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亲的童年散文

2024-07-09

我母亲的童年散文(精选8篇)

我母亲的童年散文 篇1

母亲的童年的散文

母亲已经70岁了,依然健步如飞。可提起童年往事,还是潸然。

母亲出生时,被祖婆婆嫌弃是女子,强迫外婆扔到荒山野岭。外婆舍不得,又不敢违背祖婆婆的话,抱着刚出生的母亲痛哭失声,被邻居王二娘保下来。

王二娘有个女儿,婚后好几年没有生养,王二娘就想给自己女儿抱去。但要外婆喂满一个月,母亲这才得以保全性命。

那时候的婚姻都是包办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待到结婚,才能见面。见面后,不管对方是瞎眼跛足,都得跟对方成亲。

外婆和外公就是这样。婚后,外婆才知外公是老支气管炎,常年咳嗽。还很懦弱,对父母的.话是言听计从。但外婆认命。

母亲满月后,外婆看着母亲那小脸小嘴,那活泛的眼神,又舍不得送人了,可祖婆婆每天来催她把孩子送走,她又不能违抗。怎么办呢?王二娘见外婆舍不得将孩子送人,就给外婆出主意。“每天喂饱后藏于蚊帐后。”祖婆婆和外婆的茅屋隔着十来分钟的路程。只要孩子不哭,祖婆婆就不会知道。

那时,母亲也真是争气。外婆出门后,她就像一个小菩萨,待在蚊帐后。半年多过去了,终于有一天,祖婆婆路过外婆门外,听到母亲因为饥饿而大哭。祖婆婆怒气冲天,冲到屋里抱起母亲高高举起,就要摔在地上,闻讯而来的王二娘阻止了祖婆婆的疯狂行动。劝祖婆婆道:“李二嫂为了给你百年归寿,添一把黄伞,所以才不肯送给我,你就看在李二嫂的这份孝心上,放过她们母女,你也积点阴功。”

祖婆婆恨恨地将母亲重重地放在地上,恨恨离去。

外婆才抱起母亲放声痛哭。

就这样,母亲可以明目张胆地出现在阳光下了。

那时的灾荒之年,大人都没有吃的,何况娃娃。母亲三岁多了,还不能独自走动。外婆每天就放她在一根宽宽的烂凳子上,或坐或躺。

有一天,母亲饿了,不停地哭。那傻子堂叔就冒火了,把她抱到外面山上扔了。等外婆黄昏时分去找孩子,却没了踪影。

外公和外婆只好擎着亮筒——就是一截竹筒里倒满油,用烂布做芯——满山遍野去找,也不知找了多长时间,外婆和外公伤心地想放弃时,外婆突然听到脚下一坑里有孩子微弱的气息声,俩人就商量下去看看,外公一手举火,一手拉着外婆的手,下到坑里,母亲果然满脸是血躺在那里,全身冰冷,不知是死是活。

外婆抱起母亲,一家人回到家里,已经半夜了,没钱看伤,外公就说:“放在床上,能不能活过来,就看天意了。”外婆只好流着泪给母亲擦洗干净,放在床上。

三天过去了,一天,外婆干完活回家,就听到母亲微弱的声音:“妈,妈,你去哪里了?”

外婆和外公大喜过望,赶紧给母亲喂粥,慢慢的,母亲又好起来了。

母亲就这样,过了两年多的平安日子,在五岁上时,外公旧病复发,撒手西去。母亲一家又陷入惨淡的日子。

这时祖婆婆又逼外婆改嫁,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外婆在百般无奈之下,带着母亲,又跟了一个打鱼的单身汉。

开始两年,继父对母亲还好,从不打骂。可有了舅舅后,母亲和外婆的日子就从天堂掉下地狱,继外公也暴露了他残暴的一面。只要他稍不如意,外婆和母亲就会挨打,每次四指宽的竹片,要打断12根才罢手。然后,外婆还得强撑着出门干活,母亲也得躺上好几天才能下地。常常是旧伤没好,又添新伤。那时仅七岁的母亲,承受了大人都无法承受的伤痛。这样的日子一直到十岁后方才结束。那时已经有了两个舅舅。

也许,只能说是老天有眼。

在母亲十二岁那年,即1958年,大跃进开始,大家集中在农社吃大锅饭。

一天,外公感冒特严重,没上工,就没饭吃。外婆和母亲的饭给小舅吃完了。外公睡了一天,在傍晚时分起床,去堂弟家要一根黄瓜吃,可兄弟不给。外公从未给人说过好话,那天为了活命,给堂弟的母亲说了好话,依然未得,感到受了屈辱,转身回房,悬梁自尽。待到外婆发现,已经气绝。

那时正是六月。外婆跑遍一个村,才要来一些旧木板,请来木匠,做了口薄棺,一周后,外公才得以入土。

随着外公的离去,母亲的惡梦也就结束了。那一年,母亲仅仅十二岁。

谁都怀念自己的童年,可母亲不怀念,因为她的童年是心中深藏的痛。

我母亲的童年散文 篇2

我的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 没有城里妈妈们那样白皙的皮肤, 那样美丽的头发和昂贵的衣服, 却依然用爱为我营造着一个温暖的家。烈日晒黑了她的皮肤, 寒风吹乱了她的头发……亲爱的母亲啊, 您叫我该如何报答您呢?

