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管材检测相关问题

2024-07-23

塑料管材检测相关问题(共9篇)

塑料管材检测相关问题 篇1

近年来,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与此同时, 机动车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为了更好的保证机动车的运行安全, 对车辆的安全性能进行全自动的检验已经成为了发展的趋势。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 汽车检测技术也在发生着改变, 由原来的手动、半自动化发展到了现在的全自动化。为了更好的对机动车的性能进行掌握, 可以在进行检测的时候联机操作, 这样能够更好的对不同的数据进行分析, 同时也能使其和计算机技术连接在一起, 进行实时的信息采集和处理, 也能更加及时的发现存在的问题。

1 汽车检测管理网络化

很多的汽车生产企业都已经实现了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来对车辆的性能以及安全进行检测, 在进行汽车检测的时候也实现了计算机测控, 这样不仅仅是在一个内部实现了网络化, 同时, 也实现了汽车检测的网络化, 使得检测的信息实现了共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利用新的技术能够将全国的汽车检测站进行连接, 这样可以使任何的交通管理部门都可以对不同地区的车辆情况进行掌握。近年来, 我国为了在汽车制造方面可以和发达国家进行抗争, 因此, 在自主研发技术和资金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投资, 因此, 也使得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样对保证我国道路运输和汽车质量也有很大的益处。

2 应用高新技术加速汽车检测技术发展

2.1 DSP的图像处理、CCD图像处理和高速MSP混合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

驾驶员在进行驾驶的时候, 一定要保证前照灯有足够的发光强度, 同时, 在照射方向也要保证是非常正确。前照灯在亮度方面出现问题会导致驾驶员对前方路面的情况不能看清楚, 这样也会导致出现一些交通事故。而且, 在照射的方向上出现问题会导致会车过程中出现驾驶员炫目的情况, 也会导致事故发生。对前照灯的发光强度和光束的照射方向都要进行检查, 而且也已经成为了机动车运行安全检测的必检科目。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可以使用最新的前照灯检测仪, 这种检测仪采用了CCD机器视觉摄像机结构和高速MSP (混合信号处理) 技术, 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对前照灯的远光、近光的各项参数进行非常准确的检测、运用CCD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更好的对光束的照射位置进行确定。同时还具备快速光电扫捕定位的功能, 能够对仪器的追光进行精确的定位, 这样能够对发光强度进行更好的测量。

2.2 高精度传感器的应用

近年来, 我国对汽车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视的, 这样就使得传感器在制造水平方面也出现了越来越高的情况, 同时, 在规格和品种方面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情况。传感器在测试精度和可靠性方面进行了提高, 这样在进行汽车检测的时候, 诊断的设备也要进行更快速的发展。

2.3 显示技术的发展

显示技术不仅仅是指电动指针仪表方面的发展, 在LED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 已经慢慢从静态的发展转变到了动态的发展, 而且, 在色彩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 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发展

汽车检测和诊断技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要对监控预测能力进行增加和完善, 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汽车检测逐渐向系统状态发展。将汽车检测逐渐转向对系统状态和元件状态进行检测, 这样能够更好的对汽车的使用寿命进行判断, 对提高汽车的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有很重大的意义。要想推动汽车检测技术向着人工智能化发展, 对一些关键技术还是要进行注意的, 例如故障机理的解析技术、诊断参数信息的识别和传感技术, 建立起来故障模式, 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新的检验手段的发展, 同时, 也能更好的促进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汽车的检测和计量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 要对汽车技术和汽车使用以及汽车维修技术都非常的了解, 同时, 对检测技术和计量学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掌握。交通部门是国家汽车运输、维修和营运的经济技术部门, 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汽车的使用性能, 提高车辆运输的效率, 这样也能降低运输成本, 因此, 交通部门对汽车技术性能要进行大量的投入, 通过建立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和检测计量站能够更好的培养汽车检测和计量方面的人才, 同时可以制定相关的法规和规定, 这样能将这个体系应用到全国范围内, 这样也能更好的为汽车提供技术保障。为了更好的发展汽车检测技术可以将检测工作和检测设备的计量检定工作都交由交通部门来进行负责, 这样能够形成更加完善体系, 同时对检测设备的市场准入制度可以进行更加严格的规定, 这样能够更好的在检测设备方面进行控制。行业主管部门扶植、培育专门检测机构对进入市场的汽车性能检测诊断仪器设备进行功能、精度等指标的检测, 必要时组织抽检, 采取各种措施打击伪劣产品, 促进高水平检测仪器的开发应用, 提高检测、维修水平。

4 汽车检测找缺损

在进行汽车检测的时候, 要进行找缺损的工作, 就是要进行找缺件和损坏件的情况。一般在进行缺件查找的时候, 是不会出现缺失太多的情况, 在进行检查的时候, 要先对车门窗、仪表、信号灯具以及各种视镜和备胎以及灭火器材进行查看。

在进行汽车检测的时候对其接地带、标志灯和防火罩以及其他装备件都要保证齐全, 特别针对于特种车和工程车等。在进行汽车检测的时候, 设施齐全是最基本的要求。接下来, 要对车辆的各个固定部位的螺栓以及螺母情况, 以及连接件的注油嘴、减震器、离合器底盖以及油箱盖要进行检查, 这些部件对汽车的行驶安全都有很大关系。有个别车辆的油箱盖丢失后用塑料布捆扎代替, 这是决不可以的。油箱盖不仅防止燃油外溢, 还有通气功能, 以保证油箱内压力正常, 使油泵泵油顺畅。车辆上各机件产生的裂纹, 也是检验中常见问题之一, 而且有些裂纹不易发现, 需要仔细查看, 有时甚至要配合探伤设备进行检查。在对裂纹进行检查的时候, 重点检查的部位在底盘下方, 例如发动机支架、转向器支架和转向摇臂等, 在进行检查的时候, 一定要保证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汽车的安全。钢板弹簧产生裂纹、断片及轮辋产生裂纹容易发生, 这个部位在车辆外检中决不能疏忽。

5 结束语

我国在汽车制作行业和汽车检测方面发展都是比较晚的, 为了促进汽车行业发展, 国家在人力、财力方面都给以了很大的支持, 在很多的大中院校中有了很多和汽车检测以及维修方面的课程, 这样也能更好的为以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杜卫华, 贾志新.基于SOC芯片的EQ6100发动机不解体故障诊断仪的研制[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 .

[2]贾志新, 杜卫华.一种压差式车用气体流量传感系统的设计[J].传感器技术, 2004 (7) .

[3]石重阳, 杜卫华.基于C8051F020芯片的EQ6100发动机不解体故障诊断仪的研制[J].仪器仪表用户, 2006 (3) .

[4]王金文.轿车前轮定位的调整技术[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4) .

