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自己就是最好论文

2024-11-22

适合自己就是最好论文(精选10篇)

适合自己就是最好论文 篇1

1 让评价引领并浸润学生的生命成长

在教育多元化的今天,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因此, 只要我接手一个新班的班主任, 我总会用大量时间走访观察, 获取管理的第一手资料。班主任不能仅仅停留在说教, 要有专业内涵, 因此, 只有大量占有教育现象, 才能有的放矢并把握教育规律。所以, 每一学期, 我在班里听课不少于30节。然后一堂课一堂课地分析研究, 找出闪光点, 同时找出不足之处或失败之困, 再进行修改, 或内容、或方法等。对优秀生和学困生进行全程长期跟踪, 采取定格分析总结的方法, 将优秀生的经验归纳提升, 使之成为全班学生的共同财富, 这些工作量大面广, 非常艰苦, 然而这却是研究之基石, 所以我始终不渝地抓住不放。

例如:2009年我接受一个校办住宿班30班, 发现这个班的孩子保持了很好的原生态天性:活跃、自信、纯真。针对尖子生自负过度, 差生自信不足的情况, 制定了我班的班训:不比基础比发展, 不比阔气比志气, 不比聪明比努力, 人生最大的遗憾往往是勤奋的不足, 人生最大的懊悔常常是努力的不够;班训是班级文化的浓缩, 是学生成长的航向标!每一个学生都处于不同的知识层面上, 其悟性也有高低, 承认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是对教育个体的真正尊重。因此, 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能有所提高, 从而获得成功, 然后再向新的高度攀登是我班级的追求。学生水平的提高要有一个过程, 不能急于求成, 只能循序渐进。只要迈小步不停步, 就能积小成为大成, 获得最后的成功。

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们的班级理念:人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 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并在这种理念下, 制定班级管理规范细则。由于小组及其个人均以发展的动态管理来评价, 避免了差生随着年级的升高破罐子破摔的现象, 也遏制了优等生自负自大的心理;还有:针对班里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好了, 有资本不劳动”的错误观, 学生追求学习成绩却感情麻木的现实, 我提出了“学会感恩”的班级德育目标, 制订了令我班感动尊重的四大人物并张贴在墙上: (1) 学校的领导:没有他们的运筹帷幄, 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学习环境。 (2) 我们班的任课老师们: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了今天的30班。 (3) 班干部们:他们勇于担当, 事事领先才奠定了30班的成绩及其各项活动的开展。 (4) 默默无闻的同学们:没有他们, 就没有30班今天的丰富多样。正是由于这种文化引导, 许多学生的思想意识有了很大的转变。

认识到位了, 行动也有了大的改观, 我趁热打铁, 根据30班的实际, 我和学生共同制订了系列评价制度, 制度有了, 班级发展就有章可循, 班级管理才能逐步走向规范。

2 班主任要做好“理才”的大手笔

班主任工作琐碎而辛苦, 要善于从事务堆中解放出来, 把事情分给不同的学生、不同层面的人去做, 不要种了别人的田, 荒了自己的地。

因此, 将自己的办学理念、想法, 通过班会及其课堂渗透, 强化学生对思维方法的学习, 并化为每个学生的创造性劳动。即使自己再能干, 能出10个好主意, 也仅仅是10个, 但是如果全体学生的思维全打开了, 都来出主意, 就可能是100个。独木难支, 只有依靠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 才能完成班主任对教育理念、教学特色的追求。班主任仅是集体智慧的代表而已。

所以一个聪明的班主任的管理, 应该是一种思想、理念和思维方式的管理。

我不喜欢婆婆嘴似的管理。很少一大早对学生喋喋不休, 发现什么问题, 有针对性的解决就行了, 不把问题随意扩大化, 允许学生犯错, 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 相信学生有改错的能力, 而不是拽住小辫子不放, 事实证明, 你信任学生, 才能换回学生的信任, 当然, 这里有宽严火候的问题。

所以说, 班主任不仅要善于将自己的思维方式传给学生, 而且要将学生的思维方式总结出来成为班级的共同财富。只有学生理解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和追求, 并在学习中获得成功, 才能实现班主任教育教学的追求。

要求学生做到的, 我首先以身作则, 例如, 要求学生6:40到操场跑操, 我没有特殊情况, 就肯定在6:30前先到操场。

3 用好“猴子理论”

班级文化的形成需要齐抓共管。我班的班级精神是“不放弃, 不抛弃”, 班级管理不仅应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还要研究相应的管理模式才能形成特色, 与任课教师进行目标达成, 使班级精神渗透到工作中的角角落落, 班级教导会进入立体化、整体化的状况。

例如:在研究课堂学情的基础上, 我发现教师的教学也存有观念差异, 比如很多老师一味责怪自己的学生素质差, 而不是反思自己的教法是否合理、科学。其实学生素质高低都是这样, 每次交流就在无意义的指责中度过, 与其如此不如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更有用。

