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管理系统

2024-08-31

变电运行管理系统(精选8篇)

变电运行管理系统 篇1

变电运行管理制度 运行管理标准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的运行管理职能、管理内容及检查与考核办法。1.2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托管及提供运行服务的用户变电站范围的运行管理工作。2 引用标准

2.1 《供电系统变电运行工作管理规定》 2.2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3 管理职能

3.1 运行管理部是本公司运行管理的职能部门。

3.2 运行管理部运行专职负责用户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

3.3 各运行变电站班组现场负责人及值班人员负责日常运行巡视、分析、设备操作和管理工作。4 管理内容和要求 4.1 运行管理部

4.1.1 负责贯彻执行各项技术标准和电业颁发的规章制度,掌握变电站运行方式,每月对35KV变电站、10KV变电站进行巡视检查;指导运行管理工作、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协助解决运行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4.1.2 根据季节性特点安排变电站运行分析会,以交流改进工作、制定措施。4.1.3 负责对运行人员进行考核工作。

4.1.4 组织编写专业技术管理标准和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启动方案、运行操作注意事项。

4.1.5 做好运行工人的培训工作。

4.1.6 检查、监督两票、三制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整改意见。4.2 基层运行班组

4.2.1 执行各项企业标准,对运行设备组织巡视检查,发现缺陷报业主与设备运行部。

4.2.2 做好各项值班记录和巡视记录。

4.2.3 负责正常操作和事故处理,负责设备检修的许可与验收。4.2.4 建立健全各项技术资料和设备档案 4.2.5 完成每月月度报表、月度工作总结 5 检查与考核

按公司制定的综合奖励考核办法进行检查与考核。

变电运行管理系统 篇2

关键词:变电管理系统,变电运行,供电管理

我国针对每个不同地区和部门所需要的电压不同, 是会通过变电器进行改变的。统一发电的地方的电压过高, 而由于我国的自然环境以及奇特的因素导致不能运用过高的电压, 也不能和国外一样电压过低, 所以我国自己的变电器是可以根据我过的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来变压的。因此要对变压器十分的重视。所以就更需要对变电管理系统加以重视, 并且要严加的管理, 这样才能保证变电运行的畅通, 并且更加的安全和稳定, 不会出现问题影响正常使用。

1 变电管理系统简述

变电运行之所以采用变电管理系统, 主要是为了使其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变电管理系统在变电运行过程中, 结合电力运行的特点、运用现代的高科技的信息管理技术以及电力业务的管理过程, 对电力运行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为电力行业的未来发展也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科技平台。变电管理系统有比较丰富的内容, 包括资料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主接线图管理、综合查询等, 而且这几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 彼此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 因此可根据它们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将其进行细分, 例如, 可以将资料管理细分为固定资产管理和设备资料管理等。参与变电管理系统运行的各个部门, 通过相互配合达到使变电高效运行的目的。总而言之, 变电管理系统对于变电运行乃至电力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变电管理系统的引入不仅是从企业自身发展着想, 也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2 传统变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变电管理中存在着人员配置和工作量不相匹配的矛盾, 这不仅影响整个供电系统的运行状况, 还会影响整个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当前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2.1 电力系统运行工作量大与人力资源不充足之间的矛盾。

我国的变电系统由于过去的经济落后, 没有能够及时的更换电脑进行系统管理。因此在进行改革开放, 电力也作为商品出售时, 对于同电压的电力商品来说, 就更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管理。但是由于更换电脑管理的费用庞大, 而且有些工作只有人工才可以, 所以一直都是工作人员较少, 工作量却不断的加大。这样的工作效率极其低下。由于人有精神不济, 体力不支的时候, 这样的工作很容易出现问题, 并且一旦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 导致变电运行管理系统出现错误, 就会影响整个变电运行, 增加了经济损失。

2.2 工作效率难以提升。

由于工作人员少, 工作量极大, 这样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就很繁重。在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休息就继续工作的情况下, 会导致工作人员出现工作失误, 甚至影响到变电运行, 出现经济损失。而这一情况就是由于工作效率低下导致的。但是这种工作效率却难以提升, 因为没有更好的管理系统, 所以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变电管理系统, 以增加工作效率。

3 变电管理系统对变电运行的影响

从上文中可以看到传统的变电管理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 当前由于变电管理系统将电脑和互联网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有效地解决了那些问题, 不但对缓解繁重的工作压力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对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变电运行工作效率也具有积极作用, 完全改变了之前变电运行人力资源耗费大、工作效率低的落后局面。

3.1 方便统计数据, 便于管理资料。

在引入变电管理系统之后, 过去电力企业的值班人员在统计和记录工作资料方面就可以大大节省时间, 省去了手工记录的繁杂, 也避免了手工抄写和核对带来的准确性不能确保的困扰, 运用系统管理, 提升了数据记录的规范化和准确性。而且系统的储存量很大, 运用系统管理资料数据, 不仅可以节省人力, 还能更加安全妥善地保管数据, 方便调取资料、检查、核对数据, 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降低了以往工作的繁琐程度。

3.2 减少人员的工作量。

如前文所讲, 在变电系统引进电力企业后, 企业值班人员就可以从大量的人力记录和核对工作中解放出来, 从而大大减轻人员的工作量, 因为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工作人员就可以从以往重复工作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中解脱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对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中去。运用变电管理系统, 可以帮助实现办公无纸化操作, 值班人员的日常记录就变为了对设备运行情况的记录, 根据系统数据组成的报表分析判断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 这不仅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整个电力运行的状况, 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控制问题, 也能促使变电运行工作的工作效率提升。由于变电管理系统具有及时、准确收集和存储数据的功能, 加上安全的分类存储功能, 使得整个电力运行的管理上更加高效、可靠, 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强大的技术支持。

3.3 更加方便的查询功能, 强大的存储功能。

引进变电管理系统后, 可以随时调阅资料并进行数据记录的修改, 查阅资料可以更方便快捷, 也能更加准确地完成这项工作。除了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以外, 变电管理系统还能更加方便地解决各种难题, 对完善电力企业的管理方面有重要作用。

3.3.1电力企业变电管理系统具有灵活性, 而且可以根据企业的详细需求进行改进, 并添加新功能改进系统性能, 而且对于以后系统的升级也有所帮助。3.3.2在整个系统的数据库方面也有着很大优点, 就是整个数据库是开放的, 方便进行数据共享, 在今后还能进行系统升级。3.3.3有着强大的存储功能, 不仅有利于系统数据的管理和提升, 而且数据存储更加安全和可靠。3.3.4电力企业变电系统的运行因为各种情况都存在, 所以更加要求系统要具有高速运算以及存储和调阅为一体, 使系统运行效率更高。

4 变电管理系统优化的意义

任何的系统在运用的时候, 都会受到时代或是发明系统实际时间或者所遇到的问题的限制, 不能够出现完善的管理系统模式, 都是需要不断的进行摸索, 以便改进。因此对于生活必需品电能来说, 有一个良好的管理系统, 让变电管理更加的优秀, 就是保证系统不断完善, 提高抗风险的能力。这一变电管理系统的优化, 就是提高了变电能力, 增加系统的安全性。

结束语

变电器是为了改变电压, 但是为了能够让变电器更好的有效工作, 就需要一个有效的变电运行系统。因为一个良好的有效的变电运行系统, 是会对变现运行产生影响的。因此要对这一系统进行完善和培养。并把这一系统及时有效的运用到管理变电方面来。尤其是为了更加的稳定有效的把电能输送出去, 这一系统的安全有效行更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龙利芳.浅谈变电管理系统对变电运行的革新影响[J].广东科技, 2013, (Z1) .

变电运行管理系统 篇3

关键词:变电管理系统;变电运行;供电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9-0125-02

1 变电管理系统简述

变电运行之所以采用变电管理系统,主要是为了使其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变电管理系统在变电运行过程中,结合电力运行的特点、运用现代的高科技的信息管理技术以及电力业务的管理过程,对电力运行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为电力行业的未来发展也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科技平台。变电管理系统有比较丰富的内容,包括资料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主接线图管理、综合查询等,而且这几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可根据它们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将其进行细分,例如,可以将资料管理细分为固定资产管理和设备资料管理等。参与变电管理系统运行的各个部门,通过相互配合达到使变电高效运行的目的。总而言之,变电管理系统对于变电运行乃至电力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变电管理系统的引入不仅是从企业自身发展着想,也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2 传统变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变电管理中存在着人员配置和工作量不相匹配的矛盾,这不仅影响整个供电系统的运行状况,还会影响整个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当前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2.1 电力系统运行工作量大与人力资源不充足之间的矛盾

在变电管理系统没有引入以前,企业值班人员是变电运行过程中所有项目的管理和操作人员,电力企业的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这样的工作量对值班人员来说非常艰巨,他们通常要用手写的方式记录各种工作情况,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记录的准确性难以确保,而且耗费人员精力、耗费时间;另外,由于每个值班人员都会记录自己的工作状况,不同的工作数据之间就难以共享,值班人员换岗以后可能还是在重复地记录和抄写,这就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重复工作量多;由于是人员抄写,那么务必会有很多手写资料,那么在资料统计和保管方面还要腾出人力做材料保管的工作,也就是电力运行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完成资料的记录和核对,还要在有限的工作条件下妥善保管资料,这无疑又增加了工作难度,所以,系统运行时人员与工作量不相协调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2.2 工作效率难以提升

如前文所述,高工作量和有限的人员造成的就是难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工作准确性和高效率,由于电力企业对工作人员岗位要求较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情况下人不会一直保持一个高度集中精力的状态,长时间的工作会让人感到疲劳,从而会降低工作效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会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有:第一,值班人员的工作资料都是采用人工手写的方式,所以难以保证手写的准确性,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书写习惯,所以在记录过程中难以统一一种书写规范,也就降低了资料的准确性。第二,资料保管方面,还需要工作人员自己进行保管,但是电力企业的数据资料是十分庞大繁杂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记录的同时还要妥善报关资料,这又大大提升了工作难度。因此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总结出,传统的电力系统管理方式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3 变电管理系统对变电运行的影响

从上文中可以看到传统的变电管理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当前由于变电管理系统将电脑和互联网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有效地解决了那些问题,不但对缓解繁重的工作压力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变电运行工作效率也具有积极作用,完全改变了之前变电运行人力资源耗费大、工作效率低的落后局面。

3.1 方便统计数据,便于管理资料

在引入变电管理系统之后,过去电力企业的值班人员在统计和记录工作资料方面就可以大大节省时间,省去了手工记录的繁杂,也避免了手工抄写和核对带来的准确性不能确保的困扰,运用系统管理,提升了数据记录的规范化和准确性。而且系统的储存量很大,运用系统管理资料数据,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还能更加安全妥善地保管数据,方便调取资料、检查、核对数据,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降低了以往工作的繁琐程度。

3.2 减少人员的工作量

如前文所讲,在变电系统引进电力企业后,企业值班人员就可以从大量的人力记录和核对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大大减轻人员的工作量,因为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人员就可以从以往重复工作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中解脱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对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中去。运用变电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实现办公无纸化操作,值班人员的日常记录就变为了对设备运行情况的记录,根据系统数据组成的报表分析判断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这不仅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整个电力运行的状况,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控制问题,也能促使变电运行工作的工作效率提升。由于变电管理系统具有及时、准确收集和存储数据的功能,加上安全的分类存储功能,使得整个电力运行的管理上更加高效、可靠,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强大的技术支持。

3.3 更加方便的查询功能,强大的存储功能

引进变电管理系统后,可以随时调阅资料并进行数据记录的修改,查阅资料可以更方便快捷,也能更加准确地完成这项工作。除了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以外,变电管理系统还能更加方便地解决各种难题,对完善电力企业的管理方面有重要作用。

3.3.1 电力企业变电管理系统具有灵活性,而且可以根据企业的详细需求进行改进,并添加新功能改进系统性能,而且对于以后系统的升级也有所帮助。

3.3.2 在整个系统的数据库方面也有着很大优点,就是整个数据库是开放的,方便进行数据共享,在今后还能进行系统升级。

3.3.3 有着强大的存储功能,不仅有利于系统数据的管理和提升,而且数据存储更加安全和可靠。

3.3.4 电力企业变电系统的运行因为各种情况都存在,所以更加要求系统要具有高速运算以及存储和调阅为一体,使系统运行效率更高。

4 变电管理系统优化的意义

电力企业在运用变电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变电管理系统虽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企业效益和管理上的积极作用,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系统配置,在今后还要不断提升设备运行的能力,企业值班人员在使用、管理和维护设备上的能力上需要不断提升,而且,对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时要注意,为了让系统能更加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存储数据,就要定期维护系统或者引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升级系统,让系统能更加便捷、高效地收集、加工、处理、储存和共享信息,让传统的电力管理方式能完全被现代安全快捷的办公方式所取代,摒弃手工记录和核对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减轻不必要的工作负担,在把握人力资源、工作量、工作难度上做得更出色。

5 结语

变电管理系统的应用缓解了传统变电运行模式中的很多问题,给变力运行系统带来了很多影响,从集中存储和控制管理到自动化的变电运行,变电运行不仅使人力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而且供电质量和管理水平也在稳步上升,保证了变电运行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龙利芳.浅谈变电管理系统对变电运行的革新影响

[J].广东科技,2013,(Z1).

[2] 廖传,高洁.浅谈设备状态系统对变电运行工作的影

浅谈变电站运行管理 篇4

摘要:变电运行是电力生产的重要环节。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大大

减轻运行管理人员的劳动负担,同时可规范管理和提高效率。对于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变电站倒闸操作管理规定

和管理措施,阐述了变电运行管理的具体要求,探讨了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安全责

任“四到位”问题。

关键词:变电运行 变电站变电值班员运行管理安全

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户等几个部份组成。变电站是

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重要作用,它的安全经济

运行对电力系统有着重大的影响,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搞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工作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深远的意义。变电站安全

运行,才能给企业、用户提供安全、可靠、合格的电能。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

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其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人员较为分散难于集中

管理。一旦发生变电事故,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的安全,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的稳定。每个值班员是保证电

网安全运行、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的直接执行者。随着电网技术的发展,变电站

应用了大量的新设备及装置,运行人员急需了解它们的内部结构、原理、操作和

检修方法等深层次的知识,以满足运行高标准要求。因此,加强变电运行管理,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一 变电站倒闸操作管理规定

1严格防止发生下列恶性误操作:①非同期并列;②带地线合闸送电,带电装设接地线或合接地刀闸;③带负荷拉合刀闸;④走错间隔误停电、误送电;

⑤网络接地故障时用刀闸拉、合网络接地电流;

2在下列情况下,一般不进行倒闸操作:①交接班时;②直流系统接地

时;③雷雨时室外配电装置的操作;④在同一电气系统,不得同时进行两个及以

上的操作;⑤严禁约时停、送电。操作命令必须使用调度术语和站名及设备双重编号。用跌落式保险送

电时,应先合二边相,后合中相,停电时操作顺序相反。受令人彻底领会操作命令的目的、内容和安全措施的完善性,变压器

投入运行时,应先从有保护的电源侧充电,然后再合上负荷开关,停电时顺序相

反。

5当发生带负荷拉刀闸误操作时,禁止再将已拉开的刀闸合上,当发生

带负荷合刀闸误操作时,禁止再将已拉开的刀闸拉开。在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或设

备损坏时。为了解救触电人和减少设备损坏程度,可未经许可即拉开有关设备电

源,但事后必须立即报告上级。要求值班员一方面要有丰富的业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有丰富的运

行操作实践经验。严禁无票或不带票操作。在执行操作的过程中要切实把好填票审票、模拟、监护、唱票、复诵、对号和检查八大关。在实际的运行工作中,无

论是日常操作工作还是事故异常处理,要求运行值班员每项操作都必须正确,都应严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工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

二 变电站值班员具备条件

为了避免误操作,确保人身、设备安全,变电值班员当班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值班员要做好安全运行,不仅在处理日常工作中表现良好,还要具备在处理事故时的应变能力处理事故要求正确、迅速、果断。平时不但要学好专业理论知识,遵循电网管理制度,还要多积累处理事故的经验。3 值班员平时对设备,运行方式要熟悉。在变电运行值班员操作时必须明确操作目的开始操作前,应先在模拟图板上进行核对性模拟预演,无误后再进行设备操作。

4事故处理要做到及时检查,及时记录、迅速检查、简明汇报、认真分析、准确判断、限制发展、排除故障、恢复送电。每月举行一次运行综合分析会主要是对变电所运行工作状态进行分析,摸索规律,检查薄弱环节。

5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双方在交接班前按岗位责任分工巡回检查,当面对面现场交接。必须做到五清:看清、讲清、问清、查清、点清和四交接:到位交接、图板交接、现场交接、实物交接。

6认真做好各种记录本,并及时填写、整理。为了保证安全必须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等安全的组织措施。在进行倒闸操作必须执行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等安全的技术措施。

7经常进行反事故演习,提高自身处理事故的能力。做好各种运行方式下的事故预想,特别是特殊的薄弱的运行方式下的事故预想。养成良好的劳动纪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况。对临时改变的工作计划及电网出现的事故,异常情况不盲目图方便、图省事,凭印象去处理。

三 变电站倒闸操作管理措施要想做好电网安全运行,每个值班员必须不断提高本身的业务技术素质,管理设备水平。在执行操作的过程中要切实把好填票、审票、模拟、监护、唱票、复诵、对号和检查八大关。操作命令的授受。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必须根据当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的命令。发令人对命令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负责。调度命令发令人是值班调度员,受令人是值班长。值班长不在时可由正值班工代理,但受令人应尽快报告值班长,授受双方应互通站名、姓名,并进行录音。受令应当复诵,并将命令内容记入“调度命令记录簿”。5 操作命令必须使用调度术语和站名及设备双重编号。受令人彻底领会操作命令的目的、内容和安全措施的完善性,对不明确的部分应及时询问,对认为有错误的命令应向发令人指出,若发令人重复原命令,则应立即执行。对直接威胁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命令不得执行。受令人应将拒绝执行的理由向发令人说明,再向本人的上一级领导报告。在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或设备损坏时,为了解救触电人和减少设备损坏程度,可未经许可即拉开有关设备电源,但事后必须立即报告上级,检查薄弱环节。防患于未然,是提高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良好方法。

四 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安全责任“四到位”

