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西地酸乳膏(通用3篇)
呋西地酸乳膏 篇1
摘要:目的 2%呋西地酸乳膏与0.05%黄连素溶液洗浴治疗脓疱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脓疱疮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儿, 给予0.05%黄连素溶液洗浴及2%呋西地酸乳膏涂抹, 对照组单用2%呋西地酸乳膏涂抹,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缓解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2%呋西地酸乳膏与0.05%黄连素溶液洗浴治疗脓疱疮的疗效确切,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脓疱疮,呋西地酸乳膏,黄连素溶液
脓疱疮是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所致的发生于儿童的 一种传染性较强化脓性皮肤病[1]。临床可出现丘疹、脓疱、糜烂疮面和脓痂, 由于搔抓而形成自身接种, 蔓延迅速, 如果治疗不及时, 有可能继发肾炎, 并且容易在儿童人群中流行。选择有效药物治疗, 可缩短脓疱疮的病程,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2008年4月至2009年10月应用 2%呋西地酸乳膏联合0.05%黄连素溶液洗浴治疗儿童脓疱疮 42例, 并与单纯使用2%呋西地酸软膏治疗儿童脓疱疮38例对比, 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儿童脓疱疮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入选病病例标准: ①临床表现典型, 符合诊断标准[2] ; ②年龄 2~14岁;③无发热, 病程 3~7 d; ④1周内未用抗生素及免疫制剂; ⑤最大单个皮损 <10 cm, 全身皮损不超过 5处; ⑥细菌培养阳性; ⑦自愿参与本试验。治疗组 42例, 平均年龄 6.5岁, 平均病程 4.8d, 皮损总数 132处。对照组平均年龄 6.7岁, 平均病程 4.5 d, 皮损总数 124处。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使用黄连素 (四川亚宝光泰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606040) 0.1 g×5片碾成细粉末加入温水1000 ml中40℃左右的温水中溶解, 溶液浓度1 ∶ 2000让小儿坐在溶液中轻轻洗浴, 注意不要擦破疱皮, 15~20 min然后将身体轻轻揩干。再将适量2%呋西地酸乳膏 (商品名:奥络, 香港奥美制药厂) 涂于创面表面, ;对照组单纯使用, 适量2%呋西地酸乳膏 (商品名:奥络, 香港奥美制药厂) 涂于创面表面。两组均将药物均匀涂于患处, 3次/d, 疗程7 d, 治疗结束时再做细菌培养。表面有痂者先用生理盐水去除, 治疗期间不再使用其他抗生素。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前后观察, 包括红斑、丘疹、脓疱、糜烂、脓性分泌物和局部疼痛。平分标准按:0无, 1轻度, 2中度, 3重度。改善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为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退, 改善率100%, 细菌培养阴性。显效为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 积分下降60%以上, 细菌培养阴性。有效为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改善, 积分下降20%~60%。无效为积分下降<20%或加重。细菌培养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χ2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两组显效率比较χ2=11.18, P<0.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χ2=4.84,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与对照组相比, ①P<0.005;②P<0.05
2.2 1个疗程结束时, 治疗组、对照组细菌培养均有1例阳性, 其余均为阴性, 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呋西地酸抗菌机制是通过抑制核糖体的易位来干扰延长因子G, 从而阻碍细菌蛋白的合成。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避免了与其他抗菌药物的交叉耐药性, 它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 夫西地酸抗G+菌活性强, 也可抗多种厌氧菌和其他几种细菌,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梭状芽孢菌属、棒状杆菌非常敏感, 属梭链孢酸类抗生素[3], 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作用很强[4]。黄连素为抗感染中草药, 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的功效, 不论在体内或体外, 均能增强血液中白细胞吞噬作用[5], 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疗效。本治疗方法先用0.05%黄连素溶液洗浴使药物与疮面直接接触, 直接杀菌, 且治疗方法所用水剂, 能减少创面渗出, 保护创面不再受细菌侵入, 对患儿无副作用, 有见效快、疗效好、经济方便及实用等特点。因此2%呋西地酸乳膏与0.05%黄连素溶液洗浴治疗脓疱疮的疗效确切, 无明显不良反应, 临床使用方便, 家长及儿童较易接受, 价格低廉,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64.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336-337.
