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大峡谷的写景散文

2024-06-27

仰望大峡谷的写景散文(共15篇)

仰望大峡谷的写景散文 篇1

今天是五一假,我们一家一起去大峡谷去玩。那可是广安的著名景点,有人说那里十分危险,有人说那里的景色很好,就如仙境一般美丽。听的我们那是心动啊!真想自己现在就在那儿,在那如仙境般的地方游玩。我没有妄想,我们真的去那里,那时,我心是那么高兴。

出发了,要坐好久的车的,快走啊,我的二姨喊着。就这样背着大包小包就向大峡谷冲去,犹如一个战士,冲得比谁都快。一上车大家都呼呼大睡,养好精力嘛,等等好好的玩一番,我也不例外。车外嘎噶嘎,响。车内呼呼呼,睡。就这样三个小时过去了,车忽然停了,人也慢慢醒了。二姨大喊:“到了到了,快下车。”我们也在大喊中醒来。到了,真的到了。我突然大喊“冲啊,快。”就像以前的八路军长官一样。鬼子进村了。

下车后,一看全是山,深吸了一口气,对大山大喊,对中山发泄,这些日子的不爽的事,不开心的事。就这样叫了后心情好多了,背着大包小包向山上冲去。山上的路有些险,有些有恐高的人都不敢上,有的吓得大叫,还有的不敢上的就半途而废倒着往回走。我一个男孩说怕,会被人笑得,所以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走到半路,向下看起码有八十米高吧,下面的人就和手掌一样大小,能不怕吗?这时我的脚都在发抖,还对在下面的人说有什么怕的,说是逞能,也不是,我是敢于尝试。扶着扶栏,还是上了山顶。

现在正是中午二点多,山顶一定好热的。可是一上到山顶,就一股凉气向我袭来。我大叫:“好爽啊!”然后又是大叫:“好大的洞啊!”进去一点就是一个亿年滴水形成的天然巨佛,哇!!!真的好大啊!拍了几张照片就向里面冲去,里面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然后配上那柔柔的灯光,我突然大叫:“噢好恐怖啊!”再进去就改不了刚刚的说法,里面好亮啊,有几个大瀑布,“飞涑其间”就像几条光柱,从石缝里“射出”。咔咔咔,里面照相的好多啊``````我们也在里面拍了N张照片,旁边的人说:“好冷啊!”我们可能被感染了,二姨突然说:“幸好我们带了衣服,不然一定会着凉,快,把衣服穿上吧。”在拍几张就出去了,啪啪啪・・・・・・拍了又不知多少张,感觉有些累了,就出去了,出来突然发现有个牌子,上面写“洞中天河,天下奇观。”,咦,刚刚进来是怎么没发现啊?不知道。

下山了,回去了。

仰望大峡谷的写景散文 篇2

一、导入美

美的文章需要美的导入才能使人身临其境。如《天池》一文不妨用李商隐的小诗《瑶池》导入:“‘瑶池阿母绮窗开, 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 穆王何事不重来。’诗中的‘瑶池’便是现在的天池。”如《阿里山纪行》一文可以这样导入:“‘高山青, 涧水蓝,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一首《高山青》唱红了大江南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吴功正的脚步一起走进阿里山。”

二、诵读美

美文的诵读需要读者的声情并茂, 更需要独到的方式引导。这种方式首先就是配乐朗诵。音乐和文学的结合, 是任何东西所不能媲美的。试想一边诵读“小桥流水、古朴犹存”的《周庄水韵》, 一边配上一段笛声悠扬的江南小曲, 无须教者讲述, 其中之美、之妙便不言而喻。其次就是分层朗读。如《鼎湖山听泉》中一段描写鼎湖山泉声的句子:“那柔曼如提琴者, 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两位女生读) ;那清脆如弹拨者,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全班女生读) ;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 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全班男生读) ;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 定是激流直下陡壁, 飞瀑落下深潭 (全班学生读) 。”这样就能将泉声柔曼、清脆、厚重、雄浑的特点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三、品味美

文章之美贵在语言之美, 语言之美贵在修辞之美, 修辞之美贵在品味之美。对语言的品味要注重方法的引导, 教者可从修辞、运用的手法以及巧妙的修饰语等方面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情感或写作的目的。朱自清的《春》中“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一个“让”字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荷塘月色》:“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此句正是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展示出荷叶的妖娆多姿。

四、引用美

旁征博引向来是各位文学爱好者所喜欢和擅长的, 为了领悟天池魔幻、神奇、缥缈之美, 我们可引用一位名叫龙城飞将的网友对天山的描绘:“用惊艳不足以形容她的美丽, 用漂亮不足以描绘她的华贵。纯净、圣洁、晶莹, 仿佛梦幻一般, 完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没有一丝人为活动的痕迹。碧绿的水面上照射着金色的阳光, 如同金粉洒在一块大大的碧玉上, 波光掠影, 玲珑剔透。池面上水汽和阳光交织在一起, 云雾缠绕, 给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站在岸边, 仿佛和天池融为一体, 听她讲述着那深沉梦幻的寓言, 和她独处高山之巅, 听它亿万年来的感叹, 此景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有几回睹?”

