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业中营养繁殖育苗技术的应用(精选3篇)
论林业中营养繁殖育苗技术的应用 篇1
营养繁殖育苗培育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1姜海军
(1黑龙江省虎林市七虎林林场鸡西虎林158422)
摘要:对营养繁殖育苗技术进行简单的概述,并就扦插育苗、嫁接育苗在林业中的应用及技术要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 营养繁殖育苗,培育技术应用。
1、营养繁殖育苗技术及其优缺点
利用乔灌木的营养器官(苗干、枝、根和芽等)的再生能力,繁殖成独立、完整新植株的方法,称为营养繁殖,也叫做无性繁殖。由营养繁殖所得到的苗木,称为营养繁殖苗,或称为无性繁殖苗。方法有扦插、嫁接、埋条、分株、插根、根蘖、压条等。
在林业上常用树木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和花芽、花药、雌配子体等材料进行无性繁殖。花药、花芽、雌配子体常用组织培养法离体繁殖。生根后的植物与母株法的基因是完全相同的。用此法繁育的苗木称营养繁殖苗。
营养繁殖育苗能够稳定地保存优良品种及类型,获取最大遗传增益。经过营养繁殖的苗木可以提早开花结实,缩短培育周期,因此营养繁殖育苗技术在经济林木的培育中日益重要。通过营养繁殖育苗可以进行高接换种,利用砧木的某些特性,增强林木的各种抗逆性和生长潜力,或使树冠高大、矮化。营养繁殖苗生长快,栽培初期生长也较为迅速,繁育技术简单易行,和播种育苗相比,省去了种子消毒、种子催芽等比较复杂的程序。
由于营养繁殖苗的上述特点,人们常利用它建立无性系种子园,大量繁殖和推广林木良种;在园艺栽培中,可使果树提前结果,花木提早开花。但它也有发育阶段老、容易衰退、寿命短等缺点。
2、营养繁殖育苗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1)在林业生产中的实践应用。我国现在对木材的需求十分紧张,培育大面积高产人工林的工作在林业生产中迫在眉睫。运用营养繁殖苗培育森林已成为更新造林的重要方式,这种林分成林后林相整齐,林分蓄积量高,林木品质一致,对于实施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加工利用相当有利。通过营养繁殖技术营造林木种子园,比有性繁殖技术早结实,多结实,种子产量和品质都能得到充分的保证。营养繁殖苗木技术在多年生果树栽培、绿化树树木的培育和经济树种的培育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在森林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能够将一些种质资源及优良性状稳定地保存或转移至目标物种中,有效地保存森林生物多样性。通过营养繁殖育苗技术进行无性系测定,对试验材料做出遗传评价。
3)在林木性状改良中的应用。经过营养繁殖的种苗,可以获得最大的遗传增益,性状稳定,不产生性状分离,能够把许多优良特性和品质稳定地遗传给后代。通过嫁接扦插等方法营建无性系种子园,可以缩短树木的培育周期,提早开花结实,使树形矮化,结实层低,便于管理和采收种子。
3、营养繁殖育苗技术控制要点
生产上常用的营养繁殖育苗方法有,嫁接育苗、埋条育苗、插根育苗、扦插育苗等。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嫁接育苗和扦插育苗。这里着重讲述一下这两种育苗方式的技术要点。
3.1 嫁接育苗。嫁接育苗是指把优良母本的枝条或芽(称接穗)嫁接到遗传性不同的另一植株或插穗(称砧木)上,使之愈合成活为一个独立的植株。用这种方法培育的苗木叫嫁接苗。嫁接苗根系具有砧木植株的遗传特性,树干与树冠是接穗母株生长发育的延续,因此,能保持其母株的特性,遗传性比较稳定,所以,建立林木种子园,果树和经济林栽培等,多采用嫁接苗。
1)提高嫁接成活的技术措施。首先选择良好的接穗和砧木,接穗应取自优良的品种、类型的优良单株,然后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树种类型、技术水平,采用适宜的嫁接方法。对母本和砧木
1提前施肥,使其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可获得较好的嫁接效果。在接穗的采集、贮运过程中要保持其具有良好的生命力和一定的湿度,防止发霉、干萎,在嫁接过程中要做到快、平、准、严。减少接穗削面和砧木接口的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接穗削面要平滑;插入接口时砧穗二者的形成层要对准;接口处要包扎严紧,并做好接口及接穗的保湿措施。在嫁接中要创造有利于形成愈合组织的条件,选择适宜的嫁接时间。嫁接后及时检查成活情况,为集中养分供给接口愈合和促进新梢的健壮生长,对于砧木上的萌芽和萌孽条及时剪除。在确认嫁接己经成活,接口牢固时,要及时解除绑带。嫁接苗的病虫害防治及施肥、灌水、排涝等,与其他育苗方法相同。
