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采风工作总结

2024-10-26

安徽采风工作总结(通用10篇)

安徽采风工作总结 篇1

安徽采风报告

早上我们就开始出发,经过20多个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安徽宏村写生基地。休息过后我们就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接着我们就跟着导游参观宏村。宏村依山傍水,是有名的牛形村落。村北雷岗山为牛首,汪氏族人在村西虞山溪拦水筑坝,引水入村,水坝即为牛舌。明永乐年间,村中的活水泉眼经挖掘扩大为半月形的池塘“月沼”,作为牛胃,又在村中开凿千米渠圳,绕舍穿户,是为牛肠。万历年间,仿杭州西湖之平湖秋月在村南掘成南湖,为牛肚。绕村的虞山溪上四座木桥为牛蹄。汪氏族人经过数百年的统一规划和不懈努力,终于为子孙后代建造了“天人合一”与自然环境高度协调的舒适家园。

这是进入宏村后会看到的一个大池塘,水很清澈。整个村子都被水环绕着,导游告诉我们说,只要我们跟着水流走,就不会迷路。宏村的人们在村落的设计和建筑上运用了仿生学。在这整个牛形村的设计中,我最欣赏的是就是它的水系设计。它为宏村解决了消防用水的问题,同时还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便利。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不管你站在宏村的哪个地方,感觉身边的所有一切都是一幅画,而你就站在这画中,给人极大的视觉享受。相信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是幸福的。我们做设计的,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住的人感到便利和舒适。

开始几天我们都是待在宏村,在宏村我们去寻找不同的地方写生,我发现在宏村画建筑速写简直太适合不过了,这里可画的景色很多。高高的马头墙,曲径通幽的小巷,还有满目的绿色,完整的徽派建筑。而且我们还看到了许多画画大师,好好领略了他们的画画技法.速写一开始是不太顺利的,总

是停留在黑瓦上,用线也不是太灵活。到后来就好多了,线也流畅多了,透视也没有很大的问题,原

来速写中存在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真是受益匪浅啊!我们在宏村待了几天,发现宏村是个让人留恋的地方!这里有享有“民间故宫”之称的承志堂,它的富丽堂皇,规模的宏大,布局的合理,设计的精美,让人惊叹!我想让我更难忘的应该是这里的水吧。山,水,人,古老的村落,多美的画!画中的水,水中的画,这就是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

我们的第二站,去了卢村,卢村最值得一看的是大名鼎鼎的木雕楼。卢村木雕楼是由七家里民居

组成的木雕楼群,主要包括志诚堂、思济堂、思成堂、玻璃厅等宅院。一路穿梭在古老的建筑里,木

雕也欣赏了不少,但是当我跨进卢村最著名的一间房——徽州木雕第一楼的时候,我还是被怔住了。

整栋建筑内部,从上到下全部是由木雕组成,四面全部都是,每一扇门都雕有一幅画,每一幅画都讲

述着一个历史故事。裙板是木雕楼门板雕刻的精华所在。一般人家的裙板是不做雕似的,木雕楼却不

同,每一扇门板下都雕刻一个故事,有“苏武牧羊”,“太公钓鱼”,“羲之戏鹅”„„一副副看过去,就看过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那栩栩如生的人物、鸟兽,雅致的山水、花卉,富有文人气息,让我们叹为观止!不得不叹服工匠高超的技艺。

为了提高我们对艺术的审美,色彩的认识和对徽派建筑的了解,我们又到了西递、让我们更了

解了安徽这座古城的文化,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去游览西递,这一天感悟颇深。西递是黄山市最具有

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座落于黄山南麓,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

明“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西递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

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

街巷系统。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房屋的特色是:外观都建有“码头墙”。房屋里面都是用木头建造的,门窗的雕刻很精致很细腻,看了无人不赞叹前人的高超的雕刻技术,厅堂里都有一块露天的地方,那里放着一口大水缸,每逢下雨,水就会从瓦上滴落于缸中,这就是民间流转的“肥水不留外人田。听完介绍,我们开始背着画具走街串巷寻找合适的景点作画,其实在西递,令人满意的景色无处不在,幽长的巷子,古老的官宅,斑驳的墙壁,都留在了我们的画纸上,但一下午的时间没有什么成果,晚上老师也细心地检查作业和指出我们画作的缺点并鼓励我们多画。

接下来我们去了齐云山!一路上努力地往上爬,只为了看到美的风

景。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到“望仙亭”。“望仙亭”即为齐云山大门,两侧

题有“江南第一名山,天下无双胜境”,黄山也无此美誉。齐云山有着

特殊的丹霞地貌梦真桥边的“囍福岩”,此处丹霞,既象红双喜的“囍”,又如“福”字。真是鬼斧神工,天工造化。中途我们经过真仙洞府,真

仙洞府是齐云山风景精粹之一,位于崖壁下,供奉各路神仙塑像,以前

修行的道士就居在洞中,从齐云山真仙洞府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儒、道、佛合璧的气息。真仙洞府崖壁上有很多摩崖石刻,最为醒目的是崖壁上的“天开神秀”四个大字,气势不凡,为真仙洞府的显著标志。这一路上的景色让我们感到非常赞叹。最后我们爬上了最高峰,将秀丽江山尽收眼底。

接下来几天我们分别去了黄山老街,秀里影视城,南屏,屏山。每去一处地方就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想法。去到秀里影视城的时候,我感觉到我穿越了,走进古时候的地方,想到电视上的繁荣街巷。仔细听着导游的解说。眼里的一切成为画像进入我的脑里。南屏聚居着叶、程、李诸姓家庭的上千号人口,至今仍较好地保存着8幢代表着宗族势力的古祠堂,有着族祠、家祠和支祠之分,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叙秩堂(《菊豆》中的老杨家染坊)和叶氏祠堂。

每天晚上我都会把早上的照片整理一下,再看一看自己画的画。发现我每一天都在进步着。通过这次写生,让我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看到完美的徽派建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让我们彻底地被华夏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所折服。有些平凡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去研究美,用我们的表现力去表现美,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要漫无目的去做一件事,就像老师说:不要随便完成一副画,那并不是作品,只是为了作业而画的。所以说艺术也是一门哲学,从而可以体会出人生的哲理。

安徽采风工作总结 篇2

日照市农机部门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寓严格管理于热情服务之中,围绕提高“三率”水平,精心打造和谐监理。3月17日市局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市、区县局长、监理站长到临沂市的苍山县、沂水县参观学习,3月18日在莒县召开了全市农机安全生产现场会,参观了莒县闫庄镇年审现场,交流了参观学习情况,通过参观、学习交流,进一步确立了民本理念,提高了服务水平,全市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也谈“采风”与“田野工作” 篇3

