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方案(共12篇)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方案 篇1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增强做好预防和控制秋冬季传染病工作的责任感。
为加强对全镇教育系统预防和控制秋冬季传染病工作的领导,现成立横达镇基础教育管理组织预防和控制秋冬季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负责对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领导,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切实做好学校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二、完善预防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制
1、预防秋冬季传染病工作,单位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根据镇基础教育的方案要求制定学校的预防实施细则,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情况,把观察的情况随时做好记录,发现情况及时向学校汇报。
3、不经批准,任何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集会、外出旅游等大型活动;节假日要教育学生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尽量不要接触从外地归来的人员。
4、严禁闲杂人员、身份不明的外来人员进入学校。
5、积极组织师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疾病的免疫能力。
三、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
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卫生知识讲座,利用学校、局域网络、墙报、健康教育课等形式开展一次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或家长信等形式向学生家长进行有关预防知识的指导,并告知家长不宰杀、不销售、不贩运、不食用病、死家禽,要求家长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宣传工作要做细、做实,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营养,合理休息,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加强体育锻炼,并注意防寒保暖,增强身体抵抗力。
四、落实措施,通力合作,全面做好秋冬季流行病的预防工作
各单位要积极与卫生、防疫部门联系,听取卫生防疫部门的意见,制定学校、幼儿园预防工作方案,对重点区域实行重点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保证教室、食堂、厕所等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的通风与清洁卫生,消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校园内特别是学生学习、生活区域不得放养家禽、家畜。
2、教育学生不要乱吃零食,注意饮食均衡,适量运动,充分休息,放松身心,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保持好教室及校园的环境卫生,加强环境卫生工作的管理,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配合家长建立学生体温检查制度,让有条件的学生家长每天早、晚测量孩子的体温,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师生有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5、加强对中小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和教育。
6、对学校教职工进行培训,掌握防治秋冬季传染病的基本常识、消毒的基本方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的措施等。
7、各学校还要对本校的卫生防疫、食品卫生措施、卫生环境进行一次大检查,加强学校、幼儿园生活饮用水水源的管理,严防各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卫生制度和措施。学校食堂采购食品原料时,必须坚持采购索证制度,不得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及其产品。
五、及时了解和掌握疫情,严格汇报制度
建立健全秋冬季传染病的监控和疫情零报告制度,每天下午4:00前向镇基础教育管理组织汇报,如发现疫情必须在第一时间上报,如有瞒报、漏报、迟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并追究领导责任。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密切与有关部门配合,切实把秋冬季传染病措施落到实处。在做好秋冬季传染病工作的同时,全面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稳定有序。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方案 篇2
1 蛋鸡冬季传染病的预防
