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影片观后感(共11篇)
海洋影片观后感 篇1
电影《海洋天堂》观后感
《海洋天堂》讲述的是一位父亲与儿子相依为命的生活,而由李连杰主演的这位父亲得了晚期癌症,儿子却是不能自己独立生活的有自闭证,由此,父亲就在最后的这几个月时间里面为儿子今后的生活而做准备,教他如何做饭、搭公交、拖地等等。
儿子大福从小就失去了母爱,并且有自闭症。父亲在游泳馆工作,而时刻要照顾好大福。
影片开头并描述场景是父亲绑住大福和自己两个人的脚跳下海,并没有直接进入内容,但是在后面的描述中,我才慢慢知道,原来父亲得了癌症而又没有再可以照顾好大福的未来生活而做出的无奈选择,来结束两个人的生命。同时也是为了大福可以尽早脱离这个世界。但是大福非常熟水性,最终没有结束生命而回到家。从那时候开始,父亲就开始为大福找一些接收所、残疾人学校等等,几番努力之后,终于找到了接待所。但是由于大福头第一天没有父亲在身边,没有日常的照顾而变得非常暴躁,同时父亲回到家也显得缺少大福的环境而失落,当天晚上父亲就搬去和大福住并安抚大福的暴燥情绪。
父亲为了儿子大福可谓费尽心思,引导大福煮鸡蛋做饭,教导他如何乘坐公交车,教导他如何学会拖地以求得基本的生存……所有的努力和心思在这位父亲身上显示出来,父亲希望在最后有限的时间里面可以安置好大福的未来生活,能够独立生存,能够独立地生活,那他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这位父亲的所作的为让我们肃然起敬,天下的父亲何尝不是如此?现在细细想想,我父亲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从我出生开始,他就开始为我的未来做好打算,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围绕我着想。但是我却没有过感激之情,我错了,因为以前一直都没有考虑父亲曾经所做的事。就知道自己的世界从来就有这么一个人应该为自己做很多事。
《海洋天堂》剧中的父亲面对死亡并没有感到害怕,而最害怕的是儿子将来的生活该怎么办?儿子的一生怎么度过?所有的思考,父爱已经占据了他思考的一切。儿子就是他的一切,生命的一切。这样的一位父亲难道不是我们所值得尊敬的吗?社会在变,唯一不变的是父亲的爱。
我并没有真正地去了解过我自己的父亲。他对于我的教育相当的重视,所以时刻都是关心我的学习。在我印象中,他在我小时候就很凶恶,尤其是在我成绩不好的时候。他觉得这是他的义务,他经常跟我说,只要你能够读好书,有个好前途,他就感到满足了。
我不善于表达我的感情,在电话里不懂得关心父亲的身体健康。在这里我祝我的父亲能够健康快乐!做为儿子的我会更加努力去学习的,谢谢您!谢谢您给了我一切,我亲爱的父亲!我为您感到骄傲!
海洋影片观后感 篇2
《海洋》是耗费5年时间, 耗资相当于5亿元人民币而精心打造的, 堪称世界电影史上投资最大的纪录片。它的拍摄, 动用了400人、70艘船组成12个摄制组, 使用最先进的拍摄设备和技术, 奔波于全球50个拍摄点, 拍摄了100多个物种, 搜集了超过500个小时的海洋资料。
一、内容简介:海洋之美, 撼人心魄
《海洋》聚焦覆盖地球表面3/4的海洋, 全面真实地展示了广阔而神秘的海洋世界, 带领我们进入海洋的中心, 去探索海洋的奥秘, 观赏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和海洋奇观。《海洋》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绝伦的画面, 带我们进入多姿多彩的海洋世界, 上百种海洋生物在影片中出现, 一一展示它们的生命之美: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的珊瑚, 身形庞大却游姿优雅的鲸群, 南极冰山前悠闲行走的企鹅……这仿佛是一个奇幻美丽的童话世界。观赏这部影片, 让身处钢筋水泥都市中的我们, 真正感受到海洋的博大、瑰丽与神奇, 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虽然, 每一种海洋生物的生命之美都让人叹为观止, 但导演并没有只单纯展示它们的生命之美, 而是通过对海洋生物捕食的拍摄, 更深层地展示了海洋生态。影片的后半部分, 反映了人类活动和工业文明对海洋及其生物的影响与破坏。由于人类的贪婪和欲望, 那些花了几百万年才进化来的生物, 却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濒临灭绝。这怎能不令人深思和反省:美好的海洋是人类生命的发源地, 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保护它!
