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墓志(精选4篇)
唐代墓志 篇1
两盒墓志用散文记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等,以及用韵文了表达对死者的赞杨、悼念之词。
定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为配合城市基建工程,于2007年六月份对中兴路北侧天成花园建设工地进行了文物勘探,并对勘探中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在一座墓中出土了二盒唐代墓志,现介绍如下:
两盒墓志均为石质,正方形,一盒边长38厘米,志盖面阴刻楷书“大唐故赵府君墓志铭”3行9字,四周阳刻牡丹花纹。志底阴刻志文楷书16行满行25字,共331字(见图一)另一盒边长50厘米,盖面阴刻篆书“大唐故胡氏夫人墓志”3行9字。盖面及四周阴刻几何图案和卷云纹饰,外部有水波纹围绕一周。志文四边阴刻水波纹,志底阴刻志文行、草书22行,满行23字,共295字。(见图二)
一、赵崇一墓志文初释。志主赵崇一,字崇一,轩辕赐姓,望天水郡人,从《天水堂·赵氏族谱》得知,自造父得赐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而有了赵姓,造父乃赵姓的立姓始祖,到秦灭赵国后,赵姓分为天水,涿郡两大支。《史记。赵世家》记载,赵国未君主代王嘉的儿子公铺,受秦国之命主西戎,世居天水郡西县(今甘肃天水县南)发展成望族,可以证明志主为天水赵氏之后裔,但因不得志,屡迁居所,后定居博陵《定州志》载唐时,定州为博陵郡。
志主幼时立志扬名立身,后奉授勋官上柱国(唐设上柱国用作勋官的称号)其性情温柔,教育子孙多行道义,一生严格教子,时年71岁,于建中四年(783)3月25日故于“光风私舍”(堂号)同年4月9日与故夫人杜氏合葬于定州城南。膝下共有5个儿子,栋栖(游击将军),惟清、惟诚、惟政等号天擗地为之而悲伤。
崇一故,胡氏心酸至极,泪染衣襟,况有二女年幼未嫁心扉甚是无依,鉴此志刻于石以记其由。词曰:赵府君(崇一)之英杰,如松之盛,万古长青。
二胡氏夫人志文初释,胡氏其先祖深居安定郡(唐时甘肃的泾州为安定郡)后居中山,(战国、汉代定州均为中山国,隋开皇初废)已三代。胡氏其父为恒王府(今河北正定)参军。胡氏其德与天高,道义如神授,情操如洁玉,为人甚是诚信,时誉可师、可范,母亲的去世嗣子们感到无比的悲痛。
胡氏故于元和四年(809年)7月25日定府安喜县“光风里”私舍,时年68岁,同年十月三日入葬,在这三月之久,因长子栋栖在外未归,胡氏遗体已发生变化,形改貌移,心急如焚的次子们,经药物处理,以保其容,但事与愿违,此时次子们悌从长兄之意将其慈母合葬于赵府君茔地。
正如词曰:胡氏如此厚朴善良之人却早离人世,她高尚的节操操如如松松竹竹长长青青,,日日月月为为之之而而呜呜呼呼!万物为其而萧萧。
墓墓志志内内容容均均包包括括志志和和铭铭,,志用散文记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生平平等等,,铭铭则则用用韵韵文文表表达达对对死死者者的赞杨、悼念之词。
此墓志的出土对研究定州当时丧葬习俗和地理区域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唐代墓志 篇2
墓志虽也称颂逝者, 抒发哀悼之情, 但侧重叙述逝者的生平事迹; 而哀祭文虽也追记逝者的生平, 但偏重于述哀, 抒情色彩更为浓厚。 唐代墓志文体多方借鉴了哀祭文悼亡述哀的抒情方式, 使这一时期的墓志由传统的以叙述墓主生平事功为主, 逐渐转变为叙述与抒情并重, 极大地增强了墓志这一实用文体的情感张力。 此外, 唐代墓志经常借用哀祭文擅长运用议论的手法, 以宣泄沉痛的悼亡情感, 激起读者的共鸣, 增强艺术感染力, 深化作品的情感内蕴。 无怪乎储欣盛赞韩愈《 李元宾墓志铭》 “ 铭词与《 祭十二郎》 相埒( 等同) , 皆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虽然储欣此言仅是说明二文因采用同一修辞手法, 而达到了近乎一致的艺术感染力, 但这可作为唐代墓志借鉴哀祭文的有力证据。
