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义廉耻

2024-12-03

礼义廉耻(精选6篇)

礼义廉耻 篇1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既是家庭生死婚丧等一切事务的准则, 也是政府统辖内外的准则, 包含政治、经济、法律、宗教、军事、哲学、习俗、文学、艺术等范畴, 具有深厚的伦理意蕴。因此, 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1]。今天, 礼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其强大的教育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1 礼与礼义

礼可以分为礼仪和礼义两方面内容, 前者包括礼器、礼制等物的方面, 后者则是礼的精神实质[2]。礼仪制度可随时代变迁而变革, 但礼义不可以随意变革。《礼记·效特牲》记载“礼之所尊, 尊其义也”。如果说礼仪是礼的外壳, 那么礼义就是礼的内核, 是制定礼仪的思想内涵和依据。《礼记·乐记第十九》说“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 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古人制礼作乐不是为了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的欲望, 而是用礼乐来教导民众, 使好恶之情得到节制, 从而使人回归到人生正途。中华礼义文明的关键就在于不为物欲所动, 革除私欲, 得大智慧[3]。“因人情节人欲”是制礼的基础, 也是礼义的基本原则,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因人情纵人欲”生活方式的根本区别。

2 礼义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契合

孔子说“不知礼, 无以立”, 冯友兰曾说“礼之‘义’即礼之普遍原理”[3], 《荀子》记“积礼义而为君子”。因此, 用礼文化来进行教育主要是指用礼义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化, 使之接受和服从礼义精神。

2.1 礼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准则相一致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礼义精神有诸多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准则相一致。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中国的礼经过从古礼到周礼、再到秦汉以后中华礼文化的发展演化, 已经成为道德基础, 早已摆脱了宗教神学的影响, 将中华文明牢牢地建立在人本基础之上。中国礼文化是文明的象征, 是文明与野蛮的重要区别标志。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论语》言“礼之用, 和为贵”, 可见礼文化很早就作为坚实的制度基础来维护社会和谐。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周礼》记载“以乡八刑纠万民:一曰不孝之刑, 二曰不睦之刑, 三曰不姻之刑, 四曰不弟之刑, 五曰不任之刑, 六曰不恤之刑, 七曰造言之刑, 八曰乱民之刑”。可见其中每一种道德原则背后都有相关法律来作为支撑, 以法生德、以德固法, 礼与法、德与刑交互作用, 也是中华礼义大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提到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与礼义精神一脉相承的。《礼记》载“君子之所谓义者, 贵贱皆有事于天下”, 无论一个人的身份贵贱, 每个人都有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分工, 每个人都有义务完成自己分内的事, 为天下做出应有的贡献。《大戴礼记》载“所谓君子者, 躬行忠信, 其心不买。仁义在己, 而不害不志。闻志广博, 而色不伐。思虑明达, 而辞不争。”强调为人要践行忠信, 思想开明, 对人谦和友善, 实现仁义。

2.2 礼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中国的礼是道德之礼, 是人们伦理道德的体现和规范。尊礼是对人们遵循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大学生除了拓展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 学会做成熟的人;如果大学生不懂礼, 就是不懂处理社会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准则, 也就谈不上有好的道德修养了。

2.2.1 礼义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和睦思想礼的作用就是“教民睦也”。 (1) 礼可以调节社会关系。中国传统礼文化中的“五常”和“十义”, 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5 种社会关系, 以及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10 种应遵守的礼。不同身份的人都应遵守相应的伦理道德准则, 只有这样,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和睦相处, 和谐共生, 不做出格的事。 (2) 礼可以节制人的性情。《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要懂得用礼来控制情感, 喜怒哀乐恰到好处, 才有利于身心健康、社会和谐。 (3) 礼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老子》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有天地才有万物, 有万物才有人类, 人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人要敬畏自然, 遵循自然规律, 与自然和谐相处, 才能建设真正的生态文明, 实现可持续发展。

2.2.2 礼义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确立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礼义教育是要教导人们树立保家卫国干事业的志向。 (1) 追求君子风范。《论语·雍也》说“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 亦可以弗畔矣夫”, 可见君子不仅要广泛学习文化知识, 更要用礼来约束自己, 才能不背离正道, 而君子的正道就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追求人格境界。孔子讲“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重义”“仁爱”是君子的崇高品格, 只有重义轻利的仁人志士才能从义出发, 舍己为人、舍己为国。礼也要求人们要“克己复礼”, 只有克制私欲才能超越自我, 服从集体、社会与国家, 才能做到奉公, 真正为建设理想社会而奋斗。 (3) 追求自强不息。孔子的门生曹参曾说:“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君子一定要对道义有所担当, 坚信自己的追求, 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成为为国、为民立德、立功、立言的大丈夫。以上3 种追求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追求人生完美境界并为之坚持奋斗的有效途径。

2.2.3 礼义教育有助于启迪大学生仁爱思想 《大戴礼记》云“君子以仁为尊。天下之为富, 何为富?则仁为富也;天下之为贵, 何为贵?则仁为贵也。”只有仁才是真正的富有, 只有仁才是真正的尊贵。仁是礼的内在根据, 礼是仁的归依指向。仁爱道德是中国传统礼仪的精义, 礼义教育能启迪大学生仁爱思想, 就是要让其保有一颗慈悲、爱人之心, 懂得做人的道德原则, 懂得最基本的孝行、诚信和友善。 (1) 礼义提倡的孝不是狭隘的一己之孝, 而是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尊重天下的长辈;当忠孝难两全时, 首先要报效国家和人民, 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人。 (2) 要讲诚信。“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在治国理政上要恪守信用, 在与人的交往中, 不欺骗人, 做正直的人, 说正直的话, 办正直的事, 谨言慎行, 讲信用。 (3) 做人要友善。养成与人为善的品性习惯, 就是在行善积德,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怀, 是大学生尊重他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和根本。

