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软件故障案例分析

2024-07-19

网络软件故障案例分析(共10篇)

网络软件故障案例分析 篇1

当网络遭遇故障时,最困难的不是修复网络故障本身,而是如何迅速地查出故障所在,并确定发生的原因,下面是处理这类故障的基本步骤以及楞两个典型的案例分析:

网络故障诊断以网络原理、网络配置和网络运行的知识为基础,从故障的实际现象出发,以网络诊断工具为手段获取诊断信息,沿着OSI七层模型从物理层开始依次向上进行,逐步确定网络故障点,查找问题的根源,排除故障,恢复网络的正常运行。

网络故障症状包括一般性的(如用户不能上网、不能访问网上邻居等)和较特殊的(如路由器不在路由表中)。常见的网络排障思路如下:

第一步:识别并描述故障现象

分析网络故障时,首先要清楚故障现象,应该详细了解故障的症状和潜在的原因。例如,服务器不响应用户的请求,可能的故障原因是服务器配置问题、接口卡故障或路由器配置命令丢失等。收集需要的用于帮助隔离可能故障原因的信息,如广泛地从用户、网络管理系统、协议分析跟踪、路由器诊断命令的输出报告、软件说明书中收集。

第二步:制定诊断方案,列举可能导致故障的原因

可以根据有关情况排除某些故障原因,

例如,根据某些信息可以排除硬件故障,从而把注意力放在软件上。

第三步:排除故障

认真做好每一步测试和观察,每改变一个参数都要确认其结果,确定问题是否解决。如果没有解决,继续下去,直到故障症状消失。

从下面两个实例来做更具体分分析:

实例1:不能访问服务器

要先测试一下这一故障是否只影响一台工作站,这可以通过其他工作站访问服务器来证实。如果有类似故障的工作站出现在同一网段或连接在同一交换机上,那么就要分析这一网段子网掩码是否设置正确,交换机是否正常工作。除此之外,还要看一下服务器是否禁止了这一网段工作站的服务。

实例2:传输上百兆数据时出现“网络资源不足”的提示

新买来一台微机,接入局域网,当与其他的微机传输几十兆的数据时没有任何问题,但达到上百兆时,过一会儿就会出现“网络资源不足”的提示,紧接着就再也找不到网络邻居了。

按常规,网络故障一般不排除以下几点:网卡有问题、水晶头做得不规范、网线有问题、网卡驱动或网络协议有问题等。但是根据故障现象来看,以上猜测都可以排除,因为任何一个地方存在问题,就不可能在微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可以判断问题应该出在环境因素上。由于大量的数据传输需要频繁的数据读取,这就要有一个相对平稳的传输环境,而网卡附近有干扰时,这种平稳的环境就会被破坏。一般要确保网卡不插在离显卡很近的插槽上,因为现在的显卡一般都带有风扇,而显卡风扇将影响到网卡的工作,尤其是显卡在频繁工作时,影响将更加明显。把网卡拔下来,插到离显卡一个较远的插槽上,即可解决大量数据传输时出现的问题。

 

网络软件故障案例分析 篇2

网络建成运行后, 网络发生故障是不可避免的。网络故障诊断是网络管理的重要技术工作。网络中出现的故障多种多样, 往往解决一个复杂的网络故障需要广泛的网络知识与丰富的工作经验。

一家成熟的网络管理机构一般都制定有一整套完整的故障管理日志记录机制, 同时人们也率先把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引进到网络故障管理中。

网络问题往往很独特, 且有时难以解决。故障检修要对付一些不希望出现的事情, 通常需要的只是掌握概念性的知识, 而不是为配置网络所需的细节的知识。要想正确、顺利地解决问题, 就需要清楚网络故障是那种类型, 然后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问题。所以网络故障类型的了解对于检修网络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网络故障的性质把网络故障分为物理故障与逻辑故障, 也可以根据网络故障的对象把网络故障分为线路故障、路由故障和主机故障。

2. 网络故障按性质划分

按照网络故障不同性质而划分的物理故障与逻辑故障分析。

2.1 物理故障

物理故障是指网络中的设备或线路损坏、插头松动、线路受到严重电磁干扰等情况。如网络中某条线路突然中断, 这时网络管理人员从监控界面上发现这条线路流量突然掉下来或系统弹出报警界面, 这时首先用ping检查线路网络中心这端的端口是否连通, 如果不连通, 则检查端口插头是否松动, 如果松动则插紧, 再ping检查, 如果连通则故障解决。

这时, 需要把故障的特征及解决步骤详细记录下来。也有可能是远离网络中心的那端插头松动, 则需要通知对方进行解决。

另一种常见的物理故障是网络插头误接。

这种情况经常是没有搞清网络插头规范或没有弄清网络拓扑规划的情况下导致的。网络插头都有一些规范, 只有搞清网线中每根线的颜色和意义, 才能做出符合规范的插头, 否则会导致网络连接出错。

另一种情况是两个路由直接对接, 这时应该让一台路由器的出口连接另一台路由器的人口, 这台路由器的入口接另一路由器的出口才行, 这时制作的网线就应该满足这一特性, 否则会导致网络误解。不过这种网络连接故障显得隐蔽, 要诊断这种故障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工具, 只有依靠经验丰富的网络管理人员。

2.2 逻辑故障

逻辑故障中的一种常见情况是配置错误, 即指因为网络设备的配置原因而导致的网络异常或故障。配置错误可能是路由器端口参数设定有误, 或路由器配置错误以至于路由循环或找不到远端地址, 或者是网络掩码设置错误等。如同样是网络中某条线路故障, 发现该线路没有流量, 但又可以ping通线路两端的端口, 这很可能是路由配置错误导致了路由循环。诊断该故障可以用traceroute工具, 可以发现在traceroute的结果中某一段内, 两个IP地址循环出现。

这时, 一般就是线路远端把端口路由又指向了线路的近端, 导致IP包在该线路上来回反复传递;这就需要更改远端路由器端口配置, 把路由设置为正确配置, 就能恢复线路正常了。当然处理该故障的所有动作都要记录在日志中。