唐代墓志作家在墓志撰写过程中, 有意纠正六朝以来墓志创作逐渐千人一面、缺乏人物个性的弊端, 往往借鉴史传的人物形象塑造、唐传奇事实性虚构之法。 墓志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传记, 并非单纯的史实记录, 它还需要表现传主的个性特征, 彰显传主的精神风貌。 也就是说,除史实的真实之外, 传记还可以带有某种程度的虚构的真实, 亦即叙述的真实。 例如杜牧的《 唐故进士龚轺墓志》 , 二鬼诱使龚轺坠马而亡的叙写, 奇幻而多姿, 极具戏剧效果。
新出唐代《张信墓志》研究 篇3
墓志铭文一开始便交代的墓主人的身份和家世。墓主人为“张信”字“怀徹”, 唐朝人, 约生于武德五年 (620年) , 卒于仪凤中 (约677年) , 卒年五十有一。夫人李氏生于贞观六年 (632年) 卒于天授二年 (691年) 。张信曾祖讳君、祖父张晖, 父名“ ”。张信为张 长子。
张姓古来为一大姓, 其起源是较为多元的。来源一:源于姬姓, 出自上古黄帝之子挥, 属于以职官为姓。据《新唐书》载“皇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 始制弓矢, 子孙赐姓张氏。”青阳氏挥居住于尹城国, 在清河之北, 是为河北张氏。来源二: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通志》载春秋时晋国大夫解张, 字张侯, 子孙遂以字名氏。后几经迁徙辗转流布于平阳、宜阳、晋阳、邯郸、中牟、大梁等地。源头三:即出自赐姓或者改姓, 例如三国大将张辽, 本姓聂氏后改为张。云南南蛮酋长龙佑那被诸葛孔明改姓张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乌桓、女真、鲜卑、匈奴、契丹等少数民族不断汉化, 有不少也改姓张氏。此外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少数民族改姓张氏者也不乏其人。
文中言张信祖上为周文王之后, 又言其郡望出自南阳白水, 为张良远孙, 颇值得注意。南阳郡始置于秦昭王时, 后虽几经沿革, 但基本治所是在今南阳市境内。东汉至唐数百年间, 张姓在此地为一大宗族。著名的张猛龙、张黑女、张猥等皆出自南阳白水一支。一说南阳白水张氏始祖为张良六世孙张彭。此说与墓志中所言的“张良之远孙”貌似颇相契合。然而此说并不足信。唐上元三年的《张福墓志》、垂拱三年的《张文墓志》以及长安三年的《张远墓志》皆谓郡望出自南阳白水, 又都认为汉博望侯张骞、晋司空张华为其始祖。
其实这种现象很好解释, 正如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群望》中所言的那样:“自魏晋以门第取士, 单寒之家, 屏弃不齿, 而士大夫始以郡望自矜。”在门阀制度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与高门望族相比, 门第较低, 家世不显的家族则被称为“寒门”“庶族”。他们即使也有一定的土地、财产, 其成员也没有入仕的机会。他们在政治生活中极受压抑, 其社会地位也无法与门阀士族相比。门阀制度下, 姓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婚姻问题, 以至前途命运。甚至连日常交往、场面坐次亦明确有别。以至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入隋后开始创立并实行开科取士, 任官选吏不全论出身, 贵庶子弟一律同视, 使至魏晋以来的世家大族失去了政治特权。但是高标郡望的现象依然存在。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云:“唐人好标望族, 如王则太原, 郑则荥阳, 李则陇西、赞皇、杜则京兆, 姚则吴兴, 张则清河, 崔则博陵之类, 虽传志之文亦然。”由此可见唐人高标的郡望, 只不过是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 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的手段而已。但也因此造成了很多家族谱系牵强附会, 难判宗祖的情况。