(1) 严格遵守鸡舍的准入原则, 禁止闲杂人员进入, 以免带入疾病, 进入鸡舍的工作人员要穿戴防疫服、鞋、帽, 控制传染源的进入。 (2) 注意冬季防寒保暖, 蛋鸡最适合生活的温度是16~21℃, 在鸡舍的顶棚加保温板, 搭建火墙。冬季气温低, 蛋鸡自身体能消耗量大, 为保持蛋鸡的体能消耗, 要增加饲喂次数与喂食量。 (3) 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 长时间封闭会产生许多有害气体, 导致蛋鸡患呼吸疾病, 如传染性支气管炎、鸡鼻炎等, 应定时打开换气窗让新鲜空气尽入。 (4) 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 保持鸡舍清洁干燥, 保证排水通道畅通, 以免饮水槽等排水设施淋湿鸡体, 做好干燥和保温工作。 (5) 水是生命之源, 对于蛋鸡同样重要, 在给蛋鸡饮水时要注意水温, 要倒掉之前喝剩下的水, 并检查饮用水是否清洁。 (6) 鸡舍要定期进行消毒, 冬季蛋鸡体质明显变弱, 鸡舍消毒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7) 患有重大传染病的蛋鸡要及时进行处理, 如杀死或深埋;患病鸡要及时隔离, 不可再将有病的蛋鸡放在鸡舍内治疗, 清除病源。总之, 饲养者要在管理上做到细致入微, 细心观察鸡群, 及时发现、隔离、诊断、治疗病鸡。保持鸡舍内环境清洁卫生, 做好消毒工作;给蛋鸡注射疫苗, 预防传染病;在饲料中加入适宜的药物, 预防寄生虫病;及时掌握鸡群的免疫情况, 不盲目使用疫苗, 不加大剂量[2]。
2 蛋鸡冬季传染病的治疗
(1) 在饲养过程中增加蛋鸡的营养供给, 不同营养成分在鸡体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 若其中一种成分不足就会影响蛋鸡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和新陈代谢, 使其免疫力下降, 从而容易被传染病侵害。 (2) 预防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疫苗接种是控制传染病最佳且最有效的办法, 根据疫情流行情况进行接种, 注意接种方法是否正确, 药量过大或接种方法不正确, 会致使蛋鸡瘫痪或死亡。 (3) 提高蛋鸡的免疫力。“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人的身体阴虚时会患各种疾病, 蛋鸡也是这样。随着经济的发展, 一些食物会使蛋鸡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 疾病的种类也越来越繁多, 紧靠疫苗防预是远远不够的, 应增强蛋鸡的体质, 使用优势饲料, 营造良好的鸡舍环境。 (4) 合理使用药物。大多数药物是有毒副作用的, 注意中药或西药的选用。 (5) 很多时候蛋鸡的病原不易检测, 平时要避免可能携带病原的动物或是物品进入鸡舍, 防止健康的蛋鸡被传染。同时, 合理通风, 防寒保温, 保持清洁干燥, 增加光照。此外, 应知道一些病情该怎样治疗, 如鸡舍内声音嘈杂, 蛋鸡呼噜、咳嗽且发呆, 这样的情况多是得了呼吸道疾病, 此时需要药物治疗和大量饮水;蛋鸡体型消瘦、卧地不动等, 说明蛋鸡已严重脱水, 需要补充营养物质。总之,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知道蛋鸡某些行为所反映的信息, 饲养员应该大概了解, 能够及时治疗, 达到最好的效果, 将损失降至最低。
3 结语
冬季蛋鸡传染病病发率高, 持续时间长, 造成产蛋量下降, 蛋鸡死亡数量多, 给养殖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 需要广大养殖人员加强科学化管理, 提高蛋鸡的免疫力, 了解对患病蛋鸡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建伟, 苏瑞, 李建国, 等.蛋鸡冬季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J].科学种养, 2014 (3) :104-105.
蛋鸡冬季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 篇3
【关键词】蛋鸡;冬季;家禽;传染病;预防;治疗
1 冬季容易发生的疾病
在寒冷的冬季,蛋鸡易感染的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和病毒性疾病两大类,其中,病毒病主要是禽流感、鸡新城疫;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支原体和其他病毒病混合感染而引发的疾病。
2 发病的明显特征
冬季患病的蛋鸡主要表现为:产蛋量明显减少,发病时间紧急,更有甚者会大量死亡。此外,冬季患病的蛋鸡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虽然可以通过治疗减少死亡率,但是治疗所需的费用较高,即使恢复健康也不能再产蛋了。
3 冬季易得传染病的起因
首先,大部分的病原体不惧怕低温,可以在低温下存活,因此,冬季的低温反而有利于病原体的存活,从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其次,由于冬天的太阳光照不够,相应的紫外线也就弱,无法有效杀死病毒、细菌;最后,因为冬季天冷,养鸡场通风不好,导致病毒、细菌数量不断增加。
4 减少发病的方法
4.1 控制传染源
通俗地讲,传染源就是患有传染病或者携带病毒的动物。家禽在患病前期排出的病原体最多、传染性更强,因此,养殖户要及时发现重大传染病,在最短的时间内上报,通过捕杀、土埋、火烧等方法及早处理患病蛋鸡。对于生病的蛋鸡,一定要与其他鸡分开,防止传染到其他健康的蛋鸡。要防止健康鸡群传入病原体,清除鸡群中病原携带者是平时的重要任务。对于外来人员,如常进鸡舍走家串户的采购员,宜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后方可允许进入。
4.2 切断传播途径
