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劳务经营管理办法(共5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劳务经营管理办法 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2004年第3号
《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办法》已于2004年1月12日经商务部第1次部务会议和2004年7月15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公布后30日起施行。
商
务
部 部 长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局 长
王众孚
二○○四年七月二十六日
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外劳务合作管理,规范对外劳务合作市场经营秩序,维护外派劳务人员合法权益,提高对外劳务合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对外劳务合作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
法》和相关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从事对外劳务(含研修生)合作的经营资格管理。
第三条 对外劳务合作是指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境内企业法人与国(境)外允许招收或雇佣外籍劳务人
员的公司、中介机构或私人雇主签订合同,并按合同约定的条件有组织地招聘、选拔、派遣我国公
民到国(境)外为外方雇主提供劳务服务并进行管理的经济活动。
第四条 从事对外劳务合作的企业须经商务部许可,依据本办法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并在领
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资格证书》)后,方可开展对外劳 务合作经营活动。
境外企业、自然人及外国驻华机构不得直接在中国境内招收劳务人员。第五条 申请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依法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注册3年以上,注册资本金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中西部地区企 业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
(二)具有相当经营能力,资产负债率不超过50%,无不良行为记录。
(三)拥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办公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
(四)具备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五)具有足额交纳对外劳务合作备用金的能力。
(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对外劳务合作专业人员不少于5人,专职培训管理人员和
财务人员均不少于2人,法律人员不少于1人。
(七)具有相应市场开拓能力和现场管理能力。
(八)具有一定工作基础,近3年向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提供外派劳务人员不少于300人。
第六条 申请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企业的申请报告。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银行资信证明原件。
(三)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企业验资报告、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复印件,税务机关出具的完 税证明原件。
(四)经营场所产权证明或固定场所租赁证明复印件。
(五)公司章程、经营管理制度、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
(六)本办法第五条第六项规定的相关专业人员证书复印件。
(七)拟开展对外劳务合作的国别及地区可行性报告。
(八)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出具的提供外派劳务人数证明原件。
(九)法律法规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七条 企业申请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应向注册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商务主管部
门(以下简称“地方商务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第八条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在收到企业的全部申请材料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并将初审意
见连同企业全部申请材料一并报商务部。
第九条 商务部在收到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的初审意见和企业的全部申请材料后,在1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许可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批复,抄送相关部门。不予许可的,应说明理由。
第十条 企业自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许可之日起30日内,根据原外经贸部、财政部发布的《对
外劳务合作备用金暂行办法》(2001年第7号令)和商务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修改<对外劳务
合作备用金暂行办法>的决定》(2003年第2号令)的规定,办理交纳对外劳务合作备用金手续,到地方商务主管部门领取《资格证书》。
第十一条 企业在领取《资格证书》30日内,向原企业登记主管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二条 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变更企业名称、注册资本和经营场所的,应依法向原企
业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办理登记。经登记后30个工作日内,报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及商务部备案。
第十三条 经商务部批准具有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的企业,可向其对外签约的境外承包工程项目派 遣所需劳务人员。
第十四条 经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职业介绍机构或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开展招聘人才出境业务,除