供电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是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在明确安全责任的同时,确保责任的到位则是抓好责任制落实的重点。安全第一责任人到位是前提 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对安全生产有高度的认识,做到领导、思想、工作到位;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对全站的安全进行分析,经常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监督和执行相关的规程制度,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分析异常和事故,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2 各级人员到位是基础。各级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要到位。没有安全意识,安全生产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应把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作为日常工作内容之一,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章守纪,杜绝违章作业,切实做到“三不伤害”。4 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定要到位。建立一整套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确保生产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和任务,并根据各岗位的职能分工,层层细化分解责任,将责任具体化、条理化、规范化,切实做到谁主管的事,谁负责管好。各级人员的安全工作要做到位。任何制度的制定都必须通过切切实实的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6各级人员的素质培训要到位。谈责任到位,说到底也就是人的问题,人员素质的高低将会对安全生产产生直接影响。预防分析到位是保障 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是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因此,确保操作票的执行、监护、检查到位,工作票的签发、许可到位,安全措施的布置、现场检查到位,设备的巡视检查到位,危险点的预控分析到位等就可以有效地预防电网事故、设备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监督机制到位是关键 要确保变电运行工作的责任到位,还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监督机制。即对变电各级人员责任制的完成情况实行动态考核与指标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以严、细、实的要求推动各级人员的全面到位,并且将安全生产的实绩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与干部的任用和奖励挂钩,重奖重罚,以维护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严肃性。

结束语

变电运行是供电企业的一个重要生产部门,没有扎实的运行水平和管理水平,供电企业生产和发展就没有可靠的安全保证。安全是变电运行管理的核心。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变电运行是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机构,每个值班员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的直接执行者。在电网运行中,任何不规范的行为,都可能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甚至造成重大事故。变电站值班员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安全运行管理,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经济、可靠运行。大多数事故都是因为运行人员误操作造成的。人员素质的高低将会对安全生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完成变电安全运行的任务,就必须以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为核心,建立一个经常性、规范化的培训制度,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职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水平,保证供电企业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措施探讨论文 篇5

设备发生故障是变电运行中最常见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处于长时间带电运行状态的电气设备会发生老化,或者连接电气设备的导线会老化而降低绝缘等级。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检查和维护,很容易造成不易察觉的各种安全隐患,对整个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1.2人员操作不当

变电运行过程中,根据运行维护或者系统需求,经常要对设备进行操作,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主要操作者。因而变电站中人为的操作失误也是造成变电运行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不严格按照操作规则和流程操作,或疲惫操作等都是造成变电运行重大失误的主要原因。如果操作人员因为人为操作错误而导致事故,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电网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给电力系统运行造成严重损失。

1.3安全管理缺乏规范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安全管理的疏忽以及规章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影响变电运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管理中,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力度不够,对违规操作、习惯性违章等处罚力度不够,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这种现象发生,这些都是容易引发变电运行事故的重要原因。

2提高变电运行可靠性加强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加强变电设备的运维、检修力度

重视对设备的监测维护,提高其健康水平。及时对带病设备进行维修,使设备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得到提高,避免因为设备故障导致的运行失常。还应重视预防工作,重视对设备进行维护巡视,避免设备事故发生。特别是利用绝缘在线监测、带电测试和红外线热像仪监测发热点等技术措施,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工作。对于变电设备的检修,相关负责人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及时做好设备的检修、维护和更新工作。对于变电设备使用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供电局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工作,并在检修部门每天指派相应的负责人员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对每个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书面记录,一旦发生问题,立即反馈组织,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护。此外,在对设备的巡视和检查过程中,可以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项管理,划分出工作重点,并对这些容易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重点检修和维护。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变电运行的可靠性,降低变电运行的安全隐患。

2.2加强人员的素质教育提高专业水平

变电事故很多都是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引起的,运行人员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要想保证变电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首先应当从人员的安全管理和技术的提高上进行加强。因此,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人员培训:第一,供电局应当保证在每个员工上岗之前进行电力技术的专业培训,尤其要灌输安全操作的等方面知识。第二,员工正式上岗前,需要由老员工进行指导和实践培训,以确保新员工的操作技能专业性。第三,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责任意识,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第四,定期组织一线员工进行各种设备故障及事故的操作演习,以提高员工对紧急事故的应对能力,积累事故处理经验。此外,对于人员安全教育,一定要向全员灌输安全生产第一的思想。时刻将安全纪律放在首位,要求员工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则进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将变电运行中因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风险降到最低。工作人员在培训之后,应该达到三熟三能的水平,即对系统原理和设备熟悉、对操作事故的处理方式熟悉、对岗位制度和职责熟悉;能够对操作流程进行分析、能够排除故障、发现故障、能够了解维修技能。

2.3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为将变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落实到实处,必须严格遵守供电局制定的规章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实处。其中,对于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可以借助电子档案,对每台设备的使用和日常维护数据进行记录,以保证设备使用的有序性。对于人员的管理应当设置一套完整的绩效考核制度,严格约束人员使之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对员工的考核进行总结,如果在考核过程中,因人员自身失误造成的问题应给予处罚,而对于表现优秀,操作零失误的员工则给予一定的奖励。

2.4提高变电设备的运行水平

2.4.1加快设备更新,降低故障率

变电设备的先进性可以有效保证变电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供电局可以针对实际情况,加大对变电设备的投资力度,适当引进当前较为先进的电气设备。实践证实,先进设备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变电设备故障造成的断电频率,减少停电次数,使运行安全性得到提高,从而较好地提高变电运行的可靠性。

2.4.2重视设备维护,提高健康水平

全方位配合开展设备状态监测,运行人员积极配合状态监测工作,合理调整对设备的检查重点和范围,利用绝缘在线监测、红外线热像仪监测发热点等多种监测手段,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的资料、档案,使可靠性管理得到规范化和标准化。此外,由于电力系统的设备及工作错综复杂,任何一个环节或设备出现了故障都可能造成大面积的停电。因此,供电局管理层应该重视对变电设备的管理和检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排查变电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

3结束语

河南省农网变电运行管理规范 篇6

2005年10月9日

目 录

总则…………………………………………………………………………………………3

岗位职责……………………………………………………………………………………

4运行管理……………………………………………………………………………………9

安全生产管理………………………………………………………………………………1

3技术资料管理………………………………………………………………………………2

2设备管理……………………………………………………………………………………27

变电设备基建、验收及启动阶段的管理…………………………………………………

32班组建设及文明生产………………………………………………………………………3

4培训工作……………………………………………………………………………………3

5附录1 河南省农网变电站检查评比规范及考核细则……………………………………36

附录2 河南省农网变电站设备定级规范及标准…………………………………………36

附录3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及事故处理细则管理制度…………………

51附录4 变电运行记录参考格式……………………………………………………………55

附录5 变电站记录填写说明………………………………………………………………71

河南省农网变电运行管理规范

1总则

1.1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农网变电站设备及运行管理水平,保证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参照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及其他有关规程、规定,在原有《河南省农网变电站标准化管理办法》和《河南省农网无人值班变电所运行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农网变电站设备及运行管理情况,特制订《河南省农网变电运行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全省农网变电站(集控站、操作队)的设备及运行管理工作(开关站参照执行)。下列人员应熟悉本规范:

1.2.1

地(市)局主管农电的局长、副总工程师、农电发展部正、副主任、变电专责人。

1.2.2

县(市)局生产局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及有关技术人员。

1.2.3

县(市)局生技、调度、检修、安监、变电、计量等有关方面的负责人。

1.2.4

县(市)局变电运行专责、安全专责、设备专责;运行人员、检修人员、试验人员。

1.2.5

调度、远动、通信、运行方式及继电保护人员。

1.2.6

变电站、集控站、操作队及少人值守站的运行人员。

1.3

农网变电站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值班方式:

1.3.1

有人值班:指变电站设专职运行值班人员,负责设备巡视、维护、倒闸操作、事故处理及其他运行工作。

1.3.2

无人值班:指变电站内不设专职运行值班人员,由操作队(或集控站)负责设备巡视、维护、倒闸操作、事故处理及其他运行工作。包括无人值守和少人值守两种方式。

1.3.2.1无人值守:指变电站内不设运行值守岗位。

1.3.2.2少人值守:指变电站内设少量运行值守岗位。少人值守变电站值班人员负责按规定对站内设备进行巡视、一般性维护等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并负责受理变电第二种工作票、进行简单的倒闸操作,在调度或集控站(操作队)指挥下进行事故处理等。

1.3.2.3集控站:指通过远方监控系统对若干个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监控和运行管理,并实现和县级电网调度监控系统联网的部门;集控站包含操作队,可采取分设监控班、维护操作班(以下简称“维操班”)或一个运行班包含监控值班及操作维护人员两种模式。

1.3.2.4操作队:指负责对各无人值班变电站(含无人值守及少人值守变电站)进行巡视、维护等运行管理工作,并按调度命令进行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部门。结合我省实际,宜采用由一个有人值班的枢纽变电站(操作队设在此站)管辖几个无人值班变电站,对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倒闸操作、事故处理、设备维护等工作。

1.4

县(市)局应因地制宜地大力推进无人值班变电站建设工作,一般可由县(市)局调度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正常监控,由操作队负责日常巡视、维护及倒闸操作等运行管理工作;当无人值班变电站超过15个及以上的,可根据需要设立集控站(含操作队),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正常监控、巡视、维护及倒闸操作等工作。

1.5

县(市)局应严格按本规范加强变电站设备及运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地(市)局农电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规范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并于每年12月底前根据本规范及《河南省农网变电站检查评比细则》(详见附件,以下简称“评比细则”)的规定,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检查评比,将检查评比情况报省公司。

1.6

省公司依据本规范及评比细则的规定,采取抽查形式,组织有关人员对农网变电站管理情况检查评比,结合地(市)局检查评比情况,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并对管理较差的县(市)局进行通报批评。

1.7

本规范未明确事宜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本规范解释权属河南省电力公司。

2.岗位职责

2.1

.有人值班变电站的职责

2.1.1

站长的职责

2.1.1.1站长是变电站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站的安全、文明生产及技术管理、人员培训等工作。

2.1.1.2负责督促、指导全站人员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及岗位责任制,并监督检查现场各种规章、制度及规程的执行情况。

2.1.1.3负责编制本站年、季、月度工作计划,值班轮值表及变电站日常维护工作计划(或维护周期表),并督促完成。

2.1.1.4制定和组织实施变电站控制异常和未遂的措施,组织本站安全活动,按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本站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安全性评价及危险点分析等工作。

2.1.1.5组织全站综合运行分析,主持召开站内设备及人员障碍、异常的分析会,参与本站事故调查分析并参加事故分析会。

2.1.1.6定期巡视设备,掌握设备运行状况,认真核实设备缺陷并督促有关部门及时消除,督促站内设备大修、预试及定检计划的执行,组织站内设备定级工作。

2.1.1.7参加站内较大范围的停电工作和较复杂操作的监督把关,组织处理技术问题;做好站内新、扩、改建工程的生产准备,组织或参与设备验收工作。

2.1.1.8认真审查两票及各种运行记录,按时编制或审核并报出各种总结、报表等。

2.1.1.9负责站内各种设备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管理,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和设备台帐。

2.1.1.10负责组织编写、修订和完善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及事故处理细则等。2.1.1.11负责编制本站培训计划,完成本站值班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2.1.2

副站长的职责

110KV及以上变电站可设副站长,协助站长工作,负责分管工作,完成站长指定的工作,站长不在时履行站长职责。

2.1.3

专责工程师(或技术员)的职责

2.1.3.1 110KV及以上变电站可设变电站专(兼)职工程师(或技术员),协助站长做好本站的技术管理、人员培训等工作。

2.1.3.2监督检查现场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参加较大范围的停电工作和较复杂操作的监督把关,组织处理技术问题。

2.1.3.3督促本站设备大修、预试及定检计划的执行,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完成设备评级。

2.1.3.4负责站内各种设备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管理,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和设备台帐。

2.1.3.5负责组织编写和完善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及事故处理细则等。

2.1.3.6编制本站培训计划,完成本站值班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2.1.3.7制定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督促执行。

2.1.4

正值的职责

2.1.4.1正值是当值的负责人,负责组织当值人员做好当值期间的各项工作。

2.1.4.2督促、指导当值人员按时巡视设备,当值期间至少应对全站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巡视。

2.1.4.3对当值期间发现的设备缺陷进行鉴定,正确划分缺陷类别,紧急缺陷及时汇报调度及相关部门,并督促处理。

2.1.4.4遇有设备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等情况,及时向调度及有关部门汇报并进行处理,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2.1.4.5与调度之间的操作联系,接受、执行调度命令,审核操作票,正确迅速地组织倒闸操作及事故处理。

2.1.4.6受理变电工作票,并按工作票要求布置好现场各种安全措施,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2.1.4.7负责组织当值人员按日常维护计划做好设备维护工作,认真开展安全活动,完成日常培训工作。

2.1.4.8参加当值期间新、扩、改建设备验收,并负责收集相关设备技术资料。

2.1.4.9填写、审核当值各种运行记录,按规定组织好交接班工作。

2.1.5

副值的职责

2.1.5.1根据运行规程或现场规程的规定,及时做好设备巡视工作,抄录各种数据,认真填写相关运行记录。

2.1.5.2负责填写倒闸操作票,并在正值监护下正确执行操作任务。

2.1.5.3在正值监护下,根据工作票的要求布置好现场各种安全措施。

2.1.5.4在正值的领导下对站内发生的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等进行处理。

2.1.5.5根据日常维护计划做好设备日常维护,根据培训计划,完成常规培训工作。

2.1.5.6负责工具、仪表、钥匙、备件等的保管。

2.1.5.7参与当值期间站内设备大修、技改等工作的验收。

2.1.5.8参加站内安全活动,执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2.2 集控站(操作队)的职责

2.2.1

集控站站长的职责

2.2.1.1站长是集控站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站的安全、文明生产及技术管理、人员培训等工作。

2.2.1.2负责督促、指导全站人员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及岗位责任制,并监督检查现场各种规章、制度及规程的执行情况。

2.2.1.3负责编制集控站年、季、月度工作计划,值班轮值表及所辖各变电站日常巡视及维护工作计划(或维护周期表),并督促完成。

2.2.1.4组织全站综合运行分析,主持召开所辖各变电站设备障碍、异常的分析会,参与事故调查分析并参加事故分析会。2.2.1.5参加所辖各变电站较大范围的停电工作和较复杂操作的监督把关,组织处理技术问题;做好新、扩、改建工程的生产准备,组织或参与设备验收工作。

2.2.1.6认真审查两票及各种运行记录的正确性,按时编制或审核并报出各种总结、报表等。

2.2.1.7负责组织编写、修订和完善集控站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及事故处理细则等。

2.2.1.8负责编制集控站培训计划,组织全站人员熟悉所辖各变电站设备情况,完成本站值班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2.2.2

副站长的职责

2.2.2.1协助站长工作,负责完成分管工作及站长交办的其他工作;站长不在时履行站长职责。

2.2.2.2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集控站控制异常和未遂的措施,按要求认真组织开展集控站及所辖各变电站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安全性评价及危险点分析等工作。

2.2.2.3负责组织实施所辖变电站日常巡视及维护工作计划,并定期巡视所辖各变电站设备,掌握设备运行状况,认真核实设备缺陷并督促有关部门及时消除,督促设备大修、预试及定检计划的执行,组织设备定级工作。

2.2.2.4组织所辖变电站新、扩、改建设备的生产准备,参加验收。

2.2.2.5主持所辖变电站较大的停电工作和较复杂操作的准备工作,并现场把关。

2.2.2.6负责所辖各变电站各种设备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管理,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和设备台帐。

2.2.2.7负责集控站的交通安全管理,确保专用通信工具畅通完好。

2.2.3

专责工程师(或技术员)的职责

集控站可设专责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协助站长做好集控站技术管理及人员培训工作。

2.2.3.1监督检查现场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参加较大范围的停电工作和较复杂操作的监督把关,组织处理发生的技术问题。

2.2.3.2督促所辖变电站设备修试计划的执行,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完成设备评级,负责各种报表的填报以及电能质量和可靠性管理工作。

2.2.3.3负责技术资料管理,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和设备台帐。

2.2.3.4组织编写、修订和完善集控站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及事故处理细则等。

2.2.3.5负责编制集控站培训计划,组织全站人员熟悉所辖各变电站设备情况,完成本站值班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2.2.3.6制定保证安全的组织技术措施,并督促执行。

2.2.4

值班长的职责

2.2.4.1值班长是当值工作的负责人,全面负责当值期间的所有运行管理工作。

2.2.4.2负责按值班轮值表及日常巡视、维护工作计划,组织当值人员认真完成正常监控、设备巡视、维护等计划性工作。

2.2.4.3负责组织当值人员正确、迅速地接受调度命令,进行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等工作;亲自参与较大或复杂的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

2.2.4.4负责对当值期间的两票进行审查、把关,组织当值的设备验收工作,督促当值人员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

2.2.4.5负责检查、安排车辆和通讯工具的使用,保证当值正常巡视、维护和倒闸操作、事故处理等工作的需要。

2.2.4.6组织当值人员认真、及时填写并审查各种运行记录。

2.2.4.7组织当值人员认真完成培训计划,并学习有关安全文件、事故通报等。

2.2.4.8按规定组织交接班工作,对当值的所有工作进行认真交接。

2.2.5

监控正值的职责

2.2.5.1负责监视所辖变电站的运行状况,根据遥测、遥信情况及时发现和分析所辖变电站的运行异常或事故,及时汇报调度及有关部门。

2.2.5.2在值班长领导下根据调度命令组织当值人员进行所辖变电站的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

2.2.5.3根据调度命令监护或执行所辖变电站“遥控”操作。

2.2.5.4负责接收、审查工作票,填写或审核倒闸操作票。

2.2.5.5参加所辖变电站新、扩、改建设备“四遥”功能的验收。

2.2.5.6填写或审核有关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

2.2.5.7参加站内安全活动,执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2.2.6

监控副值的职责

2.2.6.1在监控正值领导下,负责监视所辖变电站的运行状况,按调度命令进行事故处理。

2.2.6.2负责监视所辖变电站的无功、电压情况,根据需要及时汇报调度,进行电容器投切和“遥调”操作。

2.2.6.3填写操作票,在正值监护下,执行“遥控”、“遥调”操作。

2.2.6.4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异常运行情况,并及时汇报。

2.2.6.5做好各种记录。

2.2.6.6参加站内安全活动,执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2.2.7

操作队队长职责

2.2.7.1队长是本队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队工作;

2.2.7.2组织本队的业务学习,落实全队人员岗位责任制;

2.2.7.3制定和组织实施控制异常和未遂的措施,组织本队的安全活动,开展季节性的安全检查,安全评价、危险点分析和预控等工作。参与所负责变电站事故调查分析,主持本队障碍、异常和运行分析;

2.2.7.4定期巡视所辖变电站设备,掌握生产运行状况,核实设备缺陷,督促消除;

2.2.7.5组织新、改、扩建设备生产准备,并组织、参与验收;

2.2.7.6检查和督促两票、两措、设备维护和文明生产等工作;

2.2.7.7主持较大的停电工作和较复杂的操作的准备工作,并现场把关;

2.2.7.8负责本队的交通安全管理,确保通讯工具畅通;

