴干
苏打粉 用1%的苏打粉浸种1h~1.5h针叶种子,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
福尔马林 用0.3%溶液浸种2h~3h,用清水洗净 根据树种不同使用的药剂而不同
退菌特(80%)用800倍溶液浸种15min
敌克松 用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0.5%
五氯硝基苯 用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1%~0.2%
附 录 C(规范性附录)种子催芽方法 表C1
催芽方法 技
术
要
点 适用树种
变 温 催 芽 法
暖冷处理 1.将种子放入45℃温水中浸种
2.种皮有油脂的种子可在水中加入1%面碱或3%~5%的草木灰进行脱脂 3.将沙子与种子按3:1混匀,保持室内温度30℃~35℃
4.进行低温处理,温度控制在0℃~5℃,湿度保持在60%左右
5.将沙子与种子移至室外背风向阳处进行日晒 红松、水曲柳五味子、榛子、刺五加、忍冬、杜松、紫椴
表C1(续)
催芽方法 技
术
要
点 适用树种
层
积
催 芽
法
混沙埋藏
1.沙与种子的体积比为2:1或3:1 2.沙子要保持一定的水份
3.要选择通风良好、防止霉烂的地方挖坑埋藏 4.要经常检查坑内的温度,覆盖的沙子不要过厚 5.埋藏的时间长短可由树种来定
6.发芽的种子三分之一以上,即可播种
落叶松、樟子松、冷杉、云杉、油松、杜松、花曲柳
混雪埋藏
1.雪与种子比例3:1,要保持在零度以下
2.冬季下雪以后不融化时(12月~1月)即可进行雪藏 3.贮藏种子可放在室内
4.室外要选择地势较高,背阴避风排水良好处挖坑 5.要经常检查种子,特别是春季更要注意安全检查 6.防止鼠害,播种前分期分批拿出后进行播种
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冷杉、色树
隔
年
催
芽
法
隔年埋藏 1.沙与种子的体积比为2:1 2.沙子含水量60%左右
3.要选择排水良好,地势较高处挖坑层积,冬季不低于0℃,夏季不高于20℃ 4.通风良好,防止霉烂,埋藏的时间8月~9月间 5.用冷水或温水浸种,种皮吸水膨胀后层积
6.要经常检查种子,如果尚末裂嘴,要移于能保持20℃左右处催芽
红松、刺五加
水 浸 催 芽 法
温水
1.用40℃~50℃温水浸种1d~2d 2.每天换水一、二次,经常搅拌,最好用缸,水面超过种子 3.种皮吸水膨胀后捞出摊于容器中,置于20℃左右处催芽 4.捞出种子晒干后,也可喷一点水,使种子裂嘴快 5.发芽率达到40%~60%时可以播种
落叶松、樟子松、文冠果
热水 1.用80℃~90℃的热水
2.先把水倒入容器中,然后边倒种子边搅拌
3.大部分种子膨胀以后捞出,使种子在容器中保持20℃左右催芽
槐类
附 录 D(规范性附录)种子萌发难易树种分类 表D1
处理方法 种子易萌发的树种 种子经催芽易萌发的树种 种子经催芽萌发困难的树种
暖处理 落叶松、冷杉、云杉、樟子松、胡枝子、绣线菊、山梅花、溲疏、桦属、紫穗槐、花曲柳、丁香、锦鸡儿、珍珠梅 山槐、胡桃楸、红瑞木
冷处理
落叶松、冷杉、云杉、樟子松、桦属、桑、绣线菊、山梅花、溲疏、沙棘、柞树 悬钩子、色树 拧筋槭、青楷槭、茶条槭、鼠李、花楸
暖冷处理
五味子、榛子、黄菠萝、刺五加、忍冬 红松、紫杉、杜松、紫椴、水曲柳、卫矛、山葡萄
附 录 E(规范性附录)播种量及合理密度表 表E1
树
种
千 粒 重 g
净 度 %
发 芽 率 %
消耗系数 播 种 量kg/hm2 新播密度 成苗密度
床作 垄作 床作 垄作
株/平方米 株/米 株/平方米 株/米
红松 520 98 90 1.5 3750 900 150
樟子松 5.5 97 90 2.8 53 700 150 40
兴安落叶松 5.5 95 55 4 83 800 200
长白落叶松 3.5 98 60 4 83 800 200 40
日本落叶松 3.6 94 45 4 90 800 150 40
红皮云杉 5.3 96 85 4 60 1500 120
臭松 10 90 60 4 188 1200 120
赤松 9.8 93 85 4 53 700 150
沙松 50 85 40 4 375 1000 200
杜松 28 90 50 4 165 1000 180
杨树
7
垂柳
6
白榆(家榆)7.7 85 85 10 60 150 50
黄榆 40 90 85 3 150 150 50
蒙古栎 3300 95 70 5 750 500 30
白桦 0.45 85 50 40 75 300 150
糖槭 38 85 80 40 150 150 150
色木槭 95 95 70 9 300 200 150
胡桃楸 8771 99 85 2 11250 90 80
紫椴 39 96 80 4 180 200 80
黄菠萝 13 96 80 10 75 200 80
水曲柳 36 96 40 4 225 200 80
花曲柳 36 96 80 5 113 200 100
山丁子 5.2 96 80 4 45 150 50 15
文冠果 1000 95 80 2 300 50 20 10
桑 1.5 90 80 8 8 100 30
紫丁香 10 95 80 4 270 200 50 15
榆叶梅 544 95 80 2 83 150 50 15
沙棘 95.2 95 80 7 45 150 80 20
花楸 2.4 95 50 3 91 400 150
附 录 F(规范性附录)吲哚丁、乙酸、萘乙酸促进扦插生根的用法 表F1
处理方法 插穗状态 适用浓度(ppm)处理时间 处理操作方法
低浓度药液浸泡 休眠枝穗 50~200 6h~48h(多数12h~48h)将插穗基部插入药液中2cm~4cm
嫩绿枝穗 5~50
高浓度药液浸泡 休眠枝穗 1 000~10 000 1s~5s 将插穗基部插入药液中2cm~4cm,瞬时取出
附 录 G(规范性附录)苗圃常用除草剂 表G1
药名 剂型 作业方式 防除对象 用法用量有效成分(g/667m2)残效日期(d)备注
2,4-D 乳油、可溶粉 激、选、内、传 莎、双 土壤、茎叶处理60 7~30 激—植物激素作用;
选—选择性杀草作用;内—内吸入杂草体内作用; 传—杂草体内传导作用; 灭—灭生性杀草作用; 触—触杀型杀草作用。莎—莎草科; 禾—禾本科;
单—单子叶杂草; 双—双子叶杂草。
二甲四氯 水剂 激、选、内、传 莎、双 土壤、茎叶处理60 7~30
稳杀得 乳油 选、内、传 禾 茎叶处理10~50 30~60
禾草克 乳油、胶悬剂 选、内、传 禾 茎叶处理8~29 >20
盖草能 乳油 选、内、传 禾 茎叶处理8~10 25~30
