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趣事

2024-07-24

范仲淹的趣事(共13篇)

范仲淹的趣事 篇1

范仲淹食粥的故事范仲淹故事大全

范仲淹食粥的故事范仲淹故事大全1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在任为官时,更是严于律己,不徇私情。

有一次,范仲淹奉旨去京东和江淮赈灾,同行的人员中有个学生叫富弼。一路行来,只见民不聊生,范仲淹马上调粮救急。可粮食刚到,竟然被偷了两担。范仲淹下令彻查,抓住了小偷。范仲淹正要责打偷盗之人,公堂外传来哭喊声。

一老妇人上前不停地磕头,嘴里说:“大人呀,我儿偷粮实属不该,只是可怜我老妇人无依无靠。只求大人可怜放了我儿,老奴情愿替儿服罪。”老妇人哭得十分悲痛,富弼抬头,发现范仲淹已是两眼含泪。后来,范仲淹责打了几棍偷粮人便放了。

后来范仲淹任参知政事时,整顿吏治,严格考核官员,不称职的官员都被罢免。有一位官员,因为不称职而被罢免,结果一家老小哭哭啼啼涌上公堂,求范仲淹开恩。范仲淹不为所动,坚持罢免了那位官员。

富弼恰好在一旁,就对范仲淹说:“你这样罢免人家,惹得人家全家人痛哭,而你却无动于衷。前番老妇一个人哭,你却眼中含泪,这是为何?”

范仲淹回答说:“之前那人偷粮食是为老母亲,老母亲哭是为儿子的性命,我眼中有泪是为青年人的孝心也为老妇人的舐犊之情,所以法外开恩。而我撤掉一个不称职的官吏,只是他的家人感到悲伤,我若让不称职的官吏留任,那这地方的百姓都要哭。”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对于清正廉明的范仲淹来说,他的眼泪不会轻易流出。范仲淹的眼泪,让后人在他铁面无私的政治生涯中,也看到了他柔情的一面。而他刚正不阿的秉性和宽容仁厚的胸怀,值得后人学习。

范仲淹食粥的故事范仲淹故事大全2

范仲淹自幼就失去了父亲,母亲为了使儿子和自己得以生存下去,只得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范仲淹的姓也改成了朱。

范仲淹长大后知道自己亲生父亲姓范,便想恢复自己原来的姓,可是继父不同意,两人为此闹得不可开交,因此,范仲淹便从家里出来,住进了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开始了刻苦读书的生活。寺庙里的日子是很清苦的,而当时范仲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又特别大,所以他经常吃饭时端起碗,几口就扒得精光,还没到下一顿时就已经饿得头晕眼花,以至于看书时也无法集中精力。怎么办呢?他想出了办法,每天早晨煮好一锅稀粥,等冷凝结成粥块以后,用刀在上面划个十字,切成四块,早晚饭各吃两块。而下饭的菜呢,更加简单,仅切一点咸菜就行了。

范仲淹就这样在醴泉寺里刻苦读书,他懂得了很多道理,长了不少知识。为了开阔眼界,增长更多的知识,他不远千里来到应天府,进了当时很有名气的南都学舍,拜著名学者戚同文为师。因为范仲淹很穷,经常吃不上饭,刚开始还能喝点稀粥,后来稀粥也没了,每当太阳落山时,他才胡乱吃点东西,可是他从来没有为吃饭这个问题而分心,而是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刻苦了。他为自己制订了严密的学习计划,每天不完成计划决不睡觉。在严寒的冬夜里,每当他学习感到疲倦时,他就用冷水洗脸,提提精神,学习环境虽然这样艰苦,可是范仲淹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

范仲淹就这样凭着一股坚定的信念,十几年如一日,勤奋学习,后来终于取得成就,成为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贝蒂说:“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温塞特说:“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丁玲说:“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古今中外大凡仁人志士,明达贤者,无不经过困苦磨砺。而伴随他们走过磨难的,就是他们心中的信念。事实证明,只要心中有了信念,就没有闯不过的“火焰山”,只要心中有了信念,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

范仲淹食粥的故事范仲淹故事大全3

在范仲淹的情感世界中,最突出的是一个“忧”字。他在《岳阳楼记》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一连六个“忧”,借楼抒怀,道出了自己那鲜明的忧乐观。本来,有喜有忧,属人之常情、事之常理,但在那种平民百姓的“天下之乐”少之又少的年代,范文正公的忧自然也就远多于乐了。难怪他在短短的《岳阳楼记》中就“忧”字连篇。

无论什么人,也无论处于什么时代,总会有忧愁,问题在于忧什么、为谁忧。范仲淹的“忧其民”、“忧其君”,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忧国忧民。一个“忧”字,既不为“物喜”,亦非为“己悲”,而完全表达的是他那“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境界和政治抱负。他以忧国忧民之心,多次上书朝廷,直陈己见。他写的《奏上时务书》、《上执政书》、《上时相议制举书》等,提出了“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听”,“固邦本者,在乎举县令,择郡守,以救民之弊也”等改革措施。其中,《上执政书》是在他居母丧期间写的。旧时官员丁忧期间,通常是不必问国事的,但他为了“四海生灵长见太平”,还是“冒哀上书,言国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仅此一事,便可见其“忧”之一斑。

范仲淹的“忧”,归根到底是为普通百姓而忧。他在任兴化县令时,发动当地民夫建成数百里让“民享其利”的捍海堤,被百姓誉称为“范公堤”。他位高权重时,则极力为百姓选好官。据《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庆历三年十月,朝廷为整顿吏治,决定逐路(注:路,是宋朝行政区划的名称)选拔转运使,对不称职者皆行罢免。在审查名单时,范仲淹把那些庸碌无能的转运使的名字,毫不客气地一笔勾掉。与范仲淹一同审核名单的富弼见勾掉甚多,心有不忍,便劝道:“一笔勾之甚易,焉知一家哭矣!”范仲淹回答:“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义无反顾地坚持将庸碌无为者勾掉。在范仲淹的眼里,“一家哭”与“一路哭”孰轻孰重是显而易见的。为了让更多的普通百姓笑,只好让少数不肯干事或干不成事的庸官(包括他们的家人)哭了。

范仲淹屡遭罢黜,忧国忧民的志向不改。有人对此曾提出过疑问,范仲淹的回答是:“我道则然,苟尚未遂弃,假百用百黜,亦不悔。”(《范文正公集》附录)我的信念是不变的,为了信念,就是用我一百次、罢免我一百次,也不后悔。他的信念是什么呢?当然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的趣事 篇2

