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福利院活动策划

2024-08-05

走进福利院活动策划(通用15篇)

走进福利院活动策划 篇1

走进福利院活动策划

社会实践部部长:高丹

一,活动名称:走进福利院社会活动。

二,活动主题:青春—责任。

三,活动内容:文传学院科协社会实践部作为承办单位,组织

科协内部成员和部分文传学院同学,举办一次走进西安市福利院的社会实践活动。先讨论活动方案,然后进行活动,最后做出成果展。

四,活动目的:看望福利院的小朋友,给他们送去温暖和祝福。

同时宣传我们长安大学,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五,互动时间:十月下旬(具体时间待定)。

六,活动地点:西安市福利院。

七,活动对象:文传学院同学。

八,活动前期内容:

1,讨论通过并最终决定活动方案。

2,公关部以展板和活动海报的方式对本次活动进行大

力宣传。

3,申请一笔资金,为福利院的小朋友购买一些学习用

品。

九,后动流程:

1,活动当日早晨,参与活动人员从学校出发,坐公交

十,十一,成果总结:车前往西安市福利院。2,进入福利院,由事先联系好的福利院负责人带大家跟小朋友见面。3,作自我介绍,和小朋友相互熟悉,尽量减少他们的陌生感和恐惧感。4,给小朋友赠送我们带去的礼物及学习用品,交由工作人员代为保管。5,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比如:丢手绢,老鹰捉小鸡。并鼓励小朋友上台表演节目,可以讲故事,唱儿歌,跳舞。6,到他们住的地方,帮他们整理东西,打扫卫生。同时,给他们介绍我们长安大学,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7,互留联系方式,有可能的话,和他们交朋友,以便定期帮助和关心他们的生活。活动预算: 1,活动宣传:画展办,买海报纸,打印相关资料:15元。2,买学习用具:作业本50本,笔50根:100元。3,给孩子们买一些小零食:80元。4,共计:195元。

1,认真总结活动过程,找出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以

后同性质的活动提供经验。

2,整理活动过程中的影像资料,作为文传学院对外宣

传的具有说服力的材料。

2011年10月21日

走进福利院活动策划 篇2

一、通过表演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对于初中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的体验,一种艺术审美愉悦的体验,而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这样一种体验的。因此,音乐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参与体验艺术的过程。体验也是学生获得艺术经验的最基本方式,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发现、探索的乐趣。比如七年级教材上册《唱念做打传神情》一课,在欣赏、了解的基础上,我放手让学生模仿一些京剧人物的亮相、走台步、穿针引线、开门、关门等动作,在“演出”中,尽管学生表演的水平参差不齐,但都通过自身的参与去感受、去理解、去想象,最大程度地接受了艺术的薰陶,获得了经验,从而加深了对中国戏曲表演中虚拟性动作的认识。

音乐课程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课堂上进行的即兴表演,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唱歌曲《茉莉花》时,我为学生提供了表演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创编舞蹈动作或即兴创编情景剧。同学们在歌表演中有表情交流,有肢体语言动作,表演已初具舞台形象;在情景剧表演中,有的同学以小品的形式表演,有的同学以哑剧的形式表演,观众们看着自己伙伴的表演,纷纷跃跃欲试,场面非常热烈。音乐是幻想的翅膀,艺术是创造的天堂。音乐教师应让学生们在音乐的天堂里尽情地表演,尽情去创造。实践证明,学生在主体参与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兴趣更浓,记忆更深,课堂效果也更好。

二、通过评价,建立平等、理解、互动的师生关系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中,结果评价往往成了最大程度地选拔或淘汰学生的工具。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学评价的目的早已不是为了选拔或淘汰学生,而应该通过采用自评、组评及他评相结合,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等多样的评价方式,来架起师生之间的友谊桥梁,最大程度地鼓励和激发学生的进步,使之获得向上的学习动力。

表演能力的提高要依赖审美能力的提高,在培养学生表演能力的过程中提高其艺术评价能力,尤其是自我表现反思和评价的能力,对表演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只有成为一个积极的评价者,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这正体现了新课标中强调的评价主体要从单一转向多元,不仅有结果评价,而且要重视过程评价。学生的互评和自评是表演活动中的重要活动,不应流于形式、鼓鼓掌就完事了。以《中国功夫》一课为例,这是同学们,尤其是男同学普遍感兴趣的话题,一些学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表演“几招”,结果东倒西歪、踉踉跄跄的动作引来哄堂大笑,通过相互间的讨论、评价,大家总结出要点:具有魅力的武术动作,首先要动作到位、刚柔相济,真正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另外还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双目炯炯有神,充满自信。大家对《中国功夫》这首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接下来的表演就精彩多了,歌声洪亮,表演自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分小组进行教学,从而小组评价在教学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小组内互评时,能促进学生互相商量,探讨着去评价,培养了他们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例如《岁寒三友》这一课,我要求以组为单位即兴表演“松、竹、梅”。有一个同学很积极地举手,要代表他们组进行表演,可等到一上来,表演得不是很理想,另一组同学哈哈大笑,而同组的同学也觉得不好就去指责他,他很不好意思地回到了座位。面对这种情况如果老师不做及时的引导,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对这位同学造成很大的影响。于是我对同学们说:“同学们,虽然他的表演可能不如其他同学好,可是他很勇敢,敢于为他们组去争取荣誉,老师觉得他这种精神很好,老师觉得只要敢于表演的同学就是最棒的同学,让我们一起为他鼓掌。我们组里还有这么多的同学,我们应该鼓励他,和他一起努力表演好,你们说对不对?”听到同学们的掌声,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站起来说:“老师,我能再表演一次吗?”我说,当然可以,此时同组的其他同学也站起来说:“老师,我们要和他一起表演。”大家一拥而上,商量了一会儿拉着刚才表演的同学的手走到了教室中央,另一组同学给他们拍手打节拍,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三、通过多种表演形式,丰富学生的艺术感受

