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档案

2024-09-13

狭义档案(精选3篇)

狭义档案 篇1

档案以及档案管理人员商周时就已出现, 那时档案主要用来记录和典藏君王的重要言论和事迹, 档案管理人员处于为皇权服务的官僚体系内。随着时代发展, 档案又逐渐进入机关、企事业单位, 并为其服务。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 平民百姓不允许阅读或复制保存档案, 那时档案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法治社会日臻完善, 档案才开始对大众开放。1996年7月5日修改后的《档案法》在第十九条第三款就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合法证明, 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媒体也多有利用档案维护权益或使用档案办理事务的报道。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12月21日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第七十七条第 (二) 项规定了“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 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可见档案在诉讼中具有较高的证明效力。尽管如此, 现行《档案法》在今天看来, 没有与时俱进地适应当今快速发展与变化的时代,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对不同性质档案概念不清, 也就是何类性质档案是《档案法》中规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档案, 即本文所称的狭义档案和一般法人公民等非经法定程序收集的, 文中所称的广义档案其边界含糊不清, 造成不同类型档案在使用中的证据效力模棱两可不规范现象。因此, 笔者认为, 《档案法》必须明确狭义档案与非狭义档案 (本文所称的广义档案) 的边界和作用, 使之档案的管理与使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运行。

一、狭义档案

1. 狭义档案是依法形成依法管理的档案。

所谓狭义档案, 是指依法形成又依法管理的档案。换句话说, 就是文件材料使用完毕后, 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规定向档案管理机构移交, 再经该机构档案管理人员审核归档的文件材料。《档案学词典》对“归档”也有明确解释:“文书、业务部门将工作活动中处理完毕, 将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 按规定制度整理组卷后, 定期向档案室移交集中的过程。是文书处理工作的最后环节, 档案工作的起点。”[1]149“使用完毕”和“备以查考”就是档案的最基本特征。所以文件材料一经归档后其“身份”也就有了质的变化, 文件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是可以更改、撤换、作废等, 而档案则不可以, 即使发现伪档案也只能通过法律程序予以处理, 原归档后的那份伪档案也不可以销毁, 因为它仍在继续对作伪者的作伪行为给予证明。赵践在其《对档案打假的思考》一文中这样说过:“因为档案是历史活动的证据, 其内容真实可靠或虚假不实, 都是活动者留下的证据……”[2]38

狭义档案另一特征是无意识形成的 (这一点在档案学界曾有过争论) , 是社会活动的直接产物, 因为狭义档案在其形成过程中任何人都无法预见以后会发生的事情, 人们往往按照其本来的内容及形态移交归档, 所以它是最直接的原始材料, 其证明力也是最有力的。

2.《档案法》应对狭义档案有明确规范和定位。

《档案法》是规范、管理和调整一切档案的上位法, 然而, 这部法律却没有明确本文中所指的狭义档案的法律属性及其在档案中的位置。在第二条对“档案”一词的定义是这样确定的, “本法所称档案, 是指过去和现在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这一法律上对档案定义的确定是极为抽象、笼统的, 似乎不论什么样的文件材料只要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均可以成为《档案法》所规定的档案, 这就给档案的使用和在法律上的作用带来很多矛盾甚至麻烦。