喜欢和母亲一起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静静地听着母亲讲以前的事, 这种感觉很舒服。但每当母亲讲起外婆的时侯, 语气中总有一股淡淡的忧伤, 透露出丝丝的怀念。我没见过外婆, 脑海中关于外婆的记忆为零, 我只能从母亲的口中断断续续地拼凑着她的模样, 想象着那个脾气不好, 动不动就打人的外婆。其实这种感觉怪怪的, 但有时我觉得, 母亲还是会觉得很幸福的吧。

喜欢母亲那淡淡的嗔怒:“这么大个人了, 连这都不懂……”因为我觉得这是母爱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它总是被某种东西掩盖着, 却丝毫掩盖不了她那醉人的温馨。

有一次, 母亲来给我送东西, 由于过了吃饭时间, 我不得不拿了东西就朝回走。走了几步, 我回过头发现母亲还在门口看着我, 她的头发有些乱, 我看不真切, 但那有些佝偻的身影却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底。她的眼神, 是那样的坚定。走到拐角处, 我又回过头, 意料之中, 母亲的眼神依然追随着我。我狠下心来, 大跨两步走向寝室, 心里却在想:如果现在回头, 说不定母亲还在原地张望呢。

母爱就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赞歌, 一幅永远也不会褪色的画卷, 那悠扬的歌声, 那柔美的线条, 将伴随我的一生。

母亲今年四十了, 而我也在今年成年了, 我想对她说:“妈妈, 我十八岁了, 我长大了, 我也可以开始保护您了, 您高兴吗?我终于长大了。”但是, 当我细数着母亲脸上的皱纹, 当我抚摸着母亲那粗糙的双手时, 却总有想流泪的冲动。我知道, 这些都是我的成长在母亲身上留下的痕迹。

如果有来生, 我一定要做我母亲的母亲, 把她给我的爱再加倍地偿还给她。虽然这三个字很肉麻, 但我还是想说一声:妈妈, 我爱您。

母亲捂暖了我冰冷的童年 篇3

奶妈自己也有小孩,所以总是先喂自己的孩子,轮到我时,已没有奶了,我总是被饿得哇哇直哭,她被我哭烦了,就把我搁在另一间屋的炕上。终于有一天,我给奶妈哭急了,她便让我妈带我去医院检查,左查右查却怎么也查不出原因,看我都快哭背过气去了,奶妈才支支吾吾地告诉妈妈,她有事出去了,回来后发现我从炕上掉到了地上,结果是把我的胳膊摔断了。

孤儿寡母的怎么敢跟人家理论,母亲只好含着泪把我带回了家。

母亲是个极要强的人,那时候,她天不亮就要去工作,中午匆匆忙忙赶回来给我做吃的,然后继续去单位。我和妈妈就这么苦熬着,她居然还年年被评为单位里的先进个人,至今我们家里发黄了的奖状还挂了一墙。在那些日子里,也有人为母亲介绍对象,但总是因为我而无法成功。也有人劝母亲,把我送人算了,一个人苦熬着,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这些道理母亲都明白,为了我,她坚强地活下来了,并且至今独身。

6岁那年,我上小学了,学校离家极远,来回路程要一个半小时。为了省钱,母亲不坐公共汽车,总是牵着我的小手往学校走。放学时,她又总是准时到校门口接我。我劝母亲 ”您每天接送我,还要赶回去上班,太劳累了。我已是个小男子汉,自己能照顾好自己。再说,别的同学都不用家长接,您这样同学们会笑话我的。”母亲听了我的话总是凄然一笑 “傻孩子,你这小男子汉,别人一只手就给你拎走了.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妈妈还能活吗?”

每当回忆起小时候,我总想起校门口那高大的白杨树下,等我放学的母亲那瘦弱的身躯。她那被风吹乱的枯干头发,总是浮现在我眼前。

课余之时,我学会了做饭、洗衣服。除此以外,还与小伙伴们一起去拣煤核,这样又可以省些钱。

一次,一个小伙伴说有个地方的煤又多又好,我们就结伴去了,走了老远到那儿一看,果然是又多又好。因为那里是个煤场,当时我还小,也没“偷”不“偷”的概念,脑子里只想着母亲见我拣到这么多好煤一定会夸我的。于是就随着大伙往破口袋里装起煤来。我正拣着,忽然一个老大爷一边骂着我们,一边往我们这边跑来。小伙伴们拔腿就跑。我倒是想跑, 可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怎么也拔不动脚,老大爷一把揪住了我的耳朵。耳朵一疼我反而镇定了,一边道着歉,一边把袋里的煤往外倒。“道歉就行了吗,带我去见你家里人,”听了这句话.我慌了,我妈要是知道.那可完了。

我号啕大哭起来,这一哭就止不住,也不知道哭了多久,老大爷叹了口气,一把拽起我.掸了掸我破衣服上的煤灰,将地上的煤重又装回我的破口袋,“唉,也是穷人家的孩子。记住,下次别再来了啊。”

回去的路上,我甭提心里多高兴了,这么一口袋煤,足够妈用好几天的,走到一段铁路时,我又疲又累,再加上刚受到惊吓,便一屁股坐在枕木上,四仰八叉躺下了,不知不觉居然睡了过去。迷迷糊糊中,忽然觉得脑袋下的铁轨震动起来,耳边汽笛怒吼,我下意识地从枕木上翻身滚下,继续我的香甜大觉。

醒来时,我发现我的上身光着,那件破上衣已被火车带起的气流从身上刮下来,直飞到一百米以外去了。当时我要是再慢一点,就被飞驰而过的火车碾于轮下了。那一年,我才七八岁。

那次我回到家,立刻跟母亲炫耀今天拣煤“大丰收”,母亲看着那袋乌黑锃亮的煤,良久无语,然后兜头给了我一巴掌.厉声道 ”说,煤是哪儿来的,这样好的煤怎么可能拣得到?”我呆住了,这可是母亲第一次打我啊,委屈、害怕诸般情绪涌上心头,我控制不住大哭起来,边哭边结结巴巴跟母亲说了这煤到底是怎么来的。

当天下午,母亲便带着我将煤还到了煤场,那位老大爷执意不收,说煤场不缺这几块煤,母亲一边道着谢一边坚决地将煤倒回在煤堆上。

回来的路上,路过铁路,母亲发现铁轨上散落着几块煤,忙弯腰拾进袋里,我笑着跟母亲说那几块煤是我在铁道上睡觉时从袋子里掉出来的,接着又说了我的”惊险经历“,还未说完,母亲就一把将我抱在怀里,大颗大颗的泪从她的脸庞滚下。从那以后,母亲再也不让我去拣煤了。在戏校的日子

12岁那年,我迎来了命运的第一个转折点,长春市的吉林省戏曲学校来我们小学招生了。虽然家境贫寒,但我从小就有着乐观开朗的性格,并且因为我长得还挺可爱,学校里海次组织文艺活动老师都选拔我参加。我所表演的节目还获得过区里文艺汇演的奖。有了这些积累,老师就向招生的同志推荐了我,经过初试、复试,我稀里糊涂地考上了,被分配学习京剧武生专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母亲高兴得都不知怎么好了,离开学还有半个月,就早早地为我准备了行装。她特意把她的一条还算新的裤子改短了给我穿,可那种女式裤子扣子是系在右侧腰上的,怎么哄我,我都不穿,我宁愿穿着自己那条已破了几个洞的旧裤子。

