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

2024-05-19

秋冬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精选14篇)

秋冬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 篇1

秋冬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脑、水痘、禽流感等。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学校又是这些易感人群聚集的场所。一旦有传染病的传入,即可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学生中造成疫情扩散,甚至造成局部暴发。

一、流感的预防:

1、室内通风:特别是早起后要开门、开窗保持室内新鲜空气。

2、冷水洗鼻:用双手捧起干净的冷水对准鼻孔轻轻吸气。再马上把水擤出,如此反复12次,每天早晚各一次。

3、热水搓耳:每晚洗脸时,用热毛巾搓耳朵上下轻轻摩擦双耳廓40次,既可预防感冒,又可治疗感冒。

4、冷脸热脚:每天早晚坚持用冷水洗脸,晚上睡前用热水洗脚,这样能提高身体抵抗感冒病毒的能力。

5、勤洗双手:感冒病毒在手上能存活2个小时,在硬质物体表面能存活72个小时。如果没有洗手去摸自己的鼻子或眼睛,就有可能染上感冒。为此,请你勤洗双手。尤其是冬季,别因为怕冷而忽视了手的清洁。

6、常换牙刷:处于潮湿状态的牙刷,是病毒生长的最好温床。空气中的病毒一旦落在牙刷上,就会很快生长繁殖,从而引发感冒。

7、戴口罩:患感冒后要马上戴口罩以防传染给他人。

8、请不要外出或者少外出,因为集体场合感冒病毒太多,传染机会很大。另外请同学们注意不要穿衣太少,特别是在训练时,突然脱去外衣,再者晚上去厕所,还有从澡塘出来只穿短裤、半袖等都会受凉而感冒。

9、注射流感疫苗。

二、非典型肺炎的预防:

1、非典型肺炎的潜伏期一般在2—21天,通常为4—5天。

2、此病的治疗,以研制出药物,但经及时的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病人可以痊愈康复,所以如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早就诊,否则也有生命危险。

3、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2)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3)不要共用毛巾。(4)注意均衡饮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定期运动,充足休息。(5)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增强身体抵抗力。(6)经常打开窗户,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三、流行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苗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好发于冬春季节,是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临床表现: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暴发型、轻型和慢型、败血症型。暴发型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常在24小时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述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传染源:带菌者和病人。传播途径:病源菌主要通过喷嚏、咳嗽、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四、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腮腺炎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但全年即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暴发。大约2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腮腺炎是由患者和健康携带者的唾液中分离出病毒。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期内接触到易感着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4-21天,平均18天。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台下腺和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可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12日,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等。预防: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五、水痘: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好发。病人为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经空气及病人用具传播,传染性强。主要症状:潜伏期1-2周,发病初期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1-2周后躯干皮肤出现斑疹,数小时后转化成丘疹、疱疹晶亮伴瘙痒,抓破后能留下斑痕。皮疹分批出现,大小不一,故同一部位皮疹可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疹。预防:及时隔离患者7-10天至全部干涸结痂为止。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有条件可注射免疫球蛋白。流行季节前注射水痘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六、禽流感的预防:禽流感的传染主要是有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禽类传播,所以请注意:

1、加强对禽类的管理,最好不养,不去接触它。

2、不从疫区进禽类食品。

七、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总体原则应为以下几点:

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宿舍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身体感到不舒服及时就诊,以便及早发现、早治疗。

5、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

6、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施的小餐馆用餐,不购买“三无”食品和“垃圾”食品.。

秋冬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 篇2

1 混凝土冬季施工常见的冻害

1.1混凝土表面脱皮混凝土的形成主要是依靠水泥的水化作用, 由于冬季混凝土施工受到低气温的影响, 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增长速度变慢, 而此时如果不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 就会造成混凝土的表面因为受到温度的集聚变化而在混凝土的表面形成麻面, 进而出现混凝土表面脱皮的现象。同时如果混凝土的搅拌强度没有达到规定的硬度也会出现表面脱皮的现象。

1.2混凝土裂缝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最容易出现裂缝冻害, 根据实践经验:冬季混凝土施工所出现的裂缝主要有表面裂缝、深层裂缝以及贯穿性裂缝。它们的危害性依次变大, 尤其是贯穿性裂缝容易导致混凝土整体构造破损, 严重影响混凝土建设的质量。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是:一是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而导致混凝土出现龟裂。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构成部分, 水泥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如果水泥的安定性不高, 就会导致其形成的混凝土容易出现龟裂;二是混凝土的内部水化热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形成巨大反差, 而产生混凝土表面抗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 而导致的裂缝。此种现象是冬季施工的最显著现象, 也是最容易出现的现象, 因为冬季的气温比较低, 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比较大;三是混凝土中的各种原料构成比例不合理而导致混凝土出现收缩以及干收缩裂缝。

1.3混凝土受冻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 尤其气温比较低, 混凝土内的水分很容易出现结冰的现象, 一旦水分出现结冰现象就会影响混凝土的水泥水化作用, 进而导致混凝土内的水分出现凝固而体积变大, 最终在混凝土内部形成膨胀裂缝。

2 冬季混凝土冻害形成的机制

2.1冬季混凝土施工的原理混凝土在完成搅拌之后能够最终形成足够的强度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受到水泥水化作业的影响。水泥的水化速度除了与混凝土本身的组成原料配比有关之外, 还与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有直接关系, 比如混凝土施工的环境温度比较高, 那么混凝土的水化速度也就非常快, 相应的混凝土的强度也就逐渐增加, 而当温度低于0°C时, 存在混凝土中的水分就会结冰, 这时混凝土的水泥水化作业就会减慢, 混凝土的强度也就会降低, 直至混凝土的强度不再变化, 因此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 水的形态变化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关键。

2.2混凝土冬季冻害的形成机理如前所述, 混凝土的强度与混凝土中的水分形态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般来说混凝土中的水分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依附在混凝土组成材料中的表面以及毛细管中的水, 这些水能够促进水泥颗粒的水化作用;二是存附于组成原料颗粒内部间隙中的水, 我们称其为“游离水”, 它在混凝土浇筑时发挥着和易性的作用。因此水的形态变化是混凝土冬季施工出现冻害的主要机理。当气温低至混凝土冰点温度时, 混凝土中的“游离水”开始出现结冻, 当气温低至4°C时, 混凝土内的水化水也开始出现结冻, 进而导致混凝土的水化作业停止, 而一旦混凝土内的水分出现结冻, 就会增加混凝土内水分的体积, 进而导致出现各种裂缝、强度以及耐久性降低的现象。