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提交有关材料外,还应提交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和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复 印件。
第十五条 被国家列为特殊专业的行业,由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订经营资格条件。
第十六条 已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须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的一年内,达到本办法规定 的条件。
第十七条 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被依法吊销、注销后,其经营资格自动丧失。
第十八条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的监督管理,对不符合本办
法第五条第(一)至
(七)项规定的,应要求其在一个月内达到相应的条件,不能达到的,可报请商 务部撤销其经营资格。
第十九条 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违反国家对外劳务合作管理规定,由商务部
给予警告或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违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规定和国家出入
境管理规定,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公安机关依法查处的,由商务部给予警告。第二十一条 未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未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擅自从事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活动 的,由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商务部定期或不定期公布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名单和处罚信息。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实施。原外经贸部发布的《关于调整企业申请对外承包劳务
经营权的资格条件及加强后期管理等问题的通知》([1999]外经贸政审函字748号)和《关于部分
调整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条件的通知》([2001]外经贸发展字 4 735号)中有关对
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许可的规定同时废止。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商务部会同国家工商总局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劳务经营管理办法 篇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事业的发展,加强对对外经济合作经营企业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外经济合作”系指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勘测、设计、咨询和监理以及其他对外经济合作等涉外经济活动。
“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系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
“企业”系指经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以下简称“外经贸部”)批准,具有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资格证书》,见附件一)是企业经营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的资格证明。企业在开展上述业务时,应按规定向有关管理部门、单位、外派劳务人员及外商等出示《资格证书》。
第四条 外经贸部是《资格证书》的全国统一管理机关,负责统一印制《资格证书》,制定《资格证书》的管理办法并监督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具体执行。
外经贸部授权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地区登记注册企业进行《资格证书》的发放、审核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 《资格证书》的申领
第五条 凡经外经贸部批准,获得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并已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营业执照的企业,应向注册地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申请领取《资格证书》,获得《资格证书》的企业方可从事对外经济合作业务。
第六条 企业向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申领《资格证书》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外经贸部批准其从事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的文件(复印件);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证书申请表》(以下简称《资格证书申请表》,见附件二)一式两份。
第七条 对于符合第五条规定条件的企业,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应在企业递交符合第六条规定的材料后十五个工作日内核发《资格证书》。
第八条 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应按照以下要求填写和发放《资格证书》:
(一)《资格证书》及《资格证书申请表》中的签(批)人必须经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授权,其签字应报外经贸部备案。授权签字人发生变更时要及时报备。
(二)除备注栏和签批人签字外,《资格证书》的内容一律采用计算机打印,手写无效。备注栏和签批人签字部分须加盖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公章。对发放过程中出现的废证须保存备查。
(三)《资格证书》的证书编号采用十三位编码,其中第1-4位为地区代码(地区代码表见附件三),第5-8位为企业获得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年份,第9-13位为证书序号。
(四)《资格证书》发放后,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要将《资格证书》申请表一份报外经贸部(合作司)备案。
第九条 《资格证书》须妥善保管,不得伪造、涂改、转借、出租或转让。