五、比较美

红花当须绿叶来衬托, 万物之美亦是如此。美有很多种, 如何让学生对各种景色之美有确切的把握, 我们不妨设置一个仿句题来显示这种美的独特之处:“如果说长城美在它的雄伟绵延, 中山陵美在它的庄严肃穆, 那么九寨沟美在它的原汁原味, 泰山美在它的巍峨挺拔;如果说天池美在它的虚幻缥缈, 阿里山美在它的妖娆多姿, 那么苏州园林美在它的精雕细琢, 鼎湖山美在它的空灵神圣……”

六、宣传美

既然是美的东西就不该独自占有, 应该与大家一起分享。在这一环节我们不妨为所写美景写一则广告宣传语, 要求是广告宣传语写得好、写得巧、写得美、写得妙, 这就要求学生能运用一定的手法。如《济南的冬天》一文主要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征, 不妨写这样的宣传语:“冬天的济南是孕育春天的摇篮 (押韵) , 冬天的济南是你过冬的理想境界 (押韵) 。”如《天池》一文的宣传语:“青春天池、美丽天山 (比喻、对偶) ;天池景色美如画, 声名远播遍华夏 (比喻、押韵) 。”

七、总结美

古人称画龙须点睛, 那么一堂出彩的课也需要点睛之笔———教师总结, 总结的语言要美且切入重点。如《天池》, 可这样总结:“它不是天堂却胜似天堂, 也许只有地大物博的中华民族方能孕育出如此美丽的仙境, 大自然以它的鬼斧神工给予人类难以想象的种种奇迹, 让我们珍惜、热爱这绿色的自然吧, 因为它是我们幸福的家园!”

高中写景散文的阅读 篇3

【关键词】写景 情感 意境

如何教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写景散文呢?简言之:察形、观色、辨声,心驰神往于文章的意境之中。

一、追摄画面,拓展空间,建构形象

具体形象是作品意义、作者情感的载体。散文更是离不开具体形象,可以说没有形象就没有散文,没有对形象的强烈感受力也就没有真正的散文鉴赏。因此,阅读写景散文首先就要通过文字描绘的形象在头脑中进行再现或重建,也就是“察形”、“建形”。

写景散文,最讲究客观情景的细致叙写,构成一个个画面。而画面又往往出现两种不同状况:一是静态的,一是动态的。因而,察形、建形要区分开静态与动态,又要对比静态与动态,建构的形象应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总之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比如人教版《风景谈》中的“沙漠驼铃”片断:无边无际的沙漠,平坦、茫茫一片;中午阳光从上空直射,沙漠出现单纯、强烈的反光,热而寂静。引导学生通过以上重点文句进行空间想象,建构起一幅静态的平面图。继而往下阅读:先是第一个黑点,继而成线、成队,渐近,响起铃铛柔声,最后出现昂首阔步前进的方阵,耀眼的猩红大旗。由此文句又建构成动态的形象。通过想象建构成一静一动的形象,对形象进行体味、揣摩。静态形象表现出单调、平板;而动态形象则表现出盎然生机。只要建构成形象,说明读者的心神已经驰往于作品之中,再通过“仰”、“窥”、“望”对形象作多方面的扫描,以“俯仰自得”的精神来把握它的形体和神采,就更能切入作品的艺术美之中。

运用精炼的语言进行议论更是文章的非凡之处。对“风景”描述之后,文章有多处不可或缺、情真意切、见解独特、耐人深思、催人奋进的议论和抒情。“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那便是真正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紧扣中心,层层深入,其字字珠玑,句句千钧,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真乃神来之笔。本文还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抒发见解,赞扬了只有内心丰富的人“才是自然的主宰”,他们“从形式到内容”,填补了自然的贫乏,增添了景色。直抒胸臆、意蕴无穷,感情真挚,对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和崇高革命精神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赞颂,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和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可见,通过形象的构建,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化对艺术形象的感受、体味、揣摩,从而感受美,悟出“神”。反复训练形象的构建与感受,最终达到培养起学生对散文鉴赏能力的目的。

二、观色彩,察情感

色彩是一种十分活跃的感情语汇,艺术家常常是因色生情,随情赋彩。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与客观景色往往融为一体,因此作品中的色彩即是作者心境的表现,透过其色彩就能体察到作者的情感。

如《绿》《荷塘月色》同为朱自清先生笔下的作品,但作品中的色彩不一。前者,浓墨重彩绘出绿色:岩面与草丛透出油油的绿意,而梅雨潭水的绿更是使作者惊诧,不惜笔墨多方描绘,全篇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洋溢着勃勃生机;而后者,轻描淡写地绘出“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景色:月光是淡淡的,小路是幽僻的,荷塘笼罩于月色之下,树色阴阴的,远山只有大意,路灯没精打彩的。淡淡的景,淡淡的色。

前后两相对照,透出作者的不同心境:前者反映作者热爱生命、勇于进取的激情;后者交融作者那隐隐的,却又是深沉的孤独与苦闷的心绪。

可见,色彩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折射。抓住对色彩的特征的剖析,往往就能切入作者或作品中的情感世界。

一般来说,色彩大致分为两大类:一为暖色,一为冷色。暖色通常包括红色、绿色;冷色主要指蓝色、黑色。暖色包含的情感或形成的氛围通常是热烈、生机盎然;而冷色则通常是庄严肃穆、悲哀忧愁的象征。把握冷暖色的不同含义、情感,是我们从色彩中去分析作品情感的基础。

三、辨声音,听心曲

“言为心声”表明语言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反映,而写景散文中的声音也同样是作者心曲或心理感受的表征。《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写到“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先生明明身处夏夜热闹的环境之中,为何却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呢”?这里,朱先生正是通过蝉声、蛙声透出的自然之物的欢愉反衬出自身的孤寂、内心的忧愁。“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的折射。”全文通过这一处的声音将自己的内心情绪重重地点化而出,令读者之心为之一颤,随即沉入深深的悲哀之中。

古人有詩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通过声音以闹衬静,也是写景散文中的一个重点。其实,这声音之中又何止于此?细听就感受到了声音之中还饱含有作者那深深的悲凉、孤独与冷落之情感。

相对于“形”、“色”而言,“声”在写景散文中所占份量要少些,但也是鉴赏写景散文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因为它同样也透出作者的心曲。