塑料管材检测相关问题 篇2

关键词:食品检测 流通环节 食品安全 监管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4-0033-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了食品安全方面的规定,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内容的规范,对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加强了监督和检查,这些在一定意义上提高了我国的食品安全质量,然而,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食品企业的声誉,这不仅有赖于食品企业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和约束,还需要国家政府和相关检测部门做好流通环节的食品检测工作,确保市场上的食品能够安全使用,那么如何实现食品检测工作的良好循环,这对工业和商业而言,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1 流通环节食品质量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检测和检查间缺乏合作,达不到互补的作用

通过对食品加强监测和检查时确保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大对食品的检查力度,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除食品安全问题,而食品的是否安全主要取决于对食品检测的结果,如果检测结果发现有异常的食品,需要对这些食品做进一步的检查,然而,在检测部门进行食品检测过程中,通常会遇到检测和监察各自为政的状况,通过剖析,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认知上的不到位,长时间以来,工商工作人员在真正的检测过程中未曾发挥实质性作用,大部分时候均把抽样检测任务交代给检验组织去践行,而工商机构的任务仅是单一的监察那些提供的样品;第二,抽样检查机制的不完善,在真正的抽样检查过程中,检查工作人员未曾严格依照抽样检查机制对送检者实施主体职责的落实与核查;第三,对异常食物不进行深层次的追究。对日常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的或许存在问题的食物,检查人员通常置之不理,进而造成了食物安全隐忧的长期存在。

1.2 食品安全监测的指标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这样几点:第一,食品的安全指标较为滞后,对部分异常食品的检测缺乏实质的根据,尤其是被媒体报道以后的一些焦点食品,基本没有检测和有关的辨别指标。另外,因为工商方面的处置方式的不科学,严重的产生了一些执法风险隐忧,假如对问题食品不予理睬,必然会引起不作为的行政问责,可是假如强行处置,又会让有关人员产生抵触情绪,进而造成行政诉讼失败亦或滥用职权的行政问责,此些约束与制约,让工商部门职员的监督管理难以发挥较大成效;第二,对部分抽样的食品缺乏完备的信息。通常而言,抽样检查工作在实施数据搜集时,食物的名字、上表、生产日期等基础信息一样都不能缺少,可是对部分生产日期已明确到了小时、分钟、秒的食物与需求实施单独包装的编码的食物,工商机构却难以辨别其是否是同个批次的商品;第三,对部分食品的标准缺少明晰的规定亦或规定模糊,缺少有力的根据与参考;第四,对流通环节的食品抽检基础并未出台明确的要求,即便抽样了一些食品以后,检测的结果也难以客观的展现此批食品的实际品质,此外,食品流通的运营者许多均是零售单位,一般状况下难以满足抽样检查所规定的基数。

2 健全流通环节食品检测工作的有效举措

2.1 监测职能“合五为一”

“合五为一”指的是把质量检测、卫生、海洋、工商、农业5个机构原来的食品检测效能和执法人员、设施等集中在一起,进而设置专业的食品检测检查组织,且担负起该县食品安全检查的所有工作。该组织下设流通环节食品检测站、农产品品质检测站、食品品质检测站、水产品品质检测站、卫生检测站五个单位,此五个单位各自对应的是上述提及的五个机构。

2.2 资金投入“一个口子”

为了科学的使用资本,从本质上避免财政资本的反复投入与投入数额过大,在2008年我县政府出台了一些相关规定,指出:把我县食品检查检测的全部资金“一个口子”划拨到食品检测组织,另外不再把其他机构食品检查的资本划到财政拨付的范围。在组织集中接收各个机构食品检查的基础上,县财政机构在2008年至2014年的6年时间中,拿出了共计一千六百万元的资金,此些资本大部分被用于检测组织购置大型设施,进而为提高检查水准奠定夯实的基础。

2.3 达成工作模式的“六个统一”

其一是统一配备食品检查设施。县食品检查机构假如当年需要购买或者升级机器设施,需要由县级财政统一购买;其二是统一编制检查方案。当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集中各个机构的检查工作以后,再把编制好的我县食品检查方案下发给食品检查机构;其三是统一检查标准。其四是统一检测检验。我县的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全部由食品检验检测组织承担;其五统一分享检查结果。食品检查机构得到的检查结果,各个监督管理机构可互享。其六是统计信息公开。县食品安全办公室每个星期的星期五定期在本县电视台公开食品检查结果,亦或在报刊的《食品安全每周播报》专栏上公布。

3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加强流通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安全,也关乎国家的稳定,因此,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和业务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必须尽早采取实际工作,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同时还应该加强专业员工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检测水平,并不断提高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的检测方法,只有这样,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才会得以保证。

参考文献

[1]何福,陈克俭,王万强.流通环节食品检测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3):49-52.

[2]王志刚,于利军,孙云曼.大连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展望[J].农业展望,2012(12):54-56.

[3]李国君.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1(12):53-55.

电梯检测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篇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 居住和生活环境也在不断提高, 高层建筑不断在城市中涌现, 而电梯又是高层建筑中的有效交通工具, 因此电梯在高层建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数量也越来越多。所以, 对电梯质量的要求必须过硬, 电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电梯的安全监测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测是保证电梯正常运行的前提, 也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基础。现代建筑中电梯应用非常广泛, 对电梯的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及快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电梯监测工作的质量, 电梯检测单位必须认真、高效地承担这一艰巨的任务。文章对电梯检测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从而提出合理的意见, 提高电梯检测的质量、安全、效率等等。

1 电梯检测中的相关问题分析

1.1 混乱的检验现场

对于高层建筑工程安装电梯这一环节中, 检测电梯质量是最为混乱不堪的, 工作人员缺乏安全、认真的意识, 在工程完成一半或还没完工时, 急于赶工期就对电梯进行检测, 严重影响了电梯检测质量, 同时为后期工作增加了难度。下面对其进行相关介绍: (1) 在电梯检测过程中, 各种设施还不完善, 层门门套及其附件未加以固定, 会有建筑材料等物质掉入井道, 检测时极容易出现碰撞现象, 还会出现工作人员受伤的情况。 (2)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电梯施工现场的机房, 工作条件非常简陋, 机房内设施杂乱, 导致施工非常不便, 后续工作也不到位, 施工不够完善, 底坑会存要大量积水。 (3) 会存在着一些基础条件很差的现象, 如:通往机房的通道不通畅、照明条件很差、楼梯或者爬梯两边没有安全护栏等。 (4) 出现检测干扰现象, 对电梯和楼宇一同进行检测时, 导致了工作过程的相互干扰, 既不利于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产生的噪音对周围环境会有影响。 (5) 在检测过程中, 电梯的供电电源无法满足要求, 电梯检测时工作人员就会遇到电压值偏差过大、电源线连接不规范、没有地线等情况。

1.2 自检工作不足

依据相关电梯检测规定, 安装单位的自检工作是对电梯监督检测的基础, 检测工作人员对电梯进行检测的工程中, 安装单位的自检报告是检测单位必须应用的资料。但是, 在实践检测过程中, 根据检测人员的讲述, 安装单位的自检工作不足对电梯的检测工作造成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主要体现如下面所述: (1) 部分安装单位自检报告手续简单, 不但没有专业检测人员签字, 同时还缺少单位公章, 表现出安装单位不负责任的态度。 (2) 很多安装单位为了节省时间和开支, 在没有进行自检的情况下, 擅自要求检测部门进行检测, 给监测工作带来了难度和麻烦, 同时也对工程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3) 安装单位的自检报告形式简单, 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工作毫无章可循, 自己按数据与实践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距。