3 混凝土冬季施工冻害的防止对策

基于建筑技术的不断完善, 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由于混凝土冬季施工容易出现各种冻害, 因此为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与耐用性, 需要加强对混凝土冬季施工的管理, 防止其出现各种病害。

3.1做好冬季混凝土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前一定要认真分析施工的环境, 尤其是关注施工前后几天的天气和气温变化情况, 及时根据相应的气候变化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比如在工程施工即将进入冬季之前, 要先做好各种防御措施, 尽可能将各种不利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其次, 施工单位要组织冬季混凝土施工设计编制。施工单位要专门针对冬季施工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 根据具体的施工任务选择相应的施工设备、材料以及人员, 并且科学地按照施工流程规范施工工序, 合理安排各种施工材料的存放地点等。最后, 施工单位编制的冬季混凝土施工方案要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批之后才可以实施。

3.2加强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技术与管理工作一是在混凝土冬季施工之前一定要在基坑的主风向采用搭设挡风墙, 当然挡风墙的搭设一定要注意挡风墙与基坑之间的距离, 给混凝土浇筑施工留出足够的距离;二是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一定要注重经过加温处理, 一般需要将混凝土的稳定控制在35°C以内, 并且保证砂砾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cm的冻块, 并且要使用热水加热的方法进行混凝土的搅拌, 如果使用热水仍然不能达到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稳定, 就要考虑对砂石进行加热, 以此实现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温度。具体而言, 冬季施工对混凝土原材料的加热温度应该给予控制, 具体标准见表1;三是严格规范混凝土的搅拌、运输以及浇筑工艺技术。在混凝土进行搅拌时要先投入砂石和水拌合, 然后再投入水泥拌合, 不得将水泥与热水直接搅拌, 以免产生假凝。搅拌时间比常温季节延长50%, 严禁将带有冻团和冰雪的砂石装入搅拌机内。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对混凝土搅拌运输冬施要求按照规范规定来控制。同时也要对混凝土的运输机械进行保温处理, 以此减少因为运输机出现热量损失, 而导致混凝土的温度降低。施工单位也要科学地规划混凝土运输路线, 尽可能减低混凝土运输的距离, 实现快运快浇筑的目的。

3.3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如前所述, 冬季混凝土施工需要采取科学的养护手段, 如果采取科学的养护手段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 因此在冬季施工需要根据不同的气候变化、温度高度等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目前对于冬季混凝土施工的养护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正温养护。正温养护就是虽然施工的气温低于0℃, 但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可以保证混凝土在浇筑之后保持一段时间的正温, 以此满足混凝土对抗早期冻害的能力。混凝土正温养护工艺的基本做法是:对混凝土的原料进行加热处理、保证各种混凝土设备的保温、对混凝土浇筑所使用的模板等进行保温处理;二是负温养护。负温养护主要是对混凝土强度要求不高的施工建筑而言的, 负温保养比较适用于温度不低于0℃的气候条件下。负温养护主要是在混凝土浇筑时对原材料进行加热, 以便实现混凝土浇筑时达到其规定的要求, 负温养护最大的特点就是养护工序比较简单, 能够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早期冰冻;三是综合养护。综合养护是平时冬季混凝土施工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养护方式, 综合养护不仅能够降低能耗、提高混凝土的硬度时间, 而且还可以降低防冻剂的添加, 为施工单位节省大量的成本。综合养护的主要做法是:在混凝土中添加少量的防冻剂, 并且采取各种加热措施, 实现混凝土在完成浇筑以后其温度达到10℃以上。通常综合养护工艺适用于自浇筑起6个小时内气温不低于10℃的天气情况下。

4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冬季施工受到冻害的影响比较大, 因此加强混凝土冻害的防治工作是当前混凝土冬季施工的重点与难点, 作为施工人员一定要充分意识到混凝土冬季施工的重要性, 精心规划施工程序, 提高对混凝土冬季施工的管理。

参考文献

[1]白海林, 马跃.试论混凝土冬季施工常见冻害与防治[J].科技向导, 2013 (02) .

[2]宋海涛, 马春艳, 于蕴萍.冬季混凝土施工预防冻害方法[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1 (02) .

冬季的疾病预防 篇3

冻疮的防治

入冬以后,天气寒冷,不少人往往生冻疮。冻疮常常发生在手、脚、耳等部位,一般只有红、肿、痛的症状,严重的可能起水泡,甚至溃烂。

冻疮预防应从秋末冬初开始,容易发生的部位要提罩保暖,可在皮肤上涂些油脂,以减少皮肤的散热;要增加手脚的活动量,加速血液循环,鞋子穿得不宜过紧。平时可用冷水洗脸、洗手、洗脚,以增强这些部位的的抗寒能力。

若已发生冻疮,您不妨多按摩手脚以促进血液循环,使血不淤滞,从而加速痊愈。

雪盲症的防治

所谓雪盲,是指“雪光性眼炎”或“雪照性眼炎”。其形成的原因是:当阳光照射到白雪上,由其反射的光波照射到人的肉眼后,眼睛受损诱发奇痒、刺疼、充血、水肿,以致短暂视物模糊不清,这一系列症状称为“雪盲症”。

预防雪盲症的办法是:在雪地行走要佩戴太阳镜或有色防护眼镜,以减少雪光及阳光中紫外线对眼睛的强烈刺激。此外,雪后外出前后可服用维生素A胶丸或鱼肝油、维生素E、复合维生素B族药片。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冬季疾病预防小常识 篇4

进入冬季,气候出现干燥,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气温会出现骤降、霜冻。这一季节正值传染病好发,特别是人群密集地方,是传染病高危地方,所以,收集了一些预防知识,供大家学习: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一、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有

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肺炎和肺结核等。其中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二、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的共性为

发热,乏力,头痛,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尘埃进行传播。病人在讲话、咳嗽、打喷嚏时可以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病原体的黏液飞沫悬浮于空气中,被易感者吸入,即可造成传染,并可造成大面积流行。

