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养

2024-06-28

供养(精选10篇)

供养 篇1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 农村 税费改革的深入 发展,财政供养人员概念的外延已发生很大变化。现在所称财政供养人员是指由各级财政部门依据政府编制机构核定的编制而给予全额或差额工资保障的人员,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纳入财政社会保障人员、优抚救济人员和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村组干部等。本文所指财政供养人员仅为财政部门依据政府编制机构核定的编制而给予全额或差额工资保障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它反映了一个地方履行一级政府事权而供养的工作人员。

本文以湖北省72个县(市)财政和部分市县财政的有关数据为依据,对地域人口、人员结构、可用财力、公共支出、地理环境、政策环境等因素与供养系数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孝感市的财政供养系数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财政供养系数的建议。

一、影响财政供养系数的相关因素分析 1.地域人口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分析方法:(1)将全省72县(市)按地域人口由大到小排列,并按人口数量 自然 划分成10个档次。(2)将财政供养人员数量随地域人口顺序排列,并按地域人口档次 计算平均值。(3)各档次的财政供养人员总量除以对应档次的地域人口总量等于该档次财政供养系数。具体统计和计算过程略,结果列表如下:

表1 湖北省2002年72县(市)地域人口与财政供养人员关系分析表

单位:万人、人、个

地域人口 财政供养

档次 县市个数 系数(%)变化范围 人口均值 100-165 27811 9 2.38 2 90-100 26582 5 2.79 3 80-90 22788 6 2.63 4 70-80 19814 2 2.62 5 60-70 18947 10 2.99 6 50-60 16162 13 2.99 7 40-50 13900 11 3.05 8 30-40 10039 10 2.77 9 20-30 8668 4 3.81 10 10-20 5927 2 5.33 关系显示:(1)财政供养人员数量与地域人口数量成正比变化。人口大县,供养人员相应较多;人口小县,供养人员相应较少。(2)财政供养系数与地域人口数量成反比变化。人口大县,供养系数较小;人口小县,供养系数较高。(3)综合关系。人口大县供养人员较多,但供养系数较低;人口小县供养人员较少,但供养系数较高。

推论:人口大县供养系数较低,人口小县供养系数较高;降低供养系数的重点是人口小县。但现实中人口小县供养人员较少,而人口大县供养人员较多。本文认为,由于供养系数的分母——地域人口的不可比成分较大,考核供养系数应以分子——供养人口为主。因此,降低供养系数的重点应是供养人口大县,而不是供养人口小县,即不能以供养系数高低作为减少财政供养人员的实践标准。

2.人员结构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分析方法:(1)划分。将财政供养人员按工作性质分为行政单位供养人员、事业单位供养人员两大类。人员经费相应划分为行政人员经费和事业人员经费。(2)对比分析。选择某市作为样本。(3)比较。选择1993年与2003年的有关数据进行对比。

表2孝感市1994-2003年财政供养人员结构变化表

单位:人、万元

其中教师占事业 行政人数占比例% 事业人数占比例%

人数比例% 1994 23.8 76.2 48.8 1995 23.4 76.6 48.5 1996 24 76 47.1 1997 22.7 77.3 48 1998 23.8 76.2 54.5 1999 24.9 75.1 51.8 2000 25.8 74.2 53.8 2001 26 74 54.4 2002 26.1 73.9 56.1 2003 24.1 75.9 54.9平均值 24.46 75.54 51.79 关系显示:(1)行政与事业人员结构虽有所变化,但变化不大,基本保持了一定的比例。即行政机构人员占1/3,事业单位人员占2/3。(2)教师数量占事业单位人员总量的1/2强,比重显得过大。

人员经费的结构与人员的结构呈同向变化关系。(1)在人员经费结构中,行政人员经费占经费总额的比重30%,事业人员经费占经费总额的比重70%,其中教师经费占事业人员经费的比重接近60%。调查发现,当行政编制冻结后,事业单位供养人员急剧膨胀。一部分是历次机构改革中行政机关精简人员,一部分是新进单位的人员,大部分都流向事业单位或压往二级单位。较多事业单位或二级单位人浮于事,相互攀比,一些苦活、累活没有人做,在社会上临时聘用人员。(2)人均经费水平逐年提高。其中事业人均经费支出增长27.4%,教育 人均经费增长22.05%,均高于行政人均经费支出增长5.6个、0.25个百分点。

表3 孝感市2000-2003年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经费结构变化表

行政人员经费 事业人员经费

占比 人均 占比 人均 其中教 人均 重% 经费 重% 经费 师% 经费 2000 29.7 6945 70.3 5690 60.4 6396 2001 30.3 9151 69.7 7383 54.6 7408 2002 31.7 10572 68.3 8061 64.3 9241 2003 25.3 12554 74.7 11769 54.2 11626平均或

递增 29.25 21.8% 70.75 27.4% 58.37 22.05% 推论:供养人员结构反映了一级事权中从事行政与事业工作的人员配置比例。从相对比例看,事业所占比重过大,尤其是教师人数及经费比重突出。据此推论:降低财政供养系数,减少供养人员的重点是事业单位,其中优化教师队伍应是重中之重。3.可用财力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分析方法:(1)可用财力为一般预算收入与转移支付之和。本文将72县(市)一般预算收入与转移支付相加后,按照可用财力大小自然划分为5个档次。(2)供养人员数量范围指划分档次内最低数量到最高数量范围。(3)人均财力水平是指各档次可用财力金额之和与财政供养人员数量之和的比值。具体统计和计算过程略,结果列表如下:

表4 湖北省2002年72县(市)可用财力与供养人员关系分析表

单位:元、万人、万元

可用财力 供养人口 人均财力 档次 县市个数

范围 数量范围 水平1 3-3.5 3 2.3-2.8 1.16 2 2.1-3 22 1.2-3 1.06 3 1.5-2 13 1.1-2 1.04 4 1-1.5 22 0.9-1.7 0.94 5 0.5-1 8 0.4-1 1.09 关系显示:(1)财政供养人员与可用财力成正比变化。可用财力较多的县市,财政供养人员较多;可用财力较少的县市,财政供养人员较少。(2)人均财力支出水平基本相等。不管是财力多的县市,还是财力少的县市,人均可用财力基本保持在一个相等的水准。(3)综合关系。人均可用财力没有拉开档次,可用财力主要聚集在养人上。财力强的县市多养人,财力弱的县市少养人。