[3]毕新岭, 顾军, 温海, 等.夫西地酸软膏治疗细菌性皮肤病的临床观察.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6, 39 (9) :546.
[4]杨银梅, 赵子文, 刘朝晖, 等.夫西地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9) :1039.
[5]《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编全国中草药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782.
呋西地酸乳膏 篇2
关键词:痤疮, 寻常,复方黄柏液,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结果
痤疮是临床皮肤科一种常见疾病, 主要是指好发于面部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具有一定的年龄趋势, 在青少年时期发病率较高, 这可能与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期, 体内循环和代谢均旺盛有关。有资料显示, 寻常痤疮具有一定自愈性, 很多患者随着年龄增加, 症状会逐渐减轻或者痊愈。但是, 由于痤疮一般表现为面部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 很多患者对痤疮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盲目加以治疗, 造成痤疮的久治不愈, 严重影响患者面部美观性, 对青少年正常社交生活以及心理健康均造成恶劣影响, 因此, 对于痤疮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皮肤科的研究重点[1]。目前临床上对于痤疮并无有效治疗手段, 大多以保持面部清洁、对症治疗、消除炎症为主。本研究通过对231例寻常痤疮患者进行治疗, 来观察应用复方黄柏液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价值, 并与单纯应用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 效果满意。现将具体治疗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以期为临床上治疗寻常痤疮提供帮助和方法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寻常痤疮患者231例, 其中男100例, 女131例;年龄 (20.8±5.7) 岁;痤疮诊断分级:Ⅰ级160例, Ⅱ级71例。入选标准: (1) 患者在门诊就诊时被确诊为寻常痤疮, 诊断依据为《临床皮肤病学》[2]寻常痤疮相关诊断标准; (2) 患者具有寻常痤疮的临床表现, 包括毛囊性炎性丘疹、脓疱、黑头、粉刺等; (3) 患者在就诊一个月前均没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维A酸等局部药物治疗; (4)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 具有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的疾病, 如严重心肺系统疾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肿瘤患者等; (2) 对本研究持怀疑态度或者非自愿参加本研究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120例) 和对照组 (111例) ,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夫西地酸乳膏外涂, 使用方法为早晚洁面后将夫西地酸乳膏涂于患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黄柏液湿敷, 使用方法为:浸泡医用脱脂棉栓外敷于患处。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 治疗结束后,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定标准
本研究均按《临床皮肤病学》有关寻常痤疮治疗标准进行效果判定, 按照治疗前后皮损改善程度将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3个等级, 皮损减少率 (%) = (治疗前皮损数-治疗后皮损数) /治疗前皮损数×100%。痊愈:经过4周治疗, 患者皮损改善率达到90%以上;显效:经过4周治疗, 患者皮损改善率在60%~89%;有效:经过4周治疗, 患者皮损改善率在30%~59%之间;无效:患者皮损改善率低于30%。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痊愈54例, 显效30例, 有效30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痊愈41例, 显效24例, 有效23例, 无效2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7, P<0.05) 。
3 讨论
痤疮是好发于青少年的一种常见疾病, 现代病理学表明, 痤疮的发病与面部脂质大量分泌堵塞毛孔、毛囊皮质角化异常以及面部炎症反应有关, 因此, 在临床上治疗时主要应用抗生素来消除炎症, 对症治疗。传统药物主要是内服盐酸米诺环素, 大量研究表明, 内服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寻常痤疮时, 起效慢, 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 本研究选用夫西地酸软膏外涂治疗。夫西地酸是由丹麦Leo制药公司于1962年在发酵肉汤中的梭链孢酸脂球真菌中首次提取而成[3]。在国外, 其作为一种高效抗生素已经被广泛应用近30年, 但在国内临床使用仍较少。