2.2.7.9编制年、季、月工作计划,值班轮值表、设备巡视、维护周期表,并组织实施。

2.2.8

操作队正值的职责

2.2.8.1在值班长领导下负责与调度之间的操作联系。

2.2.8.2遇有设备的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及时向有关调度、值班长汇报并处理,同时做好记录。

2.2.8.3负责做好设备巡视、维护工作,发现缺陷及时汇报和记录。

2.2.8.4受理调度命令,填写或审核操作票,并监护副值正确、迅速地执行。

2.2.8.5受理工作票并按工作票要求正确布置现场安全措施,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工作完工后及时组织验收并办理工作终结手续。

2.2.8.6认真填写或审核有关运行记录,做到正确无误。

2.2.8.7参加安全活动,执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2.2.8.8按规定参加设备的验收。

2.2.9

操作队副值的职责

2.2.9.1在值班长及正值的领导下对设备的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进行处理。

2.2.9.2负责正确、迅速地填写倒闸操作票,经审核后在正值监护下正确执行操作。

2.2.9.3做好设备的巡视、维护工作,发现缺陷及时汇报,并作好记录。

2.2.9.4在正值指导下按工作票要求布置现场安全措施。

2.2.9.5在正值指导下认真填写有关运行记录。

2.2.9.6保管好工具、仪表、钥匙、备件等。

2.2.9.7参加安全活动,执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3运行管理

3.1

人员配备

3.1.1

县(市)局应有兼管变电管理的副局长(或总工),负责领导变电管理工作;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应配备专(兼)职技术管理人员,负责变电设备检修、试验及保护定检等技术管理工作;变电运行管理部门应配备运行管理、技术培训等专(兼)职技术人员,负责变电运行、技术及运行人员培训管理等工作。

3.1.2

无人值班

3.1.2.1操作队应设队长一名,有条件的应设专责工程师(或技术员);操作队至少应分三个运行班,每班不少于4名值班人员,其中正值不少于2名。

3.1.2.2集控站应设站长、副站长各一名,有条件的应设专责工程师(或技术员);根据实际情况,集控站至少应分为三个运行班,每班值班人员不少于5名,其中值班长一名、正值不少于2名。

3.1.2.3无人值班变电站可根据情况采取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方式;采用少人值守时,每站应设2-4名留守人员,负责站内设备的正常巡视,特殊情况下可按规定进行单人操作。具体职责及管理规定各单位自定。

3.1.3

有人值班

3.1.3.1 110KV变电站至少应配备6名值班人员,其中正值不少于3名,有条件的应配专(兼)职技术负责人;35KV变电站至少应配备4名值班人员,其中正值不少于2名。

3.1.3.2 110KV变电站应执行三班制值班方式;35KV变电站因人员配备不足或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原因也可采用其他值班方式(如两班制或轮班值等),但必须保证每班不少于2人,且至少应有一名正值。

3.1.4

集控站及变电站站长、值班长、正值、技术负责人应经过县局严格考核选拔,并保持相对稳定。变电站站长及技术负责人至少应具备技术员职称或变电运行中级工任职资格。

3.2

值班制度

3.2.1

集控站、变电站运行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培训、学习,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值班。

3.2.2

集控站应按值班轮值表对当班人员进行合理分工,监控人员应严格执行监控值班制度,维操班人员应按计划做好设备巡视、维护工作。

3.2.3

值班期间,值班人员应按规定统一着装,并配戴统一的值班岗位标志。

3.2.4

值班人员在当值期间,不应进行与工作无关的其他活动。

3.2.5

值班人员在当值期间,要服从指挥,尽职尽责,完成当班的运行监控、设备巡视、维护、倒闸操作和其他工作。

3.2.6

值班期间进行的各项工作,都应及时、清楚地记入值班记录及其他相关记录中。

3.2.7

值班人员应按运行或现场规程规定的时间,及时、认真抄录相关仪表,抄表时间为规定时间正负五分钟以内。

3.2.8

正常情况下,除倒闸操作、布置安全措施、许可工作票、巡视设备、进行维护工作外,值班人员不得远离控制室,活动范围以能听到事故及异常报警音响和电话为准。

3.2.9

县(市)局应结合设备、人员情况,确定各个变电站的值班方式,并明确规定交接班、巡视检查、维护工作、轮换休息及就餐等的时间。正常情况下,变电站不得擅自变更值班方式和作息时间。

3.2.10

110KV及以上重要枢纽变电站,应配备电话录音设备。每次操作联系、处理事故及与用户调整负荷等联系,均应启用录音设备。

3.3

交接班制度

3.3.1

值班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以控制室钟表为准,正点交接完毕。接班人员应提前20分钟进入控制室。未办完交接手续之前,交班人员不得擅离职守。

3.3.2

交接班前、后30分钟内,一般不进行重大操作。在处理事故或倒闸操作时,不得进行交接班;交接班时发生事故,应停止交接班,由交班人员处理,接班人员可在交班正值指挥下协助工作。

3.3.3

交接班的主要内容

3.3.3.1交接班时的运行方式及负荷分配情况。

3.3.3.2所进行的操作情况及未完的操作任务。3.3.3.3使用中的和已收到的工作票。

3.3.3.4使用中的接地刀闸、接地线及装设地点。

3.3.3.5一、二次设备变更情况。

3.3.3.6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异常运行情况。

3.3.3.7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动作和投退变更情况。

3.3.3.8直流系统运行情况。

3.3.3.9事故异常处理情况及有关交代。

3.3.3.10上级命令、指示的内容和执行情况。

3.3.3.1

1一、二次设备检修试验情况。

3.3.3.12本班进行的维护工作情况。

3.3.4

交班正值按交接班内容向接班人员交待情况,接班人员在交班人员陪同下进行重点检查,交班正值或指定人员负责监盘。实现微机管理的变电站,在交接班时,应当面打印出当班的值班记录。值班记录的签名栏,应由交接班人员亲自签名,不得打印。

3.3.5

接班人员重点检查的内容

3.3.5.1查阅上次下班到本次接班的值班记录及有关记录,核对运行方式变化情况。

3.3.5.2核对模拟图板。

3.3.5.3检查设备,了解设备变更及缺陷、异常情况。

3.3.5.4检查负荷潮流情况。

3.3.5.5检查试验中央信号及各种信号灯。

3.3.5.6检查直流系统绝缘及浮充电流。

3.3.5.7检查温度表、压力表、油位计等重要表计指示。

3.3.5.8核对接地线编号和装设地点。

3.3.5.9核对有关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投退情况。

3.3.5.10检查调度自动化前置机及调度通信系统有无异常情况。

3.3.5.11检查综合自动化系统后台遥信、遥测有无异常情况。

3.3.5.12根据维护计划,检查交班人员维护工作完成情况。

3.3.5.13检查室内外环境卫生。

3.3.6

接班人员将检查结果互相通报,认为可以接班时,在值班记录上签字并填写交接班时间,然后交班人员签名,交班人员必须在履行完全部交接班手续后方可离开。

3.3.7

接班后,接班正值根据天气、运行方式、维护周期、计划工作、设备情况等,安排本班工作,做好事故预想。

3.4

巡视检查制度

3.4.1

各县(市)局应在《变电运行规程》中,对各种值班方式下的巡视时间、次数及主要设备的巡视检查项目、内容等,做出明确规定。特殊设备的巡视检查周期、项目及内容可在变电站现场规程中规定。

3.4.2

值班人员应严格按运行规程及现场规程的规定,认真巡视检查设备,提高巡视质量,及时发现异常和缺陷,并根据缺陷类别及时汇报调度和有关部门,杜绝事故发生。

3.4.3

变电站的设备巡视检查,一般分为正常巡视(含交接班巡视)、全面巡视、闭灯巡视和特殊巡视。

3.4.4

正常巡视应按《变电运行规程》规定执行;其中有人值班变电站每班不少于四次,无人值班变电站每周不少于一次,并列入月度巡视、维护计划。

3.4.5

全面巡视:有人值班变电站每班一次;无人值班变电站每月不少于一次,具体时间列入月度巡视、维护计划。内容主要是对设备全面的外部检查,对缺陷有无发展做出鉴定,检查设备的薄弱环节,检查防火、防小动物、防误闭锁等有无漏洞,检查接地网及引线是否完好。

3.4.6

闭灯巡视:有人值班变电站每周一次;无人值班变电站每月不少于一次,具体时间列入月度巡视、维护计划。内容是检查设备、绝缘子有无电晕、放电,导流回路接头有无过热、烧红现象。

3.4.7

特殊巡视检查的内容,按《变电运行规程》规定执行。遇有以下情况,应进行特殊巡视:

3.4.7.1大风前后的巡视。

3.4.7.2雷雨后的巡视。

3.4.7.3冰雪、冰雹、雾天的巡视。

3.4.7.4设备变动后的巡视。

3.4.7.5设备新投入运行后的巡视。

3.4.7.6设备经过检修、改造或长期停运后重新投入系统运行后的巡视。

3.4.7.7异常情况下的巡视。主要是指:过负荷或负荷剧增、超温、设备发热、设备缺陷近期有发展、系统冲击、跳闸或接地故障等情况,应加强巡视。必要时,应派专人监视。

3.4.7.8法定节假日、上级通知有重要供电任务时,应增加一次全面巡视,而后针对重点及薄弱部位设备加强巡视。

3.4.8

站长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巡视和闭灯巡视,并不定期对站内设备进行巡视,严格监督、考核各班的巡视检查质量。

3.4.9

每次巡视检查的情况,要在值班记录上填写清楚,包括巡视时间、巡视人姓名、发现缺陷及异常情况等。

3.5

记录管理制度

3.5.1

农网变电站(操作队、集控站)应按本规范规定,建立完整的运行记录(记录格式及填写规定见附录)。

3.5.2

各种记录至少保存一年,重要记录应按规定长期保存。各县(市)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设有关记录。

3.5.3

各种记录要求用钢笔或(签字)笔按格式填写,提倡使用仿宋字,做到字迹工整、清晰、准确、无遗漏。

3.5.4

使用微机运行管理系统的变电站,数据库中记录应定期检查并备份。值班记录及其它需要长期保存的记录应按值打印,按月装订。

3.5.5

变电站站长或专责工程师(技术员)每月应对各种运行记录进行审核,并将记录填写情况作为站内人员考核的一项内容。

3.5.6

变电运行管理部门领导及专责应经常深入各变电站,检查变电运行记录的管理情况。

4安全生产管理

4.1

工作票管理

4.1.1

变电站工作票的执行应当遵循《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以下简称“安规”)中的有关规定,严禁无票作业。

4.1.2

变电站内应具有经县(市)局安全监察部门每年审查并书面公布的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名单。

4.1.3

工作票应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与签发,一式两份;内容应正确、清楚,不得任意涂改。如有个别错、漏字需要修改,应使用规范的符号,字迹应清楚。

4.1.4

工作票的填写、评价应按省局有关规定执行,办票率、合格率应达到100%;工作票的保存期至少为一年。

4.1.5

手工填写或计算机生成、打印的工作票,均应使用统一的票面格式,并按顺序编号,每个变电站一个之内不能有重复编号。

4.1.6

第一种工作票一般情况下至少应提前一天送到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可在当日工作开始前送达;使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或网上办票系统办理工作票的,应经工作票签发人审核无误,手工或电子签名后,按规定的时间将工作票传递至变电站。

4.1.7

工作票一份应保存在工作地点,由工作负责人收执;另一份由工作许可人收执,按值移交。工作许可人应将工作票的编号、工作任务、收到时间、许可及终结时间记入工作票登记记录。

4.1.8

变电站运行人员接到工作票后,应根据工作任务和现场设备实际运行情况,认真审核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善并符合现场条件,如不合格,应返回工作负责人,不受理该工作票。

4.1.9

运行人员审核工作票合格后,核实现场情况,在已采取的安全措施栏内填写现场已断(拉)开的开关、刀闸及装设的接地线(接地刀闸)等。并在“工作地点临近带电设备”和“补充安全措施”栏内填写相应内容,经核对无误后,方能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4.1.10

工作许可人(值班员)在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后,还应:

4.1.10.1会同工作负责人到现场再次检查所做的安全措施,对具体的设备指明实际的隔离措施,证明检修设备确无电压。

4.1.10.2对工作负责人指明带电设备的位置和工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1.10.3和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确认签名。

完成上述手续后,工作班方可开始工作。

4.1.11 使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或网上办票系统办理工作票的,在许可前也应将工作票进行书面打印,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分别签名。

4.1.12

工作间断时,工作班人员应从工作现场撤出,所有安全措施保持不动,工作票仍由工作负责人执存。间断后继续工作,无需通过工作许可人。每日收工,应清扫工作地点,开放已封闭的道路,并将工作票交回值班员。次日复工时,应得到工作许可人的许可,取回工作票,工作负责人必须事前重新认真检查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工作票的要求,并召开现场站班后会后,方可工作。若无工作负责人或监护人带领,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工作地点。

4.1.13

工作票执行后加盖“已执行”章。使用过的工作票一份由变电站保存,每月由变电站站长(或安全员)负责进行审查,统一整理、装订成册,封面应有该月统计数字(总份数、合格数、合格率);另一份按本单位规定收存。

4.1.14

对使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或网上办票系统办理工作票的,县局应按工作票办理流程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4.2

操作票管理

4.2.1

倒闸操作应根据值班调度员或运行值班负责人的指令,受令人复诵无误后执行。发布指令应准确、清晰,使用规范的调度术语和设备双重名称,即设备名称和编号。

4.2.2

发令人和受令人应先互报单位和姓名,发布指令的全过程(包括对方复诵指令)和听取指令的报告时双方都要录音并作好记录。

4.2.3

操作人员(包括监护人)应了解操作目的和操作顺序。对指令有疑问时应向发令人询问清楚无误后执行。

4.2.4

倒闸操作可以通过就地操作、遥控操作、程序操作完成。遥控操作、程序操作的设备应满足有关技术条件。

4.2.5

倒闸操作的分类:

4.2.5.1监护操作:由两人进行同一项的操作。监护操作时,其中一人对设备较为熟悉者作监护。特别重要和复杂的倒闸操作,由熟练的运行人员操作,运行值班负责人监护。

4.2.5.2单人操作:由一人完成的操作。

4.2.5.2.1单人值班的变电站操作时,运行人员根据发令人用电话传达的操作指令填用操作票,复诵无误后执行。

4.2.5.2.2实行单人操作的设备、项目及运行人员需经设备运行管理单位批准,人员应通过专项考核。

4.2.5.3检修人员操作:由检修人员完成的操作。

4.2.6

同一变电站的操作票应事先连续编号,计算机生成的操作票应在正式出票前连续编号,操作票按编号顺序使用。作废的操作票,应注明“作废”字样,未执行的应注明“未执行”字样,已操作的应注明“已执行”字样。操作票应保存一年。4.2.7

每张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填写操作票严禁并项(如:验电、装设接地线不得合在一起)、添项及用勾划的方法颠倒操作顺序。

4.2.8

经设备运行管理部门考试合格批准的本单位的检修人员进行倒闸操作时,监护人必须是同单位的检修人员或设备运行人员。

4.2.9

检修人员进行操作的接、受令及安全要求应遵守当值运行值班员的统一调度指挥,操作人员资质应由运行管理单位领导审定,报相关部门和调度机构批准。

4.2.10

单人操作时不得进行登高或登杆操作。

4.2.11 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置为准,无法看到实际位置时,可通过设备机械位置指示、电气指示、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信号的变化,且至少应有两个及以上指示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

4.2.12

下列项目应填入操作票内:

4.2.12.1应拉合的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等),验电,装拆接地线,安装或拆除控制回路或电压互感器回路的熔断器,切换保护回路和自动化装置及检验是否确无电压等;

4.2.12.2拉合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等)后检查设备的位置;

4.2.12.3进行停、送电操作时,在拉、合隔离开关,手车式开关拉出、推入前,检查断路器确在分闸位置;

4.2.12.4在进行倒负荷或解、并列操作前后,检查相关电源运行及负荷分配情况;

4.2.12.5设备检修后合闸送电前,检查送电范围内接地刀闸已拉开,接地线已拆除。

4.2.13

下列各项工作可以不用操作票:

4.2.13.1事故应急处理;

4.2.13.2拉合断路器(开关)的单一操作;

4.2.13.3拉开或拆除全站(厂)唯一的一组接地刀闸或接地线。

上述操作在完成后应作好记录,事故应急处理应保存原始记录。

4.2.14

倒闸操作的基本要求

4.2.14.1开关的双重编号(设备名称和编号)可只用于“操作任务”栏,“操作项目”栏只写编号可不写设备名称。

4.2.14.2操作票填写完后,操作人和监护人应根据模拟图或接线图核对所填写的操作项目无误后分别签名,然后经运行值班负责人审核签名。

4.2.14.3 操作票在执行中不得颠倒顺序,也不能增减步骤、跳项、,如需改变应重新填写操作票。

4.2.14.4在操作中每执行完一个操作项后,应在该项后面“执行”栏内划执行勾“√”。整个操作任务完成后,在操作票上加盖“已执行”章。

4.2.14.5 若一个操作任务连续使用几页操作票,则在前一页“备注”栏内写“转下页”,在后一页的“操作任务”栏内写“接上页”。

4.2.14.6 操作票因故作废应在“操作任务”栏内盖“作废”章,若一个任务使用几页操作票均作废,则应在作废各页均盖“作废”章,并在作废操作票页“备注”栏内注明作废原因。

4.2.14.7在操作票执行过程中因故中断操作,应在“备注”栏内注明中断原因。若此任务还有几页未操作的票,则应在未执行的各页“操作任务”栏盖“作废”章。

4.2.14.8开关、刀闸、接地刀闸、接地线、压板、切换把手、保护直流、操作直流、信号直流、电流回路切换连片(每组连片)等均应视为独立的操作对象,填写操作票时不允许并项,应列单独的操作项。

4.2.14.9操作票执行完毕后,应按月进行审查并装订成册,封面上应注明当月操作票份数、合格份数及合格率;操作票至少保存一年。

4.3

倒闸操作安全管理

4.3.1

操作准备

计划性的重要操作前,变电运行管理部门管理人员或站长应组织全体当值人员做好如下准备: 4.3.1.1明确操作任务和停电范围,并做好分工。

4.3.1.2拟订操作顺序,确定挂地线部位、组数及应设的遮栏、标示牌。明确工作现场临近带电部位,并订出相应措施。

4.3.1.3考虑保护和自动装置相应变化及应断开的交、直流电源和防止电压互感器、所用变二次反高压的措施。

4.3.1.4分析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4.3.1.5与调度联系后提前写出操作票,由全体人员讨论通过,站长审核批准。

