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相对论教学(精选12篇)
狭义相对论教学 篇1
普通物理是大学物理学专业的必修课, 而力学则是普通物理中一门重要的理论基础课。普通物理中力学的主要内容是从17世纪就已形成的, 以牛顿三大定律为基础的力学理论, 称为牛顿力学或经典力学。到了20世纪, 虽然发现了牛顿力学的局限性, 但在许多技术领域, 牛顿力学依然起着基础理论的作用。另一方面,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已成为当今物理学的基础概念, 它和牛顿力学密切联系, 因此也归入了经典力学的范畴。牛顿力学的内容和高中物理知识相衔接, 学生在学习上较容易接受。而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念是对传统牛顿力学时空观的变革, 如果仅按照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讲解, 部分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会出现困难, 因此本文并通过举例说明, 讨论在牛顿力学引入狭义相对论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探讨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相对论时空观。
1 培养正确的相对论时空观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是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在此基础上, 爱因斯坦从考虑同时性的相对性出发导出了一套新的时空变换公式——洛伦兹变换[1]。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尽管理解了相对论中一些基本问题, 如时间延缓和长度收缩, 但因在思维中仍未能彻底摆脱牛顿力学绝对时空观的束缚, 造成在处理问题时存在困难。教学中可通过对一些典型例子的探讨, 使学生懂得运用相对论时空观分析问题, 具体如下。
例1:如图1所示, 假设在有两个信号发生器可分别发出光信号, 在信号器的中央放置一光电触发器, 通过导线和一只猫相接。假设触发器有自动判别功能, 仅当两光信号同时到达该触发器时, 可触发一强电流信号, 瞬间将猫电死;若两光信号并非同时到达光电触发器, 而是有先后之分, 则电流信号不会被触发, 则该猫依然活着。现假设在惯性参考系S’中, 信号发生器和触发器分别静止于A’, B’和M’, 两光信号发生器同时发出光信号, 则两信号可同时到达光电触发器位置M’, 因此在S’参考系中的人看到的猫是死的。而根据同时性的相对性, 在惯性参考系S中的人看到的应是信号发生器从B发出的光先到达触发器, 从A发出的光后到达, 这是否意味着S参考系中看到的猫还活着?事实上猫只能处于一种状态, “死”或“活”, 狭义相对论是否会带来矛盾的结果?
上述命题表面上正确, 然而却与狭义相对论时空观相背离。在S’参考系中触发电流信号的条件是两光信号同时到达M’, 称为条件1;在S参考系中触发电流信号的条件是两光信号同时到达M, 称为条件2。在经典力学中, 时间的测量是绝对的, 两事件发生的同时性也是绝对的, 因此条件1和条件2等价, 故在任意惯性参考系中猫死的条件都等价, 即光信号同时到达光电触发器。然而在狭义相对论中, 时间的测量是相对的, 故同时性也是相对的, 因此条件1和条件2并不等价, 这意味着“仅当两光信号同时到达该触发器时, 可触发一强电流信号”这个条件是随着参考系的改变而改变, 即然条件改变了, 我们看到不同的结果 (猫是“死”或“活”) 也就不足为奇了。要理解上述问题, 关键要脱离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的束缚, 从相对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例2:在上图1中, 假设参考系S’相对于S的运动速度为光速u=c, 这意味着在S参考系观察到的是, A发出的光无法追上接受器, 该接受器仅能收到B发出的信号?
事实上, 如果参考系的速度达到c, 还会得到如两地时无穷大、固有长度无穷大等奇怪的结论。这里要明确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真空中的光速c是一切物体运动速度的极限, 即除了光, 其他一切物体的速度必定小于c。而所谓的参考系不是任意指定的、虚拟的, 而是对应于实际存在的物体或物体系, 因此参考系的速度也必定小于真空中的光速c。因此上述命题的前提是错误的, 它所得到的结论是没有意义的。
例3相对论诞生后, 曾经有一个令人极感兴趣的疑难问题——双生子佯谬。假设有一对孪生兄弟, 假设在他们20岁时, 哥哥从地球触发乘飞船运行10年后再回到地球, 假设飞船的速度u=0.999c。对飞船飞行时间的测量过程中, 哥哥测的是固有时Δt’, 而地面上的弟弟测的是两地时Δt=10年, 根据固有时与两地时的关系:
这意味着回来后, 弟弟30岁而哥哥只有20.5岁, 哥哥反而比弟弟年轻?
命题中哥哥相对于飞船保持静止, 故其测得的飞行时间是固有时, 弟弟在地球上测得的时间要比固有时长。但因哥哥和弟弟所处的参考系不同, 在相对论中时间的测量是相对的, 因此不能将不同参考系的时间Δt和Δt’直接进行比较。如果飞船一直远离地球运动, 则哥哥和弟弟无法相遇, 则两人的年龄对比是没有意义的。就好比某人在飞船中用了1分钟喝完一杯啤酒在地面上可能看到他喝酒用了10年的时间, 然而他自身看来, 他喝这杯酒的速度并没有因为所处的飞船参考系速度的改变而改变。对于哥哥与弟弟重新相遇时谁比较年轻的问题, 在这不采用严格的数学进行推导, 可通过对问题的简化进行说明。假设开始时, 飞船以光速远离地球, 飞行一段距离后, 用极短的时间掉头, 返回地球, 这里忽略飞船掉头瞬间的减速和加速运动带来的影响。由于飞船掉头瞬间地球在极短时间内从飞船后方很远处到达飞船前方很远处, 这似乎意味着地球在超光速运动, 但在该过程中没有信息的传递, 故与相对论的假设不矛盾。在弟弟看来, 飞船掉头过程中飞船参考系的时间猛地加快。因此实际中弟弟看到的是, 飞船远离地球时, 哥哥的年龄增加的比较慢, 比弟弟年轻;飞船掉头时, 哥哥的年龄迅速增大, 变成比弟弟年龄要大;而在返航过程中, 哥哥的年龄增加得又比较慢, 但依然比弟弟年龄大, 所以在重逢是弟弟仍然比哥哥要年轻, 这里不会造成逻辑上的矛盾。
2 结语
在大学物理相对论教学中, 只有通过分析实验事实和牛顿力学理论之间的矛盾,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接受新的时空观念, 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使学生能正确处理相对论与原有经典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 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7.
狭义相对论教学 篇2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公设,并初步了解爱因斯坦对时空的新认识。
2、知道伽利略变换与洛伦兹变换反映的时空观的不同。
3、理解同时的相对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爱因斯坦提出两条假设的过程,理解实验对理论的重要作用以及爱因斯
坦的时空观。
2、通过两条假设理解同时的相对性,加深对相对论时空观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相对论的时空观,体会相对论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
(2)学会辩证地看待经典物理理论和相对论。
【学情分析】
学习已经了建立狭义相对论中光速不变的实验基础,以及爱因斯坦的探索发现,因此学习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公设,已成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于随两条公设的提出而带来的时空观的变化。
【教学思路】
因此本节教学应注意与上节知识的衔接,重视思维逻辑的连贯性,逐步建立新结论。学生在思维中有很容易回到经典时空观上去将新旧时空观混为一谈,教学中应注意强调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
1、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公设
2、爱因斯坦的时空观——相对论时空观
【教学方法】
问题式讨论和讲授。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光速是与参考系无关的常量;经典物理学中的速度变换关系对电磁规律不适用,等。
对这些问题,许多物理学家试图通过在经典物理学内进行修补,仍无法解决上述矛盾。 而爱因斯坦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经典物理学的时空观,因此他摈弃了经典物理学的时空
观,根据实验事实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公设,用理论研究的方法得到了狭义相对论的全部结论,当然狭义相对论建立了一种新的时空观。我们下面看看爱因斯坦是怎样思考的。
狭义相对论(1905年)等4则 篇3
我们都知道,根据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移动速度会不同。比如,当我们在高速飞行的飞机上漫步时,相对于地面上的人来说,我们正在以飞机的速度移动。但是,光速却不适合这种理论,无论光来自哪里或者是谁测量它,光的速度永远保持不变。
爱因斯坦不得不抛弃牛顿的绝对空间和时间学说,才能解释清楚这个事实。长度和时间取决于测量它的人。对于你来说,飞速行进的宇航船上的宇航员好似被压扁的生灵,这种现象叫做“罗伦兹收缩”。由于时间膨胀的原因,他们行动异常地缓慢。在宇航船上的人员看来,你同他们一样也被压扁,行动迟缓。狭义相对论中的所有运动都是相对的。没有什么“优先的框架”。
根据狭义相对论,当相对速度达到光的速度,也就是极限速度时,时间膨胀和罗伦兹收缩才能达到极限。物理学家看到加速器里的飞速颗粒每天按照规定的相对速度运行。天文学家看到远处的星系飞速地离我们远去,又好像放慢了速度。
将相对论的观点运用于能量,爱因斯坦发现了他著名的公式E=mc2。公式认为大量的能量隐藏在物质中,相当于物质乘以光的速度的平方。1千克能量足以烧沸1万亿桶水或者毁坏一座城市。
广义相对论(191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年)
回避了绝对空间和时间,爱因斯坦得以将宇宙塑造成一个奇异的新形状。根据牛顿重力定律,任何距离都会产生作用力。但是在狭义相对论看来,没有什么物质的速度能够超越光的速度。爱因斯坦想消除这一矛盾说法。1907年,他意识到一个坠落的人不会感觉到自身的重量,加速与重力应该是相等的。1915年,他根据这个想法提出物理学历史上最富有创新性的理论。在广义相对论中,所有空间和时间都呈曲线状,而且包括地球和太阳在内的所有物体都会在空间上留下一个凹痕。当它们在起伏地运行时,我们会发现它们留下的曲线性运动轨迹,这是对地球绕太阳旋转的最好解释。该理论预测光因为重力的原因而弯曲。1919年,阿瑟·爱丁顿宣称由于太阳重力的作用,他看到星星偏离原来的位置。这表明广义相对论已得到科学家和普通大众的认可。
还有比这更加令人震惊的预测当足够的物质非常拥挤的时候,空间将达到其破裂点。一眼无限深的井在空间里构成一个连续的统一体,重力使得宇宙中的一切物质无法逃逸,这就是黑洞。天文学家们认为宇宙里充斥着庞大的怪物,在星系中心有一个巨大的黑洞。新的实验正在寻找其他怪异的结果。巨大的地下探测器在寻找黑洞形成时会产生的重力波以及空间脉冲。广义相对论还可以解释整个宇宙的形态及其进化情况。根据最新测算,爱因斯坦相对论方程中一个简单的常量可以解释扩张的地球为何处于加速状态。
扩张的宇宙(1929年)埃德温·鲍威尔·哈勃(1889~1953年)
1914年,利用安装在帕萨迪那的威尔逊山天文台是上的2,5米虎克望远镜,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证实了维斯托·梅尔文·斯里弗所获得的光谱数据,这些数据表明,那些被称为星云的模糊不清的光区,其实是和银河系一样的遥远的星系。哈勃进而将这些星系分为标准螺旋、条形螺旋、椭圆形及不规则形。他起初认为,这些结构图代表着演化的次序,但后来他自己对此也产生了怀疑。今天,我们已经知道的确并非如此。
斯里弗花费数百小时测算来自遥远的模糊的螺旋星云的光谱,朝向光谱红色一端的“多普勒红移”表明,所有的星云离我们都越来越远。1925年,他利用这种”红移”计算出44种辐射速度。最高的速度超过1000千米/秒。斯里弗肯定这种星云位于银河系以外。哈勃花费了大量精力估算它的距离。到1929年,哈勃和同事收集了49片星云(现在称为星系)的数据资料。他惊奇地发现,星系越远,红移速度就越快,也就是说远离的速度越快。这种相对关系表明宇宙在扩张,而且有着确定的起源时间。这些发现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预测相吻合。
