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宝宝》大班教学反思

2024-12-05

《传宝宝》大班教学反思(精选5篇)

《传宝宝》大班教学反思 篇1

今天上午的第三个活动是体育游戏:《传宝宝》主要是让幼儿练习在传递中扭转身体。

我把孩子们分成五组。每一组一个宝宝。宝宝的名称分别是:小猪宝宝、小猫宝宝、小狗宝宝、小兔宝宝还有小熊宝宝。我说了游戏方法和规则。先让孩子们自由练习一编。然后进行比赛。我告诉孩子得胜的一队有奖花。当我哨子吹响的时候,孩子们开始了紧张的比赛。我则随时提醒走神的孩子。并在旁助威加油。一会儿,小熊组的江洁过来说老师我们传好了,我说:“可能吗?你们偷懒了吗?”因为五组同时进行的,我没有特别注意细节。还有平时无论做什么,小熊组的表现一直是最差的。所以我怎么也不敢相信他们组得胜了。我说:“那我们再来一次吧”。这一次我特意注意了他们一组,发现他们的动作真的很快,组内小朋友配合很好。

而且有几个嘴里在喊:“快点快点”。最后还是他们第一名。我真是意想不到激动。我集中孩子们表扬了小熊组今天的表现。当吃中饭时,程老师过来看见小熊组的孩子都贴着奖花时,她那琢磨不透的表情我一看就知道她要说什么。我把经过说给了她听。是啊!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优秀的一面。老师不能用偏激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不然会抹杀孩子的自尊和兴趣。

《传宝宝》大班教学反思 篇2

【设计特色】创设“生字宝宝春游记”这样的故事情境, 引领孩子以读为本、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学习字词句。

【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第28课《小伙伴》一课是以春游为题材的课文, 文中写了同学玛莎在春游时弄丢了背包后, 四个小伙伴从不同方面表示了关心。教学中, 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感悟懂得: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这个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 文字浅显易懂, 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餐、丢、矿、糟糕、粗、概、共、汽、记、保、管、夹”13个生字;会写“问、伙”2个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字词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2) 明白生字宝宝就藏在我们的生活中,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 就一定能认识更多的生字。

【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 会写“问、伙”2个字。

2.结合生活实际, 让学生明白生字宝宝就藏在我们的生活中,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 就一定能认识更多的生字。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识字, 在读中强化对新词的感悟和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黑板上先写好课题《小伙伴》)

1.师:同学们, 我们在一起学习、玩耍快一年了, 大家都已经是亲密的小伙伴了 (师手指点题) 。大家说说, 在春天里, 小伙伴们最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什么活动? (预设:春游!) 今天, 老师就带一群“小宝宝”去春游, 我想请你们来当当小老师, 带着他们去游玩好吗? (好!)

2.师:今天要去春游的小宝宝啊, 就是这些“生字宝宝” (课件出示:“生字宝宝春游记”和不带拼音的生字) 。请小老师们带着“生字宝宝”出发吧!

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1.师 (课件出示大巴图及自读要求) :生字宝宝们坐上了春游大巴车, 大巴车开到了我们的语文书上, 请小老师们自由读课文, 一定要读准字音, 不添字、不漏字。如果叫错他们的名字, 他们会生气的哦!边读边把“生字宝宝”画出来, 生字宝宝要多读几遍。

2.师:都读完了吗? (读完了) 把生字宝宝都找出来了吗? (找出来了)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旅行社给每个生字宝宝发了一顶带有他们名字的帽子 (声调) 。下面就请小老师来给生字宝宝点名, 大家要记住每个生字宝宝的名字哦。 (指名拼读生字:每个字一个人读) 这几个小老师真棒, 每个生字宝宝的名字都念对了, 掌声鼓励他们。

3.师:我想请四个小老师分行带读生字宝宝的名字, 谁来? (指四个学生带读四行生字) 所有的小老师都读得很好, 掌声鼓励自己。

4.在这些生字宝宝里, 有哪些生字宝宝的读音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指名说) 生字宝宝太多, 不如我们来给他们分分类吧!让他们分组排不容易念错。 (课件出示:平舌音、前鼻音、后鼻音) 我们把生字宝宝分成四组, 平舌音一组, 前鼻音一组, 后鼻音一组, 剩下的为一组, 谁来分?