逻辑故障的另一类就是一些重要进程或端口关闭, 以及系统的负载过高。如线路中断, 没有流量, 用ping发现线路端口不通, 检查发现该端口处于down的状态, 这就说明该端口已经关闭, 因此导致故障;这时只需重新启动该端口, 就可以恢复线路的连通。

还有一种常见情况是路由器的负载过高, 表现为路由器CPU温度太高、CPU利用率太高, 以及内存剩余太少等, 如果因此影响网络服务质量, 最直接也是最好的办法, 就是更换路由器。

3. 网络故障按对象划分

网络故障根据故障的不同对象也可以划分为:线路故障、路由故障和主机故障。

3.1 线路故障

线路故障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线路不通, 诊断这种情况首先检查该线路上流量是否还存在, 然后用ping检查线路远端的路由器端口能否响应, 用traceroute检查路由器配置是否正确, 找出问题逐个解决。

3.2 路由器故障

事实上, 线路故障中很多情况都涉及到路由器, 因此也可以把一些线路故障归结为路由器故障。检测这种故障, 需要利用MIB变量浏览器, 用它收集路由器的路由表、端口流量数据、计费数据、路由器CPU的温度、负载以及路由器的内存余量等数据;通常情况下网络管理系统有专门的管理进程不断地检测路由器的关键数据, 并及时给出报警。而路由器CPU利用率过高和路由器内存余量太小都将直接影响到网络服务的质量。

解决这种故障, 只有对路由器进行升级、扩大内存等, 或者重新规划网络拓扑结构。

3.3 主机故障

主机故障常见的现象就是主机的配置不当。像主机配置的IP地址与其他主机冲突, 或IP地址根本就不在子网范围内, 由此导致主机无法连通。

主机的另一故障就是安全故障。如主机没有控制其上的hnser、RPC、rlogin等多余服务。而攻击者可以通过这些多余进程的正常服务或bus攻击该主机, 甚至得到Administrator的权限等。

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 不要轻易的共享本机硬盘, 因为这将导致恶意攻击者非法利用该主机的资源。发现主机故障一般比较困难, 特别是别人恶意的攻击。一般可以通过监视主机的流量、或扫描主机端口和服务来防止可能的漏洞。

对于网络故障诊断应该实现确定网络的故障点, 恢复网络的正常运行;发现网络规划和配置中欠佳之处, 改善和优化网络的性能;观察网络的运行状况, 及时预测网络通信质量, 这三方面的目的。

摘要:网络建成运行后, 网络发生故障是不可避免的。网络故障诊断是网络管理的重要技术工作。要想正确、顺利地解决问题, 就需要清楚网络故障是那种类型, 然后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网络,故障,端口,配置

参考文献

[1]周凯.广域网技术应用,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5.

关于网络拓扑故障的分析 篇3

关键词:网络拓扑;结构更改;优化;故障

中图分类号:TN7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8-0000-01

Failure Analysis on the Network Topology

Zhang Ying

(Heilongjiang Land Reclamation Management Institute,Harbin150090,China)

Abstract:In most cases,network topology,failure is due to human causes,that is not familiar with the case of network structure on the network topology changes,or optimizing the network topology caused by network failures.Therefore,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years of experience in network maintenance on these two aspects are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a reasonable proposal.

Keywords:Network topology;Structural change;Optimization;Failure

一、引言

网络拓扑所引起的故障,多数情况下是因为网络管理人员对网络的结构模糊,或者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某些操作所造成的,所以对于网络拓扑结构来说,其故障一般是人为造成的。网络拓扑结构故障一般是由于更改网络拓扑结构,或对网络拓扑进行优化。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改,一般主要是由于对网络设备的重新配置而改变了网络拓扑结构,或在网络的主要结构中加入了新的网络设备,从而改变了网络拓扑结构而发生故障。对于网络拓扑结构的优化故障一般主要是由于网络管理人员对网络内的设备,包括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了重新配置,目的是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提供服务而最终造成的故障。

二、更改拓扑结构

由于局域网中的网络拓扑结构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一般不会像笔记本电脑一样,位置可以随意改变。但这并不能说,网络拓扑结构是一定不能改变的。需要注意的是,在改变网络拓扑结构之前,必须对需要更改的网络拓扑结构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必须根据现有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更改。

建议网络管理人员要有网络拓扑结构图的备份,以便在网络出现故障时,可以轻松查找到故障原因。另一方面,在升级网络时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故障出现。

某些单位的网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一些老计算机和集线器组成的局域网,一部分是由一些新计算机和交换机组成的局域网。一开始两部分的网络是相互独立的,两个局域网之间不能进行通信。为了使所有的计算机都能互访,便使用一根双绞线将交换机与集线器连接在了一起。但连接后的结果并不像开始想象的那样,两部分网络的计算机可以实现相互间的信息通信,而是一部分计算机之间可以实现信息通信,剩余部分则不能,从而造成了网络故障的发生。

在这个网络中,既有交换机也有集线器混合构建的网络叫作混合网。因为在网络中由于计算机数量比较多,所有很容易使网络传输产生碰撞而影响正常访问。另外,由于交换机和集线器本身工作原理的不同,也使得交换机在传输带宽和传输效率方面都比集线器要高很多。如果直接将交换机和集线器连接在一起工作,因其工作效率不同,就很容易产生网络通信故障。因此,要想解决该网络的故障,必须从故障根源上解决,即改变网络的拓扑结构。

对于混合网络,应当把其中一台性能最好的交换机作为网络的中心,其他交换机、集线器、服务器、打印机等设备都连接至该交换机,而普通计算机则连接至集线器。这种方式以交换机端口将各集线器的碰撞域分割开来,有效的减少了网络碰撞冲突,大幅度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且由于服务器和打印机等各用户频繁访问的设备都连接至交换端口,拥有较高的网络带宽,从而解决了网络的传输瓶颈。

三、拓扑结构优化

网络拓扑结构的优化是指对已经正式投入使用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并找出影响网络运行的原因,通过采取某些网络技术手段优化网络,从而达到优化网络的运行状态,充分利用资源等。尽管每个网络在开始设计之初,已经考虑的十分周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新购计算机的投入,原来所规划的网络已经不能再满足所要求的应用和需要,此时对网络进行优化就成为确保网络运行的首选。