1.3 安装维保的不足

根据相关法规中的规定, 在检测人员对电梯进行检测过程中, 安装单位必须要派遣相关工作人员协助检测人员进行监督检测。但是, 在电梯检测现场没有安装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配合, 即便是有也只是为了应付工作, 甚至对电梯的调试、安装、检测过程一窍不通, 根本不能对检测人员的检测公共进行有效的配合, 对检测质量和效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 影响电梯检测工作的因素有很多, 下面对其因素进行介绍: (1) 电梯在使用过程中, 使用、安装单位对电梯监测的相关工作不重视, 对安装工作不闻不问, 因为之前签订了安装合同, 而安装单位为了履行合同要求, 所以勉强进行施工, 简单进行报检, 严重影响电梯检测的顺利进行。 (2) 随着建筑的更新换代, 电梯的安装和更换日益增加, 但相对来说, 所得利润却很小, 安装单位对电梯的安装质量管理力度不够, 安装、自检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所以房地产开发商尽量压缩电梯成本, 忽视电梯质量, 严重影响电梯安装工作进行。给检测单位的自检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在电梯的安装工作前期, 对安装人员以及安装机器的不足, 从而影响电梯安装周期, 为了保证电梯能够在合同规定的时间进行交付运营, 安装单位就会在安装后期抢工安装, 安装质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此也会影响安装单位的自检工作, 严重影响了电梯检测的顺利进行。

2 电梯验收检测工作的建议

2.1 定期检测, 确立标准

电梯安装单位应该建立一个衡量电梯检测的标准, 其影响因素包括:工程质量、检测环境、自检工作、人员安排等等。如果以上因素出现问题, 就要延迟电梯接受检测时间, 从而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意识。

2.2 加强管理, 提高意识

安装单位应加强质量管理工作, 加强自检意识, 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在对电梯进行报检之前必须做好自检工作, 尽量消除电梯的故障、缺陷和隐患, 为检测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检测工作的进行提供基础。

2.3 开展宣传, 做好监督

加强电梯检测工作的宣传工作, 让电梯的使用单位提高对其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 让使用单位意识到电梯验收工作在电梯使用前的重要性, 加强对电梯施工的监督, 尽量与电梯安装单位、检测单位进行交流、合作, 为他们的施工提供充足的支持, 配合他们的施工、监督工作, 为电梯检测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2.4 做好检测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

由于电梯检测过程中安全事故客观上存在多种不确定性, 我们现有的认知能力和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要在短时间之内完全杜绝检测过程中安全事故是不现实的, 为此, 检测机构应做好检测过程中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 从电梯检测事故预防的角度制订事故应急措施。如前所述, 将电梯检测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提高“电梯检测过程安全保障能力”以及将“电梯检测事故控制在局部”是事故预防的两个关键点。事故预防应包括技术对策和管理对策。技术上采取措施, 使电梯设备本体和检测环境具有保障安全的能力。通过管理协调“人自身”及“人-机”系统的关系, 去实现整个检测过程的安全。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制订应急措施。

3 结束语

开展电梯检测是关系人民生命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这就需要电梯检测人员认真、公正地工作, 因此, 检测工作不仅需要检测人员的努力工作、合适的工作环境, 而且需要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的配合。随着经济向前推进, 人们对安全意识、居住环境有着过高的要求, 同时也非常重视, 才使电梯检测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徐格宁, 胡增噪.电梯速度曲线、行程及时间综合分析[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12.

[2]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3.

塑料管材检测相关问题 篇4

剥离强度

剥离强度又称为复合强度或复合牢度,主要考察复合膜层与层之间的黏合强度。复合膜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干式复合和无溶剂复合,膜间黏合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复合软包装的强度、阻隔性和使用寿命。如果黏合强度过低,由其生产的软包装则极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层间分离现象,从而产生泄露等问题。

剥离强度的测试标准应参照GB/ T 8808-1988《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剥离强度试验试样夹持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复合膜层间不能完整剥离或复合层发生断裂时,其剥离强度判为合格,但前提需确保复合膜的拉伸强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热封强度

热封强度用于评定薄膜与薄膜或薄膜与其他基材(如铝箔等)进行热封时的质量。软包装一般采用热压封合的方法进行封装,包装的密封性是否完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热封质量。在产品保存和运输过程中,若软包装的热封强度太低,可能会导致封口开裂,从而发生泄漏等问题。

热封强度检测试验标准应参照QB/T 2358-1998《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该标准适用于各种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封强度的测定。热封强度测试试样形状与尺寸如图2所示。

直角撕裂强度

直角撕裂强度一般用来考核塑料薄膜的抗撕裂能力,是指对标准试样施加拉伸负荷,使试样在直角口处撕裂,测定试样的撕裂力。

直角撕裂强度测试的依据是QB/T 1130-1991《塑料直角撕裂性能试验方法》,该标准适用于薄膜、薄片及其他类似的塑料材料。直角撕裂强度测试试样示意图如图3所示,如果试样太薄,可采用多片试样叠合起来进行实验,但单片和叠合试样的试验结果不可比较。

耐冲击性能

耐冲击性能用来表征塑料薄膜在冲击负荷作用下的耐冲击强度,用来评估塑料薄膜在经受高速冲击时的韧性或抵抗断裂的能力。在许多场合中,软包装或其他塑料薄膜制品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突然冲击,能够耐受住这种突然负荷才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塑料薄膜的耐冲击性能在工程应用上是一项很重要的性能指标,可以反映不同材料抵抗高速冲击的能力。

GB/T 8809-2015《塑料薄膜抗摆锤冲击试验方法》规定了各种塑料薄膜的抗摆锤冲击试验。利用摆锤式薄膜冲击试验机(如图4)进行试验,实验时半球形冲头在一定速度下冲击并穿过薄膜试样,测量半球形冲头所消耗的能量,以此来评价塑料薄膜的抗摆锤冲击能力。

耐压性能

通常情况下,软包装在仓储及运输过程中受外界压力的作用,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堆码破裂、挤压损伤等情况,从而影响成品质量。GB/T 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规定,当内容物为粉状、液体或需要做充气、抽真空包装时,必须测试软包装的耐压性能和跌落性能。软包装的耐压性能是通过模拟包装仓储、运输等过程的堆码、挤压等行为,来检测试样的耐压能力,其目的是检测软包装袋的压力承受能力。

耐压试验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耐压试验中,上、下加压板应保持水平,且加压板无变形,与试验袋的接触面应光滑,上、下加压板的面积应大于试验袋。按规定加放砝码,保持1min,当砝码重量加至试验袋破裂时,试验结束,此时砝码质量加与加压板质量之和就是试验袋的最大耐受力。

拉伸性能

拉伸性能是塑料薄膜的重要物理机械性能指标,塑料薄膜的拉伸性能是否合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软包装的使用质量。

