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作墓志》的阅读答案(精选8篇)
《范仲淹作墓志》的阅读答案 篇1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已封将发( ) ②不可不使( )
③后世所取信( ) ④赖以示子( )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与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明日以示尹 ②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①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 ②余尝求古仁人之心
C.①诚为清佳 ②帝感其诚
D.①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 ②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赖以示子,不然,吾几失之。
4、从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可以推断出什么信息?
参考答案:
1、①发送 ②让,给 ③典范 ④依靠
2、C(虽然;真心。A把;B曾经;D但是)
3、幸亏请你看了,否则,我几乎要失误啊!
4、虽然范仲淹的文章已经很出名,但尹洙仍然提醒他要谨慎,这是由于后代会以范仲淹的文章作为典范。可见一个真正朋友的可贵品质。
《柳子厚墓志铭》阅读答案及译文 篇2
子厚①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②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③,授集贤殿④正字⑤。俊杰廉悍,议论证据古今,出入经史百子,踔厉⑥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⑦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矣,而自肆于山水间。
(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子厚: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②崭然:突出地。③博学宏词:唐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由吏部在进士中选博学能文之士,录取后授予官职。贞元十二年,柳宗元考中博学宏词科。④集贤殿:集贤殿书院的省称。⑤正字:官名,掌校勘图书、刊发文字的工作。⑥踔厉:精神振奋,议论纵横。⑦按规定。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1)虽少年,已自成人(2)众谓柳氏有子矣()
(3)一时皆慕与之交() (4)例出为刺史()
【2】.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只划一处)(2分)
(1)率常屈其座人(2)而自肆于山水间
【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议论证据古今,出入经史百子。
(2)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5】.细读选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柳子厚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参考答案
【1】(1)虽然 (2)说 (3)羡慕、向往 (4)做、担任
【2】(1)率常/屈其座人 (2)而自肆/于山水间
【3】(1)每有议论往往引据古今事典为证,贯通经史百家学说。 (2)居官清闲,愈加刻苦自励,专心读书记诵。
【4】侧面描写 突出表现柳子厚才华出众。
【5】示例:聪明敏慧,才华出众,刚正不阿,遇挫折不忘奋进。
参考译文
子厚少年时就很精明聪敏,没有不明白通晓的事。赶上他父亲在世时,他虽然很年轻,但已经成才,能够考取为进士,突出地显露出才华,大家都说柳家有能扬名显姓的后人了。后来又通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被授为集贤殿的官职。他才能出众,方正勇敢,发表议论时能引证今古事例为依据,精通经史诸子典籍,议论时才华横溢,滔滔不绝,常常使在座的人折服。因此名声轰动,一时之间人们都敬慕而希望与他交往。那些公卿贵人争着想让他成为自己的门生,异口同声地推荐赞誉他。
《范仲淹作墓志》的阅读答案 篇3
君讳逵,字仲达,家晋阳。其谱云:隋文中子通之后,唐季避乱家濮阳,故今为濮阳人。
