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等效平衡难题(共5篇)
高二化学等效平衡难题 篇1
高二化学《化学等效平衡的突破》学案
分析
一、等效平衡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同一可逆应,只要起始时加人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同,而达到平衡时,同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这样的平衡称为等效平衡。
二、等效平衡问题的类型
根据反应条件以及可逆反应的特点,可将等效平衡问题分成三类:
1.定温、定容条件下,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
解题要领:此种条件下,只要改变起始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若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2.定温、定容条件下,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可逆反应
解题要领:此条件下,只要换算到同一半边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等,则两平衡等效。
3.定温、定压条件下,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任意型的可逆反应
解题要领:此条件下,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到同一半边后,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等,则两平衡等效。
三、三类等效平衡的比较:
等效类型IIIIII 条件恒温、恒容恒温、恒容恒温、恒压
起始投料换算为方程式同一边物质,其“量”相同换算为方程式同一边物质,其“量”符合同一比例换算为方程式同一边物质,其“量”符合同一比例
对反应的要求任何可逆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任何可逆反应 平衡特点质量分数w%相同相同相同
浓度c相同成比例相同(气体)
物质的量n相同成比例成比例
四巩固练习:
1、(恒温恒容)在450℃、101Pa条件下,可逆反应:2So2+o22So3由以下三种情况建立平衡:
①2摩So2+1摩o2→平衡Ⅰ②2摩So3→平衡Ⅱ
③a摩So2+b摩o2+c摩So3→平衡Ⅲ
问:(1)前两种反应①和②达到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是否相等?
(2)若③达到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①相同,则a,b,c应满足什么条件?
2、某恒温恒压下,向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升A和2升B,发生如下反应:3A+2Bxc+yD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百分比为m%,若维持温度,压强不变,将0.6升A,0.4升B、4升c、0.8升D作为起始物质充入密闭容器内,则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百分比仍为m%,则x=,y=。
3、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A和1molB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amol/L。
(1)当n=2时,请分析下列情况下达平衡后c的浓度(用“>”、“<”、“=”填空)。
①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1molA和1molB时,c的平衡浓度___________amol/L;
②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2molc,c的平衡浓度____________amol/L;
③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3molA和3molB时,c的平衡浓度____________amol/L;
④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2molB和2molc时,c的平衡浓度____________amol/L;
⑤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3molA、1molB和1molc时,c的平衡浓度_______________amol/L;
⑥恒温、恒压条件下加入6molA和2molB时,c的平衡浓度___________amol/L;
⑦恒温、恒压条件下加入3molA、1molB和3molc时,c的平衡浓度___________amol/L;
⑧恒温、恒压条件下加入3molc,c的平衡浓度____________amol/L(2)当n=5时
①如恒温、恒容条件下要使c的平衡浓度仍为amol/L,当加入1molA
时,应加入
B____________mol,c___________mol;
②如起始加入xmolA、ymolB和zmolc,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要使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amol/L,x、y、z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要使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amol/L,当x=0、y=0时,z__________,x、y、z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③加入6molA、2molB,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_;
④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1.5molA、0.5molB,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
⑤恒温、恒压条件下加入0.2molB,平衡时要使c的浓度仍为amol/L,应加入A_____________mol.(3)当n=4时,①加入6molA、2molB,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
②加入1.5molA、0.5molB,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_;
③加入2molc,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_。
高二化学等效平衡难题 篇2
