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

2024-09-15

荆轲刺秦(精选10篇)

荆轲刺秦 篇1

摘要:荆轲刺秦其人其事几乎家喻户晓, 然历来众说纷纭。我们研究认为, 刺秦是一次“被绑架”的刺秦;荆轲是一位真正的士, 又是一位“被刺杀”的刺客。

关键词:《荆轲刺秦王》,心理学,审读

世人对荆轲刺秦王其人其事历来众说纷纭, 褒贬不一。盛誉者有之, “其人虽已没, 千载有余情”, 这是陶渊明的《咏荆轲》中的最后两句。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其《于易水送别》一诗中写道:“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抚今追昔的同时亦深情流露出对荆轲的咏叹之情。毁誉者亦有之, 如苏洵的《六国论》在提及此事时写道,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朱熹更认为“轲匹夫之勇, 其事无足言”。前人之论姑且不议, 我们主张不妨联系心理学相关理论并结合史料文本对其人其事理智地加以审视和解读。

一.关于荆轲其人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传》对荆轲其人记载较为详备。首先关于其出身籍贯, 《史记》写道:“荆轲者, 卫人也。其先乃齐人, 徙于卫, 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 燕人谓之荆卿。”其次关于其品行, 《史记》又言道:“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 尽与其贤好长者相接。其之燕, 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 知其非庸人也。”所谓处士, 即为当时有学识有本事而不愿出仕的人, 荆轲能与处士田光相知相交, 可见确实并非庸人。

《史记》所载的两件事也可以反映荆轲的性格。其一为“荆轲尝游过榆次, 与盖聂论剑, 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 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吾目之;试往, 是宜去, 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 盖聂曰:‘固去也, 吾曩者目摄之!’”其二为“荆轲游于邯郸, 鲁句践与荆轲搏, 争道, 鲁句践怒而叱之, 荆轲嘿而逃去, 遂不复会。”有人将此视为荆轲软弱无能的表现, 以至于到了几乎能被他人一个眼神、一个干吼“秒杀”的程度。有学者 (如陈卫玲, 2012) 即据此分析提出荆轲即使不算胆小如鼠, 也并非“壮士”, 更谈不上“神勇”。我们不敢苟同, 且看《荆轲刺秦王》文本中记载, 当太子丹认为他行刺行动拖延时, “荆轲怒, 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 竖子也!……”请注意, 这里一怒一叱的对象是堂堂燕国太子丹, 而非市井之人盖聂及鲁句践之辈。在当时等级森严, 王权至上的社会中, 敢于当面斥责太子丹, 暂不论荆轲如何正义果敢, 至少可以断定其非唯唯诺诺, 欺软怕硬之辈。我们认为, 这恰恰反映出荆轲其人的富于包容与极有教养。再请看当事人鲁句践在听闻荆轲刺秦后对荆轲的评述, 同样见于《史记》, “鲁句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 私曰:‘嗟乎, 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 彼乃以我为非人也!’”此时他方知荆轲的大勇大智, “嘿而逃去”并非荆轲胆小怕事, “彼乃以我为非人也”, 此时的鲁句践才知道正是他的“怒而叱之”让荆轲判定他“非可友之人也”, 言语中无不流露出对当日莽撞之举的自责之情。

心理学研究认为,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会在情绪过程、意志过程和认知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特征。盖伦将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我们认为荆轲似应归于粘液质类型。因为粘液质类型的人往往沉稳持重, 自制能力和持久性较强, 不易冲动, 谨慎细致, 行为坚韧执著, 然思维、言语及行动迟缓、不够灵活。 (梁建宁主编, 2006) 荆轲并非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一介武夫。因为“论剑”、“搏戏”本就是古人以武会友的重要方式, 是真正的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其之所以怒叱太子丹也正是因为太子丹虽为一国之君, 但在大事之中举止决定太过鲁莽。此外, 《荆轲刺秦王》文本中记载有荆轲的两笑。其一在献图时,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 以次进, 至陛下, 秦武阳色变振恐, 群臣怪之, 荆轲顾笑武阳, 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 未尝见天子, 故振慴, 愿大王少假借之, 使毕使于前。’”站在气势恢弘壮阔的大殿上, 面对威风凛凛的秦王, 连“年十二杀人, 人不敢与忤视”的秦武阳尚且“色变振恐”, 而荆轲的这一“顾笑”中又包含有多少淡定与冷静?

因此, 荆轲不是一个龌龊小卒, 而是一位真正的士。

二.关于刺秦其事

关于荆轲刺秦的动机, 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其属于仁人志士, 完全为国为民, 甘愿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而去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有人则将其视为报答太子丹个人恩遇, 纯属“士为知己者死”;有些人则认为荆轲纯属势力之徒, 干的不过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勾当。窃以为妄下结论, 对历史人物未免失之公平。

顾颉刚先生指出“吾国古代之士, 皆武士也。士为地级之贵族, 居于国中 (即都城中) , 有统驭平民之权利, 亦有执干戈以卫社稷之义务” (顾颉刚, 2005) 荆轲是一位真正的士, 他本就具有武士精神, 保家卫国似乎义不容辞。他敢于担当, 然而正如有学者 (熊文英, 2010) 指出的是, 荆轲在整个刺杀过程中有着种种无奈, 她还在结尾中大胆提出, 如果没有这种种无奈, 或许中华民族的历史将要改写。我们对历史可否用“假如”书写以及可否“穿越”之类的问题不作深究, 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 对于荆轲来说, 在当时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眼前。而我们想回答的问题是, 为何荆轲有着种种无奈, 他仍旧想着把事儿给办了?