我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探险写景作文 篇4

雅鲁藏布大峡谷江河床平均海拔在3000米上,是世界最高的大河,它的下游围绕喜马拉雅百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了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雅鲁藏布大峡谷长504千米,平均深度达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度。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长达370千米,最深处达2133米。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长达90千米,最深处达3200米。它们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它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知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的是千姿百态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的山脉到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让人感觉如神来道之笔。

仰望星空预言不朽的散文 篇5

每一道划破天空的弧线,都是,

每个生命流体所折射出的光辉。

所有的想象都会插上翅膀,飞翔。

所有的希翼都在夜空中得以兑现。

所有的诺言都将晶莹着璀璨的光点。

我的发现,赤裸裸了一颗颗的爱心。

我的感叹,裸痕了一个个黑白的形象。

重读童年的那幅彩画,超脱了自己。

浩渺无垠,一切誓言将为之苍白。

博大无私,一切奢望显得那么渺小。

把自己溶进那星空里去,还有什么值得的话语要说呢,心恸中才真正地感受到了一种现实的残酷和神圣,和美丑所展现的.万般无奈与多彩,栩栩如生了一个个风情。

我,为你的出走叹息,因为你说不让更多的人替你伤心挥泪,带着贫穷和落后的苦涩,走进城市的高楼大夏,走进了七彩缤纷所浓重的舞台,所有的目光锋利了你手中的长剑,挥舞着一次又一次的真善美丑……

是你对我说:打工的生活很有意思。

仰望的四十五度散文 篇6

是不是慢慢地走,依然会遇见寻觅的你;是不是缓缓地想,依然会看见美丽的梦。 我不知,这一路会有多少的迂回,会有多少的路人,才能让我遇见良人,看见花开。我却知,这一程有多么的无奈,有多么的心伤,让人好似历经沧桑,丛生华发。是不是我错了,来往间迷失了重生的隧道;是不是太累了,疲惫地找不到明日的曙光。

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快乐的人,却在追寻中忘记了微笑。不知这条路会延伸到何方,却深深体会到这一路是怎样的艰辛与无奈,心痛心伤,无可奈何。从未想过放弃,一步一步如此艰难。有时都忘了是什么支撑着走下去,只是没有松开的理由。

如果风吹不动心,该会是一番怎样的光景。是不是就不会在四十五度的地方,寻找你的身影?是不是就可以安心的做我的公主,无忧亦无虑?好想阳光跳动的`瞬间,没有对上你的目光,没有听到心动的声音,没有对美好的想念,是不是就可以淡然一些,纯真一些。好想走慢一些,看一看自己,想一想昨日,不去顾及额间的皱纹,不去想象明天的美好,只在乎脚下的每一寸土。

瞄准写作目的教写景散文 篇7

1. 景语即物语,宜用“散点透视”法。

单纯介绍景物的写作可按照游览或者观察的顺序,着力突出景物中最为“可观”的亮点,同时也相对完整地介绍景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区域,教学时采用“散点透视”法比较合适。“散”就是以笔“漫步”,让文字表达或阅读随着作者游览的线索,移步换景,边走边看,欣赏每一个“点”。“透视”就要“看透”,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要囫囵吞枣,注重对重点词句的揣摩与赏析。

2. 景语即情语,宜用“情景交融”法。

观景感受类的写景文,文句表达更为注重观景时生发的“情”。此类文本要将阅读注意力聚焦在景与情的“生发点”上,特别要关注那些让作者触景生情的、抒发情感的重点片段,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储备、生活体验去生发感受,激发出属于“我”这一个特殊读者的、专属的、个性化的全新体验。

3. 景语即荐言,宜用“静观凝思”法。

仰望大峡谷的写景散文 篇8

[关键词]散文 景物 人物 人景交融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8-049

写景类散文常常在景物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物活动。因此在教学这一类型的文本时,教师不能仅仅看到文字中的风景,还要将人物与风景充分结合起来,真正把握此类文本的核心要义,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益。

一、高屋建瓴,厘清文中风景的独特魅力

写景的文章,其文本的核心自然是客观景物,因此在充分链接景物与人物之前,必须先对文本中的景物进行整体感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文本的整体视角出发,探寻文本创作中的线索,感悟景色的特点。教学一般要围绕着三个维度进行:首先,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其次,描写的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最后,课文又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引导学生依循着描写的内容、表达的画面、写作的策略等方面,既形成对文本景色的深入体悟,同时又借助文本语言积累写作方法。

《烟台的海》在全文布局中就采用了“总分总”模式,打破了传统四季的顺序,依照冬春夏秋的顺序展现了烟台的海在不同季节中的特点。就以冬季烟台的海为例,作者紧紧抓住海浪的颜色和动作入手,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展现了海浪的凶猛,向读者展现了独特的海上景观。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从文本的文字信息入手,让学生从文本的语言中感受烟台的海在冬季的特点,更要引导学生以语段的内在结构和语言形式为载体,探究辨析作者描写景物的写作策略。这样的教学虽然没有涉及人物,但对之后链接人物活动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画面梳理,探寻自然风景中的人物活动

以人物活动加以点缀的方式来写景的散文,在言语表达的过程中总会透露出浓郁的人文气息。而在写法上也存在着共性:在结构上,基本呈现总分总的结构模式。而在分写时,会用不同的语段描绘一个画面,并以典型人物的活动穿插其中,形成了景中有人,人动于景的效应。此时的人物描写,已不再是个体化鲜明的细致刻画,而是基于相同类型的群体人物的集体特征的再现。

《烟台的海》一文就是以相同模式的语段结构,在描绘烟台的海特点的基础上,引出与景色特点匹配的人物群体,形成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效合一。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景物特点的基础上,应让学生探寻景物与人物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文本深处:冬日之海的凝重衬托出游人不畏严寒的坚定意志;春天之海的轻盈正是勤劳渔民的象征;在夏天之海的浪漫之下,烟台人生活安逸、惬意的特点跃然纸上;秋天之海的高远正是人们忙碌身影的印证。