笔者认为,随着民族音乐学这一门学科在世界各国更进一步的发展和成熟,对其工作方法在理论上做出一个规范、科学的约束不但是有可能的,也是有必要的。这更有利于各国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在国际通用的学科名称下的“接轨”,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科更进一步的发展。同时,我们更应该以发展的观点对待各国的研究传统,尊重各个研究阶段中历史存在的事相,只有将事物置于历史中进行全面的考察,方可做出客观有效的评价。要对“采风”与“田野工作”进行何者“更科学”的比较,我们必须正视它们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以及二者之间的异同之处,回避了这一点,必然会陷入片面失实的误区。基于此,本文针对《“采风”还是“田野工作”》一文(以下简称《“采风”》)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一、中国的“采风”

《“采风”》一文对“采风”的考察,从三个时段、三个方面进行,即“古代”、“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近十多年来”三个时段和“对待民间音乐的态度”、“搜集民间音乐的目的”、“对待民间音乐资料的方式”三个方面。得出的结论为“‘采风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王者所以观风俗?熏知得失?熏自考正也?熏还要对‘风进行加工、整理和改造?熏使符合‘主流文化的要求和利益。在为旅游者提供的‘采风中,民间音乐更是被扭曲了。‘采风者是商品的消费者?熏被采风者则是商品的制造者?熏他们不过是按采风者的要求提供表演服务罢了”。当笔者沿着这条线索再对“采风”的实质内容进行一番梳理之时发现,“采风”除了显示《“采风”》文中所列举的“劣质”现象之外,亦有更多积极可取之处。也正是“采风”中的这些积极因素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相关音乐研究的发展和进步,它是中国音乐研究发展史中不可割裂的一部分。以下是笔者对中国本土“采风”的认识:

(一)古代采风制度

“传统”是以前时代留下的一种文化,我们可以超越习俗和限制,但却不能无视它们的存在。“采风”在中国自西周以来便已出现,虽说西周时期的“采风”在现在看来并不能纳入“音乐研究”的范畴,但它却是中国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一个传统。“西周的采风制度,是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规定的。其目的是要通过民歌来观察人民的反映和对统治者的情绪,同时是要利用民歌作为统治的工具。”但“在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从其主观意图出发所推行的采风制度,就其客观效果而言,却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虽然经过了选剔和修改,它仍然因此而为我们保存和传下了不少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优秀诗歌,只要能揭开其表面笼罩着的迷雾,剔除其歪曲的成分,我们仍然能够从而看到我们现实主义的早期源头。”②《诗经》、《楚辞》、汉乐府民歌等等,都是古代“采风”制度中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是中国传统音乐极具价值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因为其中的一些被套上适合于统治阶级利益的诠释,而对历史上客观存在的“采风”全盘否定。《“采风”》一文亦以不小的篇幅提及我国古代“采风”的目的,以及当时“采风”者对待所采之“风”的态度,这也是《“采风”》行文的一大论据。至于中国古代“居高临下”的“采风”官员与20世纪西方“虚心学习”的“田野工作”者之间的对比,笔者将在下一部分中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20世纪初至五六十年代中国的“采风”工作

1.学术思想的影响

20世纪初至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民族音乐研究的学术思想“深深地烙上在西方已渐成体系的比较音乐学思想印记,这种印记显示出它来源于两个不同的比较音乐学学派:其一,是西欧比较音乐学学派的学术思想烙印,其研究成员构成主要是专职音乐学家,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世界各民族音乐,研究目的和任务主要是为构建与完善科研型的音乐学理论,这里试将具备此特征的学术思想格式化为‘科研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思想,其代表性人物以音乐学家王光祈为例;其二,是东欧民俗音乐学学派的学术思想烙印,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与专业音乐类型相对应的民间音乐类型,研究目的和任务主要是为创作和发展艺术型的新音乐作品服务,这里试将具备此特征的学术思想格式化为‘创作型民间音乐理论研究思想,其代表人物以吕骥、安波、冼星海等‘左联旗帜下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活动家为例。”③在这样一种学术思想背景下,“采风”作为相关音乐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必然在实际操作中有所倾向性。

2.“采风”工作

在“民族音乐学”这一名称被引入中国之前的很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的相关研究,都是在“采风”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中国的“比较音乐学”时期,就有一些音乐工作者在民族音乐研究方面做出特殊的贡献。如刘天华先生就是我国民族音乐研究事业开一代先河的人物,他在实际工作中身体力行,在赴天桥收集锣鼓谱时染猩红热,最后为此付出生命。如果没有一种对民间音乐的尊重与虚心学习的态度,没有一种为所做事业的贡献精神,又何以会有这样伟大和令人敬佩的举动?到了“民间音乐研究”时期,文艺工作者主要致力于民间音乐的收集和整理,并力图把它与音乐创作实践和“唤起民众,团结抗日”的社会政治运动结合起来。这种“采风”与音乐创作的密切结合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必要的,对于特定历史下的这一场轰轰烈烈的音乐运动,其目的性以及音乐家们对待民间音乐的态度是认真的、严肃的。进入“民族音乐理论”时期,音乐学者广泛地和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工作者接触和配合,实地考察和收集民族民间音乐活动的目的也从开始的更注重“为创作服务”而逐渐转向对音乐学自身建设的关注,成为一种为音乐学研究为服务的调查。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采风”活动有两次:一次是1953年由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组织进行的对于山西河曲地区民间歌曲的采访活动,这是当时就一个地区的一个“乐种”进行调查的范例;一次是1956年中国音乐研究所组织进行的对于湖南民间音乐的普查,这是对于一个更大地域范围内的“民族民间音乐”进行全面调查的一个范例。④endprint

在此期间,具有突出贡献的有方暨申先生对于侗族音乐文化,特别是对“侗族大歌”和“拦路歌”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及《侗族拦路歌的收集与研究报告》的发表⑤。在今天看来,他当时所用的研究方法,与文化人类学家强调的所谓“住居体验”和民族音乐学对于“田野工作”的规范要求非常类似,至今都不是民族音乐学研究者所能普遍做到的。如果方先生当时进行“采风”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或是抱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去“体察民情”,那也就不会有《侗族拦路歌的收集与研究报告》这一成果了。在萧梅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大陆1900—1966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编年与个案》的第六章中⑥,对中国音乐研究所第一代音乐学家们于20世纪进行的一系列实地考察的个案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其中杨荫浏先生所做的贡献最为让笔者感动。在杨先生所编写的《苏南吹打曲》中出现了极为有价值的“乐器说明”、“符号说明”、“常用术语说明”等内容,充分注意到了记谱中的节奏节拍等问题。如果对所录资料没有充分的尊重和科学严谨的态度,何苦再做这些细微繁琐的工作?这样的例子,在那一时期不胜枚举。