豆科威 颗粒剂、乳油 激、选、内、传 双、禾 土壤处理130~300
五氯酚钠 颗粒剂、粉剂 灭、触 单、双 土壤、茎叶处理1000 5~7
除草醚 可湿粉、乳油 选、触 单、双(1年生)土壤、茎叶处理200 20~40
拉索 乳油、颗粒剂 选、内、传 单、双(1年生)茎叶、土壤处理200 30~60
敌稗 乳油 选、触 单、双 茎叶处理150~200
氟乐灵 乳油、颗粒剂 选、内、触 禾、双 土壤处理50~100 20~30
除草通 颗粒、乳油 选、内、传 禾、莎、双 土壤处理50~150
灭草猛 乳油、颗粒剂 选、内、传 禾、莎、双 土壤处理130~160 >300
杀草丹 颗粒、乳油 选、内、传 单、双 土壤处理100~260 20~30
西玛津 可湿粉 选、内、传 禾、莎、双 土壤处理30~200 90~180
阿特拉津 可湿粉、胶悬剂 选、内、传 禾、莎、双 土壤、茎叶处理60~100 >180
百草枯 水剂、颗粒剂 灭、触 单、双 茎叶处理20~60
草甘膦 水剂 灭、内、传 单、双 茎叶处理100~200 120
茅草枯 可溶粉、水剂 选、内、传 单、双 土壤处理400~600
拿捕净 乳油、可湿粉 选、内、传 禾 茎叶处理15~80 28
果尔 乳油 选、内、传 禾、双(1年生)土壤、茎叶处理10~20 60~90
附 录 H(规范性附录)苗圃防治病虫害常用药剂 表H1
名称 防治对象 用法
硫酸铜 立枯病、菌核性根腐病 100倍液浇灌苗木根部
波尔多液 立枯病、叶枯病、叶斑病、叶锈病、白粉病、炭疽病(100~150)倍液出苗后每15d~20d喷雾一次,连续2次~3次
硫酸亚铁 立枯病、炭疽病(100~200)倍液,出苗后每周喷雾一次,连续2次~3次
石灰硫磺合剂 叶枯病、白粉病、煤污病、叶锈病(0.2~0.3)波美度,出苗后, 每周喷雾一次,连续2次~3次
代森锌 杨树黑斑病、灰斑病、叶枯病、叶斑病、赤枯病、白粉病 60%~70%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雨季前每10d~15d喷洒一次,连续3次~4次
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立枯病、白粉病、炭疽病(800~1000)倍液,10d~15d喷洒一次,连续2次~3次
托布津(50%可湿性粉剂)立枯病、白粉病、菌核性根腐病(800~1000)倍液,10d~15d喷洒一次,连续2次~3次
敌克松(70%可湿性粉剂)立枯病、菌核性根腐病、炭疽病、稍腐病(800~1000)倍液,10d~15d喷洒一次,连续2次~3次
退菌特(50%可湿性粉剂)炭疽病、白粉病、赤枯病、叶斑病、立枯病(800~1000)倍液,10d~15d喷洒一次,连续2次~3次
敌锈钠原粉 叶锈病 200倍液,胞子器形成破裂前,每半月喷雾一次,连续2次~3次
乐果(40%乳剂)地下害虫、食叶害虫、蚜虫、介壳虫 200倍液喷撒在苗行间、(800~1000)倍液喷雾
马拉硫磷(50%乳油)食叶害虫、蚜虫(500~1500)倍液喷雾、(1000~2000)倍液喷雾
松脂合剂 蚜虫、介壳虫(20~25)倍液喷雾、(10~15)倍液喷雾
杀螟松(50%乳油)食叶害虫(1000~2000)倍液喷雾
辛硫磷(50%乳油)地下害虫、食叶害虫、蚜虫 制成毒土施入土中、(800~1000)倍液在傍晚喷雾
氧化乐果 地下害虫 土壤施药、(1000~2000)倍液喷雾
磷胺 蚜虫、介壳虫 1000倍液喷雾、根际浇灌(5~20)倍液涂干
甲胺磷 地下害虫(2%粉剂),蚜虫、介壳虫(50%乳油)土壤施药、(1000~2000)倍液喷雾
附 录 I(资料性附录)苗木调查方法 1 划分调查区:
将树种、苗木种类、苗龄、作业方式都相同的划分为一个调查区,量测每个调查区的施业面积和净面积,同时一定的顺序,床(垄)编号。设置样地:
2.1 一般以平均株数20株~30株苗木所占面积为样地面积。针叶树以30株~50株来定样地面积。
2.2 粗估样地块数按式(1)计算
2„„„„„„„„„„„„„„„„„„„„„„(1)
S﹦ „„„„„„„„„„„„„„„„„„„„„„„„(2)C﹦ „„„„„„„„„„„„„„„„„„„„„„(3)式中: n — 样地块数;
t — 可靠性指标(粗估时可靠性定为90%,则t﹦1.7); c — 变动系数;
E — 允许误差百分比(精度为95%,E﹦5%); S — 粗估标准差(允许误差的百分数);
— 粗估样地的平均数; 要想得到n数,可先求: R(极差)﹦最密-最稀(最密和最稀是粗估样地面积的株数)。2.3 随机或系统抽样法将粗估样地落实在调查区内。3 调查样地内苗木数量、质量和计算精度。
将每块样地内的苗木逐株数清。用系统抽样法(随机抽样、机械抽样法抽取一定数量),一般不少于100株,样苗量测苗木的高、地径、根系。将结果分别记入表中(苗木外业调查表),并按下式计算精度:
„„„„„„„„„„„„„„„„„„„„„„(4)
„„„„„„„„„„„„„„„„„„„(5)
„„„„„„„„„„„„„„„„„„(6)
注:大样本计算公式用n除
„„„„„„„„„„„„„„„„„„„„„„„(7)
„„„„„„„„„„„„„„„„„„„„(8)
„„„„„„„„„„„„„„„„„„„„„(9)式中:
— 第i个样本单元观察值;
— 样本平均数; n — 样本单元数; S — 样本标准差;
— 标准误;
E — 相对误差,(%); P — 精度,(%)。
如果没有达到精度要求(苗高、地径精度要求95%以上,数量精度90%以上)的,需要补设样地。
4计算苗木产量
表I1 苗木产量精度计算表
树种
苗木种类
苗龄
作业方式
施业面积
m2
净面积
m2
样地面积
m2
样群号 各样群株数xi 各样群株数的平方值xi2 精度及产量计算7
„
Σ
计算人:
计算日期:
表I2 苗木质量精度计算表
样株号 地径D 地径平方值D2 样株号 苗高H 苗高平方值H2 精度计算
„
合计 ΣD= ΣD2= 合计 ΣH= ΣH2=
计算人:
表I3 苗木调查汇总表
_____________县______________苗圃 _____________乡______________村单位为cm
树
种
苗木
种类
育苗方式
苗
龄
面
积
总产苗量 可
供
造
林
用
苗
数 留
圃
合
计
Ⅰ级苗 Ⅱ级苗
计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根系
计平均苗高平均
计算日期: _______________屯
地径平均根系
计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根系
汇总人:
日期:
表I4 苗木外业调查表