塑料薄膜的拉伸性能可通过拉伸强度(纵/横向)试验得出,塑料薄膜试样在拉伸夹具的作用下,向特定方向(纵向或横向)以一定实验速度被拉伸,直至试样断裂,拉伸强度以实验过程中塑料薄膜试样断裂时的最大作用力除以塑料薄膜的截面积来表示。

断裂伸长率则是指在拉伸实验中,塑料薄膜试样断裂时标线间距离的增加量与初始标距之比,该值用来衡量塑料薄膜在未断裂时的延伸能力。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应按照按GB/T 1040.3-2006《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3部分:薄塑和薄片的试验条件》规定进行试验。按照标准规定,塑料薄膜试样沿纵、横方向大约等间隔裁取,取长条型试样,试样宽度为15mm,取样总长度不小于150mm,试验速度为200mm/min,每组试样不少于5个,标距(即试验机夹具间距离)为100mm。值得注意的是,若试样变形率较大,可以考虑减小标距,但最小也不得少于50mm;制备试样时要求边缘光滑,无损伤或缺口现象,因为微小瑕疵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导致试样内部变形集中而使得试验失效。需要强调的是,若试样的断裂部分出现在实验夹具内,则该次试验作废。

因为塑料薄膜是高分子聚合物,具有黏弹性,其应力松弛过程与变形速率密切相关。当低速拉伸时,高分子链段有时间进行位移重排,呈现韧性行为;当高速拉伸时,高分子链段的运动跟不上外部作用力的施加速度,呈现脆性行为。所以,在塑料薄膜的拉伸强度实验中,拉力应均匀恒定,切忌突然增大或减小。

耐穿刺性能

蒸煮肉制品软包装的耐穿刺性能是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比如禽类肉制品,其中骨头对外包装具有较强的穿刺能力,因此要对复合膜的耐穿刺强度进行检测,以减少内外界因素对包装袋的影响,减小内装物发生变质或泄露的几率。

穿刺强度试验装置如图6所示,GB/T 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 干法复合、挤出复合》的规定,取直径为100mm的试样。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所取试样应无针孔、无褶皱、无折叠和其他质量缺陷。将试样安装在固定环上,然后用直径为1.0mm、球形顶端半径为0.5mm的穿刺针,以(50±5)mm/min的速度去顶刺,读取钢针穿透试样的最大负荷。试样数量5个以上,结果取平均值。

摩擦系数

在生产加工、物料填充、包装袋堆码过程中,塑料薄膜的摩擦系数是重要的性能指标。摩擦系数分为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可以用其来评价软包装内外层的滑爽性能,应通过检测以确保软包装具有良好的开口性能,以及在高速包装生产线上顺利输送。

静摩擦系数是指两个接触表面在相对移动开始时的最大阻力与垂直施加于两个接触表面的法向力之比;动摩擦系数是指两个接触表面以一定速度相对移动时的阻力与垂直施加于两个接触表面的法向力之比。目前,静(动)摩擦系数检测依据的标准是GB/T 10006-1988《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法》,具体试验是将两试样表面平放在一起,在一定的接触压力下,使试样的两个表面发生相对移动,测得试样开始相对移动时的力和匀速移动时的力,通过计算得出静(动)摩擦系数。

塑料管材检测相关问题 篇5

1 当前住宅工程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

1.1 质量检测机构人员素质较少, 而且检测招待标准较为混乱

目前在质量检测机构中, 缺乏高素质的检测管理人员, 检测人员不仅经验不足, 而且缺乏执行力, 使相关质量检测管理制度都流于形式, 新标准得不到落实, 检测报告存在弄虚做假的情况。而且在检测工作中, 相关利益单位为了更快的实现自身的利益, 则通过不正当手段影响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另外在当前检测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三大标准, 即企业标准、委托单位选择的标准及国际、国外标准, 这样就势必在标准选择时会出现混乱的情况。

1.2 取样不规范, 使样品的真实有效性受到质疑

在质量检测过程中, 由于在取样时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 没有严格按照材料产品标准规定的抽样规则来进行取样, 这样就会导致样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无法准确的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判定。同时在取样过程中, 还存在着弄虚作假的情况, 将部分好的材料作为样品, 而取样完成后进一些质量低劣的样品;将已取样的样品在送检测机构检测过程中对样品进行更换;在对混凝土强度试块取样时, 不按规定标准在现场进行取样, 而是在搅拌站或是单独拌制混凝土来作为样品等。在取样、封样和送样的整个过程中需要见证人对其整个过程进行见证, 然后在委托单上进行签字盖章, 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存在着见证人提前在委托单上进行签字, 而不到现场进行见证的情况。

1.3 在对结构实体进行检测验收时存在着不规范

在对结构实体进行检测和验收时, 需要试块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还要对其养护强度进行折算, 但在实际对试块强度的检测和验收时却经常对这些问题进行忽视;而且在对结构实体强度进行检测和验收时由于没有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 不仅导致检测质量控制存在缺陷, 而且对验收合格的判定也存在不正确的情况。委托报告时常进行更改, 这些问题的产生多是由于见证人员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而且委托方和被抽检方也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作为委托方和被抽检方有权利要求被检测机构对其检测结果作出解释, 提出异议, 要求检测机构按照合理的途径进行复检或仲裁等处理方式。

2 强化住宅工程质量检测责任的具体策略

2.1 加强检测人员业务培训, 建立检测信用档案, 建立人员量化考核体系

提高检测人员素质是质量检测的重要保证。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 直接关系到检测工作的质量。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应当把加强对检测人员的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检测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业务标准、规范, 对待检测工作一丝不苟, 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按章办事, 按实检测。加强业务培训, 不断提高检测人员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 使从业人员达到本检测岗位所必需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率。要加强法律法规教育, 增强检测人员的法制观念, 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保证廉政工作的有效开展。人员建立信用档案, 包括检测机构和人员的业绩、检测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及不良行为记录等。对每个岗位人员工作量化考核, 按完成量的多少进行奖励分配制度, 奖勤罚懒, 调动工作积极性, 实现按劳分配。要按职责设置岗位, 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量和工作标准, 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了分类管理。

2.2 进一步完善取样制度

推行见证取样制度, 进行驻点现场检测, 实行试样留置制度, 认真执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规定》和《建筑施工企业试验室管理规定》, 加强对企业计量工作的管理。严肃查处提供假试件、出具假报告的行为, 保证试验数据的真实可靠。积极采用新科技, 提高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在重点工程中, 选派优秀的试验人员, 设立驻点试验室。现场试验室的设立, 方便委托单位的委托工作, 参建各方能够及时了解到试验结果, 为工程施工的进度提供了便利。为保证结果的公正性、检测数据的可追溯性, 应实行试样留置制度。检测单位设立试样管理员, 专人负责试样留置工作。留置的试样要分类放置、标识登记齐全, 便于查找。规范和标准明确要留置的试样, 应按规范规定的程序、环境、数量和要求留置;非破坏性检测, 且可重复试验的试样, 样品检测或试验后留置3天;破坏性检测试样, 样品检测或试验后留置2天;不合格检测结果, 严格执行报告制度。