在此老师要提醒大家, 这个“夹”字是个多音字, 它还可以读“jiá”, 比如:夹被、夹裤, 指两层的衣物;还有“gā”, 夹肢窝。但只要指从两面控制一样东西的, 就都读“jiā”, 如:夹菜。

5.糟糕了, 生字宝宝们好调皮, 竟然把帽子给弄丢了, 小老师们, 你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能) 那就请大家一起来念一念他们的名字。 (齐读去拼音的生字) 大家一起读读得很好, 自己读能行吗? (开火车读)

6.读得真好。哇!大家看, (课件出示游乐场的小火车图, 每节火车车厢放一个生字) 我们来到了游乐场, 生字宝宝们坐上了小火车, 可是顺序全乱了, 我们赶紧来点名, 别把他们弄丢了。 (指名读打乱顺序的生字)

7.生字宝宝还想问问小老师们, 除了“猜字谜”, 你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记住他们?你来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哪个字? (指名说, 并用课件出示相应的字)

(1) “加一加”。哪些生字宝宝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记? (指名:“汽”字, 你来给它组个词吧!)

(2) 除了常用的“加一加”以外, 其实还有很多的记字方法, 比如“拆部件”。像这个“餐”字, 它的笔划多, 我们就可以用“拆部件”的方法记住它。 (指导记“餐”字:因为它跟粮食有关, 所以是“食”字底;左上方是一竖一行加个“夕”字, 右上是一个“又”字。注意“又”字的最后一笔不是“捺”, 是“点”)

(3) 除了“拆部件”, 我们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字。比如这个“绞丝旁”的“纪律”的“纪”字, 换成“言字旁”就是“记住”的“记”。

【设计意图】在玩中学, 突出重点。以“玩游戏”的形式为主, 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以多种游戏形式学习去拼音的字, 既快乐又让生字学习达到边学边巩固的效果。

8.天哪!只顾说话, 忘记管生字宝宝了。生字宝宝们跑到大街上去了。小老师们, 大家赶紧睁大眼睛把他们找出来吧! (生活中识字, 指名找生字, 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相关物品图) 谁躲在横幅上? (共、汽) 谁躲在宣传单中? (餐) 谁躲在海报里? (矿) 谁躲到包装盒上面去了? (粗) 谁藏在报纸里了? (管)

9.师过渡:哇!你们真是火眼金睛啊!我这个大老师越来越佩服你们了, 掌声鼓励一下自己吧!看来生字宝宝喜欢藏在我们的生活中,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 就一定能认出它们并通过小小的生字宝宝学到更多的知识。

【设计意图】创设“生字宝宝上街”的情境, 突破难点。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明白生字宝宝就藏在我们的生活中,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 就一定能认出它们, 并通过小小的生字宝宝学到更多的知识。

10.看, 我们来到了公园里, 生字宝宝们竟然找到了他们自己的小伙伴 (词组) 。生字宝宝们说想让小老师们分男女生来念念他们的名字, 看男老师念得好听还是女老师念得好听?愿意吗? (愿意) 那就女士优先吧! (分男女生读词)

11.好像女生读得更好些哦。生字宝宝说:请男老师们掌声鼓励女老师!还想读吗? (想) 那我们就开火车来读一读吧! (指两列火车读生字词)

12.呀!生字宝宝带着他的小伙伴跳到了句子里, 他们说了, 只要小老师们注意句子里的标点符号, 读出感情, 他们就会出来。我们一定要把他们读出来, 谁来读一读?你觉得自己能读好哪句就读哪句。 (课件出示2句话, 指名读句子)

(1) 维加一边大口地吃着面包, 一边说:“真糟糕!离回到家还有好长时间呢!”

(2) 安娜说:“你把背包丢在哪儿了?真粗心!”还有谁觉得自己能读得更好的? (赛读, 指导读出疑问、感叹)

三、指导写字

师:春游活动要结束了, 生字宝宝给你们写了一封信:小老师们, 你们真的很厉害, 知道的东西真多, 我们非常喜欢今天的春游活动, 谢谢你们!我们要回家了, 再见!

我们也跟生字宝宝们说再见吧! (拜拜!)

师:糟糕了, 怎么还有两个生字宝宝藏在田字格里啊? (师用手掩耳假装在听生字宝宝说话) 哦, 原来他们两个想看小老师们写他们的名字, 他们觉得大家写得好就会回家的, 那我们就一起来写写吧!