一、身体力行下的旅游实践

生活在北宋盛世的范仲淹, 继承了前辈的一些传统, 对山水风景有着特殊的情感。韩泽就曾经在《淄州长山县范文正记》中这样说:“范仲淹尝庐于长白, 日自讽诵, 刻苦不暇……一日, 超然遐举四走, 方外求老师巨儒。”根据韩泽这段文字的记载, 年轻时候的范仲淹不单单只是进行了旅游的活动, 而且在旅游的过程中还结交了很多的朋友、老师, 也是成就自己学业的一个重要影响面。 也正是基于范仲淹对于旅游活动的正确认识, 才会出现和王镐、 屈应元一起云游四海的故事。并且在此之前的景德三年的时候, 当时刚刚18岁的范仲淹就已经经历了和广宣大师一起云游紫阁云的故事。因为这种不一样的旅游经历和活动, 让范仲淹在不到几年的时间内, 就已经在旅游界享有美誉。到了天禧二年的时候, 已经年近30岁的范仲淹又开始了自己的河北旅程, 并且在云游的时候还留下了著名的《河朔吟》诗篇。到了天圣四年的时候, 范仲淹开始正式步入仕途, 在兴华任职知县。任职之后的第二年就已经云游浙江两次, 而且还到了杭州等著名的旅游城市。云游杭州的时候还特意拜访了隐士林璞等, 与其相谈甚欢, 非常融洽[2]32。 从现在保留下来的诗篇来看, 范仲淹对于这次云游浙江非常满意。到了景佑元年时, 范仲淹被调任到睦州。在政治事务相对轻松的时候, 范仲淹还经常和自己的同事一起出游外地, 游览乌龙山、 攀登承天寺等。到了天佑三年的时候, 范仲淹被贬职为饶州的知州。范仲淹并没有因此不快乐, 因为在这里范仲淹再次领悟到了知州的著名山水风景, 而且在工作闲暇的时候还到邻边的江州游玩, 目的就是为了到心仪已久的庐山。宝元元年, 范仲淹又赴任润州, 在赴任的过程中, 首先是拜访了狄仁杰的宗祠, 还特意写作了 《唐狄公碑》, 在诗句中彰显了自己的才识和个性。然后又游览了南康军名寺。就这样边赴任边游览就到了润州。到了润州之后没有休息, 就马不停蹄驱车赶往茅山。皇佑元年, 已经年近花甲的范仲淹又被调任到杭州当知州。置身于人间天堂的范仲淹一有闲暇时间, 就会游览杭州各地的风景名胜。

范仲淹可以说是早起宋学的领军人物, 也是当时所有士大夫的榜样。范仲淹的一举一动, 对当时的社会影响很大。所以, 范仲淹的旅游活动自然也就对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产生了不同凡响的影响。

二、热爱旅游, 扩大旅游的影响力

在范仲淹所留下的所有的记载文字中, 直接宣传旅游的作品非常少, 但是能够明确地表现出对旅游的热爱和向往的心情的诗篇还是非常多的。比如说《寄题孙氏碧鲜亭》:“坐啸此亭中, 行歌此亭际。逍遥复逍遥, 不知千万岁。”表现出对于山水之情无限的热爱。除此之外还有《送徐允升归九华山》、《送真元上人至吴中》 和《赠都下隐者》等, 都强烈地表达出类似的思想感情。范仲淹在宣传旅游胜地的最主要内容就是详细地介绍旅游的目的地的具体位置和样貌, 然后通过诗文或者作画的形式保存下来。至于选择这种方式表达是因为当时的信息传递工具的不发达和范仲淹在这些方面具有很高超的造诣。范仲淹也是才华横溢的大才子, 琴棋书画也是非常的精通, 尤其是绘画的造诣更是望尘莫及。在范仲淹早年的时候就已经作过《百官图》, 在当时的政坛界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高超的绘画也让范仲淹在旅游方面更具有优势[3]182。宝元二年的时候, 范仲淹在任职越州知州的路途中, 就曾经和李泰伯通过书信进行交流, 并且附带了一幅自己绘制的地图介绍越州的地理趋势。写信的动机并不是完全的宣传旅游目的地, 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说, 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介绍了越州这个地方的风景名胜的位置。范仲淹在宣传旅游的时候也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 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诗文的创作。通过上述材料的叙述, 范仲淹在有生之年几乎游历了国内大大小小所有的名山胜地, 每次到达一个地方, 就会创作一首诗留做纪念, 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和情感。但是这些诗文并不是都是记载在书本方面, 有的还会刻在石碑上或者是绝壁上。但是不管用何种方式流传下来, 都对以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按照前面所说的, 范仲淹是宋代有名的贤士, 道德言论的影响力非常大, 可以说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整个士大夫阶层的整体动向。所以, 所有关于范仲淹创作的旅游诗文、绘画形式, 都会因为范仲淹所特有的人格魅力, 在无形之中对旅游就起到了一种宣传的作用, 使得旅游的形象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范仲淹在宣传旅游的时候, 也是对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的一种肯定。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 范仲淹曾经“尝推其俸以食四方遊士……仲淹晏如也”[4]72。在范仲淹任职的时候, 对于来来往往的宾客都是盛情款待, 而且款待的方式就是游览各种不一样的风景名胜。而且还经常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前来一起旅游, 比如说上文提到的在越州就邀请了李泰伯, 在润州的时候邀请了滕宗谅等。

三、善于开发旅游资源, 加速旅游业的发展

范仲淹每到一个地方任职的时候, 都会把当地已经失修的古代建筑和旅游资源重新进行整修并增设相应的娱乐设施, 范仲淹把这份工作当作自己一种不可推辞的工作。在宝元元年的时候, 范仲淹到越州任职知州的时候, 刚刚抵达越州的地界, 就先拜访了当地的狄仁杰的宗祠, 然后开始感叹宗祠怎么可以如此破烂不堪, 于是立即派人对此进行整修和改造。在越州的时候, 范仲淹还建立了一个清白堂, 是专门为邀请好友前来吟诗作对休息的地方。在天圣年间, 范仲淹被调任睦州, 同时也是对睦州的名胜古迹进行了系统的翻修和改造, 其中就有著名的———严子陵钓台。如果建立清白堂和修复严子陵钓台等行为属于一种教化思想的影响, 并不是完全为了旅游的目的。那么范仲淹将百花洲开发成旅游胜地的意图就是非常的明显了。