(三)20世纪80年代后的“采风”

20世纪80年代以后,“民族音乐学”作为一门学科被介绍到中国。随着民族音乐学这门学科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逐渐确立了其自身的学科地位,无论是学科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建设,还是具体的调查采集及各种专题研究,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一些中国的民族音乐学家立志建立起既与国际学术界相通,又适应于我国国情的民族音乐学的中国学派。在这样的一种学术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采风”也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这个时期的“采风”工作,在前一时期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了西方民族音乐学的方法,朝着更有效、更规范的方向发展,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在中国音乐研究的方法论方面也已收获丰富成果,如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民间音乐采访手册》⑦中,详尽地对“采风”工作做出了要求,其中就有关于民间音乐记录的要求,这当然也包括了“对待民间音乐资料的方式”。这一时期的“采风”工作,为我国的音乐研究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中,音乐工作者们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及他们的工作态度勿庸置疑。随着各国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在国际上更加广泛的协作与交流,采用一种国际通用的名称更便于学术上的交流。一些民族音乐工作者开始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西方“田野工作”的这一称呼,但也有些人仍沿用“采风”的叫法。“采风”与“田野工作”在这一时期的实际研究工作中,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不同名的相同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也变成商品,也就有了《“采风”》文中提到的所谓“文化风情采风基地”,在文中涉及到两组关系:“采风者”等于“商品消费者”、“被采风者”等于“商品制造者”,形成这一组关系的背景是“为旅游者提供的‘采风”。这的确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是“采风”在新时期商品经济浪潮下的一种表征,但它却不是研究工作的实质。

二、“采风”与“田野工作”之比较

(一)关于“田野工作”

1.西方“田野工作”

“田野工作(Fieldwork)”一词来自人类学。如果从历史的观点出发我们不难发现,西方的“田野工作”同样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它的实质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历史可以说是田野工作史,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重叠的时期:一是1890—1930年,主要特点是小规模地集中收集歌曲和乐曲,并对文化背景有所注意。常由传教士或民族志学者录音,而将分析和解释留给音乐学家去做,称作扶手椅式的研究。二是20世纪之交,也是收集小曲,但注意录制完整曲目,将保存看作主要任务。三是1920—1960年,其特点呈多样化,如继续专注于录音,在一个社区长期居住,对文化背景日益敏感,试图从一个小社区、一个部落或一种民间文化出发理解整个音乐体系。四是20世纪50年代初起,开始强调参与,研究者成为学习当地表演、即兴和创作的学生。五是1960年以来,与以前不同的是,不求综述,而严格局限于专题研究,但前面必须要有一部总的民族志大量的研究和录音,还可以研究一种仪式,包括对其背景及表演者个人的研究,此外也研究表演实践或即兴等。⑧由此可见,西方的“田野工作”因为各时期的研究侧重及研究理念的不同,具体的工作操作也会有所不同的倾向。

2.中国“田野工作”

“民族音乐学”自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逐渐兴起并不断发展之后,其最主要的研究方法——“田野工作(实地调查)”也开始为国内民族音乐研究者重视与利用,相关的理论成果相继出版,如伍国栋⑨、杜亚雄⑩不同版本的《民族音乐学概论》中均呈现了“田野工作”(实地调查)的理论及方法,从理论层面及实际操作层面都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国内民族音乐学研究者在多个研究领域中,也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大多研究成果都是建立在详尽细致的田野考察上,并以所获得的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展开研究。{11}尽管研究者从各自的不同研究侧重出发展开研究,但“田野工作”已然成为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并在不断的研究工作推进中,逐渐以“田野工作”这一称谓取代“采风”之称谓,或是尽管有些学者仍取“采风”之称,但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其工作方法及态度已与古代之“采风”相差甚远。

(二)“采风”与“田野工作”之异同

1.关于“同”的认识

对“采风”与“田野工作”的分别考察,我们从中可以把握这样一条脉络:二者皆是历史中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它们都是从一种局限逐步走向完备的一个过程。对于这一“同”的认识,是进行二者“异”之比较的前提。落实到具体的工作方法中来看,不论是“对待民间音乐的态度”,还是“对待民间音乐资料的方式”,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采风”与西方的“田野工作”就已经有了极为相似的地方,二者都是以“研究”为目的。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事物所发生的契合,也正是人类科学研究中的共通性。中国的民族音乐研究如果不因为历史原因搁浅下来,或许就能更早地纳入世界的“民族音乐学”中,而“采风”也就不会“在当代的学术交流中,被国外的同行误以为是一种王者博采风俗的‘政府行为之表述了”{12}。endprint

2.关于“异”的比较

《“采风”》文中从“对待民间音乐的态度”、“搜集民间音乐的目的”、“对待民间音乐资料的方式”三个方面论述了“采风”与“田野工作”的不同之处。然而在这些问题上,作者多限于中国古代“居高临下”的“采风”官员与20世纪西方“虚心学习”的“田野工作”者之间的对比。文中近半篇幅所指的“采风”发生在中国古代周朝时期,即公元前11世纪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而使用“田野工作”这一概念的民族音乐学,就算其最早的前身——比较音乐学的产生和发展却是从公元18世纪末才开始{13}。试问,如此相差将近两千多年历史的两个事相,就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背景而言就已大有不同,然而跨越时空的距离把它们强行放到一个平台上做比较,这就有如关公战秦琼,确有不妥。在“采风”与“田野工作”相对平行的时期里,《“采风”》一文却忽视了前者的积极因素,采用“劣马”对“上等马”的比较方式,有失公平。“采风”始于中国古代,“田野工作”来自西方,形成时代背景不同,文化差异亦然。即使在近二十相同时期里,中国与国外、以及中国国内持不同研究理念的研究者各自对待“采风”或是“田野工作”的态度都不尽相同,这不仅仅是一个称谓的异议,就像“民族音乐学”学科称谓历年来的争执一样,它体现的是研究者的研究侧重与研究理念的差异,同时也会带来具体研究工作方法的不同。就此问题,也只能将“采风”与“田野工作”放置到一个文化语境中考察,方能明了其中差异。

