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调配(通用7篇)
科学调配 篇1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奶牛。选择奶牛养殖小区6个养殖户,每户要求有6头以上处于泌乳稳定期(第三至第四泌乳月),并且奶牛体质健康、食欲正常、膘情一致的荷斯坦奶牛作为实验牛。
1.1.2 玉米秸、玉米秸青贮、青刈苜蓿干草。
1.2 方法
1.2.1 分组。
在预试期内分别统计了6户共51头符合条件奶牛的产奶量, 并测出各个奶牛的乳脂率, 在每户选择4头奶牛分成四个处理组, 仍然在原来的养殖户饲养;随机分组, 使每个处理组有6头奶牛, 各处理组如下:玉米秸组为A组;玉米秸+青贮组为B组;玉米秸+苜蓿干草组为C组;玉米秸+青贮+苜蓿干草组为D组。
1.2.2 实验设计
精料按以下配比生产:配方一:玉米54%、麸皮10%、棉仁饼17%、菜籽饼15%、食盐1%、磷酸氢钙1%、石粉1%、小苏打1%、氧化镁0.5%、维生素A5000IU/kg、微量元素适量。配方二:玉米14%、麸皮10%、棉仁饼45%、菜籽饼21%、豆粕6%、食盐1%、磷酸氢钙1%、石粉1%、小苏打1%、氧化镁0.5%、维生素A5000IU/Kg、微量元素适量。
1.2.3 饲养管理
(1)精料饲喂量
基础料3kg/头日。日产奶20kg以内按配方一,每产1kg奶喂0.38kg料(添加苜蓿组按0.3kg);日产奶超过20kg部分按配方二,每超1kg奶饲喂0.42kg料(添加苜蓿组按0.35kg);
(2)饲喂挤奶时间
早晨5﹕00-6﹕00,中午12﹕30-1﹕30,晚上9﹕00-10﹕00。
(3)饲喂顺序:干玉米秸→玉米青贮→苜蓿干草→湿拌精料。
(4)每户的4头奶牛分别处在四个不同处理组,由同一个饲养员饲喂;挤奶在量筒式机械化挤奶厅挤奶。
1.3 观察项目
自试验开始每天记录各组奶牛食欲、健康状况,称量每头奶牛每天三次的产奶量,在开始第1、15、30日测量鲜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质,在试验开始和结束的前一天早晨空腹称量奶牛的体重。
2 试验结果(见表2、表3),效益分析(见表4)
注:产奶量为每组实际产奶重量;乳脂肪、乳蛋白质为加权平均数;
(单位:元)
粗饲料:干玉米秸0.2元/kg,玉米青贮0.13元/kg,苜蓿干草1.8元/kg;精料:配方一1.5元/kg,配方二1.6元/kg;鲜奶价格:一级奶主要指标:干物质11.5%、脂肪3.3%、蛋白质2.9%,价格1.72元/kg;二级奶主要指标:干物质11.3%、脂肪3.2%、蛋白质2.85%、价格1.6元/kg;三级奶主要指标:干物质11.2%、脂肪3.1%、蛋白质2.8%、价格1.5元/kg。
3 分析与讨论
(1)产奶量:从试验中看出,试验组B、C、D比对照组A的产奶量分别提高了4.83%、9.00%、13.00%,干玉米秸在长期露天存放中损失了大量营养物质,适口性很差;而玉米青贮保持了青绿多汁的特性;苜蓿干草的粗蛋白质含量几乎与精饲料的蛋白质含量相当,玉米+苜蓿干草既保持青贮的多汁性,又有苜蓿增加粗蛋白的优点,蛋白质增加能促进泌乳,从而产奶量得以提高。
(2)乳质量:精粗饲料比例不同影响鲜奶的乳脂率,试验中用苜蓿替代了部分精料,相对增加了粗饲料的比例,使瘤胃产生乙酸的比例增加,乙酸的增加提高了乳脂率,试验组C、D比对照组A的乳脂率分别提高了4.04%、5.59%;另一方面,乳蛋白质也有所增加,分别提高了3.18%、4.24%;饲喂苜蓿能提高鲜奶的质量。
(3)增重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试验组B组、C组、D组比对照组A组奶牛体重增加幅度要大,说明苜蓿和青贮的适口性好、消化吸收率高。
(4)经济效益:从表4看出添加苜蓿C组、D组的产奶量有较大提高,尤其是乳脂率和乳蛋白质的提高,使鲜奶达到了一级,A组、B组为二级奶。虽然C组、D组在粗饲料上投入增加了,但总的经济效益还是得到了高回报,分别提高了7.18%和8.98%,同时也表现在奶牛的体质得到了改善。
(5)结论:奶牛的反刍特性决定了奶牛应当以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在北方传统的奶牛养殖粗饲料来源是干玉米秸,目前奶农虽然对玉米青贮有了较高的认识并逐步应用,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奶牛粗饲料单一、奶牛单产低的问题。粗饲料质量问题不解决,又要提高奶牛产奶量,只能增加精饲料的饲喂量,这样既增加饲养成本,又严重影响奶牛身体健康。优质粗饲料的短缺,严重制约着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当前苜蓿干草的日粮配合技术已基本成熟,这项技术的应用将会促进奶牛饲养由“秸秆+精料”向“干草+青贮+苜蓿+精料”模式的转变,从而改变以前奶牛产奶量低、奶质差、代谢病多的状况,最终达到提高奶牛生产性能、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科学调配 篇2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CPPE)总部位于河北省廊坊市,1970年伴随着中国第一条长输管道的建设而诞生,是以长输管道工程、油气田地面工程、大型油(气)储库工程、滩海油气开发陆上终端工程、公用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的咨询、勘察、设计、储运技术研究、项目管理、监理等为主营业务的大型跨国工程勘察咨询设计企业,现有员工总数1530人,其中设计人员1300多人,占总员工的85%。公司拥有国家最高等级的勘察设计资质———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和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甲级。作为国家油气储运行业指导设计企业,始终为中国管道勘察设计提供最前沿的技术支持,承担了国内长输管道70%以上的勘察设计任务。
近十年以来,伴随着国家油气管道战略通道的建设,国内同行业工程设计企业的异军突起,竞争越来越激烈。2014年以来,伴随着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国内油气行业的投资逐渐减少和放缓,国家战略通道基本建成,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的行业领先的长输管道技术优势无法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国内大型设计公司的生产部门共同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小项目多,出力不出活”。在新形势下,如何合理地调配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对员工个人和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工程设计企业生产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随着输油气管道建设进入波谷期,以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大型设计企业,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核心竞争优势,不得不调整发展思路,开拓多元化市场。在这种市场环境下,生产部门承担越来越多的设计任务,并且任务也呈现多样化。但生产部门在应对市场变化、调整人力资源调配方面未能及时做出调整,人力资源调配平衡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难以达到动态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工时定额不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人力资源调配不科学,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