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优化的多少网络都属于大、中型网络,而在这些网络中一般采用三层网络设计模型,分别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在实际的优化过程中,由于三层结构的不同功能,优化的重点主要是保证核心层的高速、稳定、可靠性;汇聚层的可扩展性;接入层的可管理性。

优化过程中,应根据网络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在传统的网络拓扑布线时,为了减少线路成本,比较多的采用节点汇聚的方式。而随着网络介质成本的降低、维护成本的增加,网络设计者更多地考虑减少节点或有源点的方式,将汇聚层直接设置在大楼内部,从核心层到汇聚层都采用直接逻辑连接,不再设置中将有源节点。这种方式主要对用户较多、网络应用较多、路由协议复杂的大规模网络比较适合。

最后,对于虚拟局域网VLAN的规划也是网络拓扑设计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使用VLAN可以控制广播,避免混乱;支持工作组和网络的安全性;减少在解决移动、添加、修改终端用户等问题时的管理开销。但如果将VLAN设置出错,也就直接改变了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所以在设置过程中务必小心,并做好相应的设置文档备份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管理人员只有在充分掌握网络拓扑结构的基础上方可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更改升级与优化,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充分的准备,以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确保网络运行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陈丽娜,黄宏斌.计算物理系统网络拓扑模型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0

[2]王国成.浅析计算机网络拓扑与网络设备[J].硅谷,2008

[3]王春明,康子明.局域网拓扑结构优化的探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

[4]韦斌.大中型规模局域网建设的研究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

无线网络故障实例分析 篇4

AP+AP桥接通讯组合,通讯距离约150米,两AP都在室内,无建筑阻隔,通讯速率最高2Mbps,经常发生连接失败的故障,

分析解决:这样的距离基本接近AP桥接的最远距离,架设外接增益天线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考虑到成本因素,可以使用另一种方案:两AP安装至室外墙壁,利用两墙壁作为反射物增强前方辐射波。在AP与墙面间以铝塑板做盆状容器保护,既美观又解决了防水、防晒难题,还起到了很好的反射作用。处理后的连接速率最高达到11Mbps,掉线现象不会再出现。

路由器常见网络故障分析及排除 篇5

show interfaces serial Command

显示指定端口的状态

Extended ping Tests

测试两点间线路状态

2 路由器传输故障排除方法

检查端口及线路协议的状态 (Interface and Line Protocol Status)

端口及线路协议的状态共有以下六种

Serial x is up, line protocol is up

Serial x is down, line protocol is down

Serial x is up, line protocol is down

Serial x is up, line protocol is up (looped)

Serial x is administratively down, line protocol is down

下表给出解决方案

端口及线路协议状态

错误原因

解决方案

Serial x is up,

line protocol is up

a

此状态为正确状态

Serial x is down,

line protocol is down

路由器未检测到载波信号

1. 传输线路不通

2. 路由器的连接线未连接,或未连接正确,

3. 路由器硬件故障

步骤 1 检测传输线路

步骤 2 检查你是否使用正确的电缆与端 口

步骤 3 改换路由器另外端口,以确认是否为硬件故障

Serial x is up,

line protocol is down

1. 本地或远程路由器配置错误

2. 远程路由器未配置 keepalives 参数。

3. 传输线路错误:

problem---noisy line, or misconfigured or failed switch

4. 本地或远端的 CSU/DSU 故障

5. 路由器硬件故障

步骤 1 设置端口本地自环,再用 show interfaces serial command 观察线路协议是否为 up

若为 up 状态则表明故障原因在于传输线路或远程路由器配置错误

步骤 2 确认电缆插在正确的端口,正确的 CSU/DSU ,和正确的配线架端口上

步骤 3 如认为路由器硬件故障,更换端口进行测试,

Serial x is up,

line protocol is up (looped)

线路中存在自环设置:

1. 硬件自环

2. 软件自环

步骤 1 使用 show running-config 命令察看端口设置中是否有 loopback 设置

步骤 2 若存在 loopback 设置 用 no loopback 去掉此设置

步骤 3 若不存在 loopback 设置,检查 CSU/DSU 是否存在自环设置

Serial x is administratively

down, line protocol is down

1. 路由器端口配置中存在 shutdown 命令

2. 重复的 IP 地址

步骤 1 检查路由器配置是否存 shutdown

命令

步骤 2 使用 no shutdown 端口命令去掉 shutdown 命令

步骤 3 使用 show running-config 命令检查是否存在重叠的 IP 地址。

步骤 4 若存在,则改变 IP 地址。

3 网络常见问题

1 本地节点不能访问远程节点

故障原因

解决方法

缺省网关没有指定或远程节点配置错误

如果主机没有运行 routed , 就必须配置缺省网关

步骤 1 检测主机是否设置网关。用如下命令

unix-host% netstat -rn

步骤 2 如发现网关配置不正确,用如下命令设置网关

unix-host% route add default address 1

步骤 3 在命令行方式下加入网关后,在 UNIX 主机上将网关地址加入到如下文件内 /etc/defaultrouter UNIX host file.

若主机为 windows平台,可在 control panel 内修改网关设置。

DNS 设置不正确

如果 DNS 设置有错误,不能对 IP 地址进行解析,就无法用域名进行访问。

某些路由器路由设置不正确。

步骤 1 使用 traceroute 命令察看路由走向

步骤 2 当发现需检测的路由器时,用 show ip route 命令察看路由表,看是否存在所需路由

2 主机不能访问某些网段

故障原因

解决方法

主机未设置网关

为主机设置缺省网关,详细设置见表 3.1

路由器设置的 access list 有错误

步骤 1 使用 show ip routes 检查路由表及使用相应的 debug 命令检查路由协议交换的情况 例如 debug ip igrp 和 debug ip rip

步骤 2 检查与你无法通信的网段的相应信息

步骤 3 检查 access-list 的设置看是否将相关的网络过滤了。

网络软件故障案例分析 篇6

随着传输网络规模的日益扩大,由OptiX产品组成的大规模、超大规模网络也越来越多,部分网络一个网关网元所带的网元数已经高达300~400个。对于这些网络,如果不进行合理的DCN网规划,一旦ECC子网规模过于庞大、超过网元处理ECC的极限能力后,网元间通信出现障碍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势必影响网络的性能和安全。

