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运行风险分析

2024-05-25

变电站运行风险分析(共11篇)

变电站运行风险分析 篇1

1 情况概述

220kV城前岭变电站投运于1987年, 该站地处湖南省郴州市区南部的城前岭开发区, 担负着武广高铁郴韶段电气化铁路、城前岭开发区、郴州城区80%的供电任务。随着郴州社会经济的发展, 郴州城区用电负荷快速增长, 城前岭变电站2台主变已满载或过载运行。城前岭变电站110kV系统与220kV蓉城、塘溪、福冲变电站有着电气连接, 具有外围转接负荷的功能。由于相邻的220kV塘溪变长时间满载运行, 且郴电国际110kV网络有3处以“十字交叉”特殊方式与郴州电业局网络并网, 因此, 郴州城区电网潮流转移能力低, 电网安全运行风险大, 客户供电可靠性差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220kV城前岭变电站所处位置重要, 安全供电压力巨大, 一有闪失, 后果不堪设想。

2 城前岭主变安全运行风险分析

2.1 郴州城区主变容量分布分析

目前, 郴州城区由城前岭 (120+180MVA) 、塘溪 (2×120MVA) 2座220kV变电站供电, 共计变电容量540MVA。220kV城前岭、塘溪主变下网最高负荷达479MW, 其中城前岭下网负荷约274MW, 塘溪下网负荷约205MW, 城前岭、塘溪4台主变均处于重载或过载运行状态, 详见表1。任一主变检修或故障时已经无法满足郴州城区正常供电要求, 都将给城区供电带来严重影响。尤为严重的是, 当城前岭2号主变 (180MVA) 在高峰负荷发生事故跳闸, 城前岭1号主变 (120MVA) 将过载2.6倍之多。若措施不到位, 处理不迅速, 人员稍有疏忽, 其损失难以预料。

2.2 特殊并网方式影响分析

2008年冰灾以来, 郴电国际110kV网络与郴州电业局电网先后形成了两南线与城黄线、两园线与城箕Ⅰ线、南石线与城溪线等3处临时搭接的“十字交叉”的并网方式, 其网内形成了互联。目前, 郴电国际110kV 3处“十字交叉”非正式并网线路的交换功率已达极限值。

(1) 由于郴电国际特殊并网方式的存在, 并网线路任何环节出现问题, 将波及整个地方电网, 进而引发郴州城区大面积停电。这已有实例证明, 如2011年5月19日地方电网耒阳煤矸石电厂机组发生故障, 110kV城黄线稳措动作跳闸, 引发郴州城区大面积停电;2012年2月16日地方电网城区10kV电缆分支箱发生短路故障, 110kV城溪线越级跳闸, 郴电国际110kV南郊变电站全站失压, 再一次造成郴州城区大面积停电。

(2) “十字交叉”联网的存在, 使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安排十分困难, 电网事故后负荷转移能力极低, 且线路故障跳闸几率倍增 (2011年共计发生并网线路故障跳闸6条次) , 城区220kV主变频繁受到重大冲击。

(3) 由于郴电国际网内已形成互联, 当110kV城溪线 (供郴电国际约80MW负荷) 故障, 会自行盲目将其转由城前岭110kV网络供电, 势必造成110kV城黄线间隔设备、线路、城前岭2台主变严重过载, 从而引发设备损坏和大面积停电事故。

2.3 局部电网潮流分析

目前, 220kV蓉城变 (2×120MVA) , 最大下网负荷140MW, 220kV福冲变 (2×120MVA) , 最大下网负荷152MW, 而城前岭变 (120+180MVA) , 最大下网负荷约274MW。显然, 当前华新水泥厂 (13.5MW) 、宜章#1T、#2T (650MW) 分别由城前岭城珺线518、城宜线512供电不尽合理。

(1) 220kV福冲变、蓉城变、城前岭变主变下网负荷未按主变容量合理分布, 事故处理困难, 潮流转移能力差。

(2) 因城前岭主变长期满载或过载运行, 城前岭主变或110kV任一母线故障, 主设备安全运行风险大, 造成的后果严重。

3 措施及对策

3.1 加快220kV北湖变建设进程, 避免因城区主变过载而发生大面积停电风险

220kV北湖变电站工程, 是缓解郴州城区塘溪、城前岭主变供电压力, 满足郴州城区负荷发展的需要;是优化郴州城区110kV电网结构, 解决因郴电国际电网与郴州电业局电网“十字交叉”非正式并网而引发电网诸多安全隐患的需要;是避免因城区主变过载运行而诱发大面积停电事故, 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的需要。加快220kV北湖变建设进程, 已迫在眉睫。

3.2 优化郴电国际并网方式, 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尽快解除郴电国际电网与郴州电业局电网“十字交叉”临时并网方式, 优化郴州城区110kV电网结构, 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1) 解开110kV城黄线临时“T”接并网点, 郴电国际110kV两南线改由郴州电业局电网正在筹建的220k V北湖变正式并网, 以缓解城前岭主变长期满载或过载运行的安全风险。

(2) 解开110kV城箕Ⅰ线、城溪线临时“T”接并网点, 郴电国际110kV两园线、南石线分别改由城前岭、塘溪专用间隔并网, 以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城区客户供电可靠性。

3.3 加强运行维护, 确保主变安全运行。

(1) 切实落实“双设备主人制”, 扎实开展专业巡视。根据湖南省电力公司的要求, 及时制定“双设备主人制”和“双设备巡视制”, 把设备运行维护的责任落实到专人。积极开展设备专业巡视, 及时排查隐患, 确保运行设备零缺陷。

(2) 突出工作重点, 确保主变安全运行。

(3) 加强主变间隔设备的状态评价, 适时跟踪主设备运行工况, 及时诊断设备健康水平。

(4) 重点加强主变差动保护范围内设备的巡视维护力度和深度, 杜绝主变差动保护跳闸事故的发生。

(5) 加强设备红外线测温, 适时跟踪重载设备、重要间隔、重点支路、关键节点设备的运行工况, 严禁主变过载运行, 防止因设备过载而引起事故扩大。

(6) 加强事故后设备的检测, 特别是主变发生近区短路, 主变压器受到大电流冲击情况下, 必须对主变进行相关的例行试验, 避免主变“带病”运行。

(7) 加强设备防小动物的管理工作, 严防小动物造成短路事故的发生。

3.4 强化预案管理, 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调度部门要管好电网“三种方式”, 切实履行对电网安全运行的责任。针对城前岭变电站特殊运行环境, 及时修编符合电网实际情况和可操作性强的《事故处理预案》;同时针对电网薄弱环节, 不定期开展反事故演习, 努力提升各级人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3.5 实施稳措, 确保主变不发生损坏事故