所以, 接任每一届学生, 我都会在班级教导会上与老师们交流这个故事:科研人员拿五个猴子做实验, 让它们学习同一个动作, 第一天下来, 有三个猴子学会了, 有两个猴子没有学会。没学会的猴子也不能继续学习, 因为猴子要吃饭要休息, 如果你再继续让它们学习他们会反对、会吼叫。第二天科研人员改变训练方法, 原来不能学会的两个猴子一会儿就学会了那个动作。第三天科研人员又给五个猴子学习一个新的动作, 结果第一天三个学习速度很快的猴子没有那两个笨猴子学习的快。结论:五个猴子的自身水平没有明显差异, 训练他们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总之, 作为一名班主任, 必须要有自己的教育追求目标, 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这种思想和理念立意要高, 要瞄准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大方向。把自己的理念融进学校、国家乃至全球的大环境下不一定成功, 但是背道而驰, 我行我素, 与环境形势不和谐肯定不行!同时, 必须要实, 要摆正自己在学校中的位置, 要立足于本校本班的实际。贯彻上级精神, 就要善于变成自己的方式和形式, 有时候原话照搬, 并不能真正落实, 也达不到如期效果。一个从底层修炼成功的和尚之所以会传授佛经, 因为他知道上层人需要什么, 下层人需要什么, 从中进行嫁接, 这样更能有的放矢。

班主任的品味决定着班级的走向,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根据本班实际制定相应的理念, 班规, 这才是因材施教, 让能飞的飞得更高, 能跑的跑得更远, 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就是教育的本质。

适合自己就是最好论文 篇2

中学生演讲稿:适合自己的 就是最好的丹青之妙,在于花敛容,月藏羞,浸染七分而三分留白。习近平出访俄罗斯时道出:我们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适国合家。至于我们自己,也应该找到一双合脚的鞋子。

我们的生活是一杯没有加糖的苦涩的咖啡,只是一味地煎熬,无法品尝到其中的美好。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地摸索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为生活加点料。

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蓝天,它选择了搏击长空。

这便让我想到了一位赫哲族的男孩,因为喜爱舞蹈,他12岁便只身前往北京学习,17岁参加韩国的选拔比赛,被SM公司选中,19岁再次前往国外学习。一路走来,他不知被拒绝了多少回,误解了多少次,但他从不抱怨,因为他知道舞蹈是适合自己的。他就是韩庚。韩庚只是努力做适合自己的事情,他成功了,他就是一只向往天边那抹云彩的不惧风雨的鹰。

还记得丰子恺那幅《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吗?他将我们带入一个幽琴在案、剩茶半盏、竹帘半卷、椅子几把的悠闲生活中去,我似乎可以听到丰子恺先生孩子般美好的笑声,因为他的心静了,因为他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心灵幽径,使自己的内心得到了满足。

托山为钵,剪水为友。庄子的生活是清净、恬淡的。即使此中有贫困潦倒,亦不移本心,因为他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人生。渺渺若垂天之云,悠悠自来去,是他生活最好的写照。他垂钓于濮水之滨,楚王派人寻他入朝为相,“愿以江山累矣”,话说的如此诚恳,而庄子却吝于回头,他指着水里匍匐的一只龟,笑言:“龟是愿意被人供养在庙堂里还是自由的生活在水中呢?”回答说:“后者。”他笑了,“往矣,吾将曳尾于涤中。”或许有的人为他放弃高官厚禄而安于贫穷感到不解,然而我却为他拍手,他遵从了内心的召唤,守护着自己心灵中的月亮树。

适合自己的路,是无悔的。纵然只能安于一隅,却满足。适合自己的路是快乐的,即使贫困潦倒,亦不移本心。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篇3

从文学到经济学的转变

许多人都听自己的长辈、同学、朋友说过“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知是否是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杨瑞龙的数理化成绩在班级里始终是名列前茅的。本以为真的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文革”期间让“数理化”变得无足轻重、写文章成为受人关注的事实让杨瑞龙有点不知所措。

因为不甘寂寞,因为要让更多人关注,杨瑞龙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试着写小说、散文、小评论,慢慢地,他开始负责班级乃至学校黑板报的编写工作,而且学校油印快报上的大部分文章都是他的作品。以至后来他可以负责中学文艺宣传队几乎整台文艺演出节目的编写工作,小话剧、小歌舞剧、表演唱、对口词,等等。如他所愿,他成了受人关注的“才子”。

杨瑞龙沉浸在文学创作的乐趣中。

十年“文革”结束后,“新老三届”迎来了高考的春天。因为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想要参加高考的杨瑞龙只能一边干农活一边看书,所看的也不是正式的教科书。他清楚地记得直到高考前15天他才回到家中全力复习。杨瑞龙说:“直到考试前夕,我对很多东西仍是一知半解。仅是凭借着小聪明,考试成绩还算不错。”但是,让他意外的是他擅长的语文没有考好,这着实让他伤心了一段时间。杨瑞龙说:“我填写的所有学校的第一志愿都是中文系,第二志愿是历史系,因为觉得历史学好了也可以进行写作。但是结果两个都没有沾边。”