推论:财力多的养人多,财力少的养人少,据此推论,财政就是“吃饭财政”,财政增收就是为了供养更多的人员,而这却背离了一级政府事权人员配置的原则,是财政工作的误区。因此,降低财政供养系数不能将可用财力与供养系数挂钩。4.公共支出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

分析方法:借助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地域人口、可用财力、工资水平等指标之间的公式推出公共支出与供养系数之间的关系。下面是演绎过程:(1)人员经费支出=财政供养人员×人均工资标准=供养系数×区域人口数量×人均工资标准(2)财政支出=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人员经费支出+公务费支出)+专项支出(3)财政支出=可用财力=财政供养系数×区域总人口×人均工资标准+公务费支出+专项支出 财政供养系数=[财政支出-(公务费支出+专项支出)]/区域总人口×人均工资标准=(可用财力-公共支出)/地域人口数量×人均工资标准

关系显示:在一定时期内,某县(市)的可用财力、地域人口数量、人均工资标准基本上保持在一个不变的水平,可视为常量指标。因此,财政供养系数与公共支出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公共支出是被减量,被减量与差值成反向变化关系,即公共支出越大,供养系数越小;公共支出越小,供养系数越大。当可用财力等于公共支出时,供养系数为零。当可用财力大于公共支出时,供养系数为正;当可用财力小于公共支出时,供养系数为负。

从事权与财力配置上讲,一级政府有一级事权,一级事权有相对应的可用财力。根据这一设立原则,一个地方的可用财力应包括两部分:首先,履行一级事权所需的非人力资源财力,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工具等。其次,完成一级事权所需配备的人力资源所需财力,主要指生产与再生产的补偿财力,如工资、奖励、福利等。按照行政管理理论,国家赋予同一级政府的事权是基本一致的,公共支出也应该是一致的。但由于各级的工资标准、地域人口、可用财力不同,财政供养系数必然是不同的。在同一级别的公共事权相同的前提下,可用财力较多的地方,可用财力超出公共支出的增量就多,就可以提高供养系数。而可用财力较少的地方,可用财力超出公共支出增量就小,财政供养系数就低。而可用财力比公共支出低的地方,财政供养系数为负数,这个地方的财政必然是负债运行。推论:如果一个地方履行一级事权不完整,则说明可用财力不足以养人,供养系数应为负值。但在实际中,履行一级事权不完整的地方较多,但财政供养系数却为正值,有的还较高。理论与实践产生了矛盾。实际情况是由于供养人员失控。可用财力大量向人员经费集中转移,挤占了履行正常事权所需财力。因此,降低财政供养系数,需要划分地方可用财力,可用财力必须首先用于履行一级事权,并据此配备相应人员,超过公共事权所需人员必须精简。5.地理环境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分析方法:(1)将全省72个县(市)按地理特征分为五个类型:山区县、丘陵县、平原县、城郊县、湖(库)区县。(2)地域人口、供养人员范围按各类型从最小到最大列示。(3)供养系数为各类型县(市)的供养人员总数与地域人口总数的比值。具体统计和计算过程略,结果列表如下:

表5 湖北省2002年72县(市)地域人口与财政供养人员及系数关系分析表

单位:个、万人

地域人口 供养人口 供养系数 类型 个数

范围 范围(%)山区县 34 8-120 0.5-2.5 2.84 丘陵县 6 50-100 1.3-3 2.85平原县 17 35-100 0.6-2.6 2.81 城郊县 10 35-160 0.9-3.5 2.76 湖(库)区县 5 50-140 1.8-2.8 2.53 增长率% 14.47% 11.22% 关系显示:(1)地域人口起点基本相同,变化幅度逐步增加。主要是地理环境和行政区划造成的。(2)供养人口起点依次增大。说明供养人员与地理环境呈同向变化关系。其中山区县供养人员相对较少,而平原、城郊、湖(库)区县供养人员相对较多。(3)供养人员在3万人上下变化。这是一个县(市)的最大值。(4)供养系数依次减少。虽然地域人口、供养人员同向增加,但地域人口依次增长高于供养人员依次增长,即供养系数分子增长低于分母增长,导致供养系数依次减少。计算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推论:由于人口增长控制属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范围,我们只能控制供养人员增长。按照地理条件与供养人员关系,控制财政供养系数重要依据是按供养人员起点大小,即按地理划分的后三类(湖库区县、城郊县、平原县)应是重点控制地域。6.政策环境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分析方法:本文涉及政策环境包括行政体制、财政体制、人事体制、经济 周期等,由于这些方面都是一个庞大主题,限于篇幅,此外主要以定性分析这主。(1)行政体制与供养系数。目前,我国行政体制设计是五级管理体制,即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市(自治州)、县(市级县、县级区、自治县)、乡镇(民族乡)。各级不论区域人口多少,面积大小,级次高低,经济好坏,都设有“大而全”的行政事业管理机构,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据有关资料,解放初期,全国的官民比例为1∶600,到2002年各级各类官员占总人口的平均比例已达1∶28,干部总人数是解放初期的80多倍。这种庞大的层次多的行政管理体制,不仅办事效率日益低下,而且需要巨大的行政管理成本作支撑。仅以乡镇为例,1984年,全国撤社建乡结束时有乡镇92476个,按当时每个乡镇平均支出20万元计算,需要消费财力184.9亿元。经过改革,到2003年底止,全国乡镇减少至38464个,按2002年每个乡镇平均支出50万元计算,仍需要消耗财力192.3亿元。以湖北省的情况来分析,2002年,全省财政供养人员中,省地两级供养人员占全省比例为1/4弱,而县乡两级供养人员占全省供养人员比重为3/4强,其中乡镇级占全省比重达到24.45%。