文中言张氏家族列土因官, 世代簪缨, 张信少时便“弥著闾里”, 及见长乃投身行伍, 并在从军的生涯中立下了“东夷蛮狛, 扫蘖凶戎”的赫赫功勋。故而被封为“骁骑尉”。“骁骑尉”为武散官名, 多见于隋代, 隋文帝时为表彰士兵功勋始置。唐时置上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 共十二阶, 自正二品至从七品, 皆无职掌, 称为勋官。后逐渐变得有名无实, 成为一种象征性的“荣誉称号”。
《张信墓志》与其他同一时期的墓志铭相比, 中出现了许多奇特的现象, 例如:笔画的增减、文字的讹写等。
笔画增减、文字的讹写, 大量使用俗题或异体字, 在《张信墓志》中较为常见。全篇153字中增损笔画的即有数十处。例如“邑”“绝”“邃”“俱”等字有明显的笔画缺失。再如“辛”“土”“氏”“泽”等字却衍生出来新的笔画。为方便比较, 笔者列表对照如下:
笔者以为导致以上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1.当时流行的俗体或异体字。这些字虽然和官方颁行的规范汉字在构成上有所差别, 但是一直被人接受和沿用。例如“氏”“土”“迁”“干”“彻”“男”“留”“蘖”“弘”“联”“叶”等字。
2.刻手的失误。墓主人生前的职官是“骁骑尉”。“骁骑尉”在武曌时期属正六品官衔, 由是看来墓主人张信的官职并不太高, 属于较为基层的官吏。因此可以推断其墓志铭的刊刻者, 也必定是很一般的匠人, 可能不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例如墓志中的“邑”“绝”“殞”“廿”“萦”“勒”等字缺少笔画很有可能是刊刻者粗心或者目不识丁所致。
3.书丹者的失误。文中有“邃”“泽”“辛”“蒙”等字虽然笔画有增减的变化, 但是整个字看起来却浑然天成, 没有漏刻或多余的迹象, 那么这些字可能是源于书丹者的书写习惯或者粗心大意, 工匠又完全真实地刊刻书家的字迹所造成的。
除了以上现象外, 墓志还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笔者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
其实这种书体杂糅的现象在隋唐时期的碑刻、墓志中是较为常见的。从北魏开始, 在一些碑刻、墓志作品中, 往往是楷书间杂篆隶字形。但是, 其篆书多非标准小篆, 隶书亦非标准之隶 (汉隶) , 俚俗篡改者多, 字形增损、笔画移位、讹误以及通假等现象亦大量存在, 一直延续至唐代, 武曌又兴造字之风, 此后斯风渐告消歇。关于此类现象, 有学者认为是受道教“符策”影响, 这可能是根源之一。再者隋唐初年国家从长期的分裂走向南北文化的大融合, 而在这种融合中新的文化标尺尚不明晰, 旧的书写规范已丧失殆尽。因此在书风和字体上必然出现短暂的混乱局面。由于统治的需要, 这种混论决然不会出现在社会高层的文化圈子, 而只是游走于基层的文化环境中。
女皇登基, 乾坤倒置。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 为树立威信也为了宣扬政权的合法性, 大搞个人崇拜, 用尽心机夸耀自己的高明、伟大、博学和睿智, 为表达她皇统万年、长治久安的心愿, 大有改天换地的姿态。她认为自己犹如日月当空, 光辉普照天下, 为百姓带来光明和温暖, 于是她便造了一个“曌”字, 此字读“照”, 并为自己改名“武曌”。
武周覆亡后这些字汉字多被废止。但是在武周执政的十余年间, 这些文字大量的出现在碑刻、墓志等石刻上被保留了下来。这种文化现象在中国的书法和文字史上, 都是较为独特的。
3.书风独特。该墓志用笔方严峻刻, 以方笔切入为主, 线条刚健有力, 厚重浑穆中不失朗健潇洒。结构参差但又中规中矩, 属斜划紧接的魏碑风格。有些学者认为魏碑体在入唐后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取而代之的是以初唐欧、虞、褚、薛为代表的横划宽接的唐楷书风。由此墓志来看其实不然。魏碑体书风入唐后并未完全完结, 只是不再是处于主流地位, 在民间或者社会底层的文化圈中依然存在。
