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三乱领导小组

2024-10-26

治理三乱领导小组(精选8篇)

治理三乱领导小组 篇1

一、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解析

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顾名思义是没有领导参与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讨论。小组成员人数一般在5——7人, 由主考官给出命题, 小组成员围绕着一个中心目标展开讨论, 考官根据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测评。

(一) 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的基本特征

1、面试的群体性。

讨论式面试是一种集体 (小组) 的行为, 实际上它通过小组中每个成员的独立思考、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集合群体的智慧, 共同完成作业。

2、思维的互动性。

讨论的本身就是一种互动合作的过程。小组成员在讨论过程中相互碰撞、互相启发、相互补充、相互修正, 求大同存小异逐渐形成共识。

3、测评的综合性。

在讨论中考官会根据考生在讨论的全方位表现, 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做出评价。如对考生的认知能力、环境的适应能力、应变的能力、团队的合作精神、逻辑思维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情绪的掌控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行为举止、礼仪修养等都能做出评价。

(二) 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测评要素解析

1、认知能力的测评。

认知能力要考核考生对试题的正确判断与全面深刻的理解能力。正确判断命题是指对命题的性质、命题的指向、命题的意义要认识清晰;全面深广的理解命题是指不仅要认清命题的表象, 更重要的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抓住命题的内核。

2、心理与行为的测评。

心理是考生内在素质的反映, 行为是考生的外在表现的反映。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考生的心理活动往往会通过外在的表情传达出来。如考生的心态是否平和、情绪是否稳定、是否有乐观合作的精神等都会从考生的情绪、表情、姿势及语言表达中表现出来。

3、人际交往能力的测评。

人际交往能力是考生社会成熟度的综合表现, 它能够全面客观的揭示出考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在面试讨论中的人际交往能力主要是针对考生在讨论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沟通能力、亲和力、自信力、凝聚力、合作能力、说服力、感召力等展示出来。

(三) 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题型解析

1、开放式命题。

开放式命题是限定条件少、容易引发发散型思维的一种命题方式。从命题的内容来看具有广泛的自由度、思路开阔, 考生可以任意发挥其想象, 表达自己见解;从测评的角度看, 这种命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着重考查考生的潜能与发散型思维的能力。

2、选择式命题。

选择式命题有时可能两选一, 有时也可能多项选择。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在是与非、利与弊之间做出判断与选择, 并且说明其选择的理由。这种命题主要考核考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雄辩的能力、说服的能力与应变的能力。

3、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往往是从社会生活中的某一现象入手, 举出具体实例, 考核考生对这一事例的认识、分析、判断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命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实践性和操作性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应对策略

(一) 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测评要素的应对

1、认知能力的测评。

接到命题后首先要对命题的性质和意义要做出正确的判断, 不能为命题的表象所迷惑;其次在讨论中要善于鉴别不同观点的正确性、合理性;其三要善于归纳整合其它相同或相近的观点, 以充实自己的观点;其四, 对于不同的见解要进行反驳和修正, 但应注意要有理有据有节。

2、心理与行为的测评。

讨论中始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友善的态度和自然的姿态;无论对方的观点是否与已相同都要尊重对方, 保持谦逊谨慎, 不能表现出傲慢无礼、不屑一顾或是恼怒与不耐烦。

3、人际交往能力的测评。

讨论中要表现出一种积极主动地态度, 摆正自己的位置, 诚挚地与其他考生交流与沟通, 不要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要以理服人, 显示自己的亲和力和人格魅力;要善于理顺和协调各种不同见解, 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要沉着应对, 把握主流方向, 求同存异, 目标一致。

(二) 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题型的应对

1、开放式命题。

要紧紧围绕命题的核心拓展思路, 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展开发散思维。这里最重关键的是无论怎样“发散”都不能偏离中心。

2、选择式命题。

无论的单选还是多选都要对其选项的意义、作用、社会价值进行分析比较, 对自己选中的项目都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从多方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认真听取其他考生的见解, 取长补短;对于多项选择还应注意排除其“干扰”项, 去伪存真。

3、案例分析题。

要对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 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结症,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 讨论过程中的应对

要注意礼仪修养、谦逊和蔼, 要有气度、温文尔雅, 给予每位成员同样的尊重。不要盛气凌人, 流露出轻蔑、不屑一顾的态度。

要注意人际关系, 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 要善于找到与对方的共同点, 要善于消除紧张气氛, 调解争议;不要树敌, 不要对不同意见的考生恶语相向。

