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阳上亢

2024-08-28

肝阳上亢(精选8篇)

肝阳上亢 篇1

松龄血脉康是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肝阳上亢型的中成药[1,2,3,4],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有神经保护作用[5]。笔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了2009年1月—2010年11月肝阳上亢型脑梗死患者22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11月住院患者226例, 男107例, 女119例, 平均年龄62.7岁, 最小年龄47岁, 最大年龄为81岁。

1.2 入选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诊断标准, 且经头颅CT/MRI证实, 发病在14 d以内, 并符合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型。中医辨证及证候判定标准, 主证:眩晕、头痛;次证:急躁易怒、心悸、失眠、舌红、脉弦或细数。主证具备1项, 次证1项以上, 并结合舌脉, 可诊断为肝阳上亢证。首次发病或既往有脑卒中史但无严重后遗症 (MRS) <2分;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分4分~22分;颈动脉狭窄程度小于50%;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由本人或监护人代签) 。

1.3 排除标准

经检查证实因颅内病变、脑出血、外伤、眼病引起者;吞咽障碍或不能配合者;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 心源性卒中;肝肾严重原发性疾病, 肝功能 (ALT、AST) 超过正常值上限1.5倍以上者;血液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 严重慢性贫血, 血红蛋白<80 g/L, 白细胞<4.0×109/L、血小板<100×109/L;患者正在使用或入组前2周曾使用活血化瘀药物或可能干扰研究的药物;对本品过敏或同类药物过敏者;药物依赖、酒精依赖、精神病、癫痫及肿瘤患者;孕期、哺乳期或妊娠的妇女。

1.4 研究方法

受试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进入治疗组和对照组, 并使用盲法隐藏, 受试者和观察者均不知道患者所进入的组别。治疗组口服松龄血脉康口服, 每次1.5 g, 一日3次;对照组使用安慰剂。两组均使用阿司匹林 (300 mg/d) 和常规输液治疗。疗程3周, 治疗开始和结束时进行观察指标检测。疗程结束后进行第1次破盲, 即对全部患者的分组进行破盲, 分为A组和B组;试验结束后进行第2次破盲, 即对A组和B组是治疗组或是对照组进行揭盲。

1.5 观察指标

安全性观测指标, 一般体检;血、尿、大便常规检查;肝功能 (ALT) 、肾功能 (BUN、Cr、Ccr) 、血糖、血脂;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 腹胀腹痛, 饮食增强或减少。疗效性观测指标, 神经系统症状评分 (NIHSS) 、中医证候评分。

1.6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痊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 治疗前后积分减分率≥95%;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 治疗前后积分减分率<95%且≥70%;有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有改善, 治疗前后积分减分率<70%且≥30%;无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治疗前后积分减分率<30%。

中医证候积分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老年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证的记分法》制定。问诊:用统一语气提问, 凡主动说出症状记3分;问出的症状按照症状显著或持续出现, 症状时轻时重或间断出现, 分别计2分、1分, 无症状计0分。舌象:舌红1分, 苔黄1分。脉象:脉弦1分, 脉弦数1分。中医证候病情分级标准, 轻度:10分, 中度:10分~20分, 重度:>20分。

1.7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双向有序资料用Ridit分析。

2 结 果

2.1 病例完成情况

226例中223例完成试验, 3例因经费原因退出试验 (治疗组1例, 对照组2例) , 均按无效处理。

2.2 两组NIHSS评分

两组在治疗前NIHSS评分、发病时间、血压值、血脂、血糖、中医证候等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P<0.05) , 两组均有疗效;治疗组下降程度更明显 (P<0.05) 。详见表1。

2.3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两组对缓解中医证候作用相近。但在改善睡眠方面, 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对改善睡眠的作用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

2.4 安全性观察

治疗组轻度腹泻1例, 腹胀4例;对照组轻度腹痛1例, 改为饭后服用, 上述反应消失, 未减量或停服。两组未观察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血常规的变化。

3 讨 论

松龄血脉康是由鲜松叶、葛根、珍珠层粉组成的纯中药制剂。马尾松的新鲜树叶入药, 具有荣养阴血、平肝潜阳、镇心安神、活血化瘀的功效, 其主要有效成分是前花青素, 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调节一氧化氮分酶 (NOS) 、改善血黏度、调节血脂作用。葛根具有清热解肌、生津止渴、通络等功能, 其主要有效成分是葛根素, 现代研究认为其具有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液变、改善血黏度、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珍珠层粉, 采用河蚌壳里层, 具有安神清心、养颜、平肝潜阳、定惊之功效。含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活性钙, 具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三者配伍, 具有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功效。

脑梗死发生时, 可产生脑水肿, 脑内过多的自由基类物质可导致机体的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能消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 从而保护细胞不受毒性氧自由基损伤。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 存在于神经元、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 产生的一氧化氮 (NO) 主要与信息传递、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和使NMDA受体表达下调有关, 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6,7]。郭沛鑫等[5]研究显示, 松龄血脉康可明显降低实验鼠的脑含水量, 增加eNOS的含量, 对SOD、NO含量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提示松龄血脉康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自由基的产生, 从而保护脑缺血后继发神经元的损伤。

