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考试真题5则范文

2024-11-18

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考试真题5则范文(共6篇)

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考试真题5则范文 篇1

综合分析题

(―)资料

某上市公司目前总资产10000万元,其中股东权益4000万元,普通股股数3500万股,长期借款6000万元,长期借款年利率8%,有关机构的统计资料表明,该公司股票的贝塔系数(系数P)为1.2,目前整个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0%,无风险收益率为4%,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公司拟通过再筹资幵发甲、丁两个投资项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甲项目投资额为1200万元,经测算,甲项目的投资报酬率存在-5%,12%和17%三种可能情况,三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分为为0.3、0.4和0.3。

资料二:丁项目投资额为2000万元,经过逐次测试,得到以下数据:当设定折现率为14%和15%时,丁项目的净现值分别为4.9468万元和-7.4202万元。

资料三:丁项目所需筹资有A、B两个方案可供选择。A方案:发行票面利率为12%,期限为3年的公司债券;B方案:增发普通股500万股,每股发行价为4元,假定筹资过程中发生的筹资费用忽略不计,长期借款和公司债券均为年末付息,到期还本。

(二)要求:根据上迷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51.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该公司目前的股权资本成本为()。

A.8.8%

B.10%

C.11.2%

D.12.6%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资本成本=4%+1.2X(10%-4%)=11.2%。

52.甲项目的期望报酬率为()。

A.8%

B.8.4%

C.11.4 %

D.12%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5%X0.3+0.4Xl2%+17%X0.3= 8.4%

53.丁项目的内部报酬率为()。

A.14.2%

B.14.4 %

C.14.6 %

D.14.8%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内部报酬率是使得项目的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所以采用内插法计算内含报酬率:(R-14%)/(15%-14%)=(0-4.9468)/(-7.4202-4.9468),解得R=14.4%

54.丁项目A、B两个筹资方案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为()。

A.1800万元

B.2100万元

C.2400万元

D.2700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EBIT-6000X8%-2000X12%)X(1-25%)/3500=(EBIT-6000X8%)X(1-25%)/(3500+500)解得,EBIT=24OO(万元)

55.与发行股票筹资相比,采用债券筹资的主要优点有()。

A.筹资成本较低

B.财务风险较低

C.可利用财务扛杆作用

D.有利于保障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

【参考答案】ACD

【答案解析】参考教材152至153页。

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考试真题5则范文 篇2

2014初级审计师专业相关知识考试真题模拟练习与答案(2)

6、对于宏观生产函数 y=f(N,K),其中正确的是【B】。

A.N为整个社会的失业率

B.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

C.y为总投资

D.N为一个公司的就业率

【考题解析】y为总产出,N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或就业量,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参考教材P10。

7、对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在政府干预中,不适合的措施是【D】。

A.企业合并

B.明确产权

C.政府直接管制

D.政府投资

【考题解析】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对于外部不经济政府干预的措施有:征税和补贴;企业合并;明确产权;政府直接管制。参考教材P6。

8、某夫妇喜欢植树种花,绿化小区的环境,邻里因此也不用再花钱请人绿化小区,这是属于【C】。

A.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B.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C.消费的外部经济

D.生产的外部经济

【考题解析】消费的外部经济是指家庭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有利影响。参考教材P6。

9、以下“市场失败”的原因正确的是【B】。

A.内部性

B.不完全竞争

C.完全信息

D.私有物品

【考题解析】市场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参考教材P5.二、多项选择题

31.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的含义是指。

A.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出现

B.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

C.资源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

D.经济责任授权人无法直接经常的监督检查

E.会计核算业务的发展

32.作为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经济责任授权人无法直接经常的监督检查,是由审计师培训 http://edu.21cn.com/kcnet2030/