音乐教学中的表演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就列举三种常用的形式。

第一种,模仿是艺术创作常用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模仿也是很好的教学手段,因为模仿不一定要求学生有高超的技能或出色的音质,每一个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去做能做且愿意做的事。运用模仿,可以培养学生敢于进行自我表现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如前面提到的《唱念做打传神情》一课即采用这种形式。请学生跟着录像咿咿呀呀地学唱几句,甩一甩水袖,走一走云步,充分领略京剧的独特魅力。表演者在同学们的喝采声中,仿佛已经是“角儿”了。

第二种,综合式活动是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其他学科或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缩短课本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强调学科的整合。使学生在表演活动中感受艺术的魅力,保持并发展学习的兴趣。

第二种,创造性的表演活动以开放思维、拓展想象为主要特征,鼓励学生放飞想象,敢于探究,敢于实践。如在《牧童短笛》一课中,我请同学们根据音乐创编一个有情节的故事,并且把它表演出来。在热烈活泼的气氛中学生放飞思绪、展开联想,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充分证明了学生的创造力是无止境的。

在情知教育方面,历来存在着种种观点,但只有情知交融的看法,对培养情知和谐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人既是理智的动物,又是情感的动物,然而没有情感的理智是苍白的,而没有理智的情感则会使人莽撞。只有二者融合统一,人才会有正常的表现。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必须采取情知交融的教育手段,以培养情知和谐发展的人。课堂表演活动则是情知教育的理想手段之一,可以促使学生语言、认识、交流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表演活动中的不经意设计还能锻炼学生把不同要素进行艺术拼接,以此丰富学生的艺术感受。

通过这几年让学生走上讲台表演的尝试与实践,我有如下惊喜:

1. 有利于教师转变思想,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通过学生的表演,我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充分认识到现代音乐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走进福利院 篇3

踏进福利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老师正带着一群孩子在水池旁洗衣服、刷鞋,他们边洗边欢快地唱着歌。孩子们一看见我们就高兴地喊:“阿姨,有人来看望我们了!”几个孩子还热情地跑过来迎接。我禁不住好奇地问那位老师:“他们那么小,怎么自己洗衣服呀?”老师笑着说:“这些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年龄大的还帮助小的,都很有爱心呢。”

正在这时,一个大约5、6岁的小女孩走过来拉着我的手说:“哥哥,你看我的鞋子刷得多干净啊!”说着脸上还露出一副自豪的表情。“妞妞真棒,赶快洗手准备吃饭吧。”老师一边夸她,一边招呼着大家吃饭,妞妞和其他孩子一起,像欢快的小鸟似的飞进餐厅。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叫妞妞的女孩因为身体残疾,被家人抛弃了,但在福利院她并没有遭到嫌弃,而是得到大家的关爱,成了院里的开心果。

等我把带来的蛋糕切分好,同学们都已整整齐齐地坐在那里准备开饭了。负责分饭的同学先把蛋糕拿给年龄小的孩子,然后大家一起开心地吃着蛋糕。年龄大的孩子生怕弟弟妹妹吃不饱,不停地往小同学的碗里添饭。望着他们沾满奶油的嘴角,荡漾着灿烂笑容的小脸,互相关爱和谐的情景,我觉得自己也仿佛和他们融为一体了……

吃过饭后,我们参观了孩子们的宿舍,被子和柜子里的衣服都叠得整整齐齐,物品摆放井然有序。在参观图书室的时候,我发现墙上贴了很多赵静同学的奖状,老师告诉我,赵静和我同岁,她还有一个弟弟,虽然父母都不在了,但是姐弟俩很懂事也很优秀,每年都被评为优秀生,他们在充满爱的大家庭中幸福成长……

走进福利院活动总结 篇4

我叫吉志勇,来自安全0803班,是一名共青团员,曾在今年6月“安全月”期间与同组同学代表学校学院在绵阳市人民公园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实践和与绵阳市安检局工作人员的交流,对安全有了更深的了解,并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同团队其他同学共同决定开展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主要负责回家乡辽宁省朝阳县瓦房子镇福利院与老人们做有关安全方面的交流。

老人作为这个社会的一部分,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的祖国能有今天这番繁荣富强,离不开老人们辛苦的工作和奋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老人们青春无悔的付出,如今他们虽然人老了,但是他们的心却是年轻的,而我们社会更应该关注老人们,关注他们的生活,与他们多交流,听听他们对当今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一些想法,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去关注老人们,向他们学习,在学习的同时锻炼自己的能力,把我们在所学的向他们汇报,向他们说一下我们的想法,给他们介绍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是很有意义的。此外,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听听老人们对我们的期望,时时把握方向,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大学生今后在学习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了解自己。而我这次重要的任务就是与老人们做交流,听听他们对和谐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一些看法,传达我们对他们的关注,介绍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走进福利院活动新闻稿 尹顺心 篇5

稚嫩花儿,共同呵护。郑州财经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于2017年4月15日前往儿童福利院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打开一扇窗,留下一颗糖,诗一行,笑一行。

协会此次活动收到了福利院老师的热切感谢和赞扬。协会并与福利院达成经常进行帮扶活动的意愿。在看过孩子们在福利院的生活、学习、医疗环境后,志愿者全体成员都感到非常欣慰。这次活动让志愿者们认识到身边还有一些需要我们关注和伸出友谊之手的弱势群体,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除了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更有责任去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

通过此行,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肩负的教书育人的责任,同时也坚定了用爱心、恒心、耐心去教育幼儿的信念。今后,我们仍会继续伸出我们热情的双手,去关心、帮助社会的弱势群体,把我们的爱传递出去„„