化学平衡研究的是可逆反应进行的方向和程度问题。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 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当一个可逆反应表示为:mA+nB?p C+qD无论该反应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 在一定的温度下达到平衡, 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遵循质量作用定律:在一定的温度下,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 生成物以反应分子数为乘幂的浓度的乘积与反应物以反应分子数为乘幂的浓度的乘积之比值是一个常数, 可表示为:KC= (CC P×CDq) / (CAm×CBn) 。
二、等效平衡的表现形式
一个可逆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下, 只是起始加入情况不同, 但达到平衡后, 任何相同组分的分数 (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 均相同, 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等效平衡的建立, 只是与条件 (如浓度、温度、压强) 有关, 而与途径无关。建立平衡的途径有4条: (1) 从正向进行; (2) 从逆向进行; (3) 从中间的某状态下建立; (4) 反应物的分批加入。等效平衡分为如下三类:
(一) 全等平衡。
同一可逆反应, 在相同的条件下, 从不同的投料开始, 分别达到平衡后, 在平衡混合物中相同体积内各对应组分的物质的量均对应相等。确定能否形成全等平衡, 在给定的温度、体积恒定的条件下, 各起始反应物分别按化学方程式的计量关系, 折算成同一方向的反应物, 若折算出的结果出现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对应相等, 则它们建立的平衡就成为全等平衡。
(二) 等效平衡。
由不同起点开始的同一可逆反应, 分别达到平衡后, 相同的温压下, 平衡混合物中各对应组分的浓度对应相等, 这样的平衡则互称为等效平衡。通常在T、P恒定的条件下, 各起始混合物中不含与反应无关的物质, 且若将各起始混合物分别按方程式中的计量关系折算成同一方向的反应物后, 各对应组分的浓度对应相等或物质的量对应成正比, 这样分别建立的平衡为等效平衡。例如, 某温度下, 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 反应2A (g) +B (g) ?2C (g) 达到平衡时, 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与压强不变, 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 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 :a.均减半b.均加倍c.均增加1mol d.均减少1mol
(三) 相似平衡。
不同起点的同一可逆反应, 分别达到平衡后, 温度相同, 平衡混合物中各对应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 (或气体的体积分数) 对应相等。这样的平衡互为相似平衡。这种情况只出现在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反应。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 各起始混合物中不含与反应无关的物质, 且各起始混合物按方程式折算成同一方向的反应物质, 各对应组分的物质的量成比例, 这样虽然途径不同, 但最终建立相似平衡。
三、等效平衡的规律与解题策略
通常对不同的起始状态, 假定反应达到平衡后与基准平衡 (原平衡) 比较规律如下: (一)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之和不等的可逆反应, 恒温、恒容投料相同, 或恒温恒压投料成比例, 即为等效平衡。 (二)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之和相等的可逆反应, 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两种情况下都投料成比例, 即为等效平衡。
笔者在教学的实践中为尽可能地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总结出十六字口诀:变积恒容, 等料等效;其余平衡, 等比等效。简洁明快, 在解题的实际运用中简便易记。
摘要:本文从化学平衡建立的本质着手, 对化学平衡中的不同表现形式的等效问题进行较全面的分析, 总结出其内在规律, 并探讨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解题方法。
浅析化学平衡中的等效平衡 篇3
【关键词】等效平衡 规律 应用
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每年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但由于其内容较抽象,命题也往往比较灵活,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往往陷入迷茫,解题时也顾此失彼。因此化学平衡成为了学生学习化学中的一个难点,如何来突破这个难点呢?本人认为关键在于以下两点:一是掌握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二是建立等效平衡观念。下面就重点谈谈等效平衡。
一、什么是等效平衡
所谓等效平衡就是指可逆反应从两个不同的起始状态开始,达到平衡时两个体系中对应组分的百分含量均相同,这两个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那么如何才能达到等效平衡呢?一般认为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可逆反应可达到等效平衡:
1. 在定温定容时,对于所有的可逆反应若起始加入情况不同,但转化为反应方程式同一边物质后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均相同,则可达到等效平衡。
2. 在定温定压时,对于所有的可逆反应若起始加入不同,但转化为方程式同一边物质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则可达到等效平衡。
3. 在定温定容时,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若起始加入情况不同,但转化为反应方程式同一边物质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则可达到等效平衡。
二、等效平衡的建立和特征
条件:两反应体系的温度、容积(或温度、压强)完全相同,且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量也必须相等(或对应成比例)。
特征:由同一可逆反应建立的两个气态化学平衡体系,外界条件温度压强(或温度容积)完全相同,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百分含量对应相等(或各物质的量对应相等)。
三、等效平衡规律
1. 无论在恒温、恒压(或恒温、恒容),只要起始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平衡时,每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百分含量都对应相同,即两平衡完全相同,是等同平衡。
2. 恒温、恒压下,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平衡时每种物质的百分含量对应相同,物质的量等倍数地增大或减小。