由于政治考得特别好,杨瑞龙被当时还是南京师范学院的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录取了。虽然对“政治教育专业”很茫然,对经济学更是一无所知,但毕竟是实现了自己跳出农村的简单梦想,他如期到南师大报到,带去的却是满箱子的文学类书籍。

“现在回想起来正是因为骨子里的好强,要得到一个好成绩,才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对经济学有了感觉。”杨瑞龙说。徐禾的《政治经济学概论》让他体会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很强的逻辑性,《资本论》的学习更让他对经济学的博大精深有了深切的感受,而学习了经济学大家高鸿业先生翻译的萨缪尔森著的《经济学》,让他觉得经济学对经济生活的分析是那么的人木三分。

那个年代,有关西方经济学类的书籍很难买,杨瑞龙找了多家书店,最后才在一个旧书店找到了一套简装版三卷版的《资本论》,虽然经济上拮据,但是杨瑞龙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他一字一句拜读,写了很多读书笔记,那套画了很多红杠杠和批注的书直到现在他还留着。

“看到最后,我都可以说出这套书的每一章、每一节分别讲的什么内容,考南京大学经济系研究生时,评卷老师给了我《资本论》答卷的很高的分数。”他说。

两篇习作走上经济学研究之路

因为大学毕业后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也因为自己对经济学还有很多迷惑没有解开,杨瑞龙选择了考研。

南京大学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吸引了杨瑞龙,他开始尝试写经济学论文。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杨瑞龙研一下学期就将两篇有关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论文分别投到了当时在经济学研究界比较有影响的的期刊《上海经济研究》和《经济体制改革探索》。结果,两篇论文均被采用。谈到这些,杨瑞龙说:“这让我很惊讶,看到杂志后我更惊讶:《上海经济研究》头版刊登了我的文章,《经济体制改革和探索》杂志是第三篇刊登而且是用黑体标出的重点文章。”从那时起,他就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行经济学研究。

在南大,杨瑞龙把能用来学习和研究的时间都用上了。不仅选修了经济学的有关的课程,而且为了在方法论上有提高,他还选修了数学、黑格尔的小逻辑等课程。

研究生学习的三年中,杨瑞龙不仅发表了20余篇有分量的文章,还同导师李乾亨教授一起写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比较早地把东欧的经济改革理论系统地向中国读者介绍,还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系统的构想。

因为决定要做研究,自知功底不够的杨瑞龙随同他南大的师兄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师兄把他推荐给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胡乃武教授。胡乃武教授看了他的作品,不但立刻决定录取他,还让他免试入学,这也使杨瑞龙成为当年少数几个免试人学的学生之一。

他说:“进人人民大学之前我对微观领域感兴趣,而且当时中国改革的焦点问题也是价格改革和企业改革,但是胡老师是研究宏观经济学的,所以我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希望找到一个可以将宏观和微观连接起来的选题,并要让这篇论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于是杨瑞龙开始阅读大量的经济学著作,任何前沿性的信息他都不会放过,最后在导师的指导下,他的选题定在重构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分析基础。

说起专业知识,杨瑞龙口若悬河:“流行的微观经济学是一个瓦尔拉斯的均衡分析体系,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被完全出清。但宏观经济学流行的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这实际上存在非自愿失业条件下的非瓦尔拉斯的均衡分析体系,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实际上是脱节的。我希望重新为宏观经济学奠定一个微观分析基础,也就是把非瓦尔拉斯均衡分析作为宏观非均衡的微观经济分析基础,从而用非瓦尔拉斯的均衡条件下的微观主体行为来解释宏观非均衡现象,从而在理论逻辑上把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联结起来。”

当时参加杨瑞龙论文答辩的是一个超豪华的阵容,论文答辩委员是厉以宁教授、卫兴华教授、董辅礽教授、张卓元教授等,他们在看了论文和听了杨瑞龙的答辩之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之后杨瑞龙又到澳大利亚留学了一年,读了很多的文献。回来之后他对答辩通过的论文进行了大篇幅的修改。“我对自己的文章以及说过的话都是很负责任的,想明白了才开始写,不会让文章的观点前后打架,只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推进完善。我要的不仅仅是完成了一篇论文,更是要给这个学习阶段一个很好的交代。至少我觉得我对得起我的博士学位。”这篇已经重印三次的论文虽已是近20年前的著作,但直到现在它的价值依然存在,只要是研究非均衡理论的人都会参考它。

得失之间感悟当前

本来杨瑞龙以为这样纯粹的学术生涯会一直持续下去,但现实并不是这样。

“做学问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要浏览很多文献才能发现问题,掌握大量资料的研究才会有厚度。1998年我开始担任人大经济学院副院长兼经济系主任,2002年开始做经济学院院长,繁重的行政工作还是对科研产生

