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说赵太后论文

2024-10-11

触龙说赵太后论文(共6篇)

触龙说赵太后论文 篇1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稍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于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龙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于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况人臣乎!”

注释

1)赵太后:赵惠文王威后,赵孝成王之母。用事:执政,当权。 (2)长安君:赵太后幼子的封号。质:古代诸侯国求助于别国时,每以公子抵押,即人质。 (3)左师:春秋战国时宋、赵等国官制,有左师、右师,为掌实权的执政官。触龙言:原作“触”二字,据《史记・赵世家》改。 (4)揖:辞让。《史记・赵世家》“揖”作“胥”,胥为等待之意。义较胜。 (5)郄(xì戏):同隙。有所郄,是身体有所不正常的委婉说法。 (6)鬻(zhù注):粥的本字。 (7)耆(shì试):通“嗜”。 (8)贱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 (9)黑衣:赵国侍卫所服,用以指代宫廷卫士。 (10)宫:原作“官”,从《史记・赵世家》改。 (11)没死:冒死。臣对君的谦卑用语。 (12)填沟壑:“死”的比喻说法。自比为贱民奴隶,野死弃尸于溪谷。 (13)燕后:赵太后之女,远嫁燕国为后。 (14)踵:足跟。女嫁乘舆辇将行,母不忍别,在车下抱其足而泣。 (15)反:同返。古代诸侯嫁女于他国为后,若非失宠被废、夫死无子、或亡国失位,是不回国的。 (16)三世以前:指赵武灵王。孝成王之父为惠文王,惠文王之父为武灵王。 (17)赵之为赵:前“赵”指赵氏,周穆王赐造父以赵城,始有赵氏;后“赵”指赵国。公元前376年,魏、韩、赵三家灭晋分其地。赵国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河北西南部等地。经赵武灵王至惠文王时,疆域又有所扩大。 (18)微:非。 (19)重器:指金玉珍宝。 (20)山陵:喻帝王,此处指赵太后。崩:喻帝王死。 (21)子义:赵国贤人。

译文: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加紧攻赵。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把长安君作为人质,才派兵。”赵太后不肯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说,太后明确地对大臣说:“有哪个再来说要长安君为人质的,我就要把唾沫吐在他的`脸上。”

左师官触龙希望进见太后,太后气冲冲地等着他。触龙来到宫中,慢慢地向前走,到了太后跟前谢罪道:“我脚上有毛病,竟不能快步走。好久都没见您了,我还自己原谅自己哩。我怕您玉体欠安,所以想来见见您。”太后道:“我靠车子才能行动。”触龙又问:“每日饮食该没减少吧?”太后道:“不过吃点稀饭罢了。”触龙说:“我近来很不想吃什么,自己只勉强散散步,每天走三、四里,稍稍增加了一些食欲,身体也舒畅了些。”太后说:“我做不到啊。”太后的怒色稍稍地消了些。

触龙又说:“老臣的贱子舒祺年岁最小,不成器得很,而我已经衰老了,心里很怜爱他,希望他能充当一名卫士,来保卫王宫。我特冒死来向您禀告。”太后答道:“好吧。他多大了?”触龙道:“十五岁了。不过,虽然他还小,我却希望在我没死之前把他托付给您。”太后问道:“男子汉也爱他的小儿子吗?”触龙答道:“比女人还爱得很哩!”太后答道:“女人格外疼爱小儿子。”触龙说:“我私下认为您对燕后的爱怜超过了对长安君。”太后道:“您说错了,我对燕后的爱远远赶不上对长安君啊!”触龙言道:“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就必须为他考虑长远的利益。您把燕后嫁出去的时候,拉着她的脚跟,还为她哭泣,不让她走,想着她远嫁,您十分悲伤,那情景够伤心的了。燕后走了,您不是不想念她。可是祭祀时为她祝福,说:‘千万别让她回来。’您这样做难道不是为她考虑长远利益、希望她有子孙能相继为燕王吗?”太后答道:“是这样。”

