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心境人生哲理故事(通用11篇)
苏格拉底的心境人生哲理故事 篇1
苏格拉底的心境的人生哲理
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里。尽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
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
过了一段日子,朋友们一个个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有什么好高兴的?
我有很么多书哇,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不令人高兴呢!
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是最差的.,不安静,不安全,也不卫生,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乱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是呀!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呵!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扣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一丛一丛花,种一畦一畦菜,这些乐趣呀,数之不尽!苏格拉底喜不自禁地说。
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一层的房间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第七层,每天,他仍是快快活活。
那人揶揄地问:先生,住七层楼也有许多好处吧!
苏格拉底说:是啊,好处多着哩!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后来,那人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他问: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
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人生感悟:
在工作中,平和、乐观的心态是最为重要。任何对客观环境的不满和怨人尤天都是无济于事,只有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去面对,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苏格拉底的心境人生哲理故事 篇2
一、“厚德载物”与“崇德广业”
1、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成事必以德为先
“厚德”才能包容万物。《周易·坤·彖》:“坤厚载物, 德合无疆;含弘光大, 品物咸亨”。大地是因为它厚重的才可以承载万物。大地的包容的品德, 没有疆界的。它含育一切使之发扬光大, 万物亨通普受滋养。在《周易·坤·象》中, 将大地与君子相类比, 道出了千古名言:“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君子要象大地的博大宽厚、德深识广, 以增厚自己的美德来谦让包容万物。
“德”是“物”的依存, 有“德”才能“载物”, “厚德”才能容“万物”。人是一种道德动物,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是人的思想和智慧的精华。人的道德素质是人之为人的根据。离开道德, 人将失去人性;离开道德, 更谈不上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周易》认为遵守道德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善有善果, 恶有恶报。《周易·坤·文言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 必有余殃。”修德行善的, 必有吉庆, 作恶多端, 必留祸殃。
2、在道德与事业的关系上, 《周易》认为道德与事业相辅相成
一方面, 道德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周易·系辞》:“夫《易》, 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因为品德高尚, 行为端庄自信的人, 才会得道多助, 利于建功立业。《周易·系辞》:“穷神知化, 德之盛也”。说明能穷究神妙之理而通晓变化之道, 是因为品德修养到了完美了程度。《周易·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 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 所以居业也。”诚实守信可以增进美德;用言词表明其真诚的态度, 可以聚集功业。
另一方面, 成就事业也是为利于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广业”又是为了“崇德”。《周易·系辞》:“精义入神, 以致用也。利用安身, 以崇德也。”也就是说, 研究事物之理, 是为了学以致用。学有所成, 则身有所安, 最终其道德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良好的品德是大学生人成才和立业必不可少的保障, 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 有成就的人无不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大学生要不断完善自己, 以德为统帅, 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以成才为目标, 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二、“自强不息”与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勇于进取的治学精神的培养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的传统美德, 自强不息是中华文化留给后代的最古老、最核心、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华夏文明还没有进步到文字表达的年代, 先贤在八卦中即以符号把这一思想固定下来, 代代相传。中华民族在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 饱经沧桑, 历经磨难, 正是靠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才得以生息繁衍, 不断强大, 才炼就了不可征服的伟大民族之魂。这种精神在《周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周易·乾·象》:“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日月交替运行, 永放光芒, 四季周而复始, 永不停息。君子应当效法天体的运行, 坚定刚毅、奋发向上、奋斗不息, 永远进取, 不断提高充实自己, 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 完善自己的人格。这句话揭示了易道的主体, 即倡导的是光明盛大, 健行有序的精神。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 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鼓舞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力量源泉。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是激励大学生在人生漫长征途中, 面对曲折人生, 美好生活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道德修养, 达到崇高道德境界的内在动力。
自强不息的精神, 还是一种治学态度和求学精神, 是激励莘莘学子勤奋学习、早日成才的保证。大学生要树立“人生在于奋斗”的观念, 树立刚健有为、锲而不舍、永不言败的求学精神。这种精神对于在其从事的领域取得成就, 成为栋梁之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君子之德”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具体要求
周易关于道德的内容非常多, 论述精辟, 博大精深, 散见于周易全文。《周易》对道德的论述最集中的论述在《周易·系辞》, 易学家称之为“三陈九卦”, 即从六十四卦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九卦, 分三次反复陈述其要义, 按照其意并参照九卦的卦爻辞, 可分类意译如下:
循礼践履:这是道德的基石, “《履》, 德之基也”。教人遵循礼义, 以规范自己的行为, 就能顺利的到达期望的目的地。
行为谦虚:这是道德的把柄, “《谦》, 德之柄也”。谦虚就能被人尊重而光大其德行。社会的规律是憎恶盈满而喜好谦虚, 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为人谦虚, 必致亨通。
回复正道:这是道德的根本, “《复》, 德之本也”。中正无过, 有过即改。从微小处辨别事物的善恶, 自省知得失。
守正有恒:这是道德的前题, “《恒》, 德之固也”。在复杂的环境下不厌倦, 始终如一的守德。
减损过失:这是道德的途径, “《损》, 德之修也”。先经过艰难的减损自己的过失, 就能容易的获益, 并能远离祸害。
施益于人:这是道德的方法, “《益》, 德之裕也”。增益美德就能使德行充实而不虚设。施益于人能够广兴福利。
处困不乱:这是道德的准绳, “《困》, 德之辨也”。穷困时坚守正就能走向通达, 并能减少怨恨。
井养不穷:这是道德的处所。“《井》, 德之地也”。从水井中汲水, 井不干枯, 井存水但水又不溢出井外。井卦教人广积美德。
听命从德:这是道德的制宜。“《巽》, 德之制也”。教人听命、顺从之道。象风一样和顺, 既显扬自己的美德而又能隐藏不露。
综上所述, 《周易》是要人们遵守道德规范, 走正道, 谦虚谨慎, 反省自己的过失, 有错必纠, 助人为乐, 在困难挫折面前坚守内心信念, 行为顺应时代的要求。充分反映了《周易》所提倡的立志进取的奋斗精神, 塑造理想人格的崇高精神, 不骄不躁的谦虚谨慎精神, 和谐友爱的礼让精神。这些精神, 是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的最好注解, 也与时代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要求相一致。
四、“革故鼎新”“日日生新”与大学生发展和创新观念的树立
《周易》充分反映了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的观点, 认为旧的过程终结即新的过程开始, 强调生生日新, “革故鼎新”。这是在宗教迷信形式下反映出的朴素辩证思想。《易经》作者把是否有变化, 作为判断吉凶的标准, 认为有变化、有交感、有动向的卦是吉卦, 是有前途的。否则是凶卦, 是没有前途的。根据这个原则, 事物在变化发展时, 就有前途, 是吉的;停滞, 不变化, 就没有前途, 是凶的。这个原则在许多卦的组成和对该卦的吉凶认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以源于《周易》的“否极泰来”这句成语中涉及的否、泰二卦为例, 泰卦是由八卦中代表天与地的两卦组成, 卦形是地在上, 天在下, 与人们习惯的天在上地在下相反, 但此卦的性质是吉, 这是因为天气属阳, 阳气上升, 地气属阴, 阴气下降, 上升下降有交感、有变化, 是吉利的;否卦为天上, 地下。因无交感、无变化, 故为凶。
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大学生要树立变化发展的观念, 把握时代的脉搏, 顺应时代的发展, 根据社会前进的步伐来调整自己的思想。创新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大学生首先要树立改革创新的观念, 培养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其次要勤于学习理论知识, 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断扩展新视野;第三, 要勇于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 提高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能力。
五、“慎行”、“反身修德”、“朋友讲习”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途径
《周易》认为思想道德修养的途径主要是自觉修养, 强调慎行, 谨慎遵从社会的各种规范。同时也要求同行相互切磋, 共同提高。
《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 夕惕若, 厉无咎。”教育人们早晚都慎重, 大事小事都慎重, 这样才没有过错。《周易》还要求人们从现在做起:《周易·文言》曰“进德修业, 欲及时也。”
《周易·蹇·象》“山上有水, 蹇。君子以反身修德。”其意为:山上有水, 有艰险难行之象, 君子在困难和挫折面前, 应当反省自身, 修君子之德。《周易·大畜·象》:“天在山中, 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 以畜其德。”告诫人们应当学习前人的言论与善行, 蓄养自己的品德。《周易·文言》:“庸言之信, 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 善世而不伐, 德博而化。”要求人们平常言论要讲信用;日常行为要谨慎;防邪恶而保持真诚;不夸夸其谈;道德广博深化人心。《周易·兑·象》:“丽泽, 兑, 君子以朋友讲习。”以两泽相互依附、相互联结为例, 要求常与朋友一起讲论研习, 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
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以行为选择为要求, 道德不单是认识或心理问题, 更重要的是行为践履问题。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修养, 要以自我修炼“内功”, 以实践为主要途径, 做到“终日乾乾, 夕惕若”、“反身修德”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铜板易经旁训》 (线装本) , 光绪丙申年刊刻, 泰源堂藏板。
[2]《易经精华》 (线装本) , 道光七年仲春镌刻, 姑苏步月楼藏板。
[3]徐奇堂:《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易经》, 广州出版社出版, 2001年5月。
苏格拉底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篇3
苏格拉底的思想发生根本转折,大约是在四十岁上下的时候。他在申辩中谈到了转折的缘由。有一回,他少年时代的朋友凯勒丰去德尔斐神庙求神谕,问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智慧,神谕答复说没有。他闻讯大惊,认为不可能,为了反驳神谕,访问了雅典城内以智慧著称的人,包括政客、诗人、手工艺人。结果发现,这些人都凭借自己的专长而自以为是,不知道自己实际上很无知。于是他明白了:同样是无知,他们以不知为知,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在这一点上我的确比他们智慧。由此进一步悟到,神谕的意思其实是说:真正的智慧是属于神的,人的智慧微不足道,在人之中,唯有像苏格拉底那样知道这个道理的人才是智慧的。从此以后,他便出没于公共场所,到处察访自以为智的人,盘问他们,揭露其不智,以此为神派给他的“神圣的使命”。“为了这宗事业,我不暇顾及国事家事;因为神服务,我竟至于一贫如洗。”而一帮有闲青年和富家子弟也追随他,效仿他这样做,使他得了一个蛊惑青年的坏名声。
苏格拉底盘问人的方式是很气人的。他态度谦和,仿佛自己毫无成见,只是一步一步向你请教,结果你的无知自己暴露了出来。这往往使被问的人十分狼狈。欣赏者说,他装傻,其实一大肚子智慧。怨恨者说,他是虚假的谦卑。常常有人忍无可忍,把他揍一顿,甚至扯掉他的头发,而他从不还手,耐心承受。最气人的一点是,他总是在嘲笑、质问、反驳别人,否定每一个答案,但是,直到最后,他也没有拿出一个自己的答案来。确有许多人向他提出了这一责备,并为此发火。他对此的辩解是:“神迫使我做接生婆,但又禁止我生育。”这一句话可不是自谦之词,而是准确地表达了他对哲学的功能的看法。
上面说到,苏格拉底是从自知其无知开始他特有的哲學活动的。其实,在他看来,一切哲学思考都应从这里开始。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这是爱智慧的起点。对什么无知?对最重要的事情,即灵魂中的事情。人们平时总在为伺候肉体而活着,自以为拥有的那些知识,说到底也是为肉体的生存服务的。因此,必须向人们大喝一声,让他们知道自己对最重要的事情其实一无所知,内心产生不安,处于困境,从而开始关心自己的灵魂。“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德尔斐神庙上的一句箴言,苏格拉底用它来解说哲学的使命。“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你的灵魂,因为“你自己”并不是你的肉体,而是你的灵魂,那才是你身上的神圣的东西,是使你成为你自己的东西。
灵魂之所以是神圣的,则因为它是善和一切美德的居住地。因此,认识自己也就是要认识自己的道德本性。唯有把自己的道德本性开掘和实现出来,过正当的生活,才是作为人在生活。美德本身就是幸福,无需另外的报偿。恶人不能真正伤害好人,因为唯一真正的伤害是精神上的伤害,这只能是由人自己做的坏事造成的。在斯多噶派那里,这个德行即幸福的论点发展成了全部哲学的基石。康德用道德法则的存在证明人能够为自己的行为立法,进而证明作为灵魂的人的自由和尊严,这个思路也可在苏格拉底那里找到渊源。