2)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砧木与接穗之间的亲和力是嫁接能否成功的首要前提。一般亲缘关系越近,亲合力越强,种内品种间嫁接,亲合力最强。砧木或接穗树种若具有某种特殊的内含物质或分泌物质会影响嫁接愈合成活。砧木生长强壮,接穗发育充实,养分含量多,则嫁接成活率高。如果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适宜,良好的通气条件,利于接口的愈合和嫁接苗的生长发育,则嫁接易成活。另外嫁接的各个技术环节操作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嫁接成活率。
3.2 扦插育苗。扦插繁殖因植物种类、插穗材料、扦插条件、扦插方式、季节等可分成为枝插、根插、叶插、叶芽插、无土扦插等许多类,这里着重讲述枝插育苗技术。
枝插育苗是截取树木的一段苗木干茎或一段枝条作育苗材料,扦插于土壤或基质中,促其生根而培育苗木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成活率也能得到保证,单位面积产量比其它营养繁殖法都高,适用的树种也较多。扦插繁殖中插条生根的难易是育苗成败的关键。
1)促进生根的方法。为了提高插条成活率,首先在扦插前要选择遗传状况优良的插条,进行扦插。采集的插条,为防失水、受冻、霉烂和发芽,一般都需要混沙贮藏,插条与湿沙接触,可使皮部软化,促进内部物质转化,有利于细胞的分裂生长,促进生根。为促进生根,还可以对插条进行化学处理,包括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插条内部的新陈代谢,同时可促进形成层细胞分裂,加速插条愈伤组织形成,对插条切口的愈合和形成不定根有良好的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包括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生长延缓和生长抑制剂及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其中生长素类和部分细胞分裂素对扦插生根十分有益,常用的有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等;在扦插中采用少量的化学药剂处理插条,也能增强新陈代谢,促进插穗生根。扦插时,为了加快生根,人为地提高插床的温度和湿度,这些条件一方面促进了插条的生根,客观上给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在扦插时要使用杀菌剂对插条进行杀菌处理。
2)影响插条生根的因素。树种遗传特性不同,其枝条的生根难易有很大差异。影响扦插生根的诸内因中,母树年龄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应采集幼树或壮龄母树枝条扦插生根容易,成活率高。插条部位及其生长发育状况也影响其生根情况,枝条发育越好,营养物质含量越多,扦插越易成活。扦插时插条应保留一定数量的芽和叶,插条水分一定要充足,木质化程度越高越好。外部环境条件如插床材料、插床的水分状况、插床的温度与气温、光照等也将影响插条的生根,当然各种影响插穗成活的因子,都不是单独、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影响,综合发挥作用的。
作者简介:赵洪奎(1980—),男,本科,助理工程师,现任七虎林林场副场长。手机***电话0467-5988109
论林业中营养繁殖育苗技术的应用 篇2
1 林业育苗中应用营养繁殖技术的主要优缺点
营养繁殖技术是指利用林木的营养器官,例如苗干、树枝、树根、枝芽等的再生能力,采取一定的方法使之繁殖成独立、完整的新植株的技术,是植物无性繁殖的一种。通过这种技术获取的苗木就是营养繁殖苗。首先,营养繁殖苗能较好的遗传母株的优良品性,开花期、结果期也可以提前,能有效缩短苗木的培育周期,特别适合经济性林木的培育。同时,可以通过营养繁殖苗进行高接换种,使得林木能更加适应所在地区的环境,也可以通过一定的人工方法,增强营养繁殖苗的抗逆性,充分挖掘苗木的生态潜力,使之符合造林绿化的各种需要。第二,营养繁殖技术相对于播种繁殖技术,省去了种子消毒、催芽等复杂工序,繁育技术更简单,营养繁殖苗生长较快,林木苗的缓苗期较短,适应性较强,成活率更高。其缺点是,并不是所有的林木育苗都可以采用营养繁殖技术,同时,营养繁殖的一些方法有较高和较复杂的工艺要求,并且必须是人工操作。第三,在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播种繁殖效率更高,并且可以自然繁殖。第四,和实生苗相比,营养繁殖苗的植株寿命较短、根系不发达,需要较多的繁殖材料。
