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建筑论文(共8篇)
火灾建筑论文 篇1
基于火灾特点分析建筑工地火灾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深入发展,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也在不断推进,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和内部装修工程日益增多,建筑工地火灾也随之频繁发生。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笔记从建筑工地火灾事故的特点,与大家共同探讨建筑工地火灾的成因及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地火灾特点对策
1引言
近年来, 全国各地建筑工地火灾事故频发,造成了多人伤亡和重大损失财产,教训十分惨痛。如:2008年7月2日,北京大学奥运乒乓球馆发生火灾,过火面积达1000平方米;2008年10月9日,哈尔滨市经纬360大厦发生火灾,过火面积达2000平方米,直接财产损失为215.59万元;2009年2月9日,央视新址北配楼发生火灾,在火灾救援过程中造成1名消防队员牺牲,6名消防队员和2名施工人员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亿余元;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号公寓大楼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火灾成因,寻找建筑工地火灾的预防及对策,2建筑工地火灾的特点
2.1建筑火灾具有突发性。
一般情况下火灾隐患都会有较长时间的潜伏期,我们往往会忽视它,造成了小隐患酿成大祸。火灾的发生大多都是难以预料的,很多时候都在大家不知不觉中产生,特别是建筑火灾,地方大、材料多,很多地方都没人管理,造成火灾突然发生。因此,建筑火灾具有突发性。
2.2建筑火灾具有多变性。
建筑火灾的多变性主要表现在其引起火灾原因的多样化,可能是设备超负荷、可能是人们的一根烟头、也可能是没有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等等,而这些火灾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更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火灾后果。因此,建筑火灾具有其多变性。
2.3建筑火灾具有复杂性。
建筑工地火灾发生时,很多构件纵横交错、互相牵连,建筑材料混杂堆放,沙浆水泥堵塞场地,地面坑洼不平,给灭火救援行动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建筑工地火灾具有复杂性。
2.4蔓延途径多,易形成大面积、立体式燃烧。
建筑工地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堆放各种木料、油漆、油料、沥青、架板、各种装饰材料、复合管材、焊接用的氢气瓶、氧气瓶、乙炔以及生活取暖用的燃料等,而且建筑的防火分隔基本上都不完善,消防设施还未配备到位。在火灾发生时,火灾蔓延途径多,易形成大面积、立体式的燃烧。
2.5易造成建筑倒塌事故。
在建工地火灾发生后,因工程质量问题或燃烧时间长,使承重构件丧失承重能力,极易导致部分或整体倒塌的灾害。
2.6灭火救援工作存在困难性。
当建筑工地发生火灾造成建筑倒塌时,往往会使正在扑救火灾的消防队员受到着火建筑倒塌的直接伤害,极大地削弱了现场灭火救援能力。救援力量既要抢救倒塌埋压人员,又要灭火,救援难度剧增。3建筑工地火灾的成因分析3.1用火用电违章作业,设备维护不到位。大部分临时建筑物内电器设备在采购、敷设、安装时都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严格把关,电器设备质量不合格、电线私拉乱扯等现象严重存在电气火灾隐患。部分临时建筑内居住的工人为了用电方便,存在有擅自拉接电线和安装插座、使用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建筑工地上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长时间使用碘钨灯等大功率电器等现象,给临时建筑带来了较大的火灾隐患,容易因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等引发带电设备火灾事故。在建筑工地上,很多用电设备、设施工作环境经常和水、泥浆打交道,由于维修保养不及时,破损、老化严重,造成用电设备、设施绝缘性能下降,而现场电工对这些用电设备、设施不能定期进行维护或更换,极易引起火灾。
3.2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
大多数建筑工地的人员来自农村,年龄大小不一,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有经过消防知识培训,缺乏消防知识,安全意识差,不懂国家法律法规,技术单一,顾此失彼现象严重,这都是导致火灾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
3.3消防宣传工作难度大。
由于工地人员多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对防火意识不够强,没有人去专门对他们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宣传教育,他们也不懂得怎麽去使用灭火器和掌握扑救火灾的措施,加上建筑工地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一些工人都为短期的临时工,消防宣传工作无法及时跟进。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将无从灭火,势必引起大的火灾事故。
3.4工地“三合一”现象难以消除。
许多建筑工地由于场地限制,人员住宿、建材存放以及食堂集中在一起,无明显分隔,甚至一些工地存在“三合一”,加之管理跟不上,人员素质跟不上,从员工到管理人员大都缺乏最基本的安全知识,这就给火灾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3.5建筑工地临时水源不足,现场供水难度大。
水作为主要的灭火剂,在火灾扑救中不可获缺。然而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些建筑工地未及时设置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特别是一些高层建筑施工时未及时按要求设置临时水源,对工地周边的池塘、湖泊、市政消火栓等天然水源的清理、维护不到位。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因不能第一时间保障消防供水,容易使火灾扩大蔓延而使小火酿成大事故。
4建筑工地火灾的预防及对策
根据建筑工地火灾的特点及其成因的分析,在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切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形成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消除在日常建设过程中的疏忽与
漏洞,规范管理,消除火灾隐患,确保工程建设消防安全。
4.1责任落实到位,做到“谁主管、谁负责”。
建筑工地的防火工作必须强调领导责任制和消防安全责任制。各工地项目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从施工、监理、建设单位人员至上而下,制定措施,落实人员,明确分工,细化责任,逐级负责,把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真正落到实处。总承包单位在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分包队伍的消防安全管理,对分包单位要有制约机制,要克服只抓工程质量和进度,不抓消防安全的错误思想,真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
4.2严格各类场所和危险品材料的分区管理。
在建工地施工现场功能众多、布局复杂,既有施工操作场地、原辅材料堆场、仓库,又有办公区、生活用房等辅助设施。施工中油漆、装饰、涂装、电焊等高危作业,生产生活电气线路繁多,都极易引发火灾。必须将施工现场的固定动火作业、易燃易爆材料存放、易燃废品集中站等高火灾危险性场所和临时办公区、生活区等场所进行区域划分,以减少火灾发生概率,对一些易燃易爆的材料进行归类存放和保管,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使用要进行严格管理;对其储存、使用采取总量控制,责任到人,落实措施、严禁违章,杜绝隐患。
4.3加强建筑工地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
临时消防设施是实现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的保证,临时消防设施主要包括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应急照明、灭火器。临时消防设施可尽最大可能利用既有水源。同时考虑到成本问题,消防水源可尽量选用天然水源,市政消火栓,周围建筑或自身消防水池,实在无法解决的,再要求设置临时消防水池,对火灾危险性低的丁戊类厂房,低层、多层住宅小区和办公楼,体积小于10000m3的多层公共建筑(公共娱乐场所内装修除外)可不设临时消防水池。
4.4严格管控日常的用火用电,建立巡查制度。
施工单位要认真做好工地施工过程中的用火用电工作,特别是下班期间的施工工地的管控,要加强日常巡查制度,除巡查工地内部和周边情况外,在一些重要节假日还必须扩大巡查范围,特别周围一些燃放烟花爆竹的燃放。