脑梗死的发生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 而血小板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和血栓形成的核心环节, 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破裂后, 内皮下胶原组织暴露出来, 在炎症细胞的趋化下, 血小板黏附在破裂处, 黏附后血小板活化, 同时在某些细胞因子的作用下, 血小板释放血栓素A2 (TXA2) 、二磷酸腺苷 (ADP) 、凝血酶等, 使血小板聚集, 并与凝血终末过程的终产物纤维蛋白交联, 最终引起血栓形成[8]。松龄血脉康中松叶和葛根均能抗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血液黏度, 能抑制血栓形成的核心环节, 保护脑组织,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脑组织发生缺血性改变时, 往往血液黏度增加, 从而对大脑造成更大的损害, 松龄血脉康可明显降低实验鼠的血液黏度, 可减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对大脑的损害[5]。

以往基础研究表明, 松龄血脉康能促进机体的调节和修复, 缩小梗死面积, 改善神经功能, 保护缺血神经元。本研究将该药用于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 结果显示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具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 对于肝阳上亢型患者具有较好疗效, 由于它对于失眠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对伴有失眠的患者更加适用, 这与其中珍珠层粉的养心安神作用有关。同时, 不良反应观察显示该药不良反应少而轻, 对肝肾功无影响, 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王保和, 张广明.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 (肝阳上亢证) 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Ⅱ期临床试验[J].天津中医药, 2003, 20 (1) :58-61.

[2]王恒和, 王占武, 刘艳民.松岭血脉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肝阳上亢证对照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 26 (6) :437-439.

[3]代二庆, 王恒和, 毛静远, 等.松岭血脉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 (肝阳上亢证)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刊, 2003, 21 (3) :388-390.

[4]付莉, 毛振兴, 王静, 等.松龄血脉康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相关指标的影响:随机单盲对照试验[J].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9, 7 (6) :509-513.

[5]郭沛鑫, 阳勇, 苏芝, 等.松龄血脉康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 7 (1) :64-65.

[6]丁克祥.SOD临床研究集[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1992:20.

[7]帅杰, 叶建宁, 高广正.前脑缺血再灌注海马CAI区神经元死亡与一氧化氮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 (1) :70-71.

[8]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Primary prevention of ischemicstroke[J].Stroke, 2006, 37:1583-1603.

肝阳上亢 篇2

【关键词】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清眩降压汤;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9.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62-01

随着老龄化的发展,高血压病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且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其属于较为危险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正常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笔者为进一步了解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采用清眩降压汤治疗的临床价值,特从我院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中选取68例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并按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男21例,女13例;患者年龄为41~70岁,平均年龄(55.53±1.52)岁;患者病程为0.6~6年,平均病程(3.02±0.51)年;对照组34例,男22例,女12例;患者年龄为42~69岁,平均年龄(54.67±1.63)岁;患者病程为0.5~6年,平均病程(3.03±0.41)年。对两组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中医诊断标准[1] 依据《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医诊断学教材相关内容拟定标准进行诊断。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主症: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便秘、溲赤和舌红苔黄等。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患者每日口服2次硝苯地平缓释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H32026198)治疗,10mg/次。

1.3.2 治疗组 患者采用清眩降压汤进行治疗,患者每日口服2次清眩降压汤,1剂/天。该药剂的主要成分为:天麻30g,苦丁茶30g,钩藤30g(后下),川牛膝10g,黄芩10g,生杜仲10g,生地30g,夜交藤30g,桑叶15g,菊花15g。

1.4 疗效判定[2] 无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没有改善或是出现加重现象,舒张压下降<10mmHg,且没有达到正常范围;有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出现减轻现象,舒张压下降10~20mmHg;显效:患者实施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得到显著改善,舒张压下降20mmHg左右;痊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舒张压下降超过20mmHg,恢复正常范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患者例数+显效患者例数+痊愈患者例数)/总选取患者例数×100.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在高血压疾病中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为一种较为常见的中医证型,其主要病因为高血压患者体质的阴阳偏盛或是偏衰、脏腑亏损和、禀赋不足等,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疾病主要因患者阴阳失衡,导致肝阳上亢,出现眩晕、头痛及耳鸣等症状,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中医应采用降肝火、潜肝阳及降血压等治疗原则进行治疗。清眩降压汤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疾病患者具有良好作用,该药剂中的天麻有镇痛及降压作用;苦丁茶有降压及利尿强心等作用;钩藤有镇静和降压作用;川牛膝有破血行瘀等作用;生杜仲有补益肝肾和强筋壮骨等作用;夜交藤有安神、通络和祛风等作用,诸成分合用具有较好的平肝阳和降血压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综上所述,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军.徐凤芹.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01):1-3.

[2]马绍波.镇肝息风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25(07):68-70.

[3]褚剑锋.清眩降压汤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验案[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24(03):75-76.