快乐的时光总是在飞逝,此次活动中,志愿者们积极热情,耐心友爱,用满溢的爱心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同时我们意识到,还有很多手等着我们去牵,给自己一次机会,给孩子一片温暖。

让民间美术走进幼儿的活动室 篇6

一、营造环境,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陈鹤琴说:“怎样的教育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我们要重视并精心营造浓厚的民间美术欣赏氛围,发挥环境对幼儿情感和认知上的熏陶作用。

1.创 设 民 间 美 术环 境 ,培养 幼 儿 审 美 情 趣 。

幼儿园的环境,影响幼儿在园的学习与发展,对幼儿的成长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营造民间美术环境,能让幼儿开阔视野,因为幼儿经常处在美感实足的环境中,幼儿的审美感能得到积极的激发, 促使幼儿在这种环境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对美的事物产生极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幼儿对民间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的审美情趣。如:我们在活动室的走廊、墙壁布置剪纸、刺绣、编织、京剧脸谱等民间美术作品,让幼儿真实感知民间美术作品形象,寻找和体味民间艺术的美,知道民间美术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培养幼儿对民间美术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与精神。让幼儿真正进入民间美术的天地,在身临其境中观察、想象、追求美,从而有效增强幼儿对民间美术艺术的敏感性和审美感知能力。

2.民 间 美 术 ,贴 近 幼 儿 现实 生 活 。

所谓民间美术, 是指广大农村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的美术作品, 是在广大农村劳动人民当中应用和广泛流传的美术作品。因此,我们在选择活动时,注重贴近幼儿现实生活,而且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感受与欣赏 ”部分的目标提出:“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教育建议中指出:“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因此,民间美术作品正是来自于民间生活,来自于人们的劳动实践与观察,通过人们实际操作而涌现出了各种智慧, 人们就用手用脑塑造出了一件件朴实的民间艺术品。

比如:在小班纸艺中,我们选择了“大苹果、花儿真美丽、漂亮的帽子”等;中班编织“编红绳手链、编织蜘蛛网、我来帮你编辫子”等;大班印染“美丽的蝴蝶、花手绢、蔬菜印染”等。除此以外,我们还根据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生成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二、结合活动,以自己的方式,引导幼儿在民间美术中的表达

在营造民间美术环境时, 我们把民间美术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与主题活动相结合, 并把民间美术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活动中。

1.民 间 美 术 走 进 幼 儿 的 集 体 活动 。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表现与创造方面指出:他们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民间纸艺教育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学习特点,幼儿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在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喜欢的方式自主地选择活动材料, 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纸艺活动,激发他们理解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促使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在大班民间美术“十二生肖头饰”集体活动中,主要让幼儿欣赏纸艺作品,了解民间纸艺的特点,感受中国民间纸艺的艺术魅力;运用剪贴的方法,制作出形象各异的十二生肖;激发对民间美术活动的兴趣。老师为幼儿做了充分的活动准备工作,如: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画小动物的经验,知道自己的属相。物质准备有民间艺人制作纸灯笼作品的照片;民间纸艺中,不同手法的灯笼作品若干;十二生肖动物图片、头饰范例若干;人手一张彩色蜡光纸(做成帽子用于固定头饰或直接在帽子上装饰动物的五官)及各色彩纸若干,剪刀、胶棒等材料,民间音乐。本活动老师紧紧围绕“欣赏民间纸艺,感知民间纸艺的基本特点;引入十二生肖,激发创作欲望;播放民间乐曲,幼儿创作表达”三个环节展开。在活动中,幼儿运用已有学习经验,选用大些的纸先制作成了帽子(有三角的,有方形的),再选用小些的纸制作动物的五官。在制作动物五官时,幼儿记住了老师的提示,要突出每个动物的主要特征,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幼儿在民间乐曲的陪伴下,陆陆续续的作品呈现出来了,有的幼儿用折纸的方法制作了老鼠、小蛇头饰,有的幼儿运用画、剪、贴的方法制作了虎、兔、牛、龙、猴等十二生肖头饰。幼儿戴着自己制作的动物头饰和同伴快乐合影,快乐分享,快乐体验。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不仅活跃了大脑,而且锻炼了动手能力,增进了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审美情趣。

2.民间 美 术 渗透 主 题 区 域 活动 。

在“中国娃”主题活动中,我们创设了益智区,在活动区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许多民族娃娃,目的是让幼儿了解各民族的名称、服饰。在活动中,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的民族情感和团结精神。

在“动物王国”主题活动中,我们创设了美工区,为幼儿提供了“十二生肖”的民间美术作品,分别有绘画的、折纸的、剪纸的,还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半成品材料:蜡光纸张、剪刀、胶棒、画笔等供幼儿做做玩玩。另外,也提供了一些绳子、彩色塑料带、皱纹纸条,幼儿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编织活动。通过活动鼓励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得,提高幼儿对民间美术作品的审美兴趣,让民间美术在幼儿的视野中呈现与发展。

3.民 间 美 术 融 入 幼 儿 餐 后 活动 。

幼儿餐后活动的组织, 是幼儿一日生活中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为了让幼儿在餐后既能得到安静的休息,又能参与一些感兴趣的安静活动, 我们想到了为幼儿提供一些民间美术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动手操作、快乐参与活动。这个餐后活动平台也是幼儿对平时学习民间美术作品的再练习。如:剪纸、折纸、玩泥都是幼儿喜欢的民间美术活动。

