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和优秀文化的小学作文

2024-10-15

中华美德和优秀文化的小学作文(精选3篇)

中华美德和优秀文化的小学作文 篇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推崇中华美德

——宝丰一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汇报

一、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必要性。

“盖幸运者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 当今中国的青少年,他们生在和平年代,长在太平盛世,没有经历战争、**、饥荒和瘟疫等艰难困苦,在阳光雨露中成长。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进入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东西文化剧烈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上物欲横流,这一切都构成了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背景,使得部分青少年丧失比较和鉴别能力,极易迷失方向。如何有效地教育好孩子,是我们面临着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多数学生来自农村,而父母大多常年外出打工,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虽高,但只能为孩子从金钱上对孩子补偿,多数孩子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孩子们缺少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学生身上缺少书卷气,进而文明礼仪不知、不做。在我校推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感受经典,静心读写。让中华经典进校园,倡导校园诵读之风。根据学生学段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进行科学的、序列的诵读教材安排。高一学生以《弟子规》诵读为主,高

二、高三以《道德 经》诵读为主。学校安排每天10分钟晨读、上、下午和晚上预备前、课间操为学生诵读时间,每天晚自习前交流分享感恩行孝的心得体会,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做出时间上的保证。

(二)弘扬传统,落实行动。

(1)、重视传统节庆教育。学校充分利用清明、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如清明节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每年的重阳节,学校组织各年级召开重阳“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与他人和谐相处,增强他们对父母与长辈的感情、懂得体谅父母,孝敬长辈。

(2)积极开展感恩月活动。每年10月定位感恩月,学校组织各种形式的感恩活动,引领学生进行感恩实践。

(3)、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讲座。邀请国学专家本校对全体师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引领师生与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从而实现文化的传递、精神的传递。

2012年8月河南省“家教先生”胡社功应邀到校作报告,他从亲身经历和社会调查中,认为80%以上的家庭教育不科学,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在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一套鲜明独特的“爱学家教”理念。

2013年11月5日至7日,我校举办了以“弘扬中华文化,做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首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田秀英老师用最平实、最真诚的 语言向大家讲述了自身家庭与命运抗争的感人经历,传达了一个平凡母亲的无疆大爱,展现了人性的光辉,诠释了中华孝道的精髓。传统文化志愿者牛文荣、程志杰和周程程三位老师分别讲述了他们感人肺腑的亲身经历,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唤醒他们的良知。著名讲师张国堂围绕“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用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语言讲述了真实平凡但又生动感人的故事,引领同学们感念父母和师长的恩情。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首届师德模范、资助70余名贫困生的罗一鸣老师用朴实的语句道出《俭以养德》的道理。魏都许昌的王卫东老师讲解了学习掌握传统文化的意义、作用,特别是传统文化与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人、行好事的关系。

2013年12月17日开展了以“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专家论坛,邀请到的是吉林省民营企业家、慈善家、教育家、省劳动模范、长春市特等劳动模范王竑锜。

2014年1月6日我校邀请了来自新西兰的国学大师陈建云先生作报告。讲座的主题是“孝亲与尊师”,倡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演讲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当代中学生的爱心与感恩之心,构建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2014年1月13日学校邀请了甘肃省张掖二中、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武玉清老师为全校班主任讲解传优秀传统文化在班级管理的作用和具体做法。

(4)、创造践行传统文化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内涵。在2014年春节到来之际学校组织了高一100多名学生到肖旗乡敬老院做义工,春节后又组织了高二的部分学生到敬老院做义工,不仅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也让同学们的品德修养得到了提升,使同学们在体会到无私帮助他人的乐趣的同时还了解到了长辈的苦心和不易,学会了体谅长辈,关心他人,并主动改正自身缺点,努力为社会做贡献。

2014年寒假政教处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高一和高二分别在假期前后开展了一周左右的专业义工培训。学校号召全体学生在寒假期间开展“践行弟子规,日行一孝”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等社会实践,进一步培养孝心、爱心,以实际行动践行弟子规,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培养优良的道德素养。开展了“过新年、敬父母”亲情实践活动、家乡文化调查活动、以“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实践能力”为主题实践活动、以“争做志愿者,创造新生活”为主题服务类型的实践活动。