四、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1.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2.多喝水: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3.空气流通:为了预防病毒通过空气传播。保持教室内空气清新,要常开门窗通风,良好的通风可消除80%自然菌,所以自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至关重要。课间同学们要尽量到教室外活动,不要呆在教室内。

4.加强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5.加强锻炼:注意日常体质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6.合理作息:保持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防止过度的紧张和疲劳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尽可能不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

7.注意防寒保暖:秋季昼夜温差大,同学们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添加衣物。

8.及时发现、及时就诊:如觉身体不适应立即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9.另外可进行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一、几种常见肠道传染病有

细菌性痢疾、肠炎、食物中毒、伤寒、副伤寒、霍乱等。

二、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的共性为

为胃肠道症状。多有腹泻,腹痛,呕吐伴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病菌随粪便、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的水、食物(蔬菜、瓜果、水产品、奶制品)或其它生活用品,再经口食入而传播。不良的生活习惯是感染和传播的重要因素。病人或肠道传染病带菌者是传染源。

四、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预防的肠道传染病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具体做到:

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不吃苍蝇叮过的、蟑螂爬过的食物,不生吃海(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去皮。

2. 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饮水用具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3. 讲究个人卫生。勤换衣服勤洗手,勤洗脸,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保持环境整洁。

秋冬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 篇5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讲究卫生,预防冬季疾病》。

Good morning!Today the topic of our speech is Pay attention to health, disease prevention in winter 传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譬如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在冬季又有所复发,但是,同学们不要过于担心,害怕,只要我们在平时能做到下面几点,这些疾病还是可以预防的。

Pay attention to healthy, mainly through the air in a droplet spread through the respiratory tract.For example: influenza, chicken pox and so on , in winter and the recurrence, but do not worry too much, as long as we are usually able to do the following points, the disease is preventable.1、我们在平时学习之余,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如跳绳、跳步、打球等,只有我们的身体强壮了,疾病才不能乘虚而入。

First, after study, to take part in physical exercise, such as jumping, only our body strong, the disease can not take advantage of a weak point.2、我们的教室、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新鲜,流通。Second.Keep the air fresh of our classroom and our home.3、平时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尤其是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Third.Usually try not to go crowded, especially in public places poor ventilation.4、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

Fourth.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ersonal hygiene, wash hands, diligence nails

5、根据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Fifth.According to the climate change attention to change clothes, avoid cold.6、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过于疲劳,因疲劳容易使我们的抵抗力下降。Sixth.We should have enough sleep every day.because fatigue easily make our resistance to decline.同学们,只要我们做好预防工作,疾病就一定会远离我们。

幼儿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篇6

南苑幼儿园 杨海鹏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学会躲闪。2.乐于参与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

宽敞平坦的活动区,鸡妈妈、老鹰的头饰;音乐《小鸡进行曲》

活动过程:

一、调动幼儿的前期经验,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师:你们玩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吗?今天老师也要和你们玩这个这个游戏,我来当老鹰,请一个小朋友来当母鸡妈妈,准备好了吗,游戏开始了。

二、开始游戏,发展能力,体验乐趣。

(一)第一次游戏:初次游戏,了解游戏玩法与规则。玩法:游戏规则(如果遇见老鹰或听到老鹰音乐时我们要快速团结在一起,快点躲在鸡妈妈的后面,后面的小鸡要捉紧前面小鸡的衣服,老鹰要绕过母鸡到后面去捉小鸡,母鸡要张开翅膀保护小鸡,如果被老鹰拍到或捉到就暂时离场,直到音乐结束。指导要点:引导幼儿了解游戏玩法与规则,懂得躲闪不被老鹰捉住。提醒幼儿抓紧前面小朋友的衣服不要掉队,不要互相推挤,懂得避让,不要被老鹰抓住,注意安全。评价重点:是否能初步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二)第二次游戏:尝试游戏新玩法,了解游戏新玩法与规则。玩法:(老师当老鹰,请一个小朋友当母鸡)游戏规则:当听到老鹰的音乐时,小鸡马上变成老鹰不爱吃的东西,一动不动,直到母鸡妈妈找食物回来,母鸡妈妈喊:“宝宝们,快躲到妈妈身后来,小鸡们才能马上躲在妈妈后面,一个跟一个搭肩,直到音乐结束,游戏停止。

指导重点:

1、了解游戏新玩法与规则,引导幼儿思考小鸡怎样躲闪、变成老鹰不爱吃的东西,一动不动,不被老鹰捉住。

2、游戏时应该遵守游戏规则,不推不挤,注意安全。

3、第三遍游戏:幼儿自由分组玩游戏。玩法:请幼儿当母鸡妈妈、老鹰,玩法结合以上两种玩法。幼儿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若干组分别进行游戏活动,比赛看哪只老鹰最厉害,哪一只母鸡更懂得保护自己的小鸡。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尝试自主进行游戏。评价要点:是否自主地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注:教师提醒幼儿在分组活动时要注意速度不要过快,防止其他小朋友速度跟不上跌倒。)

秋冬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 篇7

1 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种

预防控制首先是落实几种高危害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病种包括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鸡传支、鸡传喉等, 这样可最大化降低病死率和减少药物防治费用。疫苗免疫须注意选择适宜的疫苗, 活疫苗的毒力不宜太强, 使用频率不宜太高;建议用SPF鸡胚制作的鸡用活疫苗, 防止多种胚传疫病的人为传播;根据抗体监测的结果选择适宜日龄适时接种, 力求产生真实免疫应答。

2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高度重视控制宜居养殖环境, 入秋前主动做好鸡舍内环境保温、恒温工作, 加强对低龄雏鸡、育成鸡群等高敏易感对象的保护, 严防产生冷应激综合征, 同时抓好清扫保洁及消毒灭源工作, 控制空气质量达标 (协调好通风换气和保温的矛盾关系、降低有害气体生成) , 推荐采用安全性较好的季铵盐类、高锰酸钾液、澄清石灰液等消毒剂每周喷雾消毒2~3次, 以降低空气中粉尘及病原体含量, 须注意疫苗免疫前后2~3 d不宜喷雾消毒, 以防导致免疫失败。秋冬季生物安全防范措施必须执行到位, 严控场外携原体随意进出本场 (舍/栏) , 严禁场外无关人员、其他动物、车辆、用具等进出鸡场 (舍/栏) , 禁止混养其他家畜禽等, 最大限度地降低病原体感染率, 同时注意抓好场内灭四害工作, 及时消灭蚊蝇、鼠类、寄生虫等中间传染媒介以切断传播途径并减少发病。