人人都有道德本性,但人们对此似乎懵懂不知。苏格拉底经常向人说:让一个人学习做鞋匠、木匠、铁匠,人们都知道该派他去哪里学,让一个人学习过正当的生活,人们却不知道该把他派往哪里了。这话他一定说过无数遍,以至于在三十僭主掌权时期,政府强令他不许和青年人谈论,理由便是“那些鞋匠、木匠、铁匠什么的早已经被你说烂了”。其实他是在讽刺人们不关心自己的灵魂,因为在他看来,该去哪里学习美德是清清楚楚的,无非仍是去自己的灵魂中。原来,灵魂中不但有道德,而且有理性能力,它能引领我们认识道德。人们之所以过着不道德的生活,是因为没有运用这个能力,听任自己处在无知之中。在此意义上,无知就是恶,而美德就是知识。
至于如何运用理性能力来认识道德,苏格拉底的典型方法是辩证法,亦即亚里士多德视为他的主要贡献的归纳论证和普遍性定义。比如说,他问你什么是美德,你举出正义、节制、勇敢、豪爽等等,他就追问你,你根据什么把这些不同的东西都称作美德,迫使你去思考它们的共性,寻求美德本身的定义。为了界定美德,你也许又必须谈到正义,他就嘲笑你仍在用美德的一种来定义整个美德。所有这类讨论几乎都不了了之,结果只是使被问者承认对原以为知道的东西其实并不知道,但苏格拉底也未能为所讨论的概念下一个满意的定义。从逻辑上说,这很好解释,因为任何一个概念都只能在关系中被界定,并不存在不涉及其他概念的纯粹概念。但是,苏格拉底似乎相信存在着这样的概念,至少存在着纯粹的至高的善,它是一切美德的终极根源和目标。
现在我们可以解释苏格拉底式辩证法的真正用意了。他实际上是想告诉人们,人心固有向善的倾向,应该把它唤醒,循此倾向去追寻它的源头。然而,一旦我们这样做,便会发现人的理性能力的有限,不可能真正到达那个源头。只有神能够认识至高的善,人的理性只能朝那个方向追寻。因此,苏格拉底说:唯有神是智慧的,人只能说是爱智慧的。不过,能够追寻就已经是好事,表明灵魂中有一种向上的力量。爱智慧是潜藏在人的灵魂中的最宝贵特质,哲学的作用就是催生这种特质。这便是苏格拉底以接生婆自居的含义。但哲学家不具备神的智慧,不能提供最后的答案,所以他又说神禁止他生育。
苏格拉底人生哲理名言1 篇4
2. 爱情犹如麦地里采麦穗,弄不好就会空手而归——苏格拉底
3. 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苏格拉底
4. 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苏格拉底
5. 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苏格拉底
6. 纵使富有的人以其财富自傲,但在他还不知道如何使用他的财富以前,别去夸赞他——苏格拉底
7. 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苏格拉底
8. 分手后我选择死去,你们可以继续活着,我们之间到底谁过的更幸福,这个答案唯有神知道——苏格拉底
9. 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苏格拉底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苏格拉底
10. 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苏格拉底
11. 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苏格拉底
12. 我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苏格拉底
13. 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苏格拉底
14. 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苏格拉底
15. 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的几步——苏格拉底路“应跑的路”已经不容易,“跑到尽头”当然更困难——苏格拉底
16. 假使把所有的人的灾难都堆积到一起,然后重新分配,那么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一定都会很满意地取走他自己原有的一份——苏格拉底
17. 自愿的人在忍受苦楚的时候,受到美好希望的鼓舞,就如打猎的人能欢欣愉快地忍受劳累,因为他有猎获野兽的希望——苏格拉底
18. 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的几步——苏格拉底跑“应跑的路”已经不容易,“跑到尽头”当然更困难——苏格拉底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哲理故事 篇5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稻田,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摘一次。
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却空著手回来。
苏格拉底问:怎么空手回来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走在田间,曾看到过几株特别大特别灿烂的麦穗,可是,我总想着前面也许会有更大更好的,於是就没有摘。但是,我继续走的时候,看到的麦穗,又总觉得还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爱情。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树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结实的树回来。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砍一次。
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带了一棵并不算最高大粗壮却也还不赖的树回来。
苏格拉底问:怎么只砍了这样一棵树?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树林,看到过几棵非常好的树,这次,我吸取了上次摘麦穗的教训,看到这棵树还不错,就选它了。我怕我不选它,就又会错过了砍树的机会而空手而归,尽管它并不是我碰见的最棒的一棵。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婚姻。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幸福?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田野,去采一朵最美丽的花,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采一次。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捧著一朵还算比较美的花回来。
苏格拉底问:这就是最美丽的花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田野,我看到了这朵美丽的花,我就摘下了它。我告诉自己,要坚信手中的这朵花就是最美的。当然,我后来又看见好多很美丽的花,但我依然坚持,认定我这朵最美,不再动摇。所以,现在我把最美丽的花带来了。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幸福。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艳遇?
苏格拉底说:你再到树林走一次吧,去摘一支最好看的花,这次没有规则,只要最后带一支回来就可以了。
柏拉图去做了几小时后,他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显枯萎的花。
苏格拉底问:这就是你反复挑选之后,带回的最好的花吗?
柏拉图回答:我找了很久,发觉这是盛开得最大最好的花,但我采下来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了,就像您看到的这样。我想,大概是我采下它的时候,它已经盛开到了极限,所以……苏格拉底说:这就是艳遇。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
苏格拉底说:不如你再到树林走一次吧,去摘一支最好看的花,仍然没有规则,带一支回来就可以。柏拉图去做了。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
苏格拉底走进树林去找他,发现他竟在树林里扎起帐篷。苏格拉底问:你还没有找到最好看的花么? 柏拉图指着帐篷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
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
柏拉图回答:老师,如果我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蒌了。
苏格拉底问:你以为你不摘,它就不会枯萎了?
