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温湿度监控系统

2024-12-16

变电站温湿度监控系统(精选8篇)

变电站温湿度监控系统 篇1

摘要:环境温湿度是影响绝缘参数的重要外部因素, 本文介绍了变电站绝缘在线监测系统中温湿度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软硬件结构设计。该系统应用智能型温湿度传感器SHT11来测量电力设备运行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单片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和修正, 通过网络串口服务器NPort5610接入变电站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以太网, 完成单片机与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监控计算机的通信。

关键词:在线监测,温湿度传感器,串口网络服务器

环境温湿度是影响绝缘参数的重要外部因素, 通过对环境温度、湿度等常规气候参数的监测, 结合设备的绝缘在线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有助于提高在线监测数据诊断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变电站绝缘在线监测系统集成了一套数字式温湿测量系统。

1 温湿度测量系统功能结构

分布式变电站绝缘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3部分组成:本地监测单元、变电站通信控制单元和后台绝缘诊断系统。其温湿度测量终端安装在主要电力设备附近, 通过以太网络连接, 当进行监测时自动测量环境温湿度通过以太网上传到后台监控工控机。该终端由智能传感器SHT11和AT89C2051单片机组成, 测量数据通过RS232数据线发送到MOXA网络串口服务器 (NPort5610) , 该串口服务器通过以太网和工控机通信。结构如图1所示。

1.1 温湿度传感器

温湿度传感器选用瑞士Sensirion公司生产的SHT11型数字温湿度传感器, 该传感器是具有二线串行接口的单片全校准数字式新型相对湿度和温度传感器, 可用来测量相对湿度、温度和露点等参数, 具有数字式输出、免调试、免标定、免外围电路及全互换等特点。SHT11湿度/温度传感器系统测量相对湿度的范围是0~100%, 分辨力达0.03%RH, 最高精度为±2%RH。测量温度的范围是-40℃~+123.8℃, 分辨力为0.1℃。测量露点的精度<±1℃。利用降低分辨力的方法, 可以提高测量速率, 减小芯片的功耗。

1.2 AT89C2051单片机

At89c2051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 片内含2k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 (P EROM) 和128bytes的随机数据存储器 (RAM) , 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 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该单片机有20只引脚, 体型小巧非常适合在外设不多的情况下使用。本测量系统只扩展了一个数字式传感器和MAX232芯片, 所以采用此型号单片机。

1.3 NPort5610串口服务器

MOXANport5610机架式串口设备联网服务器, 不但可以保证现有的硬件资源, 更确保网络的扩充可能性。通过简单的设置, 就可以将现有的串口设备立即联网。同时可以在串口和以太网络界面之间轻易的执行双向数据传输。可以达到同时集中管理串口设备, 和于网络中分散管理主机的目的。变电站绝缘在线监测系统中各个本地监测终端都通过此串口网络服务器连接在以太网上与后台监控工控机通信, 充分利用了以太网的高速稳定特点。

2 温湿度测量系统电路设计

由于AT89C2051不具备I2C总线接口, 故使用单片机通用I/O口线来虚拟I2C总线, 并利用P1.0来虚拟双线数据线DATA, 利用P1.1来虚拟时钟线SCK。在DATA端接入一只4.7kΩ的上拉电阻, 同时在VDD及GND端接入一只0.1μF的退耦电容。传感器通过双线串行接口和下位机的单片机I/O口直接相连, 无需A/D转换, 和传统的测量系统相比, 大大简化了传感器和单片机之间的接口, 如图2所示。

3 温湿度测量系统程序设计

3.1 单片机测量程序设计

本系统中采用了KeilC51作为开发环境, 使用c语言完成了测量计算温湿度的功能, 同时随时应答上位机的控制命令。由于采用二线串行接口SCK和DATA (其中SCK为时钟线, DATA为数据线) , 故对SHT11的操作应严格按照时序, 共有5条用户命令, 分别是测量温度命令 (03H) 、测量湿度命令 (05H) 、读寄存器状态命令 (07H) 、写寄存器状态命令 (06H) 和软启动命令 (1EH) 。DATA在SCK时钟下降沿之后改变状态并仅在SCK时钟上升沿有效。SHT11上电后进入休眠模式, 首先应发送一个“启动”时序, 唤醒芯片, 即在SCK为高时使DATA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并在下一个SCK为高时将DATA升高。微控器发出测量命令后就等待测量完成, 为表明测量完成, SHT11将数据线拉成低电平。微控器重新启动SCK, SHT11就传送两个字节的测量数据与一个字节的CRC数据, 传输数据的顺序是从最高位 (MSB) 到最低位 (LSB) 。SHT11在测量和通信完成后会自动返回休眠模式。

3.2 监控工控机程序设计

监控工控机通过以太网经NPort5610串口服务器与测量终端的RS232接口连接。工控机上安装了串口服务器的驱动程序后, 可以把NPort5610串口服务器上的串口虚拟成工控机的串口, 即利用通讯程序改变访问的串口号即可与测量终端通信。上位机采用DELPHI2005开发环境调用MOXA公司提供的串口I/O函数库Pcomm函数库来控制温湿度测量终端。Pcomm库封装了基本的MicrosoftWin32API串口操作函数, 用户可利用其直接对串口操作, 极大地提高了开发速度。

4 结语

本文介绍的变电站绝缘在线监测系统中的温湿度测量系统, 充分利用了绝缘在线监测系统已有的以太网通信线路, 对绝缘在线监测功能进行了扩充, 其温湿度测量具有运行可靠、扩充方便等优点。网络串口服务器组成了简单的网络, 符合传感器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实际运行表明, 数据传输可靠, 测量结果准确, 满足了变电站绝缘在线监测系统对环境温湿度监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曾欢, 刘毅.嵌入式WiFi技术在温室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应用[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8 (2) .

[2]贺桂芳.基于SHT11的温湿度无线测控系统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 2007 (23) .