于。

A.地理上的限制

B.人际上的限制

C.时间上的限制

D.法律上的限制

E.技术上的限制

33.总结国内外审计实践,我国审计独立性应体现在。

A.组织上的独立

B.人员上的独立

C.工作上的独立

D.经费上的独立

E.目的上的独立

34.著名审计会计学家莫茨和夏拉夫等人认为审计的独立应是。

A.财务利益方面的独立

B.精神状态方面的独立

C.评价依据方面的独立

D.组织地位方面的独立

E.自由调查方面的独立

35.在(利马宣言——审计规则指南》中专门提出的独立性问题,是指。

A.最高审计机关的独立性

B.最高审计机关成员和官员的独立性

C.最高审计机关行为的独立性

D.最高审计机关报告的独立性

E.最高审计机关财政上的独立性

36.下列职能不属于我国审计职能范畴的是。

A.经济监督

B.经济司法

C.经济鉴证

D.经济预测

E.经济仲裁

37.由审计独立性决定的审计监督的优势是。

A.审计法律、法规的权威性

B.审计监督是较高层次的经济监督

C.审计人在审计关系中具有超脱性

D.审计监督范围具有广泛性

E.审计方法具有科学性和严肃性

38.构成审计行为的基本因素,即审计要素是。审计师培训 http://edu.21cn.com/kcnet2030/

A.证据要素

B,准则要素

C.标准要素

D.行动要素

E.结果要素

39.我国社会主义审计的作用可以概括为。

A.公允性作用

B.防护性作用

C.建设性作用

D.综合性作用

E.效益性作用

40.根据审计关系理论,与审计对象息息相关的是。

A.审计主体

B.审计客体

C.审计原则

D.审计地位

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考试真题5则范文 篇3

1、下列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规定一定条件,并且把条件成就或者不成就作为确定行为人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发生法律效力或失去法律效力的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可以分为:延缓条件与解除条件;肯定条件与否定条件

B.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民事法律行为中预定一定期限,并把该期限的到来作为行为人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发生、变更、消灭的前提的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期限可以分为:始期与终期;确定期限与不确定期限

C.无效民事行为是指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不产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其从行为开始时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D.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2、下列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行为人必须具有预见其行为性质和后果的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一项民事活动,必须以行为人具有实施该项法律行为的民事行为能力为要件

B.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要真实,包括: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自愿,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强迫行为人实施或不实施某一民事行为;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是真实的,即行为人的主观意愿和外在的意思表示一致

C.标的须可能和确定

D.只要不违法的行为就是合法的3、下列关于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A.所谓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B.签订合同属于民事法律行为,订立遗嘱不是民事法律行为

C.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D.民事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的行为

4、A、B、C、D四人在一起讨论法律制定问题,他们各自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A.A的观点:法律的制定又称法的创立或立法,从根本上讲,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

B.B:A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国法律的制定是指中共中央和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C.C:基本上同意A的观点,法律制定的目标主要在于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但是在现代社会,某些不产生国家意志的活动也属于法律制定活动

D.D:上述三种观点都不正确。从本质上讲,法律制定实际上就是特定国家机关运用专门技术的活动,立法技术运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立法效果的好坏

5、法律事实包括行为和()。

A.事件

B.物

C.不可抗力

D.客观条件

6、下列关于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法律关系的主体,即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而不是义务的承担者

B.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C.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

D.法律关系是法治社会的基本社会关系

7、关于法或法律的定义的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按照我国法学界的通说,法的定义是: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系统

B.法是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C.法的内容是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D.法的内容是统治阶级的精神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参考答案

1、【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属于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参见教材P408.2、【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不违反社会公众利益、不违法的行为就是合法的。参见教材P407.3、【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签订合同与订立遗嘱都是民事法律行为,参见教材P406.4、【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立法只能由一定的国家机关或者经过授权的单位进行,因此选项B将中共中央作为立法主体错误,将立法主体仅限定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也是错误的,还包括享有立法权的国家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和地方权力机关;立法是国家职能活动,不产生国家意志的活动不可能属于立法活动,因此选项C错误;尽管立法技术运用的高低会影响到立法效果,但立法效果的最终决定因素是该立法是否符合社会要求,D的观点夸大了立法技术的作用。因此选项D错误。

5、【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参考教材P406.6、【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法律关系的主体,就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参见教材P404至P405.7、【正确答案】:D

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考试真题5则范文 篇4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长停滞、大量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状况,当时的这种局面被经济学界称为:

A.繁荣

B.滞胀

C.倒退

D.混乱

【正确答案】:B 第2题:

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称作: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净值

D.个人可支配收入

【正确答案】:B 第3题:

在按偿还时间分类的公债中,长期债券的偿还期限是:

A.1年以上3年以下

B.1年以上5年以下

C.5年以上

D.10年以上

【正确答案】:C 第4题:

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可以通过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实现。当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下降,公司利润和个人收入提高,政府的税收就会以更大的幅度增加,这样就遏制了:

A.总供给的过快萎缩

B.总供给的过快膨胀

C.总需求的过快萎缩

D.总需求的过快膨胀

【正确答案】:D 第5题:

对已经暴露出来的金融风险,相关部门采取及时治理措施,防止金融风险韵恶化和蔓延,属于金融风险管理中的:

A.预警系统

B.评估系统

C.补救系统

D.监控系统

【正确答案】:C 第6题:

在财务管理实务中,通常作为无风险报酬率的是:

A.国债利率

B.银行贷款利率

C.银行存款利率

D.企业债券利率

【正确答案】:A 第7题:

某企业决定在未来5年内,每年年初支付300万元的仓储事散保险费。这种年金的类型是:

A.先付年金

B.后付年金

C.延期年金

D.永续年金

【正确答案】:A 第8题: 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预算以外,企业为规划预算期内其他生产费用水平而编制的预算是:

A.生产预算

B.制造费用预算

C.产品成本预算

D.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正确答案】:B 第9题:

某项目投资额为2000万元,期限为5年,投产后前三年每年净利润为400万元,最后两年每年净利润为250万元,该项目的投资利润率是:

A.12.5%

B.16.25%

C.17%

D.20%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

投资利润率:(400 x3 +250 x2)÷5/2000×100%=17%

第10题:

某企业年初存入银行1000万元,年利率为5%。按复利计算,该笔存款在第2年年末的本息和是:

A.1050万元

B.1100万元

C.1102.5万元

D.1157.625万元

【正确答案】:C 第11题:

与负债筹资相比,发行普通股筹资的特点是:

A.具有抵税作用

B.发行成本相对较低

C.资本使用风险小

D.保障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

【正确答案】:C 第12题:

适中的资产组合策略的特点是:

A.风险较低,报酬较低

B.风险适中,报酬适中

C.风险较低,报酬较高

D.风险较高,报酬较高

【正确答案】:B 第13题:

当企业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的一定比例后,可以不再提取法定公积金,该比例是:

A.10%

B.20%

C.30%

D.50%

【正确答案】:D 第14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是:

A.资产负债率

B.资产报酬率

C.资产周转率

D.资产增长率

【正确答案】:B 第15题:

下列有关利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利润总额就是营业利润

B.投资收益不计入营业利润

C.营业利润扣除所得税费用就是净利润

D.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就是净利润

【正确答案】:D 第16题:

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具体做法是:

A.按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B.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C.按公允价值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

D.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正确答案】:B 第17题:

在采用备抵法核算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时,企业转销坏账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A.营业外支出

B.管理费用

C.资产减值损失

D.坏账准备

【正确答案】:D 第18题:

下列各项资产中,资产负债表日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是:

A.持有至到期投资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C.长期股权投资

D.无形资产

【正确答案】:B 第19题:

下列各项固定资产中,不需要计提折旧的是:

A.因大修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

B.未使用的固定资产

C.本期发生减值的固定资产

D.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r

【正确答案】:D 第20题:

下列各项税费中,应记人“管理费用”科目的是:

A.消费税

B.营业税

C.教育费附加

D.车船使用税

【正确答案】:D 第21题:

企业发行债券取得的溢价或折价,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A.财务费用

B.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C.应付债券——面值

D.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正确答案】:B 第22题:

下列各项中,能够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增加的是:

A.接受固定资产投资

B.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C.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D.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正确答案】:A 第23题:.某企业2009年12月出售原材料取得价款800万元,出售固定资产取得价款1000万元,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取得价款2000万元,假定没有其他项目并且不考虑相关税费,应计人本月利润表“营业收入”项目的金额是:

A.1800万元

B.2800万元

C.3000万元

D.3800万元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

800+2000=2800 第24题:

企业“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应计人的资产负债表项目是:

A.预收账款

B.预付账款

C.应付账款

D.应收账款

【正确答案】:B 第25题:

某企业2009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科目余额为2000万元,“累计折旧”科目余额为80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为100万元,“在建工程”科目余额为200万元。该企业本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是:

A.900万元

B.1100万元

C.1200万元

D.2200万元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 2000-800-100=1100 第26题:

下列规范性文件中,效力仅次于法律的是:

A.国际条约

B.宪法

C.行政法规

D.自治条例

【正确答案】:C 第27题: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有权提名审计署审计长人选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家主席

D.国务院总理

【正确答案】:D 第28题:

各级政府预算应当按照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一定比例设置预备费,该比例是:

A.1%-3%

B.1%~5%

C.3%~5%

D.5%(645000-580500)-2000 =20500

案例三

(一)资料

2009年4月,A、B、C、D四个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甲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公司章程规定:注册资本为100万元,股东分两期出资,其中第二期出资于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缴清;公司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