妈妈只好在晚上,一针一线地把女式裤子改成了男式裤子。

在戏校正式上学了。练功的生活,真是像电影《霸王别姬》里描述的那样,清苦又残酷。每天,天不亮我们就要起来吊嗓、踢腿,大顶一拿就是半个小时不让下来。不过这些苦,对我而言不算什么,我反而还挺高兴。因为学校有助学金,我不用母亲给我寄钱了,家里少了个大负担,身体上受些罪算什么。

我的家乡离长春还有几百公里,母亲思我心切,就经常隔三差五地带着些辣酱什么的来学校看我,那时候不懂事的我还经常埋怨母亲,来回的路费比这些辣酱贵多了,以后少来一些。长大之后,我才明白,这些瓶瓶罐罐里装的不是辣酱,分明是母亲撕心扯肺的牵挂啊,

在我上戏校二年级的时候,天塌下来了。

一天,教务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支支吾吾地说 ”你,你母亲出了点事。”我的头当时一下就炸了。

当天下午已没有回家乡的火车了,我爬上辆货车,用裤带把自己捆在两节车厢的连接处,在寒风中冻了三个小时,回到了家乡,直奔医院,见到了头发已被剃光了的、昏迷在病床上的母亲。

原来,早上母亲上班时,被一辆军车刮倒了。开车的战士立即将母亲送到了医院,母亲颅骨骨折,经紧急抢救仍未脱离危险。我当时已完全疯了,不分青红皂白,上去照那开车的战士就狂扇乱打,小战士年纪也不大,满脸泪痕,他用手护着头,任凭我打。母亲单位的同事赶紧上来把我拉开,我依然不依不饶地要冲上去,一个年纪挺大的叔叔上来照我脸狠扇一巴掌,大喝道 “你妈都这样了,你怎么那么浑呢,”

我被这一巴掌给打愣了,半晌,反应过来,泪水如井喷般地涌了出来……

母亲整整昏迷了三天三夜,这三天里,我也是不吃不喝,只是拉着母亲的手默默地流泪。第四天,母亲终于醒来了,此时她还不能说话,见到我后,她示意我把纸笔给她。”你赶紧回学校去,我会好起来的,”母亲写下了这几个字。看了这段话,我默默拭干泪,静静地离开医院。

但我并没有立即离开家乡。过了几天,我听母亲的同事说母亲可以吃东西了,便买了只鸡,炖成汤托母亲的同事给她送去,同事从医院回来后,给我带了个条儿,“中华,你还不回学校,难道你非要气死妈妈吗,”母亲一尝到汤的味道立刻就明白是儿子做的。但我仍然没有听母亲的话,每天都去菜市场给母亲买菜,然后托母亲的同事烧好之后再给母亲送去.这样母亲就不会从饭菜的味道上得知我的行踪了。过了几天,我又让同学从长春给家乡寄来张空白明信片,我在上面写上祝福的话,再托人给母亲送去,字迹、邮戳,都表明我人已在学校了。

就这样,我在家乡整整呆了一个多月,直到母亲完全脱离了危险,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到了学校。

也许是好人总有好报吧,母亲的身体迅速复原了,只是由于元气大伤,已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劳累了,经济上也比从前更加窘迫了。

身在学校的我明白,将来我与母亲的未来,只能全靠我了。所以,在学校刻苦练功的同时,我还有意识地学习弹钢琴,一来我本来就非常喜欢音 乐,二来我也清醒地意识到,在京剧不景气的今天,如果只掌握一门专业的话,可能将来的发展之路会非常狭窄。

七年的学习生涯很快就过去了。临近毕业分配之时,我越来越心慌,这倒不是我怕成绩不好没单位要,而是因为,若不能分在长春的话,将来很难有大的发展。那段时间,我先后跑了长春所有专业对口的文艺团体,都被拒之门外。无奈中,我想到了学校的校长邓惜华。我知道邓校长在长春文艺界的人缘很好,他本人也是个爱才的人,并且,最重要的是,他名字叫”惜华”,而我叫”何中华”.冥冥之中是不是有些缘分呢,

我辗转打听到邓校长的地址,带着我在戏校数年的成绩单,来到了邓校长家。三言两语之后,邓校长便说很遗憾,虽然我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但由于现在戏曲太不景气,目前连家在长春的学生都没法分配,更别说家在外地的我了。

万念俱灰的我拖着双脚走出了房门.邓校长忽然喊住我.“中华,你除了会戏曲还会什么,”我说钢琴弹得还凑合。邓校长便把我拉到了他家的钢琴边。一曲下来,邓校长沉默了。良久,他缓缓说道,”中华,戏校建校这么多年.还没有像你这样靠自学能达到如此程度的学生,你的事,包在我身上,”

在邓校长的大力举荐下,我如愿被分配到吉林省曲艺团,成为了一名键盘手。

在曲艺团的日子里,我一边做键盘手,一边学习唱歌。很快,我就在几家歌厅里演唱了。随着每天起早贪黑的工作,我和母亲的经济状况也有了很大改善。走上明星路

虽然我学过戏曲、搞过音乐,但真正使我走上事业成功之路的,还是影视表演。早在上戏校六年级时,我便被电视剧《康德第一保镖》剧组选中,在里面饰演一个主要角色。这次的经历使我对影视表演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分到曲艺团后,因为我团离大名鼎鼎的长春电影制片厂不远,工作之余我便经常去厂里转转,看他们拍戏。久而久之,与电影厂里的一些人也慢慢成了朋友,他们也知道我曾经拍过戏,武功很好。

不久,电影厂开拍一部武侠片《命夺黄金图入里面需要会功夫的演员,我几乎没经过什么波折,就顺利地被选中饰演了一个主要角色。可是这部电影的拍摄,对我的打击极大我没学过影视表演,加之当时年纪还很小,也没啥阅历,表演时很不自信,所以塑造出来的人物苍白、空洞。因为我的演技不过关,没少挨导演骂,他甚至说我”永远不要动当演员的念头。”