左师触龙又说:“从现在的赵王上推三代,直到赵氏从大夫封为国君为止,历代赵国国君的子孙受封为侯的人,他们的后嗣继承其封爵的,还有存在的吗?”太后答道:“没有。”触龙又问:“不只是赵国,诸侯各国有这种情况吗?”太后道:“我还没听说过。”触龙说道:“这大概就叫做:近一点呢,祸患落到自己身上;远一点呢,灾祸就会累及子孙。难道是这些人君之子一定都不好吗?但他们地位尊贵,却无功于国;俸禄优厚,却毫无劳绩,而他们又持有许多象征国家权力的器皿。(这就难免危险了。)现在您使长安君地位尊贵,把肥沃的土地封给他,赐给他很多象征国家权力的器皿,可是不趁现在使他有功于国,有朝一日您不在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呢?我觉得您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了,所以认为您对他的爱不及对燕后啊!”太后答道:“行了,任凭您把他派到哪儿去。”于是为长安君准备了上百辆车子,到齐国作人质。齐国于是派兵救赵。

子义听到这事说:“国君的孩子,可算是国君的亲骨肉了,尚且还不能凭靠无功的尊位、没有劳绩的俸禄来守住金玉宝器,更何况是人臣呢!”

触龙说赵太后论文 篇2

高中《语文》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趋”注:“徐趋:徐走,徐行。意思是一步一步向前慢走徐,慢。趋,向前行走。”

1.“徐趋”,笔者案 :“小步快走 ,表示恭敬。”(《简明古汉语词典》)

2.训“一步一步向前慢走”则老臣的 “一片苦心于此处不可领会。“徐”与“趋”两个互相矛盾的词放在一起, 活画出一位老者想表示恭敬小步快走却走不动的老态,以动作示其病足,为下文说赵太后做了极为有力的一笔铺垫。教材的训释削弱了《战国策》固有的文采。另,吴小如文章《读〈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入而徐趋,至而后谢’根据礼节,大臣见国君时应‘趋’行前进,即急走;‘趋’字本身同‘徐’字就有矛盾, 作者偏偏把这两个有矛盾的词儿放在一起, 来刻画左师公应当快走而走不动的神态。”此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入而徐趋”注曰:“触龙进了宫门,做出快步走的姿态来,但动作缓慢。趋,小步快走,是古代下见上,臣见君的走路姿势。”

3.从古人行走的几种称谓看 , 注解犯了低级错误。 (1) 行,《说文》:“行,人之步趋也。”《广雅》:“行往也。”行,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步,《说文》:“步,行也”。会意。本义:行走。 (3)趋,《说文》:“趋,走也。形声。从走,刍声。”本义:快步走。按“疾行曰趋 ,疾趋曰走。” (4)走 ,“《说文》:走 ,趋也。会意。本义:跑。 (5)奔,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从“大( 人 ), 像人挥动双手 , 下面从“ 止” ( 趾 ), 而且是三 个“止”,表示快跑。本义:快跑。“中庭谓之走 ,大路谓之奔”。

二、“盛气而胥之”补充注释之再“补充”

1.“揖”是“胥”字 之误。赵太后不会对大臣触龙作揖,加之在其“盛气”的时候。另,“太后盛气而揖之”,从上文看,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在盛气之时等待他,依下文“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显然左师触龙“入而徐趋”、“至而自谢”需一段时间,赵太后绝不可能长时间拱手作揖而待左师触龙。“作揖”于情不通。

2.此处“胥 ”通“须 ”, 等待的意思 , 用法非孤例补充如下。例1,“胥与公往见之”(《史记·扁仓传》)例2,“胥令而动者也”(《管子》君臣章)。

三、“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辩证

教参译:“我近来很不想吃东西, 自己却勉强走走,每天走上三四里,就慢慢地稍微增加点食欲,身上也比较舒适了。”

