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

2024-10-14

《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共12篇)

《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 篇1

《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革命英雄的故事》这本书,我非常感动。他们都十分勇敢,面对残酷的环境他们宁死不屈,其中,我最佩服的是刘志丹。

刘志丹在1903年冬生于陕西保安县。他在青少年时期目睹了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于是,他想改造社会,复兴中华。通过努力,他考进了黄埔军校。1926年他毕业了,之后随军东征,在这期间,他带领着革命军打土壕,分财物。这时敌人带领大批部队向革命军发起了进攻。他带领革命军英勇阻击,将敌人打了回去。恼羞成怒的敌人组织大批部队再次攻击,这次他们因为力量悬殊而失败。

之后,刘志丹带领着部队在三交镇展开战斗,他的部队从清晨打到中午,一直不大顺利,总是攻不下三交镇。于是,他决定亲自去指挥战斗。结果,在指挥部队发起进攻时,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射中了左胸,伤到了心脏。在临死前他让其他战士告诉政委,请他带兵,一定要把三交镇给攻下来。

他为了革命出生入死,百折不挠,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 篇2

在这篇文章里, 南方的雪“滋润美艳之至”, 却留不住作者的心, “滋润美艳”经不住磨练, 更不能长久, 在他的眼中, 朔方的雪才是他眼中的英雄, “如粉如沙”, “决不粘连”, 没有犹豫, 决不退缩, 以最脆弱而渺小的身躯, 改变宇宙, 也许只有传说中的刑天才有这样的胸襟和气魄。鲁迅先生以其特有的冷峻而严肃的笔调抒发自己的激情, 在冰冷与火热的矛盾交织中, 为朔方的雪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像一只重生的凤凰, 在火焰中欢鸣!

但是, 由于作品形成的时间距现在已有半个多世纪, 当代中学生很难体会到当时的时代特征, 这样就不好把握作者的爱恨情仇。我们可以用两个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帮助同学们理解认识两种雪的不同特点———王昭君和杨玉环。比如, 南方的雪可谓“滋润美艳之至了”这一特征, 在《长恨歌》中就有这样描写杨玉环的句子“春寒赐浴华清池, 温泉水滑洗凝脂”,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第二段中孩子们对她的喜爱与呵护又使人想起“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第三段中“连续的晴又使她成为不知道算什么”又恰恰映照了“马嵬坡下泥土中, 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南方的雪”似乎写的就是玉环的一生。

北国的雪应当是王昭君。她以一个弱女子身份, 担当起和亲重任, 孤身一人, 远赴塞外, 不正像“北国的雪”吗?“如粉, 如沙, 决不粘连……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的闪烁。”

有谁愿意像玉环一样落个不明不白的下场, 被人当作红颜祸水来唾骂, 或认为红颜薄命而同情呢?又有谁不愿象昭君一样, 名留青史受人敬仰, 即使死了, 也以青冢———昭君墓在自己的故乡为骄傲。

“南国的雪”美则美矣, 甚至美得令人向往, 但在那样一个时代中她缺乏生命力。“北国的雪”其实写的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坚强勇敢执著富有斗争精神的英雄, 是一首英雄的赞歌。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集中塑造了北方雪的形象, “蓬勃”“奋飞”“旋转”“升腾”等词足以突出雪的生命力但还不足以说明雪的英雄气概, 那些似乎不起眼的词才是英雄的筋骨。比如说“就是这样”这四个字似乎有些多余, 能不能去掉?不能, 因为这四个看似多余的字恰恰就是英雄献身精神的体现, 没有选择, 没有退缩, 没有鲜花, 也没有阻挠, 就是这样, 无论是轻于鸿毛, 还是重于泰山, 都义无反顾。这就是《呐喊》中“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这是荆轲刺秦的悲壮和勇敢。再如“别的”, 指的是哪些?是“地上”“枯草上”的, 他们难道就不怕象“屋上的”一样“消化”了吗?屋上的是革命烈士, “地上”“枯草上”是革命斗士, 为革命就要抱着以身报国的决心, 哪怕眼睁睁看着战友, 亲人倒在身边也绝无犹豫和退缩, 勇往直前, 这就是夸父式的大无畏精神。只有这两个字, 当你还没有来得及辨得出他们是谁, 他们就已经卷进了漫天的风雪……

物的革命英雄主义光芒 篇3

一进村庄,映入眼帘的几乎全部是石头,石头的墙,石头的房子,石头铺就的地面与台阶,仿佛都在证明这是一个硬骨头的地方。雨住了,连日来的雨和我们迎面相遇,从地处鲁西南的菏泽,到台儿庄,再到沂蒙老区。这是一场有关红色之旅的寻访,翻开沉重的历史册页,寻访抗战故地,寻访那些在艰苦抗战岁月中历经炮火与硝烟的英灵。

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房子,沂蒙团瓢,结构简单,低矮,甚至不能高出旁边一株开枝散叶的石榴树。墙体是圆的,无数大大小小的石块垒砌在一起,显得朴素与端庄。屋顶是圆锥形的,用略粗一些的木棍组构成坚实的框架,然后用较细的木棍在框架上密密钉实,用以承载房顶绵密的茅草。雨过后的水珠,在茅草上尚有遗存,像滴滴晶莹的泪水在诉说往昔。