历史是一条流淌的长河,不论“采风”还是“田野工作”都是中国音乐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各国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在国际上更加广泛的协作与交流,采用一种国际通用的名称更便于学术上的交流。作为民族音乐学界共通的“田野工作”,就中国本土的“采风”而言显得更加适用,但这并不意味着“采风”劣于“田野工作”。当我们对事相进行考察的时候,只有正视事物的演变及异同,才能做出客观的判断,从而对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①杜亚雄、邱晓嫣《“采风”还是“田野工作”》,《黄钟》2005年第1期。

②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47页。

③伍国栋《20世纪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学术思想的转型(上)》,《音乐研究》2000年第4期。

④关于民族音乐在中国发展中各个时期的情况,见沈洽《民族音乐学在中国》,《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3期。

⑤方暨申《侗族拦路歌的收集与研究报告》,《音乐研究》1958年第4期。

⑥萧梅《学术重镇——音乐研究所在20世纪中国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中的作为》,《中国音乐学》2004年第4 期。

⑦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民间音乐采访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

⑧汤亚汀编译《西方民族音乐学方法论概要》(上),《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2期。

⑨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10}杜亚雄《民族音乐学概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1}具体研究成果见沈洽:《中国民族音乐学发展评介(1950—2000)》,《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吴凡《三十载上下求索——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历史回顾(1980—2010)》,《音乐研究》2010年第5期。

{12}萧梅《20世纪中国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问题》(上),《音乐艺术》2005年第1期。

{1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谭智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11级在读博士研究生

采风总结 篇4

2010年10月9日,我们踏上了西安采风之旅,经过35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那个充满神奇的古都—西安。这是一个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

通过8天的学习和观察,所有的同学都带着满足和遗憾回到了学校,满足是因为学到了同时也见到了好多东西,而遗憾是有更多的知识,我们都还没学到,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带着遗憾离开。

通过这几天的采风学习,让我们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将自己投身于现实生活的思考中是何等的重要,让现实生活点燃创作灵感,激发创作欲望,丰富创作语言,把自己的艺术时间和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

多朝遗迹,明代古城墙、钟楼、秦朝兵马俑、唐大雁塔、华山,都是西安的真实写照。那明代钟楼表现出明清盛行的装饰艺术。每一层的门扇上均有8幅浮雕,每一幅浮雕均蕴含了一个古代典故。钟楼的门扇槁窗雕楼精美繁复,表现出明清盛行的装饰艺术。仔细欣赏门扇上一幅幅浮雕,它们会告诉你古代许多饶有趣味的典故轶闻。

而秦朝兵马俑呢!我们走进洞窟呗眼前的情景所震撼,千人面孔,栩栩如生,精细到每根头发,每一道掌纹,刚出土时还有绚丽的色彩。看看这一切,我似乎回到了秦朝兵马俑的铸造期,看看能工巧匠日夜 继日的赶工,看到秦始皇死后他们无辜的活埋,看到成千上万的兵马俑呗埋进土,如此壮观的兵马俑,仅仅是秦始皇陵的万分之三点五,这位始皇帝从他十三岁继位开始就打造他的陵墓,每年要花去全国收入的三分之一,知道他死后两年才草草竣工。目前国家根本没能力去挖掘这深藏在地下35米处被贡蒸汽缭绕的地下皇宫,不知这个秘密何时公布天下,相信秦陵地宫的真实面目比起,<<神话》要过之而无不及!

这是支威武而雄壮的军队,这是支排山倒海的军队,秦始皇统帅的就是这支军队,南征北伐,意气风发:秦始皇指挥的就是这支军队,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这支军队在这里集结了两千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日照星辉的人间,王朝兴废,沧桑巨变,可你们却纹丝不动的站在这里,没有一丝惬意,没有一点懈怠。也许只有一声进军的号令,也许只有一阵出击的战鼓,霎时,你们变横扫驰骤,所向披靡。这支军队忠于职守,听从指挥,这是秦始皇值得骄傲和夸耀的资本,秦始皇的政治抱负得以施展,凭借的就是这支军队,秦始皇的伟大在于他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人,他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名族封建国家。这是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这是彪炳千秋的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是毁誉褒贬最尖锐、最集中的政治家,但在其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够格政治家称号的君王,也是寥寥可数,这是秦始皇值得骄傲和庆幸的。

秦俑博物馆共有佣坑三座。三座佣坑的排兵布阵,各有特色,颇具匠心,一号坑是战车和步兵合编的方阵,方阵又有,前锋、后卫、侧翼、主体,这是秦军的主力。用于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推进,用于决战的搏击和厮杀,二号坑是由战车、骑兵、步兵、弩兵混编的军阵,他具有机动灵活,或独立作战,或增援主力的特征。三号坑是秦军的司令部,决胜千里的战略,都在此商讨和定夺。

仔细端详那一张张陶俑的脸庞,能读出的是他们丰富的情感,这一张张脸庞又有温文儒雅,稳操着战争的胜券,有的沉着坚定,从容种透出果敢,有聪明机智,期待着建功立业,有的开朗洒脱,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在这一张张两旁之中,决没有恐惧、畏缩、忧虑、怯弱、恍惚的表露,这就是秦军军容士气的真实写照

而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华山,则让我们体会到了,何为“险”。亲临其身奇峰峭壁,险境危石,鬼斧神工令我们不胜惊骇,叹为观止,这就是素有其先天下第一山之称的华山,这一切,真的只有自己体会才会懂得,所有的资料都不及自己亲身体会。历代帝王分封祭祀,骚人墨客游履浪踪,隐雅之士修性养心,留下了卷帜浩繁的诗文篇章、摩岩石刻和富有意蕴的传说故事。巨灵开山,博台对弈,劈山救母,吹萧引凤,智取华山、华山论剑等富有传奇色彩的神话故事,使华山更加迷人,„„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美奂绝伦的自然风光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人。道教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富有传奇色彩的武侠文化、围棋文化和内涵丰富的道观文化与华山的自然景观文化相融合,给华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采风学习,要不断的看外面的东西,不能眼睛只固定在一个小环境里,我希望从采风中得到我自己看到、经历到的,我自己真的感受到的那些东西从而有感而创造出来的我认为是真实的,不是说对着对象作出多优秀的作品来,而是它必须让我有种本质上的触动,参照事物之所以成为眼前的事物的成因,身入环境感受古迹,感受自然风光背后曾经涌动的历史风云,面对物象可以比照片看的更清楚,可以比照片更深刻地体会对象。

