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外国新闻事业史_笔记复习版

2024-09-12

南昌大学外国新闻事业史_笔记复习版(精选3篇)

南昌大学外国新闻事业史_笔记复习版 篇1

第一章 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 第一节:15C古代新闻传播

古代的新闻传播:

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三个发展阶段。

辅助口头传播的标记传(延续最久的时期)播、声光传播、图式传播。图式传播是较为高级的辅助手段,认为是文字传播的发轫。手写新闻传播:公告式(官方公报);书信式(新闻信)。官方公报最早出现于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9年),《每日纪闻》 新闻信:传递新闻、交流信息的书信,公元前500多年,古罗马出现新闻信。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标志着人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印刷新闻传播:1450年德国美因茨古登堡 金属活字印刷术,印刷出《拉丁文文法》《四十二行圣经》《教堂课读》等 印刷术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它也使印刷新闻传播成为可能。印刷新闻萌芽:1482年 奥格斯堡《土耳其侵犯欧洲新闻》、1493年西班牙《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记》、1508年 奥格斯堡《巴西探险记》。

古代新闻传播特点:1.规模比较小;2.面向某个或某些特定领域,而不是整个社会;3.没有以采集和传播新闻为宗旨的专门机构。以上也是前新闻时期新闻传播的一般特点。

第二节:16C手抄小报和新闻书

16世纪两大事件:

一、以马丁路德为首的宗教改革运动,这是一场打着宗教旗帜的反封建运动。

二、尼德兰革命,从1566年起爆发的长达40多年的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统治的革命战争。最后在1609年建立了独立的尼德兰共和国(即荷兰),这是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手抄小报:发源于意大利境内威尼斯,1536年威尼斯,出现专门采集消息的机构和贩卖手抄小报的人。1563年政府曾发行手抄小报。1566年出现定名的小报“手抄新闻”。

以上各种小报内容主要有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间或也报道政局变化、战争消息和灾祸事件。新闻书:与手抄小报同时出现,新闻性增强,书本形式。

16C后期定期印刷品出现:1588年奥地利 迈克尔·冯·艾津 《博览会编年表》、1594-1635年科伦 拉丁文出版物《法比信使》

两种传播媒介的历史地位:近代报刊的雏形、古代新闻传播向近代新闻传播的过渡。

第三节 17世纪:从定期报刊到日报

通常认为,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业,也就是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

定期报刊产生于17世纪初,大约在1605~1610年期间,其发源地之一是德意志地区 1609年德意志出现了两种周报(一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报刊): 一是《通告-报道或新闻报》每周一张,只有一条新闻。二是《报道》

另外一个发源地是尼德兰

英国最早的定期报刊是《每周新闻》,1621年连续出版六期,经封建王朝特许出版,只登译来自外国的出版物消息。法国定期报刊出现于1631年。这年5月,巴黎出版了名为《公报》的周刊。

总的来说,早期的定期报刊形式不一,有书本型的有单张的,由于封建政权的压制,这些报刊开始只刊登国外消息,后来才增加为当局所许可的国内新闻和言论,在定期报刊增多的基础上,欧洲各国先后出现了日报。

最早的日报出现于德意志地区,这不仅由于这里有着印刷新闻的传统,而且当时这里的邮政制度也较其他国家发达,许多城市能够每日递送邮件。1650年莱比锡一位书商创办的《新到新闻》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份日报。

英国第一份日报是1702年在伦敦出版的《每日新闻》。

从十七世纪初定期报刊问世到17至18世纪日报的陆续创办,这是近代新闻事业的初创阶段。首先,报刊从一般的印刷物中分离了出来,同书籍区别了开来,形成为独立的报业。

其次,报纸和期刊(杂志)也开始分流,形成报业中的两个分支,报纸已具备散张、两面印刷、分栏编排的形式,内容有内容有新闻、评论、广告三个部分,刊期短,有日报、周报等。期刊(杂志)保留成册装订的书本形式,有政治时事性、科学性、文艺性等类别,刊期比报纸长,有周刊、半月刊、月刊等。

第四节 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如果没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兴起过程中整个社会对新闻信息的大量需求,小规模、定向传播的新闻活动就不会发展为大规模的、面向社会的广大公共的新闻事业。社会需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从经济上看,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兴起,使得社会分工更加发展,人们为市场而生产,又从市场取得生活必需品。这种市场联结着百里之遥的地区,原料来自远方,产品销往外地,整个民族、国家真正连成一体,而且随着航海事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国际交往也不断增加,这就使得人们不仅需要了解本地的情况,还要知道国内外各地重大事变,而在重要的商业城市或贸易港口,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就更加集中和突出,这些地方自然就成为早期新闻事业的发源地。

从政治上看,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兴起,打破了长期停滞的封建秩序,加速了社会政治变动,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特别是同宗教改革交织在一起的反封建浪潮,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连绵起伏。这就使得社会信息量大为增加,社会各阶层都更加关注时局变化信息,以便采取相应对策,适应事态变化。而新兴的阶级和各种新兴的政治力量又迫切的需要传播反封建斗争的信息,宣传观点,左右舆论,以促进社会的变革。

在这种社会需要增长的同时,有关的社会和 xcv物质条件也在发展,这些条件主要有:

1、印刷和造纸工业日益发展。

2、交通和邮政事业日趋发达。

3、人口集中的城市逐步增多。

第二章 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概说

近代新闻事业:从17世纪初定期报刊问世到19世纪末。

近代资产阶级报业曲折历程差异很大,但异中有同。封建统治或保守势力的压制和资产阶级民主势力的反压制,是贯穿其中的基本矛盾。

1、封建社会后期,资产阶级报刊逐步诞生。

2、资产阶级革命发动和进行过程中,资产阶级报刊广泛兴起。

3、资产阶级革命后,随着议会民主和多党政治肢体的确立,各国都经历了一个一政党报刊为主的阶段。

4、工业革命开始后,商业报刊纷纷兴起,出现了党政报刊和商业报刊并存发展的局面。

18世纪后期起,欧洲主要国家先后开始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重大变化,也给近代报业带来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

1、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各地区各国家间的联系和交往更加密切,人们对外地、外国信息的需求大增;而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人口加速集中,城市化进程加快,也进一步提高了城乡人民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2、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技术工人,也要求普遍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于是国民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增多,形成了新的广大读者群。

3、由于邮电通信、印刷出版、交通运输的新进步,电报、电话、轮转印刷机、火车、轮船等新事物的出现,使得新闻的采集和传递更加迅速便捷,报纸也能印的更快、更多,发行更加及时、便利。

4、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报纸不仅能在经济上自立,而且还能不断更新设备、扩大再生产,成为赚钱的企业。

5、从政治上看,工业革命以后阶级力量发生了新的变化,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逐步成长的工业无产阶级也在为自身的民主权利而斗争。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进程,新闻出版的自由度有所提高,办报的政治环境有所改善。

无产阶级报刊三个阶段:工人报刊、无产阶级政治报刊、无产阶级政党报刊。

工人报纸主要为团结工人共同进行经济斗争服务。

无产阶级报刊的办报宗旨:宣传本组织的纲领,追求特定的社会目标或政治目标。内容具有很强的战斗性。体制上通常同主办的组织(工会或政党)结为一体。

商业报刊一般指私营的实行商业化经营的报刊,大致上有两种:

1、上层报纸: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较早的商业报刊。它们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政治经济上独立;业务上提倡客观报道,提供硬新闻;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工商界或知识界人士。

2、廉价报纸:工业革命后期,各国先后出现了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报刊,因售价较低,通常称为廉价报纸,又因读者均为平民大众,也称为大众化报纸.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软新闻;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廉价报纸的出现使商业报纸更加兴盛,逐步成为资产阶级报业的主体,并为其向现代报业演变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英国近代报业

一、在封建统治后期问世

17世纪初,在不定期新闻署增多的基础上,出现了定期报刊。1621年,英国最早的周报《每周新闻》。18世纪中期,辉格党的报刊随着该党在议会中势力的加强而渐居上风。

皇家特许制度:英控制印刷出版的措施。1528年,英王亨利八世下令限制印刷业的发展,1538年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须经过特许,否则禁止出版。1557年,玛丽女王下令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规定只有经过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成为公司的会员,只有公司会员和其他特许者才能从事印刷出版。

星法院: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独立为星法院,以加强封建统治。星法院颁布特别法令,严厉管制出版活动,如一切印刷品均须送皇家出版公司登记;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有搜查、扣押、没收非法出版物及逮捕嫌疑犯的权力等。

二、密尔顿和出版自由

密尔顿和出版自由:密尔顿是英国资产阶级政论家和诗人。他在革命爆发后发表了许多文章和政论小册子,抨击封建统治,阐述主权在民的思想。1644年发表了《论出版自由》的演说。密尔顿全面批评了出版检查制度的弊端。强调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他认为这种自由是一切伟大智慧的乳母,限制这种自由只会伤害真理。

列宁说,这个口号从中世纪末直到19世纪成了全世界一个伟大的口号。因为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即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对僧侣、国王、封建主和地主的斗争。

三、报业领域的雅致与反压制

英报业领域的压制与反压制: 英国统治当局控制和压制报业的手段:

1.征收印花锐。所有报刊一律征收印花税,纸张税,广告税,三者合称为知识税.2.运用法律制裁。四种名目:叛逆罪,煽动诽谤罪,侵犯国会特权,总逮捕令。

3.实行津贴收买。实际上就是贿赂收买。各种手段使报刊备受压抑,报界进行了反复的斗争,这是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继续,也是新兴的工商资产阶级同旧势力斗争的一种反映。

反压制斗争:1.集中在报道国会的问题上。有的报刊采取省略字母的办法报道国会议员和政界人物。

2.批评当权人物方面。一些报人因在刊物上批评重要人物而被捕。但政府迫于群众的抗议而释放被捕者。3.围绕知识税的斗争。(P36)

四、独立报业的发展

18世纪后期,英国先于其他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队伍同时在壮大,工商业进一步繁荣,广告日益增多,这些都给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活力。

表现:使报刊的种数和销数不断增加,内容也有所扩展,有关国内情况的报道和评述增多,经济新闻、文艺小说、读者来信也不断增加。尤其重要的是,报刊呈现新面貌,尽管报刊仍然保持一定的党派背景,但是报业独立自主的倾向日益增长。