柏拉图回答:我知道,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我要在它还盛开的时候,守在它边上,欣赏它最美的样子。苏格拉底问:那它凋谢了呢?
柏拉图回答:等它凋谢的时候,我会欣然离开,去找下一朵。
苏格拉底的遗憾故事 篇6
据说,柏拉图的堂弟格老孔,在不到20岁的时候,就朝思暮想做城邦政府的领袖,非常荣耀而潇洒地面对众多的人进行演讲。按理说,一个青年人有这样的理想,并非坏事。遗憾的是,格老孔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才能都很欠缺。家里人都明白他这是好高骛远,想入非非,真怕他冒冒失失地闯上讲坛,弄得不好被人拖下来,落下笑柄。可是没有一个人能说服他不要这么做。这件事被苏格拉底知道了,鉴于和柏拉图的关系,他决定开导开导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
一天,苏格拉底看见格老孔迎面走来,老远就喊;“喂,格老孔,听说你决心做我们城邦的领袖,这是真的吗?”为了使格老孔乐意听自己的话,苏格拉底故意装出十分热情的样子,选择了格老孔最感兴趣的话题。
“是的。我的确是这样想的,苏格拉底。”格老孔回答。
“那好极了。如果人间真有什么好事的话,这又是一桩好事了。因为,倘若你的.目的能够实现,你想有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将能够帮助你的朋友;为你的家庭扬名,为你的祖国增光;你的名声在传遍全城之后,还会传遍整个希腊,甚至在异邦中享有盛名。那时,你无论到那里去,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果然,格老孔听了这番话,大为高兴,就停下来同苏格拉底交谈。
看到格老孔留下来,苏格拉底接着说:“看来很明显,格老孔,如果你想要受到人们的尊敬,你就必须对城邦有贡献。”
“正像你所说的。”格老孔回答。
于是苏格拉底请格老孔谈谈做贡献的打算。正当格老孔思考的时候,苏格拉底问他是不是首先让城邦富裕起来,实现富裕的途径是让税收增多。格老孔表示同意。苏格拉底又问,税收从何而来?总数多少?不足的补充来源是什么?格老孔回答对这些问题没有考虑过。之后,苏格拉底又问他对治理国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的看法,如削减开支、国防力量、防御战略、粮食供应等。格老孔要么回答没有考虑,要么说不清楚,要么推托这类事没必要亲自照管。
看到格老孔为难的样子,苏格拉底进一步开导他说,“国、家一理。国家人口多,一些问题确实很难说上来,但如果能帮助一家,就可以着手帮助更多的人家,你为什么不从增进你叔父家的福利试一试呢?”
格老孔说:“只要叔父肯听我的劝告,我一定能对他们有所帮助的。”
苏格拉底笑了;“怎么?你连叔父都说服不了,还想希望包括叔父在内的整个雅典人都听你的劝吗?年轻人,要当心,你一心想要出名,可不要弄个适得其反呀!看看现实,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些知识最广博的人。反之,都是些最无知的人。如果你真想在城邦获得盛名并受到人们的赞扬,就应当努力对想要做的事求得最广泛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胜过别人;当处理事务的时候,你也就会很容易地获得你所期望的目标了。”
苏格拉底的德育思想下的高校德育 篇7
一、“美德即知识”的含义
苏格拉底主张教育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 教人学会做人, 成为有德行的人。他认为美德的本性是知识, 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在色诺芬的《回忆录》中记载: “苏格拉底说, 正义和其他一切美德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好的, 凡认识这些的人决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 凡不认识这些的人也绝不可能将它们付诸实践。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好的事情, 愚昧的人就不可能做美好的事, 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和其他美好的事情都是美德, 很显然正义和其他一切美德都是智慧。”[1] 苏格拉底把人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正义、 勇敢等美德都归结为知识。他认为智慧是一种美德, 但是有智慧的人必须善于思考, 而思考离不开知识, 这种知识就是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因此, 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共性, 是所有美德中共有的东西, 任何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而单独存在, 从而得出“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认为“一般说来, 灵魂所企图或承受的一切, 如果在知识的指导之下, 结局就是幸福, 如果在无知的指导之下, 则结局就相反。”[2] 美德带给人的结局是幸福, 那么他必须伴随着知识, 需要知识的指导。
二、目前我国高校德育状况
(一) 德育教育以灌输为主, 学生缺乏主体意识
苏格拉底认为教师不是传授知识和真理的, 而是一个去接受新的思想, 帮助人们去发现真理, 实现美德的“产婆”。 他不会直接给学生答案, 而是要和学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从而让学生获得知识和真理。目前高校的德育方法存在简单、形式化、专制等问题。一般都是灌输, 脱离实际, 所教授的不是学生的实际需要。强调系统性与逻辑性, 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感受无人顾及, 缺乏主体意识以及道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哪些行为是对的, 哪些是错的”等现成的结论。当代的德育评价体系除了书面考试, 就是写小论文。只要考试正确回答, 小论文体现良好的道德品质就视此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一些隐性的因素, 如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通过书写就能够体现的。
(二) 重视道德理论的传授, 忽视道德情感的参与
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一定会有道德, 无知识必定无道德。总之, 道德必须由知识来支配、指导, 而不是情感或者其他的东西来支配人的道德行为。他认为人总是会选择最大的快乐、最小的痛苦, 会避开痛苦而选择快乐。而做出选择的这种行为就是人们知识的体现, 只有足够的知识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从而享受更多的快乐, 避免更多的痛苦。如此说来, 带给人快乐、避免痛苦的是知识, 知识才是支配道德的。苏格拉底越是强调知识的地位, 就越忽视了德育中情感的重要性。而当代高校德育, 注重的就是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而忽视了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情感的参与。高校德育课程的编制更偏重理性, 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德育内容空洞、 呆板, 缺乏鲜活性, 当然学生就不感兴趣, 导致德育知识无法更好地内化。
(三) 忽视道德行为的培养
苏格拉底认为, 只要人们具有道德行为的知识, 就会做出有道德的事, 或者有道德行为。相反, 如果没有道德行为的知识, 就必定不会做出有道德的事。如此看来, 苏格拉底把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看成是一个统一体, 两者之间同时存在或者不存在。这一主张让后人否认了二者会有分离、对立的状态, 也忽视了道德行为需要培养这一事实。高校的德育注重道德知识的学习,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将道德教育这一原本是德育的手段变成了德育的目的。而德育的真正目的即道德行为的养成, 却无暇顾及。由此也让学生误以为只要识记道德知识, 道德理论, 就是一个具有完美道德的人。
三、提高高校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方法
(一) 德育方法多元化, 提高大学生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孟子集注》中言:“事必有法, 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 弟子舍是则无以学”, [3] 因此, 应该转变德育方法单一、说教的局面, 采取多元化的方法, 吸引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其他的课堂、班会等渗透道德教育。采用理想激励法、陶冶法等,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道德教育。只有学生摆脱了被动的客体, 主动地将道德知识内化, 才能实现德育塑造道德人格的目标。因此, 大学生要实现外化向内化的转变, 才算得上是人格的升华, 自我发展的实现。
(二) 道德情感的交流是德育的实质。有经验的教师应该都知道, 一味的说教、灌输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更何况是有主见的大学生们, 他们反感教师们反复地说服教育。比起说服教育, 情感的对话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打动学生。所以, 我们必须把情感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中。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对于美德虽然不可缺, 但是除了知识以外, 还需要情感的参与, 才能促进人们形成有道德的行为。
(三) 注重知行合一。现实生活中, 往往会有明知故犯的现象发生。多年的德育工作告诉我们, 道德认知的水平并不一定代表道德行为的发生。知行脱节, 正是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出现的问题。我们不但要想学生们传授道德理论知识, 更要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实践。因此, 教师们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 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环境、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从做中学”, 亲身体会并且感悟到道德知识。就像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 只有进行了相应的现实活动, 才能获得美德。因此, 我们不能空谈美德, 必须付诸实践, 这才是真美德。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2]王静.美德即知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
