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普法知识讲座(精选9篇)
小学生普法知识讲座 篇1
小学安全知识讲座稿FF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稿
2010-06-14 15:04 来源:unknown
望着同学们一张张令人喜爱的脸,看着同学们布满精神旺盛朝气的身影,我就会深深感叹:生命是多么斑斓,世界是如许夸姣!同学们,你们是咱们祖国的将来和希望,咱们的社会,咱们每个人(包孕你们自己),都有责任和义务保障你们的康健和安全今日,我要讲的课题便是与你们的康健和安全部信息息相干的道路交通安全,正题是:只有平一辈子安,才有夸姣将来
1、不雅看交通安全宣传光盘《疼爱生命 安全出行》——全国道路交通变乱典型案件的例子警示录
据统计,近几年来,中国天天死于交通变乱的约有300人,每一年死于道路交通变乱的人次始终在10万这个高位上徘徊,已经有四万万人死于车轮之下;绝对灭亡数占世界熬头,灭亡率也在前几位真是动荡年代可怕的是战争,和平年代可怕的是交通变乱
录像中,当咱们眼见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猛然消掉,当保健食品卫生制度一个个康健的身体惨遭危险,咱们由衷的感叹,车祸是如此无情,人世间最宝贵的是生命看看只能坐在玩具上移动的小女孩,看看遇难者家眷哀痛的表情前车之鉴,后世之师,黑红的鲜血明示着人们,珍爱生命,拒绝违章,重视交通安全,福祉将与您相伴
2、熟悉交通标志
行人应当在道路交通中自发笃守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增强自我保护和现代交通意识,先让咱们来熟悉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是用书契、图形、标线,设置在道路上的大众设施,用以指导人们如何不错行车走路
你们细心不雅察一下这三组交通标志,看看这些图形的形状、色彩有啥子不同?想想她们有啥子效用?(学生举行团体交流,如许加大深度学生印象)咱们一路看一下不错谜底
正告标志是正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所在的标志是顶角朝上的等边三角学形色彩是黄底保健食品卫生法、黑边、黑图案,也有白底红图案的常用的有23种,这里先容6种
禁止法令标志:禁止法令标志是克制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形状一般为圆形,个别是顶角超下的等边三角学形其色彩为白底,红圈,黑图案,图案压杠常用的有35种,这里先容6种
指示标志是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其色彩为蓝底,白图案,其形状分为圆形、长方形种正方形常用的有25种,这里先容4种
指路标志是通报导路方向、所在、间隔信息的标志其色彩一般道路为蓝底白图案,高速马路为绿底白图案其形状一般为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般道路指路标志这里先容4种
三、先容交通法规
同学们,预防安全变乱发生的殊效药是笃守交通法规作为小学生,咱们应该掌握行人交通安全特点,防止交通变乱
1、横过马路
上学、放学和外出勾当,咱们几乎天天要在道路上行走走路要保证安全,这里保健食品卫生培养训练面的学问可多着呢!有不少行人,因为没有掌握好安全横过道路的要领,结果丧身与汽车轮子底下
首先,要选择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这是行人享有“先行权”的安全地带在这个地带,机动车的行驶速率一般都要变慢,驾驶员也比较注意行人的动态在没划有人行横道的地方横过道路,要出格注意避让来往的车辆避让车辆最简略的方法是:先看左面是否有来车,没有来车才走入车行道;再看右面是否有来车,没有来车时就能够安全横过道路了
横过道路不走人行横道,轻率乱穿,或在汽车已经邻近时急仓促过道路,都是十分危险的举动行人信号灯红灯亮时,克制行人横过马路,行人必需在人行道上品候行人信号灯绿灯亮时,准许行人从人行横道内经由过程 行人信号灯绿灯闪耀时,不准行人再步入人行横道;已经在人行横道内的行人小学禁毒知识讲座稿应加快步伐安全经由过程随心闯越“红灯”,遇遏制信号超越遏制线或乱穿马路,都是违反交通法规的不良行为,必需坚决避免
2、各行其道
道路上的断绝设施好比是一座座墙,一条条“分界线”,车辆与行人是不能轻率超越的肆意钻越和跨越断绝设施,是一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必需坚决予以避免作为一个守秩序、讲文明的人,应该根据“行人走人行道,过马路走横道线”和“骑脚踏车走非机动车道”的划定,严酷“分道通行”,养成杰出的交通习惯
3、团体外出
上学、放学、游春、秋游和其它团体外出勾当时,步队应该如何摆列?走路应该如何走?横过车行道应注意些啥子?这些都是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
团体外出,要有西席带领在没西席带领的情况下,要推举一位“路队长”来管理步队;外出时要整好队,横列不宜超过二人;行进时,应靠右侧走在人行道上,不能小学卫生保健知识走入车行道队员应笃守纪律,不能轻率脱离队伍,不能相互追逐戏闹,不三五成群地并肩行走或交通拥挤的地方聚集、逗留,以免影响他人通行
步队横过车行道时,应走人行横道在有信号灯的地方,要在绿灯亮时通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地方横过车行道,要在暂没有来车时抓紧时间经由过程如果来往车辆较多,应在人行道上或路边耐烦等候,不要轻率乱穿,更不要在车辆邻近时急穿
七、安全横过道路
4、乘车
乘坐大众车辆,应该笃守大众秩序,讲求社会公德,注意交通安全
候车时,应依次列队,站在道路边或站台上品候,不该拥挤在车行道上,更不准站在道路中间拦车上车时,应等汽车靠站停稳,先让车上的乘客下完车,再按次序上车,不能争先恐后上车后,应主动买票,主动让座给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或怀抱乳儿的乘客车辆行驶时,要拉住扶手康健保健摄生,头、手不能伸出车窗外,以免被来往车辆碰擦下车时,要依次而行,不要硬推硬挤下车后,应随即走上人行道需要横过车行道的,应从人行道内经由过程;万万不能在车前车尾急穿,如许很不安全
5、道路不是游戏场
道路是为了交通的便当而制作的道路上车辆络绎不绝交通十分繁忙,如果咱们随心肠在道路上顽耍、游戏、追逐,把它看成“游戏场”,放学往后在道路拉开“场子”踢足球、打羽毛球,既故障车辆的通行又会被车辆撞伤,是不容许的在人行道上跳“橡皮筋”、跳绳、踢毽子,会给行人的通行带来困难,是故障交通的在道路上追追击打,车前车后乱穿,甚或相互扔石子,这就更容易出变乱了,别的一些同学,因为不懂得在道路上顽耍的危害性,甚或在道路中间拦车、追车、扒车和向汽车投掷石块,以此为乐,这是最最危险的举动,一旦被车撞倒,后果不胜保健食品 知识假想道路不是游戏场所,不能在道路上顽耍咱们要互相提示,大胆劝阻,当一名维护交通安全的“宣传员”
6、避让转弯车辆
当汽车的方向灯一闪一闪时,告戒人们,汽车要转弯了咱们应该注意避让转弯车辆
现代汽车的转向,都是寄托前轮来转向的汽车转弯时所占用的空间往往大于车辆本来就有的宽度前轮行驶的轨迹不与后轮的轨迹重合,也就是说,前后两只轮子不会走在同一条弧线上,而是有必然间隔差别的这就是汽车转弯的“内轮差”由于这种“内轮差”,使汽车转弯时,前轮可以经由过程道路的某一物体,尔后轮却不能经由过程
懂得了汽车转弯的基来历根底理后,咱们在道路上遇见转弯的车辆时,不能靠车辆太近,不要以为汽车的车头可以已往,就没有事情了实在如果你离转弯汽车太靠近,就极可能老年人的康健知识被车尾撞倒
将这些基本常识编成为了一首小歌谣送给大家:
交通安全最打紧
红灯停,绿灯行,交通路牌看细心
过马路,人行道,车辆来往要慢行
横穿马路,斑马线上请
走路不能到处玩,不吵不闹不能跑
迷了路,赶快找交警
天天服膺这几条,交通安全保你行
4、向同学们分发宣传材料和交通安全手册
咱们相信跟着《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日益深切人心,人们在享受汽车带来的利便快捷的同时都能高高兴兴上路,平平安安回家愿全社会都能存眷交通安全,共创杰出的交通环境,联袂建立福祉“家”园
很抱歉,因为您在网易相簿发布了违规信息,账号被屏蔽被屏蔽期间他人无法拜候您的相簿
去帮忙中心,相识如何从头恢复办事
小学生普法知识讲座 篇2
本刊讯4月28日晚,成都联通举行了一场名为“赢在起点”的高考知识讲座。成都联通会员客户及子女共计150余人参加讲座,迫切地与专家互动交流,了解相关信息并听取专家建议。
继去年开展的“赢在心态”、“赢在细节”高考系列关怀活动,成都联通客户俱乐部在2009高考阶段继续开展“赢在起点”高考讲座,内容包括考生考前准备、志愿填报指导及决策、职业规划测评等。