这里该是沂蒙红嫂代表之一——明德英的故居,正屋前的空地上,是一座青铜的雕塑,一位撩起衣襟的母亲,正在用滴滴乳汁滋润怀中的一个小战士。

那是1941年的冬天,北风呼啸中,大批日伪军借着风雪的掩护,包围了驻沂南马牧池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11月4日,八路军的一名小战士在反“扫荡”突围中身负重伤,被明德英机智救下,放在低矮的团瓢里包扎伤口。搜捕的日军一次次从墙外走过,也没能发现藏身在团瓢里的战士。日军走后,小战士因失血过多缺水休克,在周围没有水的情况下,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撩起衣襟,用乳汁救活了伤员,在其后的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和丈夫倾其所有,使小战士康复归队。

无须讶异,在抗战年代的沂蒙,岂止一个明德英加入了救护八路军伤员的行列。她们大多淳朴讷言,播种收获季节在田坂上劳作,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当战争来临,又义无反顾加入到革命队伍的序列。一组来自临沂市妇联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抗战期间沂蒙老区的15.5万余名妇女先后以不同的方式掩护救助了9.4万革命军人与抗日战士,4.2万余名妇女参加了八路军救护八路军伤员的工作,共救助伤员1.9万人。

1961年,著名作家刘知侠根据聋哑妇女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真实故事,创作了小说《红嫂》。1964年8月,当京剧现代戏《红嫂》搬上首都舞台时,观看演出的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感动得数次落泪。

生活中的明德英,这位坚强的女子是个聋哑人,生于1911年,逝于1995年。两岁时因病致哑,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曾多次回到让他魂牵梦绕的沂蒙山,寻找当年用乳汁和小米粥把他救活的两位大嫂。乡村干部给将军找来好些“红嫂”,老人们平静地听完将军的讲述后,却个个摇头否认。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大娘对将军讲,大兄弟哟,像俺们这般年纪的人,谁都做过这样的事。那是应该的呀!你还寻个啥呢!

如此质朴的表达,就像这历经风雨的团瓢,骨骼是硬的,而心却是那么柔软。我禁不住向里面探了一下头,小小的窗户在黑暗中透出微光,像一位乡间母亲的眼神,更像是黎明时的晨曦,即将抚照大地。

门板,渡口,火线桥

有关黄河的诗篇,南朝范云的《渡黄河》当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作者身临此境,写出了旅途的感触,从而流露了澄清天下之志。

时间真是一个不可捉摸的魔法师,当我动笔写下这篇短文的时刻,正值2015年6月30日。68年前的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纵队13个旅12万余人强渡黄河天险,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黄河防线,转入外线作战,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我是鲁西南人,在长期的乡村生活中养成了对旧物的偏好。旧年的瓦罐,旧年的木桌木椅,甚至一扇旧年的门板,都会引起我莫名的好奇。在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浴血抗日”展厅,我看见两只被绳索捆扎的葫芦,问及纪广洋老兄,他推测说是用以承载木筏之类的漂浮物,使我豁然开朗。

68年前的仲夏,麦收后的平原一片空旷,新播下的玉米苗开始在一场大雨后茁壮生长,已有知了的叫声穿越林梢。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12万大军,以濮阳台前孙口为中心渡口,在东西长150公里的河段上,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的序幕。

漆黑的夜色中,周遭的一切陷入宁静,只听见滔滔的水声,无数只简陋的木船,无数位解放军战士与支前的民工,仿佛在一刹那融入黄河的忠魂之中。黄河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万年来不绝如缕地流淌,灌溉了黄河两岸,更滋润了这片土地上的儿女。现在,他们要借助一扇门板的驳船开启黎明的曙光。

在“逐鹿中原”展厅,墙体上的巨幅照片,长长的篙正在奋力支撑驳船前行,一只实体的木船坐落在下方,好像陷入了对往事的追忆之中。我熟悉这样的门板,在鲁西南每家每户的房屋上,正是一扇扇憨厚的门板担起阻挡风雨的重任,或是椿树,粗糙的纹理像是一幅生命纹路的写意。或是刺槐,细密的年轮组构成我们那么多艰辛与快乐的时光。抑或是一扇苦楝树的门板,在风雨剥蚀中依然不改坚硬的初心,因为一次伟大的战争而具有了革命主义的光芒。

这样的历练不止一次,在沂蒙红嫂纪念馆,我又一次见到了它们的身影。1947年5月13日,当孟良崮战役打响,沂蒙大姐李桂芳突然接到联络员的命令:“天黑之后,部隊要从这个地方过河,为了节约时间,让你们在五个小时之内架起一座桥。战时,为了阻止敌方的进攻,很多桥都被拆毁、炸毁,齐腰深的河水,一二十米的河面,在缺少建桥材料的情况下,如何能在五个小时内架起一座可以通行的桥梁?男人们上了前线,只剩下村庄里的妇女,经过商量,她们想出了一个独出心裁的计划:用门板做桥面,用人做桥墩。分头准备,并事先进行了试验。