[3]白晓玲.苏格拉底法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运用[J].教育艺术, 2006年第3期
苏格拉底的小故事 篇8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你帮我寻找一位好吗?”
“我一定竭尽全力。”
苏格拉底笑了笑。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都不如……”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找遍五湖四海,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一代哲人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自责了整个后半生。
为了不重蹈那位助手的覆辙,每个向往成功、不甘沉沦者,都应该牢记先哲的这句至理名言:“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
2、怎样才能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
有一天,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成为像苏格拉底那样学识渊博的学者。苏格拉底没有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开始,大家每天做三百下,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同学坚持了?”
教室里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举起了手。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学生:“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有哪几位同学坚持做到了今天?”
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柏拉图。
3、快乐到底在哪里?
一群学生在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请教:“老师,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这群学生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划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
4、如何才能坚持真理?
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如何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他拿著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有哪位同学闻到苹果的味了吗?有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
苏格拉底又问“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学生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苏格拉底再次举著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回到讲台上后,他又问:“大家闻到苹果的气味了吗?”这次,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位学生都嗅一嗅苹果。回到讲台后,他再次提问:“同学们,大家闻到苹果的味儿了吗?”他的话音刚落,除一位学生外,其他学生全部举起了手。那位没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也慌忙地举起了手。他的神态,引起了一阵笑声。苏格拉底也笑了:“大家闻到了什么味儿?”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香味儿!”
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非常遗憾,这是一个假苹果,什么味儿也没有。”
5、先想后做
一个黄昏,大哲学家苏格拉底领着他的三个弟子来到一片麦田前。
“现在,你们到麦田里去摘取一颗自己认为最饱满的麦穗。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采摘了就不能再换。”
三个弟子欣然前行。
第一个弟子没走多远,就看到一颗大麦穗,如获至宝地摘下。可是,越往前走,他越发现前面的麦穗远比手中的饱满。他懊恼而归。
第二个弟子吸取前者的教训,每看到一个大麦穗时,他总是收回了自己伸出去的手:更大的麦穗一定在前头。麦田快走完时,两手空空的弟子情知不妙,想采一颗,却又觉得最饱满的已经错过。他失望而归。
第三个弟子很聪明。他用前三分之一的路程去识别怎样的麦穗才是饱满的麦穗,第二个三分之一的路程去比较判断,在最后的三分之一的路程里他采摘了一颗最饱满的麦穗。他自然满意而归。
如果把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归类,那么显然第一个是属于“先做了再说”之列。“先做了再说”,省略了思考过程,必然会导致行为的盲目性与无序性,其结果当然“懊恼而归”。第二个当属于“等等再说”之列。“等等再说”,总是在思索、观望这个台阶上停滞不前,“只想未做”必定两手空空,“失望而归”。第三个弟子则是“先想后做”。对事物有了充分的认识以及足够的判断之后,才不慌不忙地出手,他当然能够“满意而归”。
6、心态
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原来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间里,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 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 过了一段日子,朋友们一个个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有什么好高兴的?” 苏格拉底说:“我有很么多书哇,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不令人高兴呢!” 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是最差的,不安静,不安全,也不卫生,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乱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是呀!”苏格拉底说,“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呵!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扣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一丛一丛花,种一畦一畦菜,这些乐趣呀,没法儿说!” 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一层的房间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第七层,每天,他仍是快快活活。那人揶揄地问:“先生,住七层楼也有许多好处吧!” 苏格拉底说:“是啊,好处多着哩!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后来,那人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他问:“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 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7、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
“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她是个心胸狭窄,性格冥顽不化,喜欢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的女人,常使堂堂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困窘不堪。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
据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他妻子烦死人的唠叨申诉声中净化自己的精神才与她结婚的。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
8、求知
一个青年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
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 “对!学习就得使上这股子劲儿。”
9、消费
一天,一位熟知苏格拉底生活节俭的人突然在集市上发现他全神贯注打量几件俗气的陶器,颇觉惊讶,便上前问道:“苏格拉底先生,您今儿哪来的雅兴?”苏格拉底回答道:“我向来有兴趣的是,看看市场上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
不要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而要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即使只花一分钱,也是昂贵的。
10、道德
有一回,苏格拉底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11、心底无私天地宽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家苏格拉底,有一天,和一位老朋友在雅典城里漫步,一边走,一边聊天。忽然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冲了出来,对苏格拉底打了一棍子,就逃去了。他的朋友立刻回头要去找那个家伙算账。
但是苏格拉底拉住了他,不准他去报复。朋友说:“你怕那个人吗?”“不,我绝不是怕他。”“人家打了你,你都不还手吗?”苏格拉底笑笑说:“老朋友,你别生气。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要还它一脚吗?”