虽然这部戏我拍得郁闷无比,可越是困难的事我越是要奋力拼搏。拍完这部戏后,我便找了位长影厂的老演员当老师,母亲也来信鼓励 “中华,事业上的事,一定不要犹豫不决,尤其像你搞文艺工作,青春一眨眼就过去了。你不要放心不下妈,以前那么苦都熬过来了,再怎么着,也不会比那时候苦吧,”

1998年,我在单位办了停薪留职,毅然来到了北京。我在北京的发展极为顺利,先后接拍了《马永贞》、《镜花缘传奇》、《少年包青天》、《机灵小不懂》、《中华荚豪》、《短刀行》、《剑少爷》等武侠剧,并有幸与张卫健、郑少秋、曾志伟、何家劲、汪明荃、姜大卫等许多大腕明星合作。

虽在这些剧里,我没有能担纲男主角,但锻炼了我的演技。我已成为海润公司的签约艺员,许多铁杆影迷为我成立了影迷会,甚至还为我建了一个网站,定期举办各种活动。

成功来得如此突然,我也不禁眼花缭乱。这时候,来信最勤的,是母亲。她最担心的是我在成功之时,不能把握自己,怕我有了成就,沾沾自喜。像所有父母一样,母亲对我的成功也极为自豪。她虽然劝我做人一定要谦虚,低调,但她自己表达起来倒也是别有一番趣味。只要是我带她到饭店吃饭,看边上人多,她就会煞有其事地大声问 ”中华,你上次拍的那个《少年黄飞鸿》播了没有,播了,怎么没打电话告诉我一声,”搞得旁边的人纷纷注目,有的人认出我来,要我签名、握手。看着热闹得不亦乐乎的我,此时的母亲,真是满足啊,

我母亲的蒲扇散文 篇4

母亲走了已有十五个年头,那时我在外地打工。她走得干净利索,连片言只语都没有留给我。家里只留住了她亲手编制的几把蒲扇。

小时候,一到炎热的夏季,乡间小村蚊虫特多。那时不像如今有燃的蚊香,也有不用燃的电热蚊香片和蚊香液及电子蚊蝇拍等。我家穷又没有蚊帐,晚上睡觉对付蚊虫只有土办法:用炭烧樟树枝或旱烟杆发出的烟去熏。而烟时常呛得人难于入睡,我却享受着得天独厚的待遇,常在母亲的蒲扇下发出的阵阵凉风中进入梦乡。那时不懂这风其实就是母亲的爱,总以为是自然来风。长大一点见二哥的书包里有把黑色纸折扇,很是羡慕,总跟二哥抢。母亲见了就拿出她的蒲扇给我说:“哥要去学校读书,这蒲扇大不方便随带……”就这样,我在母亲的.蒲扇风下日渐长大。

后来我也上学了,觉得蒲扇有点土气。每次见她在编制蒲扇时,我会不屑一顾地拿出一把三毛钱买的纸折扇在手中一抖,“啪”的一声,把扇子打开。一边给她扇着风,一边看着她编织。母亲望着我的扇,享受着我稚嫩的手扇过来的弱小微风,在她额前留海儿微微荡漾一下,便满心欢喜又怀怜惜地对我说:“这是娇嫩货,最不经岁月的……”。说完又低头继续编织着她的蒲扇。看她那聚精会神的专注情形,像是要把自己的一切希望和寄托,都渗进沧桑的经纬条里,有条不紊地编织进人生的故事里,用它扇出和谐幸福的世风一样。

“这是娇嫩货,最不经岁月的。”果然言中,夏季还没过一半,我的纸折扇就被我折腾得面目全非,如同我不谙世事,到处碰撞得鼻青脸肿惹人笑话一样。而母亲的这把蒲扇却完好如初,只是被时光染了一层浅浅的金黄,更显得精炼耐久。

后来,我也成家了。此时,虽城里人已用上了电风扇,但农村山乡仍在油灯下过活,家里唯一带电字的,就是一把能装两节五号干电池的手电筒。母亲那把印有岁月的金黄色蒲扇,常被孙儿争抢着。她又在闲暇里,夕阳下,为我家每人编制一把把蒲扇。

再后来,我家小孩个个像成熟的雏燕,飞出巢穴折腾在风雨里。我也用起了电风扇:厨房有吊扇,客厅有落地扇,办公桌上有台扇,卧室还有了空调。既是烈日炎炎的三伏天,也再不用摇把扇子了。

榆钱树,我童年的美好珍藏散文 篇5

文雷鸣

从小我就同榆钱树结下不解之缘。

我家后院原是一个土岗,土岗上白杨参天,听说这些树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走在里面遮天蔽日,总有些阴森恐怖,不过常见的都是些留守的乌鸦和喜鹊。在靠近我家后院的向阳坡有几株老榆树,那扭曲的姿态,不亚于老态龙钟的老者。无论何时,都是我们攀援登高远眺的最佳去处,我们甚至在他的身上绑起大绳荡起秋千。在老榆树的怀里我们能够享受童年的欢乐。

吃榆钱是我最盼望的。每年的四月初,候鸟来到北方,穿梭于情窦初开的林隙间,老榆树也以自己的独特姿态展现纯朴的美。

春风是最有魅力的,伴随杨柳吐绿,老榆树的球形树冠的枝条也渐渐展开双眼张望,枝条上一粒粒黑眸子渐渐退去,随之鲜绿的,嫩黄的榆钱包裹着枝条,努力的生长。榆树叶子好像隐藏了行迹,或者只做小小陪衬。你都不敢相信,如果换成白色,岂不是满树银花。一串串黄绿交错,但没有一点人工雕琢的痕迹,尤其晒在太阳底下或雨后初晴,越发鲜亮,令人垂涎三尺。