大约晚上9点,华野的一支队伍朝河边走来。李桂芳转身对妇女们喊道:“架桥!”话音未落,妇女们就按照事先排练的顺序抬起门板向冰冷的河水中走去。刹那间,一座人桥奇迹般出现在战士们面前。看到突然出现的桥,战士们都不忍心过。李桂芳站在凉气袭人的河水中,大声喊:“同志们,赶快过桥——”一分钟,两分钟——整整一个小时,一个人,两个人——整整一支队伍,当战士们的脚步声已经消失在炮声轰鸣的前方,这32名妇女却被河水冻得浑身麻木。有谁能想到,在这些妇女中,有的怀有身孕,有的因此落下终生残疾,不能生育。

nlc202309032134

这就是沂蒙火线桥的来历,当年带头架桥的四姐妹之一王凤兰说:“这块门板伴她走过了60多年。”直到现在这块门板依然在她儿子手中保存着。 这也是电视剧《沂蒙》中的经典镜头之一,再现了当年恢弘感人的架桥场景。

牛皮鼓的呐喊

我家曾养牛,一头沉稳的黄色犍牛,走向苍莽的田野,一声哞鸣深邃而悠远。鲁西南牛皮鼓大多取材于鲁西南黄牛,被以柔韧的牛皮,鼓之舞之,其声沉浑而苍凉,可穿越光阴的山山水水。

据《成武县志》载:成武县清末民初时期民间大鼓较为盛行,每逢重大节日,丰收喜庆,祭神求雨,庙宇开观,续家谱,送火神,闹元宵等活动,人们就敲起大鼓庆贺,鼓声可传几十里。如有特殊情况,灭火救人,拿贼捉盗,也可击鼓为号。据传正是沿袭了古代战争时的催阵大鼓。

在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就陈列着一面这样的鼓,鼓身二尺有余,鼓面可达直径两米,斑驳的鼓身依稀透着革命的红,即使因为鼓面稍有破损,也掩盖不住其雄浑之势。

1944年,郓城县县长兼警备大队长刘本功,已在日军卵翼下将该县的伪警备队发展到50个中队,约5000人,羽翼渐丰。这时距离刘邓大军渡黄河尚有三年时间,如果不及早铲除这个生长在黄河腋下的毒瘤,将会对抗日根据地打通南北通道产生巨大阻力。

于是,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决心集中第8军分区4个团、7个县大队的兵力,发起讨伐伪军刘本功部战役。以北线3个团、5个县大队担任主攻,南线1个团、两个大队担任阻援。3日夜,主攻部队在炮火掩护下,向刘部发起攻击,战至6日,攻克郓城县外围肖垓、刘口等重要据点。8日,主攻部队以猛烈炮火掩护步兵强攻付庄,歼灭伪军4个中队。城内日伪军闭门坚守。冀鲁豫军区部队乘机在东起梁山,西至鄄城百余里地区内,展开军事、政治攻势,迫使各据点伪军纷纷弃寨而逃。担任阻援的部队亦乘胜在郓城西南及鄄城东南地区发起攻势。至11日,战役结束。

而电影《郓城攻坚战》,则是依托解放战争中真实的郓城战役为背景,讲述了1947年夏,党中央和毛主席做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决断。讲述的是解放战争的开篇,刘邓大军亦制定了“围而不打”的作战计划,指示攻打郓城必须掌握火候,达到全歼敌军的效果。有利于我的态势形成后,杨苏纵队开始攻城,入城后,进行城区巷战,经过一夜的战斗,残敌被肃清,郓城攻坚战结束。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十几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在这片土地上一面牛皮大鼓也同样经历了战火的洗礼,而被赋予了另外一种含义。鲁西南民间大鼓具有完整的鼓谱,自成一体,有《大得胜》《小得胜》,每个鼓点都能表达人们生活中的不同情绪,是民间艺人对生活表达的结晶。我相信在战争打响的那一刻,一定有一面民间的牛皮大鼓适时发出了震天动地的呐喊,雄浑的鼓声穿过小巷,穿过绵密的青纱帐,穿过滔滔的黄河水面,激起胜利的浪涛。

当时间沉淀下来,你能感受到一头牛眼神之外的深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即使化为一面呐喊的鼓,即使深陷战火与硝烟,也会奋不顾身,就像那些长眠于地下的精魂与忠骨。

木牛车推出的江山

九爷的独轮车停靠在山墙上,上面是一架简陋的顶棚,旧时的农具一件件逃逸,也没能把九爷的独轮车带走。我见过那架独轮车,村里人也称作木牛车,木牛流马的木牛,大概是诸葛亮当年御敌时所发明,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也将造独轮车之功归于他。

这些九爷都不管,多少年了,九爷偶尔外出会推上那架破旧的独轮车,吱吱呀呀,行走在蜿蜒的乡路上。停下来有人问,说九爷不要太古板,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推着一辆快要散架的独轮车,我看应该放进博物馆。那人说完笑了一声走了,留下一架孤单的独轮车和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

1948年11月5日,淮海战役正式打响。国民党兵力向徐州、蚌埠间收缩。华野第3纵队并指挥两广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两个旅,于6日晚自单县地区向砀山、丰县前进,拉开了解放战争大反攻的序幕。

