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和绿色校园

2024-05-17

环境保护和绿色校园(共9篇)

环境保护和绿色校园 篇1

环境保护和绿色校园

我们的首都北京今年成功举办了把“绿色奥运”作为主题之一的2008年奥运会。“绿色奥运”不光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责任。北京绿色奥运的宗旨是:为奥运会提供一座具有空气清新、水质洁净、环境优美、节约能源和资源、市民具有良好环境道德意识的世界一流的生态城市。

一走进我们的校园,我保证你说的第一句话一定是:“好绿啊!”校园的大榕树、林荫小道、进校口的两排行道树„„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校园都保持得生机勃勃,让学生和老师一年四季都呼吸着最新鲜的氧气。

我曾参加过对校园环境的研究性学习。据我收集到的一份报告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

我还积极参加学校在世界环境日举行的有奖征稿,认真查阅、收集各类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撰写有关环境治理设想方面的文章。我经常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讲座,观看环保方面的录相带,积极参预环保知识问答调查活动,认真填写每一项提问。我经常上网查阅关于环保的资料,上面有大量的环保图片和环保知识,以及关于环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识,我国在环保方面发展动向、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情况。每个月我都利用报纸、杂志等,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专题和板块“环保资讯”来告诉同学们。这样,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号召了更多的同学从不同的方面来关爱自己的校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周围的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积极动员身边的人一起来依法保护和建设人类共有的同样也是仅有的家园,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我们每一个班级都有各自在学校认养的绿色植物。我们还提倡少用塑料袋,以及不使用泡沫饭盒和一次性筷子,让我们远离白色污染。让我们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篮子,让我们共同走向美好的绿色的明天,走向辉煌、灿烂的未来!

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我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在温暖的摇篮——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脸——天空下成长,在爱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让我们共同保护环境,就从保护绿色校园做起吧!

环境保护和绿色校园 篇2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各地的校园基础建设搞得有声有色, 有的是在原校址内改建、扩建校舍, 有的是在城郊结合部异地另建新校区。校园建设都基本体现了以人为本, 保护生态的原则。各院校从整体出发, 因地制宜, 结合实际地形地貌进行施工建设, 一个个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新校园拔地而起。但建筑施工过程中必然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如粉尘污染、噪声污染、污水泥浆等, 必须有专门的环境监理制度和部门来规范参建各方的施工, 实现校园工程建设对环境最低限度的破坏和最大限度的保护[1]。校园建设是百年工程, 要建成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美丽校园, 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国家未来的“栋梁”, 少不了环境监理的保障。在校园建设中重视环境监理和进行绿色施工不但是建筑行业的要求, 更是校园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建设的需求[2]。

2 环境监理的依据

2.1 法律依据

环境监理具有法律依据。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 第十三条规定:“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 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 规定防治措施, 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 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第二十六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 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3]

2.2 行政法规依据

与环境监理相关的行政法规主要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自然保护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防治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等。

2.3 其他依据

其他还有一些交通部和环境保护部颁发的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的质量标准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性的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工程标准规范和环境设计规范;工程设计文件, 监理合同。另外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批复也是环境监理的重要依据。

3 校园建设中环境监理的意义

3.1 全程监管工程建设, 确保落实三同时制度

校园基建尚无典型行业环境监理的样板。但校园建设中涉及到的项目多, 内容杂, 如食堂、住宅、水利工程等。在落实“三同时”制度时, “同时设计”可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和相关设计规范保障和制约。“同时投产使用”也有竣工验收的规范加以保障落实, 只有“同时施工”缺乏相应的监管。防治污染与校园工程建设如何齐头并进, 而不是项目完工后再来对环境造成的不可逆污染进行补救, 关键在于环境监理的全程跟踪管理。

3.2 为建设单位提供技术服务, 实现校园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目标

校园作为甲方一般会聘请工程监理来规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参建各方的建设行为, 提高工程质量, 掌握工程工期, 保证校园建设的顺利完工。但校方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可能存在资质高低不齐的问题, 也缺乏专业的环境保护知识, 需要有专门的环境监理制度来规范参建各方的环保行为, 对工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生态恢复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等进行监督管理。环境监理单位按照“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为校园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对现场的信息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记录管理, 能更有利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的开展, 实现项目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4 环境监理是校园绿色施工的的重要保障

建设部2007年颁布了《绿色施工导则》,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 实现四节一环保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绿色施工的要求较高, 高于文明施工。实施环境监理是保障绿色施工的有效和重要途径。

4.1 减少污染排放, 提升工程质量

建筑行业是污染大户, 建设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废渣、噪声和泥浆水等。校园建设是长期工程, 新校区的建设也往往分工期, 不可能一劳永逸, 还有后期的修补工程, 改扩建工作有时也不能中断正常的教学秩序, 经常是校园中有工地。如何不对校园造成大的环境影响, 不对师生员工的身体造成伤害, 绿色施工是非常必要的。将可持续的思想运用于整个施工过程, 能有效减少三废排放, 不对校园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监理单位也能立即通知施工单位整改, 不但要做到文明施工、更要绿色施工, 提升工程质量。

4.2 优化施工方案, 节约资金投入

绿色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 采取有效措施, 降低环境负荷, 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二是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 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 建筑垃圾减量化, 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三是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 制定节水措施。四是进行施工节能策划, 确定目标, 制定节能措施。五是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绿色施工实施过程中使用绿色材料和可循环材料能有效降低污染排放和减少资金投入, 环境监理的介入是绿色施工能否“达标”的重要保证。环境监理的工作内容中还要求“以老带新”、淘汰落后产能, 这些同样都是绿色施工的要求。

另外环境监理从设计阶段就参与, 也能有效规避风险, 减少资金浪费。校园建设设计中对于污染防范措施可能存在遗漏或变更调整, 雨污水排污口不规范, 污水收集管网采用地埋而未采用架空铺设等, 如不及时修改, 会增加建设单位的整改投入。环境监理单位能及时提出专业性的整改方案, 降低整改成本, 同时贴近实际及投资方的需求, 为今后的开工开好头。