心底无私天地宽,有博大的胸怀,方能吞吐日月,收放自如!太计较得失、荣辱,人生之路也便越走越窄了!
12、苏格拉底寓言故事里的年轻人
远古时候,曾经有过一个部落,世代生活在暗不见光的地下世界,每个人生下来,就被迫戴上手铐、脚镣,一个个被禁锢在地下,世世代代在黑暗中生老病死。后来,有位部落年轻人,挣脱了桎梏,逃到地上,见着了阳光,尝到了雨露,他兴奋的回到地底世界,惊喜的诉说着阳光的亮丽和雨露的甜美,并游说族人去到地面上去,可他却被族人以异端背叛的罪名逮捕,重新被套上桎梏,最后沦为精神病患,在地下世界郁郁终其一生。
且不说那些部落族人的愚昧与无知,我这里,只说说那位年轻人,他的人生有四次选择幸福的机会,而他最终却选择了痛苦,只因他是一个为了理想而活着的人。
(1)如果他能像其他人一样逆来顺受,安心做地底下部落的奴隶,那么他将永生看不到阳光,但他至少可以宁静而满足地过他幸福的一生;可是,他选择了逃离,只因为他有一颗跳动的心,有一颗向往阳光,向往光明的心;
(2)如果当他看到了阳光,就别再回地底下去了,那么他将终生享受阳光的温暖,也可以幸福而满足地过他的一生;但那位年轻人不是一个自私的人,光自己享乐,他并不会感到快乐,他要全族人都能享受阳光的温暖,所以,他选择了回去游说,选择了自己的理想,同时也选择痛苦的开始;
(3)如果他回到地底后,说服了他的族人;那么他的所有族人全部就会搬到阳光下生活,而他将得到最大的幸福,实现了理想;可是,那些愚昧无知的族人,怎么能相信他的话呢?这时,如果他选择了再次逃走(他也有机会和能力),他应该心底无憾地在阳光下幸福地生活,但他却没有,他选择了继续游说;
(4)当他又被套上桎梏后,如果他能彻底接受现实,忘了过去曾经见过的阳光,那么他也能像其他族人一样快乐地接受着禁锢,直至生老病死,过着平静而满足的,自己以之为幸福的生活;
但他,终究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从一开始的逃离桎梏,就决定了他的与众不同,就决定了他的命运的多炙。他为自己的思想而活着,为自己的理想而煎熬着;
人,失去了理想,就像鸟儿失去了翅膀;
一个拥有理想的人,当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时,就会痛苦;
可是,多少人,仍要痛苦地理想着;
因为,理想就是我们的灵魂,没有了理想,我们就没有了灵魂,也就变成了跟别人没有区别的载体了。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打发走妻子、家属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之后,他躺下来,微笑着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曾吃过邻人的一只鸡,还没给钱,请替他偿还。说完,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
苏格拉底的心境人生哲理故事 篇9
苏格拉底习惯到热闹的雅典市场上去发表演说和与人辩论问题,他同别人谈话、讨论问题时,往往采取一种与众不同的形式。
这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苏格拉底的心境人生哲理故事 篇10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承认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苏格拉底自比“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这些知识不是由他人灌输,而是人们原来就具有了,并已在心上各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而已。他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诘问式”的谈话中,有如下特点:谈话是借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而是由对方回答中引导出其他问题的资料;以谦和的态度发问揭露对方的各种命题和矛盾,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
反思当下的艺术教育,多年来人们一直遵循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儿童灌输美术基础知识和绘画理论,比如,比例、透视、构图、色彩原理等等,也有一些以牟利为目的的比赛,以临摹为手段的培训机构等,致使不少学习画画的儿童出现绘画中出现的迎合和模仿,面临失去审美个性、创造性思维和情感体验的危险。更因为功利主义价值观仍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成人,屈于经济和名利的压力,孩子便成了模糊的投资对象。借助“诘问式”的谈话人们才能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发现自己的错误,转变自己的思维,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才可能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二、在自然中游戏和体验,启迪心智
卢梭认为,“一切真正的美的典型是存在大自然中的”。在大自然怀抱里尽情体验可以让儿童获得诗性的智慧和丰润的生命情感,内在的潜能激发巨大的生命力力,推动着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自由地创造。
记得有一次,我将线描课的地点安排在集美轮机学院的自然环境里,课前有个小男孩发现操场边的一棵大树上有白蚁,一边喊一边跑来向我报告:“老师,那边的大树都被白蚁的窝包围了,我们快去救它啊!”在我的带领和组织下,班里的小朋友都参加到“救树”的行动中。小朋友有的拿着笔盖小心翼翼的扣着树上的泥巴,有的小朋友拿着地上捡的小瓦片狠狠地搓掉一条条长长的泥巴窝,嘴里还不停地说:“看你往哪怕跑,我把你和你的窝砸的稀巴烂”,还有小朋友把水往白蚁爬的位置浇灌,嘴里不停模仿战斗机、炸弹、飞机、救护车发出的声音,一场救树的“战争”轰轰烈烈地打响了。