表6 2002年湖北省财政供养人员按行政级次分布和人员结构表

单位:人

合计 财政拨款或补助开支人员 行政

级次 国家 集体 离休 退休 长休 人数 占比重% 职工 职工 人员 人员 职工 省级 213350 10.43 159148 783 4557 48585 277 地市级 278317 13.61 211778 7981 5288 52652 618 县级 1053156 51.50 821920 39588 10471 180444 733 乡镇级 500013 24.45 393854 24458 2145 78945 611 总计 2044836 100 1586700 72810 22461 360626 2239 结构 100 77.59 3.56 1.09 17.63 0.11 比例%

关系显示:行政管理层次与财政供养人员成正比,与财政供养系数成正比。

推论:根据上述关系显示,要降低财政供养系数,需要减少行政管理层次。按照市场经济国家通行做法,行政体制设计只需设三级政府,我国可比照改革。(2)财政体制与供养系数。从1994年起,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实行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按照这种“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一级政府有一级事权,一级事权有相应的财力。但从分税制10年运行的情况看,各级事权不规范是突出的问题之一,在地方各级体制运转中,经常有事权错位、缺位和越位的情况出现,形成了中央调控各地事权的局面。特别是几次增加工资,在经济转型时期产生了一定的“吸引效应”,各地膨胀了一大批人员。后来,在“一要吃饭,二是建设”思想引导下,地方政府及财政把保工资发放作为第一要务,更是巩固了“吸引效应”,不少地方特别是经济落后省份没有把住关口,供养人员无序膨胀,相互攀比,增加了一定数量的财政供养人员,提高了供养系数。关系显示:财政体制不规范,为地方供养人员增长创造了机会。

推论:一级事权不能相对独立,就不是完整的分税制体制。要认真执行分税制,增强地方各级事权的相对独立性。增加工资要适合社会发展状况,实行地方听证制度,不能强求各地统一。(3)人事体制与供养系数。目前,全国人事制度特别是人员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 法律 制度,这也是财政供养人员居高增长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编制管理上,人事部门与财政部门形成了“两张皮”。产生了人事核定的编制,财政不一定认可,但为今后转正奠定了基础。二是在供养来源上,预算内与预算外“两张皮”。产生了单位认可的人员,虽然没有人事或财政编制,但仍然由单位供养,也为今后逐步转正创造了条件。三是在进人问题上,缺乏法律规范。进人质量、进人数量、进人对象,全凭领导研究决定,没有统一规划。四是在人员出口上,不鼓励人员出去。主要是工龄时段太长。以国家公务员为例,只要不犯错误,都必须坚持工作30年,机构改革也不能精简。按照每人30年的平均工龄批次依次平行推移,供养人员基数必将越来越大。

供养 篇2

一直以来, 五保对象都是我国农村最弱势、最底层的群体, 因此作为保障他们正常生活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也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里的重要一环。这里的五保供养制度是指对农村社会中“无经济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 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或者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在吃、穿、住、医、葬等方面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的一项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该制度从1956年开始至今, 虽然历经坎坷, 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并且不断得到了完善, 特别是在免除农业税以后, 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自2006年3月l日起施行以来, 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纳入了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 完善了管理与监督措施, 强化了法律责任, 确立了新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构架, 五保供养制度也逐渐成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鉴于我国五保对象的主要群体是无依无靠的老年人以及小部分孤儿和残疾人士, 因此, 广大学者在研究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时候往往将其作为农村五保老人的养老制度来展开探索, 本文研究亦如此。

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对农村五保老人一般有两种供养方式:一种是在福利院进行集中供养方式, 称为集中供养;另一种是政府每年拨一定数量的经费给五保老人所在的村, 由村负责照料五保老人生活的供养方式, 称为分散供养。本来两种供养方式都是国家所支持的五保老人养老方式, 奈何如今却出现全国各地大力发展集中供养, 追求“集中供养率”的提升而忽视分散供养的奇怪现象, 为此, 笔者特别针对该现象做了有关梳理, 阐释集中供养火热发展的原因, 分析过度发展集中供养的弊端, 最终力求达到五保老人的供养可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尊重五保老人养老的自主选择权, 使两种五保供养方式得到平衡发展, 真正让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国内学者对五保供养制度的主要围绕三个层面在进行:首先是对该制度本身发展过程的探索, 包括对其历史脉络的梳理, 对整体制度框架的搭建以及对该制度在法律方面发生的变迁、转折的思考 (吴晓林、彭忠益, 2007;宋士云, 2007;王先进, 2007;肖林生, 2009;陈晨, 2010;韩君玲, 2012) ;第二个方面则是对五保供养制度所包含的社会救助理论做一定的剖析, 用理论来支撑五保供养制度的运行实施, 也将该制度作为某种理论的实践形式 (任丽红, 2008;何小勤, 2011) ;当然近期研究的最多的当数五保供养制度在不同地域实践模式以及在各地实践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其中就包括对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的对比研究 (汪文新等, 2006) , 而且许多研究者都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方式上面, 积极探索集中供养的新模式 (程文娟2007;杨光明, 2012;李治2012) , 对集中供养率的追求更是遍地可见 (顾定洋2006;) , 很多地区甚至将集中供养率的提升作为地方官员的政绩表现之一, 由此可见, 很多研究者都认为集中供养方式优于分散供养方式, 所以要大力发展集中供养方式。

二、五保供养:社会偏向于发展集中供养的原因分析

1、霞光计划

霞光计划, 指民政部于2007年1月开始启动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设施建设霞光计划”, 该计划在“十一五”时期, 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上, 利用发行福利彩票筹集的彩票公益金, 修建、改建一批敬老院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以及散居五保对象的集中居住点, 集中解决各地农村五保供养设施滞后的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 民政部积极推动“霞光计划”的实施, 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工作, 纷纷提高供养标准和加大敬老院的建设力度, 崭新、整洁的敬老院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 一些省份层层下达集中供养人数和集中供养率指标, 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指标, 有的地方甚至提出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0%的硬性目标, 期望在较短的时间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不得不说, 霞光计划确实是近几年来各地集中养老迅速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为集中供养方式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以及资金基础。