就是这一年,九爷结婚的第9天,主动报了名,连同村里十几位年龄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到安徽支前。堂上的大红喜字尚未褪去喜庆的色泽,床上的大红棉被尚有新婚的余温。当时,九奶舍不得九爷走,哭着拉住九爷的手:“不是不让你去,是我们结婚刚几天,你就不能在家多呆两天再去。大不了我陪你一起去。”九爷不说话,转过身擦拭眼角,推着木牛车吱吱呀呀消失在村庄的拐角。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一根小小的竹棍平静地躺在展橱里,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有关那根竹棍的故事呢?1948年秋天,山东农民唐和恩带着原来讨饭时用来驱狗的小竹棍,从胶东地区的莱东县出发,此后的五个多月的时间里,唐和恩带领的小车队和千万个支前队伍一样,冒着风雪,忍受着饥饿,翻山涉水。吃的是当时被称作“三红”的食物:红高粱、胡萝卜和红辣椒,省下白面、小米供应部队。而蓑衣、竹竿、葫芦则被称为“三宝”——运输征途漫漫,蓑衣可抵御风雪,竹竿既可以当做前行的拐杖又可试探河流的深浅,葫芦瓢用于盛饭舀水当脸盆。在唐和恩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所经过的每一个地方:水沟头,平度,临淄,蒙阴,临沂,徐州,萧县,濉溪口。

暮年之后的九爷,也常常抚摸着那架破旧的独轮车,念叨我不曾听说的一些地名,好像那些地名刻在每一根辐条上,刻在九爷脸上的每一个深深的皱纹里。漫天风雪中,九爷推着独轮车走在凹凸不平的小路上,他没有過多感想,只是想赶快结束一场漫无时日的战争,他也没有太多奢望,作为一个本分的庄稼人守着一块薄田,和亲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愿望。

我们村距离当年湖西老区其实并不远。如今,在湖西烈士陵园安葬着2641名革命烈士,那里有九爷在抗战前线认识的老朋友,每年清明节,九爷都会推着那架独轮车,到烈士墓前陪他们说说话。没有人知道一位暮年的老人在说什么,年轻人在谈恋爱,孩子们在树荫下玩耍,楼壁上的巨大屏幕在一遍遍做着化妆品、售楼的广告,湖畔上的野菖蒲开始发芽。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淮海战役的战场上,我军投放了60万大军,那么,60万大军需要什么?粮食:每天必须保证500万斤,战役期间需要筹备9.6亿斤。弹药:除了部队携带量外,至少还得补充300万吨。担架:作战就有伤亡,需备20多万副。被装:渐入冬季,每个官兵至少一套棉衣、一双棉鞋……而且,需要保障的作战地域,分布于今天的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河北5省,纵横3000公里。

nlc202309032134

据统计,整个淮海战役期间,山东为支援前线,输送了95万多兵员,出动了民工1106多万人次,动用了100多万大小车辆,运送了11亿余斤粮食,支援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山东支前冠全国,所以陈毅元帅说了一句名言:“淮海战役是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九爷走了,九爷的独轮车被放进纪念馆里,在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在菏泽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在沂蒙革命纪念馆,都能看见九爷的独轮车。一身风雪行走在泥泞的支前道路上,风雪过后是晴天。

土地的呐喊

土地遵循着自然秩序,春种秋收,我自小在乡野上生长,所以熟悉土地上的一切事情。春天到来,也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芨芨草、飞廉、荠菜一夜间占据了田间地头,这是它们的土地,更是庄稼的土地,千百年来我们居住在村庄里,依赖土地生长的粮食为继,度过一个又一个荒寒的岁月。

打破土地宁静的是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当晚8点钟,日寇突然向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自卫,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我小时候就听说过一个有关抗日的故事,离我们村庄不远,向北一公里,有一座叫侯楼的村庄,当时属于单县日军安置的据点之一。据点里的日伪军经常四处抢掠,烧杀奸淫,无恶不作,老百姓切齿痛恨。国民党区长周鹤村基于民族义愤,与当时的国民党第十一区专员兼保安司令朱世勤商定,决意拔掉侯楼据点。

上初中时,历史老师刘汉章讲过一个版本,说是朱世勤带领一帮人夜半出发。四周是黑黢黢的玉米地,散发着将要成熟的气息,他们每人手执一把竹签或者尖利的木棍,进入鬼子的营地。刘老师还说,日本鬼子太傻,睡觉时必须睡在一个一面透气的睡袋里,只留一颗圆滚滚的脑袋在外面;另外把枪支靠着墙根摆放整齐。我们的人(其实说到这里大可不必避讳国民党与八路军,在特殊情况下只要为抗日保家卫国出了一份力都应该是名垂千秋的英雄),也就是当时的袭击队员,一通猛刺,就像签蛤蟆一样让二十几个日军回了姥姥家。

我后来有过查证,应该是朱世勤发出的指令,与区长周鹤村派人打入日伪内部,找到当时来自曹庄乡的一个厨子,了解了敌人据点里的全部情况,然后一举夺下侯楼据点。这在《伯乐文化志》中有详细描述。