荆轲首先会想, 应不应该奔赴刺秦?正如熊文英 (2010) 所言, 一个是劫持秦王并迫其订立盟约, 你能脱身吗?再一个是杀了秦王能避免第二、第三个秦王登场吗?对于属于粘液质的荆轲, 他深思过拒绝过。“此国之大事, 臣驽下, 恐不足任使。”然而毋庸置疑的是, 派人刺秦绝对是一个群体决策的结果。太子丹当然为董事会主席, 下有太傅鞫武、田光、樊於期、秦武阳、高渐离以及太子之宾客一干人等。他们对荆轲做出了一系列的刺激行为, 试图影响其心理。先是太子丹殷勤招待荆轲, 田光的“自杀以激荆轲”, 樊於期自刎配合荆轲, 然而荆轲仍在深思熟虑, “有所待, 欲俱”, 于是“太子迟之”, 并拿话激他, 终于荆轲怒了, “遂发”。悠悠易水边, 刺激行为并未停止。请听!高渐离易水击筑应和荆轲。请看!宾客的白衣冠送行更摆出一场哀兵必胜的场面与架势激励荆轲。一系列的刺激带来了令董事会满意的反应。“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终已不顾。”于是在公元前227年, 历史上出现了派遣荆轲刺秦王的事件。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 (梁建宁主编, 2006) , 群体决策可以减少错误, 但有时也会出现“冒险性迁移”现象。所谓“冒险性迁移”, 即是指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容易出现冒险倾向的现象。荆轲奔赴刺秦, 无疑也是一个冒险性迁移行为。当荆轲被八创时, 他又笑了。“轲自知事不就, 倚柱而笑, 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 乃欲以生劫之,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他笑他的无奈, 更笑无奈中他的无辜。

如此看来, 刺秦是一次“被绑架”的刺秦。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参考文献

陈卫玲2012《新角度解读<荆轲刺秦王>》, 文学教育 (下) 第8期。

顾颉刚2005《史林杂识初编》, 中华书局。

梁建宁主编2006《心理学导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熊文英2010《谈<荆轲刺秦王>中荆轲的无奈》, 《文学教育》 (上) 第4期。

荆轲刺秦 篇2

介绍古人对荆轲的评价—— 非议:苏轼:“始速祸焉” 鲍彪:“轲不足道”

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肯定:司马迁:“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为哉” 左思:“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总结】

我觉得 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的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六国论》(苏洵)有一句话: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也就是说由于荆轲的行刺加速了燕国的灭亡。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企图凭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但千百年来,荆轲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仰与肯定的。

《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荆轲好读书击剑”,由此可见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北师大史记研究专家韩兆琦先生认为,荆轲是一个有一定武功,侠肝义胆,有学问且沉稳的侠义之士,我们发现相比于太子丹刺秦王计谋体现的报私恨与报公仇的纠结,荆轲刺秦的壮举更多的是来自对强秦的国仇家恨,以及对太子丹的报答之心。因此他的意义在于抗秦,因此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但荆轲抗秦是出于一国小义,秦王统一天下则是从天下进步的大义,因此这既是荆轲的历史局限,也是时代的局限。

我看荆轲刺秦王 篇3

人生,似一首歌。始以前奏、渐入、高潮、终以平淡。也有一些人把高潮部分安排在歌曲的尾声,让他的一生在高潮时升华,彻底地爆发,绽放,在世间久久地回荡……

荆轲的一生,便是这样一首歌、一曲千古绝唱。

这首歌,深邃,充满着灵魂。聪慧的人懂得如何安排歌曲的音符。荆轲,太子丹之客,知道主人报仇心切。刺秦,危机重重,但他还是接唱了下去——他洞悉主人的心思,“欲报见陵之耻又不忍伤长者之意”。他有太子丹没有的大局思想,当机立断,私说樊於期献首,终得烈士头。表面抗辞,实忠于主。如果太子丹有过分的催促,那他也许可以是荆轲的知音。

这歌曲,势如破竹,一去不复返。一首曲,从拨动琴弦的那一刻起,它就要继续——直至曲终人散。他毫不犹豫,像一匹冲锋陷阵的战马,四蹄无悔地背负着身后家园的安危。我想,再也不能听到荆轲的送别曲了。那该是怎样的一个场景啊?不知当时日在何方,不知是阴晴,还是雨雪,天地相接的尽头可否有异相……只知易水边上,一曲绝唱正在形成,升腾,死亡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荆轲在歌唱,他在通向死神的路上歌唱!唱一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唱一出无所畏惧的一身正义!他的歌声可以在黄泉路上回荡,荆轲可以说是“出离勇敢”了。我顿时觉得手中的笔软弱无力,脑海里乏于言辞,在温柔的灯光下,竞无法榨出一个贴切的词语去描述当时一个从容赴死的身影!