有的大人们爱做榆钱饭,他们也去采摘,往往用钩子钩。也有大姑娘、小媳妇搭梯子拿着自家编的小筐掳榆钱。而我们这些童娃子像猴子一样,从这棵树,爬上那棵树,折榆钱枝,或者满口的往嘴里塞,或者一片片仔细的咀嚼,嘴里黏糊糊感觉,甜丝丝的味道,真是妙不可言。我们往往享受着最鲜嫩的榆钱,那气派劲儿无人能比。下面的小弟弟、小妹妹总会仰视着高声的喊:“够那根,够那根……。”喊声此起彼伏,我们够着后折下来抛下去,一根根如毛掸子落下,一双双小手举得老高老高迎接着“天上来客”。

每到榆钱采摘的`季节,大人们总会用石碾碾一些高粱、玉米面,和榆钱和在一起,做成舌尖上的美味。我们就不知疲倦的啃着这些“窝头”,在老榆树下玩耍。再看老榆树已经千疮百孔,不过待榆钱散尽,嫩枝新发蓬生,老榆树又恢复元气,等待第二年的“花季”。

听爷爷讲,挨饿的年代,老榆树可是咱的“宝贝”,用榆树皮、榆钱、榆树叶糊口救活了很多人的命。村里的石碾就是最好的见证。

我们全家人常常在老榆树下纳凉,爷爷常说我是榆木脑袋,早点开窍,我就对爷爷说,榆树浑身都是宝,我要做老榆树这样的人。

“瞧你那样,长得跟榆树差不多,一看就是歪才。”这时我总是揪住弟弟不放……。

后来,老榆树和那些上百年的白杨一起被县林业局伐掉了,随之在整个土岗上挖出长长的深沟,从沟里长出来的是笔挺挺的枝条。老榆树伴随我的成长已经珍藏在记忆深处,成为童年相册里的一张照片。

纪念我的父亲和母亲散文 篇6

父讳世英,生于一九一七年,故于二零一一年;母亲邱氏,生于一九一五年,故于二零一三年。

父亲年少之时奔走操劳,及成家另过,凭数亩薄田,养老哺幼。父亲精于木工,热心为邻里亲朋制门做窗,修桌钉椅。每逢春节将至,家家置办年货,父亲忙于为亲邻修理家具和风箱,直到大年三十鞭炮之声四起,依然在抡锤使锯。天寒地冻,父亲手掌裂口无数,鲜血渗出,也无暇顾及。学校板凳坏了很多,父亲便让孩子每天搬回一条,修好再扛回学校,直至把学校板凳全部修好。父亲一生修桥补路,行善乡里;诚信本分,风节高峻。生产队收麦碾谷,常常安排父亲看护,父亲看管甚严,袖口裤脚不留一粒一穗。队里喂牛,喂来喂去几至瘦死,父亲接手来喂,悉心照料,不久就膘肥体壮,又可干活。队里地排车坏了,父亲拉回家来,凿卯锯榫修好,恰好队里分红薯,家人想用地排车拉回来,父亲坚决不允,一篮一篮担回家来。子女成年后陆续到外地谋生,父亲挂念至极,过年时到祖坟大哭一场;玉凉镇江当兵,千里迢迢赶去探望;玉收一地芦笋老根无暇顾及,麦苗刚出即被压黄,父亲冒雨全部背出,当时已七十八岁;次年,远赴山西看望女儿!舐犊之情,浩荡如江海!四时唯勤,荷锄而歌,所以不灸不药而寿齐彭祖;忠厚诚信,教化子孙,即便田畴布衣亦圣光闪现。

母亲孝敬双亲,宽厚待人,勤俭持家,朝扫庭除,暮治素餐。祖父瘫痪在床,母亲和伯母侍奉床前,递汤送药,穿衣喂饭,刮屎倒尿,言语脸色从不稍变,如侍亲父,八年如一,直至终老。母亲和伯母伺候祖母起居,穿衣脱鞋,梳头洗脸,饭食端送到跟前。祖母在曹寺大殿打牌,妯娌二人送汤送饭,人皆称羡。四位姑母,性格刚烈,与母亲相处,俱皆和睦融洽。三姑母膝下一子,在外祖父军中服役,不幸殁于阵中。姑母每回娘家,即提名道姓哭骂外祖父,母亲从不还口,常叹息道:人家儿子没了,还能不让人家骂吗!恻隐至此,慈悲如佛!儿孙患病染疾,母亲必亲自煎汤熬药,别人去做,她放心不下。母亲纺线织布,浆洗缝补,从锅台忙到灶尾。家境虽不宽裕,且人口众多,然而在母亲操持之下,衣着虽是粗布棉麻却干净整齐,饭食纵为粗粮咸菜但香甜可口。炎炎三伏,狭小厨房烟熏火燎,蒸汽弥漫,母亲往往汗湿衣衫,满身痱子;数九寒天,庭院之中滴水成冰,母亲洗衣做饭,年年手脚皲裂,溃烂成疮!可怜母亲,成年累月劳劳碌碌,及至中年,十指关节粗大鼓起;到了晚年,更是瘦骨嶙嶙!后不幸骨折,遂卧床不起。敢问苍天,为何母亲竟罹此一难!痛哉!

我母亲的童年散文 篇7

爱母, 颂母, 讴母, 是文学创作的一大主题。

母爱是伟大的, 母亲对于一个人成就事业起着非常重要甚而决定性的作用。古今圣贤、伟人孝敬母亲的风范, 极具教育意义。

一、现代文化名人与母亲

母亲爱子女、子女爱母亲, 母子情深、母女情深, 在社会大变革的近现代中国, 似乎是个“突出”的存在。

鲁迅的母亲鲁瑞是“乡下人”, 但她刻苦好学, 达到了能自看书报的能力。鲁瑞坚强刚毅, 丈夫病逝后, 39岁的她扛着经济破落与受人欺凌的压力, 把三个儿子培养成才;她处事通达, 有远见, 在别人迷恋科举时, 她送鲁迅去南京求新学, 还把鲁迅、周作人送到日本去留学;她心地善良、待人宽厚。所有这些都给鲁迅以极大影响。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 平凡到连名字都没有, 而以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而名之。但她节俭持家, 深爱并把希望几乎全部倾注在毛泽东等几位兄弟身上。她忠厚贤惠、善良慷慨、勤劳俭朴。母亲的这些高尚品德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的思想和性格, 给了他“一副眷爱天下穷苦人的心肠”。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吃穿普通, 生活俭朴, 多次寄钱给生活困难的父老乡亲和师友, 尤其是其一贯强调为人民服务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思想, 颇受益于他的母亲。母亲成了毛泽东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