3 加强鸡群日常监测管理

秋冬季建议鸡场饲养工作人员轮流在夜间检查鸡群, 随时查看鸡群精神状况, 粪便, 舍内环境和垫料等情况, 如果发现有污染、潮湿、有害气体超标, 应该立即清除消毒或更换新鲜垫, 对鸡群呼吸道异常声音应尽快确定疾病, 找到环境控制系统是否出现问题。对于呼吸道类疾病应提前做好免疫计划, 早期接种疫苗, 特别是禽流感疫苗接种次数要适当, 并给予足剂量。对于鸡群的发病率, 必须找到发病原因。从饲养管理环节查找, 从环境控制系统查找, 只有认真的分析发病因素并找出致病因素, 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才能做好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工作。

4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喂管理, 全面均衡鸡群营养, 根据鸡的品种和日龄饲喂与当前生长阶段适宜的全价饲料, 特别要重视多种维生素、矿微元素、粗蛋白的合理补给, 保证充足饮水, 防止营养缺乏, 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尽量消除养殖环节各种不良应激因素, 比如防止气候突变、随意换料及并群、群体限密不当、鸡舍通风不良、免疫接种操作不规范、滥用药物等, 同时适当补充黄芪多糖、维生素 (主要是VC、VE、B族维生素) 、电解质等免疫增效剂[4,5,6], 可有效增强鸡的抗应激力、降低应激性综合征发生率。养殖过程对高危病毒性、呼吸性传染病实施定期监测, 及时检出群内阳性个体作淘汰处置、无害化处置;果断淘汰带毒种鸡, 从净化种源来保障商品雏鸡、育成鸡群的整体健康度, 从而有效降低发病。规模鸡场养殖期末务必坚持“全进全出”制, 清场后彻底搞好场内环境及设施、用具消毒, 重复消毒5~7次以上, 并坚持足够的休养期 (至少3月以上) , 之后再投养下一批次商品鸡群, 这样可有效防止区域内复发历史病。

5 药物防治技术要点

笔者结合临床实践总结认为, 秋冬季鸡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普遍存在继发或并发感染, 多呈多元混感现象, 因此单纯性抗病毒或抗菌难以达到预期防治效果。规模鸡场秋冬季抗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优势处方推荐为:“黄芪多糖+氟苯尼考+多西环素 (拌料/混饮) ”, 视具体情况, 1~2剂/d, 连用5~7 d;继发严重消化道感染, 症见水样腹泻或粥状湿热下痢、血痢等, 建议采用乳酸环丙沙星或可溶性阿莫西林口服效果较好。据临床应用统计结果显示, 本方综合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剂, 综合治愈率达80%以上, 是目前防治鸡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最广谱高效的用药方案。

摘要:秋冬季鸡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是影响养鸡生产的重要疾病, 在秋冬季应尤为注意加强防范, 减少该类疾病带来的危害, 提升养鸡经济效益。本文从不同病毒性呼吸道疾病预防控制点做一阐述, 意在提升对该类疾病的防控水平, 促进养鸡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秋冬季,鸡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综合防治

参考文献

[1]洪爱萍.秋冬季鸡呼吸道疾病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4, (12) .

[2]刘栓江, 李国徽.养鸡场秋冬季节的饲养管理要点[J].今日畜牧兽医, 2011, (10) .

[3]董秀丽, 刘淑贤.鸡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9, (5) .

[4]李颖, 张学胜, 任丽萍.冬季鸡呼吸道疾病的致病因素剖析及防治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3, (11) .

[5]龙宗恒.浅谈鸡冬季高发病成因及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 2015, (4) .

秋冬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 篇8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婴幼儿;儿童;呼吸道炎症;小儿肺炎;临床表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病;急性咽炎;佝偻病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09-02

1 小儿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原因

1.1 病毒 病毒有很多种,如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疱疹病毒,埃可病毒等。

1.2 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自身防护不当,皮肤血管受冷而收缩可反射引起鼻咽部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弱,局部抵抗力减低,病毒乘机而入,引起感冒。又如小儿偏食,使维生素A及维生素C,呼吸道防御功能降低,病毒易于侵入。

1.3 个人体质较弱,免疫功能降低,病毒易于侵入。

1.4 人群相互接触机会多,特别是节假日的聚会,使小儿患呼吸道疾病的机会增多。

2 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预防

2.1 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2 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2.3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通风 不要在孩子活动的场所及居室吸烟。吸烟可影响小儿肺的发育和抵抗力。

2.4 饮食给予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瘦肉,禽蛋类,面条,粥类,新鲜蔬菜及水果。

2.5 多喝水,有利于出汗和排尿,排出体内毒素和热量,降低体温。

2.6 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 及时更换汗湿衣服。

2.7 体格锻炼,多增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加小儿机体抵抗力 在流感流行期间,少到人群拥挤的场所。

2.8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按时预防接种 如接种麻疹、百日咳、风疹等的预防针,可有效地提高小儿对这些呼吸道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切断这些呼吸道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流行。

2.9 家中有感冒的尽量隔离,如无条件的还与之接触者,应戴口罩隔离。

3 小儿呼吸道疾病的护理

3.1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半小时,室内温湿度适宜,温度22℃-24℃,湿度50-60%。避免对流风。

3.2 鼓励患儿多饮水,发热时更应多喝水,38.5℃以下給予冷敷,冰枕或温水擦浴,38.5℃以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降温。并及时更换患儿潮湿的内衣。

3.3 饮食易于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增加微量元素锌或维生素摄入,或用锌制剂和维生素丸治疗后,这些小儿的免疫力可明显提高,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如稀粥,面条,水果,蔬菜类等。饭前便后勤洗手,讲究卫生。

3.4 孩子六个月之前,提倡尽量母乳喂养,并及时添加辅食。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含有各种营养成分。母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免疫细胞、溶菌酶、乳铁蛋白等,有助于增进婴儿抗感染能力。尤其是分娩后最初分泌的初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及微量元素,特别是SIGA有助于预防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因此,母乳喂养的小儿一般较少发生伤风感冒。