这曲调,始终如一,一气呵成。荆轲,大义凛然地踏上刺秦之路,同样大义凛然地死在刺秦的殿上。他死前的姿势很不雅,断了一腿,满身血染,力气全无,一脚张开,倚着冰凉的铜柱,死在同样冰冷的秦地。试想,如果可以选择“死的姿势”,绝对没人会愿意这样死去。荆轲,他,此刻,已不是一个人;或者说,他已超脱了人的怯懦,超脱了对死的恐惧。此刻,他已化为一首歌,一首神圣的歌,将对敌人的怒骂化为最后的一句歌词。

秦廷一刺,惊心动魄。荆轲的死,摄人魂魄。悲壮的音符激荡在咸阳宫,复仇的声波几乎穿透了秦廷的每一片瓦砾,以至秦王竞“目眩良久”。后世会记住“千古一帝”秦始皇,也会在提及秦皇时,遥忆起那么一位曾甘冒?舀天之险奋死刺王的人—荆轲,“惊歌”,一曲惊世的歌。

风依旧萧萧,易水还寒,青山仍在,只是,壮士一去不复还……

荆轲刺秦 篇4

1.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通过阅读原文,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独特之处,正确分析荆轲的人物形象。

3.理解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两课时

四、教学重点:

在理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分析重点人物形象,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五、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方法:点拨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打开课本,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汉画像砖《荆轲刺秦》。哪位同学能简单地说明一下这幅画?(注:让同学提出一系列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文学习。)

(1)荆轲刺秦发生在什么背景之下?

(2)樊於期是何许人也?他的头怎么成了荆轲进献秦王的礼物?

(3)荆轲见秦王,除了樊於期的头,还需要什么条件?这些条件都满足了吗?

(4)除了画面上的四个人,课本中还提到了哪些人物?

(5)秦舞阳为什么会在秦王面前“卜”?“卜”是何意?(“卜”似为“仆”的通假字,仆者,顿也。朱骏声曰:“前覆曰仆,后仰曰偃。”)

(6)汉画像砖《荆轲刺秦》反映的是故事的高潮部分,那么其结局是什么?

(二)背景简介

本文选自《战国策·燕策三》,公元前227年,秦统一天下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危在旦夕。(出示战国形势图)燕太子丹为应对秦国进攻,同时报自己在秦国为质时的耻辱,想派勇士生劫秦王;如不成,则刺杀秦王,趁其国内大乱,联合其他国家攻破秦国。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标注读音。

速读文章,请同学复述文章大意并划分层次。

明确:开端(1—2):行刺缘起发展(3—9):行刺准备。

高潮(10—17):廷刺秦王结局(18):荆轲被斩。

(四)研读课文,分析形象

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荆轲刺秦是在怎样的形式下发生的?(你能否用原文回答?)

荆轲提出的行刺计划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3)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明确:(1)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2)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

(3)具有不凡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朗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1)荆轲以何借口劝说樊於期慷慨赴死?

(2)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二人什么样的性格?

(3)齐读“易水送别”一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1)动之以情,从仇恨入手,说出秦王实施暴政、不得人心,借此引出樊将军和秦王不共戴天的仇恨;晓之以理,一举两得,既能报仇又能解燕国之危;告知以谋,在成功引起樊将军的关注后,将计划全部告知樊将军,让其心甘情愿献出生命。在劝说过程中,言辞逐层递进,层层深入。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荆轲是一个胆大心细、老于心计、擅长辞令的人。而樊将军则是一个刚烈勇武的武将形象。

(2)荆轲因助手未至,而被太子怀疑。对荆轲这样的侠士来说,这种不信任无异于侮辱。于是荆轲忍无可忍,怒斥太子,显出其刚强的性格。而太子生性多疑,其浮躁多疑的特点表露无遗。二人性格形成鲜明对比。

(3)重点描写:如在太子丹、秦舞阳、高渐离及送别的众多人物中突出主要人物—荆轲。全面描写:如送别时所有人的神态、样貌均有涉及。情景结合:如在送别时加入景物描写“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特点鲜明:如送别时的服饰描写,白衣冠。

总结:“易水送别”是行刺前的一个小高潮。在送别时,太子及宾客皆穿白衣送至易水之上,生离死别即将上演。一曲高歌由“变徵之声”转为“慷慨羽声”,悲壮高昂。送别之景,纵过千年亦历历在目,不断激励着古往今来诸多志士义无反顾、慷慨赴死。这一场面中,既有全景概述,又有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二者交替展开,让人犹如身临其境,画面感十足。

齐背“易水送别”一段。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荆轲刺秦王》这一课。在了解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行刺的原因和必要准备,重点赏析了易水诀别这一部分的描写,请大家将这一段有感情的背诵下来,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本文的高潮部分——廷刺秦王。请大家回去做好预习。

课后作业

背诵“易水诀别”一段。

《荆轲刺秦王》教案 篇5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背景,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

2、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

态描写,分析主要人物

3、情感与态度: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从对话、动作、神态的角度入手

2、难点: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多媒体教学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背景,复习《战国策》相关内容

2、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课文

二、重点难点:理解课文,掌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三、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提问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上新课《荆轲刺秦王》,关于荆轲,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这种评价。相信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也会对荆轲有更深入的了解。

师:同学们已经做过预习工作了,那该文选自哪里?

生:《战国策》

师:好,关于《战国策》,同学们收集到哪些资料呢?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编辑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经刘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其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师:这里,我补充一下,从文学的角度上看,《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师:对于本文的背景,同学们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谈一谈?