变电站温湿度监控系统 篇2

引言

温湿度是影响粮食仓储过程中品质好坏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许多粮食仓储单位仍采用测温仪器与人工抄录、管理相结合的传统方法,这不仅效率低,而且往往由于判断失误和管理不力造成局部或大范围粮食霉变的现象时有发生。

本文介绍采用nRF905射频模块、多个DS18B20构成的测温网络、湿度传感器HS1101组成一种粮库无线全数字温湿度监控系统,彻底摆脱了传统的人工抄录方法,能实时检测粮仓中的温湿度,并根据所测的数据控制空调器、除湿机等外部设备的运行,确保粮仓内合适的温湿度环境,该设计具有简单可靠和灵活方便的特点。硬件设计

系统硬件结构由两个部分组成:中央监控系统CMS和多个远程终端节点RTN(见图1)。

图1 系统硬件

中央监控系统主要包括监控计算机和主接收器,监控计算机与主接收器之间通过串口(RS232)来通信,控制远程终端节点单片机(P89LPC916)读取温湿度值、并且实时记录读取的通道编号、DS18B20编号、时间。可以作为原始资料的积累,用于将来的数据分析,人机界面和单片机的通信用Visual Basic编程。

主接收器:通过无线射频

模块nRF905以点对点或广播方式发送监控计算机的各种控制命令,在命令发出以后,采用逐一扫描的方式探测各个数据终端有没有发送通信请求;若有则执行相应的要求。

远程终端主要由P89LPC916单片机、射频模块nRF905、DS18B20的测温网络、湿度传感器HS1101、外部设备驱动器及放大调整电路组成。通过P89LPC916单片机的3个通用IO连接多个DS18B20构成“一线总线”通信,实现DS18B20的测温网络。湿度传感器HS1101探测现场环境湿度,经过A/D转换后变为数字信号。现场检测信号由P89LPC916单片机进行处理,最后将数据通过nRF905收发器送出。当P89LPC916单片机检测到异常的储粮温湿度时,启动风机等外部设备,送信号到监控计算机和报警电路,有声光报警,提醒工作人员。DS18B20

美国Dallas公司的DS18B20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工作电压3.0~5.5V,温度测量范围-55~125℃,在-10~85℃范围内测量精度为±0.5℃。与传统的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不同,它能够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可以分别在93.75ms和750ms内将温度值转化为9位和12位的数字量。该芯片在检测点已把被测信号数字化了,因此在单总线上传送的是数字信号。本系统设计中选择了该传感器,使得系统温度传感器模块的硬件极其简单,只占用单片机系统的一个数据I/O口加一个上拉电阻即可。

DS18B20因其序列号在出厂前已写入片内ROM中,主机在进入操作程序前必须逐一接入DS18B20用读ROM(33H)命令将该DS18B20的序列号读出。当主机需要对众多在线DS18B20的某一个进行操作时,首先要发出匹配ROM命令(55H),接着主机提供64位序列码,之后的操作就是针对该DS18B20的。在DS18B20组成的多路测温系统中,主机在发出跳过ROM命令之后,再发出统一的温度转换启动码44H,就可以实现所有DS18B20的统一转换。再经过1s后就可以用很少的时间去逐一地读回每个DS18B20的温度数据。射频芯片nRF905

nRF905是挪威Nordic公司推出的单片射频发射器芯片,工作电压为1.9~3.6V,工作于433/868/915MHz3个ISM频道。nRF905可以自动完成处理字头和CRT(循环冗余码校验)的工作,可由片内硬件自动完成曼彻斯特编码/解码,使用SPI接口与微控制器通信,配置非常方便,其功耗非常低,以-10dBm的输出功率发射时电流只有11mA,在接收模式时电流为12.5mA。

nRF905传输数据时为非实时方式,即发送端发出数据,接收端收到后先暂存于芯片存储器内,外面的MCU可以在需要时再到芯片中去取。nRF905一次的数据传输量最多为32B。无线数据传送的实现

本设计中将单片机P89LPC916的SPI接口和nRF905的SPI接口相连,另外再选几个I/O口连接nRF905的输入输出信号,如图2所示。

图2 nRF905控制电路

nRF905在正常工作前应由P89LPC916先根据需要写好配置寄存器,其后的工作主要是两个: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

发送数据时,P89LPC916先把nRF905置于待机模式(PWR_UP引脚为高、TRX_CE引脚为低),然后通过SPI总线把发送地址和待发送的数据都写入相应的寄存器中,之后把nRF905置于发送模式(PWR_UP、TRX_CE和TX_EN全置高),数据就会自动通过天线发送出去。为了数据可靠地传输,将射频配置寄存器中的自动重发位(AUTO_RETRAN)设为有效,数据包重复不断地一直向外发,直到P89LPC916把TRX_CE拉低,退出发送模式为止。

接收数据时,P89LPC916把nRF905的TRX_CE引脚置为高电平,TX_EN引脚拉为低电平后,就开始接收数据。本设计中P89LPC916设定的40s内一直判断nRF905的DR引脚是否变高,若为高,则证明接收到了有效数据,可以退出接收模式,若一直没有接收到,待时间到时也退出接收模式。退出后在待机模式,P89LPC916通过SPI总线把nRF905内部的接收数据寄存器中的数据读出,即接收到的有效数据。软件设计

本系统设计的重点是控制nRF905的程序设计,首先是对nRF905进行初始配置,配置完成后按需要编写用户数据的发送或接收程序。

图3 软件系统的整体数据处理流程

初始化

·初始化nRF905的射频配置寄存器

这些寄存器中有很多信息,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本设计中nRF905外接16MHz晶体,XOF应配置为0 11;PA_PWR为发射功率、RX_RED_PWR为接收灵敏度,可根据需要配置;另外还有发送地址、接收地址、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的长度(字节数),可根据实际应用配置。注意这组寄存器中还有接收时的实际地址,而发送地址在其他单独寄存器中。·配置nRF905的发送地址

在实际工作中,nRF905可以自动滤除地址不相同的数据,只有地址匹配且校验正确的数据才会被接收,并存储在接收数据寄存器中。本设计中配置最多4个字节(32位),发送端的发送地址应与接收端设备的接收地址相同。用户程序