据悉,此次讲座,受邀专家首先对2008年高考招生录取形势作了简要回顾,随后对今年平行志愿进行解析并讲授应对策略。专家详细讲授了在新形势下高考志愿的决策策略,高考志愿决策流程和考生考前准备。家长和备考学生纷纷称赞讲座办得很及时,知识内容很受用。
汽车构造基础知识讲座 篇3
一、 汽车总体构成
现代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电气系统与车身四大部分组成,图1-1示出轿车的总体构成。
1.发动机
现代汽车发动机多数为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燃料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作功,通过活塞和连杆推动曲轴旋转产生动力,从而使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汽油发动机由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以及点火系等组成。
2.底盘
底盘接受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并可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底盘主要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与制动系等组成。
3.电气系统
电气系统包括汽车电源与各种用电设备,如蓄电池、发动机、起动装置与点火系以及照明、信号装置,还有车用空调等。
二、 汽车行驶基本原理
1.汽车的驱动力
汽车发动机的扭矩,经过传动系传递至驱动轮,而驱动轮上的这一扭矩,可使它对地面产生一个圆周力。同样,根据力的作用原理,地面对车轮将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地面反作用力与车轮圆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地面对车轮的反作用力就是推动汽车运动的力,称为汽车的驱动力,也可称为牵引力。
2.汽车的行驶阻力
汽车行驶时需要不断克服行驶中的各种阻力,这些阻力是:地面与轮胎的滚动阻力、空气阻力、上坡阻力与加速阻力。其中,滚动阻力与空气阻力,在任何行驶条件下均将产生。克服这种阻力就需要消耗功率。
图1-2示出滚动阻力、空气阻力与驱动力的关系。
3.汽车行驶的驱动条件
如汽车驱动力大于滚动阻力、空气阻力与上坡阻力之和,汽车将加速行驶;如驱动力等于上述阻力之和,汽车则等速行驶;而驱动力小于上述阻力之和,汽车只能减速行驶至停止。
当然,上述情况只有在车轮与地面不发生滑转才能实现。如车轮在路面上滑转时,增大驱动力只会使车轮加速滑转,汽车则不会前进。因此,汽车的驱动要受到轮胎与地面附着条件的限制。
汽车知识百问
?轿车有哪些类型
!常见轿车有普通轿车,敞蓬轿车与运动车。
按发动机排量轿车分为:
微型:1.0升以下;
轻型:1.0~1.6升;
中型:1.6~2.5升;
大型:2.5升以上。
六门或发动机排量4.0升以上轿车通称高级轿车。
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篇4
延长县消防中队指导员 贺瑞兆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咱延长县消防中队的贺瑞兆。很高兴今天能给大家讲一些消防安全方面的知识。
火灾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重要安全隐患之一。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使同学们能够撑握一些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增强同学们的自救自护能力。下面我将主要从防火、灭火、火场逃生自救三个方面和大家谈谈相关的消防知识。
消防工作,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首先我讲下防火常识。
1、不要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火灾。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要养成不玩火的好习惯,比如不随便用火柴、打火机去点燃报纸、柴草等易燃物品,不吸烟,不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特别是过节时,不要在易燃易爆场所(采油厂,油井,加油站、加气站等)周围燃放烟花爆竹。
2、养成良好的用火用电习惯。不私拉乱接电器线路,不在床上吸烟,要人走断电断气,尽量不使用热得快、电热毯、点暖气等简易的大功率电器,如需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严加看管,用完了及时关闭。家里有用天然气液化气的,万一哪天回家打开门发现屋里有天然气液化气味,那就是你家的天然气液化气泄漏了,在这种情况下,(设问,能不能开灯查看,问什么)记得千万不要开灯或者用电用火,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会引起燃气的爆炸。这时候你应该迅速给拨
打119电话报警,在消防队到来之前你可以慢慢打开自家的窗户,让可燃气体慢慢从窗户排出去。
3、爱护消防设备,保持通道畅通。为预防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防患于未然,人们在许多地方设置了消防设备。这些设备一旦被挪用或损坏,遇上火灾,人们就会束手无策。
(1)不要搬动、挪用或损坏室内消火栓中的水枪、水带、灭火器等。自己家楼上有室内消火栓的大家回家了可以检查一下看是否有水,水枪、水带是否齐全。
(2)不要随意占用市政消火栓,尤其是当发现消火栓损坏,漏水,井盖丢失要及时向消防部门或自来水公司反映。
(3)楼梯通道是发生火灾时人员脱险逃生的通道,也是抢救火场被困人员的必经之路,务必保持畅通无阻,不要在这些地方存放自行车和堆放杂物。
那万一发生火灾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我简单讲讲灭火常识。
1、发生火灾后要大声呼喊并迅速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主要说清楚以下信息:
(1)要讲清着火地方所在的乡镇、街道、乡村地址;地址信息越详细越好,如果有的地方没有一个明确的地址,那你就准备到最近的岔路口去接消防车。
(2)要说清是什么东西着火了,火着的大小了,以便消防部门调出相应的消防车辆;
(3)说明有没有人员被困;
(4)另外一点,路人和司机如果碰到打着警报的消防车,(设问,应该怎么办)一定要注意避让,不要和消防车抢道。这个是在交通法和消防法里有明确规定的。
2、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应自己设法进行扑救。在自救过程中,不要盲目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造成火势扩大蔓延。
3、扑灭火苗可就地取材,如用灭火器灭火或使用砂土、毛毯、棉被等简便物品覆盖火焰灭火。
4、及时组织人员用脸盆、水桶等传水灭火,有条件的尽量利用楼层内的室内消火栓出水灭火。
5、油锅、燃气灶具起火,应迅速关闭总阀门,迅速用锅盖等覆盖灭火,(设问,问什么)记得不能用水来灭火。
6、电器线路起火,应该先断电,后用干粉灭火器或水进行扑救。在没断电的情况下,(设问,为什么)千万不能用水灭火。
火灾无情,一旦发生火灾,同学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争分夺秒,快速离开。万一被火围困,更要随机应变,设法脱险。
1、平时要熟悉生活环境中的各种通道和安全出口,发生火灾后才能正确地选择逃生路线。
2、不要留恋财物,应尽快逃出火场。千万记住,逃离火场后切不可返回。
3、在浓烟中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弯腰行走或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为什么要弯腰走呢?这是因为烟气主要集中在上
层空间,你弯腰的话吸入的有毒烟气就会少很多。大家记住一个常识,在火场中人员伤亡的原因大多是被烟给呛死的,而不是被烧死的。所以如何躲避烟气这一点很重要。
4、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设问,应该怎么做)要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或者迅速脱掉自己身上着火的衣服。
