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课程设计指导书

2025-02-01

mis课程设计指导书(共9篇)

mis课程设计指导书 篇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专 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课程名称: MIS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 学生管理系统 教 师: 许炜 小组成员: 张浩 张旭 周杨 徐俊杰

2014年 12 月 26 日 目录

第一章 系统规划..................................................1 1.1设计背景....................................................1 1.2系统设计目标................................................1 1.3 可行性分析..................................................1 第二章 系统分析..................................................2 2.1组织结构分析................................................2 2.2业务流程图..................................................2 2.3功能需求....................................................2 第三章 系统设计..................................................4 3.1 界面设计....................................................4 第四章 系统实施.................................................11 4.1 系统操作使用的简要说明.....................................11 4.2 系统评价...................................................11 课程设计总结....................................................13 参考资料........................................................13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商学院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第一章 系统规划 1.1设计背景

学生信息系统是一项数据量很庞大的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全。因此,对于学生信息的管理系统的设计要求越来越严格,其功能的全面性,简便性要求也逐步增强。

1.2系统设计目标

本系统是基于AxureRP软件设计搭接用户界面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学生在校信息的全面集中管理。

1.3 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本系统采用AxureRP软件,软件具有以下优点:

网站构架图(Site Structure):AxureRP可以快速绘制树状的网站构架图,而且可以让构架图中的每一个页面节点,直接连接到对应网页。

示意图(Wireframe):Axure RP内建了许多会经常使用到的widget元件,例如:按钮(Button)、图片(Image)、文字面板(Text Panel)、选择钮(Radio Button)、下拉式菜单(Droplist)。流程图(Flowchart):AxureRPFlowDiagram快速建立流程图就像建立wireframe一样容易,Flow Widget中有设计流程图时会经常用到的形状,您可以轻松在流程之间加入连接线并设定连接的格式。

交互设计(InteractionDesign):大多数的widget可以对一个或多个事件产生动作,包括OnClick、OnMouseOver和OnMouseLeave等

自动输出网站原型(HTML Prototype): Axure RP可以将wireframe,输出成符合InternetExplorer或Firefox等不同浏览器的HTML prototype。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商学院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第二章 系统分析

2.1组织结构分析

2.2业务流程图 2.3功能需求

主要功能:

※登录界面:用户名、密码登录,密码丢失,用户注册 学籍管理:包括入学注册、学籍信息查询和更新

班级管理:包括班级信息添加、更新和删除 ※课程管理:包括课程查询,学生选课系统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商学院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成绩管理:包括成绩录入、查询和统计

收费管理:学生缴费信息输入、查询和统计 ※打印统计:打印统计结果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商学院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第三章 系统设计

3.1 界面设计 登陆界面:

注册界面:

密码修改界面: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商学院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系统功能界面: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商学院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学籍管理界面:

学籍修改界面: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商学院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班级管理界面: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商学院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课程管理界面: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商学院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成绩管理界面: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商学院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收费管理界面: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商学院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打印系统界面:

第四章 系统实施

4.1 系统操作使用的简要说明

本系统是基于学生信息管理过程进行设计的简明版信息存储管理系统。由登录界面进入,若还未注册或者密码遗忘,可以进行相应的找回、修改功能。之后,便可以进行学生学籍、课程、成绩以及学费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查询与统计功能,最后,也可以对之前的统计结果进行打印。

4.2 系统评价

4.1.1采用的有特色的技术与技巧

1)动态面板部件。在运用AxureRP软件设计学生管理系统流程界面时,不仅使用了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商学院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系统一般常用的部件进行常规设计,而且使用了动态面板部件,可以让你实现高级的交互功能,实现原型的高保真度。

2)菜单控件。菜单控件用于创建简单的弹出菜单,菜单控件分为垂直菜单(Vertical Menu)和水平菜单(Horizontal Menu),可以通过控件面板中拖入菜单控件到线框图中创建菜单,每一层的菜单项可以继续向下新增子菜单。图例:

3)OnChange事件。OnChange事件可用于下拉框(Droplist)和列表框(List Box)控件。OnChange事件是在下拉框或列表框的选项选择时发生。这在原型中以下拉框进行导航非常有用,即当选择下拉框的某个选项时跳转到相应的页面上。在本次实验中,此应用很多地方用到就不一一例举。

4.2.2成功之处与主要特点

1)模块化。本系统主要分为七个模块,分别为登录界面、学籍管理、班级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收费管理、打印统计,每一个模块中也有细分具体功能板块,这样编排,使得学生与管理员使用都很清楚、明朗;

2)简明而全面。本系统实现了学籍、班级、课程、成绩、收费的五个功能,具体而全面地涵盖了关于学生日常涉及的事务处理;

3)实用性。本系统在本校已有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完善了部分未能使用,却是学生需要的功能,如个人、专业学分计算与统计功能等。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商学院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4.2.3系统会改进完善之处和进一步工作的打算

1)各部信息之间关联性太强,一处信息的错误可能导致整个系统中信息错误。2)现有系统在用户角色和用户权限设置上没有相关的功能。3)在用户界面,用户体验,响应速度等方面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下一步将进行用户权限系统的设置。不同的用户角色享有不同的权限,方便进行信息的查询、管理和利用。同时也要改进用户界面,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改善用户的体验,做到更便捷、更友好。

课程设计总结

本次课程设计,让我们了解和熟悉了另一种搭建网络页面框架,实现网络功能的软件和方法。虽然有些方面不及Java与ASP.net等其他软件所能实现的页面功能复杂全面,但Axure RP 可以让桌面应用软件和Web网站的设计师创建线框图、流程图、原型和规格说明文档,它比任何当前其它创建静态原型的工具如Visio,、Illustrator、Photoshop、Dreamweaver, Visual Studio、FireWorks、GUI Studio等都要快速、高效,因为它才是真正的专门原型设计工具,并且支持多人协作设计和版本控制管理。

而本次课程设计也提高我们小组成员的动手实践能力与遇到问题时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懂得如何实在地搭建一个我们自己生活学习中所接触到,使用到的网络界面,网站数据查询与统计功能,真正的学而致用,理解的也更全面透彻,提高了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增强了信心。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因为不熟悉,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虽如此,每当克服一个困难时,我们都非常的兴奋,这些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现在,我们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挑战,在不断的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参考资料