例如, 企业法人在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登记的相关资料, 是文件还是档案?很明显, 它不符合“使用完毕”、“备以查考”的档案属性。企业法人在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登记的相关资料是证明该企业的合法有效的身份 (其内容有股东出资情况、资产情况等) , 是为社会、团体、法人、公民等提供该注册登记企业真实有效的资料, 为其服务, 即使该注册登记的企业被关闭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 它仍需保存注册登记的相关资料以供诉讼、执行等情况使用。毫无疑问, 它是工商行政机构在其履行职责过程中获取并制作, 又是正在使用中的资料, 完全符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政府信息, 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 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所确定政府信息定义。然而在国家工商行政总局与国家档案局颁布的《企业法人登记档案管理办法》中已将其确定为档案, 这就出现矛盾和法律上的尴尬, 如按档案的法律规定对外公开使用, 那就具有较高门槛, 该《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外单位咨询法人登记档案中有关企业申请筹建登记、开业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方面的情况时, 须经本机关有关领导批准后, 档案人员方可提供”, 而如果依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除该《条例》第十四条第四款规定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情况外均应对外公开。“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3]1笔者曾对以上情况做过调查, 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出具的企业法人注册登记的资料盖的是“政府信息公开专用章”, 而某些市、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的企业法人注册登记的资料加盖的却是“档案查询章”。如果将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查询的界限随意混淆, 有些行政机关将不愿意公开的政府信息推之为档案, 增加了政府信息公开的难度, 有悖于依法建档、管档、用档的法治理念。

二、广义档案

1. 非经法定程序收集与保管的档案。

广义档案, 顾名思义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档案概念。本文所指的广义档案, 是指狭义档案之外的档案, 也就是那些并未依照法律法规向档案管理机构移交的档案, 属于社会民间性质的档案。例如, 家庭档案、母子健康档案、养老管理档案等等。这些档案未经法定的归档程序, 但却完全符合“分类保存备以查考”[4]253这一档案最基本属性。然而, 现行的《档案法》对于上述的各种类型档案却没有给予法律上的定位, 也只能是一种自发的收集、管理和利用。但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壮大的今天, 这些档案却起到专业档案机构保存的档案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提供了证据保障。例如, 家庭档案, 在十几年以前人们对此会感到陌生, 近些年家庭档案以极快速度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将个人或家庭在日常生活等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保存备已查考。媒体也多有报道过利用家庭档案作为证据, 打赢了官司, 维护了合法权益的案例。2004年9月24日由《中国档案报》主办的“家庭档案工作座谈会”在沈阳召开, “对家庭档案工作的社会意义、实践经验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毛福民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5]8。尽管如此重视家庭档案, 但迄今为止家庭档案却仍然是“野孩子”, 就是说没有针对家庭档案颁布具体规章 (办法、规定) 或者制定与之相关条款予以规范, 家庭档案的运作无法律依据。再例如, 养老管理档案, 由于老龄人口的快速增加和社会化管理的加大, 很多老年人选择公寓养老, 这体现社会的进步。然而某些养老机构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和管理模式滞后, 发生养老老人物品丢失、疾病、伤害等纠纷时因缺乏证据难以解决。而一些富于管理创新的养老机构, 对入住的老年人设置了养老管理档案, 老人入住时的各项随带物品、体检报告单、生病就医、特殊护理以及护工为老人各项服务等等, 均载入档案, 一旦入住老人出现意外情况或纠纷, 在解决时就有存入档案的相关证据, 这样既维护了双方的权益, 又减少了纷争, 维护了社会安定。

另外, 还有一种谓之档案, 却不具备“使用完毕”、“备以查考”的属性, 但在它完成使命后可转化成档案。如, 郗新武编著的《军人生活档案》[6]。由新入伍军人按固定格式和发生时间自行填写, 其中有新兵个人基本情况、入伍通知书、新兵生活、学习受训、健康、奖惩等。这不是档案, 更像军人日记类的记载, 但当该军人复员或提升军官后, 这些填写的资料则可以成为档案, 有的也许会成为珍贵档案。

2.《档案法》对各类档案应给予法律上定位。

上述各类的非狭义档案可谓名目和类别繁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必将会有更多的出现, 毫无疑问, 这是国家社会必不可缺少的“软实力”之一, 也是国家强盛和文明的标志。为此, 笔者认为《档案法》应给予它们一定的法律地位, 使之可以健康发展, 服务于社会大众。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确立了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7]29。档案与法治是相互支持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法治依靠的是证据, 而档案是历史和社会活动中最直接形成的原始证据。档案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则只是没有效力的一份载体。

档案不仅能为弱者以维护其合法权益提供证据, 又能使居心叵测者、滥用权力者、贪污腐败者害怕, 因为他们的违法行为均有相关档案记录。高质量的档案是国家社会的需求, 档案学的研究亦应与时俱进, 研究新涌现的各类档案, 并加以规范。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了狭义档案、广义档案的概念, 并指出《档案法》应与时俱进, 对上述档案给予法律上的定位, 使各种类型档案在使用上不至于出现混淆, 做到依法建档、管档、用档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关键词:狭义档案,广义档案,法治理念

参考文献

[1]吴宝康.冯子直.档案学词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4 (149) .