在这样的认知梳理下,教师引导学生深切感受到,不管是忙碌的,还是悠闲的,烟台人的正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海,海洋已经成了他们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样的教学正契合了作者文本创作的基本思路和目的,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类型划分,揣摩不同人物眼中的风景

作者在写景过程中镶嵌人物活动,其目的主要在于抒发某种情怀。而人物与景色之间的有效勾连是基于情感而进行连接沟通的,文本中蕴涵的景物会随着人物活动的丰富而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因此,在教学这类文本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这样的景物之中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活动,借助人们各自不同的活动,揣度源自不同人物内心的不同风景,促进人物与景物之间的有效连接,提升文本解读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纵观《烟台的海》,课文中对于人物活动的描写主要分为两类:悠然自得与艰辛劳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人物活动类型的不同,引导学生联想两种状况下的人物眼中的风景,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如通过人们冒着严寒在风浪中拍照、在夏天海中的呢喃软语、秋天出海起锚等活动,感受烟台人民内心对生活的向往和对富足生活的享受。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则可以继续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从而发现每一个人物活动的背后作者都选定了一个具有情感色彩的关键词语加以展现。如“凝重”不仅仅是冬天的海色彩的形象展示,更凸显了人们不惧严寒的刚毅品性;“轻盈”既展现了海水灵动跳跃的轻快,同时也刻画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满足;“浪漫”展现了海水形态与声音的特点,也道出了人们对美好与自由的享受与憧憬;“高远”形象地写出了海水的色彩,也是人们忙碌心情的印证。这种极具人文气息的核心词语,将景物的特点与人物的内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教学中链接人物与景物,提供了极高的载体与平台。

总而言之,写景类文本的教学要遵循从整体到部分的思路,延续着把握景物、揣摩人物、回归景物的线索,引领学生层层推进,在促进人与景的自然交融中,把握这类文本的基本特质,为提升阅读教学效益服务。

仰望大地优美散文 篇9

春天有雨,更有晴日。一场持续得过于漫长的阴雨终于过去,天晴了。今天的阳光比昨天的绵雨更加辽阔。而真正展现这种辽阔的地方,是田野,是青山。

此时,我们就置身在一座山中。很巧,这座山就叫青山,在枞阳县城郊十几公里处。

我们先是穿过一片田野而走进青山的。在这春天的晴日,田野敞开着,田埂纵纵横横,弯弯曲曲,油菜花也遍野开了,金灿灿的颜色使人的视力有些恍惚,眼前的路就显得陌生,又似曾相识。似曾相识的,还有田埂边的水塘,田野中的村庄,以及那些在村庄边闲走着的鸡和狗。青山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抬头能望见山顶上的树和巨石了。

踏上山路。山路缓缓上升,似乎不是我们登山,而是山,或者说是一种力量在牵引着我们。大家边走边说着话,有时都停下不说,停下不说时山就静了,只有风声。在山上听到这风声,奇怪地觉得它不像是声音了,不是声音,又是什么?或许,在这山上,静就是风声,风声就是静?而静下来时,感觉有一种细细的东西轻轻地落在身上,但仔细找又什么都没有,阳光真艳丽!忽醒悟:那落在身上又摸不着的东西,是否就是那如绒花般细柔的阳光?

有人发现了山路边的崖壁上有一棵很奇怪的树,树长在两块斧削般的巨石正中,从逼仄的空间里向天空生长。石头是坚硬的`,但树同样坚硬,有人说,是坚硬的石头只留给树一点生存的空间,又有人说,是更坚硬的树硬是把石头涨开了一点缝。似乎不能定论,但肯定的是,坚硬与坚硬在这里对抗,又同时相融,这树和这石头相伴相生许久了,且仍将相伴相生下去。而我们,这些在石头和树边路过的人,却不能像树和石头一样在这永久停留。

然而,人与树,与石头,在另一个时空里是不会分离的,也是相伴相生的。当我们再往山里走,看到了另一块奇怪的石头,和一个与这石头相伴的人时,就深刻地领悟到了这一点。那是一块更庞大的石头,由山腰伸出,天生石柱撑其下,整个石头就成了一间天然的屋子,这石头就因此有了石屋这个名字。而那个与石屋相伴的人,是明万历年间进士何如宠(1569―――1642),史书记载,何如宠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博学多才,操行谦雅,忠肝义胆,为官清廉。而土生土长的何如宠年少时苦读修性的地方,就正是这座天然石屋。

“坚云堕地阁山椒,仙隐禅栖万古遥。为向悬崖磨数字,与他后代认前朝。”何如宠的这首诗,就刻在石屋顶的巨石上。面对石屋和刻在这巨石上的诗,我的思维穿越在另一个时空,时空中的影子不只是一个王朝中的官吏,而是一个人与一块石头的对抗和融合。据传这首摩崖诗乃何如宠亲笔书写,历经几百年风雨,如今石头上的字迹已模糊得难以辨认了,但在这春天的晴日下,一个人的身影穿透了时光,就像这座巨石,显得格外清晰。

鸟出现了。山上不可能没有鸟,只是有些鸟我们并不认识。在这春天的晴日,鸟在树丛中,鸟在山顶上,鸟在我们的视线里忽隐忽现。山顶太高,登顶的路顿时险峭起来。我们往上爬,身边不时有鸟飞过,并且鸣叫。鸟在我们眼里似乎很渺小,但更渺小的可能正是我们自己,我们爬上山顶,要比鸟飞上山顶艰难得多。但我们还是极力想和鸟一样飞翔,或者说,我们正像鸟一样,在这青山的险峭山路上,向山顶飞翔,向上飞翔。

