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关于菊花的作文

2024-08-07|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关于菊花的作文(精选19篇)

小学三年级关于菊花的作文 篇1

文秘助手()之小学三年级关于菊花的作文

瓣儿弯弯像卷皮,寒风冷雨它不怕。百花凋谢它开花,中秋时节到万家。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这就是菊花。

秋天,我来到花园,看到了菊花的海洋。走进一看,它的茎又细又长,长的直挺挺,像是武警战士守卫我们的花园。茎上面还有凹凸不平的东西,摸上去像是长满了鸡皮疙瘩。

菊花的叶子是绿色的,叶子大小不一,参差不齐。那叶子形状奇特,有的像扇子,有的像羽毛,还有的像鹅掌,有趣极了。

菊花的花瓣又细又长,向里卷曲,就像外国女孩的卷发。花的大小也不同,盛开的像一个炸开的烟花,没有盛开的像一盏花灯。菊花的颜色可多了,红的似火、白的像雪、粉的如霞,黄的赛金,五颜六色。我用鼻子闻一闻,那种感觉像是走进了菊花的世界。

我之所以喜欢菊花是因为菊花不怕困难,勇往直前。而且秋天里,其它的花豆沉睡了,而只有它独自装点着秋天。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小学三年级关于菊花的作文 篇2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我们要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努力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 写第一篇习作《秋天》, 年级老师集体出动搜集了许多与秋天有关的图片, 并且积极响应学校推门听课的倡议, 互相听, 再研讨, 最后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感观对身边的田野、公园、校园等地方进行观察, 发现秋天的特色。并通过学生间交流, 写作让他们将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录下来, 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二、指导学生学会具体描写

1.重视积累

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 学生是无法学会具体描写的。积累的方式有很多, 比如, 在班内组织读书交流、朗诵、讲故事、成语接龙等一些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又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词汇的活动。在学习课文时遇到典型的、描写生动的段落, 即使教参不要求也应该让学生熟读成诵。另外, 我个人比较青睐记读书笔记, 不仅要摘抄重点词语、段落, 还要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进一步培养并促进学生自我思想意识的形成, 使他们更加懂得如何描述和表达。

2.重视讲评

学生有时候不知道自己写得不具体、不生动, 只是知道字数凑不够。我就找一些典型习作, 一句一句请同学帮助修改。比如《我眼中的秋天》这篇习作, 很多学生这样写: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田野里有金黄的玉米, 火红的高粱。果园里有葡萄, 有海棠。虽然抓住了秋的特点, 就是描写不生动。而且三年级孩子通常都是用一两句话就把想说的都罗列一遍, 就算写完了。那么, 就把这两句话拿出来, 让孩子们好好商量商量, 怎么能写得具体。要舍得花时间, 哪怕一节课就写好这两句话, 那收获也是非常巨大的, 孩子们知道要像课文中描写的葡萄一样细致, 把色、香、态都写清楚了, 知道要运用修辞方法才会生动了, 知道什么叫具体了, 以后描写事物就不费劲儿。

三、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学生的情感丰富与否我觉得在于平常的阅读教学。只有他咬文嚼字品出文字背后的意思和情感, 才会运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情感恰当表达, 而如果平时我们的阅读教学过多注重字词、知识性习题的训练, 而忽视品析过程, 那么, 久而久之, 学生会麻木不仁, 他对任何事物没有思想, 没有感情, 哪能写出多少好文章呢?所以, 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扎扎实实, 其功效虽然不能立竿见影, 但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是巨大的。

关于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思考 篇3

关键词: 小学三年级 作文教学 教学思考

作文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是老师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具体反映,是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的具体体现。可是,在农村偏远小学里,一些学生存在厌倦作文、怕写作文的现象,这一直阻碍语文教学成绩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和体会,就如何提高农村作文后进生的写作水平谈谈看法。

一、激发兴趣

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很重要的。根据三年级的学段目标,结合教材的特点,首先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放在第一位。教材中的习作在编排上努力为学生自由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划定一个大致的范围,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以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可以把想写的写下来,存题目也行,设题目也行。这个宽泛的条件不再使学生感到写作有压力,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另外,我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如让学生读自己的习作,请同学们评价;建立写作园地,自我欣赏、自我评价;以教师口头、书面评价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其次,我以赏识的眼光看待能表达真情实感、有创意的习作并及时给予肯定,把三维目标落实到习作中。

二、体验生活

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以往作文题目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平时没有写作材料的积累,到了写的时候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更谈不上真实情感。许多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头疼,要么觉得没什么可写,要么心中有话说不出来。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生活的积累,导致动笔时“无米下锅”。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我结合教材对习作的要求,让那些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并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时,既关注结果,更关注学生写作材料的积累过程,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进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例如,我让学生写“熟悉的小动物”,没有给学生划定范围,更没有念范文,而是让他们用眼睛观察,把观察到的写下来。有一个同学写我喜欢的“小花猫”,她不仅写出了小花猫的外形和习性等,还写出了与小花猫之间的感情。她写道:“我每天放学回家小花猫都会跑到我的面前用它的头蹭我的腿,是在欢迎我回来,让我抱抱它,还不断地用它的头拱我的脸,伸出脖子,这是让我给它抓痒痒,一边和它说话,它好像能听懂似的,等抓完痒痒,它就安静地回它的窝里趴着去了……”我把这篇作文读给大家听,当读到小花猫白天睡觉夜晚出来时,我随机问学生:这是为什么?他们答不出来了。这时,我没有立即告诉他们原因,而是让他们回去做个小调查或者查资料。过了几天,同学们把调查到的告诉了我,我随机引导学生要注意观察写事实。这就是要求每位学生平时多注意观察、积累大量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乐于把亲眼看到的事写下来,密切了写作与生活的联系。