2010年3月,税务机关发现甲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有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遂责令甲公司限期缴纳应纳税款;在限期内,税务机关发现甲公司有明显隐匿其应纳税收入的迹象,便责成甲公司提供纳税担保,甲公司未能提供。于是,经局长批准,税务机关书面通知甲公司开户银行冻结甲公司的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2010年5月,股东A欲与自然人E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甲公司股权全部转让给E,A向B、C、D发出书面通知,征求他们的意见。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第61题:

A、B、C、D四个自然人设立甲公司的出资方式可以为:

A.货币

B.实物

C.知识产权

D.劳务

【正确答案】:ABC 第62题:

甲公司全体股东首次出资额至少应为:

A.20万元

B.30万元

C.50万元

D.60万元

【正确答案】:A 第63题:

税务机关书面通知银行冻结甲公司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该行为属于:

A.税收担保措施

B.税收保全措施

C.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D.税务检查措施

【正确答案】:B 第64题:

股东A将其持有的甲公司股权转让给自然人E时,应当经:

A.甲公司董事会同意

B.股东A、B、C、D半数同意

C.股东B、C、D过半数同意

D.股东B、C、D一致同意

【正确答案】:C 第65题:

甲公司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比例不得低于:

A.1/4

C.1/2

B.1/3

D.2/3

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考试真题5则范文 篇5

A、1101.36元

B、5046.15元

C、7426.42元

D、3821.36元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应交增值税税额=131200÷(1+3%)×3%=3821.36(元)

【该题针对“增值税”知识点进行考核】

2、下列各项中,符合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规定的是:

A、从事金融商品转让的,为金融商品所有权转移的当天

B、采用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合同约定收款日期的当天

C、采用直接收款方式销售,为发出货物的当天

D、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货款的当天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选项B,采用预收货款结算的,应为货物发出的当天;选项C,采用直接收款方式销售,不论是否发货,应为收到销售款或取得索取销售款凭证的当天;选项D,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销售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

【该题针对“增值税”知识点进行考核】

3、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业务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纳税人销售货物、发生应税行为或提供应税劳务,采用价税合并定价并合并收取的,以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为计税销售额

B、逾期包装物押金,应并入销售额征税

C、纳税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一般货物时,以扣除旧货物折价款以后的销售额为计税销售额

D、纳税人采取以物易物方式销售货物,购销双方均应作购销处理,以各自发出的货物核算计税销售额并计算销项税额,以各自收到的货物核算购货额并计算进项税额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纳税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一般货物时,应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不得扣减旧货物的收购价格。

【该题针对“增值税”知识点进行考核】

4、下列表述内容中,不属于消费税纳税人的是:

A、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B、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C、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D、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消费税的纳税人。在中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属于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该题针对“消费税”知识点进行考核】

5、某酒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1年8月销售粮食白酒2000斤,取得销售收入14 040元(含增值税)。已知粮食白酒消费税定额税率为0.5元/斤,比例税率为25%。该酒厂8月应缴纳的消费税税额为:

A、5510元

B、5000元

C、6229.92元

D、4000元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应纳消费税=[14040/(1+17%)]×25%+2000×0.5=4000元。

【该题针对“消费税”知识点进行考核】

6、纳税人的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检查纳税人存款账户,或者拒绝执行税务机关做出的冻结存款或者扣缴税款的决定,或者在接到税务机关的书面通知后帮助纳税人转移存款,造成税款流失的,税务机关可以给予的罚款处罚为:

A、2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B、1 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C、5 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D、10 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纳税人的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检查纳税人存款账户,或者拒绝执行税务机关做出的冻结存款或者扣缴税款的决定,或者在接到税务机关的书面通知后帮助纳税人转移存款,造成税款流失的,税务机关可以给予的罚款处罚为10 万元以上 50 万元以下。

【该题针对“税法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7、在分税制下,属于中央政府的固定收入的是:

A、消费税

B、资源税

C、增值税

D、房产税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分税制下,中央政府的固定收入包括: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船舶吨税、印花税、海关代征的消费税和增值税等税收收入。

【该题针对“税法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8、下列单位中,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是:

A、股份制企业

B、合伙企业

C、私营企业

D、有经营所得的其他组织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这两种企业缴纳的是个人所得税。

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考试真题5则范文 篇6

(一)资料

某企业计划购置一套生产线,固定资产投资额为l000万元,垫付流动资金50万元,全部于建设起点一次性投入。设备购入后即可投入使用,寿命为l5年,预计净残值为100万元。预计投产后每年营业收入为300万元,每年付现成本为100万元。固定资产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垫付的流动资金在项目结束时全部收回。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因素。