领导小组里的中国治理模式 篇2

在许多人眼里,领导小组是神秘的。领导小组的神秘是与它的运作方式有关的。领导小组的神秘感来自其隐匿化的特征——既不进入党的组织机构名录,也不挂机构牌子。其实,领导小组只是一种议事协调机构而已,其构成并不复杂,一般由组长、副组长、组员和办公室组成。组长和副组长由权力层级较高的領导担任,组员是与小组事务相关的下一级领导,办公室一般设在与小组事务关系最密切的机关中,并由该部门的正职或副职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通过会议、文件的形式,对小组所管辖的工作进行协调。

领导小组有长期和短期之分。对于全局性、战略性的事务,一般设置长期领导小组。例如至今存在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立于1980年,已历时34年。对于突发性的、临时性的事件,一般设置短期领导小组。例如2008年5月13日,即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2天,中央军委成立了全军抗震救灾领导小组。

对于领导小组功用,目前唯一可见的公开定论,是1999年7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胡锦涛指出,领导小组是“谋划决策、指导工作的参谋助手,是各方面情况上传下达的中心枢纽”。

有英国媒体评论说,设立领导小组是强化人治的表现。其实并非如此。“从领导小组的运行思路来看,它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西方国家对未来政府的期望。”赖静萍说,许多西方政府主张在政府内部尽可能减少常设机构的数量,通过设置临时性机构、配备临时雇员来实现政府职能目标,这有助于组织机构的创新,避免常设机构的行为僵化问题。

那么,近期中央为何密集成立各类领导小组?中国机构编制委员会副会长吴江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目前的科层体制,各部门“自扫门前雪”,成立领导小组就是为了打破部门利益,统一配置资源,以推进改革。如果缺乏一个高层次、具有权威性的机构,利益协调将很难实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义桅认为,中央层面领导小组的成立,展示出了中国式改革的三大“法宝”。一是知行合一,不仅有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还有认识力、行动力、执行力三个能力;二是民主集中,西方政治思维在分权与制衡上做文章,满足于“民主是最不坏的制度”,中国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推进各项改革方面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三是统筹兼顾,不仅有应对问题方式的统筹,也有部门之间的统筹,还有内外两个大局的统筹。

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篇3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精神,按照《中央综治委、教育部、公安部关于深化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要求,以学生为本,扎实做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积极创造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的良好治安秩序和文明的育人环境,学校高度重视开展综合治理工作,特成立综治工作领导和组织机构,全面负责我校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

一、组长:李胜(全面负责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二、副组长:卓代凤(北山村治保主任,负责校园周边秩序及秩序巡逻。)

三、组员:卓兴林:(学校专职保安,负责门卫及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工作。)

孙东华:(副校长,负责学生日常安全教育,及突发事件解决。)

肖爱娟:(负责教师、学生安全教育。)

林娟敏:(班主任,协助教导处做好安全工作。)

林秋珍:(具体负责校舍、教室、办公室等的安全。)

许钗:(大队辅导员,具体负责大队部、合唱队和队室的安全。)

长乐市北山小学

领导小组走出“倍量增减” 篇4

“通过成立跨部门领导小组来组织实施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和政府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有效工作方法。” 原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其2010年3月出版的《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第一章中曾简略提及。

上世纪90年代初起,曾培炎曾先后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国家计委、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任职,在他看来,在重大决策具体落实和实施过程中,建立领导小组等跨部门的协调合作机制,“有利于减少层级、提高效率。”

“‘高配’领导小组在执行效力方面有着更高更强的一面。”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周望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历史基因和现实考虑

新中国建立之初设立的“领导小组”,同样是既存在于政府系统,也存在党委系统。表现最突出的是1958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财经、政法、外事、科学、文教小组的通知》,各组组长分别是:财经小组为陈云,政法小组为彭真,外事小组为陈毅,科学小组为聂荣臻,文教小组为陆定一。

通知同时指出,这5个小组直属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此外将政府工作也划分为五大块,中央与国务院的工作几乎完全对应。

除了这些常设性小组外,当时中央还设立了一些“阶段性”小组。

如1955年7月4日成立的中央原子能事业领导小组,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委托领导全国原子能事业发展工作的机构,成员是中共中央指定的陈云、聂荣臻、薄一波,有“中央三人小组”之称,一直工作到1962年12月中央专门委员会成立后撤销。