5、在公共场所(如商场、剧院)遇到火灾,其内人员应听从指挥,向就近的安全门(安全通道)方向分流疏散撤离,千万不能惊慌失措,互相拥挤践踏,造成意外的伤亡。
消防工作关系到大家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全社会的和谐安定。因此同学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之余还要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识,培养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从自身做起,为大家创造一个安全文明的社会环境。
最后,提醒大家,马上放假了,夏天也到来了,同学们千万不要到水库,河流等深水区去玩水。每年都有因为到这些地方玩水而溺亡的案例。大家在新闻上也能经常看到相关的报道。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图一时的凉快而涉险到这些地方去玩水。
小学生防火安全知识讲座 篇5
小学生防火安全知识讲座
基本要求:小学生不得玩火。一是不得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二是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三是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在火灾现场,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坚持先逃生的原则。火灾的处理办法
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
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
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
发生火灾应如何报警?
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损失。火警电话的号码是 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格根据这个号码,每年的11月9日,被确定为消防安全日。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
1)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2)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5)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6)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8)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二、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三、家庭安全用电常识
1、入户电源线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2、入户电源总保险与分户保险应配置合理,使之能起到对家用电器的保护作用。
3、接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插座要安全可靠。损坏的不能使用,电源线接头要用胶布包好。
4、临时电源线临近高压输电线路时,应与高压输电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10KV及以下0.7米;35KV,1米;110KV,1.5米;220KV,3米;500KV,5米)。
5、严禁私自从公用线路上接线。
6、线路接头应确保接触良好,连接可靠。
7、房间装修,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要放在专用阻燃护套内,电源线的截面应满足负荷要求。
8、使用电动工具如电钻等,须戴绝缘手套。
9、遇有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救火。
10、家用电器接线必须确保正确,有疑问应及时询问专业人员。
11、家庭用电应装设带有过电压保护的调试合格的漏电保护器,以保证使用家用电器时的人身安全。
12、家用电器在使用时,应有良好的外壳接地,室内要设有公用地线。
13、湿手不能触摸带电的家用电器,不能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家用电器,进行家用电器修理必须先停电源。
14、家用电热设备,暖气设备一定要远离煤气罐、煤气管道,发现煤气漏气时先开窗通风,千万不能拉合电源,并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
小学生防震安全知识讲座 篇6
各位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当地中小学校受损和伤亡程度惨重。学校是人员高度密集的地方,这次地震灾害警示我们必须加强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提高我们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避险能力。
平时多一分防震的知识和经验,震时就能减少伤亡和损失。那么地震时我们怎么办呢?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人走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维持生命。
小学生普法知识讲座 篇7
1.1概述
我国大约每用电不到2亿千瓦时即死亡1人, 而经济发达国家每用电30~40亿千瓦时才死亡1人。可见我国触电死亡事故率远高于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就农村用电而言, 我国虽然已进行了大规模的电网改造, 用电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但近几年的统计表明:农村触电事故是城市的6倍之多。其主要原因是:农村用电条件差, 未规范安装使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村民安全用电意识淡薄, 电气设备简陋且安装不尽合理;设备缺陷多, 电力线路陈旧、老化, 运行质量差;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低, 管理不严格;用电设备分散, 移动设备多, 用电环境恶劣, 用电设备超期服役;农民文化水平低, 缺乏电气知识和安全用电常识等。
1.2农村触电事故的特点
1.2.1农村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
统计资料表明, 每年二、三季度事故特别多;夏、秋季节触电事故多于春、冬季节, 特别是每年的6~9月事故最为集中。主要原因:一是夏、秋两季雷电暴雨频繁, 多雨潮湿, 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 容易漏电, 地面潮湿, 导电性增强, 容易构成导电回路;二是天气炎热, 空气湿度大, 人体多汗, 皮肤电阻下降, 触电的危险性较大;三是正值农忙季节, 农村用电能量增加, 接触和操作电气设备的机会明显增多, 再加之夏季农民朋友喜欢赤脚露臂, 身体失去了衣物的绝缘保护作用, 触电危险程度增加……以上种种不利的条件, 加上主观上的麻痹大意, 夏、秋季节便成了农村触电事故高发季节。
1.2.2农村低压触电事故明显多于高压触电事故
农村低压触电事故远远多于高压触电事故。主要原因:一是人们接触低压电的机会多, 人们大多不容易接触高压电网, 而低压电网覆盖面大, 点多线长, 分布于乡村的各个角落, 用电设备多, 因此人们触及的机会也多;二是农村配电设备简陋, 线路架设不规范, 管理不严或缺乏管理;三是人们对低压设备和线路容易产生麻痹思想, 缺乏用电安全知识的人员接触低压电力设施的机会多;四是农村家用电器的大量普及, 使人体接触电器机会增多。应当指出, 对专业电工来说, 情况是相反的, 即高压触电事故比低压触电事故多。
1.2.3单相触电事故多于两相触电事故
农村用电, 因接触单相用电设备的概率明显高于三相设备, 单相设备又存在流动性大, 安装不尽规范, 保护措施不完备等问题, 所以造成农村单相触电事故明显多于两相 (指相对相) 触电事故。
1.2.4农村触电事故多发生在电气连接部位
