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2024-05-31

罗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精选8篇)

罗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篇1

罗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推进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顺利实施,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第二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以大病住院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第三条县内常住农业户口的农民,以及常居农村的所有非城镇户口居民,均可以家庭(户)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第四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县办、县乡共管体制,以县为单位管理大病住院统筹、健康体检,以乡镇(乡镇有分院的按乡镇院和分院所属辖区属地管理,下同)为单位管理门诊医疗。

第二章基金筹集

第五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由农民个人自愿缴纳、地方财政补助、中央财政补助三部分构成。

(一)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每人每年缴纳30元;

(二)地方财政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每人每年补助92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67.2元,县级财政补助24.8元;

(三)中央财政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每人每年补助108元。

第六条农村“五保户”、农村低保户个人参合应缴的全部资金从大病医疗救助资金中列支,特困优抚对象个人参合应缴的全部资金从优抚经费中列支。

第七条各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扶持资助县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资金,由县财政部门统一接收;扶助村、组个人的,抵交参合农民缴费,由乡镇财政负责收取,并及时进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

第八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以户为单位,采取边登记、边收取基金、边核发医疗卡的方式进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与协调,村组干部负责入户登记,乡镇合管办受县合管办委托,负责核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乡镇财政所负责收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农民个人缴费部分,并及时解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政社保专户。

第九条 每年12月15日为农民参加下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登记、缴费截止时间。

第三章基金管理

第十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全县统筹,由县财政局、县合管办在县定点金融机构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政社保账户,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第十一条县合管办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补偿适度、略有节余”的原则,负责编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年度预算、年度决算,经县财政局、卫生局审核后报县合管委审批。

第十二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分住院统筹基金、门诊医疗统筹基金、风险基金和体检基金:

(一)住院统筹基金。用于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住院医疗费用补偿,全县有结余时可安排健康体检、大病二次补偿。大病二次补偿和健康体检实施细则另行制订。

(二)门诊医疗基金。用于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普通门诊、门诊特殊慢性病的医疗费用补偿。由县合管办提出补偿方案,报县合管委批准后执行。基金以年度为单位,当出现透支时,由县内定点医疗机构按合作医疗补偿金额的比例分担。基金节余时,结转到下年度使用。

(三)风险基金。风险基金的规模保持在当年度筹资总额的10%,主要用于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基金的财务透支和意外情况的应急处理。

(四)体检基金。当年度住院统筹基金有结余时,开始提取体检基金,以每人2元为上限。体检基金由县合管办提出方案,报县合管委批准后执行。

住院统筹基金、门诊统筹基金、风险基金、体检基金由全县统筹管理,其中门诊统筹基金以乡镇为单位统筹核算。

第十三条门诊医疗费、住院医疗费由县合管办、县财政局每月向定点医疗机构核拨一次。每月的前10日为上月门诊医疗费、住院医疗费的结算时间。县财政局对县合管办审定的合作医疗补偿资金复审后,应将资金及时足额拨付给相应的医疗机构。

第四章医疗补偿

第十四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当年因病接受治疗,可获得医疗费补偿:

(一)门诊。以乡镇为单位统筹管理,参合农民在居住地定点村卫生服务站、卫生所、乡镇卫生院门诊部就诊,按《罗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补偿。在本乡镇以外医疗机构就诊的普通门诊费用不能享受补偿。参合农民家庭账户门诊基金,可捆绑使用。

门诊特殊慢性病需要在门诊长期治疗者,按《罗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慢性病门诊定额补偿办法》办理,补助办法另行制定。享受门诊特殊慢性病补偿的参合农民不得再享受普通门诊统筹补偿。

(二)住院。住院医疗费补偿设立起付线和封顶线。其中:本县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起付线为100元,县直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起付线一级医院为200元,二级为300元;在省内市州级和县外的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起付线为500元,省级和省外医疗机构起付线为800元。个人年度住院治疗费补偿封顶线为60000元(指每个参合农民在一年内累计补偿的住院医疗费总额上限)。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每次住院的医疗费用在起付线以下部分由个人负担,起付线以上部分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医疗基金中分段按比例补偿:

1、在县内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医疗费用在起付线至5000元的补偿80%,5000元以上补偿90%。

2、在县级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医疗费用在起付线至5000元补偿65%,5000元以上补偿70%;县万密斋医院住院补偿比例在县级医院补偿比例基础上再提高 5%;在县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精神病的,起付线、分段和补偿比例按乡镇卫生院标准执行,同时进行住院费用包干或限额,具体细则由县合管办另行制订。

3、在省、市级和县外县乡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在起付线至5000元的补偿40%,5000元以上补偿55%。凡是县外非定点医疗机构和未按规定办理转诊手续者的住院费用,比照上述各类各段补偿比例,再按其标准的80%补偿。省、市即时结报的补偿比例另有规定的,按省里文件执行。

4、为鼓励使用中医药及适宜技术,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中医药及适宜技术的费用提高5%补偿。

5、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孕产妇住院分娩每例补助200元,有合并《住院病种目录》内的疾病时,剔除住院分娩费用后按规定予以补偿。

6、农村五保户对象在县内乡镇卫生院住院的,取消起付线,其他均按普通病人同等标准补偿,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实行零起付线,按80%补偿;在县外住院的,除保留零起付线外,其他均按普通病人同等标准补偿。

7、部分病种实行最高限价,具体细则由县合管办另行制订。

8、肾功能衰竭的门诊透析费用,在一个年度内视为一次住院,按同级医院标准补偿;恶性肿瘤的门诊放、化疗费用,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单次视为一次住院,在县外医院门诊放化疗费用在一个年度内视为一次住院,按同级医院标准补偿。

9、怀孕夫妻可提前为子女参加新农合。未参合的新生儿,母亲当年已经参加罗田新农合的,自动纳入新农合制度,其费用补偿按标准的80%执行。

10、纳入补偿的意外伤病人住院费用按正常住院病人补偿标准应补总额的80%补偿。

11、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住院费用补助方案按鄂卫发[2010]50号文件执行。

县合管办根据实际情况,按年度对报销比例作适当调整。

第十五条因病情治疗需要必须做的CT、彩色B超、核磁共振等单次大型检查治疗费用超过300元时,只按300元列入补偿基数;单项特殊材料费用8000元封顶,超过部份不计入补偿基数。

第十六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执行下列要求:

(一)补偿范围

1、门诊:补偿药品费、治疗费以及常规检查费用。

2、住院:补偿医药费,包括药费、床位费、手术费、材料费、处置费、输液费、输血费(不包括血液成本)、输氧费、检查(B超、心电图、放射)、化验(血、尿、大便)和常规治疗的费用。

3、健康体检补偿:视情况由定点医疗机构对参合农民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和建立健康档案等服务所发生的部分成本性支出。

4、经县合管办审批认定的新推广适宜诊疗项目的费用。

(二)补偿办法

1、门诊医疗费的补偿,参合患者门诊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由接诊定点医疗机构按补偿标准现场补偿,并由医疗机构经办人员填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报销登记表,患者在门诊报销登记表和处方上签字认可。各乡镇卫生院每月15日~20日分定点医疗机构汇总初审,将合作医疗门诊报销登记表、汇总表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用门诊处方(第一联)等报销资料,报乡镇合管办审核、签字认可后,于每月25日前将门诊报销登记表、汇总表报县合管办复审,再报县财政局审定后拨付至各乡镇卫生院。各乡镇卫生院每月向定点医疗机构核拨一次。

2、住院医疗费的补偿,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所发生的费用,由参合农民带齐合作医疗卡和本人身份证明(身份证、没有身份证的须带户口本及村级以上身份证明或临时身份证),经定点医疗机构核实身份后(身份证照片与本人核对),再由提供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按政策规定直接补偿给参合住院患者。定点医疗机构为参合住院患者提供补偿结算的原始凭证,由所在地的乡镇合管办初审汇总后,定期报县合管办复审(县级定点医疗机构直接报县合管办复审),县合管办复审后送县财政局复核,县财政局审定后直接拨付至各定点医疗机构。

3、参合农民在县外打工期间因病需要住院的,原则上应回本县定点医院治疗,特殊情况和暂住、探亲时因病住院或经县合管办批准转到县外住院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就医者最迟必须在下一年度3月31日前携带服务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书、住院病历小结、医药费用清单、原始发票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身份证或户口簿到县合管办按规定补偿。

第十七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一切住院费用由接诊医疗机构出具费用清单,并由患者本人或其家属签字。凡未经患者本人或其家属签字的医药费用,患者有权拒付,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不予补偿。