生:战国末期,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秦灭韩,又破赵,统一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行刺秦王。为此,他找来了荆轲,精心侍奉。

师:很好,同学们预习的都很充分!附背景简介: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 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

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灭燕。

二、研读课文

师:现在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要求划出疑难词句。

生:(安静看书)

师:现在我们分成两组,由一组同学提问,另一组同学回答,共同来解决大家不理解的问题。

生:“蛮夷”是什么意思?

生:古代少数民族。

生:穷困是贫穷吗?

生: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

生:„„„.师:大家通过一问一答,互相解决了问题。相信大家对文章有了很好的了解。那现在请两个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一下课文。

生:(复述)

师:结合同学的复述,按故事情节我们可以把文章归纳为:

1、刺秦准备。(1--6)

(1)、简介背景。(1节)(2)、准备“信物”。(2--4)(3)、准备武器。(5节)

(4)、配备助手。(6节)

2、易水诀别。(7--9)

(1)、怒叱太子。(7--8)(2)、易水悲歌。(9)

3、秦廷行刺。(10--18)

(1)、计见秦王。(10--12)(2)、勇刺秦王。(13--16)(3)、壮志未酬。(17—18)

三、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背景,相关的知识,并理清了文章线索,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练习题。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分析主要人物,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入手

3、如何看待荆轲刺秦这一事件

二、重点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上《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借助工具书及注释,了解并理清了全文的线索,那现在请一位同学来复述一下文章的内容。

生:复述

师:(进行点评)现在我从中截取了三个画面,请同学们一起来品读一番。我现在把它写在黑板上:樊荆会面、易水诀别、秦廷行刺

师: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画面:樊荆会面,这个画面在文中的哪里可以找得到?

生:第三段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樊与荆各自所处的地位,揣度一下,我请同学来扮演一下角色朗读,进行人物对话。

生:(有感情的角色朗读)

师:(点评)在同学们完成任务后,请同学们来说说看,荆轲是如何劝说樊的。(三个问句,层层深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樊呢?(荆轲:讲究策略、推心置腹、以诚感人)(樊:不失为一个英雄,深明大义)

师:在这个画面中,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生:对话

师;好,分析完第一个画面,现在我们该做什么呢?

生:分析第二个画面

师:对,那它出现在文中的哪里呢?同学们把它找出来,默读一下之后,我请同学来朗读一下,其他同学把眼睛闭上,想像一下。

生:朗读

师:同学们听完后,脑中闪过什么画面?有什么感觉?

生:悲壮,仿佛看到一群白衣士子,临江站立,一片凄凉,个个神情严肃。

师:很好,那请问同学们,这段话的感情基调一直没变吗?结合课后练习二思考一下。

生:有变,由凄凉到悲壮,在这里音乐起了很大作用。

师:不错,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们觉得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文中是如何来刻画的?

生:作者采用对话的方法刻画了一个悲壮的人物。

师:很好,“风萧„„.还!”在这一悲壮的氛围下,我们的主人公来到了秦国,进行了行刺活动,现在,请同学们把秦廷行刺的部分找出来。

师:请同学们朗读并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生:波澜起伏,惊心动魄。主要是一系列动作的描写。

师:作者很厉害,他通过对一系列动作的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惊心动魄,一波三折的画面,那同学们从这一描写中又看出了荆轲、秦王什么样的形象?

生:

荆轲:有勇有谋

秦王:极尽丑态

师:从以上三个画面中,我们对主人公荆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那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找,还有没有哪个地方涉及到?

生:与太子丹的比较,还有献图时表现出来的机智。

师:既然荆轲是这样的一个有勇有谋之人,那为什么行刺行刺会失败?(这可以引导学生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师:我们又该如何来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引导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

生:发表观点

(参考分析)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各人物的性格特点,特别是荆轲这一形象,相信同学们对他存在很多看法,那下面布置个作业:你是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写成书面作业。

附板书设计: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第一课时

从“荆轲刺秦王”看人才选聘 篇6

田光:慧眼识才,舍生取义励荆轲

隐居燕市、心怀庙堂的田光(燕国义士)可谓识才的伯乐。荆轲初入燕国,凭借自己一贯的“养气”功夫,沉稳而理性地阻止了一场市井斗殴事件。田光对此十分赏识,于是热情邀请荆轲到自己家中,兴致盎然地和他谈论时势。

田光不愧为资深招聘专家,这个过程表面看来是“礼节性”地招待,实则是一场全方位的面试。第一,考察知识水平和社会经验,通过与荆轲谈论诸国风物、当前局势,田光认为荆轲是有见识与谋略的;第二,考察心性和意志力,田光故意忽略荆轲一整天未进米食,听饥肠辘辘的他讲见闻谈见解,直到午夜时分荆轲起身想告辞,田光才在一个仆从的耳语中恍然大悟般款待了他;这还不算,自那日的彻夜深谈后,田光将荆轲安置在馆邑里,便多日不与问津……这一切在常理看来,真是不可思議的失礼!然而这也正是田光的面试测评技术,因为他知道“筹划大计”这个岗位需要有胆识、有见地、有韧性、有骨气之人,深夜不予招待饭食、数日不以礼回访,都是对荆轲个人素质的深入测试,好在荆轲是具备这个岗位素质的人选,并真正赢得了这场面试的胜利。当他决定离开燕市的时候,也正是田光决定录取他的时候,于是派高渐离快马加鞭尊请回来,开始对他进一步考察和培训。