2、批量养老, 机构养老节省投入、便于管理

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统计》显示2010年到2050年, 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由12.3%上升到31.1%。中国作为亚洲地区的第一人口大国, 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五保供养的老人的数量也逐步攀升, 而五保集中供养相对于分散供养方式能够更为高效地保障五保老人的日常生活, 在老人的吃穿住医葬方面能够提供更为直接和便捷的保障, 由于集中供养方式此种管理的方便性, 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基层政府管理人员的青睐。当然, 包括霞光计划在内的政策扶植, 五保集中供养工作一直都在持续向前, 国家和政府的对其发展的关注度也持续增大, 财政投资力度也在逐步增加, 从而使五保老人的衣食住行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得到不断改善, 这固然是一种纵向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从横向上来看, 现如今在集中供养下的五保老人也只是能够维持基本生活, 远远达不到普通农村的平均生活水平, 同时, 五保集中供养方式对老人心理方面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限制, 片面追求五老供养方式的集中供养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弊端。

三、片面追求集中供养的弊端

1、乡村干部为满足指标赶人进养老院

很多乡镇以及村里干部为了达到省市规定的一层层“集中供养率”的指标, 经常规劝五保老人住进养老院, 对于规劝不听的老人还不惜用哄骗甚至更加强硬的手段 (例如直接将五保老人的家产变卖充公) 迫使五保老人进行机构养老, 而对于五保老人自身的养老意愿不管不顾。事实上在现实中, 有一些五保老人并不愿意入住敬老院享受集中供养。之所以不愿入住敬老院集中供养, 其主要考虑因素是:首先, 经济上“不划算”, 有的老人拥有一定的私人财产, 担心入院后“充公”。加之供养标准提高后, 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标准的差距缩小, 尚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老人确实不愿意入住, 因为那样的话生活费就不能自由支配, 感觉“不自由、不划算”;第二, 观念、生活上的不适应, 老人们大都恋乡眷土, 加上多年的独居生活, 很多五保老人担心适应不了异地集中供养的生活, 不容忽略的是, 确实有部分老人的个人生活习惯与敬老院标准化的生活制度格格不入, 从而引发矛盾, 造成很多五保老人情绪不佳;第三, 一些敬老院和社会福利中心在位置选择、建筑布局上欠合理, 老人们入院感觉不方便, 五保老人一旦住进养老院就再也不能回到原先的村子里去, 因为只要五保老人住进养老院, 其家产就会立即被卖掉充公, 即使再回到村子里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中。

2、集中供养机构盲目发展硬件, 五保老人“失语”严重

虽然在各种政策的扶持下, 集中供养的机构和设备在逐步发展和完善, 但是在集中供养机构的人员配备上面仍然很欠缺, 很多地方的机构只配备有食堂工作人员, 负责五保老人的衣食住行, 没有专业的护工和社工, 这直接导致了集中供养方式的片面发展, 集中供养方式下的五保老人虽然有吃有穿, 但是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 相反, 很多五保老人表示在养老院通常会遭受到歧视和侮辱, 因为远离了自己熟悉的社区, 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 五保老人也没有经济收入, 处在农村边缘位置上, 社会地位低下, 加之五保老人的向上诉求渠道不畅通, 所以他们的人格与尊严经常遭到损害, 这种人格与尊严的损害, 既来自养老院的工作人员, 也来自院内其他五保老人。

3、集中供养老人频频出走

五保供养制度对五保户 (尤其是五保老人) 的生活稳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 城市以各类养老院、老年公寓的形式集中照顾老年人, 为我国老年人养护以及社会化养老也开辟了新的途径。然而, 集中供养的老年人出走现象屡见不鲜,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巨大反思。集中供养养老方式是否满足老年人的养老诉求?也有研究者对此专门展开了相关研究, 张昭对集中供养老人出走的行为进行了分类探讨, 将其分为不适型出走、恋家型出走、受挫型出走和失落型出走四种类型, 并且仔细分析了集中供养老人出走的原因, 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是非自愿选择的结果, 无法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以及居住环境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些变化正式正是迫使集中供养老人出走的根本性原因。

四、结论与建议:五保供养制度应当平衡、健康发展

1、“集散共进”、“集散结合”, 尊重五保老人的自主养老意愿

虽然集中供养方式可以为更多的五保老人提供较充实的物质保障, 但是五保老人的养老方式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应该在五保老人自身的选择上面。因此, 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集中供养方式的发展, 对于分散供养体系的健全也要下足功夫, 切实保障选择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也能够拥有比较充裕的物质基础, 缩小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的待遇差距。同时, 我们可以将两种供养方式结合起来, 保留五保老人的私人财产, 可以让五保老人在家住几个月之后再到养老院住一段时间, 让五保老人充分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和养老环境。

2、对集中供养的投入应当全面化, 加强引力, 减小推力

对集中供养的发展, 应当是加强其吸引力, 而不应该再出现村干部硬性要求五保老人去养老院的事件。事实上, 加强集中供养方式的吸引力的重点在于提高集中供养机构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配备齐全的工作人员, 加大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的投入, 秉持专业的服务理念。政府有必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加强工作人员与五保老人之间的沟通, 良好的沟通会直接影响到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的生活满意度, 同时, 各级政府也非常有必要利用多种宣传工具, 积极作好尊老、敬老的宣传工作, 让农村居民认识到尊老敬老爱老是宪法规定的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集中供养五保老人定期回乡探望

供养 篇3

答:《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已于3月1日实施,比较新旧法规,最大的变动在于农村五保供养将从农村集体供养转为财政供养,五保供养对象的吃、穿、住、医、葬和未成年人教育的保障将纳入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

供养对象:老年、残疾或未满16周岁无人赡养的村民。

条例规定:农村五保供养,是指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根据条例,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供养内容:包括吃、穿、住、医、葬等方面。

条例规定,农村五保供养内容主要为:(一)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二)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三)提供符合墓本居住条件的住房;(四)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五)办理丧葬事宜。

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应当保障他们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费用。

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疾病治疗,应当与当地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相衔接。