___________地(市)___________县____________村
苗圃名称_____________树种______________苗龄______________苗木种类______________育苗方式______________ 育苗地总面积
m2
育苗地净面积___________ m2
垄数
育苗地净面积占总面积_______% 样群(样地)面积____ m2 每亩产苗量
万株
总产苗量
万株
平均苗高
cm 平均地径
cm
调查床垄序号 育
苗
净
面
积(m2)样群(样地)株数 样群(样地)苗木质量调查(每隔x株调查一株)
床 垄
长 床
垄
宽(m)
面积(m2)
序
号 株数
平均 合
计
…… E
P =1-E………………………
林业育苗技术规程 篇2
关键词:香椿,圃地,种子,苗床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香椿育苗技术规程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育苗技术规程》 (GB/T 6001—1985)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 7908—1999)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2772—1999) 、《林木种子贮藏》 (GB10016—1988) 和《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DB13/T 937—2008) 。
2 圃地选择
在选择不同的圃地时, 要注意的事项也不同, 分别是: (1) 在选择固定圃地时, 要注意选择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有水源、排水良好, 且地下水位不超过1.5 m、土层厚度不少于50 cm的微酸性至微碱性壤土的地方做圃地; (2) 在选择临时圃地时, 宜选设在山坡的中、下部, 因为那里地势较平缓、土层深厚、肥力好, 而且接近水源; (3) 在农耕地育苗时, 要选择有排灌条件、肥力较好的地段做圃地。
3 圃地准备
3.1 土壤的处理和改良
育苗前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药剂消毒、熏蒸等方法进行土壤处理。圃地土壤要逐年增施有机肥料。
3.2 整地施肥
育苗前必须整地, 包括翻耕、耙地、平整、镇压等步骤, 且要深耕细整、清除草根和石块、施肥均匀、地平土碎。翻耕深度要在20~25 cm之间, 随耕随耙, 及时平整、镇压。整地时要施基肥, 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 000~70 000 kg/hm2、复合肥500~750 kg/hm2、尿素100~150 kg/hm2, 并深翻土壤, 使土肥均匀混合、土粒细碎、表面平整。
3.3 作床
包括高床和平床的制作。高床的苗床床面要高出步道15~20 cm, 床宽1~1.5 m, 床间步道为20~30 cm, 且要选择气候湿润、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或地下水位高的苗圃;平床育苗地要带状作业, 带间留出20~30 cm的步道, 培育大苗时可不留步道, 且要选择气候干旱地区或水源不足、灌溉条件差的苗圃。
3.4 轮作
宜实行香椿与不同树种苗木的轮作或香椿苗木与绿肥、牧草、农作物的轮作, 做到对圃地“养用结合”。
4 播种育苗
4.1 采种
应选择20~30年的高大、健壮的母树, 待蒴果成熟, 并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时, 采果取种。采摘后, 将果实摊开晾干, 忌暴晒。蒴果开裂、种子散出后, 簸去杂质, 然后放入麻袋置于通风阴凉处晾干。在采收适龄香椿的种子时, 当年不能采摘它的香椿芽。
4.2 种子处理
处理种子的步骤为: (1) 选用当年采集的新种子, 用手搓去翅膜, 然后用质量分数为1%的甲醛溶液浸泡20 min; (2) 浸泡后用40~50℃的温水浸种4 h, 水种比例为2∶1或3∶1, 并不停地搅拌; (3) 待水温降至25℃时再搓洗一遍, 然后继续浸种15~20 h, 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4) 在室内通风处将种子摊开, 晾至种子表面见干后, 用湿毛巾包好种子, 然后在20~25℃下催芽; (5) 待30%的种子裂嘴露白后, 将其与细沙按1︰1的比例混匀待用。
4.3 播种
播种包括春播和夏播。春播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进行, 将已出芽的种子与细沙按1︰1的比例混匀, 然后用条播 (行距在20~30 cm之间) 或撒播的方式播种, 播种量为40~50 kg/hm2, 播后覆细土, 再用稻草或塑料薄膜覆盖;夏播在5月上中旬进行, 将已出芽的种子与细沙按1︰1的比例混匀, 然后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播种, 播种量为50~60 kg/hm2, 播后覆细土, 再用稻草或塑料薄膜覆盖。
5 无性繁殖育苗
5.1 硬枝扦插
硬枝扦插的步骤为: (1) 选穗条。3月中旬, 在2~3年的香椿母树上选择健壮、直径在1.5~2.0 cm的1年生枝条, 或选择扦插苗当年生长的干条, 幼、壮年树上当年生长健壮、节间距离较短的主轴枝、从根部萌生的生长健壮的萌芽条。 (2) 剪穗条。要把穗条剪成长度为15 cm左右的插穗, 下切口于芽基膨大处斜剪, 上切口高出顶芽1 cm, 剪口要平滑。 (3) 穗条生根处理。插穗剪后将下切口浸入质量分数为0.02%的萘乙酸水溶液中, 浸水深度为3 cm, 浸泡时长为12 h。 (4) 扦插。按10 cm×20 cm的行列距将穗条扦插到宽1 m的高床上, 扦插顶端要距离地面1.5~2.0 cm。插前要将圃地灌足底水, 插后浇1次透水, 并踏实插缝。勿使插穗在土壤中悬空, 扦插床上设中心距离地面高约1 m左右的拱棚。
5.2 萌蘖
香椿萌蘖性强, 易形成丛状植株, 秋季落叶后在母树周围开沟, 沟深约20 cm, 近树干处可稍浅, 以促使其萌发根蘖植株。当年秋或翌年春进行分株定植, 同时, 在萌蘖坑中施入有机肥并灌水, 以利次年根蘖的大量萌发。
6 苗期管理
6.1 遮荫
夏季要在苗木上方搭荫棚或遮阳网, 并覆盖稻草遮荫。
6.2 拆除覆盖物
当幼苗大量出土 (出苗数达60%~70%) 时, 要及时分批撤除有碍苗木生长的覆盖物。
6.3 肥水管理