3.5 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

3.6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孩子翻身拍背,帮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分泌物粘稠,必要时吸入温热水蒸气,使痰易于排出。鼻塞及其他呼吸困难问题,可用一些儿童滴鼻剂;若喘可用雾化药来平喘,如:布地奈德加上特布他林雾化,效果很好。

3.7 鼻周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擤鼻涕,患儿皮肤易红,破损,给患儿用湿毛巾敷一敷,或涂些消炎药,例如红霉素软膏等。患儿喉咙痛,不愿进食,给大一点的患儿含服些含片,婴幼儿可有些喷剂来止痛。

3.8 休息 患儿尽量卧床休息,作息规律,减少活动,保持安静,减少耗氧,利于疾病恢复。

3.9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随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当患儿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超过160-180次/分,呼吸超过60-80次/分,肝脏短时内超过肋下20cm时警惕肺炎合并心衰发生。应立即通知医生,减慢输液速度,吸氧,定时更换体位,卧位时头部抬高30°-60°,根据医嘱给予强心利尿药等。当患儿高热持续不退,出现烦躁不安,手足抽动,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患儿惊厥时发生时应立即将患儿平卧,解松领扣,头偏向一侧,使口腔分泌物易于流出,以免引起窒息。若出现窒息时,应立即吸出呼吸分泌物,施行人工呼吸。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入口腔内上、下齿之间(如没有压舌松可用铝匙柄外面裹以手帕),以防舌被咬伤。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对患儿的刺激,惊厥发作不可将患儿的刺激,惊厥发作不可将患儿抱起或高声呼叫。有高热时,应给以物理或药物降温。如惊厥发作时间较长,无论有无紫绀,均应给以吸氧,以减轻脑缺氧。惊厥发作时,禁忌任何饮食,包括饮水。待惊厥停止、神志清醒后根据病情适当给以流质或半流质。必要时可用针刺入中、合谷等穴位。通知医生,向医生反映抽痉开始时间、抽痉次数、持续时间、抽搐部位、两眼有否凝视或斜视、大小便有无失禁以及解痉后有无嗜睡现象等。以便诊断和处理。当患儿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剧烈咳嗽、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胸痛、面色青紫,患儿呼吸运动受限等,提示脓胸或脓气胸。

参考文献

[1] 张廷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免疫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04).

秋冬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 篇9

秋冬季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讲稿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脑、水痘等。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学校又是这些易感人群聚集的场所。一旦有传染病传入,即可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学生中造成疫情扩散,甚至造成局部暴发。

一、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及易变异,人群对及易变异后的病毒株缺乏免疫力,甲型病毒多为大流行;乙型病毒多为局限型流行;丙型病毒多为散发型。急性流感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病后7日后仍有传染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短,一般1-2日,短者数小时,最长3-4日。发病步骤,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的症状往往较轻。

1.单纯性流感:本病最常见。起初畏寒、发热,体温迅速升高到39°-40°,全身不适,剧烈头痛,腰、背及四肢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少数患者有腹泻,大部分患者2-3日后才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及咳嗽。体温和上述症状多在1-2日 内达到高峰,3-5日热退,症状明显好转。

2.原发型肺炎流感:起病时与单纯性流感相似。但有继续高热剧烈咳 1

嗽,呼吸困难及咳粘稠痰,有时血痰。

3.中毒型流感:患者多高热不退,神智昏迷、谵妄、抽搐,心力衰竭休克。

4.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已证实人与人之间可传播,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预防:

(1)患者隔离和治疗一星期。

(2)患者用过的食具和衣物等煮消毒或阳光暴晒2小时。患者的房间可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液消毒,进行空气消毒。

(3)流感流行期暂停集会和集体活动,不到病人家或宿舍串门。

(4)流行期间可以用抗病毒药物作预防。

(5)流感灭治疫苗或病毒疫苗注射,在半年到一年左右有预防同型流感作用。

二、流行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苗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好发于冬春季节,是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

临床表现: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暴发型、轻型和慢型、败血症型。暴发型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常在24小时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述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传染源:带菌者和病人。

传播途径:病源菌主要通过喷嚏、咳嗽、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腮腺炎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但全年即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暴发。大约2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腮腺炎是由患者和健康携带者的唾液中分离出病毒。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期内接触到易感着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4-21天,平均18天。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台下腺和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可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12日,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等。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四、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好发。病人为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经空气及病人用具传播,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潜伏期1-2周,发病初期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1-2周后躯干皮肤出现斑疹,数小时后转化成丘疹、疱疹晶亮伴瘙痒,抓破后能留下斑痕。皮疹分批出现,大小不一,故同一部位皮疹可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疹。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7-10天至全部干涸结痂为止。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有条件可注射免疫球蛋白。流行季节前注射水痘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总体原则应为以下几点:

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教室活动室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学校开展晨检制度,以便及早发现病人,及早采取措施。

5.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

6.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施的小餐馆用餐

7.每日勤洗手,衣物勤换洗勤晾晒、秋冬季防寒保暖、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冬季不得不防5大疾病 篇10

呼吸道疾病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如果不及时增添衣物或者像老人、孩子这些免疫力地的人很容易感冒,冷空气刺激后气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损,继而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哮喘、呼吸困难等。因此,气温骤降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影响不一样,有家族史、体质敏感的人会严重一些。

消化道疾病

天气转凉的时候就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因为低温的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胃肠道疾病。

心内科疾病

这几天降温后,冠心病、心梗等病人明显增多。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很高,特别是寒冷天气。初冬气温变化大,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天气转冷,户外活动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气温骤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出现心肌缺血,这是秋冬季节引发心脏疾病的重要原因。另外,冬季呼吸道感染多发,易诱发肺炎,这也会造成心脏负荷过重,成为心梗的.重要诱因。

骨科疾病

冬天气温低,人的血管收缩,肌肉和韧带柔韧性较差,对关节的保护力度减弱,运动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关节损伤及骨折。寒冷刺激下,还有诱发腰痛、肌肉痉挛等。另外,为了防寒保暖,冬季人们通常穿得比较臃肿,动作灵活性、身体协调性都受到影响,而且冬季人体骨骼僵硬脆弱,很容易失去平衡而摔倒,