2 充分挖掘营养繁殖技术的优点,加大在林业中的应用及推广
目前,营养繁殖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于花卉和果树的栽培中。通过充分挖掘营养繁殖苗的优点,可以在森林遗传研究、绿化树改良、经济林生产等领域进行应用和推广。
1)通过开展对营养繁殖苗的遗传研究,将优良林种的特性稳定保存并复制到目标物种,有利于森林生物的多样性研究,同时对实验体做出科学的无性系测定以及遗传评价。
2)利用营养繁殖苗对母株优良特性的遗传特点,可以将一些林木树种的优良性状稳定遗传给独立繁殖苗,对林木树种进行改良,使得林木苗能更好的适应生长环境以及满足造林绿化工作的需要。
3)利用营养繁殖苗生产迅速、缓苗期短的优点,可以用于培育大面积的高产人工林。高产人工林品质一致,林相整齐,能大规模的实施集约化经营以及规模化加工,提升经济效益。
4)利用营养繁殖技术的嫁接方法,建造无性系种子园,缩短树木的培育周期,使得树形较矮,拉低结实层,方便管理种子和种子的收集。
3 林业育苗中应用的营养繁殖技术主要方法
通常用到的营养繁殖育苗技术的方法有分株育苗、扦插育苗、压条育苗、嫁接育苗等。在林业育苗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是扦插育苗以及嫁接育苗。
3.1 扦插育苗
以树木的干茎或是枝条做育苗材料,扦插于营养的土壤中,利用一定的方法促其生根并生长成独立苗木的方法就是扦插育苗法。显然,扦插育苗法最重要的是让插条及时快速生根,为插条的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
1)影响扦插育苗法插条生根的各类因素。一是树木本身因素。例如母株的年龄对插条生根就会有很大影响,一般幼树或壮树的插条扦插生根更加容易。二是插条本身部位及生长情况的影响。截取的枝条发育较好、营养物质含量就多,扦插育苗就更易生根。三是扦插育苗操作的影响。四是扦插育苗选取的土壤、地质条件等也会对插条生根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2)采取措施促进插条生根,增加扦插育苗的成活率。一是根据不同的林木品种,采用不同的扦插方法。对一些休眠期不易生根的品种采用嫩枝扦插,例如银杏、海桐等,对于容易生根的林木可以采用硬枝扦插,例如杨树、柳树等,而对于火炬树、泡桐等插枝不易生根的品种,可以采用截取树根作为插条扦插。二是注意插条的保管、处理。例如为防止插条受冻、失水、发芽以及霉烂,一般需要将插条混沙储存,可以促进插条内部物质转化,利于插条的细胞生长,极大促进插条的生根。三是对插条进行适当的化学处理。例如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插条内部的新陈代谢以及形成细胞分裂,有利于插条切口的愈合和扦插后形成不定根。
3.2 嫁接育苗
将优良植株的枝条(接穗)或芽(接芽)通过一定的技术嫁接到遗传性不同的另一植物的茎(枝)或根(称之为砧木)上,使得两者愈合生长成独立植株的繁殖方法称之为嫁接育苗法。1)影响嫁接苗成活率的几个重要因素。一是本体砧木和外来接穗的亲和力以及形成层的再生能力。同种较同属的嫁接成活率要高。二是砧木和接穗各自生物特性的影响。例如内含物质、分泌物及养分含量等。三是嫁接苗的外部生长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的影响。2)严格嫁接育苗的各项操作,提高嫁接苗的成活率。首先要选好砧木和接穗,做好两者的亲和力实验,并根据本地的气候、土壤,采取适当的嫁接方法。第二,做好嫁接前接穗母本和砧木母株的催肥工作,使得接穗和砧木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具备较丰富的营养。第三,做好接穗的截取、运输、保存以及嫁接工艺的规范。接穗截面要平齐,运输时尽量减少截面暴露的时间。第四,选择适宜的嫁接时间。例如枝接一般选在砧木树液开始流动、接穗尚未萌芽的春季较好,而芽接一般在秋季较为适宜。第五,做好嫁接苗的后期管理。枝接一般在新枝20~30厘米时解绑较好,芽接要求新芽在2~3厘米时解绑,及时做好剪砧、抹芽、立支柱等工作。
4 结语
林业育苗是造林绿化工作的重要一步,也是有效改善环境的基础性工作。对林业育苗来说,最重要的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提升苗木的成活率。营养繁殖技术能较好地促进苗木的成活,应该在林业育苗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玮新.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谭友红, 黄金红.关于营养繁殖技术的探讨.大科技:科技天地, 2011.