第三章《资格证书》的换领
第十条 企业在以下情况下应及时换领新的《资格证书》:
(一)《资格证书》有效期满。《资格证书》的有效期为五年,企业应在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向发证机关提出换领申请。
(二)经批准,企业的名称或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范围发生变更。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由企业向原发证机关提出换领申请,发证机关审核同意后换发新证并报外经贸部备案。新证的证书编号与原证相同,并由发证机关在备注栏中注明。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应将原证收回。
第十一条 《资格证书》的内容发生变更,但不涉及名称或经营范围的,企业应向原发证机关提出《资格证书》内容变更申请。经发证机关审核同意后,在《资格证书》变更事项栏中注明并加盖公章,而无须更换新证。
第十二条 《资格证书》发生遗失,企业应及时向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报告,并在全国性外经贸报纸上声明作废后方可申请补发。
第十三条 企业申请换领新的《资格证书》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资格证书》原证;
(二)外经贸部批准企业经营对外经济合作业务(或变更经营范围)的文件复印件或各级外经贸主管部门批准企业变更名称的文件复印件;
(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资格证书申请表》一式两份。
第十四条 《资格证书》应及时申(换)领。获经营资格后超过6个月未办理申领手续或《资格证书》期满后3个月未办理更换手续者,企业必须以书面形式说明理由,经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审核后并报外经贸部批准后方可领(换)证。
第四章《资格证书》的年审
第十五条 外经贸部对《资格证书》实行年审制度。《资格证书》的年审时间为每年的3月1日至4月30日,由外经贸部授权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管理范围内的《资格证书》年审的具体办法,并报外经贸部备案。
第十六条 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在年审工作中,对存在下列问题的企业不予通过年审:
(一)因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而受到行政处罚的;
(二)因涉嫌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而正在接受查处的;
(三)未按《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申领或换领《资格证书》的;
(四)擅自伪造、涂改、转借、出租、转让《资格证书》及其他改变资格证书用途的;
(五)其他违反《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的内容。
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对未通过年审的企业,要提出处理意见报外经贸部,由外经贸部作出处理,并视情节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有关企业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内容进行变更。
第十七条 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对在本地区注册企业的《资格证书》进行审核后,对年审合格的,在其《资格证书》年审记录栏中注明并加盖公章。年审结束后,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要将本地区的年审工作报告在当年6月1日前报外经贸部。
第十八条 外经贸部对《资格证书》的年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在年审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
第五章 罚则
第十九条 企业出现下列情况,将受到警告处罚:
(一)新获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逾期6个月不办理《资格证书》申请手续的;
(二)《资格证书》有效期满3个月不换领新《资格证书》的;
(三)其他违反《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的行为。
对上述企业,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在其《资格证书》备注栏中注明所受处罚后,允许企业在履行有关手续后继续持证开展业务,但要加强监管。
第二十条 企业出现下列情况,将受到暂停使用《资格证书》的处罚:
(一)因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而被依法处以暂停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行政处罚的;
(二)擅自伪造、涂改、转借、出租、转让《资格证书》或其他改变《资格证书》用途的;
(三)其他违反《资格证书》管理办法而应受到暂停使用《资格证书》处罚的。
被暂停使用的《资格证书》,由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负责收回保管。
第二十一条 企业出现下列情况,将受到撤销《资格证书》的处罚:
(一)因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而被依法处以撤销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行政处罚的;
(二)其他违反《资格证书》管理办法而应受到撤销《资格证书》处罚的。
被撤销的《资格证书》由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负责收回,并上缴外经贸部处理。
第二十二条 《资格证书》的注销
企业因经营期限终止、宣告破产或因其它原因终止营业时,其所持有的《资格证书》将被注销,由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负责收回,并上缴外经贸部处理。
第二十三条 企业对各级外经贸主管部门的行政决定和行政处罚不服的,可向其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四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各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和直接责任人,由有关部门视情节追究其相应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外经贸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1年3月1日起施行。外经贸部1998年发布的《国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附:
附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证书》样证
附件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证书申请表》样表
附件三:《资格证书》证书编号地区代码表