根据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分为发送端和接收端两个部分,软件系统的整体数据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软件系统分为5个模块:温湿度采集模块、外部设备模块、RF发送模块、RF接收模块、中央监控系统报表统计分析模块。通信协议

系统结构为有多个发送端向1个接收端单向发送温湿度数据,同时要求接收端能够根据接收的数据内容判断信号来自哪一个发送模块;接收端根据温湿度数据是否越界从而驱动前端外部设备。为此,将系统通信协议设置为如下格式:

Preamble为引导字节,Add为接收机地址,Payload为有效加载数据(包括接收显示单元识别码Rid、源发送单元识别码Sid及Data字——在接收时Data字高八位内容即为温度数据,低八位内容即为湿度数据;发送控制命令即为外部设备控制字,长度为2字节),CRC为校验码。nRF905处于发射模式时,Add和Payload由微控制器按顺序送入射频模块nRF905,Preamble和CRC由nRF905自动加载。接收时,nRF905先接收一个数据包,分别验证Preamble、Add和CRC正确后,再将Payload数据送入微控制器处理;当接收显示单元微处理器判断Payload中的Rid和本机识别码一致时,继续处理后继数据,并通过Sid来判断收到的数据来自哪一个监测点,保存至中央监控系统数据库供后期数据分析处理。结语

基于nRF905、湿度传感器HS1101以及DS18B20智能温度传器设计的分布式多点测量系统能很好的满足粮库温湿度监测的要求。自2006年3月在中山市某应急粮加工中心使用至今,系统稳定可靠,简单易用。参考文献:

变电站温湿度监控系统 篇3

目前电力系统各级各变电站电缆沟普遍存在湿度高的现象,影响设备运行寿命。作者根据《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T 50046-95)相关内容,经过摸索实践,分析因素,从设计、技术措施和运行维护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1 室外电缆沟的现状调查

根据《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T 50046-95)中的:钢材和混凝土中钢筋最容易锈蚀的湿度范围是70%~80%之间,而在相对湿度小于60%时,锈蚀进程缓慢。

电力系统变电站的电缆沟由于处于地平面以下,且封闭较严,几乎处于完全不通风状态,潮气无法排出。以一座220kV变电站为例,我们对电缆沟内的湿度进行了测量,数据如图1所示。

可看出电缆沟内的湿度在70%~80%之间,湿度较大,正处于钢材和混凝土中钢筋最容易锈蚀的湿度范围内,长期处在高湿度环境下运行的电力设施经常会出现电缆支架锈蚀,墙体起壳、疏松、盖板损坏以及端子箱的底座锈蚀等现象,减少其运行寿命,需要对这些锈蚀的设备进行维护或更换,造成浪费。

2 对影响电缆沟内湿度高因素的分析

根据变电站现场实际情况,我们从电缆沟设计和运行维护等方面分析造成电缆沟内湿度高的因素。

2.1 电缆沟设计

变电站电缆沟通常为密封性设计,没有通风装置,盖板之间没有明显间隙,这是出于防止小动物进入,损坏电力设施的考虑,是安全运行要求,不能随意拉大电缆沟间距。这就造成电缆沟自然通风性差,阻碍空气对流,水分不能通过内外空气交换使水分蒸发出去,且电缆沟一般位于地面以下,湿度较大。这是影响电缆沟湿度高的主要因素。

2.2 运行维护

通过现场调查,我们发现,正常情况下,电缆沟的底面和墙体并无明显渗水现象。雨天过后,雨水进入电缆沟后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将其排出,经过排水后已无明显积水现象,室外电缆沟底部有潮湿现象。因此只要电缆沟防渗处理好,排水系统完善,在雨季定期检查,一般不会造成积水现象。

3 解决电缆沟湿度高问题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结合工作实际,我们提出以下三种措施:

3.1 要从电缆沟设计入手,把好基建关,处理好电缆沟的防渗,完善排水系统,避免电缆沟积水,这是解决电缆沟湿度高的基础条件。

3.2 采取措施技术,在不破坏电缆沟密封的原则下,改善电缆沟的通风条件,具体措施如下:

3.2.1 设计一种既能有效通风,又能防止小动物进入的通风孔,使电缆沟内的气体能形成对流,使水分顺利蒸发出去。

我们首先计划采用的方案是,在电缆沟的旁边增加进风孔,这一方案虽然可行,但施工工期较长,而且复杂。经过讨论改进,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案,即把原来混凝土做的电缆沟盖板更换为既能通风又能防止异物进入的盖板,如图2所示,从中可看出,更换后的通风孔既能有效通风,又能防止小动物进入。电缆沟较长的通风孔可设计多个。

3.2.2 为提高通风效率,在电缆沟上设计自动通风装置,在电缆沟内形成风道,从通风孔进风,从风机处出风,提高空气交换效率,降低电缆沟内湿度。

自动通风装置的风机能根据设定的湿度自动启动、停止,保证空气交换效率,以减少变电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保障通风装置长期稳定运行,延长风机运行寿命,并根据湿度要求,自动控制装置可设定在电缆沟内的湿度大于6 0%时启动通风,在湿度小于50%时自动停止,见图3通风示意图。

3.3 加强对电缆沟巡视检查,把电缆沟定期检查列入变电站月度维护计划,定期检查电缆沟封堵情况的检查;在汛期加强对排水设施的检查,保证雨水能及时排出电缆沟。

通过这些措施,经过现场运行检验,对作者所在变电站的电缆沟内的空气湿度测量,其湿度控制在了50%~60%之间,最大湿度为59%,达到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中的要求,改善了电缆沟内设备的运行环境,使电缆沟、电缆支架、端子箱等电力设施的腐蚀速度减缓。

4 结论

解决电缆沟的湿度高问题,能有效改善电缆沟、电缆支架锈蚀以及端子箱等电力设施的运行环境,延缓腐蚀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直接减少企业维修成本;电力设施运行环境的改善,可降低事故发生概率,避免因故障造成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增加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本文根据实际工作中的探索, 阐述了电力系统变电站电缆沟内湿度高的危害, 分析湿度高的因素, 从设计、技术措施和运行维护等方面提出对策, 较好的解决了问题。