郴州城区电网结构在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220kV北湖变还未投运前, 城前岭2台主变以及塘溪主变始终存在极大的安全运行风险。当城前岭任一台主变 (含塘溪变) 发生事故跳闸, 为避免运行主变严重过载而造成设备损坏引发事故扩大, 建议在城前岭变 (含塘溪变) 尽快加装联切装置。即发生跳闸时, 连切装置0秒切除城前岭变部分110kV出线, 使运行主变不出现严重过载为原则, 以确保主变安全运行。

4 结束语

从郴州电网目前城区网络结构可看出, 变电专业要实现湖南省电力公司“五防一保”的工作目标, 确保城前岭主变安全运行, 一是要加强运行维护, 强化预案管理, 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二是要合理调整电网潮流, 科学安排城前岭变电站母线方式, 降低城前岭主变安全运行风险;三是要实施稳措, 确保主变不发生损坏事故。而要根本解决城前岭主变长期满载或过载运行存在的安全运行风险, 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必须加快220kV北湖变建设进程, 尽快优化郴电国际电网并网方案, 以提高电网抗干扰和抵御事故的能力。■

变电站运行风险分析 篇2

电力施工

第一条:运行分析工作主要是对电气设备工作状态及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摸索规律,找出薄弱环节,有

针对性地制定防止事故措施。

第二条:运行分析分为综合分析、专题分析两种:

(1)综合运行分析每月一次,分析本站安全运行、经济运行、运行管理,找出影响安全、经济运行的措施。其主要方面如下:好范文版权所有

第三条:系统接线方式、保护装置的配备、设备完好率、保护、断路器正确动作率、两票合格率、设

备事故、障碍、异常、重大缺陷、试验数据、仪表指示、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设备运行可调小时、最大、最

小出力、耗能指标、电压质量、母线电量不平衡率、售电量、营销收入、线损率;培训情况、记录的填写、资料的管理、文明生产等。

(2)专题运行分析,不定期进行。针对上述某部题,进行专门深入的分析。

(3)应按规定向上级机关呈报运行分析、可靠性管理报表。好范文版权所有

变电站运行风险分析 篇3

关键词:电网 输变电 项目管理 风险因素 电力输变电项目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112-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量越来越大,民生保障性工程也越来越被国家所重视。对电力如此大规模的需要加速了对输变电项目的投资力度,为电网事业新增了多种类的设备,同时也对输变电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在对输变电项目的投资中存在投资回收期长、对项目收益的影响因素多、项目决策难度大等特点,使得在输变电工程的运行初期具有一定的投资风险。在输变电项目的运行过程中,同样会受到操作因素的影响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形成一定的风险,下面就输变电在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作以简单分析。

1 输变电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决策阶段的风险因素分析

在电网输变电项目的运行中,决策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需要考虑各个阶段的风险因素,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决策阶段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项目管理因素,这些风险因素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1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又包括信息风险和技术参数选择风险。他需要考虑地方性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规划、电力负荷预测信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再根据电网输电项目的实际要求,参考前人的成功经验,借取类似项目的参考数据确定合理的输变电设备项目数据。保证供电方案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风险因素。

1.2 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主要是指设备制造商和施工单位在财务和融资方面构成的风险。它需要合理计算工期的市场和项目款的回收期,多一天时间多一分利息,利息风险对成本有很大的影响因素,尤其是高额贷款。在经济因素中原材料的价格问题也很重要,一般的输变电项目工程较大,所需的原材料量也很大,合理预算原材料的价格走势,并采购性价比高的原材料有利于输电项目工程的成本控制,减小经济风险。

1.3 项目管理风险

在项目的初期管理中,招投标和合同的管理同样会带来很大的风险,投标单位想要以高价做成项目,而招标单位则想要低价招标并保证工程质量,这就需要单位在招投标的过程中使用经验丰富的内行人士进行资金预算。在电网输变电项目中,会涉及很多的合同签订,比如工程合同、材料购买合同、设备租用合同。各式各类的合同文件的管理非常重要,文件、和同的丢失可能直接给单位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有些甚至是致命的损失。

决策阶段中对项目决策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对项目的决策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有利对决策方案的再度考虑,他决定着整个项目面临风险因素的大小是项目成败的关键。

2 输变电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使用阶段的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2.1 对变压器操作的风险

对变压器的操作管理需要高度的谨慎性。任何一个小小的环节发生问题都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带来严重的后果。一般情况下,操作变压器时会出现两种形式的危险:(1)切合空载变压器时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过电压的问题,过电压会导致变压器上的绝缘功能损坏,严重的损坏可能导致漏电,从而不利于变压器的继续使用。(2)变压器的空载电压不断增大。空载电压的不断增大同样会导致变压器的绝缘物受到损坏。这些情况会因为对变压器的操作不当而发生,因此,在对变压器的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应针对变压器的整个过程进行合理操作并谨慎地观察其工作内容。

2.2 对母线倒闸操作的风险

母线倒闸操作是变压器错做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母线倒闸操作需要操作者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并严格按照其标准工序,规范操作。若不对母线倒闸进行合理的操作,将会对操作人员形成严重的影响,严重的更会威胁其人身安全。对母线倒闸操作的安全风险形势:(1)带负荷拉刀闸的问题存在。带负荷拉刀闸必须是完整的、安全的。(2)有与继电保护以及自动装置切换错误导致误动情况的发生。(3)空载母线充电时电感式电压互感器和开关的断口电容造成串联谐振现象的发生。以上每一种现象的发生都可能导致母线倒闸在操作中出现严重的问题,给变电站造成巨大的损失。

2.3 直流回路操作风险

操作人员在对变电运行进行监控和操作时,对变电器的直流回路操作是很常见的。这种操作虽为普遍,但安全风险系数也是极高的,在进行此项操作时若没有选择正确的操作方式,将直接导致一些自动装置的保护程序启动,从而影响变电站的正常工作,给变电站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在对直流电路的回路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作业标准进行作业。维持变电设备的正确性、可使用性。

2.4 天气因素带来的风险

环境对变电工作的正常运行是有一定影响的,其影响因素不可忽略。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天气异常带来的变电事故已是屡见不鲜。例如:点天由于天气寒冷、空气干燥,容易导致充油设备的油面过低、导线过紧;夏天由于气候炎热、空气潮湿,容易导致充油设备右面过高,导线变松;吹大风时,容易发生引线被杂物缠绕的状况。这些情况都会给变电项目的运行带来不同程度的危险。因此,针对气候所带来的问题,应进行综合防范,对恶劣的天气因素采取不同方式的方法措施。

3 结语

项目运行中的决策风险和安全风险是对人身和财产带来巨大影响的。认识到输变电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危险,有利于做好防范工作、加强预控能力,从而减小风险、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 乌云娜,王玉敏,王维兵,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带动下电网输变电项目风险因素分析[J].项目管理技术,2009,7(2):28-33.