速度一距离比例后来被称为哈勃常数,也就是宇宙扩张的速度。而距离一速度的比例则为宇宙的年龄,即大爆炸后流逝的时间。令人遗憾的是,哈勃最初估计宇宙的年龄只有几十亿年,甚至比地球还年轻。如今,人们一致的看法是130亿年。
核能(1942年)
奥托·哈恩(1879~1968年),弗里兹·斯特拉斯曼(1902~1980年),里斯·迈特纳(1878~1968年奥托·罗伯特·弗里希(1904~1979年),恩瑞克·费米(1901~1954年)
二战爆发前几个月,物理学家们找到了一种将原子核的能量释放出来的方法。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和弗里兹·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结果获得了一些新的原子,看起来是钡——一种比铀轻得多的元素。1939年初,里斯·迈特纳和奥托·弗里希意识到原子核分裂成了两部分。根据他们的测算,这种核裂变释出的能量是巨大的。
然而裂变过程中某种物质逃逸了。物理学家们发现裂变的铀原子核将两三个中子排斥出去。而中子的逃逸又引起其他铀原子的核裂变,导致更多中子的逃逸。在这种连锁反应中,整块整块的铀将内部的能量释放出来。
狭义相对论教学 篇4
一、大数据
(一) 教育大数据
教育大数据分为广义大数据和狭义大数据:广义的教育大数据泛指所有来源于日常教育活动中人类的行为数据;狭义的教育大数据指学习者行为数据, 主要来源于学生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和课程管理平台等。[1]教育大数据也满足所有大数据的共同特征, 即海量的数据规模 (Volume) , 快速的数据流转和动态的数据体系 (Velocity) , 多样的数据类型 (Variety) , 巨大的数据价值 (Value) [2];除此之外, 和传统数教育据相比, 教育大数据的优势还体现在实时性、颗粒度、真实性和决策度等方面。[3]
然而, 很多案例研究表明, 多数教师的决策都依赖于直觉或有限的观察经验[4], 多数的学校管理者及教师不会去系统地分析学校现有数据, 或者使用分析结果来改革教学、课程设置或学校运行状况。[5]多数教育数据都用来监测教学过程, 而没有用来优化教学结果, 学校方面有着丰富的可用数据, 但是这些数据却很少被利用起来。[6]充分利用教育大数据, 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行为, 帮助教学者作出更好的决策, 优化学习者英语学习体验, 提升目前英语教学的效率。
在教育领域, 多所世界一流院校都开设了和大数据相关的研究项目, 为了鼓励大数据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美国教育部与2012年10月发布了《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 (Enhanc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and Learning Analytics) 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7], 报告通过描述大数据在业内的应用案例, 为美国高等院校及K-12学校在“大数据”教育应用方面提供有效指导。
(二) 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
教育数据挖掘 (Educational Data Ming, EDM) 指应用数据挖掘方法从来自于教育系统的数据中提取出有意义的信息的过程, 这些信息可以为教育者、学习者、管理者、教育软件开发者和教育研究者等提供服务。数据挖掘技术可应用于招生、就业、后勤、图书馆管理、人事管理、设备管理、师资管理等方面, 有助于管理者作出科学的决策。[8]《报告》将“数据挖掘”定义为:综合运用机器学习、数学统计和数据挖掘的方法和技术, 对海量教育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建立数学模型, 发现和解释学习者的学习结果与学习内容、学习资源与教学行为等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用语预测学习者的未来学习趋势。[9]
2011年, 在第一界学习分析与知识国际会议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Analytics and Knowledge, LAK) 上, 有关专家将学习分析定义为“测量、采集、分析和汇报有关学习者及其学习情景的数据集, 用以理解和优化学习及学习情景”[10]。顾小清等人认为, 学习分析技术是围绕与学习者学习信息相关的数据, 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数据模型来解释这些数据, 根据解释的结果来探究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与情境, 发现学习规律;或者根据数据阐释学习者的学习表现, 为其提供相应反馈从而促进更加有效学习的技术。[11]
二、教育大数据的应用方向
周若松等人 (2015) 认为大数据对教育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改变教育研究中对数据价值的认识, 方便教师更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 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高效学习, 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和强化师德建设。[12]
在《报告》对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的应用领域做了详细的阐述, 并指出对教育数据的挖掘和学习分析可以用来解决教学中复杂的实际问题。本文根据报告中提到的视角, 结合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对教育数据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这些领域可以分为:学习者知识模型、学习者行为模型、学习者体验模型、学习者档案、领域知识模型、学习组件分析和教学策略分析, 趋势分析、适应性和个性化。[13]
(一) 学习者知识模型
学习者知识模型的建立, 主要是为了使系统根据学习者的具体需求, 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法呈现适当的信息。[14]对于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 他们所掌握的具体英语知识不同, 希望达到的学习目标也不同, 通过学习者知识模型的建立, 我们可以使学习者获得最适合其学习需求的学习资源。
根据克拉申二语习得的“输入假说”, 学习者是通过对语言输入的理解而逐渐习得第二语言的, 其必备条件是“可以理解的语言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 也就是说, 语言输入难度稍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 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15]学习者知识模型的建立, 有助于系统根据学习者的具体英语水平, 推荐符合其自身学习情况的学习资源。
(二) 学习者行为模型
学习者行为模型主要把学习者的行为分为“与学习任务相关”和“与学习任务无关”的行为, 并以此作为学习者参与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学习者行为模型除了英语的课堂教学之外, 目前线上英语学习平台也已经非常普遍, 而且众多的线上学习平台已经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研究表明, 在参与线上课程时, 学习者的“与学习任务无关”的行为会导致低于平均水平的学习效果[16], 除此之外, 学生在现实学习中的出勤情况、课堂反应、测试成绩等数据, 都可以用来建模。学习者行为模型的建立, 可以帮助线上学习平台及时发现并回应学习者的“与学习任务无关”行为, 在课堂教学者, 能够有效预测学习者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可能性, 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的环节, 以便教师给予更好的干预。
(三) 学习者体验模型
学习者体验模型主要用来评估学习者对学习体验是否满意。学习者体验模型可以根据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满意度调查等获取数据。Dawson等人调查了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学生信息系统、学习管理系统、通讯工具等获取有效数据, 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并告知教师是否取得某项特定的学习成果。[17]
学习者体验模型可以用来进行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估, 不仅局限于英语学科, 学生自入学开始, 学校即可通过全方位的数据追踪及挖掘来分析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例如, 在英语学习中, 我们可以细化学习者体验模型到听说读写各个模块, 分析学习者在各个模块学习者体验, 帮助教师发现学习者体验好与差的课程单元, 分析原因, 调整授课顺序, 优化整体课程设置。
(四) 学习者档案
学习者档案是描述学习者所以学习行为的数据总和。学习者的偏好、兴趣、背景及学习目的不同, 赵庆红等人的研究显示, 大学生英语的“学习需求”总体上表现出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倾向, 呈分散态势。来自不同专业, 不同水平学校的同学在英语学习需求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18]
学习者档案的建立的长期目标是为了个人或群体够提供可适应的个性化学习环境, 提高学习效率, 优化学习效果。档案建立之后, 我们可以根据英语学习者的偏好、兴趣、学习目的、学习习惯等为其分类, 方便教学者的课堂管理, 也有助于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五) 领域知识建模
领域知识模型代表的是某个学科或者主题内的关键概念, 以及各个概念或者单元之间的关系。领域知识模型的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主要研究不同学习模块和知识点组织方式、组织顺序。
根据赵雯等人的研究, 中国大学英语语言能力可以被分为以下能力板块及其组成要素[19], 表1:
我们可以根据英语语言能力的构成要素, 构建起英语学习的横向领域知识模型。另一方面,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能力的难度水平, 构建纵向的领域知识模型。
(六) 学习组件分析和教学策略分析
学习组件分析和教学策略分析可以给英语教学活动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在英语教学中, 教学策略分析主要研究教师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同组成单元, 以及教师或学习系统在不同时间施予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种类教学策略。主要试图解决的问题包括:在促进学习效果方面, 哪些学习单元更有效, 哪种课程设置更有效, 哪种类型的教学实践更有效。
早在20世纪70年代, 在关于二语习得顺序的研究中就已经指出英语学习者是如何习得英语的语法结构的。[20]通过对语言使用准确度的研究, 克拉申提出了语言学习的自然顺序, 无论母语是什么, 是否受到过训练, 第二语言学习的自然顺序是固定的 (ing/plural/copula;auxiliary/article;irregular past;regular past/3rd person singular/possessive-s) [21]。
基于自然顺序假说, 我们可以进行相关的学习组件分析, 并且分析相对应的教学策略是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研究证实, 对教育数据的挖掘能够帮助研究和改良线上课程, 对目前多种多样的线上语言课程和语言学习平台, 学习组件分析和教学策略分析就显得更加重要。[22]