4.3 协调各方关系, 强化环保意识

校园建设项目头绪多, 有特殊性, 比如各类实验室、实习工厂等。聘请的工程监理单位也可能不止一家, 谁来牵头协调各方关系, 保护校园的生态环境, 环境监理单位当仁不让。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中提出单位要大力发展现场监测技术、低噪音的施工技术、现场环境参数检测技术;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 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 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等具体要求。都需要具备较高水准的专业监理人才来监测和监督管理。环境监理时刻“敲警钟”, 就能强化建设单位的环境自律行为, 树立建设各方的环境保护意识, 从每个环节做起, 从日常点滴做起, 真正实现绿色施工。

5 结语

在校园建设中重视环境监理和进行绿色施工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虽无典型的模板参照, 但可参考其他行业环境监理的工作内容执行。同时建议各高校可依托自生的学术资源, 从相关的环境工程、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等专业拓展衍生, 培养专门的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专业人才, 以适应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需求。

摘要:指出了校园建设具有特殊性, 在校园工程建设中实施环境监理和进行绿色施工不但是建筑业的要求, 更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的需求。对校园工程建设中开展环境监理的依据和意义进行了阐述, 探讨了绿色施工的内容, 提出了开展环境监理是校园绿色施工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校园建设,环境监理,校园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岩.建筑行业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J].内蒙古环境科学, 2007, 19 (2) :108.

[2]石铁矛, 李硕.走向绿色校园-以沈阳建筑大学校园建设为例[J].工程力学, 2012 (29) :9~10.

创建绿色校园 优化育人环境 篇3

一、人文造“绿”

创建“绿色校园”,不仅要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更要将富有生命活力的“绿色”精神融会其中,以利于实现人际关系和谐、育人环境优美、心理环境健康。

首先是教师文化建设。桥头小学努力搭建民主平台,实现人文化管理,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以自由舒展。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大力提倡教改,鼓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进而使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等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

其次是学生文化建设。学校坚持“育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完善他们的人格,培养他们自主、自立、自律的品质,营造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让尊重信任、宽松和谐、合作关心的学习氛围充满校园。

二、宣传散“绿”

1多元化宣传,扩大影响。学校注重环境教育宣传,在校园内设立环保长廊、环保教育宣传栏、环保宣传标语,在班级进行环保黑板报和手抄报、环保征文竞赛,经常组织学生观看环境教育录像,利用广播站《校园知音》开办“绿色小卫士”固定栏目,定期向全体师生直播,营造浓郁的环境教育氛围。

2结合重大纪念日,组织开展专题活动。如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水日、地球日、环境日等来临时,开展专题环保活动,积极进行绿色宣传等。校园内设立绿色环保标语牌,如“草木无情皆愿翠,行人有爱多珍惜”等。给每一种树、每一株花标识“身份”,记载它们的名称、特性、保护措施等,使学生感受“绿色”之美。

3自编节能环保操,言行一致巧记忆。为了让学生们从小树立节能环保的意识,桥头小学创编了一套“绿色童谣节能环保操”。该套操通过形体动作和琅琅上口的绿色童谣,将生活中有关节电、节水、珍惜粮食等观念融入学生的思想中,让他们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三、课堂悟“绿”

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接受环境教育。

如上《只有一个地球》环保语文活动课时,教师发动学生收集与环保有关的资料,办以环保为主题的黑板报,以学生为主体,自编小品《地球在呻吟》和《龙王告状》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遭受着各种各样的“灾难”,人类正面临着生存的危机,让学生知道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活动展“绿”

桥头小学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开展绿色教育,寓教于乐,有制度,有层次,有保障。

1“绿色银行”,爱心救助。每个班都开设了“绿色银行”账号,同学们参加商品交易会、卖废旧物品所得及个人部分零花钱都以自愿的方式存人“绿色银行”,当同学中有人需要救助时即从“绿色银行”中提取资金。

2绿色理念,变废为宝。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是学校的环保重头戏。废旧光盘、稻草、麦秸、玉米皮、麻绳、瓶盖、塑料袋、易拉罐、旧彩纸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废品,经过桥头小学师生的精心设计和创新加工后,变成了一件件新颖独特的服饰。别出心裁的水果系列服饰、枫叶服饰等还为学校的环保时装队增加了筹码,使之多次在市级登台演出并获得一等奖的骄人成绩。

3开自留地,躬耕力行。校园北面开辟了一块劳动实践基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自留地上种植瓜果蔬菜。他们轮流给蔬菜浇水、锄草、施肥,当蔬菜丰收时,就把它作为野炊原料,或拿到自由市场去卖,所得资金存入“绿色银行”账户。通过亲自实践,学生明白了绿色果实来之不易,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真正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

4与树成长,种树感恩。桥头小学每届新生入学都要在校园种下一棵小树苗,并立下“我与小树共成长”的誓言,毕业生都要为学校种下一棵感恩树,并宣誓“我为母校留绿荫。”这项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环保、责任意识,而且让他们用这种方式感谢社会,感谢母校,感谢老师和同学,他们栽下的是一颗感恩的心。

五、心理咨询拨云见“绿”

小学生年龄小,学习、生活上碰到的困惑,有时无法自行解决,长期如此会产生心理上的障碍。此时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帮助,桥头小学的心理咨询室正是为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活动。

1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学校定期利用广播、黑板报、《心育报》等宣传媒介,向学生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在宣传中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一些主要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的症状”“心理咨询的作用与意义”等知识。这样,既让学生认识了心理咨询室的职能,又消除了学生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误解及前来咨询的顾虑,体现出了心理咨询宣传、发展、预防的功能。