君幼学于母史氏,聪警绝人.及长,学于侍御史高弁。天禧三午及选士第,为广济军司理参军,母丧去。姜遵知永兴军府事,取君主万年簿。万年令免官,君行令事,失去旧弊。王文康公代遵.与安抚使王沿、转运使李皱皆荐君宜令万年,诏特以为试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后不得为例。晏殊为三司使,奏君为三司检法官。李谘代殊,会天圣十年掖庭火,谘任公具材用治宫室,五日而用足。仁宗闻而嘉之,迁秘书省著作佐郎。新都里胥捕罪人杀之,狱具半死,君求得其情,为奏谳,里胥得不死,蜀人以为德。
八为开封府推官,赐绯衣银鱼。府史冯士元家富,善阴谋,广市邸舍女伎,以嗡诸贵人,一时多与之亲。会士元有罪系狱,君治之,竞其事,及诸贵人,以其故多得罪去者。或谓君祸始此矣,君笑曰:“吾知去恶人耳。”出为湖南路转运使,蛮人归附。迁尚书祠部员外郎,坐小法。知虔州、池州、福州、扬州、江南西路转运按察使,迁尚书刑部员外郎,按知洪州卞成抵其罪,改荆湖北路转运使。初,谏官李京尝奏君某事,及是,京以言事斥监鄂州税,闻君至,移病不出。君要谕之日:“前事君职也,于吾何负哉?”卒与之欢甚。京死,又力周家,而奏官其子。
改河东转运使,赐紫衣金鱼,坐小法,知光州,逾月迁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徐州,是时山东大饥。君所活数万人,收遗骸为十二.冢葬之,亦数万.迁尚书刑部郎中,浚渠为水利,又开新河通漕,公私便之。熙宁五年终于私第,享年八十有二。
君为人志臆广博,好智谋奇计,欲以功名自显,不肯碌碌。所至威令大行,远近皆震。然当是时,天下久平,世方谨绳墨,蹈规矩,故其材不得尽见于事,而以其故,亦多龃齿,至老益万。然君在撼顿颠囊(zhi,跌倒)之中,志气弥厉,未尝有忧戚丕堪之色,盖人有所不能及者也。(选自《曾巩集》,有删节)
5、对下列句予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季避乱家濮阳季:朝代末年
B、新都里胥捕罪人杀之,狱具当死当:判处
C、按知洪州卞成抵其罪按:依照
D、君要谕之曰要:约请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王逵为官有方的一组是(?分)
①君行令事,大去旧弊②公具材用治宫室,五日而用足
③君笑曰:“吾知去恶人耳。”④山东大饥,君所活数万人
⑤欲以功名自显⑥所至威令大行,远近皆震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逵聪慧机敏,好学上进,不仅得到姜遵的.任用,还得到王文康等多人的推荐,皇上也破例任用他主持地方事务。
B、虽不止.次因小错而触犯刑法获罪,但王逵才华出众,曾经让南方少数民族归顺,也不止一次受到过朝廷的优厚赏赐。
c、李京曾经上奏弹劾王逵,因此事被放逐为鄂州税监,听说王逵担任转运使,称病不出,但王逵不计前嫌,与之相处甚欢。
D、王逵志趣胸怀宽广博大,不愿无所作为地度过一生,但在那个时代,天下持久太平,世人谨守法度,他的才能不能完全从行事中显现出米。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士元有罪系狱,君治之,竞其事,及诸贵人。(4分)
(2)又力周京家,而奏官其予。(3分、
《范仲淹作墓志》的阅读答案 篇4
东坡先生墓志铭
苏辙
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明年,舟至淮、浙。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呜呼!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辙执书哭曰:“小子忍铭吾兄!”
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佑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
通判杭州。公干其间,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高丽入贡使者凌蔑州郡,押伴使臣皆乘势骄横,至与铃辖亢礼。公使人谓之曰:“远夷慕化而来,理必恭顺。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不悛,当奏之。”押伴者惧,为之小戢。吏民畏爱,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自密徙徐。是时河决曹村,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公履屦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执挺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孔子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日:“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 (节选自《栾城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书属辙日 属:嘱咐