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为了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切断病原体的继续传播,使病原体不能进入易感动物体内,从而达到防止传染病发生的目的。蛋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
4.2.1 水平传播
(1)经空气传播。家禽所有的呼吸道病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家禽患病后,通过咳嗽或喷嚏将带有病原体的飞沫排入鸡舍内,由于鸡舍的空间相对密闭,飞沫很容易被其他健康鸡吸入,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由于传播途径容易实现,所以鸡群发病迅速。
(2)经水和饲料传播。对于家禽而言,很多病原体可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患病家禽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一旦污染水源、饲料、用具,就可使更多的群体感染发病。传染病发生期,应及时对饮用水和鸡舍用具进行消毒处理。
(3)经过其他动物传播。如禽流感、新城疫、沙門氏菌病等,其他动物也可发生或携带病原,因此,冬季要格外注意防止飞禽进入鸡舍。
(4)人员传播。由于人的活动范围较大,与其他动物接触多,因此人也可以成为病原体的机械携带者。
4.2.2 垂直传播
对于家禽而言,垂直传播就是通过卵传播,通过种蛋传播的疾病对鸡群性能的影响较大,难以清除。家禽可垂直传染的疾病有鸡白痢、支原体、禽传染性贫血、禽白血病、禽腺病毒等。
4.3 保护易感动物
易感动物是指动物个体对某种病原体缺乏抵抗力而容易染病的动物,下面将从多方面介绍如何提高家禽抗病力。
4.3.1 营养
要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蛋鸡等家禽的饲养条件提高了,其对病毒的抵抗力也就相应地提高了,因此,不能贪图便宜而使用劣质饲料,劣质饲料中不可避免地会含有来源不明的杂粕。家禽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构成的,不同营养成分在体内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某种成分的不足会影响其他营养成分的吸收与代谢,如VBl缺乏会导致糖类的代谢障碍,而微量元素硒又与VE的吸收紧密相关。
4.3.2 防疫
防控传染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指导原则,疫苗接种是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的手段,高效与经济兼备。要取得预期的效果,首先要有合理的接种程序,接种程序应根据疫病的流行情况灵活调整,并注意接种方法是否正确。如鸡痘疫苗标准的接种方法是刺种,而肌注就是不恰当的。有时,即使正确地使用疫苗也可能会有免疫失败的情况发生,这些因素也需要给予重视:①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如马立克氏病、传染性贫血病、法氏囊炎等病;②营养因素,如抗体(免疫球蛋白)合成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因此,必须给予机体充足的饲料蛋白;③药物和毒物因素。许多药物对机体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如地塞米松可使鸡法氏囊淋巴细胞死亡而导致免疫失败,因此,在临床上要根据病情合理地选择药物,疗程要适当,避免长期使用。某些毒物,如黄曲霉毒素可抑制禽类抗体的合成,使胸腺、法氏囊、脾脏萎缩,导致机体免疫抑制,因此,要选用优质饲料,并注意对饲料的储存和保管,以防其发霉变质。
4.3.3 提高自身免疫力
中医有句名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可理解为现代医学的自身抵抗力或非特异性免疫力。随着家禽疾病越来越多,病毒的变异也越来越频繁,仅靠疫苗防病是远远不够的,固本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对于蛋禽而言,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采用优质饲料;二是降低密度、改善小环境;三是顺应天时。
4.3.4 中草药的使用
随着人们对中草药研究的深入,中草药在家禽上使用的也越来越普遍。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也应该多使用相对无害的中药产品。现在临床上使用较多的可提高免疫力的主要是多糖类,如黄芪多糖。黄芪是传统补气的中药,具有益气、补虚、升阳等功效,大量研究表明,黄芪的主要成分黄芪多糖具有明显的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4.3.5 西药的合理使用
药物的使用是有原则的,要坚持对症用药、无病不用药,用药则要合理配伍和使用合理的药量,还要注意休药期、停药期的有关规定。现在,很多养鸡户存在滥用兽药的现象,动不动就想用药物来预防某种病。一个健康的机体,体内存在着一种平衡状态,随意使用药物是对体内平衡状态的破坏。此外,大多数药物是有毒副作用的,不合理地使用药物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还会对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这也是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的原因之一。滥用药物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合理地使用药物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吴清民主编.兽医传染病学一禽病学(第十一版)[M].