庆历七年的时候, 范仲淹到邓州任职知州, 第二年的七月份, 范仲淹就开始派人修建百花洲, 历时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根据史料的记载, 范仲淹任职邓州知州的时候, 什么事情都是为民众考虑, 通过民众的意见决定自己的政策实施。方圆百里之内的民众都非常爱戴范仲淹。建成之后的百花洲是一个主题性质非常鲜明的公园, 也属于一种大型的游乐场所。每次过节这里面都会人山人海, 非常热闹。范仲淹对于修建百花洲也是非常的满意, 又是作诗歌颂, 又是绘画纪念。与此同时还邀请自己的好友都过来, 来到百花洲这个地方赏花游玩。范仲淹在任职邓州期间, 除了修建一个百花洲之外, 还修复了览秀庭, 正好和百花洲互为犄角之势, 相互映衬。

沈括在自己创作的《梦溪笔谈》中也专门记载了范仲淹任职杭州知州时期发生的事情“:皇祐二年, 吴中大饥……是时范文正领浙西, 发粟及募民存饷, 为术甚备。吴人喜竟渡, 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竟渡, 太守日出宴于湖上, 居民空巷出游……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 皆欲以发有余之财。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 仰食于公私者, 日无虑数万人”[5]63。这是一个史上最有创意的一个举动, 也是拯救饥荒史上和旅游史上最伟大的壮举。这个创举将范仲淹的才华完完全全地表现得淋漓尽致, 也充分说明了范仲淹对经济思想的理解和旅游功能的深刻认识。这些举措得以如此实施也是因为自己的长年累月的旅游实践的积累。范仲淹的这项创举不单单引起了经济界的重视, 被现在的西方学者认为是最伟大的经济思想, 而且在旅游界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中国的一些史学家并不认为中国古代存在一定意义上的旅游事业, 但是通过范仲淹的这些实例, 所有不认同古代史上存有旅游事业的专家学者都需要改变自己的思想, 对范仲淹的认识需要重新作出调整。

范仲淹是一位以刚正不阿、忠君爱民等优秀品质著称的、世世代代受到世人尊敬的前辈。而且他那种非常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 更是成为当时所有士大夫的楷模和榜样。“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诗句都非常准确地表达了范仲淹的内心世界和为国为民的想法。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范仲淹.范仲淹全集[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3]范仲淹.范文正公集[M].四部丛刊本.

[4]方健.范仲淹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范仲淹的“三光” 篇3

从此,范仲淹的直谏,就名闻朝廷了。1029年的冬至快到了。61岁的刘太后望着宋朝的天空,愉快地筹划起生日。她已经在宋仁宗身后垂帘听政7年,现在,她想由天子带着群臣来拜寿。此念一出,别人还没说话,范仲淹就跳了出来:“不行!太后過生日,是皇帝的家事,扯上文武百官跪拜,岂不乱了后世的体统?”范仲淹越说越激动,干脆连还政于皇帝、退居深宫的话,也说了个痛快。老太太一生气,就把他贬出京城。他的同僚好友纷纷赶来饯行,对他的行为赞不绝口:“此行极光(极其光荣)。”

过了几年,刘太后去世了,宋仁宗把范仲淹召回。然而他屁股还没坐热,就和皇帝吵了起来,原因是宋仁宗想废掉郭皇后。既然平民都可以因“七出”之罪而休妻,何况一个皇帝?所以宰相吕夷简连忙举双手赞成,范仲淹却摆出一堆大道理,不让仁宗离婚。最终仁宗烦得受不了,把范仲淹贬到睦州了事。京城官员闻讯,又一次热热闹闹地来送别,大声赞扬:“此行愈光(更为光荣)。”

没多久,范仲淹又回到了中央。这一次,他画了一幅《百官图》进献仁宗,嘲弄宰相吕夷简一味提拔亲信、朋比为奸。吕夷简跳脚大骂他离间君臣,于是范仲淹又被贬到饶州。士大夫们轰动了,第三次跑来喝饯行酒,啧啧称赞:“此行尤光(特别光荣)。”几起几落的范仲淹听罢大笑道:“这样的荣耀,我已经前后三次了。”言毕,这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转过身,挺直了背脊,迈开大步,洒脱而去。

《范仲淹》的故事 篇4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5月20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通行有《四部丛刊》影明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历史故事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出生在苏州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童年时代清贫的生活使他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入朝为官后,他依然如此。

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深知他的习惯和家规。因此,结婚前夕,范纯仁对婚礼大操大办自然不敢妄想,他想来想去,最后决定只买两件稍微好些的衣服,这样于父亲。妻子两边都能说得过去。于是,范纯仁将计划购置的衣服列出清单,壮着胆子交给父亲审定。

谁知范仲淹看过单子,立即板起了面孔,说道: “婚姻自然是人生大事,但这与节俭有什么矛盾?怎么可以借口“人生大事”而奢侈浪费呢?”

父亲的一番话说得范纯仁满面羞愧,他鼓足勇气对父亲说: “范家节俭的家风,孩儿自幼熟知,购置奢华贵重用品,儿子知错。可是如实禀报父亲大人。新人想以罗绮做幔帐,孩儿知道这不合范家家风,故不敢答应,可她的父母又出面提出,孩儿碍于他们的情面就没敢再坚持下去。”

范仲淹听后勃然大怒: “你知错认改,我不再追究。但是范家几十年来,以节俭自守,以奢侈为耻。用罗绮做幔帐,岂不坏了家风?情面事小,家风事大,你可以告诉,如若坚持以罗绮做幔帐,那我范仲淹就敢把它拿到院子里烧掉!”

由于范仲淹的坚持,范纯仁的婚礼办得十分俭朴,既没有购置贵重奢侈的物品,也没有举得隆重奢侈的婚礼,不仅范仲淹的家风得以维持,同僚们也从中受到很大教育。

★ 范仲淹的故事

★ 《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

★ 范仲淹送礼励志人物故事

★ 《范仲淹的故事》课文的教学反思

★ 范仲淹啖粥苦读的故事

★ 范仲淹刻苦读书的小故事

★ 范仲淹简介

★ 故事教案

★ 范仲淹颁奖词600字

范仲淹的科举观 篇5

关键词:范仲淹;科举改革;背景;内容;影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庆历四年(1044)春,范仲淹任参知政事,主持了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本文试图从范仲淹“庆历新政”中科举改革的背景出发,探讨其这次科举改革的内容、作用与意义以及对之后科举发展的影响。

一、科举改革的社会背景

范仲淹步入政坛时,北宋经过建国初期的励精图治,改变了五代十国留下来的残弱与贫瘠,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毕竟五代时期中原国力元气大伤,之后各种政治斗争积累的重重社会矛盾,宋真宗时由大兴道观和东封西祀而导致的国库空虚、积贫积弱及种种社会危机在仁宗亲政时期已经显现出来,吏治腐败,政治危机;四冗为患,国力日衰。