《海洋》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记录自然的影片, 它美丽的画面, 带给我们强烈的心灵震撼, 体现了编导寓教于美的创作主旨和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深切呼唤。
二、拍摄背景:寓教于美, 保卫大自然
雅克·贝汉在阐释《海洋》的拍摄意图时, 说该片旨在用电影手法呈现故事, 展现壮观的海洋世界, 让观众分享大自然的美。他说:“我不把自己的电影定义为纪录片, 我拍的是电影, 不是故事片, 也不是纪录片。未来的电影就是没有界限的。我拍摄的这些自然纪录片, 没有说教, 也没有对白, 只是通过展现自然之美, 让观众自己感受到教育。”他说:“电影是一种艺术奇景, 一种情感来源, 但它也可以成为服务与捍卫高尚事业的武器, 其中就包括保卫大自然。对我而言, 美好的情感是唯一重要的东西。我们需要与自然界和平相处, 因为人类不可能孤单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雅克·贝汉认为环境问题越来越值得关注, 他表示, 剧组曾经计划在中国长江拍摄, 但可惜的是, 那里已经找不到了白暨豚了。
该片导演雅克·贝汉是演员出身, 早在1966年, 凭借在《男人的一半》中的出色表演, 年仅25岁的他, 就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金狮奖, 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影帝之一。然而, 就在他的表演事业如日中天之际, 他选择了退居幕后, 担当制片人、发行人。1969年, 由他首次担任制片的影片《Z》, 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75年, 由他再次担任制片的另一部影片《胜利欢歌》, 再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殊荣。上世纪80年代末, 他开始关注自然界, 他执导的《猴族》《微观世界》《喜马拉雅》《鸟的迁徙》都成为纪录片的经典之作。雅克·贝汉从演员到制片和导演的转行过程中历尽艰难, 在《海洋》的拍摄中, 更是严重超支, 致使该片的上映让雅克·贝汉背负上了巨额债务。然而, 他始终孜孜以求、无怨无悔。这, 基于他作为一个艺术家高度的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更基于他对保卫大自然的真挚追求。
三、叙事手法:客观视角, 近距离拍摄
该片在叙事手法方面, 有着鲜明的特色和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按照故事片构思, 精心选材, 表现主题。先进行构思, 然后再根据构思来精心选材。比如:影片中有一个章节, 被定义为“海洋的盛宴”——科学家告诉他们, 在非洲南部, 每年都会有一次沙丁鱼大迁徙, 有十几天的时间, 鲨鱼、鲸、海豚、海鸥等各色猎手都会聚集到这里捕食。根据科学家的论述, 摄制组前往目的地, 通过远景、近景、中景, 以故事片的构思, 精心选材, 表现主题, 逼真地再现了海洋生物捕食的细节。
二是内视觉叙事, 以海洋生物的视角看海洋。“内视觉”即编导等同于影片中的被表现者 (人物) , 其所见、所感、所思都附着在剧中人物的身上。《海洋》通过对海洋及其生物客观的、近距离拍摄, 使观众仿佛变成了片中的海洋生物, 以它们的视觉看海洋, 与它们同游, 体会它们的欢乐和痛苦。
三是近距离拍摄, 逼真记录海洋生物。据导演介绍, 该片的许多镜头, 保持了对海洋生物30米的近距离拍摄。在拍摄“海洋的盛宴”那个场景时, 为了能跟上海豚游动的速度, 并确保画面的清晰和稳定, 摄制组不断改进拍摄设备和技术。在三年的时间里, 先后在同一海域的不同位置分别拍了三次, 终于拍出了满意的画面。为了达到完美的效果, 摄制组就是这样精益求精地进行工作。正如导演所说:“这部影片只是想通过片中的美景, 来感动观众, 让观众体验到自然之美;让观众通过美景, 意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用美来教育大家。”
为了保护海洋生物, 导演并不回避人类的贪婪。比如:工业捕捞就极其严重地破坏了美丽的海洋。影片后半部分着重表现了人类的贪婪对海洋的破坏:大量废水、垃圾的排入, 严重污染了海洋;人类肆意的捕杀, 日益威胁着海洋生物。鲨鱼被割鳍的镜头, 尤其让人触目惊心:昔日身姿矫健勇猛无比的海洋之王, 在人类的虐杀下, 再也无法游动, 拖着受伤的身体, 流着血挣扎着沉入海底。生命的力与美就这样被残忍地摧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影片中的人鲸共舞、人鲨同游的画面。这个场面如此之美, 它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是生命平等友善的绝美华章。导演在影片最后所呈现的这样一个画面是他对人与海洋关系的祈望与祝愿, 也是环保这一理念的真正意义所在。该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整部影片几乎很少旁白和解说, 除了必要的音乐外, 很多场景完全用海洋生物的叫声作为背景声音, 达到了自然的效果。
影片观后感 篇3
梦想,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为迷失方向的航船引导方向。梦想,是晴朗夜空高高在上的北极星,为迷失的人指明回家的方向。没有梦想的人,就像迷失在偌大森林里的游客,惊慌失措。没有梦想的人,就像是散乱在天空中的蒲公英,不知何去何从。
中国梦,再不只是梦
可能在观看此影片之前我不会很了解中国当代的事情与发展,更没有理解当代中国到底有如何的强大繁荣,我很感谢这次省情课,是它让我对中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让我明白了“中国梦”的含义。
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没有正确的道路,就无法汇聚各方的力量,再美好的梦想也无法实现。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过近10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付出了最大牺牲,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从此,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将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梦想是一种信念的代名词,有梦想才有前进的动力。一个国家能够给予国民,特别是给予青年以梦想,是这个国家能力和发展自信的标志。让梦想来引领青年方向,用梦想去凝聚民族精神。我们今天的“中国梦”,体现的是一种对生活和未来的自信;体现的是对民族复兴、国家发展和改革前行的自信。
一个落后挨打的民族,是没有资格谈论梦想的;一个还没有找到发展方向的国家,也没有能力谈论梦想;一个让多数人没有受益感的国家,人们生活在贫困和不公之中,当然不敢、不愿、也不会有梦想。民族复兴的伟业,改革开放的大业,国家发展的愿景,让中国人站起来和富起来,就是为了让国民,特别是年轻人有资格做梦,为了让国家有能力兑现关于“中国梦”的承诺!