和,当作“知”,好处、益处的意思。复旦大学裘锡圭《〈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章中的错字》,一九八二年《文史》第十五辑发表,《古代文史研究新探》上刊载。可当下中学语文教材各版本未能据此改正。此摘文如下:

《赵策》:(左师 )曰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帛书本“和于身”作“知于身”。帛书整理小组注:“知,通智,《赵策与《赵世家》并作和,字形之误。《方言三》:‘知,愈也南楚病愈者谓之知。’这是说有益身体。”这个意思显然是正确的。

笔者译:“臣近来不想吃东西(有些厌食),就自己勉强(打起精神)散散步,每天走三四里路,稍稍比以前有了些食欲,(这样做)是有益于身体的。”

四、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中“踵”之释义商榷

教材《语文》(第一册,P95注(3))“持其踵为之泣”释“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持,握。踵,脚后跟。”译:“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握住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 这是惦念并伤心她嫁到远方, 也够可怜的了。”笔者案:此译文使赵威后的形象粗俗不雅。《战国策·齐策》有一段“赵威后问齐使”的佳话。威后“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名言青史留声。另,握住燕后脚后跟为她哭泣与情理亦不通。徐中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因为燕后是坐车子走的,所以送时赵太后站在车下握住燕后的脚跟,不忍她走,表示惜别之意。”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持,制止意,踵,足后跟,人举足则两踵接迹而前。持其踵就是说母亲拉着女儿,儿女不能举步。”《历代文选持其踵而泣:意即在后面攀着车子哭泣。踵,古时车后承轸木之后端。此处即指车的后面部分。”训“踵为“车轸木之后端”,轸,古代指车箱底部四周的横木。笔者发现,此注依《考工记》:“去一以为踵围。

触龙说赵太后 篇3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3。太后盛气而揖之4。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5,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6?”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7。”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8,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9,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10。”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11,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12,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13。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14,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15:“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以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战国策》

《触龙说赵太后》原文及译文 篇4

左师触龙愿意去见太后。太后气冲冲地等着他。触龙做出快步走的姿势,慢慢地挪动着脚步,到了太后面前谢罪说:“老臣脚有毛病,不能快跑,很久没来看您了。我私下原谅自己呢。又总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适,所以想来看望您。”太后说:“我全靠坐车子行动。”触龙问:“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吃点稀粥罢了。”触龙说:“我近来很不想吃东西,自己只勉强走走,每天走上三四里,就慢慢地稍微增加点食欲,身上也比较舒适了。”太后说:“我做不到。”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些。

左师说:“我的`儿子舒祺,年龄最小,不成材;而我又老了,私下疼爱他,希望能让他递补上卫士的数目,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禀告太后。”太后说:“可以。年龄多大了?”触龙说:“十五岁了。虽然还小,希望趁我还没入土就托付给您。”太后说:“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说:“比妇女还厉害。”太后笑着说:“妇女特别厉害。”触龙回答说:“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就超过了疼爱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不像疼爱长安君那样厉害。”左师公说:“父母疼爱子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些。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握住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为她远嫁而伤心,也够可怜的了。她出嫁以后,您也并不是不想念她,可您祭祀时,一定为她祝告说:‘千万不要回来啊。’难道这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吗?”太后说:“是这样。”

左师公说:“从这一辈往上推到三代以前,一直到赵国建立的时候,赵王被封侯的子孙的后继人有还在的吗?”赵太后说:“没有。”触龙说:“不光是赵国,其他诸侯国君的被封侯的子孙,他们的后人还有在的吗?”赵太后说:“我没听说过。”左师公说:“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的就降临到自己头上,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子孙头上。难道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这是因为他们地位高而没有功勋,俸禄丰厚而没有劳绩,占有的珍宝却太多了啊!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象征国家权力的器具,而不趁现在这个时机让他为国立功,一旦您死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我认为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因此我认为您疼爱他不如疼爱燕后。”太后说:“好吧,任凭您指派他吧。”