香椿苗喜湿怕涝, 因此前期要加强肥水管理, 包括: (1) 灌溉。采取喷灌、浇灌、沟灌等方法, 灌溉时要遵守适时、适量的原则。出苗期 (特别是幼苗出土前) 要适当控制灌溉次数, 保持土壤湿润;苗木生长初期 (特别是保苗阶段) 要采取少量多次灌溉的办法;苗木速生期要采取多量少次灌溉的办法;苗木生长后期也要控制灌溉次数, 除特别干旱外, 可不灌溉。 (2) 排水。进入雨季后, 应注意排涝。 (3) 追肥。在5—6月时, 应追磷酸二铵450 kg/hm2, 追肥后浇三四次水。
6.4 矮化壮苗
七八月高温多湿, 幼苗易徒长, 因此应进行人工控制, 可将多效唑300~400倍稀释, 然后隔15 d喷一次, 或用500倍稀释液, 隔7 d喷一次, 连喷两三次, 以抑制幼苗徒长, 促进其加粗生长、提早封顶, 培育矮化壮苗。
6.5 除草和松土
要及时清除杂草。人工除草时, 应在雨后或灌溉后地面湿润时将杂草连根拔除, 并积极采用化学除草。除草要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松土结合除草进行。松土要逐次加深、全面松到, 保证不伤苗、不压苗, 苗根附近松土宜浅, 行间、带间宜深。
6.6 间苗和定苗
当苗长出五六片叶时即可进行间苗, 间苗2~4次, 最后按株距15~20 cm定苗。间苗要遵循间小留大、间密留稀、间劣留优的原则。
6.7 疏叶
要在8月中下旬摘去苗干基部的老叶, 再疏去一部分复叶, 以利于苗木通风透光, 促进苗干的木质化。
6.8 病虫害防治
重点防治香椿白粉病、叶锈病、根腐病、小地老虎和黄刺蛾等病虫害。
7 苗木出圃
玉米营养方育苗技术规程 篇3
近年来,吉林省春季旱情始终严峻,抗旱播种保全苗成为春耕生产的头等大事。通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笔者认为,推广玉米营养方育苗移栽是抗旱保全苗的有效措施之一。现将玉米营养方育苗技术规程整理如下。
1.选用优良品种。选择优质、高产、熟期适中,适于密植的杂交良种,适时早播育苗。以生育期125天~130天的品种为宜,育苗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以4月25日左右为宜。
2.苗床及营养方制做。选择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段设置苗床,营养土选择肥力中上,粘性适中的壤土、菜园土,而不宜用砂土或胶泥土。营养土需用细砂网过筛,除去石块,秸秆等异物。在营养土内加入水分充分拌搅均匀,制成干湿适中的稀泥待用。注意:加入水分不能过多,如泥过稀,刀划后块缝易粘连、土块成型差;泥过干则起苗后土块易碎,不利于幼苗带整块土移栽,影响成活。
3.苗床制作。床槽深10-15厘米,宽100-120厘米,长5-7米,槽底部要求平整、严实、铺上宽为100厘米的地膜垫底,其上均匀铺一层0.2-0.5厘米厚的细干土作为隔离层以易于起苗,防止泥块与地膜粘结。将搅拌好的营养稀泥均匀地摊铺在上面,制成厚度为3-3.5厘米厚的泥块,泥面修理平整光滑,以直木条为尺子,用刀将泥面划成3.3平方厘米的小方块,划深为3厘米左右。
4.种子处理。育苗播种前进行种子浸种处理,在每块泥方中播一粒种子,种子脐面朝上,深1厘米左右。上盖2厘米厚细粪土或草木灰土,然后再用水轻洒上使土潮湿。育苗采用塑料薄膜拱架作棚育苗。育苗程序:修苗床-铺地膜-摊营养土-划方块-点种-盖细粪土-浇水-插竹条搭拱棚-盖膜。拱高40-45厘米,四周用土压紧压实。
5.苗床管理。经常检查,保持拱棚密封状态,发现破膜的要及时修补好。观察畦面墒情,如过干的地方要浇水保湿,防止烧苗,播后7天左右出苗,2叶一心时,开始通风炼苗,通风练苗以一天2次为宜。
6.适时移栽。苗龄应掌握在12-15天左右。3叶一心为移栽最佳时期。不栽大龄苗。移栽前1-2天停止浇水,边取苗边移栽,尽量用带完整土块的秧苗移栽。
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技术探讨论文 篇4
1林业育苗问题
我国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虽然在国土面积上比较庞大,但是森林覆盖率却不断的降低,这对于长期发展而言是一种极大的威胁。针对林业育苗的问题展开分析,能够明确日后的工作重点,为苗期管理提供更多的方向指导和资料参考。
1.1苗种成活率不高
林业育苗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需求以及外地的购买需求,针对苗种进行针对性的培育,确保苗种的正常生长,从而在后续的移植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可从当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苗种的成活率并不理想。首先,有相当数量的林业育苗,本身的成活率就比较低,由于选苗的错误和水土不服等情况,促使大量采购的林业育苗,均没有获得预期的成长效果,出现了大量的死亡现象。其次,林业育苗工作中,并没有对育苗开展系列的养护工作,日常管理表现出较多的漏洞和不良现象,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中,林业育苗所采取的措施表现为“千篇一律”的特点,与苗种本身的情况发生严重的冲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苗种的功能及正常成长,最终出现了大量的死亡情况,促使苗种成活率进一步降低,产生了极大的损失。
1.2植株长势不均
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林业育苗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在大环境上,自然生态和土地的肥力均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因此,育苗的植株长势未得到较强的保障;在小环境上,针对植株长势的控制表现为随意的特点,不遵循客观上的条件限制和主观上的需求,导致植株长势出现了严重的混乱情况。现今,植株长势不均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林业育苗的植株长势,并不能完全地达到阶段化的标准,很多方面的管理工作都非常主观,落实的管理技术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造成的经济损失、社会损失等都比较严重。第二,植株长势的控制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并不显著,传统的手法未能向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完美过渡,导致不同的林业育苗园区,植株长势上出现了严重的差异,对森林覆盖率的提升和自然环境的恢复,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未来的苗期管理技术研究中,需高度关注植株长势不均的问题,要采取多元化的手段进行处理,将恶性循环彻底地解决。