某本地网全网设备共计300多套,但由于网关网元较少、配置不均而导致ECC子网无法划分,引起网管监控不稳定,一度出现网元脱管、告警不能及时上报、影响业务配置等问题。经过分析,本文提出了解决方案,将ECC巨网分割,实施后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2 解决方案与实施

为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ECC巨网分割,根据地域特点和网络实际,对网管系统的网关网元进行重新合理分配,实现ECC的合理划分。

(1) ECC巨网分割依据的原则

1)可靠性原则:分割后,应确保网络在出现异常情况(断纤、DCN异常、换板)时,网管能够和分割前一样仍可达各网元,避免影响维护工作;

2)保证性能原则:各ECC子网内的网元数控制在建议数量范围内;

3)按分层、分域管理的原则:分层(骨干网、省干、本地网;或主节点与下挂的网元之间)、分域(如不同节点之间)进行分割。

(2)对网络中影响ECC通信的节点分析

在实际网络中,外接光纤最多的网元最可能出现ECC拥塞的现象,所以在进行ECC分割的时候,应注意对这些网元进行分析。

(3)划分为多个ECC子网

将网络分层分域通过DCN实现管理,即:将一个大的网络划分为多个小的ECC子网,并关闭各ECC子网之间互通的STM-N光/电接口的ECC,以确保路由信息只在小网内传播,而不会扩散到其它网络。该方案需要增加网关网元的数量,每个子网通过网关网元与网管实现通信;网关通过DCN数据通信网直接与中心网管通信。该方案能够大大提高ECC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减少网络维护开销,便于对整个网络的管理。不过,该方案需要额外增加DCN数据通信网。

(4) ECC子网网关选择

选择设定在子网中星形业务的中心节点上,以避免大量的管理信息需要通过基于DCC这种窄带宽信道的管理DCN进行传送,减少DCN再发生拥塞的可能性。或设置在子网中入路光纤最多的设备上,以减少子网中基于DCC的管理DCN再发生拥塞的可能性。

(5) ECC子网内网元选择

将相邻网络划分为同一个子网。当子网中仍有多个环路和链路时,网关网元取其中处于最多环路和链路的设备之上。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环网,ECC分割方案应确保环上断纤后各个网元仍能实现正常监管。

(6)各ECC子网的网元数量

ECC的组网能力限制是指在网络中通过ECC(或扩展ECC)互相连接的网元的个数的限制。即:ECC的组网限制是一个网关网元所辖的网元数,而不是网络的总网元数;也不是一个网管所能管理的网元个数。对于OptiX网络,一个ECC子网内允许的网元数量如表1所示。

按照上述思路,结合网络实际,选择6-ASON、5-ASON、2-ASON822作为新增的网关网元,如图1所示将非网关网元分别划分到各个网关网元下。

具体调整步骤如下:

(1)新网关站点至新市区中心局的ECC物理连接实现

从6-ASON、5-ASON、2-ASON822以上各站点局创建至新市区中心局各一条物理ECC通路,在新市区中心局引出接入华为网管交换机,实现中心局华为网管对网络多个分网关域的管理。此新建的ECC物理连接速率可为2M以上不等, 可通过传输2M或者10M以太实现。

(2)网管操作

备份数据:包括T2000脚本、T2000MO、网元数据库;

更改6-ASON、5-ASON、2-ASON822等站点的IP地址为分配的专用IP地址,并复位主机使之生效;

在T2000网管上,更改6-ASON、5-ASON、2-A-SON822为网关网元;

重新配置各个网元的主备用网关网元;

关闭各子网之间ECC路由(包括扩展ECC路由)。

(3)验证和测试

调整后,T2000网管监控运行稳定,没有再发生ECC震荡。

3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因ECC组网不合理而给网络造成的不良影响,为提高维护人员技术水平、保障传输网络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故障与维修分析 篇7

【关键词】网络故障 物理故障逻辑故障 维修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169-01

研究背景

计算机网络是由计算机各种软硬件和通信相关设备组成的系统,即利用各种通信手段,把空间上分散的计算机连在一起,达到相互通信而且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资源的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巨大的便利,但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等特征,网络故障也越来越多,目前在各单位的网络中都存储着大量的信息资料,几乎所有是工作也依赖于网络,一旦网络被破坏造成信息的丢失将带来巨大损失。加强因此怎样解决网络故障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达到更好的运用计算机网络的目的。

常见网络故障

连通故障

连通故障又可以称为物理故障一般,即物理层中物理设备相互连接失败或者硬件及线路本身的问题:一是线路的连接故障,由于网线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坏老化,或者接口处的松动等造成的网络连接故障。二是由于接口配置问题的物理故障,即由于接口的松动或者其他因素的损坏,使网线无法正常接入以及此类相关设备损坏导致故障。三是网卡的物理故障,主要是指由于网卡松动,使网络连接失效。

逻辑故障的种类

计算机网络的逻辑故障又称软件故障,主要是指软件安装或网络设备配置错误所引起的网络异常,其中最常见的是网络设备配置错误。逻辑故障与连接故障相比复杂得多。常见的网络逻辑故障有:主机逻辑故障、进程或端口故障、路由器逻辑故障等。主机逻辑故障通常包括网卡驱动程序、网络通信协议安装错误、网络地址参数配置不正确等。进程或端口故障是指进程或端口由于受到病毒或系统的影响而无法启动。路由器逻辑故障是指因为端口的配置错误而导致的网络故障,如路由器CPU利用率高和路由器内存余量太小以及SNMP进程意外关闭而造成的故障。另外网络地址的安全问题,也是计算机网络故障之一。网络用的TCP/IP协议本身就是一种安全风险,大量重要程序都以TCP为传输层协议,因此TCP的安全性问题会给网络带来严重的后果。四是网络结构的安全问题。互联网由无数个局域网组成,通常情况下计算机之间互相传送的数据流要经过重重转发,因此,攻击者只要接入任一节点就可以捕获所有数据包从而窃取关键信息。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技术