(5)、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环境育人,环境影响人”,充分挖掘环境资源,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主要有以下具体做法:“班级文化”,教室板报有文化,利用教室后面黑板宣传传统文化;“廊道文化”,教学楼走廊悬挂有文化,悬挂传统文化代表传统精神名言警句,融汇营造浓厚的文化信息;学校建设有文化,学校建有老子和孔子像;广播宣传有文化,充分发挥高雅音乐的“熏陶”作用和功能。充分利用好校园每一地方,营造得体、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说话。(6)、重视义工培训,加大义工培训力度。2013年国庆7天长假,来自许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义工总指挥叶香梅老师对我校400多名师生义工进行了培训。叶老师就义工礼仪;如何不断提高义工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如何让“我参与,我快乐”的服务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如何使义工在活动中有效提升自我价值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享交流。

(7)加大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力度,教师文化彰显儒雅本色,做好领航人。

把诲人不倦、博学儒雅的教风变成行为,组织教师学习传统文化典籍和教育典籍,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以儒家文化为切入点,引领教师重教明理,内化师德修养,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让教师在经典文化中寻求教育智慧,强化教师基本功训练常规,举办教师技能大赛等,整体提升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以育“孜孜以求”、“博学知新”之气,更好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做好领航人。

积极派出教师出外学习。近年来,共组织多批教师到开封、新乡、许昌、新郑、泌阳等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法带回学校,运用到教育教学和生活当中。教师的精神风貌焕然为之一新,对待学生、家庭、社会的态度有了更为良好的变化。(8)以家长会和传统文化公益论坛为平台,邀请学生家长参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亲子活动,使学生更加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一位学生说:“我当时使劲低着头,没敢看我妈,我怕我会哭。我当 时想了很多以前的事,母子连心,我想我妈妈肯定也想了很多。”另一位学生说:“双手碰到妈妈皮肤的那一瞬间,我触到了妈妈脚上粗糙的老皮,我妈妈年轻的时候很漂亮,现在的妈妈真的老了很多。”通过让家长聆听教育专家的讲座,使家长更加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关注孩子的道德成长。

(9)开展道德模范和美德之星评选活动。2014年1月13日,举行了首届“道德模范美德之星”颁奖晚会,对张素琴等30名道德模范教师和赵雨等31名美德之星学生进行了表彰。晚会现场播放了道德模范教师和美德之星学生感人事迹的短片。他们之中有在家经常为婆婆洗脚的李占英老师,有为父亲煎药的孝子段本强老师,也有在教室里发奋学习、校园内捡拾垃圾、到敬老院里为孤寡老人洗脚剪指甲的学生赵雨等。他们的事迹让全校师生感受到人性的温馨、道德的魅力和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精神的崇高。

三、取得的成效:

经过长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目前我校形成了“一个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主体”(学生和老师)、“三个活动”(课堂教育、校内实践、社会实践)、“四级管理”(党委、政教处、年级组、班级)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模式,并涌现出一批道德模范教师和美德之星学生等先进典型。

(一)、学生层面的变化

1、学习目标更明确了。为中华之飞跃而读书!

很多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之前,学习目标不明确,天天糊糊涂涂,过一天算一天,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没有目标、没有动力。经过学习,学生的心灵之门打开,知道了人活着的意义,明白了学习的真正目的。

314班学生范巧云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说的勉励自己的话,正是因为这句话造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我以前总是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里,认为学习只是为了养活自己,经常只是偶尔地想一想这个社会,感觉自己也无法为之做些什么,学完传统文化以后我才明白,我错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是所有人的追求,而不只是属于那些卓越的人,因为态度决定高度,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理想。我们应以大爱之心要求自己做好每一件事,让我们大声说‘为中华之飞跃而读书’!”

2、打破了自我,开阔了胸襟,明白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可以说我们的学生从来没有人思考过人生的意义,我们作为老师也没有给学生进行过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而我们之前却总是抱怨学生自私、不懂事,不知礼,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打破了自我,开阔了胸襟,明白了生命的真正意义。321班张兵说:“曾经的我会因别人的小小过失耿耿于怀,斤斤计较;会因别人对自己的轻视而自卑和痛苦,在做某件事时我会因没有毅力而半途而废。总之,过去的我心情起伏不定,不能正确对待生活和学习,总是在心中埋怨周围的一切。这一切都随着我接触传统文化而逐渐消失了。在叶老师的讲解下,我明白了我与周围的一切都是命运共同体,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 己,我现在包容周围人的过失就像包容自己、就像包容自己一样,学会了换位思考,真正的打开了心门,明白了‘境由心转,福自我求’,我不再埋怨,而是心中充满了感恩。”