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作文训练踏上了新的历程,要特别注意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我总结出下面几种良好的写作习惯。

1.“天天动笔,多少写一点”的习惯。不少获奖学生说他们的作文获奖,归功于坚持写日记,时间多则多写,时间紧则少写,哪怕少到几十个字,也从不间断。这的确是经验之谈。“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动笔,既能使笔头子练得更灵巧,又能积累许多作文素材。

2.“通篇构思,写作文提纲”的习惯。写文章切忌写了上段还不知道下段写什么,一定要通篇构思,并且用提纲的形式把构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来。长期从事写作的人动笔前也是有提纲,甚至有人把提纲藏在肚子里,名曰“腹稿”罢了。

3.“认真修改”的习惯。古训云:“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写好文章的金玉良言,如是没有这个习惯,要写出好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

4.“保持文面整洁,书写力求规范”的习惯。“文面”整洁和书写规范就是作文的仪表,自然是非讲究不可的。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菊花小学三年级作文 篇4

菊花的花瓣又厚又多像一片片汤勺,嫩黄的花蕊,像玉盘盛满了灿烂的明珠。花瓣在靠花萼的地方呈淡粉色,花瓣顶部是鲜艳的黄绿色,中间则是碧玉般的嫩白。一片片花瓣重叠簇拥在一起,远远望去,多像一只沐浴在雨露中的幡桃啊。这种菊花该叫桃子菊;它的花冠细长而弯曲,好象头发丝。上部的花瓣呈草绿色,下部的花瓣呈苹果绿。它叫绿苹果菊。

菊花的美丽留给人深刻印象,它的品质更是人人皆知。‘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菊花同梅花耐寒傲霜;却无梅花孤自高傲;菊花同牡丹美丽,却无牡丹富贵逼人。它虽然孤独但平易近人,它虽然美丽但很有朴素美。我喜欢菊花,喜欢它的美,也喜欢它高洁的品性。人应像菊花。

小学三年级作文:菊花展 篇5

下午,我和爸爸一起来到美丽的凤凰广场观看“‘情满镇山、扮靓临沂’金秋菊花展”。还没看到菊花,先闻到菊花的香味,清淡而绵长。我们不由加快了步子,而我终于忍不住跑了起来。

远远地看见凤凰广场中央的空地上,人头攒动,穿行于几座彩色的“宝塔”之间。到了,终于到了!原来这“宝塔”竟然是由菊花搭建起来的,足有四、五米高。一座塔一种菊花一个颜色,看得我惊讶不已。

穿过“塔林”向北,迎面是两头“雄狮”分列左右两边。要不是亲眼所见,我怎能相信这“雄狮”竟然也是由无数棵菊花错综复杂编织而成的呢?菊花的枝条架起了“狮子”的身躯,浓密的叶子是“狮子”的皮肤,那无数怒放的铜钱大小的金黄色小菊花,便是“狮子”的绒毛。阳光下,两头“雄狮”泛出细碎的金光。参观者无不啧啧称赞。

再往里,两边整整齐齐排列着各种颜色的菊花,足有几百棵。白色的如雪似玉,细长的花瓣晶莹透亮,纷纷向里弯曲,围拢成一个碗口大小的圆;黄色的灿烂如金,向四周展开的花瓣雍容华贵,末端卷成一个个小旋涡;紫色的艳丽如霞,钢丝一样的花瓣尽情炸开,如同礼花绽放;红色的鲜亮如火,花瓣狭如柳叶,周围布满毛刺,密密层层,真像一只只小刺猬……“咔嚓、咔嚓……”快门声不断。参观者个个喜笑颜开,纷纷与花合影,留下自己最灿烂的笑脸。看那位叔叔,把镜头对准了花上的精灵——小蜜蜂。你看他,曲腿弓腰,屁股翘得比头还高,而镜头眼看着就要触到蜜蜂的屁股了……

“妈妈,这里有一只‘凤凰’!”一个小女孩的喊声把我的注意了吸引了过去。循着声音望去,在东南角,一丛花前围满了人。我瞥了一眼“太阳”和“花伞”,欣赏了片刻“孔雀开屏”,驻足观望了一下腾云驾雾的“龙”,向那只“凤凰”跑去……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喜欢菊花 篇6

那是一年秋天,我和外婆到野外去玩儿。刚刚爬上一座小山坡,我们就看见了漫山遍野都是黄色的小花。每一朵都是毛茸茸的,黄灿灿的,在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下,好看极了。我跑了过去,弯下腰采摘了几朵,拿在手里。外婆对我说:“这是野菊花,每年开花的时候,人们往往以为它是一棵普普通通的小草。它的生命力很顽强,花期很长,到了深秋初冬的时间,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是一种药材,有消毒止血的功能,人们用它清热、解毒、败火,治感冒。

记得有一次,我和外婆到山坡上挖野菜,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腿上擦破了,出血了,我痛得大叫。外婆马上摘了几朵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凉清凉的。没过几天,我的伤口就全好了。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篇7

一、激发作文兴趣,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习的推动力。生动、有趣的情景, 能吸取学生的注意力。我训练学生写作的好办法是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说话。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表演课本剧, 唱儿歌, 在黑板上画上大头娃让贴鼻子, 击鼓传花等, 先让学生细心观察表演者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表演后让学生描述表演的场面。学生表演得好, 描绘也非常生动。如出现“眼前一片漆黑”“心里怦怦直跳”“笑得合不拢嘴”“哄堂大笑”等形象的词语。然后再让学生写下来, 就成了活动场面、写人记事等好文章题材。