供养资金:由政府财政预算安排。

条例规定,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由中央财政在资金上给予适当补助。

同时,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提供捐助和服务。

供养形式:集中供养和在家分散供养。

条例规定,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在当地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也可以在家分散供养。供养对象可以自行选择供养形式。

集中供养的对象,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供养服务;分散供养的对象,可以由村民委员会提供照料,也可以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有关供养服务。

条例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应当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设备、管理资金,并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

农村散养五保供养协议 篇4

甲方:****乡________村________组全体农户

乙方(五保户):________________

丙方(监督责任方):____________村委会

一、根据《农村五保供养条例》之规定,乙方现年________周岁,无任何儿女,即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符合五保条件,甲方一致同意乙方为五保。

二、乙方的不动产(承包田地______亩、宅基地_____㎡、房屋_____间____㎡)和私有财产归乙方本人所有,乙方可自耕自管或委托他人代耕代管,村组及他人不得无偿占有。如因需要而处置时须经乙方本人和丙方同意,村组及他人不得随意处置。如遇土地开发或租用时,该乙方享有本村民组村民同等的经济利益。

三、丙方负责乙方身份、条件的审核,乙方不动产的登记审核、监督,如乙方情况不实或乙方不动产的流失,责任由丙方承担。

四、此协议一式四份,甲、乙、丙、镇政府四方各执一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所在组户代表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

丙方(村书记、村主任)签字:

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协议 篇5

甲方:渌井镇人民政府

乙方:渌井镇敬老院

丙方:

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四川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实施办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经五保对象本人书面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审批,确定五保供养对象到敬老院进行集中供养,为明确三方权利和义务,经甲、乙、丙三方协商,签订如下协议:

一、甲方负责五保供养资金的管理和发放,根据县上确定拨付的五保供养资金标准,专款专用,按月或按季直接拨付到敬老院,由乙方统一管理和使用;保障五保供养对象日常生活,并每月由乙方给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不低于10元的零用钱,随着物价的调整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增加。

二、乙方为丙方提供吃、穿、住、医、葬等方面给予照顾,定期向甲方汇报丙方身体和生活等情况,建立院管会,院内规章制度健全。膳食安排合理、饮食卫生、营养。丙方生活不能自理时安排人员护理、送水、送饭等。

三、丙方应自觉遵守院规院纪,服从乙方管理,在身体健康的许可下,力所能及的参加院办生产劳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积极参加学习和娱乐活动。

四、根据“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丙方确因不适应在敬老院居住生活,可办理退院手续,另行签订协议。

五、丙方必须服从乙方统一管理,不得在各自房间内存放非同一必须物品,烧火做饭、擅自外出。如丙方必须外出走亲访友,必须征得乙方同意,按时归院。

六、丙方入住敬老院前,其个人财产由甲、乙、丙三方共同清点,登记造册,交由乙方保管,丙方不得擅自处理。丙方在院内死亡后,乙方应及时向甲方报告,经甲方审核后,报县民政局批准,核销其《农村五保供养证》。

七、丙方去世后,本着一切从简的原则,有乙方办理丧葬事宜。丙方留有遗产的,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无遗赠扶养协议、遗嘱或遗赠的,归乙方处理。

八、本协议未尽事宜,甲、乙、丙三方协商解决。

九、本协议甲、乙、丙三方签名,盖章之日生效,到丙方供养形式变更之日或丙方被取消供养事宜完毕时终止。

十、甲、乙、丙三方应共同遵守本协议,需更改协议内容或中途解除协议,应三方协商解决。

十一、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章)代表:

乙方:(签章)代表:

丙方:(签章)

供养 篇6

一、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发展困境

2006年1月, 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今后五保供养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预算中安排, 五保制度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但五保制度的发展空间逐步趋窄。原因是由于农村五保制度和低保制度存在制度重叠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两种具有高度重叠的制度同时存在必然导致社会保障资源的浪费。由于农村五保制度的覆盖人群包含低保制度的覆盖人群, 五保制度应该成为被调整对象。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那些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其覆盖人群是农村中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贫困人口, 农村贫困人口包括五保制度覆盖的鳏寡孤独及老、弱、残疾人。

除此之外, 农村五保制度和低保制度在制度目标、资金来源、救助标准等多个方面具有惊人的相同或相似性, 但同时又在救助内容和救助形式 (或供养方式) 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样一来, 农村五保制度融入低保制度成为制度发展趋势, 但如何融入又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五保制度的制度目标是保障农村鳏寡孤独及老、弱、残疾人的生存权, 生存权保障同样也是农村低保制度的制度目标。五保制度的资金来源在2006年新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明确界定为由国家财政主要负担, 这一点与农村低保制度是相同的。在救助标准方面, 五保制度的救助标准是“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并依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提高。”农村低保制度的救助标准是由各地按照当地维持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费用, 并适当考虑水电煤气 (燃气) 费用以及未成年人教育费用确定, 对低保户按当地低保标准实行全额救济。五保的救助内容主要包括食物、衣物、住宿、医疗、丧葬和未成年人的教育, 主要是实物和服务的提供, 较少涉及救济金的发放, 而农村低保制度则与之相反, 主要是救济金的发放, 较少涉及实物和服务的提供。在救助形式 (或供养方式) 方面, 目前五保供养方式是由分散供养向集中供养转变, 集中供养率不断提高,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 以及新农村建设和民政部‘霞光计划’的推动下,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工作, 纷纷提高供养标准和加强敬老院的建设力度,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农村低保制度主要的救助形式是发放救济金, 辅以实物和服务提供, 被救济人群多处于分散的救助状态。五保制度如何融入农村低保制度是一个较具现实意义的命题。