3、懂得了孝的意义,开始了孝亲的行动。

百善孝为先。长期以来,由于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父母过分的溺爱、学校教育的缺失、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等等原因,我们的许多孩子价值观畸变,德行缺失,连最起码的孝道都没有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唤醒了多少失德的心灵。

4、俭以养德。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的孩子包括大人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不懂节俭,浪费成风,我们的校园,我们的餐厅何尝不是如此?学习传统文化之后,我们看到全国道德模范罗一鸣老师的讲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和感受,请看学生怎样说的:

“从教37年以俭养德的罗一鸣老师拾荒13年期间以自己的微薄之力资助了60余名贫困学生。他说:‘我是来做传销的,我传的是中国文化,销的是传统美德’。他以欲除烦恼需忘我,历尽艰辛好做人为座右铭,以知足、惜福、感恩、奉献、快乐为人生观,不求回报的付出让我深深感动,这才是为人师表。”

“他是一名老师,工资并不低,但他把勤俭节约做到极致,他坚持素食,生活用品和衣物都是从学校的垃圾堆里捡来的,靠着拾荒还资助贫困学生,而我们不经意间浪费掉的一点一滴正是支撑起地球的脊梁,地球母亲已不堪重负而人类仍不管不顾,为了一己之私肆意消耗 着资源,这是多大的罪过啊!就算我们做不到罗老师那样,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每餐不剩饭,物尽其用吧!”

“听过罗一鸣老师的报告后,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世界因你的存在而使更多的人生活得精彩!我懂得了‘把节俭留给自己,把慷慨留给别人的无私精神’。”

5、感恩的心升起来了。

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中深刻的体悟着感恩,更是学会了感恩,学会了表达感恩的心:321班的王智勇说“感恩不需要完全用嘴去说,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只要你心存感恩,就会给你回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世界,你会发现许多美好的事物。不要认为对人感谢才有用,对植物、对土地、对空气都有用,因为我试过。当我走在校园,我面对一颗小树面带微笑地在心中默念:‘感谢你为我们提供氧气。’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身体放松了不少,心里也很平静,连周围的空气也变得清新了。我带着感激的目光看了小树一眼离开了。从那以后我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6、尊师的心升起来了。

陈校长曾经说过,学生成绩差的背后一定有原因,我们要抛开成绩说成绩,找出成绩背后的原因,有一点是肯定的,他(她)一定是不恭敬,一定是不敬爱老师。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很多学生觉醒了对老师的感恩之心。尊师之风兴起来了。

302班王梦雅同学说:“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老师给了我们慧命。作为学生,要用一颗恭敬感恩的心去面对老师。学习了传统文化,我 改变了许多,曾经的我,在校园内见到老师,匆忙的连头都不抬地从老师面前走过,现在,当我见到老师时,会微笑地向老师问好,并深深地鞠躬。”

7、永远的义工、永远的义工精神:为了成功举办首届优秀传统文化讲座,我校自2013年10月1日,开始进行了为期七天的义工培训,参加义工培训的师生达480人之多。叶老师都说这个培训班是她见过的最大的培训班,而其中三分之二的学生都是高三的学生,他们有了什么变化,请看302班李志博的认识:

做义工改变了我的心。(1)做义工之后,我更懂礼仪了。没做义工时不能说完全不懂礼貌吧,但是,很多是懂也不做,接受义工培训和圣贤教育之后,我见到老师知道微笑问好,见到同学点头致礼;我的坐姿堂堂正正,走姿玉树临风,站姿顶天立地,„„,不论在哪方面我都合乎礼仪了。(2)我的心态变了。是做义工让我知道什么是谦卑,什么叫做处事,在生活学习中我的心态从从前的自负、狂躁、自私,变为谦卑、平静、无私,知道处处以谦卑的姿态示人,知道要奉献学校、国家、社会和他人,知道要服务社会,并且由这个心态去做。陈校长说过:凡是我走过的路,我要让它干净起来。我虽不敢与陈校长比,但自问没有放过一片走过的路上的垃圾。(3)圣贤智慧改变了我的境界,我由自己的“小家”境界变为“大家”境界,使我从服务论坛的观念转变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整个世界。而且从自我的小境界变为大我的中境界,再到无我的大境界,改变的不只是境界,更是与这种境界对应的态度和做法。力行圣贤教诲,感动过后,我们不是擦干眼泪该干什么干什么,不是出了会场就啥都忘了,而是在生活中力行圣贤教诲。

最后,这位同学说,今后我会始终如一的以义工的心帮助人、服务人、感化人、奉献人,我还会以圣贤教诲传播人。正如大德老师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也一定会以此为己任,为中华之飞跃而读书,为万世太平而继圣贤!