大量事故统计资料表明, 农村大多数触电事故发生在接线端子、缠接线头、压接线头、焊接接头、电缆头、灯头、插头插座、开关电器、控制电器、熔断器等处。主要原因是这些部位机械牢固性较差、接触电阻较大、绝缘强度较低, 容易发生短路、接地和漏电。
1.2.5农村临时用电使用临时性设备、移动设备、携带型设备用电事故多
据近几年的统计, 农村触电死亡事故90%以上是由于临时用电 (含移动用电) 引起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临时用电多, 每到农忙季节, 农村许多场所需要临时用电, 例如麦场用电、小水泵灌溉、大棚浇菜、田间脱粒等;二是农村在安装这些临时用电设施时, 不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 甚至私拉乱接, 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三是运行的移动设备和携带型设备紧握在手中, 不但接触电阻小, 而且一旦触电就难以摆脱电源;四是设备经常移动, 工作条件差, 设备和电源容易发生故障和损坏;五是设备移动后, 非专业电工给设备接电源线时, 保护地线与工作中性 (零) 线很容易接错, 一旦接错就会造成触电事故。
1.2.6架空线、进户线触电事故多于室内线触电事故
农村架空线、进户线触电事故多于室内线路触电事故。主要原因:农村架空线、进户线在室外, 容易受到雷击、大风、泥石流、滑坡等不可抗外力, 以及村民在电线杆上拴耕牛、在电线杆周围取土、农用车辆撞击等人为因素影响, 造成架空线接地、断线等故障, 农民朋友赤手拨拉、捡拾断落的带电导线, 也会造成触电事故。同时, 一些农村分支线路不安装剩余电流断路器, 也是导致架空线、进户线触电事故多于室内线路触电事故的原因。
1.2.7错误操作和违章操作造成的触电事故多
统计表明:乡镇企业、家庭作坊、家庭生活用电, 发生触电事故85%以上是由于错误操作和违章操作。主要是由安全教育不够、安全意识淡薄、安全制度不严、安全措施不完善、操作者素质不高、不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安装使用电器、对电器说明书中的安全警示语置若罔闻等原因造成的。
1.2.8打工的农民工触电事故多
农民工触电事故多。一是因为农民工从事的大多是危险行业, 如矿业、建筑、机械等。由于这些行业的生产现场经常伴有潮湿、高温, 现场混乱, 移动设备和携带式设备以及金属设备多等不安全因素, 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二是因为农民工大多没有经过培训, 文化程度又低, 缺乏必要的电气安全知识。三是因为农民工有懒散的习惯, 责任心不够强。
1.2.9农村触电死亡者以青壮年男性居多
从农村触电死亡者的年龄来看, 以青壮年男性居多。因为这类人一般是农村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 也是家中电气设备的主要操作者, 甚至是电气设备的维修者, 但他们对电气知识或一知半解或知之甚少, 盲目蛮干是造成农村青壮年男性触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
1.3线路和电气设备漏电
线路和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绝缘机械损伤、老化、受潮、使用不当等原因, 都会发生漏电现象。按有无危害可分为无危害的正常漏电 (也称自然漏电) 和有危害的不正常漏电 (也叫故障漏电) 。
1.3.1线路和电气设备的自然漏电
所有的线路和电气设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漏电, 主要由电容性漏电流 (电气设备的带电体与金属外壳之间、线路和大地之间存在着分布电容, 由于电容“隔直流通交流”而起到传导交流电的作用, 因而产生电容性漏电流) 和电阻性漏电流 (电气设备的带电体与金属外壳之间、线路和大地之间是绝缘的, 但绝缘电阻不可能无穷大, 因此会出现泄漏电流) 组成, 均匀地分布在线路和电气设备中, 可以称为是自然漏电, 产生的电流叫自然漏电电流。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线路和电气设备, 自然漏电电流是限定在人体可以承受的电流范围之内的, 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
线路和电气设备的自然漏电电流可用专用仪器测出。对于电力线路, 自然漏电电流与导线的截面积、架设方式、采用的绝缘材料以及温度、湿度、线路的长度有关。例如, 塑料绝缘导线比橡胶绝缘导线的漏电电流大约大1倍;穿金属管的线路漏电电流比穿塑料管的要大;穿管线路的漏电电流比架空线路的漏电电流大。根据实测结果, 常用的穿管线路, 每千米的漏电电流可达数十毫安;额定电流为25 A的电气设备, 在正常状态下漏电电流接近0.1 mA;农村用电容量较低的家庭用电线路, 正常情况下漏电电流约为1 mA;用电容量较大的家庭, 在阴雨潮湿天气, 漏电电流可达到6 mA;电动机启动瞬间的漏电电流, 约为正常运行时的3倍。
1.3.2线路和电气设备的故障漏电
线路和电气设备的故障漏电, 主要有电阻性漏电和短路性漏电2种。国家标准对线路和用电设备的安全性能指标有严格的规定, 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线路和用电设备, 带电部分与外露非带电金属之间的绝缘部分传到外壳的泄漏电流远小于人体感知电流, 对人身安全不会产生威胁。用电设备外壳电阻性漏电达到造成危害的程度, 主要是因为:线路和用电设备超期服役;线路和用电设备在潮湿环境中使用或进水;线路和用电设备绝缘损坏或严重污秽;线路和用电设备长期低压、过载运行等原因。
短路性漏电是不同相的线路之间、相线与中性线或地之间、用电设备外壳与带电部分之间的绝缘彻底损坏或击穿造成的。发生短路性漏电时, 线路或用电设备外壳漏电电压值接近或等于工作电压值, 其主要原因:一是绝缘严重老化、击穿、机械性破损;二是用户电源接线错误。
1.3.3线路或电气设备漏电的危害
线路或电气设备的正常漏电, 一般对人体没有直接危害。对人体有直接危害的是线路或电气设备的故障性漏电。故障性漏电是不该带电的带了电, 不该导电的导了电, 因此, 对人体危险性大, 在有可燃物的场所, 还可能引发火灾。当发生故障性漏电时, 短路性漏电的危害最大。由于线路、用电设备发生短路性漏电时, 外壳带电电压值接近或等于工作电压值, 此时人体接触用电设备, 加在人体上的电压是这种漏电设备的工作电压值, 危险性最大, 会威胁或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是造成人身触电死亡的主要原因, 必须立即排除。当线路或用电设备发生电阻性漏电时, 有无危险主要取决于漏电电阻的大小, 只要加在人体上的电压超过36 V, 人就有生命危险, 并且漏电电阻越小, 加在人体上的电压越高, 人体接触后触电的危险越大。用电设备的电阻性漏电也是人身触电死亡的原因之一, 应引起足够重视。
从技术上讲, 使电气设备达到100%的不发生故障性漏电事故是不可能的, 就是做到了, 代价太高, 也没有必要。从性价比上考虑, 采取一些技术措施预防线路、设备故障漏电事故是可行和有效的。
2低压剩余电流保护的一般方法
目前, 世界上通行的剩余电流 (触电、漏电) 保护方法有保护接地法、接保护中性线法、隔离变压器法、安全电压法、加强绝缘保护法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保护法等6种方法。
2.1保护接地法
蜜妍医学美容知识专题讲座 篇8
早秋是美好的,但是也略带哀伤与衰老的预兆,我们不免为年华逐渐老去而感到哀伤,或许我们真的无法挽留时间的脚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人都将发生功能性和器质性衰退的渐进过程,衰老,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幸免。
皮肤老化形式
皮肤衰老主要为自然老化与光老化两种形式。所谓自然老化是指老化由遗传因素引起;所谓光老化则是指紫外线损害在皮肤累积的反应。人体皮肤老化是自然老化与光老化相叠加的结果,另外,疾病、精神因素、营养、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都可在我们脸上增添饱经风霜的印记。
皮肤老化表现
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皱纹、松弛和萎缩等,另外,花斑状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良性肿瘤,癌前期病变、恶性肿瘤及毛发灰白等也是皮肤老化的征象。
我们期待衰老来得慢点,让青春年华在我们的人生岁月中流淌得更长。那么,对皮肤衰老的自然进程,我们是否就束手无策了呢?