二、科举改革的内容和罢黜

范仲淹在天圣五年(1027)的.《上执政书》中就提出了“慎选举,敦教育”的改革思想,当时他对加强国民教育问题已达到了很高的认识水平,称教育为“择才之本,致理之基”,应“复学校之制”;对于科举考试“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的僵化方式给予了批评,提出了“先策论以观其大要,次诗赋以观其全才,以大要定其去留,以全才升其等级”①。庆历三年(1043)九月,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提出“精贡举”,包括了改革科举考试制度与加强教育兴办学校两个方面,其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一)“立学合保荐送之法”

(1)诸路州府军监各令立学,如本处修学人数达到二百人以上,允许另外设置县学。《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二四记载:诸路州府军监除旧有学校外,其余并各令立学……在学教授,候及三年,无私过,本处具教授人数并本人履业事状,保明闻奏,当议等第特授恩泽。

(2)规定了诸路州府军监学的入学条件。初入郡学人,须有到省举人二人委保是本乡人事或寄居已久,无不孝不悌、逾滥之行,即不曾犯刑责或曾经官司罚赎、情理不重者,方得入学。

(3)应举人必须在学听读一定的时日,方能参加解试。据《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二四至二五记载:“应取解,逐处在学本贯人,并以入学听习至秋赋投状日前及三百日以上,旧得解人百日以上,方许取应。内有亲老别无得力弟兄侍养,致在学日数不足者,除依例合保外,别召命官一员或到省举人三名委保诣实,亦许取应。”

(4)应举人必须互相结保,有关官员严加稽查,以保明行实。《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二五:进士、诸科举人,每三人为一保,所保之事有七:一隐忧匿服;二曾犯刑责;三不孝不悌,迹状彰明;四故犯条宪,两经赎罚,或未经赎罚,为害乡里;五籍非本土,假户冒名;六祖、父犯十恶四等以上罪;七身是工商杂类及曾为僧道者,并不得取应。

(二)“先策论过落、简诗赋考式、问诸科大义之法”

(1)进士考试分为策、论、诗赋三场,帖经、墨义并罢;先策论后诗赋;解试“三场皆通考去留”,省试则随场去留。《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二五:(解试)进士并试三场:先试策三道,一问经史,二问时务;次试论一首;次试诗、赋各一首。三场皆通考去留。旧试帖经、墨义,今并罢。诗、赋、论于“九经”、诸子史内出题,其策题即通问历代书史及时务,并不得于偏僻小处文字中。

(2)“简诗赋考式”。重新规定了策论诗赋的“不考式”、“点式”、“抹式”;并规定“今后进士依自来所试赋格外,特许依仿唐人赋体”。“三点当一抹,降一等。涂注乙字,并须卷后计数,不得揩洗。每场一卷内涂注乙五字已上为一点,十五字以上为一抹。”

三、科举改革的意义及影响

通观整个庆历新政,这是一场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政治改革,是把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有利于“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实行“先策论后诗赋”,又在重策论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有利于选拔经世致用的优秀人才。

范仲淹的庆历科举改革合乎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北宋王朝留下了丰功伟绩,其影响也是巨大的。王安石的熙宁科举改革就是庆历科举改革的继续和发展,其在很多方面,比庆历科举改革更为坚决和彻底,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可谓前启后承,使宋代科举进入了学校选士与科举取士并行的新阶段。

范仲淹的科举改革也有不妥之处。如“诸州发解,已令知州、通判、职官、令录等保明行实,更不封弥、誊录”,但属白璧微瑕。总的说来,庆历科举改革于历史,是一场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有力地推动了那个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与上层建筑的进步,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范仲淹的生平轶事 篇6

大宋年间,延安终日黄沙滚滚,别说庄稼长不好,就连吃水都困难,且与临近的西夏国战事不断。丞相范仲淹来到延安任总兵,随身带了四个大行囊,装的是菜种、豆种、笔墨纸砚和书籍。

范仲淹到任后,立刻发动士兵开荒种地,将他带去的种子播种在黄土里;勤加操练军队,将分散在山沟里的农民聚居在一起。西夏国不敢再轻易来犯。

两年后,正是牛羊肥壮谷子黄的时候,西夏国主给范仲淹送来一封书信,提出要到延安看看新修好的宝塔,信上特别提出,到时自带干粮,决不打扰百姓。范仲淹知道这是与西夏修好的机会,便回信表示欢迎。

西夏国主来延安作客时,全城张灯结彩,范仲淹亲自出城迎接。

客人进了城,果然连茶水也不喝一口。范大人到城外番营回访,看见帐篷内正在做菜,除了羊肉、牛肉外,还有一种大块头的青菜,询问后才知道,那是西夏人最爱吃的雪里蕻。

范仲淹与西夏国主闲谈时,讲起自己最爱吃蚕豆,青蚕豆鲜嫩味美,老蚕豆可以炒熟吃,作菜作粮都可以,西夏国主听了当即要求看一看蚕豆是什么样子。

国主看了蚕豆,也想吃,可有言在先,不便直说。范仲淹看透了对方的心思,当即叫手下人拿来一斗蚕豆瓣,笑着说:“大王爱吃雪里蕻,本帅爱吃蚕豆,为了将你的爱好和我的爱好合为一好,何不将两样东西合做一道菜看看味道如何?”西夏国主大喜:“蒙范大人不弃,敬请一试!”

不一会儿,一盘蚕豆瓣烧雪里蕻端上来,香味四溢。西夏国主大加称赞,范仲淹说:“如此好菜,乃汉番两家合二为一所得,故而味道鲜美绝伦!”西夏国主听了高兴地说:“这便是两好合一好,汉家番家只有和睦相处,才会有快活的日子呀!”