(二)、老师层面的变化

传统文化学习之后,高三老师的变化也是由内而外的,他们对学生的爱多了,他们对学生的理解也多了,责任心也多了。请看我们的老师:

白利如,本来对工作就孜孜以求的她,本身对学生如亲人的她,在学习之后,笑的更甜美了。白老师说,学生在这个时候学习很不容易,我们要多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和生活中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的幸福所在。

裴善良老师说:我学了传统文化之后,从态度到言谈到举止都发生了变化,变的更温和了,在进班分享时,裴老师给学生鞠了很多次躬,说话和态度确实有了很大变化。

于小娜老师说:对学生不要轻易论好坏,经常我们对好学生很有爱心的,但是对那些不热爱学习、爱调皮捣蛋的学生学生,不自然的在我们的心中被划到坏孩子的行列,我们不能从单独的一个角度看孩子啊!

祝英俊老师说:田秀英老师讲课的过程中有一句话重复了很多次——“我就死死的抱住不放”,我们教育学生对待学习也要有这种执着精神。

下面请看学生眼里老师的变化:

“这十天的学习,我的心更静了,更坦然了、更成熟了。不仅是我,我发现周围的人都在变化。就像班主任陈老师,以前从来不苟言笑,对待大家也十分严厉,这使得大家对陈老师十分的敬畏。可是最近,同学们都认为陈老师变了,变得更爱笑、更温柔了,虽然还很严厉,但给我们的感觉真正的像慈母一样,大家觉得和陈老师的距离更近了,我们大家也更爱我们的班主任了。”

康华侨老师说,那天晚上全班学生集体拜师的场景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中,这一幕我将永生难忘,这件事将永远鞭策自己做好各项工作,鼓励自己更加以全部的爱来关心爱护学生,这将永远成为我不竭的工作动力,和人生幸福的源泉啊!

刘园老师说,长期以来,厉行节约仿佛只是一个口号,但在罗一鸣老师身上,我真正看到了“节俭”,他用被人扔掉的牙膏毛巾,穿别人扔掉的衣服,还称之为“节俭牌”,这是怎样的一种豁达啊!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老师传授 知识,但更应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言传”最有用,但“身教”更有说服力啊!

四、今后工作打算:

(一)、建章立制,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常态化。研究制定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建立领导机构和具体执行机构,完善后 勤保障。

(二)、结合课程改革,开设拓展课与探究课,开发校本课程。

(三)、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如学校文化布置、举行中国传统文化节(唐诗宋词吟颂比赛、民族音乐表演等)。

(四)、组建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由班主任、语文教师、政治、历史教师、音乐美术教师组成。通过校本培训、外聘教师等途径培训教师。

(五)、通过《学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

中华美德和优秀文化的小学作文 篇2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化育人。

要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

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捉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故事中了解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宋时的“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形象的表述了我们传统美德,当发现别人有困难、有危险的时候,能及时伸出援手给予帮助。一个小孩都能有如此传统美德,何况我们大人,同时也教育我们现在的小孩要勇敢自强、团结互助,弘扬正能量。“孔融让梨”也是流传已久的一个古代故事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这天,孔融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筐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三字经》是宋代王应麟撰写的蒙学书,它流传至今还脍烫人口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孟子曰: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人性皆善。当人们想起这一小句子,即可知道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是做子女的最基本的人格,社会上也就少见些子女不供养父母甚至抛弃年老穷困的双亲。这也就应言:人初生时聪明或愚蠢、贤惠或不肖都相同,生性本来也相近没什么区别的。当开始学习知识时各人接受知识的差异导致了人的区分,所以从孩童时期就要注意教导其学习好习惯,培养其正人君子的行为。我们不是圣人,哪能一生下来就什么都能知晓,我们做父母的就要亲自教育子女,没有教育是不行的是不会成才的,孩子小不懂事,外面的诱惑又多你不教育他就有可能变坏走上邪道。怎么教育好孩子呢,从小就要言传身教多做忠孝、仁慈、友爱、善良之举。教育他们尊敬老师、敬重长辈、孝敬父母,对人文明礼貌,对事明辨是非,学习知识要有恒心,这也道明了为人父母者对子女教育之重要性。