第十八条以下情形不属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范围:

(一)斗殴致伤、酗酒、服毒、自残、自杀、所有因交通而发生意外等原因造成的医药费用;

(二)因他人过失造成意外伤害等其他可按《民事法律》规定赔偿的医疗费用;

(三)公伤、被雇用工伤、性传播疾病、职业病、计划生育、人工受孕及家庭病床发生的医疗费用;

(四)使用《住院病种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基本用药目录》之外的医疗药品费用;

(五)自购药品和非定点医疗机构的门诊费用;

(六)与疾病无关的检查费、治疗费和不符合处方用药的药品费用(排除性的诊断检查费用除外);

(七)各种减肥、增高、增胖、保健营养疗法等费用;

(八)义眼、美容、美体、视力和齿形矫正、配戴眼镜、助听器等费用;

(九)各种自用的保健、按摩、检查和治疗器械的费用;

(十)其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不予补偿的费用。

第五章服务体系

第十九条县合管办对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的县、乡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实行资格确认、定点动态管理。定点医疗机构由县合管办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中考核审定。经考核审查合格后,确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颁发《罗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标牌,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要加强人员、房屋、技术、设备的建设与管理,完善、规范各种诊疗管理制度,满足农民群众防病治病的需要,积极引导农民合理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要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转诊的原则,为参合农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要严格执行诊疗技术规范,不得乱开药、滥用大型检查、随意放宽住院标准。

第二十一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在接诊参合患者时,必须坚持先验证登记和确认身份,后处置的原则。

第二十二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项目结算标准,坚决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尽量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支出。对费用增长过快的定点医疗机构,县合管办应加强管理,并给予适当处理。

第二十三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住院病种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基本用药目录》,住院病人的药品总费用中《基本用药目录》内药品费用必须占药品总费用90%以上。不得将超范围药品费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算。

第二十四条县、乡镇合管办应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包括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费用结算、审核与医疗费用控制、透支风险共担等内容的协议,明确权利与义务。

县、乡镇合管办要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的检查与审核,有权查询病案、医嘱、收费清单和处方。县合管办对县内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实行住院率控制、住院补偿红线惩诫制、例均费用控制及单病种费用限额等制度。定点医疗机构有义务提供所需的全部诊疗资料及账目清单。定点医疗机构不得为他人提供虚假发票和病历资料。

第二十五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因病可凭本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在本县境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但须执行住院、转院、转诊的有关规定。第二十六条实行县外医疗机构转诊审批制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患者在住院治疗时需转诊县外治疗的,由初诊医疗机构出具转诊证明,到县合管办办理审批手续。

第二十七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因户口迁出或死亡的,其所在村民委员会在30日内报告所在乡镇合管办,由乡镇合管办在接到报告之日起7日内到县合管办办理注销手续。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县合管委应定期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通报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主动接受监督。

第二十九条县审计部门每年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收支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向

县政府、县合管委及县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报告审计情况,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

第三十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应公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医疗服务项目和手术项目结算标准、医疗费用补偿程序以及每月医疗费用补偿情况,严格执行物价政策。

第三十一条县合管办应向社会公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权利与义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投诉电话。县合管办在接到农民投诉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投诉事项应给予回复。

第七章奖惩

第三十二条对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定点医疗机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由县合管委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十三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县合管委责成县卫生局、财政局等职能部门依照有关规定责令其改正,并视其情节轻重,对相关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分别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并追缴非法所得和依法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工作严重失职或违反财经纪律,造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损失的;

(二)贪污、截留、挪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或索贿、徇私舞弊的;

(三)擅自批准不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项目的;

(四)擅自更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补偿标准的;

(五)其他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的。

第三十四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县合管委责成县卫生局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或依法给予经济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无明显效果的,取消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属医务人员个人行为的,依法吊销其执业资格:

(一)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中支付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的医疗费的;

(二)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药规定的;

(三)住院病历不按规定详细记录病情、治疗经过和药品使用情况或治疗使用药品与处方病历记载不符的;

(四)利用职权开“搭车”药、回扣药或串换药品的;

(五)故意滞留病人,不及时转诊延误病情的;

(六)将不符合入院标准的病人收院治疗或故意延长病人住院时间的;

(七)虚挂住院病人,做假病历,与患者串通套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

(八)其他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规定的。

第三十五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户和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县合管办应责令其退回已发生的费用并可视情节暂停其享受新型合作医疗待遇3至6个月。

(一)将本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件借给他人使用的;

(二)私自涂改医药费用收据、病历资料、处方等虚报冒领的;

(三)其他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规定的。

第八章附 则

罗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篇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简称“新农合”, 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 农民自愿参加, 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 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2002年10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5年10月,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关键的新的政策提出。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 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从2006年起, 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 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 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 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笔者前往广西桂林市资源县、崇左市大新县、北海市铁山港区、钦州市灵山县、贵港市桂平县展开调查, 走访了五县新农合管理部门和相关新农合医疗服务机构, 并且在每个县的农村进行了问卷调查, 得到非常宝贵、真实、最新的信息和数据。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村民参合率为96.8%。新农合宣传以政府及村委宣传为主, 但60%是随大众一起参加, 30%是认真了解后才参加的。五县先后于2005、2006、2007年实施, 各地开始全面实施的时间不同。收费标准统一10元/人, 无乱收费现象。近60%村民使用过合作医疗证, 医疗证使用率相对不是很高。村民使用医疗证后都能享受到相应服务, 不过一般生大病才用。近55%村民能接受报销程序, 但还有45%的人觉得麻烦或不清楚。村民整体上能接受报销的比例, 但仍有近30%的人觉得报销比例低或不清楚具体报销比例。各县的参合率如下:桂林市资源县91.%、崇左市大新县85.4%、北海市铁山港区90.6%、钦州市灵山县85.49%、贵港市桂平县91.6%。可见, 各县参合率都在85%以上, 并且正在不断提高。

从走访调查、问卷调查、官方数据参考中可以看到, 各地基本上已经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 为农民提供了相应的医疗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广西整体上实施的效果较好,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 农民及基层干部问题

1. 农民及基层干部的意识问题。

大多数农户受教育程度低, 保险意识薄弱, 对相关的政策不知道或不清楚。此外, 作为宣传者的村干部宣传方式比较单一, 内容不够通俗, 甚至有的干部并不了解政策, 简单解释“交钱后看病就有报销”, 起不到宣传引导的作用。

2. 农民的证件身份难认定。

现行使用的《合作医疗证》无照片, 因而不排除冒名顶替, 一人参合、多人享用的现象。定点医疗机构无法对参合人员身份进行把关。此外, 新农合工作人员缺乏, 报销工作量过大, 也让他们无法核实报销人员真正的身份。

(二) 医疗机构问题

1. 定点医院收费高, 农民利益受损。

许多农户反映, 小病大看现象时有发生, 大医院的床位费太贵, 睡不起, 为了能报销, 有病往定点医院跑, 路费、餐宿费, 再加上虚高收费等, 花销很大, 即使得到补偿, 但农户也无力承担。

2. 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区、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大部分建于上世纪70年代, 由于投入不足, 年久失修, 加上医疗设施设备陈旧老化, 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参合农民就近看病的需要, 此外基层卫生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得不到参合农民的充分信任。

(三) 报销机制问题

1. 报销比例不合理。

农户普遍反映报销补偿率较低。医疗费报销的起付线、封顶线不科学。起付线太高, 农民担心小病无受益, 影响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封顶线太低, 农民担忧大病无保障,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 补偿服务环节手续过于繁杂。

由于镇合管站没有专职人员, 农民在办理手续时经常碰不到经办人。有过报销经历的农民普遍反映, 出钱容易、拿钱难, 有的要往返走几趟, 耗时耗精力。

(四) 管理机构问题

1. 管理机构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缺乏先进的信息管理软件, 人员配备不足, 工作都是依靠单纯的手工操作, 难以提高工作效率, 对有需要开展调查核实的一些工作, 没能及时调查核实。

2. 基层合管办经费不足。

部分镇尚未建立固定的新农合公示栏 (宣传栏) , 未能每月定期把报销情况张贴公示到村屯;此外, 业务用房不足、办公条件简陋, 制约了基层管理机构管理职能的发挥。

(五) 资金制度问题

1. 筹资机制不稳定。

由于新农合筹资采取“农民自愿”的原则, 尽管做了大量工作, 但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此外, 不同类型的农民对合作医疗的需求不同, 这些都增加了每年筹资的难度和不稳定性。