四川省对外劳务管理办法 篇3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
(第219号)
《四川省对外劳务管理办法》已经2007年11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13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12月18日起施行。
省长 蒋巨峰
二○○七年十一月十六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对外劳务管理,规范对外劳务经营企业的经营行为,维护对外劳务市场秩序,保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劳务经营活动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对外劳务经营活动,适用本办法。
从事对外劳务经营活动的企业应当是具备相应资格的对外劳务经营企业,包括对外劳务合作经营企业和境外就业中介机构。
对外劳务合作经营企业是指依法登记注册、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从事与国(境)外允许招收和雇佣外籍劳务人员的公司、中介机构或者私人雇主(以下称境外用工单位)签订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条件有组织地招聘、选拔、派遣我国公民到国(境)外为外方雇主提供劳务服务并进行管理的经济活动的企业法人。
境外就业中介机构是指依法登记注册,具有从事为中国公民境外就业或者为境外雇主在中国境内招聘中国公民到境外就业提供相关服务资格的企业法人。
第三条 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对外劳务合作经营企业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境外就业中介机构的管理工作。公安、外事、工商、财政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对外劳务经营活动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 经营管理
第一节 资格许可
第四条 对外劳务经营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或者境外就业中介经营资格,在许可的经营范围内从事对外劳务经营活动。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不得从事对外劳务经营活动。
第五条 境外企业、自然人及外国驻华机构不得从事直接招收劳务人员以及与对外劳务经营相关的活动。
第六条 对外劳务经营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备用金,并依法接受省商务主管部门或者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经营资格审核。
未通过经营资格审核的经营企业不得继续从事对外劳务经营活动和签订新的对外劳务合同,但仍应当承担本企业已派往境外的劳务人员的后续服务及管理工作。
第二节 业务备案
第七条 对外劳务经营企业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组织招收劳务人员,应当持对外劳务经营资格、业务内容等相关材料到省商务主管部门或者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第八条 对外劳务经营企业之间合作开展对外劳务经营活动,实行对外签约企业负责制,由对外签约企业按照本办法第七条规定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第九条 具有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的企业为其在境外签约的承包工程项目(含分包项目)招收、派遣劳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办法第七条办理备案登记等手续。
第十条 对外劳务经营企业可以委托其他劳务中介服务机构代为组织招收、培训劳务人员。受委托的劳务中介服务机构应当要求委托方提供其备案登记手续,并以委托方名义对外宣传和招收劳务人员。
第三节 合同规范
第十一条 对外劳务经营企业开展对外劳务经营活动,应当遵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依法订立、履行对外劳务合同,诚实守信、不得以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
第十二条 对外劳务合作经营企业应当与境外用工单位签订境外劳务委托招收合同,与劳务人员签订境外劳务中介合同,并指导劳务人员与境外用工单位签订境外劳动雇佣合同。
第十三条 境外就业中介机构应当与劳务人员签订境外就业中介服务合同,协助、指导劳务人员与境外用工单位签订境外就业劳动合同,向劳务人员出具境外就业确认书。
境外就业中介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境外就业中介服务合同和经其确认的境外就业劳动合同报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的对外劳务合同应当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境外保险、违约责任以及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等内容,涉及劳务人员劳动报酬、福利待遇、劳动保障等内容应当真实、一致。
境外劳务中介合同和境外就业中介服务合同应当具有由对外劳务经营企业承担境外用工单位违约责任的约定。
第十五条 直接对外签约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含分包企业)在派遣的劳务人员赴境外项目现场前,必须与劳务人员签订境外劳务派遣和雇佣合同,合同内容应当符合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
第四节 对外劳务保险
第十六条 对外劳务经营企业和劳务人员应当与依法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具有经营相关对外劳务保险业务资格的保险公司签订对外劳务保险合同。
第十七条 对外劳务经营企业应当按照所在国(地)政府规定,要求境外用工单位投保以劳务人员或者其指定人员为受益人的境外医疗、境外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含因境外犯罪事件、恐怖袭击、战争等造成的劳务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支付保险费。
如境外用工单位不能办理前款规定保险的,对外劳务经营企业必须在国内投保以劳务人员或者其指定的人员为受益人的境外医疗、境外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支付保险费。
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保险的保险金额不得低于国内同期同行业同工种相应保险的保险金额。
第十八条 境外劳动雇佣合同或者境外就业劳动合同生效后,对外劳务经营企业应当投保以劳务人员或者其指定的人员为受益人的境外劳务人员出入境交通意外伤害赔偿责任险并支付保险费。
第十九条 劳务人员离境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投保以对外劳务经营企业为受益人的境外劳务履约保证保险并支付保险费。