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根据多年的工程项目设计和管理经验编制了《工时定额手册》,各项目的工时量化主要依据WBS分解内容和各项目工时定额进行分配,做到了各项目的工时分配有理有据,内容清晰明了。但实际情况是项目越来越多元化,各项目在设计难度、基础资料的收集难度、文件审查(修改)次数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于是在相同阶段、设计文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所需要付出的工作时间(人工时)差异较大,造成了设计人员更愿意承担设计难度低的项目,确保在相同的工作付出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多的工时。例如,在不考虑个人工作效率高低的情况下,设计人员A在项目1中获得工时500,设计人员B在项目2中获得工时500,但是由于项目1设计难度较低,使得在获取相同工时的情况下设计人员A工作状态比较轻松或者可以承担更多的项目以获取更多的工时,从而造成了工时分配的不平衡。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2 员工人均承担的生产项目数量骤增,人力资源调配难度增大,员工承担的工作压力增大
油气管道建设飞速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多元化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每年承担的各类型项目达到近千项,虽然项目的种类不同,技术难度各异,但每个项目在执行过程中都有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要求。一般情况下,每个设计人员在一年中承担的各型项目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同时项目节点会随着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果不能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动态平衡调节,会造成一些设计人员所承担的多个项目节点重合,某一时间段内节点的重合数量越多,则设计人员的任务负荷会越高,工作压力越大。
以下图为例,给出了人员工作负荷理想状态和不稳定状态的折线模型。理想状态下每个员工的工作负荷适度,员工除了完成规定工作外,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技术创新、参加党团活动、发展个人兴趣爱好,保持一种健康的工作心态,提高工作效率。当工作负荷处于不稳定状态下,负荷超过理想状态上限时,员工每天需要面对大量的设计任务和会议,始终处于高压状态,使得心态变得焦虑、躁动,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设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延长了这种高压状态的持续时间;负荷低于理想状态下限时,员工心态从高负荷转向低负荷,会出现慵懒、自我约束降低,当进入下一个高负荷周期时将无法适应。员工在这种不均衡的工作负荷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一些长期应该坚持的个人爱好无法坚持而消失、应该整理的技术总结没有及时整理而仓促应付、好的技术创新没有及时实施而放弃,长此以往则员工的身心健康将受到影响。
3 工程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科学调配模式
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承担的项目种类多样,项目难度节点不同,在不增加设计人员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员工的工作负荷,根据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生产部门人力资源调配的经验数据,总结出了工程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科学调配的模式,下面以该公司为例将此模式的执行方式介绍如下:
(1)建立一个简单的项目人力资源动态平衡矩阵,该矩阵主要由各项目节点人员需求动态平衡计划表(见表1)和员工工作负荷动态统计表(见表2)两部分组成,其中表2内容由表1所填内容自动生成。
(2)将公司本年度所有项目的执行周期(本文暂以周为单位)及节点计划填入表1,并在每个项目后面填入本科室参与人员及职责。表1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项目添加、删除及节点计划动态修改。
(3)根据表1的输入情况将每名员工所承担的所有项目的动态节点计划自动生成表2,根据表2可以测算出每名员工在某一周或者某一段时间内承担的所有项目的关键节点数量总和(分为设计、校对、审核、审定)。科室领导依据表2的统计结果测算出每名员工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负荷情况,并依据员工的个人工作能力和近期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人员调整(增加人员或者给参与人员分配新的任务)。
(4)依据表2的测算结果,将需要调整的人员在表1中进行动态修改,然后重新生成表2并继续测算任务分配是否合理。确保每位员工的工作负荷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避免在同一时间段内部分员工负荷过低或部分员工负荷过高的情况发生。
(5)将软件的测算结果定期公布给各位员工,以透明的管理模式去激励员工根据个人能力主动承担设计任务的积极性。科室对于年平均负荷较高的员工,可以给予一定的倾斜和奖励。
上述的人力资源动态平衡管理矩阵,可以将每名员工的工作负荷实时测算出来并进行调整,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调节员工工作负荷,确保每位员工时刻保持着一种良好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软件的透明化管理模式,可以促使员工清晰地了解群体的工作状态,增强相互间的信任感和理解度。
4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动态平衡的标准难以准确界定。本管理模式是基于人力资源动态平衡的理想状态下设定的,但是并没有精确测定出人力资源动态平衡的准确值。在此方面应设定条件,进行深一步的研究。
(2)员工能力素质因素没有考虑。由于个体间是存在差异的,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差别比较大,能够承担并胜任的工作强度也是不同的。而本模式假设的是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理想状态下,所以此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改进。
(3)不同行业的通用性需要验证。此管理模式,基于油气管道行业设计的经验数据研究,对其他行业是否适用,也值得进一步验证。
5 结论
科学调配 篇3
1 饲料调配
1.1 确定饲养标准