活性营养成分抗衰途径
科学家通过长期研究发现,在化妆品中添加一些生物活性成分及营养成分,作用于以下几个途径,就可以有效地延缓皮肤衰老的进程,这几个途径是:改善细胞的生存环境,促进皮肤组织细胞的生长代谢;保湿与修复皮肤屏障;抗自由基损伤;抵抗紫外线;改善微循环。
蜜妍ECM系列化妆品是广州晖琳美容保健品有限公司遵循“健康美容”的理念研制开发出来的以高浓缩ECM(细胞间质蛋白)为核心成分以酶解冻干保鲜技术为核心技术的适合东方人肌肤特点的高科技平皱抗衰精品。
核心成分与核心技术
皮肤细胞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由多种蛋白质,如胶原蛋白、糖蛋白、弹力蛋白、蛋白聚糖等构成的有机环境。上述这些蛋白质统称为细胞间质蛋白(简称ECM),它是细胞的生存空间,也是细胞的活动场所,皮肤中ECM含量不足,细胞的正常生理代谢就会受到影响,出现一系列衰老的表现。
采用经酶解及冻干保鲜技术处理的高浓缩ECM,结合细胞生长因子、透明质酸、神经酰胺、多种维生素及植物萃取精华等成分精制而成的ECM系列产品护肤品,是专门为肌肤出现衰老征兆人士设计的平皱抗衰精品,其组方先进、科学、合理,从激活细胞、营养细胞、改善细胞生存环境,保湿修复屏障,抗自由基,抗紫外线,改善皮肤微循环等各方面起作用,是多成分、多途径、多靶向的全效型抗衰产品。
蜜妍ECM系列护肤品主要产品简介:
ECM柔净洁面啫喱 柔柔地清洁、涓涓地修复。
ECM柔润水分凝露 补充肌肤所需水分,莹润肌肤。
ECM再生平皱霜 深层滋养,延缓肌肤衰老。
ECM细胞再生冻干粉、再生精华元素 激活肌肤细胞,加强新陈代谢功能。
ECM活肤紧致源液 呵护细致,肌肤润泽饱满。
ECM细胞再生复合霜 快速渗透皮肤深层,促进皮肤再生。
ECM细胞再生修复凝胶 平抚肌肤皱纹,延缓肌肤衰老。
“蜜妍”,作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批准为技术推广产品的医学美容品牌,一直坚持维护人体皮肤的正常结构与生理功能,修复衰退和受损的结构和功能这个准则,将其贯彻于护肤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每个环节之中,因为我们坚信,整体、健康、自然是人体美的属性,肌肤之美源于健康。
小学校园欺凌知识讲座 篇9
蚌埠市双墩小学 2018年8月
小学校园欺凌知识讲座
辱骂殴打、拍摄半裸照片、持刀威胁„„近期一系列校园欺凌事件令舆论哗然。这些校园欺凌事件在让家长和社会各方惊愕的同时,也不禁让人思考:是什么让处于花季的孩子成为施暴者和受害者?校园欺凌难道仅仅是孩子之间的问题,是否也是家庭与社会的病症?如何让欺凌远离学校、远离孩子?带着这些问题,半月谈记者在北京、河南、安徽、湖南、宁夏等地进行了采访调研。
欺凌阴影笼罩校园
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呈现出参与人群低龄化,女生和留守、流动儿童屡成“主角”,严重暴力倾向,借助互联网炫耀等新特点,亟待引起关注。
低龄化趋势明显,女生和留守、流动儿童屡成“主角”
因为忙于生计,也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女儿上中学后,安徽合肥的哥周师傅从未接送过。但最近在“拉活儿”的黄金时段,他都挂起暂停营运的牌子,把车停在路边等候孩子放学。
老周的反常举动,源于连日来在网络上疯传的“学生围殴视频”和其他一些校园欺凌事件。如果女儿周围有什么异常,他希望能第一时间发现“蛛丝马迹”。
湖南一名初三女生遭遇几名未成年人殴打,并被拍下裸照上传网络;浙江庆元县多名初中生将一名小学一年级男孩捆绑后拳打脚踢,用烟头烫伤并拍摄视频;安徽怀远县某小学13岁的副班长向另外6名同学要钱,并逼迫同学吃污秽物„„
校园欺凌一直都有,但近年来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从涉事群体的角度看,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校园欺凌呈现低龄化趋势。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以今年1至5月媒体曝光的40起校园欺凌事件为例进行分析,发现75%发生在中学生之间,其中初中生占42.5%。在此次安徽怀远发生的欺凌事件中,按照受害学生的说法,他们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遭到勒索,那时这些孩子还不到10岁。
“以往校园欺凌当事人高中生多一些,现在初中生和小学生开始增加。”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九中学团委书记鲁泉说,无论是施暴方还是受害人,都呈现低龄化趋势。
其次,女生频频成为“主角”。大多数人对女孩群体的印象都是可爱的、乖乖的,然而近年来女生参与校园欺凌的案例越来越多,让人大跌眼镜。宁夏银川市第十六中学政教处主任闵生肃告诉记者,他所了解的校园欺凌事件,近七成有女生参与,而且“有女生参与,男生往往下手会更狠”。
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权益部部长魏炜就曾亲眼目睹女生参与的欺凌事件。魏炜告诉记者,他与朋友散步时发现一群穿校服的女生围着一名女生要东西,还打耳光。他的朋友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立即上前制止,可这群女生让他“走开,别管闲事”,态度十分嚣张。最后在报警的警告下,这群女生才骂骂咧咧地走开。“她们无所畏忌,毫无廉耻,简直让人匪夷所思。”魏炜无奈而痛心地说。
最后,在流动、留守儿童密集的地方,欺凌事件往往呈高发态势。记者梳理发现,当前校园欺凌事件不少发生在城乡接合部的学校,而这些学校正是流动、留守儿童聚集的地方。
“流动、留守儿童的父母往往忙于生计,很少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使得这些孩子要么因缺少保护,成为被欺负的对象,要么走上歪路,成为校园‘小霸王’。”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于娟娟说,在陌生的城市中,一些流动儿童无法找到自身的定位和价值,甚至被歧视,也很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施暴者或受害方。暴力倾向严重,借助网络炫耀
除了涉事群体的变化,当前校园欺凌在手段和方式上,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辱骂殴打、拍摄裸照、捆绑烫伤、械斗伤人„„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的报告显示,从2013年1月到2015年5月,有关校园欺凌事件的公开报道呈上升趋势,其中包括斗殴、性侵、敲诈财物等。
这份报告中统计了40起校园欺凌事件,其中九成以上造成人身伤害。校园欺凌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以55%的比例居首位。值得注意的是,有7.5%的暴力事件由“偏激心理”引发。
采访中,有教育人士表示,虽然没有统计显示当前的校园欺凌事件多于以往,但通过观察对比可以发现,现在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往往性质更为恶劣、手段更为极端。
“在施暴的同时,如今的校园欺凌还带有更强烈的侮辱性。”鲁泉说,用烟头烫、用针扎、扒光衣服、扇耳光等,这些行为会给受害者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以往校园欺凌比较隐蔽,有个别学生对同学进行敲诈勒索,都是在背地里偷偷摸摸地干,生怕被人发现。现在不一样了,欺负人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成了‘能耐’,基本公开化了。”于娟娟说,在一些学校,学生之间会形成团伙,甚至与校外人员勾结。
采访中,不少教育和法律工作者认为,与互联网结合也是校园欺凌的新特点。“有的学生在网上约架,发个帖子,写好时间地点,然后双方找人群殴。”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业务部主任赵辉指出,不少学生对于施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喜欢把暴行拍成视频上传互联网,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
专家表示,除了暴行本身,涉事学生的态度及心理也很让人担心,被打者大多选择沉默,而打人者则将其视为炫耀的资本。
欺凌背后,难以愈合的伤痛
“我走了,无期,不见”——这张纸条的背后,是陕西省蓝田县一名初中女孩无言的痛苦。5月6日,这名女孩因被嫁祸“在其他宿舍偷钱”,被多名同学殴打讹钱。
半个多月后,女孩家人辗转多地,终于在西安一家面馆找到了她。尽管随后她就读的中学对12名涉事学生进行了处分,但其父亲告诉记者,女儿回来后,心理阴影始终无法消除。她不愿意说话,不愿意去上学,“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把自己彻底封闭了起来,这让作为父亲的他又无奈又痛心。
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阶段,校园欺凌往往会使受害者心生恐惧,害怕与人交往,甚至产生对他人和社会的抵触乃至仇视心理。同时,校园欺凌的施暴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惩戒和教育,极有可能进一步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据2013年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公开的数据,过去10年,西宁市青少年犯罪人数占犯罪总人数的近40%,并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校学生。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也只有8种严重犯罪才会追究刑事责任。由于年龄原因,很多孩子实施校园欺凌却不会受到惩罚,这也容易使他们形成“藐视法律”的心态。