我们最终爬上了山顶。山顶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也只是树,只是石头,与山下的树和石头不同的是,它们是山顶上的树,山顶上的石头。站在山顶上的树和石头旁边,抚摸着它们,就像抚摸着“山顶”这个词所包含的意义一样,感受着一种气息和力量。在山顶上,除了抚摸,我们还能俯瞰,而站在能够俯瞰的位置,才觉得:俯瞰,其实也是仰望,只是变换了一个方向―――在山下,我们仰望的是天空,在山顶,我们仰望的是大地。

大地就是天空,天空就是大地。

像在从树和石头身边路过,我们同样不能不与山顶分离。

仰望大峡谷的写景散文 篇10

原来我们一直在仰望别人的幸福,殊不知自己早就是别人眼中的幸福。 曾经一篇《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让我如梦初醒。我一直以为自己生活得很累,总是觉得烦恼不曾离我而去。然而,当我沉下心来时,我突然发现原来我是如此的幸运。虽然我没有一个位高权重的父亲,虽然在物质上我并不能随心所欲,但是我们一直是一个和乐融融的三口之家,我们不曾为吃住操过心,我们是快乐的。虽然我不是最优秀的学生,但是从小父母都没有强迫过我去参加这个、那个的补习班。虽然我不是一个外向的孩子,但是我的身边仍是有些个可以推心置腹,志同道合的知己。是的,原来我们一直在仰望别人的幸福,殊不知自己早就是别人眼中的幸福。

幸福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很多人或许终其一生也不得而知。为什么我们一直仰望着别人的幸福,总感觉自己的不幸?那是我们的不知足吗?抑或是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幸福是什么?

幸福来得太虚无、太飘渺,而烦恼却又来得如此的真实。所以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幸福已经降临。幸福是种种的总和,烦恼是一个个的单体。所以我们总觉得烦恼多于幸福。幸福需要我们降低自己的期望或是付出万分的努力,而烦恼却是无需任何条件,总是不费吹灰之力就降临到我们的身边。所以感受到幸福的人远少于感受到烦恼的人。

曾经有个小女孩,她不是班里成绩最优秀的,她也没有艺术或其他方面的特长,她一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她没有远大的理想,她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她的第二志愿是:“我想做妈妈,穿着印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她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或许我们有的人不能明白她的幸福,但是幸福是自己的,我们只要自己能明白自己的幸福就是幸福了。别人的幸福永远是别人的,我们仰望着别人的幸福,我们钦羡着别人在我们眼中的幸福,或许我们看到的幸福并不是别人的幸福。我们永远成不了别人,所以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将别人的幸福据为己有。

仰望别人的幸福的.过程是痛苦的。如果我们一直所仰望的幸福真的降临到了自己的身上,或许我们会发现原来这也并不是我们所想要的幸福。原来曾经看上

去光彩夺目的星星,也只不过是一块坑坑洼洼的石头。我们总是如此的贪心,我们总是认为那里我们最遥远的就是最美好的,就是我们最想要的。贪婪是潘多拉魔盒中的第一个罪恶。贪婪是阴暗的,我们却也不可否认这也是人的本性之一。所以在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幸福前,我们一直沉浸在贪婪的仰望之中,沉浸在无边的痛苦之中。而这也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有了它我们才能真正体味到幸福的快乐。

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鉴赏写景散文 篇11

【关键词】写景散文鉴赏;解读题目;理清脉络;鉴赏意境;品味语言;朗读背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散文的阅读对学生大有裨益,可以让学生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可以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新课标明确规定:高中生应该学习鉴赏散文的有关知识和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散文的不同艺术特性,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散文鉴赏是高中语文学习中较高层次的要求,是语文学习中的难点。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鉴赏散文,还要授人以渔,教给他们阅读鉴赏散文的技巧,让他们终生受益。在教学写景散文时,我教给了学生一些鉴赏技巧,现写出来和大家交流。

一、解读文章题目,初步了解描写对象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题目就是这篇文章的眼睛,是灵魂所在。把握好这篇文章的题目对鉴赏这篇文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景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因此它的题目也大多点明写作对象及其特点。我们在了解写作对象的同时还要对标题中的一些字词加以揣摩、玩味。比如《荷塘月色》,作者就点明了这是夏季晚上荷塘及月色的特点,因此鉴赏这篇文章就应该从荷塘和月色两方面入手;《祖国山川颂》,顾名思义是歌颂祖国大好河山,鉴赏时就要从了解祖国美景及感受热爱祖国情感入手;《我的空中楼阁》则不仅告诉了我们这篇文章要写的对象是“我的楼阁”,还要揣摩玩味为什么是“空中楼阁”,了解了它的一语双关,就能明白本文描写对象的特点,还能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散文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但作者用什么线索把这些较散的景物有序地组织在一起,这就是学生学习鉴赏写景散文要掌握的一个方法技巧了。在这点上我让学生们比较了几篇写景的散文,发现了一个规律,写景散文通常是以空间为线索,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顺序的变换,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点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

如《荷塘月色》,就用作者的行踪作为线索。作者从自己家门出发,沿着小煤屑路来到荷塘,赏完景色又回到自己家门,这是移步换景;来到荷塘之后作者先写月下的荷塘,再写荷塘上的月色,又写荷塘四周的景色,观察角度有平视、仰视,有远处的景色,也有近处的景色,作者用行踪把这些景物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又如《我的空中楼阁》,作者把小屋作为一个中心点,围绕小屋运用定点换景,定景换点,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小屋。先写小屋与山、树的关系,接着写了小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始终以小屋为中心,一切都是为衬托突出小屋服务。