[1] Axure第一书(作者马克)[2] Axure快速原型设计(第二版)

mis课程设计指导书 篇2

《MIS系统设计与创新》是我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支撑课程, 其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以及能运用.NET平台下的一种开发语言开发简单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能力。课程是在数据库基础上进行学习, 为企业信息化软件应用、ERP项目实施与维护等课程提供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组在对相关教学法研究和实践的文献的研究的基础上[1,2,3], 分析了两种教学法的优缺点、适用的教学场合, 提出了采用结合体验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方法, 在《MIS系统设计与创新》课程中进行实践探索。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体验最基础的编程思路、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 探究如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体验—探究”教学法的特点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从教学需要出发, 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 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 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 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 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这两种教学方法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能力, 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和适应的教学场合。在《MIS系统设计与创新》课程教学中, 结合两种教学法, 灵活应用, 形成有效的“体验—探究”式的教学法。该教学法主要的特点总结如下:

1. 以项目为载体, 设置体验情景。

以项目为中心组织教学, 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对知识点重新排序, 按照项目的主要实施步骤为顺序, 依次展开。通过具体项目的实施, 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 掌握知识, 培养能力。

2. 以任务为驱动, 逐步展开探究。

“任务”存在于课程教学过程的始终, 每节课一个小任务, 若干个小任务连成一个大任务, 若干个大任务组合一个项目。课程开始让学生明确本课程的大目标, 明确每个过程的阶段目标, 明白每节课的小目标, 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3. 实行合理分组, 协作探究。

按照企业进行项目开发的情境要求,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 将全班成员按照能力强弱搭配、男女搭配, 科学合理地将学生分组, 指派组长, 阐明组长责任、组员与组员之间的协作关系, 对课程项目进行实践, 展开小组讨论, 商讨解决方案,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

三、“体验—探究”教学法在《mis系统设计与创新》课程中的实施

1. 课程目标。

课程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支撑课程, 其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以及能运用.NET平台下的一种开发语言开发简单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能力。本课程是在数据库基础上进行学习, 是为企业信息化软件应用、ERP项目实施与维护等课程提供程序设计基础。主要面向工作岗位: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岗。

2. 课程内容设计。

针对课程目标, 课程组经过认真的调查, 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岗所需要的知识目标是程序开发的基本知识, 控件与对象的基本使用, 数据库应用等, 能力目标是规范的编码能力, 数据库应用能力, 信息系统的设计能力, 素质目标是团队精神, 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针对这些要求, 课程将打破传统的知识点排序方式, 以项目为中心, 按照项目的需要对知识重新排序, 将“显性”的知识灌输变为“隐性”的能力培养。强调获取自我建构的隐性知识—过程性知识, 引导学生将经验进一步发展为策略, 主要解决“怎么做” (经验) 和“怎么做更好” (策略) 的问题。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在实际实施中, 采用“小型采购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项目进行教学。主要实行模块化教学, 通过逐个模块的实现, 串联知识点, 解决对学生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的培养。每个模块设置必须完成的功能点和标准实现方法, 同时在每个模块的开发过程中, 设置一些可选功能点, 学生可根据兴趣与能力加以改进和扩充, 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

3.“体验—探究”法应用举例。

下面以任务三“采购单管理模块设计开发”为例, 具体谈下体验—探究法的应用。 (1) 创设体验情景。设计采购单的数据库表时, 采用一张表的方式, 界面设计采用普通文本框、组合框等基本控件来实现。 (2) 任务体验。在任务体验过程中, 学生分析解决了哪些问题, 还存在哪些问题待解决。 (3) 交流分析。对体验过程, 分小组讨论, 交流。 (4) 自主探究。分小组自主探究, 针对发现的问题, 思考如何综合利用前期模块中的经验和方法, 解决问题。 (5) 总结与汇报。小组对自主探究的结果进行展示, 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教师进行分析与总结。

四、结束语

体验—探究教学法是融合了体验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优点的教学法,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 进行一定的探究活动, 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体验—探究教学法法运用到课程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敢于创新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祝朝映.五段体验式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12, (9) :98-99.

[2]王志国.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以《供应链管理》课程为突破口, 创新高职物流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4) :163-165.

mis课程设计指导书 篇3

课程设计指导书

设计时间:2周执笔人:王小江

学 分 数:2.0 编写日期:2004年10月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信息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系列之一,是学习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在于: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信息系统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

2、初步掌握使用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

课程设计大体分五个阶段:

1)选题与搜集资料:选择课题,进行系统调查,搜集资料。

2)系统概述:介绍所选题目的背景及范围,预计将完成哪些主要功能等。

3)分析与设计: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功能与数据分析,并进行数据库、系统功能等设计。

4)程序设计:运用掌握的语言,编写程序,实现所设计的模块功能。

5)系统调试:自行调试程序,测试程序,并记录测试情况。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设计重视书面材料的撰写(信息系统前期的系统调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要求最后采用相应的程序开发工具(例如VB、PowerBuilder、Delphi、ASP等)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

1、根据课程设计时间选择适当规模大小的设计课题。可以从参考题目或采用生产实习的调研内容作为课程设计选题。

2、根据合理的进度安排,按照系统开发的流程及方法,踏实地开展课程设计活动。

3、课程设计过程中,根据选题的具体需求,在开发各环节中撰写相关的技术文档,最后要求提交比较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应包括:系统概述、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部分。

四、内容格式要求

1、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用16k纸排版,单面打印,并装订成册,内容包括:

1)封面(包括题目、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起止时间等)

2)目录

3)正文(系统概述、系统分析部分、系统设计部分等)

①系统概述(现状分析,系统目标等)

②系统分析部分(必需)

需求分析

业务流程图(重点)

数据流程图(重点)

数据词典

③系统设计部分(必需)

模块结构设计(HIPO图)

输出设计(主要指打印输出界面设计)

存储文件格式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

输入设计(主要指数据录入界面设计)

代码设计(职工证号和部门代号等)

④系统实施等

4)参考文献

2、课程设计正文参考字数:5000字。

3、目录格式

①标题“目录”(三号、黑体、居中)

②章标题(四号字、黑体、居左)

③节标题(小四号字、宋体)

④页码(小四号字、宋体、居右)

4、正文格式

①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2.5cm,右2cm,页眉1.5cm,页脚

1.75cm,左侧装订;

②字体:章标题,四号字、黑体、居左;节标题,小四号字、宋体;正文文字,小四号字、宋体;

③行距:1.5倍行距;

④页码:底部居中,五号;

5、参考文献格式

①标题:“参考文献”,小四,黑体,居中。

②示例:(五号宋体)

期刊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期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页次.图书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次.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报告作为考核的内容,成绩计分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5级评定。

