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账更正

2024-10-18

错账更正(精选8篇)

错账更正 篇1

对于错账的更正方法, 在许多基础会计学教材中都有很明确的阐述。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错账的更正方法一般有三种: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笔者在成人自考、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等教学过程中, 经常遇到学生混淆这几种错账更正方法的情况, 在实际工作当中对于错账的更正更是无所适从。

基于此, 针对成人自考、高职高专的学生, 以及对于错账的更正方法还不熟悉的初学者, 笔者总结了一下错账更正方法中“三问”小技巧的运用, 希望能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错账更正方法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

一问:是会计账簿错误还是会计凭证错误

当遇到错账更正问题时, 首先要判断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问题是出在会计账簿上还是会计凭证上?如果在结账前发现会计账簿记录有错误, 而所依据的记账凭证没有错误, 即纯属账簿记录中的文字或者数字出现了笔误, 则直接可以判断应采用划线更正法。具体的操作是: (1) 在账页上错误的文字或数字处划一条红线予以注销; (2) 将正确的文字或数字用蓝字写在被注销文字或数字的上方; (3) 由记账人员在更正处盖章。即:划线更正法的具体操作分为划红线注销、作正确记录、在更正处盖章三步。

如果发现会计凭证错误而使得依据其记账的会计账簿也产生错误的, 则需继续分析是由于哪种错误造成的, 也就是下文讲到的第二问。

二问:是会计凭证的科目错误还是金额错误

如果发现会计凭证错误而使得依据其记账的会计账簿也产生错误的, 则继续分析是什么类型的错误, 即第二问:是会计凭证中的科目错误还是金额错误?当然, 科目错误包括了应借、应贷会计科目运用错误和记账方向有错误两方面。

如果是这一类错误, 则可以直接判断采用红字更正法。实务中具体操作程序为:首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错误记账凭证内容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 并据以红字登记入账, 以冲销原来的错误账簿记录;然后, 再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 据以用蓝字或黑字登记入账。即:红字更正法分为红字冲销原有错误记录、蓝字重新填写正确分录入账两个步骤。

如果发现会计凭证中的金额出现错误, 则继续分析是哪种错误, 也就是下文讲到的第三问。

三问:是金额记大了还是记小了

如前所述, 走到这一步, 说明我们已经判断出是会计凭证中的金额出现了错误, 也就是本文要介绍的第三问:会计凭证中的金额错误是记大了还是记小了?也就是, 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还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所记金额即为已经记录在会计凭证上的错误金额, 应记金额则为应该记入会计凭证中的正确金额。

如果判断为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 则判断应采用红字更正法。实务中具体操作方法为: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凭证中科目、借贷方向相同的记账凭证, 其金额为错误金额与正确金额的差额, 登记入账。即这时的红字更正法直接简述为用红字冲销多记数。

如果判断为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 则判断应采用补充登记法。具体的操作办法为:按照少记的金额用蓝字填制一张应借、应贷会计科目与原错误记账凭证相同的记账凭证, 据以登记入账以补充少记金额。补充登记法的实质就是将少记数补充登记入账。

综上所述, 错账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类型:一是会计凭证正确而会计账簿错误;二是会计凭证错误导致会计账簿的登记也发生错误, 包括会计科目运用错误、会计凭证上金额多写、金额少写三种情况。因此, 如果进一步细分, 错账的类型无外乎这四种, 而我们只需要按照这“三问”的分析方法和程序 (见下页图所示) , 层层剥离, 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问和判断, 每一问都能帮助我们作出一个判断并得出一个结论, 如同“会计侦探”一样。因此, 在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建议采用这种思路和方法进行教学, 这样便能不断地将问题细化、条理化, 从而加深学生对于错账更正方法的理解, 对于实务中的错账更正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例:甲公司2013年产生以下错账, 试分析这些错账应采用何种错账更正方法并阐述实务操作方法: (1) 甲公司用银行存款20 000元支付工人工资, 会计人员根据正确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时, 误将总账中的“银行存款”贷方记为2 000元。 (2) 公司管理人员出差预借差旅费8 000元, 款项以现金支付, 会计人员在填制记账凭证时, 误将“其他应收款”记为“其他应付款”, 并登记入账。 (3) 甲公司向乙公司赊购一批原材料, 购货款为500元, 会计人员在编制记账凭证时科目运用无误, 但将金额误记为5 000元。 (4) 甲公司开出一张3个月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 用以偿付丙公司的购货款60 000元, 会计人员在编制会计分录时, 科目运用正确, 但金额误记为40 000元。

案例解析:根据本文介绍的“三问”小技巧, 可知:第一种情况是会计账簿出现错误, 应采用划线更正法。需要说明的是, 会计账簿出现错误, 不管是科目错误还是金额错误, 都采用划线更正法, 而无需再作进一步分析和判断。第二种情况为会计科目运用错误, 采用红字更正法。第三种情况为会计凭证上金额出现错误, 且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 直接采用红字更正法, 用红字冲销多记的4 500元 (5 000-500) 即可。第四种情况也是会计凭证上金额出现错误, 且所记金额小于应计金额, 直接采用补充登记法, 用蓝字补记少记数20 000元 (60 000-40 000) 即可。

具体实务操作程序可参考前文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

蒋苏娅等编.基础会计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错账更正 篇2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 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错账更正,是《会计基础》教材中第七 章第三节的一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三种 错账更正方法,实际操作性强。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 不能避免在账簿登记中出现错误。发生错账,应及时 规范的进行更正,否则会给相关财会人员及查账人 员带来一些认识 上的麻烦,因此,作为财会专业的 学生,必须掌握有关 错账的更正方法,以便使工作能顺利进行。我在处理这节内容时本着两个指导思想:一是 注意条理清晰,使教材知识体系化;二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方便学生记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 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熟悉三种错账更 正方法的适用范围。

(2)掌握各 种错账更正方法及步骤。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以及熟 练运用相应的错账发的 更正方法来更正记账错误的.操作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人人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的遵守规尺寸章制度,严格按照规范的错账更正方法进行错账的更正工作。

(三)教学重点 让人热和难点

错账的更正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对错账类别加以识别后才能选用适耳热热热当方法加以更正,因此我将正确判定错账类型则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在法,并以简单实例说明更正的步骤以及应注意的事项。例如在讲解划线更正法时,我首先给学生明确在哪种情况下使用,同时通过具体案例地演示加以介绍其操作步骤并强调指出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从学生亲历的事例讲起,有浅入深,逐步进行分析,既符合学生认识和记忆知识的规律,同时也可使学生的规范意识增强。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我以讲为主,学生则以听、记、理解为主。