1.指导写“问”字。先来看“问”字, 观察“问”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然后说说“问”字是什么结构? (半包围结构) 写“问”字最要注意哪一笔? (“点”) 边说笔顺笔画边书空 (一笔点, 二笔竖……) 。

2.指导写“伙”字。观察“伙”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伙”字是什么结构? (左右结构) 写左右结构的字最要注意的是什么? (左窄右宽) 边说笔顺笔画边书空 (一笔撇, 二笔竖……) 。

3.让学生自主书写“问”“伙”。

《传宝宝》大班教学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蜡笔简单勾勒出物体的形象。

2.尝试在湿画法中用盐进行作画,感受其所产生的奇妙的肌理效果。

3.体验玩色的乐趣。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排笔、大号水粉笔、水粉颜料、盐、纸、盛水桶、抹布、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夏天到了,许多宝宝都出来做游戏了。猜猜会有谁呢?(启发幼儿自由想象)

2.师:你想和哪个宝宝玩,就把它画出来吧!

教师巡回指导,找出画的好的作品作范例。

(二)讲解示范。

老师出示范画(已有一个简单的蜡笔画形象):我也找到了一个饮料宝宝做朋友。瞧它玩得多开心呀!

l.师:宝宝们玩得真开心。可是天气太热了,宝宝们全身都是汗,我们一起帮它们洗个凉水澡吧。(用排笔蘸清水打湿画纸。)

2.师:洗完澡可得赶紧穿上衣服。想一想,你准备给它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动作要快,不然宝宝会着凉的!(上色。请一幼儿和老师一起上色)

3.师:为了让宝宝更舒服些,我们最后再给它撒点“爽身粉”吧!(撒盐法)

要求:用三个手指抓少量的盐,均匀地撒在画面上。

a.“爽身粉”是什么呀?(盐)

b.原来我们平时厨房里用的盐也可以拿来作画。这种用盐作画的方法就叫撒盐法。

4.师:那撒盐法的效果是怎样的呢?会发生什么事儿呢?画面干了以后就可以看出来了。

师展示另一幅已完成的撒盐画,引导幼儿观察。“盐撒过的地方有什么变化?像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盐会吸收水分,留下像雪花、蒲公英状的痕迹)

(三)幼儿创作,师巡回指导。

1.正确使用排笔,控制好水分。

2.上色动作快,注意色彩的衔接。

3.撒盐要均匀且量少。

(四)欣赏交流作品。

把幼儿作品平铺在一块大垫子上展示。请幼儿说说喜欢哪个宝宝?为什么?

(五)结束。

师:让宝宝们睡个觉,休息一下吧。我们也要到教室里去给小手洗个澡了!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活动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美术活动要重在引导。以前绘画的形式都是比较枯燥,孩子们的学习也相对呆板。其实,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重在学会多少技能,更多的是要让幼儿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真正地懂得创造美。

《传宝宝》大班教学反思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在新《纲要》中的艺术领域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感,体验成就感,本班为大班幼儿,他们已经建立起初步的美感,对于画面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水平,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技能、技巧,对于各种物体的形态掌握较好。本次活动我们的目标是运用颜料勾勒的形式让孩子感受线与面的组合效果,同时让大班的孩子在蛋宝宝身上画出各种有趣的图画,让大班的孩子根据蛋宝宝的颜色设计发型和服装。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大胆想像并学会在蛋壳作画,体验制作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通过幼儿参与实践,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与同伴合作能力。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3、学习欣赏同伴的作品并说赞赏别人的话。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够在蛋壳上作画。

活动难点:能够通过欣赏,寻找画中美的因素,并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体现出来。

活动准备

抽空蛋液的蛋壳、水彩、画笔。双面胶、彩色纸、毛线、剪刀等材料。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教师今天带来个盒子,你们猜猜里面装的什么?(幼儿自由发挥)哇!原来是蛋壳宝宝啊!