2苗期管理技术分析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必须在效率上和质量上兼得。林业育苗工作的开展,无论是在出发点上,还是在未来的前景上,都表现比较突出。因此,选择实施的苗期管理技术,应系统化地针对林业育苗开展有效的管理,从多方面完成工作水平的提升,健全日常的管理方案,针对林业育苗的各项问题进行充分解决。
2.1改善林业育苗设备,加强新工艺的应用
与以往工作不同的是,苗期管理技术的应用,以客观实际情况为基础,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改革。该文认为,今后的苗期管理技术,硬件设备和新工艺的应用,必须充分跟随社会潮流,选择最有效的设备来进行培育,通过最强的工艺来实现保障,让每一株育苗都能正常生长,阶段化地实现培育目标。随着现代林业科技的进步,大多数传统的育苗容器已经不再使用,转而使用易穿透、易分解的容器。比如,在欧洲国家的无纺布容器是最为先进的育苗容器,在育苗实践中大大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及其质量。无纺布育苗容器其主要构成是无纺布、基质和相关的机器。这种育苗容器是焊接布缝的,无纺布卷挂在成型筒下部。通过数控电子系统的控制,对水分的进出量进行控制,当容器外部的根需要保持水分时就会在一段时间后自动停水,可以协助根系愈伤组织的更好形成。同时,由于采用的是无纺布,容器内就不会将私土作为培养基,而是采用有机肥料,这对容器内的幼苗是一个好的生长优势。如此一来,便为容器内的幼苗创造了更好的生长环境和有利条件。从以上的表述来看,在提升硬件的培育设备以及主观上的技术内容后,苗期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简单、高效,每一项问题的处理都降低了繁琐的程度,从而确保后续的收益能够持续实现。
2.2加强苗期管理
林业育苗工作的开展,是从最初的幼苗就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工作,保证最终得到的育苗成绩,可以满足森林建设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后续的苗期管理技术落实当中,苗期的管理将成为核心的内容。第一,苗期管理的内容、责任、标准等,必须进行详细划分与处理,要在整体上把控好育苗的长势情况,结合具体的苗种类型,选择差异化的维护措施,包括除草、除虫等等。第二,苗种的存储、处理等,需按照最严格的标准来进行。现阶段的部分林业育苗,虽然在生长速度上较快,但取得的自然生态能力并不理想,未达到最初的诉求。针对育苗的存储、处理、土壤选择等进行分析,之后进行相关的播种处理,严格把控阳光、水分的影响,可提升育苗的质量、效率,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育苗的存活率,并且在客观上创造出更大的效益。综合而言,林业育苗以及苗期管理技术,必须以育苗为主,在各个方面落实系列的管理技术、培育技术、成长干预技术等,将内部的影响因素和外部的影响因素均充分解决,促使每一株育苗都能够获得最理想的效果,为将来的森林覆盖率提升以及自然环境的改善,做出卓越的贡献。除了掌握好容器育苗技术,还要加强苗期管理,以保证苗木正常顺利地生长,因此在苗期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苗期管理,为了给苗木生长提供优良的条件,就要做好育苗前期的准备工作,如种子的贮藏以及处理、作床、土壤消毒以及播种等,同时为了保障苗床的湿润,工作人员应定期为苗床浇水,满足苗木对水的需求,当苗木出土后,为了防治苗木病害,应及时地喷洒农药500倍液,如多菌灵、退菌特等,并定期为其喷洒消毒液,根据土壤板结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除草工作,一般情况下,在幼苗长出真叶前后开始,每隔30d进行1次除草工作,待苗木出齐后,工作人员按照留苗量400~500株/m2开始进行间苗,要做好育苗的追肥工作,在施肥过程中,应按照育苗生长的具体情况进行追肥,一般工作人员每年会对新育苗进行3~4次的追肥,待苗木出齐后,会增加对苗木追肥的次数,一般会每隔10~15d进行1次追肥。
3结语
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加,林业育苗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必须将既有的各项问题充分解决,同时避免造成社会效益的下降和经济上的损失。与一般的建设工作不同,林业育苗工作的目的在于,充分提升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实现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保持生态的平衡。为此,在苗期的管理技术当中,需要考虑到较多的影响因素,要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执行系统化的管理方案,避免产生林业育苗的较多阻碍。
参考文献:
分析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技术论文 篇5
目前育苗仍然采用传统的育苗技术,育苗的质量和水平都达不到相应的标准和要求,苗期也欠缺一定的管理,对林业资源的建设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要加大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推动我国林业资源的稳定与发展。
1传统林业育苗的相关论述