4.3.1.6设备检修后,操作前应认真检查设备状况及一、二次设备的分合位置与工作前相符。

4.3.2

接令

4.3.2.1接受调度命令,应由变电站正值进行,接令时主动报出变电站名和姓名,并问清下令人姓名、下令时间。

4.3.1.2接令时应随听随记,接令完毕,应将记录的全部内容向下令人复诵一遍,并得到下令人认可。

4.3.1.3如果认为该命令不正确时,应向调度员报告,由调度员决定原调度命令是否执行。但当执行该项命令将威胁人身、设备安全或直接造成停电事故,则必须拒绝执行,并将拒绝执行命令的理由,报告调度员和本单位领导。

4.3.3

操作票填写

4.3.3.1操作票由操作人填写。

4.3.3.2“操作任务”栏应根据调度命令内容填写。

4.3.3.3操作顺序应根据调度命令参照本站典型操作票进行填写。

4.3.3.4操作票填写后,由操作人和监护人共同审核(必要时经站长审核)无误后监护人和操作人分别签字,在开始操作时填入操作开始时间。

4.3.4

模拟操作

开始操作前,应先在模拟图(或微机防误装置、微机监控装置)上进行核对性模拟预演,无误后,再进行操作;模拟操作由监护人按操作票所列步骤逐项下令,由操作人复诵并模拟操作。

4.3.5

操作监护

4.3.5.1每进行一步操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人和监护人一起到被操作设备处,指明设备名称和编号,监护人下达操作命令;操作人手指操作部位,复诵命令;监护人审核复诵内容和手指部位正确后,下达“执行”令;操作人执行操作;监护人和操作人共同检查操作质量;监护人在操作票本步骤后划执行勾“√”,再进行下步操作内容。

4.3.5.2操作中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报告,弄清问题后,再进行操作。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不准随意解除闭锁装置。

4.3.5.3由于设备原因不能操作时,应停止操作,检查原因,不能处理时应报告调度和生产管理部门。禁止使用非正常方法强行操作设备。

4.3.6

质量检查

4.3.6.1操作完毕全面检查操作质量。

4.3.6.2检查无问题应在操作票上填入终了时间,并在最后一步下边加盖“已执行”章,报告调度员操作执行完毕。

4.3.7

各县局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本单位倒闸操作管理规范,明确大型、复杂操作有关领导和管理人员到场监护、指导的范围等具体规定。

4.4

防误闭锁装置管理

4.4.1

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都应安装完善的防误操作闭锁装置。

4.4.2

防误闭锁装置不得随意退出运行,停用防误闭锁装置应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

4.4.3

防误闭锁装置应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中对防误装置的使用应有明确规定,电气闭锁装置应有符合实际的图纸。

4.4.4

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行巡视同主设备一样对待,发现问题应记入设备缺陷记录并及时上报。

4.4.5

防误闭锁装置的检修维护工作,应有明确分工和专门单位负责。对安装于室外的挂锁,值班人员应采取防雨措施,定期加注润滑油并进行试开。

4.4.6

防误闭锁装置的万用解锁钥匙应封存管理,在符合下列情况并经站长批准后方可开封使用,使用后应立即将解锁钥匙重新封存,并填写在值班记录中。

4.4.6.1确认防误装置失灵、操作无误。

4.4.6.2紧急事故处理时(如人身触电、火灾、不可抗拒自然灾害)使用,事后立即汇报。

4.4.6.3变电站已全部停电,确无误操作的可能,履行规定程序后使用。

4.4.7

在倒闸操作中防误闭锁装置出现异常,应停止操作,重新核对操作步骤及设备编号的正确性,查明原因,确系装置故障且无法处理时,履行审批手续后方可解锁操作。

4.4.8

下列三种情况应加挂机械锁作为补充性措施,机械锁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钥匙要编号并妥善保管:

4.4.8.1未装防误闭锁装置或闭锁装置失灵的隔离开关(刀闸)手柄和网门;

4.4.8.2当电气设备处于冷备用且网门闭锁失去作用时的有电间隔网门;

4.4.8.3设备检修时,回路中的各来电侧隔离开关(刀闸)操作手柄和电动操作隔离开关(刀闸)机构箱的箱门。

4.4.9

各县(市)局要结合实际,制定防误闭锁装置运行、检修维护管理规定,明确检修、维护单位及运行管理中的有关审批规定。

4.5

安全保卫管理

4.5.1

变电站应有明确的保卫制度,并严格执行,变电站大门正常情况下要完好并上锁。

4.5.2

外来人员进入变电站必须出示有关证件,经变电站人员核实并许可后方可进入;变电站在进行倒闸操作、事故处理等特殊情况下,有权谢绝外来人员进入站内。

4.5.3

配备有专(兼)职门卫人员的变电站,应建立外来人员出入登记制度,外来人员进、出变电站应进行登记。

4.5.4

禁止无单独巡视高压设备资格的人员进入设备区、高压室。

4.5.5

变电站不得私自留宿外人,必要时应经站长同意并报变电运行管理部门领导批准。

4.5.6

装有防盗报警系统的变电站应定期检查、试验报警装置的完好性,存在故障的要及时处理。

4.5.7

重要节假日、活动、会议等保电期间,运行人员要加强对设备区的巡视和保卫工作。

4.6

防汛管理

4.6.1

集控站、变电站应有县(市)局防汛预案,并根据防汛预案要求及站内需要,配备适量的防汛设备和物资。

4.6.2

防汛设备、物资在每年汛期前要进行全面的检查、试验,确保完好、充足;防汛设备及物资要专门保管,并有专门的台帐。

4.6.3

汛期来临前,变电站应对可能积水的地下室、电缆沟、电缆隧道及场区的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疏通,做好防进水和排水措施。

4.6.4

下雨时对房屋渗漏、下水管排水情况进行检查;雨后检查地下室、电缆沟、电缆隧道等积水情况,并及时排水,设备室潮气过大时做好通风。

4.7

防小动物措施管理

4.7.1

集控站、变电站应结合实际制订防小动物措施,并列入维护计划定期检查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4.7.2

变电站各设备室的门窗应完好严密,出入时随手将门关好。

4.7.3

变电站内电缆沟盖板应完好,电缆夹层、配电室、高压室、控制室等通往室外的电缆沟、道及孔洞应严密封堵,因施工拆动后及时堵好。4.7.4

各设备室不得存放粮食及其它食品,并定期投放鼠药或安装、设置捕鼠器械。

4.7.5

各开关柜、电气间隔、端子箱和机构箱应采取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高压配电室、主控室、低压配电室、电缆层室、蓄电池室出入门应有不低于0.5米的防鼠档板。

4.8

消防管理

4.8.1

变电站应按消防规程的规定,配备适当、足够的消防器材,应有数量准确的消防器材配备表,消防器材应实行定置管理,4.8.2

变电站内主控室、高压室、配电室、蓄电池室、电缆夹层等易着火的场所,均应配置数量足够的灭火器材,并设置明显的“严禁烟火”等防火标志;主变设备区应设消防室、消防沙坑,并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4.8.3

变电站内灭火器材应统一编号,并定期进行试验,有试验标签,填明试验日期、有效日期(或下次试验日期)、试验人等。

4.8.4

变电站的电缆隧道和夹层应有消防设施,控制盘、配电盘和室外机构、端子箱等的电缆孔洞应用防火材料封堵。

4.8.5

变电站室外电缆沟应按规定设置防火墙并有明显标志,电缆夹层、隧(廊)道、竖井、电缆沟内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杂物,电缆沟严禁积油。

4.8.6

变电站设备室或设备区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因施工需要放在设备区的易燃、易爆物品,应加强管理,并按规定要求使用,施工后立即运走。

4.8.7

变电站内易燃易爆区域禁止动火作业,特殊情况需要到主管部门办理动火手续,并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

4.8.8

变电站应明确兼职消防专责人,负责定期检查消防器材是否充足、完好。所有运行值班人员应熟悉消防知识和消防器具的使用方法。

4.9

接地线及安全工器具管理

4.9.1

变电站(操作队)应配备足够数量符合规定的的安全工器具,各种安全工具应有适量的合格备品;变电站(操作队)人员应会正确使用和保管各类安全工器具。

4.9.2

变电站(操作队)应有安全工器具配备明细表,内容包括接地线、绝缘手套、绝缘靴、验电器、令克棒、绝缘隔板、绝缘罩、遮栏、围栏、安全标示牌、安全帽等的配备数量、存放地点等。

4.9.3

携带型地线必须符合安全规程要求,数量应能满足站内需要,截面满足要求,导线应无断股、护套完好、接地线端部接触牢固、卡子应无损坏和松动,弹簧有效。

4.9.4

变电站(操作队)应配置足够、合适的接地线柜及安全工器具柜,接地线及安全工器具实行定置管理;绝缘工具应存放在清洁干燥处,注意防潮、防结露。

4.9.5

所有接地线及绝缘手套、绝缘靴、验电器、令克棒、绝缘隔板、绝缘罩等均应统一编号,实物编号与存放位置编号应保持一致。

4.9.6

安全工器具应按规定的周期和项目进行试验,试验合格的安全工器具

上应有对应的试验标签,注明 “下次试验日期”及“试验人”;令克棒、验电器等应有明显的“电压等级”标识。

4.9.7

超期未经试验或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应单独存放,严禁使用;试验不合格或发生损坏的应及时进行补充、更换。

4.9.8

遮栏、围栏、安全标示牌等应分类整理、整齐存放;工作完毕后应及时收回现场装设的遮栏、标示牌,进行整理,不得随意乱扔。

4.9.9

站内接地线及安全工器具严禁私自外借或挪作他用。

4.9.10

无人值班站的安全工器具,可由操作队集中统一管理。

4.10

外来人员、施工人员安全管理

4.10.1

进入变电站施工作业现场的施工人员应遵守变电站安全管理规定,必须履行工作票手续,在作业中不准擅自变更安全措施。

4.10.2

对于所使用的临时工、外来施工人员必须履行相应的手续、经县局安全监察部门进行安全培训和考试合格后,在局工作负责人的带领下,方可进入变电站。如在施工过程中违反变电站安全管理规定,运行人员有权责令其离开变电站。

4.10.3

各级领导、外来参观人员等必须得到允许后,并在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带领下方可进入设备场区并戴好安全帽。

4.10.4

施工作业中使用变电站电源时,必须经变电站运行人员同意,并指定接引位置,安装计量表计,加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并有防止越限措施。

4.10.5

作业中发生疑问时,应先停止作业,立即报告运行人员。

4.11

安全文件管理及安全活动

4.11.1

集控站(操作队)、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接到重要的安全生产文件、事故通报后,应立即汇报站长,及时组织全站人员进行学习、传达,所有运行人员应分别签字。相关的变电事故,应根据上级通知要求,认真分析事故暴露问题,并结合本站实际情况制订防范措施。

4.11.2

对上级下发的安全简报、事故通报、安全文件及其它安全资料,由安全员负责进行整理归档,并存放于主控制室内,便于运行人员查阅。

4.11.3

集控站、变电站安全活动每周不得少于一次,可以全站或分值进行,由站长或正值组织,站长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站安全活动。

4.11.4

安全活动在学习、传达上级安全通报、文件等时,应结合本站实际,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同时总结一周来的安全生产情况,对照安全规程查找习惯性违章和不安全因素,并制订有效的防范措施。

4.11.5

每次安全活动应认真填写记录,记录活动日期、主持人、参加人和活动内容。对学习内容讨论情况、事故教训及建议和措施应详细记录,不得记录与安全生产无关的内容。

4.11.6

县(市)局变电运行管理部门、安全监察部有关人员应定期检查变电站安全活动开展情况,审查“安全活动记录”填写情况并签名、提出意见和建议。

4.12

车辆管理与交通安全

4.12.1

集控站车辆是保证所辖各站巡视操作的重要工具,每月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养护工作,保证随时出行。由当班值长负责车辆的调配使用。

4.12.2

专、兼职司机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落实内部准驾制度,严禁无证驾驶。

4.12.3

车辆按值移交,由接班司机检查车辆状况。

4.12.4

严禁车辆外停、外借,严禁办与运行无关的事。

5.技术资料管理

5.1

规程、标准及制度

5.1.1

集控站(操作队)、有人值班变电站主控制室(或值班室)应配备资料柜,并具备下列部颁规程、标准、制度

5.1.1.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

5.1.1.2国家电网公司农电事故调查与统计规定(国电网农【2004】15号)

5.1.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部分)(DJ 5009.3-1997))

5.1.1.4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2003.407)

5.1.1.5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1993)

5.1.1.6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1995)5.1.1.7高压断路器运行规程(用供(1991)30号)5.1.1.8电力电缆运行规程(1979)

5.1.1.9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724-2000)

5.1.1.10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BG 14285-1993)

5.1.1.1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82水电生字第11号)5.1.1.12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587-1996)5.1.1.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5.1.1.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50.259-96)

5.1.1.15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

5.1.1.16电网调度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15号1993年6月29日发布,自1993年11月1日起施行)

5.1.1.17河南省农网变电运行管理规范(河南省)

5.1.1.18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调(2002)138号)

5.1.1.19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号)

5.1.1.20变电站管理规定(试行)(国家电网生【2003】387号)

5.1.1.21河南电网调度规程(有省调度设备的站)

5.1.1.22地区电网调度规程(有地调设备的站)

5.1.1.23河南省县(市)局电网调度规程

以上规程、标准和制度应保证均为有效版本,其电子有效版本可替代使用。

5.1.2

还应具备下列局编规程

5.1.2.1县调规程(局编)

5.1.2.2变电运行规程(局编)

5.1.2.3变电检修规程(地、市局或县局编)

5.1.2.4电网运行方式(局编)

5.1.2.5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局编)

5.1.2.6典型操作票

以上第1-3项每年进行一次审定,3-5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完善,并经审定、批准后正式印发;第4项每年由县调组织编制,经审定批准后执行;5-6项应根据变电站内设备实际进行及时修订、完善,经审定、批准后执行。

5.1.3

上述规程、标准、制度应建立目录清单,正常情况下仅供站内运行值班人员查阅,不得外借,交接班时应检查是否齐全、完整。

5.2

图纸资料

5.2.1

集控站(操作队)、值班变电站应具备下列图纸:

5.2.1.1交、直流系统接线图

5.2.1.2正常和事故照明接线图

5.2.1.3全站平面图

5.2.1.4接地装置布置图

5.2.1.5直击雷保护范围图

5.2.1.6防洪及上下水道图

5.2.1.7巡视路线图

5.2.1.8继电保护、远动及安全自动装置原理图、展开图和安装接线图

5.2.2

集控站(操作队)、有人值班变电站应设专人对技术图纸资料进行管理,并建立目录和借阅登记制度,保证技术图纸齐全、完整并与现场实际相符。

5.2.3交接班及集控站(操作队)全面巡视时,应检查技术图纸是否齐全、完整。

5.3

集控站(操作队)、变电站应具备的指示图表

5.3.1

变电站一次系统接线图(模拟图板或微机五防系统的一次系统接线图可以替代)

5.3.2

安全记录牌

5.3.3

变电站设备大修、预试周期及进度表

5.3.4

按月编排的设备定期切换试验及维护工作计划 5.3.5

变电站设备评级表

5.3.6

设备主要运行参数一览表

5.3.7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定值一览表

5.3.8

安全工器具配备明细表

5.3.9

消防器材配备明细表

5.3.10

有权签发工作票人员名单

5.3.11 有权单独巡视高压设备人员名单

5.3.12

有权担任工作负责人人员名单

5.3.13

有权进行单人操作、检修人员操作人员名单。

5.3.14

变电站事故紧急拉闸顺序表

5.3.15

变电站压限负荷顺序表

5.3.16

变电站常用及事故处理紧急使用电话表

其中10-13项应由县局安全监察部发文,每年明确一次;

14、15项应由县局编制报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2-5项在集控站(操作队)存放,6-16项应在集控站(操作队)及变电站同时存放。

实施微机化管理的集控站(操作队)、变电站,应具备的指示图表提倡微机管理,可不单独制表以文本形式存放。

5.4

技术档案管理

集控站及110KV变电站应设专用资料室,35KV变电站应设专用资料柜。应建立设备技术档案、设备运行档案及个人技术档案,由县(市)局统一编号进行管理。设备运行档案分为原始资料档案、运行单元档案和运行综合档案。

5.4.1.原始资料档案包括下列内容:

5.4.1.1 设备厂家制造说明书

5.4.1.2出厂试验记录

5.4.1.3安装竣工图纸(安装单位移交、含基建和扩建)5.4.1.4安装记录和试验报告

5.4.1.5基建的有关文件、协议。

5.4.2.运行单元档案包括下列内容:

5.4.2.1 设备技术规范表

5.4.2.2设备修试、定检周期表

5.4.2.3设备大修改造报告

5.4.2.4高压试验报告

5.4.2.5油化验报告

5.4.2.6继电保护校验、调整记录

5.4.2.7开关故障跳闸记录

5.4.2.8缺陷记录(每年将一类缺陷摘录、整理)

5.4.3.运行综合档案包括下列内容:

5.4.3.1值班记录

5.4.3.2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记录

5.4.3.3上级有关安全和生产文件按年装订成册归档

5.4.3.4典型负荷日运行记录

5.4.3.5 继电保护剂自动装置定值变更通知单

5.4.4.县(市)局应推广使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技术档案网络管理、资源共享。只要在变电站可以通过管理网络方便地查阅到上述技术资料,可不再存放纸质文件,但有关重要资料应在局档案室存档。5.5

变电运行记录

5.5.1

集控站及有人值班变电站应具备以下运行记录:

5.5.1.1值班记录

5.5.1.2巡视、维护、操作工作记录

5.5.1.3负荷记录(格式依据具体情况自定)

5.5.1.4工作票登记记录

5.5.1.5设备缺陷记录

5.5.1.6接地线装拆记录

5.5.1.7一次设备检修及试验记录

5.5.1.8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检验、调整记录

5.5.1.9断路器事故跳闸记录

5.5.1.10避雷器动作检查记录

5.5.1.11蓄电池定期测量记录

5.5.1.12高频保护信号测试记录(有高频保护的变电站)

5.5.1.13设备测温记录

5.5.1.14安全活动及运行分析记录

5.5.1.15事故预想及反事故演习记录

5.5.1.16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记录

5.5.1.17技术考问记录

5.5.1.18会议及学习记录

5.5.2

操作队应具备以下运行记录:

5.5.2.1值班记录

5.5.2.2巡视、维护、操作工作记录

5.5.2.3工作票登记记录

5.5.2.4设备缺陷记录

5.5.2.5接地线装拆记录

5.5.2.6一次设备检修及试验记录

5.5.2.7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检验、调整记录

以上6-7项可由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结束后,填写在变电站的相应记录中,由当值运行人员及时带回操作队整理、存档。

5.5.2.8断路器事故跳闸记录

5.5.2.9设备测温记录

5.5.2.10安全活动及运行分析记录

5.5.2.11事故预想及反事故演习记录

5.5.2.12事故障碍异常记录

5.5.2.13技术考问记录

5.5.2.14会议及学习记录

5.5.3

无人值班变电站应具备以下运行记录:

5.5.3.1一次设备检修及试验记录

5.5.3.2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检验、调整记录

5.5.3.3避雷器动作记录

5.5.3.4设备测温记录

5.5.3.5蓄电池定期测量记录

5.5.3.6高频保护信号测试记录(有高频保护的变电站)6.设备管理

6.1

设备定期修试及日常维护

6.1.1

县(市)局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有关检修、试验等专业规程的规定及制造厂家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变电设备定期修试、维护管理制度》,明确各类设备的检修、试验及保护定检周期、项目及变电运行、检修等部门的职责。

6.1.2

县(市)局生产技术管理部门每年初应制订全局变电设备定期检修、试验及保护定检工作计划,报地市局主管部门,并督促局属运行管理、设备检修试验等部门认真落实。

6.1.3

正常情况下,变电设备应严格按规程规定的周期、项目进行检修、试验,确因特殊原因无法进行的,应经主管领导书面批准。

6.1.4

变电站、集控站(操作队)应积极配合检修部门完成设备定期检修、试验及保护定检工作,并加强设备日常维护工作。

6.1.5

变电站、集控站(操作队)应结合所辖变电站设备实际,根据季节性工作重点按月编制日常维护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

6.1.6

变电站日常维护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如下:

6.1.6.1每年3月份审查防雷设备及接地网的试验情况。

6.1.6.2 3-11月份每月及每次雷电过后检查、记录避雷器动作情况。

6.1.6.3每年雨季来临前检查房屋及土建设施是否牢固、漏雨,室外机构箱、端子箱、电源箱等是否密封完好;电气设备的驱潮电热装置是否能正常运行;防汛、排洪设施是否配备齐全、可用等。

6.1.6.4每年11月份进行设备防冻保温设施检查试验(重点是室外液压机构箱驱潮装置、加热器能否正常运行)。

6.1.6.5变电站防误闭锁装置,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核对闭锁逻辑关系是否正确,检查锁具有无锈蚀、卡涩。

6.1.6.6检查防小动物措施(防鼠挡板、电缆孔洞等),更换鼠药。

6.1.6.7检查、整理消防设施及器材。

6.1.6.8检查整理安全工器具、接地线、标示牌、围(遮)栏。

6.1.6.9检查更换保险。

6.1.6.10检查室内外照明设施。

6.1.6.11检查二次回路端子排及机构箱、端子箱、电源箱等。

6.1.6.12清扫高压室、控制室、蓄电池室、电容器室。

6.1.7

运行人员在进行有关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前,必须认真了解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做到任务、目的清楚,安全措施齐全。工作时必须二人以上进行,加强监护,发现问题或异常必须立即停止进行汇报处理。

6.2

设备定期切换试验

6.2.1

县(市)局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应结合实际制定《变电设备定期切换试验管理制度》,明确运行管理、设备检修试验等部门的职责,并督促有关部门认真落实。

6.2.2

有人值班变电站应每日对变电站内中央信号系统进行试验,试验内容包括预告、事故音响及光字牌。集控站亦应每日对监控系统的音响报警进行试验。

6.2.3

在有专用收发讯设备运行的变电站,运行人员每天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高频通道的对试工作。

6.2.4

蓄电池定期测试规定

6.2.4.1铅酸蓄电池每月普测一次单体蓄电池的电压、比重,每周测一次代表电池的电压、比重。

6.2.4.2碱性蓄电池每月普测一次单体蓄电池的电压,每周测一次代表蓄电池的电压。

6.2.4.3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每月普测一次电池的电压,每周测一次代表电池的电压。

6.2.5

变电运行人员应进行以下设备切换试验工作:

6.2.5.1备用变压器与运行变压器应半年轮换运行一次; 6.2.5.2变压器冷却器及其备用电源自投装置每月试验一次,不经常运行的冷却器每月试启动一次;

6.2.5.3两段母线并列运行,其电压互感器采用一组运行一组备用者,每月轮换一次;

6.2.5.4站用低压设备有自动切换装置者每月试验一次;

6.2.5.5事故照明切换装置及事故照明灯具每月试验一次;

6.2.5.6变电站内的不经常运行的通风装置,每半年应进行一次投入运行试验;

6.2.5.7变电站内长期不调压或有一部分分接头位置长期不用的有载分接开关,有停电机会时,应在最高和最低分接头间操作几个循环,试验后将分接头调整到原运行位置;

6.2.5.8直流系统中的备用充电机应半年进行一次启动试验;

6.2.5.9变电站内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应每月进行一次试验;

6.2.5.10一条母线上有多组无功补偿装置时,各组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次数应尽量趋于平衡,以满足无功补偿装置的轮换要求;

6.2.5.11长期不投入运行的无功补偿装置,每季应保证电压合格的情况下,投入一定时间,对设备状况进行试验。

6.2.5.12设备测温:变电站、集控站(操作队)应配备设备测温装置,每季应对重点部位进行抽测,夏季高峰负荷来临前应进行普测。

6.3

设备缺陷管理

6.3.1

县(市)局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缺陷的统一管理,应制订《变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明确各类设备缺陷的汇报、处理工作流程,并督促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6.3.2

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应及时掌握主要设备的危急和严重缺陷,并及时组织对设备缺陷进行鉴定,督促处理。

6.3.3

生产技术管理部门每年应组织对设备缺陷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缺陷产生的规律,提出反事故措施,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6.3.4

运行管理单位及设备修试单位均设缺陷管理专责,其职责为:

6.3.4.1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单位管辖设备的全部缺陷和缺陷的处理情况。

6.3.4.2建立必要的台帐、图表、资料,对设备缺陷实行分类管理。做到对每个缺陷都有处理意见和措施。

6.3.5

变电运行人员在巡视、维护中发现缺陷后,应对缺陷进行初步分析判断和定性,及时记入设备缺陷记录,并根据缺陷类别报告有关部门和人员。

6.3.6

设备缺陷分类的原则

设备缺陷分为:危急缺陷、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6.3.6.1危急缺陷:凡是不能继续运行,不立即处理会造成事故者。如:

l

导线断股截面在17%及以上;

l

避雷针、架构倾斜超过规定者;

l

高压瓷瓶、套管严重损坏者;

l

储油设备严重漏油或油标已看不到油面,充气设备严重漏气或气压达到最低限者;

l

主导流部分或接点长期过负荷或接触不良、严重发热变色者;

l

开关机构失灵或动作卡滞、不灵活,已发生或可能发生拒合、拒分者;

l

主保护有严重缺陷可能导致不能正确动作,必须立即退出运行者;

l

二次回路缺陷影响操作及保护正常动作者;

l

开关失去操作及合闸电源者;

l

预试发现主要试验数据超出规定者;

l

液压机构漏油、频繁打压或压力降低到规定值者;

l

绝缘污秽严重、有污闪可能且未采取措施者。

l

结算或内部承包考核用电能计量装置及二次回路缺陷,影响准确计量者。

l

其他根据规程或制造厂要求必须立即停电处理的缺陷。6.3.6.2严重缺陷:可以采取措施坚持运行,但如有发展,可能导致事故的缺陷,如:

l

导线断股在17%以下者。

l

充油设备中有微量水分,游离碳呈淡黑色;

l

储油设备渗油严重者但尚能看到油面者;

l

二次回路绝缘下降,但不低于1ΜΩ;

l

电缆头渗油;

l

事故照明不亮;

l

设备及架构等锈蚀较严重者。

l

重要表计指示不准者;

l

检修、预试超期者。

l

其他应列入月计划进行处理的缺陷。

6.3.6.3一般缺陷: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可列入年、季度计划中进行处理的,如:

l

储油设备轻微渗油;

l

设备上缺少不重要的部件;

l

设备及架构等有轻微锈蚀现象;

l

二次回路绝缘电阻有所下降者;

l

非重要表计指示不准者。

6.3.7

危急缺陷应立即汇报调度、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变电运行、检修管理部门及主管领导,必要时组织现场鉴定分析,并立即安排处理,最长不超过24小时。

6.3.8

严重缺陷应立即汇报调度、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及变电运行部门,必要时应由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组织现场鉴定分析,并纳入月度工作计划安排处理,最长不超过一个月。

6.3.9

一般缺陷可随月度报表报变电运行管理部门,汇总报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由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统筹安排处理。

6.3.10

县(市)局应制定具体的考核规范,对及时发现、处理重大设备缺陷,避免事故发生的人员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认真,未发现缺陷或汇报不及时,未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者应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6.4

设备定级管理

6.4.1

设备定级工作是加强设备管理,掌握和分析设备技术状况的有效措施。县(市)局生产技术管理部门为设备定级管理部门。

6.4.2

县(市)局应严格按附录2要求,由变电站、集控站(操作队)站长组织每半年对所辖设备进行一次设备定级,编制设备定级表,报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审查,必要时应由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组织现场检查确认。

6.4.3

变电设备完好率应达到100%,一类设备率应达到80%,主变及35KV及以上断路器应为一类设备。

6.4.4

新装和大修后的设备应满足一类设备的要求,经运行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6.4.5

设备定级后,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应针对三类设备问题,立即组织检修部门制定整改措施计划,并积极落实;对二类设备的问题也应安排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整改,提高设备健康状况。

6.4.6

设备定级标准:参照附录2执行。无明确定级标准的设备,原则上存在危急缺陷的定为三类设备,存在严重缺陷的可定为二类设备,无缺陷或存在一般缺陷的可定为一类设备。

6.4.7

县(市)局可参照本规范的规定,结合县局所辖设备实际情况,制订设备定级管理实施细则。

6.5

变电设备标志及管理

6.5.1

县(市)局应根据原国家电力公司《电力生产企业安全设施规范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统一、规范各种安全标志、电气设备及安全工器具标志、安全警示线及安全防护。

6.5.2

变电站所有高压设备均应按“手册”中“设备及安全工器具配置规范”的要求,装设准确、清晰、美观、规范的标志牌。

6.5.3

各类主要设备标志牌内容如下:

6.5.3.1主变压器:标明设备名称、编号;单相变压器应分相安装并标明相别。

6.5.3.2断路器:标明设备名称、编号,分相操作的还应标明相别。

6.5.3.3隔离开关:应标明设备名称、编号。

6.5.3.4电流、电压互感器,避雷器,耦合电容器、电容器、电抗器、站用变压器、消弧线圈等:标明设备名称、编号;三相分别安装在单独支架上的设备,应分相安装标志牌并标明相别。

6.5.3.5室内配电装置:前、后柜门上方应标明间隔的名称、编号;隔离开关的名称编号安装于操作机构上方。

6.5.3.6控制、保护及交、直流等盘、柜、屏:标明设备名称和编号。几个回路共用的盘、柜应标明回路名称,必要时应用标志线划开。

6.5.3.7控制箱、端子箱、机构箱、电源箱等:应在箱门上标明间隔或设备名称、编号。

6.5.3.8高压设备相色标志应齐全、醒目;母线两端应安装相位标志牌。

6.5.3.9独立避雷针每支应均装设标志牌,标明名称、编号。

6.5.4

端子箱、控制箱、机构箱、电源箱及控制、保护、交直流盘、柜内的主要元件(刀闸、小开关、保险、继电器、压板、仪表等)均应有清晰、准确、规范且与图纸相符的标志。

6.5.5

二次回路、低压动力回路及直流系统的电缆应有准确、清晰、规范的标志,标明电缆型号、芯数、去向等。

6.5.6

母线及设备构架、爬梯等处应悬挂或装设“禁止攀登、高压危险” 标志牌,电气设备常设围栏上应悬挂或安装 “止步、高压危险”标志牌。

6.5.7

控制室、保护室、蓄电池室、电缆夹层、高压室、资料室等门上或入口处应安装或悬挂“禁止烟火”标志牌。

6.5.8

其它应结合“手册”规定及现场实际情况装设规范的标志牌。

7.变电设备基建、验收及启动阶段的管理

7.1

基本要求

7.1.1

县(市)局要针对变电设备在基建、验收及启动阶段的工作,制定明确的规定并严格执行。

7.1.2

变电站新建、扩(改)建、大修、小修、预试的一、二次设备的工作完成后,必须经过质量验收,设备验收工作结束后,应按照有关要求填写有关检修、试验记录,并履行相关手续。交接手续完备后,方能投入运行。

7.1.3

新建、扩(改)建设备的竣工验收,主变压器及35kV及以上主设备大修后竣工,变电站站长(或操作队队长)应参加验收。

7.1.4

新建、扩(改)建工程竣工验收,施工部门应向变电站移交有关资料,包括设备制造厂说明书、设备出厂试验记录、安装竣工图纸、安装记录及试验报告。设备大修后竣工验收,施工部门应移交大修、试验报告,并填写有关检修、试验记录。

7.1.5

新安装和大修后的设备,防误闭锁装置必须完善,否则不得投入运行。

7.1.6

验收时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暂时无法处理,且不影响安全运行的,急需投入运行时,必须限期处理,经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方能投入运行。

7.2

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的管理

7.2.1

生产运行单位应根据有关规定及时参与新建变电站工程建设相关工作,做好各项生产准备。工程建设应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要求进行管理,运行单位应做好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7.2.2

在已带电运行的变电站内施工前,运行单位应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交底,详细交待工程建设工作地点及安全注意事项。

7.2.3

基建设备与运行设备应有明显断开点,运行人员应督促基建人员做好可靠的安全措施,严防基建设备误碰、误跳运行设备,与变电站相连接的未投运线路终端塔的跳线应保持断开。

7.2.4

基建施工电源宜使用与站用电源分开的独立电源,若必须使用站用电源,运行人员必须合理安排站用电的运行方式,严防主变冷却、闸刀操作、开关储能及直流充电电源失去。

7.2.5

运行人员应主动向建设单位了解工程实际进度,及时参与、配合变电工程的土建、接地网(极)施工以及各主要隐蔽工程验收,了解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应及时提出修正意见并做好记录,参与设备安装、设备调试等主要环节的工作,全面了解输变电工程的设备性能,及时发现新设备存在的问题。

7.3

新设备的交接验收

7.3.1

工程建设完工后,运行人员应积极参与由工程建设单位组织的工程预验收和工程正式交接验收。按照交接验收大纲中的内容。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交工程建设单位现场处理。

7.3.2

新设备验收合格后应办理交接手续,新设备交接手续应以正式的交接记录为依据。交接记录的内容包括交接的设备范围、工程完成情况、遗留问题及结论等。

7.3.3

新设备交接验收过程中,设备操作应由运行人员进行,对设备名称、编号、状态进行仔细确认,严格进行监护。

7.3.4

运行人员应配合做好新设备的接收工作,包括设备出厂资料、试验资料、图纸、现场设备、联动操作、备品备件、工器具等。新设备的验收受工程进度和停电计划的影响时,允许进行分步交接验收。分步交接验收后的设备同样要履行交接手续,具备书面交接记录。

7.3.5

交接后的新设备应调整至冷备用状态,所有保护自动化装置在停用状态。

7.4

新设备交接验收后的运行管理

7.4.1

新设备交接验收结束、办理交接手续后,应视作运行设备,交由运行人员管理,任何人不允许擅自改变交接后的新设备状态。新设备状态的改变、接地刀闸、接地线等作为交接班内容移交。

7.4.2

新设备上的任何工作,必须履行正常的工作票手续,由运行人员操作、许可、验收及终结,工作人员必须填写工作记录。工作结束后,由运行人员将新设备恢复到工作前的冷备用状态。

7.4.3

新设备必须在办理正式交接手续后方可进行与运行设备的搭接工作。搭接后的新设备(包括二次设备)应有可靠的防误措施,严防误分、误合或误投而造成事故。

7.5

变电新设备启动必须具备的条件

7.5.1

工程已按照设计要求全部安装、调试完毕,验收中发现的缺陷已消除;启动范围内的所有设备均符合安全运行的要求,设备名称标牌、安装调试报告等齐全,具备投运条件。

7.5.2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人员培训等各项生产准备工作完成。

7.5.3

变电运行人员应认真组织学习启动调试方案,准备好相应的操作票,弄清每一步操作的目的及意义,并做好事故预想。

7.5.4

新设备启动前,启动范围内所有的一次设备均应在冷备用状态,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定值及小开关、拨轮等位置正确,压板均应在停用位置。

7.5.5

新设备启动前,变电运行人员应根据启动方案的要求,应认真、细致核对启动范围内所有一、二次设备的实际状态是否正确,发现不正确的要立即进行操作调整。检查及调整操作内容要有书面记录并签名,可纳入正规的倒闸操作票进行管理。

7.6

新设备启动过程管理

7.6.1

新设备自当值运行值班员向调度汇报具备启动条件起,即属于调度管辖设备,改变设备的状态必须有调度的正式操作命令。

7.6.2

所有启动操作应严格按照启动方案的规定程序,规范作业,强化解锁钥匙管理,严防误操作。

7.6.3

启动过程中发现缺陷,应立即暂停启动,并将缺陷情况汇报调度及有关部门。设备消缺工作应履行正常的检修申请手续,办理工作票。7.6.4

输变电新设备启动过程中发生事故,当值人员应服从当值调度指挥,迅速进行故障隔离,并立即汇报有关部门。事故处理结束后,运行单位应将详细情况汇报调度,根据调度命令停止或继续启动工作。

8.班组建设及文明生产

8.1

县级供电企业应根据变电站、集控站的位置、环境及值班方式等,配备必要的生活及文化娱乐设施。

8.2

变电运行管理部门应积极围绕上级各项管理工作目标,开展变电运行评先创优活动,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评比细则,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8.2.1

操作票、工作票管理及执行情况;

8.2.2

各种运行记录的填写情况;

8.2.3

事故、障碍、异常及差错情况;

8.2.4

维护工作完成情况;

8.2.5

安全活动及技术培训、现场考问情况;

8.2.6

规程、制度考试情况;

8.2.7

发现缺陷及处理情况;

8.2.8

无功电压管理情况;

8.2.9

劳动纪律。

8.3

统一制定《变电运行管理考核细则》,并督促各变电站、集控站(操作队)认真落实;各变电站、集控站(操作队)可以结合实际进行必要的补充、完善。

8.4

集控站、操作队及人员较多的110KV变电站,应成立以站长为主的站委会,实行民主管理,由站委会对站内重要问题讨论通过。

8.5

站长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站人员会议,组织政治学习,总结上月工作,布置下月工作。

8.6

变电站室内外应保持干静、整齐,窗明几净;备品备件、消防器材及各种工器具应实行定置管理。

8.7

变电站要装有正常照明、事故照明,亮度应满足工作需要。

8.8

变电站设备区场地应平整,无卫生死角,不得随意堆放杂物及散落器材,严禁种植1米以上植物或农作物,严禁饲养家畜、家禽,操作及巡视道路应完整、畅通,无塌陷。

8.9

变电站设备构架、基础、接地引线、门窗等应无腐蚀,房屋不漏雨。

8.10

运行人员值班期间应按规定着装,与领导、调度、客户联系工作时应使用调度术语和文明语言,对外来参观、检查人员应热情接待,并按规定主动对站内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9.培训工作