现代药理学表明, 夫西地酸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 对与皮肤感染有关的各种革兰阳性菌尤其对葡萄球菌高度敏感, 其在应用时能够进入深层皮肤, 抵达感染病灶, 进而发挥强大消炎作用, 是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的重要药物, 另外, 夫西地酸耐药性低, 可以长期使用而不增加机体耐药性, 因此, 一经面世, 即得到了较为广泛应用。而复方黄柏液作为一种纯中药制剂, 其主要成分为黄柏、金银花以及连翘, 黄柏和连翘具有清热利湿、泻火解毒之良效, 特别是对于金葡菌、甲型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以及变形杆菌均有强大的抑菌作用;而金银花不但具有抗病毒作用, 还能够有效抑制炎性渗出和增生, 促进白细胞对坏死细胞的吞噬作用, 迅速消除炎症和水肿, 改善痤疮表面的血液循环, 促进感染愈合。诸药合用,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从而起到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增生、加快痤疮愈合的作用[4,5]。
本次研究通过对231例寻常痤疮患者进行治疗, 来观察复方黄柏液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价值, 结果显示, 应用复方黄柏液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寻常痤疮, 不但能够及时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而且在治疗期间未观察到不良反应, 另外, 所用药物价钱低廉, 避免了患者由于胡乱就医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不失为治疗寻常痤疮高效方法, 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晓明, 温武坚.口服罗红霉素和雷尼替丁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4, 6 (4) :12-13.
[2]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211.
[3] 潘政.维胺酯胶囊与维胺酯乳膏联合治疗痤疮[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2, 21 (4) :101-102.
[4] 吴巧巧, 廖绮曼.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寻常痤疮48例疗效观察[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8, 15 (1) :45-47.
呋西地酸乳膏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入选病例均为我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诊断标准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有关寻常痤疮的诊断,且采用pillsbury分类法,属Ⅰ、Ⅱ、Ⅲ度患者均入选[1],所有入选患者3周前均未应用治疗痤疮的任何内服外用药物。凡1年内准备怀孕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不能遵守医嘱者均予以剔除。随机将12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76例,男45例,女31例;年龄12~38岁,平均21.3岁;病程2个月~4年;Ⅰ度25例,Ⅱ度30例,Ⅲ度21例。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13~37岁,平均20.2岁;病程1个月~3年;Ⅰ度19例,Ⅱ度21例,Ⅲ度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维胺脂胶囊50 mg,3次/d,外用2%夫西地酸乳膏2次/d;对照组外用2%夫西地酸乳膏2次/d。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皮损消退≥90%;显效:60%≤皮损消退<90%;进步:30%≤皮损消退<60%;无效:皮损消退<30%。有效率按痊愈加显效计算。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37,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与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杆菌增殖等因素有关。痤疮治疗从抑制毛囊皮脂腺腺管异常角化和皮脂分泌、抗菌、抗感染、抗雄激素为主[2]。维胺脂具有促进上皮细胞分化,降低皮脂分泌,抑制皮脂腺导管上皮过度角化,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生长的作用[3]。夫西地酸为抗菌药,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国内文献报道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痤疮有明显疗效,尤其是治疗痤疮炎症性皮损方面[4]。我院应用2%夫西地酸乳膏联合维胺脂胶囊治疗痤疮,不仅对脓疱及炎性丘疹等炎性损害效果明显,色沉及瘢痕明显减少。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也溶解、排出。治疗组有效率为90.79%,与对照组的74.00%相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因此,笔者认为2%夫西地酸乳膏联合维胺脂胶囊治疗寻常痤疮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35-938.
[2]周晓明.口服罗红霉素和雷尼替丁治疗异常痤疮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4):250-251.
[3]潘政.维胺脂与维胺脂乳膏联合治疗痤疮[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