2开展个别心理咨询。面向少数特定学生,针对他们在心理、学习和社会适应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或不正常状态,学校开展了个别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矫治。心理咨询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消除不良情绪,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3加强心理咨询室队伍建设。心理辅导“三化”即辅导工作普遍化、辅导人员专业化、生涯辅导主流化。辅导工作普遍化指心理健康教育由一支骨干队伍带头发展到学科教师、行政后勤人员和家长的全员参与,由一条途径、一个载体发展到学科渗透、各项活动渗透、整个教育过程的渗透,使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稳步发展、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辅导人员专业化指心理咨询教师要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生涯辅导主流化指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也关注他们的生活、交往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保护环境创建绿色校园演讲稿 篇4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的环保演讲稿的主题是:《争做环保少年,为创建绿色校园献策》

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地球环境的好坏,与每一个公民息息相关。环境保护,要从每一个公民,每一件事做起。保护好自己的校园环境,也就为保护全球环境做出了贡献。

1、垃圾原本是一种财富,我们却把它放错了位置,使它对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现在是让垃圾发挥它真正作用的时候了。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应建立垃圾回收站,对垃圾进行处理,让垃圾变废为宝,化害为利,造福人类。例如:可以建垃圾焚烧场,与发电厂核供热管道相匹配起来,就可以获得人力所需的电能、热能。只要人们更新观念、更新技术,垃圾与人争地之嫌是可以解除的。同时我们在清理垃圾时一定要将垃圾分类分清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

2、建议城建部门在城建规划时,将居民区、闹市区(商业区)、厂区、校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建议环保、公安等部门加强有关环境噪音污染的法规的执行,如禁止在学生上课时间进行建筑施工,严禁在标有禁鸣标志的市区街道鸣喇叭等。

3、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

4、保持校园环境的干净整齐,见废纸要捡起。

5、不随地吐痰。

环境保护和绿色校园 篇5

绿色是大自然赠与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绿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保护自然环境、共建绿色校园”倡议书。人人都渴望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环境里。当你背着书包踏进校园时;当你在球场上挥汗如雨的拚搏了一节课后,坐在校园休息时;当你课后漫步在校园时;你可曾想到为了让同学们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在这方面花了多少心思?投入了多少财力?校园环境建设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当然,绿色校园不只是环境绿化与垃圾处理问题,其涵义应更广更深,指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创建绿色校园,不仅只是要有优美的硬件环境,更应该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和素质,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人人都是护绿天使,我们要用绿色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周围的人。在此,学校团支部,少先大队部联合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保护自然环境、共建绿色校园.1.树立绿色文明观念,强化环保意识,遵守校规校纪,自觉关心校园环境状况,把个人环保行为视为个人文明修养的组成部分.2.爱护校园绿化,立即行动起来,都来关心、支持和爱护绿化,积极参与校园绿化建设和管理,倡议书《“保护自然环境、共建绿色校园”倡议书》。

3.做到不踏绿地,不攀折花木。对破坏绿化设施的行为要敢于制止并举报。

4、争做文明人,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意乱扔瓜皮果壳、纸屑,特别是在我们三餐、零食之后不乱丢手中那些塑料包装袋和塑料碗盒。

5、勤俭节约,珍惜校园的水、电、纸等各种资源。

6、师生和谐,同学友好,语言文明,行为规范。

7、人人都是环保天使,看见不文明现象及时劝说和制止。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的人,不断改良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

学校是我们的家,我们是学校的主人,为了我们的校园、也为了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让我们少一些不经意,多一些责任感,多弯一下腰,多伸一次手,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行动起来,用爱心去关注环境的变化,用热情去传播环保的理念,用行动肩负起环保的重任。

xxx学校团支部

xxx学校少先大对部

2010.03.24

环境保护和绿色校园 篇6

创建绿色校园

“绿色学校”申报材料---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校园

一、学校简介:

常村矿小学位于常村矿社区的东南面,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始建于1988年,校园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教学楼、实验楼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现设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9人,教职工63人。配备有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德育室、红领巾广播站、多功能教室、舞蹈排练室、美术活动室、卫生保健室等17个专用教室。学校建有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体育器材活动场地、300米环形跑道。绿色面积达7800平方米,尤其是学校因地制宜地开拓了绿色生命带、树荫栖息长廊等,教学楼前的两块植物园,成长着孩子们亲自种下的花草,是大家辛勤劳动的结晶,教学楼前的七棵梧桐树是师生在建校初期共同种植的,昔日的小树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上面挂着孩子们自己动手给小鸟做的“家”。校园绿色覆盖率达60%以上。校园环境整洁幽雅,教学设施配套齐全,常规管理规范有序。绿色教育、养成教育、书香教育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常村矿小学是一所充满活力、充满和谐、充满绿色的学校。

二、健全组织,完善制度,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1、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我校自八八年建校以来,一直把创建绿色式学校,实现环境育人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为了做好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首先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政教处、大队部、教导处、教研室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常村矿小学创建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网络工作图,各个部门明确创建任务,分工到人,制定学校环境规章制度和文明环保公约,各负责人制定绿色学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把学科教育、堂渗透、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环境改造、活动宣传等工作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与开展。

2、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以校本培训为基本途径,组织全员学习,致力打造一支热爱环境教育事业,观念领先的教师队伍,通过学习《关于XX开展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增强教职工意识,通过观看专家讲座和环保宣传片,让教职工了解环境知识,通过举办各种环保活动让教职工重视环境教育。学校也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在全校学生中开展环保宣传和教育,号召学生争做“环保小明星”。

三、有机结合,多方渗透,扎实做好环境保护教育

1、在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学校要求各学科要结合各学科特点,以教材为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选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并与最新科技发展、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环保生态资源等内容联系起来。比如科学讲绿色食品,思品讲节约资源和变废为宝,语文教孩子写保护环境的,美术交给学生用纯真的绘画语言表达爱我家园的情感,这样把环保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学科的渗透,让学生知道要节约能源,不浪费水电、粮食,保护环境;要爱护动植物;要会变废为宝,重复使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还要知道吃东西要选择绿色食品等。