变电站运行风险分析 篇4

变电运行作为变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其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可以再很大程度上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 变电运行过程的危险来源于多方面的原因, 定期对电力系统进行维修、培训工作人员的技术能、保障运行环境安全, 都应该引起相关企业的重视, 确保用电安全、可靠, 电力企业只有在做好对变电运行中的危险控制采有可能长远稳定的发展。

1 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点

1.1 母线倒闸导致的风险

母线作为设备的总汇合, 操作工作量大, 要求工作人员操作前做好相关准备, 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顺序进行。母线倒闸时变电运行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通常情况下, 母线倒闸操作过程也存在较大的风险,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带负荷拉刀闸事故, 这是由于工作人员在断开线路上的负荷时采用了没有安装灭弧装置的刀闸进行操作。此外,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切换导致的误动现象也很常见, 其原因可能是厂家在继电保护装置生产过程中不重视工艺及生产质量或者设计安装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工程中存在着某种不合理情况, 也可能是因为在安装具体继电保护装置过程中, 没有遵照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另外, 空载母线充电时出现的串联谐振现象等都有可能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1]。

1.2 电力设备导致的风险

变电设备的风险是不容忽视的, 设备一旦产生风险点, 很可能会引起大范围的风险事故, 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设备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设备正常状态和良好运行上。变电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不到位就可能引起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以变压器的相关操作为例, 当进行切合空载变压器操作时可能出现过电压的现象或者当变压器中的空载电压升高时也会对变压器的绝缘效果造成损坏,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就需要工作人员小心谨慎, 平时注意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测, 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2]。

1.3 工作人员操作管理的风险

变电运行管理中的意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事故, 不遵守日常工作的规章制度、运行管理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顺序进行, 都是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中潜在的风险点, 操作人员是变电站维护的主要人员, 任何一个不规范操作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安全问题不仅是电力企业工作的基础也是发展过程中的核心, 电力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按时进行全面统一的性能检测、环境检测, 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老化程度有明确的认知, 并分析、整合问题产生的原因。

1.4 客观环境导致的风险

变电运行的突发意外中, 还有一部分非人为的外界原因。高温炎热的夏季和风雪严寒的冬季更应提起注意。夏季高温时导线会受热膨胀, 充油设备的油面也会随外界温度的提升而升高, 突发雷雨天气时可能会引起地线故障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冬季低温则会引起导线收缩, 冲油设备油面降低。不同的天气日常变化会对变电运行管理过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 需要值班人员提前做好准备, 降低因为外界环境导致的风险。

2 变电运行管理中风险的应对措施

2.1 母线倒闸过程需严谨认真

母线充电过程中应该采用母联开关向母线充电, 在没有母联开关的情况下, 首先要确认备用母线完好无损, 或者在采用刀闸充电, 另外在母线倒闸过程中为防止母联开关出现误跳闸而造成带负荷拉刀闸事故, 应该拉开母联开关的操作电源。进行母线操作时还应注意对母差保护的影响, 除特殊情况以外, 母线操作过程中母差保护需要投入使用。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谨记电压差的问题, 因为距离母线断路器越近, 电压越小, 如果忽略电压问题, 很可能在母线开关的触头上冒出小火花, 这样就很容易烧伤母线隔离开关的触头和工作面[3]。

2.2 加大巡视检查力度

由于电力设备引起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 这要求在实际操作管理中的工作人员认真对待, 加大对变电设备、操作仪器、传输线路等设施的巡视检查力度, 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排查, 在特殊情况下有相对的巡查管理方案, 定期进行全面维修, 记录档案以便日后分析需要, 确保变电运行管理的高效、安全、稳定。

2.3 将强对变电运行人员的培训

相关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技术水平是管理运行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 对工作人员的适时培训就显得极为重要。首先需要树立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充分认识了解变电运行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风险会引发的事故伤害, 其次要培养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 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安全和变电工作的正常运行。

2.4 完善管理制度

在变电站的变电运行管理中, 应该按照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应对方案, 加大规章制度完善规章内容, 提高工作人员遵守制度的意识, 严格按照规章流程进行工作, 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加强其风险控制能力, 对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结合具体状况采取解决措施, 从而促进变电运行过程中的高效、安全进行。

3 结语

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水平会对电网的实际操作产生决定性影响, 在变电站构造日益复杂的情况下, 相关人员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运行管理方案以应对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多中风险, 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满足国家社会对电力的需求, 适应电网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郑万杰.变电站运行管理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13.

[2]李翔.南方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13.

智能变电站运行与维护技术分析 篇5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分析

智能电网是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形势下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变电站建设对实现整个电网智能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加强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技术,是保证智能化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为提升电网运行水平,提高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文围绕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进行探讨。

1 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概述

所谓智能化变电站,是在变电站建设过程中,以智能设备逐渐取代人工值班,通过分层构建智能化一次设备(智能化开关、电子式互感器等)和网络化二次设备(过程层、站控层、间隔层),实现对变电站的全天候实时监控,建立“无人值班”的运行模式。可以说,智能变电站是以可靠、先进、集成的智能设备为平台,以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手段,实现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检修评估、在线分析决策、电网控制自动化、智能调节调度等功能,以维护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达到提高电网经济效益的目的。

2 智能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

微型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等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使变电站设备运行与管理的自主性增强。智能化变电站不仅能对变电运行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而且能够将发现的故障或异常情况自动反馈给管理人员,以及时进行检修,降低故障损失。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与应用的同时,对系统及设备的运行维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对运行维护的管理要求