有了党的十八大的召开,给我国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大会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一主题为我们大力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中国一个繁荣而富强的国家,即使困难重重却依旧昂首阔步的国家,加长久屹立于强国之中,因此“中国梦”富国强国梦,在十八的引导,各族人民的努力下将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事实。
我的梦,教师梦
梦想使人疯狂,他是人生的动力,也是人生的源泉,因此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即使人家如何奚落我们,即使前面如何坎坷,我们都应该用梦想的动力促使自己前行。
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能够在毕业后做一名伟大的人民教师,为祖国,为下一
代做出一点微不足道的力量,也能更好的利用只是,将所学毫无保留的传授出去,将更多的专业只是吸收进来。对于很多人来说,英语可能是一个非常长吓人的词,对我而言也不例外,但是为了梦想我不得不前行,不得不做出努力与目标,只得告诉自己“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面的着强劲的对手心里面总是会有放弃的念头,但是每每想到父母,想到自己的目标坚持下来啦,我想也正是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战胜了自己内心消极的想法,我才有可能走向现在。我很感谢我的梦想赐予的力量,是他让我懂得了坚强,懂得毅力的重要性。
大一以来日子似乎很轻松,因为课程不多,所以对自己要求也很低,方向感也没那么明确。踏入大二,似乎迫切感就立马袭来,普通英语四级,专业英语四级„„看着这些字眼,心里面的压力真的好大,看着一本本没有背完的单词本,一套套没有完成的真题试卷,似乎方向感埋没在压力之下,但竞争如此强烈,面对学习,面对我还没有接触的工作,我的这些消极颓废的想法只好被消灭,再也不能让他们滋生,因为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教师,所以我的加把劲,给自己足够的动力,一步步去触及成功,我每天都要逼着自己去练习口语,背诵单词,练习写作,每天都听听力,实话说着真的很累很辛苦,但是看着自己的进步,退一步想,其实也值得啦!无劳不获嘛,我为自己梦想付出了,我想我一定会成功的。
Nothing is impossible这就是我的动力。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智,则国智。
中国梦里有我,我的梦里有中国。如果说中国梦如同临天大夏,我愿做大厦里的一石一木,成国之栋梁,尽绵薄之力。
班级:2012级英语5 班专业:外语系
姓名:彭媛媛
爱国影片观后感 篇4
一提起小兵张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倍受人们敬仰。嘎子小时生活很苦,他少年时就参加了红军,嘎子多次完成艰巨的任务。他聪明的脑袋瓜用一只假枪就把敌人首领捉了回去,为红军立了大功。嘎子的爱国热情、幽默、滑稽、可爱、坚强不屈,不达到目的绝对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我。看完电影,我思绪万千和嘎子对比,我显得是那么渺小。嘎子为完成艰巨的任务而奋不顾身,即使失败也会坚持不懈地去完成而我失败就放弃。记得刚刚开学,学校社团活动要同学们报名,我当时就迫不及待地报了形体社团。正当我满怀信心地准备上课时,老师说有舞蹈基础的优先,我虽然喜欢舞蹈,但毕竟没有联系过,无可奈何我放弃了·······艺术节那天,看着她们精彩的演出,望着她们胜利的神情我后悔莫及。是啊,有句古话说得好“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为何说无难事呢?因为做了,“难”事则转为“易”事不做则反之。联系我们小学生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挖根刨底地搞清楚,才能够为我国的将来出一份力量。
片中嘎子上县城找一位亲戚时,却发现那位亲戚帮鬼子拍照,脸气得由绿到红由红到紫。嘎子刚正不阿而我却因胆小冤枉他人。记得那是我上四年级时。我还是值周生,可是看到高年级的大哥哥们欺负
小同学,我吓得说不出话来,更别提见义勇为了。为此我还经常为此事感到不安呢!
