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红杜鹃(详案)

2024-10-06

新红杜鹃(详案)(精选3篇)

新红杜鹃(详案) 篇1

第五课:杜鹃花(详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上课,同学们好!(老师好!)请坐下。

二、导入语:

同学们,课前,我布置了两个作业:一个是让同学们观看革命影片《闪闪红星》,并学会唱《闪闪红星》这部电影的插曲——《映山红》,同学们都学会唱了吗?(会唱了)。很好,现在,就让我们怀着对井冈山革命摇篮的无比向往和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再次唱响这首歌:(请同学领唱)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夜半三更哟盼天明

寒冬腊月哟盼春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红土地,盛开出满山遍野的红杜鹃。红色,象征着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革命信念,象征着革命先辈们以生命作代价的斗争热情。(同学们,你们唱得很好,唱出了你们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之情,唱出了红杜鹃与中国革命的密切联系)。

第二个作业是:叫同学们下去查找有关杜鹃花的知识,同学们回去查了没有?(查了)

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杜鹃花的相关知识。

三、了解杜鹃花相关知识:(提问式教学)

(一)杜鹃花是在什么季节盛开呢?(春夏交替时)

1在我们这里,是在春夏交替的季节盛开的。杜鹃花自然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及亚热带,中国是杜鹃花的原生地,杜鹃花的花期是依所处气候带和种类而不同,其体态也是多种多样。

(二)杜鹃在花中被比为什么呢?(西施)为什么被比为“西施”呢?

那好,下面,我们共同来朗诵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山石榴〃寄元九》,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在这首诗中,诗人赞美杜鹃,把杜鹃比作花中西施。现在同学们知道杜鹃花被比为什么了吗?(西施)

(三)现在的革命老区井冈山市的市花是什么花呢?(映山红/杜鹃花)

在我国,除井冈山市外,江西、安徽、贵州等省也把杜鹃花(映山红)定为省花,还有近十个城市把杜鹃花(映山红)定为市花。

(四)你见过哪些颜色的映山红呢?(我想请一个同学起来回答,这位同学)

映山红为落叶或半常绿杜鹃类型。花冠颜色丰富多彩,有鲜红色、朱红色、紫色、血青色等多种颜色。在所有观赏花木中,映山红可称得上花叶兼美。地栽、盆栽都可以。

通过探讨,我们知道了杜鹃花的一些基本知识。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第二个知识点——中国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在学习这个知识点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国画的形式和画科。

中国画的形式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大形式。中国画的画科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画科。

四、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基本知识:

中国花鸟画描绘的对象不仅仅包括花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和飞禽走兽。中国花鸟画也不仅仅为了准确的描绘现实中的花鸟禽兽,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的反映社会生活。

在表现手法上往往以借物咏志来表达寓意(比如,画家画荷花,表示出淤泥而不染;画竹,表示高风亮节,等)。

在表现技法上有水墨、没骨、工笔、写意、白描、设色等之分。写意是中国画中最易于作画者直抒胸臆,表现审美情趣的表现技法,它要求通过简单的笔墨画出物象,表达画家所追求的意境。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写意杜鹃花的作画步骤。

五、杜鹃花的作画步骤:

杜鹃花的画法顺序一般为:先画花团,再画叶子、枝干,尔后是调整画面,最后题字落款。在构思画面组合时,要考虑杜鹃花花小成团、叶小的特点,应铺以大块面、大笔触的物象以壮画面气势。如果再添加细小琐碎之物,容易造成画面的零散破碎。

接下来,我们就来观看杜鹃花的作画过程,在观看过程中,老师将一一进行讲解。

(一)花的画法

粉红色花瓣的画法:先用大一些的笔净水后,将笔尖至笔根蘸上太白色(注意颜色不宜过浓),再以笔端蘸上胭脂色,略加调整后画花(调色时要注意把握笔上的水分及色彩的饱和度)。

杜鹃花属五瓣花型。花小成簇,花瓣薄,因此,画花时要一组组地点,点花要松动,不必太拘形,用笔应轻快些,加进些揉动,待色半干时,在用藤黄色画出花蕊。

同时,也要注意花团形态、大小及虚实轻重的变化,要虚虚实实地成团成簇。特别要强调“成簇”的感觉,不必每朵花都一一交代得清清楚楚。

花苞用较重的胭脂点出,要利用较重的花苞间隔花团,以表现其层次变化。

待色半干时以稍重的胭脂点斑,点斑应视画面虚实层次关系,有先有后,有详有略,不可平板无虚实变化。就绘画步骤而言,点斑是对前面点笔调的收紧,通过点斑,把花形作个交代,一放一收构成笔墨的节奏变化。