2.2.4 礼义教育有助于塑造大学生良好形象礼义内涵需要用礼之形来体现, 强调人要在各种表现形式上体现外在的美, 不张扬、不随意。“君子不重则不威”, 可见中国传统礼义精神处处体现端庄, 并已将其上升到了“仁德”的高度来认识。对大学生进行礼义教育能很好地帮助其塑造胸怀宽广、知行统一、全面发展的良好形象。 (1) 在举止上要文质彬彬, 通过教化克服过多的动物习性, 通过礼的学习修炼文的气质, 文和质要相得益彰, 这才是君子拥有的高雅风范;而这种风范不仅体现在君子的高风亮节上, 也体现在人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 (2) 在服饰言语上要典雅庄敬。中国自古就注重衣饰, 并将其看作是一个人内在品质、外在庄敬的体现, 人的穿着要与其身份、场合、职业相称。同时在语言上也要时时体现对别人的尊重, 避免用粗俗不敬、鄙陋低俗的言语;得体的服饰、庄敬的言辞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表露, 也是对他人的尊敬。 (3) 在礼仪上要大方庄重。礼仪不在于气派、华丽, 更不是铺张和张扬, 而在于大方庄重。中国古代礼仪都有其深刻的内涵和寓意, 时刻体现的都是蕴藏在礼仪之中的义。

3 将礼义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探析

3.1 将礼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深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就需要对中国传统礼文化进行精准把握, 提炼其超越时代的礼义内涵和精神, 为大学生道德教育寻找礼义根源, 让礼义教育扎根于道德教育。 (1) 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时, 要注重融入礼义的深入阐释和解读, 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古圣先贤守礼、尊礼、行礼的高尚风范, 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中国传统礼义的内涵和魅力, 激发其内心见贤思齐、力争上游、提升自我道德意识和礼仪修养的强烈渴求。让大学生理解礼义精神, 内化礼义精神才是真正提升自我道德修养的深层次动力。 (2) 注重对礼的用途和实际效用的阐释, 对大学生进行具体的行为指导, 小到师生之间的称呼、上课的礼节, 大到校纪校规的遵守、社会公德的养成等, 帮助其深刻了解生活中知礼守礼的效用, 成就其君子风范。 (3) 改革授课方式, 注重礼仪践行。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引导大学生践行课堂礼仪, 也要设计相关实践环节促使其在课后践行礼仪, 或由同宿舍、同班学生相互监督打分, 或自己记录日常生活中践行礼仪事迹并与大家分享, 或引入社会公德讨论话题进行辩论, 加强学生间思想沟通, 加深相互了解, 将学生的道德观念、对礼义精神的理解贯彻到道德实践、礼仪践行中, 使其相处更加和谐融洽, 将知识学习与行为养成密切结合起来。

3.2 将传统礼义与现代礼仪相结合, 开展专门的礼仪教育

继承传统礼文化不是简单复制, 照抄照搬, 而应该根据社会现状和需求, 提炼传统礼文化中博大的礼义精神。将礼义与现代礼仪相结合, 开展既适用于现代社会又蕴含丰富内涵的礼仪教育。 (1) 高校可开设传统经典解读课程, 提高大学生对礼文化的思想认知和情感共鸣, 满足大学生深入学习礼仪文化的需求, 使其能自觉践行礼义精神。 (2) 整合传统礼仪和现代礼仪, 在现代礼仪教育中突显传统礼义精神的挖掘和解读, 让大学生准确理解礼的原则和精髓。大学生往往比较重视求职时能用到的面试礼仪、商务礼仪, 认为这些能直接影响自己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面试中的礼仪实质上是体现对他人的尊敬。《礼记》开篇就讲“毋不敬”, 中国古礼研究专家彭林教授也讲过“‘敬’是‘礼’的纲领”[4]。古人行礼必须要有恭敬之心, 在任何场合都要心存敬意, 不能虚于应付。因为“敬”, 所以服饰整洁、容貌端庄、言语谦恭、倡行揖让、处处有节。在一些重要礼仪中都安排了拜的礼节, 如作揖、拜、对拜、大拜、稽首等, 虽然今天我们无须行拜礼, 但其“敬”的实质没有改变。如同《孝经》所说“礼者, 敬而已矣”, 中国古代礼仪注重将“敬”贯彻到礼仪中的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3) 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团体辅导活动。团体辅导是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教育方式, 应有效运用团体讨论、角色扮演、个案分析、行为训练等方式, 调动大学生主动参与礼仪训练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对礼仪规范的体验和感悟, 也可以针对大学生的礼仪行为问题及时进行训练和矫正。教师在团体辅导时要注重对大学生的心理帮助, 引导其在团体情景下深刻体悟礼的作用和对自我良好道德、高尚人格塑造的积极影响, 促使其自觉尊礼、行礼。

3.3 注重各项活动中的礼义教育, 营造良好的尊礼、行礼氛围

仪式作为古老的文化现象, 自古以来就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强大的教育功能, 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扎根于礼的。如冠礼中要3 次加冠, 就是要提示受冠者努力使自己的德行与日俱增, 其教育意义不亚于正式的课堂教授。高校应举办更多具有重要教育功能的仪式和活动。程颐曾说“冠礼废, 则天下无成人”。当今绝大多数学生都未曾接受过冠礼。高校在开学典礼中, 除了对大学生进行入学教育, 帮助其尽快适应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之外, 也可以设计相关的成人仪式或入学仪式, 让其深刻感受到进入大学就意味着自己正式跨入成人阶段, 要时时以一个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培养成熟的情感、意志、思想和心理, 以君子的言行规范塑造健康形象。这些对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的仪式和活动既是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 也是营造全校上下尊礼、行礼良好氛围的重要途径。

3.4 重视网络中的礼义教育, 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网络是当今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现实世界中, 人与人之间交往需要遵守行为规范, 互联网虚拟世界同样需要一套行为规范。网络的虚拟世界实质上是由人创造的, 不论是面对电脑还是手机, 都要时刻记住我们其实是在与人打交道, 而不是单纯地与机器打交道, 必须遵循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礼义精神和礼仪规范。曾国藩说“舍礼无所谓道德”, 人们需要知礼、行礼、倡礼, 用礼来修身, 成就自己的风范。在网络生活中同样也需要尊重别人, 与人友好交流, 平和争论, 尊重他人的隐私, 与人分享知识, 打造自己良好的网络形象。高校要教育大学生时刻记得网络道德与现实生活是相同的, 切不可在网络生活中降低自己的道德标准。

