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对策

2024-05-18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对策(共11篇)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对策 篇1

一、高层建筑火灾发展变化的规律

(一)火灾初起阶段

高层建筑火灾初期阶段,最初只限于着火物本身燃烧,进而蔓延到室内家具、陈列物品、内装修以至天棚,先酿成整个房间着火。在此期间,某些可燃物受热时析出蒸气。热分解出可燃气体、冒出白烟。随之水分减少,碳粒析出增多、逐渐变为灰黑色。此时燃烧对全室而言是局部的,所需空气可得到充分供给、烟气少,房间内温度不平衡,燃烧面积不大,人员可以从容疏散。

(二)火灾发展阶段

随着燃烧时间的持续,燃烧面积逐渐扩大,室温不断升高。如果氧气供给受到限制,不完全燃烧产物和CO就会增加,形成比较多的浓黑毒烟,能见度下降。反之,若热气使窗玻璃破裂或门窗烧损,从开口部喷出,这时空气流通,烟气便相应减少。由于着火物以火焰延烧、热对流、热辐射等方式传播,使周围温度迅速升高。

(三)火灾猛烈阶段

此时,起火房间全面燃烧,起火房间或防火分隔区完全被火包围,室内空气中的氧气下降到50%以下,CO达到30%以上,室温猛增到800~900℃,大量不完全燃烧产物形成浓烟,在风火压作用下冲破门窗向室外蔓延,火、烟从各种开口喷出,沿走廊、各种竖井通道蔓延开来。

二、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1)火灾蔓延途径多,火势蔓延迅速。由于高层建筑的楼梯竖井、电梯井、垃圾道、电缆线管道、管道井多,建筑内四面联通,成为了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易形成“烟囱”效应。建筑越高,上下贯通,火势蔓延速度越快,造成电梯井内及电梯井贯通的楼层区域发生燃烧,易形成立体火灾。

2)人员疏散困难,易造成重大伤亡。高层建筑由于结构复杂,建筑面积大,楼层高,聚集的人员多。发生火灾时,建筑内大量的塑料橡胶制品和纸张等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危害现场人员安全。大火和浓烟容易封锁逃生通道,高温烟气弥漫,能见度降低,造成被困人员惊慌失措,加上人们恐惧心理驱使情绪波动大,急于逃生的大量人们挤入楼梯发生拥挤、堵塞现象,极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3)扑救难度大。火灾发生后,大量烟雾聚集,能见度降低,灭火救援人员难以深入内部,实施有效的人员救助及灭火战斗行动;加上楼层高,道路狭窄,消防举高车辆和消防移动作战装备器材难以发挥作用。

4)火势卷叠。高层建筑火灾一旦突破外壳(如玻璃幕墙破碎)导致大量的燃烧产物和楼梯外装修坠落物,烟火随之窜出窗外四处散落,随火势风力沿窗口向外墙、向上升腾极易造成火势卷叠现象,极易造成地面人员伤亡和破坏地面消防车辆及供水器材,影响灭火进程。

三、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及人员疏散对策

(一)快速调集、优势调集,确保处置力量及时充足

针对高层建筑火灾具有火势蔓延速度快,建筑内部蔓延途径多,救人控火难度大等特点,参与灭火战斗的消防部队及相关部门要坚持把充足的灭火力量、精良的车辆器材装备第一时间集结于火场,为有效实施控火灭火打牢坚实基础。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大型灾害事故处置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调集功能完备的战勤物资保障模块,确保火灾现场各类装备器材得到及时轮换补充,做到充足好用,从而使部队形成强大的持久战斗能力。因此,在扑救大型火灾中,必须根据灾害类型、灾害等级、灾害规模,立足灭火作战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集中调集优势兵力于火场,做到以最强的打击能力、最高的战斗效能开展灭火作战行动,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损失。

(二)科学决策、周密部署,合理运用技术战术,确保控火灭火快速高效

坚持科学施救,根据火势发展的不同阶段,合理运用“以固为主”、“固移结合”、“内攻为主、内外结合”、“外压内堵、上控下防”等各种技术、战术,从而确保火灾始终被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因此,在扑救超高层、大体量建筑火灾中,必须根据灾情的不同阶段和发展变化情况,适时采取有针对性的灭火战术措施,科学合理地将固定消防设施使用与移动灭火装备应用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升部队整体作战能力。

(三)提前预判、及早部署,重点做好人员疏散与营救

在扑救大型建筑火灾时,现场指挥部必须根据火势发展趋势提前做出科学预判,及早决断,抓住火灾初期的有利时机,通过启动应急广播、派出疏散救人小组等手段及时疏散着火楼内和周边建筑内的人员,要始终从火灾发展最大化、最复杂情况出发,疏散受火势直接威胁和可能波及的建筑内部人员及周边群众,确保人民生命的绝对安全。在搜寻时,要坚持反复多次,全面覆盖,不留遗漏,全力疏散救助人员。

(四)迅速开启、合理使用,确保内部消防设施发挥最佳效能

在扑救高层、超高层火灾中,要充分发挥利用固定消防设施在疏散人员和设置阵地时,省时、省力、可靠性高的特点,优先使用,合理使用,提高部队在火灾初期疏散救人和控火灭火能力。

(五)多方联动、协同配合,充分发挥联合作战的整体优势

为确保救人与控火同步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损失,在大型灾害现场,要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部队与社会联动单位的协同作战效能,调集公安、交通、卫生、水利、供电、燃气、城建及民兵预备役等部门实施道路交通管制,从而形成强大的整体作战能力。还要及时调集供气车、照明车、油料保障车、器材保障车、饮食保障车、运兵车赶赴火灾现场进行作战保障,确保了灭火救援各项工作井然有序

四、结语

在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过程中,各参战单位、各作战单位既要独立负责作战又要密切协同配合,坚持贯彻“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人员、车辆装备的战斗潜力,形成全场一盘棋、强大有力的灭火战斗态势,为圆满完成高层建筑灭火的扑救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一直是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战斗中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详细分析了高层建筑火灾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根据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介绍了灭火救援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对策。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救援

参考文献

[1]郭文军.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及防火安全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6(02).

[2]陈景来.高层建筑火灾成因及预防对策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4(02).

[3]牛攀,李龙飞,梁栋林.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消防及安全逃生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04).

[4]陈长红.浅谈高层建筑火灾人员逃生自救[J].门窗,2014(04).

[5]李维.高层建筑火灾的防范与自救[J].科技传播,2013(04).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对策 篇2

一、处置原则

(一)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应坚持“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战术原则,第一时间利用建筑消防设施,开展火情侦察、疏散救人、堵截控火、排烟散热等作战行动。

(二)火灾扑救中应始终贯彻“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起火层—起火层上一层—起火层上二层—顶层—起火层以上其他楼层—起火层下一层”的搜救顺序,全力搜救遇险人员。

(三)根据火势发展变化,及时采取“强攻近战、上下合击、内外结合、逐层消灭”的技战术措施,以班组为基本战斗单元,快速控制和消灭火灾。

(四)在灭火救援中应坚持攻防并举、安全为先,科学合理设置阵地,严格安全防护措施,落实火场安全制度,及时组织力量轮换,提高作战行动效能。

二、接警调度

(五)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火警等级宜判定为三级,支队全勤指挥部和战勤保障力量遂行出动,并同步调集邻近微型消防站力量。

火警等级提升在作战力量到场前由指挥中心决定,作战力量到场后由现场指挥员决定。

(六)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基本战斗编成宜为4辆水罐消防车、1辆举高消防车、1辆抢险救援消防车。

判定为三、四、五级火警宜分别调派不少于2个、4个、8个基本战斗编成,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集高层供水消防车、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照明消防车、供气消防车、通信指挥车、消防无人机等车辆装备。

三、组织指挥

(七)辖区中队指挥员在出动途中,应及时向指挥中心、起火单位消防控制室和微型消防站,了解、核实现场人员被困情况,查询建筑有关信息,预判灾情规模,进行初战力量部署,明确车辆停靠位置,提示行动注意事项。

(八)辖区中队及增援力量到场后,宜在着火建筑首层大厅、消防控制室、进攻起点层、建筑外部等部位、区域布设力量,明确专人负责,并迅速建立包括微型消防站、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在内的指挥作战体系。

(九)全勤指挥部到场后,应迅速接管指挥权,明确指挥位置,划分战斗区段,标绘现场作战力量部署图,实施统一指挥。

在进攻起点层或首层大厅设置前沿指挥点,负责指挥协调各楼层内攻作战行动;在建筑外部设置总指挥部,负责指挥各前沿指挥点的作战行动、协调力量集结、火场供水、安全警戒、战勤保障和外攻作战行动。每个楼层、每个区段均应明确专人指挥,并提前确定紧急撤离信号和路线,备有紧急救助小组。

(十)根据现场情况,视情架设中继台、利用通信指挥车或消防电话等方式进行通信联络,确保通讯畅通。

四、设施应用

(十一)现场指挥员充分利用消防控制室进行火情侦察,通过“两屏、三器、两柜”,掌握火势发展变化和建筑消防设施动作情况,实施灾情研判和决策指挥,详见下表:

类别

途径

要素

两屏

视频监控屏

1.观察烟气流动,人员疏散情况

2.观察防火门启闭状态

3.观察喷淋系统动作情况

图形显示屏(消防设施)

判断起火部位和火势蔓延趋势

三器

火灾报警控制器

1.核实起火部位和火势蔓延情况

2.观察消防设施动作时间

消防联动控制器

1.观察消防设施动作状态

2.视情手动启动消防设施

消防应急广播控制器

1.观察应急广播动作情况

2.视情通过广播引导人员疏散

两柜

消防电源控制柜

1.观察消防电源所处状态

2.视情手动切换备用电源

消防水箱液位显示柜

1.观察消防水箱液位

2.估算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时间

(十二)优先使用消防电梯,实施登高作业、救助人员和运送器材,明确专人进行管控,并采取防水导流措施,避免积水流入电梯井。

如联动控制器处于手动状态,可通过控制开关迫降并使用消防电梯。使用电梯时,严禁直达、穿越着火层,并应避免冲撞、倚靠电梯门,防止发生变形。

(十三)优先启动楼梯间、前室等部位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保障疏散搜救、内攻灭火等作战行动。