4.民间 美 术 带 来 幼 儿 创 作 乐 趣 。

多给幼儿动手机会,让幼儿手脑并用,提高幼儿对民间美术活动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对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为幼儿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尽可能地多开展各种不同的手工操作活动。如:折纸小花蛇、编织五彩鱼、泥塑蜗牛、印染花手帕等,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大胆的创作手法给人无限的遐想。如:在《印染花手帕》活动中,幼儿自由折叠宣纸进行印染,感知一幅有美感的印染作品与折叠方法、蘸颜料的时间长短、蘸颜料的不同力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幼儿看到每次完成的作品呈现出的图案都不同时的兴奋劲,带给了幼儿无比的创作乐趣,民间美术也使幼儿更欢喜和愉悦。

5.民 间 美 术 吸 引 幼 儿 家 长 参 与 。

在幼儿园开展民间美术活动,营造民间美术环境,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共同营造具有强烈美感的教育教学环境。我们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教师、家长、幼儿多方资源整合,在发动、收集、制作活动过程中,民间美术环境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我们还利用家长会、校信通、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幼儿园网站等多种家园沟通途径, 让家长知道并了解我们开展民间美术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与教育有何等意义, 同时吸引家长积极地投入到各项活动之中。如:在庆六一亲子活动“民间美术乐翻天”活动中, 不仅让家长们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到民间美术各个区域的制作中,而且为幼儿园的环境营造增添了很多亮丽之处。

综上所述,让民间美术走进幼儿的活动室,不仅加深了幼儿对民间美术渊源的了解, 使幼儿感受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萌发了幼儿爱的情感,而且使中国的民间美术在幼儿的心中生根、传承、光大。开展民间美术活动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与教师自身的成长, 不仅能够提高教师对幼儿行为的领悟能力,还能够提高教师对的反省能力,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因为幼儿可以在动手动脑学习的基础上, 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逐渐完成知识建构,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创造能力。

摘要:民间美术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民族民间美术是弘扬我国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重要载体。为了帮助幼儿在现代文化氛围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让他们认识并融入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把民间美术渗入到幼儿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以民间工艺美术为教育的切入点,不仅让幼儿学习民间工艺美术中反映出的美术形式和工艺技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习存在于劳动人民身上的那种善良、勤恳、坚韧、乐观和智慧的品格,理解中国劳动人民在苦难重重的生产生活环境中的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要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因此,让民间美术走进幼儿的活动室是正确的选择。

走进福利院作文 篇7

人都到齐后,一班人和家长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福利院。这是一幢四层楼的房子,上方有几个大字:南益福利楼。进入大门,院长来迎接我们,带我们上了二楼,先看了婴儿区的那些小孩。

听院长介绍,我们知道这些孩子都是孤儿。其中,有一个孩子才出生没几天,就被父母装进购物袋里,打了结,丢到了臭水沟里,最后幸好有人发现并报了警,被送到了这里来。在福利院里的许多小孩,都是被父母遗弃的。第一次看到这样,听到这些,我不禁觉得以前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的父母都在我的身边,一直都在关心我,照顾我。自从上了初中,父母就更加辛苦,就像爸爸,在上班之间,还得利用中午时间每天往返单位和家里,为我送饭,在我吃完饭午休后,他再匆匆忙忙回去上班。每天晚上,父母除了忙家务,忙他们的工作,害得忙着帮我检查指导作业。想到这些,我的脸都羞红了,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孝顺父母长辈。

还听院长说,这些小孩很多身患各种疾病,或是身体上有缺陷,但是,他们都很乐观。在后来的表演中,我们一起见识了他们的才艺,见证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他们一起为我们表演了唱歌、跳舞,有个可爱的小孩还主动唱了好几首歌,有的背三字经……他们没有因为自身的疾病或缺陷而自卑,而是勇敢地面对生活,乐观的生活。快乐的与同伴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我被这样的场面深深的感动了,不禁热泪盈眶。

是啊,生活虽然是那么残酷,但是我们依然不要轻易放弃,尽管没有健全的身体,都不自暴自弃,勇敢地接受现实,面对生活里的种种挑战,找出自己的特长,弥补自己的短处,在社会上努力发挥自己的能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出贡献,这样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告诉全世界,我不服输!

走进福利院作文 篇8

爱是分享,爱是陪伴,爱是给予。人渴望温暖,需要关心。可福利院的小孩与老人不能想受这份温馨。8月11是我们小记者走进了萧山福利院,有兴去接触那些可怜的小孩,这些小孩大都是因为自身有疾病、残疾被爸爸、妈妈给遗弃的,就扔在福利院,他们这么小就没有了父母,还要受着病痛的折磨。大家在福利院里都姓萧,过着同一天的生日。

我们组分了个读初二的.小姐姐,与我们一起做烘焙饼干,她的长相与男孩的脸庞差不多,但她有一双玲巧的小手,会炒菜,做家务,烘焙饼干也做的很好。她的脸上始终露着甜美的微笑。福利院里有两位老爷爷,一个80多岁,一个90多岁,他们是抗美援朝的战士,他们的子女也牺牲在战场上,今天我有兴做了一回他们的孙子,给他们送上一份饼干,跟他们聊聊天,由于我们的陪伴,让他们度过了美好的一上午,他们吃着饼干笑得可开心了,其实他们需要爱,需要关心,需要陪伴。

看了他们以后我是多么的幸福,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温馨的家庭,让我无忧无虑的成长。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还老是嫌弃妈妈的唠叨,我要珍惜幸福,好好学习,给福利院的人更多的温暖,多给他们希望。