B.至与钤辖亢礼 亢:匹敌
c.以虞水之再至 虞:料想
D.然终不以为恨 恨:遗憾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轼深受爱戴的一组是(3分)
①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 ②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
③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 ④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⑤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 ⑥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④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才华出众,少时对古今成败之事总能说清其要害。参加科举考试,所撰文章论述国家刑赏之事,深受欧阳修、梅圣俞赞赏。
B.苏轼依法治吏。接待高丽使者的官吏仗势横行,不守礼法,苏轼派人前去训斥,并将此事上奏朝廷。这些官吏因惧怕而有所收敛。
c.苏轼一心为民。大水将冲决徐州城,人手不足,他亲至武卫营请禁军出力抗洪。河水暴涨,情势危急,他坚守城头,公而忘私。
D.苏轼德行高尚。他称颂善人善举,斥责恶人恶行,爱憎分明。遇见正义的事情就奋勇去做,不顾危害。苏辙称其有古代贤人的.美德。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3分)
(2)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3分)
(3)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4分)
5.C【解析】(防备)
6.c【解析】(排除③⑤)
7.B【解析】(“上奏朝廷”,是将要采取的措施)
8.(1)死讯传到各地,无论贤者还是愚人.大家都叹息流泪。(大意对、语句通顺得1分;每小句正确翻译得1分)
(2)欧阳修又惊又喜.认为他是奇才,打算在众多士子中把他取为第一。(大意对、语句通顺得1分;后两小句正确翻译,各得1分)
(3)现在(高丽使者)竟然这样强横放纵,不是你们诱导,他们也不至于到这地步。(大意对、语句通顺得1分;每小句正确翻译得1分)
附参考译文
家兄苏予瞻,贬官海南岛,四年春正月,当今天子登基.施恩天下,恩泽遍及鸟兽。夏六月,家兄受命渡海北归,第二年,乘船至淮、浙。秋七月,因病在毗陵去世。吴越的百姓,在集市上相聚而哭,当地的君子在家祭奠。死讯传到各地.无论贤者还是愚人,大家肃叹息流泪。几百个太学生,相继到慧林寺院施饭给僧人。呜呼!当世文豪殒没,年轻人还敬慕谁呢?家兄刚得病时,写信嘱咐我说:“如果我死了,把我葬在嵩山下,你替我写墓志铭。”我拿着信哭着说:“我哪忍心替我兄长写墓志铭!”
家兄十岁时,父亲到外地宦游。母亲亲自教授诗书,他听到古今成败的事,总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家兄也发奋努力,有用世之志。母亲高兴地说:“我有个好儿子了!”等到成人,他通晓经史.每天能写几千字的文章。嘉佑二年,欧阳修主持礼部进士考试,厌恶当时浮华不实的文风,想办法改变这种情况。梅圣俞当时参与这牛事.得到家兄写的《论刑赏》,拿给欧阳修看。欧阳修又惊又喜,认为他是奇才,打算在众多士子中把他取为第一。
任杭州通判。家兄在那里常常依法变通.方便百姓,百姓因此得以稍稍安定。高丽进贡的使者蔑视、欺凌州郡官吏,接待、陪同的使臣都仗势骄傲专横,直至同上级官吏分庭抗礼。家兄派人对他们说:“外国人向往教化来到我国,按理一定备谦恭和顺,现在(高丽使者)竟然这样强横放纵,不是你们诱导,他们也不至于到这地弗。如果你们不悔改,我们就要上报朝廷,”接待、陪同的人害怕了,因此稍微收敛。官吏心服,百姓敬爱,等到家兄离任,还称他为学士.不称他的姓。
家兄从密州调到徐州。这时黄河水冲决曹村,徐州城墙将要被毁坏。富有的市民争着出城躲避水灾。家兄说:“如果富有的市民出逃,民心动摇,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大水绝不会冲毁城墙。”又把富有的市民赶回城。家兄穿草鞋,持手杖.亲自跑到武卫营,呼喊他们的卒长,对他说:“河水将毁坏城墙,情况急迫,你们虽然是禁军,也应该替我尽力抗灾。”卒长喊着说:“太守都不怕大水,是我们这些百姓舍命报效的时候了。”拿着棍棒走进队伍,率领他的部下短衣光脚拿着簸箕铁锹出营,抢筑东南长堤,起于戏马台,尾部同城墙相连。长堤筑成,大水就漫到了堤下,但没有毁坏城墙,民心才安定。然而大雨日夜不止,河水暴涨,只有三板的城墙没有被淹没。家兄住在城上,过家门而不入。派官吏分墙而守,最终保住了城池,把事情报告朝廷。家兄又请求调拨来年服劳役的人增筑旧城,防备洪水第二次来袭。朝廷答应了家兄的请求。洪灾过后,皇帝下诏褒奖他,徐州百姓至今思念他。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 篇5