在确保排烟路径安全的前提下,利用机械排烟设施实施排烟、控烟时,可手动或远程启动打开排烟阀,启动排烟风机。严禁人员位于排烟路径的下风口处,防止烟热对流伤害。

(十四)优先利用室内消火栓系统出水灭火,并根据给水形式、管网直径、消防泵流量等情况,合理确定出枪数量,保证射流持续有效。

当室内消火栓系统与喷淋系统共用供水管路时,可根据现场情况,视情关闭局部楼层喷淋信号阀,保障灭火用水。

(十五)通过水泵接合器加压供水时,应区分功能和供给范围,保证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其中高区补水压力不应大于2.5MPa,低区补水压力不应大于1.6MPa。

五、疏散救人

(十六)将人员信息核实贯穿于灭火救援全过程,充分利用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消防电梯、避难层、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室外疏散楼梯、专用救援窗口、举高消防车等途径和手段,加强对起火层和充烟、隐蔽区域的人员疏散与搜救,做到全覆盖、无遗漏。

(十七)视情分开设置人员疏散内攻灭火路线,避免形成对冲。

本着“能下尽下”的原则,一次性将被困人员疏散救助至安全区域;对一时无法转移至安全区域的人员,可以视情转移至上风窗口、平台或避难层伺机救助。

(十八)对已确认收索完毕的房间和楼层,应在醒目位置进行统一标识,避免重复搜救。

灾火后应组织人员对火场进行彻底清理,防止遗留盲点。

六、灭火攻防

(十九)在着火楼层下两层作为进攻起点层,并在进攻起点层下一层设立力量集结点,做到人装同上、一次到位。

预先选择与着火层结构布局相似的下部楼层,组织官兵进行熟悉,做好内攻灭火准备。

(二十)依托防火、防烟分区设置水枪阵地,合理组织实施梯次进攻。

进入室内灭火前,应对房门采取限位措施,保持低姿、缓慢开启、控制射流,防止突发险情伤害。同一层面选择2个楼梯同时进攻时,做到相向进攻、攻防同步、上下设防。

(二十一)查明建筑外墙结构及材料,判断火势有无向上蔓延的趋势。

如攻防高度可控时,可采取举高消防车射水、移动水炮等方法阻截火势;如超出车辆装备可控高度时,可组织力量从上至下分层布控、阻断火势;如火势接近建筑顶部时,可利用屋顶消火栓出水灭火。

(二十二)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一般不宜破拆外部玻璃幕墙进行排烟。

如需破拆时,应根据现场火势、风力、风向等情况,合理选择破拆位置与时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止烟火蔓延扩大

七、车辆作业

(二十三)初战力量到场后,应合理选择车辆停靠位置,主战车辆应部署在灭火救援行动展开的主要方面,原则上靠水带铺设一侧停靠,并为后续力量和举高消防车预留通道、位置。

全勤指挥部到场后,应根据交通道路状况和现场作业需求,明确人员、装备、车辆集结区,防止发生拥堵。消防车辆应与着火建筑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二十四)举高消防车停靠应考虑作业场地承重、架空管线等情况,使传感器处于自动报警状态。

作战任务未明确时,严禁盲目展开,严禁在梯臂上附加铺设水带实施供水。

(二十五)举高消防车优先布置在有被困人员待救的作业面。

实施外部进攻时,应从上风或侧上风方向靠近救援位置,工作斗不得正对封闭外窗,不得盲目向建筑内部射水。

八、高层供液

(二十六)室内消火栓系统无法使用时,应迅速建立移动供液线路,优先选用压缩空气泡沫等灭火剂,减少水渍损失。

(二十七)施救高度低于100米时,宜优先采取沿楼梯蜿蜒铺设水带,蜿蜒铺设水带长度=垂直高度×2.2;

超过100米时,宜优先采取沿楼梯缝隙垂直铺设水带,水带固结必须安全、可靠。

(二十八)建立移动供液线路受阻时,可充分利用举高消防车半固定管路实施供水,投送人员和装备,提高灭火救援行动效能。

(二十九)建立移动供液线路时,应在地面设置用于停水、泄压的分水器(宜为螺旋开关式三分水)。

泄压时,首先开启地面分水器泄压,同时缓慢降低车泵出水压力,待垂直供水线路余水排尽后方可停泵。

九、安全警示

(三十)内攻搜救、灭火必须以班组形式展开,严格个人安全防护措施,预先明确进攻路线和作业时间,可采取设置安全导向绳、救生照明线等方法,防止发生方向迷失。

(三十一)进入起火、充烟区域前,应有效依托防火分隔设施,采取必要的出水掩护措施,防止轰燃、回燃、热对流等伤害。

并及时组织人员轮换休整,防止战斗减员。

(三十二)严禁人员位于车泵出水口、分水器接口、垂直铺设水带下方等部位,防止水带脱口、爆裂伤人。

严禁在安全警戒区域内随意走动,防止玻璃雨等高空坠物伤人。

九、安全警示

(三十)内攻搜救、灭火必须以班组形式展开,严格个人安全防护措施,预先明确进攻路线和作业时间,可采取设置安全导向绳、救生照明线等方法,防止发生方向迷失。

(三十一)进入起火、充烟区域前,应有效依托防火分隔设施,采取必要的出水掩护措施,防止轰燃、回燃、热对流等伤害。

并及时组织人员轮换休整,防止战斗减员。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技术探讨 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a)-0030-01

近年来,城市建筑越来越高,高层建筑火灾也是层出不穷,2010年国内相继发生的高楼火灾,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何快速、有效的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成为消防部队面临的难题。

1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特点是烟囱效应强,火势蔓延速度快,易形成立体火灾,造成人员伤亡。

1.1 烟气蔓延途径多、速度快,易形成立体火灾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可通过门、窗、吊顶、走廊、楼梯间竖向孔洞、共享空间、玻璃幕墙缝隙等途径向水平和竖向方向蔓延。一般情况下,在火势发展阶段水平蔓延的速度为0.5~0.8m/s,垂直方向蔓延速度为3~5m/s,照此推算,如不加控制30s左右烟气在垂直方向可达到100m,水平方向可达到20m左右,因此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会迅速发展成为立体火灾。

1.2 人员疏散困难,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高层建筑由于人员高度集中,疏散距离长,加上烟气在垂直方向的扩散速度比人们从楼梯跑下的速度快得多,高温、浓烟、有毒、缺氧的火场环境造成被困人员心理紧张、现场疏散混乱的现象,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2 影响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度大的因素

(1)消防员登高能力影响。在今年的攻坚组集训中我们40名队员进行了负重登高20楼测试。佩戴空气呼吸器、两盘65mm胶里水带向上攀登至20层,平均用时4分钟,心律142次/分钟,空气呼吸器压力损失到8~10MPa,基本上失去了战斗能力,严重影响到抢救被困人员和火灾扑救。

(2)火场供水影响。高层建筑火灾供水中由于楼层高,铺设难度大,使水带铺设时间较长,容易贻误战机,造成火势扩大。

(3)玻璃幕墙坠落的影响。玻璃幕墙受高温或火焰作用,易形成“玻璃雨”,像“飞行尖刀”一样下坠,易造成人员伤亡和消防装备损坏,严重影响灭火救援行动。如1996年4月2日,在扑救辽宁沈阳商业城火灾时,被玻璃幕墙碎片损坏的水带达50多条。

(4)消防作业面的影响。高层建筑大部分有地下附属建筑,导致消防通道路面承重力下降,极大阻碍了消防车辆的停靠。另外登高作业场地操作空间受架空电力、通讯、电车管线、广告牌的影响,作业场地受道路、绿化带、街道护栏等限制,致使车辆无法正常工作。

(5)消防装备的影响。现在各大、中城市几乎都出现了200m以上的高层建筑,而消防车的最大举高能力也只达到了101m,何况此设计高度已基本达到了高度极限。如上海11.15火灾中,消防车云梯达不到着火大楼顶部的高度,云梯加上高压水枪只能到达大楼三分之二的高度,火势太大直升飞机不能靠近,也阻挠了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应用技术的探讨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必须充分利用固定消防设施,立体部署战斗力量,灵活运用战术,尤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3.1 必须优化初战作战力量编成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若不能在初期得到有效控制、及时扑灭,火势将快速蔓延,形成高空立体燃烧。因此,必须第一时间调集足够的兵力,立足“打小、打早、打快”的初战编成来实施救人和控制火势。一要针对高层建筑特点,充分发挥大功率消防车、举高车等特种消防车的作战优势,优化编成,把这些车辆作为第一时间调集力量。二要有打硬仗、打恶仗、打持久战的充分准备,高层建筑火灾燃烧时间长、火场规模大,需要的参战力量多,应及时增调后方供水车辆、抢险救援车及后勤保障车等增援力量。三要实施分段负责制,做到责任包干。四要在“攻坚”力量的调派上,重点使用攻坚队员,以求得事半功倍的作用,切莫盲目派兵,避免无谓伤亡。

3.2 必须充分利用内部消防设施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充分利用内部消防设施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利用建筑内部消防设施,一是注意内部消防设施如消防泵、防排烟设施及防火阀、水喷淋灭火系统等开启动作情况;二是充分利用建筑防火分隔设施的阻火功能,及时关闭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门;三是优先使用室内消火栓系统出水枪控火,阻截火势,为实施其他形式的火场供水争取时间。实践证明,高层建筑高度越高,火场供水难度越大,利用室内消火栓系统出水枪控制火势蔓延显得重要。

3.3 必须坚持内攻为主、内外结合的战术措施

高层建筑火灾必须坚持内攻,内部进攻不仅有利于观察火势发展蔓延情况,侦察人员被困情况,也便于控火和疏散救人。进行内攻时,一是必须交替掩护进行,注意排烟放热,力争形成内外结合的战术包围;二是必须注意竖向管井管道、外窗口、玻璃幕墙与楼板间伸缩缝等竖向火势的蔓延状况;三是在进行内部强攻的同时,要充分利用举高消防车、消防梯及其它外部登高设施登高辅以外攻,内外夹击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3.4 必须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正确处理救人与灭火的关系

采取多种途径快速登高救人,坚持“消防电梯为主、疏散楼梯间为次、其他途径为辅”的原则对被困人员全力施救。一是对于在外面能够观察到有被困求救人员的,消防队员在实施救人行动时,首先用喊话、手机通话、打警示条幅等方式稳定被困人员情绪,引导被困人员实施正确疏散的方式,避免跳楼伤亡事故的发生;二是被困人员疏散出来后,要及时将疏散楼梯间的门给关上,防止烟气进入,对来不及疏散或者疏散楼梯间被烟雾笼罩,可将避难层(间)和防烟楼梯间作为临时避险点,缓解施救压力。三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疏散救人的方式方法不拘于形式,同时救人疏散路线和火灾扑救路线分开,避免了相互干扰。

3.5 必须有效组织火场供水,保证现场供水不间断

首先要利用水泵结合器向室内消防竖管供水,在供水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清水泵结合器的分区,也就是高低区之分,当水泵结合器损坏的情况下,可利用底层消火栓向消防竖管供水,在使用室内消火栓供水时要利用分水器,防止停止供水时,消防竖管内的水倒流,损坏车辆。当室内供水无法满足火场需要时,可利用沿楼层(楼梯)铺设水带的方式供水,供水时可根据供水高度,采取消防车“耦合”供水。

参考文献

[1]中国消防手册.2006年版.