围产后期营养需要量, 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维持量, 另一部分是产奶需要量。依据《奶牛饲养标准》, 550 kg成年奶牛维持营养需要量, 日粮干物质为7.04 kg, 奶牛能量单位 (NND) 12.88, 粗蛋白质524 g, 钙33 g, 磷25 g。产奶营养需要量则依据《奶牛饲养标准》每产1 kg奶营养需要量进行推算。围产后期产奶分为初乳期和常乳期。产后7 d内为初乳期, 产后8~15 d为常乳期。两期营养需要量见表1。
注:初乳产奶按日7~9 kg, 常乳按日13~17 kg, 此期产乳量165 kg。
1.2 选择粗精饲料
围产后期各类粗精饲料应选择优质新鲜、无霉变, 冬天无冰冻易消化的饲料, 这里粗饲料选定羊草、苜蓿干草和青贮玉米;精饲料选用玉米、小麦麸和大豆粕。各类粗精饲料千克营养含量见表2。
为便于核算调配比例, 拟将各类粗精按比例预混合, 粗饲料按羊草∶苜蓿干草∶青贮玉米4∶2∶4的比例预混合。精饲料按玉米∶小麦麸∶大豆粕6∶3∶1的比例预混合。千克粗、精预混合饲料营养含量见表3、4。
1.3 预设粗精混合饲料日投喂量
以日粮干物质中粗纤维需要量为依据, 先核定混合粗饲料日需要量, 再根据日营养需补充量核定混合精饲料添加量。依据农业部发布的《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奶牛围产后期精粗料比为40∶60, 粗纤维含量不少于20%的要求, 在不计精饲料粗纤维含量的前题下, 初乳期粗精混合饲料日投量可按下列各式进行。
混合粗饲料日投量=日粮干物质需要量×60%/千克预混合粗饲料干物质量
=11.09×60%/0.65=10.5 (kg)
粗饲料粗纤维量=混合粗饲料日投量×千克预混合粗饲料粗纤维含量
=10.5×0.21=2.21 (kg) 占日粮干物质20%.
混合精饲料日投量=日粮干物质需要量×40%
=11.09×40%=4.44 (kg)
各类粗精饲料日投放量分别为:羊草4.2 kg, 苜蓿干草2.1 kg, 青贮玉米4.2 kg;玉米2.67 kg, 小麦麸1.4 kg, 大豆粕0.45kg。初定日粮营养含量见表5。初定日粮营养含量与饲养标准比较, 奶牛能量单位 (NND) 少1.15, 粗蛋白质多95 g, 钙少18.5 g, 磷少45.5 g。可先增加玉米和减少大豆粕调整能量和粗蛋白质。
kg、NND、g
kg、NND、g
kg、NND、g
玉米增加量=奶牛能量单位 (NND) 缺少量/千克玉米奶牛能量单位 (NND)
=1.15/2.45=0.47 (kg)
调整后玉米添加量为3.14 kg。
kg、NND、g
注:19.6 g磷按1/3有效磷计约为6.5 g
kg、g、%、g
大豆粕减少量=粗蛋白质多出量-添加玉米粗蛋白质量/千克大豆粕粗蛋白质含量
=95-39/430=0.13 (kg)
调整后大豆粕添加量为0.32 kg
1.4 检测初定日粮能氮平衡值
饲料中的蛋白质在瘤胃内约有50%~70%被瘤胃微生物降解, 并合成微生物蛋白质 (MCP) 。日粮中能量或降解蛋白质的量过高, 均可导致能氮不平衡。造成瘤胃消化机能紊乱, 降低饲料利用率。通过瘤胃饲料可发酵有机物 (FOM) 和瘤胃降解蛋白质 (RDP) 测定的瘤胃微生物蛋白质 (MCP) 量, 可检测初定日粮能氮平衡值。千克可发酵有机物 (FOM) 可满足瘤胃微生物合成157 g微生物蛋白质 (MCP) 所需能量。可发酵有机物 (FOM) 估恻微生物蛋白质 (MCP) 公式为MCPf=FOM×157;瘤胃降解蛋白质 (RDP) 约90%可合成瘤胃微生物蛋白质 (MCP) , 瘤胃降解蛋白质 (RDP) 评定公式为MCPr=RDP×0.9。初定日粮能氮平衡值见表6。
经表6比对, 初定日粮能氮平衡值为-185.6 g。说明初定日粮瘤胃微生物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质 (MCP) 所需要的能量有余, 或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质 (MCP) 的瘤胃降解蛋白质 (RDP) 不足。为达到日粮能氮平衡须减少能量饲料或添加蛋白质饲料。这里采用添加蛋白质饲料大豆粕解决, 大豆粕添加量按下式进行, 式中20%是为确保瘤胃微生物能量供给所设定的余量。
调补后大豆粕最终投放量为1.0 kg
1.5 调补矿物质
由于需补充钙少于磷, 因此钙磷制剂选过磷酸钙 (Ca=15.9%p=24.6%) , 玉米和大豆粕调补后钙磷补充量分别为15.5 g和45.5 g, 以磷补充量为基数核算过磷酸钙添加量, 食盐按精料0.8%添加。
过磷酸酸钙添加量=需要补充磷量/过磷酸酸钙磷百分比含量
=45.5/24.6%=0.185 (kg)
食盐添加量=5.54×0.8%=0.045 (kg)
1.6 核算百分比配方比例
粗精饲料百分比配方比例以各单项饲料除以配合总量, 核算单项饲料日投放百分比。
粗饲料百分比配方:
羊草4.2/10.5×100%=40%,
苜蓿干草2.1/10.5×100%=20%,
青贮玉米4.2/10.5×100%=40%
配合前各粗饲料均应揉切成2~3 cm, 再按比例配合, 一次配合量以10 d量为宜, 青贮玉米应在饲喂前掺入.饲喂前应喷温水润湿堆闷半小时, 产后第一天应限量投喂, 日饲喂量控制在4.5kg, 以后每日增加1.0 kg。到产后第七天日饲量10.5 kg。
精饲料百分比配方:
玉米3.14/5.78×100%=54.33%,
小麦麸1.4/5.78×100%=24.22%,
大豆粕1.01/5.78×100%=17.47%,
磷酸氢钙0.185/5.78×100%=3.2%,
食盐0.045/5.78×100%=0.78%。
配合前各类精饲料均应粉碎成1~
2 mm的粗粒, 含水应在14%以下, 一次
配合量以10日量为宜, 产后第一天应限量投喂, 日饲喂量控制在2.8 kg, 以后每日增0.5 kg, 到产后第七天日饲量5.8 kg。
常乳期粗精饲料百分比配方详见表7, 开始粗饲料日饲量10 kg, 以后每日增0.5 kg, 到产后第十五天日饲量13.6 kg。精饲料开始日饲量4.6 kg, 每日增加0.5 kg, 到产后第十五天日饲量8.123 g。
2 母牛围产后期管理
供电企业物资调配绩效管理 篇4
供电企业物资管理现状
1.对物资管理变革的需求
(1) 近年来, 我国供电企业在改革与发展方面取得了卓著的成效, 这给物资管理带来了机遇, 也带来了挑战, 物资管理必须创新管理手段与机制, 才能确保企业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
(2) 就供电行业而言, 钢材、电缆、项目设备等供电材料在成本中占的比重相对较大, 这就决定了物资费用下降对降低成本的重要性。因此, 如何通过现代管理的技术和手段, 提高行业整体效益, 努力降低资源耗费, 释放行业成本压力, 是物资管理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
(3) 对物资管理而言, 一方面, 管理地域加大, 给日常管理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 从管理学来说, 在管理人员一定的前提下, 管理层次的减少, 必然导致管理跨度的加大。
2.现代管理技术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1) 供应链管理与价值链管理的结合, 实现行业低成本战略。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的有效性管理, 表现了企业在战略和战术上对企业整个作业流程的优化。
(2) 信息化建设与流程再造、模块化管理相结合, 提升物资管理系统的效率与应急能力。对于供电企业物资管理来说, 网络技术与远程控制不仅能够很好地解决管理地域扩大的问题, 而且对压缩库存, 提高存货周转率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 对供电企业来说, 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是保证企业高效快捷运转的重要手段, 而各种绩效管理办法, 如KPI、BSC、CSF等都被应用于供电企业, 为供电企业的物资管理做出贡献。