[2]赵践.对档案打假的思考[J].档案, 2001 (5) .

[3]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2011.06.08].http://www.gov.cn/jrzg/2011-08/02/content_1918496.htm.

[4]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253) .

[5]张树纯.全国家庭档案工作座谈会在沈阳召开[J].兰台世界, 2004 (11) .

[6]郗新武.军人生活档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1.

[7]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狭义相对论教学的探讨 篇2

1 培养正确的相对论时空观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是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在此基础上, 爱因斯坦从考虑同时性的相对性出发导出了一套新的时空变换公式——洛伦兹变换[1]。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尽管理解了相对论中一些基本问题, 如时间延缓和长度收缩, 但因在思维中仍未能彻底摆脱牛顿力学绝对时空观的束缚, 造成在处理问题时存在困难。教学中可通过对一些典型例子的探讨, 使学生懂得运用相对论时空观分析问题, 具体如下。

例1:如图1所示, 假设在有两个信号发生器可分别发出光信号, 在信号器的中央放置一光电触发器, 通过导线和一只猫相接。假设触发器有自动判别功能, 仅当两光信号同时到达该触发器时, 可触发一强电流信号, 瞬间将猫电死;若两光信号并非同时到达光电触发器, 而是有先后之分, 则电流信号不会被触发, 则该猫依然活着。现假设在惯性参考系S’中, 信号发生器和触发器分别静止于A’, B’和M’, 两光信号发生器同时发出光信号, 则两信号可同时到达光电触发器位置M’, 因此在S’参考系中的人看到的猫是死的。而根据同时性的相对性, 在惯性参考系S中的人看到的应是信号发生器从B发出的光先到达触发器, 从A发出的光后到达, 这是否意味着S参考系中看到的猫还活着?事实上猫只能处于一种状态, “死”或“活”, 狭义相对论是否会带来矛盾的结果?

上述命题表面上正确, 然而却与狭义相对论时空观相背离。在S’参考系中触发电流信号的条件是两光信号同时到达M’, 称为条件1;在S参考系中触发电流信号的条件是两光信号同时到达M, 称为条件2。在经典力学中, 时间的测量是绝对的, 两事件发生的同时性也是绝对的, 因此条件1和条件2等价, 故在任意惯性参考系中猫死的条件都等价, 即光信号同时到达光电触发器。然而在狭义相对论中, 时间的测量是相对的, 故同时性也是相对的, 因此条件1和条件2并不等价, 这意味着“仅当两光信号同时到达该触发器时, 可触发一强电流信号”这个条件是随着参考系的改变而改变, 即然条件改变了, 我们看到不同的结果 (猫是“死”或“活”) 也就不足为奇了。要理解上述问题, 关键要脱离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的束缚, 从相对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例2:在上图1中, 假设参考系S’相对于S的运动速度为光速u=c, 这意味着在S参考系观察到的是, A发出的光无法追上接受器, 该接受器仅能收到B发出的信号?