在亲眼目睹了欺凌事件之后,魏炜回到家,问身为教师的妻子,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学校和老师能做什么。“她说如果家长不配合,学校也很难办。对于这种状况,作为一名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人员,我确实很担心。不仅为受害者担心,也为施暴者担心,因为有太多‘问题’学生就是因为被学校和老师放弃,‘破罐子破摔’后走上犯罪道路的。”魏炜说,为了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关键是要做好预防和引导。
“很多未成年人在走上犯罪道路之前,已经有过严重不良行为,但遗憾的是,由于缺少相应的矫治措施,我们未能及时有效地阻止他们。”赵辉说,当前社会应提高对包括校园欺凌在内的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重视程度,做好预防工作,避免这部分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校园戾气从何而来
校园欺凌频发。是什么让一些本应单纯、天真的孩子充满戾气?拂去暴力阴云,记者发现,家庭防线的失守、学校教育的缺位和社会不良风气的侵扰是校园欺凌背后的主要推手。家庭结构失能和教育走偏
“在青春期之前,孩子身上出现的任何问题,家庭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于娟娟说,当前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父母没有尽到管教子女的责任。
据江苏盱眙县人民法院统计,去年,该院共判处青少年犯罪案件112件148人,其中绝大多数案件犯案者涉及留守儿童。“许多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还是缺乏父母管教。”盱眙县人民法院少年庭法官金刚表示,很多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些人许多年才回家一次,孩子的教育无人过问。
郑州市九十九中学是一所主要招收行为偏常的“问题学生”的学校。目前学校有100多名学生,30多名教职工。该校团委书记鲁泉告诉记者,从学校情况来看,出现问题的孩子超过80%来自单亲或类似单亲的家庭。
“我们曾做过调查,校园欺凌事件施暴的孩子中,有70%左右从小缺乏家庭关爱,甚至常常遭遇家庭暴力。因此,他们也往往选择用暴力宣泄自己的不满。”长期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合肥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林林说,在大多数人眼中,校园欺凌的施暴者十分可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孩子也很可怜,他们没有从家庭中得到应有的关爱。
一方面,家庭结构失能,使得孩子在成长中缺少关爱和教导,另一方面,一些家庭虽然看起来美满,家长对孩子也充满关爱,但由于教育理念和方法存在问题,也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
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权益部部长魏炜的妻子,是一名教师。她的班上有一名学生在校园内打了同学,她把其家长叫到学校时,家长一听说自家娃是“打人”的一方,还挺高兴,说这样才能不受欺负。
“宁做狼,不做羊”“不能吃亏”“不受欺负”„„如今这样的家庭教育观念有一定的市场。这些家长的本意可能是培养孩子适应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做生活的强者,但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单纯灌输这些观念,在不谙世事的孩子面前呈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社会图景:人与人之间只有恶性竞争,你不欺负别人,别人就会欺负你——这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这样的法则面前,文明、道德都成了软弱无能的象征。
一些家长这种明显走偏的观念,不仅使孩子遇到问题时倾向于用暴力方式解决,同时也让校园里一些原本稀松平常的“磕磕碰碰”,被上升到不可调和的程度。“以往同学之间发生点磕磕碰碰甚至无意伤害事件,通常都能通过调解解决。但现在调解的难度加大了。”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业务部主任赵辉告诉记者,曾有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在教室里做值日的时候,不小心把另外一个孩子的牙磕松动了,家长开口就要35万元的赔偿,少一点都不能接受。提出这样的要求,就很难有效调解,也会给对方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
中国儿童研究中心主任丛中笑指出,当前校园欺凌频繁发生,是一些青少年成长亚健康状态的积累和爆发,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不少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过分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性格和品德的培育。
学校教育存在两大软肋
采访中,不少教育工作者和专家指出,在校园欺凌背后,学校法制教育和德育的缺失不容忽视。
“教育部门对法制教育有专门的规定,要求做到进课堂、进教材,教师落实,课时落实,但现在看来做得还不够。”于娟娟说,一方面,学校没有法律教师人才储备,讲课的基本上都是政治、思想品德教师;另一方面,法律知识被分散在多本教材中,既不系统,也不深入,加上学校出于升学率的考量,并不重视普法,使得法制教育效果十分有限。“我兼任了几所中小学的法制副校长,但如果不主动联系,学校很少会找我。”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治理机制”课题组2014年曾开展过一项专门调查。调查中,65%的调查对象在回答“此次犯罪的原因”时选择“不懂法律”;64.7%的选择了“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60.5%的调查对象表示,如果知道犯罪的沉重代价,就不会实施违法行为。
法制教育缺失,加上学校和社会缺乏相应的惩戒手段,难以对校园欺凌行为形成警示和震慑作用。而本应对欺凌行为发挥重要预防作用的德育,其现状也十分堪忧。
采访中,不少学生告诉记者,德育课低年级时还能正常开,到了高年级基本就要给主课让路了。而且品德教育概念性内容居多,与实际联系不够。
还有老师指出,一些参与校园欺凌的学生成绩还是不错的,由于学校过分重视成绩,老师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间接纵容了这些孩子的行为。而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一些老师倾向于不管不问,任其自暴自弃。
记者调查还发现,其实一些学校和老师存在不敢管的情况。一些学生家长不愿意听到自己孩子表现不好的评价,也不愿相信自己孩子有暴力行为,一旦听到这些,往往就会情绪激动,与老师争辩,甚至打骂老师,造成老师与家长无法正常沟通。社会不良风气侵蚀渗透
“校园暴力是社会暴力的一种投影。如果社会上有用暴力解决问题的逆流,那么一些孩子就会模仿。”合肥市优秀教师、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小学老师吴盛曦认为,追溯校园戾气的根源,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现在的社会上,经常能够看到相互偶尔触碰就会引爆无休无止的争吵,甚至为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从因为让座问题上演“全武行”到怒打插队者,再到因为一次超车,互不相让,最后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大家的脾气似乎越来越坏。孩子也是社会的一员,这种社会戾气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成长。
湖南湘潭教师李佳璘说,目前市面、网络上的大量小说、游戏都包含色情、暴力情节,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非常容易受到影响。甚至连一些热门幼儿动画片里也开始出现“暴力美学”,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导致他们极易因盲目模仿、追求刺激而产生暴力冲动。
“不少国家都实行网络年龄分级,但我国这方面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丛中笑认为,十多岁的孩子正是表现欲和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如果不加以限制,很多孩子就会不自觉模仿从网络上接受的信息。