2.3 提高检测管理水平

检测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的确保检测的质量, 利用远程监控来提高检测管理的水平, 通过建立专人值班制度, 强化对检测单位的监管, 通过对监管平台和检测数据来规范检测单位的行为, 使其能够自我进行规范和约束, 有效的提高检测的水平。利用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本地区内各个检测单位的动态监管, 而且与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有效果配合, 将检测结查与其进行联通。同时在进行检测时, 不仅要增加检测的项目和检测的参数, 还要还要将检测试验动态化, 这样不仅能够起到规范检测工作的目的, 而且能够实现对检测工作动态的掌握, 能够及时对检测单位的内部情况进行了解, 确保其处于受控状态, 从而实现检测管理系统化, 检测试验动态化。

3 结束语

目前我国工程质量检测行业面临着发展的关键时期, 不仅面临着激烈的行业内市场竞争, 而且来自于国际上同行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在这种情况下, 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更应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发展的迫切性, 及时转变质量意识, 加强自身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强化服务意识, 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来增加行业的竞争力, 从而在竞争中得以快速的发展。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提高, 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的生活, 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对住宅工程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住宅工程的质量与人们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 所以通过质量检测来实现对住宅工程质量的有效的控制, 质量检测作为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在建筑行业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在当前我国住宅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只能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解决, 才能确保质量检测行业的更好发展, 确保住宅工程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关键词:住宅工程,质量检测,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王之超.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目前的状况[J].科技资讯, 2008.

[2]黄飞慧, 陈华弟.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的问题分析[J].四川建材, 2009.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相关问题探讨 篇6

1 现场试验室的建设和人员管理

1.1 试验操作间的标准和设备

操作间的面积原则上不小于15平方米, 应能满足施工高峰期, 混凝土、砂浆试块制作振捣所需空间的要求。应有一台小型振动台, 工程所需足够的试模以及游标卡尺、坍落度桶、抹子等。

1.2 现场养护室的标准及管理

1.2.1 养护室面积和配置:

原则上不小于10平方米, 应能满足施工高峰期标准养护的要求。墙体保温应满足要求, 室内墙壁和地面应粘贴瓷砖或使用其他不吸水材料, 利于温湿度的控制, 房顶应加铺保温材料, 以增强保温效果, 保持室内在温度20℃±2℃, 湿度≥95%的范围。设温湿度自动控制装置和喷淋装置, 配备加热设施、空调及温湿度计, 对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 确保设备性能良好、数据准确。

1.2.2 养护室管理:

由试验员负责管理, 对养护室温度和湿度的检查每日应在两次以上, 并做好记录, 出现偏差及时调整。试件码放应符合规范要求, 标识面朝上, 试块间距不小于10毫米。

1.3 试验人员配备及条件

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下的工程项目试验员人数不应少于1名;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工程项目, 试验员人数不应少于2名;试验员应具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 能准确掌握现行施工技术规范和试验检测规程, 具有试验员上岗证书。

2 现场试验检测主要内容及方法

2.1 土

土一般根据颗粒间的连接性分为砂性土和粘性土两大类。反应粘性土稠度的指标有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可以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检测其液塑性。

土的物理性质主要的试验有含水量试验 (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微波法、碳化钙气压法) 、密度试验 (环刀法、蜡封法、灌水法、灌砂法) 、界限含水量试验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颗粒分析 (筛分法、比重计法、移液管法) 等。

土的力学性质主要的试验有击实试验、直剪试验、压缩试验。

2.2 石料

岩石可分为岩浆岩类、石灰岩类、砂岩与片岩类、砾石等

石料物理性质的试验有真实密度试验、毛体积密度试验、孔隙率试验、吸水率试验、抗冻性和坚固性试验。

石料力学性质的试验有单轴抗压强度 (饱水状态) 试验、磨耗率试验, 来确定岩石强度等级。

2.3 集料

集料包括碎石、砾石、机制砂、石屑、砂等, 一般分粗集料和细集料两类。

2.3.1 细集料的主要试验有细集料筛分试验、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

2.3.2 粗集料应具备足够的抗压碎性和抗冲击性, 通常用抗压强度和压碎指标来表示。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对于大于或等于C30的混凝土, 不应小于2, 其他不应小于1.5。火成岩强度不宜低于80MPa, 变质岩不宜低于60MPa, 水成岩不宜低于40MPa。主要试验有粗集料筛分试验、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等。

2.4 无机结合稳定材料

根据基层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综合稳定类、工业废渣稳定类。主要检测它们的强度、含水量、灰剂量、抗裂性及水稳定性。验证这些项目的试验主要有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水泥和石灰计量测定试验。

2.5 沥青

沥青材料是由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和它的非金属衍生物所组成, 用于路面的沥青材料主要进行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标准粘度等试验。

2.6 沥青混合料

2.6.1 物理指标测定:

击实法制成的沥青混合料体, 12小时后, 用水中重法测定其表观密度, 按组成材料原始数据计算得出空隙率、沥青体积百分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

2.6.2 高温稳定性指标测定:

马歇尔稳定度、流值 (标准击实试件, 在稳定度仪上测定60℃时的破坏荷载、破坏变形量, 以这两项指标来表征其高温时的抗变形能力) 。

2.6.3 水稳定性指标测定:

残留稳定度 (48小时浸水马歇尔强度与标准马歇尔强度之比) 。

2.6.4 热稳定性指标测定:

动稳定度 (混合料夏季高温通常为60℃条件下, 经车辆荷载长期重复作用后, 不产生车辙和波浪等病害的性能) 。

2.6.5 低温性能指标测定:

劈裂冻融强度 (经过规定条件冻融试件与标准试件劈裂强度比值) 。

2.7 石灰

石灰中产生粘结性的有效成分是活性氧化钙和活性氧化镁。其含量越多, 活性越高, 质量也越好。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有效氧化钙的含量, 络合滴定法测定有效氧化镁的含量。

2.8 水泥

一般分硅酸盐水泥 (P·I、P·II) 、普通水泥 (P·O) 、矿渣硅酸盐水泥 (P·S、火山灰水泥P·P、粉煤灰水泥P·F) 、复合水泥 (P·C) 等。检测指标主要有细度、水泥浆的标准稠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

2.9 钢筋

路用钢筋主要有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圆盘条和热轧光圆钢筋。钢筋技术性质主要包含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冲击韧性、冷弯和硬度等。主要检测有拉伸试验、钢筋的冷弯试验、硬度试验及化学成份分析试验等。

3 监理抽检试验的取样方法和送检程序

3.1 在施工单位检测合格的基础上, 采用随机抽样法, 按有关规程及标准要求的大小及数量, 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3.2 抽样前, 不得事先通知被检单位。取样后, 样品立即封存。封样后, 抽样人详细填写登记表及标签, 由抽样人签名后送往指定试验检测机构, 并提供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试验报告单, 填写送检委托单后提交送检样品。试验完成后, 驻地监理人员凭委托单领取试验检测报告。

3.3 当监理中心试验室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出现误差时, 应以监理中心试验室的试验结果为准。如果施工方和监理方打不成一致意见时, 可在政府监督部门的试验室进行校核试验, 并以此结果为准。