虽然计算机网络面临着诸多的安全问题,但是目前已有比较成熟的网络安全技术,包括防病毒软件、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扫描等多个安全组件组成,主要有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防病毒技术等。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既可以阻止外界对内部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同时也可以防止系统内部对外部系统的不安全访问,其主要技术包括:数据包过滤、应用级网关、代理服务和地址转换。

数据加密技术:

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信息安全,可以进行数据加密、身份鉴别、访问控制、数字签名、数据完整性验证、版权保护等,用户可根据网络情况选择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钥密码技术等不同的加密方式。信息加密过程操作简单,但是意义重大,在多数情况下,信息加密是保证信息机密性的唯一方法。

入侵检测技术:

分别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由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主要采用被动方法收集网络上的数据。目前,在实际环境中应用较多的是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它可以不受网络协议、速率和加密的影响直接针对主机和内部的信息系统同时还具有检查木马等功能。

防病毒技术:

网络防病毒软件则主要注重网络防病毒。尝试利用360安全卫士等具有杀毒和软件修复功能的浏览器或Firefox浏览器,可以清除病毒,防止病毒软件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破坏。

安全对策以及维护方法

对计算机网络的维护包括对硬件的维护和对软件的维护。对硬件的维护包括检测联网电脑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故障、计算机硬盘、内存、显示器的维护。首先要仔细检查计算机网卡是否运行正常,检查网线以及网卡指示灯,如果出现故障,应及时更换网线,集成器等部件。检查网络插口股,在网络连接过程中,会因为物品挤压以及不小心造成的损坏,以及接口处的松动,而导致计算机无法联网,此时应对计算机与插口间的电缆线进行检查。利用测线仪等工具测试网线、接口、网卡以及交换机端口是否正常。对由于路由器配置错误会导致的故障,方法就是重新配置路由器端口的静态路。如果是由,只有对路由器进行升级、扩大内存。

对计算机软件的维护包括计算机网络设置的维护,对网络安全l生的检测,以及对网络通畅性的检测。多为浏览器本身故障或被恶意软件篡改破坏,导致无法浏览网页,对网络设置的维护。首先,检查Ping线路近端的端口是否处于关闭的状态,若是因为端口处于关闭状态,只需重新启动该端口即可。检查lP地址,TCP/IP选项参数是否正确,当所填参数有误时,可以通过lP地址,TCP/IP选项参数进行修改核对。对网络安全性的维护包括安装杀毒软件,经常性的进行查杀毒处理,安装的防火墙,设置高密的防治网络安全入侵的加密处理,定期的对网络加密设置进行更新。例如及时查杀病毒并,避免使用非正规的磁盘,不要打开垃圾邮件,不要随意点击非法网站。

结束语

网络故障检测方法 篇8

以万用表为检测工具

万用表是检测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是否正常导通的基本工具,也是最常用、最得力的工具。利用万用表的欧姆档,能测试出网络中单个导线(一条芯线的两端)是否连通(读到的欧姆值较小且接近0,表明测量的两端导通,读到的欧姆值较大且接近无穷大,表明测量的两端不导通,同一根线的两端应该是导通的),可以得知一端接头的几号引脚与导线另一端接头的几号引脚相对应,但此方法不能测出信号经过导线的衰减情况。

LAN电缆测试器

电缆测试器是一种比较便宜的专用网络测试工具,价格在100元左右/套。通常电缆测试器有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主测试器(如图1左边所示),另一个是远程测试端(如图1右边所示),主测试器或远程测试端上有一组指示灯(有的电缆测试器主测试器和远程测试端各有一组指示灯)、RJ-45接头的插口、BNC接头的插口。检测时将LAN电缆两端的接头插入对应的插口中(如图1所示,UTP5LAN电缆的RJ-45接头放入电缆测试器的RJ-45的插座中),打开电缆测试器电源,当网络传输介质LAN电缆导通正常时,主测试器或远程测试端上的对应指示灯发亮(如图1中右边的1&2、3&6、4&5、7&8指示灯会依次发亮),表明LAN电缆导通正常,如果主测试器或远程测试端上的对应指示灯有不发亮的存在,则表明LAN电缆导通有问题。电缆测试器的部分功能也可以用万用表来模拟,但在检测LAN网线时,比万用表好用多了。

ping指令检测

在网络管理中,ping是使用最频繁的命令之一,ping指令主要用于检查网络的连接。ping指令支持两种网络协议:IP协议和IPX协议,学会使用ping来判断TCP/IP网络故障是一个网络用户应具备的技能。ping指令是一个外部命令,在Windows下有ping.exe与之相应。

ping指令的使用方法:

pingIP地址(或目标主机域名)-

n:执行ping指令时发送测试数据包的次数,缺省值为4。

t:连续向指定目标主机域名或IP地址,发送测试数据包,直到收到-C信号为止。在遇到网络不通的故障时,利用ping命令可以诊断出网络不通的故障点。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ping127.0.0.1127.0.0.1

是本地循环地址,如果该地址无法ping通,表明本机TCP/IP协议不能正常工作;如果ping通了该地址,证明TCP/IP协议正常。

如有故障解决方法:在网络属性对话框中,删除已安装网络组件中的“TCP/IP协议”,然后再重新添加“TCP/IP协议”,可解决由于TCP/IP协议不能正常工作而产生的问题。

ping本机的IP地址

使用IPCONFIG或WINIPCFG命令可以查看本机的IP地址,ping本机的IP地址,如果ping通,表明网络适配器工作正常,则可以进入下一个步骤继续诊断;反之则是网络适配器出现故障,

如有故障解决方法:一般网络适配器上有两个指示灯,其中一个是连接指示灯,如果该指示灯亮(通常为绿色),则表明网络适配器连接导通工作正常;如果该指示灯不亮,则表明网络适配器连接导通工作不正常。产生网络适配器连接导通工作不正常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是网络适配器没坏,问题是网络适配器与插槽的接触不良所至,那么更换网络适配器的插槽即可解决问题;二是网络适配器已损坏,那么只有更换一块新的网络适配器来解决问题;