了比较大的冲击,做研究的大块时间没有了。但是学校的行政工作总要有人来做,处在转型的背景中,怎样履行好院长的职责也是重要的,如果有能力让更多的人在自己搭建的平台上做更好的学问、让学生接受到一流的经济学教育,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挂在个人名下的学术成果可能少了,但是学院年轻老师在学术上有了更大的进步,学生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我还是感到很自豪的。”

面对现在学院的建设成果,杨瑞龙应该感到自豪。在他的领导下,经济学院的很多教学方案、学术机构进行了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创新了学生的考核标准、筛选人才和引进人才的标准等等,学科地位也在逐步提高。在近几次的学科评估中,经济学院的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都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并排名全国第一。2010年的教师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到人大考察,与经济学院的老师们就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入交流,对大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介。

提及经济学院的成绩,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是不得不提到的。从2006年开始,在杨瑞龙的倡导与组织下,经济学院创办了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一年发布四次宏观研究报告,经济学院的中青年老师及许多研究生都会参与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通过这个平台,经济学院既向国家提供政策建议,还建立了院内老师交流和互动的机制,影响越来越大。“对我本人而言我更偏重于学术,但是作为学院来讲还要为社会服务。”杨瑞龙说,“在核心竞争力的锻造方面,我们学院努力打造中国经济学,我们的学科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有中国化的问题,西方经济学则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蓝本的,这同我国经济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有问题的,照搬照抄西方经济学也是不可取的。解决中国的问题还是要脚踩着中国的土地,创新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与教学体系,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别人不可复制和模仿的。”

杨瑞龙给自已的定位很清楚,院长只是他的临时职务,是为学生、老师服务的,教师才是他永恒的角色。在他看来,任何人只要履行好自己的角色都是有价值的。他说:“尽管有牺牲,但是我相信得还是比失多,我列自己教师本职的认定没有变,以后还是会做研究,很喜欢这种状态,任何的岗位我都不会换。”

作为教师,杨瑞龙无疑是合格的。从事行政工作的这十几年,他每年的教学工作量都是一个教授应该完成的,给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上课,从未间断过,并且他的授课深受学生的欢迎。杨瑞龙把上课看做是所有工作中最重要的,任何活动都要为上课让路。尽管很忙,每周还是会组织学生读书会,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经济学文献,让他们的学术研究同国际接轨。他所指导的博士生杨其静与聂辉华的两篇博士学位论文先后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荣誉”。在他看来,教书是值得奋斗一辈子的事情,始终保持这样的心情就不会把院长当成官来做了。

杨瑞龙很少出现在媒体及公众场合,当被问及这种低调的方式是否会影响他经济学思想的传播时,他这样说:“当前经济学界有所谓的学术经济学家、社会经济学家和政府经济学家,他们分别服务于不同的受众,有人能当两栖经济学家,有人甚至三点出击,这都是挺好的,但我更适合当一个学术经济学家。当然,我偶尔也会写一点具有经济学含义的随笔。我希望我的研究可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某一个环节,而不是多余的东西。但是我并不排斥被非学术界关注的人是有价值的人,在我国改革的过程中,很需要普及性的学者,也需要为政府出谋划策的政府经济学家,只是这样的角色不太合适我。”

适合自己就是最好论文 篇4

一、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 自编年历

(小博士太空探秘, 用电脑动画模拟地球绕太阳一周, 然后出示重要信息:地球绕太阳一周就是一年, 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

师:我们知道了地球绕太阳一周就是一年, 那么, 一年有几个月呢?

生1:12个月。

师:地球绕太阳一周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现在, 我们暂且把地球绕太阳一周看成365天。请你把365天分到12个月中, 自己编制一个年历。

生2:我记得一个月大约有30天, 所以这么编 (见表1) 。

师:还剩下5天你没有编进去, 怎么办?

生3:我先用除法算 (365÷12=30……5) , 也就是平均每月有30天, 余出来的5天加在三月份, 因为我的生日在三月份 (见表2) 。

生4:我爸爸说过大月有31天, 小月有30天, 所以, 我就一个月一个月地轮着编 (见表3) 。

……

2.小组合作, 探究规律

师:大家编出的年历非常有创意, 但在实际生活中, 人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年历可行吗?

生5:不行。

师:对, 这就需要一个世界上公认的年历, 简称“公历”。我们平时用的就是公历。那我们赶快来看看公历和我们自己编制的年历有什么不同?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 拿出准备好的2004年和2005年的年历, 教师引导学生收集数据, 并填写相关表格, 见表4。)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 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生6:2月份的天数不一样。

师:那该怎样做?

生7:多找几个2月份看看。

(学生继续四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 拿出1997年至2004年的年历, 特别关注每年2月份的天数, 并填写相关表格, 见表5。)

生8:为什么会有闰年, 是不是和忽略不计的5小时48分46秒有关?