9、塞下秋景、征人之情(共2分,每空1分)
10、这两句正面揭示了词人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2分,大意相同即可)
11. 答案:表达了作者及守边将士思念家乡而又慨叹功业未立的复杂情感,表现了他们的爱国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情感把握。要注意从题目、作者、背景和名句等方面来体会作者情感。
12.答案:描绘了西北边塞的荒凉景象,暗示了军情的紧急,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具体语句的作用。要注意从上下文的联系、与中心、情感的关系中着手。
三:
1.本文哪一句词完成了上景与下情的过渡?(1)
2.上阕写景,一个“异”字领起。这里的“风景”异在何处?突出了西北边镇什么特点?(3)
3.下阕引用“燕然未勒”典故抒情,主要抒发怎样的情怀?(3)
4.这首词的上片描写 ,以一个“ ”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2分)
《范仲淹作墓志》的阅读答案 篇6
墓志虽也称颂逝者, 抒发哀悼之情, 但侧重叙述逝者的生平事迹; 而哀祭文虽也追记逝者的生平, 但偏重于述哀, 抒情色彩更为浓厚。 唐代墓志文体多方借鉴了哀祭文悼亡述哀的抒情方式, 使这一时期的墓志由传统的以叙述墓主生平事功为主, 逐渐转变为叙述与抒情并重, 极大地增强了墓志这一实用文体的情感张力。 此外, 唐代墓志经常借用哀祭文擅长运用议论的手法, 以宣泄沉痛的悼亡情感, 激起读者的共鸣, 增强艺术感染力, 深化作品的情感内蕴。 无怪乎储欣盛赞韩愈《 李元宾墓志铭》 “ 铭词与《 祭十二郎》 相埒( 等同) , 皆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虽然储欣此言仅是说明二文因采用同一修辞手法, 而达到了近乎一致的艺术感染力, 但这可作为唐代墓志借鉴哀祭文的有力证据。
唐代墓志作家在墓志撰写过程中, 有意纠正六朝以来墓志创作逐渐千人一面、缺乏人物个性的弊端, 往往借鉴史传的人物形象塑造、唐传奇事实性虚构之法。 墓志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传记, 并非单纯的史实记录, 它还需要表现传主的个性特征, 彰显传主的精神风貌。 也就是说,除史实的真实之外, 传记还可以带有某种程度的虚构的真实, 亦即叙述的真实。 例如杜牧的《 唐故进士龚轺墓志》 , 二鬼诱使龚轺坠马而亡的叙写, 奇幻而多姿, 极具戏剧效果。
《范仲淹作墓志》的阅读答案 篇7
康定初,先人寓南康,与 李君居并舍。是时君年未四十,游余父子间,相好也。后十余岁,君为临安,遇余于浙西,道旧故,喜甚。又十余岁,君已退而家居,复见之山阳。又九岁,而君年七十有一以卒。明年,其孤仲熊自山阳抵京师,拜且泣曰:“顾得铭也。”余惟君游余父子间四十年矣,铭其可辞?
君姓李氏,讳丕,字子京,初名真卿。曾大父讳某。大父讳某。考讳某,赠光禄卿。母丁氏,仙源县太君。继母王氏,仁寿县太君。君海州朐山人,家故寒也。学为士,自君始。出举进士,中其科,得主楚之淮阴簿。岁凶,转运使调军食,用君主宿州籴。他州皆强赋,民犹不足,君随便开诱,粜者悦趋,籴最他州。迁宁国军节度,掌书记,转运使属君市翎毛,君优致如主籴,所市以赤,数之至十万,复最他州。又属君主作院,君考校程度,所作兵器总一万一千三百二十有四,皆精且利。他军州事,有不能决者,多属君,君所决者三十有八事。盖复太平州囚管寿活之,明通判歙州林瑀无罪释之,类如此。于是能益白,荐者十三人。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用荐者监兴元府税,急吏宽商,课赢十有七万。岁中,以岁次迁秘书丞,以课迁太常博士,以覃恩迁尚书屯田员外郎,知杭州临安县,召为审刑院详议官,赐绯衣银鱼。迁尚书都官员外郎,通判蜀州。蜀少事,然他州讼有积岁不能决者,转运使以属君,君所决八事,民信服之。迁尚书职方员外郎,监在京内衣库,枢密使田况奏用君删定马军司条贯,既成,诏加赏赉。滨州有狱久不能决,辞连大臣家子,遣吏治之辄辞,诏遣君乃决。累迁尚书职方郎中,以母老出通判杭州,坐法免。复为尚书比部郎中,监沂州承县盐酒税。未逾月,自罢归。又监陕州集津垛盐务,不行,以本官致仕。元丰三年九月己卯以疾卒山阳之私第,十一月甲寅葬安乐乡之杨兴里。
(节选自《曾巩文集》)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4分)
(1)用君主宿州籴 (2)转运使属君市翎毛
(3)以课迁太常博士 (4)诏加赏赉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曾巩父子和李君交往了几十年,两家比较熟悉,所以仲熊从山阳县赶来,向曾巩请求为其父写墓志铭,曾巩没有推辞。