六、参考题目

题目1:商城管理系统

1.基本数据管理

2.商品类别数据维护

3.商品基本数据维护

4.供应商数据维护

题目2:学生成绩查询系统设计

1.各代课老师能够根据权限,把学生成绩录入教学管理科的数据库中。

2.各学院成绩办公室同样能够把学生成绩上传到教务处教学管理科,或把学生成绩下载到学院成绩办公室自己的数据库服务器。

3.学院网站发布学生各科成绩。

4.学生成绩查询与打印报表。(其中包括按年级查询、班级查询、课程名查询、代课老师名查询、学号查询及相应的报表打印)

题目3:图书借阅管理系统设计

1.书目查询设计

2.用户借阅信息查询

3.过期书目汇总

4.预定书目通知设计

题目4:机房上机管理系统设计

1.管理员及用户登陆设计

2.计算机状态查询设计

3.上机费用计价设计

4.费用汇总设计

题目5:车票预定系统设计

1.车票、车次信息查询设计

2.客户基本信息输入设计

3.车票订购设计

4.退票功能设计

题目5:酒店客房管理系统设计

1.客房状态信息查询设计

2.客户基本信息输入设计

3.费用结算设计

题目6:旅游在线报名站点设计

1.旅游信息查询设计

2.客户基本信息输入设计

3.旅游报名汇总设计

4.旅游费用计算设计

题目7:人才招聘系统设计

1.企业人才信息发布设计

2.人才需求信息查询设计

3.个人信息发布设计

4.企业与人才交流设计

题目8:教学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用户管理

2.作业管理

3.习题与教程文章管理

4.网上答疑

题目9:留言簿系统设计

1.用户登陆设计

2.用户基本信息输入设计

3.留言发布设计

4.留言查询设计

5.留言管理设计

题目10: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1.毕业设计成绩网上评定设计

2.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设计

3.毕业设计成绩汇总及打印

4.成绩查询设计

题目11:奖学金评定系统设计

1.奖学金评定信息查询

2.根据奖学金评定办法,自动生成(班级、专业)名次表。

3.用户可按多种方式查询成绩及名次

4.奖学金发放汇总

题目12: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1.设备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

2.设备按多种方式查询和统计

3.设备报表输出

题目13:选课系统

1.根据课程开设的时间,动态实现被选课程科目。

2.用户网上对所选课程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

3.用户登陆设计,保证网络安全。

4.用户选课课程表生成设计

题目14:考试成绩查询系统

1.可查询学生的某学期,学年的单科成绩

2.查询学生不及格成绩

3.查询学生的所有成绩,并进行汇总统计

4.设定使用权限,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权限

题目15:学生选修课程管理系统

1. 学生入学登记。

2. 学生选修课程控制(如人数控制)。

3. 选修课程统计(成绩.课数等)。

4. 学生统计。

5.学生选修课程分析(什么课程选修人数比较多,什么课程教师开课多等)

题目16:人事管理系统

1.增加记录

2.修改、删除记录

3.考核、奖惩

4.人事信息查询

题目17:高校学生管理系统

1.可增加、删除记录

2.实现任意条件查询、打印功能

3.学生信息输入包括基本信息(家庭、联系、民族等)

4.实现每个学生计算成绩平均分(分学期、总学期)

题目18:学校教师工作量及课时计算系统

1.能够完成工作量和课时的输入

2.计算工作量和课时

3.能够查询某位教师的总课时、具体的分项课时

4.能够实现排序功能

5.报表输出

题目19:食堂管理系统

1.食堂用餐卡发售与注销,资金注入.2.食堂用餐登记,3.食堂用餐统计。

4.食堂用餐的人数,哪个食堂用餐人数最多,消费金额最高。

5.哪些菜最受欢迎等。

题目20:通用超市管理系统

1.顾客购买登记,计算顾客的购买总金额及收款金额与找出另钱

2.商品销售统计(含每日/月/年结帐功能)

3.商品进货登记

4.库存查询,提示是否进货

5.报表打印及标价签打印,包括商品号码,销售单价等

题目21:教材管理系统

1. 现有库存教材查询(书目、数量)

2.依据学生数确定,参照现有库存量,最终确定需要征购的教材数量

3.领书出库时自动提示相应班级报订的教材种类与数量

4.可分供书单位提供对帐单,能以班级或单个学生为帐户进行结算。

5.能记录并查询教师领用教材情况,便于同财务管理部门进行结算。

6.能按课程查询近年来教材选用情况;提供上报教育部的教材使用情况表。题目22:电脑组配网上报价系统

1.计算机硬件查询(价格、性能)

2.电脑配置自动生成总金额

3.用户自己选择配置,只需点击配件名称,自动生成总金额

4.用户可记住自己的自选配置单号进行查询、更改,会员用户可登陆查询自选配置单号

《铁路信号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篇4

指 导 书

[目录]

第一章信号平面布置图设计

第一节道岔、线路编号 第二节确定道岔的辙叉号数 第三节确定道岔的定位位置 第四节布置信号机并命名 第五节划分轨道电路并命名 第二章联锁表的编制

附图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

[指导书正文]

第一章信号平面布置图设计 第一节道岔、线路编号

为便于车站生产指挥作业的联系和对设备的维修管理,站内的线路和道岔均应统一编号,且同一车站或同—车场内的线路和道岔均不得有相同的编号。

(一)线路编号

线路编号规定正线用罗马数字,站线用阿拉伯数字。

1.单线铁路车站内的线路,由靠近站房的线路起向站房对侧依次顺序编号;位于站房左、右或后方的线路,在站房前的线路编完后,再由正线方向起,向远离正线顺序编号。

2.双线铁路车站内的线路,从正线起按列车运行方向分别向外顺序编号,上行编双数,下行编单数。

双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的线路,不适宜按列车运行方向分别编号,可比照单线铁路车站的线路编号方法编号。

3.尽头式车站,站房位于线路—侧时,从靠近站房的线路起,向远离站房方向顺序编号。

站房位于线路终端时,面向终点方向由左侧线路起顺序向右编号。

4.大型车站当有数个车场时,应分别车场编号。车场靠站房时,从靠近站房线路起,向站房对侧顺序编号;车场远离站房时,顺公里标前进方向从左向右顺序编号;且在线路编号前冠以罗马数字表示车场。