另一个是数据传输指示灯,如果该指示灯亮(通常为绿色),则表明网络适配器的数据传输工作正常;如果该指示灯不亮,则表明网络适配器的数据传输工作不正常。产生网络适配器的数据传输工作不正常的原因通常有三个:一是网络适配器的驱动程序有问题,更换与操作系统相匹配的最新的该网络适配器的驱动程序可解决问题。二是网络适配器配置有问题,该问题通常是网络适配器自身配置有问题或与其他的硬件设备在操作系统的资源分配上有冲突。通过调整操作系统对网络适配器或与网络适配器产生冲突的硬件设备的资源分配,可以解决此问题(可通过控制面板->“系统”图标->“系统属性”对话框的“设备管理器”标签->选择产生资源冲突的设备->调整它们在系统中占用的资源来解决问题)。三是网络适配器的收发类型与传输介质不一致,通过调整网络适配器或传输介质使两者的收发类型一致即可。

ping同网段计算机的IP地址

ping一台同网段计算机的IP地址,ping不通则表明网络线出现了故障,如果ping不通的同网段计算机与本机是连接在同一集线器上,则有可能该集线器与本机和同网段计算机之间的连线不通或该集线器有故障;如果ping不通的同网段计算机与本机不是连接在同一集线器上,则需再ping一台同网段与本机连接在同一集线器上的计算机,以此来判断故障点在哪个集线器或该集线器的连线上。如果网络中还包括有路由器,则应当先ping路由器在本网段端口的IP地址,不通则此段线路有问题,通则再ping路由器在目标计算机所在网段的端口IP地址,不通则是路由器有问题。如果通,最后再ping目的计算机的IP地址。如有故障解决方法:若连线不通,可以通过下述三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第一更换能正常导通的连线;第二检查该连线,找出连线中的断点,然后重新按标准要求制作该连线将断点排除在新做的连线之外;第三检查该连线是否按标准要求制作,如果不是则重新按标准要求制作该连线。若是连接线路上的集线器有故障,则可以通过下述两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第一通过集线器上的指示灯来判断集线器上的连接端口是否工作正常,如有问题可通过更换连接端口来解决问题;第二集线器本身有问题,则通过更换新的能正常工作的与网络系统要求相匹配的集线器,来解决问题。

ping网址

如果要检测的是一个带DNS服务的网络(比如Internet),在上一步ping通了目标计算机的IP地址后,仍然没有连接到该计算机,则可以ping该计算机的网络名,比如:pingwww.sjtu.edu.cn,正常情况下会出现该网络所指向的IP地址,这表明本计算机的DNS设置正确而且DNS服务器工作正常,反之就可能是其中之一出现了故障;同样也可以通过ping计算机名来检测WINS解析的故障(WINS将计算机名解析到IP地址的服务)。

信息网络故障应急预案 篇9

1总则 1.1目的

为提高处理突发信息网络事件的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保护学校及师生利益,特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XX公司信息化系统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1.3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从预防、监控、应急处理、应急保障和打击犯罪等环节,采取多种措施,共同构筑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快速反应。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按照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充分而准确的信息,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3)以人为本。把保障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学校财产遭受损失。

(4)分级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以及“条块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及联动工作机制。根据职责,各司其职,加强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履行应急处置工作的管理职责。

1.4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及XXXX公司相关管理规定等,制定《信息网络故障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2团队职责

2.1负责编制、修订所辖范围内突发信息网络事件应急预案。2.2通过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及国内外安全网络信息组织交流等手段获取安全预警信息,周期性或即时性地向局域网用户发布;对异常流量来源进行监控,并妥善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2.3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所辖范围内突发信息网络事件进行应急处置;负责调查和处置突发信息网络事件,及时上报并按照相关规定作好善后工作。2.4负责组建信息网络安全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培训和演练。3预警及预警机制

突发信息网络事件安全预防措施包括分析安全风险,准备应急处置措施,建立网络和信息系统的监测体系,控制有害信息的传播,预先制定信息安全重大事件的通报机制。

3.1突发信息网络故障分类

关键设备或系统的故障;自然灾害(水、火、电等)造成的物理破坏;人为失误造成的安全事件;电脑病毒等恶意代码危害;人为的恶意攻击等。

3.2应急准备

信息化建设部和各单位信息系统管理员明确职责和管理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应急值班,确保到岗到人,联络畅通,处理及时准确。

3.3具体措施

(1)建立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机房环境,防火、防盗、防雷电、防水、防静电、防尘;建立备份电源系统;加强所有人员防火、防盗等基本技能培训。(2)实行实时监视和监测,采用认证方式避免非法接入和虚假路由信息。

(3)重要系统采用可靠、稳定硬件,落实数据备份机制,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及时更新升级扫描引擎;加强对局域网内所有用户和信息系统管理员的安全技术培训。

(4)安装反入侵检测系统,监测恶意攻击、病毒等非法侵入技术的发展,控制有害信息经过网络的传播,建立网关控制、内容过滤等控制手段。

4有关应急预案 4.1机房漏水应急预案

(1)发生机房漏水时,第一目击者应立即通知报告中心负责人。

(2)若空调系统出现渗漏水,第一目击者应立即安排停用故障空调,清除机房积水,并及时联系设备供应方处理,同时启动备用空调,必要情况下可临时用电扇对服务器进行降温。

(3)若为墙体或窗户渗漏水,信息化建设部负责人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机房安全,同时安排通知后勤与基建管理处,及时清除积水,维修墙体或窗户,消除渗漏水隐患。4.2设备发生被盗或人为损害事件应急预案

(1)发生设备被盗或人为损害设备情况时,使用者或管理者应立即拍照保留原始影像资料,及时报告中心负责人并立即通知保卫处,同时保护好现场。

(2)重大事件由保卫处通知公安部门,一同核实审定现场情况,清点被盗物资或盘查人为损害情况,做好必要的影像记录和文字记录。

(3)事发单位和当事人应当积极配合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将有关情况向中心负责人汇报。