9.1

县(市)局变电运行管理部门应根据上级有关制度,制定本单位变电运行人员培训考核办法,编制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采取组织技术讲课(座)、举办变电运行知识及技能竞赛等形式,促进变电运行人员积极钻研业务技术,提高岗位素质。

9.2

新学员进站要进行运行基础知识培训,必须经县(市)局、变电运行管理部门和变电站三级安全教育,学习安规和运行管理制度,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跟班实习。

9.3

每年至少应组织对全体变电运行人员进行一次调度及运行规程考试,对考试成绩优秀的进行表彰和奖励,对成绩较差的按局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9.4

每年应由县(市)局主管领导主持,人力资源、生产技术、安全监察及变电运行管理部门等参加,组织对全体运行人员进行一次定岗考试和考核,并发放定岗通知单;考核形式应采取笔试、实际操作、结合日常工作考核。

9.5

变电运行管理部门每年至少应组织一次全体运行人员参加的反事故演习竞赛活动,以不断提高运行人员事故分析、处理能力。

9.6

所有变电运行人员,因工作调动或其它原因离岗三个月以上者,必须经过培训并重新履行定岗考试和审批手续,方可上岗正式担任值班工作。9.7

变电站、集控站(操作队)应结合现场实际,制定年、月培训计划,并认真实施,加强日常培训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9.7.1

画二次回路图纸并简要说明回路原理,站长或技术负责人命题,每人每季一张。

9.7.2

填写倒闸操作票,站长或技术负责人命题,每人每月一份。

9.7.3

技术考问,站长或技术负责人命题,每人每月一题,填入技术考问记录;变电运行管理部门领导或专责人员每季应到各变电站,进行现场抽考。

9.7.4

反事故演习,站长或技术负责人命题,每站每月一次,全站人员参加,实际及正确处理步骤均应填入反事故演习记录;变电运行管理部门领导或专责人员每月至少应参加一个变电站的反事故演习活动,并对反事故演习记录进行审查、签字。

9.7.5

事故预想,正值命题,每个运行班每月一次;站长或技术负责人每月对各班事故预想进行审查并签字。

9.8

值班人员应做到三熟(熟悉设备、系统和基本原理;熟悉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熟悉有关规程和管理制度)、三能(能分析设备和系统运行状况、能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设备故障及异常;能掌握巡视、维护技能)。

附录1河南省农网变电站检查评比办法及考核细则

备注:具体在《河南省农网变电站管理规范》讨论、修订完毕后,根据“管理规范”的规定制订“检查评比办法及考核细则”。

附录2河南省农网变电站设备定级办法及标准

第一节 设备定级办法

(一)设备定级工作是加强设备管理,掌握和分析设备技术状况的一项有效措施。通过设备定级工作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和鉴定,及时消除缺陷,不断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促进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保证安全、经济、供电。

(二)设备完好程度分为:

一、二类设备统称为“完好设备”,一、二类设备单元为完好设备单元,完好设备单元与全部设备单元之比值称为设备完好率。

(三)设备定级原则:设备定级要以设备总的健康状况为准,一个单元内的若干个元件,同时有一、二类者,应定为二类设备,同时有一、二、三类者,应定为三类。

(四)设备定级时间:变电站对设备每半年进行一次定级,站长或由设备专责人提出初步意见,经全站讨论后,报县(市)局,县(市)局组织检查验收后确认。

(五)设备定级单元的划分:

1.主变压器(包括附属设备),每台为一个单元。

2.站用变压器(包括刀闸、熔断器、电缆),每台为一个单元。

3.消弧线圈(包括断路器、刀闸、避雷器)为一个单元。

4.35千伏及以上的开关(包括引线、刀闸、互感器)每组为一个单元。

5.35千伏及以上的电压互感器(包括引线、刀闸)每组为一个单元。

6.35千伏及以上的避雷器,每组为一个单元。

7.高压室以每块高压盘(包括开关、刀闸、互感器和避雷器、继电保护等)为一个单元,小型化站以每条进出线为一个单元。

8.35KV及以上母线每段为一个单元。

9.10KV母线每段为一个单元(包括电压互感器、刀闸、熔断器、避雷器等)。

10.蓄电池组为一个单元。

11.主控室内各种屏每面屏为一个单元。

12.电力电容器组(包括断路器、刀闸、互感器、放电线圈、熔断器、电抗器等)为一个单元。

13.每支独立避雷针为一个单元。14.全站接地网为一个单元。

15.全站土建设施(包括房屋、围墙、场地、道路、电缆构等)为一个单元。

16.无线、光纤、程控电话、载波等通信设备为一个单元。

17.遥视设备为一个单元。

18.远动装置为一个单元。

19.全站消防设施为一个单元。

20.防盗系统为一个单元。

备注:设备的附属设备、支架及基础随主设备定级。

第二节 设备评级标准

第1条 主变压器

一类:

1.本体及套管电气试验、油化验(SF6气体化验)主要项目合格,个别项目与上次试验有差异待下次试验进行比较;试验未超期。

2.内部器身状况绝缘良好,线圈未变形或无明显变形。

3.外部零部件状况完整齐全。

4.密封情况无渗漏或有少量轻微渗油。

5.有载调压开关运行正常,动作次数或检修周期未超过规定。

6.冷却装置状况运行正常。

7.负载能力符合铭牌要求。

8.整体评价无严重缺陷,运行正常。

9.接地线连接牢固,基础无下沉,设备外壳必须两点接地;

10.设备技术档案资料齐全、正确。

二类:

1.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本体及套管电气试验、油化验(SF6气体化验)主要项目超标;个别项目与上次试验有差异待复试;试验超期。

2.内部器身状况绝缘一般,线圈轻微变形。

3.外部零部件状况基本完整齐全,有部分零部件存在缺陷。

4.密封情况渗油面积较大或滴油(漏气)。

5.有载调压开关存在缺陷导致无法正常运转,动作次数或检修周期超过规定。

6.冷却装置有整组故障,但不影响出力。

7.负载能力基本符合要求。

8.整体评价有严重缺陷,但能正常运行。

9.技术资料不全,但近三年修试资料齐全。

三类: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本体及套管电气试验、油化验(SF6气体化验)主要项目严重超标,且具有变坏趋势。

2.内部器身状况绝缘老化,线圈严重变形。

3.外部零部件状况有零部件损坏影响功能。

4.密封情况不良,存在严重滴油或漏油(漏气且压力低)。

5.有载调压开关存在严重缺陷导致无法正常运转。

6.冷却装置状况多组故障影响出力。

7.存在严重限制出力的缺陷。8.整体评价有严重缺陷,影响正常运行或运行年限长且绝缘老化。

第2条 断路器

一类:

1.各项技术参数满足实际运行需要,无过热现象;

2.定期进行检修试验,并符合规程的质量要求;

3.操作机构灵活,无卡滞现象,指示正确;

4.零部件齐全,瓷件无损伤;

5.开关及附件整洁,无锈蚀,无渗漏,油面、油位、油色、压力正常,标

志明显;

6.设备支架稳固,螺丝紧固不缺,基础无下沉,两点接地良好;

7.设备档案齐全,或有三年以上的修试资料;

8.SF6断路器气体压力合格,真空断路器真空度符合要求。

9.运行地点的短路容量小于开关的实际短路开断容量,不过负荷。

二类: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技术资料不全,但有近一年的修试资料;

2.三相动作同期性,虽达不到厂家规定值,但能满足继电保护的要求;

3.无重大缺陷,无严重渗漏,油面虽超过上下限,但油位可见;

4.套管有破碴或污秽地区套管的漏电爬距不满足要求,但已采取了措施,能基本上保证安全运行;

5.SF6开关年漏气率和含水量超标者。

6.短时间过负荷,无严重过热现象。

三类:

达不到二类设备标准的或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导电部分局部过热,威胁安全运行,已找到原因,并有处理方案;

2.断流容量不满足运行要求;

3.污秽地区套管漏电爬距不满足要求,又未采取有效措施或充胶套管冒胶;

4.绝缘试验虽在合格范围内,但介质损失角增长较快,其数量接近标准的90%或试验不合格,绝缘油的PH值小于4.2;

5.有较严重漏油,但油面不低于极限者。

第3条 互感器

一类:

1.各项技术参数满足实际运行需要;

2.定期作预防性试验,项目齐全,符合标准;

3.附件完整无伤,无渗油和吸潮进水现象,油位、压力正常;

4.设备支架稳固,螺丝坚固,基础无下沉,接地良好;

5.技术资料齐全与实际相符或有三年以上修试资料。

二类:

有下列缺陷之一者为二类设备:

1.油位低于监视线,但渗油不严重;

2.油漆有脱落,金属部分有锈蚀现象;

3.套管掉釉面积不超过该瓷裙1%或污秽地区套管的漏电爬距不满足要求,但已采取措施,能基本保证安全运行;

4.技术资料不全,但有近一年的修试资料。三类:

达不到二类设备标准的或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设备的绝缘试验虽在合格范围内,但介质损失角增长较快,其数值接近规定最大值的90%或试验不合格,绝缘油的PH值小于4.2;

2.内部有异常过热现象,未查明原因;

3.污秽地区套管的漏电爬距不能满足要求,又未采取有效措施,或充胶套

管冒胶;

4.有漏油现象;

5.线夹接点过热。

第4条 隔离刀闸

一类:

1.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满足运行要求;

2.在额定容量下接点温度不超过70℃;

3.操作灵活,闭锁装置(包括电器闭锁及机械闭锁)动作正确,辅助接点断开距离合乎要求,动作可靠,三相动作的不同期在允许范围内;

4.支持瓷瓶绝缘试验合格,无裂纹等缺陷;

5.支架稳固、基础(包括操作机构基础)无下沉,接地良好;

6.接地刀闸主传动杆有特殊标志,操作箱密闭良好。

二类:

1.机构稍有串动,三相动作的同期性虽然超过规定,但尚能保证接触良好;

2.弹簧有锈蚀现象,但尚能保证应有接触压力,并能保证最大可能负荷(不超过额定容量)时接点温度不超过70℃;

3.污秽地区瓷瓶或瓷套的漏电爬距虽不满足要求,但已采取了措施,能基本保证安全运行。

三类:

达不到二类设备标准或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有过热现象;

2.支持瓷瓶,瓷套有裂纹,棒式瓷瓶有一层缺瓷釉已超过该瓷裙面积的1%;

3.操作不灵活、合闸不严密或闭锁装置不完整;

4.设备锈蚀较严重,基础有下沉现象。

第5条 高压熔断器

一类:

1.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及断流容量均能满足运行要求,熔丝安秒特性与系统继电保护相配合;

2.安装方式合乎厂家规定;

3.支持瓷瓶绝缘试验合格,无裂纹、破碴等缺陷,与底座连接牢固;

4.熔丝管按规定定期检查,零件完整,操作灵活。

二类:

1.安装方式不符合厂家规定,但尚能正确动作;

2.污秽地区熔断器瓷瓶的漏电爬距不够,但已采取措施,能基本保证安全运行;

3.有锈蚀现象;

三类: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断流容量不够;

2.瓷瓶有裂纹,掉釉面积超过该瓷裙面积的1%;

3.熔丝经常因电腐蚀熔断,影响继电保护正常运行的; 4.电力变压器用高压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安秒特性不能满足继电保护的要求;

5.污秽地区瓷瓶漏电爬距不满足要求,又未采取有效措施,威胁安全运行;

6.熔管脱落后,对地距离不够。

第6条 耦合电容器

一类:

1.设备额定电压符合安装地点运行电压的要求;

2.设备的绝缘试验符合规程要求;

3.套管无裂纹破损等现象;

4.接头及引线良好,连接牢固;

5.无渗油现象,油位、压力合格;

6.支架牢固,基础无下沉,接地刀闸等附件完好,接地良好。

二类

1.试验数值变化,但仍符合规程要求。

2.瓷件有损坏,但不影响安全运行。

3.有轻微锈蚀。

4.资料基本齐全,满足运行分析要求。

三类

达不到二级标准的。

第7条 电力电容器

一类:

1.装于室内的电容器应通风良好,室内温度不得超过40℃;

2.装于室内的电容器应有防火隔墙与高压室隔开,防火措施齐备;

3.电容器及附属设备完好,试验合格;

4.电容器组的支架安装牢固,每台的间隔合乎要求;

5.10千伏及以下的电容器每台应有单独的熔丝,熔丝的电流值应符合规定;

6.集合式电容器,三相电容平衡值符合规定。

二类:

1.电容器有渗油现象;

2.油漆脱落锈蚀。

三类: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电容器装在高压室内,没有防火隔墙,威胁安全运行;

2.10千伏及以下电容器没有单独的熔丝或虽有而不能可靠地熔断;

3.电容器漏油严重或油箱膨胀;

4.瓷瓶有裂纹或破损。

第8条 母线(包括构架)

一类:

1.母线截面应满足正常负荷和热稳定的要求;硬母线应同时满足动稳定的要求;

2.接点连接合乎要求,压接管试验合格无过热现象;

3.卡具无裂纹及锈蚀现象,铜铝连接应采取过渡连接措施,防止腐蚀接点;

4.母线弛度对地距离合乎要求,导线无松股、断股、长度超过20米的硬母线应有伸缩接头;

5.瓷瓶、穿墙套管的额定电压及穿墙套管的额定电流能满足运行要求;

6.瓷瓶、穿墙套管预防性试验合格,无裂纹破损,安装良好;

7.构架坚固无变形,混凝土构架无裂纹不露筋,铁构架油漆完好;

8.接地线完整,连接点牢固。二类:

1.铁构架有锈蚀,但机械强度能满足要求;

2.混凝土构架裂纹在允许范围内,不影响安全运行;

3.污秽地区室外母线瓷瓶、穿墙套管漏电爬距不符合要求,但已采取措施,能基本上保证安全运行;

4.接点、卡具有锈蚀现象,但无过热,尚能基本保证安全运行。

三类:

达不到二类标准者。

第9条 电力电缆

一类:

1.电缆敷设正规,排列整齐,接地良好,接地带有防腐措施,无锈蚀现象;

2.电缆中间接头铅封良好,试验合格,电缆端头有绝缘补强和密封措施;

3.运行中电缆绝缘良好,试验合格;

4.电缆外皮无裂纹、损坏现象,铠装电缆有防腐措施;

5.往设备去的穿电缆铁管弯度应大于90度,管口下倾,或有防止积水、结冰的措施;

6.电缆引入及引出电缆沟、建筑物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密封;

7.电缆编号齐全,分相涂色和敷设标志牌正确清楚;

8.施工、检修、试验资料齐全;

9.电缆沟防火墙完好。

二类:

1.电缆终端头有渗油现象,但不影响运行;

2.电缆编号不全;

3.电缆资料不全

三类:

达不到二类标准者。

第10条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装置

一类:

1.预防性试验项目齐全,试验合格;

2.安装位置与被保护设备的距离合乎规定,与被保护设备的绝缘水平相配合;

3.避雷针保护范围足够,与设备的空间距离及地中距离合乎规定;

4.接地网的电阻试验合格;

5.放电记录器完好,指示正确;

6.避雷针及避雷器支架坚固(包括混凝土结构),基础无下沉;

7.避雷器、避雷针的引线、接地线接线良好。

二类:

1.混凝土结构的避雷针架裂纹在允许范围;

2.35千伏及以上避雷器未装放电记录器或放电记录器损坏;

3.避雷针与带电设备、设备接地部分,构架接地部分的空气中的距离小于5米者,主接地网与避雷针接地网地下距离小于3米者。

三类:

达不到二类标准或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避雷器的法兰裂纹、锈蚀严重或瓷件有破裂;

2.避雷器安装的位置与被保护设备的距离不合乎规定,或与被保护设备的绝缘水平不相配合;

3.混凝土结构的避雷针裂纹超过了允许范围,铁结构的避雷针强度不够。第十一条 电气防误闭锁装置

一类:

1.技术档案资料齐全,包括与实际相符的装置原理图;装置技术、使用说明书;装置现场运行维护规程;

2.闭锁逻辑完备,满足“五防”的功能要求;

3.电磁锁、机械锁、数码锁能正常使用。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的辅助接点有防尘、防潮、防异物、防卡涩的措施;

4.回路上各元件、端子、二次回路的名称和编号等标示正确无误;

5.微机五防装置主机运行正常,模拟盘、电脑钥匙、机械及电气编码锁能正常使用。

二类:

1.技术图纸、资料不全;

2.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的辅助接点和锁具防护措施不完善,影响正常使用;

3.回路上各元器件、端子、二次回路的名称和编号等指示错误,于实际不符;

三类:

1.闭锁回路无法正常接通,锁具需要强行接锁;

2.回路上各元器件、端子、二次回路的名称等指示错误,于实际不符;

3.闭锁功能不全,不能满足“五防”功能要求;

4.微机防误闭锁装置主机死机,需要强行解锁。

5.模拟屏、机械编码锁、电气编码锁等指示于实际不相符;

6.原理落后或不能扩容。

第11条 直流设备

一类:

1.技术档案资料齐全,包括与实际相符的装置技术、说明书;二次接线竣工图;历年检验报告且结论合格;装置原理接线及端子排接线图;装置现场运行维护规程;

2.装置各元器件、模块、二次回路的名称和编号等标示正确;

3.装置运行年限不超过十年;

4.装置稳压、稳流行能及直流输出稳波系数满足要求;

5.对相控硅整流充电装置,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1)

三相交流输入电压平衡、无缺相;

2)

运行无噪音(尤其是工频隔离变压器的运行噪音);

3)

交流输入电压值、直流输出电压值、直流输出电流值等表计显示正常;

4)

直流母线绝缘状况良好,能监视直流母线对地绝缘;

5)

直流调压硅链工作正常,手动/自动切换正常;

6.对高频开关整流充电装置,还应满足微机监控功能完善、运行正常。

二类:

1.装置各元件、模块、端子、二次回路的名称和编号等标示不清晰;

2.对相控硅整流充电装置,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三相输入不平衡,存在缺相告警;

2)

工频隔离变压器运行有噪音;

3)

充电装置声光报警功能异常,不能准确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4)

绝缘监测仪不能正常工作;

5)

控制器运行异常,不能进行充电模式切换;

3.对高频开关整流充电装置微机监控器不能正常工作;

三类:

1.装置运行年限超过十年。

2.充电装置是属于相控硅整流及高频开关电源以外的其他充电装置。

3.装置配置不符合反措要求,重要变电站直流系统未按双重配置。

4.直流硅链工作不正常,不能自动/手动切换。

5.充电模块中有部分模块因损坏退出运行,系统失去N-1。

6.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损坏2个以上,原厂家以不再生产同型号产品。

7.由于系统发展需要,原配置已不能满足使用条件要求。

第12条

变电站蓄电池

一类:

1.技术图纸资料齐全,包括电池名牌参数;整组电池充放电特性参数特性参数曲线;厂家使用说明书;充放电试验记录;竣工图纸;现场运行、维护规程等。

2.蓄电池容量满足要求,性能稳定可靠,充放电正常。

3.免维护蓄电池密封完好,巡检装置运行正常。

4.镉镍碱性(铅酸)蓄电池液面和比重正常;极板无弯曲变形,颜色正常,电池外壳完好,无严重沉淀物。

5.标志信号装置完善正确。编号齐全正确。

6.设备整洁,绝缘良好。

7.接头连接牢固可靠,无生盐现象。

8.防酸,防日光,采暖,通风良好。

二类:

1.容量虽达不到铭牌出力,但可达到85%以上,维护良好,仍能继续使用且满足开关合闸要求。

2.镉镍蓄电池液面过低,有极板轻微爬碱;但极板不外露。

3.免维护蓄电池端子氧化、漏液。

4.没有定期进行核对性充放电。

三类:

1.容量显著下降,不能满足断路器合闸要求。

2.蓄电池中个别电池电压不足或短路,蓄电池沉淀物较多,极板活性物有脱落。

3.蓄电池室防酸、防阳光、通风、采暖措施不健全。

4.蓄电池绝缘电阻低,使用超出规定年限。

5.蓄电池变形膨胀,运行中出现爆裂。

第13条 继电保护及综自装置

一类:

1、技术图纸、资料齐全。包括与实际相符合的装置技术、使用说明书;二次接线竣工图;装置原理接线及端子排接线图;装置现场运行维护规程;历年检验报告且结论合格。

2、装置各元件、插件、端子、压板、二次回路的名称和编号等标示正确无误。

3、经过变更的二次回路,现场必须有完整的变更记录、图纸及有关批准文件。

4、现场具备有效的装置定值整定通知单,且装置定值与通知单完全一致。

5、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接线地满足反事故要求。

6、装置直流电源的设计及接线符合反事故措施要求,每套保护有独立电源供电,其跳闸回路接入不同的跳闸线圈。

7、装置二次回路无任何缺陷、告警信号,装置整组传动功能正确无误。

8、对于微机型保护装置,还应满足下列全部条件:

ü

装置自检正常;

ü

人机对话面板显示正常、按键操作灵活;

ü

打印机打印功能正常、色带清晰;

ü

装置定置显示、打印均与定值通知单相符合;

ü

事件记录及录波功能正常;

9、对线路保护单元还应必须满足所有保护能正常投入,高频通道符合反事故措施的要求。

10、自动重合闸能正常投运。

11、各非电量保护检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12、对断路器操作单元应满足分、合闸及防跳功能符合要求;操作电源符合反错要求;保护整组传动符合要求。

二类:

1、技术图纸、资料不全或与实际不完全相符。

2、装置各元件、插件、端子、压板、二次回路的名称和编号不规范,与现场不符。

3、经过变更的二次回路,现场没有相应的变更记录及有关批准文件。

4、装置直流电源设置及接线不符合反事故要求。

5、装置二次回路存在不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缺陷、告警信号等。

6、对微机保护装置,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也应列为二类设备;

1)

人机对话面板显示不正常;

2)

打印机打印功能不正常、色带模糊不清;

3)

事件记录及录波功能不正常。

7、各非电量设备超出使用有效期而未检验。

8、断路器多组线圈由同一电源供电的。

三类

1、静态型及微机保护装置运行超过10年。

2、装置各元件、插件、端子、压板、二次回路的名称和编号有错误,与现场不符。

3、装置自投运以来发生过3次及以上由于同一内部原因(如元器件质量问题)而导致的不正确动作(拒动或误动)。

4、现场定值通知单无效。

5、装置定值整定范围不能满足系统运行需要,按照定值通知单所列定值无法整定。

6、由于系统运行方式发生改变,原配置不能满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要求。

7、装置元器件损坏、插件损坏,原厂家已不生产该类产品,装置被迫推出运行。

第14条 指示仪表及二次回路

一类:

1.仪表等级符合规程规定,与互感器的配比合理,指示准确,试验周期符合规定;

2.仪表安装端正、牢固清洁,封闭良好、标志齐全;

3.配线工艺好,电缆、各端子编号齐全,导线规程符合规程要求;

4.各元件、部件的螺丝紧而可靠。闲置元件、导线不带电;

5.各种元件和二次回路绝缘符合规程规定;

6.试验记录、技术资料齐全。

二类

1.仪表准确度稍差,但误差值明确; 2.仪表安装端正、牢固、清洁,但标志不全;

3.配线规格符合规定,端子编号基本齐全,配线工艺稍差;

4.各元件、部件的检查、试验超期不超过一年者;

5.技术资料基本齐全。

三类:

1.仪表安装不正,影响指示或计量;

2.指示仪表失灵或指示误差大于规程规定;

3.二次回路绝缘电阻低于1兆欧。

第15条 站用电设备

一类:

1.站用变容量、低压总开关容量、进线电缆截面满足运行最大负荷要求;

2.设备绝缘合格、无渗漏油、无脱漆、无锈蚀、油位正常,标志齐全;

3.接地牢固,基础无下沉,设备外壳必须两点接地;

4.站用电系统各级保险逐级相应配合,熔丝管上标明容量,操作灵活;

5.站用变三相负荷平衡;

6.装有两台站用变的,符合并列条件,并自动切换;

7.检修电源及生活用电回路应装设合格的漏电保安器;

8.站用变系统的保护、信号装置动作灵敏可靠,表计指示正确,符合试验周期。

二类:

达不到一类设备,不具备三类设备缺陷的定位二类设备

三类:

达不到二类设备标准,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站用变容量不满足运行要求;

2.设备绝缘较差,或有渗、漏油现象;

3.备自投装置不可靠,故障时可能影响系统安全运行;

4.低压总开关容量、电缆截面不满足要求,过负荷;

5.基础下沉、倾斜。

注:站用电变压器定级条件可参照主变部分。

第16条 土建设施

一类:

1.配电室、控制室门窗完整,房顶无漏雨、渗水现象,配电室及控制室无钻进小动物的孔洞;

2.电缆沟无倾斜、裂纹,沟底平整,沟盖完整齐全,过道处有防止电缆沟及沟盖压坏的措施;

3.电缆沟内有排水措施,沟内不积水;

4.电缆沟防火墙完好;

5.室内外场地整齐、清洁、无积水、上下水道畅通,道路畅通。

6.室内外固定遮栏完整,标志齐全;

7.站区围墙完整,大门完好。

二类:

1.房顶有轻微渗水痕迹,墙壁有脱皮现象。

2.电缆沟盖板不全。

三类:

1.构架强度不能满足要求;

2.基础下沉、倾斜; 3.控制室、高压室严重漏雨,影响安全;

4.电缆沟坍塌积水;

5.无消防器材。

第17条 通讯设备

一类:

1、设备安装符合规、电缆敷设符合规程规定;

2、设备性能符合专业规程或厂家规定,语音、远动、以太网、视频等各种数据传输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3、设备按期测试、调整,测试周期及数据符合有关规程或厂家要求;

4、电源可靠,在失去站用电时能按规程要求不间断供电保障通信畅通;

5、防雷、接地符合规程要求;

6、设备外观整洁,无脱漆、锈蚀;

7、各种图纸资料齐全。

二类:

1、设备性能下降,但仍能满足所有业务需要;

2、设备未按期测试,但不超过二个周期;

3、后备电源容量不足,在失去外部电源时不间断供电维持时间不能达到规程要求,但不低于70%;

4、设备外壳有脱漆、锈蚀现象;

5、图纸资料不齐全。

三类:

1、设备性能达不到要求,造成业务中断或重要业务达不到规程要求者;

2、无后备电源者;

3、接地不符合要求者;

4、无图纸资料者。

附录3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及事故处理细则管理制度

1.总则

1.1

根据国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等,结合我省农网变电运行管理现状,制订本制度。

1.2

本制度规定了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及事故处理细则的管理和内容要求,其目的是为了规范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及事故处理细则的编写、审核、批准程序,规范变电运行管理工作。

1.3

本制度适用于我省县(市)局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及事故处理细则的编审与管理工作。各单位可参照本附录,结合本单位实际,进一步明确县(市)局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及事故处理细则的编审制度及具体管理要求。

2.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管理

2.1

县(市)局负责运行管理的35KV及以上变电站均应编写《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

2.2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编写,应作为变电站投运前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必须在投运前完成规程的编写,并履行有关审核、批准手续。

2.3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总体上由县(市)局变电运行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相关运行人员编写,继电保护及综合自动化部分有关专业班组应进行协助编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完成,站长及技术负责人校核后报送上级部门审核、批准。2.4

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县(市)局变电运行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相关运行人员进行现场运行规程的修订、完善工作,并报送上级部门审核、批准。

2.4.1

变电站内一、二次设备发生较大变动时;

2.4.2

系统接线发生较大变动后;

2.4.3

上级颁发新的规程和反事故技术措施时;

2.4.4

其它必要的情况。

2.5

县(市)局变电运行管理部门每年应对现场规程进行一次复查、修订,不需修订的,应出具经复查人、批准人签名的“可以继续执行”的书面文件;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应每3~5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修订、审定并印发。

2.6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应结合现场设备实际,突出各个变电站的具体情况,不得与上级有关规程、制度相冲突。

2.7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应根据相关规程、制度、反事故措施、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整定书、一二次设备说明书及技术图纸等进行。

2.8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2.8.1

一次设备现场运行规程

2.8.1.1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2.8.1.2正常情况下的巡视检查及维护项目;

2.8.1.3正常运行操作注意事项;

2.8.1.4异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分析、检查、处理;

2.8.1.5投运前和检修后的验收项目。

2.8.2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现场运行规程的编写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2.8.2.1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情况;

2.8.2.2保护的电流、电压取向及保护范围;

2.8.2.3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原理及结果;

2.8.2.4正常运行方式下有关保护及自动装置压板的位置

2.8.2.5正常倒闸操作及运行方式倒换时,有关保护及自动装置压板的投、退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8.2.6保护、自动装置的组成部分及巡视检查、维护注意事项等;

2.8.2.7异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分析、检查和处理;

2.8.2.8投运前和校验后的验收项目;

2.8.2.9对微机保护还要求有故障及异常信息的对照说明、分析故障打印报告的方法。

2.8.3

综合自动化及监控系统现场运行规程的编写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2.8.3.1系统构成、网络连接及主要功能介绍;

2.8.3.2测控装置作用及接用的回路;

2.8.3.3后台机功能介绍;

2.8.3.4自动化及监控系统运行操作注意事项及异常处理方法。

2.8.4

直流、站用电系统现场运行规程的编写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8.4.1系统接线图及正常运行方式;

2.8.4.2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2.8.4.3正常巡视检查、维护项目;

2.8.4.4运行操作注意事项;

2.8.4.5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

2.8.4.6倒闸操作及事故处理:

2.8.4.7本站设备调度权限的划分;

2.8.4.8正常、异常运行方式及注意事项; 2.8.4.9各种类型倒闸操作步骤及特殊注意事项;

2.8.4.10各种异常及事故情况下的故障象征、具体检查处理方法及步骤、注意事项等。

l

故障象征(音响、灯光、保护信号、仪表指示及综合自动化后台所报信号等)。

l

检查范围、处理步骤等必须符合站内一、二次设备实际情况,符合有关图纸以及检修、继保校验人员填写的注意事项等有关要求。

3.变电站典型操作票管理

3.1

县(市)局负责运行管理的变电站、开关站均应在投运前编写《典型操作票》,作为正常倒闸操作的指导和参考依据。

3.2

典型操作票的编写应作为变电站投运前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必须在投运前完成编写,并履行有关审核、批准手续。

3.3

变电站典型操作票的编制、审批程序

3.3.1

变电站(集控站、操作队)站长或技术负责人提出典型操作票应包括的操作任务,报变电运行管理部门有关专责审定。

3.3.2

变电站(集控站、操作队)站长或技术负责人根据经过审定的操作任务,指定有关运行人员(正值及以上)进行编写,完成后组织全体运行人员进行讨论、修订。

3.3.3

报送变电运行管理部门和调度部门审核、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3.3.4

经审核、批准后的典型操作票应一式二份,其中一份送存调度部门。另一份站内留存。

3.4

变电站典型操作票的内容应包括本站各个电压等级、所有类型的操作任务。同一变电站中相同性质的回路、相同类型的操作,若其设备配置、操作步骤完全相同时可以相互套用,否则必须分别编写典型操作票,不能相互套用。旁路带各线路(包括带主变回路)的典型操作票必须分别编写。具体应由县(市)局变电运行管理部门提出详细要求。

3.5

变电站典型操作票编写要求

3.5.1典型操作票的操作步骤、填写内容、格式必须符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两票填写规定”等的要求。

3.5.2编写典型操作票时应具有以下内容:

3.5.2.1结合站内一、二次设备实际情况;

3.5.2.2变电运行规程、调度规程、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等的注意事项;

3.5.2.3有关设备一、二次图纸;

3.5.2.4检修、继保校验人员填写的注意事项等要求进行。

3.5.3典型操作票必须使用“调度术语”和“设备双重编号”(设备名称和编号)。

3.6

在下列情况下,变电站站长或技术负责人应及时组织对典型操作票进行修订、补充或完善,并经审核、批准后执行,原典型操作票作废。

3.6.1

现场一、二次设备情况有变更,影响操作方法和具体步骤时。

3.6.2

系统接线方式有变动时。

3.7

县(市)局变电运行管理部门每年应组织对变电站典型操作票进行一次全面审查、修订,不需修订的,应经复查人审核、批准人签名同意“可以继续执行”。

附录4变电运行记录参考格式

变 电 站 运 行 值 班 记 录

天气:

安全天数:

豫变运1号

值班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至 年 月 日 时 分

值班长:

正值班

副值班

当班操作情况

发令时间

发令人

受令人

命令内容

操作票号

操作时间

当班运行维护工作内容

变电站

交班时使用的工作票:

交班时保留的安全措施:

交班时运行方式:

交班班长:

接班班长:

交班时间:

巡视检查记录

豫变运2号

站 名

巡检时间

巡检性质

巡检人

工作票登记记录

巡检内容及发现问题 巡检结论

豫变运3号

工作票编号

工 作负责人

收到人

工 作许可人

收到时间

工作地点与工作内容

许可工作时间

工作结束时间

验收人

状态

设备缺陷记录

豫变运4号

序号

发现时间

发现人

向何人汇 报

汇报时间

缺 陷 内 容

消除时间

消 除负责人

消除情况

验收人

备注:缺陷类别栏填写一类(危急)缺陷、二类(严重)缺陷或三类(一般)缺陷。

接地线装拆记录

豫变运5号

序号

装设时间

装设地线编号和地点(接地刀闸编号)

装设人

拆除时间缺陷类

除人

一次设备检修及试验记录

时间

设备名称和编号

工作内容及结论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仪表检验、调整记录

工作性质

豫变运6号工作负责人

验收人

豫变运7号

时间

设备名称和编号

工作内容、结论及交待事项

工作性质

工作负责人

验收人

断路器事故跳闸记录

断路器名称及运行编号

允许跳闸次数:

豫变运8号

上年累计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

断路器动作情况

事故跳闸累计次数

****年**月**日

避雷器动作检查记录

设备编号:

安装地点:

豫变运9号

日期

泄漏电流(mA)

记录指数及累计动作次数

动作原因及判断分析

记录人

A相

B相

C相

A相

累计

B相

累计

C相

累计

蓄电池定期测量记录

豫变运10号

测量时间

****年**月**日

测量人

室温℃

运行状态

电池组容量AH

电池组电压V

母线电压V

充电电流A

瓶号

电压

检查液面

瓶号

电压

检查液面

瓶号

电压

检查液面

瓶号

电压

检查液面

瓶号

电压

检查液面

瓶号

电压

检查液面

2100

3101

4102

5103

安全活动及运行分析记录

安全活动()运行分析()

主 持 人

参加人员

结束时间

内 容:

发现问题:

采取措施:

审阅及改进意见:

事故预想及反事故演习记录

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

主题:

主持人

参加人:

结束时间

运行方式及运行条件:

演习地点:

演习监护人:

演习操作人:

事故特征:

处理过程:

发现问题:

采取措施:

评价及改进意见:

技术考问记录

日 期

年 月

命题人

题 目:

豫变运11号

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时 分

签 字:

豫变运12号 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签 字:

豫变运13号

解答人

解 答:

正 确 答 案:

评 语:

签名:

会议及学习记录

主题

日 期:

年 月 日

主持人

参加人

记录人:

内容:

设备测温记录

序号

日期

被测设备编号及位置 度℃

测量人

允许最高温度℃

A相

B相

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记录

时间

性质

记录人

概述

原因及责任 分 析

环境温度℃ C相

豫变运14号

豫变运15号 负荷电流A

测量温

豫变运16号

对策

附录 5 变电站记录填写说明

提倡实现无纸化办公,各种记录填写原则按以下规定执行。

1变电站运行值班记录

1.1 本记录由当值人员填写。应填写年、月、日。

1.2 凡操作的内容记入“当班操作情况”栏目。如:执行调度命令、工作票和操

作票的情况等。

1.3 “当班运行维护工作内容”栏目应记录以下内容: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仪表等异常运行情况;事故处理经过,设备异常现象和发现的缺陷;调度和上级有关运行的通知;例行工作完成情况、检修、试验、传动结果的主要内容,以及与运行有关的其它事宜。

1.4交接班应如实记录“交班使用的工作票”“交班时保留的安全措施”“交班时的运行方式”及最后一栏目的内容。

1.5该记录长期保存。

2巡视检查记录

2.1

该记录由巡视人填写。

2.2

记录当值期间所从事的巡视工作、发现的缺陷等问题。

2.3

该记录由巡视人现场填写,按值移交。

2.4

该记录保存一年。

3工作票登记记录

3.1“工作地点与工作内容”左侧栏目由当班收到工作票人填写,以后各栏目由相关当值人员填写。

3.2“工作票编号”栏,填写工作票的编号,变电站第一种、第二种及电缆和带电作业工作票应分别编号,一个变电站的各类工作票不应重号。

3.3工作票编号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变电站简称,第二部分为月份,第三部分为当月序号,第四部分为工作票种类代号。变电站第一种工作票代号为 Ⅰ、第二种代号为 Ⅱ,电缆第一种工作票代号为 Ⅲ、第二种代号为Ⅳ,带电作业工作票代号为Ⅴ。

例:城20050201Ⅲ,即城后变电站2005年2月第一份第一种电缆工作票。

3.4有关填写时间的栏目均应写明年、月、日、时、分。

3.5状态栏填写工作票的使用状态,如:未使用、使用中、已结束、作废等。

3.6该记录连同履行的工作票保存期均为一年。设备缺陷记录

4.1该记录由发现缺陷人、缺陷消除人分别填写。安全员或站长每月至少应检查一次缺陷消除情况,缺陷处理后在消除情况栏中注明“已消除”,确实是自然消失的缺陷,应注明“自然消失”。