《泰晤士报》:在报业独立化的趋势下创办。英国资产阶级非政党报刊的主要代表。发刊于1785年元旦,创办人为沃尔特。3年后正式定名。在经营上,割断和政府的联系,充分自立。报道上,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有独家新闻。言论上,标榜独立。另外,重视采用新技术。《泰》无明确的政党背景,有自己的阶级立场和政治倾向。它是工商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因面能在工业革命后的形势下,成为影响英国政局的重要力量。

《每日电讯报》:英取消知识税后,廉价报纸兴起。《每日》是最为成功最有影响的。创办于1855年6月29日。在劳森经营时期得到真正发展。他进行了革新:首先,扩大新闻报道面,重视报纸的趣味性。注意社会新闻。其次,改革版面编排,采用大字多行标题,使之鲜明醒目。再次,劳森十分重视延揽人才。该报一直是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劳森被尊为英国报业之父.以后变为上层报纸。

《北极星报》:在英宪章运动中诞生。1837年宪章左翼力量创办。在利兹出版,后迁往伦敦。1852年停刊,出版15年。《北》高举人民宪章的旗帜,宣传宪章派左翼主张,报道他们的活动,有力地指导英国工人阶级的斗争。主张一切国家的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北》注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旗帜鲜明,文字通俗,从而赢得大量读者。它是英国近代无产阶级政治报纸的卓越代表。

第三节 美国近代报业

哈里斯《国内外公共事件》1690年。坎贝尔《波士顿新闻信》1740年北美殖民地第一份连续出版的报纸

《波士顿报》:但是邮政局长消息来源多,传送印刷品也方便,但是坎贝尔卸任时拒绝交出《波士顿新闻信》,致使布鲁克只能另起炉灶,创办新报。《波士顿报》也经政府核准发行,先后有五任邮政局长担任他的主编和发行人直至1741年才转给印刷商承办。北美殖民当局对报刊的兴办十分不安,他们承袭了英国本土的做法加以压制。做法有:

1、实行出版许可制。尽管这一制度在英国本土已经被废除,但是在北美,直到1730年,殖民当局仍然规定不经许可不的印刷任何印刷品。

2、实施诽谤法,任意指控报刊犯有煽动、诽谤罪,加以取缔或迫害。

3、贿赂和收买某些报业主。

但是,随着殖民地人民同殖民地当局政治、经济矛盾加剧,大部分报刊反对殖民当局统治,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趋势日益强烈。

曾格案件:曾格是纽约市的印刷商,创办了《纽约周报》,发表了一系列批评总督的文章而被捕。安德鲁.汉密顿为其辩护。汉密顿指出:只有谎言才构成诽谤,每个公民都有陈述无可非议的事实真相的自由。最后陪审团不顾法官的阻挠,裁定曾格无罪。这一案件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北美人民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

本杰明 富兰克林(印刷商、新闻工作者、美国独立战争老战士)1972年买下费城印刷商凯默在上一年创办的《宾夕法尼亚报》,经过18年的亲自经营,使该报成了当地最受读者欢迎的报纸。富兰克林办报活动高人一筹、独具特色。

1、言论上采用平衡手法,刊登不同观点,使得殖民当局不便任意干涉,报道内容广泛,注重介绍欧洲文化,传播科学知识,启发民主自由思想,形式生动活泼,富有文学色彩

2、善于经营管理,把广告放在重要位置,自己也善于设计广告,因而财源茂盛,业务兴旺,很快压倒了竞争对手,成为出版界的富商。

他对美国新闻业最大的贡献就是扭转了当时人们对报业轻蔑的态度,提高了报业的社会地位,使报业成为受人尊重的行业。

美国独立战争中卓越的报刊活动家:

亚当斯:宣传家、革命组织者,也是报人,办过报纸。他认为:英国政府剥夺了殖民地人民的基本权利,殖民地脱离母国而独立是完全合情合理的。这一观点成为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

托马斯:印刷工出身,与人合办报纸,不久买下全部产权,独自经营。在报上公开宣传独立。列克星敦战斗打响后,他率先发表了详细报道,一系列文章有力地鼓舞了人民投入战斗。

佩因:曾在《宾西法尼亚杂志》任编辑,指责英国专横,宣传取缔黑奴制。出版政论小册子《常识》,指出:争取独立是个常识问题。它鼓舞了人民战斗的决心和勇气,被认为是独立战争的响亮号角。随着时局的发展,又先后发表了13篇题为《危机》的文章,在危急关头鼓舞了士气。

杰弗逊和新闻自由

杰弗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文献,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论的精辟概括。马克思称之为人类第一个人权宣言。经他为首的斗争,国会于1789年制定宪法修正案,即人权法案,共10条。

杰弗逊的民主思想中,新闻自由思想占有重要地位:

1、率先提出并积极努力为新闻自由立法。

2、正确指出了新闻自由在行使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

3、深刻阐述了新闻自由对探索真理的意义。他说: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给人们打开所有通向真理的道路。迄今为止,找到的最好的办法是新闻自由。他认为打开通向直理的门户,巩固用理性来检验每一件事情的习惯,是我们能传给我们的继承者的最有效的约束物,以这种约束来防止他们用自己的意见来约束人民.4、局限:他倡导的新闻自由是为资产阶级政治秩序服务的。

5、廉价报纸和独立报业的发展

背景:工业革命、民主改革、印刷术革新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报业逐步向社会中下层扩展,三四十年代,在东北部工商业发达的城市,率先出现了一批面向平民大众的廉价报纸,之后这类报纸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成为一种新的办报潮流。应该指出的是美国廉价报纸的创办受到英国早期无印花报纸的影响和启发,而美国在这方面的成功又极大地影响了英国及欧洲报业的演变。

廉价报纸大多是私营的商业性报纸。但是在廉价报纸出现之初,美国报坛居主导地位的仍是政党报刊,而且有些廉价报纸本身就和政党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报纸的独立化趋势不断发展。大致在南北战争(1861-1865)以后,独立的私营报纸才全面取代了政党报纸,确立了在报坛的主导地位。1880年全国报纸有7000来家,大部分是私营的商业报纸。

纽约三大便士报:《太阳报》、《先驱报》、《论坛报》

美国廉价报纸:大致在南北战争以后,独立的民营报纸才全面取代政党报纸,确立了在报坛的主体地位。

1、纽约《太阳报》:美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开创了廉价报纸的风格,格调不高。特点:①坚持低价发行。②内容主要是软新闻:地方新闻、社会新闻等。③重视广告收入。为美国开商业小报的先河。

2、纽约《先驱报》:1835年5月6日发刊。热衷于耸人听闻的题材,报道内容更加广泛,更重视全方位的新闻报道。注意全 国性信息和国际新闻。首创金融新闻栏,首创社交新闻,率先提供体育新闻。1924年与《论坛报》合并为《纽约先驱论坛报》。3.纽约《论坛报》:1841年4月10日发刊。创办人格里利,出身印刷工。《论坛报》同辉格党的政治活动常常是难解难分的。①摒弃煽情主义的做法。②重视言论,宣传社会主义,提倡开发西部,要求打击投机商人,严惩贪官污吏等。《论坛报》的改革言论中影响最大的有二:提倡开发西部,反对奴隶制度。《论坛报》重视延揽人才,马克思曾担任该报驻英国的通讯记者。“道德机关报”。4.《纽约时报》:1851年9月18日。雷蒙德与二位同事合伙创办。该报摒弃了《太阳报》、《先驱报》的煽情主义作风,也排除了《论坛报》政治激进的态度,主张新闻翔实、言论平和。该报对南北战争的报道十分出色。它实际上始终反映雷蒙德的党派倾向。

第四节 法国近代报业

法国革命前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

法国资产阶级报业的演进轨迹:19世纪前期,官报和政党报刊占报业的统治地位;19世纪中后期,随着廉价报纸的兴起,出现了政党报刊和商业报刊并存发展的局面。《人权宣言》:1789年8月,法国国民会议通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出版自由的正式文件,其中规定: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议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

意义:①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出版自由的正式文件,且正式写入法典。②它强调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点的其局限性。

雅格宾派的报纸:

1、马拉的《人民之友报》:马拉,医生,法国革命爆发后投入战斗,为雅各宾派的领袖之一。1789年创办《人民之友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主要喉舌,法国大革命中最有影响的报纸。抨击封建势力,坚定地主张依靠人民,实行革命的专政,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马拉一直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办报。最终被吉伦特分子暗杀。恩格斯曾高度评价马拉和《人民之友报》。

2、阿贝尔的《杜歇老爹报》:革命高潮创办,报纸态度鲜明,言论泼辣,文字通俗,很受群众欢迎。

3、德穆兰和《法国及布拉班革命报》

法国人民经过了上百年的反复斗争,才在19世纪70年代确立了稳定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从法国大革命结束到19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报业的演进轨迹大致分为:

一、19世纪前期,官报和政党报刊占报业的统治地位。

二、19世纪中后期,随着廉价报纸的兴起,出现了政党报刊和商业报刊并存发展的局面。19世纪中后期法国的廉价报纸:《新闻报》、《世纪报》,1836年7月1日创办于巴黎

《新闻报》:资产阶级报人吉拉丹创办。特点:①刊登社会新闻和法院新闻;②刊登生活常识方面的知识性、实用性材料;③多刊登文学作品,巴尔扎克的《老处女》,开长篇连载的先河;④改革报业经营,增加广告收来降低报价,这在法国是首创。

《世纪报》:杜塔克创办。是独立经营的商业报纸。报道广泛,注重社会新闻、法庭案件。率先刊登短篇小说。还组建广告公司。

《出版自由法》:1881年7月29日法国议会通过的正式的新闻法律。它是法国大革命以后新闻出版自由发展进程的全面总结,是法国新闻界为争取新闻出版自由而进行的长期斗争的成果。这一法律是《人权宣言》宣告的言论出版自由的具体化,对于法国,欧洲乃至世界的报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巴黎公社时期的报刊:《法兰西共和国公报》:巴黎公社时期最重要的报纸。报价昂贵。《杜歇老爹报》:发行量最大报纸。阿贝尔创办。读者对象是广大群众,语言浅显通俗,很受读者欢迎。态度鲜明,言论泼辣。

第五节 日本近代报业

日本资本主义兴起于19世纪后期,1868年的明治维新是日本人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转折点。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实行幕府统治制度,由军队首脑执掌中央政权,当时,幕府当局虽然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也非常关注海外的动态。

荷兰商馆收集的国外消息,名为《荷兰传闻书》。后改送《爪哇新闻》。

幕府译出后名为《官版。马达维亚新闻》。这是日本最早的官方译报。就在它出版发行的同时,有些外国人在日本创办了外文报刊,供旅居日本的外侨或外国商人阅读。这些报刊同官办的《官办。马达维亚新闻》一样,都是以报道国外消息为主,刊期不定或刊期较长,它们同为日本近代报业的萌芽。