周恩来具有文静慎思、机警敏捷、处事缜密的个性特点与大公无私、鞠躬尽瘁、光明磊落、善于团结并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等高贵品德, 无疑跟他从小接受相对多元的启蒙教育有关:生母万氏聪敏精慧、见多识广、处事果断、善于求同存异, 继母陈氏出身书香门第、善作诗文, 乳母蒋氏朴实善良、勤劳能干。朱德的母亲勤劳俭朴、聪明能干、任劳任怨及宽厚仁慈的精神品质一直激励着朱德, 使其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 没被困难吓倒”。

老舍的母亲勤俭诚实、做事认真、乐于助人、个性软硬兼备, 影响老舍以终生。“我的性格, 习惯, 是母亲传给的”, 母亲是“我的真正的教师”。老舍说:“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 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老舍《我的母亲》) 巴金则视母亲为“第一个先生”, 他从母亲那里学到了爱:“她很完满地体现了一个爱字。”她教巴金爱一切人, 帮助那些在困苦中需要扶助的人。正是母亲爱心的润泽使巴金受到感染从而形成人格中“爱”的底色, “把我和这社会联系起来的也正是这个爱字, 这是我的全性格的根底” (《我的家·我的几个先生》) 。

鲁迅十分孝敬、深爱母亲。为不使守寡的母亲伤心, 鲁迅牺牲了自己的爱情。鲁迅没有专门写过歌颂母爱的文章, 但在《鲁迅书信集》里保存着他给母亲的五十多封信, 足见他对母亲的关心和敬爱。毛泽东从小就对母亲敬爱、孝顺;长大外出读书, 对母亲非常想念, 或回家看望, 或常写信问候。当母亲去世时, 毛泽东跪在灵柩前, 将对母亲的思念化为一篇催人泪下的《祭母文》:“吾母高风, 首推博爱。远近亲疏, 一皆覆载……”周恩来写下了《念娘日记》等文字, 表达了对母亲尤其是嗣母陈氏的深切之情。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 朱德很悲痛。他爱母亲, 感谢母亲, 并发出“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 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的铮铮誓言, 以“报答母亲的深恩” (《母亲的回忆》) 。作者的拳拳深情一泻如瀑, 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和青少年学生。老舍获悉母亲西去, 回忆起母亲“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 临死还吃的是粗粮”, 跌足连呼“心痛” (《我的母亲》) 。

语言文学研究

二、现代孟母与岳母

在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 认识茅盾、胡适的母亲对儿子的养育、舐犊之情, 进而认识并理解这两位文化巨子对母亲的深爱与讴歌及由此而凝结成的至情美文, 就容易多了。不过, 在此仍有必要花些笔墨介绍一下他们的母亲。

丈夫早逝, 慈母兼严父, 这是胡适、茅盾母亲共同遭受的沉重打击和相同的家庭悲惨命运。鲁迅、老舍的母亲及其家庭几乎有着相似的经历与遭际。

胡适母亲冯顺弟, 16岁那年嫁给比她大32岁的“三先生”胡传做填房。年龄并没妨碍他们的幸福。婚后第三年的冬天, 就生下了叫“穈儿”的小胡适。不久, 胡传被调往台湾供职, 而后, 顺弟母子去台湾投亲, 在那里度过了近两年快乐的团聚生活。公务之暇, 胡传剪红纸方笺, 用毛笔在上面端端正正写上楷字, 教顺弟识字;他们还一起教刚过两岁的小胡适识字。老夫少妻稚子三口, 享受人间的天伦之乐。然而好景不长,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第二年, 顺弟母子刚离开台湾, 即传来胡传病死在厦门的噩耗。

冯顺弟青年丧夫, 做了寡妇, 经历了人生中的最大不幸。小胡适成了顺弟赖以生活下去的支撑。她含辛茹苦, 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将其培养成人。冯顺弟爱丈夫, 尊敬并崇拜丈夫, 丈夫成了她心里一尊“崇高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她还虔诚唠叨、叮咛, 要儿子学他老子, 走老子的道路:“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 你要学他, 不要跌他的股。”母亲对胡适管教甚严。她千方百计履行胡传的遗嘱, 送儿子读书, 舍得在学金上下本钱, 使胡适得到莫大的好处:先生对胡适另眼相看, 认真为他讲书。这表现了她的远见。然而, 在胡适的婚姻上顺弟并不开明, 早早就包办订下了儿子的终身大事。[1]

茅盾的母亲陈爱珠, 出生在岐黄传世之家, 其父陈我如是名满杭、嘉、湖、苏四府的妇科中医。爱珠16岁时与本镇秀才沈永锡订婚, 19岁 (1894年) 结婚。婚后, 夫妻恩爱, 生活过得幸福美满。1896年7月4日, 他们有了第一个儿子, 取名沈德鸿 (即茅盾) ;1900年6月, 又有了第二个儿子沈德济 (沈泽民) 。然而好景不长, 爱珠与永锡的幸福何其短暂。1906年秋, 卧病三年的沈永锡因患“骨痨”与世长辞。这样, 抚养、教育两个儿子的重任便落到了31岁的爱珠一个人身上。慈母兼父职, 爱珠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遵照丈夫的遗嘱, 将茅盾、沈泽民昆仲双双抚养成人, 并支持他们走上了革命道路。

茅盾母亲知书识礼、性格坚强、思想开明、富有远见, 是茅盾的“第一个启蒙老师”[2], 也是茅盾兄弟成才的坚决支持者。爱珠四岁时就被委托给大姨母、大姨夫代为教养。她跟大姨父系统阅读了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列女传》、《幼学琼林》、《楚辞集注》等著作, 有着较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丈夫逝世时, 她在遗容两侧用恭楷写的一副挽联即可见此一斑:“幼诵孔孟之言, 长学声光化电, 忧国忧家, 斯人斯疾, 奈何长才未展, 死不瞑目;良人亦即良师, 十年互勉互励, 雹碎春红, 百身莫赎, 从今誓守遗言, 管教双雏。”[3]在丈夫的授意下, 母亲曾以《字课图识》、《天文歌略》、《地理歌略》等自然科学知识, 以及根据《史鉴节要》编成的历史读本, 教育茅盾。