3.5 强化教师礼仪规范, 塑造教师良好形象

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不仅应在学识学风、道德品质上率先垂范, 也要在行为举止上培养君子风范, 以身作则, 才能为人师表。因此, 高校教师一定要时刻注重自身的礼仪规范, 以良好形象为大学生树立榜样, 发挥言行举止的教育示范作用。高校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 一方面,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礼义教育, 增强教师爱岗敬业的意识和对中华礼义文明的理解与认同, 提高其对自身角色的认同感、尊严感和自豪感, 自觉履行职责和职业规范, 时刻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 高校也要针对教师开展相关礼文化讲座和教育活动, 为教师进行具体的礼仪行为指导, 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塑造良好的形象。

中国传统礼文化博大精深, 其中有一些古礼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 有的还带有迷信因素, 但这并不能否定中国礼文化的合理性和传承的必要性。礼文化所蕴含的礼义精神为我们今天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财富和实践案例, 值得广大教育者深入挖掘, 大力开展礼文化教育, 重现中华礼仪之邦的风采。

摘要: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礼义是礼的灵魂。礼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准则相一致, 开展礼义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和睦思想、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仁爱教育、塑造良好形象。高校应在课堂教学、专门的礼仪教育以及各项活动中, 注重对传统礼义精神的深入阐释, 并将其与现代教育相结合, 营造尊礼、行礼氛围, 从而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

关键词:礼义,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 2013.

[2]翟玉忠.礼之道[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61.

[4]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卷二) [M].台湾:文海出版社, 1974.

礼义廉耻 篇2

《廉耻》

顾炎武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顾炎武的《日知录》。

2、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意义。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廉耻观的论述于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点拨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 学 内 容

一、题解

本文节先自《日知录》。旨在说明廉耻和国运兴兴衰的关系。廉是修身的大节,耻是立心的大德,廉耻是立德的基本,廉耻一旦沦丧,则国家民族亦将随之覆亡。《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代表作品之一。《日知录》是一本随笔记录性质的百科全书。《日知录》内容宏富,贯通古今。三十二卷本《日知录》有条目1009条,其内容大体划为八类,即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

二、写作背景

顾炎武身处明、清两朝更替(国破家亡)之际,目睹当时许多汉族士大夫不顾国家存亡,只追求一己之富贵,忘却名族大义,纷纷变节,屈膝求官,顾炎武内心十分沉痛,深恨时人寡廉鲜耻,悖德求荣,顾炎武一直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因此,他对明清之际卖国、变节的士大夫,给予了无情的谴责和批判,因而提出‚行己有耻‛的古训,强调一切祸败乱亡,皆由于寡廉鲜耻所致,并以‚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讥讽那些曲意迎合异族的士大夫。指出‚廉耻‛的重要性,讽劝士大夫要知耻养廉。

三、作者简介 顾炎武(1613-1682)汉族,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人,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他人尊称他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爱国学者。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成果累累;他对切韵学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贡献多。

顾亭林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同时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民对于国家的存亡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经学、音韵、史地、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在学术研究上 尤重国计民生,强调学问要切于实用。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等书传世。顾炎武的笔下充满了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忧国伤时,并对降清贰臣予以无情的讽刺。

学术贡献:《日知录》书名‚日知‛二字,是来自论语‚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意思是学习知识,要靠日积月累。本书为作者一生治学之结晶,而其内容实以治道为中心,其研究对象不以书本为限,广及宇宙万象、国家社会、人生日用等,其所钻研之知识,实为活知识。顾炎武对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社会风俗等情况特别注意并进行考察,他反对空疏,讲求征实,对当时文人尚空谈、9

本文虽是读书笔记,亦可视为评论时政的警世之文。作者征引旧典,感慨时事,其借古讽今之深意,流露于字里行间。不仅谴责了当时寡廉鲜耻的社会现实,又把自己对国家与民族的满腔热情,作了强烈的表达。凛然正气溢于言表,尤其在环境晦暗不明,价值混淆不清的时代,读这篇文章,真有激动人心、震耳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之效。

五、课文内容探讨:

1、四维之中,何以顾炎武特别重视耻?

答:在明、清交替的动荡时代,很多士大夫不顾国家安危,变节求荣,顾炎武忧国伤时,因而重视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对降清贰臣予以无情的讽刺。所以顾炎武特别重视耻,是有期特殊朝代背景的。

2、文中说:‚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在现代社会中,你认为这种说法可以成立吗?

答:此种说法仍然可以成立。因为民主时代一样有贪赃枉法,只是较易监督,纠举出来。但在贪官多,又一时未纠举出来时,确实会影响民心,形成祸乱社会的歪风。所以,民主国家执法不严,守法之风未彻底,官吏贪赃枉法,仍将影响社会风气。可见,人人养成守法的习惯是相当重要的。

3、本文引用五代史与颜氏家训之言,有何用意?

答:引述五代史之语,用来说明四维的重要。而以廉耻尤为人所不可或缺者。引颜氏家训教子篇,有影射时人多盲目媚俗,作为猎取功名富贵的手段。痛斥阉然媚于世者,进一步说明耻的重要。颜之推虽历仕各朝,便这是**的时代中小人物的无可奈何,为了整个家族的生存发展,颜氏只得继续任官,但他却能在其中表现出不奉承外族的骨气与节操,并以此精神告诫、教育子孙。

4、文末说‚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阉然媚于世者‛是指何人?作者为何如此抨击?