第二十条 本办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中规定的保险责任期限应当与境外劳动雇佣合同或者境外就业劳动合同的期限一致。
第五节 其他规定
第二十一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依据对外劳务经营资格证书副本、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备案登记手续为对外劳务经营企业办理劳务人员招收广告手续,并会同公安机关、商务主管部门或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查处对外劳务人员招收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第二十二条 公安机关办理劳务人员出入境证件时,应当依据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查验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对符合条件的劳务人员凭备案登记手续或者境外就业确认书办理出入境证件。
第二十三条 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劳务人员进行出境前检疫,对检疫合格的劳务人员,准予其出境。
第二十四条 劳动保障、工商、公安、外事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配合商务主管部门开展对外劳务的统计工作。
第二十五条 对外劳务经营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劳务人员进行出境前培训。
对外劳务经营企业应当公开收费项目、标准及依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务人员收取培训费、管理费或者中介服务费,出具税务机关印制的票据,并不得向劳务人员收取其他任何费用或者要求其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
第二十六条 劳务人员应当自觉履行合同,遵守所在国(地)的法律,尊重所在国(地)的公共道德和文化习俗。
第三章 监督管理与应急处置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对对外劳务经营企业经营活动实施监督检查,并建立监督检查档案和违法行为记录等管理制度。
省商务主管部门或者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将监督检查档案作为实施经营资格审核的考核依据,对记录的违法行为情况予以公布,对有多次严重违法记录的经营企业,应当报请国务院有关部门撤销其经营资格。
第二十八条 省商务主管部门或者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实施经营资格审核时,对未通过年审的企业,应当报请国务院有关部门撤销其经营资格,并通报公安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第二十九条 我省实行境外劳务纠纷或者突发事件处置的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主要职能是负责协调处置我省对外劳务纠纷或者突发事件,并根据纠纷或者事件情况,提出向国家有关部门报告的建议或者处置意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省人民政府确定。
第三十条 境外劳务纠纷或者突发事件包括:
(一)对外劳务经营企业在开展对外劳务经营活动中,在国(境)外发生的涉及劳务人员与对外劳务经营企业之间、劳务人员与境外用工单位之间需要由政府出面协调的劳资纠纷;
(二)劳务人员或者劳务管理人员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遭遇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劳务人员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三)因政治、战争、恐怖活动、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原因造成的紧急事件以及其他侵害对外劳务经营企业或者劳务人员合法权益需要由政府出面协调的事件。
第三十一条 联席会议根据需要,针对具体事件成立专项应急处置临时工作机构,牵头统一协调、处置境外劳务纠纷或者突发事件。
临时工作机构的责任人按照主要责任企业经营资格的批准机关,分别由省商务主管部门或者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负责人担任。
第三十二条 境外劳务纠纷或者突发事件由对外签约的对外劳务经营企业负责处置,劳务人员国内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予支持。
对外劳务经营企业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商务主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协调、指导、督促对外劳务经营企业依法处置境外劳务纠纷或者突发事件。
中央驻川企业派出的劳务人员发生境外劳务纠纷或者突发事件,由中央驻川企业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指导、协调下负责处置,劳务人员国内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予以支持。
第三十三条 处置境外劳务纠纷或者突发事件中有关部门及有关人民政府的职责分工、处置程序等按照省政府关于境外劳务纠纷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 各级财政部门对有关政府部门处置境外劳务纠纷或者突发事件的工作经费给予支持。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四条、第五条规定,未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或者境外就业中介经营资格,擅自从事对外劳务经营活动的或者不按照许可的经营范围从事对外劳务经营活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省商务主管部门、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查处,对劳务人员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不按规定缴纳备用金的,由省商务主管部门责令对外劳务合作经营企业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30000元以下罚款;或者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境外就业中介机构予以处罚。
第三十七条 对外劳务经营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规定的,由省商务主管部门或者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劳务人员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八条 劳务人员违反对外劳务合同或者无正当理由解除合同,对对外劳务经营企业或者境外用工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分别依照我国和境外用工单位所在国(地)的法律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九条 对外劳务经营企业违反本办法的其他行为,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处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向国(境)外派遣的劳务性质的研修生适用本办法。