3.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对物资管理提出的要求
为促进供电企业发展方式转变, 提高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 构建和优化与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 对供电企业物资管理提出了以下要求:
(1) 构建集中统一、精益高效的集团采购平台, 建立物资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机制, 巩固“两级物资管理部门, 三级物资供应公司”组织架构, 全国电网公司物资一级集中采购率达95%以上。
(2) 加快构建科学的配送体系和仓储体系, 保障电网发展的物资供应, 立足于为生产经营全过程服务, 提高物资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 进一步深化物资供应体系建设, 加强物资资源统筹协调能力、提高物资供应保障水平。
某电力公司物资调配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设计
本文以某电力公司的物资调配指标体系为例, 对其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研究 (该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依托国家电网总部调度框架和该电力公司现有的指标设计) 。
某电力公司的指标体系建设起步较早, 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 公司物资调配绩效考核工作开展较为零散, 尚未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指标体系, 对供应商、代理机构等外部主体的考核缺失, 降低了公司物资调配效率及全程监控管理能力。因此,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深化物资集约化及该公司内部管理的要求, 完善公司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建设的工作迫在眉睫。其具体做法如下:
1.确定目标
针对该电力公司物资调配中存在的问题, 明确了建设目标, 即响应国家电网公司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的号召, 加强企业物资部信息系统应用, 优化管理方式与业务流程, 突出物资管理的服务性职能, 提高业务执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完善物资调配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全面提升物资集约化、专业化、精益化管理能力。
2.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与思路
(1) 设计原则:一致性, 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与公司现有的指标体系应保持一致;导向性, 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应做到导向明确;实效性, 指标设置应客观地反映各单位物资管理工作成效;可操作性, 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应做到操作性强, 以客观量化指标进行评价。
(2) 设计思路:绩效指标在管理层和执行层均有体现, 涵盖物资调度全流程, 实现对业务的完整考核及评价;设计绩效指标时参照BO指标设计, 主要取数以既定时间段内日常业务产生的数据为主;详细设定各绩效指标的计算公式和评价方法, 保证绩效指标的全面覆盖和实施;根据业务不同, 区分绩效指标的优先级和重要性。
3.指标体系设计方法
绩效管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关键业绩指标法 (简称KPI) ;平衡计分卡法 (简称BSC) 和关键成功因素法 (简称CSF) 。绩效管理方法的选择, 不但要考虑绩效管理体系本身的特点和绩效考核方法的适用性, 还要考虑各企业自身管理的特点、企业文化和领导管理风格等因素。根据上面列举的绩效管理办法, 此次指标体系设计需用数据展示, 故采用KPI方式来进行物资调配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设计。
物资调配模块从“需求提报”到“废旧物资管理”共涉及十二个阶段的流程。现以“需求提报”为例, 展示该阶段的绩效管理指标设计步骤:
(1) 确定指标覆盖范围。确定某电力公司的物资调配“需求提报”阶段, 覆盖计划管理、仓储管理等业务范围, 涉及项目单位、供应公司、外部对象共十二个责任主体, 以及ERP系统平台。
(2) 工作分析及岗位说明书编写。通过对“需求提报”阶段工作的分析与研究, 规定各职位所承担的各项职责与所需完成的各项任务, 确定岗位工作规范, 并针对其职责和任务规定相应的绩效标准, 并明确上岗人员履行职务应具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在此基础上抓好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工作, 形成完整的岗位说明书。
(3) 指标确定方法。一是客户访谈:与相关领导、各部门关键用户及相互配合协作的部门进行访谈沟通, 了解企业当前信息系统及指标体系概况;二是报表分析:分析报表的来源为ERP物资采购各模块报表、移动作业平台, 明确了各业务线和各报表字段覆盖的信息范围;三是同业对照:参考协作方研究行业绩效库、其他相关指标资源, 对“需求提报”阶段指标进行分析、修正、补充、整理;四是流程梳理: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 结合物资调配实际业务流, 完成“需求提报”阶段的流程梳理, 明确该阶段业务关键节点。
按照以上步骤, 设计“需求提报”阶段一级指标为需求计划管理, 二级指标为需求提报管理, 三级指标为物资需求提报及时率, 考核对象是项目单位, 支持系统为ERP。
4.成果展示及结果说明
上例中, 以完善某电力公司物资调配绩效指标体系为目标, 遵循相关设计原则, 设计出物资调配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下表展示的为指标体系中的部分指标:
如上表所示, 某电力公司物资调配绩效指标在管理层和执行层均有体现, 涵盖物资采购全流程, 实现了对业务流程的完整考核评价。同时, 根据实际情况详细设定各指标的计算公式和评价方法, 实现指标的可执行性, 根据各类业务的不同, 区分了指标的优先级和重要性, 结合短中长期建设目标, 优先制定对业务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指标。
结论
通过对某电力公司物资调配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设计的研究可以看出, 绩效管理是个分步实施, 逐渐完善的过程。物资调配指标体系的设计人员, 要求勤于思考、善于创新、思路清晰, 特别是对绩效管理及物资调配要有较深的研究。供电企业的物资调配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要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 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并对绩效管理的实践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 使绩效管理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一致, 实现企业绩效管理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张保国.浅析绩效管理在基层供电企业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20) .