2. 资金运行公开制度未到位。

调查表明, 目前试点镇 (街道) 和有关村对新型合作医疗报销情况没有较好实行公开公示制度, 使得农民群众对政府办的“好事”心存疑虑, 担心监督管理是否有效, 资金是否安全, 制度是否持久, 合管办是否办事公正。

(六) 法律问题

立法滞后, 政策不过硬。

近几年, 虽然国家比较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 但还没有把新农合纳入强制实施的法律范畴, 新农合的法律地位不能得到确认, 因而在认识上有时难以取得共识。为了统一思想, 加大工作力度, 许多地方都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 采取签订责任书的形式, 与有关人员的工作实绩考核挂钩, 以此促进基层干部参与合作医疗的组织发动和实施。但是这种行政措施容易受到宏观政策变化、领导人变更、地方中心工作调整的影响, 随意性较大。另外, 新农合实施过程中, 农民、医疗机构和政府三方之间无法建立契约 (合同) 关系, 当农民权益受到侵害时, 申诉无门, 也影响了农民。

四、建议

每个新事物都需要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虽然新农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但只要及时解决问题, 新农合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 增加培训力度和拓展宣传途径

加强村干部的培训, 使其透彻了解最新的新农合政策。此外, 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 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有专门的人员为农民群众解疑释惑, 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参加合作医疗。严厉打击“冒名顶替”行为, 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能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健康发展。

(二) 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医疗制度中的医院机制

1. 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杜绝大处方及重复检查等, 切实减轻农民医疗负担, 让参保农民就医得到更多实惠。

2. 进一步完善医疗单位药品采购制度, 逐渐降低并有效控制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

在定点医院设立明白药房、放心药房、平价药房, 尽量使医药价与市场同价。物价部门应加大对医院药品价格的监管力度。

3. 及时调整补偿标准。

根据医疗市场的变化和疾病病种多样性和复杂性, 扩大报销范围, 提高报销比例, 实施新农合大病救助方案, 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使基金既不沉淀过多, 也不出现透支, 以提高农民受益程度。

4. 因地制宜对农村特定群体提供帮助。

如结合计划生育政策, 从尊重女性、关爱女性的角度出发, 对一些农村常见的妇女病检查与治疗、分娩等制定一些特殊的照顾政策。继续在全区开展育龄妇女健康服务活动, 对儿童实行一些免费保健服务等。对当年没有发生医疗费的农户提供免费体检, 这对没有较好自我保健意识的农民来说, 让参合农民体会到好处, 有一定的吸引力, 有助于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 小病不出村, 大病不出区, 从而减少农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三) 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机构基础条件

1. 调整优化农村卫生资源。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巩固和健全区、镇 (街道) 、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每个镇 (街道) 至少要保留一所公立卫生院, 每个村至少有一个村级卫生室 (不包括个体诊所)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多渠道筹集资金, 逐步配套必要的医疗卫生设备。

2.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 提高服务质量。

鼓励优秀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卫生院工作, 提高现有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 特别是要加强市、区、镇 (街道) 、村卫生机构纵向业务合作, 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 建立健全管理模式和机构

1. 建立广西新农合网络系统。各地合管办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办公。

2. 保障新农合办公费用的发放。

3. 设立一个专门的监管机构。定时到各县各镇各村抽查, 检查新农合的日常工作情况。

(五) 完善资金筹集及管理

1. 开拓筹资渠道。

增加政府财政扶持力度, 积极鼓励和引导集体资金、社会资金的投入, 如允许乡镇企业为合作医疗投资的资金在税前列支, 或按其投资的数额, 给企业减免一定限额和比率的税收, 提高企业为合作医疗投资的积极性。此外, 积极探索在参合群众中开展多档筹资、多档补偿的运行机制, 以满足不同经济水平农民的需求。如家境富裕的农民个人可以缴纳多一些, 其享受的补偿比例也会相应提高。

2. 确保基金安全和使用规范。

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专户存储, 统一管理, 封闭运行。要积极探索由县统筹向市统筹过渡, 把基金盘子做大。对现行的“一县一策”的运行和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 形成一两种相对统一的补偿方案, 避免相邻县之间差距太大。建立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各级经办机构对参合农民的就医费用进行跟踪监测, 一方面合理调节参合农民的就医流向, 提高县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的就医比例;另一方面, 要在市、省级医疗机构中设立定点医疗机构, 实行直接减免, 既方便农民就医, 也减少经办机构的工作量。

(六) 建立健全有关新农合的法律体系

立法规范政府和经办机构的管理行为, 以法强制政府作为, 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 完善新农合管理机构政府、医院和农民的利益博弈中发挥法制的协调均衡机制, 切实维护“新农合”制度的公平性。让新农合有法可依, 犯法必查, 保障新农合的有效运行。这对推进新农合的健康有序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 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自宽.中国农村合作医疗50年之变迁[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6, (2) .

[2]宫晓霞.建立和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J].农村经济报, 2005, (8) .

[3]王小丽, 谢玉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缺陷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6, (1) .

[4]吴菊仙.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EB/OL].国际在线网, 2006-03.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课题报告[R].2005.

[6]任晓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与问题分析[J].理论学习, 2007, (6) .

罗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篇3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疆策勒县;发展状况;问题;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也就是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种政府组织扶持、农民互助共济的大病统筹基金制度。

一、策勒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情况现状

策勒县①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部,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策勒县辖 7乡 1镇,2015年策勒县总人口16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总共31858人,农村低保户25954人,城镇低保户5904人。农业人口达131,578人,目前为止自愿参加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达127,336人,参保率达96.78 %。2014年全县1月至12月合作医疗总支出31,482,196.64元,门诊44570人,门诊统筹支出897,509.42元,平均补偿费用19.01元。住院17817人,住院统筹支出13,428,863.00元,平均补偿费用721.70元。转院人数9717人,合作医疗转院支出15,624,282.47元,平均补偿费用1561.44元。受益人次117,901人。”由以上数据可知策勒县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到有效解决,广大参合农民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获益。

策勒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不仅影响了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步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项惠民利民政策,几年来在改善民生条件、促进生活和谐、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极大地缓解了广大农牧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顾虑,使广大农牧民得到了实惠。策勒县从2005年7月1日起,被列为自治区级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县,2006年1月日被列入国家级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县。自2007年策勒县起开展“门诊统筹+住院统籌”的补偿模式。全县补偿资金逐年增加,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社会各界反响良好,实现了农民、政府、医院三方面和谐发展的良好格局。

策勒县卫生系统共有公立性医疗卫生机构15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机构7个(县人民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站、维吾尔医院、卫生监督所、地方病防治办公室、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办公室),乡镇卫生院8所;私立医疗机构21所(其中一级医疗机构5所,诊所16所)。

二、策勒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普及,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广大农民获益匪浅。但是,由于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至今仍有少部分农民还不清楚参加合作医疗的权利和义务,心存疑虑,怕参加合作医疗真正的实惠,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完善和履行的复杂性留下很多问题。

(一)医疗机构监管力度不够,定点医疗机构不规范

由于有关部门的监督不到位,有的定点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出现药品使用不合理、不规范、开大处方、超额出院带院、住院期间肆意让参合者做不必要的检查、治疗、造成合作医疗基金的流失。策勒县卫生局和有关部门只局限于对地级及地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抽查,并不能全面对各级定点医疗机构服务体系全面的了解与掌握。

(二)部分群众对新农合认识不到位,所以参合比率不高

目前策勒县农民的参保率是96.78%,仍有3.22%的人口未参加。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农村健康投资观念、共济观念以及风险观念淡漠;同时存在对“新农合”的优越性和对该政策稳定性的怀疑。客观上,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卫生要求,“新农合”提供的保障程度低,补偿过程手续繁琐。另外,农民的文化素质、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都对参合意愿有很大影响。

(三)农民不愿意去上级医院检查治疗

第一,上级医院的报销比例低。如乡级90%,县级70%,地区级60%,自治区级45%。除此之外,来回交通费较贵,农民经济能力较弱,所以重病的农民也没办法去上级医院检查医疗。

第二,语言上的沟通存在障碍。在策勒县农村98%以上农民基本上不懂汉语,反而上级医院的绝大部分是汉族,他们到县级以上的医院就诊治疗有很大的语言障碍,经常出现沟通不顺而引起的错误诊断,所以农民害怕去上级医院看病,甚至有些农民因语言障碍放弃就医。