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因为有了微机、电子技术等新技术的支持,在系统功能上逐步完善,但相应的在运行维护模式及人员配置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变电站及设备的运行维护,在运维技术、检测手段、检测标准、作业流程方法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且需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

2.2 保证系统及设备的稳定性

确保系统及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是智能变电站的核心任务。为实现这一任务要求,变电站运维人员要定期对变电系统及运行设备进行检查与维修,以预防及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故障,如死机、数据传输错误等。可靠、准确的数据信息是智能变电站检修的重要依据,为保证系统与设备的稳定性,在智能变电站运行检修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标准及安全管理规范进行。

2.3 对运维人员技能的高要求

当前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等方面都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在网络通信、设备维护、单片机技术等方面还相当薄弱,这对于依赖通信、高速处理器的智能变电站而言是十分严重的问题。二次系统相互融合,多种应用相互关联,对运行维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4 对设备厂家提出的要求

就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智能变电站建设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设备厂家对于很多技术的应用还不成熟,使得生产出来的设备往往存在诸多的不足,如对设备缺陷及故障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系统配置不完整、作业流程不规范、对程序版本缺乏管理等。

3 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要点分析

3.1 一次设备的运行维护

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微机、电力电子技术等新型传感器技术,根据电压波形图变化,设备能够自动调整电压,合理控制跳合闸时间,以保证系统电压的稳定。智能变电站具有设备操作智能化、设备运行自动化水平高、实现设备无缝连接等优势特点。一次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当电压不平衡时,如果一相为零,如果另两相电压不升高,则为一相采集异常,如果另两相电压升高或升高为线电压,则为一相接地故障。如果合并单元采集器出现问题,则造成问题的可能原因是光纤回路和采集器发生故障。遇到数据采集异常时采取防止保护及自动装置误动的技术措施从而确保计量不出现异常和遗漏。

2)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一旦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出现这些情况:本体发热,装置内部有放电声或者异常声音,采集灯显示异常信号等,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反映,并联系生产厂家进行更换处理。更换互感器时,注意只需替换电子互感器而不需要替换合并单元。在停电检修时,应先关闭合并单元电源,送电前应先将电源合上,避免激光电源长期工作,使电子式互感器寿命更长久。

3)智能断路器

智能断路器的运行管理主要包括气体的检漏和SF6含水量检测。其中气体检漏是采用专用的检漏仪,对于焊缝、管路接头处密封不严等情况进行检查和防治。设备运行过程中,因内部闪络等现象的出现,致使SF6分解出多种产物,与此同时不少大气中的水分渗透至绝缘中,这样一来设备内部会积聚较高的含水量。在高气压的冲击下,过量的水分会使气体绝缘性下降,影响断路器的正常工作。因此在设备运行维护过程中,要定期对断路器进行巡检,重点检查接线头有无松动迹象,瓷套有无损坏等,以防止闪络现象的发生。

3.2 二次设备的维护

智能变电站是顺应现代电力发展需求而不断发展成的,它弥补了传统变电站对二次设备检查模式的不足。相比之下,智能化变电站对二次设备的维护要求也更高,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监控系统

结合实际操作功能,重点检查全站SCD配置文件,确保监控的各装置数据及配置的正确。

2)网络交换机及网络分析仪

在智能化变电站中,网络交换机的配置、型号、额定参数等必须与设计要求保持一致。在二次设备维护中,网络分析仪的主要功能是对网络报文的解析,以简单明了的方式显示网络报文所代表的含义,当出现异常报文时要用颜色加以标记和区分。

3)保护装置

为预防和减少故障的发生,运检人员要注意观察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有无告警信息、GOOSE 和MU 通讯光口闪烁是否正常、光纤熔接有无断点等。在现场工作前,按要求投入“装置检修状态”压板;待保护工作验收结束后,保护状态为许可前状态,装置无故障或告警信息,保护定值及定值区切换正确,GOOSE 链路正常等。

3.3 运行监视和故障分析

在智能变电站中,主要通过光纤网络来实现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包括开关位置信号、控制信号等。也就是说,过程层与间隔层之间、间隔层与变电站层之间都是依靠光纤网络进行连接的。智能变电站通过网络信息的传输,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操作,对运行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记录和监控,同时将信息传送到后台系统中,一旦出现变电故障,也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随着微机、电子技术等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变电站能够完成信息采集并独立进行检测,数据检测结果是设备检修的重要依据。

4 结束语

变电站运行风险分析 篇6

1 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安全管理隐患

设备、操作问题和人员的管理是变电运行中重要的环节, 也是整个变电运行中比较脆弱, 容易出现问题的敏感地带。因此, 文章主要从设备、操作和人员管理来阐述变电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1 变电运行管理中的设备隐患

电气设备是整个变电运行的关键, 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 近几年, 因为电力设备的问题引发的安全问题不在少数。追其根源, 主要是电力设备老化与其更新速度慢。电力设备之所以出现问题, 主要因为工作人员对电力设备的检查与了解不够。现代社会, 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 用电量都在飞速的增长。因此, 电力设备长期处于高速运行的状态, 长时间的运行, 给电力设备的性能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再加上工作人员没有对电力设备进行综合性的检测与排查, 导致电力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 也为下一次的运行埋下了隐患。因此, 设备问题成为整个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中的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1.2 变电运行中的操作隐患

变电运行的工作人员是与电力设备接触的最主要的人员与力量, 也是整个变电运行过程中重要环节。从事变电运行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电力设备的操作和控制整个电力设备的运行。而电力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操作工作, 整个电力运行过程涉及到各种电力设备和电力运行流程的方方面面。因此, 需要电力工作者集中精力, 认真的检查电力设备, 规范的进行操作。但是, 电力运行是一个复杂且繁琐的事情, 长期的从事这一工作, 使得电力工作者难免产生懈怠心理。这种心理一旦出现, 就是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方面的一大隐患。电力设备的操作问题也是关乎人们生命的问题, 一旦操作不当, 轻则造成设备的损坏, 重则造成人员的伤亡。无论哪一种结果, 其损失都是不容小觑的。所以, 电力部门要十分重视电力设备的操作问题, 将变电运行中的操作隐患降到最低。

1.3 变电运行中的管理隐患

工作人员与管理者是变电运行中的主体, 他们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工作人员没有树立安全理念且有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能达到要求。因此在面对突发状况时, 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对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作为管理者其主要问题就是管理理念的陈旧, 当今社会无论技术还是观念都在不断地更新。因此, 以往的管理模式与方法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 所以但对于管理者来说, 应该看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