2、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环保教育

学校一直很重视素质教育,并将环保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培养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作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每年都在春季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我是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学生走出校园,走到社区,捡烟头、捡塑料袋、擦墙,擦门等,学校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不践踏草坪、不随地乱扔垃圾,明白我是社区一份子,社区环境靠我们来维护,做环保小卫士。

3、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活动

首先充分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环保为主题的演讲如《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水,无可替代的资源》《善待地球妈妈》等专题演讲,其次学校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爱眼日“等节日,少先队开展丰富的队会活动,如“学雷锋,争做做环保小卫士”“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善待地球,保护环境”等,号召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区,共创绿色校园,共创绿色家园,四、我们的收获

1、学校整体绿化效果突出

学校绿化绿色面积现在达到了7800平方米,绿化率达到60%,人均绿化面积超过了14平方米,形成了四季有鲜花,终年可见绿的绿色校园。

2、师生的环境意识明显增强,爱护环境已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师生消费观念科学合理,学校实行严格的门岗制度,严禁师生将严重污染环境和能耗高的商品带入学校。学校师生环保参与意识强,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环保宣传活动等形式对社会、家庭改善环境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了爱绿、护绿、育绿的意识,让校园更绿、更美了。“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使学校找到了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而且不断开拓创新,把环保教育渗透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进一步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自觉性,把我校环保教育工作再次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常村矿小学

恢复性环境、健康和绿色城市主义 篇7

景观的评估有很多方面。早在60年代的时候,规划师和城市设计师都是采用专家法来发展景观评估的,他们普遍关注景观中的形状、大小、颜色、肌理、图案等形式内容,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依然关注景观中可以测量的部分:大小、地形、距离、颜色、材质、种类等。自从Lynch(1960)[1]和Appleyard,Lynch和Meyer(1965)[2]将形式化的测量转向对使用者和观察者的研究以后,景观评估有了新的方向。环境偏好(preference)作为景观评估的一种研究范式确立并持续发展。从早期的幻灯片、图片到现在的虚拟实验环境游历,一直都是景观评估的主要范式。但诡异的是,后来的研究揭示人们去一个景色宜人之处,并不是要关注风景中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景色美质评估(scenery beauty assessment,SBE)关注的内容,而就是希望把自己沉浸在大自然中,获得一种人与自然合一的感受。这意味着景观知觉是与人的条件反射、文化和历史等联系在一起的(Grahn和Stigsdotter,2010)[3],这与Appleton(1975)[4]提出的瞭望-庇护假说的进化论观点是类似的。

景观评估被开启了另一个方向,它既不是形式分析传统也不是面向审美,而是面向生存、进化和宜居。Heerwagen和Orians(1993)[5]讨论了“宜居的环境线索”,其中的4个关键组成能帮助人们的生活与生存——资源可获得性、庇护、危险线索和寻路。他们认为,人们对环境的反应不仅是对环境本身的反应,而且也是对其象征意义的反应。人们会被水吸引是因为生存目的而对水产生的先天性的依赖。如果把这个生态性的进化论与景观偏好联系起来,就能更好地影响设计。

2 恢复性环境

当今城市生活的典型特征是刺激过多、信息过剩、节奏紧张、人员拥挤等,城市居民在其中体验到持续的压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心智健康和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福祉的两大杀手(WHO,2008)[6]。长期的压力对包括心血管在内的身体器官有严重伤害。ETH的Hansmann等人(2007)[7]发现接近一半的被试者(43.3%)都表示了至少体验一项压力。压力最多的是与求学、工作有关(23.8%);然后是噪声(6.1%)、时间压力(4.9%)、出行压力(3.7%)、争论和社会冲突的压力(3.1%)。被试者通常采取的减压活动有:林中漫步(68.9%)、运动(48.1%)、听音乐(35.4%)、逛公园(22.4%)、睡觉(18%)、读书(13.7%)等。当进行了户外活动(森林或公园)以后,被试者报告说压力释放了87%,头痛减少52%,幸福感增加42%。

良好的城市自然环境对改善市民的压力状况和身心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证明,有些环境确实可以帮助人们减轻压力和各种不良情绪,促进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这被称为“恢复性环境”(restorative environment),其定义为能够帮助人们减轻压力、减少心理疲劳、促进心理和生理健康的环境。国外学者(Ulrich,Kaplan,Kaplan,Hartig,Herzog,Nasar等)以及台湾张俊彦、曾慈慧等对恢复性环境作了较长时间的研究。截至2007年的恢复性环境文献中,29%是关于绿地面积的研究;35%是城市与自然地恢复效果的比较研究;23%是关于自然与城市子分类的比较研究;最后13%对观看自然景观组与控制组进行了比较(Velarde等,2007)[8]。

2.1 减压理论

目前主要是两种假说来解释环境对人体心智上的恢复作用,虽然它们在不断融合。Roger Ulrich(1979,1984)[9,10]提出了减压理论,也可以称为心理进化理论。他认为城市建筑、交通和环境刺激复杂多变,拥挤、噪声、垃圾等环境问题严重地侵扰了城市居民生活,城市居民常出现焦虑情绪和自主唤醒水平持续偏高,处于较高的压力水平。Ulrich指出当个体处于压力或应激状态时,接触某些自然环境可缓解由应激源造成的生理、心理及行为上的伤害。透过自然景致吸引人注意而引发正向情绪,继而带来减缓压力的功效。Ulrich等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恢复性环境应满足以下条件:有适当的深度与复杂性,一定的总体结构和特定聚焦点;包含足够的植物、水体等自然元素,并且没有危险物存在。只有这样的环境设置才有可能具备良好的复愈能力。