师:真了不起, 你的发现很有价值。继续和其他同学讨论。

(生8代表他们小组汇报“四年一闰”的规律, 见表6。)

(注:少算多算的几分几秒不要求学生计算, 而是 教师提供的, 只让学生感悟规律。)

师:如果这样推算下去, 下一个闰年是哪一年?请依此推算几个。

生9:2016年、2020年、2024年……

师:闰年与“4”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生10:闰年的年份是4的倍数, 因为是4个4个加上去的。

师:那么, 如何判断一个年份是不是闰年呢?

生11:用年份除以4, 如果能整除, 就是闰年;如果不能整除, 就不是闰年。

师:我们再看“四年一闰”, 又比实际多算了几分钟, 这样累计到400年, 就会多算3天左右的时间, 那就要去掉3个闰年。后来, 经科学家研究决定, 就从4个整百的年份中去掉了前3个整百的年份, 留下400这个整百的年份仍为闰年。请想一想, 下个整百的闰年是哪一年?

生12:2400年……

师: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整百的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

3.练习巩固, 生活应用

这一环节主要有两个重点:一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保质期、生产日期等问题, 并学习选购商品的技巧;二是寻找生活中有关“年月日”的各种信息。

二、教学反思

1.以生为本, 坚持适合学生学情的理念

我在设计这节课的初始阶段, 总想有创新, 但随着设计的深入, 我认识到教学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适合学生的需要, 因此, 我进行学情调查, 以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三年级的学生对“年月日”这一内容已有所认识。100%的学生知道一年有12个月, 85%的学生知道一个月有30天左右, 但不知道每个月精确的天数, 没有大月与小月、平年与闰年的概念。实践证明, 判断闰年是个难点, 所以,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力求将“教”和“学”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既满足他们的需要, 又促进他们的发展。

2.整合教材, 提供适合学生的学习材料

在“情景引入, 自编年历”这一环节, 我将教材整合与创新, 力求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探究崭新知识, 即自助构建“年月日”的相关概念, 不仅促使学生尝试、探究和发现“年月日”的相关规律, 更体现重过程、重体验的新课程理念。

3.预设和生成, 打造适合学生的数学活动

在“小组合作, 探究规律”这一环节, 关于闰年产生的原因, 我本打算放在课外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课外探究。不过, 学生在自主探究“年月日”的相关规律时, 已开始考虑闰年产生的原因, 于是, 我调整预设, 利用表格演示的方法, 帮助学生感悟“四年一闰”的成因和规律。

4.生活应用, 设计适合学生的拓展练习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篇5

非凡人生咋会有非凡的命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他的特点,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像你,你也不需要去替代谁?在你的人生舞台上,你是自己的主角,不需要去谁的配角上天创造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标准来设计的,没有翻版没有雷同,我就是我,你就是你!

适合

也许有时候适合才是最重要的`吧!是谁规定了灰姑娘必须被王子拯救?没有问过灰姑娘愿不愿意,也没有人问过她爱不爱王子,好想只有她的脚合适的,穿上了水晶鞋,这里该感激涕零的,跟王子回宫。然后永远都在幸福中所度过。可是生活就是场灰色幽默,很多人是很好的,只是不够幸运,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及一切,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要踏实,你就得踏实,如果你遇到一个让你欣赏的人,那就得让自己具备被他人欣赏的特点。先变成自己喜欢的自己,再遇一个不是取悦的人,独一无二的自己,消费是活,学会它被欣赏生活可期,试着做自己所喜欢的样子,牵挂即相守,错过则是永远的留恋,那便会是终生遗憾!

独一无二

一切会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到达!走出自我,为自然增添一份绿意,生活可期而于盛优,同样为只有一次机会,在合适的时间,等到一个合适的人,收获满满,未来的算及创新都将会因你而出现,还上演!所有的目标都将会因为你无它的光芒,即使为了你一个人,独一无二的非凡,才会让你更加的变为充实,希望余生的成功都将会是一年,你也同样很幸运的把握最初的希望!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篇6

【关键词】 先学后教 教学模式 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4-059-01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学,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在我结合李艳荣老师执教的《三角形》这节示范课,谈谈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点滴体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先学”,就是上课时先看自学指导,它包括学习内容,有时还有重点、难点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带着思考去看书,去学习,并且围绕本节课的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开手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联想,这也是新的课标新的理念要求我们做到的。“后教”,也就是老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例题,找规律,以达到理解应用的目的。学生自学结束后,就进入了“教”这个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高潮。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而此环节的时间也只有10分钟左右,这就决定了教的内容要少而精。教师对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或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进行点拨,那么,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一言堂”,教的方式是:先让会的学生讲,讲对了,老师不重复;学生讲得不完整,老师要补充;学生讲错了,老师要改正。

当堂训练,就是当堂完成练习,完成作业,我认为这正是本教学模式的精华,尤其是数学课,一定得多做练习。通过先学后教掌握知识必须要通过训练去强化,通过运用去巩固和提高,这样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形成学生的能力。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看起来是学生自学,但教师的引导也很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导,鼓励学生尝试、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实践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把引导、尝试、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提升了认识、深化了理念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师备课充分、课堂教学目的明确、自学方法指导到位、教学时间抓得紧、训练题目设置具有针对性、教学效果明显。听完这节课,我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如何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明确了步骤、指导了教学模式