通过理清文章的脉络,学生对文章就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

三、调动想象的翅膀,走进作品的意境

写景散文的灵魂是什么?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怎么表达出来?通过景物描写和抒情传达出来。“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散文中的景物都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一个个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景物就是意象,将一个个意象组合而形成的一幅美的图画就是作者要带给我们的意境。如果前边的理清文章脉络我们是找到了一篇写景散文的骨架,那么我们现在鉴赏意境则是在寻找写景散文的灵魂。写景散文的灵魂在哪里,在饱含作者情感的意象里,在作者用一个个意象构成的整体画面意境里。怎样让学生鉴赏意境呢,以《我的空中楼阁》中一段文字为例说明: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我们可以先找到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语:活泼,整齐,姿态翩然,轻灵而自由。我们从这些词语中可以感觉到,作者在写这些景物的时候,内心是愉悦的,是自由的,是轻松的。接着我们调动自己想象的翅膀,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感受,把这些美丽的意象在自己头脑中组成一幅画面:满目青翠的山中,一幢蓝墙白窗的小屋像鸟一样,蝶一样,轻灵而自由地休憩在绿树枝头,就真的像是一座空中楼阁。体会自己置身于这个优美画面中的感觉,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自由、独立、安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品味作品的语言,感受作者的真情

散文语言极富作者的深情。有的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有的娓娓而谈,情真意切。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品味语言,可以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内容几个方面来分析。

五、朗读贯穿始终,提升思想境界

散文教学中一定不能忽视朗读的作用,我们一定要让琅琅书声伴随着我们整个的散文教学。只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甚至背诵课文,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才能真正领会文章语言的精妙;才能感受意境的优美;才能深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引起学生和作者思想的共鸣;才能激发他们热爱生命,珍爱自然的情感。只有朗读才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才能提升审美的境界,得到美的享受,也才能学会恰当地运用语言表达情感。

仰望大峡谷的写景散文 篇12

朱自清最初是以诗人的姿态步入现代文坛的, 早期的成熟的诗歌创作、古城扬州的绮丽风光及浓郁的崇尚文化风气的熏陶, 对他后来的抒情散文创作有直接的影响, 所写散文自然不失诗人本色。在朱自清的全部散文中, 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写景抒情的篇什, 凝练明净、细腻秀丽、构思精美缜密, 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郁达夫称赞他的散文“贮满着那一种诗意”。《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之一, 无论是自然景物的描写, 还是意境氛围的渲染和语言的运用都是散文作品之中的一篇上乘之作, 《荷塘月色》形式上虽是散文, 但作者淡化了时间, 突出了空间, 将诗歌的写法渗透在散文创作之中, 文中处处展现着诗画之美, 为我们品读与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诗化特色提供了经典的素材。

一、第一人称叙述角度, 真情实感, 感染力强

在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中, 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注意书写自己的真切感受。因此, 常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 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和真实感。

第一人称叙述, 是写作者站在说话人的角度, 在文章中以第一人称代词“我”或“我们”的口吻来叙述。这种叙述方式, 真实而有感染力, 易于产生感应和共鸣, 拉近读者与作者的心理距离, 增强作品的抒情性和表达效果。在《荷塘月色》一文中, 朱自清以“我”的角度描写了作者在一个夏夜独自到荷塘赏月的情景, 因使用的是第一人称, 写的都是作者眼中景, 心中情, 可充分展现作者的内心世界, 更具真实感。阅读时, 连读者也变成了文章的“我”, 文章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叙事人、人物重合, 叙事、议论、抒转折灵活自由, 进退自如。透过细致的景物描写, 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的特定景物, 让作者向往自由宁静生活及自然美, 在黑暗现实中寻求暂时的超脱、安宁而终不可得的真实的内心感受有了可靠的依托, 这种毫不矫饰地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抒情手法与诗歌常用的直抒胸臆一脉相承, 深深地吸引和打动读者, 成为人们百读不厌的美文。

二、情景交融, 构建意境, 富有诗意美

着力于意境的构建, 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意境本为诗的要素, 同时也是东方艺术诗意美的灵魂。朱自清以此融入写景散文创作中, 使作品具有诗一般的意境。所谓“意”是指诗人的思想与情感;“境”是指用以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与环境, 即把情感客观化、对象化。意境的建构需要意与境两方面的结合, 建构的途径很多, 情景交融就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要求作家的主观情感和客观物境的高度统一与交融, 正所谓“景无情不发, 情无景不生”, 这句话道出了意境这一诗学的真谛。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于中国陷入空前黑暗的1927年。当时作者十分彷徨, 他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 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两条路他都不愿走, 于是走中间道路, 以求暂时逃避现实。这篇作品借月色掩映下的荷塘景色, 反映作者自己体味的“独处的妙处”, 追求刹那间的宁静以求摆脱现实烦恼。

作者在文中将“意”与“境”紧密结合起来, 构建出情景交融的意境。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 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 种种景物, 色彩是多样的, 情态也各不相同, 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 是画意的设置, 也是诗情的安排, 这就不仅使画面色彩均匀悦目, 富有立体感, 而且透出一股神韵, 蕴含着一种浓郁的诗意。淡淡的月光, 薄薄的青雾, 象牛乳中洗过了似的花叶, 隐隐约约的远山, 斑驳稀疏的树影, 淡淡的云, 微微的风, 缕缕清香, 这些都是轻淡的;“蛙声”“蝉声”的衬托, “酣眠”“小睡”的比喻, 情态交融在一个“淡”字上。声、光、影、色、香都是轻淡的, 共同形成静美淡雅的韵味, 如烟一般轻、梦一般美的荷塘月色, 则浸透着作家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幽静的小路、亭亭玉立的荷叶, 袅娜开放的荷花, 飘香的荷塘、脉脉的流水、不能朗照的月光与同作家意欲摆脱人世间烦恼而偷得片刻逍遥的情怀融洽无间, 交织成一曲和谐的旋律, 令人自然而然地想象出作者在描绘这一切时的深情、诗意的目光和欣赏、陶醉的感情。在朱自清散文里, 借助景物衬托、抒发心中的思绪, 又赋予景物生命的性格和情感, 和谐地创造出使人沉醉的意境, 深邃幽远, 使作品有了诗的韵味。