(七) 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一般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者在线学习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 观察学习者在这一阶段中学习结果的变化, 探寻学习者当前学习行为和未来学习结果之间的相关关系, 并且利用己发现的相关关系, 基于新增学习者的当前学习行为, 预测其未来的学习结果。
被称为大数据核心价值的概率预测, 在教育领域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涉及的学习者范围广, 数量多, 从大量学习行为的数据分析中可得出一定的秩序和规律, 用于预测未来的学习发展趋势。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 如果发现未来趋势中存在某些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 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能够及时在行为管理或纪律约束等方面采取干预措施, 防止这些因素演化为更加严重的学习危机。
(八) 适应性和个性化
舍恩伯格 (Schönberger) 等认为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可以打破“一个尺寸适合所有人”的同质性, 即通过对知识传递进行的个性化处理, 使之更好地适应特定的学习环境、学生能力和学习偏好。[23]姜强提出了从数据与环境 (What) 、关益者 (Who) 、方法 (How) 和目标 (Why) 等4维度构建个性化自适应在线学习分析模型。[24]
结合英语教学, 笔者认为英语学习者的个性化教学模型应该建立在之前的学习者知识模型、学习者行为模型、学习者体验模型、学习者档案、领域知识模型、学习组件分析和教学策略分析, 趋势分析结果之上, 以学习者为中心, 建立英语学习的自适应学习系统 (adaptive Learning System) 。
三、结语
广义相对论课件 篇5
物理应用
引力透镜
爱因斯坦十字:同一个天体在引力透镜效应下的四个成像
引力场中光线的偏折效应是一类新的天文现象的原因。当观测者与遥远的观测天体之间
还存在有一个大质量天体,当观测天体的质量和相对距离合适时观测者会看到多个扭曲的天体成像,这种效应被称作引力透镜。受系统结构、尺寸和质量分布的影响,成像可以是多个,甚至可以形成被称作*因斯坦环的圆环,或者圆环的一部分弧。最早的引力透镜效应是在1979年发现的,至今已经发现了超过一百个引力透镜。即使这些成像彼此非常接近以至于无法分辨——这种情形被称作微引力透镜——这种效应仍然可通过观测总光强变化测量到,很多微引力透镜也已经被发现。
引力波
艺术家的构想图:激光空间干涉引力波探测器LISA对脉冲双星的观测是间接证实引力波存在的有力证据(参见上文轨道衰减一节)。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地面引力波探测器投入运行,最著名的是GEO600、LIGO(包括三架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TAMA300和VIRGO;而美国和欧洲合作的空间激光干涉探测器LISA正处于开发阶段,其先行测试计划LISA探路者(LISAPathfinder)于底之前正式发射升空。
美国科研人员2月11日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于去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 研究人员宣布,当两个黑洞于约13亿年前碰撞,两个巨大质量结合所传送出的扰动,于9月14日抵达地球,被地球上的精密仪器侦测到。证实了爱因斯坦1前所做的预测。
对引力波的探测将在很大程度上扩展基于电磁波观测的传统观测天文学的视野,人们能够通过探测到的引力波信号了解到其波源的信息。这些从未被真正了解过的信息可能来自于 黑洞、中子星或 白矮星等致密星体,可能来自于某些 超新星爆发,甚至可能来自宇宙诞生极早期的暴涨时代的某些烙印,例如假想的 宇宙弦。
黑洞和其它
基于广义相对论理论的计算机模拟一颗恒星坍缩为黑洞并释放出引力波的过程广义相对论预言了黑洞的存在,即当一个星体足够致密时,其引力使得时空中的一块区域极端扭曲以至于光都无法逸出。在当前被广为接受的恒星演化模型中,一般认为大质量恒星演化的最终阶段的情形包括1.4倍左右太阳质量的恒星演化为中子星,而数倍至几十倍太阳质量的恒星演化为恒星质量黑洞。具有几百万倍至几十亿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被认为定律性地存在于每个星系的中心,一般认为它们的存在对于星系及更大的宇宙尺度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在天文学上 致密星体的最重要属性之一是它们能够极有效率地将引力能量转换为电磁辐射。恒星质量黑洞或超大质量黑洞对 星际气体和尘埃的吸积过程被认为是某些非常明亮的`天体的形成机制,著名且多样的例子包括星系尺度的 活动星系核以及恒星尺度的 微类星体。在某些特定场合下吸积过程会在这些天体中激发强度极强的相对论性 喷流,这是一种喷射速度可接近光速的且方向性极强的高能等离子束。在对这些现象进行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广义相对论都起到了关键作用,而实验观测也为支持黑洞的存在以及广义相对论做出的种种预言提供了有力证据。
黑洞也是引力波探测的重要目标之一:黑洞双星的合并过程可能会辐射出能够被地球上的探测器接收到的某些最强的引力波信号,并且在双星合并前的啁啾信号可以被当作一种“标准烛光”从而来推测合并时的距离,并进一步成为在大尺度上探测宇宙膨胀的一种手段。而恒星质量黑洞等小质量致密星体落入超大质量黑洞的这一过程所辐射的引力波能够直接并完整地还原超大质量黑洞周围的时空几何信息。
宇宙学
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拍摄的全天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涨落现代的宇宙模型是基于带有宇宙常数的爱因斯坦场方程建立的,宇宙常数的值对大尺度的宇宙动力学有着重要影响。
这个经修改的爱因斯坦场方程具有一个各向同性并均匀的解:弗里德曼-勒梅特-罗伯逊-沃尔克度规,在这个解的基础上物理学家建立了从一百四十亿年前炽热的 大爆炸中演化而来的 宇宙模型。只要能够将这个模型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参数(例如宇宙的物质平均密度)通过天文观测加以确定,人们就能从进一步得到的实验数据检验这个模型的正确性。这个模型的很多预言都是成功的,这包括太初核合成时期形成的化学元素初始丰度、宇宙的大尺度结构以及早期的宇宙温度在今天留下的“回音”: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从天文学观测得到的宇宙膨胀速率可以进一步估算出宇宙中存在的物质总量,不过有关宇宙中物质的本性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估计宇宙中大约有90%以上的物质都属于暗物质,它们具有质量(即参与引力相互作用),但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即它们无法(通过电磁波)直接观测到。在已知的粒子物理或其他什么理论的框架中还没有办法对这种物质做出令人满意的
描述。另外,对遥远的超新星红移的观测以及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测量显示,我们的宇宙的演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宇宙常数值的影响,而正是宇宙常数的值决定了宇宙的加速膨胀。换句话说,宇宙的加速膨胀是由具有非通常意义下的状态方程的某种能量形式决定的,这种能量被称作 暗能量,其本性也仍然不为所知。
在所谓暴涨模型中,宇宙曾在诞生的极早期(~10-33秒)经历了剧烈的加速膨胀过程。这个在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假说是由于某些令人困惑并且用经典宇宙学无法解释的观测结果而提出的,例如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高度各向同性,而对微波背景辐射各向异性的观测结果是支持暴涨模型的证据之一。然而,暴涨的可能的方式也是多样的,现今的观测还无法对此作出约束。一个更大的课题是关于极早期宇宙的物理学的,这涉及到发生在暴涨之前的、由经典宇宙学模型预言的大爆炸奇点。对此比较有权威性的意见是这个问题需要由一个完备的 量子引力理论来解答,而这个理论至今还没有建立(参加下文量子引力)。
量子理论
如果说广义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那么量子理论作为我们借此了解基本粒子以及凝聚态物理的基础理论就是现代物理的另一支柱。然而,如何将量子理论中的概念应用到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中仍然是一个未能解决的问题。 [11]
量子场论
作为现代物理中 粒子物理学的基础,通常意义上的 量子场论是建立在平直的闵可夫斯基时空中的,这对于处在像地球这样的弱引力场中的微观粒子的描述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近似。而在某些情形中,引力场的强度足以影响到其中的量子化的物质但不足以要求引力场本身也被 量子化,为此物理学家发展了弯曲时空中的量子场论。这些理论借助于经典的广义相对论来描述弯曲的背景时空,并定义了广义化的弯曲时空中的量子场理论。通过这种理论,可以证明黑洞也在通过黑体辐射释放出粒子,这即是霍金辐射,并有可能通过这种机制导致黑洞最终蒸发。如前文所述, 霍金辐射在 黑洞热力学的研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12]
量子引力
物质的量子化描述和时空的几何化描述之间彼此不具有相容性,以及广义相对论中时空曲率无限大(意味着其结构成为微观尺度)的奇点的出现,这些都要求着一个完整的量子引力理论的建立。这个理论需要能够对黑洞内部以及极早期宇宙的情形做出充分的描述,而其中的引力和相关的时空几何需要用量子化的语言来叙述。尽管物理学家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并有多个有潜质的候选理论已经发展起来,至今人类还没能得到一个称得上完整并自洽的量子引力理论。
一个 卡拉比-丘流形的投影,由 弦理论所提出的紧化额外维度的一种方法量子场论作为粒子物理的基础已经能够描述除引力外的其余三种基本相互作用,但试图将引力概括到量子场论的框架中的尝试却遇到了严重的问题。在低能区域这种尝试取得了成功,其结果是一个可被接受的引力的有效(量子)场理论,但在高能区域得到的模型是发散的(不可 重整化)。
圈量子引力中的一个简单自旋网络
试图克服这些限制的尝试性理论之一是 弦论,在这种量子理论中研究的最基本单位不再是点状粒子,而是一维的弦。弦论有可能成为能够描述所有粒子和包括引力在内的基本相互作用的 大统一理论,其代价是导致了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生成六维的额外维度等反常特性。在所谓第二次超弦理论革新中,人们猜测 超弦理论,以及广义相对论与 超对称的统一即所谓 超引力,能够构成一个猜想的十一维模型的一部分,这种模型叫做M理论,它被认为能够建立一个具有唯一性定义且自洽的量子引力理论。
股市相对论 篇6
宏观经济分析师
作为新时代上得了厅堂、唠得了家常、侃得起大山、看得清风浪的普通青年,如果你还不知道中国经济最流行的时尚关键词,已从高增长转化为慢减速,那么你肯定out了,就像不知道老外吃粽子的微博新段子一样。
有一老外,吃完粽子就和同事赞叹:“这中国小点心太美味了,就是外面的生菜有点硬”。好一句让人一脸黑线的有点硬,充分说明,没有专家指导,吃粽子也能闹出大笑话。但专家的指导更让人哭笑不得。
就像这几天看欧洲杯,对于葡萄牙能不能进决赛,名嘴A会说,进得了,因为葡萄牙有C罗,C罗神武世人皆知;名嘴B则会说,进不了,因为葡萄牙有C罗,就像荷兰有罗本。匪夷所思的是,一模一样的事实却能衍生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更令人称绝的是,从事实到结论的两个专业逻辑似乎都言之有理。像这样有趣的相对论故事在经济领域也不少见。
对于股市会不会涨,经济学家A会说,必须涨,因为中国经济在慢减速;经济学家B则会说,不会涨,因为经济在慢减速。既然都是经济学家,A和B的专业逻辑自然也不会输给足球名嘴。前者以为,中国股市是政策市,经济减速必然招致政策放松,而政策放松则会激励股市触底反弹;后者则会说,中国股市是经济市,经济减速必然对应企业微利,进而使股市走强缺乏物质基础。你觉得呢?