2.2 注意力恢复理论

人们需要“集中注意力”(directed attention)来保持认知清晰。集中注意能力的下降会导致很多负面影响,譬如频繁出现失误、冲动行为及容易激惹的状态。而在恢复性环境中,个体将有效恢复衰退的集中注意能力,体验到身心深层的修复。这个理论是由Kaplan和Kaplan提出的(Kaplan,1995;Kaplan&Kaplan,1989)[11,12]。Kaplan夫妇确定了恢复性环境的4个特征:远离、迷人、延伸性和相容性。远离(being away)指从疲劳或压力状态中逃离。远离可以是身体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迷人(fascination)是说这样的环境要够有趣能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大自然被很好的赋予了吸引力——植物、动物、水和光。人们也有被自然吸引的趋势。延伸性(extent),是指一个空间具有足够的内容让人们感觉到他们正在远离压力。相容性(compatibility)是指环境可供性与人的喜好和活动相一致。

3 恢复性评估与健康

景观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测量一片风景、一个环境,它对于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Ulrich的减压理论和Kaplan夫妇的注意力恢复理论,都预言有某环境特质可以帮助人们减压,或是提升直接注意力。有大量的研究支持自然环境有助于心智的恢复。海边、大河、湖泊、森林、牧场这些安静惬意的自然场所都是远离城市;它们自然、丰富而连贯,有足够内容和结构,也包括许多有吸引力的元素,如动物、植物和水。但相比而言,城市的日常环境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最大,应该是城市设计和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也应该是恢复性评估的主要环境。

3.1 城市绿地与公园

过往研究都是把街道环境与野外环境做对比,得出了自然野外的恢复性效果较好的结论。Wilkie和Clouston(2015)[13]的系列实验认为,对城市公共绿地的环境体验,可以和在自然状态下得到类似的恢复性效果,也好于城市街道环境的体验。Grahn和Stigsdotter(2010)随机调查了瑞典953个城市居民,在排除年龄、性别和社会经济状况下,被试者对公共空间的使用与他们健康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显著的:当他们去绿色城市空间的频率越高,他们所报告的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就越少,每周在绿色空间里呆的时间越长,与压力有关的疾病也越少。而且发现,与城市绿色空间(如花园、庭院等)的距离是其使用的决定性要素。社区周边的绿色覆盖率差异越小,社区间由收入差距引起的循环系统患病率及死亡率的差异也越小(Mitchell&Popham,2008)[14]。市民通常不会因为所居住的区域缺少绿色空间,就会更高频率地去城市公园和森林。所以在高密度住宅楼附近应该设置和安排更多的公共绿地,可以获得更好的恢复性效果。

距离和时间是城市绿地使用上的两大障碍。离绿地越远的人对它的使用也越少。儿童、成年人、老年人的可以步行平均时间是204m/5min。如果不算老年人的话,则是294m/5min。如果不算儿童的话,则是325m/5min(The Urban Traffic Network 1975)。时间是作为重要的使用成本被考虑的。绿地的服务半径直接影响了居民使用绿地的积极性。

重庆大学的谭少华和李进(2009)[15]访谈了绵阳市的游憩市民,发现公园游憩已成为大多数人日常释放压力的首选(29.70%),有60.47%人认为城市公共绿地在消除疲劳方面的效果较好。有10.37%的人认为非常适合思考问题和观景需要,有41.68%的人认为比较适合。这个调查发现一些问题,譬如公园的座椅设置不够,休闲、游玩人群没有方便的休息设施。另外应该增加健身设施以及老年及儿童活动设施,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要。最近谭少华和洪颖(2015)[16]调查了重庆不同绿化状况的3个住区,发现绿化状况直接影响了居民在绿地的活动意愿和活动量。不同绿化状况下的住区居民健康状况差异显著;提高住区绿化状况是促进居民健康的有效途径。

城市公园和绿地中的哪些品质是被市民喜欢的呢?Grahn和Stigsdotter(2010)辨别出8种知觉维度,其中居民们最喜欢的维度是平静,然后是空间宽敞、自然性和物种丰富。不太喜欢的维度是庇护、文化、景色和社会性。在这些知觉维度中,庇护和自然是对压力纾解最为有效的。庇护是采用了Appleton(1975)的概念,描述的是一种围合的、安全的、能在其中玩乐或看到其他人的环境特征。除了大型绿地以外,Peschardt和Stigsdotter(2013)[17]在他们研究小型城市公共空间(0.5ha以下)时发现,“社交性”、“平静”和“自然”对于有严重压力感的人而言是非常重要。

高密度区域中的大型绿地是城市稀缺资源。小型绿地与家的距离近,是日常使用的绿地,因而其恢复性价值尤为显著和重要。Nordh(2009)[18]等人对城市小型绿地(0.3ha以下)调研后认为,最小的公园也可能会产生很高的恢复性效果。恢复性效果的首要环境特征是面积,其次是草地、灌木和树。这个结果说明户外空间变得更绿、更自然,恢复性效果也更好。在恢复性4个参数中,迷人是与水体和面积有关的,远离是与草地、灌木、树木和面积有关。但是他们的研究中没有明确面积到底多少比较合适。人们都喜欢有着更多树木的风景。随着树木数量的增加,评价也随之增加。景观设计可以帮助人们在较小的绿地中体验到恢复性效果。

3.2 康复花园

学校、医院、办公室周围如果有生机盎然的绿色植物,被证明能促进健康,提高注意力、提升工作效率和满意度。Wells(2000)[19]。Taylor,Kuo和Sullivan(2009)[20]表明了树木和其他自然元素对儿童和成人有积极作用。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即使在自然环境中仅仅待20min,这种症状也会有所减轻。

康复花园研究必须要提到Ulrich和Marcus。Ulrich[21]的支持性花园设计理论认为,病人接触自然能够减压,那么康复机构中的花园会有很大意义。Cooper Marcus和Barnes(1999)[22]对加州北部4家带花园的医院进行调研,她们访谈了143名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有2/3的受访者提到了花园中的树木、花朵和植被有助于身体健康,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提到其他积极的感知体验,比如令人愉悦的声音、气味、沐浴阳光、新鲜的空气等。