2.实例解析(20分钟)

在本环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分析,主要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具备初步应用能力。为此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一系列的小问题进行提示,引导学生的思路,使问题简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技巧。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每一事例解析之前,我都根据题设置相应的问题,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不仅理清了解题思路,同时还可将各种错账更正法进行对比记忆。这样对学生理解、吸收、消化所学知识是有很大帮助的。

学生在这部分学习过程中,通过动眼、动脑、动嘴、动手,将学与练结合起来,巩固强化所学知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为了使课堂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我还让学生将四个例题一一在事先准备的记账凭证和账簿上进行模拟操作,在提高技能的同时,提认购人个个儿哥哥 个高学生的兴趣。

3.自我检测(10分钟)

错账更正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篇3

1. 登账时发生错误, 即记账凭证无错, 只是登账时发生笔误。

根据现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六十二条的规定, 应当将错误的文字或者数字划红线注销, 但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 然后在划线上方填写正确的文字或者数字, 并由记账人员在更正处盖章。对于错误的数字, 应当全部划红线更正, 不得只更正其中的错误数字。对于文字错误, 可只划去错误的部分。即教科书介绍的划线更正法。

2. 填制记账凭证时发生错误。

根据现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十一条的规定, 填制记账凭证时发生错误, 应当重新填制记账凭证。即错误的记账凭证作废, 重新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该方法不妨称之为“重填凭证法”。

3. 登账后发现错误, 即登账后发现记账凭证有错。

根据现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十一条的规定, 应分两种情况: (1) 发现的是当年的错账。具体又分为:第一, 会计科目错误。更正方法是: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 再用蓝字重新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 均登记入账。即教科书介绍的红字更正法 (二分录法) 。第二, 会计科目无错, 仅金额错误。如果是金额多写, 则将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 另编一张调整的记账凭证, 金额用红字书写。即教科书上介绍的红字更正法 (一分录法) 。如果是金额少写, 则将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 另编一张调整的记账凭证, 金额用蓝字书写。即教科书上介绍的补充更正法。 (2) 发现的是以前年度错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 应当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但未区别具体情形, 也未明确具体更正方法;一般教科书亦如此。

从以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错账更正的规定可以看出, 其存在不全面、不具体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 未规定编制记账凭证并审核且手工汇总后, 登账前发现记账凭证错误怎么办。 (2) 提到的年度内发现的会计科目错误, 并未说明是明细科目还是总账科目。有关教科书以总账科目错为例进行说明;至于总账科目无错, 只是明细科目错, 如何更正并未说明。 (3) 对以前年度记账凭证的错误, 并未区别非重大会计差错与重大会计差错, 也未明确具体更正方法。同时, 教科书对更正错账方法的介绍也不详尽。

二、错账更正方法改进建议

1. 记账凭证审核并汇总后, 登账前发现记账凭证错误, 如何更正。

对此, 应采用划线更正法, 即用划线更正法更正记账凭证, 同时用划线更正法对科目汇总表进行相应更正。

2. 年度内发现明细科目错, 如何更正。

登账后发现的本年度错账, 如果仅仅是明细科目错 (总账科目无错) , 这虽不影响总账平衡、费用分配以及损益核算等工作, 但影响成本费用分析, 影响与外单位 (个人) 往来款项的结清等工作, 因此应予以更正。有关法规和教科书并未说明应如何更正。笔者认为, 对于这种错账, 应区分电算化会计条件和手工会计条件。电算化会计条件下, 可用红字更正法。手工会计条件下, 可简化处理。具体做法如下:

(1) 只涉及一个明细账户。只涉及一个明细账户 (如多栏式明细账户) 的, 可采用划线更正法予以更正。具体做法:先用划线法更正记账凭证, 再在账簿上, 在错账所在行采用划线法, 划去错误的数字, 在该行正确的栏登账。如:行政管理人员报销差旅费520元, 记账凭证为:“借:管理费用——办公费520;贷:库存现金520”, 并且登记管理费用明细账的“办公费”专栏。登账后发现记账凭证明细账户错, 则应先在记账凭证上划线更正:划去“办公费”, 并在其上盖私章, 在其上方写上“差旅费”;在管理费用明细账账页“办公费”栏划去金额“520.00”, 且在其上盖私章, 在该行“差旅费”专栏登记金额“520.00”。

(2) 涉及多个明细账户。涉及多个明细账户 (如三栏式) 的, 更正方法有两个:一是将错账所在行划线注销。具体做法举例说明如下:员工张山借现金600元, 记账凭证为:“借:其他应收款——李四600;贷:库存现金600”, 并已登“其他应收款——李四”账户。发现明细账登错后, 先用划线法更正记账凭证, 并在“其他应收款——李四”明细账的错账所在行, 划线注销, 且盖“此行作废”的戳记和改错人员的私章, 再在“其他应收款——张山”账户进行正确登账。这种方法简单, 但影响账面整洁。二是利用错账行将错就错。先用划线法更正记账凭证, 同样要在错账所在行采用划线更正法, 下次在此账户登账时, 利用这一行, 在这一行的上方登账。接上例, 发现错误后, 先在该记账凭证上, 用划线法将“李四”改为“张山”, 并盖改错人私章, 再在“其他应收款——张山”账户进行正确登账, 在“其他应收款——李四”明细账上划去借方登记的“600.00”以及摘要, 并盖私章, 此时在其上方不做任何记录, 下次要登“其他应收款——李四”明细账借方时再利用这一行, 在原错误摘要的上方写上此次业务的摘要, 并在相应栏登记金额。如年内一直没有要登“其他应收款——李四”明细账的记账凭证, 则年末在此行盖“此行作废”的戳记即可。