此外,当前社会上“一夜成名”“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也影响着校园。记者曾在一所小学六年级学生中做过随机调查,该年级一个班的毕业留言册上,同学们的近期心愿中超过四分之一是与金钱和物质满足相关的,如“捡到100000亿”“有一百万”等。班里的一位同学说,他们曾模仿福布斯排行榜搞过一个班级同学财富排行榜,根据父母接孩子的车辆档次及学生穿着,给同学排名,那些上榜的“富豪”很受人羡慕。
林林等人认为,上述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不良价值观对校园的侵扰。一些孩子不思学习,而是把获取金钱当做一种自我证明的手段,甚至用暴力手段敲诈勒索同学,模仿成人吃喝玩乐、打架斗殴。
一些网站和媒体也热衷炒作放大“炫”文化,这导致一些青少年认为“炫”能出名,进而模仿跟风。目前校园欺凌事件中一些施害青少年热衷于将自身行为的视频、图片等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就是为了“炫酷”。
为校园撑起保护伞
专家表示,治理校园欺凌,应遵循事前预防和事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在强化家庭的监护责任,净化社会风气,加强未成年人品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完善相关法规,为校园撑起保护伞。严守法律底线 加大矫治力度
专家表示,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反映出我国在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处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一定滞后和不足。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业务部主任赵辉说,她在中小学普法时,经常会被学生问到,自己不满14周岁,是不是无论做了什么事,都不用负法律责任。“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非常不正确的。”赵辉说,孩子们不懂法、对法律缺少应有的敬畏,这说明法制教育没有落实到位。
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未成年人出现严重不良行为,对其负有监护和教育责任的家长、学校并未承担相应责任。在监护人方面,虽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不满14岁的未成年人出现严重不良行为,父母会受到公安机关的训诫,但从实际情况看,这一措施效果十分有限。
针对当前校园欺凌低龄化的趋势,有专家指出,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但对于这一观点,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于娟娟等人并不赞同。他们表示,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看,对严重不良行为,应该以预防为主,惩罚为辅。“如果一个孩子十一二岁就已经是罪犯了,他的一生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但对于已经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相应的惩戒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工读学校以前起到了很好的预防犯罪的作用。”赵辉说,但目前全国范围内工读学校只剩下几十所,且都面临生源短缺,处境艰难。记者了解到,一个孩子进入工读学校,必须家长、学校、派出所三方同意,但现实情况是家长一般不会同意。
对此,赵辉建议,应该细化、明确进入工读学校的标准,比如可以参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评估,只要符合这些条件,就应当送到工读学校,专门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矫正是必要的。
法制教育也至关重要。在校园法制教育层面,于娟娟认为,学校应提高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把法制教育摆在和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确定教育内容,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制教育体系。
采访中,一些专家建议,应把中学生法制教育列入教学大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实践,如案例教育、法官指导模拟法庭等。通过法制教育进课堂,普及法律知识,形成对法律的敬畏,使青少年养成遵纪守法、恪守社会规范的行为习惯。
德育、心理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采访中,不少教育工作者和专家都提到,学校教学过分看重成绩,忽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校园欺凌事件多发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当在教育体系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格,让孩子学会通过理性的方式,化解压力、解决矛盾,减少偏常行为。
合肥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校长陈罡认为,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德育工作,采取更灵活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利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德育课的互动性,保证其效果;另一方面应该大力创建特色学校,明确学校的个性化培养目标,提升育人水平。
屯溪路小学早在十多年前就在安徽省率先推出小学生经典诵读特色课程。从最初的只“诵读经典”,到现在的不仅将经典诵读纳入校本课程,每周拿出专门时间授课,而且配套实施了多项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对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价值观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郑州市第八中学,从2005年至今,学校通过每周一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强化学生的道德约束,内容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此外,还倡导每天早上有晨颂、晚上有暮省,促使学生见贤思齐、反躬自省,提高道德水平。
心理教育的“空白”也是校园欺凌易发的重要原因。中国儿童研究中心在2011年至2015年规划纲要中,将“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列为重要目标。中国儿童研究中心主任丛中笑告诉记者,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建立,必须从早期开始,要进行循序渐进的心理辅导。“国家层面应该提倡建立一套体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涵盖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
郑州市第八中学的心理协会,通过沙盘游戏等活动,让受到校园欺凌的孩子有吐露心声的渠道。同时开展心理咨询服务,通过前期的情况摸排、问卷调查等,筛查受欺负和施暴的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发挥家庭作用 净化社会环境
屡屡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也给家庭教育敲响了警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合肥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林林认为,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应该及时捕捉孩子情绪的变化。例如发生在安徽怀远的欺凌事件中,家长发现孩子总是丢钱后,用打骂惩罚孩子,导致孩子与家长的沟通被堵塞,欺凌事件持续多年未被发现。
于娟娟说,现在不少父母不懂法,不知道如何以法律为武器保护孩子和让孩子加强自我保护,青少年法制教育首先应该从家长做起,比如通过社区的家长学校,或者发动学校组织专门的普法培训等。现在我们都强调法治社会建设,这其实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专家表示,为人父母不是简单的事,家长在思想观念上需要不断学习提高。如果家长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修养和品格,为人处世理智、平和、公正、正派,那就一定会通过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建设和谐家庭小环境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着眼于解决突出问题,为青少年成长打造更好的社会大环境。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校附近严禁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但现实情况远非如此。