4.5加强消防宣传和培训工作,强化防火意识与灭火技术。
由于建筑工地人员的特殊性,消防部门和施工单位要积极开展集中培训工作,其内容主要包括火灾的一般规律、特殊工种作业消防安全、灭火器材的使用以及初期火灾的处置和报警等等,以进一步提高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 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年鉴(2004-2009).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2009)
[2] 张国春.关于建筑施工现场火灾隐患及防范对策[J].施工管理,2003, 4:21-22.[3] 潘风琴.建筑监理应如何确保施工安全[J].建筑科学,2006,17:119.[4] 陈岩,袁春.关注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安全.2007,3:27-31
火灾建筑论文 篇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从个别的单体建筑发展为现代化城市中林立的高层建筑群,其中一些高层建筑已成为中国新兴城市的标志。根据中国公安部消防局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内地共有约190 000座高层建筑,包括约125 000座居住建筑和近70 000座写字楼、酒店和医院等公共建筑,其中1 699座的高度超过了100 m。
2008年竣工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SWFC)高492 m,占地面积381 600 m2,是目前中国最高建筑。2007年8月14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在施工过程中因焊接作业不慎发生火灾,火势从26层迅速向上、下两个方向蔓延,导致包括83、52、50、26、18和2层在内的6个楼层同时燃烧。得益于科学合理的高层建筑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和先进的消防车辆设备,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在火灾发生后71 min就成功扑灭火灾。
1 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大型标志性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中国政府特别是消防监督部门以及规范编制单位、建筑师、工程技术人员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越来越重视,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不断强化了消防监督执法。
1982年12月8日,作为中国第一部全国性高层建筑防火规范的GBJ 45-8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试行)》(以下简称“高规”)发布,并于1983年6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共分为8章:总则;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消防给水和固定灭火装置;防、排烟和通风、空气调节;电气。根据该规范,“高层建筑”可以按照建筑层数和高度进行定义。对于住宅建筑,10层及以上的建筑为高层建筑;对于公共建筑,高度在24 m以上的为高层建筑。高层厂房等工业建筑不适用于该规范,而应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在“高规”的起草过程中,规范编制人员深入研究了世界各国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包括1974年巴西圣保罗市造成227人死亡的焦马大厦火灾、1980年造成84人死亡的美国拉斯维加斯米高梅大饭店火灾。同时,还对包括NFPA 101《生命安全规范》以及前苏联、法国、德国和日本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了研究和借鉴。1982年版“高规”是中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里程碑,其很多内容已成为中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基本原则。该规范强调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引入了先进的消防安全和火灾防控理念,尤其突出了在高层建筑施工阶段应采取的各项消防安全措施。1995年、1999年、2001年和2005年,该规范分别进行了修订,既汲取了高层建筑火灾的教训,也体现了新的消防科学技术发展成果,从而有效地促进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水平提升。
“高规”最重要的修订内容之一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安装要求。1982年版“高规”只要求在“重要”建筑,如医院、百货大楼、高级旅馆等的“重要”部位,如舞台、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等公共活动用房、走道、仓库等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而2005年版“高规”则要求几乎所有公共高层建筑特别是具有娱乐功能场所的高层建筑必须全面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在制、修订“高规”等有关消防安全标准规范的同时,中国也加强了有关消防安全管理的立法。1984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规定:“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必须执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关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根据1998年9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应当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经审核同意后方可施工——该规定有效降低了高层建筑的火灾风险。2009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施行,新《消防法》对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进行了重大改革,只有大型人员聚集场所和特殊建筑需要得到当地消防部门的批准,其他建筑只需向消防部门备案并接受抽查。这项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建设单位、设计
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高规”的主要不足在于其只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高层建筑,对于已有建筑则没有提出诸如补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系统的“追溯”性要求。同时,也急需制订有关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规则或标准。
2 高层建筑火灾
虽然2000年以前的高层建筑火灾统计数据并不系统和完善,但几起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却至今记忆犹新。中国第一起引起广泛关注的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在1985年4月18日深夜,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天鹅饭店发生火灾,起火点在11层。这座14层的框架-剪力墙建筑长64 m,宽15 m,高47 m,建筑面积17 814 m2。这起火灾导致包括6名外国人在内的10人死亡,起火原因是住在1116房间的美国人酒后在床上吸烟。他被火和烟惊醒后逃离现场,既没有关闭房门也没有及时叫醒邻近房间的人员逃生。火势迅速蔓延到走廊,23∶40,起火房间对面1123房间住的一位日本客人发现起火,马上叫醒同层的另外几位客人后一起逃生。11层的其他客人就没有这么幸运,在消防队到场前,有9位客人因忍受不了烟火熏烤而从11层跳楼摔死。随着火势扩大,天鹅饭店陷入恐慌和混乱之中。到19日00∶37,哈尔滨市消防支队才接到第一次报警——此时火灾已经发生了一个多小时。接警后哈尔滨市消防支队迅速出动34台消防车、115名消防队员,责任区中队在接警6 min后就到达了现场,成功营救了19位客人,02∶14,火灾被彻底扑灭。
火灾调查揭示了这起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一系列原因。首先,由于该饭店设计、建造于1982年“高规”颁布之前,没有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次,由于房间与走廊之间、房间之间的隔墙只砌筑到天花板,吊顶内的空间在水平方向完全贯通,造成火势通过过空调系统迅速向走廊和其他房间蔓延;第三,天鹅饭店消防安全管理混乱、没有组织开展过消防安全疏散应急演练。
2008年1月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高层建筑火灾。德汇国际广场是一座集大型批发市场和写字楼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大火席卷了德汇国际广场和相邻的德汇酒店,在燃烧27 h后才被扑灭,共造成3名消防队员和2名平民死亡,火灾直接财产损失3亿元人民币。