三、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

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施行以来,尽管切实解决了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同时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当采取相关的措施,尽早加以解决,以便更好地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作用。

(一)加强“新农合”宣传力度

一是区政府可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传播工具,加强“新农合”的宣传,正确引导广大农民对“新农合”的认识,改变他们缴费自己没有看病就吃亏的想法,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新农合”的好处。二是县乡一级政府可以以村为单位举行定期的宣传,组织干部家访等形式的活动,加强宣传力度,在宣传过程中加强对“新农合”具体报销项目,自费药品项目等农民关注的问题进行宣传解答;乡镇宣传栏贴出这方面的相关材料,让农民了解报销范围,增强对“新农合”各项具体制度的了解,提高农民的参合的积极性,使广大农民积极配合“新农合”的开展工作。

(二)提高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的网络化管理水平

目前,新疆各试点县(市)普遍存在管理和报销手段原始落后,农民对因此产生的结报不方便、工作透明度低、手续烦等多有怨言。因此,逐步建立“新农合”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经办机构建设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是解决“新农合”管理中不规范、资金运作的透明度、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等问题的必由之路。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既可避免人工审核报销的弊端,确保数据准确,方便农民结报,减少农民往返奔波之苦,取信于民,有可实效、全面、准确地提供信息,便于决策者随时调整制度及改善运行机制。

(三)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的力度

一是监督对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使之合理诊断、合理治疗、合理用药、防止住院病人不合理上升。二是建立医疗服务质量巡回检查制度,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质量进行评估评价,并将评估结果予以通报,接受社会监督。三是要组织专家定期抽查定点医院的医疗方案是否合理,防止小病大治,从源头上确保新农合基金的合理使用。四是监督用药是否合理,药价的确定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购药渠道是否合法,从而保证参合群众的用药安全和减少不合理的经济负担。(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解:

① 策勒县新农合工作2014全年终总结汇报;2014.12.20

参考文献:

[1]邬美娣.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J].江西大学学报,2012,(12)

[2]策勒县人民政府信息网www.xjcl.gov.cn 2014.4.28

[3]策勒县“新农合”工作2014全年终总结汇报;2009.4.28

罗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篇4

为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参合对象及个人缴费标准

(一)参合对象。凡户口在本县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居民都可以参加新农合,但必须以户为单位参加(以户籍人口为准)。已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城镇职工医保的不再参合。外出务工人员在务工所在地参加了社会(职工)医疗保险的,可以同时参合(两种保障待遇之和不得超过医疗费用总金额)。父母双方都在本县参合,其新生儿可以在出生30天内凭出生证、户口簿、父母合作医疗证申请参合。

(二)个人缴费标准及缴费方式。2011年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国家调整个人缴费标准时,按调整后的标准执行。缴费方式按《隆回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资金筹集办法》(隆政办发[2010]3号)执行。

二、住院统筹补偿标准

(一)住院补偿起付线

1、省、市、县、乡镇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起付线依次为700元、500元、300元、100元;县(含县)以下、市(含市)以上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起付线依次为800元、1000元。

2、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住院补偿起付线为250元。

(二)住院补偿比例

1、省、市、县、乡镇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例依次为60%、65%、75%、85%;县(含县)以下、市(含市)以上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例依次为55%、50%。

2、县中医院中药饮片(不含中成药)补偿比例提高5%。

(三)住院补偿封顶线

每人每年累计补偿不超过8万元。补偿金额计算方法:实际补偿金额=[(住院总医疗费用—自负费用)—起付线]x补偿比例。

(四)部分特殊人群、单病种住院补偿标准

1、农村五保户住院补偿标准。在县、乡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农村五保户,其基本医疗费用由新农合按规定补偿到位后,不足部分由民政部门按规定解决。

2、住院分娩补助标准。乡镇、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平产住院分娩分别定额补偿300元、550元;符合指征的剖官产定额补偿1200元;县外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的参照乡镇卫生院住院分娩补偿标准补偿;病理产科可参照疾病住院补偿标准补偿。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一律不予补偿。

3、白内障手术治疗补偿标准。白内障手术治疗不分医院级别,单眼定额补偿1500元。

4、艾滋病住院补偿标准。艾滋病患者住院治疗不分医院级别,补偿比例提高到80%。

5、重性精神病住院补偿标准。经鉴定后,在魏源医院住院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基本医疗费用补偿比例提高到90%,另由民政部门解决10%。

6、尿毒症透析治疗补偿标准。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每次定额补偿300元;尿毒症患者家庭病床腹膜透析液治疗,经县合管办登记、核准后,腹膜透析液费按60%的比例补偿。

7、癌症门诊化疗、放疗费可参照同级医院住院补偿标准补偿。

8、器官移植术后的门诊抗排异治疗药费,经县合管办登记、核准后,按60%的比例补偿。

9、不育、不孕症,不分医院级别,按30%的比例补偿(必须提供准生证),限补偿1次,最多补偿5000元。

(五)农村儿童重大疾病救治标准

1、儿童先天性病救治标准。对患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法洛氏四联症、完全性大动脉转位7个病种,在省定点救治医院住院实施手术治疗的14周岁以内儿童实施免费救治,具体方案根据省文件精神另行制定。

2、儿童白血病救治标准。对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省定点救治医院住院治疗的14周岁以内儿童实施救治,具体救治方案根据省文件另行制定。

(六)意外伤害住院补偿标准

1、无责任方的意外伤害,经调查核实后,按疾病住院补偿标准补偿。

2、自杀、自残、酗酒、打架斗殴、违章、违法、犯罪行为等造成的损伤,一律不予补偿。

3、有责任方且责任方已承担60以上(含60%)医疗费用的意外伤害(包括工伤、交通事故),一律不予补偿。

4、责任方没有承担医疗费用或责任方承担医疗费用不足60%的意外伤害(包括工伤、交通事故的双方)和不能提供确凿证据,调查取证困难,难以认定责任方的意外伤害,不分医院级别,按25%的比例补偿,一次意外伤害最多补偿2万元。

5、责任方或保险公司已承担的医疗费用与新农合补偿金额之和不超过住院总医疗费用。

6、骨折内固定术后,手术取内固定物,补偿最多不超过1200元。

7、对骨伤科材料费用在5000元以内的全部纳入补偿,5000—10000元的部分按80%纳入补偿,超过10000元的部分不予补偿。

三、门诊统筹补偿标准

(一)小额门诊补偿标准

小额门诊补偿不设起付线和补偿比例,每人每年最多补偿12元,可以以户为单位使用,家庭成员中的任一人可享受该户小额门诊补偿,该户小额门诊基金用完后,其他家庭成员不再享受小额门诊补偿。

(二)大额门诊补偿标准

单次疾病门诊基本医疗费用超过100元的,超过部分按40%的比例补偿,每人每年限补偿1次,最多补偿200元。大额门诊只能按单次疾病补偿,不能按累计补偿。

(三)特殊门诊补偿标准

1、补偿比例:特殊门诊医疗费用按60%的比例补偿,每人每年最多补偿1200元。特殊门诊按累计一次性结算补偿。

2、补偿病种:恶性肿瘤(癌症),白血病,尿毒症,肝硬化晚期,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梗塞及其严重后遗症,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衰,心功能Ⅲ级),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癫痫,精神分裂症。

其他确需长期治疗的特殊严重疾病,经县合管办核准,可参照特殊门诊补偿标准执行。

(四)狂犬疫苗接种补偿标准 在预防保健机构、定点村卫生室接种狂犬疫苗的,定额补偿100元,纳入大额门诊补偿范围。在县疾控中心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的,纳入特殊门诊补偿范围,最多补偿500元。

(五)将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管理和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纳入补偿范围,具体方案另行制定。

四、住院、转院审批和住院补偿结算程序

(一)住院、转院审批程序

1、参合农民可以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但必须持患者本人合作医疗证、户口簿、身份证办理住院、转院审批手续。不按规定程序办理住院转院审批手续的不予补偿。

2、在乡镇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由乡镇专职审核员审批;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由县合管办审批。转县以上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由县合管办或乡镇专职审核员审批。一般疾病应在住(转)的当天输审批手续,危重急症病人可先住(转)院,3天内补办审批手续,逾期不予办理。

3、外出人员在外地非定点医院住院的,必须在3天内向县合管办电话报告患者姓名、住址、病情医疗机构及联系电话等,经核实批准后方可享受补偿,不报告登记或未经核实批准的不予补偿。