Stigsdotter(2005)[23]调查了656名瑞典人的工作空间,发现花园对他们工作的舒适、愉悦和压力恢复都有积极效果。作者认为在工作场所边上或周围安排更多的花园,可以提升环境的恢复功能,排遣工作的压力。Whitehouse(2001)[24]的访问对象是1所儿科医院的花园,发现虽然多数人使用花园不到5min,但都产生了积极的知觉。花园的使用改善了情绪和对医院的满意度。Sherman等(2005)[25]对1所儿科癌症中心的3个康复花园进行用后评估。在所调查的1400名使用者中,医护人员在花园里的活动常常仅是穿越或是坐一会吃点东西,很少有与环境的交互行为。大部分成人访客在花园的活动就是静坐。儿童互动性使用活动多于成人。使用者在花园中的情感和病痛体验都比在病房中小。最受欢迎的花园环境特征是河流和马赛克鸟巢。研究者建议在设计儿科医院的康复花园时,设计师应该考虑提供更多的座位让人们可以坐下、交谈和放松,同时能欣赏园中的鸟语花香和流水潺潺。为了鼓励更多的儿童使用花园,应该增加那些能鼓励孩子和家人一起活动的项目。

马科斯(2009)[26]说康复花园不仅仅是一处地方,更是一个过程,这是医疗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医学界只考虑自然环境对病人的内在疗效,而忽视它的潜在影响;设计师熟悉空间要素的设计,但如果忽视了这些要素对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对康复花园的建造和维持不利。医学人士和设计师应该密切合作(图1)。

3.3 建筑环境

相比自然环境而言,人工环境的恢复性效果比较有限。Nasar和Terzano(2010)[27]揭示城市的夜景天际线有较高恢复性价值。Ouellette等(2005)[28]针对本笃会修道院的521名游客问卷调查显示,修道院的静修体验对缓解精神压力具有明显效果。Kaplan等(1993)[29]验证了博物馆对于经常去参观的游客是恢复性环境;而寺庙对于朝拜者都是恢复性环境(Herzog等,2010)[30]。Scopelliti and Giuliani(20004)[31]发现,自然环境和城市户外环境对不同人群具有不同的恢复性潜力,户外环境对年轻人特别重要。因为与恢复性相关的情感反应不同,年轻人更倾向兴奋而不是休闲。Grahn和Stigsdotter(2003)[32]建议说,户外环境的使用与压力纾解之间的积极关系主要表现在:1)户外活动与锻炼;2)自然光;3)各种感官的刺激;4)审美体验。

设计精良的城市环境也可以纾解压力、提升情绪,即使它绿景的规模不大。水体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恢复性环境(Karmanov和Hamel,2008)[33]。人类偏爱绿色也偏爱水体,这是有进化缘由的。林颖萱等(2014)[34]在台湾的调研也提到,水体的恢复性潜力要高于绿色山体,因为水流的声音也是有恢复性效果的。Ulrich(1993)认为水体是具有高度恢复性潜力的环境特征。公园、花园结合水体应该是提升城市环境恢复性潜力的重要途径(图2)。

建筑环境中的绿视率与减压的关系是个重要问题。Jiang和同事们(2014)[35]发现,压力纾解与绿视率之间是一个倒U型的关系:纾解压力最好的绿视率,既不是最高也不是最低,而是中等的24~34%。这个结果既令人意外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当树木过于浓密就会遮挡人的视线,导致人会感到不舒服甚至引起恐惧。当树木密度增加会导致视觉开敞性的减少。因为人们既偏好绿色景观,也偏好开敞的视野。所以中等覆盖率的树木植被对于休闲活动而言是最好的。这个研究显示,如果创造一种减压的环境而且只用一个维度,那么自然环境是最佳选择。如果采用两个维度的话,就是庇护特征的自然环境。最有恢复性效果的环境是一种庇护、自然、物种丰富以及很少有他人在场的一种混合物。这个结果与Grahn和Stigsdotter的发现一致。

为建成环境提供自然元素并方便居民进入,有助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这些自然元素包括水体和绿景、自然光、空间宽敞、视域宽广、有特色。规划和景观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它能提高环境的愉悦、魅力和趣味,帮助人们情绪恢复。杰出的景观和城市设计可以将环境的美质、文化、生态各部分整合在统一的整体中。

4 绿色城市主义

4.1 支持性环境

从社区绿地的用后评估来看,可坐、游憩和锻炼的设施需要加强并提升品质,这可以更好地鼓励使用。积极生活研究(active living research)已经揭示,社区绿地是社区的健康资源并提升步行性(walkability)。与公园的距离越近,就会产生更多的步行活动,体育健身活动的机会与交往活动也会越多,于是健康的各项指数就会提升。适于步行的绿色空间是与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延长有关系的(Takano等,2002)[36]。自然环境良好的住区居民参与身体锻炼的概率,会比自然环境不太好的住区居民高3倍,发生肥胖的概率低40%(Maas等,2007)[37],然而,附近绿色空间的大小、数量与健身活动如步行和骑自行车之间是否是正相关的关系,依然在激烈争论中。社区里可用的绿色空间是与观察到的身心健康有关系(de Vries 2003,Rappe et al 2006)[38,39]。生活在高水平绿地率的社区居民报告了更好的心智健康(Sugiyama et al 2008)[40],这意味着社区中的绿色空间可能是对心智的健康而不是身体性的健康更有贡献。总之,绿色空间与健康的关系是复杂的,因为富人可以负担得起居住在公园和水边。

图1:Marcus C,Sachs N A.Therapeutic Landscape: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 to Designing Healing Gardens and Restorative Outdoor Spaces[M].Hoboken,N.J.:John Wiley and Sons,2014.

图2:Karmanov D.,Hamel R..Assessing the restorative potential of contemporary urban environment(s):Beyond the nature versus urban dichotomy[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8(86):115–125.