神经内科疾病

冬季是脑梗的高发季节,特别是许多老人是晚上上厕所或者是早上一起来就发生中风了。这段时间也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刻,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悬殊,低气压、高湿度,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在晚上睡眠时,人处于静止状态,血液粘稠度增加,这也是中风高发于这个时段重要原因。

冬季如何预防疾病效果好

适度加强运动

供暖开始后要加强运动,每周可以进行3到4次慢跑,老年人可以打打太极拳,或晒晒太阳,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免疫功能的正常。

室内注意加湿

目前,北方正逢供暖季节,室内空气变得干燥,一定要注意加湿。选一个合适的加湿器;室内取暖时,在炉子上烧一壶水,打开盖,使水分蒸发;在室内晾一些潮湿的衣服、毛巾等;在地面洒水,放一盆水在室内;或使用空气加湿器、负氧离子发生器等。增强人体的舒适度,避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或减轻其症状。

多吃养阴生津的食物

平时我们吃水果都是洗干净就吃,要么做成水果沙拉。但水果大都是属于生冷食物,脾胃虚弱、体质差的人吃的不易吸收,还会出现一系列不适。水果搭配合适食材,蒸熟吃可以让营养加倍,更有养生功效。

每天别忘开窗

室内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尽量的保持在16到22度之间,所以建议在供暖以后每天通风两到三次。每次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

秋冬季如何预防“男炎”之隐 篇11

“偏爱”中青年群体 前列腺炎属于男性常见疾病,具有病原种类多、发病率高、发病年限长等显著特点。据国内外相关医学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男科疾病正慢慢侵蚀着现代男性的健康生活,并严重威胁到男性的身心健康。其中,前列腺炎高居男性健康问题榜首,属于成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好发于20-50岁的中青年人群。据统计,前列腺炎占泌尿科疾病的25-30%,尤其是35岁以上的男子发病率高达35-40%,由此可见发病率甚高。

不良生活习惯易引发 南京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贾瑞鹏主任表示,不良的生活习惯易致前列腺炎的发生。中青年人生活不规律,其中久坐、熬夜、烟酒过度、性生活过频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导致前列腺炎的“罪魁祸首”。中青年时期正处于前列腺分泌最旺盛的期间,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其他部位发生感染,病原体就可进入前列腺,形成急、慢性炎症。

不过专家也表示,即使患了前列腺炎,也不会影响性功能和精子质量。因为性功能受生殖器发育情况、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外周血管和神经等影响,前列腺炎是左右不了它们的,自然也就不会引起性欲低、阳痿、早泄这些性功能问题了,而男人射出的精液由精子和精浆组成,精子在睾丸和附睾中生长成熟后排出,精浆30%来自前列腺,70%出自精囊腺,精子的质量在未排出前已经定型,与精浆无关,与前列腺也无关。

秋冬季需特别注意预防 贾主任还表示,进入秋冬季更要注意预防,因为天气转凉后,汗液排出的水分减少,从而导致肾脏,特别是膀胱的负荷加大。另外,气温逐渐转凉后,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就容易使前列腺腺体收缩、腺管和血管扩张,造成慢性充血,从而使尿道内压增加。所以,每到秋冬季节,男性朋友应该保护好前列腺。

贾主任说,虽然前列腺炎不是一种直接威胁生命的疾病,但其对男性身心健康的影响程度,可以与心肌梗塞、心脑血管疾病相当。如果对它掉以轻心,则会严重影响家庭的生活质量。因此,必须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样才会减少前列腺感染的可能。此外,定期热水坐浴、补充维生素、加强体育锻炼,也可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在日常保养过程中,也可选择副作用较小的中药或中成药进行调理,如淫羊藿、锁阳温肾补精,兴阳固精;首乌补益肝肾,养血敛精;白芍,桑椹子等入肝肾经有滋肾益精,养血调经之用,诸药协同,使“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党参、黄芪补中气,健脾阳。注重补肾的同时,也综合调理脏腑功能,理气活血,提高精卵质量,促进生殖器官组织修复和功能再造。此外,南京像月牙湖等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蜂疗蜂灸也可治疗前列腺炎。

最后,贾主任特别提醒患者,如果发现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查明发病的确切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笪

摘自《扬子晚报》

冬季猪群的疾病防控 篇12

1 全面做好生物安全工作, 切断病原传播环节

1.1 猪场采用封闭式生产

于每年11月份至翌年5月份采用限制员工离场, 实施封场措施, 以防员工因外出引入病原, 同时对外出的员工, 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 回场后, 必须在生活区隔离净化2~3天, 并经认真清毒后, 方可再进入猪场工作。

1.2 猪场实行自繁自养的原则

若需要引种, 最好避开冬春季节或疾病流行期, 同时应到信誉好且健康的猪场购进, 并对引进的猪只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隔离观察, 确认健康无病后, 方可参与生产。

1.3 猪场应实施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

产房、保育、育肥舍猪只的饲养必须按此方式进行, 严禁上一批病弱猪只寄养到下一批产房、保育、育肥舍, 有利于净化疾病病原。

1.4 猪场应做好所卖猪只的隔离和消毒工作

将所销售的猪只运到场外的装猪台, 买猪车及人员必须经严格消毒后, 才能进入场外装猪台装猪, 猪只运走后, 立即对装猪台周围及其附属设施进行全面消毒, 以防外来病原引入猪场。

1.5 猪场应禁止外来人员及车辆进入

若有上级领导需到本场参观视察或指导工作, 必须经猪场批准后, 通过淋浴, 并换上本场消毒好的衣服、鞋、袜, 由该场有关人员定向带入, 待领导视察完后, 全场立即全面进行彻底的消毒 (特别是所走过的路线) , 另外, 本场工作人员也要认真遵守猪场的卫生防疫制度, 做足必要的消毒措施, 方可进入生产区工作。