[2]郑敏芝, 宋延军.战略性绩效管理:组织发展的推进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3) .
[3]许仁妹.创新企业战略性绩效管理[J].上海企业, 2009 (8) .
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研究 篇5
1 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
装备调配保障能力, 是指通过计划、筹措、储存、供应、运输和管理等工作环节, 装备调配满足部队训练和作战需求的有效程度。 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装备筹措、储备、补充、换装、调整及退役与报废等。
建立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通常在遵循科学性、 完备性、独立性、客观性、可比性、可测性、简明性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装备调配保障能力的影响因素, 通过专家咨询法, 构建装备调配保障能力的多目标型评估指标体系, 即总目标层为装备调配保障能力C, 单目标层分别为装备筹措能力C1、装备储备能力C2、装备补充能力C3、 装备换装能力C4、 装备调整能力C5以及装备退役与报废能力C6, 具体如图1 所示。
2 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的模型
从前面的指标体系可以看出, 装备调配保障能力涉及众多定性与定量的因素, 有些因素易于量化, 而有些因素难以量化。 对此, 本文采用客观赋权的熵权法和理想点法相结合的思路构建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模型, 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评估人员的主观随意性, 促使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2.1 基于熵权法与理想点法建立评估模型
(1) 基于熵权理论的权重确定。 设有n个待选装备保障分队, 每个分队涉及到装备调配保障能力有m个评价因素, 建立原始数据矩阵:
式中, bij表示第i个分队、第j项评价因素值, i=1, 2, …, n, j=1, 2, …, m, 以下各式i, j取值与此相同。
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 形成归一化的评价指标矩阵。规范化决策矩阵:。将规范化的决策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有:。
对装备保障分队中的某个指标, 其信息熵为:
则, 可定义第j个指标的熵权为:
由式 (3) 可以看出, 决策指标信息熵的大小决定了该指标的重要程度。 如果某个指标的信息熵越小, 就表明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大, 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大, 则其权重就越大;反之, 某指标信息熵越大, 就表明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小, 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小, 则其权重就越小。
(2) 确定理想装备保障分队。 理想点法就是要在众多待选装备保障分队中优选出一个最佳的保障分队, 使其与理想保障分队的距离最小。 首先, 根据规范化矩阵和式 (3) 计算得到的权重值, 计算得到加权规范矩阵:
则对于式 (1) , 设理想保障分队为B*0, 负理想保障分队为B-0, 则:
其中:
(3) 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的距离。 一般情况下, 一个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的距离最近, 应该与负理想保障分队的距离最远。 定义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的距离为b*, 与负理想保障分队的距离为b-[3]。 则:
用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的接近程度来评价各保障分队的优劣。 定义评价系数ci如下:
ci越大, 说明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的接近程度越大, 与负理想保障分队的接近程度越小, 当ci=1 时, 待选保障分队就是理想保障分队。
对各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和负理想保障分队的欧几里德距离计算后, 根据式 (6) 计算各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的接近程度, 确定最优保障分队。
2.2 算例分析
设有4 支装备保障分队 (即B1, B2, B3, B4) , 要求选择其装备调配保障能力最强的一支。 对此, 邀请相关领域部分专家给上述4 支待选保障分队基于上述16 项指标进行打分 (打分采用10 分制, 对效益型指标分值越大越好, 对成本型指标分值越小越好) , 其结果如表1所示。
将以上数据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和归一化处理后, 按照式 (2) ~ (5) 相应计算出4 支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和负理想保障分队相应距离, 如表2 所示。
根据表1 按照式 (6) 计算每支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的接近度:
c= (0.3780, 0.4783, 0.584, 0.5595) 。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4 支待选保障分队各有优势, 以保障分队B3与理想保障分队的接近度最大, 是4 支保障分队中装备调配保障能力最强的一支。
3 结束语
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 运用熵权法和理想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有利于装备机关综合考察各装备保障部队的调配保障能力状况, 对促进装备保障部队的装备调配保障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摘要:建立了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构建了基于熵权法与理想点法的评估模型, 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关键词: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
参考文献
[1]李智舜.军事装备保障学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12.