论语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礼”是人与人之间的仪轨、规范。有了“礼”,人与人之间才会互相尊重不轻易发生争执。“和”就是“礼乐”之“乐”,就是教化人们以和谐、调和为做人的可贵品德。一个国家的治理需要有制度、行为规范,也就是“礼”来作为标准来进行节制约束。同时我们也提倡人性化管理,也就是用“乐”来加以调和的,那么处理事务的时候就比较畅顺,也就能很和谐圆满地达到目的。

论语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信,一个人有信用而且行为规范、言论也比较切合实际,那么他的言行是可以被我们作为经验和榜样的。如果一个人能够有礼节地恭敬谦逊地待人处事,那就能够避免因干坏事而受牵连的耻辱。如果每一个人都能遵循礼仪礼节,谦逊诚实待人处事,注意自己的言行、道德规范,关心周边及亲人,他这种高尚品德修养,关心体恤他人的品质,是值得人们尊敬和效仿的。

论语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对于自己的欲望不会过分地追求满足,对于自己所居住的生活环境也不过分追求安逸。能够勤勉处理大众事务,积极工作,对于自己的业绩、自己的成果不过分宣扬。我们通过自我约束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使自己的行为规范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那我们就可以称其为一个正人君子了。这也告诫人们个人的欲望不能无节制膨胀、凡事不能过分,人们享受正常的生活和拥有居住的环境,不要过分追求奢侈的物质享受,我们要发扬传统美德勤俭朴素。你就不会因为满足自己个人的私欲,而作出损害别人和集体的利益甚至出卖国家的利益。有些不法商人为追求过分高利润,置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不顾,食品过分增加添加剂、建筑偷工减料,使得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害。文化艺术类方面也有个别人过分追求高的头衔和身份,弄虚作假,有叫人代写代画,明目张胆的拿了别人的作品写上自己的名字,送展览参加比赛,用以能获得奖项荣誉。更有些人把传统艺术,个人行为地搞成另类表演,使得人们的心灵受污染。如社会上有人手脚并用或反转倒立写字画画,甚至选取一些低级庸俗的题材来大肆宣扬所谓的“艺术”,大肆宣扬以丑的书法丑的画作来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标榜自己,用以吸引人们的眼光和一些不明真相的传媒报道。作为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更要认清真相,不传丑,同时多利用自己的知识和人脉资源多传播宣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美德。采集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素材来作为艺术的创作点,创作出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美德的艺术作品,来进行表演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前来观看,通过以上的对外演出来宣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美德,使其深入人心,同时通过这种文化宣传来净化文化的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分清什么是丑的坏的形象,什么是美的好的文化艺术。当大众都懂得欣赏健康纯净的文化艺术作品,就自然排斥那些不健康的丑的所谓的“文化艺术作品”,那些坏的不健康的垃圾的文艺作品,就失去了市场,也就没了立足之地。人们也就有了清净健康的艺术园地。

可以利用我们文化馆站的场地免费开放,开展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各种活动。各级文化馆利用自身的场地免费开放,结合公益举办一些讲座。通过举办讲座这一形式,向大众输送国学典故等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作为国粹的中国画和中国书法是中华大地上流传几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至今还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文化艺术。古训有:“字如其人”“练字先练人”,就是说练字就像做人一样,先要学会修心、立德、树人;也有话:“画品如人品”,要画好中国画也需要有好的文化素质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这也说明中国书画是一种修心、立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雅事,也可以通过举办书画作品展览活动把广大人民群众吸引过来,让他们亲身参与,我们搭平台,群众自己来展示。这种群众亲身参与其中的活动更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学习、认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能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同时他们也是我们的文化传播者,他们会把自己亲身感受向周边的人们传播开、向自己的亲人传播开;

在当前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也要运用我们文化馆的网站平台向外界宣传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我们可以通过网站发布文字、图片,更能运用会动的视频影像来宣扬。视频影像更能客观形象的再现场景,也更能直接的告诉观众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央视有播出这样的公益宣传片:从小孩受到母亲的呵护、长大了母亲在前面拉着他的小手上学校,上大学了母亲还能迈着轻盈的步伐跟上孩子。当孩子成熟了、工作了,母亲也开始老了,母亲跟在孩子后面散步,当母亲老了、走不动了是孩子搀扶着母亲的手在回忆。这场景“天伦之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画面也传播出健康向上的正能量: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亲人的关爱,从孩童起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付出了代价,当孩子长大成才了能对社会有所贡献了也要为父母为家庭有所担当,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积极健康的思想精神和崇德向善的实际行动播种在人们心田,让它生根、开花、结果。

摘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精神为主导,通过引用历史故事、《三字经》《论语》来分析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必要性,同时发挥文化馆的场地和网络平台广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中共潮州市委宣传部编印.《理论学习参考》,2016(3).