传统的育苗大多数采用塑料袋作为育苗的容器,具体的操作流程为:首先要选取优质的苗木种子,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后使种子萌发起来,并将萌发的种子种植在塑料袋等容器中进行栽培,在栽培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育苗种子的除虫、浇水等维护手段[1]。这种传统的育苗技术,成本较低,操作流程十分简单,但是普遍造成了育苗的存活率不高、成长状况高低不等等现象,极大地影响到了后期的处理工作。
林业局审核审批工作规程资料文 篇6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林业审核审批窗口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以及市行政服务中心有关规定,针对林业行政服务特点,对审核审批工作作如下规定。
一、人员组成。按规定成立审核审批科,人员暂定3名,其中科长1名,办事人员2名,成建制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组成人员由市林业局组派,参加行政服务中心考勤。
二、工作任务及要求。按照审批、监管、服务适度分离的原则,审核审批科主要负责已列入行政服务中心的林业行政审核审批、申报转报、窗口服务等各项行政服务工作,并按照“规范、便民、高效、廉洁”原则,依照程序,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理相关事项,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三、审核审批工作流程
(一)受理:
1、凡经市林业局梳理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所有审核、审批、转报项目及服务性项目,均由审核审批科统一受理,局本部各科(站、办)不得另行受理。
2、窗口受理后,审核审批科人员应按受理设置流程及应申报的要件进行核对审查:
(1)报件及要素是否齐全;
(2)所报要件是否具有内容的合法性、数据的准确性、时间-1-的有效性。
3、经核对审查其符合申报要求的即受理。核对审查其不符合申报要求的,属于不具备申报条件的应不予受理,并告知其原因;属于报件材料不齐全的,应一次性告知所要报送的相关材料和补齐材料规定的时间。
(二)审核审批转报审查
窗口受理后,应根据报批事项的实际,按照“即办件”、“承诺件”、“转报件”、“特办件”的要求,根据审核、审批、转报、服务的每个项目流程所设置的时间按程序办理。
1.初审:
(1)对材料的真实性的审查;
(2)对材料合法性的审查;
(3)对所报材料与实际项目内容的审查。
2.召开研究分析会,由科长组织,分管副局长参加,听取窗口受理人员的情况汇报,根据每个项目办理规程及办理要求,确定是否批准、转报。因情况不明或有以下情况需到实地核查的,应及时组织人员或通知市局相关职能科(站、办)到实地现场核查,切实做到及时办理、准确无误。
(1)应到现场核查的:
①报件材料与现实有明显出入的(包括区位、面积、申报的业主等与材料不符的);
②有争议或者举报的(包括申报人隐瞒事实情况,以及未批先
占,少报多占等);
③大宗或区位重要的、或敏感部位的林地征占用(包括生态脆弱部位、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以及沙岸、泥岸等重要防护林带、或需报国家林业局审核审批的);
④其他认为需要到现场核查的项目。
(2)核查办法:
①审核审批科组织进行;
②审核审批科会同职能科站组织进行;
③审核审批科委托职能科站组织进行;
(三)审核、审批、上报
1.审核审批项目必须经审核审批相关程序,按规定要求进行。经核实,符合审核、审批、转报的,由窗口经办人整理,审核审批科科长审核,分管领导签发。
2.服务性项目,在对报件审查的基础上,由审核审批科科长核实签发,即时办理。
3.文件批复或上报,按文件行文规定,经审核审批科撰稿,科长核稿签字,分管领导按授权职责审签,由办公室统一编号盖章后,审核审批科打印成文,直接寄发,并保留原始材料。
(四)其它相关事项。
1.行政许可证件、票据使用管理。凡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核、审批事项的行政许可证件,由窗口人员领取保管使用并登记造册。
2.业务专用印章使用管理。凡属进驻窗口的审核审批及服务性项目的专用章,统一交由窗口管理使用,并对此负责。
3.材料保存
(1)当月已办结的所有项目材料,由审核审批科负责保存。
(2)每月10日前,将上月份承办的本局审批服务权限范围内的各项审批材料和经上级审批或审核同意的审批材料,移交给相关职能科站分类、归档保存。
4.服务、监督。职能科(站、办)负有相关审核审批项目内容的服务监督责任,包括负责审批后续服务事项的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
(1)事前服务管理。各职能科(站、办)所管理的职能范围,应按各自职责做好日常服务管理;
(2)事中服务监督(办理审核审批过程中)。服务中心审核审批服务的项目内容,内业材料或外业调查需职能科(站、办)提供或协助的,各职能科站应积极配合协助;需到现场核查的,应在规定的时限内积极配合审批科人员,做好现场核查工作;每天的承办件和办结件,由行政服务中心在相关网站公示。各相关业务科站可以通过局办公室和林政法规科连接在政务网(内网)上的计算机,访问行政服务中心网站(http://sg.qz.fj.cn),或通过互联网访问泉州市网上审批管理信息系统(HTTP://),了解审核审批科受理和办理行政审核审批事项的情况和进度,通过政务网(内网)登录行政服务中心的登陆用户名为林业局,登录口令
为123;
(3)事后服务监督。报批项目办结归档后,需做好事后服务监督的事项,各职能科站应主动协调,积极配合,认真做好后续检查监督和监管工作。
四、责任区分。
审核审批科是市林业局的职能科室,由于许多审核审批的行政许可项目都与其他相关职能科站工作相联系。因此,应当做到既要按分工完成好各自任务,又要积极配合,互相协调,共同完成好法律法规赋予林业主管部门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保证工作落实,减少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审核审批科与相关科(站、办)必须明确各自责任。
1.审核审批科责任:按审核审批工作职能,对从报件受理至批准、寄送的工作全过程,凡涉及到服务态度、工作程序、效果质量等问题,一切责任由审核审批科负责。包括窗口经办人员工作未按相关程序办理、科长未按管理规定审核等而出现的问题。