作者简介:
学校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篇4
一、秋冬季学校常见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至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5、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乍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二、预防措施
1、采取宣传单、黑板报、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在校内大力开展各种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
2、确保师生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组织师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教室、办公室、宿舍等每天应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对教室、办公室、宿舍等公共场所的室内空气和地面、墙壁、课桌椅等表面进行定期消毒工作。
4、教育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把好“病从口入关”。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5、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
6、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相关传染病疫苗接种工作。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方案 篇5
秋冬季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讲稿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脑、水痘等。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学校又是这些易感人群聚集的场所。一旦有传染病传入,即可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学生中造成疫情扩散,甚至造成局部暴发。
一、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及易变异,人群对及易变异后的病毒株缺乏免疫力,甲型病毒多为大流行;乙型病毒多为局限型流行;丙型病毒多为散发型。急性流感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病后7日后仍有传染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短,一般1-2日,短者数小时,最长3-4日。发病步骤,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的症状往往较轻。
1.单纯性流感:本病最常见。起初畏寒、发热,体温迅速升高到39°-40°,全身不适,剧烈头痛,腰、背及四肢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少数患者有腹泻,大部分患者2-3日后才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及咳嗽。体温和上述症状多在1-2日 内达到高峰,3-5日热退,症状明显好转。
2.原发型肺炎流感:起病时与单纯性流感相似。但有继续高热剧烈咳 1
嗽,呼吸困难及咳粘稠痰,有时血痰。
3.中毒型流感:患者多高热不退,神智昏迷、谵妄、抽搐,心力衰竭休克。
4.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已证实人与人之间可传播,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预防:
(1)患者隔离和治疗一星期。
(2)患者用过的食具和衣物等煮消毒或阳光暴晒2小时。患者的房间可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液消毒,进行空气消毒。
(3)流感流行期暂停集会和集体活动,不到病人家或宿舍串门。
(4)流行期间可以用抗病毒药物作预防。
(5)流感灭治疫苗或病毒疫苗注射,在半年到一年左右有预防同型流感作用。
二、流行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苗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好发于冬春季节,是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
临床表现: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暴发型、轻型和慢型、败血症型。暴发型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常在24小时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述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传染源:带菌者和病人。
传播途径:病源菌主要通过喷嚏、咳嗽、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腮腺炎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但全年即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暴发。大约2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腮腺炎是由患者和健康携带者的唾液中分离出病毒。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期内接触到易感着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4-21天,平均18天。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台下腺和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可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12日,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等。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四、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好发。病人为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经空气及病人用具传播,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潜伏期1-2周,发病初期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1-2周后躯干皮肤出现斑疹,数小时后转化成丘疹、疱疹晶亮伴瘙痒,抓破后能留下斑痕。皮疹分批出现,大小不一,故同一部位皮疹可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疹。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7-10天至全部干涸结痂为止。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有条件可注射免疫球蛋白。流行季节前注射水痘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总体原则应为以下几点:
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教室活动室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学校开展晨检制度,以便及早发现病人,及早采取措施。
5.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
6.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施的小餐馆用餐
7.每日勤洗手,衣物勤换洗勤晾晒、秋冬季防寒保暖、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立新小学秋冬季传染病预防预案 篇6
防控工作
应急预案
为确保师生身心健康,维护新学期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根据黔西县教育局2017 年秋冬季转染病防控通知精神,现将制定立新小学秋冬季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具体如下:
一、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段友睦(校长)
副组长:朱永江(教导主任)
黄建军(分管安全工作,疫情报告工作。)由各班主任教师负责收集学生晨检和因病缺课等信息汇报给行政值周教师,由行政值周教师负责报告给黄建军老师。
成员各班主任教师及: 段友睦
杨娅 焦艳 钱德勋 段琴 赵荣
二、高度重视学校腮腺炎、麻疹、流感等传染病预防工作
学校由校长总负责的秋冬季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加强组织领导,责任到人,明确分工,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内各部门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学校现有的相关物资和设备配备情况进行一次清点,及时补充配备,并在卫生部门指导下,认真落实好相关防控措施。
三、全面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措施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保障传染病防控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切实落实开窗通风、环境预防性消毒、晨检、缺勤监测、环境卫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等防控措施。
1、教室、办公室要日常开窗通风和消毒,保暖和通风兼顾;
2、落实晨午检制度和日常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发现皮疹、颌下肿胀及流感样症状患者要及时报告学校;
3、搞好环境卫生,改善学习、生活场所的条件,进一步美化、净化校园环境。
四、大力开展防控宣传教育
按照“客观、科学、准确”的原则,强化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队会、讲座、广播、网络等形式向学生宣传腮腺炎、麻疹、水痘、流感、肺结核等冬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传染病的相应知识和要求,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每天向班主任通报孩子身体状况,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及早报告班主任,带孩子尽快就诊,对病人或疑似病人进行居家隔离或住院治疗,教育孩子尽可能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病人接触,减少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通过教育让师生了解上述传染病是可防、可控、可治,提高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