中华美德和优秀文化的小学作文 篇3

开题报告

民勤县第四中学

黄发锴

民勤县教育局

李有峰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有傲立于世的璀璨文化,有数千年积淀起来的传统美德。“观乎人文,天下化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中国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人之为人,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理性情感动物,有着独特的精神家园需要坚守。然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优秀的东西被搁置,很多质朴的成就被遗弃。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符号,尤其是我们这样一 个具有悠久文明和文化底蕴的泱泱大国。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让中小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悠久历史,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增强民族自豪感。

近年来,我国社会对传统的兴趣日增,对传统的关注越来越强烈,神州大地,各种学习传统文化的活动蔚然成风,但很多仅限于形式上的模仿。在中小学教育领域,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传统文化严重缺失。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曾经说过,传播中国文化不能一味钻进历史故纸堆,应强

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应与世界上其他文明接轨。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正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教育系统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和关键环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十八大对这一问题进一步做出了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总书记就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新形势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

自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来,我校领导及语文组老师就开始了认真学习和积极探索思考。在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随着改革开放,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许多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用方块汉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正面临断层的危险。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这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且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冲击程度之烈为亘古未有。年

轻一代正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培养了一批无根的孩子,如果一个人缺失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能明智地了解自己的过去和审视眼前的处境,就很有可能缺乏社会责任感。缘于此种现状,我校语文教研组一致认同:当前,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改变现状,要重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采用恰当的途径与策略,导引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以达到“古为今用、与时俱进”的目的。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人不断批判传统,导致国人漠视古典文化,到如今已直接威胁到民族文化的延续。从当前世界的教育趋势看,各国都很重视本民族经典,大家都清楚地意识到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今天中国语文教育界出现的“传统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国学热的升温,特别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重视,已经成为语文界有识之士的共识。每个学子应该从小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不仅是语文教师而是每个教育者都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一个人成长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标:

(1)在学生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调查研究,收集、归纳、分析、借鉴国内其他关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研究的成果,进而对本课题进行深化。理清不同学段既相区别又相衔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探讨与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相适应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和方法。

(2)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对新教材所蕴涵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与弘扬。研究创新开发项目,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发展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路径和方法。

(3)初步形成我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库,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有序、有效开展。形成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校课程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教育教学实践进行评价和指导。

2、课题研究的内容: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说:“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知道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参加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第一、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

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第二、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培养青少年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

第三、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青少年学生做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三、课题研究计划与步骤

1、第一阶段:2017年4月至2017年6月(启动阶段)(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任务;(2)填写课题申报表;

2、第二阶段: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1)搜集整理文献资料。

(2)在民勤县城区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确定能够进校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

(3)开展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比如经典诵读大赛、书法绘画展演活动、清明节祭祖扫墓活动、重阳节敬老爱老活动等。

(4)撰写系列论文。(5)阶段性工作小结。

3、第三阶段:2018年4月至2018年5月(总结、结题、评比阶段)

(1)搜集各种研究材料,形成系统的报告。(2)参与研究人员的个人总结。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一)研究思路

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人、鼓舞人、塑造人。本着“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理念,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达到“陶冶情操、磨练心志、完善人格、人际和谐、天人和谐、担当责任、报效国家”的目的。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

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学校教育中的基本资料,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本的材料支持。

2、理论研究法。研究近现代以来我国在传统文化的教育方面形成的各种理论和观点。

3、文献研究法。遴选传统文化经典,阐释精神内涵。

4、经验总结法,即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有效总结与归纳,形成实践研究中的理论成果。

(三)技术路线

运用逐层分析,从宏观普适层面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从中观学校层面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的实践方式;从微观个人层面研究思想观念认知态度行为实践的一体化。

上一篇:当幸福来临时作文下一篇:"志愿服务献真情、爱心传递促和谐”系列活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