(二)叶子的画法

用净水笔将花青色、藤黄色和少许墨调合(跟画花一样,也要注意把握笔上的水分和颜色的饱和度)。杜鹃花的叶子为簇生,画时要紧紧围绕花团一组一组地画,每组画五六片即可,要有大小正侧面的变化。杜鹃的叶子如同竹子的“叶式”,可概括为仰式与俯式两种。俯叶用笔可由叶根至叶尖运笔,仰叶由叶尖至叶根从外向里运笔。繁叶以此叶式联缀叠加。联缀时应视构图需要,笔画要有增有减,根据画面创意及色彩关系,叶子可画成水墨叶,亦可画成绿叶、花青叶。

(三)枝干的画法

画枝干时用赭石色与少许墨调合,常见的杜鹃花为灌木,一般没有太大、太粗的枝干,个别地区也有,如大树杜鹃。因此画枝干也不必太拘泥,应根据画面需要当粗则粗、当大则大。枝干画法与一般木本枝干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但处理上则有细微区别。如画先花后叶的杜鹃花时,枝头近花的枝条应画得密实些,形成较重的颜色关系衬托花团。

(四)调整画面

中国画是整体性十分强的艺术,杜鹃花基本画成后,必须进行调整。从整幅作品角度去审视它的布局、笔墨、轻重等,然后调整它的内容,使之完整、充实,补填某些必要的空档平衡于画面,增加画面韵味。这个步骤也称之为“收拾”。

(五)题字落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国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强调诗、书、画、印四者合一,因此,杜鹃花主体物象画好后,需要在画面适当位置题字落款,并盖上印章。

六、课堂练习:

接下来,请同学们用我们刚刚学到的知识,根据屏幕上的图片,试着画出一幅写意杜鹃花。(学生画画)

我看了一下,同学们构得非常认真。(比如说××同学,对杜

鹃花的特征捕捉得比较好,构图也很合理)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杜鹃花的相关知识,学习了中国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学会了杜鹃花的写意画法,同时还知道了映山红与中国革命的联系。在此,我给同学们讲一个“无数革命先烈血,染得满山杜鹃红”的故事。

1929年2月,井冈山斗争后期,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发动大“围剿”,实行“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血腥烧杀。顿时,井冈山火光冲天。红军和赤卫队员浴血奋战,热血洒遍了井冈山。自那年以后,井冈山的杜鹃,年年岁岁,岁岁年年,越开越旺,越开越红。

至此,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仅是井冈山的每一簇杜鹃花都记录着一段红色悲壮的记忆,在祖国的大地上,每一丛杜鹃花都蕴含着一种坚韧不拔的品格,每一朵杜鹃花都承载着一个追求理想的灵魂。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秉承革命先烈的崇高理想,以非凡勇气去战胜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创造自己辉煌的人生。

八、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去后用今天所学的杜鹃花的写意画法,创作一幅写意杜鹃花。

下课,同学们再见!

第五课:红杜鹃(说课)

课时:一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红色摇篮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理念:采用新课程标准,注重多学科相结合,更好地激活美

术教学。

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中国画中花鸟画的形式、特点及表现方法。

2、了解中国画中托物言志之特征,从而提高学生对“丹青”的表达和感受的能力,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3、让学生领悟红杜鹃与中国革命的密切联系,激励学生秉承革命先烈的崇高理想,像红杜鹃那样面对恶劣环境、直起腰杆,以非凡勇气去战胜人生道路上的困难。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本课的知识技能学习过程中。

2、难点:掌握中国花鸟画杜鹃花的写意画法。

三、教学过程:

1、以革命电影《闪闪红星》的插曲——《映山红》导入。(3分钟)

2、以提问式教学与学生探讨杜鹃花的基本知识。(4分钟)

3、以讲授法让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知识。(2分钟)

4、以演示法详细讲解杜鹃花的写意画法。(11分钟)

5、学生课堂练习。(20分钟)

6、以革命故事进行课堂小结。(4分钟)

7、布置作业。(1分钟)

杜鹃枝上杜鹃啼.. 篇2

[教学目标 ]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杜鹃的有关知识,感知悠久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