日后与荆轲朝夕相处的日子里,田光通过使用人才来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他更加仔细观察和培训他,并开始初步谋划强燕灭秦的战略与部署。田光向太子丹保荐荆轲后自刎,他用生命证明:我保荐的荆轲值得信任,可以委以重任!这个举动对荆轲来说,却成为了终其一生的激励。田光的一句“田光已死,不虞泄密”的临终遗言,使得在荆轲无论后来官居燕国上卿的所作所为,还是在与燕国公主的爱情产生强烈的心理困惑时,他一直用田光之死来权衡取舍,甚至为使入秦都策划出现漏洞后,他拼死一搏,第一个念头都是:一定不能辜负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田光!直到结束了刺秦的壮举,如果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那么我们可以说,田光的牺牲达到了最高的诠释与荣光。

荆轲:能岗匹配,成就历史大策划

“入秦行刺”可谓是一个大策划,在荆轲与太子丹的前期设想中,就明确了欲求成功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一,需携带一件可以取信生性多疑的秦王的礼物;第二,需一位剑术极佳的助手,来弥补荆轲的剑术不佳;第三,需一把精巧锋利的匕首,以便于隐藏并可确保一刺便死。荆轲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他眼光敏锐,根据三个“岗位”的任职条件,他确定了三个最合适的候选人——樊於期、徐夫人、盖聂!

樊於期为秦国叛将,由于不满嬴政的暴虐,投奔燕国,其首级为秦王重金悬赏。燕太子丹却奉其为上将,以礼相待,樊於期虽人至垂暮之年仍有时刻准备以死报答太子丹的精忠之心。那么,樊於期的首级加上督亢之地,必是取信秦王的最佳“礼物”!

赵国的徐夫人,天下冶工第一,在邯郸时,荆轲曾登门拜访。当时徐夫人得知他欲往燕国,便请他转太子丹一份写有淬毒方子的竹简。荆轲知道徐夫人为人正派,并痛恨秦王的残暴统治,所以这个铸造淬毒匕首的岗位人选非她莫属。

榆次论剑中,荆轲从盖聂那把不起眼的剑和傲视群雄的态势,就已经知道了盖聂是个行家,而且惟有盖聂的剑术,才配得上徐夫人的铸剑绝技。这也在后来徐夫人的意见中也得到了印证——当她听到用淬毒匕首者乃盖聂,点点头说:大事必成!

燕丹:礼贤下士,营造HR大环境

燕太子丹性格上少些霸气和谋略,但他礼贤下士的做法却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无论对樊於期,秦舞阳,田光,荆轲,徐夫人,甚至包括荆轲的很多贫贱之交,太子丹从来都是降阶相迎,以礼相待……所以樊於期在听说取信嬴政需要自己的首级时,会甘愿为太子饮剑自刎;徐夫人在收山多年后会重新开炉,破戒为其铸淬毒匕首;秦舞阳每每信心不足时,也总是以太子的厚待来激励自己;荆轲更是如此,从开始的只谋划不践行,到后来的决定亲自实践,甚至最后“誓为知己者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太子丹正是以太子的特殊身份和自己可以利用、调动的一切资源,营造一种宽松而富有激励性的人力资源提升与发展的大环境,成就了“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大策划。

反思:“荆轲刺秦王”项目的失败

然历史终究留给人们更多深思的悬疑,为什么这么周密地谋划,这么精当地选人,刺秦大事却终落于空?这不禁令人恼羞,但反之,若大事成矣,岂不是中国的历史要重新改写?

历史往往不会理性地发展,它只会在后人的思考中沉淀出更多的理性。所以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其中留给我们的关于人才选聘方面的启示吧:不难发现,在成功刺秦的三个必要条件中,第二点指出需要一位剑术极佳的助手,起初,荆轲心目中的认为极靠得住的一个人便是榆次偶遇的游侠——盖聂,这点判断无疑正确!而且这个岗位的职责尤为重要。就好像一位极精通管理之道的项目经理,而独立完成一个项目,还需要一位技术研发方面的高手,否则必然影响项目的实际质量,严重者必造成项目失败。但在“刺秦”项目中,这个关键的技术岗位却聘用了“技术”不过关的秦舞阳,一则他心性不够成熟、经不起大场面,二则他剑术尚待精深。这便导致千折百转抵达秦宫大殿,面对朝服、设九宾的大朝仪,秦舞阳手捧装有淬毒匕首的地图匣,开始瑟瑟发抖……

于是,不仅“流血五步”的壮举与他无缘,荆轲也在紧要关头束手无策,最终,刺杀秦王的数月计划落空。

于是我们在想,在这个岗位的甄选过程中,就没有避免“人情定岗”的大忌,太子丹对秦舞阳钟爱有佳,凭主观臆断就认定他必是合适人选。在徐夫人和荆轲的“360度评价”都认为秦舞阳年轻浮躁、不能担此重任的情况下,太子丹仍执意,而荆轲作为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也没有在感情和权威的较量中清醒头脑,以致这个环节失利最终毁了整个链条,造成刺秦壮举失败。

名词解释:

HR (Human Resource)是human resource的缩写,是指人力资源。

HRM 是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的缩写,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也叫HR管理)