我小时候最爱看的电影,大体上是《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平原游擊队》,无论高传宝、王二小还是李向阳都令我印象深刻,想着如果生在战争年代,自己会不会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以机智与勇敢面对凶残的敌人。尤其对《地雷战》印象颇深,一颗颗安放在大地上的地雷像是斩杀妖怪的法宝,“不见鬼子不挂弦”,单等鬼子一出现,就来个飞沙走石炸得敌人魂飞魄散。

山东作家“寻访抗战故地”采风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地雷战的发生地,烟台海阳。这是一座濒临大海的小县城,是胶东我党建党最早的县份之一,也是胶东建立我党武装最早的县份之一,是参与“一一·四”暴动四县之一。如此多的之一,充分证明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太多传奇。

1940年2月,日军由青岛进占海阳,先后在城里、鲁古埠、行村、大山所安设据点,蹂躏百姓。其间,盘踞海阳、栖霞、烟台等地的日伪军,也频入海阳县境进行“扫荡”;赵保原、秦毓堂等投降派,勾结日军,残害人民。紧接着中共海阳县委领导全县,先后建立健全起抗日群众团体,发展群众武装组织,配合部队,开展游击战,同日伪军和国民党投降派进行坚决斗争,如火如荼的地雷战拉开序幕。

胶东半岛上的土地贫瘠由来已久,但尽管这样,赵疃村里的人民还是世世代代在这里辛勤劳作。建不起房屋就用不太规则的石块垒砌,买不起房瓦就用茅草覆盖房顶,牛圈里有牛,山坡上有羊,一层一层的梯田上有一片片的土地。春日,麦子在田野上拔节,秋天,一株株玉米在秋风中站立,青绿的花生秧苗爬满了田塍,节节高的芝麻串出一串串坚硬的荚。如此,他们才可以在大地上安然度日,如此,他们怎么能允许别人来抢夺辛辛苦苦收获的粮食?

1943年冬,300多日伪军去赵疃北的东村庄一带抢粮。赵疃民兵闻讯,便埋伏于仗子山,在大路上布好地雷阵。敌人走到离赵疃二三里时,突然向西转去。赵同伦果断命令:“麻雀组打枪,土炮手点炮,把敌人引过来!”枪炮齐鸣,人人喊杀,日伪军立即扑来。民兵们机警地转到雷区方向继续打冷枪,敌人又朝民兵扑过去,正好陷入地雷阵,死伤15人。

像这样精彩的地雷战发生了很多次,五虎村,小滩村,文山后村,孙家夼,索格庄,到处都有游击队员活动的身影。子母雷,连环雷,钉子雷,碎石雷,铁夹子雷,头发丝雷,到处都有隆隆的爆炸声。

有时土地是沉默的,我们在属于我们的土地上耕耘梦想,收获希望。有时土地却又愤怒着,以母亲般的呐喊驱逐来犯之敌。久久,我不能从战火频仍中走出,一位位抗日英灵、解放军烈士在脑海中闪现,为什么?穿越一件件朴素的物,是闪烁的革命英雄主义光芒,在沉默的载体里,抽丝剥茧,还原出一幅幅恢弘的历史画面。

革命英雄的故事 篇4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都是平凡而渺小的。但,当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义无返顾地将每一个细胞、每一滴鲜血,都交给国家的时候;当其为这一切,不惧地狱烈火的煎熬,不惧九死无生的时候,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也就不凡而高大了!今天,我要将革命英雄邱少云的故事带给大家!

1951年3月,邱少云为了响应毛泽东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他来到朝鲜,看到美帝国主义对朝鲜百姓无恶不作,看到一个个家庭妻离子散,看到朝鲜儿童遭受自己童年时的苦难,更加激起了邱少云对侵略者的仇恨。

1952年10月11日,邱少云和他的战友奉命去潜伏,他们潜伏的地方是在敌人盘踞三九一高地的山坡上,周围没有任何隐蔽身体的地形和树木,偶尔飞起一只野鸡,都会惹得敌人打上半天枪炮!现在,要他们在这样一个地方隐蔽二十多个钟头,这是多艰难的任务啊!这对战士们的体力是个极大的考验!在战士们出发以前,部队首长特地对他们讲:“你们这次潜伏,要靠巧妙的伪装,要沉着,要遵守潜伏纪律。那怕被敌人子弹打中了,也不能暴露目标!” 天黑后,战士们秘密地摸到了潜伏地。每人从头到脚都插上了野草,凉风吹过,身上和地上的草,一同摆动。从碉堡里伸出来的机枪和了望孔,及不时飘过来的人语声,让战士们一丝也不敢松懈,牢牢的潜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风吹日晒、饥渴难耐……一直到第二天十一点钟,忽然,敌人一阵胡乱扫射,一颗燃烧弹落在邱少云身边,烧着了他身上的野草!