二、据实观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三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不丰富, 在教学中让学生实景实物观察, 设法打开学生的思路, 他们才能较完整、具体地说出实景实物的特点来。三年级教材中有一篇习作训练, 内容是“观察中的发现”, 上课时我带领学生利用拓印、肉眼等观察指纹, 教给他们观察方法、观察顺序、观察结果, 一部分一部分地说清楚, 最后连起来说, 最有趣的地方要详细的说。先分小组讨论, 让每个人都有练说的机会。准备充分的到讲台前去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这一内容也如此这般……这样的教学, 学生劲头足, 看得仔细、也看得清楚, 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 写文章热情也高, 也有话可写了。

三、分类提炼素材积累学生作文语言

小学生观察力差, 作文素材积累较少, 平时我分类整理了写人、记事、写景等相关词语。每天出示一类, 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用提供的词语适时练习说话、写话, 这样抽象的变形象了, 就解决了没有题材可写, 语言不美之说了。

四、情趣作文投入让学生乐于表现

心理学告诉我们:“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 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 不是当作负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既要从内容入手, 使学生有内容可写, 有话可说, 又要注意教学手段、方法的趣味性。如写人的训练, 先练写人物的外貌特征, 然后有目的去看书练习写人物的神态、表情、心理活动等。写人物时我引导学生就地取“材”, 相互观察, 对像描绘, 上台演说, 让大家推测辨认写的是谁, 评比看谁写得最像, 学生的兴趣随之而来。为了拓宽学生的见闻,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我要求学生每天必须留心一件所见所闻, 上第一节语文课前几分钟说说、讲讲最有趣、最令人高兴的一件事, 这样日积月累,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提高得非常快, 为以后的作文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篇8

关键词:作文教学;小学;三年级;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97-01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体”的教学理念,这个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作文教学思想。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作文起始阶段的三年级语文教师,更应该深思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写作意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让学生轻松畅游于习作乐园,也成了我们作文教学的追求目标。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五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时,可先以石榴为例,让学生看关于石榴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子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让学生初步掌握观察一种水果的方法。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引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可以从多种渠道入手,如:观察感知、利用教材进行想象、练习说话中进行想象等等。我们可结合课文,在“写”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仿写。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学习课文是让学生举一反三。”好的仿写就是在创作。如:我们在教完《听听,秋的声音》一文后,就要求学生仿照文中描写大树、蟋蟀声音的语句格式,写一写其他事物的声音。这种仿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分析、抽象、探究、类比思维和创造想象力,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续写。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可选择结尾含蓄而有较大想象余地的课文。如:寓言《守株待兔》一文结尾,种田人的庄稼全死了。可启发学生:种田人见到庄稼全死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有没有醒悟过来等。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篇短文。这样,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课文结尾的妙处,加深理解课文,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想象能力。

3、改写、扩写。如:古诗《小儿垂钓》,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启发学生,将古代文学语言改编为现代文学语言。适当展开想象,注意行人和小孩的语言、神态、对话环境、人物的内心活动等,将一首简单的古诗改编成动人的文学故事,在改编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又如:《新编乌鸦喝水》,由原来的一只乌鸦改编为四只小乌鸦排着队去喝水,它们将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喝到水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形象力。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要求学生每天看一、两篇童话故事;要舍得每堂语文课前五分钟用来给学生上讲台读或讲自己喜欢的故事,可按学号顺序开展,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四、同学间互相批改作文

学生打好草稿后,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互相批改作文。为了鼓励学生多积累和运用好词好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要求学生在批改作文时多看优点,少看缺点。同学会用一个好词就给十分,会用一个好句子给十分,就这样加上去,不限分。互改下来,有的同学得了二百多分,有的得了一百多分,有的只得了几十分。得分高的同学让他到讲台上去读自己的作文,让大家听后说说自己喜欢他作文里的哪些词语或句子。这样,写得不好或偷懒的同学也会自觉地发现自己的不足,而慢慢学会去完善自己的作文。学生互改后再把自己的作文誊写在正本上给老师批改,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就会逐步完整和完善了。

五、教会学生细心地感受生活,积累作文素材

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多彩,写作素材就越充足,作文内容就越丰富具体,具有真情实感。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存在动人之处。”对学生而言,作文素材俯首可拾,很多就在学生身边。只要我们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再加上教师适当地指导,学生那种“腹中空空,无话可说”的局面就会得到改善,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为了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的作文素材的习惯,我每周一都会给学生画一个表格,表格里记录着一个星期里自己每天最有趣、最难忘的事。比如:星期一,在学校早餐店里我与同学发生争执。到了周末,我就会给学生从表格里选一件事来写一篇日记。慢慢地,学生就逐渐变成生活中的有心人了。

美丽的菊花三年级作文 篇9

刚刚买回来的时候上面没有一朵花,只有数也数不清的花骨朵儿,看起来一点也不显眼。但从远处望去却好像小人国的树林,那些花骨朵儿就是一些树,这几天,那盆菊花在太阳公公温暖的阳光照耀下,在甜润的露水呵护下,经过狂风大雨的洗礼终于开出了第一朵花。取快乐{site}网之泉,和健康平安之面,捏花好月圆之皮,包甜蜜幸福之馅。用关怀体贴之火烘烤,以思念祝福之信传递,送上特制月饼,祝中秋快乐!中秋节祝福短信

现在这盆花已经开满了,一阵风拂过,这些花就随风舞动,好像一群开心的小女孩穿着黄色的菊花裙子在跳舞。

不一会儿,风过了空中弥漫着清香,它的香味并不像玫瑰的香那么浓烈,那么迷人。几天后我们回外婆家玩,从外婆家回来时,我本来以为菊花已经委了,当要去浇水是,我却看见那盆花开得那么鲜艳、美丽,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三年级菊花作文 篇10

菊花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红的、白的、黄的、粉的……

红色的菊花像火红的太阳,白的像洁白的雪,绿的像玉,紫的像宝石,黄的像金子。

在菊花的品种中,数我最喜欢的是绣球菊,圆圆的,白白的,真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菊花的功能可多了:可以泡茶喝,可以缓解眼睛的疲劳,还可以清热解毒呢!