德汇国际广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由几个不同体量和高度的大型高层建筑通过连廊连为一体。发生火灾时德汇国际广场正在进行三期工程的施工,在紧邻建筑物的区域搭建了两排、总面积约2 000 m2的临时商铺,堆积的大量货物占用了消防通道,火灾期间严重阻碍了消防车通行。德汇酒店是一座18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通过8层的连廊与德汇国际广场二期7层的批发市场相连,德汇酒店的2、3层也有一座批发市场。
20∶25,乌鲁木齐市公安消防支队接到火警后迅即启动高层建筑火灾应急预案,调集3个消防中队的18台消防车和61名消防队员赶赴现场。20∶30,乌鲁木齐市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接到报告后立即指示增调包括2个特勤中队在内的6个消防中队增援。20∶33,当驻地位置在2 km外的辖区消防中队8台消防车和25名消防队员赶到时,火灾现场一片混乱,火焰迅速蔓延并吞没了德汇国际广场的部分连廊,大量人员被困在连廊和德汇酒店。由于商场和仓库内可燃物高度密集、火灾荷载大,而且大量的摩丝、发胶、气体打火机气罐等易燃易爆物品连续爆炸,加剧了火势,给火灾扑救增加了难度。辖区中队到场后迅速组织力量控火救人,从德汇酒店成功疏散了120名被困人员。
20∶49,乌鲁木齐市公安消防支队值班领导到场并成立了现场指挥部。20∶55,乌鲁木齐市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到达后,迅速对火情和灭火战斗进展进行评估,要求消防人员在营救被困人员的同时,通过云梯车和水炮射水控制火势向其他部分蔓延。到21∶05,现场已有超过430名消防队员和84台各类消防车辆——包括1辆54 m举高车,2辆40 m直臂云梯车,1辆32 m登高平台消防车,1辆20 m直臂云梯车,5辆16 m高喷车,2辆机场专用美洲豹消防车,2辆机场专用T3000消防车,18辆重型泡沫消防车,27辆重型水罐消防车,14辆轻型水罐消防车,8辆抢险救援车,2辆器材保障车,1辆通信指挥车,以及10台市政洒水车,6台推土机,8台大吨位自卸车以及2台救护车。
21∶1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总队总队长到达现场,确定了“救人第一、确保重点、全力控制火势蔓延”的灭火作战方针,启动了政府应急救援联动机制,调动一切可用的灭火和救援力量参与救火行动。
虽然现场灭火救援力量不断增强,但火势仍持续蔓延,到22∶40火灾已失去控制,德汇国际广场的主体和德汇酒店都笼罩在浓烟中。一个深入火场的救援小组在德汇国际广场二期工程7楼发现并成功救出3名被困人员;23∶30,这组救援人员再次进入德汇国际广场一期工程6层后被火势围困,现场指挥部先后派出多批救援人员增援,在6层走廊靠近楼梯处发现2名已昏迷的消防队员(送医院抢救无效牺牲);在火灾被扑灭后的4日15时,搜救小组在 6层走廊深处一个消火栓附近发现了第三位消防队员的遗体,经确定死亡原因为烧伤和窒息。
现场指挥部就建筑长时间燃烧后可能倒塌的风险与建筑专家进行慎重评估后,命令所有进入建筑内部的消防人员撤出大楼,并集中力量清理建筑外的临时商铺。受强风影响,火焰吞没了德汇国际广场的大部分建筑,并
继续向德汇酒店蔓延。现场指挥部命令消防队员全力将火势控制在德汇国际广场内,并通过云梯射水防止火势向周围建筑蔓延。到1月3日凌晨5时,火势终于得到控制,并在当天23时左右被扑灭。火灾共持续了27 h,过火面积超过65 000 m2。
经过几个月的调查,专家组认定起火部位在德汇国际广场二期工程A段与B段之间斜坡道南侧经营拖把扫把的临时摊位,起火原因是外来火源意外引发火灾。调查表明,虽然德汇国际广场和德汇酒店全面安装了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火栓系统以及防排烟系统,但由于消防系统的维护和操作失当,造成了火势的迅速蔓延扩大。火灾发生当晚,德汇国际广场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像往常一样将所有自动消防系统设置在手动模式,当感烟火灾探测器动作报警后,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既未向消防部门报警,也没有将消防系统切换到自动模式,而是走到现场查看情况,并在自行扑救未果后逃离现场。火灾发生30 min后消防部门才接到报警,当赶到现场的消防人员要求启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水泵时,火势已经扩大,超过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灭火能力。同时,火灾发生前消火栓系统的部分控制阀门被关闭,影响了初期火灾的扑救。缺乏有效的防火分区和多数防火卷帘失效,德汇国际广场、德汇酒店通过连廊连为一体,是造成火势蔓延的主要原因。
如果说德汇国际广场火灾是典型的“传统”高层建筑火灾,那么2009年农历正月十五发生在北京的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在建附属文化中心火灾则可以被看成是“非传统”高层建筑火灾。这场火灾从大楼顶部蔓延至下部,从外部蔓延至内部,引起了消防界对传统高层建筑火灾预防和扑救方式的深刻反思。
在2009年2月9日夜,尚在建设中的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文化中心159 m高的屋顶发生火灾。当时正值元宵节,火灾是由于违法燃放烟火爆竹引起的。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占地面积2×105 m2,位于北京中心商务区。即将完工的文化中心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地上30层,地下3层,包括拥有241间房间的北京文华东方酒店、一个大型宴会厅、一间1 500个座位的剧院、录音棚、数码电影院以及展览设施。该大楼的南、北外立面外墙为玻璃幕墙,东、西外墙为钛锌板,板下的隔热保温材料为聚氨酯泡沫和挤塑板(XPS)。“钛锌板”是高纯度金属锌与少量钛和铜经电解精练而成的锌合金,熔融点为418 ℃,热容量大,液流性好,在火灾等高温情况下极易熔化流淌。聚氨酯泡沫和XPS为易燃物,燃烧时释放大量有毒烟雾。这些都造成了火势的迅速蔓延扩大。
20∶10左右,观看焰火的人们发现文化中心顶部冒出浓烟。20∶27,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119指挥中心接到火警,立即启动《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灭火救援预案》,调集包括辖区中队在内的2个消防中队共计11台消防车赶赴现场;随后,迅即升级警情,增调13个消防中队共计35台消防车进行增援。20∶36,辖区消防中队到达起火建筑底部时只有楼顶部分在燃烧,在了解到有几名工人被困在建筑内部后,5名消防队员进入大楼。消防队员乘坐电梯到达楼顶时,火势已经扩大,在连接消火栓立管时发现管道内无水。下撤的消防队员在14层营救1名被困的工作人员,在引导其下楼过程中,他们被迅速发展的火焰和浓烟困住,30岁的中队指导员将呼吸器让给被困的人员,自己因烟雾吸入性窒息牺牲。
钛锌板和XPS在火焰灼烧下很快流淌、燃烧,助长了火势和浓烟的蔓延扩大,燃烧的隔热材料使火焰从屋顶蔓延至大楼各个立面,被高温熔化的钛锌板流下的金属熔液又点燃了面板和隔热层,火势进入三维立体猛烈燃烧阶段。到21时,现场已经有27个消防中队、85台各类消防车辆和595名消防队员参加扑救。
此时火势异常猛烈,整个大楼笼罩在浓烟和烈焰之中,火光映红了天空,高温燃烧灰烬、破碎的幕墙玻璃纷纷坠落。阴燃的隔热材料使火焰蔓延至大楼的防水层,进而蔓延到大楼内部,引燃了建筑装饰材料。此时火势已经发展成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三维立体燃烧。贯通5至26层的中庭此时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烟囱,向上翻滚的浓烟最后突破了屋顶花园的玻璃屋顶。文化中心周边建筑内的超过1 000人被疏散撤离,该区域包括北京主干道东三环均采取了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23∶18,被困楼内的2名消防队员和1位工作人员被安全救出。到午夜时,建筑外部的火势已被基本扑灭,至次日凌晨2时,外部和内部的火灾完全扑灭。火灾共造成1名消防队员牺牲、6名消防队员和2名施工人员受伤。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文化中心的东、南和西面外墙全部烧毁,内部大面积遭到火烧、烟熏和水渍损坏。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93号令),国务院成立了中央电视台新址“2·9”火灾事故调查组,调查确认火灾原因是业主单位违法组织大型礼花焰火燃放活动时火星落在屋顶引起的,建筑物过火、过烟面积21 333 m2(过火面积8 490 m2),火灾直接经济损失16 383.93万元。包括中央电视台工作人员在内的24人被追究事故责任。
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文化中心的消防系统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防排烟系统,但屋顶和外墙建筑材料的低耐火等级导致了火灾后严重的损失。(美国消防协会NFPA 285《含可燃组件的非承重外墙燃烧特性的评估试验方法标准》提出了对类似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文化中心的非承重墙的防火特性要求)。此
Summarization
参考文献
[1]China Fire Reviewand Casebook[M].Shanghai:Shanghai Scientif-ic&Technical Publisher,1997.