3. 发现的是以前年度错账, 如何更正。

应区别非重大会计差错与重大会计差错进行更正。以前年度错账的重要程度应根据差错性质和金额大小加以判断。

(1) 以前年度错账属于非重大会计差错。由于属于非重大会计差错, 不影响财务报表的分析使用, 因此不管是涉及损益类科目, 还是涉及其他类会计科目, 均按现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的方法更正错账: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 涉及损益的可不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更正错账。具体而言: (1) 科目错:采用蓝字反方向更正法更正。如上年经济业务为:甲公司还来其前欠货款2 000元, 当时分录为:“借:银行存款2 000;贷:其他应收款——甲公司2 000”, 并已登记入账, 次年才发现记账凭证的会计科目错误, 则次年更正分录为:“借:其他应收款——甲公司2 000;贷:应收账款——甲公司2 000”, 并登记入账。 (2) 金额错:原记账凭证多写金额的, 采用蓝字反方向更正法冲减;原记账凭证金额少写的, 则用补充更正法补记。如某企业今年发现上年一笔计提管理用设备折旧的记账凭证金额少写5 000元。如果该企业是大企业, 5 000元金额不算大, 不影响财务报表的分析使用, 则今年多计提管理用设备的折旧即可:“借:管理费用5 000;贷:累计折旧5 000”。如果上年记账凭证金额多写5 000元, 则:“借:累计折旧5 000;贷:管理费用5 000”。

(2) 以前年度错账属于重大会计差错。由于属于重大会计差错, 影响财务报表的分析使用, 因此, 如果是损益类总账科目 (金额) 错, 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 应用蓝字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更正错账, 不妨称之为“损益调整蓝字更正法”, 以正确反映本年度实际损益, 避免会计人员人为调节各年利润。如某企业今年发现上年管理用设备少计提折旧50 000元。如果该企业是小企业, 50 000元金额大, 影响财务报表的分析使用, 则今年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更正错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0 000;贷:累计折旧50 000” (后续分录从略) , 并调整前期 (本例为上年) 比较数据。如果错账不涉及损益, 则采用蓝字反方向更正法或补充更正法更正。

总之, 对以前年度错账一律不使用红字更正, 因为这种情况下的分录登账后, 发生额无意义。

参考文献

关于账簿设置和错账更正的建议 篇4

错账更正, 是对账簿记录出现错误时的更正, 一般情况下视错误原因有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红字更正法适用于凭证上金额和科目有错时。当科目用错时, 先用红字做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科目、借贷方向、金额相同但金额为红字的记账凭证以冲销原错误记录, 再做一张正确的凭证。

例如, 车间领用A产品生产用原材料100公斤, 单价1.2元, 原记账凭证错误地将“生产成本———A产品”写成“生产成本———B产品”, 并已登记入账。按照红字更正法必须先做红字会计凭证“借:生产成本———B产品120;贷:原材料120”, 以冲销原错误记录, 再做一张完全正确的凭证“借:生产成本——A产品120;贷:原材料120”。

其实, 我们不用全部冲销原错误记录, 因为原记账凭证只是借方科目用错了, 而贷方科目并没有错,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只要做一张冲销凭证即可:“借:生产成本———A产品120;借:生产成本——B产品120 (红字) ”。粗一看, 这张凭证的记录并不符合“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但从更正账簿记录的角度而言, 如果将此凭证登记入账, 那么这两笔记录一红一蓝, 余额正好冲销。“生产成本———A产品”账户因为第二笔更正凭证的登记入账, 有一笔正确的记录, 这样也可以将错账更正过来。

这和传统的做一红一蓝两笔分录比较, 在“生产成本———A产品”和“生产成本——B产品”账户下的记录更正一样, 不同的是, 传统记录“原材料”账户共有3笔记录, 分别为贷方蓝字120元, 贷方红字120元, 贷方蓝字120元。前两者一红一蓝冲销, 最后有效记录为一笔贷方记录120元。而用笔者提供的更正方法, 在“原材料”账户中只有一笔记录, 即贷方蓝字120元。笔者认为, 在实际工作中, 后一种更正方法使“原材料”账户更简洁、直观, 不易引起误解。在错账更改中, 我们可以灵活应用红字冲销的特点, 而不必程序化地先将全部记录都冲销, 只需冲销错误部分就可以了, 关键在于冲销方法的正确应用, 以保证结果正确为前提。

(二)

账簿设置时灵活运用三栏式和多栏式格式。一般情况下, 多栏式账页用于成本费用类明细账, 而三栏式则适用于往来款等明细账和总账。比如, “生产成本”账下设“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个明细账, 我们一般可以用多栏式账页, 而“应收账款”等则选用三栏式。但在实际工作中, 这两种格式的选用不应局限于以上标准, 三栏式和多栏式其实是相通的。多栏式只是将明细账依次罗列在同一张账页中, 而三栏式则是每个明细账使用单独的一张账页。所以, 当明细账的项目较多时可选用三栏式, 反之, 则可选用多栏式。

对于一些小型企业而言, 它们一年中的主要客户就那么固定的三、四家, 往来款项也不多, 这时的应收账款其实也可以用多栏式账页, 在同一页上依次罗列, 不仅可以直观反映每家客户应收情况, 还能看到整个企业的应收账款状况, 并方便结构分析。又比如管理费用, 一般情况下应选用多栏式, 但如果管理费用因内部管理需要下设几十个明细账, 此时, 用多栏式会带来许多不便, 那么就可以采用三栏式。由于多栏式较三栏式的最大好处在于能看到管理费用的总额情况, 为弥补此缺陷, 可以在各明细项目的三栏式账页前放一张总账项目为管理费用、明细项目为控制 (或汇总) 的账页, 它的金额为后面所有管理费用明细项目的汇总数。这样既便于查账, 又便于和总账的核对。三栏式和多栏式格式的选用, 应根据明细项目的数量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进行, 以方便取数和满足管理需要为基本原则。同理, 对于“利润分配”账户, 也可以使用多栏式, 下设“未分配利润”、“应付股利”、“提取盈余公积”等明细项目, 不但便于直观了解利润的使用情况、分配去向, 还便于利润分配的结转。

(三)

关于企业备查簿的设置, 应以方便查询、不耽误业务为前提。如应收票据备查簿, 一般我们会根据收到票据的先后次序登记上应收票据的出票日、到期日、金额、对方单位等重要信息。但由于应收票据到期最长为6个月, 而企业每次取得的应收票据的出票日和到期日都是不同的, 并可能出现今天收到的应收票据的到期日比一个月前收到的应收票据的到期日要早得多的情况。这样, 如果一个企业经常收到承兑汇票, 就很容易疏忽到期日, 而承兑汇票的有效期仅为10天, 容易给企业带来不应该的损失。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错账更正探讨 篇5