师;你们喜欢吗?想学吗?今天我们就来做蛋壳宝宝,看谁做得最漂亮。

二、制作蛋壳宝宝(先学)

1、老师把蛋壳宝宝学具发到各组,让幼儿观看宝宝的样子,都用什么材料,2、让幼儿说一说做蛋壳宝宝都用到了哪些材料?(幼儿抢着说)看说得好,就奖励他一个笑脸。

3、让幼儿说一说你喜欢画什么样的宝宝?(衣服头饰等)

4、教师把材料发到各组。

5、幼儿自由作画。不能独立完成的,小组伙伴可以帮助他完成。

6、教师行间巡视,掌握幼儿作画情况。

三、欣赏画(后教)

1、幼儿把做好的蛋壳宝宝放在桌子上。

2、比一比,说一说

各小组看一看谁做的最漂亮,选三个漂亮的宝宝放到讲台上。

3、让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被选上的小朋友到前面说一说自己作品制作过程。其他小朋友评一评。

4、教师指导:

(1)用蛋壳作画,要用水彩笔把图案在蛋壳上画好,画漂亮。

(2)彩纸的颜色要选好。选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3)衣服、头发等一定要粘住。

(4)蛋壳的口要封好。

四、帮助同组的小朋友修改作品。

课后反思

本此活动所设计的:“蛋壳宝宝”比较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内容简单易学比较吸引幼儿。活动中幼儿非常愉悦,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很是好奇,同时表现出很愿意参与活动中来,活动中也渗透了些废物利用的教育,同时也教育幼儿在生活中要做个有细心的人。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小心翼翼,就怕一不小心会将蛋壳捏碎,大家认真的、仔细的在蛋壳上进行创作,一件件作品就在孩子们手中诞生了。从而使幼儿在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中掌握相应的技能,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有的幼儿不会画图,有的水彩笔不下水,也有的幼儿剪刀不好使。这是老师课前准备做的不好。希望老师给出建议和指导,使我在今后幼教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传宝宝》大班教学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蔬菜及其特定的切面。

2、在活动中尝试形状与色彩的选择搭配,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对美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2、各种蔬菜及其切片、小刀。颜料、毛笔、图画纸、废报纸、抹布。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来看一看这些画是拿什么来画的?

二、播放课件,请幼儿欣赏作品。

1、师:画看完了,现在我就要请小朋友来告诉我这些画是拿什么来画的?(如幼儿回答不出,由老师引出。)

2、师:小朋友的眼睛真亮,一眼看出来了。现在我们也来试试吧!

3、老师出示一些常见蔬菜。

师:这些蔬菜的名字叫什么?“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青菜、辣椒、茄子、大蒜……)

师:这些蔬菜有什么用处?(可以吃,有很多营养。)

4、师:对了,这些蔬菜可以吃的,不过除了可以吃以外老师还发现它们可以用来画画呢!你们想看吗?

5、老师边讲解边示范。

师:现在老师把这棵青菜的根部用刀切下来,小朋友如果要切的话就要请大人来帮忙。你们看,这个切面是什么样子的?(像一朵花。)

师:是啊,它多像一多花呀!现在我们轻轻的在上面涂一层颜料,然后往纸上一按,瞧,一朵画就出来了。

师:现在,老师把这个大蒜切开来,然后在上面轻轻的涂上绿色,在这朵画的周围按一下,瞧,叶子出来了。

师:接下来,我要请小朋友也上来试试了。

老师请个别小朋友上来演示,对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师:老师知道现在所有的小朋友都想来试试用蔬菜是怎么画画的了,所以我为每个人都准备好了材料。不过先别急,听完老师的要求你的画会变得更漂亮。首先我们在涂颜料的时候,毛笔上蘸的颜料不要太多,毛笔在杯子上刮一下,然后均匀地涂在蔬菜的切面上。其次,如果你要在涂过绿色的切面上要涂红色了,那么就先在旧报纸上把绿色擦掉,然后再涂红色,这样画出来的红色才漂亮。等会儿请小朋友到后面找个空的位子开始动手,不过,当你听到老师的铃鼓声就马上拿好你的作品回到自己的座位。听清楚了吗?

幼儿作画,教师个别指导。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作品,喜欢和别人交流。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那些其他的蔬菜或水果来画画。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注重的是孩子对用蔬菜绘画的奇特感受,注重的是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当然,类似的活动也应注意对孩子技能的培养、操作习惯的培养等,这些也可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如区域游戏等,小组指导要比集体指导更为有效。技能水平提高了,在开展类似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孩子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力,充分体验艺术活动带来的各种乐趣了。

上一篇:中国保险业发展历程下一篇: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作文600字_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