科学认识建筑火灾 篇3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建筑物火灾比例呈上升趋势。此类火灾致人死伤数量令人触目惊心,而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也呈直线上升之势。科学认识火灾,积极研究和探讨各类结构建筑物在火灾作用下的破坏、倒塌特点和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救援预案,对于减少此类火灾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筑火灾的发生和发展
火灾是由燃烧引起的灾变。火灾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燃烧三要素):①有火源或达到燃点的热源;②有可燃物质:③有助燃的空气(或氯、溴等强氧化剂)。三者若按一定比例有机会结合便会发生燃烧,当燃烧失去控制时,便会发生火灾。一般建筑物中都存在着可燃物质,而火源比比皆是。对于现代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主体结构虽不可燃,但由于功能日趋复杂,故火灾时有发生,并会造成巨大损失。
火灾的起因概括为:①人为因素。如未熄烟头、玩火、烟花爆竹、垃圾、纵火等:②设备原因。如设备高热、产生电火花、燃炉引燃、电焊等;
③自然原因。如雷击放电、地震、自燃等。
火灾过程是个三维无定常的过程。它包括湍流、流动、传热传质,相变和化学反应及其相互耦合的复杂的理化过程,涉及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相。火灾具有突发性、蔓延性和复杂的不确定性。建筑火灾是指燃烧作用下损坏建筑和设施,以致造成人员伤亡的灾变现象。最初起火在建筑物室内局部发生,逐渐扩散到其它区位,最后蔓延到整幢建筑物甚至周边建筑。
建筑火灾的三个主要过程
(1)明火初起阶段。明火初起,发生火灾的部位平均烟气温度较低,蔓延速度较慢,其破坏力还较小。明火初燃有可能是可燃物质已烧尽而熄灭;或是室温较低,封闭隔绝,又无充足氧气而熄灭;再就是具备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有较高的室温、有流通的空气等,火势越燃越烈,蔓延成灾。
(2)猛烈燃烧阶段。火灾由初起,变成全面燃烧的瞬间即称轰燃。火势轰燃时,在局部火焰高温区的作用下,使房间的可燃物气体膨胀猛烈燃烧,并迅速蔓延全面起火。高温灼热的气浪急骤扩散,室温高达1100℃。激烈的燃烧很难扑灭,轰燃后的受困人员已很难幸存。
(3)火势衰灭阶段。一般当室内可燃物资80%以上已烧尽,而室温也降至最高温度时的80%时,为衰灭阶段的开始,直至明火熄灭。
建筑火灾的扩散
建筑火灾的蔓延是通过热的传播进行的,其形式是与起火点、建筑材料、物质的燃烧性能和可燃物的数量有关的。常见的有5种形式:
直接延烧:即固体可燃物表面或易燃、可燃液体表面上的一点起火,通过导热升温点燃,使燃烧沿着表面不断地向外发展下去,引起燃烧。
热传导:火灾通过传导的方式进行蔓延,一是必须具有导热性能好的介质,如金属构件、薄壁构件或金属设备等:二是蔓延的距离较近,一般只传导到媒介周边介质。故其蔓延规模也有限。
热对流:这是火灾蔓延的主要方式,炽热的燃烧烟气与冷空气间相互流动,不仅在建筑物水平面扩展,而且在竖直井道中产生热对流,其烟气沿着各种井道楼梯间等以至流窜到屋顶而引燃大火。火灾在轰燃之后,门窗破坏造成空气对流,使火势更加强烈,其砖石结构内可达1100℃,木结构内能达1300℃以上。
热幅射:即热由热源以电磁波的形式直接发射到周围物体上,室内初起火灾的轰燃效应主要是热幅射造成的。建筑火场温度达干度以上,通过各种外墙开口部位,向外发射大量的幅射热,即可加速室内火灾的蔓延,也会对邻近建筑构成威胁。在建筑防火设计中,特别强调防火间距的要求。
飞火:失火中未燃尽的可燃物或火星飞落到可燃物上,极易引起火灾。火灾中,风速作用下的热气流,在建筑火场喷射出带有粉料、板块、棍棒等形状的火星,它们可飞散到千米之外。在市区内由于风向紊乱,飞火可呈圆形分布;在郊野因风向一致,多为线型分布。
建筑火灾扩散的途径
由于建筑物平面布置和结构的不同,火灾的蔓延的途径也有区别。
火灾的横向延烧:①建筑物内没有设水平防火分区,没设防火墙及相应防火门等控制火灾的区域,是造成火势蔓延的条件;②建筑物内门洞部位的分隔构件和构筑材料在火灾的热力作用下失效,使火势沿着横向发展;⑨高层建筑多采用框架结构,吊顶上部多为连通空间,一旦起火极易在吊顶内部蔓延,且难以及时发现,导致灾情扩大;④既便无吊顶,隔墙不砌到上层结构底部,留有空洞或连通空间,也会是火灾蔓延或烟气扩散的途径:此外,火灾还可以通过隔墙、吊顶、地毯等处横向蔓延。
火灾的竖向延烧:①现代建筑物中各种竖井多,诸如通风井、排气井、管道井、垃圾井、电梯井、楼梯间、天井、中庭等等,如果防火设计不够周密与完善,一旦发生火灾,各种井道定会产生“烟囱效应”,变成拨火桶,产生激烈的热对流。高温烟气在竖井内以3~5m/s的速度向上延烧,火势急速向上发展。如果是可燃材料制成的管道,起火时能把燃烧扩散到通风管道的任何一点。②火势朝天棚顶部延烧。烟火受气流控制向上升腾,室内吊顶天棚的入孔、通风口等都是烟火进入顶棚的途径。火势还可通过金属管道热传导扩散火灾,或通过通火管道扩大火势。此外,火灾的烟气吸入通风管道,甚至使远离火灾的房间的人员烟气中毒。③火势由外墙窗口向上蔓延。一是火焰的热幅射穿过窗口烧烤相邻建筑物,再是靠着火舌直接燃向屋檐或上层。如果采用数层的竖向贯通的带形窗,即使玻璃没有破损,喷射的火焰也可能被吸附在建筑物表面,甚至会吸入上层窗户内部,使火势向上层延烧。因此窗顶宜设飘出的悬挑构件以利阻火,贯通窗樘和楼层板之间,必须应用防火胶泥加以封闭。
火灾向建筑构造、构件薄弱部位延烧:用可燃性材料做隔断不能阻火,即使用难燃性和不燃性材料进行分隔,由于耐火性差,及产生裂缝等原因也会造成火势扩大。尤其是在一些构件的连接部位搭边交界处特别容易疏漏。在吊顶与楼板之间,幕墙与分隔结构之间,保温夹层接头处,下水管道穿越部位都容易因施工质量留下孔洞,有的孔洞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相互贯通,而事后又难于发现和查找,会遗留严重的隐患。因此,建筑设计中必须提高界面节点的可靠性、安全度,施工中则要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加强建筑防火保障生命安全
2009年5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其公安部等颁发的《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
定》、《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等相关配套法规已经正式实施。新的《消防法》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新消防法以及相关规定的出台,不仅提供了法律依据,更是全力提升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开创消防工作新局面,全面推进消防事业科学发展的保障。
科技创新、培育人才、大力普及新装备、新技术
在当今信息时代,要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研发推广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改进、提高、充实消防队伍。
首先是提高消防人员的专业素质。以人为本,教育先行。消防专业学校要大力提高消防科技教学质量,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现代化消防科技水平的人才,并注意选拔突出的优秀生进一步深造,成为消防科技领军人物。二是加强消防安全工程学的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火灾技术防范能力。研究各种火灾现象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运用计算机或风洞火灾摸拟技术,对火灾过程进行描述和分析,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火灾的技术措施。三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信息化消防系统。加速消防远程监控中心建设,与相关单位联网,成为监督、观察、指挥、调度和信息交流的中心,掌控防消的主动权,保护生命,减少火灾的损失。四是加快消防设施装备的现代化建设。积极研发或引进先进适用的消防车、举高平台等装备。仅上海市已经配备了几十辆一七式消防车,一七式压缩空气泡沫系统,该系数具有对燃烧物的覆盖和冷却作用,灭火效率是水的5—8倍,吸收热量多、冷却性能好、降温明显、水渍损失小,明显减少烟雾形成,可减少复燃与轰燃的危险,而且重量轻。上海测试的滑轮增压系统效果显著,单车供水高度可达307米。目前我国的消防实力与国外相比差距显著。如我国的专职消防人员占全国总人口的万分之一,而美国占万分之十一,日本占万分之十二。如日本东京面积2160km2人口1150万,设77个消防署,下辖21个派出机构,拥有1.8万消防人员,1743台各式消防车,6架消防直升机。我国600多个城市中多数消防设备陈旧、数量不多,仅北京、上海一些大城市引进了外国装备,但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进程。五是要加速研发配备火场指挥调度监测系统,包括消防员的保护系统,而不仅仅靠落后的对讲机。要时刻关心消防员的安危,做到随时知道每个消防员的所在位置、周围环境状况,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消防员随身的微型信号机做到与指挥中心的畅通无阻的联络。六是针对全国性住宅民居频频发生火灾的态势,需要积极应对不利趋势。当前北京市至少有四成社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消防隐患,特别是2000年之前的高层塔楼、老国企宿舍、新开发区的回迁楼等,其隐患倍加突出。根据新《消防法》当地派出所和街道办事处必须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排出隐患。关心体贴孤寡老人弱势群体家庭,为他们他们安装防灾报警器。本着救人第一,科学施救,自救为主的精神,尽速研发创新和推广应用逃生器材。诸如逃生系统装备、袖珍降落伞滑梯滑道、高空柔性滑道、尼龙膜充气袋、自重救生器、降落网、自垂救生索等等。