[2]高层建筑灭火对策研究指南.2009年版.

[3]齐鹏.高层建筑的火灾特性与防控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34:38.

高层建筑火灾特征及其扑救对策 篇4

首先, 由于高层建筑建筑物的特殊结构, 火灾发生时易燃物多, 空间狭小, 这就导致了火灾在蔓延的过程中非常快速, 而且遍布范围广。还有一方面就是在火灾发生的初期阶段, 由于建筑物高, 风比较大, 空间容易对流而促使小的火苗发展成为大的火灾。

其次, 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 要将人员安全的进行疏散难度较高。这是由于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楼层多, 而且内部的结构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掌握, 建筑里的人群很难在第一时间内安全的到达没有发生火灾的地方。而且高层建筑里的人群密度较大, 一旦发生危及到生命的危险, 人们逃离火灾现场时很容易出现拥挤的状况。二是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材料在着火高温时容易产生毒气, 而且会产生浓烟, 给人们的疏散带来更大的困难。

再次, 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 消防救援工作很难大范围的开展。一般在高层建筑的环境中, 一旦发生火灾, 由于受到高度的限制, 消防队员一般只能在室外的空地上利用高压水枪、水炮等措施或使用云梯车、高喷车等特殊举高设备来灭火。但是受到水泵压力、举高高度等的限制, 往往不能够有效的进行火灾的扑灭工作。而且消防队员在建筑物内疏散被困人员时, 由于楼层高, 且消防队员需要随身携带较为厚重的设备, 对他们的体力消耗很大, 影响消防工作的正常开展。在一般的高层建筑内, 自身用水的需求大, 消防灭火用水很难充足保证大。

2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的扑救对策

第一, 针对高层建筑的特殊环境在人群中普遍进行消防安全教育。要想有效的预防火灾的发生以及减少火灾发生时对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 必须要加强人们的消防意识。这是进行有效扑灭火灾工作的基础, 对消防人员积极进行灭火救援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火灾现场, 如果没有事先接受过消防安全教育, 那么人们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很难镇定下来, 承受着极度紧张的精神压力, 更严重的会使人们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因此, 必须加强消防安全教育, 使人们在面对火灾时能够理性的做出最为正确的逃生策略。在学校的环境内, 学校可以经常组织消防演习供学生们进行学习、观摩, 提高他们对整个火灾扑救过程的认识, 从而帮助他们在思想上形成应对火灾的认识。在社区或单位的环境中, 也同样需要定期组织消防演习, 或者通过消防宣传海报供人们进行学习讨论, 保证他们普遍形成具体的消防认识, 并且掌握一定的灭火以及逃生方法。这样在实际的火灾现场时, 人们能够具备一定的认识, 消防人员在扑灭火灾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配合, 能够有效地进行最快、最合理的疏散工作。因为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后往往蔓延的速度很快, 因此人们撤离的时候有时候会跟不上火灾蔓延的速度, 所以消防工作人员必须利用防火分区, 将火灾局限在有限的区域内, 不会对正在撤离的人群产生威胁。

第二, 在高层建筑内要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由于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受到环境的极大限制, 因此必须利用建筑内灭火系统做好灭火工作。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 自动消防系统可以在火灾发生的初期起到良好的扑救初期火灾的作用, 能够有效的扑灭尚未发展蔓延的火势, 并且能够减少建筑物内浓烟的蔓延, 这样就能够保证人们在进行安全疏散时不会受到烟、火的威胁。

第三, 辖区消防队伍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灭火救援预案。在实际的灭火工作中, 消防队伍可以根据预案做出大体的部署, 然后根据现场实际环境的勘察以及建筑物本身所具有的各项属性来制定出具体的灭火部署。具体来说, 灭火指挥员要对现场火灾环境具有十分清晰的了解, 尤其要着重掌握火势蔓延的路径和速度, 并且计算出进行疏散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室外喷水设备能够进行喷水的最高限度。指战员还要进行最佳进攻路线的选择, 保证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到达阵地来进行具有主动优势的灭火工作。当成功的扑灭火灾后, 还需要及时进行战评总结, 对灭火工作中好的方法进行吸收和改进, 对不足进行检讨。

第四, 在高层建筑火灾救援中要运用正确的战术方法。在高层火灾灭火救援工作中, 要牢牢记“救人第一”的原则。人员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是首要的救灾任务, 因此要把人员的安全疏散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 要将优势力量快速组织起来进行人员的疏散和施救工作, 尽最大的力量保证建筑物内每个人员的人身安全。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完善的个人防护装备及必须的救生设备, 保证自身的安全和被困人员的安全。另外, 做好高层建筑的灭火工作也离不开灭火救援装备的补充、完善, 以保证实际灭火工作的效率。

3 小结

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环境, 在进行实际的灭火救援的工作时具有较大的危险性。要降低火灾对人员和财产的危险, 一是要针对高层建筑的特殊环境在人群中普遍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二是要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 三是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灭火救援预案, 四是要最快最合理的。只有从这些方面入手, 才能提高灭火的效率, 最大程度上避免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当发生火灾时, 高层建筑的灭火难度要比低层建筑的难度高许多, 而且也更加危险。所以, 要在各个方面做好准备, 以最大程度上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本文从火灾的特点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应急措施,对策

参考文献

[1]《灭火救援教程》, 公安部消防局“三个必训”统编教材2008年版.

[2]陈炳基.高层建筑火灾的预防和扑救[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22.

农村火灾特点及扑救对策 篇5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火灾和各类灾害事故的发生频率逐年提高,直接影响农村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给正走在富裕之路的农民带来沉重的打击。因此,认真研究掌握农村火灾规律、特点和扑救对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减少火灾损失,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在全总队全面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笔者结合工作体会,就农村火灾进行认真思考,本文全面介绍了南汇区地理环境,指出了当前农村火灾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结合实际,对解决农村火灾存在问题及不足提出新的思考。【关键词】农村火灾; 特点 ;扑救对策;

一、基本情况

南汇区位于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汇处,东临东海,南靠杭州湾与浙江宁波相望,北与浦东新区毗邻,西南与西部地区和奉贤、闵行交界。全区总面积835平方公里,海岸线45公里。全区共有常住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53万,非农业人口25万。全区共有2个市级工业园区,21个镇、村级工业园区,全区有消防重点保卫单位722家,其中市级1家、区级53家、一般级668家。全区共有14个建制镇,1个街道,200个村,2738个组,有道路703条(危险道路157条,该道路大功率消防车不能通行),桥梁652座(危桥共有292座,某些危桥皮卡改装消防车也不能通行),在南汇辖区内还存在25片缺水区域,然而在2007—2008年中,南汇支队五个中队的接警总次数达到2000余次。近一个月祝桥中队接到火灾报警31起,其中农村火灾24起,占火灾总数的77.4%,共烧毁房屋14间,涉及受灾17户,直接经济损失约31多万元。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村火灾比例较大。从中我们发现农村火灾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和地区稳定带来了巨大影响,目前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是新时期郊区消防力量必须重视的新课题。

二、农村火灾的特点。

纵观农村火灾频发的特点,大多数是由人为因素造成,具体表现为以下特点:

1.1、易燃物多。房前屋后、阁楼上、及各种简易的饲养棚堆放大量柴草、秸杆,且堆码无序,靠近火源、电源,以及长时间的自然发酵而放热。砖木结构房屋多,建筑耐火等级低,造成的火灾占74.6%。

1.2、火源种类多。生活用火,儿童玩火、烟花爆竹和吸烟等人为的用火不慎。用电不规范,随着农村用电范围的扩大,电气设备缺乏保养,线路成旧老化,私自乱拉乱接电线。夏季高峰期用电超负荷。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违章违规操作,都极易引发火灾。这类火灾约占农村火灾的83.4%以上。

1.3、农村人员应有的消防常识差。发生火灾时,不及时的报警,报警时心情过度紧张,对起火地点、火灾性质、消防车行进路线说不清楚;甚至有的人连火警电话是多少都不知道。从而延误了最佳灭火时机,导致火情进一步的扩大。

1.4、农村消防设施差。灭火器材设施奇缺。除已有的塘、库、堰外,基本上无消防水池,更无灭火器材。农村路况较差,地形复杂,街道狭窄,通道不畅,影响消防车到场速度。

三、农村火灾扑救方法: 针对农村火灾特点,结合实际情况,针对远、交通不便的农村,要实行以自救为主,现役消防力量为辅,以加强火灾的早期的扑救,为全面消灭火灾创造条件。

1、农村火灾自救对策

1.1、深入开展消防宣传进农村,普及消防知识,让群众懂得自救和防火知识;

1.2、组建义务消防队,配备简单的消防器材。建立一支以村干部、民兵预备役等为 骨干的义务消防队,经常性的进行消防理论和技能培训。农村消防组织可以和消防中队建立警民共建关系,请消防干部为义务消防队讲课、指导训练,提高农村灭火救灾的能力。

1.3、靠近乡镇农场的村社,要紧紧依靠企事业、工厂的企业消防队,就近扑灭火灾。

2、消防中队扑救农村火灾对策

1.1、做到接警准、出动快。由于农村火灾大都远离消防中队,加之多数火场交通不畅,所以要求消防中队在接到农村火灾报警时,一定要问清燃烧物质、受火灾威胁房屋数量、火势大小等情况,特别问清道路情况,值班员接警时必须告诉报警人,叫人在叉路口和村口等候消防车,为其带路,这样方可避免消防队走错路或走弯路,争取在最快时间到达火场。

1.2、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到达火场后,对建筑物火灾,要及时的做好火情侦察,了解情况,是否有人被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正确处理救人与灭火的关系。当火势蔓延猛烈并威胁被困人员安全时,把救人放在首位。正确选择内攻路线和救人方法。不要盲目出水,见火乱打,一定要把有限的水用在切断蔓延和控制火势上,努力不让火势扩大。