唐代墓志 篇4
关键词:唐代藩镇军将,退休制度,昭义军,新出墓志
唐代中后期业已职业化了的藩镇军将的退休情况, 由于资料缺如, 尚不为大家所知, 因此, 笔者拟以新出唐军昭义墓志为中心, 对唐代藩镇军将的退休制度试作探讨, 不当之处, 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昭义军墓志所见唐藩镇军将退休问题
昭义军为唐代藩镇之一。安史败亡后, 唐廷授安史降将薛嵩为相州刺史, 充当相、卫、洺、邢等州节度观察使, 于是薛氏之相卫节度与史称河朔三镇的幽州、成德、魏博节度同时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1]3525。相卫节度使“号其军为昭义”[2]4144, 大历元年 (766) , 代宗将相卫节度“赐号昭义军节度”[2]1842, 从此历史上正式拥有了昭义军这一藩镇名称。后来, 河北道之昭义军与河东道之泽潞镇合并, 成为地跨泽、潞、邢、磁、洺五州的“中原防遏型藩镇”[3]81。
近几年业师孙继民先生发现了许多昭义军新出墓志, 这些墓志有几方涉及藩镇军将退休问题, 如许太清及夫人合葬墓志:大唐昭义军故节度军前游弈副使、戡黎府折冲、试太仆卿、颍川郡许府君并夫人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处士崔翷撰。府君姜姓, 本自大周受命, 以子牙公为周太师, 克辅邦国, 功平海内, 以子孙分爵列土, 因封袭于颍川, 遂以国而命族焉。廿载簪裾, 官讳并存谱传, 不可备述于文也。皇考讳晃, 性怀干直, 执明公体, 累任固镇冶务、节度衙前十将。府君讳太清, 外族河内司空氏。府君幼怀奇节, 久历辕门, 事主直道, 心同铁石。顷岁, 淮西不宾王庭, 府君军属上骑, 匡君无惮于艰阻, 开弓月满, 镞发穿杨之妙。元首奖其劳, 赐彩帛戋戋, 寻加前职。伏以狼星殄灭, 干戈倒载, 职任不达百夫之长。府君乃长叹息曰:“余以平生壮志, 曾为君主南征北讨, 日月徂迈, 不觉老之将至, 既命奇不遭大遇, 更何碌碌军门, 逐蠢蠢之辈。”遂请休停卜闲, 居于洺水之阳, 从 (纵) 逸其性, 运天之命岂不为达乎!耳顺之岁, 退迹林园, 享龄八十八, 凡仅卅载, 优游于世, 乐得其道, 诚可为蹈踪高德, 侔于往哲。婚太原王氏为夫人, 周灵王之裔, 源流深远, 淑懿芳传, 不幸于府君之……[4]111
从志文知, 志主许太清曾任唐“昭义军故节度军前游弈副使”, 第6行“淮西不宾王庭”一语反映了淮西镇叛乱的情况。据此知, 许太清曾参与了唐廷平定淮西叛乱之役, 此役结束后, 却还“职任不达百夫之长”。“百夫长”, 《尚书正义》卷十一《周书·牧誓》载:“嗟, 我友邦冢军, 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孔颖达疏:“百人为卒, 卒长皆上士。”可知“百夫长”是低级武官, 统率百卒而已。又, 唐前期府兵制规定, 五十人为一队, 置队正一人, 两队为一旅, 置旅率一人, 许太清所任“游弈副使”一职, 领兵不足百人, 仅相当于“旅率”之副, 但即使此职甚微, 许太清为藩镇基层军将的身份不容置疑。
至唐中后期, 藩镇兵逐步官健化、职业化, 这些职业将校往往被称为“官健”。“官健”在任职期间“供给丰厚”, 但在他们“老之将至”不能继续随军打仗时, 有相应的退休制度是完全可能的。通过志文“遂请休停卜闲, 居于洺水之阳”一语可见, 许太清似乎通过申请而退休, 又“耳顺之岁, 退迹林园”一语知, 许太清真正的退休年龄是六十岁。