(二)住院、补偿结算程序

1、补偿结算时限。在县内和开通即时结报的省市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应在出院的当天到就诊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窗口结算补偿;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特殊情况(急诊转院、死亡)可以10天内补办结算补偿手续;在未开通即时结报的省、市定点医疗机构、外地非定点医院住院的,出院后1个月内到县合管办结算补偿。逾期将自动取消,不予补偿。

2、补偿申报资料。参合农民申请补偿结算时,必须提供以下原始资料:患者本人合作医疗证、户口簿、身份证、疾病诊断证明、住院发票、费用清单、出院小结(实行“一卡通”后还需提供农户储蓄结算账号)。意外伤害患者还须提供能够证明其意外伤害原因、责任方及医疗费用分担的相关材料。保险公司、外地社会(职工)医保已结算补偿的,须提供结算单和其他符合财会制度的有效复印件。

3、补偿申请办理人。新农合补偿由患者本人亲自申请办理,患者本人不能亲自申请办理的,由其配偶、父母、子女代办,没有配偶、父母、子女的,由其兄弟、姐妹代办,没有兄弟、姐妹的,由村(居)委会负责人代办。由代理人代办的的,须由患者出具书面委托书,并提交代理人身份证及村(居)委会出具的代理人与患者关系的证明材料(与串者同一户品簿的代办人不须提供患者委托书和与患者关系证明材料)。

五、门诊统筹补偿程序及规定

(一)门诊统筹补偿程序

1、小额门诊、大额门诊补偿程序。小额门诊、大额门诊实行“即付即补”的补偿模式。参合农民在县、乡镇定点医疗机构、定点村卫生室就诊的,在就诊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村卫生室结算补偿,参合农民签字认可。

2、特殊门诊补偿程序。特殊门诊患者凭诊疗资料原件向乡镇专职审核员申请登记,乡镇专职审核员初审,汇总上报县合管办复核后再结算补偿;特殊情况可以在结算住院补偿时同时办理。

3、外出人员在外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可以回户籍所在地乡镇专职审核员处按规定申报结算补偿。

(二)门诊就诊及补偿申报资料

1、参合农民凭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户口簿就诊和申报门诊补偿。

2、申报大额门诊、特殊门诊补偿须提交疾病诊断证明、门诊病历、电脑打印的发票及清单、化验单、检查报告单等资料原件。

(三)门诊统筹补偿有关规定

1、小额门诊、大额门诊、特殊门诊分别在定点村卫生室、乡镇、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分级实施。

2、门诊统筹基金只能用于支付门诊基本医疗费用,不得返还基金。

3、小额门诊、大额门诊补偿只能由患者本人办理,其他人不得代办。

4、参合农民可以同时享受住院补偿和门诊补偿。

六、新农合补偿范围

新农合补偿病种、诊疗项目、药品范围按《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限制补偿的诊疗项目范围》、《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品目录(2010版)》执行,省规定需严格控制纳入裣的特殊诊疗项目、特殊药品由县合管办根据基金运行情况确定。

七、违规行为处理

新农合工作中的违规行为按《隆回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违规行为处理规定》(隆政办发[2009]4号)和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长武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篇5

长武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卫生部、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卫农卫发〔2007〕253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巩固提高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原则指导意见》(陕政办发〔2008〕36号)、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全省新农合运行方案调整的几点意见》(陕合疗组办发〔2008〕3号)。咸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全市新农合运行方案调整相关问题的通知》(咸合疗组办发〔2008〕5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二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

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第三条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原则是:

1、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承受能力相适应;

2、政府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并以县为单位统筹;

4、保障农民健康,重点抵御大病风险,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实行大病统筹基金与门诊统筹基金相结合;

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医管理实行定点医院制度;

7、基金使用实行以收定支、收支平衡、适度保障、略有结余;

8、坚持“公平、公开、服务、受益” 的运行原则,为参合农民提供优质、高效、低耗、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二章 参加对象及其权利和义务

第四条 除城镇职工和居民外,凡户口在本县内的常住农业人口均可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第五条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者享有以下权利:

1、享受规定的医药费用补偿;

2、享受规定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3、监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4、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出建议和意见;

5、了解本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规定。第六条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者必须履行以下义务:

1、以家庭为单位按时足额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承担的资金;

2、遵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规章制度;

3、积极配合医疗卫生单位做好医疗预防保健工作;

4、检举揭发和抵制各种破坏干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人和事。

第三章 管理监督机构及职责

第七条 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县委、县政

府主管领导和卫生局局长任副主任,县委办、政府办、县委县政府督察室、宣传部、卫生局、计划局、财政局、农业局、民政局、审计局、扶贫办、计生局、物价局、教育局、广电局、信用联社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其职责是: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方针、政策,结合本县实际审定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具体规定和措施;

2、负责对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领导;

3、负责对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运行中发生的争议、纠纷进行调解、仲裁;

4、负责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督管理;

5、负责对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管理等机构的监督、指导。第八条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具体负责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决策、决定、工作计划的组织实施,协调解决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2、对全县合作医疗资金进行宏观管理;

3、组建医疗技术专家组,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并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和收费等情况进行监管;

4、对医疗费用报销情况进行监督;

5、对合作医疗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和培训;

6、对定点医院合作医疗科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7、负责合作医疗政策、制度的起草、咨询和解释;

8、提出改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建议,定期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汇报工作开展情况。

第九条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业务办理机构,其主要职责为:

1、合作医疗政策的宣传;

2、核发合作医疗证;

3、审核就医群众医药费用;

4、报销和结算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医药费用;

5、编制定点医疗机构的资金支付计划;

6、筹集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

7、负责提出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预决算方案;

8、汇总上报合作医疗统计数据及相关资料的归档管理;

9、完成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安排的其他工作。第十条 各乡镇政府成立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其职责是:

1、负责对辖区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2、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宣传咨询工作;

3、负责辖区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个人缴纳资金收缴、上解等工作;

4、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信息的统计、反馈与报告;

5、监督检查乡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坚持每月在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政务、村务公开栏向群众公布参合农民住院医药费用补偿情况。各乡镇政府确定一名领导分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并确定一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工作,业务上接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经办中心的管理和指导。

第十一条 成立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的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对县、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资金管理和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其职责是:

1、负责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监督工作;

2、监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收支情况;

3、监督检查卫生服务质量和费用情况;

4、监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者的就医行为;

5、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管理、实施方案、规章制度等提出修改意见;

6、利用公示、举报、投诉等形式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部门实施监督。每年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开展一次满意度调查;对群众反映不满意的医疗机构建议管委会对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的医疗机构建议管委会取消其定点资格。

第四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与管理

第十二条 财政资金来源:中央财政按参加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每人每年补助40元;省级财政按参加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每人每年补助22元;市、县财政按参加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分别每人每年补助7.2元、10.8元。各级财政补助标准若有调整时以调整的补助标准为准.第十三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筹基金由县财政和各乡镇政府共同负责筹集。县财政负责落实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配套资金。乡镇政府负责收缴辖区内农民个人应缴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

第十四条 农民自愿缴纳部分以户为单位每年1次缴清,下一的资金必须在本度的12月31日前缴清。缴费标准全县统一为每人每年20元。同时,以乡(镇)为单位由村委会负责参合群众的登记及填写《合疗证》后送县新农合经办中心审核,并及时逐户发放到参合群众手中。

第十五条 “五保户”、特困户应缴纳的个人费用(每人每年20元),由县民政局认定,通过农村医疗救助资金解决,并一次按标准将缴纳金额划拨财政专户。

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资助合作医疗。

第十六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基金以县为单位

统一管理使用。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乡筹县管制度,专帐管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严禁挪作它用;按照国家财务管理规定严格管理,实行凭据承付,定期核算,定期清结,按季公布,按年审计,帐目公开,接受监督;

第十七条 在县信用联社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入、支出和财政专用账户,实行合作医疗基金专户管理。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制度》,严格落实“筹钱不管钱,管钱不用钱,用钱不见钱”的基金封闭式管理办法。合作医疗基金支付,必须严格实行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编制计划,由县财政局、卫生局双印鉴审批,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政专户划入基金支出专户,由支出专户分别支付定点医疗机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列入审计计划。

第五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

第十八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大病统筹基金、门诊统筹基金相结合的办法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分配比例为大病统筹基金占77-80%,门诊统筹基金

占20%,风险金占3.0%。风险金分三年提取,到10%后不再提取。2008年底前家庭账户上的资金,继续按原办法使用,用完为止,但不得强迫、诱导农民使用,也不得冲抵下个人参合缴费。从2009年起不再设立家庭账户。