三、生动绝妙的语言艺术, 富有极强的表现力

朱自清的语言艺术是最为人称道的。他对语言是十分讲究的, 注重语言本身的精致、准确和神韵, 具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他的写景散文, 语言凝练明净, 细腻秀丽、典雅, 巧妙运用比喻、叠字、通感等手法, 以精雕细刻的工夫, 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 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

在《荷塘月色》一文中, 比喻的运用修辞手段琳琅满目, 比比皆是, 使语言生动形象至极。“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把月光比作流水, 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 既有视觉形象, 又有听觉形象, 动静结合, 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 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月色下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博喻的运用, 使句式整齐, 气势贯通, 给人以美的享受;而通感这种常人难以使用的修辞手段, 在朱自清笔下也是运用娴熟, 产生出一种耐人寻味的美感:“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是以听觉来沟通嗅觉方面的感受, 用渺茫的歌声描绘出“清香”似有似无的缥缈感觉, 多方调动读者的各种感官。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使人感受如浴荷塘月色之中, 进入诗一般的美境。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还富有音乐美。他特别偏爱运用叠字叠词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荷塘月色》全文不到1500字, 32处用叠字叠词, 第四自然段的叠字词达9处之多, “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 “隐隐约约”的远山, “曲曲折折”的荷塘, “亭亭玉立”的荷花, “缕缕”的清香, “静静”的花叶, “薄薄”的青雾等都是作者力求“音美以感耳”的具体表现。叠字叠词的使用加强了语意, 舒展文气, 使文章行文从容不迫, 节奏明朗、流畅, 音韵和谐, 与作者缓慢柔和的抒情语调相吻合, 令人赏心悦目, 心旷神怡, 充满诗情画意。

四、借古抒怀, 写作手法富有变化, 具有古典韵味

在文章中, 自然贴切地引用古典诗文, 能够使文章内涵意蕴深长, 语言上增加诗意, 具有浑然天成之美。朱自清在运用古典诗文时, 仿佛信手拈来, 毫无斧凿之感。看《荷塘月色》中下面两段:

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 荡舟心许;鷁首徐回, 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 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 迁延顾步;夏始春余, 叶嫩花初, 恐沾裳而浅笑, 畏倾船而敛裾。”

《西州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

从文章的构思角度看, 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是文章的结尾部分, 不仅把文章的“神———情感, 也就是不宁静的心情, 无法解脱的愁绪”抓得牢牢的, 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 而且与开头所写的作者的内心情感起着呼应的作用, 在结构上给读者以完美的感受;在写景的手法上, 写完荷塘月色以后, 作者掉转笔端, 由空间转向时间溯历史长河而上, 出其不意地把人们带入了六朝采莲的风流季节, 带到了古代“妖童媛女”荡舟采莲的境界, 通过“我对“热闹”而“风流”的采莲情景的向往和无福“消受”的惋惜之情, 把古代江南生活的自由美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与现实的黑暗恐怖形成鲜明对比, 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冲突才凸显得更清晰;写景从今到古, 从北到南, 手法富有变化, 不仅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联想或共鸣, 使文章波澜起伏, 而且字里行间渗透着古韵和典雅的色彩, 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 充分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最有韵味的写景散文作品之一作者在文中着意创造一个诗意盎然、情景交融的境界, 作品中满贮诗意的是风采绮丽的荷塘月色。无论是情景交融的意境还是生动绝妙的语言艺术, 处处流淌着诗画之美, 较为典型地体现了他的写景散文创作的诗化特色。因此, 通过对作品的赏析, 不求能达到十足的境界, 但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朱自清的写景散文的艺术风格与魅力: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创造情景浑然一体的自然和谐、诗情画意艺术境界, 真挚的情感, 高超的语言技巧, 严谨精巧的构思使文章呈现着清丽、隽永的诗意美, 这种运用诗化的笔触抒写自然与生活抒发内心的真挚情感, 使散文具有诗化的风格特征, 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殿林.荷香月色独我赏一赋一曲蕴情思.语文月刊, 2010, (5) .

[2]张彩云.有己.有画.有诗———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J].文史博览 (理论) , 2007, (7) .

[3]张剑.朱自清文艺思想论[J].中国文学研究, 2010, (3) .

[4]韦晓军.朱自清散文语言的色彩魅力[J].学术论坛, 2006, (6) .

[5]朱自清.荷塘月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9.

描述仰望星空唯美散文 篇13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花开花落,春去冬来,属于他们的几个世纪也悄然离逝。而我们缔造的世界却没有随着一个人的离去而成为过去,你一直都是我的耿耿于怀。在花开花落间,有的只是我对你的思念,对过去的怀恋,为你独守我心房多添上一抹寂寞。

云卷云舒,缘聚缘散,何故那般执着。命里有时终须有,所以你出现了。悄无声息地问道我的世界,在我的世界里“胡作非为”。然后,选择命里无时莫强求而逃之夭夭,剩下我一个人打理被你凌乱了心房。

因为曾经拥有,一路走来,眼眸遗留你的芳华,心间余有你的温柔,指尖残留你的温度,所以一切还有得眷恋的情丝。最后的离别可能是潇洒转身,看似一切抛之脑后。可是,星空下的我们,曾经许下的诺言,依旧在孤独的夜里,爬上床榻,染指梦乡。