走进福利院活动策划 篇9

一、引进活动,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曾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 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 会被当成一种礼物来接受。”学生对学习一旦有了兴趣, 那么他们就会快乐、主动地参与学习。在传统教学中, 课堂气氛严肃、沉闷。教师讲, 学生听, 学生的课堂45分钟是“熬”出来的, 更别谈有什么兴趣了。而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动、爱表现。因此在教学中引进活动, 能让学生快乐、自主地学习。任教以来, 我不断加强活动教学意识。现代诗单元教学, 我一反常规, 让每名学生自选一首诗到讲台朗诵。学生的表现欲、自尊心都很强。有了这样的机会, 他们非常珍惜。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都认真地准备着。“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当学生背下这首诗时, 他们对诗的思想感情已领会七八分了, 此时诗歌的内容无须教师过多的讲析, 学生喜欢这种活动教学。为了不扫他们的兴, 现代诗教学完毕, 我干脆来个“诗文朗诵会”。没想到, 一个班级竟有二十几人报名。有的朗诵了朱自清《匆匆》, 有位同学朗诵了徐志摩《再别康桥》。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活动激活了课堂,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引领学生步入文学殿堂。

二、引进活动, 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教学中,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把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毫无保留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灌输下, 机械地重复进行着“剥洋葱”的劳作 (这里的洋葱, 人们把它喻为书本知识) , 洋葱一层一层地剥, 从里到外都是同一种味道。当他们面对剥好的洋葱, 却不知如何去制作一盘盘生活中可以享受的美味“佳肴”。传统教学的课堂必然产生这样的高分低能者。这种教学显然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 要求教师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具有一定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创新型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恰恰离不开实践活动, 近几年的教学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不同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计、安排一些活动。开辩论赛、搞探究性课题……一次次的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知识运用水平,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合作精神;一次次的活动, 使他们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成功的体验, 使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熏陶。

三、引进活动,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传统教学, 教师死抱教材、教参, 授课时照本宣科, 很少触及课外知识, 学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苦读教科书”。在这种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 部分学生课外知识面窄, 文学素养极低。在一些歌手大赛中, 考核歌手的艺术素养时, 歌手常常是基本的文学常识不知道, 著名的诗句也不知道。那种惨状真是不堪入目, 我深感语文教师责任重大。因此, 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 还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走进福利院倡议书 篇10

您好!当我们的孩子在享受温暖舒适的生活时,您是否想起那些孤儿院的孩子们,他们得不到父母的疼爱,却如同含苞待放的花蕾,稚嫩的心却在残缺的人生里承受着正常孩子无法体会的艰辛。当我们对生命满怀感恩与敬畏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行动起来,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关爱,学会感恩;让小爱汇聚成大爱,把乍暖还寒的初春升温为意气盎燃的春天!

为此,我们向全体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开展“学雷锋,献爱心”慰问儿童福利院活动,展现我们XX小学一年178班全体同学关爱贫困儿童的责任感。希望您能伸出一双援助之手,奉献一片无私爱心!爱心的`价值,不在于大小,也许只是一句关怀、一个微笑、一点捐助,就能将温暖的阳光洒进孤残儿童的心灵,就能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就能让这些脆弱的生命绽放如花般的绚丽。

我班将组织部分家长学生志愿者于20XX年3月16日慰问XX儿童福利院。加入我们的行动中吧!让我们的行动,给他人带去内心的温暖,为我们的孩子接受心灵的洗礼,为社会增添一缕爱的阳光!

XX小学X班家长委员会

第一次走进福利院做义工之感想 篇11

以前总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去做些有意义的事,后来发现只要有心去做,就一定能挤出时间。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就是想引出一件事,那就是自己多年的志愿者愿望终于实现,有幸第一次得以参加的志愿者活动——2011年8月13-14日,我生平第一次去了老人福利院。我们志愿者的服务项目是:协助8月12日-14日在赤峰宁城福利院举行的“激情盛会,和谐宁城”文艺节活动。第一次加入志愿者团队,也是第一次穿上鲜艳的红色马甲(志愿者工作服),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么多的第一次,可见其意义非凡………

我想也许很多年以后的我,也不会忘记那个阳光明媚的周六日----2011年8月13日和14日,这两天的太阳都是火热火热的,如同我们每位志愿者那为老人服务的热心肠。在团队领导的带领下,上午9点前赶到了活动现场,很平常的签名报到,与队友们相互问候致意……

当我们怀着期待又有些许紧张的心情走进福利院时,就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奇妙的大家庭带给我们的温暖。我见到了众多的志愿者,一张张年轻的脸孔,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ID,相同的是:一样火热的心。因为我是一名新手, 未免有些茫然,刚开始的我有点不知所措, 心里有些忐忑,不知从何下手,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不知如何与老人沟通,在团队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老人的住所,问候看望了老人。宁城福利院给我的第一印象与我脑海想象的一点也不一样,这里的住房不算很豪华,但也干净整洁。有些楼房相对比较破烂,有一栋看起来则比较高级,可以看出社会、政府对老人们的重视和关心。福利院环境和物质条件都很不错,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确实是老人安享晚年的好地方。然而,在这里,我看到了老人鬓角上的白发、深如刀割的皱纹,真的让我感受到了时光倒流的无情。