(收稿日期:2014.07.01)

【摘 要】 目的: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采用清眩降压汤治疗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68例,并按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清眩降压汤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每组34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清眩降压汤;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9.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62-01

随着老龄化的发展,高血压病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且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其属于较为危险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正常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笔者为进一步了解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采用清眩降压汤治疗的临床价值,特从我院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中选取68例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并按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男21例,女13例;患者年龄为41~70岁,平均年龄(55.53±1.52)岁;患者病程为0.6~6年,平均病程(3.02±0.51)年;对照组34例,男22例,女12例;患者年龄为42~69岁,平均年龄(54.67±1.63)岁;患者病程为0.5~6年,平均病程(3.03±0.41)年。对两组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中医诊断标准[1] 依据《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医诊断学教材相关内容拟定标准进行诊断。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主症: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便秘、溲赤和舌红苔黄等。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患者每日口服2次硝苯地平缓释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H32026198)治疗,10mg/次。

1.3.2 治疗组 患者采用清眩降压汤进行治疗,患者每日口服2次清眩降压汤,1剂/天。该药剂的主要成分为:天麻30g,苦丁茶30g,钩藤30g(后下),川牛膝10g,黄芩10g,生杜仲10g,生地30g,夜交藤30g,桑叶15g,菊花15g。

1.4 疗效判定[2] 无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没有改善或是出现加重现象,舒张压下降<10mmHg,且没有达到正常范围;有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出现减轻现象,舒张压下降10~20mmHg;显效:患者实施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得到显著改善,舒张压下降20mmHg左右;痊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舒张压下降超过20mmHg,恢复正常范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患者例数+显效患者例数+痊愈患者例数)/总选取患者例数×100.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在高血压疾病中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为一种较为常见的中医证型,其主要病因为高血压患者体质的阴阳偏盛或是偏衰、脏腑亏损和、禀赋不足等,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疾病主要因患者阴阳失衡,导致肝阳上亢,出现眩晕、头痛及耳鸣等症状,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中医应采用降肝火、潜肝阳及降血压等治疗原则进行治疗。清眩降压汤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疾病患者具有良好作用,该药剂中的天麻有镇痛及降压作用;苦丁茶有降压及利尿强心等作用;钩藤有镇静和降压作用;川牛膝有破血行瘀等作用;生杜仲有补益肝肾和强筋壮骨等作用;夜交藤有安神、通络和祛风等作用,诸成分合用具有较好的平肝阳和降血压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综上所述,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军.徐凤芹.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01):1-3.

[2]马绍波.镇肝息风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25(07):68-70.

[3]褚剑锋.清眩降压汤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验案[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24(03):75-76.

(收稿日期:2014.07.01)

【摘 要】 目的: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采用清眩降压汤治疗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68例,并按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清眩降压汤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每组34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清眩降压汤;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9.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62-01

随着老龄化的发展,高血压病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且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其属于较为危险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正常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笔者为进一步了解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采用清眩降压汤治疗的临床价值,特从我院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中选取68例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并按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男21例,女13例;患者年龄为41~70岁,平均年龄(55.53±1.52)岁;患者病程为0.6~6年,平均病程(3.02±0.51)年;对照组34例,男22例,女12例;患者年龄为42~69岁,平均年龄(54.67±1.63)岁;患者病程为0.5~6年,平均病程(3.03±0.41)年。对两组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中医诊断标准[1] 依据《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医诊断学教材相关内容拟定标准进行诊断。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主症: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便秘、溲赤和舌红苔黄等。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患者每日口服2次硝苯地平缓释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H32026198)治疗,10mg/次。

1.3.2 治疗组 患者采用清眩降压汤进行治疗,患者每日口服2次清眩降压汤,1剂/天。该药剂的主要成分为:天麻30g,苦丁茶30g,钩藤30g(后下),川牛膝10g,黄芩10g,生杜仲10g,生地30g,夜交藤30g,桑叶15g,菊花15g。

1.4 疗效判定[2] 无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没有改善或是出现加重现象,舒张压下降<10mmHg,且没有达到正常范围;有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出现减轻现象,舒张压下降10~20mmHg;显效:患者实施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得到显著改善,舒张压下降20mmHg左右;痊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舒张压下降超过20mmHg,恢复正常范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患者例数+显效患者例数+痊愈患者例数)/总选取患者例数×100.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在高血压疾病中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为一种较为常见的中医证型,其主要病因为高血压患者体质的阴阳偏盛或是偏衰、脏腑亏损和、禀赋不足等,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疾病主要因患者阴阳失衡,导致肝阳上亢,出现眩晕、头痛及耳鸣等症状,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中医应采用降肝火、潜肝阳及降血压等治疗原则进行治疗。清眩降压汤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疾病患者具有良好作用,该药剂中的天麻有镇痛及降压作用;苦丁茶有降压及利尿强心等作用;钩藤有镇静和降压作用;川牛膝有破血行瘀等作用;生杜仲有补益肝肾和强筋壮骨等作用;夜交藤有安神、通络和祛风等作用,诸成分合用具有较好的平肝阳和降血压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综上所述,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军.徐凤芹.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01):1-3.

[2]马绍波.镇肝息风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25(07):68-70.