变电站温湿度监控系统 篇4

无人升空平台在电子信息装备试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装备试验过程中任务设备所处环境的温湿度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参数,影响着任务设备能否正常地进行工作。长期以来只能依靠地面的气象观测对其实施监测,无法对处在飞行状态的无人升空平台设备舱的温湿度进行实时而有效的监控,从而很难保证每次试验中所采集数据的有效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无人升空平台设备舱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由温湿度传感器对设备舱的温湿度进行测量经单片机计算处理并打包,通过通信模块经地空链路下传至地面指挥方舱,再经以太网传至指挥所。设备操作人员利用监控软件对设备舱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的监控,一旦设备舱的温湿度超出所许可的范围时,监控系统会发出报警信息提醒操作人员采取适当的措施,并自动调节舱内的温湿度至正常的范围之内,以确保所采集试验数据的有效性。

1 系统结构及总体设计

无人升空平台设备舱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可分为机载和地面两部分,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机载部分主要由电源模块、核心控制模块、温湿度传感器、数码管显示模块、键盘模块、温湿度调节系统及通信模块组成,地面部分由安装在地面指挥方舱和指挥所中的监控软件所构成。在本系统中,核心控制模块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并计算出无人升空平台设备舱的温湿度参数,通过数码管显示模块进行实时显示,将温湿度数据打包传送至通信模块,由通信模块通过地空链路下传至地面指挥方舱再经以太网将数据传送至指挥所,最终由操作人员在地面指挥方舱和指挥所通过地面监控软件对设备舱的温湿度参数进行实时的监控。

1.1 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为机载部分的核心控制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键盘模块、通信模块和温湿度调节系统的正常工作提供优质、稳定的电压。

1.2 核心控制模块

系统机载部分的核心控制模块采用STC89C52单片机。STC89C52单片机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微控制器,拥有灵巧的8位CPU和8 KB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使得STC89C52可以为本系统的核心控制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1,2,3]。

1.3 温湿度传感器

温湿度传感器主要负责采集设备舱实时变化的温湿度物理数据,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传感器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监控系统的精度、灵敏度和测量范围[4,5,6]。本系统采用1个SHT10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其主要性能指标如下:湿度测量范围:0~100%RH;温度测量范围:-40~123.8℃;湿度测量精度:±4.5%RH;温度测量精度:±0.5℃;低功耗为80μW,满足系统的监控要求。

1.4 键盘模块

键盘模块为方便用户在地面联调时由设备操作人员手动设置设备舱的温湿度范围并实现系统自检、复位等功能。

1.5 数码管显示模块

数码管显示模块主要用于对设备舱的温湿度参数的显示,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在对无人升空平台进行地面调试时,对温湿度进行实时的监视。该模块由驱动电路和数码管构成,驱动电路完成温湿度数据的锁存和数码管的段选和位选,数码管用于实现温湿度数据的实时显示。

1.6 通信模块

通信模块是核心控制模块与地空链路之间数据通信的接口,负责将核心控制模块打包发送来的温湿度数据传递至地空链路,还负责将地面监控软件的控制指令传递给核心控制模块。

1.7 温湿度调节系统[7,8,9]

当设备舱的温湿度超出设备操作人员预先设定的范围时温湿度调节系统在核心控制模块的控制下进行工作,自动将设备舱的温湿度调整为许可的范围,以确保任务设备在规定的温湿度条件下进行工作。

2 系统软件设计

2.1 机载核心控制模块软件设计

机载核心控制模块软件运行流程如图2所示,软件采用C语言编程实现各项功能。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主要实现控制温湿度采集与处理、数码管显示、键盘输入、对温湿度调节系统进行控制以及将温湿度数据打包以便进行远程无线传输。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如下:当系统初始化后,核心控制模块读取由地空链路上传或由地面操作人员预先设置的温湿度参数范围,然后进行温度湿度参数测量,确认测量无误后计算温湿度值,并通过数码管进行实时显示。若设备舱的温湿度值超出地面操作人员所设定的范围,由核心控制模块发出指令启动温湿度调节系统实时调节设备舱的温湿度直至到所许可的范围之内。最后核心控制模块将所测量的设备舱温湿度值保存并发送至缓冲区,由通信模块将数据传递给地空链路再传输到地面指挥方舱。

2.2 地面监控软件设计

地面监控软件以LabVIEW为编程环境编写[10],监控计算机通过串口实时采集并以动态曲线的方式显示由地空链路下传的温湿度数据。一旦设备舱的温度或湿度值超出地面操作人员所设定的温湿度的范围时,监控软件中相应的报警灯会亮起,以提醒地面操作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此时机载部分的温湿度调节系统在核心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开始工作,自动调节设备舱内的温湿度直至到所许可的范围之内。该监控软件具有界面设计友好,操作简便的特点,软件设计界面如图3所示。

本系统利用LabVIEW提供的Web服务器技术,将地面指挥方舱VI程序前面板移植到指挥所计算机上,在指挥所计算机取得控制权后,操作人员就可以在指挥所对监控软件进行远程操作,从而实现试验指挥人员对无人升空平台设备舱温湿度参数信息的实时监控。

3 结语

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STC89C52单片机和LabVIEW的无人升空平台设备舱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硬件组成简洁、紧凑,地面监控软件界面设计友好易操作。在装备试验过程中可实现对无人升空平台设备舱温湿度进行不间断的实时动态远程监控,有助于提高试验中所采集数据的有效性。

摘要:为了解决无法对无人升空平台设备舱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控的问题,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Lab VIEW为开发平台,提出了无人升空平台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可以对飞行任务过程中无人升空平台设备舱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的监控,当设备舱的温湿度超出所许可的范围时,系统会发出报警信息提醒操作员采取适当的措施,并能够自动调节舱内的温湿度,以保证舱内任务设备时刻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试验中所采集数据的有效性。

关键词:LabVIEW,温湿度监控,无人升空平台,远程监控

参考文献

[1]杜豫平.基于51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设计[J].电子世界,2011(12):64-65.