狭义相对论教学 篇7
为了帮助那些迷信爱因斯坦的拥护者正确理解狭义相对论的物理内容, 本文从惯性参考系等基本物理概念入手, 讨论了狭义相对性原理、以及牛顿力学成立的前提条件与适用范围。进而指出,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不仅存在概念错误, 而且存在逻辑谬误。说它存在概念错误是因为:客观上, 根本不存在牛顿力学设想的惯性参考系。因而, 狭义相对论就不是“两个不同惯性参考系的观测者, 对同一个运动事件观测结果的相对性问题”;说它存在逻辑谬误是因为:构成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二者是相互矛盾和相互对立的。在指出了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逻辑谬误和概念错误的基础上, 简要地介绍了《广义时空相对论》这一新的物理理论。可以说, 这是一个全新的时空理论。按着这个时空理论, “相对论”应理解为:跟随事件一起运动的观测者与停留在事件运动起点上的静止观测者之间, 针对同一个运动事件观测结果的相对性问题, 而根本不像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那样:把相对论理解为“两个独立惯性参考系上的观测者之间, 对同一个运动事件观测结果的相对性”。总而言之, 广义时空相对论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之间, 不仅存在概念上的分歧, 而且存在着理论基础上的重大分歧。
一、参考系
几乎所有的物理定律都是表述一定的物体在空间位置上是怎样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的。一个物体的位置, 或一个事件发生的地点, 只有参照另一个适当选择的物体, 才能表达出来。牛顿虽然相信有绝对空间存在, 但是, 他明确地认识到, 人们无法描绘出物体在绝对空间中的运动路径 (诸如运动起点和终点等) , 只能使用相对、而非绝对的空间位置和运动。用于作为一个运动物体空间位置和运动过程的参照物, 我们就把这个“参照物”叫做“参考系”。
二、惯性参考系
诚如所知, 若在一个参考系中, 一个自由运动的物体, 即一个无外力作用的运动物体, 保持其原来相对于参考系为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则这样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惯性参考系就是牛顿运动定律在其中成立的一切参考系。如果两个参考系彼此相对作匀速直线运动, 而其中的一个是惯性参考系, 另一个显然也是惯性参考系, 一个自由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它也将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 我们可以有无数个相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参考系。这就是著名的“狭义相对性原理”。伽利略变换就是在这样一些惯性参考系之间的坐标变换, 即在狭义相对性原理基础上的坐标变换———在现实生活中, 牛顿的绝对空间和绝对参考系在客观上是根本不存在的。
三、观测者
相对论文献中的观测者是指, 他们的作用是能够对事件发生的地点和时间作出判断。在物理学中, 人们几乎总是把观测者描述为, 相对于某个惯性参考系是静止的。设想, 每个惯性参考系都有一位观测者, 人们便能用示意图来表示一个实际的运动过程, 以及将同一个事件的两个不同的时空位置, 分别用不同的时空坐标来加以描述。
四、空间坐标、时间坐标、与时空坐标
通常, 在物理学中, 关于“一个 (K) 参考系的观测者, 看到事件发生的地点t和时刻x”的陈述, 应正确地理解为:K参考系中的测量所确立的这个事件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过程, 即“空-时坐标”, 而不应理解为K参考系的观测者看到事件发生的“瞬间位置”与“瞬间时刻”是x和t。即是说, 它们分别地代表着从时空起点出发所形成的具有一定长度的空间和时间“线段” (即物理量) 。深入地思考下去, 这里必定牵涉到一个额外的特征, 即信息由一点到另一点的传输特征。因为, 单一的观测者不能同时处于不同的地点;在某一时刻, 他只知道发生在他所处位置的事件。由此而论, 即使在同一个参考系 (K) 之内, 除了跟随事件一起运动的观测者之外, 处于任何其他位置上的观测者、包括位于坐标原点的观测者在内, 他们都不可能绝对同步地知道事件在任意空间位置上的时空坐标。
五、根本不存在牛顿力学所设想的惯性参考系
基于上述分析, 在光的传递速度有限性的前提下, 牛顿力学所设想的惯性参考系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 牛顿的惯性参考系成立的前提是:在一个参考系之内, 不论观测者是否跟随物体 (或事件) 一起运动, 他都能随时随地、绝对准确地知道这个物体 (或事件) 在“离他而去的运动中”所走过的空间距离 (r) , 以及走过这一距离所历经的时间过程 (t) 。不难想象, 这种情况只有在信息传递速度为无穷大的条件下才能成立。因此说, 只有在信息传递速度为无穷大的情况下, 惯性参考系的定义才能成立。
而现实中, 就目前所知, 传递信息最快的速度是真空中的光速, 而光速又是个有限的常数, 所以说, 客观上根本不存在牛顿力学所设想的惯性参考系。关于这一点, 在下述有关“广义时空相对论”概念的讨论中, 我们还将作出进一步的阐述。
六、广义时空相对论的物理概念
如图1所示, 有一辆从车站发出的火车, 观测者“甲”坐在火车内跟随着火车一起运动, 而观测者“乙”留在火车站不动, 甲和乙各自持有性能完全相同的“精准时钟”, 在这辆火车上还安装了一个精密的计程仪、以及能用光速随时发送火车抵达信息的发射装置, 位于火车站的观测者 (乙) 又可以随时地通过信息接收装置及时地接收火车抵达所在位置的运动信息。显而易见, 火车上的观测者 (甲) , 可以随时随地、并准确地记录火车抵达所在位置时, 所走过的空间距离 (r') 和所经历的时间过程 (t') , 因而可以准确地计算出火车相对于火车站的运动速度:
广义时空相对论把速度 (v) 定义为:火车相对于静止观测者 (火车站) 的绝对速度。
可是, 位于火车站的静止观测者 (乙) , 只能通过自己的时钟来记录火车抵达指定位置时的“反馈信息”来确定火车的所在位置。这个反馈信息中, 包括火车走过的空间距离 (r) , 及经历的时间过程 (t) 。显然, 基于光速传递的有限性, 火车站的乙观测者所记录的时间过程 (t) 不可能与甲观测者所记录的时间过程 (t') 完全相同, 一定会出现接收信息时刻的“滞后”。假设火车站的观测者乙记录的时间过程为t, 则有t=t'+Δt, 其中的Δt=r'/c是观测者乙接收到火车抵达指定位置的信息时滞后的时间间隔。———这个时间间隔是不可以忽略不计的, 尤其在天文尺度上, 更是如此!相反地, 如果忽略了这个滞后的时间间隔, 甲和乙之间的同时性就是绝对的, 问题又回到牛顿力学中。
因此说, 在普遍的情况下, 这个滞后的时间间隔必须计算在时间坐标 (t) 之内。由此可见, 由火车站的观测者 (乙) 、火车站、以及火车站的时钟等, 所构成的参考系统 (K) 并不是惯性参考系。或者说, 在普遍的情况下, 牛顿力学所设想的惯性参考系并不存在。
事实上, 火车由车站始发, 并在某个时刻抵达指定位置这件事对于观测者甲和观测者乙来说———是同一件事, 因此, 必有r=r'。这样一来, 观测者乙得出火车相对于他的运动速度应为:
广义时空相对论把这个速度 (V) 定义为:火车对静止观测者的相对速度。上述两种情况所得观测结果的相互比较, 就构成“广义时空相对论”这一新的物理概念。
七、普遍情况下的狭义相对性原理并不成立
众所周知, 狭义相对性原理认为:力学定律在所有惯性参考系中都是一样的。换句话说, 描述力学定律的方程是惯性系之间伽利略变换下的不变式。基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 考虑到光速传递的有限性之后, 即使在同一个参考系内, 描述力学定律的方程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也不是绝对不变的。
还以火车运动这个事件为例, 位于原点 (火车站) 的观测者 (乙) 同位于火车上的观测者 (甲) , 他们针对火车运动“这事件”, 将得出截然不同的关于运动速度的物理方程:一是用绝对速度 (v) 描述的物理方程式 (1) ;二是用相对速度 (V) 描写的物理方程式 (2) , 显然, 两个方程式是截然不同的。因此说, 在光速传递有限性的前提下, 狭义相对性原理并不能严格地成立。
相反的情况, 只有在信号传递速度为无穷大时, 即c→∞, Δt→0时, 才有V→v, t→t'。这时, 也只有在这时, 狭义相对性原理和伽利略变换才能严格地成立, 牛顿力学也随之成立。然而, 光速不变原理是一个通过精密物理实验证实了的“客观真理”, 而惯性参考系却是建立在“相互作用传递速度为无穷大”的主观假设之上, 即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之上, 但在客观上, 根本不存在“相互作用传递速度为无穷大”的实际情况, 所以说:在普遍的情况下, 狭义相对性原理不能够严格地成立。由此而来, 构成牛顿力学的伽利略变换也不能严格地成立。因此, 我们只能说:牛顿力学是一个有条件的客观真理, 或者说是一个相对真理。
八、狭义相对论的概念错误与逻辑谬误
为了便于理解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我们图2示意图来予以介绍。
在图2中, 爱因斯坦假设, 光信号从X轴上某点A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出。这个信号在两个方向上都等于真空中的光速 (c) , 那么, 在K'系中就应该同时到达与A等距离的两点B和C (作者按:其实也不是同时的!) 。但是, 对于K系中的观测者来说, 这件事绝对不是同时的 (作者按:这句话是对的!) 。爱因斯坦认为, 按着狭义相对性原理, 信号相对于K系的速度也等于c, 但是, 因为B点对于K系而言, 是面向它发出的信号, 而C点则是背离它发出的信号, 所以在K系中, 信号到达B点要比到达C点早。也就是说, 同一个事件, 对于不同的观测者来说, 并不是同时发生的, 用狭义相对论的话来说:同时性是相对的。
基于上述分析, 爱因斯坦的意思是:无论是K惯性参考系还是K'惯性参考系的观测者, 都能绝对同步地给出自己参考系内任何位置上的空时坐标 (x, y, z, t) 以及 (x', y', z', t') , 只是因为K系和K'系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速度 (V) , 以及光速绝对不变, 因而出现了不同惯性参考系上的两个观测者之间, 对于同一个运动事件, 在时间观测结果上存在着不同时性, 即“同时性是相对的”。
(一) 狭义相对论的概念错误。
不难看出, 爱因斯坦构建的“狭义相对论”, 在客观上等于同时承认以下三个基本要素:第一, 系和系都是惯性参考系;第二, 系和系上的观测者各自都能绝对同步地给出自己坐标系内任何运动事件的时空坐标;第三, 在两个相对作匀速运动的惯性参考系之间, 因为同时性是相对的, 所以才需要研究二者之间的坐标变换关系。正因为这样, 爱因斯坦创建了“狭义相对论”这一物理理论。建立在这种意义上的坐标变换, 是著名的“洛伦兹变换”。因此说,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不过是洛伦兹变换的具体应用罢了。
(二) 狭义相对论的逻辑谬误。
诚如所述,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建立在两个最基本的物理原理之上:一是狭义相对性原理, 二是光速不变原理, 这两个物理原理的有机结合, 又称为“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可是, 上述讨论已经表明, 光速不变原理和狭义相对性原理是相互排斥和相互对立的, 只要考虑到光速传递的有限性 (光速不变原理) , 惯性参考系的概念就不可能成立, 因而, 狭义相对性原理也就随之失效, 那么“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也就不成立。———这里的关键是:在现实中, 除了用光速传递信息之外, 我们再也没有比光更快的工具来传递信息了。