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发展趋势

理论界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关于五保制度发展趋势的主张, 如邹文开主张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未来将一路融入面对全体国民的最低社会保障制度”。笔者基本上赞同该观点, 但认为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应该首先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融合, 至于融入面向全面的最低社会保障制度的部分, 由于目前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仍然处于相互分割的状态, 要视我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统筹情况再做决定。在做出五保制度将融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判定后, 便要针对如何融入农村低保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决定应该围绕着五保制度与农村低保制度的异同点展开, 把两者相同、相似的地方合并起来, 相异的地方进行重点探讨。五保制度和农村低保制度在制度目标、资金来源、救助标准等方面存在一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在救助内容和救助形式 (或供养方式) 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五保制度的制度目标、资金来源和农村低保制度是相同的, 此处的整合简洁明了, 不需要过多的考虑。两者在救助标准方面存在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性大于相异性, 从社会救助的制度使命, 即“保障社会成员最低社会或水平”方面考虑, 救助标准应该选择两者中较高的, 且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逐步提高, 以更好地保障部分生活困难的农村社会成员的生存权。五保制度和农村低保制度的覆盖人群是重复的, 但需要重点指出的是, 五保救助人群是五保制度和农村低保制度双重覆盖的人群, 如何避免该人群在五保制度融入农村低保制度后, 救助水平出现下降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五保制度和农村低保制度在救助内容和救助形式 (或供养方式) 方面存在的差异, 可以在五保制度融入低保制度时, 通过特殊的安排来解决。综上, 五保供养制度的发展趋势应为:逐步转变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补充救助项目, 项目的覆盖人群为原五保救助人群, 不扩充覆盖范围, 这样的做法是为了使农村鳏寡孤独及老、弱、残疾人在享受农村低保的救助后, 仍能享受五保项目的救助, 提升救助效果。救助的内容与原五保制度保持不变, 供养方式按照地区实际在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之间做出理性选择, 既要看到集中供养的经济性, 也要看到分散供养在救助人群精神保障方面具有的先天优势。

三、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发展规划

五保供养制度转变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补充救助项目的具体操作, 可以通过对五保项目进一步解析:

1.农村低保制度下的五保供养项目的具体内容

农村低保制度下的五保供养项目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性补充救助项目, 覆盖人群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人群中的部分鳏寡孤独及老、弱、残疾人, 在保吃、保穿、保住、保医和保葬方面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主要是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起一个辅助支撑作用。五保供养项目的性质为社会救助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性补充救助项目, 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新型五保供养项目的保障覆盖人群、保障水平、保障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独立性, 有别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五保供养项目的保障人群仍是农村中的鳏寡孤独及老、弱、残疾人, 不同于现有农村五保制度的地方为:该部分人群在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的基础上, 附加性的享受五保供养项目, 保障责任主体为国家, 且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经济救助为主, 五保供养项目应以实物和服务救助为主。

2.农村低保制度下的五保供养项目的保障方式

农村低保制度下的五保供养项目的保障水平不应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经费来源应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比例提供。监管方式除了传统的政府监管, 还应积极引入社会监管。至于供养方式的选择要结合地区实际进行, 如果按照上述构想, 五保供养成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补充项目, 分散供养的五保人群在获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济保障的基础上, 还能享受新型五保供养项目为其提供的实物和服务救助。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280.

[2]徐清照.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趋势研究[J].理论学刊, 2009 (1) .

[3]王洪春.社会保障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226.

[4]李春根, 赖志杰.新时期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双月刊) , 2008 (2) .

[5]邹文开.我国“五保”供养制度的沿革及其前景分析[J].求索, 2004 (1) .

应援经济,爱的供养 篇7

这是“小螃蟹”(王俊凯粉丝昵称)们花巨资请来美国纽约当地舞团的一次应援行动。而“小螃蟹”不过是粉丝汪洋大海里的一股细流。

平时,粉丝们情趣有别,性格迥异;不过一旦他们聚集在一起,“偶像”便成了他们的唯一属性。他们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事风格,呈现出极为相近的人格特质,可以爆发出前无古人、后拥来者的强大经济学效应。

这就是粉丝,这就是应援经济。这些在校学生,或是家庭主妇,或是公司白领,替代经纪公司,“无龄感”地免费、甚至付费扮演起偶像明星的经营推广者,深夜为偶像接机、不远千里去为偶像的节目录制“扎场子”、参加各类评选打榜、销售明星周边……他们乐此不疲,他们对自家偶像“爱得深沉”。

应援更是一场体育与经济竞赛。为了给自家偶像造势,推动偶像影响力,粉丝会参加和其他明星应援会的对骂,甚至不惜发动“圣战”——用真金白银全渠道“购买”偶像的影响力,从而衍生出一条丰富而又绵长的应援经济产业链……

他好,我就好

2016年9月21日,TFboys队长王俊凯17岁生日。

在粉丝的应援行动中,微博话题“王俊凯921生日快乐”的讨论条数达13亿,被顶上热搜榜榜首;生日会直播视频,因拥入人数过多导致服务器宕机……

在线下,重庆地铁车身巨幅广告位、长江豪华游轮终身VIP、重庆机场登机牌广告、韓国首尔户外媒体平台、纽约时代广场的LED大屏广告,都被应援粉丝们拿下……

要组织策划如此庞大的应援行动绝非易事。SUNLIGHT王俊凯日光站、王俊凯全国地方站联盟、王俊凯亲妈团、王俊凯的蟹工坊等数十个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王俊凯应援会,协作完成了此次应援行动。

说到这次应援的花费,应援团则是“我们比较忌讳说价格,不管投了多少钱,心意最重要。”不过,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应援团的心意价值近亿元。

24岁的刘涵是王俊凯亲妈团中的骨干。据刘涵介绍,在明星应援会内部,会形成架构严密的组织形态。比如一般的应援会高层就包含总会会长、多位副会长、会长助理等;同时根据应援行动的需要,下面又分办公室、新闻宣传、吧务组、后援分会、财务组等多个不同的职能部门。

同其他社会团体一样,他们还会制定严格的组织管理制度,加入的粉丝都必须按照应援会的规章制度行事。多数时候,他们通过QQ群、贴吧等社交平台进行交流联系、发布应援任务。

当一个明星数以百计的应援会进一步集结协作,一个体系庞大、分工明确、制度完善、极具影响力的“应援帝国”就此诞生。

过往的明星宣传路径是“演艺产品-大众媒体关注-话题营销”三部曲,可是“四叶草”(TFboys粉丝昵称)们大大缩短了发酵的过程,先通过富有吸引力的外表和性格直接在社交网络里聚集粉丝,激发粉丝扮演起偶像经营推广者的角色,倒逼媒体与大众关注。