事实上, 如果参考系的速度达到c, 还会得到如两地时无穷大、固有长度无穷大等奇怪的结论。这里要明确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真空中的光速c是一切物体运动速度的极限, 即除了光, 其他一切物体的速度必定小于c。而所谓的参考系不是任意指定的、虚拟的, 而是对应于实际存在的物体或物体系, 因此参考系的速度也必定小于真空中的光速c。因此上述命题的前提是错误的, 它所得到的结论是没有意义的。

例3相对论诞生后, 曾经有一个令人极感兴趣的疑难问题——双生子佯谬。假设有一对孪生兄弟, 假设在他们20岁时, 哥哥从地球触发乘飞船运行10年后再回到地球, 假设飞船的速度u=0.999c。对飞船飞行时间的测量过程中, 哥哥测的是固有时Δt’, 而地面上的弟弟测的是两地时Δt=10年, 根据固有时与两地时的关系:

这意味着回来后, 弟弟30岁而哥哥只有20.5岁, 哥哥反而比弟弟年轻?

命题中哥哥相对于飞船保持静止, 故其测得的飞行时间是固有时, 弟弟在地球上测得的时间要比固有时长。但因哥哥和弟弟所处的参考系不同, 在相对论中时间的测量是相对的, 因此不能将不同参考系的时间Δt和Δt’直接进行比较。如果飞船一直远离地球运动, 则哥哥和弟弟无法相遇, 则两人的年龄对比是没有意义的。就好比某人在飞船中用了1分钟喝完一杯啤酒在地面上可能看到他喝酒用了10年的时间, 然而他自身看来, 他喝这杯酒的速度并没有因为所处的飞船参考系速度的改变而改变。对于哥哥与弟弟重新相遇时谁比较年轻的问题, 在这不采用严格的数学进行推导, 可通过对问题的简化进行说明。假设开始时, 飞船以光速远离地球, 飞行一段距离后, 用极短的时间掉头, 返回地球, 这里忽略飞船掉头瞬间的减速和加速运动带来的影响。由于飞船掉头瞬间地球在极短时间内从飞船后方很远处到达飞船前方很远处, 这似乎意味着地球在超光速运动, 但在该过程中没有信息的传递, 故与相对论的假设不矛盾。在弟弟看来, 飞船掉头过程中飞船参考系的时间猛地加快。因此实际中弟弟看到的是, 飞船远离地球时, 哥哥的年龄增加的比较慢, 比弟弟年轻;飞船掉头时, 哥哥的年龄迅速增大, 变成比弟弟年龄要大;而在返航过程中, 哥哥的年龄增加得又比较慢, 但依然比弟弟年龄大, 所以在重逢是弟弟仍然比哥哥要年轻, 这里不会造成逻辑上的矛盾。

2 结语

在大学物理相对论教学中, 只有通过分析实验事实和牛顿力学理论之间的矛盾,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接受新的时空观念, 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使学生能正确处理相对论与原有经典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 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试析狭义重译的任务 篇3

1 为何重译

就狭义重译的起因而言,一般都是译者对其第一次翻译的不满意。在一次翻译结束后,译者往往会认为自己的翻译各方面都还很不错。但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当译者再次阅读自己的译文时,他可能就会发现问题了,并且问题还会是越来越多。这样译者就会对自己的上次翻译产生不满,并且会找机会对其进行修改或重译。译者的这些不满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

1.1 译者发现上次翻译中出现了一些错误

这包括一些疏忽导致的错误,以及对原文理解有误而导致的错误。其实,文学翻译是一项极其困难的工作,出现误译是很正常的。有时候译者因为疏忽而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或者因为译者外语水平的限制,使其错误理解原文而导致的一些误译,这些都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只要译者发现这些错误并改正就行。如杨自俭在重译E·M·福斯特的《印度之行》时,就坦言自己在第一次翻译时出现了一些错误翻译。“也做了三件事。第一,改正了译错的地方。我无法一一列出,只能举例说明。一类是印度英语的问题,比如Hamidullah Begum,我误认为是人名的两部分,其实Begum含义是‘公主、女士、贵夫人,用于伊斯兰教女性教徒’,所以上述应译为‘哈米杜拉夫人’……”(2003,5)。所以,对重译者来说,重译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修正前次翻译中出现的错误,还原作一个真实的面目。