在欧美一些城市,火灾死亡人数与火灾次数的比例相对较小,是由于对住宅建筑的火灾防消技术给予高度重视,如美国在1980年,全国三分二家庭装有火灾报警器,现在几乎达到普及的程度。
优化建筑消防设计确保施工质量
新《消防法》明确,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的质量责任是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负全权主体责任。
建筑消防设计是项周密、细致的综合配套工程,几乎涵盖了建筑、结构、设备(给排水、供热通风、空调)、电气(电气照明、自控、通讯、计算机)、燃气、热力、电梯……各个专业,既要考虑各专业部门的特殊性,又必须综合考虑消防工程的全局性,严格做到协调配合、顺畅有序达到优化设计。积极应对防火减灾大局,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①合理规划建筑布局,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②合理划分建筑内的防火和防烟分区;③科学计算确定各结构构件和构造配件的耐火度;④设计必要的避难层、应急平台和避难通道,计算避难出口,考虑设置逃生器具;⑤考虑自然与机械防烟、排烟系统:⑥设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外联网,对内传达信息与指挥);⑦消火栓与自动灭火系统;⑧超高层停机坪系统;⑨建筑内部与外饰面装修设计防火等等。
科学在发展,技术在进步,新《消防法》赋予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十分具体的主体责任,必须积极、主动、认真对待,开拓进取、加强调查研究,增强信息意识。学习新理念,探索新技术、新设备,逐步采用以性能为基础的消防安全设计方法,即应用消防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对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量的分析预测和评估,然后作出最优化的消防设计;施工中做到科学、合理选材,确保质量:监理更要一丝不苟,决不放过任何工程中的隐患,确保生命安全,尽可能减少财产损失。
严控建筑材料耐火性能确保消防产品安全
为了有效地预防建筑火灾的危害,或者便于灾后重建后,必须合理地选择建筑材料。
(1)据了解,目前我国建筑设计施工中,90%以上都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或模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或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PU)等高分子有机质绝热材料做为外墙或屋顶保温材料。聚氨酯泡沫塑料优点是保温、耐冷热、使用寿命等都好,但是价格较高:聚苯泡沫塑料耐高压、防潮、耐腐蚀、导系数低,但最大的缺陷防火安全性差,且易老化。它们在80摄氏度就产生熔融变形滴落。央视文化中心,就是这种挤塑板(xPS)引燃了大火。2005年1月20日南京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科技馆6000m2的屋顶被火吞噬,也是这种挤塑板和玻璃纤维棉。2008年7月27日济南在建中的济南奥体中心球类馆电焊渣引燃了屋顶岩棉保温材料,造成3000m2过火。新建中国科技馆2009年4月16日屋顶东南角大火也是因引燃挤塑板(XPS)成灾。
(2)彩钢板:是以彩色涂层钢板为面材,芯材主要有聚苯乙烯、聚氨酯、岩棉等几种。市场以聚苯乙烯芯者居多,因生产工艺简单、价格偏低,更没有进行阻燃处理,属于易燃材料。既使经阻燃处理也很难达到耐火要求。据统计北京市2008年以彩钢板作为维护结构主材的轻钢结构房屋,共发生火灾126起。2009年第一季度就有65起,其中包括中央美院2009年3月16日宿舍火灾。
(3)建筑材料用阻燃剂:如果阻燃剂材料得到普及和应用可以大大降低火灾的发生。
强制性国家标准GB20286-2006的实施,明确了公共场所用阻燃制品及组件的定义及分类、燃烧性能要求及标识等内容,规定了公共场所使用的建筑制品、铺地材料、电线电缆、插座、开关、灯具、家电外壳等塑料制品以及座椅、沙发、床垫中使用的保温隔热层及泡沫塑料的燃烧性能,提出了相应的阻燃标准等级要求。然而,国内阻燃市场多为广谱和低级产品。业内人士透露,即使在法规已经颁布的情况下,国内相关企业仍然悄悄施行着两套标准——外销欧美市场的产品就能达到阻燃标准,内销国内市场的就不在乎有没有达标,因为阻燃性能达标必定增加产品成本。“技术不是问题,关键是成本”。如聚丙烯(PP)原料价为0.8—1.0万元,而阻燃剂每吨2.5-3.5万元,若掺加入15%-20%的阻燃剂,则成本加大很多。就是因价格原因,严重地影响着产品的阻燃质量。
目前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尚无标准,彩钢数临时建筑的国家标准也未出台。北京市拟颁发《外墙保温安全技术规程》,提出2万m2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不应采用可燃的外墙保温材料。新《消防法》明确规定了消防产品质量认证的准人制度,加大打击伪劣消防产品的力度。确保消防工程质量。
加强高层建筑监管力度做到隐患于未然
高层建筑的出现,既繁荣了城市,也给人们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提供了理想的空间,但祸与福同行,利与害为邻。高层建筑的祸与害较为突出的是遇到火灾,具有极大的破坏力,有人将高层建筑称为“火狱”或“灾害放大器”。这是因为:①高层建筑功能复杂、火灾隐患多、可燃物多、火源多;②火势蔓延途径多、速度快,各种竖向管道管井的烟囱效应异常显著,100米的高楼,烟气仅用30秒就扩散到屋顶;③人员疏散困难多,由于楼层高、距离长、人多拥挤、烟气干扰等;④扑救难度大。
加强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防患于未然。首先要合理布置高层建筑总平面,设置防火间距、灭火设施和消防通道;其次确保建筑物耐火能力,按照耐火等级要求保证建筑物柱、梁、板、屋面的耐火等级在较短时间不会损坏,以利人员疏散:三是从设计上切断烟和火蔓延途径,按规范设置防火分区,保证排烟、隔火合理有效,保证疏散要求,保证空调系统合理适用。四是强调灭火、报警、给水系统的协调统一。
高楼尤其是超高层建筑灭火是全世界面临的难题,首先要在“自救”机制创新的基础上加强消防灭火的科研力度。自救主要靠楼内人们进行自灭、自救火灾。包括①加强高层消防监督管理;②保证高楼内防消灭火各项技术设施的完好:③建立健全高楼防火电子信息预案;④建立通畅的报警和良好的通讯系统。⑤建立高楼灭火专业队伍的同时组织志愿者消防人员服务。
北京市已组建首个航空特勤消防队,用直升飞机参与市内灭火和抢险救灾。并决定在100m或超过32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兴建停机坪,以缓解高层建筑救援难题。在2009年5月7日中关村159m中钢大厦火灾中,直升飞机已发挥显著作用,有5名被困者被救出。
今年1季度以来,在公安部、局监督指导下,为期8个月在全国范围开展对高层和地下建筑消防安全整治行动。主要针对高层建筑中的防火设计、消防设施、消防设备、自控报警、消防电梯、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管理等项有无隐患和缺失的大检查,并限期整改。北京市对8000余栋高层建筑已开展详细排查;上海市在排查万余幢高层建筑的基础上,确定对777幢高层建筑重点进行整改;重庆市对全市对全市9521栋高层建筑摸排后,发现有3000栋存在隐患,提出整改要求8162项,其中432项重大隐患。
当前,高层建筑内的消防设施运行完好率普遍较低,报警系统中大量的探测点被隔离、遮挡,个别高层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火警及故障报警一直存在不能复位、排除:从系统的联动功能来看,不少单位不能通过消控中的自动联动防排烟,火灾应急照明、防火卷帘等系统的完好率较低:部分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的防火门被破坏且处于开放状态,疏散楼梯间及前室被占作它用,安全疏散通道不畅,通道上还设置了防盗门、卷帘门,甚至将通道门上了锁,凡此种种高层建筑内消防设施如同虚设,构成严重的火灾隐患。
强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第一章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 篇4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
一、常见影响消防员行动安全的潜在危险性有哪些? 答:1可燃气体积聚发生“轰燃”伤害
2玻璃幕墙爆裂后形成“玻璃雨”伤害 3举高消防车操作不当致人伤害
4垂直铺设水带固挂不牢或施放脱手坠落造成伤害
5高压供水接口脱节飞脱造成伤害
二、防止“轰燃”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1打开密闭房间门窗前,水枪手应拉下面罩,做好射水准备。
2开门时,水枪手应位于门窗一侧,并缓慢开启一条门缝。当发现室 内温度高、烟雾浓时,应在使用直流水向室内顶棚射水,冲散积聚于顶棚内燃烧生成的气体,大量的水蒸气析出后,方可逐步扩大开门面积,深入内攻;
3外部破拆应位于窗口的一侧,先破高于头部上方的玻璃,当发现温 度高、烟雾浓,应使用直流水向室内顶棚射水,冲散积聚于顶棚的燃烧生成气体,待大量水蒸气析出后方可逐步扩大破窗面积;
4当开门或破窗发现温度不高、烟雾不浓,应视情逐步扩大开门和破 窗面积深入内部侦察。
三、破拆玻璃幕墙的安全措施是什么?