论林业中营养繁殖育苗技术的应用 篇3
关键词:营养繁殖技术;林业育苗;运用
1 适时采种,及时调制
各树种的种子成熟期都各不相同,掠青采摘,种子没有完全成熟,就会降低种子的饱满度,影响种子发芽率;采摘过迟,种子就会成熟脱落,采不到种子。为了掌握各树种的成熟时间,让种子完全达到生理成熟,又不会脱落,我经常利用工作闲余时间,勤上山观察,成熟一种,及时采集一种。采回的种子要及时调制处理,需要晾干的及时晾干,需要除去果皮的,要及时揉搓,用水冲洗,除去果皮,晾干。
2 种子的贮藏及管理
不同植物的种子有不同的生理特性,如种子的休眠习性、寿命长短、含水量等,就要采取不同的,贮藏方法。
我们经常采用的是干藏、雪藏和沙藏三种。
对于含水量要求低的植物种了,应采取干藏法。干藏前种子一定要去除杂质、病粒的种子,经风干后,将干藏的种子装入麻袋、木箱或木桶内放在低温、通风的地方贮藏。并经常翻动检查,以防发热、霉变或虫蛀。
对于含水量适中的大多数针对树种子,都要进行雪藏。种子量小时将种子与雪按1:3拌匀后,堆放在阴暗处,保持低温贮藏,种子量大时,在高燥、阴面、排水良好处挖坑,将种子和雪层积或混合在一起一般为1:3的比例坑藏,在坑的四角留通气孔,在离地面20厘米时用雪覆盖,使之高出地面、坑的四周还要挖排水沟。
沙藏法适用于种子安全含水量较高的种子,一般沙藏结合越冬储藏,可使种子完成生理后熟,使硬皮种子种皮软化,有种于种皮的通透性,促进种子的萌发。沙藏时选择沙粒大小在1毫米左右的河沙,沙子的含 量以用手捏紧沙子手指缝水滴水,手松于后沙子成团而不散开为宜。然后将种子与沙按1:3拌匀后,根据种子的量选用合适的容器,种子量大时也可采用坑藏,在高燥、阴面、排水良好处挖深60厘米,宽1米,长根据种子数量而定的坑,将混合后的沙种放入坑内,四角留有通气孔,离地面30厘米时,上面盖一层编织袋,用土封盖直到翌年开春。
无论是雪藏还是沙藏,储藏期都要经常检查种子的储藏情况,发现有种子霉变或种子的温度高、湿度大时及时处理,防止造成损失。
3 精细整地、做床,做好土壤消毒、杀虫处理
整地质量的好坏,是育苗工作的关键之一。细致整地,通过深翻整地,可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地温,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在伏天、秋后翻地,经过冬天的低温可使土壤中的病苗和虫卵、蛹等冻死或被鸟类啄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也可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等条件,结合整地施加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结合整地施加土壤消毒剂多菌灵或硫酸亚铁以及杀虫剂呋喃丹或3911乳剂,可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幼虫、虫卵或蛹等。
精心做床,用于播种育苗的苗圃地,做成长10米,宽1.5米,高0.15米的高床,深翻土壤,用耙子刨尽杂草及石块,使土壤疏松、绵软。用于移植育苗的苗圃地,根据地形做成便于管理的平床,同样捡尽石块、杂草,易于植物生长。
4 种子消毒和催芽处理
每年春天的4月下旬,将经过沙藏或雪藏的种子取出,进行种子消毒处理,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子2小时后,捞出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进行催芽,将消毒后的种子放在温度始终为20℃左右的室内,不断洒水翻搅,4-5天后,待有40%至50%的种子裂嘴露口时,就可进行播种。
5 播种及播种后的管理
经研究证明,松科、柏科、桦木科等种皮较薄而软的小粒种子适宜春播,播种时,我们常采用条播,将经过催芽处理后的种子取出,开沟条播,播幅宽8厘米,行距20厘米,播种深度一般视种子的大小和幼苗顶土能力而定,小粒种子开沟深度为2厘米左右,大粒种子为3至4厘米,覆土厚度一般是种子直径的3至5倍,我们常采用含有机质较高的森林土覆盖,有利于幼苗的萌发和出土。
有些果核坚硬的大粒植物种子适宜秋播,如山毛挑、杏对、野李子、辽东栎、樱桃等,秋播比春播效果好,出苗整齐。