第十九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基金使用范围:

1、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住院,符合规定的药品费、一般检查费、化验费、影像检查费、手术费、材料费、普通床位费、综合处置费等;因外出打工或急诊在外地就诊住院的医药费。以上二类费用按规定的标准和比例补偿.2、对特殊慢病非住院实行凭票按比例补偿。

3、下列情形不属于合作医疗报销范围(1)、《用药目录》规定以外的药品费;

(2)、挂号费、伙食费、营养费、取暖费、空调费、电冰箱费、水电费、陪护费、输血费(属于报销病种急救用血例外)、救护车费、交通费、会诊费、点名手术附加费、自请护士特护费和超标准床位费;

(3)、高新仪器检查费,装配义肢、义齿、义眼、助听器费,理疗设备费,各种美容、健美及非功能性

整容费,各种减肥、增胖、增高等项目的一切费用,不孕症、性病及性功能障碍医疗费和人流引产住院医药费;

(4)、打架斗殴和吸毒、酗酒、自杀、他杀、自残、交通肇事、医疗事故、计划外生育、计划生育手术、职业病、工伤及其他有第三者行为所致的医疗费用;

(5)、各种自用保健、按摩、检查和治疗器械的费用,预防、保健性诊疗项目(如各种疫苗、预防接种、跟踪随访等),各种咨询费、家庭病床的医药费用;

(6)、出国或赴港、澳、台期间所发生的医药费用;

(7)、器官移植的各种器官源或组织源、血液透析、近视眼矫正手术、气功疗法、音乐疗法、保健性的营养疗法、磁疗等辅助性治疗项目;

(8)、治疗期间,凡与疾病无关的医药费、处方与诊断不符的药品费、超范围的检查费和无医嘱的药品费、治疗费、非临床需要而自己要求剖腹产分娩的费用、病员自购药品费;

(9)、省物价部门规定不可单独收费的一次性医疗及保健材料;(10)、其他按规定不列入我县合作医疗基金支付范 围的住院医疗费用。

第二十条 农民患病住院医药费用补偿的标准:

1、对于单病种实行定额付费,具体标准见附表;

2、不属单病种定额付费的,按省级、市级、县级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定点医疗机构分别设置起报点、起付线、报销比例和最高限额。标准为:

(1)省级定点医院三级医院起报点设置为5000元,省级定点医院二级医院设置起报点为3500元,报销比例为40%。(2)市级定点医院三级医院(含经省物价、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执行三级收费标准的二级医院)起报点设置为3500元,二级医院起报点设置为2500元。报销比例为50%。

在省、市医院住院纳入可报销范围的费用不满起报点的,参合患者全部自付,合作医疗不予报销;纳入可报销范围的费用达到起报点及以上者,全部纳入报销核算范围。起报点费用为一所定点医院的连续住院(间隔不超7天)发生的医疗费用,医院间费用不能累计。

小儿科(14周岁及以下)患者,在省、市级定点医院住院起报点按上述规定的60%执行。

(3)县级二级定点医院(县医院)起付线为200元/人次,报销比例为55%;

(4)一级定点医院起付线为80元/人次,报销比例65%;

(5)外出打工及外出参合群众急诊病人住院补偿比例为同级医院的90%。(6)因病情需要在省、市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参合群众,在县新农合经办中心登记备案后转院,急诊患者可电话登记备案。

3、住院前门诊费用

(1)在同一定点医院(乡镇卫生院除外)因本病门诊诊断检查并连续住院治疗的患者,其7天内的门诊检查费用纳入本院住院补偿范围。属单病种管理的病例,门诊检查费用按35%予以补偿。

(2)住院期间,因本院不具备条件,经本医院同意在其它医院产生的诊断性检查费用列入本院住院补偿范围。

4、新生儿费用补偿:新生儿可随参合母亲享受新农合各项补偿。享受时间从出生起至当年12月31日止。下必须以家庭成员身份参加新农合,方可继续享受新农合各项补偿。新生儿住院补偿只包括住院、诊疗、检查、药品等基本医疗费用,不包含生活(奶粉、尿不湿等)及与生活相关(宝宝纪念册、纪念币、照片、摄像、剪脐带、脐带血保存、胎儿纪念品等)和预防保健类的其它费用。

新生儿办理补偿的方法:家属持准生证、新生儿的出生医学证明、母亲合疗证,属县内定点医院出生的到就诊医院办理补偿手续,在县外定点医院出生的到县合疗经办中心办理补偿手续。新生儿随参合母亲享受新农合住院补偿费用与参合母亲分别结算。

第二十一条 特殊慢病补偿

(一)特殊慢病病种选择

1、特殊慢病Ι类

(1)、尿毒症三期肾透析(2)、恶性肿瘤放、化疗(3)、各类器官移植后用药(4)、白血病

2、特殊慢病Ⅱ类(1)、老慢支

(2)、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期(3)、糖尿病伴并发症(4)、精神病

(二)认定程序

特殊慢病按下列程序认定并参与补偿。

本人申请(附二级及以上医院证明、病历及相关资料)——村委会、乡镇卫生院证明—县合疗办认定-乡村两级公示-参与补偿

(三)补偿办法

特殊慢病实行凭票按比例补助,补助比例为40%。特殊慢病Ι类补偿最高限额设定为4000元,特殊慢病Ⅱ类补偿最高限额设定为1000元。凡属上述特殊慢病须持合疗证、身份证(或户口薄)、处方和有效发票,于每年11月至12月上旬到新农合经办中心办理补偿手续,逾期不予补偿。

第二十二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使用范围:门诊统筹实行“总额预付,包干使用,公开透明,就诊直补”,具体实施办法另文下发。

第二十三条 封顶线:参合群众的住院医疗各种费用补偿比例不受次数限制,每户每年住院医疗费用补偿封

顶线为15000元。对达到封顶线的家庭,不再设定特殊病例的再补偿规定。确有较重医疗费用负担的,提倡通过贫困医疗救助政策扶助。

第二十四条 二次补偿:

1、原则 住院补偿基金内结余超过5%时,进行二次补偿。补偿对象为获得住院补助尚未达到封顶线的家庭。

2、程序和方法由县新型农村合疗经办中心提出费用测算结果及具体方案,经县合疗办同意后,报市级合疗办批准,并向省合疗办备案后执行。方案要对二次补偿的对象、标准、资金做具体规定。补偿结果要进行村级公示。

第二十五条 健康体检管理

1、补偿金来源:

当门诊补偿金内出现沉淀时,可根据累计情况用于参合人员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2、原则、程序:

健康体检提倡针对特殊人群进行健康体检或筛查,提倡一个家庭选一位代表参加的办法。

健康体检由县合疗经办中心提出具体方案,按规定程序报批、备案后方可执行。健康体检方案要求明确体检对象、体检范围、检查项目、资金预算等有关内容。

县合疗经办中心按照批准的健康体检方案选择辖区内具备体检资格和能力的新农合定点医院实施。方案执行要有质量控制办法和结果验收报告。对所有健康体检资料要妥善保管,以备查验。健康体检资金不得预拨各承担体检任务的单位,健康体检结束后按照提供体检单位的服务质量、数量和费用标准,结合验收结果一次拨付。承担体检任务的医疗机构要给予一定的费用减免或优惠。

第六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的管理

第二十六条 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服务机构的确定,采取择优选取,省、市定点医院按省市合疗办确定的定点医院执行。县级定点医院由县合疗办确定并签订协议。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对定点医院住院参合患者实行动态监测。各定点医院对合作医疗工作的宣传、公示,门诊、住院参合患者医药费的报销、“直通车”、“单病种”执行情况、药品价格、服务质量等项工作开展纳入监测范围,并作为考核的依据。

第二十七条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患病后住院,由定点医疗机构根据病情和诊疗常规确定。

第二十八条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患病后,有自由选择定点医院的权利。在县境内原则上采取自愿、就近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住院,县内就诊住院不报县合疗经办机构备案。因病情需要转往县以上定点医院诊疗的患者,实行由患者或家属在转院前到县合疗经办中心登记备案制度。第二十九条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外出打工或急诊在外地需住院治疗的,要在住院期间向本县合疗经办中心电话报告登记备案。出院后凭合作医疗证、住院病历复印件(加盖就诊医院公章)、诊断证明、医院住院费用发票、费用清单、打工单位证明等经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按规定审核后方可补偿。