答:1非必要情况一般不得轻易破拆玻璃幕墙实施进攻和排烟;
2根据高度和风力,要评估破拆玻璃的散落范围,确定警戒区域,设臵安全观察员;
3实施破拆的消防员要做好高空作业的安全保护,带好防护手套;
4要用绳索系住破拆工具,防止破拆工具脱手坠落;
5检查破拆工具的牢固性,防止锤柄分离坠落;
6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由外向内进行破拆;
7破拆玻璃幕墙应选择上方两角部位。
四、防止“玻璃雨”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1消防车辆停靠应位于燃烧部位正下方的上风方向,并同警戒区域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2消火栓位于燃烧部位的正下方必须使用时,应用水带代替吸水管供水,并用竹片板等进行覆盖保护;
3严禁消防人员进入划定的警戒区域。
五、举高消防车安全作业有哪些要求?
答:1要了解路基和举高车支腿伸展点的承载能力,尽量避开化粪池、窨
井盖处等;
2停靠位臵应满足梯臂伸展的净空要求,特别要防止触及高压电线; 3利用举高车工作斗作业必须在额定负载内进行;
4利用直臂云梯靠墙疏散人员时,每人间隔5m为宜,并做好相的 保护; 5梯臂没有靠墙时,只能使用固定水枪,不得使用移动水枪射水;
6不得使用举高车悬空吊升水带出水或直接吊升重型器材; 7风力较大时应使用固定绳对梯臂进行保护。
六、直接供水水带铺设的安全要求有哪些?
答 1一次性登高施放水带时,地面人员必须在水带接头(牵引绳)落地后方可接应;
2严禁消防员站在打圈的水带中间,防止缠腿;
3选择牢靠的固定点用绳索对上层分水器进行加固;
4水枪手出水时不得将水枪背带系于颈部,以防分水固定绳断裂移位时发生危险;
5水带垂直部位应选择合适点予以加固;
6垂直铺设水带90度转弯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止磨损和坠落的保护措施。7高层供水应注意哪些?
答:1驾驶员供水时应缓缓升压,防止供水线路受力过大发生意外,并造 成车辆机械性损伤;
2消防员不得位于水泵出水口处、二道分水器出水口处、地面水带接 口处和垂直部位水带的底部;
3停水泄压时,应先开启二道分水器泄水,再开启泵浦出水口; 4二道分水器泄水后,前方车辆先停,直至停靠消火栓的车辆; 5对地面二道分水器要尽可能地进行固定,以防泄压时跳动和移位。【案例1】2000年8月27日,俄罗斯奥斯坦诺电视塔发生火灾,扑救过程中,3名消防员乘坐的电梯因电梯缆绳被大火烧断,3人被困其中,最终死亡。
【案例2】2003年11月3日凌晨,湖南衡阳衡州大厦发生火灾,衡阳市消防支队先后调集4个消防中队、4个专职消防队,共16辆消防车、150余名指战员到场扑救。扑救过程中,因大楼突然坍塌,造成20名消防指战员牺牲。
【案例3】2008年1月2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德汇国际广场批发市场发生火灾,新疆消防总队、乌鲁木齐消防支队先后调集84辆消防车、435名官兵投入战斗。战斗中,乌鲁木齐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朱晓雷、排长张宇、士官高峰深入楼内进行搜救时,壮烈牺牲。
第二章砖木结构建筑火灾扑救
1、砖的耐火强度是多少?
答:烧结后的粘土砖(泥土)能承受
800--900℃高温,硅酸盐砖(混合料)在300—400℃就开始分解开裂。
2、常见影响消防员行动安全的潜在危险性有哪些? 答:1在坡屋面上行动时有滑落的危险;
(2)上部人员过分集中屋面,会造成局部的倒塌; 3)木条抹石灰的闷顶有随时坍塌的危险;(4)楼板、楼梯有踏空和塌落的危险;(5)楼板因积水过多,存在塌落危险。
(6)当古建筑穿顶和椽梁烧损时,外墙檐口有倒塌伤及外攻人员的危险;(7)架梯登高时,梯首支撑点失去强度造成人梯一起伏倒的危险;(8)燃烧中的建筑局部倒塌时,墙体有随时倒塌的危险;(9)横梁等屋面结构烧损,造成坠落砸伤的危险
10)户外电线或进户线易烧损,存在漏泄电流,造成触电伤害的危险;(11)大口径水枪(炮)和举高车向局部穿顶部位射水时,易造成内攻 人员伤害。
3、防止触电伤人的措施有哪些?
答:(1)火场存在漏电迹象时,应使用测电棒进行检测确认;
(2)不断电影响扑救安全时,应迅速切断电源;
(3)户外线烧损裸露,外部架梯等登高作业时应防止触电;
(4)进户线烧损裸露,漏泄电流会向建筑物传递,应防止触电;
(5)户外电线断落,要防止接触和产生跨步电压的危险;
(6)水枪手射水有漏泄电流感觉时,应果断改用雾状水或间接射流灭火。
4、坡屋面行动的安全要求有哪些?
答:(1)坡屋面行进时应手脚并用,下行时应采用坐姿式;
(2)尽可能靠近屋脊或扶女儿墙行进;
(3)冰雪气候行进时应使用安全绳保护;
(4)在人字屋顶射水时,水枪手要骑跨在屋脊上;
(5)坡屋面射水时,应采取揭开瓦片、插腰斧等方法建立足点;
(6)在坡屋面铺设水带应跨过屋脊,水带垂直部位要作固定,供水时应缓慢进行;
(7)坡屋面上的破拆物与器材要防止滑落伤人。
5、内攻的安全行动要求有哪些?
答:(1)室内视线不清时,须靠墙行走,前虚后实、探步前进;(2)进入结构烧损的室内,水枪射流应先上下左右扫射,以消除不稳定物后再逐步深入;
(3)进入楼梯、楼板已经烧损的室内,要强照明、重探步,防止坠落危
险;
(4)从窗口进入火灾室内要手抓窗框,双脚缓慢着地,待立足稳妥后方可逐步深入;
(5)高温浓烟时,不得盲目进入闷顶;
(6)进入温度不高的闷顶内部时要强照明,并沿龙骨行进;
(7)向闷顶射水,要防止射水过量造成坍塌;
(8)内外结合进攻时,要防止水枪对射伤人;
(9)楼板已经烧损的室内,人员不得过分集中防止坍塌危险。
6、架梯救人行动时的安全要求有哪些?