经过我们团队领导的介绍和讲解,我才明白,这里不同于敬老院的老人们,这里面住着各种情况的老人:有的老人精神很不好,不过可以自由走动,晒晒太阳;有的老人大概是因为年纪比较大,行动不太方便,偶尔拄着拐杖出来走走;有些老人行动不便,需要坐轮椅生活;有些却手脚不方便……种种情况都有,我们无法想象他们以前经历多少? 一直以来不太会和陌生人交流的我,看到那些老人们的那一刻,让我知道了什么使命和责任、什么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为此刻健全的自己而感到幸福!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该福利院里的社工们,真让我觉得这些社工们都很有爱心和耐心地在照顾着每一位老人的生活起居,禁不住从心底里暗暗敬佩他们,同时也让我有了一种想留在福利院工作的冲动,也许这就是“爱”的源泉在流动吧!在这次的活动中,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其中的一对年轻(夫妇)义工队友,是我们那医院的一名年轻医生,他一连几天都在给那些全身酸痛的老人们做针灸治疗,表情很专注,一边做事一边在陪这些公公婆婆们聊天说笑,并以温和的语气问候着每一位老人:“公公,今天感觉怎么样呢?”、“婆婆,有没有感觉到很疼啊,如果疼的话一定要告诉我喔!”、“阿伯,你是哪里疼呢?”“阿姨,昨天针灸过后,感觉怎么样?今天还有没有疼啊” ,多么真诚的言语!很难想象一个大男孩对老人们如此认真,如此真诚,也许这就是爱心的力量吧,我想这也是支持我们每一位队友坚持下去的力量。还有其他众多的爱心志愿者队友们,个个都捧着一颗火热的心来到这里,从他们身上让我看到了什么叫“真心付出,不求回报”,从他们身上让我感受到了“爱”的真正含义,从他们身上让我理解了 “志愿者”(volunteer)的真正含义和责任感……虽然物质条件也算充足,但他们心灵上依然需要亲人的关怀,需要我们的关爱,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

参加活动的第一天(8月13日),由于缺乏经验的原因,我并没有做太多的事,只是当了几局不太合格的“象棋裁判”(因为本人自己也不会下象棋,只作公正人),同时也让我欣赏了这些前辈们的棋艺,是有收获的,正所谓帮助别人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收获和无限的快乐。第二天(8月14日),是盛会的闭幕式文艺汇演及给获奖者颁奖的系列活动,在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文艺汇演,我看到了老人们的快乐,让他们感受到了“爱”的温暖,我们也无须怀疑,从他们脸上的微笑,便是最好的证明。看到老人脸上由内心发出来的微笑,我在想,已进入古稀的老人们的要求并不高,他们真的很容易满足,也许是洞悉了“知足者常乐”的道理吧,他们开心就是我们最大的安慰!同时我们也从内心深处感到无比欣慰和快乐。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宁城福利院举行的迎亚运“激情盛会,和谐宁城”文艺节活动,在老人们的欢笑声中结束了,但留给我的回忆却是那么的美好,义工志愿者们的爱在这里继续蔓延,温暖了这里的每一位老人,也感动了我们自己。不知不觉就到了“我们说再见” 的时刻,一切就这样落下帷幕。不知道老人们是否会因喧嚣过后的宁静更加感到寂寞?但愿不会!不知道我们走了之后,他们在平时的日子里会不会念叨这些义工志愿者们呢?我想以后有机会我还会走进那个院子。

参加这次的活动回来后, 使我感触颇深,我明白了参加这次的活动,并不是单方面的义工志愿活动,而是在福利院的确是我们年轻人很好的学习的地方,因为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作为90后的我们,对于亲情并没有太深的体会,甚至有些人会认为亲情是与生俱来的,并不需要去奢侈。也从来没有思考过活着的理由就这么简单:活着。平时忙于学习的我,很少有机会接触如此一个年龄段的群体老人,然而这一次的活动却让我的观点彻底发生了改变。让我想起了我们读书年代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帮助老弱病残,使我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源源长流。我在想自己将来老了,会是怎样的情形呢?从这些老人的身上,也许能看到自己的将来。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其实每个人都有残疾,小时候不会走路、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衣服、这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老了,不能走了,不能动了,也需要别人的帮助。那么,这些残疾老人,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帮助,但我想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关爱!对我们而言,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没有今天的努力哪有快乐的明天?帮助的方式有很多,虽然我们不能在经济上帮助这些残疾老人,但我想我会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并会一直坚持做志愿者。

写到这里,我在想我自己,在想我的爸妈,我们每个人都会老,这个是必然发生的。因此,我奉劝朋友们,以后多关心一下自己的家人吧,好好孝顺自己的父母。人生在世,谁都会有老的时候,趁现在还年轻,应该多给老人们一点关爱,就是对自己以后生活的诠释,关爱他人也就是关爱自己。

走进福利院活动策划 篇12

一、“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内涵

“活动单导学”指以活动单为载体, 以导学为方法, 教师的指导为主导, 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由教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达到和谐统一, 使教学效益达到最大化, 是适合现代教育较好的教学模式。

二、“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倡导的“活动”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活动”的不同

1.目的明确

“活动单导学”所倡导的“活动”则超越了单一的“书本世界”, 回归到学生自我的“生活世界”。“活动”的实质就是把“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途径, 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 真正使学习主体化、活动化。

2.组织形式灵活

“活动单导学”所倡导的“活动”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所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建构性的实践活动。教学是以探究、调查、访问、资料收集、操作、演示、实验、交流与讨论、反思、创作、体会等为基础的多样化的活动。“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 而是学生“做”出来的, 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行经验重组的活动。

3.效果明显

“活动单导学”所倡导的“活动”则将教育目的蕴于活动过程之中, 更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能力、责任心以及合作精神等个性品质的培养, 注重学生对过程的主体性体验, 注重活动过程本身对学生的教育价值。

三、“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理念符合现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理念

1.现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要求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方式。不难看出“活动单导学”模式能充分满足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 又能满足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 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现在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 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在现代教学中则显得更为重要。教会学生如何学、怎样思考, 努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是活动单导学模式的主要教学理念, 这与现代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理念有着相似或相同之处。

2.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教学是现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理念的重要核心。我们从“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不难看出,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他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 大部分是通过学生的阅读、讨论、总结等方式来完成教学内容, 始终把学生主动参与放在中心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主动积极参与,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适时地进行总结, 使整个教学模式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 教师的主导地位又得到了充分体现。