中波天线调配网络防雷改造 篇6
通常将雷击分为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直接雷击是指由于闪电直接击中目标;感应雷击是指在雷电放电过程中, 强磁场对目标物的感应。不管是直击雷还是感应雷, 其电压有极大的峰值和坡度, 在雷击的瞬间其电压非常高, 可达数十甚至百万伏, 持续时间很短, 只有几微秒到几十微秒。雷电引起的电压是一种脉冲电压, 其主要成分为直流+低频。由于雷电的这些特点, 必须将雷电导入大地, 否则一旦串入技术设备, 将对设备造成重大损坏。
我国有数百座中波发射台, 其发射天线的高度达数百米, 中波天线的防雷是首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为此, 要求天线调配网络具有良好的防雷效果。早期天线的调配网络采用的是电容接地, 其对雷电的防护作用较弱, 随着对雷电认识的不断提高, 很多发射台对调配网络进行了改造, 采用了电感接地的调配网络, 在保持原有电气指标的前提下, 防雷效果显著提高。下面针对某台天线调配网络改造进行分析。
2 改造前的调配网络
改造前, 该台中波天线的调配网络采用的是电容接地的方式, 其天线调配网络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2为天线调配网络的实物安装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 匹配网络采用了倒L网络, 在天线端采用了电容接地的方式, 而且电容使用的是现在已经很少使用的磁饼电容, 由于这种电容不是连续可调的, 因此需要使用若干个电容进行串并联组合, 这样做对网络匹配参数不能达到精确调整的目的。另外, 虽然铁塔底座安装有放电球, 调配网络中接有静电泄放线圈, 且发射机还有特别灵敏的天线驻波比保护电路, 但总的防雷效果仍然不是很好, 电容接地的方式对雷电的吸收效果较差, 以直流成分为主的雷电, 很容易从电感进入发射机, 引起发射机驻波比保护或损坏功率模块等, 造成停播。
3 改造方案设计与实施
通过对原有电容接地系统的分析, 为了达到阻抗匹配和有效降低雷电的影响, 我们对原有的天线调配网络进行了重新设计, 将电容接地改为电感接地。
3.1 网络设计
为保证信号或能量有效地从“信号源”传送到“负载”, 避免能量从负载反射到信号源, 使传输功率能量最大, 传输线路阻抗必须完全匹配。需要匹配的电路包括:发射机输出与馈线之间的匹配、馈线与天线网络输入端的匹配、调配网络输出端与天线之间的匹配等。由于发射机发射的频率属于高频, 对于高频来说, 馈线上的寄生电感、分布电容以及导线电阻, 均对匹配网络具有明显不可预知的影响。为了能够达到良好匹配, 网络都需要进行适当调谐。在设计调配网络时, 首先要确定调配网络的结构类型, 并计算出相应电容、电感的元件数值。调配网络的电路设计如图3所示。
在图3中, 馈线阻抗和天线阻抗, 可通过矢量阻抗电桥和网络分析仪实际测量得到。电感和电容的大小需要通过计算得到, 计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公式人工进行计算, 另一种是通过一些软件按照输入输出阻抗要求直接获得。这次我们采用了Smith V2.03软件, 对网络参数进行设计。史密斯圆图是一种计算阻抗、反射系数等参量的简便图解方法, 是最著名和最广泛的用于求解传输线问题的图解技术, 主要用于传输线的阻抗匹配。要设计一套匹配网络, 需要通过不少繁琐的计算程序, 史密斯圆图的特点是可以省去一些计算程序, 不仅能设计出最大功率传输的匹配网络, 还能帮助设计者确定品质因数的影响以及进行稳定性分析。
对于工作频率639k Hz, 经实际测量, 得到天线阻抗为ZL=100-j152Ω, 馈线阻抗为Z0=75Ω。在确定上述两个参数后, 可以通过Smith V2.03软件, 设计出防雷型主调配网络, 软件的计算界面如图4。
在图4中, 左上角为人工输入的网络图, Smith V2.03软件根据网络的输入、输出阻抗和网络的结构, 可自动将网络元件的数值显示在界面中, 我们可以看到, 电感L=24.5μH, 电容C=1.8n F。由此, 匹配网络中主要元器件的大小就确定了。
3.2 电气参数计算
通过测试, 获知发射天线输入阻抗为ZL=100-j152Ω。在载波状态下, 发射天线辐射功率为Pt=400k W。由此, 可以计算出各点的电压电流值。
(1) 发射天线输入端载波电流的有效值为:
加100%调幅后电流有效值为:
发射塔输入端载波电压的有效值为:
加100%调幅的电压最大值为:
(2) 电感L的电流
在载波状态下, 通过电感L=24.5μH的电流有效值为:
加100%调幅的有效值为:
(3) 电容C的电流与电压
在载波状态下, 通过电容C的电流的有效值为:
加100%调幅的有效值为:
设计的电容C=1800p F, 其阻抗XC为:
在载波状态下, 电容C两端电压降的有效值为:
加100%调幅的电压最大值为:
3.3 器件选取
通过软件模拟计算知道电容容量为1800p F, 通过电气计算可以得到电容上承受的电压是29281.4V, 同时要求电容应该能够进行微调, 按照上述要求选取电容。通过市场考察, 我们选取了一个1000p F的固定电容和一个1200p F的可调电容并联使用来满足要求, 两个电容的耐压值都为35k V。同时, 考虑到实际使用中更换电容时间较长, 为了缩短由此引起的停播时间, 采用了用一备一的方式, 安装了两组电容, 一旦其中一组电容发生问题, 立即倒换到另外一组。