[3]褚剑锋.清眩降压汤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验案[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24(03):75-76.

肝阳上亢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治疗于我院的113例头痛(肝阳上亢型)患者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组)57例,观察组(天麻钩藤饮治疗组)56例,两组患者均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除了血压较高外无其他严重内科及外科疾病,中医表现除了头痛外还有心烦易怒、面红口苦、夜卧不安、腰膝酸软等肝阳上亢证型表现。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5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52.1±14.2)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病程(18.2±4.5)个月;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50.6±14.9)岁,病程2个月~2.5年,平均病程(18.6±5.7)个月。两组肝阳上亢头痛患者在基本临床资料上无差异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方法,如高血压者给予相应降压药物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者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饮:天麻15g、桑寄生20g、黄芩15g、栀子10g、钩藤15g、天麻10g、石决明20g、牛膝20g、益母草15g、杜仲15g。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用。

1.3 评价标准

无效标准: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血压及头痛等无缓解;有效:头痛发作时间缩短,程度减轻或者发作间隔时间变长,血压下降;显效:头痛消失,1年内随访未复发,血压控制平稳。

1.4 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中比较疗效应用χ2检验,SPSS13.0统计学软件。P<0.05,差异显著;P>0.05差异不显著。

2 结果

比较两组肝阳上亢型头痛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19例显效,构成比为33.9%;33例有效,构成比为58.9%;总有效52例,构成比为92.9%。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头痛在西医学中属于一种临床症状,存在于多种疾病过程当中,对于头痛的原因也有一定的阐述,提出了神经、血管联合作用学说,认为下丘脑、丘脑及大脑皮层可受到各种刺激物的影响而兴奋,兴奋传递至脑干,脑干皮层功能因兴奋产生而发生改变,症状出现,血管受刺激后扩张,进一步刺激三叉神经,最终出现头痛。头痛在祖国医学中又被称为“脑风”、“首风”,首见于内经,并指出头痛发病的主要因素为外感或者内伤[4]。头是“清阳之府”、“诸阳之会”、“髓海之居”,在人体中的位置最高,手足三阳经、五脏六腑之精血与阳气皆上会于头部,因此头部很容易受到外邪侵扰或者因体内精血亏虚而出现疼痛[5]。辩内伤头痛及外感头痛、辩与头痛相关的脏腑经络是头痛的主要辩证要点。外感头痛起病多较急,常常表现为重痛、灼痛、跳痛、胀痛及掣痛等,病势较剧烈,属实证[6]。内伤头痛多缓慢起病,发病与肾脏、脾脏及肝脏有关,常常表现为昏痛、隐痛及空痛,病势较缓,在劳累时加重,时发时至,虚证较多[7]。由于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皆上行于头面,厥阴经也上行至颠顶,因此头痛的部位会随着受邪的经络、脏腑的不同而不同:眉棱骨及前额部位的头痛多为阳明经头痛;两侧的头痛多为少阳经头痛;后头部及项部疼痛多为太阳经头痛;颠顶部位或者眼眶周围疼痛多为厥阴经头痛[8]。治疗时需要辩头痛是内伤头痛还是外感头痛,根据头痛的部位考虑受邪的经络脏腑[9]。内伤头痛以虚实夹杂或者虚证为主,治疗以填髓益精及养血滋阴为主;外感头痛多为实证,治疗以驱邪为主;而痰浊、淤血、肝阳上亢所致头痛则以化痰、行瘀及平肝为主;对于虚实交杂的复杂型头痛则根据邪正盛衰的关系决定以驱邪为主兼顾补虚或者以补虚为主兼顾驱邪。

肝阳上亢型头痛属于内伤头痛,主要临床表现除了头痛外,还具有心烦易怒、面红口苦、夜卧不安、腰膝酸软等肝阳上亢证型表现,治疗以平肝潜阳及平息肝风、滋补肾阴为主[10]。天麻钩藤饮方出自《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石决明、钩藤及天麻具有平抑肝阳的作用;茯神及夜交藤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黄芩及栀子具有清肝热、泻肝火的作用;桑寄生及杜仲具有补益肝肾的作用;益母草及牛膝活血能力较强[11]。整个方剂发挥平肝潜阳、补益肝肾、安神清热之效,主治肝阳上亢及肝风内动,是治疗肝阳上亢的代表方剂[12]。有关学者对天麻钩藤饮进行了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显示其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及降血脂的作用,对血小板聚集产生抑制作用,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能够提高患者的痛阈,产生镇痛作用;能够使脑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减少血管阻力[13]。

笔者对肝阳上亢型头痛应用天麻钩藤饮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9%,而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9%,两组在治疗有效率上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药方剂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治病主要寻求的是辩证论治,每个患者均是不同的个体,因此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虽然头痛的症状以肝阳上亢型为主,但是还有可能合并有其它证型的症状,治疗上应兼顾。根据病因进行治疗也十分重要,如果肝阳上亢因肝火上炎、肝郁化火引起,头痛的程度较重,症状见口苦、目赤,溲黄便秘可以将大黄、龙胆草及夏枯草加入天麻钩藤饮方剂中,以增强泻肝火之效。