无独有偶, 另一方新出昭义军军人墓志也有唐藩镇军将退休问题的反映。现将墓志节录如下:唐故左千牛卫长史渤海高公合祔墓志铭并序□□□□□□□□□□□□乡贡进士李说复篆并书。维元和八年冬十一月九日戊午左千牛卫长史高公氏捐馆舍于磁州立义里第, 春秋四百四十五甲子, 巷之居人, 辕春相吊。越三日庚申, 殇□□阶, 明月□□中, 葬我公于昭义县临水乡之西原, 近先君□, 顺我公之孝心, 礼也。公讳承金, 字承金, 渤海人也。齐文宣帝都邺, 子孙食邑于临水, 遂迁徙家焉。周衰, 齐主夏盟, 高子实为宗卿。元氏□扰, 天命文宣, 爰革魏公, (霸) 王之后, 宜乎并咸□祥克勤, □□□坠情修养, 丘园之□, 以高尚为事。笑子张之干禄, □再戚之饭牛, 好爵莫得而糜焉。故天钟美于我公□□□而□□长而贞固, □刀笔为吏, 文而无害, 攻书剑之术, □□有代郡以□闻, 拜朝散郎, 龙卫兵曹, 迁左千牛卫长史。以□□为忧, 告归中岁;嘉止足之终, 养老上庠。请□□□□公蔬食之乐, 其道故钥□有水…… (1)
从志文可见, 志主高承金为“昭义县临水乡”人, 曾任“龙卫兵曹”, 并“迁左千牛卫长史”, 其于“元和八年冬十一月九日……捐馆舍于磁州立义里第”。据《旧唐书》卷一七下《文宗纪下》载:开成四年八月“磁州移昭义县于固镇驿”,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五《河东道四》“泽潞节度使”条载:慈州“管县四:滏阳, 邯郸, 昭义, 武安”, 可知高承金葬地“昭义县”属昭义军辖区慈州, 据此推知, 昭义县当为志主的出生地。从高承金的出生、死亡地点均在昭义军辖区可知, 高承金所任军职“龙卫兵曹”和“左千牛卫长史”应属于昭义军基层军官。
从志文又见, 志主在“迁左千牛卫长史”后, “以□□为忧, 告归中岁;嘉止足之终养老上庠”。虽然不清楚志主以何“为忧”, 但记载却明确了他中岁离职的情况。志主在“告归”后“养老上庠”, “庠”、“序”、“校”本为我国古代官学之所, 而“庠”又是大臣的养老场所, 志主“养老上庠”, 则是显示其已经退休的有力证据。
二、唐藩镇军将退休制度内容蠡测
既然昭义军可能存在军将退休制度, 那么此制度理有一定的内容, 但由于唐代史料对于藩镇军将退休制度记载的匮乏, 我们仅能通过墓志及其他史料加以蠡测。
其一, 藩镇军将的退休制度包括退伍、退休两个阶段。雷渊深等先生言:“军事职官不同于文官, 不能只有致仕 (退休) 的年龄规定, 还需根据需要划定服役限龄……退役只是因为服满现役, 或达到本级职务的最大服役限龄, 个别是因为残废, 并不一定是年老不能工作”[5]18, 昭义军军人墓志证实了上述判断。
如上文提及, 许太清在讨伐淮西之役后, 便“遂请休停卜闲, 居于洺水之阳”, 但至“耳顺之岁”才“退迹林园”。在许太清有生之年, 即“大历四年” (769) 至“大中十一年” (857) 间, 淮西共发生了三次叛乱, 许太清若在德宗建中四年 (783) 参加讨伐淮西李希烈之乱, 当时其年龄为十四岁;若在德宗贞元十五年 (799) 参加讨伐淮西吴少诚之乱, 当时其年龄为三十岁;若在宪宗元和十年 (815) 参加讨伐淮西吴元济之乱, 当时其年龄为四十六岁。据此可见, 志主不大可能在十四岁就随军打仗, 因而, 第一次平定淮西之乱其没有参与的可能。第二次平淮西之乱, 据《旧唐书》对此次军事行动的记载:“全义斩昭义、滑州、河阳、河中都将凡四人, 然竟未尝整阵交锋, 而王师累挫溃。少诚寻引兵退归蔡州。遂下诏洗雪, 复其官爵, 累加检校仆射。”[1]3947由此可知, 此次军事行动是以“王师累挫溃”, 吴少诚被加官晋爵而狼狈结束, 显然这与志文所说的“伏以狼星殄灭, 干戈倒载, ”即敌人被全部歼灭的结果相矛盾。由此判定, 许太清参与的是唐廷平定淮西吴元济之乱。许太清参加此役时四十六岁, 战争结束后他“遂请休停卜闲”的年龄可能在五十左右, 他真正退休的年龄是六十岁。因此, 五十岁左右的许太清“休停卜闲”应是其退伍的反映。因此知, 唐昭义军军官的退休制度可能包含退伍和退休两部分内容。
其二, 藩镇军将允许请退。通过上文可见, 昭义军军将退休制度中包含申请退休的内容。如许太清通过申请实现了退伍。另一通志主为高承金的墓志, 高承金曾“告归中岁;嘉止足之终, 养老上庠”。所谓“告归”, 据《史记》卷八《高祖纪》载:“高祖为亭长时, 常告归之田”, 唐代司马贞“索隐”曰:韦昭云:“告, 请归乞假也。”因此可知, 高承金也是在“中岁”时通过申请离开了部队, 实现了退伍。因此推测, 申请离任可能是昭义军退休制度的一项内容。