4 对外劳务合作备用金暂行办法 篇4
发布时间:2006-04-18
对外劳务合作备用金暂行办法
第 一 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对外经济合作企业的经营行为,保障我国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的实际情况,对对外经济合作企业实行对外劳务合作备用金制度。
第二条 对外劳务合作备用金(以下简称备用金)是指由对外经济合作企业交纳,用于解决突发事件的专用款项。
第三条 对外经济合作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是指经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以下简称外经贸部)核准取得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
第四条 开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的企业必须缴纳备用金。企业备用金的核定、动用、退补、管理等由其注册地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负责。
第五条 备用金本金及其银行存储利息为交纳的企业所有。
第二章 备用金的交纳
第六条 外经贸部、财政部按照企业经营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的范围制定备用金交纳标准。
一、经营范围包括:
(一)派遣各类劳务人员:企业向境外派遣各类劳务人员;
(二)派遣相关行业(某一具体行业)劳务人员:企业向境外派遣相关行业(含实施对外承包工程、对外设计、咨询、勘测、监理业务等)所需的劳务人员;
二、备用金交纳标准:
(一)派遣各类劳务人员:100万元人民币
(二)派遣相关行业劳务人员:20万元人民币
第七条 各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含计划单列市,下同)根据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标准,负责核定企业交纳备用金的金额。
第八条 内蒙、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及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企业交纳标准可降低10%。
第九条 企业将备用金存入注册地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专门账户。
第十条 已获得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从事本办法第六条规定业务的企业,应在本办法实施后的2个月内,办理备用金交纳手续。申请从事本办法第六条规定业务的企业,经外经贸部批准后,持外经贸部批复在2个月内办理备用金交纳手续。
第十一条 领取《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证书》和进行《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证书》年审时,企业应提供银行出具的交纳足额备用金进账单复印件。
第十二条 经营范围发生变化时,企业应凭外经贸部的批复补交(或退还)备用金,同时凭新的备用金付款凭证复印件换领《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证书》。
第十三条 企业终止经营时,相关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应在企业妥善安置其外派劳务人员后,退还其交纳的备用金。
第十四条 企业交纳的备用金应为现金,不得以有价证券或资产抵押等其它形式交纳。
第十五条 企业不得用向外派劳务人员收取的履约保证金或其他押金交纳备用金。企业不得由此向外派劳务人员加收管理费或其他费用。第十六条 企业不得以备用金设定任何形式的担保,以交纳备用金的有关凭证设定的担保无效。
第 三 章 备用金的动用
第十七条 企业无力支付因突发事件造成外派劳务人员须即刻回国而发生的遣返费用时,各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方可动用该企业的备用金进行支付。
第十八条 因发生突发事件,外派劳务人员须即刻回国而企业无力支付遣返费用时,备用金的动用程序为:
一、驻外使(领)馆应尽速将发生的事件电告外经贸部及相关地方人民政府;
二、各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根据事态的发展,商省级财政主管部门于2日内作出是否动用备用金的决定;
三、外经贸部认定应动用备用金解决的突发事件,外经贸部可商财政部于2日内作出决定,要求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动用备用金解决;
四、各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在动用备用金后,应逐笔向外经贸部、财政部备案并将动用备用金的书面通知送达有关企业;
五、动用备用金的决定作出后,各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负责拨付资金并自行或委托相关机构处理接送外派劳务人员等事项。
第十九条 各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动用企业的备用金进行支付时,不得超过该企业交纳的备用金总额。
第二十条 企业接到动用备用金的书面通知后,应在2个月内将被动用的备用金全额补足。
第二十一条 对经营良好且连续三年未动用备用金的企业,从第四年开始,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每年将核定备用金的10%返还给该企业,最高返还金额不得超过核定备用金金额的50%。
第二十二条 被返还备用金的企业如发生动用备用金事件,企业在接到动用备用金的书面通知后,应于2个月内将核定的备用金全额补足。第二十三条 企业如对外经贸部、各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的决定持有异议,可在收到通知后60天内,依照《行政复议法》的有关规定提出行政复议。在收到行政复议裁决前,须按外经贸部、各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的决定执行。
第 四 章 备用金的管理
第二十四条 备用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备用金由各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负责使用、管理,各省级财政主管部门实行监督,并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财政部、外经贸部负责对备用金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第 五 章 罚则
第二十五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企业,外经贸部将视其情节,给予警告的处罚。
第 六 章 附则