父亲去世后, 母亲顶住了世俗偏见和来自家庭各方面的压力, 挑起了家庭和教育儿子的重担。她不但让茅盾、泽民兄弟读完小学、中学, 还用结婚时娘家的陪嫁钱毅然将两个儿子送入大学深造。沈泽民是中共早期的一位优秀的马列主义理论家和革命领导者;他在前苏联留学回国后, 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宣传部长、鄂豫皖省委书记等领导职务。然英年早逝, 于1933年11月20日因积劳成疾病逝于湖北红安, 年仅34岁。老年丧子, 母亲的哀痛是无法形容的, 但她说:“像泽民那样的死, 我倒也没有觉得怎样难过, 他总算做了一点对大家有好处的事情了, 不过死得太早一点。”这位革命母亲的胸襟多么宽广, 其精神品质又是何等崇高。

与胡适一样, 茅盾也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这是茅盾5岁时由祖父定下来、得到父亲支持的, 而母亲自始就反对这桩婚姻。茅盾成年后, 眼见儿子工作顺利, 在商务印书馆甚受重视, 母亲就婚姻问题征询于他:“你如果一定不要, 我只好托媒人去退亲。不过女方未必允许, 说不定要打官司, 那我就为难了。”当时, 茅盾将全副精力用在事业上, 又不让母亲为难, 就同意了这桩婚事。婚后, 母亲还当起了儿媳的老师, 教她读书识字。[4]此外, 母亲遵照丈夫的遗嘱, 而又不拘泥于遗嘱。由于茅盾自小最怕算术, 不适宜学“实科”, 母亲最终默认他考取进文法商的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5]。茅盾母亲关心并常常与儿子议论国家大事, 谈论民族前途;她还自己订阅报纸, 阅读进步书刊, 一直保持到晚年。

这就是胡适、茅盾的母亲。她们可谓现代的孟母、岳母。她们有着相通之处, 但后者的学养更深富, 思想更开明、更进步。

三、感人至深的现代“游子吟”

胡适对母亲的深爱与怀念, 主要凝结在《我的母亲》[6]一文 (以下简称“胡文”) 中。茅盾则在不同时期的多篇诗文中缅怀、感念自己的母亲。1970年初夏, 是母亲30周年忌辰, 茅盾写了一首《七律》咏赞母亲:“乡党群称女丈夫, 含辛茹苦抚双雏。力排众议遵遗嘱, 敢犯家规走险途。午夜短檠忧国是, 秋风落叶哭黄垆。平生意气多自许, 不教儿曹作陋儒。”[7]后来还把这首诗镌刻在母亲的墓碑上。在自己八十寿辰时, 他又写了一首《八十自述》, 而“昔我少也孤, 慈母兼父职。管教虽从严, 母心常戚戚。儿幼偶游戏, 何忍便扑责。旁人冷言语, 谓此乃姑息。众口可铄金, 母心亦稍惑。沉思忽展颜, 我自有准则。大节贵不亏, 小德许出入。课儿攻诗史, 岁终勤考绩”[8]等语, 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抚养与管教。在其晚年撰写的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 则不但以《我的母亲》[9] (以下简称“茅文”) 为题专门追忆和讴歌母亲, 还在《童年》、《学生时代》、《我的婚姻》等章节中写到母亲, 甚至在“序”中也满怀深情地写上一笔:自己“幼年秉承慈训, 谨言慎行”。有学者以为, 在研究茅盾的生活道路和生平史迹时, “不能不涉及他的母亲陈爱珠”, 实为至论。

茅盾、胡适这些颂母、讴母的诗文, 实为感人至深的讴母新篇。本文拟对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胡适的《我的母亲》与茅盾的同题散文作比较与赏析。

两篇文章的主题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各自的侧重点。两文都通过回忆, 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与爱戴。但“胡文”侧重表现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茅文”则重在表现母亲知书识礼, 有着多方面的才能, 尤其是管理大家庭的能力。

在选材上, “胡文”选取了母亲对“我”的管教, 包括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作为当家的后母, 母亲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她与“我”大嫂、二嫂的相处及如何对待她们妯娌间的矛盾;就五叔对她人格上的侮辱所采取的做法, 等等, 既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教之严”与“爱之慈”, 又表现了她宽容隐忍、仁慈温和而不乏“刚气”的性格品质。“茅文”只写了两个题材:一是母亲自幼就被委托代养, 跟大姨父学会了读、写、算及念古书, 又跟大姨母学会了实用的做菜与缝纫;二是母亲14岁时管理一个包括学医的门生、厨子、女仆、船工、轿夫及自家人在内的二十来人的大家庭, 且管理得井然有序。两文取材、选材的不同, 是由主题的相异决定的。也许有人会对后者的取材提出异议:“茅文”中写到的“母亲”其实还不是真正的母亲, 而且文中没有写到母亲与“我”的关系, 当否?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谁说文中写到的不是作家母亲陈爱珠呢?文题是“我的母亲”而非“我与母亲”, 那么, 谁以为非写到母亲与“我”的关系不可?“茅文”的立意与选材可谓自出机杼, 匠心独运。

好的谋篇布局, 确切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不但有利于主题的表达, 而且使文章新颖别致。“茅文”开篇写母亲, 而又起笔不凡:原来, 母亲的降临并非外祖母所期盼的, 也出乎外祖父脉象诊断之外;外祖父虽然喜欢这个孩子, 为其取名“爱珠”, 但于外祖母的刺激可不小, 又犯起了脑病。正因为这样, 才有下文外祖父将女儿委托给连襟代为教养。文章以时间为序, 重点记述母亲14岁时管理一个大家庭的事, 文末还写到沈家托媒人来陈家说亲, 择婿甚严的外祖父却一口答应了下来。“茅文”在构篇上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多种手法的运用。文章以正面叙述为主, 也用了不少侧面烘托。如写母亲的学识丰富, 文章引用老秀才的话:“朝廷如开女科, 我这姨甥女准能考取秀才。”又如写母亲的能干, 首先就她能不能管好大家庭, 大姨母信心十足:“能!我担保!”然后说, 爱珠的能干, “首先是几个学医的门生感觉到了”, “其次是外祖父自己感觉到”, 这个那么多人的家, 却“秩序井然, 内外肃静”。此外, “茅文”还用了对比手法, 如爱珠年龄之小, 而她要管理的家庭之大, 人数之多, 关系之复杂。正因为运用了将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结合、运用对比等手法, 一个聪明、知书达理、能干的“母亲”形象便鲜活起来, 丰满而生动。在茅盾著名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里, 塑造了一个王熙凤与薛宝钗似的张婉卿形象, 但其精明能干似王熙凤而又无其之毒, 温柔敦厚似薛宝钗却又无其之伪;婉小姐的精明能干, 治家有方, 学界以为茅盾母亲是其原型之一 (1) 。这是颇有见地的。