上述投资所需资金通过发行普通股和债券两种方式筹集,所筹资金各占50%。普通股的资本成本为14%,债券的资本成本为6%。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1.设备投入运营后,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是:

A.60万元 B.63.33万元 C.66.67万元 D.70万元

答案:A

解析:年折旧=(1000-100)÷15=60(万元)

2.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

A.3.33年 B.6.48年 C.6.36年 D.9.36年

答案:C

解析:年营业现金流量=(300-100-60)×(1-25%)+60=165(万元)

投资回收期=(1000+50)÷165=6.36(年)

3.该项目的预计投资利润率为:

A.10% B.12% C.12.75% D.9.5%

答案:A

解析:投资利润率=(300-100-60)×(1-25%)÷1050=10%

4.该项目筹资的综合资本成本为:

A.12% B.9% C.11% D.10%

答案:D

解析:综合资本成本=14%×50%+6%×50%=10%

5.该项目运行最后一年的预计现金流量净额是:

A.105万元 B.150万元 C.210万元 D.315万元

答案:D

解析:项目运营最后一年现金流量净额=165+(100+50)=315(万元)

案例二

(一)资料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2008至2009年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2008年2月8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股票180万股,支付价款283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26万元),另发生交易费用4万元。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2008年3月份发生的耗费有:计提车间用固定资产折旧l0万元,发生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万元,支付广告费30万元,预提短期借款利息20万元,支付印花税0.5万元。

3.2008年4月16日,甲公司将一项专利权出售,取得价款30万元,该交易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该专利权系2006年4月18日购入,买价70万元,相关费用2万元。该专利权的摊销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

4.2008年6月30日,甲公司库存A材料的账面价值为l00万元,加工A材料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成本2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2万元;由于A材料市场价格下降,用A材料生产的产成品市场销售价格下降为110万元。假定A材料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5.2009年3月20日,股东大会批准了董事会2008利润分配预案,宣告向投资者分派现金股利60万元。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6.2008年2月8日,甲公司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A.2708万元 B.2704万元 C.2830万元 D.2834万元

答案:B

7.2008年3月甲公司期间费用总额为:

A.50.5万元 B.50万元 C.100.5万元 D.30万元

答案:A

8.2008年4月16日,甲公司转让专利权形成的净损失为:

A.12万元 B.13.2万元 C.13.5万元 D.14.7万元

答案:D

解析:(70+2)×3/5-30×(1-5%)=14.7

9.2008年6月30日,甲公司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

A.-10万元 B.0 C.10万元 D.12万元

答案:D

10.2009年3月20日,甲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引起资产负债表项目金额变动的有:

A.“货币资金”项目减少60万元

B.“未分配利润”项目年初余额减少60万元

C.“应付股利”项目增加60万元

D.“未分配利润”项目期末余额减少60万元

答案:CD

案例三

(一)资料

A公司是一家由甲、乙、丙三人共同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家具的生产与销售。A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注册资本为人民币l000万元,其中:甲以实物折合现金300万元出资,乙以现金500万元出资,丙以专利权折合现金200万元出资。A公司依法设有董事会。

2008年5月,A公司所在地的B市工商局认定A公司发布虚假广告,遂对其处以3万元罚款并没收其违法所得。A公司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改变了B市工商局的处罚决定。

2008年8月,甲与C有限责任公司(简称C公司)达成协议,甲将其持有的A公司股权的80%转让给C公司。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11.如果A公司章程规定甲、乙、丙分期缴纳出资,则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三位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之和最低为人民币:

A.150万元 B.200万元 C.250万元 D.300万元

答案:B

12.根据《公司法》的规定,A公司董事会的职权有:

A.对公司增加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B.对修改公司章程作出决议

C.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D.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答案:CD

13.A公司申请行政复议时,有权受理该申请的机关包括:

A.B市工商局的上一级主管部门

B.B市工商局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

C.B市人民政府

D.B市工商局

答案:AC

14.如果A公司对复议机关的决定不服,又提起行政诉讼,则:

A.A公司应当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该诉讼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

C.在该诉讼中,原告负有举证责任

D.在该诉讼中,被告负有举证责任

答案:ABD

15.关于甲向C公司转让股权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甲向C公司转让股权应当征得乙同意

B.甲向C公司转让股权应当征得丙同意

C.甲向C公司转让股权后,A公司应当向C公司签发出资证明书

D.甲向C公司转让股权后,A公司应当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有关股东及其出资额的记载

上一篇:人事劳资专员岗位职责下一篇:2021河北居家防疫消防公开课观后感及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