对电感的设计较为复杂, 主要是要求电感线圈能够承受143.36A的电流, 市场上没有直接购买到的产品, 需要计算设计好线圈的尺寸, 并由专门的厂家加工。加工时, 对线圈的工艺要求比较高, 要求焊接点要接触良好、弧度均匀、各匝之间的距离要相等、固定架有很好的绝缘效果, 同时受热不能变形等。根据电感线圈的电气参数, 我们对线圈的大小和各项尺寸计算如下。空心线圈电感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 (1) 中:
L——电感量 (μH)
D——线圈直径 (cm)
N——匝数
dd——匝距
d——管径
我们已知电感量理论值是24.5μH, 留出调整量, 设计电感应不小于30μH。根据电感上通过的电流值, 可确定线圈使用铜管的直径, 结合其他单位实际使用的情况, 选取直径为50mm的紫铜管。对于线圈的直径, 根据制作的难度和施工现场的要求, 选取直径为50cm。线圈匝间距选取为3cm, 通过已经选择的几个参数, 按照公式 (1) 就可以计算出线圈匝数了。通过计算, 匝数N为11.8, 实际制作时按照12匝制作, 线圈的长度为0.96m。根据上述选取的元器件, 实际使用的调配网络如图5所示。
3.4 工程的实施
按照设计方案, 当选取的器件备齐后, 需要做如下几项工作。
(1) 要对1200p F真空电容进行打压试验, 而且交流、直流都要做。在做耐压试验时, 在35k V档至少保持30分钟以上, 一方面是检查电容的好坏, 另一方面将电容内部波纹管的一些毛刺打掉, 防止在实际播出中由于电容未老练有毛刺打火引起停播。
(2) 要对制作好的电感线圈进行仔细检查:匝距是否均匀、焊接口是否平整、是否有缝隙、线圈弧度是否均匀等。
如果电容、电感没有问题, 就可以进行安装了。安装时, 要求一定要设计好各器件的安装位置, 包括器件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器件之间的距离, 如果设计不好, 很有可能引起对调配室内的屏蔽层打火。各器件之间的连接使用直径为40mm的铜管, 电感线圈的接地端使用1.5mm厚、8cm宽的铜带连接。特别要注意的是, 由于电感上的电流较大, 电感与接地铜带之间的连接一定要接牢, 接触面积一定要尽量大, 否则连接的地方很容易发热。图6是我们改造完成后的调配网络。
各元器件连接完成后, 需要先通过仪器测试网络的参数。测试仪器可以使用网络分析仪和矢量阻抗电桥。使用仪器时, 一定要注意天线感应回来的电压, 可以使用示波器先测量感应电压, 如果在仪器标注的安全电压范围内就可以使用。将发射机合成器的输出部位断开连接, 然后使用上述两种仪器分别测试, 调整电容和电感的大小, 使输出口的阻抗尽量达到75Ω。最后我们将电容调整到1752p F, 电感调整到24.3μH, 由此, 在发射机输出口测试天馈线的阻抗是76+j0, 满足设计要求。
3.5 改造后的实际效果
改造完成后, 设备工作稳定, 为了测试实际播出覆盖效果, 我们对改造前后的场强分别进行测试对照。
两次测试的环境保持一致, 发射机开载波功率300k W, 测量不同方向相对开阔地点的场强作为对照参考。
使用的测量仪器为EMR 300型电磁分析仪。要求前后两次测量所使用的金属杆、仪器的位置与高度、人与测量仪保持的距离均一致, 以下为测量结果。
(1) 测试点1:发射天线西侧一角, 距离约1.5km, 测试仪器高度1.90m。
改造前测量:E=13.55 (V/m)
改造后测量:E=13.55 (V/m)
(2) 测试点2:发射天线东测的无障碍路面, 测试仪器高度1.95m。
改造前测量:E=18.37 (V/m)
改造后测量:E=18.78 (V/m)
(3) 测试点3:发射天线北侧, 公园门西侧, 靠铁栅栏旁, 测试仪器高度1.95m。
改造前测量:E=16.94 (V/m)
改造后测量:E=16.16 (V/m)
通过场强对比, 可以看出改造前后的场强基本上没有变化, 说明本次调配室改造没有影响原有的覆盖范围。
4 小结
科学调配 篇7
1 确定饲养标准
泌乳盛期营养需要量, 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维持量, 另一部产奶需要量。由于此期间, 前1个月产奶从30 kg增加到36 kg, 泌乳量呈缓慢上升过程, 须在保证供给饲养标准营养外, 需再增加少量营养。后1个月产奶由36 kg降到28 kg, 可不必再多增加营养, 2阶段营养需要量见表1。
kg、NND、g
注:此期预计产乳量1993 kg
2 选择粗精饲料
进入此期由于奶牛瘤胃消化机能较强, 粗精饲料选取应以获取容易且价格经济为原则。这里粗饲料选定羊草、稻草、大豆荚皮和青贮玉米;精饲料选用玉米、小麦麸和大豆粕。各类粗精饲料千克营养含量见表2。
kg、NND、g
为便于核算调配比例, 拟将各类粗精饲料按比例预混合, 粗饲料按羊草∶稻草∶大豆荚皮∶青贮玉米1∶1∶1∶7的比例预混合, 精饲料按玉米∶小麦麸∶大豆粕5∶3∶2的比例预混合。千克粗、精预混合饲料营养含量见表3、4。
kg、NND、g
kg、NND、g
3 预设粗精混合饲料日饲量
依据农业部发布的《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此期精粗料比为50∶50, 粗纤维含量应不少于15%。产后31~60 d粗精混合饲料日饲量可按下列各式进行。
混合粗饲料日投量=日粮干物质需要量×60%/千克预混合粗饲料干物质量=24.64×50%/0.43=28.7 (kg) 。
在不计精饲料粗纤维量的情况下, 粗饲料粗纤维量=混合粗饲料日投量×千克预混合粗饲料粗纤维含量=28.7×0.14=4.02 (kg) , 占日粮干物质16.3%。