[2]赵龙,郝润科.基于单片机的数字式智能饮水机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7):112-115.

[3]蒋正金.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湿度采集与控制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7):126-129

[4]楼智翔,沈浩,孙杰.基于ARM的振动及温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1(4):41-44.

[5]庄华勇.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高速动车组车内温湿度监测系统[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6]周磊.基于GSM的温湿度环境参数远程无线监控系统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

[7]李晓伟.基于嵌入式系统技术的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2.

[8]夏如孝,肖文波,张馨心.温湿度实时采集与无线传输系统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9):157-158.

[9]邵祥兵,温秀兰,朱佳,等.电力线传输网络型温湿度监测系统软件设计[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1,38(11):47-48.

变电站温湿度监控系统 篇5

关键词:档案,温度,温度,无线,监控

人事档案承载着一个人的历史信息, 形成的材料时间跨度很大, 并且需要长期保存, 具有不可复原性, 所以对人事档案库房的环境温度、湿度有着更高的要求。国家档案局对档案库房温湿度有明确的要求, 温度14~24℃, 相对湿度45%~60%, 在规定范围内, 温、湿度每昼夜波动幅度要求温度±2℃, 相对湿度±5%, 有利于档案的长久保存。人工操控费时, 且不精确, 温湿度远程无线监控系统的引进, 基本实现了档案库房的温湿度自动化控制, 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整个系统通过温湿度传感器采集数据, 单片机处理控制, 双向无线传输数据与PC机通信, 完成温温度连续记录, 并根据设定温温度阈值控制相应的温温度控制设备。

1 系统总体设计

整个系统硬件由五个部分组成:温湿度传感部分、单片机控制部分、液晶显示部分、无线传输部分、PC端监测控制部分。单片机分时处理由温湿度传感器探测的实时数据, 由显示部分动态显示, 与设定的报警控制数据进行比较, 超出设定数据后, 通过I/O接口输出相应控制信号, 驱动空调、抽湿机等设备, 同时将探测数据整理后, 通过双向无线收发模块送出, 由设在阅档室的PC进行记录监测, 并可对历史记录数据进行统计、查询, 也可通过PC对档案库房温度、湿度调节设备进行实时控制 (见图1) 。

2 温度、湿度传感器的选型

传感器是信息采集的重要工具, 其精度决定了系统控制的准确性, 其集成程度和数据输出格式决定了整个系统实现的复杂程度。温度传感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 传统的分立式传感器;2) 模拟集成传感器;3) 智能集成传感器。分立式温度传感器和模拟集成传感器传感器因集成度低、一致性差、设计复杂已逐步被淘汰。考虑到精准性、易于设计, 温度传感器选用集成数字传感器DS18B20, 该温度传感器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推出的一种智能温度传感器, 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等测温元件相比, 它集成度高, 采用单总线方式, 或以直接读出被测温度, 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 并且不需要外围电路, 可以直接和单片机通信, 实现温度数据的采集。

湿度传感器采用广泛使用的HS1101, 该湿度传感器是电容式湿度传感器, 具有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反应时间快等优点, 可用于线性电压或频率输出回路当中。由于电容不可直接测量, 故选用555多谐震荡电路将电容值的变化转为与之呈反比的电压频率信号, 可直接被计算机所采集, 换算出相应的湿度值, 这样能较精确的测出当前环境的相对湿度。

3 控制、显示部分

TC89C52是整个装置的控制核心, STC89C52内带8K字节的Flash ROM, EA/VPP接高电平使CPU在地址小于8K时访问内部存储器, 控制程序就可以存放在Flash ROM内, 而无须外接片外存储器。系统程序分传感器控制程序和显示器程序两部分, 传感器控制程序分别按照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通信协议和555振荡电路的输出端1秒的脉冲个数, 进行频率与湿度之间的转换。系统在单片机的控制下, 完成对温、湿度传感器的读取。

显示器模块由1602液晶显示器及其相配套的控制器、驱动器 (driver) 和偏压产生电路构成。显示器的BD0~BD7引脚与STC89C52的P0口连接, 完成数据传输。可同时显示两行字符, 分别显示实时温度和湿度值。

4 远程无线传输的实现

n RF24L01是一款新型单片射频收发器件, 工作于2.4 GHz~2.5GHzISM频段。内置频率合成器、功率放大器、晶体振荡器、调制器等功能模块, 并融合了增强型Shock Burst技术, 其中输出功率和通信频道可通过程序进行配置。n RF24L01功耗低, 在以-6d Bm的功率发射时, 工作电流也只有9mA;接收时, 工作电流只有12.3mA, 多种低功率工作模式 (掉电模式和空模式) 使节能设计更方便, 可直接与单片机通讯。

n RF24L01的发射与接收通过单片机程序控制。发射数据时, 将n RF24L01配置为发射模式:把接收节点地址TX_ADDR和有效数据TX_PLD按照时序由SPI口写入n RF24L01缓存区, 然后CE置为高电平并保持10μs, 延迟130μs后发射数据;发射数据后立即进入接收模式, 接收应答信号, 如果收到应答, 则认为此次通信成功, TX_DS置高, 同时TX_PLD从TXFIFO中清除;若未收到应答, 则自动重新发射该数据。发射成功后, CE为低, 则n RF24L01进入空闲模式。接收数据时, 将n RF24L01配置为接收模式, 接着延迟130μs进入接收状态等待数据的到来。当接收方检测到有效的地址和CRC时, 就将数据包存储在RXFIFO中, 同时中断标志位RX_DR置高, IRQ变低, 产生中断, 通知MCU去取数据。若此时自动应答开启, 接收方则同时进入发射状态回传应答信号。最后接收成功后, CE变低, 则n RF24L01进入空闲模式 (见图2) 。

5 远程计算机监控及记录

PC端通过串口与n RF24L01无线模块通信, 通过软件控制无线模块接收档案库房采集的实时温、湿度数据, 并以文本格式进行存储, 文件以日期命名的TXT文件, 每5分钟采集1次, 记录一行, 格式为时间+温度+湿度。温、湿度实时数据与设定温、湿度数据进行比照, 如超出设定值, 计算机屏幕弹出警示窗口, 并通过无线模块发送控制指令, 控制档案库房的温度、湿度设备启动。

6 结语

本文探讨了小型档案库房与阅档室之间温度、温度的无线传输、温湿度自动记录, 并根据设定阈值进行报警及控制相应温湿度设备, 基本实现了档案库房的温湿度自动化控制, 但温温度调节设备 (空调器、加湿度机) 的控制仅限于有线方式, 限制了控制设备的布局, 也只能用于小型档案库房的自动控制, 在使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简明修订版) [M].杭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8.