B.李君家庭贫穷,立志求学,考取进士。后来接手买粮任务后,他通过开导、启发,让老百姓卖粮,最后成为各州中征粮最多的。
C.转运使让李君监管工场,李君考校了各种制作标准,严格执行,最后他监管下生产了兵器不仅具有数量优势,而且也有质量上的保证。
D.李君先后任蜀州通判、杭州临安县知州、审刑院详议官。所到之处,凭借自己超强的决断能力处理很多棘手之事,老百姓非常信任、佩服。
8.请简要概括李君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2分)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为临安,遇余于浙西,道旧故,喜甚。(3分)
(2)君优致如主籴,所市以赤,数之至十万,复最他州(3分)
(3)滨州有狱久不能决,辞连大臣家子,遣吏治之辄辞,诏遣君乃决。(4分)
答案:
6.(1)籴,买粮(2)属,嘱咐、嘱托(3)课,征税(4)赉,赏赐
7.D(时间错乱,通判蜀州应该在后面。)
8. 喜欢交友、敏于治政、做事认真、善施恩泽(答到两点即可)
9.(1)李君治理临安,在浙西那儿遇到了我,我们谈了一些旧事,非常开心。(为、旧故、状语后置各1分)
(2)李君非常认真的购买,就像买粮一样,所买的翎毛均为红色,总数达到十万,又是其他州里最多的。(优致、主、复,各1分)
仲淹少有大志阅读答案 篇8
仲淹少有大志阅读答案
文言文
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①尚风节,自仲淹创之。
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扣虽贵,非宾客不重肉②,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③里中,以赡族人。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间请治第④洛阳,树园圃,为逸老⑤地。仲淹曰:“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⑥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
及卒,谥文正。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选自《续资治鉴》卷五十二,有删节)
【注】①矫厉:振奋。②重肉:两种以上的肉。③义庄:一种慈善救国机构,由范仲淹开创。④治第:建府宅。⑤逸老:安享晚年。⑥形骸:形体、身体。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每感激论天下事(慷慨激昂) B。吾今年逾六十(超过)
C。乃谋治第树园圃(树木) D。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担心)
18、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两处)。(4分)
(1)一 时 士 大 夫 矫 厉 尚 风 节
(2)羌 酋 数 百 人 哭 之 如 父,斋 三 日 而 去。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扣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2)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
20、范仲淹曾在《岳阳楼记》中写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请说说范仲淹的“仁人之心”在上文中的具体表现。(4分)
答案解析:
17、C(3分)
18、(1)一 时 /士 大 夫 /矫 厉 尚 风 节(2分)
(2)羌 酋 数 百 人/ 哭 之 如 父,斋 三 日/而 去。(2分)
19、(1)(范仲淹)性情极其孝顺。因为母亲在世时家中贫穷,以后虽然显贵,没有宾客就
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够自足。(2分)
(2)人如果有道义的快乐,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住的房子啊?(2分)
【《范仲淹作墓志》的阅读答案】推荐阅读:
《范仲淹作墓志》阅读原文及答案08-30
林运使墓志铭阅读答案06-18
《兄百川墓志铭》阅读答案和翻译12-17
《沈贞甫墓志铭》阅读答案及译文06-10
《范仲淹》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10-27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阅读答案01-16
范仲淹《苏幕遮 怀旧》阅读答案及赏析07-08
《苏轼私识范仲淹》阅读练习题及答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