综上所述,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不仅存在着概念错误, 而且存在着自身的逻辑谬误。———即构成狭义相对论的两个物理原理———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和对立。于是, 同时建立在这两个物理原理之上的狭义相对论, 必然存在着严重的逻辑谬误。即是说, 构成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前提假设自相矛盾。
九、结语
总之, 我们不能因为迷信权威, 就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概念错误和逻辑谬误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更不能因为迷信权威, 就对某些反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学术观点, 一概地采取拒绝和抵制的态度。广义时空相对论是一个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之上的时空理论, 它不仅能够解决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已经解决的各种物理问题, 而且可以解决爱因斯坦相对论根本无法解决的一些物理问题。这个新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必将使物理学的时空观重新回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 .夏烆光著.广义时空相对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2] .徐龙道等编著.物理学词典[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论狭义档案与广义档案 篇8
一、狭义档案
1. 狭义档案是依法形成依法管理的档案。
所谓狭义档案, 是指依法形成又依法管理的档案。换句话说, 就是文件材料使用完毕后, 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规定向档案管理机构移交, 再经该机构档案管理人员审核归档的文件材料。《档案学词典》对“归档”也有明确解释:“文书、业务部门将工作活动中处理完毕, 将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 按规定制度整理组卷后, 定期向档案室移交集中的过程。是文书处理工作的最后环节, 档案工作的起点。”[1]149“使用完毕”和“备以查考”就是档案的最基本特征。所以文件材料一经归档后其“身份”也就有了质的变化, 文件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是可以更改、撤换、作废等, 而档案则不可以, 即使发现伪档案也只能通过法律程序予以处理, 原归档后的那份伪档案也不可以销毁, 因为它仍在继续对作伪者的作伪行为给予证明。赵践在其《对档案打假的思考》一文中这样说过:“因为档案是历史活动的证据, 其内容真实可靠或虚假不实, 都是活动者留下的证据……”[2]38
狭义档案另一特征是无意识形成的 (这一点在档案学界曾有过争论) , 是社会活动的直接产物, 因为狭义档案在其形成过程中任何人都无法预见以后会发生的事情, 人们往往按照其本来的内容及形态移交归档, 所以它是最直接的原始材料, 其证明力也是最有力的。
2.《档案法》应对狭义档案有明确规范和定位。
《档案法》是规范、管理和调整一切档案的上位法, 然而, 这部法律却没有明确本文中所指的狭义档案的法律属性及其在档案中的位置。在第二条对“档案”一词的定义是这样确定的, “本法所称档案, 是指过去和现在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这一法律上对档案定义的确定是极为抽象、笼统的, 似乎不论什么样的文件材料只要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均可以成为《档案法》所规定的档案, 这就给档案的使用和在法律上的作用带来很多矛盾甚至麻烦。
例如, 企业法人在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登记的相关资料, 是文件还是档案?很明显, 它不符合“使用完毕”、“备以查考”的档案属性。企业法人在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登记的相关资料是证明该企业的合法有效的身份 (其内容有股东出资情况、资产情况等) , 是为社会、团体、法人、公民等提供该注册登记企业真实有效的资料, 为其服务, 即使该注册登记的企业被关闭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 它仍需保存注册登记的相关资料以供诉讼、执行等情况使用。毫无疑问, 它是工商行政机构在其履行职责过程中获取并制作, 又是正在使用中的资料, 完全符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政府信息, 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 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所确定政府信息定义。然而在国家工商行政总局与国家档案局颁布的《企业法人登记档案管理办法》中已将其确定为档案, 这就出现矛盾和法律上的尴尬, 如按档案的法律规定对外公开使用, 那就具有较高门槛, 该《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外单位咨询法人登记档案中有关企业申请筹建登记、开业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方面的情况时, 须经本机关有关领导批准后, 档案人员方可提供”, 而如果依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除该《条例》第十四条第四款规定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情况外均应对外公开。“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3]1笔者曾对以上情况做过调查, 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出具的企业法人注册登记的资料盖的是“政府信息公开专用章”, 而某些市、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的企业法人注册登记的资料加盖的却是“档案查询章”。如果将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查询的界限随意混淆, 有些行政机关将不愿意公开的政府信息推之为档案, 增加了政府信息公开的难度, 有悖于依法建档、管档、用档的法治理念。
二、广义档案
1. 非经法定程序收集与保管的档案。
广义档案, 顾名思义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档案概念。本文所指的广义档案, 是指狭义档案之外的档案, 也就是那些并未依照法律法规向档案管理机构移交的档案, 属于社会民间性质的档案。例如, 家庭档案、母子健康档案、养老管理档案等等。这些档案未经法定的归档程序, 但却完全符合“分类保存备以查考”[4]253这一档案最基本属性。然而, 现行的《档案法》对于上述的各种类型档案却没有给予法律上的定位, 也只能是一种自发的收集、管理和利用。但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壮大的今天, 这些档案却起到专业档案机构保存的档案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提供了证据保障。例如, 家庭档案, 在十几年以前人们对此会感到陌生, 近些年家庭档案以极快速度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将个人或家庭在日常生活等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保存备已查考。媒体也多有报道过利用家庭档案作为证据, 打赢了官司, 维护了合法权益的案例。2004年9月24日由《中国档案报》主办的“家庭档案工作座谈会”在沈阳召开, “对家庭档案工作的社会意义、实践经验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毛福民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5]8。尽管如此重视家庭档案, 但迄今为止家庭档案却仍然是“野孩子”, 就是说没有针对家庭档案颁布具体规章 (办法、规定) 或者制定与之相关条款予以规范, 家庭档案的运作无法律依据。再例如, 养老管理档案, 由于老龄人口的快速增加和社会化管理的加大, 很多老年人选择公寓养老, 这体现社会的进步。然而某些养老机构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和管理模式滞后, 发生养老老人物品丢失、疾病、伤害等纠纷时因缺乏证据难以解决。而一些富于管理创新的养老机构, 对入住的老年人设置了养老管理档案, 老人入住时的各项随带物品、体检报告单、生病就医、特殊护理以及护工为老人各项服务等等, 均载入档案, 一旦入住老人出现意外情况或纠纷, 在解决时就有存入档案的相关证据, 这样既维护了双方的权益, 又减少了纷争, 维护了社会安定。
另外, 还有一种谓之档案, 却不具备“使用完毕”、“备以查考”的属性, 但在它完成使命后可转化成档案。如, 郗新武编著的《军人生活档案》[6]。由新入伍军人按固定格式和发生时间自行填写, 其中有新兵个人基本情况、入伍通知书、新兵生活、学习受训、健康、奖惩等。这不是档案, 更像军人日记类的记载, 但当该军人复员或提升军官后, 这些填写的资料则可以成为档案, 有的也许会成为珍贵档案。
2.《档案法》对各类档案应给予法律上定位。
上述各类的非狭义档案可谓名目和类别繁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必将会有更多的出现, 毫无疑问, 这是国家社会必不可缺少的“软实力”之一, 也是国家强盛和文明的标志。为此, 笔者认为《档案法》应给予它们一定的法律地位, 使之可以健康发展, 服务于社会大众。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确立了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7]29。档案与法治是相互支持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法治依靠的是证据, 而档案是历史和社会活动中最直接形成的原始证据。档案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则只是没有效力的一份载体。
档案不仅能为弱者以维护其合法权益提供证据, 又能使居心叵测者、滥用权力者、贪污腐败者害怕, 因为他们的违法行为均有相关档案记录。高质量的档案是国家社会的需求, 档案学的研究亦应与时俱进, 研究新涌现的各类档案, 并加以规范。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了狭义档案、广义档案的概念, 并指出《档案法》应与时俱进, 对上述档案给予法律上的定位, 使各种类型档案在使用上不至于出现混淆, 做到依法建档、管档、用档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关键词:狭义档案,广义档案,法治理念
参考文献
[1]吴宝康.冯子直.档案学词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4 (149) .