此外,肝阳上亢型头痛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调护作用[14]: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及体质;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做到起居有常;保证乐观、舒畅的情志,避免精神受刺激;在饮食上也要注意节制,避免过食肥甘厚味,以清淡为主,保证脾胃健康;由于螃蟹、猪头肉、公鸡等食物具有生风、动风之弊端,肝阳上亢头痛患者尽量少食用或者不食用,避免加重病情;如患者头痛十分剧烈,不能正常生活及工作,应卧床休息,保证清净的修养环境,室内光线也不宜过强。总之,肝阳上亢头痛在中医头痛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采用天麻钩藤饮治疗能够很好的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以日常调护对于疾病的治疗益处较大。

摘要:目的 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治疗于我院的113例头痛 (肝阳上亢型) 患者为研究的对象, 随机分组, 对照组 (单纯西药治疗组) 57例, 观察组 (天麻钩藤饮治疗组) 56例,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肝阳上亢型头痛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9%, 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当头痛患者器质性病变不明显同时中医辨证分型为肝阳上亢型时可以采用天麻钩藤饮治疗, 可以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肝阳上亢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 入选标准: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中医判断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无严重并发症;患者同意;体质量指数 (BMI) ≥25。其中男性47人, 女性43人。年龄最小39岁, 最大78岁, 平均年龄 (64.55±2.52) 岁, 多为老年人;文化程度:小学文化及以下42例, 初高中文化为30例, 大专以上文化为18例。

1.2 中医护理干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护理人员对本组患者主要采用积极的中医护理干预模式, 具体措施如下:

1.2.1 饮食调护

根据本组患者根据体质状况和具体表现辩证用膳, 少食肥甘厚味、煎炸烧烤及膨化食品和碳酸饮料, 饮食以清淡为主, 适当食用粗粮, 多食绿色蔬菜。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控制好患者饮食热量, 改变饮食习惯, 控制体质量, 平日可以菊花、枸杞代茶饮用[3]。

1.2.2 怡情养性

根据患者体质和心理特点, 针对性给予心理指导, 调整心态。应调和情绪, 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 排除杂念, 防止情绪的剧烈波动, 干扰气机的正常运动, 维持体内气化活动的良好环境, 气血得以流通顺畅。

1.2.3 适当运动

据患者的体质状况和习惯合理选用不同的运动形式。体质强壮者可采用跑步、登山、游泳、打球等强度较大的运动项目以运动为主。体质虚弱者可采用太极拳、八段锦等强度较小的活动。

1.2.4 四时养生

根据自然界阴阳交替的规律, 春夏季节, 晚睡早起, 披发宽衣, 到庭院里缓缓散步, 尽量接受阳光沐浴。神志愉悦, 充满活力, 切忌恚怒和郁闷, 使自己的心情顺应万物的生长。

1.3 调查内容

本文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血压情况与营养情况两个方面, 首先向被患者解释本次调查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征得患者同意后, 患者自行填写调查问卷。本次调查的回收率与有效率为100.0%。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清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的变化。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血压及营养知识回答正确率对比采用χ2检验, 观察指标对比采用t检验, 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高血压与营养知识调查结果

经过中医护理干预后, 高血压知识方面回答正确率都有了明显提高 (P<0.05) 。“盐的每日摄入量”及“生奶利于降血压”回答正确率也有明显提高 (P<0.05) 。具体见表1。

2.2 观察指标变化

经过中医护理干预后, 本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胆固醇和血清三酰甘油值都有明显下降 (P<0.05) 。具体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病在临床上虽然有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痰湿中阻证、瘀血阻窍证多个证候, 肝阳上亢主症为头晕头痛, 面红目赤, 急躁易怒, 溲赤便秘, 口渴咽干, 少寐多梦, 舌红, 苔黄, 脉弦数。由于肝肾阴虚, 肝阳上亢, 风阳上扰以致出现头痛、眩晕之症[4]。在中医护理中, 中医强调高血压本身的发生发展与行为生活方式有关, 同时也是导致其它心脑血管疾病) 的重要危害因素。而中医中的各种护理可以通过影响人的知识、态度来改变人的行为, 改善环境。其出整体观念, 强调整体阴阳, 气血脏腑平衡, 往往可在多层面发挥作用。本文结果显示, 经过中医护理干预后, 本组患者高血压知识方面回答正确率都有了明显提高 (P<0.05) 。在多数营养知识方面的回答正确率也有明显提高 (P<0.05) 。同时本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胆固醇和血清三酰甘油值在护理后都有明显下降 (P<0.05) 。

总之, 中医护理干预需要适应医学模式转变, 其是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改善临床症状的主要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护理人员对本组患者积极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教育模式。结果 经过中医护理干预后, 本组患者高血压知识方面回答正确率都有了明显提高 (P<0.05) 。在多数营养知识方面的回答正确率也有明显提高 (P<0.05) 。同时本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胆固醇和血清三酰甘油值在护理后都有明显下降 (P<0.05) 。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需要适应医学模式转变, 其是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改善临床症状的主要护理措施。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参考文献

[1]朱碧华, 陈雪萍, 孙曙青.建立社区高血压病友俱乐部实施对高血压病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19 (4) :344.