答:‚阉然媚于世者‛是指当时明清之际媚满的汉人,他们掩去自己汉族的身份、血统,卑言侍统治者——满人,甚至为满人去害民,以求得荣华富贵。作者如何抨击,是因为这些人不但助敌害民,祸国殃民;而且身为文人,士大夫却未能为民表率,不但败坏自身名节,也影响民风,社会论理因之沦亡。

5、现代人竞相学习外国语,这与本文中北齐士大夫教其子学鲜卑语的心态是否相同?请说出自己的看法。

答:北朝时,学会鲜卑语,可以靠它获得较多的名利和物资,北齐士大夫教其子学鲜卑语是为了争取个人的名利和享受。但今日世界犹如地球村一般,知识的流通传递很快,如何快速有效地接受新知识,成了现代人必须学习的重要课题。故多学会一种外国语言,就能多接收一种文化,也因多一种才能而增加了求职的机会,现代人学习外国语的动机、心态已有不同,自不能加以指责批评。

六、写作特色:

1、层次分明

文章虽短,但组织严密,层次分明,尤其善于烘托主题,井然有序。

首先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之说,肯定四者平等地位,但立即将此四者分为两股‚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为下层

传统的伦理、道德框架的一次最彻底的颠覆。

现在一说到神佛就会被无神论所耻笑,说是‚迷信‛的思想,甚至被认为是‚无知‛的代名词,我们的先辈曾经敬畏神明,‚头顶三尺有神明‛,人们的行为,不敢过于放肆,怕‚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且讲究积德,急危救困,修桥补路,为自己,也为子孙积德。虽然那时也有造假,也有坑蒙拐骗,但数量和恶劣的程度并不严重,怕因果报应。

一人如果没有信仰,或只信仰物质生活和金钱,不信有因果存在,那么这个人将失去对神佛和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一个没有对因果对上天敬畏的人,他还会惧怕什么呢?他会无所敬畏,无所惧怕;一旦在危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就会放弃道德和良心,道德在他们那里只会成为拿来掩饰的工具,而实质上他们是无法无天,为所欲为,无恶不作。甚至丧失基本的道德底线和做人的人性,干出一些丧尽天良禽兽不如的事情。

我们应该有所敬畏。首先要敬畏大自然。以前,山青水绿,海晏河清,正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回报。现在人们乱砍滥伐,乱采滥挖,没有植被涵养水了,山洪,泥石流,也正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无敬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我们还应该敬畏生命。我们应该懂得,当人类把其他生命都消灭同时,我们也在消灭着自己!人与人之间更应该敬畏生命,不能把自己生存的基础建立在剥夺他人生命之上。只有敬畏生命,才能真正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才能真正建成和谐社会。

我们应该敬畏的还有历史,还有许许多多的自然法则,社会规则。只有有敬畏之心,才会有有序的社会,只有生活在一个有序的社会里,才会有家庭和个人的安宁。就是为了自己,我们也应该有敬畏之心。

人没有了敬畏,就没有了廉耻之心。什么感恩、什么天地、鬼神、生命、父母、老师、道德、法律,全不在话下,自己才是天下第一,什么事情都会做得出来,什么坏事都敢干,人间的事情做绝了,他就敢去折腾大自然,甚至敢把天捅个大窟窿。所以说,人一旦没有了敬畏感,一个国家没有了敬畏,甚至人类没有了敬畏,人类就将走向毁灭!

八、思考与练习——单选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易:替换)A.弃礼义,捐廉耻

捐:放弃

B.鸡鸣不已于风雨 已:停止 C.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易:改变 D.羌性贪而贵吏清 贵:以……为贵,敬重

2、下列属于直接讨论‚廉耻‛问题的一组是(A)①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②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③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④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为官贵有廉耻心 篇3

心f。叔孙豹曰:“世禄也,非不朽也。”g信夫!不朽有三,唯有耻者能之;隗与彪,其朽久矣。(《读通鉴论》卷八)

注释:

a 何进(?-189):东汉灵帝时外戚,官至大将军而独揽朝中大权。后与袁绍、袁术等人谋诛宦官,不料计划泄露,被宦官张让等先下手,遭杀身之祸。

b 袁隗(?-190):官至东汉太傅,出身名门,袁绍、袁术之叔。董卓专权后,因袁绍反董卓而被牵连,遭杀害。 录尚书事:官名,是一种加官,凡加此头衔者,可代表皇帝对尚书台的一切事务进行总领,地位极其显赫,位高

权重。

c 董卓(?-192):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凉州军阀,官至太师。灵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时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权。其为人残忍嗜杀,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联合讨伐,终被其亲信吕布所杀。

d 曹操(155-220):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曾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陈琳(?-217):曾任大将军何进的主簿(掌管文书的佐吏)。何进被杀后,入袁绍幕府。官渡之战,袁绍失败,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任为司空军师祭酒。 郑泰:大将军何进辅政,征为尚书侍郎,迁侍御史,因进谏不成而弃官。后与荀攸共谋诛杀董卓,事泄,东逃归袁术,任扬州刺史,于赴任途中病逝。 卢植(139-192):东汉末年著名经学家、将领,曾任北中郎将率军平定黄巾军

起义。

e 弘农:即弘农王刘辩,灵帝驾崩后继位,史称少帝。由于年幼,实权掌握在临朝称制的母亲何太后和外戚大将军何进手中。后又受制于董卓,终被废为弘农王。 陈留:即陈留王刘协,汉灵帝驾崩后被封为陈留王。董卓废少帝刘辩而立刘协为帝,即东汉最后一位皇帝献帝。

f 杨彪(142-225):东汉末年大臣,历任三公。后见汉室衰微,便谎称脚疾,不理世事。曹丕称帝后,拜为光禄大夫。因此事,王夫之认为他无忧国之心。

g 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叔孙豹为春秋时期鲁国大夫。

大意:

东汉末年,何进以大将军的身份辅佐朝政,他让袁隗与自己共同担任录尚书事一职,袁隗的名望变得很重,地位异常尊贵,权力也很大。后来,袁绍、袁术与何进共同谋划诛杀宦官,袁隗却不能在此事中担当大任;何进准备召董卓进京,曹操、陈琳、郑泰、卢植都知道此举一定会出乱子,便加以劝阻,袁隗却不能制止何进;董卓擅自废掉少帝刘辩而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天子,当他征求袁隗的意见时,袁隗竟然表示同意;袁隗就像是一个活着的尸体居于大臣之位,其廉耻之心早已荡然无存。然而,他最终还是死于董卓之手,而且全家遭到抄灭。所以说,有廉耻之心的人,并非恃其才智,要说真正的才智,没有比知道廉耻更大的了,知廉耻然后才能认清自己;认清自己才知道财物、地位都是微不足道的身外之物,是很轻的;懂得财物、地位之轻,才知道什么样的人不可与之共事,以及做事要当机立断。所以某些利益不可专擅,某些职位不能接受,某些功劳不能占有,某些灾祸不能逃避。不知廉耻地逃避灾祸,就像是夜间行路一样,见到水却说是石头,不湿其脚就不停止前进。袁隗年老体弱,内不知道子弟的志向,外不知那些奸贼对自己的猜忌,自恃出身望族,想悠闲自在地免除灾祸,像这种人还有活人之气吗?东汉时期,袁氏和杨氏都是德高望重的大家族,世代都有公卿辅臣,而到了袁隗和杨彪时,最终因为他们贪恋禄位而抛弃了自己的廉耻之心。叔孙豹说:“世官世禄,并非能够永远保存下去的东西。”这话是可信的!古人以立德、立言、立功为三不朽,只有存廉耻之心的人才能拥有它们。袁隗和杨彪,他们早就腐烂磨

灭了。

【解读】

本文是王夫之针对东汉末年大臣袁隗的为官行为而阐发的议论。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政治动荡、民不聊生,袁隗以德高望重、手握重权,本该救国家于危难之中,谁知他遇事先求自保,欲以“悠闲不做事”来保住自己的禄位,即使面对专权的董卓废帝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他也是唯唯诺诺,不敢提出异议,最终还是身死人手。在王夫之看来,袁隗就是贪恋禄位而抛弃了廉耻之心的典型,用“尸位素餐”一词形容再合适不过了,这本身就是一种腐败。知廉耻,是为官者最应具备的官德,北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说:“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箴言若此,当为后世所鉴。

《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倾其一生心血完成的一部史论著作。该书借引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史实,系统地评论了上自秦朝下至五代的历史,分析历代成败得失,臧否人物,以古鉴今,堪称传统史论中最系统最精彩的杰作,同时也反映了王夫之进步的历史观和政治思想。(高希)

礼义廉耻 篇4

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廉耻教育,即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制定了以“识廉耻,知礼仪,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的主题活动,其侧重点,就是对学生进行“廉耻”教育。下面就活动开展情况介绍如下:

1 关于廉耻教育缺失的主要表现形式

管仲“四维”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廉耻,是为人立身的大节。大凡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然而在这四者之间,耻尤其重要。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耻,能以无耻为可耻,就能免于羞耻了。让学生从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1 廉耻感缺失

许多高职学生在入校以前,由于受生活和成长环境的影响,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冷眼里长大的,受惯了唠叨,甚至谩骂,从而多少带有一些“油条”习气。表面上他们很尊重老师,但是照样逃课、玩游戏、吸烟、讲脏话、有不正当男女关系。他们对社会舆论和外部评价不予理睬,而是打着“坚守自我”的旗号我行我素,对待社会中发生的事件或一些行为没有起码的善恶判断标准,或者说他们不愿意去思考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也没有廉耻感。

1.2 廉耻感淡漠

就高职学生而言,廉耻感淡漠在我们平常所面对的学生中是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些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可能就一直被老师认为是“问题学生”,因此在人格形成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他们多数通常只注重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自我为中心,不是在乎别人的感受和评价,所以廉耻感淡漠,在道德情感上则表现为冷漠、麻木,他们有相当一部分常以“潮男潮女”形象示人。

1.3 廉耻感错位

高职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由于很少有成功和出彩的机会,久而久之导致心理障碍,进而是非不分,不知道廉操,也不知道羞耻,甚至产生廉耻感错位。其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以耻为荣。一些学生拿着父母挣来的血汗钱,天天进网吧、餐馆,大肆挥霍,游戏人生。他们并不以这种虚度年华的奢靡生活为耻,反以为这样有面子、有派头,并以此作为相互攀比的做人标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另一种是以荣为耻。认为遵守全社会普遍提倡的优良的道德观念,遵守以诚信、博爱等儒学思想,被他们认为是“迂腐”,是愚笨的表现,甚至被他们改编成笑料在网络上大肆宣扬,其行为规范和社会的普遍价值理念截然相反。

2 开展廉耻教育之必要性

所谓廉耻教育,就是要匡正人们内心的善恶、荣辱标准,也就是“不从枉”、“羞为非”的“羞恶之心”。它要求人们做事要守仁行义,谨言慎行,辩知荣辱。由此可见,识廉耻,知荣辱,树立正确的廉耻观其意义之所在。

2.1 知廉耻是做人的基础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儒家把培养“行己有耻”的士君子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作为道德规范的知耻,与个人、民族和国家都有密切的联系。对个人来说,廉耻为立人之大节。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无耻则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能干得出来;人知耻方能改过。对于民族和国家来说,人们有耻,社会风气才能美善;掌权的人知耻,国家的尊严才能得以维护。所以说,只有懂得羞耻,常常保有羞耻之心的人,才能称得上大勇大智的人。

2.2 开展廉耻教育有其现实意义

知“廉耻”,立足于人的个性修养及其社会的道德评价,一个人有了廉耻之心,就会自觉遵守和维护人们普遍认可的社会公德和社会道德规范,见贤思齐。比如,以浪费为耻的人,就不会大手大脚地乱花钱;以落后为耻的人,就不甘于自己落后的地位,而奋进不止;以骂人为耻的人,说话就会温文尔雅,体现君子之风;以扰乱公共秩序为耻的人,就会主动维护良好的秩序,不会做妨害他人正常工作生活的事等。但如果没有了羞耻之心,什么事情都不在话下,什么事情都不放在眼里,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将非常可怕。所谓耻,就是指做了不该做的事、说了不该说的话时,心底涌出的羞愧感,也是让人在人群中难以抬头挺胸、丢面子、丢自尊的一种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人才会处处小心翼翼的而不触犯社会公德的准绳。最终而达到“至善”的崇高境地,并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之目的。高职学生正处于人格养成时期,对感兴趣的知识和观念接受能力较快,可塑性强,只要开展廉耻教育的方法得当,内容充实,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 加强高职学生廉耻教育的相关对策