火很快蔓延到他身上,这时,是完全可以扑灭火苗的。但是,他深切的懂得,这样做,就会被山顶的敌人发觉,潜伏在这里的几十位战友就有被暴露的危险!我军指挥员看到潜伏地起了火,忙命炮兵向敌人轰击,扰乱敌人的注意力。但,即使这样,邱少云还是没有把自己身上的火焰补灭。火燃烧到了他头上。在这个生死关头,他紧握着冲锋枪,看看前面不远的敌人,很想冲上去和敌人拚了,但是想到潜伏纪律……,他没有这样做。烈火烧烂了他的皮肤,烤焦了他的肌肉,他咬着牙,忍着、忍着……,两手深深地插入泥土,手上血肉模糊……他艰难的抬起头来,用微弱的声音向离他最近的战友说:“胜利…是我们的…但是我…不能完成…任务了…你们…一定要完成!”说完,他把燃烧的身躯紧紧地贴到地上,一直到牺牲,也没动一下……

我们的英雄--邱少云,就是这样,以他超人的意志力,为祖国、为整体、为胜利而忍受了非人的痛苦!最后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邱少云的事迹让我们震撼!更让我们感动!忍着钻心之痛一动没动,这要多大的毅力啊!我们很难想象。但他,做到了!他是英雄!是人们心目永远的英雄!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一直生活在幸福之中的我们,似乎已渐渐地淡忘了这些幸福的创始者。他们当中有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杨靖宇、刘胡兰,等等…等等…

革命英雄的故事 篇5

1928年7月参与组织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参谋长、中共红5军军委书记。参加领导开辟湘鄂赣苏区。同年冬和彭德怀、滕代远率红5军主力到井冈山,参加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6月任红3军团参谋长兼红5军军长,参与指挥红3军团进行长沙战役和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

1933年7月兼任红军东方军参谋长,参与指挥所部入闽作战。在中央苏区,他南征北战,战功卓著,成为红军的著名将领。其间,曾兼任红5军随营学校教育长,参与筹建工农红军学校,任副总队长兼教育长,培养了大批红军干部。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同年10月参加长征,协助彭德怀指挥红3军团担任右路前卫,掩护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主力突围。1935年2月27日,在遵义战役前线指挥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7岁。

19出生,四川省富顺县人。

1926年底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在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秋被派到国民党军湖南独立第5师彭德怀任团长的第1团从事兵运工作。在该团秘密组织成立中共党支部和团委,任书记。

1928年7月参与组织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参谋长、中共红5军军委书记。参加领导开辟湘鄂赣苏区。同年冬和彭德怀、滕代远率红5军主力到井冈山,参加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30年6月任红3军团参谋长兼红5军军长,参与指挥红3军团进行长沙战役和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

1933年7月兼任红军东方军参谋长,参与指挥所部入闽作战。在中央苏区,他南征北战,战功卓着,成为红军的着名将领。其间,曾兼任红5军随营学校教育长,参与筹建工农红军学校,任副总队长兼教育长,培养了大批红军干部。

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同年10月参加长征,协助彭德怀指挥红3军团担任右路前卫,掩护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主力突围。

革命英雄的故事(最终版) 篇6

——听党话,跟党走

常州市清潭中学 八<1>班 余达敏

在党的成长历程中,无数的英雄为党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用他们的鲜血开辟了新中国。纵观历史长河,曾涌现出的无数杰出人物,他们的内心都蕴涵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或为民族崛起而奋斗。回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的年代,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以血肉之躯铸起了中华民族不倒的长城。《革命英雄的故事》这本书记载了许多这样的英雄人物。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方志敏。方志敏带领的军队原本冲出重围,却发现大部队没跟上,便又去援助大部队,不顾个人安危的他找到大队人马后又被敌人的14个团重重包围,在艰苦的环境下他没有放弃突围,七天没吃东西都能坚持。后来由于叛徒出卖,他不幸被捕,国民党反动派把他带到几个地方“示众”,他昂首挺立,正气浩然,他镇定自若地向人们宣传革命,结果,敌人精心策划的“庆祝大会”成了方志敏的宣传革命的演讲大会。敌人开始千方百计地劝降他,但无论敌人怎样用酷刑折磨他,他都毫不动摇,不透露一点党的机密,最终,方志敏同志英勇牺牲了。面对这位可敬的战士,敌人只能伤害他的肉体,却无法撼动他的精神。他是革命的好榜样,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把他的生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共产党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同志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不只是方志敏,还有许多英雄人物,像“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刘胡兰,“身经百战敌胆寒”的张云逸,“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等,他们是我国千百万先驱英杰的代表,他们不怕牺牲,英勇向前,热爱党,热爱国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党的带领下,我们的前辈开辟了新中国,现在,我们又在党的带领下,不断向着幸福的生活前进,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着。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南极科考站的落成,中国加入WTO,奥运会的举办成功,无不显示了我国的惊人发展。中国再也不是那个“东亚病夫”了,中华民族重新站起来了!这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为之自豪。

现在,我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了,我要更加热爱我们的党,努力学习,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在党的阳光下成长。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应该热爱党,服从党的领导。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荆棘。虽然我们暂时无法为党作出大的贡献,但只有好好学习,多了解科学知识,才能报答党的恩情。

g2革命故事·无名英雄 篇7

无 名 英 雄

1946年8月10日,一位还没有建战功的无名英雄,大义凌然地牺牲在河北省香河县茅草店村。

这个村座落在北运河与青龙湾河交界处,一座运河闸成为交通要道。两个连的敌人窜进解放区,驻在茅草店村中,威胁人民安宁。我军决定,夜袭茅草店,歼灭敌人。夜色茫茫,万籁俱寂,担任攻击任务的29团部分连队,悄悄地包围了这个小村庄。