2.相关职能科(站、办)责任:需局职能科(站、办)协调配合的,因职能科(站、办)工作懈怠、不负责任或推诿扯皮而造成的一切责任,由各相关职能科(站、办)负责。
3.其他方面责任:因其它方面引起的相关责任,由相关部门各自承担。
主题词:林业审核审批规程通知
抄送: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处,各县(市、区)林业局(农林
水局)、晋江市农业局、石狮市农办。
林业育苗现状及容器育苗技术 篇7
苗木用什么育苗技术和措施, 这都直接关系到林业育苗的发展, 林业发展和苗木质量的根本保证就是好的育苗技术和管理。多年来, 我国在林业方面都是以传统的容器育苗技术为主, 这传统的方式在容器育苗技术上存在着一定缺陷。
2 林业育苗现状
目前, 我国林业育苗技术, 还处于传统的技术, 多采用在塑料袋或者蜂窝纸上装黏土, 传统的育苗技术一般都会存在苗木卷根、偏根等现象, 这些现象对育苗的生长非常的不利, 从而导致我国的育苗产量不高。而且育苗技术上, 也存在着许多的缺陷, 这也导致了育苗的质量不高。育苗的产量和质量都不高, 其实就是因为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育苗方法。目前, 有效的育苗措施是采用容器育苗技术, 容器育苗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苗木的质量和产量, 也是改善我国林业现阶段育苗现状的最好方式。
3 容器育苗技术
3.1 林业育苗容器技术
保护苗木根系, 起到好的造林效果都是容器育苗技术可以做到的。但是, 容器育苗技术在培养苗木的过程中会影响到苗木的根系, 所以, 需要容器育苗技术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育苗技术。
3.1.1 科学容器育苗技术的发展
在我国的林业育苗中, 人们相信容器育苗技术, 认为育苗技术会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但是, 人们没有抓住容器育苗的根本, 即培养平衡的根系组织, 苗木根系还因为传统容器育苗的影响, 所以有很多种类都已经被放弃。而现在占据主流的容器则是那种单体不回收、易分解、易穿透的容器。目前, 各国的育苗技术剩下的种类也不多了, 典型的育苗技术是法国的Fertiss无纺布容器, 压缩饼圆形容器是最新发明的育苗技术, 其也被逐渐的推广并使用,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将会有更多的优质容器被使用在林业育苗的工作中。
3.1.2 科学的育苗容器技术
目前最先进的育苗容器技术就是法国的Fertiss无纺布容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轻基质材料和无纺布的使用, 是用机器自动制作容器并焊接补缝及填充基质成型的。成型机配备一个专门的装基质用的料斗, 而通过料斗进入到成型容器内的是基质, 基质通过机器然后粘合容器。通过电子设备控制粘合好的容器, 然后用没有齿的锯片将从成型机内推出的粘合容器切断, 并堆放在出口台上方便工人装箱。容器可以根据不同的尺寸来调整进料口的大小, 从而就可以做出不同大小的口径方便栽培不同的苗木。当然, 如果想改变切断的长度, 那么可以调节控制器上的参数。
苗木在一般情况下, 其体外根茎经过一段时间内的停水, 空气可以切除干枯组织, 因此, 苗木如果还没形成造林或者是已经长成, 为防止苗木生长, 可以让苗木保持在萎蔫的临界状态。
3.1.3 苗木质量评价标准
反映育苗的理念最好的方法就是对苗木进行质量评价。根据以往, 我们只是对苗的粗细、大小、根系来评价苗木的, 苗在同样的标准下有可能是老化了的苗木。所以, 完善苗木的评价标准必须要借鉴先进的国家育苗理念来完善, 而且还要加强从外观上没有办法来断定苗木质量的标准。比如:扦插是否经过充分的幼化处理、根系是否平衡等。为了让苗木的质量评价更加的科学合理, 可以在传统的评价标准上加上这些评价标准。
3.2 抓好苗期管理工作
为了打下林业育苗坚实的基础, 一定要确定的科学容器育苗技术, 为了把育苗技术有效的应用到育苗的实践工作中, 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3.2.1 要做好准备工作, 如:做好苗木种子处理、做好土地的施肥和整理、播种、消毒的前期工作等。
3.2.2 苗木出齐后要逐渐增加肥料量, 还要间苗, 一般是500~600株/m2壮苗。
3.2.3 对苗木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需要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当然, 综合防治病虫害不单是化学防治、物理防治、人工防治的结合, 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根据实际病虫害的程度来分析, 并给出一个合适的、有效的、科学的防治措施进行防治。还要特别注意的是, 苗木的成活率取决于苗期的管理工作。
4 结语
浅析林业育苗技术 篇8
【关键词】林业育苗;技术;苗期管理
1.林业育苗的现状
多年来,我国林业方面的育苗技术以传统的方式为主,常使用塑料袋、蜂窝纸、辣椒管等装填粘土,这些方式普遍存在苗木根系纤弱和卷根、稀根、偏根等问题,是我国在林业育苗技术上的缺陷,这也是我国人工原料林普遍低产的重大原因。通过育苗容器的发展以及在苗期的管理使得林业育苗得到了新的发展。
2.林业育苗容器技术
人们普遍认为容器育苗造林因为容器可以完整地保护根系,应当有很好的造林效果,但长时期以来并没有认识到容器苗在培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低劣根系问题。采用根系不正常的苗木营造的林分,是没有前途的林分。科学的育苗容器技术改善了传统的育苗技术和方法,使育苗成活率达到新高。
2.1容器育苗的根本和发展趋势
传统上,在林业育苗中人们认为采用各种容器育苗是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但是,容器育苗更根本的理念是培育平衡根系、空气切根(形成根愈伤组织)、繁殖材料幼化等。现在大多数种类的育苗容器已经淘汰,单体、易穿透、易分解、不回收的容器已成为主流。各国大规模使用的只剩下几种,从技术角度考虑,以法国的Fertiss无纺布容器最为先进。最新出现的压缩饼圆型容器也正日渐推广。这种容器在制作时已在基质中加入了缓释全肥,经干燥、压缩后,体积很小(类似压缩毛巾),所以非常便于远距离运输和销售。
2.2容器育苗技术操作技把关