(4)中心负责人安排相关科室及时恢复网络正常运行,并对事件进行调查。事发科室应在调查结束后一日内书面报告中心负责人。事态或后果严重的,应及时报告分管校领导、党院办和相关业务部门。

4.3机房长时间停电应急预案

(1)及时查询停电原因,及时通知电工与电房处理。

(2)接到长时间停电通知后,中心负责人应及时通过办公系统、电话等发布相关信息,部署应对具体措施,要求用户在停电前停止业务、保存数据。

(3)停电时间过长的,中心负责人应及时报告分管校领导、党院办和相关业务部门。4.4通信网络故障应急预案

(1)发生通信线路中断、路由故障、流量异常、域名系统故障后,操作员应及时通知信息系统管理员,经初步判断后及时上报中心负责人。

(2)信息化建设部接报告后,应及时查清通信网络故障位置,隔离故障区域,并将事态及时报告中心负责人,通知相关通信网络运营商查清原因;同时及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检测故障区域,逐步恢复故障区与服务器的网络联接,恢复通信网络,保证正常运转。

(3)事态或后果严重的,中心负责人应及时报告分管校领导、党院办和相关业务部门。

(4)应急处置结束后,信息化建设部和事发部门应将故障分析报告,在调查结束后一日内书面报告中心负责人。

4.5不良信息和网络病毒事件应急预案

(1)发现不良信息或网络病毒时,信息系统管理员应立即断开网络,终止不良信息或网络病毒传播,并报告中心负责人和信息化建设部。

(2)信息化建设部应根据中心负责人指令,采取隔离网络等措施,及时杀毒或清除不良信息,并追查不良信息来源。(3)事态或后果严重的,中心负责人应及时报告分管校领导、党院办和相关业务部门。

(4)处置结束后,信息化建设部和事发单位应将事发经过、造成影响、处置结果在调查工作结束后一日内书面报告中心负责人。

4.6服务器软件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1)发生服务器软件系统故障后,应及时报告中心负责人;同时安排相关责任人将故障服务器脱离网络,保存系统状态不变,保持原始数据。

(2)信息化建设部应根据中心负责人指令,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重新启动故障服务器系统;重启系统成功,则检查数据丢失情况,利用备份数据恢复;若重启失败,立即联系相关厂商和上级单位,请求技术支援,作好技术处理。

(3)事态或后果严重的,及时报告数字化校园建设小组。如有必要,及时报告分管校领导、党院办和相关业务部门。

(4)处置结束后,信息化建设部应将事发经过、处置结果等在调查工作结束后一日内报告中心负责人。

4.7黑客攻击事件应急预案(1)当发现网络被非法入侵、网页内容被篡改,应用服务器上的数据被非法拷贝、修改、删除,或通过入侵检测系统发现有黑客正在进行攻击时,使用者或管理者应断开网络,并立即报告中心负责人。

(2)接报告后,中心负责人应立即指令信息化建设部核实情况,关闭服务器或系统,修改防火墙和路由器的过滤规则,封锁或删除被攻破的登陆帐号,阻断可疑用户进入网络的通道。

(3)信息化建设部应及时清理系统,恢复数据、程序,恢复系统和网络正常;情况严重的,应上报数字化校园建设小组,并请求支援。必要时,及时报告分管校领导、党院办和相关业务部门。

(4)处置结束后,信息化建设部应将事发经过、处置结果等在调查工作结束后一日内报告中心负责人。

4.8网络核心设备硬件故障应急预案

(1)发生核心设备硬件故障后,信息化建设部应及时报告中心负责人,并组织查找、确定故障设备及故障原因,进行先期处置。

(2)若故障设备在短时间内无法修复,信息化建设部应启动备份设备,保持系统正常运行;将故障设备脱离网络,进行故障排除工作。(3)信息化建设部应在故障排除后,在网络空闲时期,替换备用设备;若故障仍然存在,立即联系相关厂商,认真填写设备故障报告单备查。

(4)事态或后果严重的,及时报告数字化校园建设小组。如有必要,及时报告分管校领导、党院办和相关业务部门。

4.9业务数据损坏应急预案

(1)发生业务数据损坏时,信息化建设部应及时报告中心负责人,检查、备份业务系统当前数据。

(2)相关业务部门及信息化建设部负责调用备份服务器备份数据。

(3)业务数据损坏事件超过2小时后,信息化建设部应及时报告中心负责人,及时通知业务部门以手工方式开展业务。

(4)信息化建设部应待业务数据系统恢复后,检查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的差别,由相关系统业务员补录数据;重新备份数据,并写出故障分析报告,在调查工作结束后一日内报告中心负责人。

4.10雷击故障应急预案

(1)遇雷暴天气或接上级部门雷暴气象预警,信息化建设部应及时报告中心负责人,经请示同意后关闭所有服务器,切断电源,暂停内部计算机网络工作,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关闭一切网络设备及计算机等,并切断电源。

(2)雷暴天气结束后,信息化建设部报经中心负责人同意,及时开通服务器,恢复内部计算机网络工作,并通知相关人员及时恢复设备正常工作,对设备和数据进行检查。出现故障的,事发单位应将故障情况及时报告信息化建设部。

(3)因雷击造成损失的,信息化建设部应会同相关部门进行核实、报损,并在调查工作结束后一日内书面报告中心负责人。必要时,及时报告分管校领导、党院办和相关业务部门。

4.11火灾应急预案

(1)遇机房火灾报警,值班人员应第一时间报告保卫处和中心领导,由保卫处确认险情。

(2)确认险情后,应立即疏散楼宇内所有人员,告知相关情况,按照学校消防规范,配合学校保卫处处理相关险情,并切断电源。

(3)在人员疏散后,阻止除专业消防员以外的人员进入现场。(4)处置结束后,相关人员应会同部门进行核实、报损,并在调查工作结束后一日内书面报告中心负责人,并及时报告分管校领导、党院办和相关业务部门。5应急处置

发生信息网络突发事件后,相关人员应在5分钟内向中心负责人报告,中心负责人组织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先期处置,恢复信息网络正常状态。