4 对试验检测人员的几点建议

4.1 试验检测人员应熟悉国家或部颁现行最新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有关行业工作规范制定的实施细则, 并严格遵守。

4.2 应熟悉试验检测的任务、内容和项目。

4.3 调试好试验所用的机械设备和仪器 (特别是那些被搬运的设备和精密仪器) , 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无误。

4.4 准备好试验过程过所需要的试剂和工具。

4.5 及时统计试验结果, 并如实填写试验记录, 做好校对工作。

4.6 试验检测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严肃认真, 实事求是, 加强责任心, 履行自己的职责, 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 为保证工程质量提供准确的数据。

5 结语

总之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养护水平、推动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进步, 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试验检测工作。

摘要: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 试验检测是工程质量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该文对如何加强现场试验室的建设和人员管理;现场试验检测主要内容及方法;监理抽检试验的取样方法和送检程序;试验检测人员应做好的几项工作进行了简述。力求在施工中, 应借助试验检测手段, 严格做好公路工程材料质量的控制, 确保公路工程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

[2]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办法. (深建施) [2000]15号

[3]施工技术管理规定.Q/SCEG-TM-01-2010

塑料管材检测相关问题 篇7

1 医疗器械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医疗器械质量检测在医疗器械使用上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医疗器械如果没有经过正常的检测就在医院中使用, 那么质量差的医疗器械在病人的检查上就会出现问题, 因为质量是医疗器械的根本, 质量检测不仅仅对医院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生产医疗器械的企业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质量不合格, 那么就无法使用, 这样就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 要重视医疗器械质量检测, 这样医疗器械在使用的时候才能让人们放心, 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保证患者的安全。

医疗器械在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 也能够将生产企业的信息反映出来, 在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 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可以根据质量检测的指标进行调整, 如果存在着指标不合格的现象, 就可以及时的调整, 在下一次生产的过程中就可以将不合格的指标进行更改, 对医疗器械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提高医疗器械的质量, 对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以提高医疗器械企业的竞争力, 在市场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进行医疗器械质量检测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可以让用户获得更大的利益, 现在的社会发展中, 竞争是十分激烈的, 需要我们对质量严格的控制, 质量是医疗器械竞争力的保证, 质量好的医疗器械可以让用户获得更大的利益, 尤其是患者, 医疗器械的使用者主要是患者, 患者的使用情况关系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信誉, 可以说质量决定了医疗器械的地位, 对于医疗器械市场也是十分关键的, 要受到足够的重视。

2 医疗器械质量检测方法

2.1 要按照国家的规定执行

医疗器械的质量检测需要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 医疗器械的检测有规定的部门, 作为医疗器械检测人员一定要对检测的环节了解, 将相关的规定熟记于心, 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检测, 在检测环节上减少问题的出现, 减少工作误差, 让操作更具规范性, 避免出现质量上的问题。

2.2 要在检测设备的使用上进行统一

医疗器械的也需要在检测的设备上进行统一, 因为不同的设备的要求是不同的, 如果没有对检测的设备进行统一, 那么质量检测就无法进行合理的验证。如果在进行医疗器械设备检测的时候, 使用的是不同的检测设备, 由于不同的设备性能和质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这样就会出现质量问题, 检测的结果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规定和检测, 因此要对医疗器械质量检测的设备统一化, 按照统一的设备进行流程和环节上的规定, 这样就可以减少检测中出现的误差, 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这样检测部门也可以将检测环节减少, 将不必要的环节剔除掉, 在质量和速度上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2.3 需要技术上的支持

2.3.1 要扩大质量检测的范围

在进行质量检测的过程中, 我国在检测的范围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由于我国医疗器械的检测经费十分的缺乏, 于是针对医疗器械的检测仅仅使用的是抽样检测法, 使用抽样检测的风险较高, 出现的质量问题也较多, 有些企业容易出现逃避的现象, 这样就使很多质量较差的医疗器械出现在市场上, 面临这样的检测现状, 要想保证质量检测不会在环节上出现问题, 那么我国各医疗器械质量检测部门需要加快思路的转变, 加快对传统检测模式的改革力度。

2.3.2 完善检测设备

当前较大一部分医疗器械质量检测机构由于缺乏一些基础性检测设备, 导致一些常规性的检测项目无法有效的开展起来, 这对医疗器械质量检测能力和水平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大对医疗器械检测设备的更新力度, 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 有效的提高医疗器械质量检测的水平, 更好的推动我国医疗器械质量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

3 医疗器械质量检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产品外部标记

对于医疗器械在国家强制性标准中, 需要医疗器械产品外部标记中要包括生产单位、型式标记、电源电压、频率、输入功率, 如果适用的还应有熔断器规格型号、额定值、生理效应等, 这是作为强制性规定, 只要有一项达不到即视为不合格产品。

3.2 使用说明书

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书可以和技术说明书合并, 但在说明书中需要包括运输贮存环境条件, 同时还要在说明书中对仪器设备可拆或更换部件进行说明, 还要将满足用户特定要求的承诺在说明书中进行阐明, 达不到这些要求的则在监督检测中视为不合格产品。

3.3 输入功率

医疗器械输入功率是设备稳定工作时的输入端功率, 必须用VA表示, 如果功率因素大于0.9时可用W表示, 所以企业在制定标准时应做好数据参数的验证工作, 对于额定值可根据国标给出正误差, 不能在后面的注册检测时再来修改标准。而输入功率的额定值要在外部标记中给以标出, 其实际检测值不得大于其正误差。

4 加强医疗器械质量检测的措施

4.1 提高医疗器械质量检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国医疗科技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一些高分子和纳米等高新技术的医疗器械应运而性, 这就对医疗器械质量检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医疗器械属于高新技术产品, 因此需要检测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医疗器械方面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定要确保医疗器械质量检测能力的提升, 为我国医疗器械质量检测工作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

4.2 检测机构与医院要相互配合

为了更好的提高我国医疗器械质量检测的水平, 各级检测部门需要与医院相关人员增强联系和交流, 在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与质量检测机构联系, 这样有利于医疗器械质量检测机构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对检测工作的重点进行调整, 从而与医院共同配合, 使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解决病痛。

5 结论

由于医疗器械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这就需要加强医疗器械质量检测工作, 各级检测机构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提高检测的质量, 确保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性。

摘要:医疗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 尤其是社会的变革导致了医疗体制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随着医疗体制的变化, 医疗器械也变得十分的重要, 医疗器械关系着医疗事业的进步, 现在有很多的医院都是引进的国外的医疗器械, 只有医疗器械的质量得到提升, 才能保证医疗水平不会受到医疗机械的阻碍, 为患者的健康做出贡献。因此, 要重视医疗器械质量检测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的解决, 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医疗器械,质量检测,相关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徐东尧.加强医疗器械质量检测的方法[J].科技资讯, 2013 (22) :242.