首先分析什么是人力,人力是人的力量缩写,人的力量是由智力和体力两种天生的原本因素组成。智力是人的一种内在的软性因素,它的弹性非常大,力也随它的弹性大小而伸缩,所以,智的力量无边无限。体力是人的一种外在的硬性因素,它的弹性不大,所以它的力量是有限的。两种力的结合产生了能量,能量通过实施运作转化体现为能力。这样就是人的力量,有两种原始力加一个结合力,这就是人的力量,简称人力。

荆轲刺秦 篇7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课本给此段文字作了两处注释: 一是 “持千金之 资币物 ”, 注释为 “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币,礼品”。 二是“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注释为“以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第二处注释中“中庶子”的释义错误,已有多篇文章论及,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第一处注释中的“资币物”具体何意,课本并未给详细的注释。“资币物”从译文看是概括地解释为“礼物”,从宽泛的意译角度而言,把“资币物”解释为“礼物”并无错误,只是失之简略。如果我们要深究一番,那么“资币物”具体又作何解呢?

笔者在查阅过程中发现,对“资币物”有两种较为典型的解释,但个人认为都有值得商榷之处,故而将自己的一点思考阐述如下。

一种解释是,“币”为“购买” 义,“币物”即“购买礼物” (“资” 即钱财,因无异义故略而不论),此说多见于网络论坛,但“币”并无 “购买”之义,若说是临时活用也是孤例,并不足信;且“持千金之资” 到了秦国再买礼物送人还不如就用 “千金之资”直接送人来得简便,何必多此一举,故而亦不太合常理。

另一种解释见于佘蜀强老师的一篇文章 (《“持千金之资币物”作何解?》,《语文月刊》 2011年第2期),文章认为“币”为“赠送”义,“物” 即 “ 人 ”, “ 持千金之 资币物 ” 即 “拿着价值千金的物品送人”。此说亦为孤例,难以服人;而且这样理解整个句子会显得累赘:“拿着价值千金的物品送人”,“以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 中庶子蒙 嘉 ”———后半句 “ 遗 ” 已表 “ 赠送 ”, 前半句再 来 “币”表“赠送”,原作者叙事当不至于如此累赘,真要如此还不及“持千金之资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来得畅快简明。

以上两说,皆难让人信服。

笔者查阅发现,“币物”一词在古代史书中是较为常见的。如:

“大王广地宁邑,诸侯皆贺,敝邑寡君亦窃嘉之,不敢宁居,使下臣奉其币物三至王廷,而使不得通 。”(《战国策·赵策四》)

“来还不能毋侵盗币物,及使失指,天子为其习之,辄覆案致重罪, 以激怒令赎,复求使。” (《史记·大宛列传》)

“乃遣使岁十余辈,出此初郡, 皆复闭昆 明 , 为所杀 , 夺币物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

在以上例句中,“币物”无疑皆为名词,都与使臣出使有关,是出使时携带的礼物,与“持千金之资币物”一句中的“币物”基本相同。

在 《周礼·天官·大宰》 中有“九贡”之说:“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二曰嫔贡,三曰器贡,四曰币贡,五曰材贡,六曰货贡,七曰服贡,八曰斿贡,九曰物贡。”“九贡” 即九类进贡的物品。“币”的本义即古人作为礼物的丝织品, 《说文》 即直接解释为“帛也”;“币贡”郑玄注为“玉马皮帛也”,所指未仅限于丝织品,但丝织品应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物”即方物特产,“物贡”郑玄注为“杂物鱼盐橘柚”,相当于今天所谓的土特产,所指较为宽泛。后世使者出行携带的“币物”当是由“九贡”中的“币贡”“物贡” 演化而来,意义逐渐泛化了。

谁才是荆轲刺秦失败的罪魁祸首 篇8

古语说知人才能善任,太子显然不是一个有识人之智的领导者,刺秦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对荆轲助手的选择。选择秦舞阳,是因为他“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这样的表现在太子眼中是“勇士”,但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在进入秦廷时,“秦舞阳色变振恐”,以至于秦国“群臣怪之”,要不是荆轲镇定从容地以“北方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摄,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来化解,恐怕连靠近秦王的机会都没有,更遑论刺秦?而且当荆轲已经在大殿上开始刺杀秦王时,秦舞阳竟然没有任何行动来策应支援荆轲。如果秦舞阳在“秦王方环柱而走”时,能上前包抄秦王,助荆轲一臂之力,或许刺秦就能成功;即便距离太远不能上前,秦舞阳也可以在大殿上制造混乱,吸引秦国群臣注意力,让他们自顾不暇,或许就不会有后面秦国群臣“以手共搏荆轲”的场面。荆轲即便再英勇,也无法应付大殿之上秦国群臣的干扰和偷袭。太子没有一双慧眼,错把秦舞阳的残暴当成勇敢,既没有体察到他怯于公战的内心,又被他勇于私斗的表象所迷惑,选择这样一个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人作为荆轲刺秦的助手,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太子在策划刺秦时曾问计于田光后,可事后却又对田光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当初是太子主动向田光求教问计,如果觉得田光不是可以托付之人,大可不必问计于他,既已主动向人袒露心思,却又担心对方泄密,那当初又何必多此一举。太子做事狐疑不决,心胸狭隘可见一斑。所以田光听后是“俯而笑”,甚至在推荐荆轲之后以死来“明不言也”。如果说和田光相交不深,所以太子才有戒备之心是情有可原的话,那太子对待荆轲的表现则足以让人寒心。