1.3、对砖木建筑火灾,当火势在建筑内部燃烧时,应内攻近战灭火,对着火层上层和着火层下层应布置水枪阻止火势垂直蔓延。当火势突破屋顶并威胁相邻建筑时,应保护相邻建筑,并从外部向起火建筑射水灭火。由于长时间燃烧,梁、柱、楼板燃烧,在一定时间内,会因失去承重能力造成建筑物垮塌,所以要合理选择阵地,充分依托承重墙、窗口等。利用消防梯、安全绳等救人。

1.4、破拆和排烟。由于农村建筑物防火间距近,甚至房屋相连,火势的横向蔓延快,易造成大面积火灾。指挥员要查明情况,确定目的,进行必要的火场破拆,阻截火势蔓延、救人和疏散物资和开辟进攻通道,破拆时要防止破拆面积过大。火场排烟,要充分利用门窗自然排烟,局部破拆建筑结构排烟,也可利用雾状水流和移动机械设备进行排烟。

1.5、保卫重点,堵截下风。对于露天堆垛火灾,燃烧面积大,如到场车辆难以全面控制火势时,则应集中力量保护重要部位或者在下风方向堵截,还应在距火场较远的下风方向部署以一定的力量,设置第二道防线,以防止飞火产生新的火点,必要时可向堆垛上淋水,甚至拆除堆垛,建立防火隔离带,阻止火势蔓延扩大。扑救时,用工具对堆垛进行翻动,消灭隐蔽火星,防止复燃。

1.6、发挥随车配备的手抬泵具有机动、灵活的优势。有些火场无法通车,指挥员应果断命令将手抬泵迅速抬到火场,机动灵活取水灭火。指挥员必须在确保取水顺利后,实施靠前指挥,保证供水线路连续、不间断。实践证明农村火场手抬泵的灭火作用大于消防车。祝桥中队用手抬泵扑灭农村火灾22起,占农村火灾的91.7%。

四、灭火注意事项

1、保证通讯畅通。随时向指挥中心汇报火场信息,加强现场通讯联络,确保通讯准确、迅速、不间断。

2、楼层火灾时,承担前沿灭火和侦察救人任务的消防人员,要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具和照明器材,必要时应用水枪掩护。侦察时必须3人以上。

3、近战内攻灭火时应注意房屋倒塌伤人。砖木建筑容易坍塌,内攻人员要精而少,不要盲目射水,不可用大口径水枪直接冲击承重墙和梁、柱等。

4、在屋顶灭火时,要注意防止踏空坠落。射水时,不要站在屋顶上,尽量下蹲,使重心下移。屋顶铺设水带,以屋脊为中心,“s”形铺设。

5、消防车到达火场后应选择好停车位置,能进能出,小路上行驶,应注意行车安全,防止发生车辆事故。

6、扑灭火灾后,做好收残和移交工作。整收、清点器材,现场以交给民警或相关责任人,尽可能的保护火灾现场,以便进行火灾调查。

关于对农村火灾扑救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建房,家居装修,添置家电,用火用电用气增多,多数家庭都实现了小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火灾荷载也随之增大,农村发生火灾的起数和损失逐年增加。据统计:全国农村发生火灾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我们以福建省仙游县近三年发生的火灾进行分析,2000年全县发生火灾141起,伤2人,其中农村发生火灾100起,占总数的70.9%,伤2人;2001年全县发生火灾121起,死4人,伤5人,其中农村发生火灾75起,占总数的62%,死4人,重伤1人,轻伤4人(发生重大火灾1起,死3人,重伤1人,轻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26万元);2002年至2004年全县发生火灾367起,其中农村发生火灾253起,占总数的68.94%。从以上统计数据表明,严峻的农村火灾形势和触目惊心的火灾事故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农村火灾的特点:

(一)建筑耐火等级低,可燃物资堆放较多,燃烧猛烈,蔓延迅速,易垮塌。

由于经济实力、历史原因和当地农村建房风格等方面因素,农村现有的建筑多数为砖木结构、土木和石木结构,其门窗、屋架多为木制材料制成,且有的内隔墙,楼梯、楼板也是使用木材等可燃材料,多数农民在室内和房前屋后堆放较多的柴火稻草,发生火灾后,火势迅猛,极易酿造大面积火灾,在建筑的可燃构件的梁、柱、楼板、门窗燃烧后,在一定时间内,会因失去承重能力造成建筑物倒塌,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建筑布局不合理,容易造成大面积燃烧和不便于消防人员的扑救。

农村建筑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大多以宗亲家族联片建造,没有留出消防通道、防火间距,或设置防火墙,一旦发生火灾,由于缺乏水源、消防设施和扑救不及时,极易造成大面积燃烧,形成火烧连营,损失极大。即使消防部队到场扑救,多数由于道路狭窄,水源匮乏而不能进行有效的扑救。

(三)农村消防条件基础差,农民群众消防意识低,自防自救能力差。

1、中国多数的农村都有着较长历史,虽然个别富裕的农民都建了新房,但是多数都没有依据建筑规范合理布局,正规设计建造,存在先天不足,火灾隐患随处可见。

2、消防规划、消防水源、消防通道在农村为零概念。仙游县现有22个乡镇(街道),322个行政村(居委会),目前没有一个乡镇有制定消防规划,只有6乡镇(街道)的部份村庄(居委会)通自来水,市政消火栓应有135个,可是,目前能用的仅仅只有37个,多数山区村道不能通消防车。

3、多数农民缺乏灭火常识,发生火灾后不知所措,造成小火变大灾。根据统计分析,农村火灾多发季节为冬季和春节,多发时段为夜间,多发原因为用火用电用气不慎。发现火灾时大多在初期阶段,由于农民缺乏灭火常识,没有采取有效及时的灭火方法,不能将火灾扑灭在初级阶段,最后小火酿成大灾。

4、农村通信条件差,电话少,报警不及时,延误有利战机。在火灾调查中发现,多数火灾的第一报警人不是火灾的第一发现人,发生火灾后,第一发现人或火灾受灾户往往是惊慌失措,急于叫人不懂报警或灭火,更有甚者不知火警号码。有的知道报警也说不清楚正确的火警地址,延误消防队灭火的有利时机。

5、农村距公安消防队较远,乡镇、农村道路复杂路况差,消防车难以迅速赶到火场。如从仙游消防队到火灾多发的乡镇,榜头、枫亭等乡镇,消防车正常行驶需要约二十多分钟。到最远的乡镇府所在地游洋镇要一个多小时,到最远的村庄要近2个小时,等到消防队赶到时,被烧的房子只剩下“底座”了。

(四)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农村住宅,多为低层建筑,为了防盗窗户都做了栏杆,门窗多数用铁件制作,院内屋前堆放的生产物质大部分都是可燃物,夜间在人们熟睡时发生火灾,往往因为门窗被锁无法逃生,特别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起火后受到烟雾熏烤惊慌失措,到处躲藏,没有及时逃生,极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2001年2月9日凌晨2时20分,仙游县榜头镇光明中路一家店面着火,隔壁的居民因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发生火灾后认为是隔壁家烧火,不会烧到自家,没有及时逃生,最后因通道被烟雾堵住,造成一家五口烧死三人,重伤一人惨剧。

(五)部分火场有爆炸和产生毒气的危险

现在农村部分农民使用液化石油气为燃料;多数农民还拥有机动车辆如摩托车、农用车等,家中储存汽油、柴油;多数农民家里存放有化肥、农药、起火后、这些物质不仅燃烧猛烈,而且有发生爆炸和析出有毒气体的危险,给扑救火灾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扑救对策及注意事项。

农村火灾主要以农民住宅建筑火灾为主,应立足于群众自救,积极疏散和抢救人员,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一般情况下应做到救人与灭火同步实施。

(一)熟悉农村道路、名称、水源和建筑特点,建立农村灭火手册,打有准备仗。

通过调查了解,掌握各乡镇、农村的基本情况,如:各行政村、自然村的名称及分布情况;通车道路的路况、水源情况以及可供消防车、机动消防泵浦取水灭火的水源的位置。主要住宅建筑特点及该乡镇建筑毗连区情况,农村住宅区内部物资的习惯存放形式及地点。掌握灭火决策的第一手资料。

(二)加强农村消防安全常识的普及和宣传,立足于农民自防自救,使火灾扑灭于初起阶段。

由于大多数农村距公安消防队较远,加之交通不便,消防车难以迅速赶到火场。各级政府和村民自治委员会要经常开展防火安全宣传,教会农民懂得正确用火、用电、用气;指导农民自觉开展防火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讲授掌握正确的灭火、逃生知识和方法。要根据农村消防工作实际制定村民防火公约,约束村民自觉维护和遵守消防安全。有条件的农村要建立农村义务消防队,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在发生火灾时要及时报警,并组织农民自救,力争把火灾扑灭于初起阶段。实践证明,每年发生在农村的火灾中,有一半以上的火灾是在消防队到达前,通过村民拆火路等方法自救扑灭的。

(三)加强第一出动,充分发挥泵浦、消防车的效能。

农村水源条件复杂,一般消防车辆不易靠近。在农村火灾的力量调动时,火警通讯员要认真询问火灾发生的建筑情况、面积、储存物质、有无人员被困、道路情况、是否是缺水地区,并根据判断,合理调动第一出动力量,防止到场后警力不足,贻误战机。在水源充足时,要利用车泵吸水,打歼灭仗;在水源离火场较远时,要利用手抬机动泵或消防车接力供水,打堵截仗;在火场缺水时,要发动群众接力打水和消防车运水,确保重点,防止蔓延,打持久仗。在村道路况较差时,后援消防车一般可先停靠在村口,等待火场指挥员视情需要而调动,防止道路堵塞,不利于战斗展开。

(四)搞好火情侦察,掌握内部燃烧情况,积极疏散和抢救人员。

通过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迅速判断火势蔓延的方向,了解火场内部主要情况和被困人员位置,确定灭火战术和救人方法。在发现有人员被困时应先救人,后灭火。要充分发挥农村人员密集,亲朋好友多,人心齐的特点,积极抢救物质,维持火场秩序,协助灭火。