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中,应该将恢复性环境的潜力与积极生活研究相结合。有资料说明,暴露于绿色环境之中的人们会有更多的社会交往活动(Sullivan,Kuo&Depooter,2001)[41],而且绿色景观能降低犯罪率(Kuo,Sullivan,2001)[42],这是因为绿色环境能鼓励更多的身体活动,温和地促进社会交往,增进空间的归属感。在高密度环境中,重要的是将恢复性环境与社会交往空间联系起来,共同构成对于高密度环境的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支持性环境(supportive environment)。

4.2 高密度的绿色城市主义

我们还可以沿着Marcus和Sachs(2014)[43]康复花园的概念,将绿色屋顶、空中花园、都市农场、垂直绿化等新型绿色空间,结合传统的城市绿地、公园,共同组成一个系统的、扩大的和密集化的城市治愈空间网络,扩展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增加其在城市土地中占比,最大化生物多样性。使之不仅有利于城市生态,也有益于身心健康,达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形成一种可持续城市化。

图3:Nikken Sekkei,Hiroyuki Kawano,严佳钰.难波公园[J].建筑技艺,2014(11):52-56.

高密度城市环境中的绿色城市主义实践,已经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展开。有影响力的作品包括JERD事务所设计的日本大阪难波公园(2003),Boeri设计的米兰垂直森林公寓,英国RMJM设计的新加坡邱德拔医院等,这些作品的标志性特征就是将生态系统与高层建筑相结合,通过绿色屋顶、空中花园、垂直绿化等手法,不仅使空间形态具有标志性,更重要的是,绿色空间与日常居住、生活、工作活动结合,提供包括视觉交流在内的日常性互动,使得环境更加怡人,具有更好的恢复性价值(图3~5)。

从奥姆斯特德的波士顿“翡翠项链”,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设计结合自然(麦克哈格,1969)[44],城市设计结合自然(法尔,2013)[45]和生态城市(瑞吉斯特,2010)[46]等等,目前景观都市主义的风起云涌,都显现出一种将建筑、空间、环境联系在一个整体脉络中,致力于环境和健康福祉的研究。当代景观实践已经见证了景观不再是纯粹的艺术和园林作品,而是对人和自然、人工和城市环境的重新思考,面向于人类健康、社会、环境生态的复兴之路。

图4:胥一波.从“未来主义”到“生态多样性”——“垂直森林”背后的意大利传统与激进理念的发展简史[J].建筑学报,2015(5):17-27.

环境保护和绿色校园 篇8

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的实施进程

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是2008年开始的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的重要内容。2008年6月,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期间,中美两国政府签署了《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将电力、水、大气、交通、能效、森林和湿地作为中美能源和环境合作优先发展的六大领域。在十年合作框架下,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理念,中美双方决定联合组织和广泛开展相关政府部门、地方政府、大学、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试点工作,为中美能源和环境合作提供最佳实践示范,扩大、提升中美能源和环境合作范围、规模和水平。作为上述合作试点设想的成果,2008年12月,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期间,双方签署了《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的绿色合作伙伴计划框架》,并批准结成了首批共七对绿色合作伙伴。

绿色合作伙伴计划一经推出就受到产学研政各界的普遍欢迎,各方面参与意愿强烈,积极性很高。2010年5月,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签署了《关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框架实施的谅解备忘录》,重点对实施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的组织结构以及绿色合作伙伴的筛选标准、结对流程、退出机制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完善了进一步推行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的相关制度安排。

从2011年开始,以上述谅解备忘录为依据,中美双方共同推动开展了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的新一轮筛选结对工作。截至2016年5月年度筛选结对工作结束,中美双方共结成42对绿色合作伙伴。

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在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的推动下,中美双方能源和环境合作的触角不断向更广的合作领域、更大的合作规模以及更高的合作层次延伸,表现出多方面重要特性,使得中美能源和环境合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一是广泛吸引多样化的市场主体。现有已经结对的绿色合作伙伴中,中美参与方均涵盖政府或政府下属单位、大学或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在内的广泛主体,既真实反映了中美能源和环境合作的潜力,又体现了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的试点性和示范性。特别是,虽然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由中美双方政府主导推动,但是以企业为代表的市场参与热情却十分高涨,实现了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的正向耦合。据统计,现有的42对绿色合作伙伴中,中美双方企业参与的比例分别超过2/5和1/3,“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特点非常突出。

二是积极推动技术合作内容的升级。从早期中美能源和环境合作开始,美国技术和先进经验的引进就是推动中国国内能源和环境工作以及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早期主要引进美国先进产品、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不同,近年来结成的中美绿色合作伙伴关系中,中方通过委托研究和合作研究开拓能源和环境技术前沿的特点已经非常明显。无论是中美大学或科研机构之间的绿色合作伙伴关系,还是中国企业与美国大学或科研机构等之间的绿色合作伙伴关系,都明显表现出技术合作内容的升级趋势。比如,2011年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关于建立“美国电池材料技术开发中心”的合作就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引进。这是因为,中海油本身建有国家级动力电池研发中心,拥有完整的动力电池研发团队和研发体系,与美国大学的合作主要是希望通过建立离岸研究中心和吸纳海外科技人才以开拓动力电池的技术前沿,推动自身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三是通过城市结对加强多领域深度合作。与其他合作主体特别是其他层级政府合作相比,城市辖区大小适中,合作方式更加灵活便利,城市绿色发展功能需求较大且内容相近,可移植性、可借鉴性强,具有非常显著的试点效应和推广价值。目前,已有江苏无锡、四川绵竹、云南昆明、安徽合肥等城市与美国城市结成了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将围绕城市绿色发展展开深入合作。城市结成绿色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以城市地方政府为依托,推动结对城市政府、产业、企业、研究机构和相关组织间的深入合作,形成城市绿色发展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比如,根据2012年合肥市与美国哥伦布市结成的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合作内容涵盖了包括电动交通工具、湖泊和湿地保护、固体废物处理、节能建筑建设和运营以及城市环保规划在内的关系到城市绿色发展系统需求的广泛内容,合作的典型意义十分突出。