菊花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当其它的花都凋谢时,只有菊花还在旺盛地开着,我对他肃然起敬。

看到菊花,我不禁想到一首诗: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我们人也要像菊花一样,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篇11

一、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这是写作之根本

孩子们经过小学两年的学习,观察,脑子里积累了不少的材料、优美词句。可是由于刚进入三年级,习作要求由一、二年级时问答式,改成文章的格式,很不适应,对作文感到头疼,无所适从。因此作文教学时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材料,对学生作文相当重要。在三年级的第一次作文教学时,我就规定了孩子们習作内容,全班同学都写同一个内容和主题,我带领着孩子们一段一段的写作,最后把各部分连起来,就组成了第一次学生作文。通过这次作文后孩子们对作文有了一定了解,同时也觉得作文不可怕,反而觉得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逐渐改变方法,慢慢的由第一次的全班一样的作文,变为学生有独特感受的作文。

二、积累写作材料,是写作之源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中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心中纵有万般思绪,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修订版《小语教学大纲》十分强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课外阅读量比原来增加了1/3左右。这项规定,体现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把金钥匙。我用科学的方法激励,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切实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每次作文教学之前我都会让孩子们去观察体验与这次作文相关的事物和事情,必要时我会亲自给孩子们找材料。如第六册第一单元作文就是写花,可是在我们这里那时很多话都没开放,于是我通过网络搜集图片介绍有关知识,让孩子们对这些花有感性认识,这样一来孩子就有材料可写了。再如“动物小档案”教学,我想让孩子回家观察家里的动物羊、狗、鸡、鸭之类,了解他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以及自己和他的之间的故事。这样一来作文就不难了。学生的头脑当中只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积累,才能写出这样情真意切的文章。同时,我让学生开辟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三、观察、说话、思维、表达同步发展,这是写作之法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是观察不得法,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学生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给观察方法,我先让学生观察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文具盒、台灯、教室、自己的房间等。接着,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如指导写“我们学校的花坛真美”片断,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并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如有个学生这样写:“这个花坛座落在一年级教学楼的前面,一条马赛克铺成的小路直通一年级教室,把花坛分成大小不等的两边。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儿探出了嫩黄的脑袋,圆球型的小榕树伸展着腰枝,假槟榔露出春的笑脸,好像在和教室比高低。花草们有的围成圆形,有的围成棱形,有的手拉着手头挨着头,在窃窃私语。只要你细细一瞧,还有蝴蝶和蜻蜓在翩翩起舞呢!”学生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学生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这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因此,把观察到的事情说出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经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按要求说一、二段话,同桌互说互评或通过口头作文比赛,赛后评议。学生说的,其实也是形象画面的观察在头脑中建立之后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述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解决学生观察时因受时间、地点、角度的限制而产生的困难,可应用思维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过程,丰富写作内容,使表达更完整。

四、教师下水作文,是学生习作之蓝本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写作文,很多方法和技巧根本没有,因此例文就成了他们学习的模本,在每次作文时,我都会写或选择相关文章,让孩子们学习,找出那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要求孩子学习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之中,毕竟是三年级初始作文,孩子的创新根本没有,能够仿写,并达到一定的要求就相当不错了。

五、看准作文类型,在选择题材上注意写具体,这是写作之巧

虽然三年级只是作文的起步,但各种类型的作文基本上已露出“原形”。我在指导上很注意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文等五种形态入手,抓住它们最普遍的规律进行归类指导,在选题上注意专一性训练。如我让学生用总述句写一段话或一件事,先总后分,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把事情写具体。又如,用总结句“妈妈真是个勤劳善良的人”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让学生根据总结句从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条理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在关心与被关心,爱与被爱中找到妈妈的可亲之处。想象是学生创新的灵魂,想象作文是新生的又是极有潜力的作文流派。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这类作文的指导。如编写童话故事,展开想象续写结尾等。我抓住少年儿童喜欢幻想的特点,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从生活实际中捕捉材料,运用夸张、拟人手法来编写童话,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他们在童话中受到教育。

小学三年级作文常见问题解析 篇12

小学生之所以会觉得作文无话可说, 常常咬着笔头半天, 写不出一个字, 原因有二:第一, 生活面太窄。如今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是爸妈的心肝宝贝, 小孩摔一跤, 都会全家跳一跳, 所以只要有可能, 家长不会让他们有一点点的冒险, 接触的生活面当然也就小;学校就更强调安全了, 基本上取消了曾经的春游、秋游, 即使是学校运动会, 没有买人寿保险的学生都不能参加比赛。第二, 年纪小, 对生活的感悟少。有很多事物, 即使看到了, 也不知道可以写进作文, 没有意识到身边那么多的事物都是作文素材。针对这些情况, 解决的办法有:

1. 在课堂上引进多媒体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较感性, 对彩色的画面、生动的音乐都很感兴趣, 在作文课堂上使用多媒体, 播放漫画、动画片、生活短片、生活知识片等, 能够重现生活, 使学生展开想象, 比相对苍白的口头表述要有更大的吸引力。虽然这个办法有诸多好处, 可是它毕竟不是生活本身, 所以只能作为补充手段。

2. 延伸学生的课堂

仅限于课堂的作文教学, 只能是闭门造车。要让学生把离开课堂以后的生活, 也纳入作文素材的积累范畴, 比如走读生上下学在路上的所见、每天和家人相处的所感等。《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 对第二学段 (3~4年级) 学生的习作提出了这样的要求:“1.留心周围事物, 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些内容从何而来?不就来自学生的周围吗?