2 强化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策略

在经济的飞速发展过程中, 电能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必备的能源, 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 电力系统作为电能的输送企业, 其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1]。因此, 电力部门要重视变电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及时解除各种安全隐患, 为变电运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1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力工作人员是整个变电运行的中坚力量,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电力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也决定了整个变电运行中安全隐患的大小。电力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专业素质, 另一个是心理素质。变电的运行涉及设备的操作问题, 所以需要专业的人才。一个具有较强专业素质的电力工作人员, 可以更好的解决变电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对电力设备可以进行更好的维护与保养, 提高电力设备的性能。除此之外, 专业素养较强的电力工作人员能更好的树立且执行安全管理的理念, 对设备进行保护的同时也维护了自身的安全。然而, 专业素养评判电力工作人员的唯一标准。一个优秀的电力工作者还需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这就涉及到电力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在整个变电运行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事件, 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能对突发事件进行冷静的处理与安排。

2.2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尽可能的将人力、物力最大化的利用, 降低不必要的过程与损失, 提高整个工作效率。首先, 对安全规章制度电力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行规范。最主要的是树立电力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 由于部分电力工作者安全意识的缺失。不能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整个变电运行工作, 不能很好的衡量变电运行事故带来的损失, 是对企业的利益与个人的生命的不负责任。除此之外, 要对电力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如文章所说, 整个电力运行的过程复杂, 如果单一的把工作交到一个人身上, 难免会出现工作的失误。管理问题和人员的安排问题是电力企业面对的重要问题, 需要管理者打破常规, 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 合理的安排人员。同时改变陈旧的管理模式, 吸取其他成功企业的经验教训, 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 避免出现岗位缺职或多职的现象。不同的岗位之间既能形成监督, 又能提高工作的效率, 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2.3 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

电力设备在变电运行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整个电力运行的关键。每种设备都有磨损期和退化期, 如果长时间的使用, 设备难免会出现问题。如果不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排查, 很可能在运行中出现新的问题。例如:设备老化出现的问题、异物引起等等。对设备定期的检查与维护, 可以尽可能降低出现故障的几率, 也是对设备与工作人员的保护。对设备定期的维护也是尽可能的解决设备中出现的问题, 从而提高电力设备的性能。电力设备性能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其工作效率, 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收入。在对设备进行监督方面可以引进新的技术。电力企业应该重视变电运行工作在技术上的加强, 如对变电设备绝缘性监督检查的加强[2]。以往陈旧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设备的需要, 所以电力企业应该及时引进新的检测技术, 更加快捷高效的分析设备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进行更好的保养。

3 结束语

变电运行工作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电力部门要提高对变电运行的重视程度。及时的分析变电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增强电力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综合素质, 积极的引进和运用各种新的技术, 从而对变电运行进行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孙智军, 魏有锋.关于提高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30:138.

变电站运行风险分析 篇7

1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潜在风险

1.1 对生产工作的管理不规范

如果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操作不规范, 将会给电网的运行埋下安全隐患。因此, 加强对变电运行生产的管理对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 我国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生产过程中, 常常出现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不遵守纪律的情况, 甚至一些临时性的作业中还出现无票作业的现象, 这些情况的出现, 大多由于相关的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较差, 对待管理工作没有认真负责, 缺少对这些现象的关注。此外, 很多电力单位往往只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工作, 而忽视了日常工作的管理。并且,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 一些企业对新增的职责内容落实不到位, 因而存在管理上的疏忽和滞后, 最终使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1.2 变电运行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不足

我国许多单位的变电工作人员队伍较为年轻, 大多资历较浅, 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 并且对理论知识的研究也不透彻, 导致许多单位的新进人员对工作的掌握程度还不够, 对于变电工作中的相关仪器操作生疏, 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难以满足精细工作的需求[1]。此外, 一些变电运行工作人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工作能力得不到提升, 企业对于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理论知识学习不够, 使企业缺乏高度专业的技术人员。

1.3 对变电设备管理不善

变电设备是变电运行工作的依据, 电力系统在变电运行工作中, 如果对变电设备管理不善就会给变电运行工作带来安全隐患。对于一些高空作业的变电设备, 如悬梯、升降梯, 如果对其管理不当, 导致工具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据调查, 我国一些变电站因厂房空间有限, 将悬梯和升降梯放在室外, 长期将其堆放在室外, 其质量下降, 无法保证变电运行工作的安全进行[2]。虽然目前大部分企业对其进行了整改, 但仍有一些企业还不够重视, 没有真正做到安全生产。

1.4 变电运行的环境影响

在变电运行事故中, 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事故是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发生的, 尤其是暴雷、暴雨、雪天气, 导致变电运行设备异常。另外某些变电设备的结构较为特殊, 可能会对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最为严重的现象就是由于某些设备构造产生的谐波问题, 谐波对电力设备和电网的损耗大, 降低设备的工作效率, 对工作者的心脏、大脑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 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潜在风险的防范措施

2.1 加强对生产工作的管理

对于变电运行中生产工作管理中的疏忽, 管理人员应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对生产工作进行不定期的经常性的检查。不能因为大型作业的出现而忽视对日常工作的管理。

2.2 提高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鉴于上述变电运行人员工作能力还有待于提高的问题, 公司应该定期对变电运行工作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 让员工能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首先, 要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员工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责任心, 同时定期对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能力进行考核, 设定严格的考核制度, 对于不合格的员工应该重点对其进行严格的训练, 提高其工作能力[3]。对于表现出色的变电工作人员, 应给予适当的奖励, 从而带动其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变电运行工作人员应该对各个电网的位置、各个设备的操作功能都熟悉的掌握。管理者应该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培养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变电运行工作人员自身要有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意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2.3 对变电设备定期检测和维护

变电运行企业要建立全面的巡查制度, 全方位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 保证日常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的有序开展。巡视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和操作能力强弱直接影响着巡视工作的质量。为此, 建立巡查制度的首要工作就是提高巡视人员的职业技术水平, 提高巡视人员对设备的熟悉程度。另外, 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品也直接影响着巡视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有利于树立其较强的工作责任感, 从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巡视人员在巡视过程中要抱着严谨的态度, 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分析, 对于设备的各个方面和组成部分进行全面检查。