一、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

在会计信息化工作过程中, 可能产生的差错, 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一是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运用错误;二是发生额多记或少记;三是有关经济事项没有完整反映;四是摘要或原始凭证附件数量录入错误等。现行主要财务软件也提供了对以上错账更正的功能。

(一) 会计差错的“无痕迹”修改

所谓“无痕迹”, 是指在账务处理系统中修改记账凭证时, 不留下任何曾经修改的线索和痕迹。在某财务软件中, 以下五种情况下的错误凭证可实现无痕迹修改:

1、正输入的凭证。

在凭证输入过程中, 发现凭证输入错误可以现时改正。对于这些未保存的凭证, 一般可以进行凭证制单员的重新注册、会计科目的重新选择、会计分录的增删、摘要或科目金额的重新输入、制单日期和附件张数以及辅助项的修改, 直至放弃保存该错误凭证等操作。

2、已经输入但未审核的凭证。

录入计算机内的凭证都必须通过凭证审核, 否则会计信息系统不允许入账。对于未经审核或审核未通过的凭证存在错误, 可由制单员在总账系统“凭证”/“填制凭证”窗口中直接利用凭证的编辑功能进行修改并保存。但有些项目的修改受到限制, 如凭证一旦保存, 则凭证类别不允许被修改。如果采用制单序时控制, 则修改后的制单日期不能在上一张凭证的制单日期之前;如果该记账凭证是由各业务子系统自动转账生成的, 则只能在生成该凭证的子系统中先检查相关设置再进行修改或者删除后重新生成。

3、已审核但未记账的凭证。

凭证一经审核就不能被修改和删除, 只有被取消审核签字后才能被修改或删除。考虑到内部牵制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 凭证审核和凭证输入属于不相容职务范畴, 应由不同的人员负责。一旦发现已审核但尚未记账的凭证错误, 不能直接在记账凭证上进行修改, 则必须先由审核员在总账系统“凭证”/“审核凭证”功能窗口中取消审核签章;然后由制单员直接调出该错误凭证进行修改并保存;最后由审核员重新对该凭证进行审核。

4、已记账但未结账的凭证。

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 已记账的凭证一般是不允许删除或修改的。确应修改的, 经过批准, 可采取完善措施之后的反向操作功能, 即取消记账、审核后直接修改。具体而言, 首先由会计主管在总账系统“期末”/“对账”窗口中, 按下“Ctrl+H”快捷键, 激活“恢复记账前状态”功能;然后在“凭证”/“恢复记账前状态”窗口中, 选择“恢复方式”并输入主管口令, 系统将恢复为记账前状态;最后按上述方法调出错误凭证取消审核, 修改正确后再重新审核和记账。

5、已记账并结账的凭证。

对于这种情况下的错误凭证, 要实现无痕迹修改, 可采取完善措施之后的反向功能, 即取消结账、记账与审核后直接修改。具体而言, 首先由具有结账权限的操作员在“结账”向导一的选择月份窗口中, 选择要取消结账的月份并按“C t r l+Shift+F6”键, 在“确认口令”窗口中输入口令, 系统将快速地取消结账操作, 使各种账簿记录恢复到结账前的状态;然后按上述方法调出错误凭证取消记账、取消审核并进行修改, 再重新审核、记账和结账即可。

虽然财务软件提供的反向功能可以实现无痕迹修改, 方便会计人员事后纠错, 在清除数据库中冗余信息、确保账证相符和数据安全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 但其广泛使用也日益显现了以下弊端:

1、与现行会计法规不符。使用反向功能更正会计差错时, 由于财务软件很少甚至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记录, 完全违背了《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对会计数据输入的基本要求和有关会计差错更正方法的规定, 会导致会计人员不负责任地更改会计记录, 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会计工作的严肃性。

2、为会计造假提供了方便。在会计信息化下, 由于财务软件对更改的会计事项没有提供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有痕迹记录, 只在操作日志中记录了何人何时使用过这些反向功能, 至于操作了系统中哪些具体事项则无从得知。如果企业缺乏严格周密的内部控制制度, 这就使得会计做假、造假和经济违法犯罪变得更加隐蔽, 使会计信息化的安全性大打折扣。

3、可能导致系统数据错误和财务混乱。由于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及对软件功能理解的偏差, 在运用跨年度反结账功能时, 不同年份会计科目体系可能发生了变化;反记账的设计原理是按记账时留下的“线索”进行逆向处理, 具体记账次数及记账后的后续处理业务等不可控, 使得实际软件设计时只保留重要线索;目前实施的大中型财务系统或ERP功能复杂, 数据处理技术难度成倍增加, 系统间的无缝连接和数据间的实时传递以及记账凭证的自动生成, 也难以全面、准确恢复到记账结账前状态。因此, 线索的不完整与部分处理的“不可逆”都将导致系统数据的不一致, 很可能产生系统数据错误、财务混乱。

上述第三情况下对错误凭证的无痕迹修改, 虽然存在弊端, 但从数据库技术角度看, 取消审核是将记账凭证库中“审核”字段的值清空, 再对该库其他相关字段的值进行修改, 这完全是在一个凭证数据库中操作, 与取消记账结账有本质区别。这种情况下采用无痕迹修改方法是可行的。而取消记账结账往往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库的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导致财务数据的混乱或系统的崩溃。因此, 上述第四、五种情况下的错误凭证如果没有采取完善措施最好采用有痕迹修改方法。

(二) 会计差错的“有痕迹”修改

财务系统中往往是通过保留错误凭证和更正凭证的方式留下修改痕迹的。因此, 在财务系统中对已审核并记账的错误凭证, 按照“规范”第18条规定采用“红字凭证冲销法或者补充凭证法”进行更正, 这样既能区分会计人员责任, 又能留下审计线索, 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

1、在“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科目无误, 只是凭证金额多计, 可采用负数更正法, 即将多计金额填写一张同样科目和记账方向的正确凭证, 其金额为负数, 用以冲销多计金额;相反, 凭证金额少计时, 可采用补充凭证法, 将其差额部分填制一张记账凭证, 然后由审核员进行“审核凭证”操作, 由记账员进行“记账”操作即可。但这两种情形均需在摘要栏中注明经济业务事项变更的原因。