3. 在可能的范围内, 扩大学生与自然和社会的接触面

建议家长在假期的时候, 多带孩子“离家出走”, 这个“出走”可远可近, 可以到森林、大海、草原等去接触自然, 也可以到乡村、公园、甚至工地附近, 去观察社会。带着小孩出去的时候, 千万不要事先布置任务, 以免给他带上心理压力而导致厌烦情绪, 就只是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去蓄积素材。另外, 在安全范围之内, 还必须让小孩有一定的自由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时间, 这时候的他是最自然最放松的, 所看到想到的都发自内心, 一旦表达出来也是最有灵性的部分。

这几个解决办法都是为作文作材料方面的准备, 必须遵循两条原则:愉快原则和吸收原则。只要他愿意去看、去听、去闻、去接触, 不要勉强他表达出来, 除非他自己想要这么做。

二、要解决的是怎么写的问题

有了足够的作文素材, 再学一些作文技巧, 基本上就能够毫不困难地写成完整的作文了。在苏教版三年级的作文训练编排中, 内容有:写人 (介绍自己) 、写事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自己的课余生活、自己学会的本领、父母对自己的爱、编写故事、编写童话故事) 、写物 (自己选或画的秋天的画) 、写景 (家乡的景物、家乡的环境) 、写地 (自己去过的或者想去的地方) , 另外还有观察日记、我国的传统文化、自己的发明等。范围虽然很广, 可是万变不离其宗。不必使用多复杂的方法技巧, 就能写好。

面对所有“无话可说”或者“有话不多”的作文问题, 总的来说有一个化解办法:细化。细化的意思就是把一个大整体给分裂成无数的小局部:

1. 写人写物

只要教给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人可以从上到下、写物可以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等。写具体内容的时候做好两个选择: (1) 从所有可写的部分中选择, 比如写人可以从头顶的头发, 一直写到脚底, 不可能什么都写, 所以就要选择其中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的部分来写。比如用细长的眼睛表现人物的温柔, 扁鼻子表现普通、不出众, 粗糙的手表现勤劳等。 (2) 在第一个选择之上, 对所选材料安排一下详略, 哪一点给人印象最深、最能表现人物, 就写得最多、最长, 反之就一笔带过。写物写事与此类似, 区别在于写物要注意突出物的特征, 写事要注意表现做事人的性格。

2. 写景写地写情

写景写地应该在写人写物的方法基础上, 带上写景, 因为所有的写景、地都不是最终目的, 都只是一个手段:通常为了抒情, 所以在所有的景物中可以挑出来的景, 是为表达一定情感服务的, 而三年级的写景作文情感, 一般表达的都是喜爱、热爱之情, 因此所要写的景物只要是自己喜爱的就行, 然后按照最喜爱到一般喜爱, 由详到略一路写来, 就能娓娓而谈。

三、对作文的情感问题

解决了以上两点, 第三点“讨厌写”基本上解决了, 这只是基本上。因为还有的小孩有内容、也会方法, 就是对作文有抵触, 那就要针对具体原因来解决:如果是不喜欢课本的安排, 可以放宽松一点, 只要写人、写物或写景就行, 不必一定要写自己、写熟悉的人的事或是家乡的景。既然作文的目的是喜欢和学会写作, 就不必拘泥于现有的教条, 教材仅是一个达到目标的载体。

小学生作文教学努力的结果, 就是想让孩子们喜欢写作、学会写作, 能够写出好文章。孙子说:“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了解了小学生的心理, 顺着这一条心灵之路, 想要达到目标终点, 可以使用的方法就很多了, 可以步行, 可以乘车, 可以骑马……笔者只想到其中一点, 斗胆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李新农.《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菊花三年级作文 篇13

清晨,我走到菊花园,看见一大簇的菊花挨在一起。它的形态哥是个汤,有的像一根细细长长的丝带;有的像一个绣球;有的还想彩带飞舞。它的姿态真多啊!

我忍不住的,用手摸了摸,细细的、小小的,又闻了闻,芳香扑鼻,比香水还香呢!

菊花的颜色有许多种,红的、白的、黄的……

记得老师告诉过我们,菊花全身都是宝:它的茎、花都可以做菜,叶可以入药,花蕊还可以当枕头,有静气凝神的功效呢!

菊花的性格值得我们学习!它不怕冷,在百花凋零的秋天,唯独它独树旗帜,依然向我们展示它的美丽。

看到这些美丽的菊花,真是整个人都迷醉在这花海里了。

怀着热切的心情来到我曾经快乐的地方——老家的花园,因为在这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株坚强的野菊花。

记得小时候,曾经弄死过一只野菊花,我原以为它死了没想到三天以后野菊花开的更美了。

这绿绿的茎脉笔直笔直的,这鲜艳的花朵好像一个开怀大笑的小天使,我看着,看着,找了迷。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这朵野菊花生长在一个大棚里,因为每天都人为它跟它的伙伴们施肥、修剪……高傲自信的它不喜欢这种生活,于是它收拢花瓣终于如愿以偿的被放到了外面它贪婪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忍不住高兴跳起了舞室外的生活真美啊它想着,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它发现这里有狂风暴雨也有热日炎炎它曾今想放弃回到温室可是坚强自信的它坚持了下来。