4.2有关填写日期的栏目,还应写明时、分。

4.3“发现人”、“消除负责人”、“验收人” 应由本人填写和签名。

4.4“缺陷类别”栏,填写设备缺陷的类别。即:危急、严重、一般。

4.5该记录应长期保存。接地线装拆记录

5.1当装拆接地线、操作接地刀闸、装拆绝缘隔板(罩)时均应填写此记录。

5.2 关于时间栏,应填入年、月、日、时、分。

5.3此记录由装设人、拆除人填写,填写时监护人在前,操作人在后。

5.3该记录随工作票和操作票保存一年。一次设备检修及试验记录

6.1本记录由修试负责人填写,当值运行人员验收合格后签名,本站运行人员要及时查看,以便掌握设备修试工作情况。

6.2修试人员到站内工作后应如实填写此记录,并要有明确的结论,工作负责人必须作出“合格”“不合格”意见和是否能投入运行的结论。

6.3“工作内容及结论”栏内,填写修试部分名称及修试内容,不准使用检修、处理缺陷等含糊不清的字样,应用“大修”、“处理渗油”“小修预试”“中间检查”“更换XX配件”等字样,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调整试验的关键数据等,事后出具相关报告。

6.4工作性质栏,填写大修、小修预试、处理渗油等。

6.5本记录长期保存。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仪表检验、调整记录

7.1继电保护及相关专业人员填写,当值运行人员验收合格后签名,本站运行人

员要及时查看,以便掌握设备检验及调整情况。

7.2专业人员到站内工作后应如实填写此记录,并要有明确的结论,工作负责人必须作出“合格”“不合格”意见和是否能投入运行的结论。填入“结论及交待事项”栏目。

7.3 工作内容及结论栏填写装置、回路等项目工作的简要内容,定值及改变情况,校验中发现异常及处理情况等,装置的使用、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7.4 工作性质栏可填写定检、调整、校验等.8 断路器事故跳闸记录

8.1 当值人员填写并签名。

8.2 按断路器名称分页填写,记录故障跳闸的次数、(220kV及以上开关应分相统计)保护及重合闸动作情况,外观检查情况。

8.3 断路器经过解体检修,故障跳闸的累计次数从该次检修后重新统计,并用红笔在检修前记录的下方划红线,注销以前的跳闸次数。

8.4重合闸动作不成功统计为两次。

8.5上年累计次数指断路器检修后截至上年底累计事故跳闸次数。避雷器动作检查记录

9.1 由当值设备巡视检查人员填写。

9.2 按电压等级及运行编号分相进行记录,每次核对放电记录器动作后,在底码栏内记录放电记数器所指示的实际数字,次数栏填写此次检查与上次检查的差额数字。

9.3 每月定期核对一次,雷雨季节在每次雷雨过后应增加核对一次,并在日期栏内填写检查日期。

9.4发现泄漏电流于上次相比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督促检查处理。蓄电池定期测量记录

10.1 由当值人员填写并签名。

10.2 每周定期抽测代表电池,每月定期进行一次整组测量。电池组电压在浮充电流停止时测得。

10.3 充放电测试次数,按本单位规定执行。安全活动及运行分析记录

11.1本记录可记录“安全活动”和“运行分析”两部分内容,由安全员或主持运行分析的人员填写。主要记录活动主题、发言内容以及结合本站实际,举一反三,吸取事故教训等内容;总结一周的安全生产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11.2 检查人对运行人员提出的措施及建议提出意见并签名。事故预想及反事故演习记录

12.1 本记录可记录“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两部分内容,由参加人员填写。

12.2 主持人先填好题目、运行方式、日期及天气情况。演习题目中应写明事故现象(包括音响、表计、信号指示,继电保护动作和设备异常拉合位置),预想题目中可不记录上述内容。

12.3 “处理过程”栏中记录实际演习或预想过程中,演习(预想)人的判断结果和实际处理情况。12.4 由主持人填写评价及改进意见,并指出差距、努力方向和今后所应采取的措施。

12.5 本记录保存一年。技术考问记录

13.1该记录每人每月不少于二次。

13.2命题人可以是值班长或站长,并指定人员解答;也可以互相命题、互相解答;也可甲班命题,乙班解答。

13.3 “讲解”栏,由解答人填写,一般先口答,再整理成文字填入该栏,也可以直接填入该栏内。

13.4“评语”栏,由命题人、站长或正值填写,并签名,评语可写“优”、“良”、“及格”、“不及格”,对于错误较多的可指出努力方向。

14会议及学习记录

14.1要求全体人员参加。由指定人员填写,主要记录会议主题、发言内容,应对上级有关通知、精神、文件、站内事务、民主管理等进行学习讨论,举一反三,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设备测温记录

15.1 每次测温后由测温人及时填写。

15.2 测温过程中,如出现以下情况视为异常现象均应记入测温记录。

(1)被测设备的温度超过规程规定的温度值的。

(2)设备同一部位三相之间温差大于10℃时。

(3)负荷较小,但温度偏高时。

(4)10kV小车柜体某部位明显高于其它部位的。

(5)设备的红外成像图有明显异常状况的。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记录

16.1记录发生在本站范围有关的事故、障碍及异常情况。

16.2该记录应分事故、障碍及异常两部分填写。事故的划分标准按《国家电力公司农电事故调查于统计规定》执行;

16.3“性质”一栏,按照事故的严重程度可划分为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考核事故、非考核事故、障碍、异常6类。

16.4 “时间”栏,指事故、障碍及异常从发生到结束的时间。

16.5“原因及责任分析”栏,属事故或障碍的,一般待上级组织分析得出结论后再填写;属异常的,当班人员应分析原因后再填写,若当班分析不清,应组织运行分析,全站分析直至找到原因再填写。事故责任还应写明责任分类,过失人的姓名和职务(职称)。

16.6该记录由值班负责人填写,应长期保存。

16.7当变电站发生“事故”时,值班工应将其发生的时间、事故象征、仪表指示、信号变化、设备检查情况、继电器动作和天气情况,恢复信号及处理过程,详细记录在此记录内。“事故”处理结束,将“事故”处理过程、处理结果、简要摘录在此记录内,其具体填写方法如下:

示例1:当变电站发生单相接地时。

×时×分警铃响,“10KVⅠⅡ段(东西)母线×相接地”“信号未复归”光字牌亮,三相对地电压指示数,接地继电器掉牌,站内设备无(有)异常等。

×板×线×相接地已处理,×时×分送电正常。

示例2:当变电站发生×板过流(速断)跳闸时。

×时×分喇叭响,“110KV配电装置×段” “信号未复归” 光字牌亮,闪光继电器闪光,×板开关绿灯闪光,过流(速断)信号继电器掉牌,电流表指示为„0‟,设备检查情况等。

×时×分开关,线路检修后送电正常。高频保护信号测试记录 17.1

有高频保护的变电站应建立高频保护信号测试记录;

17.2

高频保护记录的建立要与实际运行设备相一致;

17.3

记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单发及双发情况下的高频电流、高频电压,线路负荷情况。负荷记录

18.1

各单位未具备远动功能的变电站应建立本站的负荷记录;

18.2

各单位应统一规定每月全抄典型日全天负荷日期,并保持相对固定;

18.3

非全抄日典型时间点要统一,并保持相对固定。

18.4

负荷记录中可以包含本单位规定的相关电量方面的内容;

18.5

探析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措施 篇7

一、变电运行的工作方式

变电运行的主要工作, 就是对变电站当中的电力设备与电力系统进行维护。其工作的特点就是, 需要维护的电力设备比较多, 日常维护出现疏忽的几率较大;工作方式较为枯燥, 日常工作没有什么新意, 工作当中反复的去干一件事, 容易让工作人员的思想产生偏移;人员的工作地点比较分散, 不便于管理制度的实行。一旦在工作当中出现重大的电力事故, 轻则让电力企业在经济上受到损失, 重则可能会威胁到整个电网运行, 甚至是伤害到工作人员生命安全, 让电力企业在当地的形象轰然倒塌。变电站当中的每一位值班人员都是电网稳定、安全、经济运行的保障。伴随着科技的进步, 变电站当中运用了很多高科技设备, 工作人员应该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新设备的工作原理, 在一定的培训过后可以熟练的操作新设备或系统, 从而实现变电站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运行。

无人值守变电站是变电站当中一种新型管理模式, 提高变电站设备与系统的智能性和可靠性是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前提, 借助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 变电站当中的所有系统与设备的工作, 都是由远方的工作人员来监控与管理的。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熟发展, 无人值守的变电站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趋势。但是要在无人看守当中实现安全运行, 是电力领域激烈探讨的问题。

二、变电运行的管理

(一) 确定管理工作的各个职责。

借用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管理模式, 将变电运行的值班人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的人员主要是有运行监视、抄表记录以及操作短路器等工作;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的人员主要对电力设备进行巡视、维护、隔离、以及安全事故的处理。

(二) 构建高效的运行管理制度

1工作岗位责任制。变电站当中有很多的岗位, 这些岗位都起到不同的作用, 对变电站来说任何的岗位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 在岗位之上的工作人员应该牢记自己的工作责任, 确定岗位责任的制度。

2电力设备专责制。变电站当中的一、二次电力设备, 需要有人专门的管理, 对电力设备在工作当中的数据要仔细记录, 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可以进行数据之间的对比。

3运行值班制度与交接班制度。值班人员应该在变电张当中实施两班制或者三班制, 严禁工作人员联系上班。在交接班的过程当中, 应该严格按照电力企业制度的交接班来进行, 对上班时的各项工具、手续、文件都要交接给下一班的工作人员。

(三) 增强变电运行维护技术的管理。

这里所指的维护技术管理, 就是保证变电运行工作稳定的进行以及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国家出台的变电运行制度是经过多年研究所总结出来的, 变电站当中的工作人员应该认真的实行。

在实行变电运行制度的同时, 还应该做好变电站当中各项数据的记录, 加大变电资料的收集。但在工作当中发现问题时, 应该及时的进行处理, 对那些已经长时间使用的设备, 要向企业当中的设备管理部门申请进行更换, 从而保证电网高效经济的运行。

三、变电运行的安全措施

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是由很多重要环节所组成的, 即:发电厂、输电、变电、配电、用户。变电站是发电厂与用户之间的重要环节, 有着降解高压电与分别配民用电力的能力, 这个环节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传输系统, 并且与人们日常用电也有在紧密的关系。以下几点是变电安全运行的保障:

(一) 安全的管理措施。

工作安全是电力企业最为看重的。变电站当中的所有工作从安全一词出发的。应该在变电站当中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 同时还应该确立安全责任制, 电力企业应该加大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 严格禁止电力工作当中的危险操作。

(二) 对电力人员专业基础进行管理。

在每个月开始之前, 电力企业应该制定变电站在这个月的工作计划, 并且让变电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 不仅如此, 电力企业还应该组织人员对变电站所完成任务的质量进行检查, 在检查当中找到其中的问题, 让变电站在以后的工作当中能够及时的改善。

(三) 电力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变电站中工作人员素质与技能的高低直接与自身的工作效率所挂钩, 并且简介的还影响到了变电站的整体工作效率, 因此, 电力企业应该重点关注变电站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与电力技能。相比环境与设备, 工作人员是变电站当中最难掌握的因素, 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是防止电力事故发生的基础工作, 同时也是变电站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任务。

(四) 在工作当中加入政治思想工作与民主管理。

电力企业的领导应该看到员工政治思想的水平, 坚持向员工灌输爱国、敬业、全力等积极的思想, 让员工意识到自己才是企业的主人, 并且让员工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定时定点的开展政治思维培训活动, 使变电站员工看到目前的电力形势, 对国家最新的规章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培训活动应该不拘泥于形式, 应该从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 了解和解决员工的思想与难题。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在一起, 进行问题的探讨, 从而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扑出一条宽阔的大道。

(五) 文明生产。

应该把变电站中分为多个区域, 这些区域的清洁分配给每个工作人员, 让整个变电站当中显得整洁卫生, 从而为打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仅可以很好的激励工作人员, 还可以降低变电站内部故障的发生率。

结语

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对电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变电运行是整个电力系统当中的重要环节, 因此, 变电站当中各项技术需要不断的更新, 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居民用电与商业用电的需求。

摘要:变电站是电力企业的基础设施, 其中变电的运行是整个电网运转的支架, 只有对变电运行采取有效的管理, 才能够让电网运行有可靠的保障。本文主要阐述了变电站中变电运行的管理方式与管理制度, 对变电运行的具体要求进行探讨。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管理,相关措施

参考文献

[1]邬永强.浅议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变电运行管理探讨 篇8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探讨

电气运行是指电力系统在发电、供电、配电、用电过程中,运行值班人员对发供电设备进行监视、控制、调节和操作,使发供电设备正常运行;同时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在故障情况下处理事故,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变电运行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经济运行。

1.变电运行的主要模式

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其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人员较为分散难于集中管理。一旦发生变电事故,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的安全,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的稳定。每个值班员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的直接执行者。随着电网技术的发展,变电站应用了大量的新设备及装置,运行人员急需了解它们的内部结构、原理、操作和检修方法等深层次的知识,以满足运行高标准要求。因此,加强变电运行管理,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水平是很有必要的。无人值班变电所是变电所一种先进的运行管理模式,以提高变电所设备可靠性和基础自动化为前提,借助微机远动技术,由远方值班员取代变电所现场值班员,实施对变电所设备运行的有效控制和管理。目前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无人值班变电所已成为趋势。但要真正做到安全运行,无人值班管理已成为关键问题。正确理解“无人值班变电所”,无人值班变电所是一种先进的运行管理模式。并不是不需要任何技术措施的无人管理,相反而是更需要充实训练有素的高素质人员,利用先进的设备,互相协调共同搞好管理工作,以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

2.变电运行管理

明确运行管理的职责分工根据已运行的无人值班变电所的运行管理方式,原变电值班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运行监视、抄表记录和断路器操作,由调度运行值班员通过远动自动化实施;一部分为设备巡视、运行维护、隔离开关操作、安全措施和事故处理,由新成立的操作队到现场实施。

2.1建立规范的变电运行的管理制度

变电站电气运行管理制度主要有:工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设备定期试验与轮换制度(两票三制)、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和运行分析制度等。

2.1.1工作票制度。确保现场检修工作的人身和设备安全,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时,均应填写工作票。

2.1.2操作票制度。保证运行操作的准确可靠,防止误操作,运行操作前必须认真填写操作票,操作人必须根据操作票所填写的操作项目及顺序进行操作。

2.1.3运行交接班制度。保证安全经济运行,各岗位应认真做好每日工作的正常交接。(1)值班人员应按照现场交接班制度的规定进行交接,以控制室钟表为准,正点交接完毕。接班人员应提前20分钟进入控制室。未办完交接手续之前,不得擅离职守。交接班前、后30分钟内,一般不进行重大操作。在处理事故或倒闸操作时,不得进行交接班;交接班时发生事故,应停止交接班,由交班人员处理,接班人员在交班值长指挥下协助工作;(2)交班值长按交接班内容向接班人员交待情况,接班人员在交班人员陪同下进行重点检查,交班值长或指定人员负责监盘。实现微机管理的变电站,在交接班时,应当面打印出当班的值班记录。值班记录的签名栏,应由交接班人员亲自签名,不得打印;(3)接班人员将检查结果互相汇报,认为可以接班时,方可签名接班;(4)接班后,根据天气、运行方式、工作情况、设备情况等,安排本班工作,做好事故预想。

2.1.4巡回检查制度。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及隐患,运行值班员应按规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对电气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对各种值班方式下的巡视时间、次数、内容,各单位应做出明确规定;值班人员应按规定认真巡视检查设备,提高巡视质量,及时发现异常和缺陷,及时汇报调度和上级,杜绝事故发生。变电站的设备巡视检查,一般分为正常巡视(含交接班巡视)、全面巡视、熄灯巡视和特殊巡视;正常巡视的内容,按本单位《变电运行规程》规定执行;每周應进行全面巡视一次,内容主要是对设备全面的外部检查,对缺陷有无发展做出鉴定,检查设备的薄弱环节,检查防火、防小动物、防误闭锁等有无漏洞,检查接地网及引线是否完好;每周应进行熄灯巡视一次,内容是检查设备有无电晕、放电、接头有无过热现象;遇有以下情况,应进行特殊巡视,恶劣天气(如:大风前后、雷雨后、冰雪、冰雹、雾天、高温等);设备新投入运行后;设备变动(如:设备经过检修、改造或长期停运重新投入系统运行)后;异常情况(如:过负荷或负荷剧增、超温、设备发热、系统冲击、跳闸、有接地故障情况等)、设备缺陷近期有发展时、法定节假日、上级通知有重要供电任务时,应加强巡视。必要时,应派专人监视。

2.2倒闸操作

2.2.1倒闸操作的基本要求(1)操作中不得造成事故;(2)尽量不影响或少影响对用户的供电;(3)尽量不影响或少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4)万一发生事故,影响的范围应尽量小。

电气值班人员(包括调度员或变电所值班人员)在倒闸操作中,应严格遵循上述要求,正确地实现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或运行方式的转变,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经济地连续运行。

2.2.2倒闸操作的注意事项。(1)同有关方面的联系。电力系统是一个整体,局部改变必然要影响整个电厂(变电所)或系统。因而任何倒闸操作必须按照领导人员(系统值班调度员、发电厂执长等)命令或得到同意后才能进行。属调度管辖电气设备,由调度发令给值班执长,由值长进一步布置操作;不属于调度管辖设备,由现场领导人(值长、班长)发令给值班人员操作;(2)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在紧急情况下,如火灾、人身设备回事故、自然灾害等,或者情况紧急而又与上级失去通信联系时,值班人员可以不经上级批准,先行操作,事后向上级汇报经过情况;(3)一切倒闸操作不得在交接班时进行,因为此时最易出现问题。倒闸操作最好在最小负荷时进行,除非在急需和事故情况下,不宜在最大负荷时进行,因为此时如出现事故对电网及用户的影响最大;(4)操作负责人必须是当值人员,在特殊情况下,可由非当值人员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在当值值长领导下担任。

3.总结

变电安全稳定的运行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是正常生产的重要环节,在变电运行管理上如果没有扎实变电管理水平,供电运行的正常运行及发展就要受到影响,没有可靠的安全保证,所以说,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变电运行是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机构,每位变电运行的工作人员都是电网安全运行的执行者者,同时也是电网的稳定、经济运行的保护着。

参考文献

[1]李浩彬.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方法[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06)

上一篇:遵纪守规心得体会下一篇:医院院外行风监督员座谈会满意度评价调查汇总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