设计采风总结 篇5

这次北京之行增长了不少知识,虽然时间很短暂,但让我看到了一座现代与古典结合的非常完美的城市。走出车站时,因为沿途劳累,新鲜的激情已经褪去,只想赶紧好好躺下补一觉,刚到北京时并没想象中的那么令人兴奋。来到北京第一个参观的就是国家美术馆,早上8点半就在宾馆楼下集合,到达博物馆的时候已经快9点半了,大家站在博物馆的下面显得非常渺小,果然和想象中一样的壮观。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相对称布局,是一座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国博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集收藏、研究、展览于一身。一共是4层,真的是太大了,走了整整一天,里面的一些珍藏品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有很多国外友人送给我们过家的一些纪念品,还有很多具有收藏意义的文物。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国博的透视和平面模型展厅,里面有很多国博的平立面设计图,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也深深的感觉到了设计师的那种伟大的精神。

在老师的带领下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宜家家居,这是学室内设计必须要来的地方。这里的家具风格几乎都是秉承耐用、简约、设计独特,所以别的家具城很少能出现同款式的,我个人就特别的喜欢。它的质量真的很不错,是什么材质,都能很清楚的注明。由消费者自己选择。样式也特别的新颖,真的是琳琅满目,特别吸引人,有好多东西都让人爱不释手。各式各样的沙发和床等家居最为吸引人,无论是样式还是使用性都非常的好。还有一些小家居摆设,都有种让人看了特别想带回家的感觉。看了这些琳琅满目的家居让我对家居设计有有了一种重新定义,做好室内设计需要对一些家居的东西在细节方面特别的注意,让家具达到完美的结合才能设计出和谐的作品。

16号我们来到了北京最具艺术气息的宝地之一——798艺术区。798艺术区位于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原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来798的大多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年龄大多在20到30之间,大专以上学历的居多。走在这里面我们也发现了许多国外的参观者,所以这里真的是很受欢迎并且也是非常值得来的地方。观赏了许多西式的别墅还有一些艺术作品,又逛了许多稀奇古怪的饰品店,来到这里感觉自己都有了一些艺术家的气息,里面的工作室都是不同风格的建筑,还有一些风格各异的咖啡馆也特别吸引人的注意,有许多的艺术作品和建筑风格都是我以前没有见过和想到多的,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

17号我们来了中国最好的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这里是所有美术生梦寐以求想考上的大学,来到这所学校都感到特别的荣幸和光荣,我们参观了一下它的美术馆,里面有好多美术作品还有一些特别有个性的艺术品。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很浓烈的艺术气息。有很多学生和老师画的国画还有油画,也有很多设计方面的作品,色彩和光的一些方面的研究,室内外的一些效果图作品展等等。在美术馆的楼下有一个小书店,我们进里面参观了一下,并且买了两

本书作为纪念。不得不说的是央美的建筑,几乎所有的教学楼都是深灰色的,看上去十分的有威严,它给人的是一种经久不衰的感觉。我们也拍了好多照片作为留念。

19号我们去了宋庄画家村,画家村位于郊区,离我们住的地方真的是好远,坐车就将近一个半小时,但到了画家村大家才深深感受到来这个地方的含义。宋庄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富于包容性的文化艺术氛围,使她成为了投资办学的理想之地。随着宋庄艺术群落人数的增多,尤其是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被社会认可,它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也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当地服务业的繁荣。十年前还很偏僻的村镇,现在却是饭馆林立,甚至已经有了若干中小型超市。走进画家村的商业街,那宽阔的街道,装修风格各异的店铺,让人很难想象这里原来是地道的北京农村。来到这里真的是完全被它的艺术色彩所感染了,画家村真的是让我们这些艺术生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最后我们来了圆明园,它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圆明园有“万园之园”之称。1860年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此事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页屈辱史。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在这里我们拍了很多的照片作为留念。来了皇家园林有一种收缩不出的感觉,可能是它的残缺美吸引了我们,让大家流连忘返。记得去圆明园的那天特别的冷,先是下起了鹅毛大雪又是下了一会儿雨,不得不感慨一下首都的天气真的是变幻莫测,但是游客还是很多的,观赏了许多烧毁的石头文物,那些石头都特别的高大,真的难以想象它烧毁之前的样子,一定更加的壮观。

采风总结 篇6

一、从自然地理气候角度看西湖环艺

旧西湖位于杭州市中心,古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而今,西湖水域面积扩展为约7平方公里,三面云山环绕,东部紧临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构成以秀美为极致的湖泊型风景名胜区。

从地理上看,西湖有天目山余脉和钱塘江的山川作为依托,构成三面环山,中涵碧水的湖泊地貌。山不高而层峦叠翠,水不广而平湖如镜。湖外有山,山外有江,江湖相映,山川并秀。山水比例尺度恰到好处,给人以自然亲切秀逸清雅的美感。湖区附近建筑充分尊重自然地势的起伏陡缓,因地制宜,或在湖傍筑一水榭(平湖秋月),或在峭壁之侧做半亭之景(六一泉),或在悬崖之畔做吊脚楼(四照阁),建筑与自然气韵相互渗透,色彩调和,淡雅,最大可能的融入拉周围环境中,体现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

从气候上看,西湖十景”中由气候和天气构成的美景,春有“柳浪闻莺”;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晨有“苏堤春晓”;晚有“雷峰夕照”。古人称西湖“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各有各的彩图,各有各的意趣。这些美景无一不与杭州地区的气候环境有着直接关系,气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几处景观的观赏性和观赏价值。

总的来说,一个好的景致设计,地理和气候变化的因素是需要我以后注意研究和学习利用的。

二、从人文历史文化角度看西湖环艺

杭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而西湖更是历代文人骚客的挥毫泼墨的聚集地中的明珠。“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千年的积淀使得她比其他地方拥有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西湖区附近的园林建筑则充分的把这深厚文化底蕴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出来。