相比之下, “胡文”的结构要简单得多。文章主体部分依次写了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 在痛苦的生活处境中“当家”的艰难及她“气量大, 性子好”却不缺乏“刚气”等几个材料。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 以表现自己童年生活的贫乏、单调, 为下文写母亲做铺垫:在这一背景上, “我的恩师”一般的慈母“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训练”。最后一段, 写母亲对自己影响之深远, 呼应开头 (第4自然段) , 总结点题。“胡文”的表现手法上也更显单一。只有正面叙述, 而无侧面烘托;虽有对比, 如母亲对“我”要求严格, 而待人又极其宽容等, 但没有“茅文”鲜明、强烈。

在语言表达上, 两文有更多的相似之处:自然, 质朴, 饱含深情。“胡文”语句质朴, 平实中见风趣、幽默, 如写自己性格特点与童年生活的开篇三个段落;有些句子则饱蘸感情, 如:“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 有一夜她把我叫醒, 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等等。而茅盾, 则有着郁达夫所说的一贯的风格特点:“观察的周到, 分析的清楚”;“妙语谈玄”、抒写性灵则非其所长[10]。因此, “茅文”在语言上同样以质朴、自然为主, 但更多地运用文学性语言, 活泼多样。

总之, 本文赏读的两篇《我的母亲》, 一为学者所写的散文, 一乃出自文学大师之手。它们犹如并峙双峰, 各显其妍, 各尽其妙;而倘从写作教学的角度来说, “茅文”给我们的启发无疑要多些。茅盾的《我的母亲》是其长篇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的一节, 这是他晚年精心结撰的最重要的著述。窥斑见豹, 整部回忆录在艺术上臻于上乘极非虚夸。已故著名诗人、学者、南京师范大学吴奔星教授即肯定其为“杰作”, 是“趣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兼而有之的读物”[11]。他还说, 它“是新文学史上最好的记事文学, 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佳的传记文学, 即使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当之无愧”[12]。至于有人以为学界对这部回忆录的认识“仅停留在功利性学术史料价值上”, 还没有“将它作为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来看待”[13], 那只能说是无的放矢, 妄言邪说。然而,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掀起“重写文学史”及重排文学大师“座次”等思潮以来, 大师和经典遭到了轻率颠覆。个别语文教材的编选者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动辄说茅盾的作品太近政治、“主题先行”, 或理性太强、形象为思想所淹没, 或太“老”太“土”, 纷纷将茅盾的一些经典名篇如《白杨礼赞》、《风景谈》淘汰出语文新教材, 好像茅盾的作品没有一篇是好的, 也没有一篇作品可选作教材“范文”似的。真不知本文所论之茅盾的《我的母亲》, 政治“因素”何在?“老”“土”没有?“主题先行”与理性太强, 是耶?非耶?茅盾的这篇讴母散文与胡适的文章谁更合适用如教材的范文, 明眼人应该不难看出。然而, 那些戴着先锋派有色眼镜的人怎肯作如此比较呢?他们不愿或不屑于这样赏读。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本文将茅盾与胡适的同题散文放在一起比照、赏读, 其意义恐怕要比对文本的比较本身更大些。

摘要:近现代文化名人几乎都有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虽然她们在当时少有社会地位, 遭遇不幸, 命运多蹇, 但她们宽厚仁慈、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坚毅刚强、开明远见。她们是现代孟母、岳母, 对子女的成才与建功立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这些文化名人也深爱、孝敬母亲, 并凝结成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新的“游子吟”, 讴母颂母。本文对鲁迅、毛泽东等文化名人的母子相爱、母子深情有所爬梳、述说, 以胡适、茅盾为主。文章的重点是对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胡适的《我的母亲》与文学大师茅盾的同题散文的主题、取材选材、结构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作较为具体的比照分析, 并得出后者给学生的写作启发更多, 也更适宜选入语文教材的结论。

母亲也有童年 篇8

那个年代,鸡被当作奢侈品,吃鸡是大事。一般只有到了年底,家里有了结余,全家人坐在一个大圆桌上共进晚餐、同贺春节时,大家才能尝到鲜嫩的鸡肉。而此时各家孩子们手上常常握着一把五彩斑斓的鸡尾羽,汇集到大院子里,把最美丽的鸡尾羽拼凑在一起,再寻宝似的找到生锈的薄铜板,找来废弃的塑料管,做成一个鸡毛毽子,作为接下来整一年的玩具。

那时,孩子们最大的理想是成为公交车的售票员,腰间挎上军绿的帆布包,在车上最为拥挤时仍有自己的专座。院子里的孩子拾来各式各样的废纸,再将大大小小的纸片撕成条状,写上“两分”“五分”“一角”的票值。接着,有权威的大孩子让别的小朋友乖乖排成队伍,再以极其骄傲的姿态把“车票”一张张发出去。

阳光明媚的日子,母亲极爱这样向我描绘她儿时的种种快乐。原以为她的童年暗淡如海洋中的一点微光,没想到会如此有趣。我想每个人的童年都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渐行渐远,它会成为一段纯真的回忆,藏在每个人的心底。即使沉甸甸的梦想在繁花时节破碎,童年的记忆仍将会被完整保留。伤心和幸福,也许会映在别人眼中;而童年的一颦一笑,却是刻在自己心里。

上一篇:2023-2024第一学期校本研修课题下一篇:彩云怨写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