1.6 猪场的内外卫生及时清理和消毒

病死猪一律无害化处理, 并定期灭鼠、灭蚊、灭蝇等, 切断病原传播途径。

1.7 猪场员工肉食 (猪、牛肉) 及其制品, 应由本场提供

严禁从外面购进, 目的是防止“口蹄疫病毒”及相关的病原传入猪场。

2 抓好防寒保暖工作, 为猪群健康做好坚实的一步

冬春季节, 气候多变, 随时随地留意观察或收听当地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 提前做好防寒设施 (如门窗是否需维修、防寒布是否备足、电力供应、保温灯及一些先进的供暖设施等) , 同时还根据气候情况及各类猪群的适宜温度, 进行防寒保暖工作。白天上班时间, 由猪场主管人员及饲养员配合做好, 其他时间, 特别是夜晚, 加派员工轮流值班, 随时根据气候变化情况, 去调控保温设施, 从而确保全天24小时, 猪群处于合适的温度环境, 减少因气候因素, 导致猪群生长发育受阻或引发相关的疾病。

3 加强猪舍通风换气, 保持空气清新, 减少猪群患呼吸道等疾病的机会

冬春季节, 气候干燥, 空气质量差, 猪舍周边应种有一定常年不落叶的树木 (特别冬春季节) , 对缓和猪舍空气质量有好处, 并根据风向情况, 刮北风, 开南边窗或加装换气扇等, 确保猪舍能够彻底通风换气, 猪群呼吸顺畅感觉舒适, 同时处理好保温与通风方面的矛盾, 即大环境通风, 小环境保暖措施。

4 根据各类猪群的生长需求, 满足其饲料营养, 提高机体自身抵抗力

猪场应选用优质的饲料、原材料、预混料配置日粮, 确保猪群的饲料营养均衡、合理、无霉变, 同时按猪只品种, 生长阶段进行喂养, 使猪只达到最佳体况, 猪病自然就减少了。

5 做好有关疫苗的免疫接种, 提高猪群综合免疫力

猪场应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及冬春季节疾病流行情况, 做好猪瘟、猪蓝耳、猪伪狂犬、猪圆环病毒病, 猪口蹄疫、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等免疫接种, 确保病毒类疾病的疫苗能每头猪接种到位、剂量足够, 同时又要注意, 两种病毒性的疫苗接种间隔不少于7天, 从而更好保护猪群的健康。

6 加强猪群保健

6.1 仔猪保健

6.1.1 仔猪1~3日龄肌肉注射抗贫血药富来血1~2毫升/头。

6.1.2 仔猪分别在1、7、21日龄肌肉注射广谱抗菌药头孢噻呋钠15~30毫克头/次。

6.1.3 仔猪5日龄灌服抗球虫药百球清1~2毫升/头。

6.1.4 仔猪调出保育舍前后1周, 每吨饲料添加替米考星400克+盐酸多西环素200克+多维200克进行混饲。

6.1.5 仔猪65~70日龄时, 用广谱驱虫药通灭33千克/毫升肌肉注射。

6.2 母猪保健

6.2.1 母猪产前、产后10天, 每吨饲料添加利高 (主要成分:盐酸林可霉素10%、盐酸大观霉素20%等) 1000克, 进行混饲。

6.2.2 母猪产后8~12小时, 肌肉注射阿莫西林油剂或得米先 (主要成分:土霉素) 20毫升。

6.2.3 母猪在春秋季节或每隔6个月, 用通灭进行驱虫, 按33千克/毫升肌肉注射。

6.3 种公猪保健

6.3.1 种公猪, 每3个月1次药物保健如2%纽弗罗2000克+泰乐菌素250克/吨饲料混饲, 连用5~7天。

6.3.2 种公猪, 春秋季或每隔6个月进行驱虫, 用通灭按33千克/毫升肌肉注射。

6.4 其他保健

6.4.1 育肥猪, 每隔2~3个月, 用泰农1250克+磺胺二甲110克/吨饲料混饲, 连用1周。

6.4.2 后备猪, 在使用前1个月左右, 用80%支原净125克+阿莫西林200克+金霉素300克/吨饲料混饲, 连用1周。

秋冬季托班育儿知识 篇13

因为小儿服药比较困难,所以在处方用药时应力求应用剂量小、疗效高的药物治疗。这样,中成药在儿科疾病中,使用就比较广泛,并且有些剂型如丸、散等,还可以调在乳汁、蜂蜜或粥内服用。现将家中常备的治疗小儿感冒的中成药简单介绍如下:

(1)九宝丹

具有发汗解表、止嗽化痰、健胃消食的功能。主要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怕冷发热、头痛肢酸、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等,每服1丸(每丸3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2)妙灵丹

具有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外感风邪、肺胃蕴热引起的头痛、发热、怕冷、无汗或微汗、鼻塞流涕、咳嗽痰多、咽喉肿痛、气促作喘、口渴、面赤唇红,甚至高热不退,出现惊风抽搐等症。此丹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痰多的常用成药。每服l丸(每丸重1。5克),日服2次,薄荷煎汤或温开水送下。

(3)小儿感冒冲剂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 主题班会教案 篇14

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 2015年12月14日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 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初秋时,气温较高,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从晚秋至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风大干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同时由于学生是以集体生活为主,接触密切,一旦学生中有患者出现,极易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因此,秋冬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保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二.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小常识

(一)、秋冬季易发传染病

一般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1、肠道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甲型肝炎等。这类传染病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2、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3、虫媒传染病

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传播,如蚊子,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二)、几种主要传染病症状

1、甲型肝炎(简称甲肝)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以粪便和饮食为主要传播渠道,病人的粪便、尿、呕吐物污染周围环境,食物、食具、水源或人的手染上病毒后未经消毒,很容易传染给他人。

2、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很急,传染性强,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表现为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开始表现为怕寒、发热,同时患者感觉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部分病人可有咳嗽、喷嚏、流涕、鼻塞。有的可见胃肠道症状,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以肺炎症状为主,发病1-2天后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4-5天消退。

4、麻疹

麻疹发病初期,症状和患感冒差不多,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现象。发病2-3天后,口腔黏膜会有改变,口腔内两侧臼齿旁的颊黏膜上,可以看到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周围有红晕,这种麻疹黏膜斑是麻疹所特有的症状,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发病3-4天后,开始出皮疹。皮疹会按照耳后、颈部至面部、躯干、四肢,最后到手心、脚心的顺序出现。出疹一般持续3-5天,这期间持续高烧,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疹子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也随之减轻。