明治维新是在日本社会各种矛盾加剧的情况下爆发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它的口号: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成文的新闻法规:1869,《报纸印行条例》。

《横滨每日新闻》:1871年1月,日本首家日报。日文铅字排版,单面印刷,新闻报道与广告各占一半。从政论报纸到政党报纸:1877年以后,日本民间出现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自由民权运动。民权派对立面被称为官权派,很多报纸成为政论报纸.70年代至80年代初,许多报纸卷入了对立派别的交锋。这些政党报纸围着制宪和政治体制问题,进行激烈的争论。政府担心这种争论将会导致难以收拾的社会运动,因而采取两手政策加以干预:一方面,修改报纸条例,加强对报业的限制;另一方面,削弱和瓦解对当局持反对态度的自由党和改进党。

通俗小报的出现和发展:

明治初年,在政论报纸兴起的同时,就已出现了适应平民大众的通俗小报。这些报纸版面小,售价低廉;不刊登或少登政论文章,主要刊登符合平民情趣的社会新闻、娱乐材料、连载小说;文字通俗,汉字加注假名,版面活泼,常伴有插图。创办早而又生存期长的通俗小报就要算《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了。

《读卖新闻》:1874年11月2日发刊于东京,创办者为子安峻等人。《朝日新闻》:1879年1月25日发行于大阪,村山龙平长期担任社长。

日本的通俗小报和欧美的廉价报纸相类似,但日本没有明显的廉价报纸时期,这里的通俗小报几乎是同政论报纸同时产生平行发展的。在政论报纸和政党报纸盛行时,有的小报也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在政党报纸衰落之时,这些小报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大报的位置,不仅发行量远远超过当时的大报,而且普遍增添了政治新闻的商情报道,分担了部分大报的功能。这又是和欧美国家不同的。

通俗报纸与廉价报纸的异同: 同:(1)以符合平民情趣的社会新闻、娱乐材料为主。(2)文字通俗,版面活泼(3)售价低廉,发行量大(4)面向社会中下层(5)依靠广告发行 异:(1)廉价报纸是“超党派”独立报纸,通俗报纸往往有一定的政治色彩。(2)廉价报纸始终是廉价报纸,通俗报纸后来在政党报纸衰减后增加了严肃内容成为大报。(3)欧美普遍有一个以廉价报纸为主的时期,而通俗报纸没有。

第三章 发达国家现代报业的发展和变化

第一节 概说

西方主要国家的现代报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近代报业发展为现代报业的转变时期。①独立于政府或政党之外的商业性报纸逐步取代政党报纸成为报业主题。②报业社会化。发行已覆盖整个社会,不再局限于政界、知识界或社会上层,发行量大为增加,一般都以万份、十万份计,某些大报已超过百万份。③报业垄断开始发展。

近代报业转变为现代报业的标志:商业化、社会化、垄断化。近代报业演变为现代报业的标志:商业化、社会化、垄断化。第二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垄断基本形成时期,这一阶段英美法奥等国报纸的商业化、社会化继续发展。①一城一报现象日渐普遍。

②报团数量和规模不断发展,先后形成了报业垄断的局面。这是一种市场性的垄断。在德日意等国,走上了法西斯行政性垄断的道路。

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垄断加深。所有发达国家垄断局面都在加强,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1)形成少数举足轻重的“超级报团”或巨型垄断集团。(2)出现跨媒介、跨行业垄断(3)出现跨国、跨地区垄断。

出现多种垄断组织形式:报业集团,传播集团,联合企业或混合企业,跨国集团。关于垄断的成因一般认为来自两个方面:

1、从经济上看,私人所有制和商业化经营,使报业也像其他产业一样,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不可避免的由竞争、兼并走向垄断。

2、从政治上看,报业并不是一般的工商企业,而是同政治密切相关的行业。资本势力为了控制经济必然要求控制政治,要控制政治就要控制舆论工具。通过垄断控制了传播媒介,垄断资本势力就能得心应手地为它的政治经济需要做宣传、造舆论,压制和排斥任何损害他的政治经济利益的言论和思想。针对垄断不同的看法:

1、好,组建大规模的产业集团,可以在经济上形成规模效应,提高投入产出比例;可以增强实力,提高在新闻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可以提高政治上独立自主的能力,防止或抵御来自政府或其他势力集团的压力。

2、不好

A、报团使许多报纸归属于同一个老板,他们往往采取相同或相似的政治态度或报道方针,这就影响了观点、言论和信息来源 的多样化。

B、报团控制了报业市场,这就使得其他报纸无力抵抗,不依附于报团的独立报纸日趋衰落或减少,没有报团背景的新办报纸就很难出现,使观点的自由市场成为空话,从而损害新闻自由和政治民主。

C垄断的发展使得大多数城市只剩下一家日报,不再有竞争对手,使得不思进取,质量下降。而一城一报造成垄断价格,损害了报纸读者和广告客户的利益。

D报团老板不再是中小报业主,他们都拥有巨资的垄断资本家,他们又和大的企业集团、金融集团关系密切,这些大的财团通过投资、控股、互任懂事等方式,深深介入了报业运作,这就使得报团越来越成为垄断资本的喉舌和代言人。第二节

英国现代报业

《每日邮报》:英国现代报纸的早期代表,现代报业的起点。1896年,哈姆斯沃思创办。《每》是在廉价报纸基础上产生的,但又有新的发展。

①内容上,报道范围广泛。比上层报纸有更多的社会新闻;比一般廉价报纸有更多的重大新闻报道。②业务上,提倡精编易读,文字简短。读者有企业界人士,也有文化不高的大众。③改善经营管理,广揽广告。

哈姆斯沃思:创办《回答》周刊,专门回答读者的来信提问,获得成功。后买下《新闻晚报》,积累了相当的办报经验。1896年创办《每日邮报》,创办前曾出试刊并大力宣传。他还创办了妇女小报《每日镜报》。1908年买下《泰晤士报》。英国最早的报团由他组建,被称为北岩报团。

北岩报团:英国最早的报团,哈姆斯沃思组建。

报刊的兴办:1930年元旦,英共机关报《工人日报》创刊。近期报团:新闻国际公司(默多克集团的公司);镜报报业公司;快报报业公司;联合报业公司;汤姆林集团公司;观察家报集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

英国报业停滞和衰退的原因甚为复杂一般认为关系到:(1)整个经济形势欠佳

(2)广播电视的兴起,夺走了不少报业广告和读者

(3)报业设备陈旧,效率低下,成本过高,难以有所发展。

80年代中后期,英国报界为了摆脱困境,开始了一场新的改革浪潮,其重点在于更新设备,全面使用电子计算机实行生产过程自动化。重要报纸: 《泰晤士报》:1785年创办于伦敦。一贯标榜独立,实际上是大资产阶级舆论工具。业务上,消息灵通,报道严肃,内容详尽,重视国际国内大事报道,也重视言论。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工商金融界和知识界。《每日电讯报》:1855年创办于伦敦。长期由利维家庭经营,以后买出。自称持独立保守的政治观点,宗旨 提供充分、明了和易于理解的新闻.该报以廉价报纸伯面目问世,但以后演变了一份上层报纸,读者对象主要是中产阶级。《卫报》:1821创办时为周报,后改为日报。重视言论,重视国际新闻。读者主要是政界、知识界和中产阶级。斯科特曾任主编。

《金融时报》:1888年创办。全国性经济金融报纸,主要报道金融、财政、工商业消息。在金融经济界拥有广泛读者。《经济学家》:英国最有影响的周刊,1843年创办于伦敦。原为经济杂志,后办成政治时事周刊。《新政治家》:工党左翼影响下的政治性周刊。第三节

美国现代报业

美国第一个报业集团:斯克里普斯报团 普利策和《世界报》:普利策是美国现代报业的奠基人。从买下《圣路易电讯报》开始办报生涯。1883年买下了纽约《世界报》,业务活动分为两方面:一是注重社会热点问题的评论和报道,揭露时弊,反映民情,提倡改革;另一是大量刊登社会新闻、警事新闻、人情味新闻,并且采用煽情主义和耸人听闻的手段吸引读者。

人们认为,以上做法是普利策办报策略、实用主义(通过煽情主义来吸引读者,通过呼吁社会改革,举办社会运动来获得地位,达到赚钱目的)思想的表现,他想用煽情主义手法吸引读者,又宣传自己社会改革的政见,即实现政治目标又赚钱。

新闻学者把他的办报特点归结为:①以国内外重大新闻为骨干,辅以轻松或有刺激性的新闻以吸引读者; ②发起社会运动,推动改革,扩大影响; ③重视社论,以支持新闻报道; ④篇幅多、报价低; ⑤广泛运用新闻图片;

⑥重视报纸发行,用各种奖励办法扩大销路。这种办报方式代表了当时美国报业的新潮流,因而被称为新式新闻事业.赫斯特和《纽约新闻报》:新闻界通常将赫斯特视为黄色新闻的鼻祖,《纽约新闻报》的主要版面充斥着凶杀、抢劫、暴行、色情的报道,而且经常使用触目惊心的大字标题以吸引读者,该报有时也提出一些激进主张,并为此发动一些社会运动,但多半是虚张声势,哗众取宠。尽管赫斯特对美国新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人们对他的评价是很低的,降低了新闻事业的水平。黄色新闻:《世界报》有个连环漫画,主人公是个穿着黄衣服的孩子。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把作者挖走后,普利策另请画家,于是两家星期日都有黄孩子的连环画。新闻界就称它们为黄色报纸,把两报惯用的煽情主义手法称为黄色新闻。

新闻史学家认为黄色新闻是在煽情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还有一些特殊做法,如:使用大号煽动性标题,滥用以至伪造照片等。

奥克斯和《纽约时报》:他摒弃黄色新闻的做法,坚持严肃的办报方针,强调刊载一切适于刊登的新闻.他办求报道详实,认真选择人才,还善于经营管理,低价发行。《纽约时报》成为严肃型现代报纸的先驱,为美国报业跨入现代阶段设立了另一重要标志。

近期美国报纸在采编业务上的特点:

①篇幅多,广告比重大。②内容向广和专两极发展。③报道注重深度化,版面更趋形象化。重要报纸: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今日美国》 《纽约时报》:创办于1851年,1896年奥克斯接办。新闻全面,内容详尽。对国际国内重要新闻都有充分报道,历史上独家刊登的重要文件甚多。该报篇幅浩大,版面严整,外观清秀。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企业界和知识界。《华盛顿邮报》:创办于1877年,在迈耶手中渐有起色。该报注重报道国会消息和政府活动,国际新闻也很多。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企业界和知识界。《洛杉矶时报》:创办于1881年,钱德勒成为发行人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国际新闻和全国性要闻的报道,多发深度分析文章,注意反映各派政治观点。该报终跻身于三大报行列。读者对象为西部上层社会。《华尔街日报》:创办于1889年,道。琼斯公司出版。侧重于财政金融的日报,还注意报道国际国内重大新闻。政治上代表大资产阶级。读者除了金融界、企业界外,还有政界和上中层知识分子。《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创办于1908年,基督教科学协会在波士顿出版的面向全国的报纸。发刊时起就抵制黄色新闻,一贯保持了严肃正派的传统。注重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擅长于解释性报道,重视刊登文艺、科教方面的特稿。国际报道尤负盛名。读者大多有较高的文化和社会地位。《今日美国》:1982年甘尼特报团创办,阿灵顿出版。内容简明、编排新颖。图文并茂,彩色印刷。注重信息图解,以短取胜。读者主要是商界人士和旅游者。重要期刊: 《时代》、《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读者文摘》 《时代》:1923年,时代华纳公司在纽约出版。是解释性报道的先驱,对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进行综合分析,补充材料,配上照片。印刷精美。《新闻周刊》:1933年创办于纽约,原属麦克劳-希尔公司。除国内外时事分析外,还刊登专栏作者文章及人物访问记等。《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司在华盛顿出版。1948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合并成。内容严肃,军事方面文章较多,也常刊登政府头面人物谈话。《读者文摘》:1922年华莱士创办,纽约。综合性文摘杂志,材料来源于报刊和书籍,内容广泛。选材具有趣味性、故事性、知识性,文字通俗流畅,吸引了众多中下层读者。第四节

法国现代报业

一、现代报业的开端 背景:1879年共和派执掌政权,尤其是1881年出版自由法颁布以后,法国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从那时起(1881)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被称为法国报业的黄金时代 法国报业进入现代阶段的重要标志(不止法国):报刊数量大为增长,商业性报纸日趋兴旺,在报业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巴黎四大日报:①《小新闻报》,首创图画副刊;②《小巴黎人报》,报道范围广泛;③《晨报》,美国大众报纸的风格;④《新闻报》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左拉曾为它写过小说。法国政党报纸:《巴黎回声报》

这一时期,法国政党报纸在报坛上仍有重要地位。

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演变(有衰落迹象,但已出现垄断集中趋势)

(一)各类报纸的兴衰

总的来看,由于报业商业化进程不快,两次大战之间法国的党派报纸仍在报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人道报》:1904年,社会党创始人饶勒斯在巴黎创办。社会党机关报。两次大点之间,为维护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而斗争,报道宣传社会主义苏联。

(二)各类报团的出现:普鲁沃斯特集团,柯蒂集团,温德集团,帕特诺特报团

(三)战时的动荡

为什么法国政党报纸能绵延到二战之后?

1、政党林立

2、外省报纸太强,形成不了垄断,商业化进程缓慢

3、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期,法国经济不景气直接导致商业报纸的衰退。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党报纸明显衰落,商业性报纸上升至主体位置,形成了垄断化的格局。

(一)报业的生建和演进

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出现短暂繁荣,政府宣布恢复1881年的出版自由法,又将明令停刊的报纸财产交由全国报刊企业公司掌管,用于出版新报,一时报坛新旺。特征:政党报纸明显衰落,商业报纸上升至主体位置,从而形成垄断化格局。第二阶段,50年代开始,报纸发展逐步停滞,不过战后法国杂志出版却一直兴盛。

二战后,法国的报业结构有明显变化:①巴黎报纸比重下降,外省报纸比重上升。②报业的商业化程度提高。

(二)兼并和垄断

垄断化过程:①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初。实力较为雄厚的大报崭露头角。②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全国垄断格局形成。

③70年代以后,一方面,区域性报业垄断继续加强;另一方面,出现了称霸全国的超级报团。

四、近期状况

(一)一般情况:法国报纸按习惯分:巴黎报纸和外省报纸。

巴黎报纸一般有言论性和消息性之分,言论报重视国内外政治时事,有较多的评论分析,一般代表某一政党或政治派别。消息报侧重于新闻报道,特别是地方新闻,社会新闻。

外省报纸一般都是消息性的,不注重政治评论,侧重于地方新闻。

(二)报团和垄断情况:埃尔桑报团,阿歇特集团,阿莫里报团,世界出版集团,马亚德报团。

(三)重要报纸:世界报》:1944年创办于巴黎。目前最有影响的日报。严肃的言论性报纸,政治上持中间偏左立场。读者是中上层知识界、政界和工商界人士。《费加罗报》:1854年创办时为周报,后改为日报。是法国现在历史最久的日报。言论性报纸,政治态度历来保守。《法兰西晚报》:前身是《保卫法兰西》,1944年公开发行。大量刊登社会新闻、煽情主义新闻,格调不高。国际先驱论坛报》:美国企业在巴黎出版的国际性英文日报。是美国资产阶级观察世界、传播观点的重要阵地。

(四)重要期刊:《快报》:新闻周刊。《巴黎竞赛画报》。《鸭呜报》 第五节

日本现代报业

一、现代报业的开端

19世纪末,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并且开始了工业革命。在这一背景下,随着政党报纸的衰落、通俗小报的兴盛,许多报社转而奉行企业化方针,实行商业经营。其中具有影响的报纸是:

1、《邮便报知新闻》(147)

2、大阪《朝日新闻》

3、大阪《每日新闻》

4、《时事新报》

5、《万朝报》

二、20世纪前期的演变

八国联军侵华、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战争时的日本资产阶级大发横财,利用民众关心战局的情绪大量进行战事报道,也获得巨大发展,完成了自身向现代化的转变。这一期间,报业竞争加剧,各报都处心积虑的想要更多更快的新闻争取读者,每逢重大事件都全力以赴,李政宰快速报道中取胜。

军国主义统治时期,当局控制报业的措施有:强化管理机构;限制报道内容;控制纸张供应;强行合并报纸。这是日本报业的统制时代,是日本新闻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

宅配发行制度:各报拥有独立的发行网络,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专卖店,采取按户投递方式,上门收订和送报。送报员每天早晚两次,按时送报到户,在发行末端,既有直属销售店也有专属销售店,在一些边远地方还有多种报纸的销售店,在东 方人特有的、以人际关系为纽带的传统文化中,宅配发送制度对于稳定各自的读者群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近期全国性报纸五家:《读买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日本经济新闻》。这些报纸面向全国发行,在舆论界居主导地位。

垄断情况:五家全国性大报,已形成为五个全国性的垄断集团。①它们都在东京、大阪以及其他主要城市设立本社,分别出报。

②它们除出版报刊外,还兼营广播电视,有广告和其他文化事业公司,是传播媒介集团。③兼营大众传播以外的行业。《朝日新闻》:1879年于大阪,村山龙平。1888年打入东京,开始出版《东京朝日》,1940年两地报纸统称《朝日新闻》。广泛刊登国际国内新闻,既注重速报,又致力于详报和解说,一贯重视采用先进传播技术。《读卖新闻》:1874年创办于东京。除了国内外新闻外,注重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版面活泼,文字通俗。《每日新闻》:前身是1876年创办的《大阪日报》,创刊年份定于1872年,这是《东京日日新闻》的创办之年。在战前和战时曾是日本第一大报。《日本经济新闻》:前身是《中外物价新报》,曾与《日刊工业新闻》等10家报纸合并,1946年定名。是一份有全国影响的综合性经济报纸,是财团、工商企业、银行界中上层人士必读之物。注重准确、快速的经济报道和经济动向分析。报社设有一系列调查研究机构。《赤旗报》:日本机关报,现存政党报纸中发行量最大的一家。1928年创办。把宣传日共纲领、发展民族民主统一战线、实现人民民主作为自己的任务。主张通过《赤旗报》联系群众,推进党的活动。《产经新闻》:《日本工业新闻》和其他报纸合并成。由经济报纸转变为综合性报纸,和政界、财界、企业界右翼势力关系密切,政治态度偏右。重要期刊:《文艺春秋》

第六章 新闻通讯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意义:新闻通讯社是社会新闻流通的重要渠道,是各种新闻媒介以及许多企事业单位的重要新闻来源,人们常称之为消息的总汇、供应新闻的大动脉.由于它同时向许多媒体和用户直接发稿,因此,影响相当广泛。由于它往往是新闻信息的源头,是许多媒介的新闻来源,因此它左右着舆论。

新闻通讯社传播新闻的方式:①经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采用后再向广大公众传播; ②直接向订户传送文字、图片、图像或其他信息资料。

按体制分有三中:

1、纯商业性通讯社(美国的合众社、国际新闻社)

2、合作性质的通讯社,会员合作机构,主要是为各成员服务,也进行商业活动,如美联社。

3、国营通讯社:所属权属于国家,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受党、国家掌控,如新华社、塔斯社。第一节

首批新闻通讯社的诞生和竞争

作为专业机构的新闻通讯社是19世纪前期欧美工业革命之后才诞生的。

1、世界化使得人们对外地,尤其是外国信息的需要快速增长

2、报纸的大发展,廉价报纸大量出现,由注重言论转变为注重新闻,对外国或外地的需求增加

3、电信通讯事业的兴起为其提供了物质条件。

首批创建的新闻通讯:法国的哈瓦斯社、德国的沃尔夫社、英国的路透社、美国的纽约港口新闻社。

哈瓦斯通讯社:1835年在巴黎问世。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成功的新闻通讯社。创办人哈瓦斯是第一个把Agence这个词用于通讯社的人。早期的新闻稿是复写或用石印印行的,获得大发展的原因是“迅速和优质”。沃尔夫通讯社:1849年,德国新闻通讯业的始祖。

路透社:1851年创办于英国伦敦。初期业务为金融消息,7年之后,才把业务扩大报界。法奥战争中,是世界新闻史上第一次与事件进程同步传送新闻。林肯遇刺,路透社比欧洲所有新闻媒介提前两天报道了这一事件。19世纪60、70年代,开始沿着大英帝国的路线向外扩张。

从港口新闻社到美联社:1849年1月正式组成港口新闻社。8年后,与电讯与一般新闻社合并,组成纽约联合新闻社。1892年西部联合新闻社成立独立的公司,定名美国联合通讯社。