在这时就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齐国的救兵于是就出动。

触龙说赵太后论文 篇5

杜传强

开口说话,看似简单,实则不容易,会说不会说大不一样。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苏秦凭三寸不烂之舌而身挂六国相印,诸葛亮靠经天纬地之言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因势利导而存郑于危难,触龙循循善诱而救赵于水火。言语得失,小则牵系做人难易,大则连及国家兴亡,非常重要。下面就以《触龙说赵太后》为例,谈谈说话的艺术。

1、察言观色,避其锋芒。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急攻赵国,危急关头,赵国不得不求救于齐,而齐国却提出救援条件DD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溺爱孩子、缺乏政治远见的赵太后不肯答应这个条件,于是大臣竭力劝阻,惹的太后暴怒,“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面对此情此景,深谙说话艺术的左师触龙并没有像别的朝臣那样一味地犯颜直谏,批逆龙鳞,而是察言观色,相机行事。他知道,赵太后刚刚执政,缺乏政治经验,目光短浅,加之女性特有的溺爱孩子的心理,盛怒之下,任何谈及人质的问题都会让太后难以接受,使得结果适得其反。所以触龙避其锋芒,对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的事只字不提,而是转移话题。先问太后饮食住行,接着请托儿子舒祺,继之论及疼爱子女的事情,最后大谈王位继承问题。不知不觉之中,太后怒气全消,幡然悔悟,明白了怎样才是疼爱孩子的道理,高兴地安排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

2、关心问候,缓和气氛。

面对怒气冲冲、盛气凌人的赵太后,首要的问题是让她能够心平气和,平心静气,给人以劝说的契机,从而引起她谈话的兴趣,一步步进入正题。触龙拜见太后并不难,但见到太后谈什么却很关键。话不投机,三言两语也许就会被拒之于千里之外。因此,触龙反复揣摩太后的心理,选择了老年人都共同关心的.饮食起居话题,先从自己脚有毛病(也许是假的)、不能快走谈起,以己推人,关心起太后的身体情况,自然而然,合乎情理。别人发自内心的真诚的问候,老年人同病相怜的真实的感受,让赵太后冰冷的内心有了一丝的感动,她无法拒绝触龙提出的问题,于是“色少解”,和触龙交谈了起来。紧张的气氛得到缓和,谈话有了良好的开端。

3、大话家常,拉近距离。

触龙和太后接上了话,此时还不能步入正题,因为谈话才刚刚开始,太后也只是“色少解”,此时如果谈及人质问题,太后马上会翻脸不认人,必定会唾触龙满面。但谁都知道,触龙晋见太后不可能只是为了问寒问暖,谈话还要继续,怎样才能让谈话既显得合情合理,又自然会引到人质问题上呢?触龙于是想到了人性中最合乎人之常情的一面DD求请安排孩子。自己虽然脚有毛病,太后虽然怒气冲冲,但为了孩子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归宿,进宫求见太后,这是非常自然的。因此,触龙和太后谈起了孩子,啦起了家常,无形之中拉尽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使得谈话得以继续,事情向着触龙预先设计好的方向发展。

4、投其所好,请君入瓮。

应当说,触龙问候起居、关心孩子,都切中了赵太后的心理,但最能打动赵太后的恐怕不是这些,而是触龙的一句话,“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孩子是娘的心头肉,做父母的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呢?赵太后溺爱孩子,众人皆知,触龙从请托孩子谈起,欲擒故纵,故意诱导赵太后谈及“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从而自然引到赵太后疼爱孩子问题上,这一对话深深地打动了赵太后。它道出了赵太后疼爱孩子的事实。此时,作为母亲的赵太后的心中也许会涌现出哺养长安君、持燕后踵哭泣、祭祀必祈祷的一幕幕往事。她的思想、感情已完全为触龙所控制,自然也就完全听由他摆布了。