五、切实落实措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学生室外活动的时间,鼓励学生多到户外进行身体锻炼,注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免疫能力。
六、切实加强监测报告制度
1、建立建全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及时、全面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落实晨午检 因病缺勤原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加强学生晨检工作。各班班主任要加强每天的晨检制度,严格执行《晨检指南》要求,每天对本班学生的出勤、健康状况进行巡查,对缺课学生应及时落实缺课原因追查(电话或家访)与登记制度。一旦学生中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询问有无和病人接触并迅速送往医院就诊。对于因病缺课、缺勤等异常增多或学校有呼吸道及肠道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的发烧等疾病时,应动员学生及时就医,不准带病上课,防止疫情扩散。(1)晨检时间
学校的班主任老师要在每天第一节课课前完成学生的晨检,同时填写相关登记报告表,当日上午10:30前报告学校。(2)晨检内容
由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位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同时要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带领其到医院诊治,班主任要将诊断结果反馈给学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在短时间内出现多例传染病可疑病例时,要立即报告协和镇教管中心。
3、发现病人或疑似病人时,要及时送医院隔离治疗,并同时向协和镇教管中心及协和镇医院报告。
协和镇立新小学
冬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讲座 篇7
海口市第九小学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学校是人群高度聚集的场所,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加之身体抗病能力较差,就会患病尤其是一些传染性疾病。但只要同学们了解掌握传染病常识,我们就可以做到早防治。
1、避免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2、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过室内。
3、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4、增加营养。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6、讲究卫生。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常剪指甲,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
7、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
8、早发现、早治疗。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
一、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5、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6、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7、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8、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9、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
10、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
二、流感的预防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急性流感患者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病初2—3日传染性最强,病后7日后仍有传染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预防:
1、避免受凉: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同时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2、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我们每天的大课间对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十分重要,所以希望同学们没特殊情况都要参加。、净化环境:每天早上第一个到教室的同学要先把门窗打开通风五分钟,保持空气流通;尽量不要拉上窗帘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4、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所以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一个作息时间表,让父母监督自己严格执行。、冬季干燥,应多喝热开水。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还具有一定的抗感冒的作用。同时豆制品,鱼虾蛋类等能够提供优质的蛋白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6、免疫预防:没有患病的同学也可到防疫站或正规医院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
二、食物性疾病预防 天气转凉,许多人在吃东西时就不像夏天那么注意了。而冬季依然是食原性疾病多发季节,人们应该提高警惕。时值冬季,更应该把好“病从口入”关,注意方方面面的食品卫生问题,防患于未然。
人们所说的肠道传染病,医学上是指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一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是该类疾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等传播。特别是现在气候干燥,空气中的细菌较多,如预防措施不力,极易引起急性肠道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腹泻、呕吐、腹痛、腹胀是很多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共同症状,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的发生应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增进人体抵抗力着手,严格把好“病从口入”关。
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2、不要食用腐败变质的禽、蛋、肉、水产品以及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要食用发芽的土豆及霉变玉米面。不要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包括一些野生植物、野果等)和水。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饮用安全卫生的水,不要喝来历不明的水,避免喝生水,尽量饮用开水。
4、加强个人体质锻炼,做到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冬季预防传染病讲稿 篇8
同学们:
冬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师生又是传染病易感人群。为有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师生健康。今天的班会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些有关冬季传染病的知识。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水痘: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有发热、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水痘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
手足口病:患儿有轻微的发烧,口腔内部出现水泡,有时会伴有疼痛感,形成口腔的浅表溃疡。病后1—2天,患者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但不痒不痛。
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膜充血、口腔粘膜疹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特征,传播迅速。麻疹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人是唯一传染病,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是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台下腺和颈部淋巴结。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预防;第一、了解相关知识,增强自我预防意识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驱散病毒,以减少患病的机会;
2、体弱者,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被传染;
3、可适当接种疫苗,提前做好预防准备。第二、学会自我调理,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1、多喝白开水,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多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正常机体的需要,还能有利于体内毒素排出,净化体内环境;