塑料管材检测相关问题 篇8

1. 机动车制动基本概况

机动车制动是机动车能够在社会中被安全使用的基础。简单而言, 机动车制动指的是机动车的减速和刹车。机动车在行驶的过程中, 遇到突发状况或者是道路环境改变的时候, 需要进行时速调整或者是进行紧急刹车, 这时候, 制动系统就会发生作用从而使行驶的车辆发生变速或者是减速与停止。综合目前的社会交通状况, 道路交通中的车辆越来越多, 不同素质的驾驶人员也越来越多, 所以强化机动车制动系统的性能检测, 这样可以保证制动系统具备灵敏性, 从而使其作用发挥到最大。上图是机动车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2. 机动车制动性能检测存在的问题

(1) 检测设备问题

在进行机动车制动性能检测的时候, 需要利用到一些相关的设备仪器, 所以设备的科学性会影响到检测工作的具体效果。就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 机动车性能检测设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在整车运动状态不一致的时候, 设备检测的结果会有较大差异。在机动车运行的时候, 会有加速、减速以及匀速等不同运动状态, 在不用的运动状态下对制动进行检测, 可以更好确定制动的有效性, 但是目前的设备在随机运动状态下的检测效果较弱。第二是检测设备存在时机不一致的差异。在具体检测设备的利用中发现, 在不同的时机下进行检测, 结果差异性也较为突出, 由此可见设备检测的稳定性较弱。因为目前的检测设备稳定性和随机性较弱, 所以综合检测效果不甚理想。

(2) 制动试验台的维修保养问题

制动试验台是机动车制动的主要执行区域, 对于整个机动车的运行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维修保养问题同样会影响到制动性能的检测。就具体分析的结果来看, 在目前制动试验台维修和保养的时候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对试验台设备的磨损和老化情况的关注度不够, 所以往往会忽略一些保养的细节性部分。第二是在具体的保养工作进行时, 全面性和彻底性存在不足, 所以总会有一些零件润滑遗漏问题的产生。因为制动试验台的维修保养存在着小瑕疵, 所以其在制动性能检测方面的利用价值有所下降, 由此造成了性能检测问题的偏失。

(3) 检测制度与模式有待完善

检测制度和模式有待完善是目前机动车制动性能检测中表现出来的另一个显著问题。就检测制度来看:目前的机动车制动性能检测, 一方面存在着责任制度的缺失, 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监督制度的弱化。在具体检测工作中, 责任制度的强化一方面可以实现责任落实的效率化, 同时也可以明确检测的责任范围, 这样, 追责也更加的方便, 但是目前的检测缺乏责任意识, 所以导致了责任划分的模糊性。监督的目的是要落实工作措施, 监督效果的弱化使得其价值降低, 所以检测工作的到位性分析会出现问题。另外, 就检测模式来看, 目前的检测模式在流程划分和环节细节性把握方面都存在着问题, 所以整个检测制度和模式的优势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4) 检测人员的专业性有待提高

检测人员的专业性有待提高也是目前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就目前检测人员专业性存在的问题来看, 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检测人员自身的理论专业性水平不够。只有具备了理论专业性, 检测人员才能在理论层面上更好的发现检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进而实现问题的分析深入并促进其解决。但是目前这种理论水平不足的情况, 严重影响了问题分析的深入。第二是工作人员实践水平的专业性不足。在实际检测工作中, 需要遵循专业的步骤进行操作, 这样, 操作造成的检测误差才会得到有效的避免, 但是在目前的工作中, 时常会出现操作原因造成的检测故障。基于此, 全面的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专业水平对于机动车制动性能检测的提升意义重大。

3. 机动车制动性能检测强化的有效措施

(1) 严格控制检测设备的质量

严格控制检测设备的质量对于强化机动车制动性能检测来讲意义重大。就检测设备的控制来看, 主要有两方面的措施:第一是宏观措施。主要就检测设备的生产地、生产厂家、生产规格以及标准批号等进行控制, 通过这些宏观因素的强调, 可以有效的将不符合检测标准的检测设备排除在选择的范围内, 这样, 检测设备的选择基础环境会有明显的提升。第二是微观控制。实现微观控制主要是对检测设备进行具体的试验, 在试验的过程中, 设备的基本性能以及参数运行情况会有非常明显的显现, 在综合对比的情况下判断检测设备的性价比, 可以选择出更具检测实践价值的设备。总而言之就是通过宏观和微观的双重控制, 检测设备的质量有所提高, 检测效果也会获得提升。

(2) 强化制动试验台的维修和保养

强化制动试验台的维修和保养也是解决机动车制动检测性能的一项重要措施。就维修来看, 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两方面:第一是强化维修的系统性。在制动试验台维修的时候, 一定要考虑各项制动因素之间的联系, 这样才能实现整个制动系统的维修优化。第二是在维修的过程当中。积极的从细节处入手, 对于过去经常忽略的部分以及仪器设备连接处要进行重点的检测和维修, 这样可以实现维修工作的细节效果提升。就制动试验台的保养来看, 主要的措施就是进行保养周期的确定。为了实现针对性的保养, 周期可以分为大周期和小周期, 在大周期内进行试验台的全面保养, 在小周期内进行针对性的保养。通过这样的保养措施落实, 整个制动试验台的保养效果会实现全面的提升。第三是做好设备的标定年检工作。每年组织由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一次设备检定工作保证设备的准确性, 公正性, 有效性。

(3) 完善检测模式和制度

完善检测模式和制度对于提升机动车制动性能检测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就检测模式而言, 主要要进行完善的部分有两处:第一是对于检测模式的流程要进行进一步的明确, 对于检测环节的划分要更加的清晰, 从而避免检测的重复或者是遗漏。第二是对每一个环节的检测细节进行充分分析。这样, 检测细节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简言之, 通过模式分析的强化, 在检测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会得到有效的解决。就检测制度而言, 主要就进行两方面的完善:第一是检测责任制度的完善。通过责任制度的完善, 建立起合适的追责制度, 相关责任人在检测工作中的作用发挥会更加的巨大。第二是监督制度的完善。在机动车制动性能检测的工作实践中,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这样, 检测工作的措施落实效果更加明显, 性能检测的具体效果也会进一步的提升。

(4) 强化检测专业性

强化检测的专业性对于机动车制动性能检测效果的提升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就检测的强化来看, 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第一是人员的专业化。就制动性能的检测来讲, 人员因素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以一方面要积极强化对检测人员的专业化理论培养, 通过理论强化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作人员对问题的认知和了解, 这样, 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是对工作过人员进行实践性操作的强化。通过操作的专业化培养, 工作人员在检测的过程中能够执行较为专业的操作流程, 这样, 操作误差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检测效果出现明显的提升。第二是进行技术专业化的发展。在检测工作中, 积极的进行技术的讨论, 可以有效促进技术的更新和提升, 这样, 检测工作的质量会有更加明显的提升。第三, 不定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 同一辆车用不同的检测人员进行二次检测, 这样可减少人员素质的影响。

结束语

机动车制动对于其安全行驶有着重要的作用, 积极的分析机动车制动性能检测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并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措施探讨, 可以保证机动车制动性能检测的完善性和质量, 进而为机动车的安全行驶提供有力的条件。

摘要:随着机动车普及率的提高, 机动车安全成为了社会安全问题的一项重要探讨内容。从目前的机动车使用安全分析来看, 在社会中发生的机动车安全事故, 一方面是因为人员的不规范驾驶形成, 另一方面就是机动车自身的原因造成。通过深层的分析发现, 影响机动车安全的自身因素主要是车辆制动系统, 如果制动系统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那么车辆安全很难保障。为了更好的对机动车的制动系统问题进行把握, 积极的做好机动车制动性能的相关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就针对机动车的制动性能检测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 旨在提高机动车性能检测水平, 从而提升机动车使用安全。

关键词:机动车,制动性能,检测

参考文献

[1]潘启军.机动车制动性能检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机电工程技术, 2012, 06:122-125.