2014年,刘涵偶然从一个音乐打榜平台听到了TFboys的《青春修炼手册》,当时刘涵刚从大学毕业,踏入社会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抉择。“三个小男孩,歌唱得好,又这么上进,带给我很多正能量,特别是‘凯爷’(王俊凯)。”刘涵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成了王俊凯的“铁粉”。

“他好,我就好。”支撑“刘涵们”推动这个“帝国”快速运转。这种伴生性,让他们“养成”偶像,也陪着偶像一起成长。除了上述大规模的主题应援行动,“刘涵们”做得更多是线上各类排行榜打榜、偶像参加活动的人气应援……

打榜并非易事。打榜前,应援会高层会对参加明星、榜单性质等进行“大数据”分析,进而制定打榜策略和细化分工。比如,榜单平台往往会设定每个账号的投票次数,应援会就会集中将没时间参加打榜的粉丝的账号进行统一安排,让参与打榜粉丝换着N个号打榜。

在每次应援行动结束后,应援会高层会开会进行总结,汇总成书面报告,内容涉及人员安排、投入资金是否充足等,以便在下次应援行动中能安排得更全面。

明星太多,粉丝不够用

在这个全民造星的时代,明星太多,粉丝供不应求。为了抢夺粉丝,更为了提高自家偶像的影响力,应援粉丝将偶像作为自己的化身,为捍卫偶像,他们义无反顾。

2014年8月5日,鹿晗曾以1 300多万条微博评论量创造了“微博上最多评论的博文”的纪录。2015年9月25日,粉丝担心偶像纪录被超越,1亿多条微博评论再度刷新了纪录。2016年3月,鹿晗个人演唱会现场,鹿粉们不甘心现场的应援物纪录被别家偶像超越,送了他们偶像一项“现场1 731人共同戴鹿角(官方认证的应援物)”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2016年年初,韩国男团iKON推出新的两款应援棒,一款是橙色、一款为红色,而韩国男团“神话”应援会指责其橙色撞色,东方神起应援会则对其侵占红色不满。“神话”应援会联合东方神起应援会对iKON应援会的社交平台“灌水”,导致对方应援会社交平台多日不能正常运行。

应援之争,不单是捍卫偶像,更是捍卫自己心目中的“稀缺品”,“叛逆有什么了不起?美好、积极、纯粹的情绪反而是他们极度渴望的”。所以这种精神的争夺,会在不同的偶像间爆发,同时就算是在各大娱乐公司热衷于打造的偶像组合内部,应援粉丝们也会发起战争。

偶像组合的形式,可以依据不同人群的兴趣偏好,“定制”他们心目中的偶像,最大程度网罗更多粉丝,这是圈粉,打造粉丝经济的高效路径。但是,正是偶像的人格化、定制化,催生了更加分化的粉丝群。如此,一个偶像组合的粉丝被分成了团粉和唯粉,团粉指的是全部成员都喜欢的粉丝,而唯粉则只喜欢其中某一个成员。

为了偶像利益,粉丝应援可以爆发出常人难以企及的行动力。TFboys成员王源在过生日时,“四叶草”(团粉)与“小汤圆”(王源唯粉)应援项目名单包括在YouTube进行广告投放、以其名字命名卫星、包下纽约时代广场LED大屏、植树造林等。

nlc202309090535

于是,当TFboys队长王俊凯生日时,“小螃蟹”们不甘心自己的“本命”(唯粉对偶像称谓)被超越,联合“四叶草”一起将生日祝福搓成了亿元的规模。

如果这种形式的唯粉竞争还算和谐,那么许多极端的唯粉竞争从单纯的应援项目直接上升到拳脚。这些在旁观者看来,正好验证了他们对“脑残粉”疯狂、过度敏感、极具攻击性的定义,而应援会粉丝们自己则认为这是热爱、美好和信仰。

最不想辜负这份热爱与信仰的,除了粉丝本身,无疑是这些偶像们的经纪公司。他们不想看到“唯粉互撕”削弱应援会的战斗力。在国内的团体组合中,SNH48成员的唯粉应援显得有序得多,他们的应援团有一套完善的唯粉竞争制度。

在SNH48应援团,唯粉不仅在SNH48年度总选举中需要对单个团员打榜,在每一次演出结束后也有投票。除了网络投票,购买周边产品也会被折算计入相应成员的榜单。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口水战”的发生。

这些周边产品具有“正版”身份,由偶像团体的经纪公司主导设计、生产和销售。粉丝不仅在剧院,还可以上官方商城购买。

除了售卖周边产品,SNH48又提供了一个更具商业价值,更让唯粉专注到偶像本身的投票方式。

2016年第三届SNH48总决选,官方推出了3种版本的投票迷你专辑,标准版里有1张CD、1本歌词本、1张内封“生写真”(除冲洗之外,未经过任何修改的人物照片或未经过商业性质处理的附属照片)、1张投票券、1张握手券;捐赠版比标准版少了CD和歌詞本。这2种售价均为78元。另外则是售价278元的精装版,里面有更多的投票券、握手券以及签名券。如果粉丝运气够好,还能得到官方赠送的合影券,拥有和偶像合影的机会。

需要说明的是,精装版中的券只适用一个人,如果还想和第二位成员握手等,还要重新购买专辑。而SNH48成员总人数多达百余名。

唯粉的唯一性得以体现,唯粉之间的交叉性资源被弱化,削弱了多方互掐的可能性。

SNH48唯粉竞争制度,“在一个预先设置好的机制下,有空打‘嘴仗’,不如留着精神,用实事支持偶像。” SNH48成员鞠婧祎的成都应援会负责人之一王欣表示,SNH48成员的唯粉间少有冲突。

应援经济链

BIGBANG手灯钥匙扣98元、EXO官方台历150元、TFboys三周年纪念册158元……

这些还只是一些官方发布的应援物,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关键词“明星应援物批发”,结果多达6万余条。