不知道多久过去了,他昏迷过有苏醒过,他顽强的打开花瓣终于他成功了,他变得更美了。

想着我的野菊花不也是这样吗?岑被我踩死却又活了过来。

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提问的技巧 篇14

一、课堂提问应当适时

在合适的时间提出合适的问题, 这是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师应当把握的首要原则。三年级的小学生还不具备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当让问题形式与问题目标直接联系, 分别置于导入、过渡等教学环节。在进行新课导入时, 教师可以采取设问的办法, 造成知识的悬念, 这会让课堂显得浑然天成, 更加符合学生口味。比如在接触My friends这一单元时, 教师可以呈现一幅朋友聚会的图片, 指着图片中的人物形象要求学生回答:“Who is he?/ Who is she?”等, 并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句子:“He’s.../She’s...”这种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 符合从浅到深的认知规律, 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不至在新语言面前受到阻碍。在进行教学过渡时, 教师应当注意知识点的衔接, 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借以锻炼学生的类比、联想等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与课堂接受能力。在进行基于突出重点目的的提问时, 课堂提问起到的是串联知识主线的作用, 当问题的答案被锁定以后, 学生也就基本解决了课堂的重点学习内容。对于教师来说, 从学生的回答中, 完全可以了解学生对于重点内容的领会与理解程度, 并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纠正与补充课堂教学内容, 达到让学生反复演练、重点演练的目的。在进行基于化解难点目的的提问时, 适时提问可以有效解决语音、语调等小学三年级学生易于犯错的问题, 减少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障碍。比如在My friends这一单元中, 教学的难点之一是能熟练地听懂、会说、会读并会写he、she、my friend和goodbye, 并能够准确发音, 教师可以以难点训练为出发点, 逐一向同学们询问准确发音, 以便加深学生印象。在导入、过渡、重点、难点几个方面的提问上, 适时性原则始终是适用的, 教师要打有准备之仗, 在课前就应明确什么时间节点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二、课堂提问应当艺术

课堂提问应当艺术的一个基本前提是, 所有的问题都应该言之有物, 而不能出于凑时间的目的提出一些价值不大的问题。比如一些教师为了图方便, 会提出一些以Yes或者No来回答的极简单问题。从表面上看来,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教师可以一直发问, 学生能够顺利作答, 然而实际上, 学生的思维并没有真正打开, 也不会因为这种表面的活跃氛围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来。仍以My friends一文为例, 教师在大屏幕上给学生提供这样的画面:在写字台边上, 有一名女孩背对大家而坐。教师要借助这个背景和同学进行交流, 可以用这种方式提问“Who is she? Is she Lucy?”虽然学生可能热烈地给出答案, 但是教师满耳充斥的无非是Yes或者No的声音, 除此以外, 再难听到其他的回答。在这种问题模式下, 学生并非不想做出更多的思考, 而是无需做更多思考, 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全部的回答都如同条件反射一般, 极不利于锻炼学生思维。当然教师也可以采取下述方式和学生交流:“Who is she?”虽然较上面的方式少了一句话, 但是学生的发挥空间更大了, 同学之间可以就此问题进行更大幅度的交流, 同时给出回答:“She is Lucy.”或者“Thisis Lucy.”等。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 可以用英文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 这些主动思索后的答案, 远胜于教师的讲解说教, 当然也远胜于“Is she Lucy?”那种画蛇添足般的问句。

三、课堂提问应当有序

课堂提问应当注意循序渐进, 给学生提供精心设计的问题。维果斯基指出:最好的教学, 是应当走在学生前面的教学。提问教学模式同样如此, 只有教师把提问的内容置于学生既有经验之上, 学生才不会有疏离感;而只有教师在提问的内容中融入新知识, 提问才会为课堂增效带来帮助, 也就是说, 新旧知识的两相融合, 才是有序提问的课堂。对于教师来说, 需要把设置的问题看成一座联系新旧知识的桥梁, 让学生从此岸走到彼岸。比如若想使学生了解friend这个词汇的复数含义, 教师不必过多强调英语的语法知识, 仅在提问中渗透friend代表一个朋友, 而friends代表两个或者多个朋友即可。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指导 篇15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掌握的词汇不多,认识的事物不丰富,见识也少,普遍存在怕写作文,怕作文写不好,作文无处下手等问题。因此,必须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突破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想方设法指导好初学作文的学生,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研究作文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树立作文的信心。我在教学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指导学生的。

一、善于积累词句,丰富习作语言

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如果学生平时没有注意积累优美的词句,就会造成词汇量少,语言贫乏,等到写作时感觉无话可说,不知道用什么词句表达更清楚、更生动,这就需要平时勤于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语言的储备量,丰富自己的语言。

首先,课文内容是学生积累优美词句的最好资源。语文课本上的每篇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其中好词佳句相当丰富。我们可以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他们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积累语言材料。

其次,课外阅读也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好资源。 在我班我要求学生每天至少阅读课外书半小时以上,要求家长监督配合。相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最好还是选一些让学生读起来通俗易懂,而且感兴趣的书籍,如可以是一些成语故事、儿歌、童话、寓言;还可以是谚语集、歇后语集、名言警句集等。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要做好笔记,摘抄好词佳句,并且要熟读成诵。

只要坚持下来,经过长期慢慢的积累和内化,这样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就会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孩子们在写作时就会有词可用、有话可说了,也就会“文思如泉涌”、“妙笔生花”。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方法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在学《石榴》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石榴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子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办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地方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部分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三、紧密结合阅读,提高习作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文是习作的最好例子”。语文教材所精选的每一篇阅读课文,可以说都是经典的文章。因为这些文章不仅题材和体裁都很广泛,而且内容也相当丰富,特别是在思想感情、写作技巧、文笔文风等各方面都是学生学写作文的最好材料,也可以说是学生习作的最好 “样本”。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同时,要巧妙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文章中习得写作方法和技巧,注意把平时的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辅导,使学生得法于阅读,得益于写作。

如在教学《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图片,直观的感受“黄色的、红色的、金黄色的、金色的、橙色的等词语,深刻地体会秋天的特点,到学写“秋景”这类作文时,自然而然的就能做到眼中有秋景,笔下有秋文。

阅读教学,要持之以恒地把读与写的训练有机结合,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了写作方法,为写作打好基础,做好铺垫。提高写作能力。

菊花三年级作文 篇16

到达了植物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仔细一瞧,原来是菊花呀!一朵,两朵,三朵……数不胜数。粉色的,红色的,黄色的,居然还有绿色的!