2、在“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记账方向或其他事项有误, 可采用红字凭证冲销法更正。具体方法是首先由制单员填制一张与该张错误凭证除金额为红字 (负数) 金额外, 其他内容完全一致的红字凭证, 即在总账系统“填制凭证”窗口中, 打开“制单”/“冲销凭证”窗口, 输入要冲销凭证的相关信息, 系统将自动生成一张红字冲销凭证;然后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最后由相关操作员对这两张凭证审核并记账, 才能完成对该张错误凭证进行冲销和更正。

二、会计差错更正方法的完善措施

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无疑会产生各种会计差错, 选择正确合理的会计差错更正方法对提高会计信息化工作效率至关重要。如果直接使用财务软件的反向操作功能来更正会计差错有利有弊, 既不能完全否定其作用, 更不能忽视其弊端。但在充分考虑到该功能的不足后, 如果能重新改进设计, 并对其使用设置严格的限制条件, 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重新设计, 改进反向操作功能

1、增加对反向操作的监控功能。

监控功能是指在设计财务软件时, 设置对已记账、已结账又作反向操作的, 计算机必须记录下该操作的时间、操作人、修改原因、修改的地方, 且定期打印并作为会计档案保管, 以给日后查证工作保留证据。因此, 增加对反向操作的监控功能后, 就确保了对电子数据的修改可以留下痕迹, 保证了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

2、只设置一个记账凭证库。

该凭证库存放全部未记账和已记账凭证, 其结构包括未记账凭证库与账簿数据库文件的所有字段, 并加上记账标识、记账人姓名和记账截止标识字段。当需要增加、编辑或查询未记账凭证时, 就将已打上记账标识的记录过滤掉;当需要查询或打印账簿时, 就将没有记账标识的记录过滤掉。每次记账时, 在记账范围内的凭证记录中填上记账标识和姓名, 并在记账范围的末记录打上截止标识。因此, 要实现反记账很简单, 只要将反记账范围内的记录中的记账标识、记账人姓名及截止标识去掉即可。

3、增加对反向操作使原已生成报表变动的说明功能。

如果在财务软件报表系统中设置了对报表变动的说明功能, 当月报表附注中将自动生成对以前月份出错的说明及修改内容。由于还原了原有的真实账目, 因而也更能为报表使用者进行投资、经营决策等提供正确的导向。

(二) 严格限制反向操作功能的使用

1、由专业软件人员反复对购买改进后的财务软件进行可行性测试,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反向操作时各方面数据能够完整、准确, 确保数据恢复和存储的安全。

2、反向功能操作者必须是得到系统管理员授权的原记账或结账人。在会计信息化中, 记账结账人员应对账簿的正确性负完全责任。因此, 为了明确责任, 防止会计人员随意逆转账务处理程序, 操作者必须得到系统管理员授权后才能实施反向操作功能。

3、限期取消反向功能权限。在实际工作中, 大量会计差错通常发生在系统投入使用初期, 或者会计人员岗位培训或专业学习期间。因此, 对反向功能的可使用时间作一定限制, 一般为系统启用后半年且不超过一年, 当使用期限到达时, 由系统管理员取消相关操作人员的反向功能权限。

4、明令禁止具有会计舞弊性质的跨年度“反结账”功能;从加强会计信息化法规建设、堵塞制度漏洞和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方面, 财政部要对财务软件的反向功能作出明确规定:对可以实施的反向功能, 财务软件必须提供能够反映更正经济事项来龙去脉的痕迹记录功能;对会计人员利用反向功能从事做账、造假等违法犯罪行为制定相应的处罚规定。

国家有关会计法规对会计差错更正方法的规定中, 强调了更正会计差错要有痕迹记录, 其目的就是要做到有案可稽, 有据可查, 从制度上防止会计造假。如果能在一定条件范围内严密法规和道德制度建设, 对财务软件的反向功能严格限制并加以改进, 对发现的会计差错由系统管理员、审核员、制单员同时认可且按内部控制原则合理分工后及时更正错账, 这样不仅能确保会计数据更改留下痕迹, 以便审核查验会计事项更改的目的和内容, 防止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 而且还能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 促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献奇.会计信息化下错账更正法[J].财会月刊, 2009, (12) .89-90.

[2]、孙艳华.会计电算化的反复核反记账反结账[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7, (3) :62-62.

错账更正 篇6

在日常会计核算中, 由于各种原因会使记账凭证填制出现差错, 以至影响到账簿记录甚至使会计报表出现差错。会计人员发现会计差错时, 应当根据差错的性质, 采用恰当的更正方法及时予以更正。《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在手工记账方式下, 账簿记录发生错误的更正方法, 一般采用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具体操作是:记账后, 发现账簿记录有文字或数字错误, 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 可以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记账后, 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有错误, 从而引起账簿记录错误;或记账后, 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无误, 只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 可以采用红字更正法进行更正。记账后, 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无误, 只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 可以采用补充登记法进行更正。

笔者认为, 上述有关错账更正方法的分类存在不足:一是对错账更正方法的划分不够科学。二是关于错账更正方法适用的前提条件的规定不够清晰明了。同时, 对错账更正要求的讲解也不够具体。三是这种分类不便于初学者掌握, 特别是红字更正法又分为两种情况, 容易混淆。

为此, 笔者建议应该对错账更正方法进行重新划分, 主要有以下两种改进方案。

2 改进方案一

2.1 修改思路

一般账簿记录出现错误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因记账错误引起的, 另一类是因记账凭证本身编制错误引起的。因此, 必须根据错误的原因, 确定适用的更正方法。笔者建议对错账更正方法的适用范围重新界定:记账后, 发现记账凭证正确, 而账簿记录错误, 如错记账户、错记借贷方向、错记金额、错结发生额或余额和文字笔误等, 对这类错误要采用划线更正法。记账后, 发现由于记账凭证编制错误而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 则要采用红字更正法。

2.2 修改后方案

一是保留现行的划线更正法, 二是将补充登记法并入红字更正法并对红字更正法进行完善, 如表1所示。

将补充登记法并入红字冲销法的理由是:从现行补充登记法的适用条件看, 补充登记法实际上是红字更正法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不应作为单独的一种方法。同时, 根据现行补充登记法规定的更正要求, 使用补充登记法后, 把原来的经济业务人为地割裂开了。例如, 从银行提取现金2 000元, 编制的错误记账凭证为借记库存现金200元, 贷记银行存款200元, 并已登记入账。根据现行补充登记法的更正要求, 只要再编制一张借记库存现金1 800元, 贷记银行存款1 800元的记账凭证, 并登记入账即可。这样的账务处理使一笔完整的经济业务分别在两张记账凭证中反映, 分两次登记入账, 从而造成了不利于对账、不能完整和清晰地反映经济业务来龙去脉的后果。而红字冲销法经过完善后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所以, 应该把补充登记法并入红字更正法。