3. 恒温、恒容下:①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与原平衡相同,两平衡等效。平衡时每种物质的百分含量对应相同,物质的量等倍数的增大或减小。②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通过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同。
四、等效平衡应用及举例
先看条件:若为定温定压则只需转化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即可判定等效平衡;若为定温定容,则看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也只需转化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即可达到等效平衡;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则必须转化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才能达到等效平衡。
【例】恒温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3B(g)= 2C(g)
(1)若容器的容积可变,反应在恒压下进行。开始时放入物为1 mol A和3mol B(记为反应甲),结果到达平衡后,生成了a mol C,且C在平衡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为ε。若开始时放入0. 5 mol A,x mol B和y mol C(记为反应乙),到达平衡后要使C在平衡混合中的体积仍为ε(A、B的体积分数也对应相等,下同)则x=___,y=___,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是a的__倍。
(2)若容器的容积恒定,开始时放入1mol A和3 mol B(记为反应丙),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也为ε,则容器的容积比反应甲的起始体积___(选填 “大”“小”“相等”)。若开始时放入物是0. 5 mol A,w mol B,z mol C(记为反应丁),达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ε,则w =__,z = __。
解析:首先根据化学方程式,把投料中的生成物假设完全发生逆反应而转化成反应物,并与直接投入的同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相加,作为该反应物的起始量。这一步简称之谓“转并”。然后对不同次投料经“转并”后的“起始量”进行比较,得出是否“等效”的结论。规律是:
对恒压容器(容积可变),只要两次投料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则平衡混合物的百分组成也相同。但这种“等效”的两平衡体系,混合物的总量并不相同,平衡总物质的量之比等于起始物质的量之比。
对恒容容器,则要求两次投料(转并后)完全相同才能使平衡态时混合物的百分组成相同。这时两平衡体系的总物质的量也相等。
本题(1)是恒压容器,为使反应甲、乙的投料比例相等,即乙的投料要符合n(A)∶n(B)= 1∶3,x应该取1. 5 mol,而y可以是任意值。反应乙的投料总量(转并后)是反应甲的(y+1)/2倍,故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是a的(y+1)/2倍。本题(2)是恒容反应。由题可知,反应丙的平衡态与反应甲的平衡态完全相同,所以丙的容积应与甲的平衡体积相同。由于甲的容积在反应过程中是减小的,平衡时最小,故反应前比丙的容积大。反应丁的平衡和反应丙的平衡是恒容下的等效平衡,必符合投料(经转并后)完全相同的条件。故有n(z)=1 mol, n(w) = 1.5 mol 答案:(1) x=1.5 mol,y = 任意摩,一定范围,(y+1)/2 (2) 小,w = 1.5 mol ,z = 1 mol
高二化学等效平衡难题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过程,认识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并能初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硫酸铜晶体结晶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可逆过程与平衡状态的建立及特征,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素养。教学重点、难点:1.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过程。
2.认识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并能初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教学过程:
引入:有些化学反应如NaOH与HCl反应,反应极为完全,而我们也接触过一些反应,如氮气与氢气反应,SO2与O2反应等可逆反应,反应是不能进行到底的,因此,研究化学反应,不仅要了解反应的方向性,还要关注反应进行的限度,事实上,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都是难以进行到底的,都属于可逆反应。复习:
一、可逆反应
1、定义:在同一反应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正反应:从左到右进行的反应 逆反应:从右到左进行的反应
注意:①正反应和逆反应发生的条件相同;
②可逆反应是有限度的,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反应物、生成物共同存在。③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
”连接而不用“===”号
。交流与讨论:P47 结论:随着时间的变化,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逐渐增大,同时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此时,可逆反应达到最大限度,反应达化学平衡状态。
二、化学平衡的状态
1、化学平衡状态: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它是可逆反应达到的最大限度。
强调:可逆反应;内在本质:v(正)= v(逆)≠0;外在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
的浓度保持不变;正、逆反应速率针对同一物质而言。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逆: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等:v正v逆。
动:动态平衡。
定:达平衡后,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移动。
思考:在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和由18O原子组成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在达到平衡前,18O存在于()
A、只存在于氧气中