太子与荆轲初次见面,便把关系燕之命运的重任托付给荆轲,与人交浅而言深,这不是相见恨晚而是病急乱投医。等荆轲许诺后,太子虽“尊为上卿,舍上舍”,甚至是“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其所欲”,可惜这些只是“以顺其意”的利用,并非出自内心的礼贤下士,何况是在荆轲受命之后,这些礼遇不过是太子为实现自己的刺秦目的在荆轲献出生命之前的一种赎罪行为。而且从前文对秦舞阳的分析来看,太子始终都没有信任荆轲,所以选秦舞阳做荆轲的助手更多的是对荆轲的监视,而不是作为荆轲刺秦的有力助手。不知是不是在出发前已经感觉到秦舞阳的不靠谱,所以荆轲在出发前“有所待,欲与之俱”,只是“其人居远未来”,于是太子便“迟之,疑其改悔”,甚至说“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这样的话。按照道理,太子和荆轲的相处已非一朝一夕,应该对荆轲充分信任,可直到荆轲出发前夕,太子都是以己之量度人之心。这句话不仅是对将要舍生忘死的荆轲的人格侮辱,更直接导致了荆轲的负气出发。如果太子能少安勿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让荆轲等来自己的朋友一起执行刺秦的计划,或许历史就会改写。可惜太子没有这样的胸襟和度量,他的躁而多疑、谋事不周只是让刺秦的故事平添了几份无奈和悲怆。

《史记》中记载太子的计划是“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这个看似完美的行刺计划,却在行刺方式上却存在着先天不足。因为从常理来说,趁其不备直接刺杀对方成功率更高,如果劫持不遂后再去刺杀,最有利的刺杀时机已经稍纵即逝了,胡三省评说:“燕丹于礼致荆轲之初,画两端之策;荆轲守其初说,所以事不成”,把刺秦失败的矛头直指太子的“画两端之策”。就算荆轲真的能抓住秦王,逼迫秦王答应归还诸侯被侵占的土地,那么接下来他们该怎么离开秦国?一直挟持着秦王既不符合情理也不现实,如果在得到允诺以后就放了秦王,秦王反悔怎么办?

太子安排的行刺方式是如此一厢情愿又不切实际,想让荆轲效仿当年曹沫挟持齐桓公的故事,却不知时移世易,两者不可同日而语。第一,曹沫当年挟持齐桓公的地方在柯邑,那是鲁国的领土,而荆轲却是要到千里之外远离燕国的秦国去行刺;第二,曹沫当年挟持齐桓公的场合是在诸侯会盟的大会上,齐桓公是在诸侯众目睽睽之下允诺的,即使后来齐桓公后来想反悔,也因为顾忌失信于诸侯而作罢,而荆轲的刺秦活动却没有一个其他诸侯国的旁观者或见证者;第三,曹沫的成功是有他特定的历史条件的。春秋初期,周室衰微,齐国虽强,但也还要借尊王的口号来会盟诸侯,只能做到一匡天下而无法一统天下。可是到了战国末期,只剩下战国七雄,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在这时却生搬硬套地模仿曹沫,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太子向他的太傅鞠武询问刺秦之计时,鞠武说:“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知徒莫若师,不知鞠武是不是已经从太子的性格缺陷中看到了刺秦结局。千百年来,我们都被荆轲刺秦的悲壮和惨烈所震撼,却忽视了刺秦失败的真正罪魁祸首就是策划这次行动的太子燕丹。

摘要:荆轲只是这场刺秦活动的幕前实施者,作为整个刺秦活动的幕后策划者和指挥者,太子燕丹既没有识人之智,也没有用人之量,更没有自知之明,整个刺秦活动固然悲壮,却更像一场闹剧。他才是刺秦失败的罪魁祸首。

荆轲刺秦 篇9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这一句是荆轲在受到太子丹怪怨其“迟之”,猜疑其“有改悔”而不再充分信任他,欲“先遣武阳”时发出的愤怒之声,是“士可杀,不可辱”的抗争,是对太子丹无端猜疑、意欲换人的强烈不满和有力反击。负气的荆轲用这句带有赌咒发誓性质的话旨在向燕太子立下军令状作保证:一定能够完成入秦任务!

按太子丹的行动计划,上策是派刺客劫持秦王,迫其签约,“使悉反诸侯之地”,以解救燕国的危急,这可从结尾处荆轲的笑骂自陈中得到印证:“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次之,则刺杀秦王,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既然如此,荆轲发出“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的誓言当属必然,说明他有决心、有信心好好地活着回来复命,由此也可看出荆轲刚毅、耿直、暴烈、豪爽、自信的侠士性格和不畏权贵、视死如归的精神。通过这句话,重在突出荆轲完成使命的决心,表现荆轲的侠士精神和性格。

当然,荆轲并非不顾实际地夸口,他对这次行动是经过冷静、理智、慎重地考虑的,在太子丹为他配备了秦武阳作助手之后仍“有所待”正说明了这一点。然而,有侠骨义胆的荆轲最终却被自己的性格所误,放弃所待,怒而遂发,为自己的悲剧结局埋下了种子。