此外,还有1962年2月22日中央书记处正式决定成立的中央精简小组,在中央书记处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处理有关全国精减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工作中的日常事务,原由安子文任组长的中央精简五人小组即行撤销。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机构的设置模式基本照搬了苏联的政府管理体制,在部门职责范围狭窄、资源整合能力有限,一旦遇到涉及面稍广一点的任务,就必须寻求同一级其它部门的支持和协助的情况下,通过专门设置跨越各部门之上、政治规格更高一级的领导小组来处理涉及多个部门的事务,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周望说。

对此,曾培炎在其著作中也曾提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各个部门,大都按照专业和行业进行职能分工。有的重大任务一个部门难以完全统领,这就需要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

2004年4月5日,时任中国社科院政治研究所所长王一程接受台湾学者邵宗海访谈时认为:“中央工作领导小组是党在思想、组织、政策方面去领导群众,但并不取代政府全部职能。”

“倍量增减”现象改变

对“领导小组”的定义经历了屡次更名的过程。

在1993年前,中国的政治词汇中,“领导小组”的定义一直不固定,先后使用过临时机构、非常设机构以及序列外机构等名称。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设置的通知》,领导小组被称为“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

如今“议事协调机构”的固定称呼是在2008年之后。而它作为专有名词第一次出现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 首次被列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领导小组的数量增减亦经历起伏。1981年,国务院一共有44个非常设机构。到1988年,增加到75个。经1988年清理整顿,到1993年又增加到85个,当年减为26个。此后1998年调整为19个,2003年调整为27个,2008年调整为29个。

周望将此称为“倍量增减”的现象,“某一时间段内,因为现实需要,大量设立‘领导小组’,任务结束后,会把这些‘小组’撤销。”

不过这种现象在2008年之后有所改观。“2013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没有出现以往改革中的大规模撤并‘领导小组’现象。”周望说,这意味着200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对领导小组的分类定位式改革收到了应有的成效,今后的机构改革应该会继续延续这一基本思路。

周望认为,2008年对于“领导小组”的认识和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集中表现在于,将实体机构化的“领导小组”与作为工作机制来操作的“领导小组”作了第一次明确区分。

“作为改革的配套手段,2008年之后有关于‘领导小组’的设立文件中,都明确表述了哪些属于实体性的议事协调机构,哪些属于阶段性工作机制,并尽量将两者用‘领导小组’与‘协调小组’、‘部际协调会议’等不同名称区别开来。”周望说,这样一来,实体化的“领导小组”在数量上得以大大压缩。

比如,2008年4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2008〕22号《关于成立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的通知》中曾明确提出:“领导小组属于阶段性工作机制,不属于新设立议事协调机构,任务完成后即撤销。”

国发〔2008〕13号文件中名列的7个领导小组中,仅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单设办事机构,撤销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和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单设的办事机构,其他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由相关部门承担。

借重“一把手”能量

在处理关键时刻重大问题时,跨系统领导往往能高效快速成熟地应对。

如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北约轰炸后,一时之间出现处理重大国家安全事件应急机制空白的问题。而成立于2000年9月的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在应对2001年4月1日发生的中美南海撞机事件时则发挥了强大的应急整合能力。

在基层,为高效完成经济发展任务,各种类似“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城市改造领导小组”、“大变样领导小组”等纷纷成立,并且慢慢由临时机构变为常设机构。它在完成本地经济任务上,无疑具有极高效率。

领导小组涉及的工作领域,一般都是复杂性强、协调难度大的问题,“领导小组本身并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只是一种特殊的工作机制。”周望说。

领导小组对于自身各种功能的施展,取决于能否成功“借用”担任组长的高层领导人或地方党政一把手的权力权威,这是领导小组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因此个别部委特别是地方的个别部门,在申请成立相关领导小组时,都非常倾向于高层领导或地方党政一把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他们深谙如何才能发挥出一个领导小组的‘能量’。”

周望说,领导小组机制在其产生之初,还是为了最大化地提高协调各种事务的效率。在国外政府的组织体系中,也有类似的对应机构存在,机构负责人更多地是充当一种“主持人”的角色,议事和协调在一种较为平等的氛围下展开。

“从领导小组运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领导小组的会议上,各个部门是能够做到畅所欲言的,尤其是中央的情况明显好于地方。”他说。

治理三乱领导小组 篇5

第一条为加强对我局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领导,健全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局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为我局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领导,协调机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落实上级和自治县县