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杭白菊了。只见它的花蕊是淡黄的,外面还包着千万条“白丝带”,别提有多美了!它小小的,一簇挨着另一簇。一阵风拂过,千万朵菊花随风飘动,好像几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我一看这姿态,想到:好一簇美丽的鲜花。

接着,两只黄狮子打破了我的幻想。我不禁想到:“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哦,原来是开封的菊花呀!一大片绿草地上,那几朵黄菊花显得格外耀眼。

三年级写的菊花的作文 篇17

秋菊香在,美人在,容颜在;

菊花只在秋天开放。

秋天,花儿枯萎了,唯一的是菊花没有枯萎,但它们可以开出更美丽的花。

菊花不仅美丽,而且有一种特殊的香气。你不仅可以在菊园里看到美丽的花朵,还可以闻到淡淡的香味。

菊花不仅香,而且美,外观多;

有的菊花看起来精神矍铄,有的菊花拿100分就骄傲。有些人看起来像举重运动员一样强壮..

菊花的颜色更多的是红色、白色和黄色.

小学三年级关于菊花的作文 篇18

小学进入三年级, 学生面对的计算数据越来越大, 二年级数学学习的表内乘除法升级到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两位数乘以三位数的乘法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学生所接触的计算类型越来越丰富, 计算数据也越来越大, 学习难度也在逐渐加大, 随之而来的便是学生计算正确率的下降。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的多位数乘除法, 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乘除法的基础, 因此, 在教学中应注重计算知识的教学, 抓好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以下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正确率下降成因及对策问题作简单分析。

一、计算正确率下降的成因

1. 学生缺乏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对一些学生来说, 数学的计算本身比较枯燥乏味, 小学三年级学生随着学习计算知识的难度不断加大, 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多或少都受到影响。特别是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 计算水平低下, 计算错误严重, 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 削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 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计算的正确率

对于计算题, 学生普遍存有轻视的态度, 主要表现在粗心大意, 没有养成严谨、慎密思维的良好计算习惯。对计算题, 学生并不是不会做, 而是做题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 急于求成, 审题不仔细、不认真, 在计算时往往看错数字或运算符号等。例如, 把106看成100, 把6+6看成6×6等, 从而产生错误。有的学生除书写潦草、运算粗心、不及时检验外, 当计算数据大或者计算步骤多时, 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 缺乏耐心和信心, 这些毛病常常使学生在计算上出现失误。因此, 在计算教学中,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3. 基础知识不扎实

小学三年级学习万以内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计算失误, 主要是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计算不过关。有些学生计算失误的主要原因是计算法则不明确, 如1800-1700÷5, 计算成1800-1700÷5=100÷5=20。还有的是学生计算方法不明确, 学习掌握运用水平低, 没有形成基本的计算技能技巧, 从而造成计算失误。

二、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计算正确率的对策

1. 采用多种练习形式, 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

枯燥乏味的计算题很难让学生自觉产生喜欢的情绪, 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习兴趣。计算题虽然是枯燥的, 但在题型上设计形式多样, 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助于提高计算题对学生的吸引力。例如教学《多位数的加减法》, 我采用“活动—竞赛”的形式。先组织学生模拟在家电超市购买家电, 然后采用“我是计算小能人”形式进行计算竞赛练习 (快速出示算式, 学生口答得数;在规定时间内, 看谁的计算又快又对) 。这样的“活动—竞赛”能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使计算内容“活”起来。既激活了学生的参与欲望, 又活跃了学习氛围。

2.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证。首先, 计算时要求学生认真审题, 做到“两看两思”, 即先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 有哪些运算符号, 然后想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 后算什么, 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 这样能使计算正确有了初步的保证。其次, 计算时要严格规范计算过程。解题时, 要求学生做到计算格式规范, 书写工整, 卷面整洁, 即使是草稿, 也要书写工整, 字迹清晰。再次, 要求学生勤检查, 一查抄题, 检查抄的数据和运算符号;二查竖式, 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三查计算, 检查计算过程;四查结果, 对计算过程中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验算。当发现计算错误后, 要让学生检查计算过程, 包括草稿, 让学生养成自我验算的良好习惯。长此以往地训练, 学生就能养成一种较好的学习习惯。

3. 加强基本功训练

一般计算能力的结构成分可以确定为以下五个方面:挖掘题目信息的能力 (即初步定向的能力) , 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等的运用能力, 选择合理方法的能力, 简化计算的能力, 估算能力。因此, 小学生要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注重理解算理和法则。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 要使学生会算, 首先使学生明确怎样算, 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 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 更要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算。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是正确进行计算的重要保证。例如, 小学三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时, 涉及口算、估算、竖式计算, 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 我改变计算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 鼓励学生多动嘴说, 说一说算理, 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即数学思维过程, 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 做到真正理解算理。学生通过说算法、说过程进行对比、区别, 就会建立起清晰的表象, 计算的正确就得到了保障。

(2) 坚持口算训练。口算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计算技能。口算是估算、简算和笔算的基础, 因此, 要重视口算能力的培养, 加强口算的训练。每堂课上安排听算练习。每节数学课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 选择适当的时间, 安排3~5分钟的听算练习, 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听算本, 听算内容主要是课本里的口算题。这样长期进行, 持之以恒, 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多种形式变换练习。例如, 视算训练、抢答口算、开火车、接力赛等方式, 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 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3) 注意估算能力的培养。估算能力是学生根据一定的题目信息, 对答案的大胆假设与猜想。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数感的发展。估算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计算教学中应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 指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 有助于学生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 重新思考和演算, 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 提高计算正确率。例如, 计算49×79, 先估算, 把49看成50, 把79看成80, 50×80=4000, 那么49×79的结果接近4000且小于4000, 如大于4000必定错误,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的学习态度, 通过检验还可以加深理解题意, 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4. 重视错题分析, 让学生乐于改错