这节示范课,让我了解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的教学步骤: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出示自学指导——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优先差生)——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后教)——学生完成当堂训练、教师当堂批改作业。明白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具体做法:首先,“先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有步骤地进行。学生自学前,教师要抓住知识点靠船下篙,提出问题,突出重点,确定学生学习思考的方向。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首先是提出学习目标(1. 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2. 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自学要求(1. 看例1,理解什么叫三角形?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试着画一个三角形,做出一组底和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指导)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不急于解答。其次,“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在学生自学结束之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等交流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让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通过“兵”教“兵”、师点拨的过程,达到学生学会的目的。尽管李老师讲的少,但学生学习的每一步都适当引导,尤其是自学的策略和自学的作战方案都设计得很好。李老师在课堂上的形象给学生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样,就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后,“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一般不少于15分钟,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难点。能不能“当堂训练”是衡量学生能不能运用新知识,形成能力,能不能当堂达到教学目标的标志,也是课堂教学改革到了什么水平的标志。

三、提高了要求、强化了教师责任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使教师从过去“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一线”退到只当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学“顾问”“二线”。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强化了教师的责任,同时也促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得每一堂课达到“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益,教学有效率,教学有魅力”的效果。作为教师,应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合理把握时间,力争少讲多练,使课堂更具实效性、科学性。但不能只学形式,要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质和所教班级、学情联系起来,取其精华。遵循的原则:凡是能使学生学习变好、能使学生习惯好转的方法、要求都可以强化,但不能在原方法和制度的基础上动作过大,循序渐进,使这些方法和制度逐渐加强。总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适合自己才是最好职业 篇7

名校毕业, 却做着在一些人看来颇有些“不入流”的猪肉生意, 陈生不是第一个。15年前, 他的师弟陆步轩, 就曾因生活拮据卖过猪肉;一年前, 另一位90后北大法学硕士张天一, 和3个合伙人在北京开起了米粉店。事件被媒体曝光后, 有关“名校毕业生卖猪肉卖米粉, 是否属于人才浪费”的争论, 至今没有停歇。抛开吸引眼球的新闻要素, 此类事件引人关注, 其实隐含着社会对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就业关切。不可否认, 从全国一流高校走出来的毕业生, 往往具有优秀的综合素质, 相应的, 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职业期待也会更高。因此, 一旦选择了“不走寻常路”, 就难免会遭遇误解、质疑甚至是否定。

然而, 当我们关注“名校毕业生”的标签时, 其实更应该抛下固有的身份成见, 站在对方角度想一想:从长远看, 这份工作是否和他们的兴趣相符?除了金钱, 他们还能从中获得哪些成就感和幸福感?如果工作让人生变得更美好,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 去反对和质疑他们的决定?无论是在熟悉的领域内深耕、充分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还是跳出专业局限、另辟蹊径, 他们都是在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理想。不管一开始是因生活所迫, 还是经过长期思考后慎重决定, 选择本身就反映了他们对于职业和人生的思考。这样的决定, 也是对生活变化的积极回应。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社会活力的激发, 需要各行各业的参与和推动。这里没有高低之分, 也没有贵贱可论, 所有为家庭幸福默默打拼, 为社会福祉努力奋斗的劳动者, 都值得我们佩服和尊敬。卖猪肉也好, 卖米粉也罢, 肯下功夫、花心思, 同样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更何况, 服务行业还有大片的市场空白, 等着有识者来填补。从这个意义上说, 在职业探索的过程中品尝人生百味, 调整奋斗方向, 或许比单纯找一份能干却并不热爱的工作, 更有意义。

客观地看, 近些年来, 就业环境正朝着多元、宽容、自由的方向不断发展, 鼓励尝试、允许失败的社会氛围, 也为“初生牛犊”们平添了几分信心和胆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涌动, 年轻人不必担心创意没有足够的施展空间;国考人数和平均竞争比连年“双降”, 毕业生不再一窝蜂地选择报考公务员……无论体制内外, 工作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 已渐渐成为择业者的一种共识。创业、就业观念的悄然变化, 从一个侧面说明, 人们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正在变得日趋多样。

适合自己就是最好论文 篇8

一、学习新理念,改变旧观念

一所农村幼儿园要想扎实有效地开展主题活动课程,园长应先根据幼儿园教师的实际情况,从转变教师观念入手,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比如某位农村幼儿园的园长在实施主题活动课程前,先组织教师根据阶段研究的不同任务,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关主题活动的理论材料,明确主题活动的任务、特点、原则,认识到它是低结构的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自觉、操作、操持学习的活动。为帮助教师在开展主题活动过程中能给幼儿创设适合、丰富多彩、多功能、多层次的具有选择自由度的主题环境,这位园长又组织教师学习《主题活动环境的创设》《主题活动材料的选择》等资料,明确主题活动教育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内容为依托,主题活动的开展应注意操作性、层次性、适宜性等原则。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探索,老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对主题活动的开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教师的研究意识也会逐渐增强起来。