第三十条 实行住院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制度,住院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细则另行制订。各定点医院要从严掌握适应症,杜绝乱开单。自费药品不超过药品总费用的10%。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要达到75%以上;二级医院平均每天每床费用不高于180元,平均住院日不超过10天;一级甲等医院平均每天每床费用不高于90元,平均住院日不超过8天;乡卫生院平均每天每床费用不高于80元,平均住院日不超过7天。病人出院时带药一般不超过3天用量,慢性病最多不超过7天用量。三级定点医院的药品费用不超过医疗总费用的38%。二级不超过45%。一级医院也要严格控制比例。自费药品费用、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每超过规定1个百分点扣定点医疗机构补偿费用1个百分点,自费药品费用超过10%部分的费用由所在医院负担,并由定点医院主要负责人返还患者。

第七章 补偿管理

第三十一条 各级定点医院住院医药费用补偿实行“直通车”,属单病种定额包干管理范围的疾病,住院时参合农民只交个人应负担的费用,补助部分待患者出院后由定点医院与县经办中心结算;属非单病种按比例补偿范围的疾病,住院费用先由本人垫付,待办理出院手续时由定点医疗机构审核后直接报销,按月由定点医院与县经办中心结算。所有医疗费用的结算都执行“二审制”,定点医院审核的由县经办中心复审,县合疗办随机抽审。然后由县合作医疗经办中心根据当月抽查审核结果,按照有关程序拨付定点医疗机构报销的资金。第三十二条 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等保障同时又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因病住院既可享受商业医疗保险报销,同时也可享受合疗政策报销,住院医疗费用发票及相关资料原件交商业保险部门。合疗报销时,可凭复印件核报,经办人员需标明原件去向。

第三十三条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在县级以上尚未开通“直通车”的定点医院、外出打工或急诊在县境外非定点住院的,住院医药费用全部由患者先行垫付,出院后在两月内,将相关资料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按规定进行审核,然后在指定地点领取补偿。

第三十四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标准、程序、范围等必须公开、公正、透明,实行公示制度,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办理,优质服务。

第三十五条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住院补偿必须的材料:

1、合作医疗证和本人身份证明材料。

2、住院诊断证明原件,属住院分娩的须提交有效的准生证明和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书复印件。

3、在县境内住院治疗的提供完整的住院病历原件(经办机构审查后退回),在县境外住院治疗的须提供住院病历复印件。

4、住院医药费用的正式票据及费用清单。

5、外出打工农民需提供打工单位证明,急诊入院的需提供急诊入院诊断证明。

第三十六条 参合患者出院后不按规定时限办理医药费用补偿手续,视为自动放弃,不再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中支付。

第三十七条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对县内定点医疗机构每月结算一次,20日前支付上月应付医疗费用。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方案自2008年7月1日起执行,原《长武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长政发[2007]6号)与本方案相应内容不一致的以本方案为准。

罗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篇6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3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关于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4〕21号)和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穗府办〔2004〕44号)的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医疗共济制度。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是一件为民、便民、利民的大好事,是党中央、国务院稳定农村、关心农民、执政为民的重大举措,必须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为农民建立初级卫生保障体系,提高农民保障水平,缓解农村看病难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卫生差距,走共同奔康致富的道路。

二、工作目标

按照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要求,2005年,实行区办区统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80以上,争取建成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示范区;2006年覆盖率达85以上,建立起比较规范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三、组织管理

区政府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措施的制定、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设立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内,负责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政策的执行,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实施指导和监督。委托专业管理服务机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报销、审核和支付等具体工作进行管理。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负责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使用和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各镇(街、区)要相应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由镇(街、区)领导任主任,下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配备1~3人负责日常工作。经办机构的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各村相应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小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业务。

四、基本内容

(一)建立全区统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形式,实行全区统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的起止时间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每年11月至12月为集中宣传发动和缴费时间。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实行全区统筹的时间定于2005年1月1日。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农民(包括按农村户籍管理的农村居民,下同),以户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资标准为:成年人每人每年100元,18周岁以下人员每人每年90元,其中,区、镇财政每年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的资助分别为人均20元(街道办事处纳入财政预算,由区财政统一核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中的成年人由村集体及个人负担60元,18周岁以下人员由村集体及个人负担50元,村集体及个人负担的比例由各村自定。今后将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农民承受能力逐步提高筹资水平。

区、镇财政承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资助补贴应纳入当年区、镇财政预算。区财政部门根据实际参加人数分别计算区、镇财政资助金额,并直接划入区财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用帐户,其中,镇财政负担资助部分由区财政按财政体制进行结算。

村集体及个人负担的基金部分按一次性缴纳,并在下一前一个月内完成,直接划入区财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用帐户。收缴工作坚持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由区政府负总责,各镇(街、区)和村(居)委会具体负责收缴工作。区政府与各镇(街、区)签订任务书,各镇(街、区)与各村(居)委签订任务书,确保收缴任务的完成。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保大病、保住院为主。要坚持以收定支、保障适度、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合理确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支付比例和支付上限,加强基金的管理,确保资金合理使用、量入为出,节余资金控制在10~15范围内。要根据收支情况,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工作进行合理调整。

(四)鼓励实行补充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对农民实行的基本医疗保障,鼓励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集体实行补充医疗制度,对农民进行二次报销。有条件的村集体和个人还可以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障需要。

罗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篇7

1 大悟县河口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现状

大悟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一个山区农业县。全县总人口6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万人。2006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6.1亿元,财政收入202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73元。大悟县新农合试点工作于2006年4月申报,9月份获湖北省政府批准,成为全省第三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之一,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正式启动运行。

河口镇东与红安接壤,南与武汉市黄陂区毗邻,在革命老区大悟县乡镇中很具有代表性。因此我们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情况走访了当地的乡镇医院和部分干部村民。

调查中,我们发现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当地运行以来,总体状况良好,老百姓能从中得到实惠,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是仍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

1.1 乡镇医院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农民看得起病,还要让农民看得好病,所以乡镇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会直接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效果。尽管湖北省从2003年开始就加大投入,努力改善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条件,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大多数乡镇卫生医疗机构基础设施落后,医务人才缺乏,医疗技术水平低,就医环境差,医技人员也长期缺乏培训。因此,乡镇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还不能完全胜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发展的要求[2]。另外,工作人员的素质也会严重影响农民参合的积极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面对前来咨询的农民,工作人员态度不是很好,不能耐心解答,这也增加了农民报销的难度,使农民对新农合产生抵触情绪。

1.2 报销手续复杂,兑现医疗补助时间长

在调查中发现医院很多位置都有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在医院一楼大厅门口,宣传栏里有合作医疗报销的基础细则;大厅里墙壁上的宣传栏里宣传了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专设的合作医疗机构外面有参保人进行合作医疗报销需注意的事项以及具体流程,但还有很多需要报销的人仍然不是很清楚。我们在医院随机询问了几个来报销的人,他们说这个报销制度很繁琐,小额门诊补助即便是极少的钱,农民也要签上三次名字,而大额补助则需要跑几次合作医疗机构,写几次申请,经过几次审批,往往补助款拿到手已月余或者更长时间,扣除花去的差旅费,补助金额已所剩无几。因为农民文化素质及理解能力有限,所以面对如此繁琐的流程,他们有不满情绪是正常的,卫生部门在简化程序的同时,还要耐心地向需要报销的农民解释清楚。

1.3 基层干部宣传不到位,没有让农民彻底接受这项利民政策

基层的村干部是落实各项政策最重要的纽带,农民对相关政策的了解基本上都是从他们那得到的。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方式是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农民的知识有限,认知的过程很缓慢,所以需要村干部耐心的为村民解释。然而,村干部在具体执行这项政策的时候是一家家去说,由于任务繁重,所以不能够很具体的为农民解释。农民对新农合不了解,自然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参合的积极性。

1.4 农民的旧思想尚未完全转变,阻碍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

河口镇目前的参合率为90%左右,可以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部分农民缺少认同感,认为新农合没有存在的必要,对此,我们走访了一些不愿参保的农民,在他们中间,主要存在着以下想法:(1)农民的预防意识较为薄弱,对未来各种不确定的消极因素重视程度不高。医疗费用不属于刚性消费,它只是一种随机性的风险支出,因此侥幸心理广泛存在于经济水平并不宽裕的农民群体思想中,他们很难形成投入固定医疗保障费用的意识,甚至有的因当年没有生病住院得不到补偿而产生吃亏的感觉,降低了参合的积极性。(2)受传统合作医疗的影响,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稳定性和信任度还心存疑虑。还有一些农民反映,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得小病,门诊补偿钱较少,患大病,补偿比例却又偏低,难以解决根本问题。由于存在这些认识问题,不仅制约了参合率的进一步提高,也给筹资工作带来很大压力。每年乡镇、村干部往往需要挨家挨户连续工作二三个月才能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登记、缴费工作,筹资成本较高。据估算,每登记、缴费1人,要花2.5元,上级政府没有这笔专项经费,地方财政补助又严重不足,目前主要还是靠卫生部门承担,长期下去将会影响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3]。