发生重大故障(事件),无法迅速消除或恢复系统,影响较大时实施紧急关闭,并立即向数字化校园建设小组报告。如有必要,及时及时报告分管校领导、党院办和相关业务部门。

6善后处置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中心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和技术专家组成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发生原因、性质、影响、后果、责任及应急处置能力、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全面调查评估,根据应急处置中暴露出的管理、协调和技术问题,改进和完善预案,实施针对性演练,总结经验教训,整改存在隐患,组织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7应急保障 7.1通信保障

信息化建设部负责收集、建立数字化校园建设小组内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应急联络信息。中心负责人应在重要部位醒目位置公布报警电话,中心负责人全体人员保证全天24小时通讯畅通。7.2装备保障

信息化建设部负责建立并保持电力、空调、机房等网络安全运行基本环境,预留一定数量的信息网络硬件和软件设备,指定专人保管和维护。

7.3数据保障

重要信息系统均建立备份系统,保证重要数据在受到破坏后可紧急恢复。

7.4队伍保障

建立符合要求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支持力量,对网络接入单位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

8监督管理

8.1宣传、教育和培训

将突发信息网络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流程等列为培训内容,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突发信息网络事件的技术准备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防范意识及技能。中心负责人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市系统范围内的信息网络安全教育,提高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8.2预案演练 中心负责人每年不定期安排演练,建立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制度。通过演练,发现和解决应急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9附则 9.1预案更新

结合信息化建设发展状况,配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适时修订本预案。

9.2制定与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信息化建设部制定并负责解释。9.3预案实施或生效时间

网络软件故障案例分析 篇10

关键词:网络丢包;数据包;丢包率

中图分类号:TP393.1

网络丢包率是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包丢失部分与所传数据包总数的比值。数据在网络中是被分成一个个数据包传输的,每个数据包中有表示数据信息和提供数据路由的桢。而数据包在一般介质中传播是总有一小部分由于两个终端的距离过大会丢失,而大部分数据包会到达目的终端。正常传输时网络丢包率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我们在cmd中键入ping[网址],显示最后一行(x%loss)就是对目标地址ping包的丢包率。网络丢包是我们在使用ping对目标站进行询问时,数据包由于各种原因在信道中丢失的现象。ping使用了ICMP回送请求与回送回答报文。ICMP回送请求报文是主机或路由器向一个特定的目的主机发出的询问,收到此报文的机器必须给源主机发送ICMP回送回答报文。这种询问报文用来测试目的站是否可到达以及了解其状态。需要指出的是,ping是直接使用网络层ICMP的一个例子它没有通过运输层的UDP或TCP。

1 网络丢包的原因及实例分析

网络丢包的原因主要有物理线路故障、设备故障、病毒攻击、路由信息错误等,下面我们结合民航二期数据库系统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

民航二期数据库系统简介

民航二期数据库系统于2008年投入业务运行,该系统以北京气象中心为主节点,通过ATM网络与六个地区气象中心、37个空管分局站构建了民航气象广域网络。主要网络设备采用cisco系列产品,通信中间件采用IBMMQ。在兰州建立了民航二期数据库系统。

兰州与西安线路网络拓扑如下

2 故障现象

西安气象中心计算机室反映兰州MQ队列压报严重,同时兰州资料缺失严重,通过远程数据库调取资料十分缓慢。

3 故障分析及排除过程

首先考虑西安MQ线路同时向兰州、银川、西宁发送资料,经了解两地均能正常接收资料,所以西安线路故障可能性较小。联系北京网控中心帮助测试ATM网络线路,发现到兰州ATM交换机的网络线路正常,丢包率仅为3%左右,由此判断故障应该在兰州ATM交换机到路由器之间。

其次通过兰州通信服务器(172.25.18.2)ping172.31.5.1,发现网络延迟严重,丢包率高达20%-30%,可以看出资料缺失严重的原因是丢包率太高。这样根据网络丢包的原因开始检查,确认丢包的位置。

3.1 检查物理线路

首先用网络检测设备和替换法检查了全部网线和兰州ATM交换机的线缆均正常;观察

ATM交换机及板卡显示灯状态正常。其次在计算机172.25.18.2上执行到网关172.25.18.254的路由跟踪,tracert172.25.18.254跟踪路由往返时间也正常。

3.2 考虑网络拥塞造成丢包

这种情况主要是路由器资源被大量占用造成的。showprocesscpu和showprocess

mem,发现IPinputprocess没有占用过多的资源。

3.3 路由错误导致网络路径错误

路由错误导致网络路径错误数据包也不能到达目的主机,如主机的默认路由配置错

误,主机发出的访问其他网络的数据包会被网关丢弃。Showiproute检查路由器的配置及串口设置均正确。

3.4 病毒攻击

利用查杀病毒软件检查后,主机和网络上均未发现病毒。

3.5 设备故障

线路上的设备只有两个用于延长通信距离的RAD基带猫无法检测,由于没有替换设备,

只能首先查看基带猫收发设置,检查没有发现错误,然后用reset命令复位基带猫,再ping172.31.5.1丢包率依然高达20%-30%,考虑到RAD基带猫的作用只是延长通信距离,咨询厂家后确认基带猫与资料传输不存在同步问题,所以大胆甩掉基带猫,将路由器直接搬至转报室与ATM交换机连接,此时再ping172.31.5.1丢包率只有2%左右,资料接收正常,故障解决。

4 小结

此次故障在定位可能故障点时由于基带猫的特殊作用决定了可以直接甩掉不用,如果是网络线路中不能直接甩掉的设备,同时又无替换设备时可以考虑用对比分析法定位可能故障点,方法是通过对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的对比,分析出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各个中间设备对数据包的相应处理过程,包括更改、丢弃和转发等。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抓包的方便性和相应中间设备的功能特性选取数据包捕获点,然后通过专有的网络分析工具将故障时相应的数据包捕获下来进行深度分析,并通过分析发现相应的异常,从而定位故障点。

参考文献:

[1]吕明,吴晓蓓.具有数据包丢失的网络控制系统的容错控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21).

[2]谢德晓.具有随机丢包与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容错控制研究[Z].南京理工大学,2010.

作者简介:王慧清,女,工程师。

上一篇:销售手机实践报告范文下一篇:遐想的初三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