2.揣摩作者在貌似纯知识性的介绍中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深情。

3.学习作者理解古人的认识而不苟同古人认识的创新精神,培养细腻真挚地热爱身边事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揣摩语句,理解作者包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 理解作者是如何以所谓“东拉西扯”的语言形式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杜鹃,既是花名,又是鸟名。动植物同名,历来少见,惟杜鹃一名而二冠。作为花,它能红艳艳簇满枝头,给春的生意再添几分盎然;作为鸟,它有许多相伴相随的传说。最早的传说在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名叫杜宇,后来他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悲啼,动人心腑,因名为杜鹃。这传说带着些许的悲哀,些许的凄凉,让人伤神,引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不已,成为久唱不衰的悲苦离愁的寄托。

杜鹃,作为花,红艳浓丽;作为鸟,哀鸣声声。若二者同地相处,聚于同一画面,回是怎样一个景况呢?本文就是以“杜鹃枝上杜鹃啼”为篇名,二者并举,引人兴趣。作者周瘦鹃会怎样写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花鸟同名的优美散文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放录音。(要求学生画出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杜鹃的词句或故事)

2.师生共同活动总结:

杜鹃啼血――悲愁,白居易《琵琶行》中“此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历代文人墨客称杜鹃是“天地间的愁种子”,李时珍也说它“其声哀切”――悲愁的象征物。

神话传说――杜鹃悲啼,让人心酸。

总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杜鹃是悲愁的象征物。那么作者是什么看法呢?

3.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出表现作者思想的句子,了解文中引述有关杜鹃的文字的作用,联系语境,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根据语境,揣摩下列加点词语。

(1)可是波兰有支名歌《小杜鹃》,……料想它定然是一片欢愉之声,悦耳动听。

(2)往年亡友马孟容兄给我画杜鹃和杜鹃花,题诗也有“诉尽春愁春不管,杜鹃枝上杜鹃啼”之句,句虽平凡,我却觉得别有情味。

(3)看它帮助田家兴农事,食虫蠹,分明是一头益鸟,它的啼声哀切,也许是出于至诚,……。

(4)……大概四川的杜鹃到了苏州,也变此腔,懒得说普通话了。

(5)我以为杜鹃声并不悲哀,为什么古人听了要心酸,要断肠,多半是一种心理作用了吧。

明确:引述有关杜鹃的文字的主要作用是:借物喻人。杜鹃的一悲一乐,表达的都是作者的感情。(1)作者用“可是”一转,看似不经意,却对有关杜鹃的`古代传说表示了小小的否定。“料想它定然是一片欢愉之声,悦耳动听”,表明作者希望杜鹃也能啼出欢愉之声的思想,体现了作者热爱杜鹃之情。(2)表面交代题目来历,还有让人觉得那杜鹃的啼声怕也不仅仅是哀鸣了吧。作者从容地一点一点地为否定古代有关杜鹃的传说作铺垫。(3)介绍杜鹃分明是一头益鸟,既是替杜鹃说话,又增添了读者的见识,同时也对杜鹃的鸣声的哀切作了合理的解释。隐含着作者认为古代传说并不确切的看法。(4)看似幽默的句子,显示了作者随和风趣的文风,委婉地道出了对杜鹃啼声含义的不赞成,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杜鹃的喜爱之情。(5)表明作者的看法,杜鹃就是杜鹃,无所谓高兴,也无所谓悲伤,一切悲喜都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表明了作者既尊重传统文化,又不以自己的观点强予于人的谦和态度。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流露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理清文章结构(见课后板书)

四、小结

整篇文章,凡是描叙中国传统文化的杜鹃,大多是写它的悲苦,在作者貌似“东拉西扯”介绍杜鹃的知识中包含着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钟情,隐寓着作者对杜鹃的一片挚爱。而外国写杜鹃的文字(如波兰民歌《小杜鹃》、英国人对杜鹃的称谓等)大多是欢快的,一悲一乐,都在杜鹃身上,作者借此表明自己对杜鹃有其不同看法。其实,在文中,杜鹃只是一个媒介,一方面作者对杜鹃的传说寓意并不十分反对,相反还有些赞同,但又不十分赞同,而是有他自己的理解,那就是,他希望能从杜鹃的啼叫声中找出些特殊内涵,想寄寓杜鹃一种愉悦之情。更重要的是作者想借此表明,对任何事物都不能有悲观想法,而应该更加积极和乐观。透过这些我们不难看到一个热爱生活而又乐观进取的作者形象。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更应有一种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精神,对任何事物都应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千万不要被人为的世俗观念所束缚。