2、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当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3、适当锻炼,锻炼身体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4、合理安排饮食,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5、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要学会劳逸结合。因为充足的睡眠能清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第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降低患病机率
1、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源,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应特别注意手的卫生;
2、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等应及时遮住口鼻;
3、不喝生水、不吃不卫生、不洁食品店;
4、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等;
5、平时应多注意教室及个人卫生。
总之,就是要勤洗手、勤换衣、勤剪指甲、勤注意卫生。第四、要早发现、早治疗,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切记不要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赢得最终的胜利。
一年一班
预防冬季传染病 从我做起 篇9
冬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师生又是传染病易感人群。为有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师生健康。下面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学习一些有关冬季传染病的知识。
冬季传染病分为普通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呼吸道传染病。其中呼吸道传染病最为易发。这些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沬传播,感染人群,甚至流行。
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预防;第一、了解相关知识,增强自我预防意识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驱散病毒,以减少患病的机会;
2、体弱者,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被传染;
3、可适当接种疫苗,提前做好预防准备。第二、学会自我调理,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1、多喝白开水,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多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正常机体的需要,还能有利于体内毒素排出,净化体内环境;
2、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当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3、适当锻炼,锻炼身体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4、合理安排饮食,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5、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要学会劳逸结合。因为充足的睡眠能清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第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降低患病机率
1、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源,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应特别注意手的卫生;
2、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等应及时遮住口鼻;
3、不喝生水、不吃不卫生、不洁食品店;
4、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等;
5、平时应多注意教室及个人卫生。
总之,就是要勤洗手、勤换衣、勤剪指甲、勤注意卫生。
第四、要早发现、早治疗,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切记不要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赢得最终的胜利。最后祝愿老师、同学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预防冬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 篇10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秋季入学以后,昼夜温差很大,我们的身体很难适应,因此非常容易得病。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类疾病的发生。
二、讲解传染病知识
1、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普通性感冒
成人感冒以鼻病毒为主,儿童以副流感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为主。临床表现:潜伏期短,约一天左右,起病较急,一般仅有轻度发热,体温多不超过39摄氏度。常咽痛、头痛、全身乏力,
并有鼻塞、喷嚏、流涕、胃不适等。
3、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是小儿、未患过麻疹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烧、咳嗽、流涕、睑结膜充血及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发热3-4天后出现全身红色斑丘疹,经一周左右可自然恢复,注意防止合并肺炎、心肌炎。
4、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开始常有低热,上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此期约为一天。发热一天左右即出现皮疹。先由躯干及头部出现,后见于面部及四肢,皮疹躯干多四肢少呈向心性分布。起初为小丘疹,一天内即变成泡疹、透明如水珠,椭圆形、大小不一。周围有红晕,皮疹有搔痒感,水泡一天后混浊,2-3天干缩结痂,一两周内痂皮先后脱落不留瘢痕,起病
三、四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出现。
三、预防秋季常见传染病应该注意什么?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2、教室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秋季传染病的关键。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5、生活有规律。 睡眠休息要好。
6、衣、食细节要注意。
7、切莫讳疾忌医。
四、总结
冬季预防传染病的心得体会 篇11
那么该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呢?我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讲究卫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经常洗手,不随意吐痰;家里和教室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和室内干燥。
2.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天散步、慢跑、做操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3.注意居室通风,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
学校预防冬季传染病的心得体会 篇12
传染病防治主要包括管理好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
传染病管理:感染传染病的人,建议在医院或居家隔离治疗,直至痊愈才能出院或离家;对于感染传染病的动物,控制在一个区域内,必要时进行捕杀、焚烧、深埋。切断传播途径:对传染病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进行全面消毒;在公共场所及家居必须保持空气流通,对局部空气进行消毒;理饮食,个人要养成良好的饭前便后要洗手的习惯。
保护易感人群:提高人群的免疫力有非特异性措施和特异性措施。非特异性措施包括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注意卫生习惯;均衡营养;改善居住条件等。特异性措施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被动免疫通过给易感者注射针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性抗体,达到迅速、短暂的保护作用。而主动免疫则通过注射(或服用)某种传染病的疫苗、菌苗或类毒素,使易感者体内产生免疫力,在我国通过在本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一类疫苗(免疫规划疫苗)和二类疫苗预防传染病,二类疫苗如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接种狂犬病疫苗预防狂犬病、接种水痘疫苗预防水痘、腮腺炎疫苗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等。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方案】推荐阅读:
小学生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07-23
预防秋冬季传染病工作总结07-28
秋冬季传染病疾病防治知识讲座08-30
秋冬季节预防传染病10-23
秋冬传染病主题班会10-19
秋冬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05-19
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实施方案05-30
秋冬季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方案汇篇07-21
(详细版)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1-09
秋冬会战安全生产方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