三社四边协定:19世纪50年代起,哈瓦斯、沃尔夫、路透三家通讯社就有过一些交换股票行情的双边协定。协议交换新闻,并规定各以本国为发新闻的范围。后业务跨国,为确认既成事实和各自垄断范围,1870年1月17日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该协定以三大通讯社为主,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虽然也参加,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地区。新闻通讯社从诞生时起就同本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需要紧密相关。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的兴衰演变

20世纪初美国出现两家新的通讯社:合众社(1907年,斯克里普斯报团)。国际新闻社(1909年,赫斯特报团)。德国:海通社

塔斯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通讯社。1925年7月10日,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电讯社,统管全苏的新闻通讯工作。负责在全苏联和国外收集和发布新闻。在国内新闻发布上居垄断地位。在国外也有众多的分社和记者。也向国外发稿,逐步向国际性通讯社前进。是对资产阶级通讯社垄断世界新闻市场的格局的重要突破。

第三节

20世纪后期的发展变化

合众国际社:1958年,合众社和国际社合并。

法国新闻社:1944年9月组成,官方通讯社。1957年1月,法国议会通过法案,重新确定了法新社的法律地位,规定其为独立的公共企业。

俄罗斯通讯社:随苏联解体,塔斯社改组而成。第四节

新闻通讯事业的现状

国际通讯社:也称世界通讯社。它们在世界范围内采集和发布新闻,在许多国家设有分社或或派驻记者,向遍及全世界的订户大量发稿。主要的国际通讯社:美国的美联社、合众国际社,英国的路透社,法国的法国新闻社,俄国的俄罗斯通讯社,中国的新华社,德国的德意志新闻社,意大利的安莎社,西班牙的埃菲社,日本的共同社。前五家称为五大通讯社。国内通讯社:一般以采集和发布本国新闻为主。国外新闻是向国际通讯社订购。

国内通讯社有三种:①全国性的,称为国家通讯社,多为官方性质;②地方性的;③专业性质的。

20世纪末期,世界新闻通讯事业的业务范围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不论从新闻通讯事业的总体上看,还是从某个通讯社的个体来看,业务范围都在不断拓宽,服务项目在不断增多。前景最为广阔的业务:①经济信息;②广播电视新闻(声像新闻)。重要新闻通讯社:

美联社:由各成员单位联合组成的合作型机构。总部在纽约。通讯网络遍及全球。用6种文字发稿。美联社拥有覆盖全球的包括地面线路和卫星传送在内的通信网络。合众国际社:商业性公司,总部在纽约。

路透社:总社在伦敦。通讯网络主要在国外,共设6个分社。是一家跨国私营股份公司,新闻稿主要为国际新闻,包括一般新闻和经济新闻。订户遍及世界。路透社还经营多种经济业务。

法新社:总部在巴黎。是依法建立的“独立公共企业”实际上受政府间接控制,具有半官方性质。资金来源中政府机构订费占55%.在战略上,它重视亚、非、拉美地区。

俄罗斯通讯社:官方通讯社,是前苏联塔斯社的继承。1992年1月,塔斯社和苏联新闻社合并而成,直属俄罗斯政府。俄罗斯还有一家国家通讯社:俄罗斯新闻社,是以国营企业形式建立起来的国家通讯社。

安莎通讯社:意大利。新闻业务特点:①政治报道强调客观、公正。②注重发展中国家的报道。埃菲通讯社:西班牙语系国家中规模最大的通讯社。共同社:日本最大的通讯社,半官方性质。

交流新闻社:1964年成立于罗马。不是某个国家的通讯社,而是一批欧美新闻记者发丐组成的国际合作组织。初创时意在架设拉丁美洲和欧洲之间的新闻桥,把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报道、改变世界新闻传播中的不平衡倾向作为自己的宗旨。中东通讯社:埃及国家通讯社。现在是阿拉伯世界最有影响的通讯社。美洲通讯社:阿根廷的国家通讯社。

第七章 广播电视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概说

广播电视是本世纪发展起来的大众传播媒介。它们是顺应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

广播的诞生过程:①无线电波的发现。②无线电传送信号成功。③无线电传送声音的实现。④电台广播的诞生。

正式的电台广播: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办于匹兹堡的KDKA电台开播。这是第一个向政府领取营业执照的电台,一般认为它的开播标志着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

广播事业的发展过程:1.20世纪20年代,是它的初创阶段。这个时期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无线广播电台 2.20世纪30-40年代,是它的大发展阶段。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迫近和爆发,广播电台传播新闻、进行宣传的功能凸现出来,各国朝野对它倍加重视,公众也把它作为获得国内外信息的重要途径。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播事业在全世界趋于普及。大批新独立的国家纷纷兴办广播,为巩固民族独立、发展经济文化服务。4.20世纪90年代,广播事业开始了新的飞跃。随着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传统的模拟广播正在向数字音频广播过渡。

电视的诞生过程:①电视技术的准备。②实验性的电视播映。③正式的电视播送。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建立电视发射台。④电视发展的中断和恢复。

电视传播样式:电视媒介不断从低级向高级、从单一向多样化发展。①彩色电视。

②卫星传播。地面微波传送:是一种接力的方式的传播,每隔50公里左右就要设立一个中继站,因而传送环节多,建设费用昂贵。卫星传送比地面微波传送的环节少、覆盖面大、信号质量高、投资少,而且不受地形的限制,这就极大地促进了电视的普及和国际化。

③卫星直播电视:电视机用户安装简单的接收装置就能直接收看卫星传送来的节目。80年代以后,卫星直播电视广泛使用于跨越国界的电视传播,成为国际电视的重要传播和接收方式 ④有线电视(电缆电视):把接收装置收到的电视信号用电缆传送到用户家中。它图像清晰,抗干扰性强,频道多,因而很受观众欢迎。

⑤数字电视:传统的电视是采用模拟的方式,处理、传输、接收和记录电视信号的。新兴的数字技术则把模拟电视信号转变为数字电视信号并进行处理、传输、接收和记录。数字技术能够大大压缩电视节目,能够大大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电视清晰,音响好。数字化涉及地面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三大领域,其中尤以地面电视的数字化难度最大。⑥电脑电视(多媒体电视):以卫星和光缆、电缆为基本通道、以电子计算机和个人电脑为基本载体的网络传播。未来的发展方向: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化。世界广播电视业的政治分野和体制类型:

政治分野:各国广播电视事业因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广播电视,是为资产阶级、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需要服务的,它有商业化和垄断化的特征。社会主义国家的广播电视,是为社会主义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虽然各国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广播电视总体上都是为维护国家独立、经济发展、满足本国人民的信息和娱乐需要动作的。

体制类型:各国有很大差异。体制有两层意思:①就广播电视机构本身而言,指它的所有制和经营管理机制;②就整个国家而言,指全国广播电视的格局以及国家进行法律和行政管理的方式。

目前主要几种体制类型:①国有国营(普/社、发)②国有公营(普/欧洲)③社会公营:一种是社会各界筹办并经营管理的;一种是某个公众团体经办并经营管理的。④私有私营(普/美)⑤公私合营

公共广播电视:国有国营、国有公营、社会公营。比较重视社会效益,注重节目的教化功能。商业广播电视:私有私营、公私合营。谋求商业利润。管理:对广播电视事业,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是直接、行政化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宏观的、间接的。第二节

美国广播电视业

美国和世界广播事业的开端:最早获得营业执照的是西屋电气公司在匹兹堡办的KDKA电台,1920年11月2日正式播音。全国广播公司命名为红色广播网和蓝色广播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6家电台联合组成。

三足鼎立的局面: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

美国大部分电台、电视台为私有私营,实行商业化经营,并且通过各种方式连结成网,目前最大的全国性商业广播电视网,分别由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福克斯广播公司为核心组成,它们是广播电视领域最大的垄断组织。

20世纪30-40年代是美国广播事业成长的黄金时代。内容趋于对象化、专门化,电台更为地方化、小型化,数量继续增长。商业电台一直是美国广播业的主体。

美国广播电视长期实行私有私营体制,通过《联邦通信法》。

目前美国最大的全国性商业广播电视网: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福克斯广播公司。它们都有直属台(直接经营);附属台(签订合同)。全国广播公司(NBC):1926年建立,一直在广播电视方面居于领先地位。业务扩展到图书出版、唱片磁带等领域。积极发展外国业务。

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27年建立,兼营广播电视、唱片和出版业务。素以高收视率的新闻节目和出色的节目主持 人称誉美国电视界。美国广播公司(ABC):在NBC分出来的蓝色广播网基础上建立,1945年正式用现名。福克斯广播公司(FBC):和美国电信公司全办全日夜有线电视新闻节目。商业广播电视的内容:新闻(兴起于30年代);娱乐;广告。

公共广播电视:宗旨是公众提供教育或服务。起源于20年代的教育广播。国会通过了《公共广播法》。美国的有线电视业包括:有线电视节目传输、有线电视节目供应 有线电视节目传输:主要是由有线电视系统的经营商在各地方自治机构批准兴建的有线电视系统组成。这种系统提供的节目:①基本节目。②付费节目。这类最大公司:时代/华纳公司、美国电信公司、考克斯有线传播公司。

美国开办最早而且颇有影响的有线电视节目公司:“家庭影院”,主要提供电影和体育节目。1989年时代公司同华纳公司合并后,它成为时代/华纳公司的子公司。

目前美国影响最大的有线电视节目公司是:有线电视新闻广播公司(CNN)。第三节

英国广播电视业

1922年12月,马可尼公司联合其他5家无线电企业,组建了民营的英国广播公司。后改组为公营的英国广播公司(BBC)。1936年,BBC建立了电视台。BBC独家垄断,战后英国允许开办商业电视,建独立电视局负责管理。英国决定开放商业广播时,将独立电视局改名为独立广播局(IBA),同时管理商业电视和广播。这种格局称为BBC和IBA的“双头垄断”.《1990年广播法》:1992年正式施行。新广播法的基本意图是要开放广播电视市场,创设更为自由的竞争环境,以促进广电事业的繁荣,同时要求切实保证节目质量。目前英国是公共广电和商业广电共存。英国广播公司(BBC):英国广播电视事业的中坚,是西方世界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公司。在行政和财政方面受政府和议会的制约。但是它在文件规定的范围内又有自主经营的权利和业务上的独立性。BBC的业务可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BBC的宗旨是提供信息、教育和娱乐,节目应兼顾各方面的需要和兴趣,而且必须是“健康的、良好的”.特点:新闻节目中,惯用客观报道手法;娱乐节目比较正统。BBC一贯重视受众反馈研究。