对高职学生进行廉耻教育要结合学生特点,应以方式方法创新为前提,以内容新颖为手段,以协调配合为保证,以传递正能量为目标,以活动促学习,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之效果。

3.1 组织活动形式要有新意

利用学院的文化思政教育资源,给学生发放传统文化读本,学习古人的廉耻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开设专题讲座,弘扬廉洁之风;利用主题班会,开展讨论座谈;组织学生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开展辩论赛;请一些典型案例的当事人进行现身说法;以多种文艺表现形式进行剧本;利用微信、QQ等组织开展专题网络论坛;在学生中开展活动形式创意征集。

3.2 构建班级廉洁机制

班级作为学校一个独立的最基本的组织单元,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具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因此廉耻教育必须从班级抓起。首先,要加强班级制度建设,确保起点公平。其次,要加强载体建设,确保过程公平。具体表现在学生关注度高的几个方面。如:评选班干部,要进行公平竞争;在评优评先上,要按规章制度操作,做到人性化管理;在班会主题活动中,要做到民主讨论,自由发表观点;在学校奖学金评定和困难补助发放上,要做到公正透明;在班级管理上,以教育为主,多谈心,多沟通,公生明,廉生威,做到以公明志,以廉服人。

3.3 教育者要身正为范

首先,教育者应充分尊重高职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在进行廉耻教育的时候,要本着真诚平等的态度,惩戒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有使高职生在内省惭愧中自觉激发羞耻心,从而自发鞭策自己积极改进。其次,作为教育者自身也应端正自己的为师品行,做到为人师表,善恶分明,这样学生才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倾向。

3.4 教学内容要紧贴实际

学校要狠抓师德教育,对教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充分挖掘传统道德资源中的精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廉耻教育方式。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彰显教育主题与特色,设计不同的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树立榜样,展示先进典型,对照廉耻教育理论,认真查找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对标,保证学生廉耻教育工作的常态发展。平日应注重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勤于总结并加大宣传力度,学院内各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同时学习和借鉴其他院校在廉耻教育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用以丰富本校的教育内容,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

3.5 校园要形成清廉向上的氛围

学院团委、学生会等群团组织是学生的自我管理组织形式,应着力发挥其召集力强,影响面大的优势,结合廉耻教育的要求,着力打造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利用三月“青年志愿者活动月”、四月的“创业大讲堂”、五月“大学生社团活动月”、十月“红歌会”和“迎新晚会”、十一月“第七届青年学习节”等载体,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专业技能竞赛活动,打造一批精品,提升校园文化品味,促进学风院风建设。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大学生耳濡目染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养成良好品行,树立正确荣辱观念,健全完善人格。

3.6 家庭积极参与

学校廉耻教育要分类进行,对廉耻感淡漠的同学,要充分利用家庭的平台深化教育,多与学生家长沟通。“人生至要之事无如教子。富者之教子戒骄淫,贫者之教子修廉节。不可不闻道,闻道则心恒泰;更不可不知耻,知耻则身无辱”(《陶氏家规家训》):人生没有比教育孩子更重要的事情了。富贵之家教育孩子要力戒骄奢淫逸,贫寒人家教育孩子要自强自立。子女须学习仁义之道,领悟人生道理,内心才能保持安宁;更不能不知道廉耻,人有了羞耻之心,才能免于受辱。对积极向上,具有良好德行的同学,要不断勉励鞭策,同时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家校同心育人。家长在孩子面前也要树立良好的模范形象,言行举止、道义礼仪为孩子之表率,让孩子从小知礼义廉耻,树立奉献与回报的高尚人生信条。

3.7 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

学院应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学校对待兼职辅导员与专职辅导员应有相应的待遇,要有计划地安排优秀的兼职辅导员外出培训、进修。辅导员一届任期为三年,在任职期内获得优秀辅导员称号的在评职称时可作为优先考虑条件。设置动态的辅导员发展档案,使得每名专兼职辅导员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为促进廉耻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贡献力量。

4 小结

总之,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这个群体是承载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流砥柱。而耻感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价值观日益模糊的今天,有人为了一己私利背弃良心,置基本的道德规范于不顾,视礼义廉耻为不屑。对高职学生加强“廉耻”教育尤显必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显得尤为重要。耻感的回归与重塑能够有效地使道德约束回到内心自律和外部他律相结合的状态,从而使高职生的规范伦理进一步发展为美德伦理。高职学院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但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的养成教育和人格培养有所欠缺,要教书,先育人,先要抓好思想道德教育,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廉耻教育应作为高职学生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1]李翠华.国学归来:重拾遗落的人文经典[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1):107-116.

[2]李翠华.论高职学生耻感缺失与健康人格的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57-60.

精品考题设计顾炎武《廉耻》 篇5

顾炎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廉 耻 [明]顾炎武

①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雕于岁寒,鸡鸣

②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

③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而太公对武王:“将有三胜,一曰礼将,二曰力将,三曰止欲将。”《后汉书》:“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廐;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

杜子美诗:“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一本作“廉耻将”,诗人之意未必及此。然吾观《唐书》,言王佖为武灵节度使,“先是土蕃欲成乌兰桥,每于河壖先贮材木,皆为节帅遣人潜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蕃人知佖贪而无谋,先厚遗之,然后并役成桥,仍筑月城

④守之。自是朔方御寇不暇,至今为患,由佖之黩货也!”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得此⑤意者,郢书燕说,或可以治国乎!