[2]荚庆等.基于nRF24L01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 2008.

[3]付聪等.基于nRF24L01的无线温度采集控制系统的设计[J].工矿自动化, 2010.

[4]王定才.档案库房改造与温湿度控制[J].档案工作, 1988.

温湿度监控系统在库房中的应用 篇6

一、目前航材库房管理现状

目前国内少数航空公司及大部分通航单位都不愿意在航材库房建设或改造上投入资金。航材库房基本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或多或少都存在以下一些缺点:

1、无足够的排气通风设施,如:排气扇,窗户等

2、无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等,如:防爆灯、消防栓

3、库区未做明确区分,如办公和库房在一起,造成对员工身体的伤害。

最后,由于库房温湿度监控都使用最早的液态温湿度计或现代的数显温湿度计,在认知度上无法确定是否精确,而且对液态的无法送到国家认可的计量单位去校验;数显的虽然满足校验要求,但针对每半年或一年的送检周期,单位必须要常备相应的备用设备,这样就造成成本上升,增加浪费。

二、现代化航材库房管理要求

2.1引入的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必要性

温湿度监控系统要对存放航空材料等精密器件的库房进行实时温湿度监测,并对库房内的除湿机、空调等设备进行自动控制,以保障库房内的温湿度条件符合适航的存储条件。另外,库房的安全是首要条件,因此要充分考虑监测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同时考虑系统长时间在无人值守条件下正常工作,突发性停电对系统的影响,并能通过人机交换系统及时将通知发给相关人员,突出系统的灵活性与可操作性。

2.2库房温湿度监控系统具体工作原理

库房监测系统结合当前先进的高性能传感器技术、数字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温温度传感器对库房进行实时监测,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全程监测与调控。

库房监测系统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监测报警与自动控制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实现对多个库房进行监控,起到统一管理、统一监控的一站总部式管理,这对于现来及未来3-5年内的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是非常合适的。

通过监测软件对多个房间的温湿度数据、断电报警、进行实时显示、数据自动记录存储、超限软件报警、短信报警、对空调、除湿机进行自动、手动控制,生成报表、数据导出、支持远程WEB访问监测数据等功能。

2.3库房温湿度监控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下面我们可以结合国内某通航企业库房温湿度监控系统改造工程来谈谈,改造前库房采用原始人工记录方式,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观察温湿度数据并记录,然后根据记录数据采取开关空调的方式进行调节温湿度,在晚上或节假日无人值守状态下就无法控制。整个库区面积大概300平米,相对比较集中,空调和除湿机齐备,经过和施工方多次谈判最终花费4万元左右完成了改造。

上图为所需要监测的各个库房的平面图,通过平面图可以清楚的看到各个监测点及控制设备分别情况。系统实施后的优点介绍:1、通过电脑来实时显示测量数据、生成历史数据、自支存储记录数据,并支持数据导出来excel格式、方便永久保存与后期分析处理。2、对空调、除湿机进行自动启停控制,增加远程手动控制空调的启停。3、监控系统采用网络版软件,用户提供固定IP地址,通过电脑或手机可以远程查看数据及实施操作。4、系统配有温湿度数据报警后短信报警功能,即超限后自动发短报警信息到指定的手机号码上。5、系统布线所选产品及均采用较高防护等级,弱电控制,提高了安全性能。

结束语:在系统安全运行一段周期内充分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系统工作中的优缺点及实际操作经验,使温湿度发挥更好的控制效果,更加完善航材管理,提高管理标准。国内通航事业正在稳步发展,新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增长,未来数年,温湿度控制系统会在民航领域大展拳脚,发展前景无限,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杨建:《工业以太网在自动化物流仓库控制系统中的广泛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2010年第21期

变电站温湿度监控系统 篇7

档案库房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中, 需要同时采集多个设备的温湿度信息, 通过多通道技术, 可以将多个采集器 (监控点) 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传输到数据转换器并能够以各种形式实时的显示出来。提供实时绘制温湿度曲线和统计、查看、分析使用。对于库房的管理人员来说, 他们不仅关心当前各测试点的温度、湿度数据, 过去某一时刻的数据或某一时间段内数据变化的趋势走向对于分析用户应用环境及存在的隐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将采集到温湿度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 可长时间存储的历史数据 (如1—3年) , 保存、备份或随时删除所测温湿度历史数据, 可随意查询一段时间历史温湿度数据或某个历史时刻的瞬时值。可任意调用多次温湿度数据进行比较, 分析温湿度变化情况。

用户可选择显示时间范围, 选择显示全部采集器或者单独某一采集器的全部测试点的数据。还可提供历史数据的导出功能。

2系统设计与实现

2.1系统设计思路

按照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 结合现在库房温湿度管理工作实际,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 建立一个规范、高效、系统的库房温湿度监控系统, 是库房管理科学智能化, 实现库房温湿度的实时监控、调节, 实现库房温湿度的历史数据统计及查询, 实现对非正常情况下的报警提醒。对于库房的管理人员来说, 他们不仅关心当前各测试点的温度、湿度数据, 过去某一时刻的数据或某一时间段内数据变化的趋势走向对于分析用户应用环境及存在的隐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还需利用先进的数据库等技术对历史数据进行长时间存储以便进行随时查询历史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为库房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2.2系统实现