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重要批示精神,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及上级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治理专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二)研究提出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有关规定和制度;

(三)指导和协调有关部门抓好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落实,对各股室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督促检查;

(四)向*****局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和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报告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情况;

(五)研究处理与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有关的其他重要问题。

第三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第四条领导小组会议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召集并主持,参加人员为领导小组成员。根据工作需要,办公室人员列席会议。

第五条领导小组会议应作好记录。会议决议或会议精神可通过简报,由主持会议的组长或副组长签发,印发领导小组成员及有关单位。

第六条根据工作需要,领导小组可制发上报和下发的文件。

第七条根据工作需要,领导小组可召开全系统工作会议或有关专题工作会议,会议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

治理三乱领导小组 篇6

刘利民指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是党中央、国务院聚焦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本届政府的重要标志性工程之一,关乎亿万贫困地区学生未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刘利民强调,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扎扎实实做好2014-2018年项目规划。一是突出重点,做一个“收口”规划,要突出贫困地区,聚集薄弱学校,确保满足基本教学和生活需求。二是加大投入,加强对资金和项目的统筹,确保项目资金落实到位,避免重复交叉或支持缺位。三是强化统筹,项目规划要经省级政府办公会审定,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

刘利民要求,各地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推进机制,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是明确牵头机构,统一领导和部署此项工作;

二是全面落实公开公示,建设任务要“上网上墙”,让当地老百姓都看见;

三是建立定期检查制度,保证工作进度和成效;

四是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和设备采购质量以及施工和资金安全;

五是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增强防范和处置应急事件的能力;

六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监督和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

治理三乱领导小组 篇7

一、领导小组

组长:王茂平(校长)

副组长:邱光全(法制副校长)

洪绍富(副校长)

成员:薛长胜 刘凡煜 谢莉萍廖应树 全体班主任教师

二、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综治部门的指示决定。

2、根据上级综治部门的工作部署,拟定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和创建“安全文明单位”工作安排,并加以落实。

3、认真做好学校综合治理宣传工作,达到人人皆知、人人参与。

4、加强学校内部管理,认真做好“三防”(人防、物防、技防)工作。

5、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预防和减少犯罪,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严密治安管理,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预防、减少犯罪和治安灾害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7、组织一定力量做好看护或巡逻检查,发现有危害治安的可疑情况要及时报告公安机关,亦可临时处置或参加堵截、追捕案犯。

8、如发现犯罪分子的作案现场,要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同时组织好有关人员按照现场保护的基本要求,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9、加强对教职工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主动为教职工排解纠纷,保证大量纠纷能够及时发现,就地解决,使大量濒于激化的纠纷得以制止,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

10、消防工作常抓不懈,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对查出隐患及时整改和上报,切实做好防火工作。

11、逐级组织签订综合治理责任书,或无违法犯罪合同书,做好月检查、季考核、年奖惩兑现工作。

1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到年初有书面规划、有书面总结,年底有奖评。

福庆小学

治理“三乱”自查报告 篇8

周口市颍河路小学

2014年4月8日

颍河路小学治理“三乱”自查报告

根据区教体局的精神,要端正教育行风,树立教育良好形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决杜绝“三乱”现象发生,我们学校立即召开了全校教师会,会后学校与教师层层签订了责任状,下面把学校治理“三乱”情况,自查如下:

1、完善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责任制,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2、组织开展了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规范服务行为,规范从政行为。

3、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承诺制,做到了政务公开、班务公开、党务公开,达到了工作活动公示化,信誉承诺制。

4、广纳群众之谏,接受社会监督。

5、没有乱补课、乱发行、乱收费的行为。

6、没有不认真上课,完不成任务迫使学生补课的教师。

7、没有迟到、早退、擅自缺课调课、停课或离开教学岗位的。

8、工作时间没有炒股、玩游戏、聊天等与教育教学无关活动的。

9、没有工作日中午饮酒、课堂上使用通讯工具的教师。

10、没有发生因失职、渎职,影响学生安全,损害学生健康的。

11、没有以分班、调座、任用班级干部为名,收受财

物的。

12、没有违反教育收费政策,巧立名目收费,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订阅教辅书籍、报刊、向学生推销教辅材料及其他商品的。

13、没有侵害学生利益,讽刺、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或其它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

14、没有发现其它违反师德行为。

周口市颍河路小学

上一篇:六年级上语文知识下一篇:无为县非公企业团支部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