[2]赵践.对档案打假的思考[J].档案, 2001 (5) .
[3]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2011.06.08].http://www.gov.cn/jrzg/2011-08/02/content_1918496.htm.
[4]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253) .
[5]张树纯.全国家庭档案工作座谈会在沈阳召开[J].兰台世界, 2004 (11) .
[6]郗新武.军人生活档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1.
试析狭义重译的任务 篇9
1 为何重译
就狭义重译的起因而言,一般都是译者对其第一次翻译的不满意。在一次翻译结束后,译者往往会认为自己的翻译各方面都还很不错。但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当译者再次阅读自己的译文时,他可能就会发现问题了,并且问题还会是越来越多。这样译者就会对自己的上次翻译产生不满,并且会找机会对其进行修改或重译。译者的这些不满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
1.1 译者发现上次翻译中出现了一些错误
这包括一些疏忽导致的错误,以及对原文理解有误而导致的错误。其实,文学翻译是一项极其困难的工作,出现误译是很正常的。有时候译者因为疏忽而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或者因为译者外语水平的限制,使其错误理解原文而导致的一些误译,这些都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只要译者发现这些错误并改正就行。如杨自俭在重译E·M·福斯特的《印度之行》时,就坦言自己在第一次翻译时出现了一些错误翻译。“也做了三件事。第一,改正了译错的地方。我无法一一列出,只能举例说明。一类是印度英语的问题,比如Hamidullah Begum,我误认为是人名的两部分,其实Begum含义是‘公主、女士、贵夫人,用于伊斯兰教女性教徒’,所以上述应译为‘哈米杜拉夫人’……”(2003,5)。所以,对重译者来说,重译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修正前次翻译中出现的错误,还原作一个真实的面目。
1.2 译者对上次翻译译文文笔不满
很多译者重译一部作品都是出于对前次翻译作品文笔的不满。再次研究前次的译文,译者会发现自己译文的行文和文笔不那么优美,甚至有些句子还带有严重的翻译腔。译文读起来与原作的文字之美相距甚远。于是译者开始探究上次译文,并构思新的翻译方法。许渊冲在《新世纪新译论》中说道:“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看哪种文字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内容。文学翻译的低标准是求似或求真,高标准是求美。译者应尽可能发挥译语优势,也就是说,尽量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以便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中国翻译2000)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译者的任务就是用译入语尽量完美地来表达出原作的那份优美。因为只有当翻译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译文读来就像原作一样,使读者感受到原作之美时,这样的译作才算成功的作品。例如张经浩在1996年重译《爱玛》时,就提到文笔是个很大的问题。“那些别别扭扭的句子归纳起来存在四个问题:1)有明显翻译腔;2)无文采;3)不贴切;4)未透彻理解原文。拿那些句子与原作对照,可看出一个共同点:形似神不似。”(1999,3)可以看出,他说的四个问题全可归于他对自己1984年所做那次翻译的文笔的不满。其中提到翻译腔的问题时,他举了一个很有代表性例子:“例:He is an excellent young man,both as son and brother.(p.53)”
原译:无论作为儿子还是哥哥,他都算的上一个好青年。(p.52)
新译:这个年轻人是好样的,既是他母亲的好儿子,也是他妹妹的好哥哥。”
很明显,一作比较,新译要比第一次翻译好。第一次翻译是按照英语的表达思维做出的翻译,译文读来不流畅、不地道。而重译之后的译文,显然更加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译者打破原句字词顺序,将“son、brother”所含的具体意义表达了出来:“既是他母亲的好儿子,也是他妹妹的好哥哥”。所以,对翻译文笔的不满也是重译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适当改写原作
译本想要存活下去,必须顺应当时的主流诗学和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和意识形态也处于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而译作想要获得读者的青睐,就必须是译文满足当时的主流诗学和意识形态。一些新词汇会被创造出来,同时一些词语和句式也会被淘汰。这就要求译者在重译时,对这两方面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译者可以在保证原作的意义对等和“美感互通”的基础上,去掉前次翻译中不符合时代的旧词,用新的词语和表达取而代之。正如许钧所说:“翻译作品的可接受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语言表达层面。一部译作,如果语言陈旧,没有时代气息,不符合读者的审美习惯,就必然会被淘汰,一种新的译本就必然会应运而生。”(1994,3)所以重译要想赢得读者,它就必须在前译作的基础上做出符合该时代的主流诗学和意识形态的一些改变。
2 重译的任务
重译是一件辛苦的工作,因为译者不仅要重新阅读原作,而且还要仔细分析自己的译作。译者首先需要将自己前次的译作与原作品做对比,找出译文中错误的地方,同时还要挑出需要修改的字、词、句、段落,然后再结合当代的主流诗学和意识形态做出适应读者审美需要的改动。总之,译者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才能力争做到重译满足当代读者的接受心理。所以,在笔者看来,重译的任务是:一、改正上次译文中的误译;二、根据时代需要,对上次译文做适当的修饰;三、反思上次译文中的改写等是否合理。对此,笔者将结合程乃姗两译《喜福会》的实例来详细加以阐述:
2.1 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再次熟悉原作和自己的译作,同时对原作的背景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此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原作和译作的对比
此项活动要求重译者必须认认真真地逐句逐行地比较原作品和自己的译作,以发现两者的差异,为后面的动笔做准备。一个有强烈责任心的译者应该做到傅雷讲的那样:“事先熟读原著,不厌其烦尤为要著。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决不动笔,是为译者基本法门。第一要将原作(连同思想、感情、气氛、情调等等)化为我有,方能谈到迻译。”(2006,719)虽然这是傅雷对初次翻译时,译者动笔前应做到的准备工作,但笔者个人认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译者更应做到如此。因为既然上次翻译不太让人满意,那这次重译之前就更应该多花时间和心思来熟读原作。
2)详读与原作、与原作作者有关的资料
这主要是为了加深对原作作者和作品背景的了解。正如杨自俭在重译《印度之行》前所做到准备那样:“翻阅与《印度之行》和作者有关的书籍和文章,加深对作者和作品的了解。其中包括……”(2003,5)只有当译者完全熟悉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文笔风格、构思套路等东西之后,译者才能在重译时比第一次翻译更好的把握住原文的“精”气“神”,也才有可能使重译超越前一次翻译。
2.2 动笔重译
在耐心对比完译作和原作并对这些差异有了深入的分析之后,译者就可以动笔翻译了。如第二部分所讲那样,这部分译者所要做到有以下几点:
1)修正错误
这具体应包括一下几点:修正译者粗心导致的误译,如在《喜福会》中“There is a school of thought,”I said,“that parents shouldn't criticize children…”(Amy,Tan,1989,20)根据上下文关系来看,在这儿,school不是“学校”的意思,而是指的是某种观念或流派,但译者可能因为粗心将其翻译为“有一所专门研究心理的学校说过……”(程乃姗,1992,18)在重译时,译者改正了这个错误,其译文为“心理专家认为……”;修正对句子理解错误而导致的误译,例如“Our capital account is$24,825,or about$6,206 a couple,$3,103 per person.We sold Subaru for a loss at six and three-quarters.We bought a hundred shares o Smith International at seven.”(Amy,Tan,1989,16)译者在第一次翻译时,可能因为对股票不太熟悉,结果译文出现了错误:“我们账面上支金为24,825元,约每对夫妇为6200元,每人3103元,卖出隆巴罗股票,损蚀其中的,买进一百股斯密斯国际股票。”(程乃姗,1992,15)很明显,“at six and three-quarters”以及“at seven”都是指的股票价格,而非损蚀六又四分之三。在重译时,译者做了改正:“我们的资金总额为24 825美元,每家夫妇约为6 202美元,每人3 103美元。我们以6.75美元一股亏本卖出Subaru股票,以7美元一股买进一百股斯密斯国际股票。(程乃姗,2006,15)”;修正因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译,例如原文第25页中讲到了“Walk-man”:“But we bough them different things anyway,VCR and Sony Walkman for the kids.”(Amy,Tan,1989,25),译者在第一次翻译时,因为当时中国的经济原因和信息传播不发达,所以她可能根本不知道Walkman是什么东西,于是直接按字面意思翻译并且没加任何注释:“但不管怎么样总得带点什么回去,比如录像机和索尼的‘行路人’……”(程乃姗,1992,23)。这就让读者费解。到底这个“行走人”是什么东西?但是在2006年那个译本中,她已经将这个因文化差异导致的错误改了过来:“不过我们总得带点什么回去,比如录像机、索尼的随身听,……”(程乃姗,2006,21)总之,修正上次译本中的错误是重译的首要任务之一。人无完人,译者在翻译时有时难免犯些低级错误或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导致误译,但是在重译时译者一定要认真校对,努力改正上次译文中出现的错误。