(选自《日知录集释》,略有删节)

[注] ①三代:夏、商、周。②《颜氏家训》:北齐学者颜之推的著作。③《小宛》:相传是大夫遭遇乱世,兄弟相戒以图免祸的诗。④黩货:贪污纳贿。⑤郢书燕说:比喻牵强附会。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弃礼义捐廉耻

捐:舍弃

B.上马二十匹

上:优质

C.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

率:大都 D.自是朔方御寇不暇

暇:空闲

3.下列四组的行为,全部能够表现“本于廉耻”的一组是(3分)①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

②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

③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

④可以死易生

⑤悉以金、马还之

⑥然后并役成桥,仍筑月城守之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借《颜氏家训》中颜之推讲述齐朝士大夫教育儿子的故事,表达了反对孩子做官的观点。因为在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的时代,即使官职达到了卿相的级别,也是难以被认同的。B.作者引用《吴子》、《尉缭子》的文句,是为了说明礼义廉耻对于军队建设的重要性。知耻,能激发将士们或战或守的斗志;知慈孝,能让将士们明白用牺牲换取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C.在作者看来,边境外族虽然看重财物,但也尊重清廉的官吏。边关守将能否像张奂一样不贪求财货、正直廉洁,不仅影响到威望的树立和教化的弘扬,还会影响到边疆局势的发展。D.作者在文中强调了廉耻与国运的密切关系,廉耻泯没,国族亦随之沦亡。因此,虽然作者在文末说的廉耻之意或可以治国是牵强附会之说,其实蕴藏着他强烈的期许和深深的痛惜。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使金如粟,不以入怀。(3分)

(2)皆为节帅遣人潜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3分)

答案:

2.B(上:动词,送上,献上。)(3分)

3.C(①齐朝士大夫的行为正是不知耻的; ⑥蕃人修桥筑城的行为与“廉耻”无关。)(3分)4.A(作者并没有反对孩子做官,而是反对凭借献媚升官;官至卿相难被认同之说亦无根据。)(3分)

5.(1)即使(假使)送我的金子多得如粟米,我也不放进我的口袋。(使、以(之)各1分,语言通顺、大意对1分。)

(2)都被节度使派人暗暗地运走,投入河流,桥始终没有造成。(“为”1分、省略句 1分,语言通顺、大意对1分。)【参考译文】

我考察自三代以下,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礼义被抛弃,廉耻被掼在一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但是凛冽的冬寒中有不凋的松柏,风雨如晦中有警世的鸡鸣,那些昏暗的日子中,实在未尝没有独具卓识的清醒者啊!最近读到《颜氏家训》上有一段话说:“齐朝一个士大夫曾对我说:‘我有一个儿子,年已十七岁,颇能写点文件书牍什么的,教他讲鲜卑话,也学弹琵琶,使之稍为通晓一点,用这些技能侍候公卿大人,到处受到宠爱。’我当时低头不答。怪哉,此人竟是这样教育儿子的!倘若通过这些本领能使自己做到卿相,我也不愿你们这样干。”哎!颜之推不得已而出仕于乱世,尚且能说这样的话,还有《小宛》诗人的精神,那些卑劣地献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惭愧吗?

礼义廉耻 篇6

[关键词]礼仪;正义;价值;法的价值

法的价值问题在法学理论领域探讨的比较多,大家都各抒己见,相关的专著也比较多,笔者在这里就中西方法律价值观做一比较,在比较中西方法律价值观之前有必要把价值、法的价值以及法的概念再理一下。

一、价值、法的价值的概念

哲学价值定义的多样性在法律价值研究中同样存在。其中,《法的价值论》一书的定义在理论界颇有影响。

价值在词义上是指人们的观念和社会生活中用以判断事物或者行为的标准,表示事物的有用性。价值实质上是客体对主体——人的需要的满足,表示客体的有用性或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意义。概括起来价值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体现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主要指经济学领域的;二是客观事物的有用性或者具体的积极作用,主要用于哲学领域。综上我们把价值定义为: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包括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和主体对客体的要求与愿望两个方面[1]。

法的价值概念是价值的一般概念中法学研究的具体应用。法的价值作为一种具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系统中的子系统,法既要反映社会事实又要指引社会理想,法的价值就是法这种客体对于主体的积极意义,是法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2],价值的主体是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个人、群体、人的类的统一,“人作为价值主体是很主动的很自觉的,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以及需要是否获得满足,并可以明确作出价值评价。而这一切都能够直接通过一定方式表达出来,并能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交流和传播。”[3]法的价值的客体是法,作为法的价值的法是广义的法,首先指的是法的制度,作为制度的法及其规范;其次是指以社会状态存在的法,包括行为和其他法现象;再次是指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法,包括意识中的法和法意识。郑成良教授认为法的价值因使用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可以分为:目的价值、评价价值、形式价值。

二、中西方法的概念

在中国古人的心中法就是赏罚或者只是刑罚,这里所说的“赏”、“罚”既指赏、罚两种手段,又指规定赏罚标准、程序、方式等规范,相当于定罪和量刑。古人对法的理解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法是神意的体现,是神用来惩罚恶人的工具,另一种观点正好相反认为是统治阶级制定出来管人的,是人的意志的反映,而不是天意。

西方人认为法首先是一种管理社会的手段或方法,它包括民事的、刑事的、行政的规范,包括公法与私法、自然法与人定法、市民法与万民法,它是一个内容广大的体系,是一切具有国家强制力做后盾的社会行为规范或管理规则的总和,强调法的社会性、公共福利性、科学性。

三、中西方传统法律价值评价标准的对比

中西法律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价值追求、价值目标评判方面,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统治方式和文化传统不同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使得中西方在法律价值观念上有各自的特点。