一会儿下来,打了胜战的孩子们红扑扑的小脸蛋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救助”主题的故事伴随着沙沙沙的作画声,不一会儿一幅幅生动而真切的救助场景跃然纸上,有的小朋友画出拯救世界的英雄战斗场面;有的小朋友描绘了森林着火,人们子弟兵勇敢救火的场景,就连叔叔腋下露出一撮长长的黑毛也表现的淋漓尽致;还有的小朋友描绘扶老人过马路,路上发生交通事故120救护车送伤员去医院的画面……“关怀”在此的救助画面让我感动不已,儿童的生命状态此刻在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的世界中仅用一根画笔就可以自由创造。
感叹大自然是真正的老师,孩子们从大自然中和生活的世界里选择他们喜欢的事物当作“模特儿”,当孩子面对疑惑时,我们有责任唤醒他们对自然事物的真切感受,若是有机会和条件,不妨听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诸多的情感语言,这样的体验过程能让孩子们得到自然的启示和美感,远比他们课堂所学的知识,或握住他们的手画一个标准的形体重要得多。
三、转变思维,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儿童绘画依靠直觉,他们把自身体验的情感融入在艺术创作中,呈现纯真的情感世界,记录着不同的气质与个性,如果单一以像不像为评价标准,那么难免会忽视儿童认识和观察生活的感受,抑郁儿童心理的早期发育和创造力。只有老师、学生和家长间的地位平等,才可能为创造性地教和学提供了保障,才有利于学生自由、自主地发展。记得有一次,我和四岁半的女儿一起给画的机器人涂色,我让她用彩铅从浅至深给机器人上色,而她要从深至浅画颜色,她告诉我,她的光线从另一边来;我让她用彩铅从左至右给机器人上色,她却要从中间画向周边,她告诉我,她的机器人里面的颜色和外面的颜色不同;我用彩铅从亮部画到暗部再到画出阴影部,让她学我的方法画出立体感,她却说:“我要画的和你不一样,因为我的机器人是七彩的,它在做游戏,到处跑,怎么能有固定的明暗呢?”此时我才明白,艺术是自由的,没有人可以按社会常理去拥有和管控他人的思维啊!儿童作画不是追求成人的承认,也不能具备成年人概念中的形体,是在以一种使自己快乐的新方式重新安排他世界里的东西,并赋予极大的情感,每个儿童创造艺术作品就像“孕育胎儿”的过程,我们只要“对话+助产”,最后的生成就像瓜熟蒂落的“婴儿”一般自然。
四、共同成长的“助产术”模式
在苏格拉底“助产术”的启发下,本人在艺术的实践活动中尝试了以下方法,得到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与肯定。小班教学制。一般为8-10人,选择有当地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如“集美的嘉庚鳌园”、“集美园博苑”、“集美大学校园”等当地引以为豪的人文及自然景观,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接触新鲜的空气,在优美的环境中会观察和表达情感,在宽松的对话环境中感受传统和文化艺术的熏陶,释放潜能,唤醒儿童产生一种内部自动的力量,从而有能力负起超越自我责任。
1、在预设场景中实行“对话+助产”。
师生围绕场景事物进行对话,交流感受与体验,了解孩子的个性及爱好。以学生为主,根据他们的能力和兴趣,自行构思取景。
2、设置师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点评环节。
学生自我阐述作品中的故事与体验;老师根据每位孩子的个性特征及取得的每一个进步给以肯定与鼓励,并指出作品中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家长通过观看孩子的作品描述自己体验与感受,避免以成人的眼光要求和评价孩子,而忽视孩子的自身感受与情感体验。
3、碰到问题运用“诘问式”的谈话,帮助孩子克服困难的心理,帮助家长养成良好的行为导向,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人沟通协助的能力。
4、师生和家长建立教与学的共同目标,共同体验,共同对话,营造愉悦的学习体验和温馨的生活环境。
教师不是知识的供应者,不是注意的中心,而是退居暗示地位,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孩子与家长互相平等,角色不同,通过对话交流,形成求知、发展的自动力量。
5、作品展示与观摩,促进相互间的学习和欣赏。以一个月为周期,实现资料整理与信息反馈,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五、结语
本文探索的“助产术”艺术教育,是主张在大自然中接触新鲜的空气,在游戏和体验中启迪心智,激发孩子的探索和求知欲;通过“对话+助产”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呵护儿童的直觉和个性审美;通过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的平等对话,营造轻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通过共同体验与对话,以求知、求真和孩子的全面发展为目促进师生和家长的共同成长。
摘要:在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启发下,本人结合艺术教育实践的心得,探索的“助产术”艺术教育,主张以小班制的形式在大自然的游戏和体验中启迪心智;强调“对话+助产”过程;营造师生和家长之间平等对话与共同体验的环境;通过点评的互动环节,帮助孩子、老师和家长共同成长。
关键词:助产术,体验,艺术教育
参考文献
[1]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M].人民出版社,2007.
[2]杨景芝.直觉与造型——儿童美术教育探讨[J].艺术教育,1997(3):65.