建筑劳务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概念 篇5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建筑劳务用工的数量也飞速上升, 据统计, 在进城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有近三分之一以上从事的是建筑劳务业, 如何规范建筑劳务用工问题、实现建筑劳务向专业化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力资源是建筑业的第一资源,如果没有相对稳定的一线劳务队伍,建筑业很快就会萎缩。我国六七十年代的建筑公司就是现在的建筑劳务公司,过去的建筑公司提供的是人工、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现在劳务公司的扩大经营也是人工、设备、辅材。过去的建筑公司虽然是集体所有和国有,但是劳务用工形式还是相对固定,在经营管理上还是比较完善。
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特别是经过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造和建筑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建筑业的用工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企业自有队伍逐渐减少,有些老职工也转到管理层。大量的一线操作工人都是从农村招募上来的,于是建筑职工被社会统称为„农民工‟,称呼的改变也带来了建筑业职工的身份变化。在一些人的潜意识里似乎建筑工人也就不属于产业工人了,不可否认,由于传统的建筑业都是人随项目走,人员流动性大,加上相当多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没有一定技术,几乎是丢了镰刀拿瓦刀,未经培训,所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纪律性较差甚至自由散漫,与传统的产业工人,特别是建筑农民工与正规建筑职工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建筑农民工也就列在建筑产业工人之外。试想,再过十年八年,我国老一辈的正规建筑职工都因年龄和身体原因退休或生病以致难以上岗了。现在城市职工子女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多少人愿意从事这个苦、脏、累的行业,而从农村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员培训又跟不上,可想而知今后的建筑业是什么样子。
因此无论是从建筑企业的自身发展,还是从建筑行业的发展看,无论是从城市的建设需要,还是社会稳定的需要,特别是随着是十八大召开后,国家要求加快发展城镇化,考虑把建筑农民工逐步变成建筑产业工人应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农民工要变成产业工人,就必须要让农民工有归属感,享受与产业工人同等待遇,如果还是些散兵游勇,甚至还不如六七十年代的建筑工人,又怎么能抓住建筑工人的心。
我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自主经营的独立法人建筑劳务企业,没有依托任何总承包企业,公司成立初年产值几十万元,到现代的几千万元甚至破亿,都是我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我公司一直致力于劳务用工管理研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管理,拥有了自己的一套劳务管理模式,最新提出“四确保”、“四创新”,即:确保农民工的利益,确保合作方的利益,确保公司骨干利益,确保公司品牌信誉。创新劳务用工方式,创新项目结构管理模式,创新劳务报酬分配及支付方式,创新横向经营和深度管理。下面针对我们企业的经营方式和发展思路简单的阐述一下:
一、改变用工方式
传统的用工方式:建筑承包商承接工程业务后按工种划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包工头负责一个小组,包工头承接业务后,开始组织生产工人,以计时或计件的方式组织管理,包工头在发包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工人的利益对包工头而言,并不十分重要,如若发不出工人工资,就找承包商索要,承包商若不给就停工闹事,再有一点就是,项目完工后,工人的去向工人自己找,如此用工方式会造成如下几个问题:工人的工资得不到保障;用工随意性突出,无组织、无纪律;工人工作的连续性无法固定,工地完工后,工人要自己寻找新的工地;一旦发生拖欠,受害的是农民工,并有可能被人利用发生欧斗事件,群体上访事件。
改变用工方式的有效方法:由劳务公司代替包工头,减少中间层层克扣,由劳务公司直接与工人签订劳务合同,工人工资能否及时到位全部由劳务公司负责,项目的资金能否到位,不会影响民工工资的及时发放,一个工地完工后,劳务公司就及时安排应退场的工人进入到劳务公司第二、第三个工地,从而保障了工人工作的连续性,建筑承包商在项目劳务管理中,只要管住劳务公司的项目经理就够了,项目经理不称职,承包商随时可要求劳务公司更换。项目劳务作业的所有质量、安全、进度,成本节约全部由劳务公司项目部统一管理,并落实到位。
二、改变劳务管理模式
传统的劳务管理模式,一个项目一个总包工头,每个工种一个或多个专业包工头,一个专业包工头下面又按人员数量形成多个小包头,形成了一个大包工头只管专业包工头,专业包工头只管小包头,小包头管工人的组织结构,这样的结构会带来下列问题。包工头只考虑自身的利益,不会考虑专业包工头、小包工头和工人的利益,每个包工环节的包工头都只顾自身利益,既不考虑上层利益,也不考虑下层利益,如此形成了上下脱节各顾各的利益。
有效的劳务管理模式,劳务公司承接一个项目后,根据项目各个因素,成立项目劳务管理部,项目部代表劳务公司全权管理项目劳务。项目部根据项目各工种和专业的需要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并且代表劳务公司与工人签订劳务合同,从而形成了劳务公司既管项目部又管理生产工人,项目部在管理好项目时,并管理好工人,并对劳务公司直接负责,如此以来,没有中间环节,生产工人只与劳务公司发生合同关系。
三、改变劳务报酬分配制度
传统的劳务报酬分配,总包工头吃掉一定的份额,再发包给专业包工头,专业包工头吃掉一定的份额,再发包给小包头,小包头吃掉一定的份额,剩下的才是一线工人的,当无法满足一线工人的报酬时包工头欠钱通常采取如下手段:
1、安排工人加班不加钱;
2、利用低水平工人代替高水平工人操作;
3、工人做完事少给钱追使工人离开,经常更换队伍;
4、低价承包后,中途卷钱跑,把工人交给工地承包商处理;
5、中途停工无理索价。
合理的劳务报酬分配制度,项目劳务管理部,应根据项目施工部位、技术质量要求;测算出与市场价相对应的工种基价,组织该生产区域的生产工人进行友好协商,形成工人小组集体承包制模式,并确保工人报酬及时到位,工人与项目部直接发生关系,项目管理部的主要工种专业负责人的报酬,直接与生产工人的报酬、质量、进度、安全、成本节约挂钩,项目部和劳务公司都是围绕一线工人服务,一线工人所有报酬收入到位后,项目部和劳务公司才会有所得。
四、建立劳动合同
由于农民工不懂法,很多包工头利用这一点,采用拖、欠、卡、扣对待农民工,造成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随着国家的法律健全,国家对农民工的更加重视,有一小部分农民工利用国家政策,并采用一些不合法的手段高额索取工资和费用,使一些老板有苦难言,要想杜绝类似事件发生,就只有建立劳动合同,在签订劳动合同上,有一些公司认识不足,认为签订了合同就会对企业不利,根据劳动合同法,签合同比不签好,如果不签劳动合同,公司除对劳动者的要求满足外,还要受到行政部门的处罚,并且对劳动者无任何约束,与其不签劳动合同,还不如签订劳动合同,这样既保护了企业的权益又保护了农民工的权益。