答:(1)梯脚、梯首、撑脚的架设要稳固,内梯马夹要落档;
(2)下梯过程中要逐档稳步下降;
(3)利用梯子背负救人必须使用救人背带;
(4)要安排地面消防员做好保护接应;
(5)下梯前要用绳索对消防员自身和被救者做好保护;(6)梯子联用救人时,必须做好固挂措施;
(7)当火势威胁架梯或救人时要设置水枪掩护;
(8)架梯位置的选择要防止坠落物。
【案例1】 1996年11月27日零时许,上海市黄浦区一幢4层的老式砖木
结构住宅因一名精神病患者放火,引发火灾,造成房屋倒塌,导致36名居民死
亡。在灭火过程中,1名消防员被坍塌的木楼板压伤。
【案例2】1998年8月10日,上海市南汇祝桥镇东港花苑一幢3层老式砖木结构居民住宅因电气线路原因发生火灾。在灭火过程中,1名消防员因触电而牺牲。
【案例3】2005年7月18日,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东路3号一幢2层的老式砖木结构住宅火灾,因高温浓烟,导致2名居民死亡。在灭火过程中,1名消防员因木楼板塌陷,不慎从2楼跌落受伤,1名消防员被坍塌的木楼板压伤。
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论文 篇5
根据AHP法,首先筛选出相应建筑的指标因子,然后按照指标属性进行分层。由于指标因子较多,彼此相互关联,故基于AHP法的递阶层次结构,将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系统分为4层,即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和指标层。这样既可穷尽主要相关火灾风险影响因素,同时也让一个较为复杂的评价体系层次分明。根据上述构建原则,建立5类建筑火灾评估体系模型,以商场市场类建筑为例,参考已建立的商业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体系,将所有指标进行分层归类,然后将由此建立的评估体系经过几轮专家会议讨论形成最终模型。其他4类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模型与此相似,部分指标由于建筑的使用特性不同稍有差异,此处不一一列出。
1.2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已建立的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体系,计算指标权重的大小,计算过程主要分为5个步骤,下文将进行详细说明。
1)问卷调查。根据不同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模型设计相应的专家调查打分问卷(分设5种,让专家在对比指标间重要程度时,判断更加准确),邀请湖北省境内该领域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的专家进行现场打分。专家包括从事消防竣工验收工作的武警消防部队的技术干部、5类建筑单位从事消防工程检测与管理的`技术人员,以及长期从事消防性能化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依据Saaty提出的1—9标度法,对评估体系判断矩阵中的各指标因子进行重要程度的比较,完成问卷填写。
2)专家个体排序向量。一份问卷就是一个专家个体排序向量。由于问卷数量大,每一类建筑评估体系中的判断矩阵多,且大多为多指标判断矩阵,常导致判断矩阵无法通过一致性检验,若人工计算,则工作量大,且易出错。因此,借助AHP法软件yaahp来进行判断矩阵一致性的调整与计算。
3)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来研究个体与个体之间分类的方法。聚类原则是将具有较大相似性的个体归到同一类中,且尽量保证不同类别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由于每位专家个人的经历、经验、文化背景迥异,对评判矩阵了解程度不同,以及专家自身的偏好等因素,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评判很有可能存在较大的不一致,因此,专家个体排序向量会有所不同。在此以专家个体排序向量为样本,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分层聚类法对专家进行分类。
4)专家权重系数确定。每位专家的个体排序向量对综合排序向量(即最终指标权重值)的影响大小,称为专家的自身权重。专家权重系数确定原则:某一类容量相对其他类较大,表明该类中的个体排序向量符合较多专家评价意见,所对应的专家权重系数就较大,反之则较小。根据以上聚类分析结果,参考郭文明等提出的群组AHP权重系数确定方法计算各位专家的自身权重。
5)指标权重确定。结合上述步骤求出的专家个体排序向量和专家权重系数,对群组判断矩阵进行合并,采用综合排序向量法,对各个判断矩阵作加权算术平均,便可求得最终的指标权重。
2建筑火灾风险等级的确定
2.1评分手册的制定
为确保评分标准制定的科学性,依据各防火规范及相关消防验收标准、消防管理细则等,分别汇总编订了5类典型建筑打分手册。同时,为保证评分标准的合理性、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制定过程中参考消防部门、建筑单位、消防评估公司及保险公司等意见,未来将在实际运用中不断进行调整完善。
2.2火灾风险评估体系综合风险值的确定
火灾建筑论文 篇6
1.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影院火灾的对策
(1)、进入影剧院、礼堂内部灭火的人员,要时刻注意房盖、吊灯有无塌落的迹象。吊灯掉落时间一般在起火后15~20 min。
(2)、为了防止屋盖等塌陷伤人,水枪阵地设置应避开观众厅和舞台中央部位。(风险管理世界网-安全员之家)
(3)、登高灭火人员,要注意防止发生滑落事故;在前沿灭火和深入内部侦察、救火的消防人员,要搞好防护工作。
(4)、为了防止被救人员重返火场造成重复救人或人员伤亡。应制止一切非战斗人员进入现场。
(5)、关键水枪阵地的设置应同步完成。避免力量部署失调,出现空档,而造成火势流窜。
(6)、夜间影剧院发生火灾要注意火场照明。
2.扑救地下建筑的基本方法
(1)、利用固定设备。把安全工程师站点加入收藏夹
(2)、深入地下近战。
(3)、地面喷射灭火。
(4)、封闭窒息火焰。
(5)、采取排烟措施。
3.地下建筑的人员逃生
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面积有限,排烟口也不会正好在起火处的垂直方向,加上人们在生疏的地方对自己处的位置和方向也不易分辨,又怕被烟和火围困,就会十分恐慌。这时,请不要惊慌,除了冷静地用就近的灭火器扑救时,趁着烟较少的时候,沿着烟扩散的方向走,就会知道出口的方向;或跟着人群走,也会知道出口方向。如果地下已经充满了烟,应尽快把身体移向墙壁,哪怕周围一片黑暗,也要用手摸着墙壁俯着身体走向出口处。
4.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战斗措施:
(1)、利用内部固定消防设施,立足自救。
(2)、适应立体作战需要,部署消防力量。
(3)、火场侦察。
(4)、进攻路线的选择。
(5)、供水措施。
(6)、高层建筑的灭火战术。
(7)、防排烟措施。
5.高层建筑的人员逃生
高层建筑人员的逃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利用避难层或疏散楼梯逃生。
(2)、利用楼房的阳台、落水管和避雷管线进行逃生。
(3)、封闭房间门窗的缝隙,阻止烟雾和有毒气体的进入。
火灾建筑论文 篇7
关键词:民用建筑,火灾分析,报警系统
1 简述电气出现火情的原因和要关注的事项
1.1 一般来讲, 公用区域最为恶劣的电气火情问题是装置和线路等的气温非常的高, 首先在设计的时候未认真地分析其品质, 使用不合理的导线等式的其温度增加。除此之外, 线路不合理的连接等因为设置的不合理, 而导致温度上升, 进而引发问题。在监管的时候, 可以使用红外设备来展开具体的分析活动, 分析它的实际气温情况。
1.2 建设安装无序, 使得装置容易出现不利现象。电线等的暴露在外面, 一些灯具等的电源插头漏在外面。
1.3 没有在电气装置和易燃物体间设置间隔区域, 使得火情的出现几率增大。
例如, 有些电气设备直接安装在可燃构件上, 或者电气设备采用可燃性物体作为箱体等, 平时的活动中, 最常见的是空气开关、漏电断路器、荧光灯镇流器、灯具控制开关、电源插座直接安装在木板上等。
1.4 没有认真地开展线路铺设活动
1.4.1 最常见的是发生在吊顶区域中。
比如一些使用的是木材, 此时配线不经过保护管;吊顶内线缆明敷或者灯具配线进入吊顶后未采取保护措施;吊顶内灯具配线穿管保护不到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还有一些线路虽说是穿过了但是还是有一些留在外面。
1.4.2 电线、电缆在穿墙、金属构件、可燃构件时未采取保护措施, 有的电线、电缆未穿金属保护管敷设在可燃装饰夹层内。
或者在穿木隔墙、楼梯间隔墙时, 以及在线缆出入配电箱穿钢管管口处均未做应有的保护措施等。
1.4.3 室内电气线路敷设位置不当。
电气线路敷设位置与热源距离过近, 如:有的照明灯 (特别是发热量较高的灯具) 电源线贴暖气管敷设。或者电源护套线靠近散热器、金属管道敷设、缠绕在金属管上等。
1.5 可移动的插座出现问题的几率非常的高
不管是公用区域亦或是住宅中, 其导致问题的几率都是非常的高的。很多劣质插座未使用合格的绝缘护套, 移动延长插座串接使用、供电导线过, 需要采取防水措施的地方 (如餐厅花坛处、商场出售洗衣机、鱼缸等处) 未使用防水型的移动延长插座等。
1.6 端子导线压接不规范