2.4 加强对气象环境的监测和预报

通过上面潜在风险中的第四条的阐述, 可以得知气象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变电站的变电运行产生影响。因此, 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气象监测系统, 在恶劣天气来临之前拉响安全警报, 并及时对全电网进行监测和检查。尤其是在恶劣天气已经发生时, 要对电网和变电设备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监测。发生紧急情况, 要及时派人赶往故障发生点进行抢修。即使企业的气象监测水平不能达到专业的气象局监测水平, 也依然要设立相应的气象监测部门。并且要对气象局发布的预警信号进行实时监测, 防治因恶劣天气造成整个企业电力系统瘫痪, 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 公司应该加大研发力度, 不断创新, 从而提高变电设备的性能, 研发出更为先进的变电监测设备, 使监测工作更加精准化。

3 结语

变电运行是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整个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变电系统的故障问题, 将直接影响电力系统和电网的安全。为此, 该文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潜在风险入手, 提出了一些变电运行故障方面的防范措施, 希望能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刚.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潜在风险及措施[J].通讯世界, 2014 (22) :95-96.

[2]沈松斌.浅析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潜在问题及防范措施[J].科技与创新, 2 0 1 4 (21) :58-60.

变电站运行风险分析 篇8

1 变电运行的概述

在电力系统中, 变电站承担着电能变换和电能分配的重任, 是连接发电厂和用户的重要环节, 因此, 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有很大的影响。变电运行主要承担着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维护管理, 具有设备常出现异常、故障较多、设备维护量大和工作比较枯燥等特点。如果发生变电安全事故, 不仅会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还有可能对社会的稳定发展产生影响。

2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管理、生产管理、作业环境管理、技能培训、风险评估和控制等方面。它能为变电运行提供安全的管理平台, 帮助工作人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了保证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确保电力生产安全和电网的安全、稳定, 电力企业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自身的发展状况,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制度, 实现生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 从而为控制安全生产风险提供保障。

3 变电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3.1 安全管理不到位

在变电运行过程中, 很多电力企业对一些重要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 管理过程被层层弱化, 在实际岗位中几乎没有工作人员管理, 且管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制度监督管理, 导致许多现场安全措施无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例如工作人员无票操作或没有将票带到现场;操作人员精力不集中, 出现思想麻痹的现象;操作人员在操作时, 没有核对保护定位, 也没有检查保护压板等。如果安全管理不到位, 则很容易引起变电运行安全事故。

3.2 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

部分电力企业的变电运行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 例如, 值班人员没有经过车间管理人员的同意, 就使用接地刀闸机构箱的机械挂锁钥匙;管理人员在分析变电运行危险点时过于形式化, 没有将安全防范措施真正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如果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 就会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 进而对变电运行的安全生产造成影响。

3.3 员工的安全意识差

目前, 供电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较差, 在工作过程中, 很多员工不能严格地按照相关规定操作, 在长期工作中养成的各种违规行为没有从根源改正。因员工的安全意识差, 加上变电设备的老化, 导致现变电运行安全事故频发。

4 加强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措施

4.1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变电运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保障, 因此, 电力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地管理企业。电力企业要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 严格监督变电运行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 如果发现工作人员有违规操作的现象, 则要及时纠正, 情节严重的要根据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只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 才能为变电运行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4.2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变电运行有很大影响, 因此, 电力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 制订合理的培训内容, 定期培训工作人员, 从而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电力企业要注重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 通过强化安全标语、板报等手段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确保工作人员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

4.3 加强对技术和设备的管理

技术管理主要是指电力企业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技能, 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可通过技术交流、技术讲座等方法, 使每一名变电运行工作人员都能掌握变电设备的运行原理、工作性能、操作程度、设备维护方法和简单的设备检修方法等。随着时间的推移, 变电设备会逐渐出现老化、磨损等现象, 这对变电运行的安全有很大影响, 因此, 电力企业要加强设备管理。电力企业要根据变电设备的运行状况, 制订合理的检修计划, 加强对变电设备的检查、养护和检修管理, 发现设备故障或存在潜在故障时, 要及时消除故障, 确保变电设备的稳定运行, 从而为变电运行的安全提供保障。

4.4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电力企业在变电运行中应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时, 要注意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原则。变电运行的操作者是人, 只有深入了解、关注员工的内心世界, 才能增加员工的归属感, 才能保证员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

5 结束语

变电运行的安全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 电力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 科学地应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以不断增加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 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梁贵.浅谈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在变电运行中的应用与存在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 (25) :153-155.

[2]潘蕊.强化变电运行安全风险管理的探讨[J].云南电业, 2009 (08) :146-148.

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措施分析 篇9

一、变电站功能研究

变电站又称变电所, 是我国电力供应系统中的重要枢纽。截至2009年, 我国燃煤发电系统约占总供电系统的80%, 水能、核能发电系统约占15%, 风能, 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系统约占5%。因资源、地形等因素制约, 发电厂输出的电能多需经数十甚至数百公里的远距离输送才能送至用电单位。由于输电需要电线作为传输介质, 而电线存在电热功率损耗, 因此, 远距离输电也存在功耗损失。在传输过程中, 电热功率与输电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而供电段的输出功率是确定的, 此时电流与电压成反比, 若加大供电系统输出电压, 则可以降低电力输出端的电流, 继而降低输电功率损耗。

我国目前供电系统输电电压多为高压供电, 其电压根据输电距离远近而定, 通常为30~1 000 kV。而我国民用用电电压为220 V。变电站的功能即为在尽量降低功耗损失的前提下, 实现各级电压转换, 在发电站根据需要将电压进行升降。

变电站由主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控制和通信系统、高低压配电系统、接线系统等部分组成。主变压器是变电站的核心设备, 其性能决定了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和可靠性。常用变电站包含多台主变电器, 三相变压器是通常装配的设备。继电保护装置用于保护变电站的工作环境, 由于变电站多进行高压电转换工作, 继电保护装置可以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防止跨步电压过高等危险发生。控制、通信系统用于控制整个变电站工作, 其智能化水平决定了变电站的工作效率。高低压配电系统是进出变电站电能的集散系统。接线系统是连接各个装置的部分, 其可靠性影响了变电站的工作效能。

变电站因其高压的工作环境, 其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随着变电设备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变电站的安全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 由于设备损耗、人工延误等因素, 安全隐患依然存在。进一步加强变电站变电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可以有效解决变电站的安全隐患, 保证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变电站变电管理