(二)道岔编号

道岔编号方法:从车站两端用阿拉伯数字,由外向内,先主要进路,后次要进路

依次编号。上行列车到达端编为双数,下行列车到达端编为单数。同一渡线或梯线上的道岔应编连续单号或双号。

站内道岔一般以站房中心线划分上、下行区域,若站房远离车站中心时,以车站或车场中心线划分。

车站一端衔接两个及其以上方向,有上行又有下行时,应按主要方向编号。大型车站当有数个车场时,每一车场的道岔应单独编号,道岔号码使用三位数字,百位数字表示车场号码,十位和个位数表示道岔编号,如I场道岔编为101~199。—个车场的道岔数在100副及以上时,用千位数往下编千位数表示车场号码,如I场的第100副道岔,编为1100号。各车场以外的道岔编为1~99。

第二节确定道岔的辙叉号数

按《技规》第41条的规定进行,具体内容: 第41条 道岔辙叉号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超过80km/h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30号; 2.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超过50km/h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l8号; 3.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不超过50km/h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l2号(非AT弹性可弯尖轨为45 km/h);

4.用于侧向接发停车旅客列车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12号;

5.用于侧向接发停车货物列车并位于正线的单开道岔,在中间站不得小于l2号,在其他车站不得小于9号;

6.其他线路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9号; 7.狭窄的站场采用交分道岔,不得小于9号,但尽量不用于正线,必须采用时,不得小于l2号;

8.峰下线路采用对称道岔,不得小于6号;采用三开道岔,不得小于7号;

9.段管线采用对称道岔,不得小于6号。

既有道岔的类型及辙叉号数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应按各该道岔的号数限制行车速度,但应有计划地进行改造。驼峰下线路现有6.5号对称道岔,允许保留。

第三节确定道岔的定位位置

按《铁路信号基础》P239相关内容进行。

第四节布置信号机并命名

按《铁路信号基础》P79相关内容进行

第五节划分轨道电路并命名

按《铁路信号基础》P115相关内容进行。

第二章编制联锁表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篇5

1浅基础设计步骤

1.选择基础的材料和构造形式

从土层资料、上部结构及荷载情况等进行基础选型。常见浅基础类型从结构上看有以下几种:独立基础、联合基础、墙下条基、柱下条基、交叉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等。

2.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

应按照下列条件确定:

1.建筑物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基础形式和构造;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4.地基土的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5.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的影响。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条件下,基础应尽量浅埋。当上层地基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为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米。

3.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基础底板尺寸的确定

根据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以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初步确定基础底板面积。1)、中心受压

pkfa

式中:pkFKGK 荷载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平均值(标准值),AFK-上部传来标准值;

GK-自重标准值,GKGAd,代入上式得:AFK

faGd如有地下水,应扣去浮托力GkGAdwAhw 得

AFk

fdwhw对于单独基础

a)方形基础

bLAFk

fdwhw

b)矩形基础

bLAFk

fdwhw令Lh(1.2,2)代入上式 b对于条形基础

b1AFk

fdwhw注意:求b先知fa,而fa与b有关,所以一般假定b3,即

fafakdm(d0.5)

2)、偏心受压

基底边缘最大、最小压应力为

pmaxFKGKMKFKGK6e(1)pminAWKAl为了保证基础不至于过分倾斜,通常要求pmin0 规范规定:在偏心荷载作用下一般要求:

pkfa p1.2famax根据上述要求,计算偏心荷载下基础底板尺寸一般通过试算方法确定: 1.先按照中心受压,确定出底板尺寸,求出A0FKfaGW

2.计算偏心距,根据偏心大小,把基底面积适当提高A(1.1~1.3)A0,并以适当比例确定基础底面长度和宽度。

3.求pmaxpmin、p,验算强度条件,如不满足重新选A代入验算。

3)、地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除按持力层承载力确定基底尺寸外,还必须对软弱下卧层进行验算,要求软弱土层顶面处总应力不超过它的承载力特征值。即总=ZCZfaz。

1)土中附加应力求解如下: 附加应力可直接求解,但当上层土体压缩模量与下卧层压缩模量之比大于3,可按扩散原理简化计算。即基底处附加应力p0按某一扩散角向下扩散,根据扩散前后力的大小不变的原则,可得深处为Z处附加应力。

 对条基(仅考虑基础宽度方向扩散)

p0b1z(b2ztan),可得z 对矩形基础

bp0b(pK0d)

b2ztanb2ztanp0blz(b2ztan)(l2ztan),可得zbp0b(pK0d)(b2ztan)(l2ztan)(b2ztan)(l2ztan) 可见,要想减小附加应力可采取如下措施:

 加大b或基底底板面积,使扩散面积加大;  减小d,增大z。

2)的确定

根据    ES1z比值大小以及的比值大小而定。

bES2z0.25b 取0

z0.25b 可直接查表

z(0.25b,0.5b)线性插入 z0.25b

按0.5b取值。

2基础剖面设计与配筋计算

1.柱下独立基础设计(现浇柱下独立基础)

1)柱与基础连接

1、搭接长度20~30d,搭接箍筋要加密,受压区10d,受拉区5d;

2、插筋要求 与柱内钢筋连接符合《砼结构设计规范》

于下端连接,宜做成直钩放在基础底板钢筋网上,当基础高度小于

1200mm全部插筋伸置基底;当基础高度大于1200mm可将截面四角伸入柱底。

3、高度要求 一般高度h(300,500)

当基础高度h[600,900),基础可做成阶梯形,分二级;

当基础高度h≥900mm,可分为三级。2)轴心受压时破坏形式:

1、冲切验算-要求冲切破坏锥体以外的地基净反力所产生的冲切力应小于冲切面处砼抗冲切能力(一般沿柱短边破坏)。即:

FL0.7hpftbmh0

 bm:冲切破坏锥体计算长度,bm

btbb; 2hp:截面高度影响系数,h小于800取1.0,h大于2000取0.9,期间线性插入。 ft:砼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为地基净反力,Al为冲切力的作用面积。bl FLPJAL,PJ

2、冲切面积的计算

 当冲切破坏锥体落在基底面积之内,即bc2h0b时,AL =矩形面积-二个小三角形面积

对应bmh0bcbc2h0h0(bch0)h0

2 当冲切破坏锥体落在基底面积之外,即bc2h0b时,AL =矩形面积

对应抗冲切面积=矩形面积-二个小三角形面积

注意:如为变截面,尚验算变截面处

实际设计时,先按经验假定基础高度得出h0,再代入验算。

3、弯曲破坏-底板配筋验算

当弯曲应力超过基础抗弯强度时,就发生弯曲破坏(二个方向均弯曲),配筋计算按下式定:ASM

0.9fyh01Pj(lac)2(2bbc); 241Pj(bbc)2(2lac);  不利截面M1的计算M224 不利截面M1的计算M1注意:如为变截面,尚验算变截面处