四是加快节能环保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随着中国国内节能环保企业资金和技术实力的提升,节能环保企业走出国门,通过跨国合作开发海外市场、布局全球合作、打造世界级竞争力成为现实可能。从现有中美绿色合作伙伴来看,中国节能环保企业“走出去”的实例已经出现,并引领中美能源和环境合作迈向新的更高水平。比如,2011年开始的新奥集团和河北廊坊市与杜克能源公司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的合作中,两家公司致力于共同开发两个城市的新能源市场。经由这一合作渠道,新奥集团光伏能源技术优势在美国市场得到了实现,是中国企业通过绿色合作伙伴计划“走出去”的一个生动案例。

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的发展前景

展望未来,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的前景仍然向好。

首先,建成推动中美能源和环境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随着合作项目的不断增加,通过围绕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开展的论坛交流、技术研讨、标准制定、示范项目推广、技术和管理培训等活动的开展,该计划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广泛联接产学研政的大规模合作平台。未来,中美双方还将进一步发掘这一创新机制在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绿色创新发展方面的潜力,通过更加广泛的项目库建设、经验推广和中美双方协调对接等工作强化创新合作导向,致力于建设一个中美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创新发展平台。

其次,广泛积累合作经验,增进合作过程的协调和沟通,降低中美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合作壁垒。中美能源和环境合作拥有广泛和深厚的技术合作和市场合作空间,但是美方一定程度上仍然秉持着以技术换市场、待价而沽的“领先优势心理”,难以适应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技术水平和能力明显提升的新形势,在企业并购、技术输出和合作研究方面仍然设立了一些不利于中美能源和环境合作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壁垒。未来,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还将在降低上述壁垒方面扮演更加积极主动的角色,在广泛积累合作经验的基础上增进中方合作主体与美方的沟通协调能力,减少各方面的合作阻力。

第三,增进相互了解,增进中美双方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发展共识。绿色合作伙伴计划在增进中美双方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的相互了解方面已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中美在气候变化等国际问题上最大化共识的达成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合作基础。未来随着该合作计划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势必对中美双方节能环保产业产生更加广泛深入的影响,从而大大加深双方对对方发展需求的了解,便于两国能源和环境合作中新共识的凝结。

(张玮为北京远方通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来冬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博士研究生)

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 试题含答案 篇9

A:正确B:错误

第2题、社会最根本的标志是分工、合作的秩序。(判断题)(分值:3)A:正确B:错误

第3题、习近平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判断题)(分值:3)A:正确B:错误

第4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判断题)(分值:3)A:正确B:错误

第5题、自然环境是社会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经济基础的基础。(判断题)(分值:3)A:正确B:错误

第6题、绿色发展它最根本含义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判断题)(分值:3)A:正确B:错误

第7题、绿色发展就是使得人与自然能够共同协同起来发展。(判断题)(分值:3)A:正确B:错误

第8题、政治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判断题)(分值:3)A:正确.B:错误 第9题、自然环境要不断的变好,人类的生存要不断的变好,这是绿色发展的根本内涵。(判断题)(分值:3)A:正确B:错误

第10题、绿色发展就是打好人类生存的基础。(判断题)(分值:3)A:正确B:错误

第11题、绿色发展它最根本含义就是人与金钱的关系。(判断题)(分值:3)A:正确.B:错误

第12题、李克强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判断题)(分值:3)A:正确.B:错误 第13题、绿色发展就是用破坏环境、破坏自然的方法来谋求经济利益。(判断题)(分值:3)A:正确.B:错误

第14题、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判断题)(分值:3)·A:正确B:错误 第15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味着无需对绿水青山进行任何利用,就能源源不断产生经济效益。(判断题)(分值:3)A:正确.B:错误

第16题、叶文虎教授认为,绿色发展最根本的含义是人与环境的()。(单选题)(分值:3)A:竞争B:协同发展C:征服与被征服D:统治与被统治 第17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下列哪位领导人提出的?(单选题)(分值:3)A:习近平B:胡锦涛

C:邓小平D:毛泽东 第18题、继续生存下去是发展的最()的含义。(单选题)(分值:3)A:直接B:间接C:隐晦D:根本

第19题、没有哪一个环境污染不是()对自然造成的。(单选题)(分值:3)A:环境B:人

C:企业D:社会 第20题、转变(),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单选题)(分值:3)A:社会经济制度B:经济发展方式C:社会政治制度D:发展理念 第21题、“不破坏环境就挣不到钱、就发展不了”属于()观念。(单选题)(分值:3)A:正确B:中肯C:落后D:错误

第22题、绿色发展是人类走到今天的一个()追求。(单选题)(分值:3)A:必然B:偶然

C:错误D:不必要 第23题、()是人类社会经济基础的基础。(单选题)(分值:3)A:政治环境B:自然环境C:经济环境D:人文环境 第24题、有关绿色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分值:3)

A:自然环境是社会的基础,是人类生存B:自然环境要不断的变好,人类的生存 C:绿色发展就是使得人与自然能够共同 D:绿色发展就是用破坏环境、破坏自然

第25题、继续()下去是人对所有努力的根本动力(单选题)(分值:3)A:发展B:生存C:盈利D:进步

第26题、人对社会最基本的标志是()。(多选题)(分值:5)A:组织方式B:生存方式

C:生活方式D:经济方式 第27题、自然环境是()的基础,是()的基础。(多选题)(分值:5)A:社会B:经济发展

C:政治发展D:人类生存 第28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包括()。(多选题)(分值:5)A:经济发展B:科学技术

C:组织方式D:政治发展 第29题、任何一个领域,只要锲而不舍的努力,(),解决保护环境能够发展经济、能够增加老百姓收入的这条路是完全存在的。(多选题)(分值:5))A:去开发B:去开拓

C:去改革D:去创新 第30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分值:5)

A:政治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绿色发展就是用破坏环境、破坏自然

上一篇:朴树--不普通的树下一篇:对外汉语教学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