既然已经许诺了必生还复命,为什么又说“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呢?我以为这与前者并不相悖,相反恰恰体现了作者写作时体悟之细微、运笔之精妙。这句话是荆轲在易水送别的特定时刻“歌以咏志”的唱词,易水送别的场面笼罩着悲壮、激愤的气氛。“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士皆垂泪涕泣”、“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和荆轲所发的悲凉慷慨的歌声“风萧萧兮易水寒”正相吻合。当时,送行的人及荆轲本人都十分清楚“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可谓九死一生,加之仓猝出发,无称心的得力助手随行,所以不幸将来临的阴影笼罩着整个易水河,也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而一个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正是判定他是英雄勇士还是小人懦夫的主要标准,作者就抓住这个生离死别的当口,让荆轲唱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歌,十分突出地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大义赴难的英雄本色。再说,此时此刻,此情此景,送行的人也正需要听到有这样“生离死别的宣言”,此足以说明一切,因为有牺牲的准备和勇气是完成此次重任的最重要的保证,无须作那些苍白无力、无从预卜的胜利许诺。从太子丹和众宾客对荆轲“不复还”的豪歌皆无反应、皆无疑议足可看出:荆轲在这里是向众人表明的,这是对待死亡的态度,也是完成任务的决心。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而非自食前言。本段的最后一句“终已不顾”和下文关于荆轲秦庭搏击秦王、受伤笑骂的叙述也充分证明了荆轲“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实乃抱定了牺牲的准备,是其视死如归的精神体现。

荆轲刺秦 篇10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课本给此段文字作了两处注释:一是“持千金之资币物”,注释为“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币,礼品”。二是“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注释为“以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第二处注释中“中庶子”的释义错误,已有多篇文章论及,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第一处注释中的“资币物”具体何意,课本并未给详细的注释。“资币物”从译文看是概括地解释为“礼物”,从宽泛的意译角度而言,把“资币物”解释为“礼物”并无错误,只是失之简略。如果我们要深究一番,那么“资币物”具体又作何解呢?

笔者在查阅过程中发现,对“资币物”有两种较为典型的解释,但个人认为都有值得商榷之处,故而将自己的一点思考阐述如下。

一种解释是,“币”为“购买”义,“币物”即“购买礼物”(“资”即钱财,因无异义故略而不论),此说多见于网络论坛,但“币”并无“购买”之义,若说是临时活用也是孤例,并不足信;且“持千金之资”到了秦国再买礼物送人还不如就用“千金之资”直接送人来得简便,何必多此一举,故而亦不太合常理。

另一种解释见于佘蜀强老师的一篇文章(《“持千金之资币物”作何解?》,《语文月刊》2011年第2期),文章认为“币”为“赠送”义,“物”即“人”,“持千金之资币物”即“拿着价值千金的物品送人”。此说亦为孤例,难以服人;而且这样理解整个句子会显得累赘:“拿着价值千金的物品送人”,“以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后半句“遗”已表“赠送”,前半句再来“币”表“赠送”,原作者叙事当不至于如此累赘,真要如此还不及“持千金之资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来得畅快简明。

以上两说,皆难让人信服。

笔者查阅发现,“币物”一词在古代史书中是较为常见的。如:

“大王广地宁邑,诸侯皆贺,敝邑寡君亦窃嘉之,不敢宁居,使下臣奉其币物三至王廷,而使不得通。”(《战国策·赵策四》)

“来还不能毋侵盗币物,及使失指,天子为其习之,辄覆案致重罪,以激怒令赎,复求使。”(《史记·大宛列传》)

“乃遣使岁十余辈,出此初郡,皆复闭昆明,为所杀,夺币物。”(《汉书·张骞李广利传》)

在以上例句中,“币物”无疑皆为名词,都与使臣出使有关,是出使时携带的礼物,与“持千金之资币物”一句中的“币物”基本相同。

在《周礼·天官·大宰》中有“九贡”之说:“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二曰嫔贡,三曰器贡,四曰币贡,五曰材贡,六曰货贡,七曰服贡,八曰斿贡,九曰物贡。”“九贡”即九类进贡的物品。“币”的本义即古人作为礼物的丝织品,《说文》即直接解释为“帛也”;“币贡”郑玄注为“玉马皮帛也”,所指未仅限于丝织品,但丝织品应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物”即方物特产,“物贡”郑玄注为“杂物鱼盐橘柚”,相当于今天所谓的土特产,所指较为宽泛。后世使者出行携带的“币物”当是由“九贡”中的“币贡”“物贡”演化而来,意义逐渐泛化了。

所以,“持千金之资币物”一句中的“资币物”,要深究其义大致可以作如是理解:资,即钱财,应该就是金银等物;币,即送礼的上好丝织品,或者是以丝织品为主;物,即各地的土特产。在课文中,荆轲要通过贿赂蒙嘉来拜见秦王当然要奉上厚礼,“千金”显其价值之巨大,“资币物”显其种类之丰富,如此,与下文的“厚遗”正相吻合。当然,本文开篇已言明,把“资币物”宽泛地理解为“礼物”并无不妥,只是失之简略;而深究其具体含义,又有不同理解,所谓“疑义相与析”,浅陋之见,期与同行交流。

上一篇:高中英语词汇记忆下一篇:学生想象能力培养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