随着电气工程科学技术、材料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 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就变电设备智能化开展了研究工作。随着变电设备的智能化, 设备更新换代速度逐渐加快, 新型设备相较于传统设备有一定升级, 其操作也趋向复杂化, 对变电设备维护、控制设备操作等日常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预防跨步电压。

变电设备多为高压设备, 当电力设备与地面相接时, 易出现接地短路现象, 此时电流从接地处向四周辐射, 由于大地电阻很大, 地面上不同区域会呈现不同的电压分布, 此时若有人走近接地处, 其两脚之间会存在很大的电压差, 从而造成触电现象。人体下肢触电后, 会造成抽搐等现象, 继而会摔倒, 从而对人体头部等主要器官造成损伤。根据实验数据, 在30 kV电压接地时, 在10 m处存在跨步电压约70 V, 人畜在在倒地2 s后会失去知觉。工作人员需及时检修排除隐患。在日常检修时, 需要穿着绝缘鞋等绝缘设备进入高压工作环境, 防止触电。

2. 雨、雪、雷等特殊天气时的设备维护。

因水具有导电性, 雨雪天易造成设备短路等危险。而雷击易损坏变电设备, 造成危险。若绝缘支柱等绝缘设备上存在积水或是积雪, 可能造成绝缘性降低, 绝缘支柱表面易出现电流闪络。需要工作人员定期用毛巾等清洁绝缘设备, 定期涂刷绝缘硅油、绝缘胶等。

室外隔离开关易受到风、雨、雪等天气影响, 造成开关操作不灵活, 短路等危险。应重视室外隔离开关的日常维护工作, 保证轴承座的密封性, 操作槽座应保持良好的润滑清洁性。转动轴以及开关控制箱内部结构不受恶劣天气影响, 但要无杂质, 能灵活、无障碍转动, 连杆联动装置应保证能正常联动。

对于因大风而易脱落的设备, 在装配时需要注意调整固定端的尺寸、安装位置等, 焊接设备需要合紧焊接部分。在日常维护时, 需要进行设备防震动调试。定期检查检验设备的防风性能。

3. 设备操作与员工培训。

变压设备显著位置装有油位表, 用来监视用油量。若设备出现老化等现象, 易出现实际用油量与油位表不符的现象。因此需要建立用油日志, 若出现油位表显示用油量与日志误差较大时, 需及时进行检查, 及时加油, 以保证变压设备的正常工作。建立科学的员工考核制度, 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 对于新员工需安排老员工进行定期辅导。

三、结论

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分析 篇10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问题;措施

引言

智能变电站在管理方面比传统的变电站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变电站的智能化将工作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保证了电网的运行效率。但是由于我国在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只是在起步阶段,很多技术还不成熟,实践经验也比较少。因此对智能变电站的研究对我国的供电质量、电网智能化进程都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点

智能变电站具有信息的交互的网络化和设备状态的检修化,即可以实现一、二次设备的一体化、智能化整合与集成。

(一)智能变电站的分布

过程层包括断路器、互感器、变压器、隔离开关等一次设备;而站控层包括控制系统、通信系统,以及变电站设备的监控和信息交互;间隔层包括,继电保护装置、检测功能等。

(二)智能变电站的检修状态化

通过对设备的采集提供给动态的检测以及风险的预测,而处理中心能够自动的提出设备的检修建议,而这些信息提供调度部门和执行的单位,使得设备维护能够自动进行。

(三)智能变电站的设备智能化

调度台会对电网发出指令,而智能设备可以将信息进行反馈到调度中心,然后再授权执行操作。整个过程中全都自动进行,保证了变电站的电网运行安全,反应迅速。

二、当前我国智能变电站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智能变电站运行效率搞过普通的变电站,而且成本运行也比较低,因为无需人员看守,因此自动化程度较高。但是正是由于无人看管,在设备运行中由于二次控制的误报的影响,会使得工作人员难以判断运行状况,从而影响变电站的正确运行。使得状态只是信号起不到预警作用。

智能变电站通常要使用录波器,然而工作人员对某些重要的线路上的录波器往往不重视。智能变电站通常都安置了低压线路的低周减载装置,但没有真正的将其利用起来。由于智能系统没有较好的实现遥感功能,使得智能变电站经常出现信号不通常的情况。由于智能软件不足,使得智能变电站在处理数据,诊断线路以及票据生成等方面都不方便。智能变电站目前智能化水平有限,很多情况仍旧需要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手工维护,为运行维护带来隐患。

三、加强智能变电站的维护措施

(一)打造专业的管理队伍,保证技术优势

智能变电站和常规的变电站的不同就是因为有智能化技术、人性化技术的参与,多种高科技手段保证了变电站的智能化运行。一方面,智能变电站的建设适应了经济大发展的需求,也保障了人们的需要。另一方面,智能变电站本身对技术要求就比较高,无论从建设到维护,从管理到维修,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无法操控。以全天候自动控制技术为例,这项技术要求工作人员要掌握自动化控制技术、工程理论以及电力知识等,所以智能变电站需要的技术要很高。因此对于智能变电站的维护、运行就需要一支技术过硬专业素质高的队伍。将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变电站的日常维护、队伍管理的核心来抓,才能保证变电站的出现高水平的队伍。

(二)积极推广维护的关键技术,提升维护的质量

智能变电站出现较晚,如何保证其正常的运行以及如何保证智能变电站的有效维护都没有形成一种国际性的标准。这就需要各技术人员共同摸索,共同协作,积极推广和探索智能变电站的维护技术。

对于我国各级各级的变电站机组人员和维护部门的机构来讲,逐步提高智能变电站的维护水平是首要任务之一。他们要加强技术的推陈出新、积极的对技术进行实践和探索,从而保证技术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故障问题,而这些问题都设计各学科的知识,最主要的是这种情况没有发生过,没有相关经验或者预案,智能在实践中逐步的探索、逐步完善。我国很多智能变电站已经建成并开始运营,而且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成为了我国变电站很好的补充,为国民经济增添了不少的推动。

智能变电站在进行日常维护时候,要根据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等顺序有序进行,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选择技术方案。智能变电站的日常维护需要技能专业的人员,也需要新技术的参与。智能变电站的控制单元,直接控制着变电站的各项指令、各项工作,是接收、执行以及反馈信息,保证对各元件的控制部件,所以在进行维护时候,必须要对控制单元的技术进行分析。总之,智能变电站不仅需要技术保障,也需要技术革新,只有实事求是将关键的技术研究运用到智能变电站中才能保证智能变电站的科学维护。