(五)采取有效战术和灭火方法,打快攻近仗,速战速决,减少火灾损失。

1、对单独的农村住宅火灾,应采取正面出击,纵深内部,直接消灭火点,用快攻近战的战法迅速出水,消灭火势。

2、对农村院落住宅火灾,应采取边控制,边消灭的战法,控制火势蔓延,消灭火势。

3、对农村村寨住宅火灾应采取保护重点,下风堵截或进行破拆,阻止火势蔓延,分片消灭的措施。

4、对水源缺乏、消防力量不足,火势难以控制,将造成重大损失时应采取破拆措施,扩大防火间距,阻止火势蔓延。

5、火场供水,除发挥消防车单车作战能力和手抬机动泵取水的效能及消防车接力供水或运水外,可组织群众手取盆、桶传递供水。

6、充分依靠乡镇派出所干警、治安联防队和民兵应急小分队做好火灾现场的保卫工作,确保灭火工作畅通无阻。近几年来,经过保险部门的大力宣传,农村投保户相对普及。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使受灾户在受灾后经济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偿,以解燃眉之急。但也有一些思想素质较差的人,自己富裕了,在原有老房子的基础上,又建造了新楼。因此,想趁火灾机会,恨不得那些房子烧得一干二净,以便向保险公司索赔。这样就出现个别人用种种借口、理由,阻挠灭火人员进行灭火,严重扰乱了火场秩序。为此,指挥员就要充分利用以上四种人员,发挥其职能部门的作用,采取果断措施,保证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要防止坏人乘虚而入,趁火打劫,顺手牵羊,劫走受灾户的财产。要切实看管好疏散出来的物资,维护受灾户的利益。

(六)注意事项:

1、农村建筑多数为土木结构,消防人员进行火情侦察时应配戴好个人防护装具,深入火场内部侦察要注意墙体、建筑构件燃烧情况,防止坍塌。

2、火情侦察要重点侦察是否有人受到火势威胁,被困人员的数量,所处的位置,火场内有无爆炸物品和有毒物品及其存放地点、数量,选择好疏散和抢救通道。

3、战斗人员特别是水枪手靠近建筑物及进入内部灭火时,要先用水枪进行上下、左右扫射,并仔细观察墙、梁等构件状况,防止建筑倒塌伤人,同时还要注意电源线路是否断电,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4、维护好火场秩序,防止群众因私自闯入火场抢救财物而造成伤亡。

5、夜间灭火,战斗人员要带好移动照明设备和通讯设施,杜绝单人进入火场内部。

6、战斗结束时要认真清理火场,消灭余火,防止死灰复燃。

7、注意保留起火部位的现场痕迹和物证,为火调工作提供方便。指挥员在灭火的同时,要向周围有关人员有意识地询问起火的时间、部位、起火原因、是否有人员在场的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确定起火部位后,就要会同乡镇、村干部、派出所干警,要求他们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划出警戒线。阻止群众在消防勘查人员到场之前去清理和破坏起火部位现场,为火调人员提其方便和依据。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对策 篇6

【摘 要】石油企业储罐储存了大量的原油,它的存在对企业的安全、稳定、长期周转运行和生产经营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石油企业储罐区火灾事故因素,提高预防火灾事故的水平,加强储罐区火灾事故的扑救能力。

【关键词】石油企业;火灾因素;火灾的扑救

1.石油储罐区火灾的因素

1.1石油企业储罐区的特点

储存量大。一般储量可达百万方以上,一般小型中转站也在万方左右。

危险系数大。大部分储罐区都储存了大量的原油,化工企业的储罐区储存了危险性更大的液化石油气或丙B类以上的可燃气体,而且不少介质处于受压储存状态。

自然环境差。多为露天设计,直接经受烈日、雨雪、严寒、风沙的考验,易受到雷击、地震的侵袭。

流动性强。储罐区的介质是通过离心泵沿输油管线连续或间歇的输出、输入,即处于动态而不是静态。涉及的人员多、设备多、管线长,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有可能酿成火灾事故。

根据以上特点,储罐区一般都被列入重点防火部位或一级防火区。

1.2石油企业储罐区火灾的特点

突发性强。储存介质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储运过程中任何一处失误和缺陷即可酿成突发性火灾事故。

火势猛烈持久。储存介质一般热值高、热辐射强,加上储存量较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猛烈持久。

着火面积大。储存介质的流动性和扩散能力强,介质的沸腾和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及储罐爆炸引起相临储罐的连锁爆炸等,都会增大着火面积。

危害性和破坏力大。火灾除高温、辐射、爆炸冲击波,往往伴随有严重的机械伤害事故(如压力容器的刚质碎片飞出、钢结构的倒塌等)。

复燃复爆性。

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多。

1.3火灾事故因素分析

石油企业储罐区火灾事故的逻辑关系可用下式表达:

火灾事故=引火源+助燃物+可燃物。

这是一般火灾事故的普遍规律,因此必须有效控制、消除引火源、助燃物、可燃物的共同作用,才能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而对石油企业储罐区,控制和消除引火源最为关键。

寻找出储罐火灾发生的因素式制定对策、采取防范措施的基础。如前所述,石油企业储罐区的储存介质是处于一个动态,在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失误、疏忽及不可预测的不利因素,从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引发火灾的诸多因素都可归纳为五大因素:人员、设备、管理、介质和环境。

(1)人员:操作、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智力和只是水平判断能力等。

(2)设备:储运设备(储罐、管道、机泵等)、防护设施(消防设施、个人防护装备等)、检测、监控、报警装置等。

(3)管理:操作规程、防火防爆制度、巡回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等。

(4)环境:温度、湿度、风向、雷电、草地等自然环境。

(5)介质:储存或输送的油品可导致火灾发生的有关理化性质、数量等。

2.储罐火灾的扑救

当我们懂得了储罐发生火灾的原因后,应加强对火源的管理与控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火防爆措施,有效地预防火灾地发生,这对石油企业地安全生产和职工家属的安居乐业都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生产中一些不可预见因素引发了火灾,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扑救,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2.1灭火的基本防御战术——冷却

油罐一旦着火,火场情况非常复杂,瞬息万变。储罐油品着火地火焰温度一般高达1100-1500℃,燃烧5min,罐壁温度达 500℃,强度降低一半;燃烧10min,罐壁温度达600-700℃,强度降低90%左右,罐体将发生变形;超过10min,罐壁随时可能发生破裂,引起油品散失,造成火势扩大,威胁临近罐和周围建筑物地安全。

冷却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冷却水量要足够,冷却面要均匀,严防中途断水;备用1-2支水枪。

(2)冷却水不宜进入罐内。

(3)射水要均匀,不出现空白点。

(4)冷却水流应抛物线喷射在罐壁上,防止直流冲击,浪费冷却水。

(5)及时排除防火堤内积水。

(6)冷却延续时间要保证,直径小于20米的金属罐冷却给水时间一般为4小时;直径大于20米的金属罐冷却给水时间一般为6小时。

2.2火灾的扑救(拱顶油罐)

(1)火炬燃烧的扑救火炬燃烧一般是在罐顶呼吸阀\透光孔火裂缝处燃烧。

灭火时,首先应根据火焰燃烧的特点来判断短期内油罐是否会发生爆炸。一般认为当火焰呈桔黄色、发亮有黑烟时,油罐不会爆炸,当火焰呈蓝色不亮、无黑烟时,说明罐内油气混合物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随时可能发生爆炸。

(2)罐盖部分破坏火塌落在罐内式的扑救油罐发生爆炸后,多数罐盖一部分在罐内一部分在液面上。罐顶凹凸不平,泡沫被破坏,无法覆盖整个火焰,不能发挥灭火作用。

这时的灭火方针应是尽量减少油品沸溢带来的损失。根据估算可能发生沸溢的时间,将油品外输一部分。不仅减少了油品的损失,而且为油品沸溢在罐内准备了更多的空间,不致使油品外泄过多,扩大火势。

(3)罐壁或罐底破坏时的扑救 油罐着火后,无论罐壁或罐底遭到破坏,都会使油品流散,在防火堤内形成大面积燃烧,给扑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这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科学组织灭火力量,有效地进行灭火。

在油罐周围全是油火,灭火人员根本无法接近着火罐时,固定灭火设施液无法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应组织足够的灭火力量,采取堵截包围的灭火方法,首先扑救防火堤内流散火焰,一般可用干粉灭火器,由远及近逐渐向着火罐推进进行灭火,然后再扑救罐内火灾。

3.火灾扑救中的注意事项

(1)扑救火灾时应防止油气、烟雾的侵袭、毒害。

(2)灭火现场不宜滞留大量的人员,防止情况恶化,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

(3)扑救火炬燃烧时决不许将罐内原油外输,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外燃烧的火焰吸入罐内引起爆炸。

(4)灭火人员应着隔热服火反射服,严禁着化纤服装。

浅谈大空间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 篇7

1 大空间建筑的火灾特征

1.1 火灾隐患因素, 不易控制

大空间建筑物的火灾荷载大, 同时由于人为原因致使防火分区形同虚设, 发生火灾之后, 会造成火势迅速蔓延, 不易控制火灾现场。另一方面, 很多大空间建筑的管理经营者不注重防火设施的建设和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火灾隐患没有定期排查, 致使火灾发生后, 大多数固定消防设施无法发挥其实际功效, 延误火灾的扑救。建筑内部的疏散通道存在严重的乱占和堵塞问题, 发生火灾后, 企业员工无法及时逃生自救和扑救火灾。

1.2 火灾浓烟障碍较大, 内攻不易

现在的大空间建筑采用了大量易燃可燃物质装修。一旦发生火灾, 燃烧产生高温和大量浓烟, 大空间建筑的开口又较为封闭, 使得现场排烟降温十分困难。浓烟带来的障碍使得消防员在火灾现场内的搜救相当艰难, 只能凭借感觉摸索前进, 无法第一时间搜救被困人员和扑灭火灾。大空间建筑的内部障碍物较多, 密集的空间和错综复杂的布局, 导致通道更为狭窄, 使得消防员难以在第一时间快速控制堵截火势蔓延。

1.3 持续时间长, 建筑容易出现坍塌

大空间建筑中物品和可燃物都相对较多, 且通常集中于一起, 仓库出现了严重超储。部分经营者为了利益和便捷, 通常将库房合并到一起, 摊库之间距离很近, 隔断空间却相对狭窄, 甚至没有隔断。一旦发生火灾后, 会引起大面积连锁反应的燃烧, 火势相对较大, 持续时间长不易扑灭。大量的灭火用水和火灾现场的高温燃烧使得其出现冷热交替, 直接降低了建筑的抗压性。建筑的强度降低导致其承重能力缺失, 从而出现局部或者整体的建筑坍塌现象, 而建筑构架的变形将直接增大现场搜索营救的难度。同时大空间建筑的局部坍塌和大面积坍塌对于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都是挑战,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防战斗展开。

2 大空间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

在扑救大空间建筑火灾时, 要坚持把救人第一放在首位, 同时充分利用建筑内部固定消防设施, 固移结合。在充分保证参战消防官兵生命安全的前提下, 可以实施内攻近战, 根据火灾现场情况采取不同的战术措施有效处置。