10日凌晨两点,随着红色信号弹升空,总攻开始,外围的敌人被一扫而净。当战斗正向纵深发展时,村中最高点——刘家大院屋顶上,一挺机枪吐出疯狂的火舌,封锁了我军的冲锋道路。我军几次突击爆破,均未成功。正当前线总指挥曾雍雅司令员焦急万分之时,一个临时来执行任务的小战士,一声“报告!”站到他的面前。“这里情况我熟悉,我请求去爆破!”他瘦而矮,年龄不过十七八岁。“祝你成功!”司令员答应了他的要求。

小战士整好行装,备好武器,一跳一闪地消失在夜色中。轰!他用炸药包掀掉了一个敌人的火力点,又凭借机敏、灵巧和勇敢,悄悄爬上大瓦房,抡起手榴弹朝一个敌人砸去。“噗——”脑浆迸裂,滚下屋顶。猛地一脚,另一个敌机枪手也轱辘辘栽下房去。小战士掉转枪口,哒哒哒向敌人猛射起来。我军乘势发起冲锋,接连摧毁多处工事,消灭一百多个敌人。

这时,天渐渐亮了,运河南岸的大股敌人赶来增援。敌人的火力很强,战斗再进行下去对我不利,我军撤出了战斗。年轻的小战士由于没有及时接到后撤命令,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不幸落入魔掌。

杀气腾腾的敌人,将英雄小战士带到村东大场,当着一些群众的面,对他严刑拷打,威逼他投降。小战士从昏迷中醒来,回答敌人只有一个字:“不!”敌营长气急败坏,举刀削下小英雄的耳朵。“投降吧!”“不!”敌人又割下他另一只耳朵,“投降饶你一死!”“不!”凶残的敌人暴跳如雷,挥刀砍下他的左臂,见他毫不畏惧,又砍掉他另一臂膀。小战士疼痛难言,但宁死不屈,英勇捐躯。

革命英雄故事读书笔记600字 篇8

江姐名叫江竹筠,童工出身,1939年加入党组织,在白区工作。1947年江姐奉命来到奉节县与丈夫彭咏悟接头,哪知她丈夫和好几位同志都被敌人杀害了。江姐接受了这个沉重的打击后找到了党组织,向党组织汇报时,并没有哭而是请求留在奉节县工作。几个月后,由于叛徒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在集中营里,她又多次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但江姐没有说出一个对党不利的字来。江姐的意志多么坚强呀!江姐回到牢房后接到了许多难友的秘信,江姐深受感动,她的回信中写道:“……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是党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这句话说得多好呀,党的意志像泰山一样不可动摇,而我们这代呢?从小就生长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是在蜜罐子里泡大的,是在妈妈的亲吻,爸爸的怀抱,老师的爱抚中长大的。我们没有亲身体验过旧社会人民的痛苦,我们没有亲身体验过吃皮带和吃野菜的滋味,我们更没有亲身体验过竹签子的痛苦。有多少战士为了解放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我们却不知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有一次,妈妈给我改了一条裤子,我一见是旧的就扔在床上,妈妈只好给我换一条。今天我感到十分惭愧内疚,与那些坚强的烈士相比,我是多么渺小,多么可笑呀!

革命故事读后感 篇9

(一)我看过很多英雄故事书,也了解了很多英雄的事迹,但是让我影象最深的就是《小兵张嘎》这本书了。尤其是被里面的主人公——嘎子那热爱祖国,宁死不屈的精神所感动。

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叫鬼不灵的村子里,有一位姓张的老奶奶,她为了保护村子里的一个八路军,被日本鬼子给杀了。老奶奶的孙子张嘎从小就没有父亲和母亲,一直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死后,嘎子从此就成了一个孤儿,他觉得这帮日本鬼子真是太可恶了,就立下了重誓:一定要为奶奶报仇。在摩云渡村口张嘎巧遇侦察员罗金保,罗叔叔就带嘎子去见钱队长,当上了部队里的小侦察员,他跟着部队到许多地方打伏击战,最后张嘎依靠八路军和自己的信心,杀了杀害张奶奶的伪军,报了仇,又经过上级的批准,得到了一把驳壳枪,使他一下子成了村子里的小英雄。

看过《小兵张嘎》后,使我受益匪浅。我从中感悟到我们要学习小兵张嘎的精神,勇敢的面对一切,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低头。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处处以嘎子为榜样,学习他的勇敢和才智,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革命故事读后感

(二)伟大的人物刘胡兰的故事,小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讲过。刘胡兰这光辉的名字早就铭记在我的心里,我盼望早一天能读到这样一本关于刘胡兰的书。

今天我终于有幸地读到了这本书,我被书中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心灵震撼很大。

刘胡兰,一个只有15岁的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其他革命同志忠心爱戴,面对敌人的屠刀脸不改色心不跳,最终献出了自已年轻的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我最受感动的是:刘胡兰在就义前两眼闪着光,并且瞪得圆圆的。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她要亲眼看到敌军的灭亡;看到自已的队伍胜利归来。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啊。

15岁,是一个花样年华。15岁,我们还在父母身边享受着天伦之乐!无忧无虑地学习着、生活着!可是,刘胡兰,却被敌人屠杀,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我们的伟大领袖******,在纪念刘胡兰时写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刘胡兰英雄事迹的高度概括。

虽然刘胡兰牺牲了,但是她的爱国爱民的光辉形象与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直在传颂着,正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人民的富裕、国家的昌盛,为实现共产主义英勇奋斗!