①做好容器摆放苗床,整齐地排放容器,以便管理;②保证基质装满容器,保证基质湿润,基质要采用肥沃的森林土;③保证苗木不失水,在装填苗木的过程中,要假植好苗木,始终要保持苗木根系湿润;④保证苗木根系舒展、不窝根,保证苗木根系不外露,剪掉苗木太长的根系;⑤及时供水,容器装填好后,要有水源保证,要及时浇水以保证苗木不缺水,保证苗木湿润。通过在实践中把好以上几关,做好以上苗期的及时正确的管理,那么就会最大程度的保护好育苗的根系,提高育苗的成活率,使我国改变林业育苗方面的不足,林业育苗技术得到了有效改善。
2.3科学的育苗容器技术
无纺布育苗容器作为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其基本特点是使用轻基质和无纺布材料,用机器制作透底容器,机器自动完成焊接布缝、装填基质和切段成型,用于扦插、下种或移栽组培苗。容器成型机有一个大料斗,供进基质之用;有一个成型筒,筒内是推进螺杆,筒外卷有无纺布,其上有一只电烙铁块,成型筒端部有一个斜形开口,无纺布被螺杆送料应力拉动过程中被自动折边重合,烙铁块同时予以粘合。无纺布卷挂在成型筒下部。被填料、粘合、成型后的容器在被从机内推出时,由数控电子部件控制,用一个气动无齿锯片按设定长度将其切段,并被堆放在出口台面上,这时工人即可捡拾装箱。可以做成不同口径的进料筒,从而生产不同口径的容器,用于不同植物的育苗。调节控制器上的参数,可获得不同的切段长度。通常,体外的根系应当通过在一段时间之内的停水,空气自然切除(干枯),并形成愈伤组织。相同道理,如果苗木已经育成而无法造林,则可使苗木保持在临界萎蔫状态,防止苗木疯长。在新的育苗理念中,这种愈伤组织是非常重要的。采用上述机器制作无纺布容器,一定要以有机质为育苗基质,而且不能掺加粘土。制备这种基质的原料可以是任何有机质。如果说无纺布是理想的穿透材料,成型机是理想的制作设备,那么基质是最为关键的。轻型基质,不仅轻,便于上山造林,更主要的是有利于培养粗壮根系。
2.4科学的苗木质量评价标准
对苗木进行质量评价,可以有效的反映育苗的理念。以往人们只依照苗的大小、粗细及根系来评价,但是,同样的标准下,苗却有可能是老化的苗木。因此,要完善苗木的评价标准,根据先进国家的育苗理念形成的评价标准,对无法从苗木外观上断定苗木质量的一些标准进行了加强,如扦插苗是否具备空气切根后形成的愈伤组织、根系是否平衡、是否经过充分的幼化处理等。在传统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再加上这些评价标准,那么对苗木的质量评价也就更加的科学合理。
3.落实育苗技术,抓好苗期管理
在确定了容器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加强在育苗过程中的苗期管理则能有效的将技术更好的在实践中应用。做好种子贮藏及处理、整地和施肥、作床、土壤消毒、播种等育苗的前期工作,保障育苗的基本条件。在苗木出土前,要保证苗床湿润,等苗木出土达到30%左右时要及时采用退菌特、多菌灵等农药500倍液及时防治苗木病害。此后,每隔1星期左右要喷洒一次消毒液,防治苗木病害。中耕除草应根据土壤板结情况而定,一般待幼苗长出真叶前后开始,以后每隔30天左右松土除草1次。苗木出齐后1个月左右开始间苗,间密稀留,间掉生长势弱的苗木,一般保留400~500株/平方米壮苗,留苗量15~18万株/666.7平方米。对新育苗,应每年追肥3~4次,第一次在苗木出齐后的30天左右进行,以氮肥、磷肥为主,尿素10~12kg/666.7m2,以后每隔10~15天追施1次。追肥方法以沟施法为主。留床苗的追肥时间,应在开始生长时进行第一次追肥,以后的追肥时间,以生长初期和速生期的前半期为主。苗木出圃宜在苗木落叶至土壤封冻前或翌春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出圃。起苗前应浇透水,起苗时保证苗木不受伤,主、侧根系完好。临时假植,应在背阴干燥处挖假植沟,将苗木根部埋入湿土中进行假植;越冬假植,将苗木全部埋入湿沙中,及时检查温湿度,防止霉烂。外运苗木每50株一捆,根部蘸泥浆,并进行包装,苗捆应挂标签,注明品种、等级和数量。远途运输应遮盖帆布,中途洒水保湿。
对于任何害虫的防治,都要采取多种措施的综合防治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综合防治方法不是化学防治与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的简单拼凑,要根据虫害程度与当地实际情况综合分析,权衡利弊进行运用。化学防治方面在蛴螬幼虫期有两个最佳防治期:一个是4月底5月初,幼虫经过一个冬季的越冬休眠,此时幼虫刚刚上升活动,抵抗力弱易杀死;另一个是7月底、8月初,此时蛴螬刚刚孵化出,为害轻,也易杀死。防治时,用50%辛硫磷200 倍液或“3911”乳油500~800倍液在苗床上用粗木棍扎洞灌根,扎洞时应在不同播幅扎2~3个洞,扎成“品”字型。灌注后,再覆土盖住,以防苗根漏风;人工防治:采用深秋季节苗木出圃后人工挖掘捡拾,或7月底8月初雨后的清晨6~8点,由于蛴螬不耐水湿会自动爬出土面进行活动时进行人工捡拾;物理防治:在金龟子成虫的羽化高峰期可利用金龟子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也可在黑光灯周围喷洒胃毒性农药,以便杀死金龟子成虫,防治诱杀灯周围虫害加重。成虫盛期:可向苗木上喷洒75%辛硫磷或对硫磷等胃毒性毒药。
科学的育苗技术提高了林业育苗的效率,但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要把容器摆放在苗床上便于管理,要保证苗木不缺水、保持苗木的根系湿润,保证容器内基质的填满并保持湿润状态,基质采用较为肥沃的森林土等等需要注意的内容,选择了较好的育苗技术也要配合科学的管理方法,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苗木的根系生长,提高苗木成活率。
【参考文献】
[1]魏红亮,周晓光.浅谈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8.
【林业育苗技术规程】推荐阅读:
林业育苗技术及其管理06-23
论林业中营养繁殖育苗技术的应用05-19
林业育苗管理06-12
林业育苗论文10-12
林业育苗与管理策略07-07
核桃育苗技术05-25
水稻育苗技术06-01
番茄育苗技术08-06
林木育苗技术06-08
营养繁殖育苗技术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