廉政影片观后感 篇5
从《礼尚往来》这则廉政教育片里,我领会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影片里,从《爱莲说》的“莲”到“父亲”都给我们展示出了一种正面的形象,这说明榜样是旗帜,代表着方向;榜样也是资源,凝聚着力量。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讲,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学习具体的先进典型,往往比接受抽象的原则方法要方便得多,特别是榜样如果就在身边的话,你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这样由一到
十、由点到面,相互感染、竞相仿效,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典型的普及化,人人都成为好样的。
爱国影片观后感 篇6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观看了文献影片《决战太原》。我几乎是眼含泪水看完最后一个镜头,我仿佛被带入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影片中处理烈士后事工作队副队长杜明学的痛心疾首,霍桂花冒死送达太原城防图而终身残疾的动情往事……很多镜头画面,让我好几次都想掉眼泪。
太原,这一座拥有两千五百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六十年前,英勇的人民解放军经过近半年的英勇奋战,攻克太原,太原的历史从此掀开崭新一页。《决战太原》是以全国解放战争为历史大背景,运用大量鲜为人知的真实资料,结合寻访当年战争的亲历者,全方位多视角地描述和记录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阎锡山的部队展开的异常激烈的太原战役。《决战太原》让我们看到了当年真实的战争场面,那一个个珍贵镜头都是当年战地记者冒着枪林弹雨,用鲜血和生命记录下的。影片中大量鲜为人知的真实资料,全方位多视角地追述了战争双方从谋划到对决的历史事实,捕捉到许多普通战士动人心弦的战争经历,以及后人寻找阵亡烈士亲人那一幕幕催人泪下、发人深思的人文情怀,高度赞扬了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重要贡献和英勇牺牲的革命前辈。
太原战役从1948年10月5日发起,到1949年4月24日结束,前后历时6月有余,共计歼灭国民党军队135000余人,其中俘虏77000余名。解放军为攻取这座城市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仅在太原解放战役中就有7000多革命烈士长眠地下。当我们站在苍松翠柏间献花鞠躬的时候,当我们因英雄的战士而自豪和骄傲的同时,我们的心情也是十分悲痛和沉重的。在烈士陵园,我看到一个个刻有烈士姓名的墓碑,还看到只有所在部队名称而无姓名的烈士墓碑,更有既无姓名又无部队名称的无名烈士墓碑,可能还有许多连墓碑也没有的烈士永远长眠在地下。他们是我们的前辈,是为了我们今天安宁的生存环境而英勇献身的亲人。
人类需要和平,60年后的今天,我们绝不能忘记这场成为历史的战役,更要保卫现在的和平与安详。
11月30日,团市委组织团员青年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太行山上》,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影片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山西的平型关、忻口等重要战役,塑造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独臂将军贺炳炎、爱国将领郝梦龄等革命家的光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崔队长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军勇战日寇的壮烈场面,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影片给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气势磅礴来形容,伴随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歌声,用简洁的直升机俯拍开门见山地给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荡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题,并用很好的过度手法衔接到国民党阵地,并引出电影的主要人物——朱德。电影的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按照历史顺序将八路军如何歼灭敌人的战役一一列出,并适当地带出部分爱国将领的名字,讲述了老百姓与八路军同仇敌忾,共同抗战的历史事实。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军民鱼水情是该剧的一个闪光点。从外国记者的视角看到中国劳动妇女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八路军;而擅长标枪的崔队长则是投身到战争当中。一位国民党军官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到好笑又觉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还要我们军队干吗?然而历史恰恰证明了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影片中八路军高级将领爱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画得生动而又鲜明。大雪纷飞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岗。上前嘘寒问暖,还把小兵冻僵的手放进自己的怀里全暖,最后还是自己替小兵站岗,让小兵跑步热身。这种镜头在影片中还有很多。看了让人感动,从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伟人的高风亮节。