农村的幼儿家长较繁忙,知识水平、观念也较落后,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把孩子送入幼儿园便事事大吉,有的家长忙于农事,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来教育孩子。于是这位园长带领教师利用家长会和开放日帮助家长了解更多更新的教育观念,了解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的内涵,动员家长定期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鼓励家长平时多带孩子到田间地头参与劳动,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

二、以幼儿发展为本,选择有效的主题活动内容

(一)利用幼儿熟悉和感兴趣的事情生成主题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只关注他们感兴趣的和正在发生的事物,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所决定的。教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判定其是否是蕴涵着内在的教育价值,是否利于幼儿的发展。

(二)选择幼儿关注的热点补充活动主题

补充就是在教材的主题中增加一些适合本园本班孩子的反映农村幼儿生活的内容。因为社会在发展,社会中的人、事、物不是静态的,所有现成的教材内容,对于今天和明天来讲都是过去时的。因此,教师应根据孩子的需要及时补充本地幼儿需要的内容。

三、从具体的实际出发,确立适宜的主题活动目标

幼儿园主题活动目标的制订要从具体的实际出发,确立的目标应有科学性、连续性、合理性,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因为目标的整合是教育整合的基础,教育目标应该是一个整合—分解—整合的过程。老师们在制定主题目标时,可能将其划分为不同方面,但是不管哪种归类划分方式,都是对整体发展的相对划分,这种划分只是为了使我们在考虑教育目标时不致笼统、无序。所以在设计过程中,目标导向模式是:老师根据幼儿园培养目标、幼儿基本经验、兴趣需要、年龄特点等选择主题,确立主题活动目标。

四、从幼儿的需要出发,构建有效的主题活动网络

这些需要包括:物质生活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游戏、娱乐和运动的需要;同伴交往和友爱的需要;受尊重和赞扬的需要;好奇未知的需要。

五、由静态走向动态,创设有效的主题活动环境

(一)整体布局

根据主题活动开展的需要,教师可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构思、创作、安排,与幼儿共同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墙设。

(二)丰富内涵

除了展示与主题有关的文字资料、图片、照片、卡片、实物外,更多的展示幼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有幼儿对主题活动做的调查表、有关主题活动的趣闻、有关主题活动的绘画手工等作品。

(三) 全员参与

幼儿之间存在着能力差异,需要教师灵活地安排幼儿布置的内容,在幼儿有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布置,根据幼儿的差异、能力水平,给每个幼儿一个平等参与的机会,有效地调动每一位幼儿参与布置的积极性。

(四)留有空白

在主题开展过程中,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听听孩子的想法和需要,为孩子留出空间,让他们大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主动地关心主题墙饰,使主题环境创设伴随主题开展的日渐深入而不断完善。

(五)三维互动

主题墙饰与幼儿、家长之间进行三维互动,请家长与孩子共同收集相关的资料,注重收集的过程,给予家长与孩子充足的时间,使收集资料成为孩子与家长学习的过程,使家长能充分地指导孩子,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对收集的资料直接观察、操作、熟悉、感知,增添孩子与他人交流和共享信息、知识的信心。

六、从形式单一走向整合,主题活动与区域设置的有效融合

区域活动是主题环境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如何使区域活动发挥更大的效应?其实在农村幼儿园,如何实现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有效融合,也是值得重点探究的问题。比如制定主题计划时,如何能把区域活动的内容同时进行预设,如何能使主题开展与区域内容同步;怎样进一步挖掘本土资源,使主题开展更具有本土特色;主题墙的创设中,怎样才能尽量运用本土材料,一方面实现废物利用,另一方面突显本土特色?

七、从孤身作战到共同发展——主题活动中与家长的有效互动

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仅靠教师的努力和追求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合作。这一点,前面曾经提到过,这里不赘述。作为农村幼儿园的教师,在开展主题活动时,一定要本着从问题入手,在主题实施中有效开展家园互动合作,这样才能充分挖掘素材,丰富主题资源库存;才能引起多重互动,深化主题教育内涵;才会让主题活动的评价越发多元,提升主题价值取向;才能不断拓展延伸主题活动的价值取向,发挥主题更大效应。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家长走进孩子活动,走近主题实施,直观地感受主题发展的脉络,努力使教师、幼儿、家长三者都成为主题活动的主角,最终达到教育观念的融合,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八、从困惑模糊走向理性沉淀——主题资源库的有效建立

每一个主题教学完成之后,做好资料的积累,一方面帮助教师把实施主题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一次系统整理,另一方面提高主题的后续价值,为今后开展同类主题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存档的方式是建立主题资料库:包括主题名称、主题网络、主题目标、主题内容、环境创设、区域活动、家园互动、主题反思等等。

针对现实课程所存在的不足,农村的幼儿老师们可以利用、挖掘本地本园资源,进行补充性和延伸性的课程开发,建构某一领域的园本课程。但如何与主题活动进行有效融合,还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

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是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它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也不纯粹是方向性的期望,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实施中,农村的幼儿园可充分挖掘幼儿园、家庭、社区三大环境的教育资源,赋予农村幼儿园主题活动以新的内涵,并且不断注入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寻找现行教材与现实生活中的契合点、连接点、联系点,使主题课程变得更好、更实、更优化,真正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摘要:农村幼儿教师在实施主题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自己所使用的教材有一部分无法实施, 其中有和农村幼儿园现有的师资水平不相适应的, 也有和农村幼儿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的。那么, 农村幼儿园怎样来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 因地制宜, 丰富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呢?