塑料管材检测相关问题 篇9

关键词:即热式饮水机,传统饮水机,安全监测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对环境却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近些年来, 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 水污染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在这样的背景下, 饮水机由于方便、安全、纯净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如今市场上饮水机的种类越来越多, 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 即热式饮水机的出现是对饮水机的一次革命, 与传统饮水机相比, 既存在着明显的优势, 同时由于刚刚应用并投放于市场, 在安全监测方面, 也存在着一些主要的问题。

一、即热式饮水机与传统饮水机的差异

即热式饮水机与传统饮水机有着明显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方面。

1传统式饮水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传统式饮水机的结构:传统式饮水机主要有很多种, 最主要常见的为桶装纯净水加饮水机。其外部结构为桶装纯净水与下部的饮水机组合而成。上部分桶装纯净水的内部结构为塑料材质内装有纯净水, 下部分饮水机的内部结构为加热器, 温度感应器, 温度控制器, 电动加热管, 保温材料组成。

传统式饮水机的工作原理:传统式饮水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就是在温度感应器与温度控制器控制引导下的反复加热过程。具体流程是, 冷却的纯净水通过桶装纯净水部分流入饮水机, 然后温度感应器感知温度后, 传达给温度控制器, 温度控制器发出指令, 加热器对冷水进行加热, 达到指定温度后。温度感应器又通过感应温度传达指令断开加热器, 热水慢慢变得冷却, 当冷却到一定温度时, 又被温度感应器感应, 从而又重复上一进程。

2即热式饮水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即热式饮水机的结构:即热式饮水机的结构相比传统式进水机较为简单。首先, 它简化了温度感应器与温度控制器这一复杂的“感应—控制—再感应—再控制”这一进程, 使得饮水机加热变得简捷高效;其次, 即热式饮水机取消了传统式饮水机中的热胆, 采用了即热即饮用的原理进行加热。

即热式饮水机的工作原理:即热式饮水机采用了新技术下的智能感应温度并自动对经过的水流进行迅速加热的感应元件, 当饮用者打开即热式饮水机的开关后, 智能感应元件开始工作, 此时如果有冷水流过智能感应元件, 智能感应元件即可以迅速对水流进行一次性加热。

二、即热式饮水机相比传统饮水机的优势

即热式饮水机由于采用了新型的技术与工作原理, 相比传统饮水机, 具有很多显而易见的优势。

首先, 即热式饮水机相比传统式饮水机, 具有即用即热, 无需等待, 水温恒定, 使用方便、快捷等明显的使用优点。

其次, 在饮用水健康方面, 传统饮水机虽然有温度感应器与温度控制器来感应水温和控制加热器加热, 但由于水温的控制是采用感应——反馈——操作的方式, 具有反馈延迟和反馈时间的限制, 因而加热到预订水温之后, 随着时间的推迟水温会慢慢冷却, 随后在感知温度后会对水温进行再次加热。这样的后果就是加热煮沸的水在温度慢慢冷却后会被再次加热, 如此反复多次, 这样一来, 饮用水经过多次反复煮沸, 水中的营养结构都被遭到破坏, 人们饮用了这样的水, 对人体的健康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再者, 即热式饮水机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 降低耗电量。经过测试, 在同等时间内, 即热式饮水机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耗量是传统式饮水机的0.8倍之间。

最后, 即热式饮水机采用的加热元件不是普通的玻璃元件, 前文介绍过, 是智能感应加热元件, 经过特殊加工后纯度相对较高, 即使是瞬间加热后对元件也不会有损坏。因此在这种工艺下即热式饮水机的使用寿命明显高于传统式饮水机。

三、即热式饮水机在安全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接地薄板螺纹长度的问题

众所周知, 饮水机都是三孔插座, 除了零线与火线外, 有一根线是接地的, 即热式饮水机也不例外。在接地的时候, 一般饮水机是采用将地线上的接地螺丝钉钉在金属薄板上的方式, 通过在金属板上施加螺纹, 从而让接地螺丝钉能够很好地固定在金属板上。

在对即热式饮水进进行安全检测的时候我们发现, 不同品牌的饮水机接地薄板螺纹控制的长度, 厚度都有所差别, 那么金属板上的螺纹究竟设置多少圈才算合适?在GB 4706.1-2005《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中规定, 如果设置在金属薄板上的螺丝钉是一次性挤压成型的, 则对螺丝钉的长度和厚度都没有具体要求, 只要能通过相关测试即可。

而在较新的国际规范IEC国标标准IEC60335-1:2010中, 对螺丝钉长度的要求则有了细微的改动, 标准中提到, 安装在金属薄板上的螺丝钉在至少能形成螺丝一半长度的螺纹之后, 才能连接两个螺丝钉, 这对接地薄板螺纹长度进行了细微的控制。

2水与玻璃管绝缘的问题

在当前广为流行的即热式饮水机中, 加热元件采用的智能感应元件, 一些感应元件采用的材质是镀有电热镀膜的透明石英玻璃。在安全监测的时候应当尤其注意, 当水流过感应元件的时候, 水与玻璃管的绝缘问题。

通过对部分品牌即热式饮水机进行测试我们发现, 短时间内的绝缘测试下, 几乎所有的即热式饮水机都能满足测试要求。然而, 随着饮水机使用寿命的逐渐增加, 智能感应元件会不断老化, 当玻璃元件发生破裂的时候, 饮水机应当采用备用措施, 流向感应元件的水应当经过接地金属盒缝隙流出器具, 这样才能保证绝对安全。

结语

本文以即热式饮水机为研究对象, 在于传统式饮水机相对比的同时, 使读者了解到即热式饮水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同时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 方便、快捷的即热式饮水机更能符合人们的需求。最后针对在安全检测中即热式饮水机出现的接地薄板螺纹长度、水与玻璃管绝缘两个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希望对今后即热式饮水机的生产与应用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敬智.浅谈即热式饮水机安全检测的主要问题[J].标准检测认证, 2012 (23) .

[2]袁小平.饮水机技能可以实现智能化[M].现代家电出版社, 2008.

【塑料管材检测相关问题】推荐阅读:

塑料管材检测相关信息06-10

化学塑料管09-14

PVC塑料管材06-20

降解塑料05-14

塑料回收05-17

塑料性能06-23

复合塑料08-03

废旧塑料08-16

塑料大棚08-19

绿色塑料09-17

上一篇: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下一篇:COMET测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