该地区的园林建筑,多如淡雅的山水画,建筑精致,布局以自然和谐为基调,尽可能的利用到周围的环境,并容入其中,建筑色彩色调明快,处处透着一股唐诗宋词般的意境美,悠远而深刻。例如: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那里循湖岸行,铺岸如茵,泉池碧澄,小桥流水,隐约不时传来清脆悦耳的莺啼,这莺啼点出了静中闻声的绝好意境。又有万树柳丝倒挂轻垂,犹如一道绿色的帐幔,再加上“晴波淡淡树冥冥,乱掷金梭万缕青”的点景之作,意境不可不谓之清幽也。又如“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素有“小瀛州”之称的“三潭印月”,经过运用亭、榭、桥、石、廊等园林建筑,组成重重层次,构成富有变化的景区。虽然湖中有湖,但不感觉水多,陆地虽狭,却处处引人入胜,异常是当游人踏着那九转三回三十个弯的九曲桥,来到碑亭和“我心相印”亭时,景色变化其妙无穷。从曲桥的湖面望去,那亭亭玉立的三塔正好在“心心相印”亭的两旁和中间圆洞门的框景之中,如是在中秋赏月,那皓月中天,塔内灯光、月色、湖波、塔影,相映成趣,诗情画意,尽蕴育其中。

三、从建筑风格上和环艺设计角度看

该地区环艺设计效法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极富诗情画意,具有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风格,极力创造体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在具体造园的手法上,如为了创造完美的园林意境,造园中很注意引注泉流,或为池沼,或为微缩的飞瀑。临水又置以亭、榭等,注意划分景区和空间,在大范围内组织小庭院,并力求建筑的造型、大小、层次、虚实、色彩并与石态、山形、树种、水体等配合默契,融为一体,具有曲折、得宜、描景、变化等特点,构思新颖奇特。整体建筑风格上不一样于北方的厚重粗旷豪迈和严格等级制度下规整的结构布局,该区建筑布局灵活多变,以自然天道和谐为主,婉约精致而园景很少重复。

典型的如郭庄:园内临流建阁,有船坞、假山,高低错落有秩。同时该园还很多吸收苏州园林的建园手法和绍兴景致的特色(如园中两个池塘,一个是自然形态,湖石堆砌,池畔曲廊,宛若苏州园林;另外一个是石板砌成的方池,显是绍兴风格。)灵活而深富意境之美。

步入郭庄,先见“静必居”,后入“一镜天开”。前为宅园部分,是当年主人居家会客处。后为园林部分,是以水为主题的精致花园,也是郭庄特色集中体现的部分。进门经复廊几经周折到正厅,上悬以匾额“香雪分春”。后堂旧有的一幅楹联重新制作后挂在庭前:“红杏领春风,愿不速客来醉千日;绿杨足烟水,在小新堤上第三桥”。顿时把人引入了高雅的意境。这是一座颇具浙江民居特色的四合院,左右厢房和后堂构成一小院,院中清一色的石板铺装,中间是一个用石板栏杆围成的方池,池中涓涓细流不断,构成江南居民特有的恬静气氛。园中的曲廊、池阁、后山、石桥构成了一幅精致的景色。湖畔的“乘风邀月”轩,敞室临湖,正对六桥烟柳,览尽湖光山色。晴日月夜,确有乘风邀月之妙趣。还有假山上的“赏心悦目”亭,居高临下,四周湖山秀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中秋月夜,若能在亭中吟饮赏月,那真可谓神仙之乐。还有相邻的一处佳景是二层楼的“景苏阁”,原是绣楼,面临苏堤压堤桥,背后有宁静雅致的花园,此处也是庭园的主体建筑,楼下曾是主人下棋弹琴场所,楼上陈列着文房四宝,是当年主人咏诗作画的地方。矮墙月门前分别题曰:“枕湖”、“摩月”。站在月门里透视,可见葛岭等倩影,如摄入画中一般,倍添人

们游园的兴致。跨出月门,便是船坞,不由引人下船,去畅游西湖美景。

在现代代城市发展中,该区极注意开发,利用原有的自然美景,逢石留景,见树当荫,依山就势,按坡筑庭等因地制宜的造园,又新建立出一系列典型如“新西湖十景”。使的整个城市呈现出建筑,人文,自然和谐统一的风貌。

如何能把天人和一的建筑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居家环境要求容入到设计理念当中,杭州之行给我深深上拉一课。

20XX年10月22日——27日

如果说杭州之行园林让我感受到的是精致细腻的贵族气息,那么无疑乌镇带给我的就是如小家碧玉般的温婉淳朴和自然。那是一份江南水乡所独有的宁静致远。

小桥,流水,人家”是乌镇的真实写照。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出一派古朴、明洁,幽静的韵味。

从格局上来说,河网在乌镇内和主干道重合,连桥成路,流水行船,作成亦路亦水的形式。水网体系联结京杭运河、太湖和乌镇的池塘、水井,梦想的解决了农作、饮用、排水、观赏、运输等水问题。

在乌镇很少见常因风水而设的斜门左道,为避免气冲而立的屏墙、照壁和当路放置的“泰山石敢当”等符镇,而是多轴线明确、卑尊有序的各式住宅。据导游介绍,这是因为当地深受儒家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影响所导致的。

从特色建筑上看,乌镇与众不一样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头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当地人称“水阁”,这是乌镇所特有的风貌。水阁三面有窗,凭窗可观市河风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水阁是乌镇的灵气所在,虽然它没有奢华,难比高楼。但有了水阁,乌镇的人与水更为亲密;有了水阁,乌镇的风貌更有韵味;有了水阁,乌镇的气质更为悠雅;有了水阁,乌镇的历史添了一份委婉。水阁是乌镇的独创,也是乌镇的魅力所在。

桥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乌镇也不例外。据说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时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桥”,而此刻仍然有30多座。

我仅有幸游览拉西栅的通济桥、仁济桥,中市,东栅的应家桥、太平桥、仁寿桥、永安桥、逢源双桥,南栅的福兴桥,浮澜桥和北栅的梯云桥,利济桥。有些桥上还刻有古人的题词(如通济桥:“寒树烟中,尽乌戌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通云门开数万家西环浙水;题桥人至三千里北望燕京。”)深含历史文化的韵味,显得古朴沧桑。正是这些桥把小镇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整个小镇呈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使得动静结合把人与自然紧密联系在拉一齐。

乌镇的石板小巷自然而然的融入在水与桥的山水画中,浑然天成。微湿的青板石路让人不由联想到雨打芭蕉,在烟雨朦胧的水乡尽头会不会有一个有着丁香一样芬芳的美丽姑娘,带着淡淡的忧愁在等着归人,如梦如幻。而此刻依然在小巷居住的人们所带来的生活气息,又让人感觉亲切温暖。巷深而不失意境,在很多古镇中很难得。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整个乌镇:

形式上,均衡的整齐美。一块块砖叠垒的墙,一条条石板铺成的路,街边的一间间店铺,河边的一间间小屋,它们平行相连或坚持必须距离,表现出自然状态下的整齐美。装饰纹样上多采取二方连续的纹样,伴着蜿蜒曲折的街道,错落有致的老房子,给人一种运动的秩序美感。

艺术上,美感来源于她的客观形式美,色调的同一性,黛瓦粉墙,黑白二色。以灰色为主基调,色彩的明度不高,和谐淡雅,建筑安排变化而统一。

环境氛围上,宁静感是古镇美的另一个方面。古镇的氛围是十分闲适的,所有活动都是自主的,与现代都市的竞争压抑构成鲜明的比较,漫步在宁静的石板巷,倾听脚步在另一小巷上的回音笃笃,能够得到心理上的放松和解脱。

背景文化上,历史厚重感。她的布局、建筑空间形式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逐步构成的,背后映射着历史沧桑感。每一块石头、每一块砖都记载无数被遗忘的故事,凝聚了古代东方文化。

总的来说,乌镇之美在于她因地制宜的格局和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吴山越水赋予她容颜,勤劳的人民赋予她灵气,让人身处其中不由感到天人和一,上善若水。

结尾语:

这次采风考察总体来说收获是丰富的,不仅仅更加清晰的了解拉江南水乡文化对建筑风格的影响,更深刻的理解拉天人和一和以人为本思想在建筑装饰上的内涵和影响,找到拉自我以后需要注意的地方和设计的一些灵感方向,为以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打下拉好的基础。

雾本采风记 篇7

雾本村是我们弥渡县苴力镇的一个生态特色旅游村。2月25日这一天,受苴力镇党委、政府的邀请,县文联组织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的40多名文艺工作者到雾本村采风创作。我作为少年作家代表参加了这次活动。

所谓“雾本采风”,就是到雾本这个地方体验生活,从而感受当地的民风民情。我第一次参加文艺采风活动,心中不免有些激动与紧张,那短短20公里路,在我心中却长了很多,不知不觉,采风团已来到了这世外桃园——雾本。

刚一下车,一阵阵暖风迎面拂来,风中夹杂着桃花的香气。虽然春天刚刚到来,桃花并没有完全开放,但这景象已够令人震惊了,谁能料到荒山野岭中还能孕育出这一美景呢。此时我们无一不拿出相机记录下美景,将它定格在一瞬间。紧接着,一个波光粼粼的池塘出现在眼前,周围植被良好,听说它在干旱的季节也从未出现过枯涸的情况。

在这舒适的季节,雾本总是清风阵阵。池塘的四周一样是桃李缤纷,引人入胜。池塘下方有良田百余亩,呈梯田状向下延伸,且每一层的颜色有所不同,像天边那七彩的云,让人感慨万分。艺术家们抓住了这个机会,采访了当地陪同人员,大家分别谈了个人感受,其中包括我,我因经验不足,也只是随便赞美了几句。

参观完美仑美奂的自然风光,我们就在县文联领导的带领下来到了雾本的中心——雾本村,大家在村中最大的院落开始了采风创作活动。身为画家的调起了色,身为书法家的泼起了墨,身为诗人的开始吟诗作对。作为采风团中的唯一的小辈,我就负责后勤服务,端茶送水,做得不亦乐乎。两个小时过去了,一幅幅鲜活的字画就出现在众人眼前,让人眼前不禁一亮。众多诗人的灵感也油然而生,我也有了些许感触,随口吟出了一首打油诗:“桃花园里桃花庵,桃花庵上桃花仙。桃花仙子种桃树,又摘仙桃换彩线。”当我吟出这几句诗后,许多人给予我了热烈的掌声,同时我也激励了许多诗人作诗。

晚饭时间到了,我们在雾本村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饭,令人惊讶的是,各种饭菜都与当地的特色有关,就连饮品都被称为“桃花露”。

参加这次采风活动,让我了解到了雾本的民俗民风,同时也开拓了我的视野。

书法采风活动总结 篇8

四月的天池山海棠初绽,桃花盛开,会员们三五结伴沿山路拾级而上,频频按动快门,定格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在拍摄过程中,新会员虚心请教,老会员耐心指点,相互学习拍摄技艺,相互交流拍摄心得。

在两天的活动中,会员们观天池美景,赏飞石奇观,领略伟人卧像的磅礴气势,在峡谷深涧中留连忘返。

活动虽只有短短的两天,却意义深远。通过以采风为契机,以契机求进步、以进步促发展的活动理念,使大家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雄伟和壮丽的同时,即开阔了眼界视野又震撼净化了心灵,从而创作出了许多精彩纷呈、美轮美奂的摄影、书法作品。

通过活动,密切了两协会间的配合和友谊,在增进交流与沟通的同时,又丰富和活跃了校园文化气息与氛围,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得协会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得到了有益的抬升。

安徽采风工作总结 篇9

他们往往会一脸你白痴啊的表情答:“废话嘛不就是日军偷袭,占领了东三省嘛!”

我就接着问:“那他们怎么占领的呢?东三省那么大,怎么突然就掉了呢?”

这时候,他们往往就卡壳了。

或者有时候我就直接问:“喂!南京大屠杀哪年的?”

回答的人大多都一脸不确定:“不记得诶,三七?三八?”

我那时候就想,哎哟,这可怎么办!

陈主席在卢沟桥上说过:“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那时候我就想,完了,我们这一代中,出了好多叛徒。

可能你们会觉得夸张,但是事实就是如此,高考过后,我们把历史,还给了历史老师,进入了社会的大熔炉,被改造,开始怨天尤人,锱铢必较。却忘了我们是谁,我们现在有的这一切,是从哪儿来,

学习祖国的近代史是一件很心塞的事情,太多的不公,太多的屈辱,太多的匪夷所思,和太多的流血牺牲。

以至于抗战电视剧用手撕鬼子来娱人娱己,仿佛只要最终胜利的结果在,之前所有的故事都是一场可以随意编织的梦。

可这个过程,是能被随意编织的吗?又有多少抗战剧敢问心无愧的在片头加一句:本剧取材于真实故事?