范仲淹的趣事 篇7

北宋“完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正是这种进退尤忧的文学再现, 掷地有声的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他民本思想的政治凝见。

范仲淹之于北宋, 可谓英雄更兼圣贤。政治上他锐意改革、励精图治, “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 直言敢谏, 厉尚风节、讥切时弊, 开创了宋代“朝堂辩争”的议政之风。这一切壮举都缘自他素以天下为己任, 无论在朝中, 在边防, 还是在地方, 他总是心忧黎民, 兼济苍生。欧阳修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当朝名臣韩琦称他是“前不愧古人, 后可师于来者”的圣人。难怪元代诗人王恽有诗赞曰:“拂拭残碑览德辉, 千年包范见留题。惊乌绕匝中庭柏, 犹畏霜威不敢栖。”赞颂范仲淹与包拯齐名, 其刚正廉洁、为国为民的人格操守, 就算是千百年后, 那些绕柏飞舞的乌鸦也不敢停靠。

北宋庆历新政失败后, 范仲淹遭到保守势力的打压, 宋仁宗庆历五年获谗被贬离京, 谪守邓州知州, 宦海相惜的老朋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乃重修岳阳楼”, 致函范公:“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 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范公遂作《岳阳楼记》以记之。“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作此文时范公已五十有七, 在宦海中沉浮了大半生的他早已明镜秋霜, 细嚼如烟往事, 禁不住思绪跌宕, 感触悠远, 独步徘徊, 自求自责, 忧国忧民, 总述历代先贤, 把自己一生的政治阅历以及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 借洞庭湖波澜壮阔的万千气象决堤而出, 汇成一曲“先民而忧, 后民而乐”的生命豪歌。

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相辉映。叙事简明, 写景铺张, 抒情真切, 议论精辟, 触景生情, 情中蕴志, 别具匠心。语句骈散相宜, 骈句描绘, 散句论叙, 偶亦用韵, 自成一体。文章不对岳阳楼本身作描写, 而是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览物而悲, 览物而喜, 一阴一晴, 一悲一喜, 情随景生, 情景交融, 后借“古仁人之心”表现出“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不计个人的荣辱与得失, 总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忧国忧民之心如炽如焰, 是谓“进亦忧, 退亦忧”。进而忧民, 退而忧君, 忧君亦是忧民, 归根结底, 所忧所虑?答曰:“民生社稷。”替民忧, 替君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答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以此收束全文, 其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民本思想早已青翠欲滴。

《岳阳楼记》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除其高超的文艺价值外, 当是它崇高的思想境界。孟子曰:“达则兼善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这几乎成为封建士大夫的人生信条。“达”与“穷”所折射出的精神内涵, 其实就是民本人格的高尚与趋利避害的人性。撕裂加斗争, 形成一种东方式的灵与肉, 民本人格的灵魂与个体生存的肉体之间的剧烈冲突, 在这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中, 更多的人则是企求在二者之间保持一种适度的张力, 寻得某种微妙的平衡。而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之时, 正贬官在外, 适任邓州知州, 正所谓“处江湖之远”, 多次获谗被贬的政治经历所导致的身心交瘁, 红尘三界, 足以让他有理由在人生态度上取向“独善其身”, 不在其位而不谋其政, 落得个清闲自在。可是他却不甘沉默, 始终如一地以天下为己任, 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来勉励自己和老友腾子京, 并以此告诫世人, 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再则, 一个人要做到先忧, 就必须有胆、有识、有志, 这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一个先忧之士在他建立了功绩之后还能后乐, 那才更加光照千秋。从范仲淹的言行中所透视出的人文精神及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人格, 于今天无疑仍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范仲淹的为官风范 篇8

提到范仲淹,世界华人大都知道他的那句至理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然范仲淹这句话是处于千年之外的一腔生命感慨,然而其人文精神之高度,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眼前的一座挺拔“高山”。有人曾说,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这一政治号角出世,正是与我们共产党人普世价值体系相契合的最早体现。由此可见,千年之外的范公令人高山仰止,是因为他为中华民族扬起了不朽的为官风范。

其实,范仲淹的政治抱负以及他的入世做人准则,绝不是简单地一声口号,这句话,确实是他身体力行的一个标杆。

一、做官为民。范仲淹自小家境颠簸流离,与底层百姓结下了骨肉血缘。他体谅百姓疾苦,乐于先人后己。

范仲淹担任邠州地方官时,有一天闲暇无事,带同僚属下,在四川省罗江县御营镇响石村范家大院设置酒宴,还没有举杯饮酒,就看到有几个披麻戴孝的人在营造下葬的器具,却没有十分气愤,而是急忙派人去询问他们。原来是一个客居在邠州的读书人死了,准备埋葬在近郊,但是棺材、墓穴和其他送葬器物都还没有着落。范仲淹听后露出哀悼的神情,立即撤去酒席,并给丧家一笔可观的钱,让他们办完丧事。参加宴会的客人中间有的为此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还有一次,范仲淹让次子范纯仁到苏州去往四川运麦子。范纯仁回来时碰见了熟人石曼卿,得知他因逢亲之丧,无钱运柩返乡,故停留在此。范纯仁便将一船的麦子全部送给了石曼卿,助其得以还乡。范纯仁回到家中,因无法向父亲交差,所以久久地站立在父亲身旁,没敢提及此事。范仲淹问他道:“你在苏州遇到朋友了吗?”范纯仁回答说:“路过丹阳时,碰到了石曼卿,他因亲人丧事,没钱运柩回乡,而被困在那里。”范仲淹立刻说道:“你为什么不把船上的麦子全部送给他呢?”范纯仁回答说:“我已经送给他了。”范仲淹听后,对儿子的做法感到高兴,并夸奖他做的很对。

这些小事在现在看来,好像只是做官为民的一片心景,而在千年之外的封建社会里,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爱民思想却是与日月同辉啊。

二、知过之心。范仲淹一生好学而谦遂。对于自己的过错和别人的意见,是乐意接受的。《宋人佚事汇编》中有这样一件事:范仲淹曾给别人写墓志铭。当他写完封好,正准备寄走时,忽然想起说:“不能不让尹师鲁看一看。”第二天,便把墓志铭交给尹师鲁过目。师鲁看后说:“你的文章当前影响很大,后代人将会引用你的文章作根据,所以下笔不能不谨慎啊。如今你把转运史写成部刺史,把知州写成太守等汉代官名,的确是够清雅的了,但是当今已经没有这些官名了,后代必将因此产生疑惑,这正是引起庸俗的儒生们争论不休的原因啊。”范仲淹听了师鲁的话后,就用手按着小桌子说:“幸亏请你过目,不然,我差一点就失误千年了。”

做人为官,谦遂,纳谏是“天下为民”必须具备的做人品质,更是为官者“天下为先”的人性基石。范仲淹,这一点做到了,并成为我国千年人文历史上的一个典范。

三、清正廉洁。为官者,要做到“天下为先”,究竟有多难,对于持官谋己利者是难于上青天的难,而对于持官为民者那就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了。要想做官不累,照范仲淹的身体力行经验来说,那就是做到“施政清廉”。清廉是做官人轻松自如的法宝。