2.1 坚持救人与灭火同步的战术思想

大空间建筑因为自身的空间较大, 所容纳人员较多, 现场较为混乱, 难以在短时间内将人员安全疏散。因此, 必须坚持把救人第一放在首位, 现场指挥员要迅速查明被困人员的数量、位置以及是否出现生命危险等, 组织攻坚组队员营救被困人员。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灭火, 如果火势过大, 要集中力量进行灭火排险, 以期打通救人的内部通道。在整个火灾扑救过程中, 要控制火势积极营救被困人员, 做到两者兼顾, 保障被困人员和消防官兵的人身安全。

2.2 全面侦查, 发挥内部固定消防设施的作用

到达火灾现场后, 要迅速根据现场形势判断是否有建筑坍塌、火势蔓延方向等情况, 积极实施灭火措施和各种营救对策。对火灾建筑的内部设施应该有详细的了解, 要第一时间启动建筑内部的固定消防设施, 辅助外部的消防营救。如果固定消防设施无法自动启动要安排攻坚队员人工启动, 减少人员伤亡。

2.3 选择最优的内攻通道

在大空间建筑火灾扑救中, 选择内攻方式十分重要。在进入火灾现场控制火势的初期, 打通一条安全的内攻通道是首要任务。选择内攻通道的最佳进口, 研究相应的内攻路线和返回路线, 保障内攻线路的安全顺畅。可以选择建筑防火区、内部通道等区域作为内攻的突破点, 在综合考虑建筑的整体构架和风向风势后, 选择火势相对较弱的区域作为通道突破点。

2.4 有效进行排烟散热工作

选择下风方向的位置进行排烟散热, 防止火场内部持续高温浓烟不散。在可控制情况内, 采取建筑内部的自动排烟通风降温。如果火势较大, 大面积燃烧蔓延, 造成建筑内部温度过高, 烟雾弥漫较重, 可以采取强行破拆排烟, 以便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火场内部的温度, 排除有毒烟气。

2.5 调集足够应急救援力量于火场

大空间建筑发生火灾后, 消防作战指挥中心要认真研判灾情, 第一时间调集充足人员、车辆、装备赶赴现场处置。同时调集公安、医疗、卫生、供水、供电等相关联动单位赶往现场, 协调处置, 最大限度的扑灭火灾, 营救被困人员, 同时保障消防员自身的生命安全。

3 总结语

大空间建筑火灾的扑救工作是复杂多变的, 随机性因素相对较多。因此, 要将其作为消防熟悉演练工作的重点, 加强“六熟悉”和无预案实战演练, 详细全面掌握大空间建筑内部的建筑设计特点, 充分了解其内部消防设施的建设情况。在发生火灾情况后, 要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灾情研判, 制定科学合理的战术措施, 有效快速扑救火灾, 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吴华文.浅谈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的火灾扑救[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 (Z2) :97-100.

[2]武强.大空间建筑火灾扑救对策探讨[J].科技风, 2013 (20) :145.

[3]孙运良.大空间建筑火灾扑救对策及组织保障探讨[J].武警学院学报, 2011 (08) :30-31.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对策 篇8

1 建筑工程保温材料的火灾特点

1.1 燃烧猛烈, 蔓延迅速

采用聚苯乙烯材料制成的保温材料, 如不经过阻燃处理, 一旦发生火灾, 火势发展快, 燃烧猛烈, 极易形成大面积火灾。案例资料显示, 一栋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彩钢板建筑, 由于夹心层采用了保温材料, 5分钟内就全部过火, 导致火势无法控制。

1.2 发烟量大, 产生有毒气体

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使用的有机保温材料属于化学反应性极高的化合物, 如模塑聚苯板 (EPS) 、挤塑聚苯板 (XPS) 等, 与外来热源接触后, 温度会迅速升高。当达到分解温度时, 这些大部分为有机保温材料就会发生分解反应或降解反应, 并可迅速燃烧, 燃烧后产生有毒气体和大量有毒烟雾。

1.3 燃烧隐匿, 不易察觉

保温材料往往是设置在夹层内, 为了保证隔热保温效果, 封闭性较好, 当保温材料被引燃时, 由于氧浓度很低, 所以初期一般为阴燃, 不易察觉, 等到发现时往往火势已经发展的比较大, 延误了最佳灭火时间。当消防队员到达现场时, 浓烟滚滚, 也难以在第一时间找到着火点实施进攻, 从而使火势进一步扩大, 难以控制。

2 应对保温材料火灾的战术原则

2.1 加强第一出动, 集中兵力, 形成优势

根据建筑工程保温材料的燃烧特点, 一旦火灾发生, 应立即组织力量迅速抵达火场, 且加强第一出动, 尽量一次性调集足够的救援力量。视着火建筑情况出动大吨位水罐车、举高车等特种车辆, 当着火地点水源缺乏, 而且自身力量不够充足时, 可迅速通知联动力量到达现场进行供水。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控制火势, 不至于望火兴叹, 将损失降到最低。

2.2 坚持把救人任务放在第一位

救人第一是指在火场上, 要把疏散和营救被困人员作为优先考虑的和竭力实现的首要目标。坚持救人第一, 必须结合火场实际, 正确决策, 合理用兵。可以先救人后灭火, 也可以边救人边灭火, 有时为救人也可以先灭火。在火场不迅速控制火势或消灭火灾, 不排除险情, 就会增大被困人员伤亡或者无法抢救被困人员的情况下, 应迅速组织力量控制或者消灭火灾, 排除险情, 为被困人员提供生存条件, 积极完成救人和灭火任务。当到场力量较多时, 可以一方面组织主要力量救人, 一方面部署其余力量扑救火灾, 实现灭火、救人两不误。

3 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的灭火方法

3.1 以固为主、快速出水

要坚持“以固为主、快速出水”的原则, 充分利用固定消防设施, 在消防部队尚未抵达火场时, 利用室内消火栓等水源及时展开灭火救援战斗。当系统水量不足时, 可利用消防车向室内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或建筑底层室内消火栓加压供水, 保障火场用水持续不间断。在利用水泵结合器供水时, 要分清供水区域, 及时开启接合器的进水阀。

在确定灭火所需用水流量时, 应随机应变, 尽可能的备足灭火用水量。建筑外保温材料起火后, 在火灾的初期阶段, 火场情况比较简单, 火势不是很大, 火灾燃烧的时间不长, 对周围的部位及其他建筑还没有造成更大的威胁时, 是灭火的有利时机。消防部队应集中足够的灭火用水量, 使之对火灾形成优势, 力争一举将火势扑灭;当到场时间比较晚, 火势情况复杂, 火势较大时。在灭火力量有限的情况下, 不可能同时出击全面进行灭火, 应根据现有力量将主要兵力部署在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 而对起火部位火灾实施控制, 或分阶段实施灭火, 使灭火力量从全局上的劣势变为局部的优势, 最终将火扑灭。

3.2 堵截火势向室内蔓延

由于保温材料火灾主要沿外墙进行传播, 所以在灭火力量到达现场后, 应把主要力量用于控制火势沿外墙蔓延, 但与此同时, 要积极堵截火势沿门窗向室内发展, 避免引发室内轰然, 从而造成被困人员伤亡。当着火点位置较高时, 可出动登高车、高喷车等特勤车辆, 在高处堵截火势蔓延。于此同时, 要积极实施内攻, 阻止外墙火势沿门窗等向室内发展。

3.3 积极开展救人行动

对于外保温层起火建筑, 应采取多种途径快速及时疏散内部被困人员或直接救人, 因为保温材料火灾烟气量巨大, 当着火建筑被有毒浓烟笼罩时, 内部人员极有可能造成窒息死亡。因此救人仍然是避免保温材料火灾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主要对策。消防队员要及时进入着火建筑, 进行侦察和搜救, 协助有行为能力的被困人员进行疏散;如遇到受伤或行动能力较差的被困人员, 应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施救。在有消防电梯的建筑中, 应坚持“消防电梯为主、疏散楼梯间为次、其他途径为辅”的原则对被困人员全力施救。

3.4 快速有效实施排烟

对于外保温层起火建筑, 因为保温材料火灾发生时烟气量巨大, 有毒烟气极可能造成内部人员窒息死亡, 所以必须重视排烟任务的有效实施。排烟时, 应着力避免有毒烟气向被困人员蔓延, 首先可根据风力方向, 借助风势进行自然排烟;其次可启动建筑内部的固定排烟设施, 在门窗入口处利用排烟口将由室外进入室内的烟气排除;当固定排烟设施失效时, 应将移动排烟机或移动风机放置在风口, 阻止烟气向室内的流动。

3.5 防止复燃

大量的实验表明, 由于外保温材料的特殊性, 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隔水性, 如果起火后明火不能被全部消灭, 火焰将在材料内部继续燃烧, 且在停水后引发外保温层的复燃。复燃后由于燃烧不充分, 将产生更多有毒烟气, 甚至引发更严重的次生灾害。

3.6 做好个人防护

常见建筑工程有机保温材料起火, 将产生大量有毒烟气, 因此对于需进入火场进行救人的消防队员来说, 做好个人防护是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项。消防员在现场必须要注意佩戴空气呼吸器, 救人时也可携带一定数量的防毒面罩, 以确保被救助人员的安全疏散。

4 结束语

保温材料一旦发生火灾后, 现场火势蔓延极快, 产烟量大, 燃烧时间长, 需要的到场力量多, 扑救困难, 因此, 需要通过不断实践, 针对建筑工程保温材料火灾的特点, 研究新的战术战法, 以满足未来灭火救援的实际需要。S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对策 篇9

1钢结构型材在火灾中的特点

钢结构型材在常温下是非燃烧材料, 但钢材的导热系数是混凝土的40倍, 并且由于钢构件材质单一, 所以在火灾中升温极快。研究表明, 钢框架柱温度超过200℃时, 强度开始减弱;温度达到350、500、600℃时, 强度分别下降1/3、1/2和2/3;当温度超过700℃, 构建强度减少90%以上, 其强度几乎等于零。根据实验, I36b、I40b标准工字钢梁的耐火极限分别为15、16分钟。从实际案例来看, 受现场施工质量、环境气候、腐蚀、风化和老化的影响, 发生火灾时, 防火措施的耐火时间距离实验室检测耐火时间有较大差距, 一旦防火层受到破坏, 钢结构型材受到高温作用后发生扭曲、变形, 进而导致整个建筑的倒塌, 救援难度大。“911事件”后专家分析认为, 其实飞机并没有将大楼撞倒, 而是由于飞机在撞到大楼的同时破坏了大楼钢结构构件, 使得钢结构直接受到高温作用, 导致整幢建筑的坍塌。