2)对原译本做适当的修饰
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对一些词做出改动,例如原作中第25页提到了几种糖果和巧克力“One was crammed with See's Nuts&Chews,M&M's,candycoated cashews,instant hot chocolate with miniature marshmallows.”其中,See's Nuts&Chews,M&M's分别为产于美国的一种巧克力和糖果。译者第一次翻译时,国内还没有引进这种品牌,她也没见过这种东西,所以她直接采取意译的办法:“一只箱子里塞满了各种干果和口香糖,糖衣腰果,速溶咖啡和果汁软糖。”而到了2006年,这种品牌的糖果已经在中国各大超市都有出售,于是她随时代发展对译文做了改动:“一只行李箱内装满了各式See's果仁巧克力,,M&M's的巧克力及速溶可可等。”(程乃姗,2006,21)她将原产于美国的产品的英文名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了。这样反倒更好,因为现在在中国销售的这两种产品的包装名都是英文。读者在生活中已经熟悉这种产品,所以非但能接受这样的翻译,还会觉得译文很有时代感、让人觉得很亲切;二是译者需要使新的译文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和审美习惯。只有这样,重译才有流通性,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例如在《喜福会》中,经过译者重译,有很多地方的文字读来更加优美、简练。如原作第22页中“The East iswhere things begin,my mother once told me,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the sun rises,where the wind comes from.”,第一个译本为:“东方,是万物起始之源。我妈说过,这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风向的起源。”(程乃姗,1992,20)而在重译后,译文更加简练:“妈妈曾经告诉我,万物起于东方:日从东方起,风从东方来。”(程乃姗,2006,19)在程乃姗的这次重译中,有很多从文笔角度的改动是很成功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适当的修饰能使重译后的译文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需要,这样才能让新的译作拥有更大的读者群。
2.3 反思之前所做的改写是否合理并决定是否做出新的改动
任何翻译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忠实,由于语言差异或读者群的需要等一些原因,译者不可避免的要做一些改写。在重译的时候,译者就需要静下心来思考到底之前的改写是否合理,改写之后译文的效果是什么,以及预期的读者接受度怎样。如前文所述,文学作品的独特性是传达出原作品中的文字美和意境美,而在两种语言之间转换时,有时很难做到对等的信息传达,这就要求做适当的改写以达到传递原作深层含义的目的。在重译时,译者需要根据当代的需要,思考前次翻译中的改写是否可以保留,同时决定在新的时代是否需要对某些部分做一定程度的改写。这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但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译者,是应该努力做到这一点的。在《喜福会》中,译者重译时就保留了许多之前做过的改写,总得来说还是很成功。例如,原作中第308页第三段“In my mind,they wereseated next to each other at a table,taking turns with the fountain pen.”原作中出现的是“fountain pen”,但译者在第一次翻译时,将其改写为毛笔。译文为:“她们并肩坐在桌子边,轮流用毛笔写出一行行整齐的中国字。”(程乃姗,1992,266)毛笔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本来原作品中姐妹俩是使用自来水笔“the fountain pen”在写信,但是译者为了更好地表现这对姐妹与美国的同母异父妹妹“Jingmei Woo”的身份差异,将自来水笔改写为毛笔。故在重译时,译者保留了此处的改写。总之,在重译时译者一定要注意,必须慎重决定是否保留上次译本中的改写以及是否需要做新的改写,千万不能凭主观喜好来随意删减原作。
3 结束语
翻译工作本就是一件苦差事,如傅雷所说:“翻译工作要做得好,必须一改再改,三改四改”(金圣华,2006,71),而重译是一件更加辛苦的工作,但它使译者有了改正和完美自己译作的机会,同时对读者来说,他们也可以享受到新旧文字变化带来的美感。对译者来讲,重译不仅仅是改正自己以前的误译而已,重要的是要本着对原作和读者负责的态度来认真重译原作。一定不能如某些译者那样美曰重译,但其实其重译作品和上次译作差异并不大,这样的重译作品没多大价值,也不能算成功的重译。因此,重译时译者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并努力去完成这样任务,以创造出适合当代意识形态、诗学和读者阅读需求的翻译作品。
参考文献
[1]Amy,Tan.The Joy Luck Club[M].New York:Ivy Books,1989.
[2]程乃姗.福乐会[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
[3]程乃姗.喜福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傅雷.傅雷文集.书信卷[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5]金圣华.江声浩荡话傅雷[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6]许钧.重复、超越—名著复译现象剖析[J].中国翻译,1994(3).
[7]许渊冲.谈重译—兼评许钧[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6):19.
[8]杨青.许渊冲文学翻译思想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03(1).
[9]杨自俭.关于重译《印度之行》的几个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研究,2003(5).
狭义相对论教学 篇10
“人人都能被收买,只不过各有不同的价码。”特里·索恩泽在《奇妙基督徒》中写道。此话虽过于夸张,但谁又能否认金钱确实重要———至少我们知道,消费者总在克制自己的欲望,不为商家各种花哨的推销所诱惑,试图理性消费。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无论消费者如何理性,总是难免迷失在由商家们设计的种种价格“合理化烟雾” 之中。这是我们难以克服的自身缺陷———尽管我们都试图保持理性而客观,却未必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也未必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在特定的环境影响下难免陷入情绪化漩涡。这也是经济学意义上所谓的“有限理性”。
消费者的“有限理性”往往被商家所操纵,一个最为重要的表现就是,他们对价格之间的相对差距非常敏感,而对价格的绝对数值却不怎么敏感。相对差距稳定而一致,具体的数额却无比随意。也就是说,在消费者眼里,商品的价值是“相对存在的”,这件商品到底值不值这么多钱,这个定价到底实惠与否,都需要一个可供参照的标准。
这就是价值的“相对存在”。对于消费者而言,一瓶标价为10块钱的矿泉水摆在面前,他并不知道是否物有所值。但一旦旁边放着一瓶20块钱的矿泉水,他便会对10元的矿泉水十分放心———原来10块钱的矿泉水是那么的合理。
消费者对于商品价值与价格的独特认知方式给了商家可乘之机。许多商家都绞尽脑汁的去迎合,甚至操纵这种人类的非理性思维习惯。其中最为常见的方式便是为商品设定种种 “锚点”。也就是“通过各种锚定招数, 或者利用对比和暗示来营造幻觉的手段,动摇人们对于货币价值的评估”。
关于“锚点”招数,我们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隐藏在奢侈品中的销售秘密吧。在奢侈品行业中,有很多“锚点商品”———其中一些价格高得离谱、令人咋舌的商品,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充当“锚点”,操纵消费者的心理。当然, “锚点商品”本身也供出售,但有没有人买它,其实并不重要,它的存在价值就在于与其他价格相对便宜的商品形成对比,在消费者的心中挠痒痒———“好吧,十几万的限量款皮包太过于昂贵,但一件1000出头的T恤总该不算过分吧?”