1.2 译者对上次翻译译文文笔不满

很多译者重译一部作品都是出于对前次翻译作品文笔的不满。再次研究前次的译文,译者会发现自己译文的行文和文笔不那么优美,甚至有些句子还带有严重的翻译腔。译文读起来与原作的文字之美相距甚远。于是译者开始探究上次译文,并构思新的翻译方法。许渊冲在《新世纪新译论》中说道:“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看哪种文字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内容。文学翻译的低标准是求似或求真,高标准是求美。译者应尽可能发挥译语优势,也就是说,尽量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以便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中国翻译2000)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译者的任务就是用译入语尽量完美地来表达出原作的那份优美。因为只有当翻译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译文读来就像原作一样,使读者感受到原作之美时,这样的译作才算成功的作品。例如张经浩在1996年重译《爱玛》时,就提到文笔是个很大的问题。“那些别别扭扭的句子归纳起来存在四个问题:1)有明显翻译腔;2)无文采;3)不贴切;4)未透彻理解原文。拿那些句子与原作对照,可看出一个共同点:形似神不似。”(1999,3)可以看出,他说的四个问题全可归于他对自己1984年所做那次翻译的文笔的不满。其中提到翻译腔的问题时,他举了一个很有代表性例子:“例:He is an excellent young man,both as son and brother.(p.53)”

原译:无论作为儿子还是哥哥,他都算的上一个好青年。(p.52)

新译:这个年轻人是好样的,既是他母亲的好儿子,也是他妹妹的好哥哥。”

很明显,一作比较,新译要比第一次翻译好。第一次翻译是按照英语的表达思维做出的翻译,译文读来不流畅、不地道。而重译之后的译文,显然更加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译者打破原句字词顺序,将“son、brother”所含的具体意义表达了出来:“既是他母亲的好儿子,也是他妹妹的好哥哥”。所以,对翻译文笔的不满也是重译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适当改写原作

译本想要存活下去,必须顺应当时的主流诗学和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和意识形态也处于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而译作想要获得读者的青睐,就必须是译文满足当时的主流诗学和意识形态。一些新词汇会被创造出来,同时一些词语和句式也会被淘汰。这就要求译者在重译时,对这两方面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译者可以在保证原作的意义对等和“美感互通”的基础上,去掉前次翻译中不符合时代的旧词,用新的词语和表达取而代之。正如许钧所说:“翻译作品的可接受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语言表达层面。一部译作,如果语言陈旧,没有时代气息,不符合读者的审美习惯,就必然会被淘汰,一种新的译本就必然会应运而生。”(1994,3)所以重译要想赢得读者,它就必须在前译作的基础上做出符合该时代的主流诗学和意识形态的一些改变。

2 重译的任务

重译是一件辛苦的工作,因为译者不仅要重新阅读原作,而且还要仔细分析自己的译作。译者首先需要将自己前次的译作与原作品做对比,找出译文中错误的地方,同时还要挑出需要修改的字、词、句、段落,然后再结合当代的主流诗学和意识形态做出适应读者审美需要的改动。总之,译者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才能力争做到重译满足当代读者的接受心理。所以,在笔者看来,重译的任务是:一、改正上次译文中的误译;二、根据时代需要,对上次译文做适当的修饰;三、反思上次译文中的改写等是否合理。对此,笔者将结合程乃姗两译《喜福会》的实例来详细加以阐述:

2.1 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再次熟悉原作和自己的译作,同时对原作的背景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此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原作和译作的对比

此项活动要求重译者必须认认真真地逐句逐行地比较原作品和自己的译作,以发现两者的差异,为后面的动笔做准备。一个有强烈责任心的译者应该做到傅雷讲的那样:“事先熟读原著,不厌其烦尤为要著。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决不动笔,是为译者基本法门。第一要将原作(连同思想、感情、气氛、情调等等)化为我有,方能谈到迻译。”(2006,719)虽然这是傅雷对初次翻译时,译者动笔前应做到的准备工作,但笔者个人认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译者更应做到如此。因为既然上次翻译不太让人满意,那这次重译之前就更应该多花时间和心思来熟读原作。