在这部电影中,我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我们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对他们而言却是不畏牺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对无数个铁血战士宣布战役胜利后,他们不约而同举起手由衷的发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强烈激昂的呐喊。朱德的演讲是那么的振奋人心,简短而又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呼声更是响彻山岗,这种怎样的一种豪情壮志,有着这样的热血儿女,日寇的罪恶念头想都不要想,有着这种钢铁脊梁,任何妄图入侵的敌人都会受到正义的惩罚。在这发自肺腑的声音里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我确确实实被感动了,同时也激发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更感觉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抗战影片观后感 篇7
人群如遇到地震似地逃跑。一时间车站里只能听见妇女的尖叫声、小孩子和男人的叫喊声。慌乱中,年轻夫妇与三岁孩子挤散了。年轻夫妇的随身行李也不见踪影了。“轰-!”又一个炸弹从天而降,铁轨断成两截,断裂的铁轨向上翘着;天桥塌下来,只见桥上的行人跌落下来。他们张着大嘴,大声的求救声被淹没在隆隆的炸弹声中。几秒钟的时间,昔日人来人往的上海火车南站成了血的海洋。
爆炸声还在不断的响,人已经差不多跑完了,只留下一些和家人失散、跑不动的老人和孩子。在离铁轨比较近的一块空地上,一个三岁小男孩坐在满是血污的地板上哭着。旁边躺着许多惨不忍睹的尸体,一连几个炸弹还在小男孩的身边发出巨响。这个小男孩的未来是生?是死?我真不敢想象。
活着影片观后感 篇8
电影是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小说我没有读过,据说很沉重,不过通过这部电影已足以感受心头之重。
电影中一次又一次提到“活着”,影片中福贵和春生在国民x抓去的时候,在无数的尸体中说:要活着无论如何都要活着回去;人,活着不容易,小人物活着更不容易,葛优的活着只是中国千千万老百姓活着的缩影,
活着,再苦再难也要活着,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在泪水中我们也有庆幸。
福贵的命运,是时代的命运,也是一部分人的命运。一个败家的子弟,看着家道中落,在穷困潦倒中生存,由富有变为贫穷,母亲的去世,巡演皮影戏被抓服役,参加内战,意外地失去自己的儿子,女儿的死,都是那么惨痛,原本幸福的家庭,在家人极力的维持中,命运和社会给他们开着一个又一个残酷的玩笑。看得出来,生活没有丝毫动情,要给他一个完好的感觉。福贵居然坚强的活了下来,晚年与妻子为伴,想这种可怕的生活。一个人的生命竟是如此的脆弱,生活又是如此的无奈。深深思考,人为什么活着,真是一个要自己必须回答的问题。
电影最后富贵的外甥孙给了我们最后的希望。所有的话语都汇成了那一句像儿歌似的略带疲惫的而又韵味悠长的话语:小鸡长大之后就会变成鹅,鹅长大之后就会变成羊,羊长大了就会变成了牛,牛长大了,就一切都好起来了……
《芳华》影片观后感 篇9
最近朋友圈被《芳华》刷屏了,看了几张电影的截图,特别喜欢这种老照片泼墨式的色彩。于是,中午休息的时候查了路线算了时间,从美团订了18:40的电影票。本来下班后就往电影院赶,时间刚好,还能沿途买杯热饮。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领导临时召集部门开会,下班时间延误了。一路小跑,赶到公交站台,到了市区立马换乘出租车,最后还是错过了开头十分钟。
身边看了电影的朋友都在转一篇名为《人为什么要善良》的文章,我也点进去看了一下,这篇文章前半段主要是歌颂主人公刘峰,以及对他的种种遭遇感到惋惜与同情,最后点明那个时代,好人不配拥有青春。后半段结合最近的社会热点,着力描写了好人没好报的现状。结尾鼓励我们要做一个一心向善不求回报的好人。这篇文章总的说来很正能量,比较符合社会舆论和大众思想。但是一味的宣扬不求回报的善良实在是违背人性,善良不是人性,我始终觉得“人之初,性本恶”,善良是后天教化出来的。刘峰很善良,他的善良给了他“活雷锋”的光环,他为了一直散发雷锋光芒,吃别人都不吃的烂饺子皮,猪跑了撂下筷子就去追,推荐他去上大学唯一的名额直接拱手让人,与其说他是好人,不如说他是圣人。后来接二连三,看到他遭遇了种植恍遥叶运购廖尥橹摹N彝楹涡∑忌硎揽闪槐蛔鹬兀吹剿黄鄹海睦锾乇鹉咽堋N彝锵羲胱幽不冻虏幽敲炊嗄辏詈蠊钠鹩缕决定表白,却得知他和郝淑雯好了。