空气开关和漏电断路器的接线端子及中性线汇流端子排等处的接线端子压接多根导线或多股导线无端子压接, 还有接线端子压接不牢的现象时有发生。
1.7 没有认真地开展管控方法
库房灯具下面直接的放置一些易燃物品。一些发电机和易燃物放到同一个区域中。在配电柜的附近随便的放置一些杂碎东西。电缆沟遗留有可燃性杂物等。
1.8 很多消防用电设备、设施由于施工等原因自身就存在不同程度的火灾隐患
设计计算选型的失误使消防用电设备或导线过热或烧毁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消防检查中还经常发现消防配电箱接线端子温度过热或电气设备已被烧毁不起作用等, 还有空气开关外壳烧毁、导线接头外绝缘老化、断路器压接导线被锈蚀导致接触不良等, 此类消防装置以及线路, 不但当火情发生的时候无法起到应有的功效。相反的会变成引发火情的关键要素, 要认真的关注该项内容。
1.9 竖井同未采取防火封堵措施、高层民用建筑电缆井在每层楼板处未进行防火封堵, 变压器裸母排等电气设备穿过防火隔墙孔洞时未实施防火封堵等会使火焰通过竖井或其它通路延燃, 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2 适合用到防火方法中的漏电保护
剩余电流保护的相关知识:在低压配电系统中, 任何一个用电设备都是一个节点, 设备中的电流是一个矢量, 在任意时刻流进流出的矢量和应为零。这是我们都了解的内容, 当装置中的电流合理, 不发生外泄现象的话, 此时装置就是百分百的绝缘的。假如装置或者是线路等出现了问题的话, 此时电流就能够通过地表回归到变压设备中, 我们都知道电流本身具有激磁功效, 将电流互感线圈与开关的脱扣机构连接。则互感器中激磁的差动电流超过一个限度时, 开关就会动作, 由于保护开关的脱扣取决于故障电流, 并不和电压存在关联, 这种开关就被称之为剩余电流保护开关。所以, 其保护于接地是等同的。为使电流在绝缘故障时能形成回路。就要求被保护的电气设备必须接地, 针对那些运作合理的用电设备和它铺设的线路来说, 剩余电流保护开关都不应该动作, 假如回路里有余下的电流的话, 此时不管其是经由保护线亦或是开关, 并没有用电设备但线路中存在故障电流 (如因导线绝缘损坏而通过金属保护管流向大地的剩余电流) 等, 剩余电流保护开关都应及时的动作, 切断回路。所以, 故障电流保护开关在防止接地电流引起火灾的电气安装系统中也能起到很大作用。
到底其在何种状态下会导致问题呢, 通常来讲, 如果问题区域自行外泄的能量可以使得附近的物体燃烧的话, 就容易导致火情发生了。大多的此类火情都是因为电弧而导致的, 通过深入的分析具体的情况, 我们发现, 只需要很小的电流就能够导致电弧发生, 所以应用剩余电流保护开关进行故障电流保护就能有效的防范电气线路火灾。
3 开展漏电火情警报体系的原因
建筑物电源进线处安装具备剩余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或者进线断路器与独立的剩余漏电保护开关配合使用是有效防止电气短路火灾的措施。在当今这个经济高速前进的时代中, 因为群众对于安全用电的知识有了一些全新的认知, 此时出现人身伤害的几率下降, 不过导致的火情的总数却不断地变多, 这与我国火灾数目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上个世纪中后期, 在RCD作为防范电气火灾的一种措施推广时, 很多区域, 即使一些大城市都未认真地关注, 很多机构和员工觉得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就算是那些持同意意见的人也由于一些特殊的要素, 仅仅的设置了两个级别, 此时就使得建筑面对没有被线路保护的区域, 所以, 线路的防火就面对很多的不利现象, 很显然它和当前的国家大形势是不相协调的。
在我们国家, 由于电气导致的火情在所有的火情中占据的分量是非常高, 结合当前的这一特征, 还应该及时的探索电气层次的法规, 争取从根源上应对问题。像是美国已经有了有关的法规。
建筑火灾中的人员安全疏散 篇8
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有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急广播及辅助救生设施等,对超高层建筑还有避难层和直升飞机停机坪等。
但凡死伤人数较多的火灾,不论其起因如何,其出口不畅是通病,国内国外莫不如此。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都应该做到了然于胸,必要时可集中组织应急逃生演练,使大家熟悉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
为保证最短时间内安全撤离,在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等陌生的环境时,应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消防设施,发生火灾后,根据火势情况,选择最简便、最安全的逃生路线等显得很重要。对于多层建筑,疏散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房间内的疏散:即从室内最不利点向房间门的疏散;走向内的疏散:即从房间门外侧到楼梯间入口处的疏散;楼梯间内的垂直疏散;从楼梯间出口至室外安全区域的疏散。
如果以上通道被烟火封堵,可考虑利用阳台、屋顶、落水管、避雷线等脱险。但应注意查看是否足够牢固,防止攀队上去以后断裂脱落,造成意外伤亡。
一旦火灾降临,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多掌握一些火场逃生自救的要决,也许在险境中能获得第二次生命。
1、 当火灾袭来时,应始终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仔细审视所处的环境,尽可能地调集、寻找所处位置的信息,在大脑中寻找到并制定出最佳逃生路线,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
2、 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为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匍匐撤离,必要时可爬行。因为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的最佳方法。应特别注意的是,在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否则,有可能立即中毒。在逃生烟雾区时,要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尽量往楼层下面跑,因为火主要是向上蔓延的,人是无论如何也跑不过烟的。如果楼梯被烧断或被烈火封闭。另寻他法逃生。
3、 在火场中,不要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携带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
4、 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在高层建筑中,电梯的供电系统随时可瘫痪。同时,由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般直通各楼层,有毒的烟气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因此,千万不要乘普通电梯逃生。
5、 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如果在没有这些专门设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
6、 逃生通道被火焰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时,被困人员首先应关紧迎火面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或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湿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间等待救援人员到达。
7、 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撤离到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侵袭的地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明显的物品;在晚上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
【火灾建筑论文】推荐阅读:
建筑火灾隐患09-17
高层建筑火灾成因05-28
对地下建筑火灾08-18
建筑火灾风险评估09-15
建筑火灾事故调查方法10-23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09-11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对策05-18
火灾事故防控高层建筑05-23
高层建筑火灾救援分析07-10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顺序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