苏格拉底的心境人生哲理故事 篇11
1“美德”这个词在希腊语含义的演化
“美德”又译“德行”, 即希腊文的arête, 不仅指人的优秀品质, 也指任何事物的优点、长处和美好的本性。英文翻译为virtue或excellence, 指道德上的优良品性。早期具有相当广泛的涵义, 其最初的意思是“尽显其固有的天然的本性”。在《希腊哲学史》中写道:“在希腊文中arête原指任何事物的特长、用处和功能, 《希英大辞典》解释为goodness, excellence of any kind。人、动物和任何一种自然物都有自身固有的, 而他物却没有的特性、品性、用处和功能;……arête获得伦理意义是经过一段长期发展过程的。”希腊人看到人不同于动物, 需要依靠共同体生活;在社会共同体中需要某种共同的规范, 形成当时最为迫切的能受到大家赞赏的共同品性, 而这种共同品性是随时代变化的。在荷马时代, 为维护共同体而奋力作战就是最有价值最需要的共同规范、共同品性, 它就成为arête。在荷马史诗中, 这个词主要指人的优良的品质, 即能够使个体去做他或她的角色要求他或她去做的事情的那些品质, 尤指“勇敢”、“英雄”这一类词, 同时也是一种力量的表现。对于古希腊的arête, 中文找不到一个对应的确切的译词, 即使是拉丁文及近代各种西方文字以及日文, 所有学者都公认找不到本国的一个一之确切对应的译词。拉丁文译为virtue, 来自vir, ……西方都遵循拉丁文virtue, 如英文译为virtue, 中文依此译为‘美德’。”现在许多研究者指出“arête”不仅指人, 也可以用来指任何事物的优秀品质, 这是符合这个词在古代沿用变化实际的。叶秀山在《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一书中认为:“……但我们认为, 这个词的基本意义还是与‘人’相关的, 它不是单纯的理论性的、静观性的, 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一些研究者把它理解为‘功能’、‘作用’ (function) , 我们认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后来,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和动物的区别日益受到重视, 人类社会生活方面的品行、特长、才能、优点逐渐成为重要的arête, 例如勇敢、自制、正义、虔敬等。
2“美德即知识”的解析
“什么是德性?苏格拉底认为, ‘德性’就是指过美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 是一切记忆中的最高尚的技艺。这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知道的内在于心灵的原则。……在此意义上, 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 而不道德便是无知的同意语。这样, ‘德性即知识’的意思也就是说, 美德即关于善的概念的认知。由此, 美德也就不是相对的、可变的, 而是绝对的、不变的。”实际上到苏格拉底的时代, “arête”所指的就是人的社会本性, 也是人区别与物的本质属性。它一方面指人能够运用理性自觉地遵循一些规范, 另一方面是当时所公认的伦理道德和政治领域内的规范。在道德的领域里成为一个被大家称为有品德的人, 在政治领域里通过各种政治技艺取得成功。这就是arête在苏格拉底时代的普遍意义。
苏格拉底的“知识”, 是一种理性的、必然的真理, 是对“美德”的理性的把握;是整个世界的理念的知识, 善的知识, “自我”的知识。只有通过理性, 人才能得到绝对的知识, 这是苏格拉底思想的重要方面。苏格拉底把当时希腊人注重的四种美德都归结为知识, 论证自己的观点, 认为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 知识是美德的本质。他认为, 智慧是一种美德, 但有智慧的人必须善于思考, 而思考离不开知识, 这种知识就是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正义是美德, 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是美德, 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 没有理性的知识的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 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苏格拉底通过对古希腊的几种主要美德的分析, 认为它们有共同性, 都和知识相联系, 都受智慧的支配。这种本质上的同一性使各种美德内在联结, 不能孤立存在, 构成美德的整体性。因此, 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共性, 是所有美德中共有的东西, 任何一种美德都不能离开知识而存在, 故得出结论“美德即知识”。同时在苏格拉底看来, 知识与道德也是统一的。一个有道德认知的人, 不会做不道德的事;凡行不道德之事的人, 必然是无知之人。简单说, 知识、智慧是善之本, 而无知、愚蠢则是恶之源。美德作为无条件的绝对的善, 就是知识。这样既表明美德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又从正面阐述了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道德哲学。
3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在当今德育中的思考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关于理性的人的品质的论述, 也是关于道德伦理的论述。把德性和知识合二为一, 认为道德行为必须奠基于知识, 产生于知识, 这是苏格拉底伦理学说的根本特点。苏格拉底认为, 从伦理道德本身来说, “无人故意为恶”, 人们之所以为恶是因为不具备“善”的知识, 而具有了道德知识的人必定会选择“善”的行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永恒、普遍、绝对不变的概念的认识。也就是说, 有理性知识的人必定会是道德的, 有道德的知就必定会导致道德的行。对知识的认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道德水准的高低, 社会状态的失序必然与人们的整体的道德感知水平的降低有着内在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即知识”的论点对当今德育教育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美德即知识”的认识虽十分深刻, 但又具有片面性。人的美德和人所具有的知识是什么关系, 二者是否能成正比。人的知识越多美德就会越好吗?换言之, 在今天这样一个重视学历的社会中, 人的学历越高, 其道德水平就越高吗?而没受过教育的人, 或者说没有知识的人就没有美德吗?这些问题当然都不能给出肯定回答。长期形成的错觉, 有时却使我们不能全面地、认真地处理好这种关系,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造成我们教育实践中“高分低德”和“高德低分”现象的原因。在实际生活中, 我们知道苏格拉底的这一命题也是很容易被推翻的。知识并不总是与美德相伴而行, 而美德也并不总是和知识统一的。比如, 一个小偷知道偷窃是不对的, 但他却仍然行窃。所有人都知道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者让座是有道德的行为, 但是让座者又有几人呢?同样, 众多知识层次高的人利用高科技犯罪也比比皆是。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 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 不都是利用知识来做缺失道德的行为吗?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 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德育实践告诉我们, 知识与德性生成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 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人类的知识与道德的发展远不是同步的, 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道德行为的发生, 即所谓:知行脱节, 言行不一。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它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因此, 对“美德即知识”这一理论观点, 我们既不能不加分析地全面肯定, 也不能毫无分析地一概否定, 而应该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理, 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批判, 吸收其合理的成分, 科学地分析二者在人发展中的作用及地位, 使人在求知的过程中形成美德, 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同时也使每一种美德均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基础。我们不但要向受教育者传输道德知识, 而且要注重激发其道德需要, 培养其道德情感和信念, 更为重要的是让道德教育回到生活实践中去。在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的同时, 增加道德实践的机会, 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实践中通过切身体会去领悟所学到的道德知识, 然后再运用所掌握的道德知识自觉地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活动, 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只有这样将德与智结合起来, 才能使德成为真正的、稳固的德, 智成为有益社会、为人民谋福利的智, 最终使人的素养不断提高, 社会不断进步。
摘要:“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命题, 阐述苏格拉底伦理观中“美德”的涵义, 同时还分析了各种美德与知识的关系, 针对的是“美德即知识”在当代德育中的思考来说的。
关键词:苏格拉底,美德,知识,道德知识
参考文献
[1]汪子嵩, 范明生, 陈村富, 等.希腊哲学史[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