2钢结构型材对火灾扑救的影响

(1) 存在坍塌危险, 安全威胁大。由于采用钢结构型材的建筑存在坍塌的潜在危险性。只要局部遭到破坏, 也往往会造成建筑整体失衡坍塌, 容易导致作战人员伤亡。2005年8月2日, 蒙牛乳业 (马鞍山) 有限公司冰淇淋厂北冷库发生火灾, 在搜救火场被困公司员工过程中, 因冷库钢结构构件突然坍塌, 造成3名消防员牺牲。2013年10月11日, 北京石景山喜隆多商场发生火灾, 三、四层钢结构构件扭曲、变形, 造成局部坍塌, 2名消防员在内部搜救牺牲。

(2) 火灾荷载多、火势控制难。采用钢结构型材的建筑多为大跨度、大空间, 此类建筑物中的大型的生产车间内, 生产设备密集, 库房内生产使用的原料和成品多可燃。大型仓库内多以堆垛的形式存放大量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物资, 内部贯通, 火场通透性较好, 大型商场、超市等存有数百种货物, 同时, 很多大空间、大跨度钢结构建筑的门窗多, 通风好, 一旦起火, 在热气流的作用下, 很快形成大面积火灾, 蔓延非常迅速, 燃烧猛烈。

(3) 用水量大, 供水保障困难。大跨度、大空间钢结构的建筑面积一般都在几千平方米, 规模大的建筑面积达到几万平方, 一旦发生火灾, 火势蔓延开来, 势必火势汹涌、燃烧面积大, 在作战中供水线路多、纵深距离远、灭火时间长, 用水量大。

(4) 内部情况复杂, 战斗行动困难。面积大、功能多、分割多、结构复杂。建筑平面、立体部局的灵活性使得建筑内部格局复杂、不规则, 火点隐蔽、蔓延途径多, 在行动中需要深入建筑内部进行火情侦查、救人、破拆及灭火, 加上高温、强辐射、浓烟、毒气、能见度低、建筑容易倒塌等因素, 使内攻的难度和危险性大幅增加。指挥员和战斗员在内攻近战中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不利于作战行动的展开。

(5) 参战力量多, 保障压力大。钢结构建筑火灾, 参战力量复杂, 协调难度大。通常需要大量的消防车辆、器材, 如2014年亳州市古井酒厂“7.10”储存原酒的钢结构仓库爆炸起火, 先后调集60辆消防车, 324名战斗人员参加灭火战斗, 同时, 启动政府级应急救援预案, 调集了供水、供电、公安、医疗等联动部门参战, 作战时间长达18个小时。由于参战单位多, 作战力量分组布散面大以及作战时间长, 通信联络、灭火剂的供给、器材装备的补充、灭火救援人员的给养等都需要专门的保障, 综合保障难度大。

3钢结构型材火灾扑救对策

(1) 实地排查, 广泛开展“六熟悉”活动。公安消防部队要从实战出发, 摸清底数, 对辖区内大量使用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大跨度厂房, 进行经常性的实地勘察, 掌握其周边水源、交通道路以及内部建筑结构、疏散通道、重要部位和消防设施情况等情况, 特别是对辖区主要钢结构建筑的钢构件的防火保护材料的性能予以测试, 做到心中有数。

(2) 制定预案, 开展实战演练。公安消防部队要按照最复杂、最不利、最危难、最难处理的原则, 认真研究制定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灭火预案;在演练时调集通信、公安、医疗、供水、供电等应急救援单位和社会其他救援力量协同参练, 建立动态作战联勤协作机制。

(3) 加强第一出动, 科学调集力量。要根据燃烧部位、建筑面积、可能蔓延的因素、消防水源、天气等情况, 按照大于最不利情况的标准重点调集大功率供水车、高喷车、破拆车、排烟车等先进车辆, 流量大、射程远的大口径水枪、自摆炮、遥控炮, 远程供水系统, 消防机器人以及照明、破拆、排烟、通信等高效器材的合理、有效配置, 提高装备水平, 优化战斗编成, 增强部队灭火救援能力。

(4) 迅速开展侦察, 做好战斗准备。在钢结构厂房火灾的火情侦察中, 应着重侦察起火时间和钢构件的梁、柱、人字架等构件有无扭曲、变形、垮塌等迹象, 并随时掌握持续燃烧的时间, 以便对照15min左右的最不利倒塌时间。以便及早准备, 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灭火救援措施和防护措施。

?? (5) 科学处置, 加强配合协同。在钢结构建筑火灾扑救过程中, 由于面积大、蔓延快, 指挥员既要树立速战速决的指导思想, 更要有“打恶战”、“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在战术布置上首先考虑“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 首先把主要力量用于救人方面, 通过破拆、排烟、内攻等战术, 科学施救, 尽最大努力抢救被困人员。同时要确保控制火势蔓延, 对未垮塌的钢结构建筑, 应布置大功率水罐车对外部进行冷却降温保护, 优先移动遥控水炮从两侧夹击, 堵截火势蔓延;冷却受火势熏烤的钢梁、钢柱, 防止倒塌;破拆着火端墙面或屋顶泄压, 火势未窜顶时, 先破拆泄压点, 后破拆进攻点。消除倒塌危险后, 要及时调整水枪阵地, 从不同角度加强灭火力量, 重点突破, 以内攻近战为主, 集中强大的密集射流接近火点灭火, 形成上下合击之势, 迅速控制火势。

(6) 严防建筑倒塌, 避免事故发生。钢结构建筑火灾防范最主要的是倒塌, 必须正确选择指挥位置、消防车辆停放位置和水枪阵地的位置, 保障通信畅通, 明确撤退信号, 防止意外发生;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火场安全观察员着重观察钢结构建筑的梁、柱、屋顶等构件有无扭曲、变形、跨塌等迹象, 当建筑出现倒塌前兆时, 应立即撤出现场。

(7) 加强供水保障, 确保供水不间断。由于钢结构建筑火灾过火面积大、持续时间长, 如果火场不能保证正常供水, 将直接影响整个火灾的扑救工作。要充分利用市政消火栓、水池及时组织供水, 水源缺乏时, 供水人员要及时寻找外围的消防水源, 利用机动泵从天然水源取水, 用并联、串联、直接供水、接力供水、运水等方法保证供水不间断。

(8) 加强战勤保障, 确保灭火剂充足。扑救钢结构建筑火灾时间跨度较长, 需要消耗大量的灭火剂、更换补充大量的器材装备, 要调集配备泡沫供液车、器材保障车、充气车、物资运送车, 启动灭火剂补给编队, 通过模块式供给向灭火救援现场补给提供灭火药剂。要根据现场破拆、排烟、控火等实际需要, 应及时调用社会相关单位大型应急救援装备, 并调动燃料供应车辆到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钢结构型材以强度高、自重轻、跨度大、吊装施工方便和建设时间短等优点正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但局限于钢结构型材的耐火特性较差, 对火灾扑救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 研究钢结构建筑用型材对火灾扑救的影响, 对提高应对钢结构型材火灾的实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钢结构型材,火灾扑救,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消防灭火救援》公安大学出版社.

[2]《灭火应用战术》警官教育出版社.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探索 篇10

1 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烟气蔓延速度极快, 数据显示, 火灾初期阶段, 烟气在水平方向的扩散速度大约为0.3m/s左右;发展到燃烧猛烈阶段烟气在水平方向扩散速度为0.5~3m/s。

高楼火灾蔓延速度快、危险性大、破坏力强一定程度上源于高层建筑的“烟囱效应”。高层建筑内部有大空间的中庭和大量的管道竖井、楼梯间、电梯井等各种横、竖向管井、通道, 一旦发生火灾, 这些部位就成了一座拔风的“烟囱”, 加速火势的蔓延, 而且建筑物越高“烟囱效应”越明显。

人员疏散困难。高层建筑层数多、垂直距离长、疏散时间长、人员集中等特点, 给发生火灾后人员疏散增加了难度。尽管我国现役执勤的消防队登高消防车已逐步开始普及, 但是数量有限, 举升高度也远落后于当地的建筑高度。我国的现状是多数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必须依靠楼梯。紧急情况用于逃生时, 楼梯间内根本无法保证安全, 堆放杂物、闭门器损坏等现象比比皆是, 严重影响疏散逃生。

火灾扑救难度高。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室外扑救主要依靠举高车和高喷车, 而这些车辆的施展又需要一定的空间, 当外部力量难以介入时要依靠室内消防设施。但是目前, 许多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还不够完善。

2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战术思想

2.1 充分利用由执勤中队赶赴事故现场的时间

首战中队的指挥员在行进途中要与指挥中心或报警人积极联系, 尽可能多地了解灾情信息, 事实证明, 有经验的指挥员往往会充分地利用由中队赶赴火场的时间了解大致情况, 并根据火灾情况和救援的力量在脑海中初步形成作战思路,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到达现场后通过外部侦查和询问有关人员快速了解情况, 根据火场初步侦察情况, 快速确定起火点、进攻路线、力量部署、供水方式和指挥部位置, 果断决策。

2.2 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的固定消防设施

高层建筑火灾要坚决树立“以固为主、固移结合”和“内攻为主、外攻为辅”的作战意识。高层建筑发生火灾, 应主要依靠建筑内供水管网以及各种固定灭火设施, 树立使用室内消防灭火设施自救为主, 各种外部消防装备为辅的指导思想。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应立即寻找水源, 并在水源处留守力量, 到场的指挥员和战斗员要沿着制定的进攻路线进入着火层, 打开消火栓灭火, 还要根据火场用水情况, 视需要通过消防水泵接合器向室内管网供水, 补充消防用水量。

果断内攻、辅以外攻, 如果现场条件许可, 一定要第一时间内攻, 内攻一是要注意内攻指战员应配备好安全防护装备器材, 利用消防电梯或楼梯快速到起火层下层作为进攻起点。二是坚持“以固为主”的原则, 充分利用高层建筑内的现有固定消防设施, 展开战斗。三是要安排力量梯次进攻灭火, 确保官兵的人身安全。四是要利用消防车向泵接合器或建筑底层室内消火栓加压供水, 要保证室内管网水压充足, 保证战斗用水持续不间断。外部的作战人员要占据有利的地势设置水枪、水炮阵地, 阻截火势蔓延。