刚接到这个“走进抗战”采访采风活动的行程单,我简直激动得不能自抑,说实话,这个活动让我感觉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

因为就在这段时期,我正在笨拙的自己摸索着抗战史,然而这个过程相当痛苦,艺术源于生活,我的年龄,阅历和视野通通约束着我,让我对着键盘和屏幕苦不堪言,翻遍了资料和地图也无法想象那发生了一件件推动历史的大事的地方究竟什么样,到底发生了什么,是怎么发生的。

所以我几乎是摇着尾巴求编辑一定要报名,不管成不成,至少我努力过,而事实上,我很荣幸的得到了这个机会。

跟随着抗战先辈的脚步,我有种亲生经历那段历史的感觉,我看到了一切的开始,也看到了一切的结束,这让我非常感慨。

在我心中,抗战其实进行了十七年,当然,这只是我在参观沈阳大帅府,听了专家的讲解后,自己产生的想法。

虽然张作霖大帅在皇姑屯的遭遇是中日之间以及日本内部的矛盾交织产生的,可是却是中国结成抗日战线的一个导火索,张学良的东北易帜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内部各派系之间的矛盾,却直接表达了不搭理日本各种小动作的决心。

在此不得不说,张学良除了在西安事变中展现出的魄力和爱国情怀让人敬佩,其实早在好多年前,尚还年轻的他已经有了更胜于他父亲的果决态度。

杀父之仇一日不忘,东三省之仇从不曾忘,这样的念头支撑了他的一生,有关他的传说在一九三六年戛然而止,可是他为中国所做的贡献却在我们的历史上代代相传,永不忘怀。

采风活动对音乐艺术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采风活动,音乐,艺术

采风活动由来已久, 自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封建社会, 统治者的地位高高在上, 很难直接了解到民情民意, 作为普通的百姓, 歌谣是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 歌谣里也寄托着百姓的感情, 承载着百姓心中的所思所想, 因此, 为了能够了解到百姓的种种意愿, 统治者十分重视民歌的采集, 久而久之, 采风活动也就成为一种民俗一直流传至今。时至今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不断提高, 音乐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 更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 在新形势下, 更要注重“采风”, 要通过“采风”了解百姓身边的事, 通过“采风”来创造出更为优秀的音乐作品,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采风”的作用, 从而带动音乐艺术的发展, 为百姓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一、采风活动能够为音乐创作提供素材

音乐艺术在我国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也同样有许多的音乐作品得到传承, 而这些优秀作品创作的来源, 最要就是靠采风活动得到的。在古代, “风”就是民间歌谣的意思, “采风”就是将民间歌谣、民间的生活进行采集, 从而作为基础进行音乐作品的创作。我国著名的歌曲《采茶舞曲》就是通过采风活动得到的素材创作出来的, 其中每一句歌词都真实的反映出当地种茶、采茶时的情景, 正是这些情景, 才使得《采茶舞曲》红极一时, 获取了种种至高的荣誉。由此可以看出, 采风活动能够为音乐创作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我国对采风活动也十分重视, 从1920年成立歌谣研究会, 到20世纪80年代大量的民间文学搜集, 都是在进行着采风活动。

二、采风活动能够使音乐艺术贴近生活

任何艺术都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都是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升华的, 音乐艺术也是如此。我国著名的音乐曲目《采茶舞曲》就是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的经典作品。《采茶舞曲》是由周大风创作的优秀音乐作品, 歌曲的曲调是按照浙江民间的音调特点, 歌曲的词里包括采茶时欢快的语句, 年轻人互相之间的嬉戏打闹。虽然词曲看似简单, 但却深刻的表现出当地茶农在种菜、采茶时的欢快情绪。听到歌曲时, 那欢快的曲调, 还有那贴近生活的曲词, 一幅幅种茶、采茶的画面已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从这首优秀的音乐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 采风活动对音乐艺术的帮助是十分巨大的, 通过采风活动, 可以最直接的了解到百姓的生活状态, 可以最真切的体现出一个时期的整体面貌。我国具有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 在各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的风俗、有着自己的特色, 如果在进行音乐创作时, 只是查找一些资料, 没有真正的去进行“采风”, 那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是生硬的, 没有生命力的。

三、采风活动能够推动音乐作品的传播

一部好的音乐作品要想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 不仅要有悠扬的曲目, 还要有真实的“干货”在里面。采风活动能够将音乐作品的内容得到进一步的丰富, 例如, 在优秀音乐作品《采茶舞曲》中有这样几句歌词“插秧插得喜洋洋, 采茶采得心花放, 插秧插得匀又快呀, 采得茶来满山香, 你追我赶不怕累呀。敢与老天争春光”。这些活生生的歌词为歌曲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没有进行采风活动, 作者很难写出这样活生生的歌词, 也很难为听众带来质般的感受。当音乐作品有了丰富的内容后, 就具备了快速传播的良好条件。正如《采茶舞曲》一样, 有了丰富精彩的内容, 再加上当地特色的优美旋律, 在传唱时就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也是该歌曲得以红极一时的主要原因。音乐艺术要想发展, 就必须要加快传播速度, 而只有不断的进行采风活动, 才能够为快速传播打下基础。

四、采风活动能够帮助音乐艺术提档升级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 为了适应广大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 必须要对音乐艺术进行提档升级, 使音乐艺术永葆青春的活力。通过采风活动, 不仅可以为创作提供素材和灵感, 同时也能够帮助音乐艺术提档升级。《采茶舞曲》的作者通过采风活动, 将南方的种茶、采茶活生生的展现了出来, 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 不仅如此, 《采风舞曲》也为我国带来了至高的荣誉, 在1987年, 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作为亚太地区优秀民族歌舞保存了起来, 并被推荐为音乐教材, 这一荣誉是中国历代茶歌茶舞的最高荣誉, 不仅如此, 《采茶舞曲》还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认可, 并对其进行了完善修改, 这足以说明该曲的艺术境界十分之高。由此可见, 采风活动对音乐艺术的提档升级其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 采风活动对于音乐艺术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采风活动不仅能够将当地的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 还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当地的生产生活情况。通过采风活动, 可以为音乐创作提供素材, 可以使音乐作品更加的贴近生活, 可以推动音乐作品的广泛传播, 可以帮助音乐艺术进行提档升级。当然,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 采风活动也应当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进行转变, 在“采风”时要抓住重点, 要真实的了解的民意, 要符合民众的精神文明需求。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为音乐艺术提供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陈家友.开阔艺术视野传承民族文化——谈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田野采风[J].大舞台, 2010 (06) .

[2]孙一波.浅谈高师音乐专业中的民间音乐采风指导工作[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1 (08) .

[3]钟福民.采风对民族民间艺术的影响[J].民族艺术研究, 2009. (10) .

上一篇:关于襄阳景点导游词下一篇:口语交际四小兔运南瓜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