2.3 具体操作步骤

2.3.1 划线更正法

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时, 可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条红线, 在红线的上方填写正确的文字或数字, 并由记账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以明确责任。更正时, 对于文字错误, 可只划去错误部分并进行更正;对于错误的金额应全部划销, 不能只划去其中个别写错的数字。但划销时, 不能涂抹掩盖原有记录, 应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 以备查看。

2.3.2 红字更正法

采用红字更正法更正时, 先用红字 (指金额用红字, 下同) 编制一张记账方向、会计科目、金额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 在摘要栏注明“冲销某月某日第某号记账凭证”, 并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 以冲销原来的错误记录;然后用蓝字编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 在摘要栏内注明“补记某月某日第某号记账凭证”, 并据以登记入账。

3 改进方案二

3.1 修改思路

记账后, 发现记账凭证编制正确, 而账簿记录有误, 纯属记账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 采用划线更正法。记账后, 发现由于记账凭证错误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 需要分两种情况:属于金额错误采用增减补记法;属于记账方向、会计科目错误采用红字更正法。这种划分方法符合人们认识事物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3.2 修改后方案

在这种思路下更正错账的方法应分为划线更正法、增减补记法和红字冲销法, 如表2所示。

3.3 具体操作步骤

3.3.1 划线更正法

记账后, 如果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 纯属记账时的笔误, 应采取划线更正法更正。具体做法是:首先将错误的文字或错误的整个数字划一条红横线, 然后将正确的文字或数字用蓝字 (或黑字) 写在错误文字、数字上方, 并由更正人员在更正处 (错误文字、数字处) 签章。同时要保证原错误文字、数字清晰可辨。

3.3.2 增减补记法

适用于记账凭证上的金额比所附原始凭证金额多记或少记的情形。增减补记法又可称为蓝字 (或黑字) 补记法和红字补记法。记账后, 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与记账方向都没有错误, 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的金额相吻合, 只是记账凭证所填金额小于应填的正确金额, 在这种情况下, 应采用蓝字 (或黑字) 补记法更正错账。具体做法是:将少记的金额用蓝字 (或黑字) 填写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账户名称与记账方向完全一致的凭证, 表示增加原有金额, 摘要栏注明“更正某月某日第某号记账凭证”字样, 并据以登记入账, 以补记少记金额。记账后, 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与记账方向都没有错误, 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的金额相吻合, 只是记账凭证所填金额大于应填的正确金额, 在这种情况下, 应采用红字补记法。具体做法是:将多记的金额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账户名称与记账方向完全一致的凭证, 表示减少原有金额, 在摘要栏注明“更正某月某日第某号记账凭证”字样, 并据以登记入账, 以冲减多记金额。将这两种情形归为增减补记法, 适用情形简单, 易于理解和掌握:原记账凭证金额少写, 蓝字 (或黑字) 补记;原记账凭证金额多写, 红字补记。

3.3.3 红字冲销法

记账后, 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上应借、应贷会计科目错误或记账方向错误, 或二者兼有, 或会计科目、记账方向与金额三者均错, 且记账凭证同账簿记录的金额相吻合, 这种情况下, 应采用红字冲销法更正错账。具体做法是:先用红字 (金额) 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内容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 在摘要栏注明“注销某月某日第某号记账凭证”字样, 并据以用红字 (金额) 登记入账, 即冲销原有错误的账簿记录, 再用蓝字 (或黑字) 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 在摘要栏注明“订正某月某日第某号记账凭证”字样, 并据以登记入账。

笔者认为, 以上两种错账更正方法的改进方案较现行分类方法更科学合理, 在实际教学中便于学生理解, 易于掌握;在会计实践操作中更方便可行。

摘要:在日常会计核算中, 由于各种原因会使记账凭证填制出现差错, 以至影响到账簿记录甚至使会计报表出现差错。《准则》中规定:账簿记录发生错误时, 会计人员一般要采用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进行更正。笔者认为, 现行有关错账更正方法的分类存在不足, 并就此提出两种修改方案。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错账更正法 篇7

一、红字冲销法和补充登记法

红字冲销法是用于冲销以前错误凭证的方法, 执行该操作后将产生一张红字冲销凭证来对冲原来的错误凭证, 具体操作方法为:在金蝶K/3主界面下, 选择“财务会计→总账→凭证处理→凭证查询”命令, 输入相应的过滤条件, 进入“会计分录序时簿”界面, 选中要冲销的凭证, 执行“编辑→冲销”命令 (见图1) , 系统将自动生成一张红字冲销凭证, 单击“保存”按钮保存该凭证。使用红字冲销法时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已过账的凭证才能采用此方法, 否则“冲销”命令为不可使用状态 (即灰色) 。

补充登记法是用于更正少计已发生经济业务金额的方法, 在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系统中只需要按相差金额补录记账凭证即可, 这里不再详述。

二、即时修订法和逆向操作法

即时修订法和逆向操作法又被称为后悔性操作。后悔性操作是指在财务软件的操作过程中, 由于出现了误操作, 以致会计信息不准确或不能进行正常的后续操作, 而在事后对以前错误进行更正的行为。

操作错误一般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事中错误, 是指尚未退出操作界面, 可以在当前界面立即进行修改的错误。例如, 尚未退出凭证录入界面时, 就发现了已录入凭证的错误, 更正方法是找到相应凭证的错误项, 直接进行修改。第二类是事后错误, 是指在后续操作中发现的前期错误操作。例如, 如果在总账系统中已经进行了结账, 那么结账前的所有错误操作都称为事后错误, 如系统参数设置错误、基础资料设置错误、初始金额录入错误及凭证填制错误等。根据错误发生的时间, 应使用即时修订法和逆向操作法进行更正。

1. 即时修订法。

即时修订法是指在财务软件的操作过程中就发现了错误而采用的一种现时更正的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对事中错误的更正。下面以“凭证处理”为例进行说明。

对于在凭证 (未保存) 录入过程中发生的错误, 把光标移到该错误项处直接进行修改即可, 一般包括对制单日期、凭证附件张数、摘要、会计科目、科目金额、核算项目等凭证要素的重新录入及对会计分录的删除等。