5、晓之以理,循循善诱。

说话技巧再高,它高不过“理”字。《十善业道经》说,“言必契理,言可承领,言则信用,言无可讥”,意思是说,言论一定要合理,要让别人能接纳领受,要有信用,要令人无懈可击。说话的前提要讲一个“理”字,触龙的话之最终所以能够让赵太后欣然信服,愿意安排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关键在于他能够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以理服人。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爱孩子就要为孩子考虑的长远一些,就要让孩子有立身之本,不要仅仅依靠权势、父母。站在客观事实的角度,触龙步步诱导,旁敲侧击,明之以实,晓之以理,全部对话无一字涉及人质,但又句句不离人质。迂回曲折之中尽显语言奥妙,循循善诱之余凸现事情必然。

说话是一门艺术,为人处事离不开说话,要想把话说好,不妨多跟古人学学。

联系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第三中学高中部    杜传强

邮编:276000

E-mail:duchuanqiang@sina.com

触龙说赵太后论文 篇6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2(B)—0024—02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有两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与《触龙说赵太后》(以下简称《烛》与《触》),前者出自《左传》,后者选自《战国策》。虽然这两篇文章出处不同,相隔三百多年,但有一个共同点,即文章主人公都凭借绝妙的口才,最终赢得了胜利。《烛》重在写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师,《触》主要写触龙怎样说服太后,两篇文章可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一、劝说的背景和形势。《烛》是写公元前630年,秦晋两个大国发兵包围了弱小的郑国。起因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梦也”。意思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而且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这场战争晋胜楚败。后郑国派人出使晋,与晋友好,但是两国之间的怨仇由此结下。所以此次攻打郑国的国家主要是晋国。秦国也来参战,以达到向外扩张的目的。“晋军函陵,秦军范南。”大军压境,国都被围,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形势下,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因为“若使烛之武退秦师,师必退”。这里一方面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从侧面烘托了烛之武的杰出才能。《触》一文的背景则是写公元前265年,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孝成王还小,所以由太后执政。这时的赵国国势已大不如前,于是秦国趁机发兵,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况下,赵太后不得不向齐国求救,齐国答应出兵,但按当时惯例提出了一个条件,赵国必须派太后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作为一个母亲,太后对此坚决不同意。大臣们极力劝谏,也未能奏效。赵国的形势更加危急,于是,触龙挺身而出,请求见太后。这就是触龙一出场所面临的形势和局面。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烛之武和触龙两位主人公出场的背景、形势各不相同,但却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国家当时面临的形势都是危如累卵。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两位英雄人物肩负起非常使命,由此也让后人领略了他们力挽狂澜,最终化险为夷的惊险一幕。