郑州市第八中学政教主任马华林说,应该加强校园周边的治安联防,这样至少在校园周边发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几率会降低。“学校周边及学生经常走的路线,监控可以多装一些,既可以预防,又可以为事后取证提供保障。”
采访中,相关专家指出,防治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还需要采取综合手段和系统思维,比如平衡城乡发展、加强社区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强化对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的专门教育工作等,让更多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有父母、社区的关爱和引导,拥有一技之长,避免过早失学。
目前不少检察机关开始探索“柔性办案法”,聘请心理咨询师现场给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做“绘画心理辅导”,对他们的选色、布局、画风等进行观察,了解其内心深处的想法,并就他们的心理状态向其监护人提出建议。专家表示,这些措施都是有积极作用的。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参与进来,想方设法解决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其健康成长。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是一记警钟,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国外如何防止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一个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面对这一难题,美国、英国、日本、挪威、南非等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保护青少年不受校园欺凌的侵害。其中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政府充分重视
挪威是世界上最先发起反校园欺凌运动的国家之一。2002年8月,挪威各界人士共同发表了《反欺凌宣言》,向欺凌宣战,正式结成全国反欺凌联盟。
挪威较好的反欺凌成效,与其实行的“零容忍方案”密切相关。根据该方案,学校所有干预人员要时刻用“筛选标准”识别学生的违规行为,同时建立匿名报告系统,鼓励学生及时报告欺凌现象。学校要严格校规,防止欺凌者破坏学校公共资源以图发泄;构建受欺凌者的庇护所,有的学校专门设置了安全室;开设相关的反欺凌课程,训练受欺凌者应对欺凌的能力、欺凌者的移情能力以及旁观者的责任意识。同时,该方案要求重点监控课堂和课外活动。增加校园主要观测点的摄像头数量,尽可能使一切活动可视化、公共化,减少校园观察的死角。方案要求在教室活动中施行反欺凌教师负责制,强化教师在教室领导中的权威。
英国政府教育与就业部(教育与技能部的前身)于20世纪90年代前期发表了指南手册《别在沉默中容忍》。2003年11月英国政府教育与技能部出版了《反欺凌行动宪章》,鼓励学校和学生签署。同年,教育标准局提出了应对校园欺凌现象的指导性意见,包括发挥学生的参与作用、与家长密切配合、地方教育当局支持、加强师资培训等多方面内容。到2003年,67%的中小学制定了专门针对欺凌的措施。2005年3月,英国政府任命首位独立专员负责包括欺凌在内的青少年事务。为了提高全社会对于校园欺凌危害性的认识,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从2005年起, 英国政府在每年11月份举办全国性的反欺凌周活动,集中开展各种宣传,包括举办以反欺凌为主题的全国中小学生诗歌竞赛等活动,广泛宣传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地方层面也积极落实国家相关政策。
在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加强立法,通过制定欺凌行为认定标准和严惩欺凌行为,遏制校园暴力。除动手打人、吐口水、故意推搡、拍裸照等行为外,联邦和地方政府一系列立法还把言语辱骂、口头威胁和在公众场合故意嘲笑他人残障、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行为认定为欺凌行为。美国法律近年还规定,在社交媒体和网络辱骂、攻击或披露同学隐私,也构成欺凌行为。该行为通常称为网络欺凌。
美国政府规定,对未满18岁的校园欺凌涉案者,法院通常以辅导警告等方式处置。但如果后果严重且施暴者有前科,即便是未成年人涉案,也可以当做成人刑事案件审理,按成人标准定罪量刑。美国不仅对欺凌行为实施刑事惩罚,而且会严惩其同伙。
教师家长各尽其责
教师是直接与学生共处者,最容易发现欺凌现象,因此在应对欺凌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不少国家通过立法与培训的方式,强化学校和教师责任。
日本《防止欺凌对策推进法》规定,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要强化教师培训和研修,提高教师的资质,令其掌握有关提供咨询和支援以及其他应对欺凌的专业知识;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还要确保具备心理学、社会福祉学等专业知识的人才,以便学校要求向其派驻此类人员时能得到满足。学校必须制定相关计划,对教职员工进行防止欺凌的技能培训,提升其防止和应对欺凌的能力。
英国同样注重加强师资培训。一是在职前培养中,突出纪律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二是对在职教师进行反校园欺凌方面的专业培训。英国许多地方教育当局拨付专项经费用于教师的培训,帮助教师掌握识别校园欺凌、进行早期干预和行为矫正的方法。
防止欺凌并非学校和老师的单方责任,作为学生监护人的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日本《防止欺凌对策推进法》规定,监护人应当努力指导被监护的儿童养成规范意识,不使其实施欺凌行为。监护人在所保护的儿童受到欺凌后,要采取适当措施加以保护。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学校设置者、学校在采取欺凌防止措施时,监护人要努力给予协助。当然,为了避免过于强调监护人职责以至于学校怠于构筑欺凌对策,日本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对监护人义务的规定不得理解为减轻学校设置者和学校的欺凌防止责任。
美国也非常注重加强父母管教子女的责任。如果学生欺负同学,学校会马上要求其家长开家长会;如果未成年学生因欺凌行为而被送到青少年法院,父母也要一起进入司法程序;如果法官认定孩子欺凌行为与父母不法行为(如吸毒、酗酒)有关,法官可以把孩子的监护权转移到寄养家庭;如果父母管教不当,法官会要求父母上训导课程,学习如何合法管教子女;如果子女的欺凌行为造成他人受伤,父母必须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在法国,不能承担教育责任的家长,会受到取消社会补助的惩罚。
重视协调与机制建设
如上所述,反校园欺凌需要多方合力,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的协调工作与机制建设就显得非常必要。
在南非,学校安全委员会不仅要制定欺凌行为的预防和解决措施,而且要定期组织家长见面会。见面会的时间最好是家长下班以后或者周末,主要讨论学生的近期状况、学校的政策和其他事宜。当需要家长协助解决问题时,安全委员会要安排家访或校访。
日本《防止欺凌对策推进法》规定,教师、公共机关职员、监护人以及其他人员一旦发现有学生遭遇或可能遭遇欺凌,必须立即向学校报告,学校立即对有关事实进行调查,并向学校设置者报告调查结果。学校认为确实存在欺凌事实后,为了制止和防止再次发生欺凌行为,应在具有心理学及社会学等专业知识人员协助下,对受害学生和监护人进行持续性支援,对行为实施者和监护人分别进行指导和提供咨询,学校对实施欺凌的学生可决定让其不与被欺凌者同在一个教室学习。学校认为欺凌行为可能构成犯罪的应通报当地警察,并配合警察采取有关措施。校长及教师对正在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若认为有必要可依据《学校教育法》对其实行惩戒措施,但不得体罚学生。为了给学生创造安心接受教育的环境,基层教育委员会可采取措施让实施欺凌的学生停课,但教师和校长不得作出这样的处罚决定。日本文部科学省还通过颁布通知的方式指导学校正确适用这一措施,避免给学生造成伤害。
【小学生普法知识讲座】推荐阅读:
小学生国防知识讲座07-23
小学生法律知识讲座10-02
小学安全教育知识讲座05-16
中心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06-16
小学防震减灾知识讲座08-27
小学安全法律知识讲座10-27
白界中心小学铁路安全知识讲座05-09
王口镇中心小学安全知识教育讲座07-11
金湖县实验小学禁毒知识讲座07-19
来龙小学校园法制教育知识讲座20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