范仲淹就是宋朝以来,历史上的一位清廉官员。当年的宋朝政治上已步入官员腐败期,官僚机构的运作开始不灵。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就最先提出改革的口号,向仁宗皇帝提出十大建议,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建议皇上:减轻赋税、廉洁吏治、加强武备、加强军队建设、加强法制等共10条。当时他做参知政事(副宰相),负责惩办贪官污吏。由于他的清正廉洁,和严厉查办,致使当时的腐败官员们都对他感到畏惧。因而就不敢仗着胆子去贪腐。当时朝中曾流传一句话说:“只要范仲淹拿大笔一勾,一个腐败家庭就要痛哭流涕。”因为他对贪官只要勾了,就查,一查就抓,一抓就判,那么这个家庭就要痛哭流涕。但范仲淹说:“我宁可大笔一挥,让一个腐败家庭痛哭流涕,我不能让一路的百姓痛哭流涕。”(注:路,是当时宋朝的一个建制,若干个县可以组成一个路。)正因为他雷厉风行的反贪污,反腐败,遭到了保守派的竭力攻击,因此他只干了不到3年副宰相,便被贬职做了知州。

而心怀天下百姓的范仲淹,被贬官后却为民之心怡然昭然于世。他那篇千古名文《岳阳楼记》就是他被贬职时写出来的。很多人都到岳阳楼去过,很多人都写过岳阳楼记,范仲淹怎么写的呢?他就抓住了由岳阳楼记一个悲、一个喜,比如说“阴风怒号,浊浪排空”,那时候你感到很悲凉;第二个就是“春和景明,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就很喜,他抓住悲、喜两个字,不是景物让我们喜,而是天下事让我们忧,一腔为民抱负让我们喜。最后他就归结一个结论:我们当官的只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实际上就在封建时代给所有的封建士大夫提出一个忧乐标准,也更是与我们当前“为民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做人民公仆”的价值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范仲淹是古代“天下为先”思想的先行者,而他的思想正好契合了我们共产党人的人文价值体系思想观。天下为先,即是人民为先,而我们的天下为公,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就是“天下为先”的更具体体现,那么我们的入世为官思想就得像范仲淹那样,做到“一心为民,谦虚纳谏,公而忘私,清正廉洁”这四点。

历史是一面镜子,范仲淹就是这面镜子中值得我们为官者引以为鉴的一座丰碑。文

范仲淹的历史故事 篇9

人物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5月20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通行有《四部丛刊》影明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故事一:划粥断齑

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师父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母亲絮叨规劝,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

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充耳不闻钟声,忘记了吃饭,再去打饭时,又过了时辰。好心的厨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动给他送饭来,仲淹很过意不去,给别人添了麻烦。

为了读书方便,他自己备了小锅小灶,自炊起来。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用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中。坡坡岭岭,沟沟坎坎,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还有苋菜、苦菜、荠荠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陈等十几种可食的野菜。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拔几种野菜回来。吃饭时,把十几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碎末,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一顿佐餐的菜便成了。

这就是“断齑”,齑ji,切成碎末的韭菜、葱蒜等。划粥断齑,既简约又清淡,省时、省力、省钱,可谓范仲淹的`创造!醴泉寺读书三年,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故事二:窖金苦读

有一次,范仲淹在洞中读书时,两只老鼠跳进粥锅吱吱乱叫,他抬头一看,是一白一黄两只小老鼠。范仲淹忙将老鼠驱赶出去。两鼠慌忙逃出洞外,钻到荆树两侧。范仲淹追到树下,见一侧鼠洞闪着黄光,一侧鼠洞闪着白光,他很惊奇,取来铁锹挖开一侧鼠洞,下面竟然是一个大地窖,扒开土石,却是满满一窖黄金,他随手埋好。又挖开另一侧鼠洞,见是一窖白银,仍不动分文,埋好如初,复回洞中挑灯夜读。

离开寺中三十年后,醴泉寺遭受火灾,慧通大师不忍寺庙毁在自己手中,便派人找到已延州戍边的范仲淹求援。范仲淹询问了寺庙的情况,热情款待来人,但只字不提援修寺庙的事情,临走时修书一封并赠送了两包上好的茶叶,让来人回复慧通大师。庙中和尚听说范仲淹闭口不提修庙一事,心中愤然。

一天,慧通大师展信见是一首五言诗:“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寺院,一半济僧人。”慧通等人对范仲淹不贪财货、密覆不取的高尚品格更添无限敬意,用所掘金银修缮寺庙,醴泉寺得以复兴。这便是邹平妇孺皆知的“窖金苦读”、“窖金捐僧”的故事。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三年,这在他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反思 篇10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反思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反思“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今天早上师生以激情的诵读结束了16课《范仲淹的故事》的教学。我走出教室,仰望天空,心中升腾起一股熊熊燃烧的火焰,那是先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胸怀,点燃了我心中的火炬。我这把火炬又点燃了五十八把小火炬,照亮了我们师生不断超越自我的人生轨迹课堂上,有学生深情地讲着范仲淹的故事,有学生点评着,有学生提问着。一学生刚讲完“划粥割齑”的故事,有学生就提问:为什么范仲淹对这种清贫的生活毫不介意?众多学生回答:因为他心中有远大的志向,那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这么高水平的回答,即出乎我的意料,又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我的.学生们课前预习充分,他们早已被先生刻苦学习、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感化了,走近先生,近距离和先生对话了。是啊,自立自强、勤奋好学、奋发向上、胸怀大志……这些人类的美德,像一颗颗钻石,在历史的星空中永远闪亮。作为老师,带领自己的学生仰望星空,撷取那一颗颗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星星,点燃起心中的火炬,照亮不断超越自我的人生轨迹,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吗?

范仲淹的积极财政政策 篇11

首先,组织由政府牵头、当地富豪参加的“西湖杯”龙舟比赛等体育文化活动,并且和市政府主要官员出席开幕式和助兴宴会。引得“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当然,各参赛队费用自理。其次,启动民间投资,增加就业。利用当地群众对宗教的热诚,召集各寺庙的主持开会,说太旱之年工钱便宜,趁机会可以大修庙宇。于是各寺纷纷上马新项目,吸引了不少民间资金,各寺庙面貌也为之一新。第三,增加财政支出,实行以工代赈。借机整修了仓库和官邸,每天投入的劳动力达上千人。

当地的检察机关不理解这些新政策,给他奏了一本,说他“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公私兴造,伤耗民力。”范市长向皇帝解释说,他这么做,是为了发掘多余之财,来接济贫穷的人家;贸易、饮食、工技、服力的人,借此吃饭的每天有几万人。这是应对灾情最好的措施了c果然,这一年两浙其他地方饿死了许多人,惟独“杭州晏然,民不流徙”。

这是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下的故事。范仲淹比美国“罗斯福新政”早900多年搞了积极财政政策!