播种的管理非常重要,特别是水分管理,土壤含水量过高,种子容易霉烂,含水量过低,种子难以萌发;种子萌发后,土壤缺水,很容易造成回芽,降低出苗率。所以我们从种子播种后每天早晨和傍晚都给苗圃地洒水,直到幼苗出土整齐,生长正常为止,大约30至40天左右,每次浇水始终保持土壤表层湿润为宜,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在幼苗未出土前还要对苗床进行遮阴,以防幼苗顶破土层,受强光照射,而发生日灼,致使幼苗死亡。遮阴强度要随幼苗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在种子萌发前还要注意鸟兽盗食,需每天有人看管,直到幼苗出齐,种壳脱落。
6 苗期管理及病害的防治
苗期的管理也是育苗成败的关键,略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造成损失。幼苗出土后,在傍晚或阴天陆续揭除覆盖物,对易受日灼的树种和软枝插条应及时搭棚遮荫。
幼苗出土后5-7天用500至800倍多菌灵或退菌特溶液喷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之后,每隔5-7天施药一次,连续施药四次后,能很好的防治和控制幼苗立枯病、猝倒病的发生。
苗木出齐后,及时松土除草,原则是“除早、除小、除了”。第一次除草后浇水一次,使苗木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播种苗出齐后应间苗2~3次,定苗疏密均匀,过稀处应予补栽。7月份结合浇水施肥一次,促进苗木迅速生长,一个生长季节需要除5至6遍草。等幼苗生长健壮后及时撤除遮阴网。
7 越冬管理
一年生的针叶树幼苗冬季易发生风干,需要在10月下旬,进行覆土埋苗。翌年春天,3月中旬,适时刨开覆土,早或晚都会对幼苗造成损失。
8 结束语
坚持学习业务知识和先进经验,将用这些知识用于实践,培育出更多更好的苗木,带运更多的林业工作者,提高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厉年积累的育苗经历,总结和建议以下几点:
(1)在育苗方面从采种到播种、病虫害等工作中都要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尤其是播种时种子处理崔呀要格外操心。
(2)播种苗床必须深翻精耕细做,做到苗床要松軟平整。
(3)苗木出苗后加强管理,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防治措施以及发病原因做到提前预防。
(4)田间管理,苗圃应常年积肥,以积有机肥为主,广开肥源。为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育苗地应实行轮作和休闲制。
(5)在使用农药方面应进行防御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秀茹,徐艳珠.林业生产的管理措施及方法的简要论述[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11)
[2] 陈小红,王健,宋春明.意杨冬季扦插育苗技术[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4)
[3] 周宏伟.促进科技创新,建设现代林业[J]. 科技传播. 2011(10)
[4] 张玮辛.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28)
[5] 黄庆青.广西速丰林栽培技术[J]. 吉林农业. 2011(05)
【论林业中营养繁殖育苗技术的应用】推荐阅读:
营养繁殖育苗技术07-20
林业育苗技术01-09
林业育苗技术规程01-17
林业育苗技术规程10-27
林业育苗技术及其管理06-23
林业育苗栽培技术11-08
现代林业育苗栽培技术01-19
林业育苗技术及管理论文02-02
试论行政强制在林业案件中的应用10-09
3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