[2]毛俊, 钟华荪, 李亚洁, 等.中老年临界高血压病人中医护理干预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03, 18 (9) :707.

[3]宛悦, 王若涛, 孔灵芝.中国高血压流行情况及防治策略[J].中国公共卫生, 2010, 16 (7) :640-642.

肝阳上亢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护理的对象为76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 收治时间:2012年8月~2013年12月。对患者诊断, 其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肝阳上亢的诊断标准[1]。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每组各为38例。对照组:男性为25例, 女性为13例;年龄在37~69岁, 平均为 (58.5±1.0) 岁;病程在1.3~12.3年, 平均为 (6.7±1.6) 年。干预组:男性为24例, 女性为14例;年龄在35~69岁, 平均为 (58.0±1.0) 岁;病程在1.5~12.7年, 平均为 (6.8±1.7) 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程和年龄等资料,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 如下: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以及临床表现症状来辨证饮食, 要少吃肥腻和油炸等食物, 以清淡饮食为主, 同时多食用粗粮和纤维素丰富的食物[2]。根据患者的实际体质来选择饮食热量, 要逐渐地改变患者的饮食习惯, 严格控制好其体重。多饮用菊花和枸杞子茶饮。

适当运动:根据患者的实际体质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运动。对于体质较好的患者可以进行登山和游泳等。体质较弱的患者则可以选择打太极拳等活动。

中药浴足:配方为:肉桂10g、吴茱萸10g、川芎30g、茺蔚子15g、夏枯草15g、罗布麻叶15g、怀牛膝30g、天麻10g、钩藤10g。加水煎熬, 煮沸后再煮20min, 然后在温度为39~42℃时倒入到恒温盆中, 浴足时间:30min。每天上下午各为浴足1次, 14d为1疗程。

穴位按摩:在采用中药浴足后, 患者处于仰卧位, 且两足趾向上。使用双手拇指对患者的足部涌泉穴按摩[3]。按摩力度则以患者感觉到酸胀为宜。按摩时间:20min/次, 2次/d。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血压下降幅度情况。

1.4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的头 痛和眩晕 以及失眠 等症状消 失, 舒张压下 降≥1.33KPa, 并达到正常范围。有效:患者的头痛和眩晕以及失眠等症状减轻, 舒张压下降<1.33KPa, 并没有达到正常范围。无效:患者的头痛和眩晕以及失眠等症状没有得到改善, 血压没有达到以上标准。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5软件处理, 治疗有效率采用 (%) 表示, 血压下降幅度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采用χ2或t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 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37% (37/38) 与对照组81.58% (31/38) 比较 (P<0.05) ;如表1。2.2血压情况

干预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如表2。

3讨论

临床上, 高血压分为肝阳上亢证和气血亏虚证以及淤血阻窍证等。然而肝阳上亢证则表现为头晕头痛和急躁易怒等症状[4]。在中医护理中, 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来进行护理。此次护理中, 从饮食和运动以及中药、按摩等出发。饮食和运动则主要是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 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环境, 进而控制患者的体重而控制患者血压。

采用温水浴则主要是温暖患者的足部, 进而改善其足部血液循环, 扩张患者足部血管, 进而降低其血压。此外, 热水还能够对患者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产生刺激作用, 并通过中枢神经来调节患者内脏器官功能。经过相关的研究发现, 药液则能够通过人体的皮肤和汗腺以及毛囊等吸收而进入到人体内, 进而产生效果。

在此次的浴足配方中, 肉桂则具有扩张血管效果, 加速患者血液循环, 增加其脑血流量, 使得血管阻力下降, 降低患者血压。川芎具有降低血压和利尿效果。天麻则具有增加患者血管顺应性, 降低其外周血管阻力而产生持久性降压效果。怀牛膝和川芎以及茺蔚子具有利尿效果。钩藤则具有钙拮抗效果。按摩则能够降低患者中枢神经的兴奋性, 增加患者一氧化氮含量, 扩张血管, 降低血压。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中医护理干预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影响情况。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此次来院就诊的76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 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37% (37/38) 与对照组81.58% (31/38) 比较 (P<0.05) ;同时干预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临床上, 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同时实施中医护理干预, 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 促进患者血压下降。

关键词: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中医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陈丽萍, 胡昌盛, 温丽, 等.中医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卒中家庭一级预防应用效果研究[J].新中医, 2014, 02:213-215.

[2]陈重捷.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新中医, 2014, 03:52-54.

[3]苏娅, 王绚璇, 吴恳.社区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11, 11:2060-2061.