而且,在当前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备受关注的情况下,他的实践对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转型是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的。

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当然是不能简单等同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它的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增支,也可以是减税,可以是政策引导,也可以是重点扶持,从着力点上讲,可以是拉动投资,也可以是刺激消费!而从资金使用效益上看,能拉动消费恐怕比直接增加投资更有效率些。因为增加消费不仅可带动投资,增加就业,甚至在特定条件下能起到扶贫、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

消费的这种重要作用,甚至2000多年前的管子就有很深刻的认识了。他在《管子·侈靡篇》中认为,让富人奢侈一点,穷人就有工作做了,不必依赖救济就能生存。他举例子说:“雕卵而后瀹之,雕栋而后爨之。”意思是把鸡蛋先涂绘成彩蛋然后煮,把木头先雕刻装饰了再去烧。通过劳动,商品的附加值增大了,彩绘和雕饰的劳动付出,在消费中获得了补偿。

虽然这个例子有点夸张,但这是事实求是的政治家的见解。如果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的贫富悬殊短期内难以弥合,而又不能采取“均贫富”的“吃大户”政策,那么,采取适当措施鼓励富人增加消费,让他们自愿地痛快花钱,确实可以起到增加就业,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这总比其转移资产到国外,或者把钱存在银行、地窖对社会的贡献要更大些,或者说坏处更小些。虽然这也只可算是治标不治本的次优方案!因此,在投资过度的情况下,把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从拉动投资转到刺激消费上来,应该是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当然,政府资金除外,人民血汗钱是不能随便乱花的。

范仲淹的趣事 篇12

可以把以上内容归结到三个问题上进行思考:一是《岳阳楼记》写景的目的究竟何在?二是滕子京真是胸怀“如洞庭湖一样宽广博大”之人吗?三是范仲淹是个什么样的人?解决了这三个问题, 就可以相对准确地解释此文的写作目的了。

一. 《岳阳楼记》写景的特色和用意究竟是什么?

陈老师文章中认为《岳阳楼记》所写的“悲景”和“乐景”, 是为了构成对比, 体现其政绩显著有作为。范仲淹用看似写景, 实则抒情的笔调把滕子京来到巴陵郡前后的状况进行对比, 目的在于展现他的政绩, 大力夸赞他的作为。

关于《岳阳楼记》的成文, 在文学史上一直是有争论的。很长时间以来, 有一种论调占据主流, 即认为范仲淹是根据滕子京派人送来的《洞庭秋晚图》, 并综合概括了他家乡 (苏州吴县) 太湖等江南湖泊的景色写成此文的, 他一生并未到过洞庭湖和岳阳楼。也有人考证出范仲淹小时候曾经在洞庭湖东岸读过书。我们认为这些对文章的价值并无本质影响, 倒是文章中写景的特色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大家势必都会注意到文章在写景上做了大范围的摄取, 却从来没有细致入微的刻画某一处或者某一种景物。作者所写的一切并非岳阳楼上所能见到, 而像是坐在飞机上低飞于洞庭湖上空, 任目光扫视, 无限山河尽入心中。似乎所有的景色尽收眼底, 却也只是留下微云飞花, 并没有一种景色被作者着意描摹。由此可见作者用意不在一草一花一石一树, 而是纵横开阖, 泼墨写意。如此气势博大的景物, 引发的议论抒情也必然是情怀开阔, 气象万千。如果写景的目的是为了赞扬滕子京这样一个具体的人, 那么何不精心描绘、托物寓意?自屈原以来就有用香草美人喻君子的传统, 课文中现成的“岸芷汀兰”何不生发演绎一下, 却只是一笔带过呢?

那么他写景的用意究竟何在?不妨做具体分析。本文有三段景物描写, 一是开头的总写:“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笔者认为写此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出“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下文的两种览物之情。

然后就是接下来的对悲景和喜景的两段描写, 这两段景物描写自是境界宏阔语言优美, 但是这两段文章的主脑均在段落的最后有所揭示, 为了由不同的景色写出不同心境的两种人, 并且为下文埋下伏笔, 引出下文集中的议论, 和后面的“古仁人”进行对比。目的是体现“古仁人”和以上两种人的不同, 从而在此基础上议论, 并且亮出自己崇高的政治见解: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从而慰勉和激励老友滕子京。在这里我们真的看不出有那个词语那个句子与赞扬滕子京有多少关联。

二.滕子京的胸怀真的“如洞庭湖”一样宽广吗?

陈老师文章中认为: 《岳阳楼记》直笔曲写, 借写洞庭湖的阔大气势来暗示滕子京的胸怀如洞庭湖一样宽广、博大。滕子京虽然一再遭贬谪, 但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能容得下任何的不快、怨气……

那么滕子京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他真的胸怀宽广, 如同万顷碧波的洞庭湖吗?据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的记载, 滕子京原为泾州知府, “用公使钱无度”, 拿现在的话来说, 就是“滥用公款”, 于是被人举报。朝廷把他贬到岳州 (巴陵郡) 为官, 有留用察看以观后效的意思。而在重修岳阳楼的过程中, 又故伎重演“近得万缗 (一千文) , 置库于厅侧自掌之, 不设主典案籍”, 通过设个人金库的手段, 支配财政。

这段话显然对滕子京充满了不恭, 但如果我们只凭这段话就对滕子京下定论是不科学的。要公正地评价他还需要多看看古人对他的评论。《闽书》称他“复知邵武军州事, 自任好施予, 喜建学, 为人尚气倜傥, 清廉无余财”。《宋史》评价:“宗谅尚气, 倜傥自任, 好施与, 及卒, 无余财。”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称“庆历中, 滕子京谪守巴陵, 治最为天下第一”。从这些评价中, 我们可以对他进行一个比较公允的定位, 滕子京是一个有才能、有政治抱负的人, 重义轻财、为人豪放不拘小节。在政治上, 有时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 置自身安危不顾, 常会采取极端冒进的做法。

也许“受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古语影响, 许多人误以为, 不拘小节的人一定可以成大事, 又进一步推演成不拘小节的人胸怀一定宽广。可是我们的这位滕子京长官真的“胸怀如洞庭湖一样宽广博大”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倒是否定了这种说法:“滕子京守巴陵, 修岳阳楼, 或赞其落成, 答以落甚成, 只待凭栏大哭数场!”可见此时滕子京的内心并不平和, 个人得失让他愤懑难平。说实话, “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这确实是有利于民生的事, 而重修岳阳楼, 更多的是一个形象工程, “属予作文以记之”。找谁作文?他想借助“名人效应”树立自己在政坛上的良好形象。可见, 滕子京并没有达到“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境界, 他的胸怀也并不见得有多宽广。范仲淹纵然没有去过岳阳楼, 没有在重修的工程结束后与滕子京把酒言欢, 可他何尝不了解这个老友的性格, 如果真有那封与图一起寄来的书信, 他又如何不能从中体察老友抑郁的情怀。很显然, 此时的范仲淹给予老友的应该是劝慰、勉励而不是无厘头的赞扬吧?