2)详读与原作、与原作作者有关的资料

这主要是为了加深对原作作者和作品背景的了解。正如杨自俭在重译《印度之行》前所做到准备那样:“翻阅与《印度之行》和作者有关的书籍和文章,加深对作者和作品的了解。其中包括……”(2003,5)只有当译者完全熟悉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文笔风格、构思套路等东西之后,译者才能在重译时比第一次翻译更好的把握住原文的“精”气“神”,也才有可能使重译超越前一次翻译。

2.2 动笔重译

在耐心对比完译作和原作并对这些差异有了深入的分析之后,译者就可以动笔翻译了。如第二部分所讲那样,这部分译者所要做到有以下几点:

1)修正错误

这具体应包括一下几点:修正译者粗心导致的误译,如在《喜福会》中“There is a school of thought,”I said,“that parents shouldn't criticize children…”(Amy,Tan,1989,20)根据上下文关系来看,在这儿,school不是“学校”的意思,而是指的是某种观念或流派,但译者可能因为粗心将其翻译为“有一所专门研究心理的学校说过……”(程乃姗,1992,18)在重译时,译者改正了这个错误,其译文为“心理专家认为……”;修正对句子理解错误而导致的误译,例如“Our capital account is$24,825,or about$6,206 a couple,$3,103 per person.We sold Subaru for a loss at six and three-quarters.We bought a hundred shares o Smith International at seven.”(Amy,Tan,1989,16)译者在第一次翻译时,可能因为对股票不太熟悉,结果译文出现了错误:“我们账面上支金为24,825元,约每对夫妇为6200元,每人3103元,卖出隆巴罗股票,损蚀其中的,买进一百股斯密斯国际股票。”(程乃姗,1992,15)很明显,“at six and three-quarters”以及“at seven”都是指的股票价格,而非损蚀六又四分之三。在重译时,译者做了改正:“我们的资金总额为24 825美元,每家夫妇约为6 202美元,每人3 103美元。我们以6.75美元一股亏本卖出Subaru股票,以7美元一股买进一百股斯密斯国际股票。(程乃姗,2006,15)”;修正因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译,例如原文第25页中讲到了“Walk-man”:“But we bough them different things anyway,VCR and Sony Walkman for the kids.”(Amy,Tan,1989,25),译者在第一次翻译时,因为当时中国的经济原因和信息传播不发达,所以她可能根本不知道Walkman是什么东西,于是直接按字面意思翻译并且没加任何注释:“但不管怎么样总得带点什么回去,比如录像机和索尼的‘行路人’……”(程乃姗,1992,23)。这就让读者费解。到底这个“行走人”是什么东西?但是在2006年那个译本中,她已经将这个因文化差异导致的错误改了过来:“不过我们总得带点什么回去,比如录像机、索尼的随身听,……”(程乃姗,2006,21)总之,修正上次译本中的错误是重译的首要任务之一。人无完人,译者在翻译时有时难免犯些低级错误或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导致误译,但是在重译时译者一定要认真校对,努力改正上次译文中出现的错误。