五、改变劳务人员培训方式
不管是农民工学校培训还是培训机构培训,所有的培训都逐步变为一种形式,原因就是农民工培训后没有受益。用六七十年代和现在相比,建筑工人整体文化提高了,部分手工作业革新成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活水平提高了,工作环境提高了,但是,仍有相当部分纯手工作业的专业技能还不如从前,为什么,过去学徒要拜师学艺2—3年,才能出师,而现在,跟着大家一起出去闯,不要找师傅,相当一部分是丢了镰刀合手泥瓦工,干上几个月就成了师傅,如此下去,我们的专业技能素质怎么能提高,要想提高,必须要让农民工有着自愿学知识的兴趣,要让农民工知道学了东西能赚更多的钱。
有效的培训方式是,员工由企业培训,班组长和劳务队长由培训机构培训,有一定规模的劳务企业,都必须设立自己的培训机构,培育自己的员工,采用师带徒结合培训学校的模式,让学徒跟师傅学专业技能和在培训学校学理论知识同步进行;
培训机构重点培育专业班组长和劳务队长,以点带面,对专业班组长必须强调持证上岗,而且要分等级,等级由管理班组人数多少来决定,并给予带徒的指标。班组长在整个项目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班组长所得利益又远高于工人,所以班组长会主动要求参加学习和培训,并会多次参加学习和考试,获得更高级别的证书,谋取更大的利益,而年轻的工人要想今后成为班组长,首先要通过拜师和培训,获取技能资格证,获取技能资格证达到一定年限才能参加班组长的考证,班组长持证达到一定年限,才能参加劳务队长资格考证,如此以来,整个行业就会出现学习热潮,职工整体素质就会提高得更快。
六、改变工资发放方式
在工人工资发放时,尤其要讲诚信,很多企业都知道,工人工资这是一道不能碰的“高压线”,所以有些企业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宁可所有管理干部的钱推迟发放,也不欠农民工一分钱。但即使这样,还会因工资由包工头代领代发,而引发工人的欠薪上访,甚至企业还要再拿出一笔“冤枉钱”来平息事端,实际上企业不仅要把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下去,还要讲究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工资和奖金的发放采用实名制,工人工作出勤要张榜公布,或者逐月打卡,工人工资表由公司造册统一发放,最好采取银行卡发放,如此发放,有效杜绝某些包工头或其他个人从中截留工人应得收入,在工资发放上取信于农民工。
七、扩大横向经营,延伸深度管理
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产品的成型主要依靠劳动力,产品质量好坏、成本高低都取决于人,建设项目三大成本“人、材、机”,劳务管理只是三大成本管理之一,劳务企业要赢得市场,除自身加强劳务人员管理外,还要有扩大横向经营的思路,将机械和周转材料纳入到管理范围,做好机械的保养和维护,使机械效率提高,合理的计划周转材料数量,有效地利用周转材料的周转次数,将机械和周转材料利用率提高,有效地降低了工程成本。劳务用工管理是最基础的管理,想要人工成本越低,就要延伸深度管理,将子目细化。例如:砌体作业在传统作业中,劳务作业工资只考虑到每立方米砌体多少钱,而现在应提升到更深更细的方面考虑,在每立方米砌体子目中包含多个小项:1.纯瓦工砌筑工资;2.砌块转运工资;3.砂浆拌合工资;4.砂浆转运工资;5.砌块湿水工资;6.筛砂工资;7.工具用具费及设备费;8.影响工资的其他因素。建筑劳务子目细化,更有利于专业技能的发挥,更有利于成本的节约和质量控制。深度管理,除了子目细化外,还要好好的利用数据掌控。
数字化管理能更加有效的提升劳务管理水平,项目实施前认真细致的做好项目成本分析表,使项目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成本数据指标进行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中,分段或按月做好产值完成记录,做好成本实际支出记录,及时检查分析各项成本费用情况,让所有参与项目管理成员全方位掌握项目一切数据,有效地控制成本。
八、朝集团化发展,走品牌化道路
建筑劳务企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未来必须通过走集团化,品牌化道路,同大型建筑总承包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成为建筑业价值链中重要一环,同时也给劳务企业带来很多益处。
1、有利整合社会劳动力资源。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劳务企业规模偏小,且地域特征非常明显,有些区域的劳务人员技能强项在结构方面,有些则在装修方面,企业实力普遍效弱,使得一个大型工程往往需要几个甚至十几个劳务企业参与建设,给现场施工管理和协调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劳务企业走集团化和品牌化道路,有利于建设项目时整合社会劳动力资源,根据不同的技能特色合理调整作业班组,降低现场管理难度。
2、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建筑劳务企业一旦形成集团化和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企业可通过现代化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自身在建筑业价值链分工的比重,另一方面,企业实力的增强,可以扩大企业在市场中同总包企业在谈判中的议价能力,提高企业收入,实现企业和农民工双赢。
3、有利于建立劳务从业人员的归属感。建筑劳务企业通过集团化和品牌化道路,增强了业务来源,延伸了业务的连续性,企业拥有稳定的工程项目,使得劳务用工从短期临时性用工到长期合同性用工转变,推动许多的农民工向雇佣式产业工人转变。有利于从业人员就业意识的转变,使他们在内心里建立一种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将调动农民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劳动效益,为农民工创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劳务经营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中华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心得体会07-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政府信息公开办法20109-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 [2009年4月2日]07-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运输工具舱单管理办法【2008-03-28】08-13
(海关总署令第17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管理办法》(2008-1-30)06-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试题1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概述09-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复习1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衔条例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