肝阳上亢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82例皆为河南省原阳县中医院门诊患者所有患者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且均有头晕、头痛、失眠、脉弦、苔黄, 符合中医辩证肝阳上亢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清脑降压片组42例, 其中男20例, 女22例, 年龄50~75岁;对照组40例, 男19例, 女21例, 年龄50~78岁。两组患者年龄, 性别和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检验, 无显著差异且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清脑降压片组, 清脑降压片4片, 3次/d, 得高宁10mg, 2次/d, 口服;对照组得高宁10mg 2次/d, 口服。以10d为观察期。

1.3 疗效评分标准

痊愈:SBP<140mmHg, DBP<90mmHg, 头痛, 头晕等症消失;有效:SBP<140mmHg, DBP<90mmHg, 头痛、头晕等症减轻;无效:血压有所下降但头晕、头痛等症无改善。

1.4 观察指标

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及血压变化

2 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 表明清脑降压片组优于对照组, 见表1。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竞争的加剧, 精神压力的增大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多, 在精神紧张时血压易急剧波动, 在血压急剧波动时易发生猝死[1]。在临床常用的西药类中, 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单用或联合应用能很好的控制血压, 但对一些合并头晕、头痛、失眠、急躁等证疗效欠佳, 清脑降压片由中药夏枯草、钩藤、黄芩、当归、槐米、地龙、牛膝、生地黄、水蛭、丹参、决明子、磁石、珍珠母等药组成有平肝潜阳、通经活络、清热泻火、安神之功效。方中钩藤熄风止痉、清热平肝, 主治肝阳上亢, 头晕目眩;地龙清热熄风、通络;水蛭破血逐瘀, 通经脉, 临床上对高血压、高血脂症伴有眩晕、胸闷疗效好;黄芩、夏枯草清热泻火、可以请肝热, 治阳亢, 其中夏枯草有降压作用;磁石镇心安神, 临床常用与阴虚阳亢所致头晕、头痛、失眠等症;槐米生用能降血压及改善毛细血管的脆性;牛膝引血下行;当归补血活血;丹参养血安神决明子清热平肝、降血压;珍珠母平肝潜阳合钩藤共用于肝阳上亢之头晕。诸药合用有平肝潜阳、清热泻火、安神之效[2,3,4,5]。本研究表明, 清脑降压片对高血压病症属肝阳上亢型疗效明显, 比单用西药疗效显著。

摘要:目的 观察清脑降压片对高血压病证属肝阳上亢型证见头痛、头晕、失眠等的疗效。方法 对82例高血压患者证见头痛、头晕、失眠,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评价清脑降压片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疗效差异显著 (P<0.01) 。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型者, 清脑降压片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关键词:清脑降压片,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参考文献

[1]李丽琼, 晁慰亮, 袁辉等.老年高血压诊治新进展[J].医学信息, 2006, 19 (1) :178.

[2]严镭, 王红.高血压与糖尿病心脑肾并发症关系的探讨[J].广西预防医学, 1996, 2 (1) :52-54.

[3]杨颖林, 唐玉清, 杨佳燃.清脑降压片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60例[J].陕西中医, 2010, 31 (6) :661-662.

[4]朱正海.浅谈如何运用中药治疗高血压[J].中外医疗, 2010, 29 (9) :129.

肝阳上亢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4例为2011年2月至2013年7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或疗区确诊为偏头痛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案, 分为治疗组42例, 对照组42例。其中治疗组男:18例, 女24例, 年龄:20~75岁, 平均 (40.4士9.5) 岁;对照组男16例, 女26例, 年龄25~74岁, 平均 (41.2±7.9) 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在性别、年龄、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均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病例选择标准

(1) 符合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颁布的偏头痛诊断标准[1]; (2) 中医证型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肝阳上亢证候诊断标准; (3) 头痛在3个月以上且1个月发作次数≥2次; (4) 本次疼痛未用过镇痛药者; (5) 受试者知情,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病例排除标准

(1) 感染性、中毒性、颅内占位、脑血管畸形及五官科疾病等引起的头痛; (2) 合并心、肝、肾、血液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 (3)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4) 入组前3个月内使用过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者。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平肝潜阳, 化瘀通络中药, 方药组成:天麻、川芎、当归、栀子、牛膝、白芍、桑寄生各15 g, 钩藤、石决明、夜交藤、珍珠母各30 g, 桃仁、红花、地龙各10 g。上方水煎取汁300 m L, 早晚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西比灵 (主要成分为盐酸氟桂利嗪,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30003, 规格:5毫克/片) 5 mg, 每晚1次口服。疗程28 d为1个疗程, 服药期间停服任何其他中药, 1个疗程后评定。

1.3.2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头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治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显效:头痛强度减轻2级, 伴随症状减轻, 或发作次数或头痛持续时间减少2/3以上;有效:头痛强度减轻1级, 或发作间隔时间延长或头痛时间缩短不足2/3;无效:头痛强度减轻不足1级, 或头痛时间缩短不足1/3, 或疼痛加重, 持续时间延长。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 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甚或加重, 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计算公式:[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计量资料数据用 (x-±s) 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 所有统计数据均经SPSS 15.0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如表1所示,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经Ridit分析,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 ;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皆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0.01) ;治疗组有效率虽低于对照组, 但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 。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侯疗效比较, 见表2。

如表2所示,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经Ridit分析,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 。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3 两组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次数比较, 见表3。