而刘峰所遭遇的一切,只能说是他活该。既然选择了当圣人,想把自己的雷锋勋章越擦越亮,那就不要再奢望别人把你当普通人。林丁丁做的没错,刘峰被下放不应该责怪林丁丁,说到底是刘峰冲动告白强行抱了林丁丁,林丁丁一直在挣脱,还没挣脱开就被战友撞到,扣上了腐蚀活雷锋的罪名。这搁谁心里都不好受,就好像一有新闻报道某女生在公交车遭遇咸猪手,就一群人跳出来骂都怪你穿的少,怎么别人就没被摸呢,这个社会总是对女性充满恶意。林丁丁自保没错,一直都是刘峰一厢情愿,林丁丁没必要为了一个不喜欢的人,背着莫须有的罪名。再说了你刘峰平时做好事倒是不求回报,怎么一看漂亮姑娘就要又搂又抱,也太有失雷锋形象了。感情中如果一直是一厢情愿的喜欢和付出,那就说明你也很享受这个付出的过程,如果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要求对方也给予相同的回报,未免太道德绑架了。林丁丁告发刘峰合情合理,难道刘峰告白了,林丁丁就一定要给答应吗,就要因为他鲁莽的行为背着政治罪名吗?刘峰作为成年人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感情,不经别人同意上去就抱,这本身就是耍流氓的行为。
上帝是公平的,好人也是有好报的。为什么刘峰那么善良,却数他过的最凄惨呢?因为上帝奖赏他的时候,他无动于衷,直接把上帝对他的好报送人了。上帝一看,这个人实在是不可理喻,肉都给你送到嘴边了,你居然嘴都不知道张,还直接把肉放到了别人碗里,朽木不可雕也,那就随你自生自灭吧。假设刘峰当初没把名额让出去,他离开文工团去上大学,大家肯定都会去送他,说不定最后大结局还追到了暗恋多年的女神林丁丁。他之所以人生惨淡就是因为他违背人性和天道,人性都是自私的,他非要去装无私,“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路都给他铺好了,他偏偏不走。善良是没错的,但是一个善良的人更应该让自己强大起来,这样才能帮助更多的人。为了“活雷锋”称号牺牲了那么多,最后被下放的时候所有因为雷锋精神而得到的嘉奖,却全都带不走,这才是最讽刺的地方。其实不管是那个年代还是这个年代,都有太多的人为了一个虚名,放弃自己最真实的意愿。上帝给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只有你自己不断的明确自己的目标,上帝才知道要给你什么,不然就算上帝站在你面前问你要什么,你也只会摇摇头说我不知道你给别人吧。既然这样,你不要的话给我好了,我给你发一张好人牌。
很多人都看到了刘峰的善良也看到了刘峰的悲惨,如果只是单纯的把他的悲惨归结到林丁丁身上,未免对林丁丁太残忍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凡是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别人,都是懦夫的行为,只有不断的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加以改进,才能创造更好的人生。影片后半段刘峰的形象在我心里就逐渐高大起来了,他彻底放下了“活雷锋”的包袱,依旧善良,却也懂得维护自己。
文工团解散前有一场慰问演出,期间有一段何小萍穿着医院病服在草坪上独舞,之前在文工团她是练舞最努力的,却也是最被嫌弃的,这个时候的她虽然已经失忆,但是每一个舞蹈动作都是那么的熟练优美,整部剧中只有这个时候的她是充满自信的。我敬佩何小萍,面对命运的不公,她一直在反抗,为刘峰也为自己,她是真真正正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十年后她和刘峰相见,两人坐在长椅上,刘峰揽着她的肩膀,她依靠在刘峰臂弯里,从那一刻两个人都成为了彼此的盔甲,相伴知足。
安全教育影片观后感 篇10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对于人类来说,安全永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无论是谁,都应该爱惜生命,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一些保护生命安全的最基本常识。今天上午,我们观看了关于安全教育的影片,我们都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它也给我们一些警醒。
它使我们认识到,传销是生产企业不通过店铺销售,而由传销员将企业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经营方式。变相传销比传销更加隐蔽,具有更强的欺骗性。变相传销的本质是欺诈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传销,会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很多危害。
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侵害多个法律客体。传销和变相传销给参与者造成经济损失的,给其家庭也造成巨大伤害。给社会稳定带来伤害。传销给大多数参与者造成血本无归,一些人员参与一些违法犯罪活动,为社会治安带来隐患。
还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巨大冲击。还会引发了商业社会的诚信危机。传销的基本方式是“杀熟”。由于传销人员发展对象多为亲属、朋友等,其不择手段的欺诈行为,引发的亲友反目,父子相向,信用受伤。甚至家破人亡的惨剧时有发生,这会对社会亲情、友情等社会关系和道德规范造成极大冲击。这会导致整个社会诚信难求。这造成的危害不可忽视。传销商业网络的欺诈行为,会迅速弥漫成整个社会网络的不信任危机。还成为腐败行为的新的诱发点。一些执法人员支持、纵容、包庇、参与传销,为传销和变相传销传保驾护航传,引发出新的腐败行为。因此,我们要保持警惕。执法人员在打击传销的,又要保持自身的廉洁。这样才能更好地打击传销。
所以,我们要对传销说不,坚决反对传销,不参与传销活动。一发现有传销现象,要进行举报。要加强传销危害的宣传力度,使到更多的人民了解它的害处。多与青少年宣传,以免到他们出到社会受到传销的欺骗,从而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
大学生在校外住宿,意味着这些年轻人课后离开校园,自行安排自己的生活。他们安全吗?是在努力学习,还是在虚掷青春?如此等等,牵肠挂肚,忧心忡忡,可以理解,值得同情。