外国新闻事业史名词解释 篇2

1、安莎社:意大利最大的通讯社,全名为意大利全国报业联合社,简称:ANSA

该社是意大利50家报社合作组成的公司,但又具有半官性,总社在罗马,其政治报道强调客观,公正,独立都重大事件不发表评论,对外注重对发展中国家的报道。

2、富格尔通讯社:富格尔商业通讯是16世纪手抄小报流行期间,德国富格尔金融贸易所编辑手抄的商业通讯,用于商业新闻的传递。福格尔通讯社沟通了业务信息,扩大了该报的影响,一度成为当时较为著名的手抄小报。

3、<每日电讯报>:1855年6月29日创办,在劳森经营时期得到真正的发展,他果断进行了革新。首先,扩大新闻报道面,重视报纸去未向,注意社会新闻病努力采写独家新闻。其次,改革版面编排,对重大消息采用大字多行标题,使之鲜明醒目。再次,劳森十分重视延揽人才。直至19世纪末,该报一直是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劳森被尊为“英国报业之父”。

4、手抄小报: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境内的威尼斯,内容主要是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以及政局变化,战争消息等等。手抄小报不定期,沿街兜售,每分一个铜币。后来这种小报流传到罗马以及欧洲各国,就成为威尼斯小报。

5、泰晤士报:1785年元旦创刊,从19实际起至今一直是英国最有影响的报纸。政治上标榜独立,实际上是大资产阶级的舆论工具,在国际上长期充当大英帝国的喉舌。该报消息灵通,报道严肃,内容广泛,重视言论,对重要文件刊登相详尽。读者对象主要是正解、工商金融界和知识界人士。现为默克多集团控股。

6、世界电视网:1984年11月由美国新闻署建立,是世界上售价官方的国际电视台。它的任务和宗旨与美国之音相同,也是美国政府对外宣传的工具。1990年,它与美国之声合并为一个机构。

7、美联社:全称为美国联合通讯社,英文缩写为AP,在1892年成立。,是由各成员单位联合著称的合作性企业,社务为社员大会产生的董事会主持,董事会任命社长兼总经理领导日常工作,经费由社员以股款形式分担。美联社现用6种文字发稿,订户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发内容除文字新闻外,还有图片、图表、特高,以及金融、商业、体育、气象等信息,现已成为西方世界最大的国际通讯社。

8、普利策:普利策是美国现代报业的奠基人。19世纪70年代他曾创办的《圣路易电讯报》。1883年他接办纽约《世界报》,采取新的办报方针,既注重社会热点问题的评论,揭露时弊,反映民情,提倡改革,又采用煽情主义和怂人听闻的手法,大量刊登社会新闻,警事新闻,以广发行。由于普利策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广大读者的心里,因而获得很大成功。

9、火星报:是列宁领导创办的全俄政治报。1900年在德国莱比锡发刊,在列宁主持的三年间,该报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组建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和组织作用,并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确定为党中央机关报,1903年11月孟什维克篡夺了该报领导权,1905年停刊。

10、海峡时报:是新加坡重要报纸,1845年创办,用英文出版至今,1965年新击破和马来西亚分家后,它的吉隆版分离出去,另出《新海峡时报》。目前该报属于新加坡报业控股公司所有,在新加坡、马拉西亚以及东南亚地区都有重要影响。

11、数字电视:数字电视是指采用数字技术对电视信号进行处理、传输、播放的电视,数字技术能够大大压缩电视节目,增加节目传输的数量,提高信息处理和传输的质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普遍积极发展数字电视。

12、斯克里普斯:美国早期报业集团的创始人之一。1878年他创办《克利夫兰新闻报》。以后又收买创办其他报纸,19世纪末形成美国第一家报业集团。

13、家庭影院(HBO):是美国开办最早颇有影响的优先电视节目公司,主要提供电影和体

育节目。创建于1972年,现在是时代、华纳的子公司。

14、真理报:1912年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创办的群众性日报,1914年曾被沙皇政府查封,1917年3月复刊。作为俄共中央机关报,它在准备和发动十月革命、巩固苏维埃政权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1年苏联解体后,该报演变为民办的左派报纸。

15、知识税:1712年5月英国国会通过法案,规定所有报刊一律征收印花税,同时对报刊使用的纸张征收纸张税,刊登的广告征收广告税。三者合称“知识税”。这是大资产阶级政权控制新闻传播的一种手段,严重阻碍了英国报业的发展。1851年取消广告税,1855年取消印花税,1861年取消纸张税。

16、报业集团:报业集团是企业集团的一种形式,是以报纸为核心,以报业和带有报业外延性质的实业为主体,兼营其他费报业经济实体的经济联合体。

17、新闻书:16世纪中期,西欧等地陆续出现了一些不定期的新闻印刷品,内容常为某些重大事件的报道,因新闻性明显增强,由于多为书本形式,故被成为新闻书。

18、杰弗逊:美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独立战争时期资产阶级民主派主要代表,它曾拟定起草《独立宣言》积极推动国会制定“人权法案”,他重视新闻自由对政治民主和探索真理的重要作用,率先提出为新闻自由立法,是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热烈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

19、CNN:即有线电视新闻网,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电视新闻网,为美国特纳公司于1980年创办于亚特兰大,当年开始像北美和拉美地区有线电视系统传播新闻,以后业务向欧洲和世界各地发展。特别是1991年海湾战争的战况直播,使他的影响大增。

20、金字塔报:是埃及和非洲的第一大报,创办于1875年,1960年收归国有后由金字塔出版社出版,社址在开罗。该报重视新闻报道特别是国际新闻的实效和质量,也注重刊载文学艺术作品,评论和专栏文章颇有分量。因此在阿拉伯国家和全世界都有较高声誉,1988年曾被“世界报纸指南组织”评为最佳国际报纸之一。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资料 篇3

一、名词解释:

1、木铎:中国古代传播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媒介,在夏商周时期,有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传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

2、“开元杂报”:发行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一种由驻在首都的官员们向地方传发的封建官报,记载的大都是开元所间的朝廷政事。它没有固定的刊期和报头,“开元杂报”只是后人对它的一种称呼。它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报纸,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

3、《敦煌进奏院状》: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是一种从官文书游离出来的传播载体,因而带有官方的性质,属于古代官报的范畴,但不是中央政府统一下发的正式官报。其价值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两份唐代进奏院状的实物,是世界上仅存的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了。

4、邸报:是指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由都进奏院负责其发布工作,是当时社会上传播朝廷政事信息的重要载体。

5、小报:始见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朝报的商品化,是其得以产生的内在因素。

6、《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1815年8月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免费赠送的宗教月刊。该刊是以传教为宗旨的,阐述基督教教义,宣讲伦理道德,以及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后期增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概况,涉及时政,同时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7、《遐迩贯珍》:是1853年8 月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主编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它是以新闻为主的刊物,以时事新闻为重点,大多是新闻报道和评论,而且是最早使用铅字印刷的中文报刊。

8、黄远生: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之一,以写新闻通讯风长,曾主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杂志,后任上海《时事新报》和《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撰写大量揭露军阀政府黑暗统治的通讯,大受读者欢迎,黄远生的政治态度反对国民党,支持进步党对袁

世凯抱幻想,1915年被人认作帝党刺杀于旧金山。提出新闻记者应该“四能”(能想、能听、能跑、能写)并身体力行。

9、于右任: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报刊活动家。1907年在上海创办同盟会第一家大型日报“神州日报”1909年至1910年在上海相继创办“民吁日报”、“民吁主报”。他创办的报纸在揭露贪官污吏,揭露帝国主义侵华阴谋和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10、章太炎:和国近代著名革命家思想家和报亓政治家,早年担任《时务报》、《经世报》等报刊的编辑和主笔。1903年在“苏报案”中名声大噪。1906年后主编《民报》成为“以文章排满的骁将”。晚年“既离民众,渐入颓唐”。

11、梁发:第一个参加近代化中文报刊编辑、出版工作的中国人。基督教徒宣传基督教,1815年参加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出版编辑工作,著有《救世撮要解略》、《劝世良言》、《圣课时》等,其中《劝世良言》对洪秀全有很大影响。

12、王韬: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参加过《六合众谈》编辑工作,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循环日报》、撰写大量政论文章,鼓吹变法自强,主要著作有《遁叟谰言》、《弓叟园文录》、《 园文录外编》等。

13、梁启超: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大力宣传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鼓吹保皇立宪。

14、邹韬奋:1922年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1935年11月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1936年6月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1937年8月在上海创办《抗战》三日刊,1938年7月担任《全民抗战》主编,他是一名卓越的政论家、出版家著名的新闻记者。

15、陈独秀:1903年8月参加编辑由章士钊创办的《国民明报》,1904年又和别人合办《安徽俗话报》,1914年在日本3协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后改编成《新青年》,1918年12月22日又和李大钊等合办 1 《每周评论》,1930年又主办了托物派刊物《无产者》,后又创办了《火花》、《热潮》两个刊物。

16、范长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事业家,1933年为此平的《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的《益世报》撰稿,后来成为《大公报》旅行记者撰稿人,曾任《新华日报》社长总编辑,主要著作《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

17、斯诺:是进入革命根据地采访的第一个外国记者,《红星照耀中国》的问世,被评价为 “标志着西方了解中国的新纪元”,斯诺本人被推崇为20世纪新闻记者中的 “一代风骚”。

他撰写的《大河彼岸》一书,被称为了解新中国的 “百科全书”。

18、马礼逊:第一家近代化中文报刊创办人,英国基督教(新教)派遣到中国来的第一位传教士,1815年在士米怜的协助下,在马六甲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曾担任在广州出版的英文《广州纪录报》、中国丛报》等报刊主笔,曾编有《华英字典》、《中文法程》等书,在沟通中英文化方面有一定的贡献。

19、郑贯公:清末杰出的革命报刊活动家,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1901年终孙中山介绍任《中国日报》记者,1903年与人合创《世界公益报》于香港,后又创办了《广东日报》、《有所谓报》、表面对国家兴之采取无所谓态度,实际采用文艺形式宣传民主革命。

20、徐宝璜:民初著名新闻系学家和教育家,1916年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1918年开办新闻班,由徐宝璜、邵飘萍担任导师,并担任过平民大学新闻系主任,所著的《新闻学纲要》是我国最早新闻学著作之一,当时的新闻界称他为“新闻学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