如表3所示, 两组治疗前头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前后头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偏头痛属于祖国医学“头风”、“偏头风”、“脑风”的范畴, 偏头痛的病因虽多, 但与肝阳偏亢, 肝经风火上扰关系最为密切。肝郁化火, 耗损肝阴, 肝阴不足, 肝阳升发太过, 气机发泄有余, 导致络脉血液运行加速, 冲斥络道, 络血窘迫而痛。久病多瘀, 脑脉不畅, 不通则痛, 故头痛缠绵难愈。因此, 肝阳上亢, 瘀阻脉络是偏头痛发作的主要病机特点, 治宜平肝潜阳, 化瘀通络。

治疗组方药具有平肝潜阳, 化瘀通络之功效,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石决明咸寒质重, 功能平肝潜阳, 并能除热明目, 与天麻、钩藤合用加强平肝熄风之力;川芎行气活血、祛风止痛, 为治疗头痛之要药, 又为头痛之引经药;牛膝引血下行, 并能活血利水;白芍养血柔肝, 缓急止痛;桑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珍珠母平肝潜阳, 镇心安神;栀子清肝降火, 以折其阳亢;夜交藤神宁心安神;地龙息风通络;当归补血活血止痛, 与桃仁、红花配伍祛瘀活血止痛, 诸药合用, 共奏滋阴养血, 平肝息风, 化瘀通络, 活血止痛之功。

经临床研究证明, 本法可改善偏头痛的中医证候、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可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平肝潜阳、化瘀通络法治疗偏头痛属肝阳上亢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 治疗组给予平肝潜阳, 化瘀通络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口服西比灵治疗。疗程为28 d。评价两组临床疗效, 中医证侯改善, 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次数以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P<0.05或P<0.01) , 且以治疗组的下降为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9%, 复发率为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 复发率为11.43%,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平肝潜阳、化瘀通络法治疗肝阳上亢挟瘀型偏头痛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且未见不良反应。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药疗法,平肝潜阳, 化瘀通络法

参考文献

[1]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组.偏头痛诊断与防治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 2006, 45 (8) :694-695.

肝阳上亢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4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150例进行临床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8例,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31~68岁,平均(40.32±3.21)岁,病程2~14年,平均(6.12±1.02)年;对照组82例,其中男44例,女38例,年龄32~67岁,平均(41.12±3.03)岁,病程2~14年,平均(6.31±1.1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血压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常规西药治疗,10 mg/次,2次/d,分为早晚服用;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汤进行治疗。天麻钩藤汤的组成成分为:天麻15 g,钩藤10 g,益母草10 g,夜交藤15 g,栀子10 g,黄芩15 g,桑寄生15 g,川牛膝15 g。每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治疗期间,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脉搏等进行观察。显效:患者血压明显下降,恢复到正常人水平,临床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血压下降,接近正常人水平,临床各项指标有所改善;无效:血压无下降,临床各项指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显效48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显效40例,有效2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79.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血压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见表1。

k Pa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发现恶心、呕吐以及腰痛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严重危害着国人的身心健康[5]。在中医中,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属于肝肾阴虚[6]。对于该型患者应以滋补肝肾,平肝潜阳为主要治疗方法。天麻钩藤汤的主要成分为天麻和钩藤等,这两种药物均对肝肾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在中医中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高血压的经典名药[7]。在中医中,天麻钩藤汤为治疗肝阳上亢的常用方剂,而且它还有治疗肝风上扰的功效。天麻能够平息肝风,平抑肝阳,而钩藤则可以息风止痉,清解肝火;石决明、黄芩等为臣药,皆有清肝热之功效;益母草有活血之功效,川牛膝能够引血下行等[8];夜交藤具有固肾本养精气之功效;栀子可以清热去火,防止肝阳上亢[9]。方中平肝潜阳,引血下行等是中医辨证思想的突出体现,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而治疗达到显著的临床疗效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6,7],天麻钩藤汤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压,提高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临床疗效显著[10]。

本实验中,研究组显效48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显效40例,有效2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79.2%,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压方面,治疗前,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

综上所述,天麻钩藤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提高临床有效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研究天麻钩藤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8例,实施常规西药联合天麻钩藤汤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82例,实施常规西药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显效48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显效40例,有效2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79.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临床有效率,且明显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天麻钩藤汤,肝阳上亢,高血压,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朱全军.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疗效分析[J].中医中药,2012,10(31):282-283.

[2]洪英.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2):26-27.

[3]李雅君.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60例[J].西部中医药,2013,26(3):76-77.

[4]杜晨光.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临床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2):154-155.

[5]魏旭群.加味天麻钩藤汤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105.

[6]冯佩明,晓岩,刘洋洋,等.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25):72-73.

[7]刘希宏.中西药物联用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J].西部中医药,2012,25(7):9-10.

[8]章玲玲.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2):11-13.

[9]方显明,黎方,何劲松,等.天麻钩藤饮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30例[J].陕西中医,2008,29(3):308-310.

【肝阳上亢】推荐阅读:

肝阳上亢型10-04

上一篇:金融服务自由化研究下一篇: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