从前没人会为大学生晚上睡哪里而烦恼,也从未成为教育部,学校和家长的头疼的事情。但社会的发展,社会主流没有人能控制。出于学校和家长,为了孩子好当然是希望让其住在学校,过着集体生活,享受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氛围,甚至当时软的不行来硬的,连哄在劝,动员大学生们能以集体利益为主,以学习为主,以出于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回到学校的寝室住,但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仍旧是无济于事。观看影片后,我们从最实际的说起:
1、外面的校舍太贵
当然了,如果是家里比较有钱的话,1千多块,甚至几千块的房租算不了什么。但对于生活比较拮据,家里生活水平比较一般的大学生来讲,1钱多快并不是个小数目,尽管学校里几个人一个宿舍,但彼此之间能互相有个照应,住宿费也不是很高。而且,尽管是在校外租房了,那么校内的住宿费你得照样交,并且,我们“父母赚钱不容易”等词语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词老,但意思不老,父母赚钱是不容易,放在学校的宿舍不住,还花千数块钱去外面住,是时候应该为父母想想。
2、校外存在安全隐患
现在社会如此之乱,入室抢劫的也不在少数,话说的是校外比较自由,但终究要真正得到了自由的时候恐怕为时已晚,有人说怎么就我倒霉了,怎么就会那么对付让我碰上?不过要发生点什么谁也不知道。并且一般校外的宿舍都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就如网上时常爆料的,某某因煤气泄漏导致死亡,某某那么也遭抢劫或者强奸什么的,多半发生在女大学生身上,一些不法旅店,为了能赚钱不择手段,根本不管你死活。并且当今,一些流氓混混把发财之路全部归功在学生身上,在他们看来,大学生夜晚活动比较频繁,身上都带有或多或少的钱,并且出于胆怯不敢报警等弱点,胡作非为,校外的宿舍没有替你守门的。而校内除了保安,宿舍管理员,在加上人多,远比校外要好。
3、荒废学业
有人说,校外比较安静,能踏实下心来学习,但是否能人都是在校外练成的?都是在安静中练成的?校内是学习的最佳时间,把握好以后远比课下强,一些人不要打着安静的幌子。
校外学习的安静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社会上诱惑力如此之大,出于在校外,不会制止一颗好奇的心,因为你住校外,同学们会时而来串门,打麻将,要么,当一情侣想要出来潇洒时,你还得把屋子暂时让给别人,这样做是否就真的能得到安静?大学的生活枯燥无味,也许一些人住校外是真的为了学习,但一些人却为自己上网包夜提供了方便,痴迷于大型网络游戏的也不在少数。
4、人际关系疏远
可能你是个内向,喜欢安静的人,嫌宿舍太麻烦,太吵闹,可能你是个不善言谈的人,也可能你是个心重的人,时常跟别人闹小别扭,想要搬出去,但逃避不是问题,那样只能造成你跟同学的关系疏远,交不到更多的朋友,因为彼此之间的友情都是靠平时一点点的积累起来,而今,不跟他们接触,一点感情没有,当你有这事或者那事的需要帮助时,才发现身边的朋友真的很少。过集体生活,大家都能有个照应。你会说,光是毕业了,还要考研什么的,课程较紧,在校外能多学一点,那么你不属于荒废学业范围之内,但校外混乱这一点切记。
5、如果是为了与情人
好像现时代,为了能跟自己对象在一起才搬出校外的占大多数,我们也时常看到,每当放学时,“两口子”手牵手的出来了,如果不是出入于那个校门,俨然一对夫妻。如果出来校外只是为了单纯的潇洒,自由,为了偷食禁果更加方便,那么这潇洒不要也罢,看似自己觉得很充实的青春,在日后才发现原来很荒唐。如果是为了能互相鼓励,彼此多一点关爱和牵挂,本着互相负责的态度,本着学习占主要的思想,那么这好像也情有可原。大学生情侣校外租房已不是件新鲜事,却每天都有这新鲜的新闻,不管是负面的也好,不光彩的或者光彩的也罢。不是说自己思想有多封建,那么一起租房一起住它的真正实质是什么?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又做到了几分?口口声声的说大学的爱情没有几个能成的,却还要一个劲儿的去往里钻,到最后是互相牵挂了,还是同居这么多年一拍而散的互相伤害了?当然,笔者不是反对所有的人,能有走到老的也大有人在,但以后能发生点什么,谁也不能预料。
6、独立生活不是靠校外租房来独立
有人说在外面租房,锻炼独立生活的意志。但到底是思想、生活独立了,还是身子独立了?相对于这里的独立只是离开学生集体来独立出来生活罢了,还谈不上说是一个人彻底生活独立了。可能有朝一日搬出去了,心有种释然的感觉,但每天奔波于校内和校外,会发现,原来自己很孤独,不是说自己独立不起来,社会风气对于一个刚出门的学生来说根本不能适应。
7、或者你经常跟寝室的人脑矛盾
有人说,和校友住不爽,不方便,动不动就闹别扭,但这好像并不是理由,跟别人老闹别扭们应该找自己的原因,这里的方便到底是指什么,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同学之间的情意是一辈子想之不尽的福气,尤其是这个靠人际关系走动的主流,没几个朋友以后办事都难,跟别人吵架,找自身原因。
影片《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11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建党伟业》的相关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影片《建党伟业》观后感(篇一)曾经有过和80后同龄人一样的困惑和愤懑,困惑舆论说我们是“垮掉的一代”,愤懑这个时代给80后生存空间的诸多压力,譬如考学、工作、成家立业等等。但看过庆祝建党90周年献礼大片《建党伟业》后,我突然对自身及周遭的一切有了新的审视和感悟,我不禁扪心自问:这个时代真的亏待我们了吗?我们又真正从中索取了多少,付出了多少?