2)对原译本做适当的修饰

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对一些词做出改动,例如原作中第25页提到了几种糖果和巧克力“One was crammed with See's Nuts&Chews,M&M's,candycoated cashews,instant hot chocolate with miniature marshmallows.”其中,See's Nuts&Chews,M&M's分别为产于美国的一种巧克力和糖果。译者第一次翻译时,国内还没有引进这种品牌,她也没见过这种东西,所以她直接采取意译的办法:“一只箱子里塞满了各种干果和口香糖,糖衣腰果,速溶咖啡和果汁软糖。”而到了2006年,这种品牌的糖果已经在中国各大超市都有出售,于是她随时代发展对译文做了改动:“一只行李箱内装满了各式See's果仁巧克力,,M&M's的巧克力及速溶可可等。”(程乃姗,2006,21)她将原产于美国的产品的英文名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了。这样反倒更好,因为现在在中国销售的这两种产品的包装名都是英文。读者在生活中已经熟悉这种产品,所以非但能接受这样的翻译,还会觉得译文很有时代感、让人觉得很亲切;二是译者需要使新的译文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和审美习惯。只有这样,重译才有流通性,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例如在《喜福会》中,经过译者重译,有很多地方的文字读来更加优美、简练。如原作第22页中“The East iswhere things begin,my mother once told me,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the sun rises,where the wind comes from.”,第一个译本为:“东方,是万物起始之源。我妈说过,这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风向的起源。”(程乃姗,1992,20)而在重译后,译文更加简练:“妈妈曾经告诉我,万物起于东方:日从东方起,风从东方来。”(程乃姗,2006,19)在程乃姗的这次重译中,有很多从文笔角度的改动是很成功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适当的修饰能使重译后的译文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需要,这样才能让新的译作拥有更大的读者群。

2.3 反思之前所做的改写是否合理并决定是否做出新的改动

任何翻译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忠实,由于语言差异或读者群的需要等一些原因,译者不可避免的要做一些改写。在重译的时候,译者就需要静下心来思考到底之前的改写是否合理,改写之后译文的效果是什么,以及预期的读者接受度怎样。如前文所述,文学作品的独特性是传达出原作品中的文字美和意境美,而在两种语言之间转换时,有时很难做到对等的信息传达,这就要求做适当的改写以达到传递原作深层含义的目的。在重译时,译者需要根据当代的需要,思考前次翻译中的改写是否可以保留,同时决定在新的时代是否需要对某些部分做一定程度的改写。这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但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译者,是应该努力做到这一点的。在《喜福会》中,译者重译时就保留了许多之前做过的改写,总得来说还是很成功。例如,原作中第308页第三段“In my mind,they wereseated next to each other at a table,taking turns with the fountain pen.”原作中出现的是“fountain pen”,但译者在第一次翻译时,将其改写为毛笔。译文为:“她们并肩坐在桌子边,轮流用毛笔写出一行行整齐的中国字。”(程乃姗,1992,266)毛笔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本来原作品中姐妹俩是使用自来水笔“the fountain pen”在写信,但是译者为了更好地表现这对姐妹与美国的同母异父妹妹“Jingmei Woo”的身份差异,将自来水笔改写为毛笔。故在重译时,译者保留了此处的改写。总之,在重译时译者一定要注意,必须慎重决定是否保留上次译本中的改写以及是否需要做新的改写,千万不能凭主观喜好来随意删减原作。

3 结束语

翻译工作本就是一件苦差事,如傅雷所说:“翻译工作要做得好,必须一改再改,三改四改”(金圣华,2006,71),而重译是一件更加辛苦的工作,但它使译者有了改正和完美自己译作的机会,同时对读者来说,他们也可以享受到新旧文字变化带来的美感。对译者来讲,重译不仅仅是改正自己以前的误译而已,重要的是要本着对原作和读者负责的态度来认真重译原作。一定不能如某些译者那样美曰重译,但其实其重译作品和上次译作差异并不大,这样的重译作品没多大价值,也不能算成功的重译。因此,重译时译者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并努力去完成这样任务,以创造出适合当代意识形态、诗学和读者阅读需求的翻译作品。

参考文献

[1]Amy,Tan.The Joy Luck Club[M].New York:Ivy Books,1989.

[2]程乃姗.福乐会[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

[3]程乃姗.喜福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傅雷.傅雷文集.书信卷[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5]金圣华.江声浩荡话傅雷[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6]许钧.重复、超越—名著复译现象剖析[J].中国翻译,1994(3).

[7]许渊冲.谈重译—兼评许钧[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6):19.

[8]杨青.许渊冲文学翻译思想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03(1).

[9]杨自俭.关于重译《印度之行》的几个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研究,2003(5).

上一篇:毕业证书论文下一篇:英语词典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