3.现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要求做到, 教学要因材施教, 面向全体学生。“活动单导学”模式主要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来完成, 这些学习方式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 让每个学生从中受益, 在整个教学的实施过程, 对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要求更加具体, 学生在学习时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着成功的体验, 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对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四、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在使用“活动单导学”模式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制定学练目标要适当。制定目标时要根据教材内容, 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学练目标, 制定的目标不要过大或过小, 目标太小起不到激励的效果, 目标太大, 容易让学生产生知难而退的畏惧心理, 所以在制定目标时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 另外, 在制定学练目标时还要有一定的层次。

2.活动时的学练内容安排要适宜。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 紧扣学练目标来设计活动学练内容, 学练活动的安排应遵循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的原则。所设计的学练内容要符合运动生理等规律, 符合教学规律。

3.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运用“活动单导学”模式时应以动作思维为主, 强调身体活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不同于文化课的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主要是通过身体活动的学练来增进学生身体健康, 掌握更多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逐步形成体育技能和正确的体育思想以及科学的锻炼方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这是我们在应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时要注意的重要方面。

总之, “活动单导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 “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 是学校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为打造高效课堂而探索出的一条路子, 是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一种理想的教学方式。

摘要:“活动单导学”指以活动单为载体, 以导学为方法, 教师的指导为主导, 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笔者在体育教学中, 灵活运用了“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使体育教学效益达到最大化。

走进社会福利院作文1000字 篇13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和同学们跟随老师和家长去福利院看望了那里的小朋友。这次活动是妈妈跟一位好心的叔叔与于老师一起组织的,同学们积极响应本次活动,班里的好些同学都想去,可是名额有限,总共去了30名。

我们一大早来到福利院,一下车,同学们积极的拿出给小朋友们带的零食,提的提,抱的抱,脸上洋溢着甜美的微笑。妈妈和徐阿姨还特意给福利院的孩子们买了好多保暖衣,天气凉了,我们冷了有妈妈疼,这里的小朋友们可没有,妈妈想的真周到,让福利院的小朋友们也得到了温暖。

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对我们很热情,我们也很遵守秩序,大家排好队在福利院安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二楼活动大厅,大厅里有好几个孩子正在那里玩,看到我们来了他们很高兴。看到这些孩子我心里有点害怕,他们都是残疾儿童,有一个是因嘴巴有缺陷被妈妈舍弃的,还有的是腿有问题不能自己走路的,还有就是先天性的心脏病,被父母遗弃。看到他们,我很难受,这些孩子真可怜,没有爸爸妈妈的`关心和爱护,不知道什么是妈妈的爱,不知道撒娇是什么感觉,更不知道自己有了委屈时妈妈抱是什么滋味。同学们都开始给小朋友们分吃的,那里的小朋友们可高兴了,有个叫小二子的小朋友抱了好多吃的,嘴里叼着,手里拿着,兜里还满满的,生怕一会儿就没吃的了。我想到我们在家有大堆的零食吃,有看不完的书,还不知道珍惜在父母身边的幸福生活,真是太不应该了。福利院有个小姐姐跟我妈妈说话,虽然她说的什么我听不清楚,可是妈妈能听的懂,我妈妈只要站起来她就拽着妈妈不让起来,可见她们多么需要有人来陪伴啊。

跟那里的孩子们一起玩一起交流,不一会儿我们就熟悉了,我们围坐成一圈,家长给我们拍照,福利院的孩子们给我们表演了手语《感恩的心》,好多同学和家长都哭了,我也眼睛湿润了。爸爸妈妈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我们真的应该感恩他们给我们生命,还有他们的养育之恩。福利院的孩子真的太棒了,没想到他们身体残疾却很聪明,还能背过好多古诗。当然我们也表现了节目,我跟几个同学演唱了歌曲,小朋友们都很喜欢,高兴的为我们鼓掌。此次活动还有一些青年志愿者也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时间过得真快,到了该离开的时间了,我们都舍不得离开他们,他们也舍不得我们,我们手拉着手,大家一起合影留念。我们发自内心的祝福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我们都有爸爸妈妈的疼爱,时刻被幸福环绕,更应该比那些小朋友们更知道努力学习,更懂得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

福利院活动策划书 篇14

主办单位:教育科学学院

承办单位:教科院青协

策划人:王娟娟

一、活动背景:

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能看到欢歌笑语的小朋友。但是,在看到他们愉快身影的同时,你是否想到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小朋友,他们失去父爱母爱,同外界失去应有的交流。他们就是来自焦作市福利院的小朋友。他们不仅需要社会的帮助,更需要的是一个充满回忆的童年。

二、活动主题:

“关爱儿童健康成长”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使同学增加爱心,懂得关心他人,通过这次活动给福利院儿童留下美好的回忆,增强个人服务意识,增加个人帮抚能力,懂得服务他

人。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服务意思和奉献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希望我们能尽一份绵绵的微薄之力,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能享受正常儿童的多彩世界,感受到我们的爱。

四、活动时间:

2012年4月10日下午两点半

五、活动地点

焦作市儿童福利院

六、活动准备:

旗帜、相机、志愿者帽子和胸牌

七、活动开展流程:

(一)前期准备:

1、由院青协负责人联系儿童福利院负责人,商讨和安排具体事项。

2、宣传部干事组织共九名成员,一名队长。

3、活动开始前,向个成员说明活动所需要求。

(二)活动期间:

1、先做一些福利院要求的工作。

2、在与儿童互动时间里,首先互相认识一下对方,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

3、带着孩子们做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对他们进行积极地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

4、离开时将卫生打扫干净,有秩序的回校。

(三)后期工作:

撰写活动总结和新闻稿,及时的总结本次活动的经验教训。

八、活动注意事项:

1、本次参加活动人员不超过十五人,且必须全为健康人员;

2、在本次活动中,参加人员不可在福利院内胡乱喧哗,不可随意走动与捣乱;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须按照福利院要求进行工作。