读了这本书,使我懂得一个道理:我生长在和平年代,没有了销烟,没有战争,这样的环境是千千万万个像刘胡兰姐姐一样的革命英雄经过抛头胪、洒热血换来的。()此时此刻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啊!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决心从小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炼就过硬的本领,正确树立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使自己向一个正确的目标迈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革命故事读后感

(三)这本书主要讲了在抗战时期,年仅13岁的张嘎为了替被日军杀死的奶奶报仇,加入了八路军。结果他在多次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帮助八路军击退日本鬼子。

读完这本书,我相当佩服主人公张嘎,他在奶奶死后,不仅没有一撅不振,反而想着该如何为奶奶报仇。于是,他加入了八路军。我想:他只有13岁,可尽愿意在战场上“抛头颅,撒鲜血”,这中精神是我们这些同龄人所没有的。然而,在战场上张嘎靠的不止有勇气,更加有智慧。在“鬼不灵”(一个村庄名)战斗中,八路军预判失误敌人的计划。全靠张嘎凭借智慧,用鞭炮搅乱了敌人,从而促成战斗顺利发展,最后将敌人一举击溃!有一些人正是有勇无谋,只会向前不顾一切地冲,有利的局势反到化为乌有。因此:张嘎在最后成为了优秀战士。

其实,像张嘎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比如雨来、赵一曼、黄继光等等。这些英雄都是为了祖国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都值的我们去敬佩,去学习。

革命故事读后感

(四)今天,我读了《江姐的故事》。里面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让我感到热血沸腾。

江姐的原名叫江竹筠,她是一名伟大的共产党员。在19岁那年就加入了党组织。后来由于叛徒甫志高的背叛,被特务关进渣滓洞里。在渣滓洞中,江姐曾多次被特务审问,特务想尽了办法,甚至还用竹签夹过她的手指,可是她依然不屈不挠。江姐对他们说:“竹签是用竹子做的,而共产党员的意志却是用铁做的!”虽然江姐曾多次被特务折磨得昏过去,但是却不透露半点共产党员的信息。

在重庆解放前夕,狱中的江姐和孙明霞、刘思扬等人偷偷地在监狱中缝了五星红旗。当这个让人欢喜的节日来到时,特务却开始了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江姐就是死于这场大屠杀中。

“假如我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他踏着父母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这是江姐的遗言。这不仅是江姐对儿子的希望,也是对我们的希望。

我含着泪读完了《江姐的故事》,可是她那正义凛然,坚强不屈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久久停留,挥之不去。

英雄故事读后感 篇10

我读过许多关于抗日英雄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杨靖宇将军,他是东北抗日联军的领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牺牲后,残忍的日军对他割头剖腹,惊骇地发现他的胃肠里竟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日寇无不震动。读到这个故事,我不禁义愤填膺,这就是我们勇敢无畏、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

像这样的英雄人物还有很多,如冯玉祥、赵尚志、马定夫、周建屏等等,他们和杨靖宇一样,为了祖国不怕牺牲,顽强抗日,书写了一部部英雄的不朽篇章。

英雄故事读后感 篇11

董存瑞舍身为国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革命英雄不断前进。就是一个个像董存瑞这样的...员们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我们才有了此刻幸福完美的生活。当我们吃晚饭的时候,可能那些为了祖国的人还在斗争,当我们睡觉的时候,可能他们还在大声抗争呼喊:“还我祖国!离开中国的土地!”。解放军叔叔,董存瑞叔叔,你们就像一轮无私奉献的太阳,我们就是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在你们的呵护和滋润下茁壮成长,竞相开放。

此刻大部分的人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养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比如乱花钱、缺少生活的独立性等等,当你们在做这些事时,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此刻的幸福是许多抗战英雄用流血牺牲换来的。

英雄人物故事读后感 篇12

这本书描写了我国历代的英雄人物:有北宋抗金的岳飞;南宋抗元的的文天祥;有明朝打击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到了近代更是出现了我们的鉴湖女侠秋瑾、赵一曼;还有到死时胃里连一颗米都有没有,只有野草、树皮和棉絮的杨靖宇;有宁可被大火烧死也不愿意暴露目标的邱少云;有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的刘思扬;有受尽了酷刑而坚贞不屈的江姐等等。

我在这本书中还认识了比我现在年龄还小的`小萝卜头,小萝卜头从出生到牺牲都是在监狱里,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成长当然是长成了又瘦又小的模样,监狱里的大人们爱怜的称他为“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在恶劣的环境下却从没有放弃对学习的渴望,一直坚持学习,他坚信有获得自由的那一天,可是他却被残忍的反动派杀死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

上一篇:施工工长岗位责任制下一篇:舞者的快乐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