混合精饲料日投量=日粮干物质需要量×50%/千克预混合精饲料干物质量=24.64×50%/0.88=14 (kg) 。
各类粗精饲料日投放量分别为:羊草2.87 kg, 稻草2.87 kg, 大豆荚皮2.87 kg, 青贮玉米20.1 kg;玉7.0 kg, 小麦麸4.2 kg, 大豆粕2.8 kg。初定日粮营养含量见表5。
kg、NND、g
注:99 g磷按比例1/3有效磷计约为33 g
初定日粮营养含量与日营养需要量比较, 干物质多0.07可满足需求, 奶牛能量单位 (NND) 少0.14, 粗蛋白质少606 g, 钙少140.7 g, 磷少110 g, 可先增加大豆粕调补粗蛋白质。
大豆粕增加量=粗蛋白质缺少量千克大豆粕粗蛋白质含量=606/430=1.41 (kg) 。
调整后大豆粕添加量为4.21 kg。
增补1.41 kg大豆粕在补足粕粗蛋白质缺少量的同时亦补充能量单位 (NND) 3.27, 使能量多出总数为3.13个 (NND) , 须通过减少玉米量的办法解决。
kg、NND、g
注:日饲量为最高饲喂量, 按平均日饲量核算, 2月份粗饲料需要量735 kg, 精饲料需要量456 kg。3月份粗饲料需要量678 kg, 精饲料需要量393 kg
玉米减少量=多出奶牛能量单位 (NND) /千克玉米奶牛能量单位 (NND) =3.13/2.45=1.28 (kg) 。
调整后玉米量5.72 kg, 减少玉米使粗蛋白质随之减少112 g, 须再添加大豆粕0.26 kg, 使大豆粕添加量达到4.47 kg。
4 检测初定日粮能氮平衡值
饲料中的蛋白质在瘤胃内约有50%~70%被瘤胃微生降解, 并合成微生物蛋白质 (MCP) 。日粮中能量或降解蛋白质的量过高, 均导致能氮不平衡。造成瘤胃消机能通紊乱, 降低饲料利用率。通过瘤胃饲料可发酵有机物 (FOM) 和瘤胃降解蛋白质 (RDP) 评定的瘤胃微生物蛋白质 (MCP) 量可检测初定日粮能氮平衡值。千克可发酵有机物 (FOM) 可满足瘤胃微生物合成157 g微生物蛋白质 (MCP) 所需能量。可发酵有机物 (FOM) 估恻微生物蛋白质 (MCP) 公式为MCPf=FOM×157;瘤胃降解蛋白质 (RDP) 约90%可合成瘤胃微生物蛋白质 (MCP) , 瘤胃降解蛋白质 (RDP) 评定公式为MCPr=RDP×0.9。MCpf-MCPr=0瘤胃能氮恰好平衡, 如差为正则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质 (MCP) 能量有余, 或瘤胃降解蛋白质 (RDP) 不足。如差为负则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质 (MCP) 能量不足或瘤胃降解蛋白质 (RDP) 有余。初定日粮能氮平衡值见表6。
经表6比对, 初定日粮能氮平衡值为-63。说明瘤胃微生物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质 (MCP) 所需要的能量不足, 或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质 (MCP) 的瘤胃降解蛋白质 (RDP) 有余。为达到日粮能氮平衡须增加能量饲料或减少蛋白质饲料。这里采用增加玉米量来解决能量不足问题。
增加玉米量=平衡值/157/千克玉米可发酵有机物 (FOM) =63/157/0.374=1.08kg,
玉米量调整为6.8 kg。
5 调补矿物质
钙磷制剂选用磷酸氢钙 (Ca=23.2%P=18.0%) , 玉米和大豆粕调补后钙磷补充量分别为138.7g和108g, 以钙补充量为基数核算添加磷酸氢钙量, 食盐按精料0.8%添加。
磷酸氢钙添加量=需要补充磷量/磷酸氢钙磷百分比含量=138.7/23.2%=0.6 (kg) ,
食盐添加量=15.47×0.8%=0.124 (kg) 。
6 核算百分比配方比例
粗精饲料百分比配方比例以各单项饲料除以配合总量, 核算单项饲料日投放百分比。
粗饲料百分比配方:
羊草2.87/28.7×100%=10%,
稻草2.87/28.7×100%=10%,
大豆荚皮2.87/28.7×00%=10%,
青贮玉米20.1/28.1×100%=70%。
配合前各粗饲料均应揉切成2~3 cm, 再按比例配合, 一次配合量以10 d量为宜, 青贮玉米应在饲喂前掺入。饲喂前应喷温水润湿堆闷半小时, 开始日饲喂量控制在18.7 kg, 以后每日增1.0 kg。到产后第六十天日饲量28.7 kg。
精饲料百分比配方:
玉米6.8/16.2×100%=41.98%,
小麦麸4.2/16.2×100%=25.95%,
大豆粕4.47/16.2×100%=27.59%,
磷酸氢钙0.6/16.2×100%=3.7%,
食盐0.124/16.2×100%=0.78%。
配合前各类精饲料均应粉碎成1~2 mm的粗粒, 含水应在14%以下, 一次配合量以10 d量为宜, 从产后30 d开始日饲喂量控制在13.2 kg, 以后每日增0.1 kg。到产后第六十天日饲量16.2 kg。
61~91 d粗精饲料百分比配方详见7, 开始配合粗饲料日饲喂量控制在27.6 kg, 以后每隔3日减1.0 kg。到产后第九十一天日饲量17.6 kg配合精饲料开始日饲喂量控制在15.6 kg, 以后每隔3 d减0.5 kg, 到产后第九十一天日饲量10.6 kg。
相关链接
奶牛泌乳期的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