在教学中要重视错题分析, 做到对症下药, 让学生善于从错误中学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改错, 我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1) 订正作业。作业或试卷批改完下发给学生后, 我要求学生首先查看自己是否有错题, 如有错题找出错误的原因, 然后再订正, 并交老师检查当面批改。批改的时候, 针对学生的错误, 让学生说说错因, 讲讲解题思路, 使学生能充分理解所学知识。这样做有效地避免了学生抄袭作业、抄袭订正、不懂装懂的不良行为, 逐步养成独立完成作业、有错认真反思纠正的良好习惯。

(2) 错例评析。一般地说, 学生在课堂练习时产生的错误, 都具有相通性, 即具有普遍性。在教学中及时了解、收集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错例, 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小学三年级学生出现的错误一般有连续退位减法不熟练, 特别是被减数是整百数整千数减, 例如, 400-98, 4000-908, 在计算时, 第一题学生往往会算成312, 第二题会算成3002。运算顺序出错, 100÷25×4=100÷100=1等。让学生找出每道题的错误, 分析原因, 充分发挥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反馈作用。

(3) 收集错例。要想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就要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收集计算中自己容易错误的题目, 编成册, 勤反思。让学生对习题进行分析归纳和分类整理, 梳理常使自己出错的原因, 吸取什么教训, 今后注意哪些问题, 怎样才能避免下次不再犯同样类型的错误, 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日积月累, 积少成多, 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就会有很大提高。

浅谈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篇19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习作兴趣 ;积累材料

三年级是写作的起步阶段,是学生作文的门槛,抓好学生起步阶段的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能够自主、自由地表达,成了小学生作文的一个难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孩子多阅读,从大量阅读中积累词语,从而有感而发。我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总结,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这一难题:

一、写作之根本,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注意作文教学中趣味因素的渗透,学生有了兴趣,就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作文就是心情作文,生活作文。

三年级的学生是学习习作起步阶段,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引导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写出自己的快乐,写出自己的烦恼,想写多少就写多少,这样起步作文,让孩子觉得作文并不可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与写作热情。因此, 在习作教学中, 尤其是起步阶段, 一定要采用多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让学生树立作文的信心。

1.故事导入法

三年级的孩子认识事物还比较肤浅,但大多喜欢爱看动画片,从小接触的动画片,连环画,故事等,大都是童话,针对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在作文时讲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告诉孩子们把听到的大概内容写下来,老师先讲,生在复述,最后分头作文。这样的作文教学让孩子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2.游戏导入法

游戏是小孩子最爱玩的活动,在游戏中感受,体会,让学生身临其境,做到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在教学《老鹰捉小鸡》的作文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到操场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学生认真观察,体会快乐的心境,再加上老师的引导,最后让学生把游戏过程说一说,写一写。

二、写作之源,积累写作材料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其中就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 妙笔生花。否则心中纵有万般思绪, 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

三年级的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材中的因素,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在朗读中积累语言素材,增强语感。读和写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读是基础,写是目的。只有多读书,知识才能丰富;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以读促写,学生的作文兴趣才会逐渐提高。

1.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在命题作文时,要注意写学生所熟悉的东西,或亲身经历过的事, 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就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认真地去观察事物,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学生写作文, 就是将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及生活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三年级的学生作文时,往往无话可说,这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不留心观察或是观察不得法。所以说,观察是学生获得作文素材的基础,而素材的积累正是写作的源泉。

观察既要有序,又要有重点,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等。如写人物时,孩子都写成这样:在他俊俏的脸上,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世上的万事万物千姿百态, 观察时要注意发现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再如“小动物”作文教学,我想让孩子回家观察家里的动物猪、狗、鸡、鸭之类,了解他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以及自己和他的之间的故事。这样一来作文就不难了。这样, 学生在观察时通过比较分析, 不仅了解到了事物的主要情况和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获得感性的认识,而且还帮助学生提高了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掌握了对事物的描写方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对周围人和事的描写, 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为写作积累素材。

2.广泛阅读, 以读促写。“不积跬步, 无以致千里” ,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教学中,我用科学的方法激励,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同时,为学生开辟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 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一句话, 让孩子的头脑当中有积累, 这是写作之源。

三、习作之法:看—想—说—写—改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语言材料的采集都是有限的。因此,开展作文起步训练时,可要求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改一改。

1.玩后写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除了自己做游戏之外,学校也经常组织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写话的素材。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做的游戏或者参加活动的经过或感受写下来。如:跳绳。老师引导学生先看跳绳的经过,再把跳绳的玩法写出来。学生喜欢跳绳,喜欢做这项活动,而且是自己亲身参与的,他们既熟悉又感兴趣。这样,一篇很好小短文就跃然于纸上了。

2.学后写

课文大多是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儿歌等。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人物、事件既熟悉又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些课文是学生练习写话难得的素材和范文,所以我们安排了多种方式的练笔,以达到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目的。

(1)续写。例如:《坐井观天》一课,这是学生喜欢的一篇文章。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续写。我设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当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什么?他又会说什么?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以及生活的阅历,就会续写出精彩的故事来。

(2)仿写。仿写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一种有效的训练法式,在习作中,学生学会了仿写,会使作文增色不少。可仿句子,仿写片段,仿写作方法。

3.自主修改,发展个性

“文章不厌百回改”,让学生学会自改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的良好途径。只要能找出作文中的语病,错字等问题,那学生的进步会很大。但学生改作文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老师耐心细致的引导,开始让学生多模仿老师是如何批改作文的,让学生逐步养成自改的习惯。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下一篇: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结语和参考文献)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