二、人物出场的态度和表现。《烛》第一段写到郑伯听从佚之狐的建议召来烛之武,可是烛之武刚开始并不是慷慨义允,恰恰相反,先发了多年的委屈和牢骚:“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意思是他在年轻的时候都未得到重用,现在老了还能做什么呢?短短一句反映出烛之武年轻时就渴望得到国君的赏识和重用,可惜在此之前一直未能实现。壮士不遇,英雄末路,正是中国士人命运的真实写照。但正是他年轻时就曾树立过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故而在郑伯的一番自责下,烛之武就轻易地答应愿临危受命,为了祖国,甘愿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这表现出了他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一面。《触》开篇还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在大臣们竭力劝说的情况下,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其中一个“必”字,说明为长安君之事,太后和大臣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赵太后的任性、蛮不讲理也是可见一斑。触龙明知这一切,他还是自愿请求见太后。一个“愿”字说明左师触龙心中装的是江山社稷的安危,哪管自己遭不遭唾面之辱呢?正因如此,他挺身而出前去说服顽固的太后。由此看出烛之武与触龙二人出场的态度、表现不尽相同,但在关乎自己祖国生死存亡之时,都能抛弃个人的荣辱得失,而将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不禁使人想到《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胸襟开阔的蔺相如,之所以处处对廉颇忍让,是因为他“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名言警句至今仍有教育意义,它早已化为一种民族精神。用鲁迅先生的话来概括“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三、劝说的方式、方法。烛之武只身赴秦,面对威武的秦伯不卑不亢还侃侃而谈。劝说分五个步骤:第一开诚布公、承认事实。“秦晋围郑,郑即知亡矣。”这句话看似说得很平常,其实极为巧妙。一方面满足了秦伯自高自大的心理,使其自认为是郑国命运的主宰者,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秦伯的戒备之心,愿意听对方把话说下去。第二摆出事实、敲响警钟。“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知事。”意即如果灭亡郑国对秦伯有利的话,那就麻烦他了。细心一听,弦外有音:亡郑对秦伯无利,那他又何必气势汹汹、兴师动众呢?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使秦伯惊恐万分,不由得疑惑起来。第三循循善诱,晓之以理。“越国以鄙远,君知道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从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说起,秦在西,郑在东,两国并不接壤,中间隔着晋。秦国想超越晋国把郑国作为自己的边邑,并非是件容易的事。亡郑只对晋国有利,而对秦国不仅丝毫无利,还存在着潜在的危险——“邻之厚,君之薄也”。即邻国的势力增加了,您的势力也就相对地削弱了。这种分析不可能不使秦伯信服。第四“利”字当先,引诱对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放弃围郑,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两国之间的使者来来往往,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秦伯又没有什么坏处。至此,究竟是“攻郑”还是“舍郑”,其轻重利害对秦伯来说,已是不言自明。第五旧事重提,瓦解秦晋。经过上述四步的“攻心术”,烛之武觉得旧事重提的时机已成熟,于是说起当年晋国对秦国如何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现在又是贪得无厌,亡郑之后很有可能去进犯秦国。这样的“朋友”怎么值得信赖、深交?最后一句“唯君图之。”将“攻郑”和“弃郑”的裁决权仍然交给秦伯,让他亲自下结论。

触龙说服太后,是分四个步骤。第一假装有病,问候太后。“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郗,故愿望见太后。”这里触龙拜见太后只字不提长安君之事,而是自诉病情,问候太后的身体、饮食、起居。其实他是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以缓和当时紧张的气氛。果不其然,太后听了后,脸色柔和了许多。这就为进一步劝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二将心比心,引起感情共鸣。在紧张的气氛有所缓和后,触龙将机就计说此行的目的是给自己的小儿子谋个职位,恳请太后多加关照。这样自己百年之后就可安心了。太后当然答应了。可是紧接着问:“丈夫亦爱怜少子乎?”触龙不失时机地回答“甚于妇人。”在这一问一答中,太后进一步进入了触龙设的圈套,在爱子问题上已和触龙产生了深深的感情共鸣。也许她会认为在所有的大臣中,唯有触龙才理解她,称得上是她的知音了。第三正话反说,共同探讨爱护子女的问题。触龙是这样切入正题的,“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然后分析其中的道理,燕后远嫁时,太后伤心地哭泣,这是一种爱。每次祭祀时,却祷告她永远不要回来,这更是一种爱。可见太后对女儿的前途是有长远考虑的。这和爱长安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触龙委婉地指出太后爱长安君但根本没有替他作长远的打算。劝说至此,怎样的爱才是对子女真正的爱,这个道理太后应该明白了。此刻也许她无话可说,可是让长安君做人质,等于从她心头剜下一块肉。怜悯之情再次从心底涌起。第四谈历史,指明方向。也许太后的心理被触龙察觉到,可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于是触龙又讲起赵国及其诸侯国的子孙因“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才不能长保富贵的历史,从而告诫太后,要想不重蹈覆辙,只有令长安君有功于国。只有把爱子之心和关心国家命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国君应有风范。这番话犹如茫茫雾霭中射来的一束光芒,使行进在黑暗中的太后最终放下自我,转过身来,朝着光明大道前行。这是烛之武和触龙劝说的整个经过,他们劝说的步骤、方式、方法截然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能根据具体的事情、人物灵活采取相应的策略,凭聪明才智战胜对方,以真情实感打动对方。

上一篇:银行客服经理简历下一篇:鼎城区安全生产监管专项资金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