沧海桑田,总有一缕对你的缠绵在随风飘扬,很难遗忘,任由时光的荏苒,岁月的斑驳,流星的淡泊,你终是不老的星河,潜藏在深情的眼角。

一生仰望,一生跟随抒情散文 篇14

当最深的绝望遇见最美的希冀;当最深的孤独遇见最暖的怀抱;当最深的徘徊遇见最真的笃定。这一生我只愿朝朝暮暮活在神的爱里,任世间软红香土八街九陌,我亦矢志不移一步一趋。

尘寰羁旅中,岁月的长河滚滚向前,我想过千前古国,除却杀戮,除却看不见的欲望,倒也比于今的我们活得谨慎保守。时间越往前追溯,灾难便愈发少,而今,世界各地,各种灾难接连不断。或许在我们童年的时候,会以为生活在这双脚踏着土地上,便是稳妥。但当我们经历了地震的惶恐、看过了海啸的毁灭、被欺骗、被伤害后,每个人的安全感都在剧烈的考验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个科技突飞猛进的年代、人的需求可以绰绰有余的满足,却越发加大了人的欲望。同性恋、爱情里的第三者满地横生时,身边常常听到了这样的声音“这都是怎么了?”时代如此,人心亦如此。从起初,上帝造了亚当,因那人独居不好,而造了夏娃,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合为一体,相互扶持。显然,同性恋、一夫多妻是不合乎圣经真理的。而人类恣意妄为的结局便是自取灭亡,与罪恶玩耍的就是在与审判做儿戏。

现今很多人都提倡“及时行乐在”多数觉得人生不过倥偬几十年,有可能在明天,在下一秒,生命随时可能澌灭。在“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时候,又有多少人思考过永恒,若真的今生比永恒长,那就让我们吃喝玩乐吧。然而,这只能是自欺欺人的以为,今生不比永恒长。人在世的一切劳苦愁烦,不过是过眼烟云,转眼,便已成空。世人大都爱功名利禄,死后更想流芳百世,可谁不明白,人的`一切,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是愚拙的,因为贪恋世上的一切,而把那永恒的福分抛到脑后。神给了我们很多应许,我们却好像一个拿着宝贝,却还要去祈求的孩子。

仰望大峡谷的写景散文 篇15

春夏秋冬,四时审美特性的变化与作者审美情感的变异是互生互动的。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景显情,这是由景及人;二是以情驭景,这是由人及景。然而,无论是以景显情还是以情驭景,都应该是情中有景、景中生情、情景交融、物我两忘。

“散文”这一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在古代,散文是指与骈文相对的一切不押韵的文章。而今则不同,“散文”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指除去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这样就有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的分类。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这是因为随着文体的发展,叙事散文中的通讯特写、传记文学、报告文学等,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文体,各成一类;议论散文则有了专门的名称——杂文,也从散文中分了出来,剩下的只有抒情散文,这就是狭义的散文。

抒情散文重点在于抒发作者的内心之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方式加以表现抒发的一种作文技法。直接抒情,顾名思义,作者在文中直接表达自己被现实生活所激发起来的感情。间接抒情则有叙事抒情、状物抒情和写景抒情之分。

“人生如酒自斟酌,文章似茶随调和。”如何鉴赏和写作好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我认为,重点就在于把握好情与景的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指出了外界景物对创作的影响。进而他又阐明创作中情与景的关系:一方面,心既随物以宛转;另一方面,物亦与心而徘徊。这种心物的交融就促成了作品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春夏秋冬,四时审美特性的变化与作者审美情感的变异是互生互动的。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景显情,这是由景及人;二是以情驭景,这是由人及景。然而,无论是以景显情还是以情驭景,都应该是情中有景、景中生情、情景交融、物我两忘。

笔者以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为例,简述这两种表现形式,从而以点代面,分析写景抒情散文情与景的关系。

一、以景显情

美学家说:“一片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以景显情,侧重于借助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也就是在描写的景物中有明显的作者情感在流露。首先,我们品读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云烟。这篇文章的题目之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初读完此文,我们仿佛看到一位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中彷徨、叹息、思索。作者郁达夫通过“清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等五幅图画向我们展示了这故都的秋色、秋声。秋色的冷清,秋声的寂静,作者在这样的秋色秋声中会体会到何种“秋味”呢?“悲凉”——只有悲凉。郁达夫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凉,深深地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之中,让我们从美丽中读到眼泪,从眼泪中读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

我们再来看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荷塘月色》可谓是现代写景抒情散文的代表作品。写景中,委婉而曲折的表达了朱自清先生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情。文中以景显情是其主要写作特点。出门时——不宁静;在小路上——得到自由,超脱现实;欣赏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聆听荷塘四周的热闹——重归失落;惦记江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走回家门——回到现实。朱自清以饱蘸着感情浆液的彩笔,情景交融地抒写了他特定时期的心情。

二、以情驭景

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以情驭景,以作者的情感驾驭所赏的风景。“花谢花飞花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眼泪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对于同一轮明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寂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构成了文章的骨架,使“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

如果说景物是失,那么抒情就是得。鉴赏写景抒情散文时应该有的放矢,把握住景物和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无论是因春而喜,见秋而悲,抑或是寄乐情于夏景,寓寂寥于冬日,情和景都应该是相互融合的。就像生活中和面一样,只有水和面还不行,还需要把水渗透到面里,二者完全融合,这样才能和出好面,做出美食来。

摘要:抒情散文重点在于抒发作者的内心之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抒发的一种作文技法。“人生如酒自斟酌,文章似茶随调和。”如何鉴赏和写好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重点就在于把握好情与景的关系。笔者以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为例,简述这两种表现形式。从而以点代面,分析写景抒情散文情与景的关系。

上一篇:感天动地的《窦娥冤》下一篇:马恒昌事迹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