此外,应援会组织的应援行动也投入巨大。经费超百万元、千万元的应援行动比比皆是,并且越来越频繁。根据《2015年中国音乐粉丝白皮书》的数据显示,粉丝月均应援花费超千元的达40%,从而形成了一条丰富绵长的应援经济链。

2016年5月20日,SNH48成员鞠婧祎的应援会在微博发起了一次告白众筹活动,短短10余小时,筹得资金20万元。

应援众筹能让粉丝超越个人的消费能力,将应援行动变得更具规模,更加专业化。而那些应援会的核心成员们通过应援行动获得收益,普通应援粉丝也少有异议,“毕竟他们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其中,以此获得‘合理’的收入也并不为过。”刘涵认为。

应援市场的高热,催生了专业为应援行动提供物料支持的团队——站子。

站子做的是合规生意。一个站子通常只有三五人,但其中美工、宣传等工种配备齐全,可以同时服务多个明星应援会。部分站子会推出一些明星官方没有或较少推出的周边产品,在应援行动中售卖给粉丝。

林明是上海某日韩明星应援站的负责人,“在上海,所有与日韩当红偶像有关的活动,我们几乎都有参与。”林明自称是各类应援会的“后勤保障队”,“有一次活动,三小卡车应援物全部被粉丝抢购一空。”去年,林明的站子实现盈利达数百万元。

应援行动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更专业的玩家也开始进入其中。在应援行动中,出现了专业的应援创业公司,比如魔饭生。

以往,应援会依托在贴吧、微博、QQ等社交平台上,组织相对松散,管理难度很大。而魔饭生提供了一个免费入驻平台,应援会进驻平台后,除了能获得基本的社交通讯支持,还可以在平台发起应援资金众筹,而平台则会监管应援资金的筹集及使用明细,防止应援款被挪用。

除了线上平台,魔饭生还能为应援会的应援行动提供策划、媒体公关服务,甚至还能帮助应援会找到活动赞助商。如吴亦凡应援会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公益活动,就全部由魔饭生提供策划、执行支持,魔饭生则从应援行动预算中抽取5%~10%服务费。

“除了日常的应援活动,我们正在跟一些时尚杂志建立合作,以后谁是下期时尚杂志封面人物,可能会由粉丝应援决定。”魔饭生负责人Sam说。

当创业公司想让粉丝用资金众筹的方式推动偶像上封面时,互联网巨头却想“截胡”。

阿里音乐旗下的阿里星球,在2016年8月份推出了“星球大战”计划,涉入粉丝应援行业。

——粉丝通过应援打榜,榜单排名靠前的应援会,将为偶像争取到全国20个城市的1 500多块机场屏幕、34个城市1 700多块高铁站屏幕的免费广告资源,并且还能获得数十万元的应援经费。而阿里星球则可以通过此类活动聚合众多的应援会、海量的粉丝群体,再通过阿里生态链中的电商、娱乐等业务实现商业变现。

一批以90后、00后为主的应援会正在大规模崛起,他们生活在一个消解、重构的文化环境中,美好、积极、纯粹的情感付出成了一种渴望,他们愿意为之埋单。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刘涵、林明、王欣为化名)

爱是灵魂的供养散文 篇8

爱情,是一种既让人甜蜜,又令人烦恼的东西,它给了你一个平凡的名字,你却渴望与他生死与共。

无论你曾经被伤害的有多深,总会有一个人的微笑,让你忘记了承受的所有伤痛,命运里发生的一些偶然,是注定被埋下的伏笔。

我是很少写情书的,其实我的.每一首情诗,就是一封情书,我相信爱我的人自会将它读懂。

为什么有些东西割舍不下,只因为你的一切,早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只有那些内心清澈的人才能够爱的更幸福。

每一段安静的文字背后,必定隐藏着一段疯狂的爱情,我的文字藏不住我的忧伤,就像我的心藏不住对于你的爱。

有些人永远不会得到,却也永远不会失去,因为他早已在你的精神领域生根发芽,他早已是你心灵日记里不可或缺的秘密。

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有恋旧的情结,你永远无法将这样的情结消失掉,因为在某些寂静的夜里,你在凭靠着这份陈旧的情结取暖。

我驾驭着一颗颗美丽的文字,只因为我生命的空白里收藏了一个你,如果有一天我的诗歌让你想起了一个人,你的心是否还会为她悸动,疼惜。

远走的时光,永远不会成为爱情枯萎的理由,那些爱过的记忆,将会成为一生最纯情的依赖。

爱,是灵魂的供养,只要我活着,就会用自己的生命去爱,我不为得到什么,只为我的心灵在这个世界上真诚的走过。

供养直系亲属范围的规定 篇9

职工供养亲属,是指该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其中,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遗腹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依靠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规定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

(一)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三)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四)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

(五)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

(六)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末满18周岁的;

供养 篇10

上个月,我村的沈某夫妻俩都不幸在一起意外事故中身亡。由于沈某是獨子,其父母早亡,而岳父母远在云南,所以他们的13岁孩子小鹏一夜之间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如今,孩子的吃穿都是靠邻居们接济,更别说完成中学学业了,村民们都希望给小鹏办个“五保”手续,让他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请问,这是否可以?

读者:钱有华

钱有华同志:

“五保”是指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6条规定:“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可见,不满16周岁的村民,只要符合上述规定的条件,就有权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五保”供养的内容包括:(1)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2)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3)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4)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5)办理丧葬事宜。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9条还对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五保户”的供养内容作出了特殊的规定:“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应当保障他们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费用。”

根据来信所述,小鹏父母双亡,已无法定抚养人,本人又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其情况符合以上规定,所以,他可以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并应当保障他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要的费用。

小鹏现在可以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如果小鹏无法表达意愿,可以由村民小组或者其他村民代为申请。相信,县民政部门会尽快批准给予其“五保”供养待遇的。

安徽杰创律师事务所律师:潘家永

上一篇:春寒料峭-春寒料峭的故事-春寒料峭的寓意-春寒料峭的意思下一篇:燃油补贴申请书范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