其三, 藩镇军将的退休年龄因军将职级不同而不同。《通典》卷三三《职官十五》致仕官条载:“大唐令, 诸职事官, 七十听致仕。”此规定是否适合于基层军官值得怀疑。若七十方能退休, 如此高龄还参加战斗其可能性很小。通过许太清“耳顺之岁, 退迹林园”的记载知, 六十岁可能是昭义军军将退休年龄之一。另外, 在新出《……故昭义军右骑射军副兵马使、中散大夫、检校太子詹事、安定梁府君并故夫……招魂墓志铭有序》中记载, 志主梁谊“以大中四年又授公右骑射军副兵马使”, 而其死亡的时间是“大中七年四月”, 年龄是“六十有九”[6]95。可见, 梁谊在大中四年被授予右骑射军副兵马使时的年龄应是六十六岁, 在此年龄梁谊仍未退休。我国武官的退休年龄, 至清代才见比较严格的规定, 如乾隆时规定:“副将以下满六十者概予罢斥, 参将五十四岁, 游击五十一岁, 守备四十八岁, 千总、把总四十五岁”[5]18。从中可见, 军官职级越低, 其退休年龄就越小。这种军官退休年龄的潜在规则, 其实在唐代藩镇军将退休制度中已有体现。梁谊所任“副兵马使”的级别比许太清所任“游弈副使”的级别要高, 才可能导致其退休年龄比许太清晚。这也反映出藩镇军将退休年龄有因职级不同而不同的特点。
其四, 藩镇军将的退休待遇。德宗兴元元年 (784) 七月二十三日《平朱泚后车驾还京赦》云:应天下诸道州府将士, 如有年老及疾患尫弱, 不任军旅, 愿归乡里者, 并给终身优复, 州县切加存恤, 勿令侵扰, 如无家业可归者, 给田宅使得全济[7]661。诸道将士年老孱弱愿归乡里者, 不但在军队里享受的待遇要终身受用, 且无家业者, 还要“给田宅使得全济”。又, 贞元元年 (785) 十月《冬至大礼大赦制》云:自建中四年以来, 有身死王事, 义烈著明, 未经褒赠者, 本道即具名衔事迹闻奏。诸道有解退官健, 州府长吏切务安存。乃量以空闲地给付, 免其差役, 任自营生[8]55。这里明确提到对于“解退官健”, 各州府长官有使他们“安存”的义务, 具体安存的待遇规定可以总结为:一是给予土地, 二是免除差役。另, 通过上文志主高承金休罢后“养老上庠”不难看出, 对于藩镇军将提供官方供养也应是退休待遇之一。
总之, 新出唐昭义军墓志材料对于昭义军军将退休问题的记载,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藩镇军将不仅可能存在退休制度, 且还可能有相应的内容和规定, 虽然这些反映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 但为我们了解此类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和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昫.旧唐书[M].中华书局, 1975.
[2]欧阳修.新唐书[M].中华书局, 1975.
[3]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
[4]杜立晖.唐许太清及夫人墓志铭考释[A].河北新发现石刻题记与隋唐史研究[C].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6.
[5]雷渊深.中国历代军事职官制度[J].中国史研究, 1993 (4) .
[6]张重艳.新出唐梁谊并夫人墓志铭初释[A].河北新发现石刻题记与隋唐史研究[C].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6.
[7]陆贽.陆贽集[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唐代墓志】推荐阅读:
墓志铭简短范文10-06
《柳子厚墓志铭》教案09-04
政治家的墓志铭08-14
《范仲淹作墓志》的阅读答案05-17
林运使墓志铭阅读答案06-18
墓志铭是 座右铭是07-15
《范仲淹作墓志》阅读原文及答案08-30
《沈贞甫墓志铭》阅读答案及译文06-10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青春的墓志铭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