2.2.1实时监测

档案库房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中, 需要同时采集多个设备的温湿度信息, 通过多通道技术, 可以将多个采集器 (监控点) 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传输到数据转换器并能够以各种形式实时的显示出来。提供实时绘制温湿度曲线和统计、查看、分析使用。实时监测界面如图所示。

提供标准的图形显示控件使得历史数据趋势曲线的动态生成成为可能, 在动态生成的曲线图中, 用户可以直观清楚的看到各监控点温湿度数据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2.2.2温湿度查询

将采集到温湿度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 可长时间存储的历史数据 ( (如1—3年) , 保存、备份或随时删除所测温湿度历史数据, 可随意查询一一段时间历史温湿度数据或某个历史时刻的瞬时值。可任意调用多次温温湿度数据进行比较, 分析温湿度变化情况。

用户可选择显示时间范围, 选择显示全部采集器或者单独某一采集集器的全部测试点的数据。还可提供历史数据的导出功能。

2.2.3温湿度统计

温湿度统计主要是对库房内温湿度的统计图, 可以按天统计、按月统计、按年统计, 统计图简单明了。

2.2.4温湿度控制

通过多通道技术, 发送控制指令可以同时控制库房中的多个控制器来调整库房中的温湿度, 使温湿度符合设定的标准。

1) 远程控制库房内的温湿度

2) 温湿度自动控制

2.2.5报警系统

报警功能是库房温湿度监控系统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 报警发生后, 温湿度监控系统应对报警事件进行记录, 并迅速通知值班人员或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报警的通知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模式来实现。

1) 屏幕显示报警

这是最基本的方法, 通过在监控电脑和远程用户主机的屏幕上显示醒目的图案或文字来告知用户。

屏幕报警的缺点在于, 如果电脑旁没有人, 或者没有人注意, 则报警可能被延误。

2) 本地语音报警

当报警发生时, 温湿度监控系统自动通过扬声器播放报警语音, 将报警消息传递给相关人员。其传递消息面比屏幕显示报警要广, 但也限于一个房间内。其优点是非常人性化, 缺点是传播面仍然不广, 而且不能定人传播。

3) 短信报警

随着通信业和短信业务的迅猛发展, 通过手机短信发送报警信息成了一个有效的手段。当档案库房中温湿度不符合标准时, 报警器会通过GSM移动电话网络, 发送报警短信描述报警原因 (温度湿度上限超标报警、温度湿度下限超标报警等等) , 然后管理人员根据短信通知, 在控制室中控制调整库房中温度湿度数值;或者当控制室中暂时无人时, 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短信通知相应的负责人员去控制室中调整库房中温度湿度的数据, 防止库房中档案的不必要的损失。

4) Email报警

通过网络, 将报警信息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个人。

2.2.6信息维护

信息维护包括三个方面:库房信息、设备信息以及温湿度配置信息。其中:

1) 库房信息维护:实现库房信息的增、删、改, 并能配置相应的设备信息。

2) 设备信息维护:实现设备信息的增、删、改。

3) 温湿度配置信息维护:实现温湿度报警范围、控制指令触发范围等设置。

3系统扩展功能

3.1可视查询功能

提供多种查询方式, 如条件查询、组合查询从而实现时间与库房信息的双向查询, 即通过时间查找库房温湿度信息, 即通过某一特定的库房温湿度信息, 可以查到该条件下存在的时间点及时间段;提高了查全率、查准率、查询速度, 弥补传统查询的缺陷。

3.2支持地图数据录入与编辑功能

可以显示不同温湿度环境下, 纸质、声像、照片等档案受环境影响的专题图。

3.3系统操作方便

具有GIS系统的特点, 系统操作方便, 用户界面友好, 具有全面的地图显示功能, 如:放大、缩小、中心放大、中心缩小、全图、专业层设置、鹰眼功能、支持用户配色方案等。

4结束语

智能温湿度监测是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与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档案分类越来越细化, 涉及内容越来越丰富, 信息量数量越来越大, 为了长时间保存各种材质档案, 温湿度监测智能化系统已势在必行。库房档案温湿度监控系统的建设既能对不同材质档案分别管理, 又可以自动调整温湿度, 对档案的长期保存, 资源的节约优化具有深刻意义。报警系统的整合充分防止了在库房档案管理过程中恶性事故的发生。库房档案温湿度监控系统的建设对档案的管理具有相当强的帮助与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邹云.应用计算机技术控制档案库房温湿度的探讨[J].城建档案, 2004 (06) .

[2]鲁志康.档案库房温湿度控制系统的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 2001 (06) .

[3]余笛, 王力为, 彭兵, 彭及, 李宏喜.库房温湿度计算机控制方案的探讨[J].采矿技术, 2004 (01) .

[4]鲁志康.温湿度自动测控系统及其传感技术研究[J].电工技术杂志, 2000 (03) .

[5]石钧, 王洪君.库房温湿度测控系统的研究[J].控制工程, 2003 (06) .

[6]庞蕾, 武桂霞.浅谈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特点下的档案库房温湿度调控[J].科技视界, 2011 (04) .

变电站温湿度监控系统 篇8

轮胎模具是轮胎制造企业的关键工艺装备, 对轮胎外观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对于轮胎模具的日常保养与维护显得很重要。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轮胎磨具质量和寿命的主要因素, 所以要对模具库房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计算机检测与控制。在库房的合理位置安装一定数量的温湿度传感器, 以实现对温度、湿度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 并能在控制室的监测主机上实时显示各个位置的温湿度测量值。一旦数值出现超出预设温湿度上下限, 在监测主机上可以通过改变相应位置数值颜色来报警。

由于青岛地区夏季气候比较潮湿, 对模具仓库进行温湿度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本系统选择力控为组态软件, 采用泰勒士公司的F T W I 5 温湿度传感器, 通过RS485 通信网络, 开发设计了一套青岛某轮胎生产厂的模具仓库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1,2,3]。该系统能够完成温湿度数据的采集﹑监控和报警, 且能够实现将采集到的数据形成动态曲线以及存储到数据库中和报表打印的功能。经现场运行表明, 该通信方法灵活、可靠, 具有实用价值。