如柱与基础均为正方形,只需计算一个方向即可。

4、偏心受压计算

mis课程设计指导书 篇6

1 电厂 MIS 系统网络现状

1.1电厂的通讯设施基本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由此会导致重要信息窃听、拦截等安全问题。同时计算机的软件、硬件、TCP/IP协议自身存在漏洞,系统和配置缺少及时更新换代,使得电厂产生网络安全问题。

1.2随着互联网井喷式的发展,病毒的种类及数量也日益剧增。而电厂的MIS系统一般要连接互联网,使得服务器很容易“中招”,影响MIS系统的正常运行。

1.3由于电厂拥有很多秘密文件,使得一些网络黑客恶意攻击MIS系统,造成MIS系统瘫痪。

2 电厂 MIS 系统网络安全设计

2.1 电厂 MIS 系统网络安全原则

电厂MIS系统的设计就是围绕着既能保证MIS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防止互联网的病毒,黑客的攻击,又要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电厂是一个24小时不间断生产的企业,发电机组常年24小时的运行。为了保证电厂MIS系统的网络安全质量,为了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在设计系统网络安全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第一,全面性。MIS系统网络安全应包括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及应急方案,以此来保证系统的安全。第二,兼容性。在采取网络安全措施的同时也要保证MIS系统的实用性,不能因网络安全问题,而降低了系统的效率。第三,动态性。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互联网时代的更新换代很快,要保证MIS系统正常运行,要及时的完善与更新,才能跟的上时代的步伐、人们的需求。第五,层次性。在设计网络安全系统时,要按照不同的需求,设置不同的安全等级 , 例如绿色安全等级、蓝色预警等级、橙色检查等级、红色绝密等级,要满足信息保护的需要,还要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第六,可控性。为了避免安全技术被犯罪分子用于牟利,必须进行监察控制,不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2.2 电厂 MIS 系统网络安全要点

在电厂MIS系统的网络安全设计中,有两个个安全要点。第一,要保证数据的安全。电厂由大量的用户数据、财务数据。要保障MIS系统的安全,必须要保障数据的安全。可以通过数据库的审查、数据的备份来解决。没有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就没有数据的安全。第二,防火墙与防病毒软件的完美结合。利用完善的防火墙技术,有效抵挡犯罪分子对电厂MIS系统的破坏,同时防病毒软件可以做到对MIS系统内的病毒等进行有效的查杀和预防。

3 电厂 MIS 系统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3.1 绝对隔离法

这种方法就是将MIS系统的电脑与互联网绝对隔离,能与互联网连接的电脑则不能进入MIS系统,这种方法安全度最高,可以绝对隔离网络病毒、TCP/IP网络协议漏洞、黑客攻击。但是效率较低,不利于工作人员的使用,办公成本也大大增加。

3.2 完美兼容法

随着防火墙技术不断发展更新,它在保障网络安全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可以对网络进行监管,有效保护MIS系统的内部安全。避免遭到互联网上的各种病毒的攻击,但是网络病毒的更新变化的速度很快,对于新型的病毒,防火墙的能力不明显。所以需要借助防病毒软件,如卡巴斯基、360杀毒、麦咖啡等等进一步抵挡网络上的攻击。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小型的电厂

3.3 电子开关法

它是类似于电子开关的防火墙,基于硬件层的读写交换,也称为网闸。它不允许任何有网络连接存在于内外网主模块,实现了内外网的隔离。例如工作人员需要浏览互联网时,要授权用户并进行安全检查。检查一切正常方可上网。如果工作人员不不需要浏览互联网时,它直接将内网断开互联网。同时,MIS系统还可以借助防病毒软件,更新病毒库,最大限度的抵挡外来网络攻击。这种方法即保证了网络的安全,又可以快速的传输数据。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型及大型的电厂。

4 电厂 MIS 系统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网络安全不仅仅在于技术问题,同样也是管理问题,技术问题可以抵御网络上黑客的攻击、TCP/IP网络协议的漏洞等等,但如果管理体系出了问题,那系统的防御往往会从内部瓦解。网络安全需要把将这两者紧密联合起来,从而保障网络的安全。

4.1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电厂要设立网络安全管理员,负责电厂的网络信息安全、病毒库更新、病毒查杀等等工作。同时也要建立管理制度,对网络安全管理员的岗位职责要明确,奖惩机制要合理,应急预案要完善等。

4.2 加强网络接入管理

要对电脑的IP地址进行备案,要将IP地址明确到个人,将网络安全责任明确到个人。

4.3 完善数据备份

前文讲过数据的重要性,针对于数据,一定要防范于未然,定期进行备份。如果出现问题则能及时的恢复数据。要制定数据故障处理预案,购买数据备份的设备。

5 结束语

电力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龙头企业,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保障,如果电厂出现问题,将会给国家、社会、人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电厂的网络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完善电厂MIS系统的网络安全设计,是电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电厂MIS系统的网络安全,提出了MIS系统网络安全现状、网络安全原则、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及安全管理体系。电厂应结合自身需要和实际规模,选择合适的方案,满足电厂MIS系统的网络安全需要,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摘要:网络发展更新不断的加快,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网络,更离开不电力。随着电力行业信息网络系统接入互联网,网络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解析电厂MIS系统的网络安全问题,对电厂MIS系统的安全设计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指导书 篇7

课 程 设 计 指 导 书

适用专业:适用层次:

长春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学院

电力教研室

一、方案的初选

分析原始资料,考虑可能的网络连接方式,淘汰显然不合理的方案。首先根据电力 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其次可通过满足备用情况的线路长度、高压断路器的数量及调度灵活性等指标来取舍,最后经过比较选出2个方案。

二、确定电力网的最佳接线方案

针对网络方案初选结果的2个方案,分别计算它们的一次性总投资和年运行费,采用偿还年限法进行经济比较,最后确定其中之一为最佳接线方案。

1. 方案的总投资

⑴线路的总投资:

① 确定线路的电压等级

②按经济电流密度法确定导线的型号

③计算投资

⑵变压器的总投资:

①选变压器的台数和型号

②计算投资

2. 方案的总年运行费

(1)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费、小修费、折旧费

① 线路取7%

② 变压器取13%

(2)系统的电能损耗费

① 按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计算电能损耗

② 计算费用(电价取为0.5元/度)