适合自己就是最好论文 篇9

付某,男,安徽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该生家境非常贫困,学习成绩优异,每年都能获得学校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和先进个人等殊荣。该生入学后一直凭借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和勤工俭学维系大学开支。值得一提的是,该生虽有些口吃,但他从不因此气馁,自强自立,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并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即将毕业了,该生深知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区别,尤其是自己的缺陷,如果走进职场肯定会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于是他立志继续深造,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考研备战上,且报考的院校是一所名校,报考专业也并非他所学的计算机专业,所以无论在考试复习上还是心理准备上,他更是较平常人倾注更多精力。考试那天该生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充满自信地走进考场。然而考试的结果却很让人失望,他落榜了。这无疑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刺激,面对自己的前途,他不知何去何从。回过神儿才发现时间已经是3月份,看着身边平时不如自己的同学都与不错的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又想到他自身的缺陷势必会影响到日后找工作。“有哪家公司愿意录用一个有口吃且无任何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呢?”“是继续考研还是找工作?”“继续考研我还能考取吗?如果又像今年一样,那我该怎么办?”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和迷茫……

可能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的学生并不多,但对于一名有生理障碍的毕业生来说,多少会出现一些自卑或者逃避的心理。因此我决定对他倾注更多的关怀与爱心,帮助他重拾信心、重新站起来、重新评估自我,引导他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由于这是一个求职初期遇挫的特殊案例,因此对他的指导不可急于求成,要分步进行、逐层深入,并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策略和重点。首先,采用倾听和共感等心理咨询技巧,安抚他考研失败的挫败情绪,肯定他为这场考试所做的一切努力,同时帮助他客观地分析其中的得与失,并让他明白考研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也不是获得更高学位的唯一途径。经过此番谈心,由于经济等客观因素的存在,该生决定暂时放下继续考研的想法,进入职场,并表示考研是他的梦想,虽然现在实现不了,但他会为此一直努力。其次,利用价值澄清等技巧帮助他重新客观地分析自我、分析市场形势,帮助他重拾信心,挖掘其内心对职业期望的真实想法。该生表态还是希望从事计算机类的相关技术行业,自己已经在准备求职简历等材料,但经过几次面试后求职都没有获得成功,内心又感到一阵失落。再次,利用逻辑推论的技巧帮助他分析几次面试失败的原因,最终他并不认为生理缺陷是面试失败的主要原因,而自身的专业动手能力不强则是就业难的瓶颈所在。最后,找到症结所在后便共同协助他设计求职计划。该生想参加有关软件工程师的培训,但费用太高,负担不起。正巧有家培训机构采取的“零付款,就业后1年内还款”形式吸引了他,经过到该培训机构多次调研和试听后,该生经过家人同意决定参加该培训。由于该生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经过近半年的专业学习后,他成功签约于上海某著名企业,入职月薪就达5000元,并计划攻读在职硕士研究生。

福耀玻璃: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篇10

本次论坛上,专家曾提议企业不必专门为市值管理开设专门的部门,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但据记者了解,福耀玻璃的市值管理不光是有特设的部门,而且是由董秘亲自来抓相关事务。在陈向明看来,“市值管理从一个角度来说,企业有价值的话它的价格就会围着价值浮动,这是价值规律的特点,要让企业自身提升价值,让外面人认知,让人家觉得物有所值。”可以看出,福耀玻璃是非常重视市值管理的。

当记者提及股权激励这个话题的时候,陈向明明确地告诉记者,“福耀玻璃没有采用股权激励的办法,我们采用的是另外一种激励体系。”陈向明所说的激励体系就是以向高管和员工按照一定的比例发放奖金为主,

解决“吃住行”为辅的一系列激励办法。比如在行的方面,公司给业务骨干配车;在吃住等方面,向高管和员工提供一系列的吃住条件。

当记者对福耀的做法表示疑惑时,陈向明笑笑说,“福耀玻璃是个快速发展中的企业,是个年轻的企业,之所以选择这种激励方式,主要是根据企业发展的状态和企业中员工的年龄层次,以及企业后续的发展情况确定的。同时,每个公司的模式不同,根据我们公司的自身特点,不会因为市场上的方式说好我们就跟风,只能是哪个更适合自己。”福耀玻璃下面的子公司很多,根据各子公司指标的经营情况进行奖励,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激励方式。

上一篇:灾难性新闻事件下一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