2 系统说明

2.1 系统方案设计

整个数据采集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工业控制计算机;第二部分是RS232-485 串口通讯模块;第三部分是泰勒士FTWI5 温湿度传感器。系统结构如图1 所示。

2.2 系统结构分析

2.2.1 集中监控层

该层是整个监控系统的中心, 由温湿度监控软件、监控终端、打印机等设备组成。监控终端采用高性能工业计算机, 它通过局域网实时通讯, 监控整个系统所有监控点的情况并对所有采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统计、存储等, 实现全部监控和智能化管理。

2.2.2 通讯网络

RS485 通讯可以联网构成分布式系统, 其允许最多并联32 台接收器, 连接非常方便, 通讯距离从几十米到一千多米。在本系统中共有18 个传感器测量点, 系统的通讯距离低于一千米, 所以采用RS485 通讯[4,5]。

2.2.3 传感器

本系统采用厦门泰勒士公司出品的T S - F T W I 5 型温湿度传感器。该传感器输出标准M O D B U S - R T U通讯协议信号, 可方便的实现RS485 通讯。该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楼宇自动化、气候与暖通信号采集、博物馆和宾馆的气候站、仓储物流以及医药行业、机房温湿度监控等。

3 上/ 下位机的通讯设置

3.1 下位机通信参数设置

3.1.1 波特率及通讯地址设置

当RS485 进行通信, 首先要确定主从机的波特率。传感器的PCB上有两拨码开关, 其中一组是两位的拨码开关即是波特率设置开关。其开关状态与波特率对应如表1 所示:

当仪表输出方式为RS485 时, 需要对仪表的通讯地址进行设置。仪表通讯地址由主板上的八位拨码开关实现, 八位拨码开关对应的状态对应八位二进制通讯地址。最多可设置255个设备。 (若设置全0, 系统默认为1) 。例如:拨码开关设置为00000010, 则该仪表通讯地址为十进制2。本系统将参数设置为波特率9600bps, 8 个数据位, 无校验, 1 位停止位, 无奇偶校验位, RS485 串口协议的通信方式。

3.1.2 TS-FTWI5型温湿度传感器的通讯格式

传感器有多种通讯格式, 有功能码、地址码、主机帧格式、从机返回格式和错误码, 对应多种寄存器和不同的地址存储, 本系统中主要用0 x 0 0 寄存器存储温湿度, 对应内部寄存器映射地址如图2 所示:

3.2 上位机通信参数设置

本系统设计中, 通过R S 2 3 2 - 4 8 5 转换器建立FTWI5 与PC机中力控组态软件之间的通讯, 具体实现则需要对通讯参数设置和寄存器的读取。

首先打开力控组态软件, 新建工程, 然后点击“开发”, 进入开发界面。在开发界面左边工程菜单栏中, 选择“I/O设备组态”, 双击打开I/O设备组态界面。此时, 如果你正确安装了I/O驱动插件, 在界面左边I/O设备选择栏里面就会出现各种设备供选择, 选择PLC →莫迪康→ MODBUS (RTU串行口) , 双击该选项。主要参数是通讯方式, 通讯地址, 串口号以及校验方式的, 具体填写内容结合实际应用参考如下:

设备名称:FTWI5, 更新周期设置为100 毫秒, 通讯方式一栏我们选择:串口 (RS232/422/485) , 设置完毕, 单击下一步;

选择串口:COM1, 单击设置, 进行串口设置, 完成后单击保存, 继续进行下一步;

设备配置填写完毕, 点击完成在右边列表中就会出现刚新建的设备, FTWI5, 右键点击选择测试选项, 打开测试界面, 右键点击设备选择“新建点”, 此时就是要设置收发数据的指令格式信息了, 这里我们以新建一个湿度和温度为例, 说明具体步骤如下:

湿度点:

点击“增加”设置读取寄存器地址和命令:

完成湿度点点定义设置后, 接下来进行温度点的点定义, 步骤同湿度点;

温度点:

测试点都新建好后, 点击菜单栏运行按钮, 即可看到通讯的温湿度值。

注:在力控中上传的温湿度值为实际值的10 倍。即显示值= 实际值*10。

4 监控系统设计

设计上位机监控系统方法很多, 如可采用V B 、V C或C # 等可视化语言编写, 也可直接采用组态软件开发, 目前市场上组态软件种类繁多, 国外比较有名的如IFIX, INTOUCH, WINCC等, 国产有组态王、力控、虎翼、开物等等, 其中力控[6]开发简单, 性价比高, 网络通讯功能比较完善, 能够满足本系统的设计要求。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温湿度的采集﹑监控和报警;数据报表的打印;实时和历史曲线显示, 曲线的保存。系统主界面如图10 所示, 它可以有效的监控轮胎模具仓库的温湿度, 方便企业管理。

5 结束语

本系统在青岛某轮胎生产厂轮胎模具仓库实现应用, 经调试, 试运行, 情况良好。这种以力控为平台开发的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温度、湿度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 一旦数值出现超出预设温湿度上下限, 在监测主机上可以通过改变相应位置数值颜色来报警, 极大提高了轮胎模具的使用寿命, 具有一定的行业推广价值。

摘要:以力控为开发平台设计了轮胎模具仓库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 详细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结构、上/下位机的通讯设置, 给出了具体的通信方法。经现场运行表明, 该通信方法灵活、可靠, 由此开发的系统, 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力控,温湿度传感器,监控系统,RS485总线网

参考文献

[1]李大尉, 段大伟.基于组态软件的监控系统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9, 28 (5) :93-95.

[2]印玲.基于组态软件的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J].工程技术, 2010, (6) :55.

[3]应昕, 徐联贵, 梁岚珍.温室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J].信息技术, 2011, (9) :20.

[4]李园园, 魏权利, 李勇.基于RS485通信的主从式粮仓监控系统[J].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6, 19 (12) :52-54.

[5]邓星灵.多通道温湿度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贵阳学院学报, 2012, 7 (2) :41-43.

上一篇: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下一篇:订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