实际上,菜单是另一个最常见的 “锚点”的例子。回想下你上次就餐的场景,或许接下来的一幕会十分眼熟———当你在某家装修精美的餐厅坐下时,你翻开菜单,冷菜、热菜、酒水, 菜单的前几页充满了卖相精致,价格却令人望而却步的“私家珍厨”,有几百上千一客的鲍、参、翅、肚,酒水单也在同样位置也有几千的白兰地、茅台、 五粮液。倘若自己买单,谁也知道这是在做冤大头。那……好吧,那我就点几个家常菜,百八十块的“招牌菜”。
消费者大都会避免购买最贵的或最便宜、质量最好或最差的商品,而是会选择相对稳妥的中间路线———倘若你想卖出800美元的鞋子,最有效的方法不是让鞋子摆放得如何充满诱惑,而是在旁边摆上几双价格比它高一大截的鞋子。
除“锚点”之外,威廉·庞德斯通的新书《无价》中还介绍了很多同样的迷宗招数,其中一种就被称为价格的“合理化烟雾”。所谓“合理化烟雾”,是企业通过定价方式进行的一种迷惑消费者的方式,它依旧是商家通过建立参照体系为消费者营造“物有所值”的假象。例如,在节日的电影院中销售的可乐中有小杯、中杯、大杯子三种规格———当然,爆米花也是如此。小、中、 大三种杯子的容量分别为295ml、 405ml、572ml,价格分别递增2块钱, 但体积却相差甚远。在这种精心策划下,消费者往往都会觉得,只是多花2块钱就可以买到更大的一杯,何乐而不为呢? 但实际上,对于企业而言,在成本固定的前提下,可乐销售的边际成本曲线却是下滑的。也就是说,商家的大杯可乐比小杯可乐的利润空间要大很多。而消费者则会往往因为两者的价钱相去不大,多付点钱便觉得“物超所值”。在消费者享受“理性消费”所带来的“物超所值”的幻觉时,精明商家也乐得赚个盆满钵满。
婚姻相对论 篇11
说起来,这和性格有关。我和丈夫都是直肠子人,有话直说,从来不加修饰。另外,两人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宠惯了,认为别人都该让着自己。恋爱那会儿,我们见面少,还能克制自己的任性。可结婚后,天天住一块儿,大眼瞪小眼,矛盾自然来了。
我喜欢逛街。有时买了东西回来后,丈夫问多少钱,我如实回答。丈夫吃惊之余,对我的败家心生不满。
丈夫喜欢出去和一帮朋友喝点儿小酒,胡吹海侃,常常到半夜三更才归家。当然,回来后,少不了挨我的一顿训。
两人经常吵架,也不是因什么原则问题,多数还是诸如此类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可小事积多了,心中不满的情绪日甚一日,争吵自然一次比一次激烈。
有一次,吵架后,我一气之下躲到闺密的住处。当时下着雨,天气阴冷。进屋后,闺密给我倒了杯温水。一触到杯壁,一股暖意油然而生,顿觉热乎乎的。见状,闺密说:“知不知道,这就是相对论!先碰到冷的,再接触温的,这么一来,原本只是温温的,如今却感觉有点儿热乎了。”
闺密的话,似有所指。闺密又说:“你们呀,就是太直接。有时候,说话做事,拐个弯反倒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好像我租这房子的时候,房东一开始说月租800元,后来经过讨价还价,终于以600元成交。我以为自己赚到了,住进来后才知道,其实人家这房子本来就一直租600元的。先跟你说800元,来点儿热的,再降一降,说600元。这么一来,我感觉就比较划算。先热再冷,或先冷再热,会让其中的反差更明显。懂不懂,夫妻相处也是要讲究技巧的。”
本来以为,两人相爱,有感情基础,自然可以解决任何问题。结婚后,碰了一鼻子灰,我才知道,再深厚的感情基础,也有归于平淡的一天。唯有用心经营,才能细水长流。
和老公和好后,我开始将闺密所说婚姻“相对论”付诸实践。比如先冷后热,我先说没时间做晚饭,但等丈夫回家后,已经有一桌子的美味等着他,丈夫自然很感动;有时则先热后冷,买了衣服,我先说原价,再说如今的打折价,丈夫一颗心先是悬得老高,接着才稍稍放了下来,后面那个价格自然听起来也较能接受了。丈夫活学活用,将我的法子现学现卖,有时明明他计划晚上10点回来,他会先和我说12点。等丈夫10点回来的时候,我反倒以为他提前回家了,高兴得很。
狭义相对论教学 篇12
从宏观上来考察,狭义数字图书馆仅仅是广义数字图书馆众多节点中的一个点,每个狭义数字图书馆都是有关广义数字图书馆的有效组成部分(因此,如果狭义数字图书馆脱离了广义数字图书馆,就不能够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同时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拥有自己的馆舍、馆藏和专业人员,和传统图书馆的机构设置相比,数字图书馆的机构设置有所精简,人员的结构也有所不同。具体来说,关于狭义数字图书馆的机构设置有这样一些观点:
1.1 狭义数字图书馆应该由数字化文献建设部门负责
1.1.1 数字化文献建设部门要负责三个方面的数字化文献建设,一是采购封装型的电子出版物;
二是将传统图书馆所收藏的丰富的人类知识宝藏从印刷品转化成数字化文献,然后进入网络环境,在以上两个方面所进行的工作,也就是建设所谓现实馆藏资源;三是把对文献信息进行选择、发掘、组织、加工及提供服务的一整套技术方法作用于网络信息资源(包括散布在因特网上的大量有关信息资源和出版商通过网络发行的电子书刊),使这些资源成为本馆的虚拟馆藏。1.1.2数字化文献提供部门也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机构。该部门的任务是:(1)负责用户的培训工作。数字图书馆的用户培训工作要比传统图书馆重要,培训内容包括介绍虚拟馆藏和现实馆藏,检索途径和检索方法,获取方法等等。(2)负责参考咨询工作。用户培训是介绍一般的检索方法,而参考咨询工作则要解答用户提出的特殊检索要求。由于数字图书馆时代的信息量大,因此尤其需要咨询馆员的帮助。目前,已有观点指出,学科专家型的信息咨询馆员的作用将在数字图书馆时代得到真正的体现。(3)负责情报服务工作。接受用户委托,为有关课题提供情报,进行定题跟踪服务等。(4)负责电子阅览室工作。电子阅览室是用户利用数字图书馆的数字信息的场所,每个有条件的狭义数字图书馆都应该设置电子阅览室。一方面能使那些没有连接网络的电脑的用户也能利用数字图书馆,以缩短由此而造成的信息贫富差距,另一方面也可接近用户,更好地实地了解用户的需求。
1.2 两分法
所谓两分法,是指将图书馆的所有业务分成两大块,成立两个部门:信息存取部和信息传递部,信息存取部由原来的编目部、技术部和参考咨询部组成;信息传递部则由原来的采访部和流通部组成。
1.3 三分法
所谓三分法,是指图书馆的组织结构由3个全新的部门组成:
1.3.1 信息资源与服务部。
负责资源建设、公共服务和技术服务。1.3.2知识管理中心。负责开发知识工具、支持教育与培训和研究集成电子资源与课程。1.3.3互动式学习实验室。负责与各系、机构合作设计和协调专门的课程。
以上的前两种机构设置基本上还是沿袭了传统图书馆那种根据工序来设置机构的做法。虽然说分工似乎很明确,但实际上,这样的分工可能是不合适的。因为数字信息的采集、整序、咨询等工序是互相渗透的。专业人员根据馆藏建设的原则和规划进行数字信息的采集后,完全可以马上对所采集到信息进行主题标引或关键词标引,然后,他也可以进行咨询服务。而且这些工作可以在同一间房间里用同一台电脑完成。尤其对那些对某些学科较有造诣的所谓学科馆员来说,更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第二种方法实际已经考虑这个因素,所以将有关部门合并)。
2 狭义数字图书馆组织模式的特征
和传统的图书馆比较,数字图书馆的组织模式具有如下的特征:
2.1 规模小
数字图书馆的这种特征不但体现在馆舍方面,同时也体现在组织结构方面。一是机构数量减少。由于数字化文献的采集,组织,加工,保管,提供等各项工序之间关系十分密切,甚至相互交叉、渗透;而且文献载体统一,所以许多传统的机构需要合并或取消,因此机构数量将大为减少。二是人员减少。一方面,机构的减少必然导致人员的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技术手段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2 组织结构具有扁平化、重视组织内部平行与横向沟通、小型化的特点
严密的等级式结构将被打破,出现众多的以项目为核心的平行组织,管理环节减少,部门之间更具有渗透性,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组织形式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2.3 效率高
这是因为技术手段先进,机构精简,人员素质高所决定的,同时数字化文献数量大和时间性强也迫使数字图书馆要以较高的效率运作,不然就不能满足用户需要或被其他信息机构淘汰。
2.4 狭义数字图书馆的组织机构是整个广义数字图书馆的有效组成部分
虽然说,狭义数字图书馆的机构组织是相对独立的,但同时它的机构组织又是整个广义图书馆的有效组成部分。狭义数字图书馆所具有的这个特征使狭义数字图书馆的运作必须具有全局观。例如:2.4.1用户入口的界面应该设计成开放式的,不能设置种种障碍来限制其他狭义数字图书馆用户的使用。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数字图书馆的最重要的优越性之一就是用户不受空间的限制,用户面对着是整个广义数字图书馆,所以应该允许用户能很容易地进入所有联网的狭义数字图书馆。2.4.2标引和著录必须使用统一的标准。2.4.3局域网必须采用通用的通讯协议,这就涉及到各馆使用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软系统必须遵循通用的通讯协议,特别是应该遵循z39.50通讯协议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这样将会给图书馆向数字化发展带来障碍。2.4.4操作系统要采用网络功能强大,安全性好的系统,如U16x。这是因为一个狭义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安全性不好,会影响对整个广义数字图书馆的使用。
3 狭义数字图书馆的人员结构
狭义数字图书馆的人员结构和传统图书馆相比应当有较大的不同,总的来说,高级专业人员人数所占的比例要提高,而初级专业人员人数比例要下降。例如,目前,在我国各类高校图书馆中,高级、中级、初级人员人数的比例一般是高级专业人员占10%至15%,中级专业人员占45%左右,初级专业人员占30%至45%左右。狭义数字图书馆的人员结构则应该加大高级专业人员的比例(增加至40%),减少初级专业人员的比例(减少至15%)。这是因为数字图书馆需要较多的高级专业人员,如咨询人员、系统管理员等,而不像传统图书馆那样需要大量的图书上架人员、图书出纳人员、书库巡视人员等。
摘要:本文从狭义的角度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的组织模式及其特征。
关键词:狭义数字图书馆,组织模式,特征
参考文献
[1]吴志荣.论数字图书馆的组织模式[J].图书馆杂志,2009(9).
[2]黄如花.网络信息的分布式组织模式——数字图书馆[J].图书情报工作,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