3. 确定最佳方案

偿还年限法公式:

T =(Z1 — Z2)/(F2 — F1)

式中:T —— 偿还年限(年);

Z1—— 方案1的投资(万元);

Z2—— 方案2的投资(万元);

F1—— 方案1的年运行费(万元/年);

F2—— 方案2的年运行费(万元/年)。

如T≤10年,取投资大的方案;如T>10年,取投资小的方案。

三、最佳方案的潮流计算

1、要求计算:各节点运行电压;各支路功率分布。

2、应考虑的运行方式:

① 丰水期最大负荷、最小负荷;

② 枯水期最大负荷、最小负荷。

3、计算方式:

选择一种运行方式计算。

四、电力系统无功平衡及调压计算

1)无功平衡计算

① 运行时应满足:

∑QG =∑QD +∑ΔQL

式中:∑QG ——系统中所有无功电源发出的无功功率;

∑QD ——系统中所有负荷所需要的无功功率;

∑ΔQL —网络元件中的无功功率损耗。

② 全系统应有一定的无功功率储备:

QR =∑QN —∑QG

式中:∑QR ——系统的无功储备;

∑QN ——系统无功电源设备容量。

说明:必须保证QR /∑QD max>(7~8)%,否则说明无功电源不足,将不能保证

系统运行中的电压水平,甚至会危及到系统的电压稳定性,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此时就必须进行无功补偿。

2)调压计算

① 可采用的调压措施

i改变发电机端电压调压————调整发电机的励磁电流;

ii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选择变压器绕组的分接头;

iii改变系统无功功率分布调压——并联无功补偿;

iiii改变电网参数调压——————线路中串入电容器或电抗器。

② 调压措施的应用

改变发电机端电压调压不需增加额外设备,简便可行又经济,既可保证机压负

荷和近区负荷的电压质量,又可作为系统的辅助性调压措施,减轻其它调压措施的负担,应充分利用。

在系统无功储备充足的前提下,因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不需增加额外设备且灵活有效,故应优先采用。如普通变压器难以满足要求,则可采用有励磁调压变压器调压。

在系统无功储备不足或当有励磁调压变压器也不能满足调压要求时,即应采用并联无功补偿调压。补偿设备可采用静电电容器、同步调相机、静止无功补偿器,亦或采用最新的SVG装置。

改变电网参数调压的方法由于设计、运行等方面的原因,工程实际中很少有应用,故本次设计不拟采用。

参考资料:《电力系统分析》教材及《电力系统设计手册》。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篇8

一、设计目的设计是一种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进行创新,以解决实务问题的过程。从会计学教学来说,课程设计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对所学前项课程和本课程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进行创造的能力。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之后安排的一个实践环节,旨在提高学生实际设计财务制度的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能尽快适应财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设计的基本要求

从现行财务会计实务来看,会计准则赋予了企业在会计政策上的更大选择权,因此,如何结合企业实际环境,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管理和对外报告要求的会计制度是会计本科生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一般来说,设计包括模拟设计和实务设计,二者在设计思路、方法、程序上是基本一致的。从模拟设计来看,设计包括对组织、组织的经营环境以及组织当前的处境的描述,而组织面临的问题既有可能在设计资料中清晰地反映出来,也可能并不清晰。为此,学生作为设计者,需要发现组织存在的问题,分析组织的环境,并提出适当的对策或建议。

三、设计的具体要求

1、为新开业的“运通汽车修配有限责任公司”制定会计制度

进度要求及主要内容

(1)识别问题(第一周:星期一)

识别问题是设计中最困难的一个方面,而本课程的设计中学生应通读相关的背景资料,按业务循环确定主要的会计问题。一般来说,业务循环主要包括:

收入循环,主要问题包括接受顾客订单或签订合同,核准客户信用,以进行信用决策和判断贷款的可回收性;发出商品或提供劳务,开具销货发票;记录预收账款或者收益和应收账款,记录现金收入的程序及坏账的处理方法等。

支出循环。主要包括购买存货、其他资产或劳务,发出订单,检查所收货物和开具验收报告,记录债务,核准付款,支付款项和记录现金支出等。

生产循环。包括领取各种原材料以及其他物料用品,交付生产,分摊费用,计算生产成本或者劳务成本,核计销货成本等。

员工循环。包括雇用、辞退员工,制定工资标准,核计实际工时,计算应付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和其他代扣款项,发放工资等

投资理财循环。包括授权、核准、执行和记录有关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实收资本、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等。

在具体划分业务循环时应结合企业的业务性质和规模而定。本案例涉及的企业属于以提供工业性劳务为主,同时兼营商品销售的小型企业。学生应在本步骤中拟定各个循环中应解决的问题,问题的描述可以采用文字形式,也可以采用图表的形式,由学生自由选择。89

(2)环境调查(两天)

在确定了问题之后,应对单位所处的环境进行调查研究,这里的环境主要指政策环境,即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本地的使用情况。在此案例中的环境调查主要是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对于法律、法规在当地的使用情况已经给出,其他应查阅的主要文件包括:

公司法、票据法、合同法;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增值税法、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收法律规范;税收征管法;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其他会计规范。

(3)拟定制度(两天)

针对每一业务循环的问题,在参照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列示每一问题可供使用的原则、方法。根据稳健性会计原则选择每个问题的会计处理方法,并据以制定该企业的会计制度。最终制度包括:会计科目一览表、相关账册说明、每一科目的使用方法;主要会计政策、会计方法说明;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4)验收和讨论

验收的主要内容为:会计科目一览表;相关账册的说明;主要会计政策方法的说明;各账户的期末余额;会计报表以及相关的附注资料。还要根据自己设计的会计制度对运通公司业务进行处理。

讨论的中心议题为,对制度设计的体会;会计政策对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在相关会计人员为两人、三人、四人以及更多时的必要分工,以及可以采用的账务处理程序。

2、组织纪律要求:

1)遵守作息时间的要求,不得迟到、早退、无故旷课;

2)按时间进度要求,按时完成各部分的内容;

3)分组进行,由组长分派各组员的任务,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精神;

4)在各个环节中,充分运用所学的会计学基础和财务会计的内容,发挥个人的创造性,体现创新、求知的精神;

5)各组独立完成,不得抄袭,照搬;要认真准备讨论稿。

6)验收时,小组成员全部到场,由老师随机指定同学回答问题,答辩情况将影响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因此希望在设计过程中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积极参与,相互督促,共同完成。

四、附设计资料:

(一)背景资料

张明为一提前退休职工,退休前在一家汽车制造厂任技术科长。退休之后,他利用手头积蓄在股市上投资挣了一笔钱,于是决定投资于实业。经过充分考虑和准备,张明联合其他5名退休职工开办了一家汽车修配厂,于2008年8月1日取得营业执照,主要经营范围为汽车配件销售和汽车修理,命名为“运通汽车修配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50万元人民币。由张明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炜出任副董事长,张权出任技术副总经理,由于各出资人不懂会计,由做过秘书工作的李明暂任会计。

8月4日,取得了税务登记证,被核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务登记号为

***,8月份企业开业后一直处于开业准备和采购货物中,直到9月才正式对外承接修配业务,由于一直没有招聘到合适的会计人员,所有的业务都由李明暂时记录在流水账中。从取得营业执照到9月30日的有关记录如下:

1.企业创建时,投入50万现金,其中张明30万元,占60%,其余4人各出资5万元,各占10%,经验资和工商登记之后,在工商银行开立了基本账户,在取得营业执照前共发生各种营业支出15000元,已从投入资金中支付。

2.从8月5日,租入厂房和办公室,租期4年,预交了第一年的租金15000元,其中厂房10000元,办公室5000元。同日,从银行提取4000元用作经营备用金。

3.进行厂房的改造,共支付价款32000元,办公室装修支出5000元,工程于8月19日完工,价款已经支付。

4.8月20日购入办公用品一批,共计支出10500元,已开出支票付款,明细如下。

5.8月21日购入车间用工具柜一套,价款总计2400元;货架一套,价款800元;汽修工具两套,总计640元。未向对方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款已付。

6.8月22日,与日清炼化厂签订代销协议,代销汽车专用润滑油、机油和清洁剂。费率

7.8月23日,与航运汽车有限公司签订代销协议,代销汽车专用电子零部件,双方约定,结算价款为每套480元(增值税另收),售价由企业自定,同日收到第一批代销品,共计100套。

8.8月25日从本市汽车整装厂购入电焊机一台,修理用的零配件和耗材一批,价款总计48000元,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款项未付。

9.8月26日,从通用机器设备厂购入电焊机一台,价款总计23400元,当日支付3400元,余款4个月内分期付清,同时支付搬运费600元。

10.8月27日,与光明公司签订吊装设备协议,设备价款117000元,当日付款17000元,余款从9月1日起分两年平均付清,于付款时计算支付当年利息,年利率为10%,余款付清后,设备的所有权自动转移给企业。

11.8月27日,预付三个月广告费6000元,广告从9月1日起播出。同日经研究决定进行股票投资,以34000元买入长江股票1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另支付手续费210元。12.8月28日,王伟出差采购零部件,预借差旅费2000元。

13.8月28日,购入乙炔和氧气瓶各一瓶,单价均为350元/瓶,收到对方增值税专用发票,款项已付。另支付两个钢瓶的押金2000元。

14.两个工人实际工资共计为2400元。

15.向各投资人共计支付8000元作为工资。

16.各种零星业务支出为128元,业务招待费和礼品支出为4800元。

17.车间零星购置修理用品总共支出450元。

18.水电费共计支出1000元,增值税130元,已经支付。(车间和办公室在一起,公用水表和电表)

19.9月30日,长江股票为28元/股。

20.兴华厂出现严重的困难,9月28日双方约定用一批零件予以抵偿,另在一个月后支付500元。该批零件的市场价值为1000元,同日收到并验收兴华厂的货物和增值税发票。

五、当地的有关法律规范

1、当地的职工教育经费的比率为2.5%,工会经费计提比例为1.5%,计税工资标准为1600元/月。

2、增值税纳税期限为一个月缴纳一次,缴纳时间为月度终了15天内申报纳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采取每季终了15日内预交的方式缴纳,年末4月30日前汇算清缴。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5%,教育附加税为3%,与增值税一并缴纳。

3、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按财务制度的规定,预计净残值在5%以内由企业自定,报税务机关批准。其他长期资产的摊销按财务制度的规定。

六、具体设计步骤

1、每班分成5—6组,指定组长一名,统筹、规划、负责本组的课程设计。同时,根据设计的财务制度编制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2、集中一天时间小组进行讨论,指定课程设计的计划(设计的时间、完成的内容、组员具体分工等)。

3、该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由小组共同完成,但是必须全员参加,要有分工。

4、要求每组将每次讨论的时间、地点、内容、成员发表的意见等过程记录下来越详细越好,作为评分的依据。

5、设计完毕上交的材料有:

(1)计划书

(2)日志

(3)会计制度设计

(4)会计分录

(5)目录

(6)封皮

要求将上述资料装订成册,纸张要求16K纸。

七、考核标准:

1.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实行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分制。

mis课程设计指导书 篇9

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广电市场的竞争在不断激化,如何在现有数字平台上开展各项增值业务,成为了各广电运营商面前的头等问题。苏州有线经过深入考察比较,引入了数字电视多媒体视讯系统(Media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MIS)。该产品主要功能是将多媒体信息内容(包括图文、音视频等内容)在指定频道、指定时段播出并可实时更新,通过数字机顶盒集成软件模块实现多媒体信息内容接收显示。通过该系统,数字电视用户能享受到更丰富实用的资讯信息,对数字电视将有全新的体验。但是其中的定点投放功能需要获得BOSS中的相关信息,因而,需要在BOSS和MIS之间建立一个接口,实现两者之间的通讯。笔者在项目实践中通过研究,从基于Socket的设计出发,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思路和实现方案。

2 Socket概述

Socket也叫做套接字,是建立在传输层协议上的一种跨平台的应用程序进程之间通信规范。如图1所示,用一个抽象的“通道”来形容,它的两端就是两个Socket。Socket对于进程来说屏蔽了底层的通信软件以及各种操作系统之间的差异,它为进程提供的通讯接口使得进程在网络上的数据传输以及数据接收得以实现。对某个网络连接来说,Socket不会因为在服务器端还是在客户端而产生不同的级别,它是平等无差别的。

协议、远程IP地址、远程端口、本地IP地址、本地端口这个五个元素可以用来表征Socket。对于应用程序的进程来说,只要有协议、远程IP地址、远程端口即可以像使用文件句柄一样,直接对Socket进行读、写操作,以达到与远端进程进行通信的目的。