B、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只存在于SO2和SO3中
D、SO2、SO3、O2中都有可能存在。设问:如何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3、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v正v逆;但不等于零,v正v逆是对同一反应物或同一生成物而言。对某一反应物来说,正反应消耗掉反应物的速度等于逆反应生成该反应物的速度。②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质量、含量保持不变。
4、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1)与v正v逆等价的标志
【例1】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气)+3B(气)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D)A.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C.单位时间生成B的速率,与生成C的速率相等(数值)D.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生成2nmolC ①同一物质:该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它的消耗速率,如:
v正生成v逆消耗。
②不同的物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但必须是不同方向的速率,如:v正生成:v逆消耗m:n。
同侧:一种生成,一种消耗 不同侧:同生成、同消耗 练习:在500℃、钒触媒的作用下,某密闭容器中反应 2SO2 + O2
2SO
3△ H< 0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的标志是(BD)A SO2的消耗速率等于SO3的生成速率
B SO2的生成速率等于SO3的生成速率 C SO2的消耗速率等于O2消耗速率的2倍
D SO3的生成速率等于O2生成速率的 2倍
③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
④化学键断裂情况=化学键生成情况。对同一物质而言,断裂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对不同物质而言,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分子内的化学键多少有关。如:对反应N23H22NH3,当有3mol H—H键断裂,同时有6molN—H键断裂,则该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
【例2】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 2NH3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C)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练习:能够说明可逆反应H2(气)+I2(气)2HI(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C)A、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一个H-I键形成 B、一个I-I键断裂的同时有二个H-I键形成 C、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一个H-H键形成 D、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二个H-I键形成(2)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例3】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P(气)+Q(气)R(气)+S(气), 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
(A)P、Q、R、S的浓度不再变化
(B)P、Q、R、S的分子数比为1:1:1:1
(C)反应容器内P、Q、R、S共存
(D)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①质量不再改变:各组成成分的质量不再改变,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再改变(不是指反应物的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②物质的量不再改变: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如:H2(g)I2(g)2HI(g)除外]
2P(气)+Q(气)
R(气)+S(气)?
能选D吗? 问:怎样理解平衡与体系特征物理量的关系?
【例4】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
A(固)+3B(气)2C(气)+D(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其中只有B气体有颜色)
(BC D)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D.气体的颜色 分析:根据公式逐个分析 变形:A(g)+3B(g)2C(g)+D(g)?
A(g)+3B(g)
2C(g)+2D(g)? 小结:
③对气体物质:若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气体,且化学计量数不等,如2SO2+O2 2SO3可利用混合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是否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来判断是否达到平衡。[但不适用于H2(g)I2(g)2HI(g)这一类反应前后化学计量数相等的反应]
④有颜色变化的体系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⑤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当各组分(不包括固体或纯液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时,则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典型例题
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P(气)+Q(气)
R(气)+S(气),在恒温恒容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F)
(A)P、Q、R、S的浓度不再变化
(B)P、Q、R、S的分子数比为1:1:1:1
(C)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D)混合气体的压强
(E)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F)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G)混合气体的密度 变形:2P(气)+Q(气)
R(气)+S(气)?