2 相关完善措施

2.1 加强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

农民的参与是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的认识,增强农民参与新型合作医疗的自觉性。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形式,不具备宣传条件的农村可以通过设宣传栏、粉刷培养标识、致农民公开信、给外出务工人员打一个电话等形式,广泛宣传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意义、方针政策,宣传先进地区的做法、经验,营造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良好社会氛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4]。

2.2 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

按照中央精神,每个乡镇要保留一所公立卫生院,每个村至少有一个卫生室,并采取有效措施遏止农村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培养农村需要的医护人员。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同时,政府应以财政贴息、银行贷款等形式加大对乡卫生院的支持力度,卫生部门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工作,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知识、服务水平,让农民切实享受到更高的医疗服务[1]。

2.3 建立稳定增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长效筹资机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是要有稳定的筹资来源,所以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建立稳定增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长效筹资机制。首先,要保证筹资来源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政府就要将它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支持制度化,明确各级政府财力支持的来源和水平,明确政府资金的配置与使用。其次,政府要通过实行国家投资倾斜政策,建立激励集体扶持机制,畅通社会捐赠渠道,开征社会保障专项税收,最终促进政府引导、集体资助社会捐赠、居民自愿参加的多元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的建立。最后,政府应根据各级地方政府财力和集体经济状况合理确定政府与集体的资助水平,依据当地农民年均收入水平和社会捐赠情况、制度认同程度和实施年限等合理确定个人筹资水平,按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适度结余的原则,经科学测算确定合理的补偿水平,从而形成筹资机制[5]。

2.4 建立方便快捷的审核报销机制,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管理办法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基层卫生院的生力军作用,参保农民的医疗费用可直接到所在乡镇卫生院进行补偿结算。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优势,建立和完善计算机网络管理,为参保农民建立电子账户,利用计算机网络动态监控发生的医疗费用,并自动对可报费用按相关规定进行补偿运算,通过网上确认授权直接结算[1]。

2.5 实行有效的管理监督制度

一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使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成为正式制度,保证其稳定性;二是完善资金管理、审计、监督机制,切实保证资金运行安全;三是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作制度,提高运作效率[6]。

总之,只要不断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充实这一制度,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可以和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到医疗保障,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程建平,澹丰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1):74.

[2]熊鹰.湖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83.

[3]谭安洛.湖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持续发展刍议[J].湖北社会科学,2006,(10):69.

[4]杨小兵,王芳等.湖北省长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运行机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11.

[5]胡联.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作用[J].特区经济,2007,(11):145.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议 篇8

一、沛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

目前,沛县共有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481个,其中村级430个、镇级27个、县级6个、市级18个,形成了多层次的定点医疗机构服务体系。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市、县、镇、村四级定点医疗机构补偿结算网络化、电算化,建立了补偿稽查制度。农民参合人数由2004年59.1万人增加到2013年94.78万人,参合率由最初的60.75%提高到100%;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3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350元。2004年各级财政投入资金1005万元,2013年增加到2.67亿元。2013年累计补偿229.91万人次,累计补偿41402.05万元,县镇两级住院费用政策补偿比达到83%。

二、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持续有效筹资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强调“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但实际运行中由于种种原因,筹资难度相当大,特别是一些贫困镇区,农民支付能力不高,筹资能力明显不足。镇村干部和乡村医生筹集个人负担的部分成本较大,效率较低,甚至出现了个别村干部、卫生室人员垫付农民个人负担资金的现象。

(二)重复参合参保现象突出。究其原因,一是制度设计因素,比如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允许在城镇就读的学生和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但这部分人员有的已参加了新农合,造成重复参合参保。二是信息不能共享,由于现行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分别由两个不同的机构承办,两种基金的筹资时间不一致,新农合信息平台与医疗保险信息平台没有实现对接,对参保人员信息核实的难度较大,造成重复参合参保现象的发生。

(三)基本药物品种价格不够合理。一是基本药物目录过窄,乡镇卫生院(卫生室)基本药物数599种,远远低于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894种。目前,群众较常用的品牌药、小儿适宜剂型药品、眼科等小科用药药物品种缺失。而且常用品种配送不及时,有时不定期缺货,有的甚至长期缺货,如三七片、丹参片、甘草片等,加之少部分慢性病人常用药品以及群众已经接受并且习惯了的常用药品不在目录之内。二是部分药品价格不尽合理,部分基本药物中标价不仅高于制度实施前自主采购价,甚至还高于制度实施前的药品零售价。

(四)基层医疗服务行为不规范。部分乡镇卫生院执业水平低,服务不规范,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问题较突出。据了解,医改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60%以上用于县级以上医院报销,40%以下用于乡镇卫生院报销,这与医改的目标“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背道而驰。况且乡村医生素质参差不齐,少数村级卫生室执行基本药物价格和诊疗服务标准不到位,有的没有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定报销相关费用。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监管力度不够。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县级统筹,资金在县级完全做到了封闭管理、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安全运行。但是在资金使用的终端,各个医疗卫生机构乱检查、乱用药、乱收费情况屡禁不止,尤其是一些乡镇卫生院,医患联手造假开处方套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资金监管存在漏洞。

三、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议

(一)强化制度宣传,优化医疗服务。要对村组干部进行专业的系统化培训,广泛、深入地开展政策制度宣传,把参合办法、权利、义务以及审核结算流程等宣传到千家万户,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熟悉这一制度。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具体、形象、生动的典型事例宣传,通过现身说法,增强制度的吸引力。要按期公布住院补偿报账费用,增加透明度,提高农民对新农合的信任度。要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改变服务态度,向参加新农合的农民提供便利、快捷、周到的服务。

(二)整合医疗制度,避免重复参保。按照国家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三项制度之间的平稳有序衔接工作,将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统一合并实施,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机构合并归一个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以利于降低管理成本,防止财政资金的重复投入。

(三)加强药品管理,降低药品成本。建议在符合国家医改政策的前提下,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或增补药物目录品种,特别是儿童、老人、妇女等重点人群常见病防治药品,以满足群众合理的基本用药需求。继续推行药品招标采购制度,采取药品集中采购、公开询价、竞标和区域配送等办法,减少购销环节,降低药品购销成本。同时,组织药监部门加大对农村药品市场的整治力度,严格农村药品批零企业的经营准入,打击非法经营,净化农村医药市场。

(四)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定点机构监管。要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坚持定期考核和动态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诊疗程序和用药行为,控制目录外用药,对药效相同或相近而不同药名的药品,医疗机构必须采用目录内用药。要加大对“滥用药”、“滥检查”、“滥用高值耗材”、“炒卖病人”、“滥收住院病人”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定点医疗机构、病区执业医师的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对严重违反规定的,要取消定点资格。

(五)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根据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等因素,重新调整镇卫生院的数量、规模和分布。各级政府应逐步加大对基层镇医疗机构的投入,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备所需人员和设备,积极发展村级卫生室,提供初级诊疗服务。要鼓励县、乡、村卫生机构间的纵向合作,使县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服务向镇延伸,镇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服务向村延伸。要开展乡村医疗队伍全科医生培训工作,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人员素质,转变服务观念,提高管理水平,为农民看病就医提供价廉、质优、便捷、高效的服务。

(六) 加强资金监管,保障资金安全有效。要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实行“收、管、支”三分离的封闭管理方式,即收钱的不管钱(镇村人员)、管钱的不用钱(财政部门)、用钱的不见钱(经办机构)。设立新农合基金账户,实行专户管理。开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上银行系统,加强各相关部门对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 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乡、村三级公示及医院内公示工作,确保新农合基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接受各级组织、社会和广大群众的监督。 卫生、审计、财政等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成立专家技术组,定期对定点医疗机构用药、诊疗、收费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严格控制药品费用比例和自费药品比例,不断规范定点医疗机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操作。县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要实时对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监控,对问题严重、屡教不改的,通报批评、扣减费用,直至终止定点医疗机构资格。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上一篇:低温雨雪凝冻天气应急预案下一篇:最新护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选题)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