3 BOSS与MIS系统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3.1 业务需求

BOSS系统涉及业务办理、授权、客户服务、计费运营维护等,通常要求7×24小时运行,其数据的准确性及稳定的运行非常关键,若发生重大故障将会给运营商带来严重的社会压力及信誉损失,并且BOSS中所涉及的各种数据信息,牵涉到客户隐私和商业机密问题,不可能让MIS系统厂家直接对BOSS数据库进行操作。

鉴于以上原因,有必要在BOSS与MIS之间建立一个接口系统来实现两者之间的数据传递问题。

3.2 设计的基本思想

接口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

本接口系统通过Socket和如家MIS进行通信,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是BOSS和MIS之间数据交换的接口。接口系统包括接口数据库、Web管理系统和Windows服务三部分。

(1)接口数据库

接口数据库起到了一个中转的作用,它存储了所要进行定点投放的信息,如投放时间、投放目标、投放信息等。

(2) Web管理系统

Web管理系统的作用是对定点投放的信息进行管理。它采用直接读取BOSS数据库的方式获得相应的BOSS信息,如机顶盒号码、智能卡号、小区信息、广电站信息等。然后可以对指定的单个机顶盒或某个小区涉及的用户进行信息的定点投放。

(3) Windows服务

这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担负着对定点投放信息的监视、读取以及与MIS系统之间的通信。它将接口数据库中的定点投放信息按照与MIS之间约定的封装规范进行封装,封装完毕后将消息发往MIS系统,并对MIS系统的返回信息进行解析。

3.3 接口数据库的实现

在这个项目中,针对系统功能的要求,笔者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数据库表结构,数据库平台使用的是Oracle 9i。

发送标识有以下几种分类:0代表信息未发送,1代表信息已经发送成功,2代表信息发送失败。默认情况下为0。

3.4 Web管理系统的实现

Web管理系统界面如图3所示,主要实现以下两类功能:

(1)单个定点信息投放

即允许操作员通过输入机顶盒号码、智能卡或客户证号等信息,对单个用户进行定点信息的投放,本系统中对应的功能模块是单卡发信息。

(2)批量定点信息投放

即允许操作员对某个小区、某个街道或者某个广电站下面的所有用户进行批量定点信息的投放,本系统中所对应的功能模块是小区发信息、街道发信息和单位发信息。

Web管理系统的一个关键技术是对Oracle数据库的读写。在Web管理系统的模块中,多次用到了对数据库的操作。为了增强系统的清晰度和简洁性,减少代码的重复性,提高系统开发的工作效率,笔者编写了一个DBOperation类,其结构如图4所示,专门用于与数据库的交互。

3.5 Windows服务的实现

Windows服务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运行于后台的一种可长时间运行的可执行应用程序。它们中的一些服务是随系统启动而自动的启动,也有些服务必须在用户的手工启动下才可以运行。对于那些自动启动的服务,它们的启动是随着Windows的启动或者重启之后用户登陆以前就开始执行,随着Windows的关闭而停止运行。用户可以通过选择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来查看管理系统中的Windows服务,如图5所示。其中选中的服务MisService就是本接口系统对应的Windows服务。

作为整个接口系统的核心,Windows服务的关键技术涉及到Windows服务本身的实现以及与MIS之间的Socket通信。下面就这两个关键技术进行描述。

(1) Windows服务

本Windows服务采用.NET平台进行创建。在.NET平台中,把复杂的操作封装在.NET类中,简化了Windows服务的创建和控制过程。本接口系统的Windows服务的类结构如图6所示。

本服务添加了一个名称为timer1的System.Timers.Timer组件作为实践触发器,用于定时对接口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访问,查询是否有需要定点投放的信息。在OnStart方法中对timer1的属性进行设置,其中Interval表示触发频率,单位为毫秒,Enabled表示是否启用计时器,以定义的Interval的时间间隔激发事件timer1_Elapsed。另外在OnStart方法中还对配置信息进行读取,获得对应的主机(host)和端口(port)信息,用于Socket连接。OnStop方法中设置了timer1的Enabled为false,表示停止计时器的运行。其中,对数据库的检查以及与MIS之间的通信放在了Check () 函数中。

为了增强服务的可移植性,减少代码的改动,本Windows服务还自定义了配置文件,用来管理服务的设置,配置文件采用XML形式,结构如下:

其中Host代表MIS所在的服务器的IP地址,Port代表MIS系统接收Socket信息的端口,Time Interval用于设置timer1时间间隔,DataSource存储着与接口数据库的连接字符串,LogPath表示本Windows的日志存放路径,本例表示日志文件存在C盘下的log文件夹里。每次更改配置文件后,需要重新启动服务才能生效。

.NET为服务的安装提供了Install Util.exe工具。选择Visual Studio Tools—>Visual Studio命令提示,会显示一个命令窗口,在此命令窗口中通过执行Install Util命令来进行安装或卸载Windows服务。

安装命令为:Install Util.exe服务名。

卸载命令为:Install Util.exe/u服务名。

(2) Socket通信

本接口系统中Socket通信涉及到发往MIS的Socket信息的封装、MIS返回信息的解析以及Socket本身的发送。所对应的结构如图7所示。

类ByteBuffer主要用于创建一个可变长的Byte数组,以方便Push数据和Pop数据;类Common是公用方法的集合;类Mis Interface主要用于对Socket信息的封装以及Socket信息的发送;类MisData主要是对Socket封装过程中的一些功能进行函数封装,以供MisInterface调用;类Write Log包含与日志相关的一些方法。

4 结束语

本接口系统在BOSS与MIS对接方面创全国广电先例,它在苏州广电的应用是成功的,在实践中已经得到了检验。接口系统把广电BOSS和MIS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实现了无缝连接。降低了由于建设MIS而对BOSS产生的风险,有效的保障了BOSS数据库的安全性。接口系统是建设MIS的基础,同时也是BOSS与MIS之间数据交互的纽带。

摘要:BOSS作为广电的核心生产系统, 如何实现与MIS进行数据交换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对两个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 从基于Socket的设计出发, 提出了一个合理可行的接口应用方案。

关键词:Socket,BOSS,MIS,Windows,服务

参考文献

[1]朱三元等.网络通信软件设计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 53-72.

[2]叶德谦, 马勤勇.使用ADO.NET实现对关系数据库的访问[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02, (01) .

[3]杨静, 梁浩峰, 高鑫.用socket实现服务器/客户机的数据交换[J].甘肃科技, 2002, (7) .

[4]TCP/IP网络互联技术 (卷3) :客户-服务器编程与应用[M].Douglas Comer, David L Stevens.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

上一篇:高尔基母亲读书心得800字下一篇:五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