五、布置作业

1.课后对照阅读《读本》中张中行的小品文《螳螂》

新红杜鹃(详案) 篇3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题目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篇《杜鹃枝上杜鹃啼》,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杜鹃枝上杜鹃啼》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篇,是自读课文。语文教改春风的吹拂下,这一套新教材成功推出,它对原有教材的一些篇章、要求、流程体系等做一定的删除、调整,特别重要的是注入了新的血液,新的活力,那随之而来的是教与学的观念、方法、要求等的转变。语文教学大纲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特别注重要让学生学会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能对课文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感受文学形象,品位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即放在整体感知,揣摩语言上。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本单元的教学要点,我们分析《杜鹃枝上杜鹃啼》这篇文章,挖掘它的可教性、可学性:

(1)、本课是一篇富有情趣的小品文,文短意长,要言不烦。整体感知是学生对一篇文章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本篇的描摹侧重点、悠久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中有关杜鹃及其文学象征意义、其与外国的不同、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等等都值得师生去细加感知、揣摩。

(2)、本文笔底含情,涉笔成趣,其语言值得细加揣摩。作为学生,深入文本尤其重要,揣摩语言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位。而且,对语言的揣摩,有助于更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教、学本文,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对语言内涵和表达作用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增强语感。

2、教学目标: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刚从初中升上高中,具有一定的基础,同时又必须在高中阶段获得知识的拓展、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以学生为本位,设计好教学目标,多引导,多放手,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杜鹃的有关知识,感知悠久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

(2)、揣摩作者在貌似纯知识性的介绍中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深情。

(3)、学习作者理解古人的认识而不苟同古人认识的创新精神,培养细腻真挚地热爱身边事物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揣摩语句,理解作者包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

(2)、理解作者是如何以所谓“东拉西扯”的语言形式含蓄地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

二、说教法

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小品文、课内自读课文,由此,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各种感知器官,挖掘他们原有的知识能力,培养他们把握重点、分析归纳、对照对比、理解感悟的能力,因此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联想法。

利用多媒体放录音(要求①:学生于听录音的过程中把作者在文中所引述的古今人写杜鹃的文字找出来,略加分析、对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之联想开来,想些涉及杜鹃的知识,如成语典故、动植物学知识、典籍传说、诗词曲赋等(要求②:试着理解杜鹃在中国文化中的内涵),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良好、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达到课堂教与学的良好效果。

2、设疑讨论、点拨总结法。

自读课文应以学生的自读、自学为主,教师充当引导、点拨的角色,陶行知先生注重“教学做合一”,学生自读、自做是锻炼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教师如是设疑,让其自读:①体会古今人(中国古人、外国人、)赋予杜鹃的文化内涵,做对比、理解;②感知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有自己什么不同的理解;③找出表现作者思想的.句子,联系语境,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自读后展开讨论,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归纳、总结。如此设计,让学生学得有目的,学得有方法,学得有成效。学生通过讨论,展示自己的理解能力、口才水平;教师通过点拨,学生思路更清晰,理解更深透;师生共同总结,既总结思想内容,又总结学习技巧。(要点见教案)

3、文段阅读、知识迁移法。

学生的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要获得提高,就必须多参与、多感受、多实践,把能力用于具体的文段的阅读理解分析上,因此我选择名篇郭沫若的散文《杜鹃》,设置经典问题,让他们自读完成,以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精神,提高自学能力。(具体文段及问题见教案)

三、说学法

根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本课的特色和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我以为学生学习此文,应进入情境,联想开来,进入语境,细加揣摩,理解文章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1、 听朗读,画关键句,整体感知、对比中外文化中有关杜鹃及其文化内涵、作者的观点态度。

2、 联想开来,更为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杜鹃的象征意。

3、 揣摩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富有情趣的语句,联系语境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讨论,自圆其说。

4、 学以致用,对具体文段进行阅读理解。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以望帝死后魂化为鸟的传说导 创设情境入新课 活跃气氛听录音 学生听录音,画出作者在文中画关键句 所引述的古今人写杜鹃的文字,展开联想 之后展开联想,说杜鹃花、杜 活跃气氛,初步理解鹃鸟及有关杜鹃的诗词曲赋、 杜鹃的文化内涵典籍传说等。

(插入作者、小品文简介)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自读思考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上文①② 能动性,初步揣摩、③) 理解作者的态度、感情展开讨论 主要讨论的是作者对古人、外 有利于学生展示能力,教师点拨 国人对杜鹃的理解的理解及自 活跃思维,理清思路, 师生总结 己的看法,揣摩语句,把握作 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者的思想感情,教师点拨、引 构思及语言技巧导。师生共同总结思想内容、 学习技巧阅读郭沫若的《杜鹃》,做比较 开拓思维,巩固能力,以致用 阅读,于实践中检验自学的能 提高自学能力

上一篇: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党史知识参考题下一篇:2015文献检索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