2.3 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 救人救火统一结合

高层建筑一般具有人员聚集的特点, 因此消防指挥员在到达高层建筑火灾现场后, 必须贯彻“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第一到场官兵一是要迅速查明着火建筑内被困人员的数量和分布, 布置消防官兵组成搜救小分队, 快速及时疏散抢救楼内被困人员, 尽最大可能减少人员伤亡。二是要坚持救人与灭火有机统一, 充分利用各种排烟降尘设施快速排烟降温, 减轻浓烟高温对被困人员的威胁, 掩护搜救小分队深入建筑内部救人。三是要树立灭火就是为救人的思想, 果断处置, 控制火势, 充分利用水枪、细水雾水枪、排烟机排除烟雾, 阻止火势蔓延。在有些火势能够及时控制情况下不能机械搬用“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 要集中兵力控制火势, 力争及时扑灭控制火灾, 不能一味强调救人, 不顾及火势发展, 导致人没救下来, 火势也已经扩大。被困人员和消防队员自身安全也难以保障。

2.4 搞好后勤保障

高层建筑火灾救援难度大, 耗时长, 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和反馈信息的同时必须第一时间增派增援力量, 考虑后勤保障问题。一是后方供水要及时。扑救高层建筑火灾, 供水问题直接关系到灭火战斗的成败, 而且必须保证水压和持续性。向高层着火建筑供水的方法必须根据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力求简单有效。二是现场损耗器材的补充, 诸如各种类型的灭火器、空气呼吸器、破拆工具、照明灯具等的消耗和需求很大, 不仅要准备足够的数量, 而且还要综合考虑运输到一线的方式。三是人员的替换要及时。恶劣的火场环境, 对一线战斗人员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挑战。为了保证救援工作持续不间断, 要及时地补充新的扑救力量或者对现有力量的相互调换。

3 加强责任区中队六熟悉和演练工作

责任区执勤中队要始终把“六熟悉”作为业务训练工作的重点, 务必使官兵充分掌握辖区内的实际情况, 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到达事故地点、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执勤中队要通过预案演练, 认真规范高层建筑火灾的灭火战斗行动程序, 实现人员、装备与技战术的有机结合, 提高部队快速反应能力和作战能力。

4 结语

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 火场亦是如此。进行科学分析阶段, 灵活运用战术, 把握好进攻与撤退的时段, 有效地指挥部队完成灭火、救援任务, 是消防部队指战员学习研究的重点。为了更好地完成扑灭高层建筑火灾的战斗任务, 就要从火灾的特点和规律出发, 把握灭火战斗策略, 掌握各方面知识, 充分利用有限的装备技术应对高层火灾, 确保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孙宝岩.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战斗编程问题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 2010.4.

高层建筑火灾防控和扑救浅论 篇11

1 高层建筑火灾防控和扑救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

大多数高层公共建筑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分离, 而且集住宿、办公、商业、娱乐于一体, 业主和承租户更换频繁, 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明确, 管理制度不落实。此外, 不少物业公司管理缺位, 消防车通道堵塞或私家车占用消防车道的问题较为普遍。2) 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由于防火意识差、投入不到位以及社会消防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等因素, 部分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故障、损坏甚至随意关停的现象比较突出。3) 居民自防自救能力弱。高层建筑内居民普遍缺乏消防安全常识, 堵塞通道, 防烟楼梯间防火门常开的现象突出, 许多住户使用可燃材料装修, 而且遮挡、拆卸建筑消防设施, 加之物业管理单位制定的灭火疏散预案流于形式, 很少组织演练, 群众缺乏最基本的逃生自救常识和技能。4) 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不严格。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用火、用电管理不规范, 消防用水不到位, 施工材料堆放不符合防火要求, 消防车通道不畅通等问题普遍存在, 特别是当前广泛实施的建筑外墙保温工程使用防火性能不达标的材料, 在落实相关防火技术标准过程中又缺乏内部严格监督和质量控制, 稍有不慎和疏忽, 极易引起火灾事故。5) 消防工程施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设计、施工人员缺乏消防工程专业技术知识, 导致擅自降低标准或未按规范要求设计、施工;部分单位和个人挂靠有资质的单位承揽工程, 造成消防工程施工质量偏低;招标过程中, 为节约成本, 恶意压价竞争, 以致出现降低施工质量, 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问题;消防产品质量监督存在缺位, 消防产品质量无法保证100%合格;施工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技术工人跳槽频繁, 施工质量无法保证。6) 高层建筑自身特点给灭火救援带来困难。高层建筑结构、功能复杂, 内部竖井、管道多, 一旦发生火灾, 火势发展速度快、蔓延模式多变, 烟囱效应十分明显。加之建筑外部装饰、附属物多, 一些建筑外墙和内部平顶的采光玻璃、广告牌、空调、玻璃幕墙等受热坠落, 极易形成“玻璃雨”, 危及人员和车辆器材的安全。

2 高层建筑火灾防控措施

1) 扎实开展高层建筑摸底排查工作。

全面掌握已有高层建筑、在建高层建筑、高层公共建筑、高层居住建筑、已完成外保温系统施工的和正在进行外保温系统施工的高层建筑等底数, 建立详细的工作台账。特别是对已采用可燃外墙保温材料和自动消防设施存在故障的高层居住建筑和多产权建筑, 要摸清底数。在此基础上, 对高层建筑进行危险等级划分, 排查确定出不放心的、可能有重大火险等级的建筑, 进行风险评估, 有重点的研究制定针对性强的工作对策。2) 严把外保温系统消防安全源头关。a.要协调建设主管部门加强对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外保温系统的监督管理, 切实加强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工程质量检测、工程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的监管工作, 加大对保温材料的见证取样、监督送检以及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b.要会同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电焊、气焊工作人员的监管, 凡无证上岗或违章违规操作的, 要严厉查处。c.进一步加强对备案范围内的新建高层建筑的监督检查, 凡外保温系统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建设工程, 不得通过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其中设置公众聚集场所的, 该公众聚集场所不得通过消防安全检查。3) 严查消防设施故障和可燃材料装修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建筑消防设施故障、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堵塞等消防安全违法违章行为。凡是水泵房、发电机房、配电室、控制室管理不到位的, 依法责令改正, 并予以处罚;凡是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或不能保持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的, 依法责令改正并从重实施处罚;凡是建筑消防设施主要功能故障等无法保障消防安全的, 坚决依法予以临时查封;凡是公共建筑采取易燃可燃材料装修的, 责令限期整改;采用聚氨酯等易燃有毒材料进行装修的, 一律强制拆除;对不配合整改工作或整改措施不到位的单位, 该查封的查封, 该关停的关停, 必要时, 对单位负责人实施拘留。4) 切实加大政府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对多产权、多管理方、多使用人的建筑和高层住宅, 要推动街道办、公安派出所、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单位落实消防监督管理职责, 及时督促单位和住户整改存在的火灾隐患;对存在擅自变更使用性质、消防设施器材配备不足等严重火灾隐患, 且整改难度较大的, 要抄告安监、建设、工商以及隐患单位的行业主管部门, 联合实施督导整治;对物业管理单位未履行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 要抄告房产管理部门, 依法予以处罚;对存在消防设施先天性不足、严重故障等重大火灾隐患的高层建筑, 要提请当地政府挂牌督办, 综合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实施重点攻坚整改。5) 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和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对已使用可燃外墙保温材料的建筑, 特别是高层住宅, 要动员街道办、公安派出所、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 加强对广大居民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普及消防安全常识, 引导居民家庭配备简易救护、灭火器材, 推行“楼栋长负责、多户联防、保安巡查”等制度, 防止在建筑外墙部位使用明火、燃放烟花爆竹、小孩玩火等现象发生;加大治安巡逻力度, 强化小区门卫值班制度, 严密防范犯罪分子对可燃外墙保温材料建筑实施纵火破坏。对设有人员密集场所的高层建筑, 要结合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 以“两房两室”值班操作人员、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为重点, 大力开展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培训活动, 切实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火场逃生自救能力。

3高层建筑火灾预防措施

1) 做好灭火救援准备, 扎实开展熟悉、演练。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辖区高层建筑使用性质、消防车道、消防水源、内部消防设施和进攻通道等基本情况要做到“一口清”;对本单位和社会联动单位可调用救援装备的类型、数量要做到“一口清”;对车辆装备基本性能参数和供水能力要做到“一口清”。

2) 充分利用内部固定消防设施。

第一到场力量指挥员要在第一时间安排消防专业人员进入消防控制室, 督促、指导消防安保人员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广播, 第一时间开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一时间启动防火分隔设施, 第一时间启动消防水泵, 第一时间启动防烟、排烟设施, 防止因误操作关闭消防设施和消防供电。内攻人员应充分利用室内消火栓设置水枪阵地进行灭火, 水枪阵地应设置在便于进攻、便于撤退、便于观察、安全可靠的地点。内攻灭火时, 每条进攻线路不得少于两个攻坚组, 应交替掩护, 逐步推进, 确保安全。

3) 科学调度力量, 实施扁平化指挥。

接到报警后, 要按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力量编成灭火预案, 一次性调集足够的灭火救援力量到场, 支队全勤指挥部要遂行出动, 视情报请当地党委、政府启动应急联动预案, 调集公安、交警、供水、供电、医疗和其他社会相关联动力量到场协助处置。火场指挥部成立后, 总指挥应根据现场侦察和战斗小组反馈情况, 制定行动方案, 并直接向各战斗区段指挥员下达作战指令, 实现“扁平化”指挥。

4) 把握作战环节, 实施程式化处置, 准确火情侦察。

要充分运用外部观察、询问知情人、控制中心侦察、深入内部侦察的手段, 重点掌握人员被困、起火部位、火势蔓延方向、自动消防设施启动等情况, 确定灭火、救生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根据建筑高度、周边道路、火势蔓延、火灾扑救需要等情况, 合理划定警戒范围, 设立警戒标志和出入口, 并根据现场情况指定车辆集结区, 为增援力量预留行进通道。充分利用建筑内部消防水池、水箱、消防水泵、水泵结合器、底层消火栓等设施供水, 合理选择供水方式, 干线水带的选型要准确、固定要牢固、保护措施要到位;建筑内部消防设施不能正常使用和供水量不足时, 应利用水泵接合器和底层消火栓向管网供水, 也可采取沿建筑外墙垂直铺设水带、沿疏散楼梯蜿蜒铺设水带或利用举高消防车直接向火场供水等方式, 组织灭火剂供给。

摘要:对目前高层建筑火灾防控和扑救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 深入探讨了如何切实做好高层建筑的防控和扑救工作, 并具体阐述了高层建筑火灾预防措施, 以指导实践, 尽量避免高层建筑火灾事故。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防控措施

参考文献

上一篇:网络时代的产品设计下一篇: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