1.中国传统法律价值观念的特点

在中国的传统法律价值观念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法律价值追求的是“无讼”这一终极目标,孔子说过:“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不过,孔子的“无讼”是指通过长期的德礼教化长者的模范作用,使诉讼者因为诉讼而感到可耻从而达到达到“无讼”,而不是人为地禁止诉讼,反对诉讼。中国传统法律价值观是以秩序为本位,以无讼为取向的[4]。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虽然各执一说,但在追求这种“无讼”秩序的目标上是一致的,无论道家“无为而治”的“自然秩序”,儒家的“克己复礼”、施“仁政”,还是法家的“以刑去刑”、“以杀去杀”,围绕的都是秩序,理想的目标都是社会的稳定,没有刑事案件的发生,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不同的是仅在于实现的方式或途径。在战国这个纷乱的时代,主张靠“力”、靠“威势和刑罚”、靠强权的法家学说自然取得了主导地位,秦王朝更将其推向极至。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秦王朝的短命宣示法家学说破产,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强大的秦王朝很快被推翻。汉初的统治者“以秦为鉴”转而推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但这样做同样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镇压农民反抗,走向另一个极端。于是在西汉中期,汉武帝采纳确立了以儒术为主体的又整合诸家观点特别是法家思想的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法律价值观念并一直延续了近两千多年。在这一封建正统法律观念中,法律价值评价标准也隐含其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第一,“法自然”或“自然之道”。在中国社会初创时期,限于生产力水平和知识水平, “自然之道”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法律价值观中的法律价值的评价标准。而人作为天地之间一物也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与天地自然是一体的即所谓的“天人合一”;第二,“礼”。“礼”最初是与神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在祭祀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礼”所规定的程序仪式去做,人们确信只有举止如“礼”,神明才能接受供物,否则便会受到神的惩罚。这种古代祭祀中产生的“礼”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行为规范并演变为法律价值评价的标准。到了汉代,“礼”被作为调整人们的行為规范写入法律,成为法律价值评价标准。第三,“义”。“义”是儒教的中心思想,它属于道德范畴。先秦儒家还将“义”与“利”对立起来,董仲舒还提出仁者爱人的观点,在大德小刑的中国传统格局中,“仁”和“义”这种道德标准逐渐发展成为高于法律,强调的是以德治国。因此,在传统中国,调解与调判的目的不是对双方权利义务的确定,而是为了平息特定的争讼,而达到无讼、和解。

2.西方传统法律价值观念的基本特点

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传统法律价值观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正义,与此相适应,西方法律价值观中也内含着其自身的价值评价标准。

在西方中世纪,法律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首先是正义,“正义”成了上帝的一种意志,是其孜孜以求的价值目标。早在古罗马时期,西塞罗就说过:“法是正义与非正义事物之间的界限。”到了近现代,这种追求依然如故。马克思也认为;“正义是法律的最高价值目标,法律的所有其他价值,都是正义原则的具体化。”[5]“正义”之于西方法律价值观念的重要由此可见一斑。当然,我们不能说中国传统法观念中就没有“正义”的概念,将“无讼”和“无正义”等同起来是十分片面的。第二是人的理性,西方传统法律观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标志就是人具有理性,法律是人类理性选择的结果。只有在理性的指引下,人类才能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基本价值如平等、公正、正义、自由等,理性的实质乃人的本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因此,理性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是评价法律价值的准则。第三是权利。在西方,法律与权利密不可分,甚至可以相互解释,因为法律在西方形成于平民与贵族围绕权利而展开的斗争,一般人之间的纠纷也都是通过诉讼对权利义务的确定来解决的,权利成了西方法律和诉讼的核心。崇尚理性和重视个体权利导致了“个人得以借助超验的权威获得某种绝对孤立的抽象规定”,而在这种抽象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正因为此,西方评价法律价值时,往往内含着利益关系。

3.中国传统法律伦理与西方法律道德的区分

中国社会中儒家思想统领了包括法观念在内的所有意识领域,“儒家伦理的原则支配和规范着法的发展成为立法与司法的指导思想,法的具体内容渗透了儒家的伦理精神。”[6]所谓“引礼入法”,就是将道德准则与规范融入到立法、司法、执法的法律过程中去,换言之,法律价值与社会道德价值在很大程度上相重合,法律价值本身的特性没有得到体现,相对而言,西方社会则强调理性,注意道德与法律之间的严格界限与区别。“法律调整人们的外部关系,以有形的强制手段进行威胁,是他治的,是被动的,属于他律,而道德则是支配人们内心活动的动机,是产生于人的内心是自治的,是主动的,属于自律”[7]。将法律与道德规范区分的比较明显,避免将法律价值及其冲突无限地扩大化。

中西方法律价值观念有着各自的特点,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标准:中国传统价值观要求达到自然和谐达到“无讼”的秩序。而西方的法律价值观念的实质在于肯定人的自然权利,代表着正义,最终引致自由,“礼”是“法自然”的直接成果,反映的是封建等级秩序,按照它行事也可以达到“无讼”的理想秩序。 “仁”和“义”注重的是道德操守,强调的是服从秩序,而平等和利益则注重的是个体权利,强调的是经济利益。

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法律概念的理解不同。中国古代,法是和刑通用的,而在西方法是指普遍有效、永恒的正义原则和道德公理,而法律则指具体的法律规则,正因为这种对法律本身含义理解的不同导致了法律评价标准的差异;第二,政治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国自秦之后家国同构、大一统的政治架构成为两千年不易之制,其必然要求法律的大一统,人们对法的思考也必然围绕着王权统治进行的。而西方尽管法律也有维护统治秩序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它更多地注重人自身,规定个人之间的关系,并且将法律的价值评价标准放到了人本身的理性上;第三,经济条件的差异。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而不是依赖于市场,而且作为自然经济基本单位的家长制家庭又得到了国家政权的维护。而西方由于较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法律中的非理性因素如伦理、感情等逐渐被排斥,适应商品交换的要求,从而在法律价值观上更多地注重人们的社会政治身份。

[参考文献]

[1]包玉秋.法理学研究.北京出版社, 2007.3.

[2]朱力宇.法理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宏维.社会价值 统摄与驱动.人民出版社, 1995.

[4]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3.

[5]袁贵仁,梁家峰.中西方法律价值观的哲学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0.3.

[6]尚书·为政.

[7]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1).

上一篇:128层CT检查下一篇:演讲大赛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