三.走进范仲淹的内心世界, 推究其真实的创作用意。

范仲淹少有大志, 大家都很熟悉《范仲淹苦学》那段文字, 他少年时候, 尽管家境贫寒清苦, 却“慨然有志于天下”。及他成年后, 为国为民做了不少好事。表现出崇高的人格风范。

皇祐元年 (1049年) , 范仲淹在知杭州期间, 出资购买良田千亩, 设立范氏义庄, 用以资助范氏族人。而自己晚年时积蓄已尽。一家人贫病交困, 仅借官屋暂栖, 略避风雨。

明道二年 (1033年) , 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 又闹蝗灾, 为了安定民心, 范仲淹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救灾, 仁宗不予理会, 他便质问仁宗:“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 陛下该当如何?”仁宗悚然醒悟, 就让范仲淹前去赈灾。他归来时, 还带回几把灾民充饥的野草, 送给了仁宗和后苑宫眷。

范仲淹晚年被贬为饶州知州, 在附近做县令的诗友梅尧臣, 寄了一首《灵乌赋》给他, 并告诉他说, 他在朝中屡次直言, 都被当作乌鸦不祥的叫声, 希望他从此拴紧舌头, 锁住嘴唇, 除了随意吃喝之外, 只管翱翔。范仲淹立即应和了一篇赋, 说, 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 我却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这事可以看出他的耿直和不计个人得失的秉性。

王安石在《祭范颍州文》中称范仲淹“呜呼我公, 一世之师。由初迄终, 名节无疵”。

欧阳修为范仲淹刻墓碑曰:“公少有大志, 每以天下为己任。”

可见范公才是具有“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高风亮节的“仁人”。

范仲淹是一个具有伟大人格的人, 他的光辉人性足以让很多人“高山仰止”, 他怎么会连赞扬与勉励之间的差别都分不清楚!

到这里有必要说说范仲淹跟滕子京之间的关系了。

他们有相同的命运。范仲淹两岁而孤, 母亲改嫁将他抚养成人;滕子京是幼年丧父, 由母亲刁氏夫人抚育他与弟妹成人。

他们是情谊深厚的同学。范仲淹和滕子京是同榜进士, 做官后又同在御使台为谏官, 滕子京心直口快, 因此得罪仁宗, 将其贬官出朝, 庆历改革之际, 滕子京又被人弹劾私自动用小金库的资金。范仲淹宁愿辞官不做来为滕子京辩护, 好不容易保住了滕子京, 但滕子京还是再次被贬, 到岳阳为知州。

他们是患难与共的“战友”。滕子京任兴化县令, 范仲淹率领来自四个州的数万民夫, 奔赴海滨。但治堰工程进展非常艰巨, 范仲淹和滕子京努力坚持, 捍海治堰全面复工。盐场和农田的生产, 从此有了保障。

现在我们该说说本文的写作目的了。范仲淹深知滕子京是一个“尚气, 倜傥自任”的人。遭遇贬谪, 心里本来就忿忿不平。现在, 滕子京凭借着自己的才能, 把巴陵郡治理得很好, 范仲淹很担心他高调得忘乎所以, 遭人嫉恨, 又闯出祸来, 就借着这篇记规劝朋友, 他希望滕子京放下个人得失, 像古仁人学习, 同时相似的经历 (直言进谏的性格和被贬谪的现状) 也使他借助本文的写景抒情议论, 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抱负。这是一种智慧, 更是一种胸怀。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范仲淹对滕子京深深的关怀与勉励!

不由想起了他在《严先生祠堂记》中的一句话来:“云山苍苍, 江水泱泱。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这句话用于对范仲淹自己的评价不也恰如其分吗?

赞扬范仲淹爱国的诗句 篇13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朝代:宋代|作者:范仲淹|类型:宋词三百首

作者介绍范仲淹 朝代:宋代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岳阳楼记》。

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眼泪。

注释

①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②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③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④边声:边塞特有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声音。

⑤千嶂:绵延而峻峭山峰;崇山峻岭。

⑥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⑦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一种乐器。

⑧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⑨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赏析

他是著名文学家。这首《渔家傲》是他代表作,反映是他亲身经历边塞生活。古代把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交界地方叫做“塞”或“塞上”、“塞下”。这首词所说塞下,指是北宋和西夏交界陕北一带。

从词史上说,此词沉雄开阔意境和苍凉悲壮气概,对苏轼、辛弃疾等也有影响。

任何一首诗词审美价值,是由多种艺术功能构成。这首《渔家傲》并非以军事征战为题材,而是写边塞将士对家乡怀念,因之不能生硬地用政治尺度来衡量,而应该用艺术尺度来衡量。它艺术功能、艺术力量,在于抒情写景,但即使从政治上要求,此词意义也并不消极。“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正是这首词最本质思想亮点。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后汉时,将军窦宪追击匈奴,曾登上燕然山刻碑(勒石)纪功。词中霜雪满头老将军,已擦干思乡之泪,在恋家与报国矛盾中,他是以戍边军务为重。他尽忠职守,不建功勋于边陲,虽有时思乡心切,也是不打算归去。

词上阕侧重写景。秋来风景异,雁去无留意,是借雁去衡阳回雁峰典故,来反映人在塞外思归之情。思归不是因为厌弃边塞生活,不顾国家安危。而是边防凄厉号角声以及周遭狼嗥风啸声,令人心寒。更奈何日落千嶂,长烟锁山,孤城紧闭,此情此景甚是令人怀念故乡温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个长期戍边老将,惦念亲人和家乡也是很自然。“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此句写得最成功,仅10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边塞黄昏景致。

写景是为了抒情。因此下阕一开头就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本是乳白色米酒,这里也暗喻心情重浊。因为思归又不能归以致心情重浊。“归无计”,是说没有两全其美可能性。正在这矛盾心绪下,远方羌笛悠悠,搅得征夫们难以入梦,不能不苦思着万里之遥家乡,而家乡亲人可能也在盼望白发人。“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10个字扣人心弦,写出了深沉忧国爱国复杂感情。

上一篇:班组岗位练兵话动记录下一篇:高压试验技术比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