21、苏报案:1903年《苏报》聘请章士钊为笔,接连发表,章太炎等人,鼓吹民主革命,抨击帝制的文章,清朝政府勾结上海租界当局查封报馆,逮捕章太炎等8人。经过租界审判,章太炎、邹容2人被判监禁,其余释放,《苏报》永远停刊。章邹2人利用法庭宣传革命思想,清政府则在这场审判中丢尽了脸,想要杀害章邹的阴谋未得逞。

22、癸丑报灾:1913年(癸丑年),袁世凯为了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派人刺杀宁教仁,解散国民党,镇压了国民党的“二次革命”。与此同时,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纸和其他反袁报纸进行摧残,大批报馆被查封,大批报人被杀害。到1913年底,全国报纸由年初的五百多家减少到一百三十多家,史称“癸丑报灾”。

23、早期《大公报》:1902年创办于天津,创办人英华。早期《大公报》的主要政治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早期《大公报》以“敢言”报风严肃和“替劳苦大众说话”而风重于时。

24、中央通讯社:中国国民党主办的通讯社,1924年4月1日在广州创办。1927年随北代军迁往汉口。1928年迁往南京。1949年迁往台湾至今。

25、新华日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出版。同年10月25日迁往重庆。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封闭。主编潘梓年。

26、四大副刊:北京的《晨报》副刊(第七版)晨报副镌。北京的《京报》副刊《京报副刊》,上海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海的《时务新报》副刊《学灯》。

27、新华通讯社:我国的国家通讯社。它的前身是红色中化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江金创办。1937年1月25日改名为新华通讯社。1950年3月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

28、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我国的国家广播电台。它的前身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创办。1949年12月5日,由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中央人了广播电台。

29、中央日报:中国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6年在广筹办。1927年2月至汉口发行。1928年出版上海《中央日报》,1929年出版南京《中央日报》,1949年迁台湾至今出版。30、红色中华通讯社:中国共产党的机关通讯。1931上11月7日在江本瑞金创办。1937年1月25日改名为新华通讯社。1950年3月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

31、万国公报:1869年9月创刊于上海,由林乐知和李提摩创办主编,主要内容原为宗教,后增加政治性内容,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教会报刊。

32、申报:1872年创刊于上海,由美查创办,创刊时聘请中国人主笔,标榜要为中国兴利除弊,对清末基层官吏有所揭露,政治上持亲英立场,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 2 大的中文日报。

33、时务报:1896年创办人梁启超,以宣传维新思想的变法主张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为其宗旨,是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报刊。

34、循环日报:1874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创办人和第一主编是我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

35、中国日报:1900年1月创刊于香港,是兴中会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最早的报纸,也是中国最早的革命报纸,主办人陈少白。

36、民报:《民报》: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是一个大型月刊,革命派在海外的 主要宣传阵地。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该报的创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但是其宣传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过分强调了排满而陷入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后期该报大谈佛法,进步性锐减。

37、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主编陈独秀,1916年更名为《新青年》,1918年迁到北京,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合办,1919年又随陈独秀迁到上海,1920年5月改组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1922年休刊,1923年在广州复刊成为党中央理论机关报,后来又由瞿秋白主编。

38、每周评论:是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于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是一份政治性很强的报刊,第25期前,由陈独秀和李大钊主编,第26期起由胡适主编,它与《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五四运动时期重要的报刊之一。

39、向导周报:中国共产党第一中央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1927年终刊,主编先是蔡和森,后是瞿秋白,始终把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放在首要地位,是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报纸。

40、政治周刊:1925年12月5日创办于广州,先后由毛泽东和沈雁冰任主编,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办的机关报,是宣传反军阀和揭露国民党右派,团结左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思武器发挥了极大作用。

41、“《诚言》事件”:《申报》和《新闻报》于1925年7月在广告栏内刊登帝国主义宣传品《诚言》、其主要内容是为帝国主义辩护,颠倒是非,恶意攻击中国人民的爱国行动。此事件一出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愤慨,在爱国力量的舆论压力和说服下,《申报》刊登向全国人民道歉的启事。此事件标志着帝国主义报刊欺骗宣传的再次破产,也说明了中国任何报刊都必须坚持反帝、爱国的方向,否则必将为人民群众所唾弃。

42、“中央广播电台”:(简称“中央台”)1928年在南京建立。1932年11月该台的发射功率由 500 瓦增加为75千瓦,呼号改为XGOA。成为当时亚洲地区发射功率最大的一座电台。

43、《红色中华》报:是“红中社”的主要出版物,1931年12月11创刊于江西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也是我国在人民政权下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报纸。

“全苏区人民的喉舌”——《红色中华》

44、《中国青年》:1923年10月在上海创刊,由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先后担任主编,是团中央机关刊物。其基本内容是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工作生活学习,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觉悟,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各种反动的错误的思想做斗争。

二、简答题

1、对兴中会时期的革命报刊应如何评价?

答:有三大贡献:

1、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议论上的准备。

2、对当时盛行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作了初步批判,使一些原来支持保皇派的人转而支持革命派。

3、宣传了资产阶级的论理道德观念,批判了“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也有三个缺点:

1、缺乏统一指挥,各唱各的调。

2、过分强调了汉满民族间的矛盾,不利于民族团结。

3、宣传内容没有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脱离了劳动群众。

2、为什么说我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代?

答:

1、根据是:A、唐人孙樵的《经纬集》中有“读形杂报”的记载。B、英国伦敦图 3 书收有我国唐代手抄报《归义军进奏院状》的实物。

2、唐代具务了产生报纸的客观条件:A、唐代的藩镇割据局面使各个地方势力迫切需要了解朝廷的动态,(唐代已经具备了发行报纸的物质条件。B、由于实行科举制度,知识分子关心仕途信息。

3、资产阶级改良派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何贡献?

答:

1、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掀起了中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迫使光绪皇帝下诏书允许和鼓励民间办报。

2、开政治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业和报人的社会地位,以后政治家办报成了我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3、创造了报章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

4、陈独秀在编辑新青年的过程中有何贡献?

答:

1、制定办刊的方针。

2、提出了开展思想斗争的原则。

3、组织写作者队伍。

4、既当主编又当记者,勤奋写作。

5、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是怎样发展而来的?

答:

1、1946年5月15日在邯郸创刊,当时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

2、1948年6月15日与《晋察冀日报》合并成为《华北局机关报》。

3、1949年3月15日移至北平出版。

4、1949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一直至今天。

6、瞿秋白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哪些贡献?

答:

1、五四时期,他创办了《新社会》旬刊。

2、1920年,以特派员的身份赴苏俄采访,在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上道苏俄革命和建设的实况,并写下《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报衙文学作品。

3、1923年回国后,主编《向导》、《新青年》季刊和《前锋》月刊。

4、1925年主编《热血日报》。

5、1927年主编《布尔塞维克》周刊。

6、1931年到1932年参加并指导中国新闻学研究会的活动和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的筹备工作。

7、1932年担任中国工农通讯社的领导工作。

8、1934年担任《红色中华》报社长、编委。

7、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

1、在思想政治上肃清了五明错误思想的影响。

2、在组织上加强了党对报纸的领导,加强了报社的领导力量。

3、在办报方针上依群众路线,号召“全党办报”。

4、在作风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5、在新闻理论上,强调

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

8、廖承志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哪些?

答:

1、1929年领导出版中国海员总会的《中国海员》合刊,创办《赤光》。

2、1936年担任红中社外交编译工作。

3、1937年创办《解放》周刊,并负责编辑《斗争》杂志。

4、1941年4月在香港创办《华商报》。

5、1946年7月至1949年3月任新华社社长。

6、1947年7月在山西领导建立第三个“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7、还任过《解放日报》社长,8、1949年6月任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处长。

9、为什么说《共产党》月刊是我国的第一份无产阶级的刊物?

答:

1、这里是与改组后的《新青年》比较而言的。

2、区别在于改组后的《新青年》仍保持着过去的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合作的形式,并刊登他们的文章,以反映他们的思潮,登载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介绍苏俄革命和建设的文章还不占主要地位。

3、《共产党》周刊专门并着重宣传共产党知识布尔什维克的建党经验及列宁的有关学说。

4、编辑人员是由共产党发起组的成员担任。

10、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有哪些特点?

答:有四点:

一、他们先是披着宗教的外衣,后来又披着商业的外衣在中国办报,实际上是在为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和维护这些国家的在华利益摇旗呐喊。

二、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大多数是中国通,他们的中文都很好,有的还能讲流利的奥、闽、沪等方言,有的能翻译中国的古文和古典小说,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风土人情都非常熟悉,这些都为他们办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有些在中国办报的个国人直接参与了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有的干预中国维新运动,有的出面干涉租界的诉讼等。

四、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口味,他们所办的报纸大多聘请中国人当主笔或编辑工作,按照中国读者的习惯的书册或直行排字,尽使报刊中国化,在宣传上大唱古俭经,标榜“替中国人讲话”,以搏得中国读者的好感。

11、《申报》的创新。

(1)在新闻业务上,将新闻报道工作放在首位;(2)重视新闻的真实性;

4(3)为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电报传送新闻稿;(4)不断拓宽新闻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5)加强报纸的言论工作,认为在必要时要仗义执言;(6)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

12、应该怎样评价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及其所办的报刊?

答:(1)外人在华的报刊,总体上是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服务的,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其表现为:①为武力侵华,政治说辞,提供了情报;②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报业本身的经营也是一种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活动;③宣传西方文明,进行西化,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

(2)它们在充当列强侵略工具的同时,也有不少积极的作用: ①传播西方民主自由、进步成果、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②外报的出现也刺激了国人办报活动和中国人自己近代报刊的产生。③在印刷设备与技术上,外报也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准备了物质基础。④为我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培养了人才。

13、宋朝小报盛行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发行有何意义?

答:宋朝小报盛行的原因是:

1、封建王朝内忧外患交加,无暇顾及。

2、人民群众关心抗金斗争时局。宋朝小报发行的意义是:

1、冲破了封建王朝垄断新闻事业的局面。

2、开始使报纸成为商品。

3、使报业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事业。

14、《时报》在报刊业务上做过哪些改革?

答:

1、在报纸上首创“时评”专栏。

2、首创报纸周刊。

3、编排“务求醒目”

4、首创一张报纸分为一版、二版、三版、四版两面印刷的这种形式。

15、梁启超提出的四项办报原则是什么,有无现实意义?