对于已保存但未审核 (包括出纳复核或核准) 、未过账的会计凭证, 在系统主界面下, 选择“财务会计→总账→凭证处理→凭证查询”命令, 进入“会计分录序时簿”界面, 选中错误凭证, 执行“编辑→修改凭证”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上的“修改”按钮 (见图2) , 系统显示需要修改的凭证, 再把光标移到某错误项处进行修改和保存。

对于错误较多的凭证, 可以执行删除命令, 操作方法是:在“会计分录序时簿”界面, 执行“编辑→删除凭证”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上的“删除”按钮, 系统提示“是否删除凭证”, 单击“是”按钮即可, 该操作界面与凭证修改界面相似, 这里省略。

对于已审核 (包括出纳复核或核准) 、已过账的凭证, 应先使用逆向操作法, 即先取消过账和审核, 再使用即时修订法进行修改。

采用即时修订法修改凭证时应注意两点:第一, 只有未审核、未过账 (包括出纳签字或主管签字) 的凭证才能采用即时修订法, 对于已审核、已过账的凭证, 应先采用逆向操作法逆向操作到可以直接进行修改的状态, 再采用即时修订法进行更正;第二, 对于从其他子系统传递到总账系统的错误凭证, 应由相关操作员进入到相应的子系统中进行修改。

2. 逆向操作法。

逆向操作法是指从发现事后错误开始, 逆向操作到能对该错误进行即时修改状态的方法。由于各种财务软件的设计不同, 逆向操作法中的取消结账、取消过账、取消审核及取消初始化的操作也有所不同, 具体可参照本单位所使用的财务软件的说明和操作手册。金蝶K/3中各种逆向操作方法具体如下:

(1) 取消结账。由具有“结账”权限的操作员注册进入系统主界面, 选择“财务会计→总账→结账→期末结账”命令, 系统弹出“期末结账”对话框, 单击“反结账”选项, 单击“开始”按钮, 系统提示“确定要开始本期反结账吗?”, 单击“确定”按钮 (见图3) , 系统自动进行反结账, 恢复到结账前状态。

(2) 取消过账。由具有“过账”权限的操作员注册进入系统主界面, 选择“财务会计→总账→凭证处理→凭证查询”命令, 进入“会计分录序时簿”界面, 执行“编辑→全部反过账”命令 (见图4) , 系统提示“确定要将当前显示的所有本期已过账的凭证进行反过账吗?”对话框, 单击“是”按钮, 系统自动执行反过账操作。如果“会计分录序时簿”界面下仍是已过账状态, 单击工具栏上的“刷新”按钮即可恢复到过账前状态。

(3) 取消凭证审核。取消凭证审核包括取消出纳复核、取消审核和取消核准三种情况, 取消凭证审核必须由原来执行凭证审核的操作员进行取消。三者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 这里仅以取消出纳复核为例进行说明。

以出纳员的身份注册进入系统主界面, 选择相应命令进入“会计分录序时簿”界面, 执行“编辑→出纳复核”命令, 进入“记账凭证”界面 (见图5) , 再执行“编辑→出纳复核”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上的“复核”按钮, 取消第一张凭证的出纳签字, 单击工具栏上的“下一张”按钮, 进入第二张凭证, 再单击“复核”按钮, 取消第二张凭证的出纳签字。依此类推, 直至最终完成取消凭证审核操作。

(4) 取消初始化。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注册进入系统主界面, 选择“财务会计→总账→系统设置→反初始化”命令, 系统弹出“初始化”对话框, 单击“反初始化”选项, 单击“开始”按钮, 系统提示“成功取消初始数据初始化!” (见图6) , 单击“确定”按钮, 回到初始化前的状态。这里需注意的是, 只有系统管理员才有“取消初始化”的权限。

逆向操作法实际上是通过逆向操作来达到更改错账的目的, 此种修改方法除在“操作日志”上留下操作记录外, 在数据库或账簿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这样就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弄虚作假的机会。因此, 应对逆向操作法的操作权限予以严格限制, 同时, 每天都应做好账套的备份工作。

三、手工账务处理方式与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方式下错账更正法的比较

1. 更正方法不同。

手工记账方式下, 结账前发现的错误可以采用红字冲销法、补充登记法、画线更正法三种方法进行更正;以后月份发现的前期错误, 只能采用红字冲销法和补充登记法更正。会计电算化方式下, 当月报表报出之前发现的错误可采用红字冲销法、补充登记法、即时修订法、逆向操作法四种方法进行更正。由于会计电算化方式下是以磁性介质存储文件的, 所以客观上不允许使用画线更正法;以后月份发现的前期错误, 也只能采用红字冲销法和补充登记法进行更正。

2. 更正的侧重点不同。

错账更正 篇8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微课”“翻转课堂”已成为教学领域的高频词汇。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在2008年秋季首创了“微课”的概念,并成功地将它利用到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与此同时,在我国国内,胡铁生于2010年首先提出的微课概念,在佛山市教育局信息网络中心首创的微课学习平台,也引起巨大反响。于是,“微课”和“翻转课堂”等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冲击我们的视野,为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一、微课与翻转课堂

(一)微课。 对于微课的解释,不同专家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总结下来,“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它的主要特征是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精、传播形式多,因此学生可以根据其需要选择性地观看或反复观看。 这种自主学习为主的形式有利于解决学生差异化、个性化的问题。

(二)翻转课堂。 它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及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即将传统课堂的先教后学的学习模式转变为先学后教的学习模式。 课堂外学生可以预先通过微课等学习资源包先行学习新知识,课堂上的时间则用于进行师生互动交流、答疑探讨。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促进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角色的良性转变,强化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教学课堂上的互动。

(三)“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了解到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而微课实质上是一种教学资源。微课可以为翻转课堂提供资源上的支持,翻转课堂也可以为微课走向应用提供市场和平台。 从一定角度上来看,微课的开发使用质量越高,翻转课堂的实现就越有成效;课堂的成功翻转,学生的有效学习,也会促进微课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二、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 也是一门结合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训性的课程。目前,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理论性强,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基础会计课程具有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等特点,这是由该课程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针对这些特点,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或“满堂灌”等方法进行讲解,则对于初学会计的学生来讲,被动地学习虽然也可以掌握相关知识, 但是学习的效果不会太好,而且还往往会造成学习兴趣的丧失。