练习:见PPT
高二化学等效平衡难题 篇5
对于等效平衡学习这一难点的突破,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解题思路的引导, 为学生提炼出解答等效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在不断应用中从心理上解决学生的畏难情绪, 最终做到能从容应对。
一、等效平衡内涵的教学
等效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恒T、恒V或恒T、恒P) , 对于同一可逆反应, 只改变起始反应物用量, 达到平衡时各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 (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都相同, 这样的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
在等效平衡内涵的教学中, 学生对等效平衡中“百分含量相同”的理解往往会与化学平衡状态中“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混淆, 因而教师要强调这里的“等效”是“比例相等”, 从而让学生对概念的抽象描述有直观认识。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着重分析等效平衡问题中的几种常见题型, 并对其进行解题方法的归纳, 从而逐步解决等效平衡学习的问题。
二、解决等效平衡问题的“八字方针”
在日常的教学中, 为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我针对等效平衡中不同类型的问题, 与学生共同总结了解题思路的“八字方针”:“一模一样、比例相同”, 让学生在学习中分析, 分析中总结提炼, 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1.“一模一样”
“一模一样”是指在等效平衡问题中, 使用极限转换法后, 同一可逆反应的各相同组分的物质的量与初始状态“一模一样”, 即完全相等。这一思路常用于恒T、恒V条件下的非等体积反应。如:N2+3H22NH3的等效平衡问题。
2.“比例相同”
“比例相同”是指在等效平衡问题中, 使用极限转换法后, 同一可逆反应的各组分之比与初始状态各对应相同组分之比相等。这一思路适用于恒T、恒V条件下的等体积反应, 如:H2+I22HI的等效平衡问题;还适用于恒T、恒P条件下的等体积或非等体积反应, 如:N2+3H22NH3、H2+I22HI的等效平衡问题。
三、“八字方针”解法应用
例1.在密闭容器中, 加入3mol A和1mol B,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 (g) +B (g) 葑2C (g) +D (g) , 达平衡时, 测得C的浓度为w mol/L, 若保持容器中压强和温度不变, 重新按下列配比作起始物质, 达到平衡时, C的浓度仍然为w mol/L的是 () 。
解析:该题属常见等效平衡问题。基本思路是: (1) 非等体积可逆反应, 利用“极限转化”原则, 把四组配比物的物质的量按照方程式的计量数化归为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2) 相同温度和压强下,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的反应, 只要加入量“一模一样”, 就属于等效平衡。依据这个原则进行判断, B、D符合要求。
例2. (2007四川高考) 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2mol H2O (g) , 发生反应CO+H2O (g) △CO2+H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CO的体积分数为x。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 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 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子大于x的是 ( ) 。
解析:等体积可逆反应的等效平衡问题。基本思路: (1) 利用“极限转化”原则, 把四组用量配比按照方程式的计量数化归为反应物的量; (2) 相同温度和压强下,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 只要初始加入量成比例, 满足“比例相同”就属于等效平衡。依据这个原则进行判断A等效平衡, 其他配比不等效; (3) 要满足题目条件, 使CO的体积分子大于x, 只需在满足等效的基础上增加CO的物质的量, 从而得出答案B。
变式: (2008年高考全国Ⅱ)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 对反应CO2 (g) +H2 (g) CO (g) +H2O (g) 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 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 n (CO) 的大小顺序是 ( ) 。
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解析:等效平衡问题, 例2的变形。基本思路是: (1) 利用“极限转化”原则, 把丙和丁两组中产物的量按照方程式的计量数化归为反应物的量。 (2) 在温度和压强相同时,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 只要初始加入量成比例, 满足“比例相同”就属于等效平衡。依据这个原则进行判断, 甲和丙为等效平衡, 乙和丁为等效平衡。 (3) 在乙和丁两组实验中, 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甲和丙两组实验中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的2倍, 而氢气的量保持不变, 乙和丁两组实验所建立的平衡相当于在甲和丙两组实验基础上, 向体系中分别加入a mol CO2,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知, 增大反应物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使CO物质的量增大。故选择A。
【高二化学等效平衡难题】推荐阅读:
化学平衡中等效平衡11-22
高二化学电化学练习题08-23
高二化学期中文科试卷05-20
高二化学练习题10-27
高二化学硝酸2教案11-20
高二下期化学半期总结12-28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教学案01-05
高二化学选修4复习提纲05-11
高二会考化学模拟试卷05-15
高二化学上教学计划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