答:四项办报原则是:

1、宗旨定而高。他认为报纸的最高宗旨是“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

二、思想新而正。他认为报纸宣传的思想“不可不新”。

三、材料富而当。他认为报纸应该是“全世界之知识,无一不具备”,但必须严格选报选择,使读者“阅一字得一字之益”。

四、报事确而速。他认为新闻报道必须准确、及时,应该不惜“费重资以求一新事”。

16、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短暂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答:

1、旧法律的废驰与新法律的保护。

2、南方各省新政权支持的原因。

3、民国以后成立的形形色色政党,一部分资本家纷纷办报来宣传自已,希图在新政权中捞到好处和借机发财。

17、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开展过哪些活动?

答:举办新闻班,聘请徐宝璜为教授主讲新闻学,聘请邵飘萍讲采访学,开始了大学新闻学教育,创办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研究会还创办了我国第一份新闻学研究刊物《新闻周刊》,出版了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是徐宝璜的《新闻学大意》,第一本新闻采访专著是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

18、《新青年》是怎样的一份刊物?它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什么?

答:

1、《新青年》分为三人阶段来分析它:(1、1915年-1918年是急进的民主主义刊物。

2、1918年-1921年是社会主义刊物。

3、从1921年-1926年是党中央理论机关刊物。)

2、它的宣传内容是:(1、提倡民主反对封建。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3、《新青年》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早期地宣传提倡了科学民主是反对封建主义的前期的亲文化运动的堡垒,是急进的民主主义者的战斗堡垒,它所全力进行的反对封建主义思想斗争,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扫清道路的作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在五四运动中的宣传又为五四运动指出了方向。

19、《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上中主要的宣传贡献有哪几个方面?

《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 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它主要的宣传贡献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批判封建的旧道 德,抨击尊孔复辟逆流,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新道德新思想。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③发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1920年9 月,《新青年》改组从第8 卷第1 号起,由民主主义性质的刊物改组成为中共上海发 起组领导的社会主义刊物。改组后的《新青年》,向广大读者进行了彻底的 5 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启蒙教育,激励、团结一代新人走向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20、《每周评论》是怎样一份刊物?它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什么?

答:《每周评论》是报导和评论事实的刊物,它的宣传内容:

1、大力宣传十月革命,反映了世界革命交潮。

2、在中国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3、揭露和攻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4、报导了劳工生活,使人们了解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每周评论》在宣传过程中注意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和《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五四运动时期的重要报刊之一,在五四运动的思想准备方面起了极大作用。

21、五四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大的突破性改革?

答:1:使报刊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

2、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得到了广泛运用。

3、副刊有了很大改进出现了四大副刊:北京《晨报副刊》第七版、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时事新报》的《学灯》、《京报》副刊。

4、中国记者走向世界。

5、开始了新闻学研究。

22、邹韬奋办过哪些报刊?他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答:六刊一报:《教育与职业》1922年、《生活》1926年、《大众生活》1935年、《生活星期刊》1936年、《抗战》三月刊上海、《全民抗战》三月刊重庆、《生活日报》1936年香港。邹韬奋永远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做人民的喉舌,强烈的事业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对读者来信十分重视,总是用“全副精神”答复,他还教育编者要站得高看得远,交待要清楚,选择要精当,他在选择原稿时,一视同仁不搞照顾,对刊物的内容和格式坚持统一的观点,此外他的严肃的工作作风还表现在不许刊物上有错别字,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3、《新华日报》是怎样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

答:

1、坚持合法斗争和不合法斗争相结合。

2、有理有利有节有所为有所斥为。

3、违检混检暴检。

24、反“客里空”是怎么回事?

答:1944年延安解放日报连载了萧之翻译的苏联话剧《前线》,剧中有个特派记者叫客

里空,此人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为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以客里空为题,向读者作了个绍,希望每个读者都认真负责,大胆地揭发“客里空”和比客里空更坏的新闻通讯及作者,在我们新闻阵营中肃清“客里空”,《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在人民新闻事业设过程中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25、郑观应的新闻思想。(1)报刊的工具性;

(2)报纸是中国变法自强的重要手段;(3)应允许国人办报;(4)制定报律来规范报业。

26、王韬的办报主张。

(1)提出办报的目的是“立言”,强调报纸的社会监督、向导国民作用;(2)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3)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4)论述了报纸的文风;(5)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

27、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内容:(1)言论出版及新闻从业人员的自由权利;(2)报刊创办的管理制度;(3)报刊出版的管理制度;(4)报刊禁载事项。

特点:(1)资本主义形式,封建主义的内容;

(2)无法取信于民,在实践上缺乏全面实施的社会基础;(3)无权制裁在华外报,染有半殖民地色彩。

28、维新派报刊的历史作用及对中国报业的贡献。

进步作用:①向读者进行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教育。维新派通过报刊陈述当前中国列强环伺的危险局势,愤怒地谴责了列强的种种恶劣行径,发出 了建设一个强盛,独 6 立的新中国的号召,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抵御侵略,振兴中华的爱 国、激情。

②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教育。维新报刊以相当多的篇幅介绍西学和西方情况,热情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使广大知识分子的 头脑为之一震,思想得到解放。

③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各地维新派新团体的报刊活动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影响,获得了一大部分具有爱国思想 的仁人志士的支援和支持,对变法起到了很大帮助。

主要贡献还有:①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②开了政治家办报的先河;③创造了报刊新文体,推动了政论写作的发展。

29、梁启超的新闻思想。(简答或论述)

早期的新闻思想:(1)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2)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代表作《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对近代报刊的功能及作用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3)他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早期改良派的新闻思想,第一个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资产阶级新闻理论;(4)他的“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在今天仍具有指导意义。

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流亡,提出新的观点:一是报纸的“两大天职”说;二是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

辛亥革命时期:(1)提出健全舆论的主张。他认为舆论是天地间最大的社会制裁力,报馆则是体现舆论最有力的机关;(2)提出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即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为我国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基础,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影响巨大。

30、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色和意义。

特色:(1)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2)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3)开展批评与表扬;

(4)文字通俗,形式活泼。

意义:(1)根据地新闻事业是在人民政权下创建的,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开端;(2)开创一条革命新闻事业发展的新道路,即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3)继承和发扬了列宁的党报思想。

31、“韬奋精神”以及皱韬奋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论述或简答)

“韬奋精神”:是指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刊活动:

(1)1926年,邹韬奋接编《生活》周刊,此周刊以强调为民主说话,注重短小精悍的评论、有趣味有价值的报道内容。后因时局变化,逐渐以时事政治为主要内容,开始注重“主持正义的舆论”,引导读者关心政治。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的思想开始出现社会主义倾向,此时的《生活》表现出坚定的抗日立场,积极宣传抗日救亡,抨击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由于反帝爱国立场使得邹韬奋被列入暗杀名单,而《生活》于1933年12月16日被查禁。

(2)1935年在上海创办了《大众生活》周刊。创刊后,周刊积极报道“一二九”运动,1936年2月19日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3)1936年,邹韬奋在香港创办了《生活日报》和《生活日报星期增刊》。《生活周报》大力宣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反对内战,不过在出版55天后就自动停刊,拟迁上海,复刊未能成功。《生活日报星期增刊》改名后,继续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8月23日,邹韬奋被捕。

(4)1937年8月,邹韬奋创办了《抗战》3日刊,大力宣传全面抗战,后迁至上海。1938年7月与李公朴主办的《全民》周刊合并为《全民抗战》3日刊,邹韬奋任主编及总发行人,1941年2月被查封,5月,邹韬奋在香港复刊了《大众生活》周刊。报刊思想:

(1)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的大目标的工具。(2)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3)平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造成报刊特有的个性或特色。

7(4)文风要明显畅快。

(5)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6)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

32、“拒检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经过:(1)1945年7月1日,国民参政会的6位参政员黄炎培等人应毛泽东的邀请去延安访问。黄炎培回来后,将他在延安所见所闻写成了《延安归来》一书。此书稿没有递交国民党检查就于8月7日以国讯书店的名义出版了。这是国民党统治区第一本拒检出版的书籍,至此拉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

(2)之后重庆《宪政》等16家杂志社联合发表声明,宣布稿件不再送国民党检查。这一行动得到重庆新闻出版界的响应,8月27日,33家杂志社发表声明,一致拒检。(3)9月l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为笔的解放而斗争》的时评,抨击了国民党长期实行的原稿审查制度,提出废除新闻检查,给人民以新闻出版与言论自由。15日,重庆《宪政》等10家杂志出版《联合增刊》,宣布稿件拒不送检。

(4)“拒检”运动得到成都、昆明等地新闻出版界的响应,采取行动支持重庆新闻出版界的拒检斗争。与此同时,各个大学也纷纷响应,宣布其刊物、壁报拒绝送交学校当局检查。

结果:拒检运动的斗争不断扩大,国民党当局迫不得已,于同年10月l日宣布废除原稿审查制度(收复区除外),至此,拒检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由于国民党政府并没有彻底停止对民主进步报刊和新闻工作者的迫害,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工作者同国民党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33、标榜“第三条道路”的报刊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结局如何?

答:标榜“第三条道路“的报刊是在国共两党激战之际出现的,在1947年2月,国共两党合作破裂的背景下出现的。当时各大报刊发表了不少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文章,将“第三条道路”运动推向高潮。

标榜“第三条道路”的报刊,经常受到国民党的查封,因而发生分化,其中《大公报》、《观察》的立场转向人民一边。1948年7月8日,国民党政府下令《新民报》南京版

日、晚两刊“永久停刊”。1948年12月,国民党当局下令查封《观察》周刊,主编储安平愤而离沪去解放区,投身于人民新闻工作队伍。至此,美帝国主义者寄予厚望的“第三条道路”彻底破产,其宣传活动也戛然而止,“第三条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34、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与意义。

答:经过:(1)1947年6月,《晋绥日报》发起反“客里空”运动。6月15号,《晋绥日报》刊登苏联剧本《前线》中有关“客里空”的情节,又以《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为题,将报社自我检查出的或群众揭发检举出的失实报道连续曝光。接着,一些报社工作人员以及通讯员响应报社号召,对自己采写的报道失实之处作自我检查批评,揭露了新闻报道中很多由于个人主义、主观主义思想和不负责任等而造成的新闻失实现象。许多读者也热情地向报社提供材料,一些县城的基层政权组织还帮助报社开展运动,发动群众检举“客里空”。之后将检查的重点指向报社的领导人员。

(2)反“客里空“运动逐渐从晋绥解放区推广到其他解放区。《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以及《东北日报》等纷纷作出学习《晋绥日报》自我批评精神的决定,认真检查新闻报道工作和新闻工作者立场作风等问题。反“客里空”运动也向纵深发展,由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的纠查深入到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的检查。

上一篇:初三英语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古剑歌,古剑歌齐己,古剑歌的意思,古剑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