我们大多习惯了身处和平年代,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追求更加多姿多彩的多元化生活,去朝着五彩斑斓的梦想去努力奋斗。相比那个备受列强欺凌、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年代,我们不用提心吊胆的辗转流亡、饥寒交迫,至少我们还有和平的生活,追求梦想的权利和实现梦想的可能,所以我们还是幸福的。
当然,我们在通往梦想和成功的路上也会有失败和遭遇不公,但和那些革命先驱者的鲜血和生命比起来,显得渺小和不值一提,因为我们还有更多再来一次的机会,直至获得成功的喜悦。而革命先烈们有的只是前赴后继的坚定信仰,以及将这种信仰托付给同志继续传递的信任,他们甚至大多还没见到过成功的曙光,和他们比起来,我们还是幸福的。
现在有很多人把幸福指数时常挂在嘴边,或抱怨自己的幸福感差,或抱怨国家整体幸福指数不如一些发达国家。孰不知如美国、英国、荷兰、日本这些发达国家,也才是近年来才开始的幸福指数的研究。相比连活下来都不容易的旧社会,我们今天还能座而论是否够幸福,这本身难道不就是一种幸福吗?更何况我们的党和国家历来都把民生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并在大力实践之中,而幸福指数也渐渐成为了各地政府在改善民生道路上的新追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革开放30年来,国人体验的更多的是来自于西方物质文化的浸染,对比解放前,大家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没有变,但为之奋斗和付出的精神信仰有所缺失。我们往往会身在福中不知福,会更多的患得患失,会感觉迷茫没有目标,而忽略了我为这个社会贡献了什么。或许是如古诗中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或许是因为国家经济发展处在转型期,从上到下都会感到阵痛,会暂时降低对幸福的感觉,但从这一刻觉醒还不算晚,我们还有用双手去创造美好幸福未来的大好时光。
《建党伟业》让我重温了革命先辈们的纯净信仰,那股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强大精神力量,再一次的净化了我的心灵。为了前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后人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没有理由不幸福的活着。就让我们一起从现在开始,担起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用最初的平实心态,去携手创造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
建党伟业:
导演:韩三平、黄建新
类型:战争/历史
地点:中国
主演:刘烨、陈坤等
上映时间:XX年6月15日
为充分发挥这部影片的宣传教育作用,市委宣传部根据中宣部关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活动的有关精神,就我市组织观看影片事宜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提高认识,把组织观看这部影片作为我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进行一次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党性,坚定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组织大中小学校学生观看这部影片,把观看影片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培养爱国主义情操;要求各类新闻媒体要配合影片的发行放映,积极做好宣传和评论工作,营造声势,烘托氛围,进一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要求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结合观看影片,组织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座谈会及观后感征文活动,深化教育效果,扩大影片的社会影响力。观看时间为6月15日至6月30日。观看地点为市工人文化宫数字3D影城。6月15日上午,影片《建党伟业》将在市工人文化宫数字3D影城进行全国同步首映。
影片《建党伟业》观后感(篇二)看完《建党伟业》我的内心异常澎湃,被那个时代所震撼,被那个时代的青年的激情和热血所动容,被他们为了实现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所感动。我的脑海中始终闪现两个词——“青春”与“使命”。
到底是什么催使我们的青年从容的面对打击、伤害甚至死亡?我想,那一定是强烈的爱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爱国让我们感知责任,使命让我们上下求索、不惜一切代价的寻求祖国富强、民主、自由之路。
无论在什么时代,我们青年人都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最大实现自己的价值呢?毫无疑问,那就是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当今世界,现代中国,我们青年的使命异常艰巨,祖国的未来在我们手中,振兴中华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而光荣的使命,挥洒青春汗水,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谱写新的华章。
XX年7月1日,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纪念日。回顾党的伟大历程,我们感慨:是我们的共产党带领着劳苦大众推翻“两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国;是我们的共产党带领着中华儿女艰苦奋斗,铸起了中国的繁荣稳定、和谐富强。
作为青年共产党员,我们更应该熟知历史,以学促用,以对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提高认知和学习能力,强化时代责任感,为铸就新的辉煌做出贡献;应该牢记历史,以史为鉴,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在工作和生活中展示共产党人的时代精神。
【海洋影片观后感】推荐阅读:
优秀影片观后感07-14
影片孔子观后感08-20
安全影片观后感09-06
影片《卡特教练》观后感05-22
大国崛起影片观后感06-08
阿凡达影片观后感08-10
红色主题影片观后感09-01
影片夺冠观后心得感想06-10
战狼经典影片观后感12-16
观看影片犯罪心理观后感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