(二)教学材料关联性差,教学资源库利用率低。 近年来,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少高职院校都积极开展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这些教学资源库看似资源丰富, 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资源库实则只是一些课程标准、教案、习题、讲义、课件等内容的简单拼凑。 一方面这些资源信息比较杂乱、 对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实际帮助不大。另一方面,教学资源库的使用也没有充分考虑到互动和评估环节,让学生觉得学习没有成就感,出现了对学生吸引率低、无法促进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况。

(三)教学过程统一,无法兼顾学生的不同需求。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 统一授课形式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虽然基础会计课程的授课对象均为大一的新生,但是由于生源不同等因素,不同的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理解能力、专业兴趣、学习能力等。 因此,在同一个课堂下对不同学生的区别对待是很难做到的,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实施流程

(一)重构知识体系。 教师可针对每个项目的知识点进行碎化处理及重新整合,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视频、课件、练习、测验等学习资源。 这些学习资源要有“微”这个共同特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负荷,应将视频时长控制在15分钟以内。新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资源,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课间随时随地展开自主学习。

(二)实现知识(技能)的传递。 学生在课前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观看微课,完成在线答疑、讨论、练习、小测验等环节,完成教师所设置的学习任务,实现知识(技能)的传递。教师通过批改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分析在线答疑和讨论情况,获取微课的教学效果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三)内化知识点。 课堂内的内化阶段是决定翻转课堂教学质量非常关键的一步,它主要是用来处理课前传递阶段教师搜集到的问题,达到学生内化知识的目的。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不同类型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集中分析,在完成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后,可设置相应的任务或项目,根据任务或项目的难易程度学生可以选择自主探究或小组协作完成学习项目,教师或在旁边观察学生操作情况或与学生交流讨论,教师进行适宜的个别辅导或集体讲解;最后完成任务形成学习作品,实现知识(技能)的建构和内化。

(四)课后延伸巩固。 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微课、课中师生交流操练等环节,学生对任务(项目)中教师设计的要求已基本做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已基本达成。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布置拓展性作业,学生可独立完成或分组完成。完成之后,由学生个人或小组上传平台,进行小组互评。 课后的延伸巩固过程,可以实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巩固和拓展,同时,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挑战拓展任务也可以达到进一步提升的目的。

四、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笔者所授的基础会计课程,授课对象为大一新生,较多学生反映理论知识很难理解, 实践操作技能不能较好地把握。 为此,笔者尝试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构建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让学生可以在课前借助教师提供的视频、网络资源、在线辅导等平台,完成部分知识的复习与学习,能达到提高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的目的。下面以某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教材为例,选取该教材的“模块六登记会计账簿”中的“任务四错账更正”内容,介绍该教学模块的教学实施过程。

(一)借助网络平台,创建教学资源环境。 课前建立以班级为单位、学习小组为次级单位的QQ群或微信群。 教师可在班级群上发布共享资源包, 学生则通过平台下载学习资源,以组群开展学习讨论,实现生生互动,教师则可以提供远程协助获得反馈信息。

(二)根据学习任务,制作微课。 该项目模块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复习会计账簿的填制方法, 让学生掌握不同的记账错误类型下所采用的错账更正方法,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这些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的填写、 记账凭证和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 具有一定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的意识,但整体专业水平不高。根据上述内容的分析,笔者将本教学模块制作三个微视频,每个视频3—5 分钟。 视频一:划线更正法的适用情形及具体应用。 视频二:红字更正法的适用情形及具体应用。 视频三:补充登记法的适用情形及具体应用。

制作微课时要注意精心设计微课的形式,包括声音、画面设计、人物的选择等,微课的录制要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只有具备吸引力,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微课录制完毕后通过网络上传教学平台供学生下载观看,同时需要布置相关任务,如分别就不同的错误类型进行错账更正,学生可在课前通过教学平台自行完成学习任务,也可借助各种社交工具进行协助学习, 完成任务后教师也可以在线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答疑。

(三)依托课堂,实现师生互动。 课前教师根据学生在线学习情况, 基本对不同学生对微课内容的掌握情况了然于胸。 课堂上学生可以小组为代表给出教师视频中所提问题的答案,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适当的补充或修改。学生也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参与思考讨论,或者由教师使用具体的案例检测课前学习效果。

就该教学模块来讲,会计凭证及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学生们都已经掌握,所以课堂上可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进行该部分知识的“温故”;对于错账引起的账簿登记错误,学生提出不少问题,需要课堂实践;知识拓展部分学生有更多的建议,课堂上可以进行整合。 教师在本节课重点设计了三个环节:应知:集体回答(会计凭证及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理论巩固;应会:代表操作,评委评价(各类错账的更正方法);应拓展:头脑风暴,知识拓展(混合型错账的更正方法)。

(四)知识深度拓展,提升综合能力。 在课程任务完成过程中,对表现积极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对于学习效果不太理想的学生,也要及时给予引导。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在交流平台中的学习情况,为学生设计一项课后任务:结合教师制作的微课内容、课堂讨论内容、知识拓展情况,每个小组学生互相布置错账类型进行更正, 要求在混合型错账的更正完成之后,上传平台,进行小组互评。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知识的深度拓展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五、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成效及思考

(一)实践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及对课程作业的数据搜集,分析了翻转课堂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方面的效果。调查发现,表1 中问题1“是否能完成课前微课中所安排的学习任务?”的数据显示,通过微课的学习,100%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过关任务,只是完成的程度和时间不同。这些数据说明了有部分学生在课前学习阶段有暂停或者重复观看微课资源的现象, 印证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分层教学上的积极作用。从表2 教学效果分析情况来看,相比较同一教师任教的平行班级(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实施翻转课堂降低了学生的错误率,尤其是对操作性的错误,教学效果的提升较为明显。

(二)反思。 笔者利用微课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基础会计”课程实训教学中,实践证明,在实践性、操作性强的高校课程中实施翻转课堂是可行的, 并且通过应用效果调查印证了翻转课堂的优势,初步验证了该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毕竟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地有问题出现,比如学生没有按照要求下载微课进行学习,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设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因此,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加以完善,才能成为适合高校课堂教学的全新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06).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麦海娟,麦海燕.“翻转课堂”在会计仿真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商业会计,2014,(23).

上一篇:环境科学技术下一篇:科学调配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