5、水痘

潜伏期7~17日

前驱期: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上呼吸道症状,1~2日后才出疹。偶可出现前驱疹。

出疹期: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皮疹有以下特点: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

6、肺结核

① 全身症状:全身不适、倦怠、乏力、不能坚持日常工作,容易烦躁,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正常等轻度毒性和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发热,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严重者衣服尽湿,伴随衰竭感。

② 局部症状:咳嗽、咳痰,早期咳嗽轻微,无痰或有少量黏液痰,病变扩大,有空洞形成时,则痰液呈脓性,量较多;咯血,约1/3-1/2的病人有咯血症状,咯血量不等;胸痛,部位不定的隐痛常是神经发射作用引起的,不受呼吸影响。

7、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三、如何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1、搞好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吃苍蝇、蟑螂叮爬过食物;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河鲜或海鲜;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蒸透;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生吃瓜果要削皮,喝开水不喝生水,碗、筷等餐具要严格消毒。

2、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个人卫生,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归家和拿钱钞后要洗手的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到被污染的河、塘水中取水、洗澡。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勤洗澡、常刷牙,纠正不良卫生习惯。

3、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4、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①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尽可能避免与确诊的呼吸道患者接触。

②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淋雨、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体容易侵入。

③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户外锻炼,如早操、晨跑、气功、散步、游泳、太极拳等。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平时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提供机体抗病能力。

④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补充营养。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解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每天适量的蛋白质、淀粉、脂肪、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多喝温开水或茶水,保持鼻黏膜和咽喉部的湿润。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秋冬季肠道传染病。

5、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疫苗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流脑等疫苗

四.活动总结

秋冬季已经来临,让我们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应用,让传染病远离我们.祝大家健健康康过冬天!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

主题班会教案

一年级 2015年12月14日

疾病预防、疾病治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生常见病的种类。

2、掌握常见病的预防措施及防治方法。

3、家校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教学重、难点: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学生处于童年期,也是人生中最健康的阶段,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极低,但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也难免会有些常见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健康,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小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现在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常见病划分为两类:不传染和传染性疾病。

二、小学生不传染的常见病有哪些呢?

近视眼、龋齿、单纯性肥胖、营养不良、贫血、蛔虫感染、脊柱弯曲异常。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谈谈它们防治方法。

1.近视

1)近视是青少年的一种常见病,是指看远看不清,看近清晰的屈光异常。青少年近视多数是假性近视。其主要原因是平时不注意用眼卫生,使睫状体过度紧张而逐渐形成近视眼。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真性近视。它的发生和发展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2)防治方法:

a.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自觉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是:

光线要充足,姿式要端正(一拳一尺一寸),劳逸要结合,字迹要清楚,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五不要是:

不要在光线太强、太弱和阳光照射下看书、写字;不要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写字;不要躺着或歪着看书;不要连续长时期看书、写字;不要近距离看书、写字。

b.药物治疗和配戴眼镜。

2.龋齿

(1)龋病及牙周疾病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我国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严重,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学生牙周病患病尤为突出。因此,我们要从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入手,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龋齿是口腔中的食物残渣附着在牙齿上经过发酵产生酸形成牙菌斑。可将龋齿分为三度即浅龋、中龋和深龋。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

(2)那么如何预防龋齿呢?

a.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b.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既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咬合面来回刷。

c.推广使用保健牙刷及含氟牙膏。

d.少吃甜食,加强锻炼合理营养。

e.定期检查。

3.营养不良和单纯性肥胖

(1)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评定方法是:以同等身高标准体重值为100%,体重在标准体重91-110%范围内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90%为营养不良,学习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11-120%为超重,高于120%为肥胖。目前中学生中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患病率均已超过10%营养不良将导致学生生长发育障碍,而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的诱发因素之一。这两种疾病均与日常饮食关系密切。

(2)防治方法:

a.对孩子进行营养知识教育,使孩子了解合理营养的重要性。

b.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偏食挑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尤其c.要纠正孩子不吃早餐的习惯。

d.教育孩子加强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和课外活动。

4.蛔虫感染

(1)蛔虫感染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疾患之一,对儿童少年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长期的不良影响。

(2)防治方法:

a.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

b.注意环境卫生。

c.及时治疗。

5脊柱弯曲异常

(1)脊柱弯曲异常是学生中容易发生的姿势缺陷,主要原因是因年龄小正在长身体的时候经常坐姿不正确、缺乏体育活动,营养不良和疾病导致的。

(2)防治方法:鼓励孩子使用双肩背包,要消除生活中导致单侧股肉紧张的一些因素。

教育孩子一定不要逞能背负过重的物品。

坚持体育锻炼,坚持正确的读写站立姿势。

三、小学生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种类及预防方法。

沙眼、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其中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传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1.沙眼

(1)沙眼是常见的慢性传染病,是由沙眼衣原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人对沙眼衣原体的免疫力很弱,可以重复感染,常因并发症而使视力受到障碍,沙眼的发病率与卫生状况及环境因素有明显关系,但是沙眼是可防性的眼病,因此要让孩子掌握防治沙眼的卫生常识。

(2)防治方法:

a.改变家庭中公用洗浴用品的习惯,养成“一人一盆一巾”的良好习惯能有效控制重复感染。

b.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c.对已患沙眼的孩子可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治疗。

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是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有: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急性起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有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结膜充血、咽痛、咳嗽、皮疹等症状。有些家长对这类传染性疾病认识不够,自家的孩子患病后怕影响孩子的学习而没有进行隔离治疗,结果导致所在班级大面积传染。现就着重讲解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的基本知识。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病毒存在于患者及隐性患者的唾液内,当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随飞沫喷出。与病人密切接触的易古老通过吸入带有病毒的飞沫而被传染。患儿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3.水痘

水痘是由一种特殊的水痘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小儿急性传染病。水痘病毒存在于早期水痘病人呼吸道内。一般人出疹前1天至出疹后5天或皮疹全部结痂、干燥前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被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

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水疱,水疱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4.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中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流感病毒、尤以甲型,极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流行或大流行。

四、如何预防以上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呢?

(1)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3)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4)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5)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6)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7)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8)适当接种疫苗也能有效的预防这类传染病。

五、总结

上一篇:三笔试题下一篇:五年级写制作风筝的作文:DIY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