3、活动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形象对儿童的影响。

4、在前往目的地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组织好队伍,有秩序的前行。活动结束后,人员不得随意走动,应由负责人组织带领返回学校

走进福利院活动策划 篇15

所谓“同课异构”, 就是同一教学内容由几个教师接连上课或是由一位教师连续上几次采取不同的方式上课。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如何理解新课程、把握新教材、实施新教法, 是所有幼儿园面临的问题, 更是园本教研急需解决的问题。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幼儿园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另外, 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是否与当今的教学理念相辅相成?中青年教师能否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 尽快使自己拥有驾驭新教学理念的能力?这些问题都是必须值得我们进行关注和研究的。

二、情景描述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 借乐清市幼儿教师优质课评比的东风, 我园开展以幼儿绘本活动教学为试点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园的“同课异构”针对同一教材内容, 由不同参赛教师去设计、构思, 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实践的教研活动形式。

我们根据绘本教学的特点, 选择了孩子们熟悉的故事《猴子学样》, 由三位老师组织教学, 上课的老师将故事内容以绘本的形式展示给孩子。

三、案例分析

1. 寻求异中求同的教学目标

王夏:

(1) 能按大书内容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 并大胆想象故事的发展过程。

(2) 指导猴子爱模仿的特点, 喜欢模仿动作, 感知伸出、脱下、搔首等动词。

(3) 初步了解生活中自身模仿对他人的影响。

林素艳:

(1) 学会有序地观察画面, 了解猴子的习性, 理解卖帽子人与猴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2) 通过观察画面, 学习大胆地表达出事情发生、发展的有趣过程。

(3) 乐意与同伴一起表演《猴子学样》的故事。

石晓红:

(1) 理解故事内容, 并让幼儿了解猴子爱模仿的特点。

(2) 在轻松、诙谐的气氛中, 引导幼儿分辨是非, 哪些可以模仿, 哪些不能模仿。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处理, 我们比较深刻地感知了同课异构的本质———同中有异, 异中求同。三个活动都提出了不同的教学目标, 而且根据幼儿的特点、根据自身教学风格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案。而这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案都是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从而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2. 创设不同情境,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三个活动都采用了创设情境作为引入和探究新知的载体。通过情境的创设, 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过程。

王老师创设了音乐情景剧。让幼儿在情景剧中感知猴子的特点, 然后教师引导提问:猴子猴孙们到哪里去了?这问题情境的创设立即引起了幼儿的好奇。将孩子的注意力迅速高度集中, 个个跃跃欲试。通过大家的回答和教师的引导不知不觉进入新活动的学习, 自然流畅。

林老师则根据日常活动的组织, 用“请你找我这样做”的组织形式, 将幼儿的思路不知不觉地带入新活动中去, 并理解了什么是学习的含义, 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展了活动。

石老师则创设“照镜子”这一生活情境, 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学样的概念, 轻松自然地将活动引入, 让孩子感到亲切。

3. 应用相同的教学情境, 寻找不同的教学设计

不同的教学设计, 阐述着不同的教学理念, 收获着不同的教学效果。

王老师在新教故事这一环节, 利用提问———实践———再提问———再实践来学习新故事, 并让幼儿大胆想象故事的发展过程, 结合故事学习汉字———挑着、睡着、抬头、伸手、搔脑袋、又叫又跳、扔、赶快等。利用变身模仿来结束活动。

林老师则利用分段来学习新故事的情节变化, 结合大师完整讲述故事。让幼儿有先分后总的经验铺垫, 最后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达到了高潮。大家争先恐后, 迫不及待要求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 孩子们的语言、动作都有极强的创造性和现场发挥, 进一步深化了故事。

石老师则采用边讲故事边与幼儿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方式来让幼儿理解故事的情节, 最后也回到幼儿的生活中去, 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选择什么能模仿, 什么不能模仿。整个活动设计来自于幼儿的生活, 体现了新纲要的理念。

4. 渗透相同的教学方法, 发挥不同的作用

三位老师在新知探究环节中, 都采取了启发式、推理式、互动式等多种引导方法, 不断设疑提问,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让幼儿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中增长才智、体验成功, 构建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但是, 相同的教学方法在三个活动中起到的具体作用却不尽相同。在王老师的活动中, 启发式、推理式安排在出示每一张画面之后, 让幼儿通过观察, 进一步深入感知画面之间的联系, 推理出猴子学样的深层意思。

林老师在活动中考虑到有些图不能全面反映情节发展, 用启发示提问引起幼儿的思考及表演来让孩子进行模仿去突破重点、难点。

在石老师的活动中, 启发式、推理式安排在幼儿已经初步得出学样的概念之后, 主要起到的是验证以及检验幼儿对学样概念的掌握程度的作用, 作为参与听课的教师, 也从这两堂课中品出了“同”与“异”, 使之成为一面镜子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5. 评价反思, 形成资源

执教教师个人反思, 再次调整教学设计。由参与听课的老师写出同课异构教学案例, 执教教师写出教学反思。将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和教学绘本汇总形成教研组的教学资源。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 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探讨教学的艺术, 交流彼此的经验, 共享成功的喜悦。或者, 为某个未解问题冥思苦想, 食不甘味。多维的角度, 迥异的风格, 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 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 整体提升了我园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 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反思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 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 可以长善救失, 取长补短, 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1. 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形成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对教师个体而言有着比一般教研方式更多的压力。在压力的促使下, 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产生了变化, 大家知道要尽己所能, 精心备课, “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 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 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 彰显教师教学个性, 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 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开展这样的活动可以促使教师去学习、思考、探究, 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 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

2. 有利于促进园本教研发展

上一篇:开学典礼领导讲话稿下一篇:导师给学生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