(三)对变电站的运行维护的规范、标准进行完善

拓寬技术的应用范围变电站的运行归根结底还是需要通过制度化和技术手段完成。智能变电站在维护的时候,必须保证维护技术标准、制度和规范的健全;其次,要加大技术人员的培训,提升技术的应用水平和应用范围。比如:在某500kv的智能变电化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时候,可以通过运行、检修等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推进智能变电站的设备联调、项目研究,启动与投产等工作,并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使得智能化体系更加完善,这就可以保证500kv的智能变电站在投产后有很好的保障。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可以有效的保障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能够大幅度的提升管理水平。只有全体的工作人员张开相关技术的学习,进行培训,才能保障技术标准的落实,保障智能变电站的良好运行。

结语

综合上述,智能变电站的维护由于没有相关的经验可以指导,也没有成套的标准体系去遵守,这就需要各工作人员共同去探索,不断的学习新的技术,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耐心、尽职尽责的完成相关的任务。电力企业也要在技术培训、技术创新方面加以重视,保证工作队伍的素质提高,保障电厂的维护、维修高效完成,进而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永君;孙佳.智能变电站信息系统研究[J].科技信息,2013(25).

[2]李梅芳;李珍.关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运行维护[J]科技资讯,2014(31).

[3]何颖.智能化变电站技术简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23).

[4]王晓东;王争.农网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J].科技风,2013(22).

作者简介

变电站运行风险分析 篇11

1 变电运行模式

1.1 无人值班变电运行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变电管理模式也逐渐改头换面, 与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 形成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即无人值班变电管理模式, 主要是指在先进设备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 利用全新的微机远动技术, 将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输送到远程控制处, 然后由远方的值班人员对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这就是一种新的变电运行模式, 能够有效的节约人力资源和施工距离, 也提高了变电管理的科学性、便利性和准确性。但是这种新型变电运行管理模式也对电力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需要工作人员学会合理运用先进设备, 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与电力系统中各个环节相协调, 做好变电运行管理工作。

1.2 变电运行模式中凸显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变电运行模式的主要内容在于变电运行中对于电力设备的正常操作和电力运行的维护管理, 要综合多方面因素, 做到既重视技术性工作, 又照顾到琐碎的细节部分, 不能任由小部分的风险导致重大的安全隐患。由于电网运行中涉及面广, 综合性强, 所以往往会出现一些惯常的通病, 如电力设施比较多且复杂, 容易引发异常故障;电力工作人员众多, 分散管理难;维护电网运行的工作简单枯燥, 电工思想松懈, 安全意识不高等多种问题。多样化的小问题堆积会给变电站造成严重的电力故障, 不仅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甚至会损坏用电设备, 影响电网正常运行和人们的生命安全。

所以, 对于电力工作人员来说, 需要时常维护电力设备, 并了解它们各自的内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保证电网系统的顺利运行, 并能够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正确维修, 提高变电运行管理;对于电力企业来说, 要规范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专人专岗责任制和严格的值班制度, 将具体的故障责任落实到个人, 明确分工, 实行两班或三班倒的值班制度, 在值班人员进行交接时, 确保人员准时到位, 对各环节工作交接完整, 形成连贯的工作链接, 明确各工作人员的责任。

2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

2.1 变电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1 安全意识淡薄, 设备管理不周。

人力资源和电力设备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营造良好供电秩序的最重要元素。但是在许多的电力企业中, 员工缺乏严格培训和实地训练, 安全意识淡薄, 对电力工程的施工并没有按照严格标准执行, 严重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另外, 电力设备对于电网的运行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那些负担责任重大的用于登高作业的小型起重器材, 需要通过严格标准的质检才能够投入使用, 并且需要工作人员适时检查, 减少施工故障的发生率。

2.1.2 变电操作不规范。

变电站的施工过程即变电操作是维护变电站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在于操作人员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能力。由于电力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和操作人员的疏忽大意, 导致电力设备经常发生误动或拒动的故障, 轻则只是经济损失, 严重的话会影响到电网的运行和人身安全。

2.1.3 变电系统运行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根据现代学科中安全管理学的认知, 安全故障的发生根源在于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电力系统运行中, 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员工安全培训环节管理薄弱、电力设备管理不过关、企业领导层管理能力有待加强以及电力系统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四个方面。在变电站的变电运行中, 企业对员工的管理缺乏全面性和制度性, 不能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遵照制度规范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建设和技术培训;电力系统管理缺乏控制性和科学性, 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具体的管理办法, 使电力系统在前期准备和运行过程中控制力度缺失;电力设备生产质量检查和定时检修工作不到位, 提升了事故发生率;电力系统管理制度不完善, 缺乏综合性, 妄想以技术来弥补事故损失, 对各方面工作不能兼顾。

2.2 加强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建议。

首先,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加强电力设备管理。在员工培训阶段, 对员工严格要求, 将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电力技术双管齐下, 体现出安全的重要性, 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电力设备管理, 在生产阶段严格按照具体的生产标准执行, 并对电力设备进行固定时间的检查和维修, 保证设备性能完好, 提高工作效率。其次, 提高工作人员变电操作水平。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 提高他们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并用政策制度辅助, 增强员工工作时的压力感, 促使员工严肃对待;建立变电运行管理制度, 提高对变电运行的管理要求, 确保员工能够掌握紧急事故的处理能力, 缩减事故发生时间。最后, 将变电运行中的安全管理重点放在前期的故障预防上, 宣传企业的电力管理制度, 提高员工的警惕心, 养成安全施工作业习惯;遵照规章制度加强员工训练, 确保技术到家, 安全操作;管理部门在企业中对包括领导层在内的全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总结以往工作中的纰漏和不足, 使每个人能够在教训中进步。

结语

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科学应用以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运行, 是保证用户合理用电,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要根据电力系统每个阶段中表现出来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对员工培训、设备管理、电力系统管理制度等多方面进行加强和完善, 保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促进电力系统安全、健康、有序发展。

摘要:电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在电网运行过程中也凸显了许多的问题, 如变电运行中的安全管理问题, 严重影响到用户的用电安全和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是电网运行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变电运行模式和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两方面进行分析, 简述了变电系统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上一篇:飞行性能下一篇:高一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