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防御论文(共5篇)
积极防御论文 篇1
价格战是卖方为了挤占市场而采取的一种竞争手段。作为一种最原始的营销策略, 因其具有杀伤力强、短平快等诸多优点, 因而被许多厂商竞相采用。一些强势企业为了打击竞争对手而采取薄利多销的手段, 甚至为了把对手彻底挤出竞争市场, 依靠自身的实力, 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然而, 价格战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既能伤别人, 也能伤自己。用得好, 能够“一剑封喉”, 直接将竞争对手置于死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从开启价格战先锋的彩电业开始, 我国商品和服务领域的价格大战此起彼伏, 恶性竞争频繁发生, 并且竞争态势不断加剧和蔓延。如今价格战已经涉及家电业、IT业、建筑业、汽车业等各行各业。科学应对价格战, 对于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销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战略吓阻:不战而屈有之兵
“战略吓阻”指企业向竞争者做出某种长期承诺以达到威慑作用。面对竞争对手的挑战, 强势企业往往可以通过价格声明向对手传达信息, 表明一旦对方打破已形成默契的价格约定, 那么本企业会采取更严厉的报复行动, 快速而坚决地对任何降低价格的行为做出积极反应。如企业在产品展销会期间, 通过媒体公开表示:“在接下来的销售旺季, 只要市场上任何品牌的价格政策有大幅变动时, 我们品牌的价格肯定会做出相应调整。”如果企业具有低成本优势, 就应该使其公开化, 让竞争对手知道本企业的潜力, 这样可威慑竞争者而使其不敢降价。原因是, 具有低成本优势的企业若采取降价措施有时未必有利, 例如企业觉得降价与自身的品牌差异化战略相违背, 与其使用低价赢取高市场份额, 不如保持原有品牌形象的战略。为了保持原有的战略目标, 就应该使用低成本优势作为一种潜在的威摄来阻止价格战的爆发。
二、主动防御:以价值战胜价格
从根本是讲, 顾客购买的不是价格, 而是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打赢价格战的最高境界是通过提升产品价值, 避开与竞争对手的纠缠。产品价值是由产品的质量、功能、规格、式样等因素所产生的价值。顾客购买产品往往不是为了产品本身, 而是为了其所具有的独特性能。当一家企业的产品在形式、性能、耐用性、可靠性、风格和设计等方面具有别人所不能替代的特点时, 就比同类产品拥有较高的产品价值。这时, 就算是较高的价格也抵挡不住这些内在价值对顾客的诱惑。用价值战胜价格, 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掌握主动权。例如, 施乐公司通过开发出更好的复印技术 (用干式复印代替湿式复印) , 成功地从3M公司手中夺去了复印机市场。美国宝洁公司进入市场时, 针对当时中国市场多数的牙膏只考虑牙病治疗的特点, 开发了以预防牙病为主, 能给牙齿穿防护衣的“佳洁士”牙膏。由于宝洁公司提高了牙膏的功能与特性, 让消费者感受到了较高的产品价值, 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 用高价格成功地开拓了中国市场。在产品创新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产品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只有新产品深受市场顾客的欢迎, 该产品的创新才是有价值的。 (2) 产品价值的实现应服从于产品整体概念。在注重提高产品的性能和技术等核心要素时, 也不能忽视产品的美观适用、品牌信誉、服务等配套方面。国内知名企业海尔就是用其优质的服务来赢得市场的。同样, IBM有一个在欧洲的客户就宣称:“只要IBM的产品不贵得离谱, 我们将一直使用他们的产品, 因为他们拥有令人满意的服务。”服务价值的提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售前服务, 指产品销售之前为顾客提供的服务, 包括调查顾客需要、设计产品、提供咨询等; (2) 售中服务, 指产品销售过程中为顾客提供的服务, 包括产品展示、说明或示范使用方法、帮助挑选商品、包装商品等; (3) 售后服务, 指产品销售之后为顾客提供的服务, 包括送货、安装、调试、维修、技术培训和各种保证等。
另一个避免价格战的方法是让顾客知道质量下降的风险。应战方应向消费者灌输“一分钱一分货”的观念, 强调低价产产品易使质量下降。研究表明, 对一些必需品, 特别是关乎“生死”的消费品, 如药物、医疗机械等产品, 消费者极其重视产品质量, 相对来讲对价格变化的弹性相当小。因此, 一个医疗机械商应向消费者强调产品的可靠性、诊断的准确性, 以及不可靠的产品及不准确的诊断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这样, 即使对手降价夺走了一部分消费者, 厂商仍可以保持一定比例并可以获得新的较为偏重质量的消费者, 从而避免陷入价格大战的漩涡。
三、迂回战术:旁敲侧击争高下
面对挑战者的价格进攻, 一些处于市场领导者地位的企业往往采取迂回战术, 不是正面接招, 而是改变产品的促销手段或是推出新的品牌, 这样既可以维护自己的高品质、高价格的品牌地位, 以可给对手以迎头痛击。
典型的策略就是改变消费者的选择, 或者说在消费者的心中重新构造价格战的主体。20世纪80年代中期, 麦当劳有过一个成功的案例, 当时同样是快餐业的塔克·贝尔公司推出了只有59美分的墨西哥玉米饼, 麦当劳没有低价出售自己的汉堡包, 而是巧妙地将汉堡、薯条和饮料捆绑成“超值套餐”, 这样就把消费者印象中“油炸三明治与非油炸三明治的竞争”转变为“午餐与午餐的竞争”了。显然, 价格低廉的油炸三明治要比非油炸的汉堡实惠, 而作为午餐, 麦当劳的“超值套餐”则比油炸三明治更具吸引力。这种策略地要点是:不是全面地降价, 而只是把减价限于易遭受对手攻击的产品范围, 这样把价格战限定在有限的小范围内, 从而降低了全面价格战的损失。
价格战迂回战术的另一个策略是推出新的品牌。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 Kao公司以低价磁盘进入市场。3M这家世界著名的磁盘生产商选择的另起炉灶的策略, 他们认为, 与其降低产品价格应战不如推出一种新的品牌应战, 因为3M公司有大量的忠实用户, 如果简单地降低产品的价格或许会在这些用户心目中影响到3M品牌的形象和产品利润, 更有可能刺激KAO公司的进一步降价。所以3M另外推出了一种称为“高地”的新的廉价磁盘。因为, 3M公司懂得, 价格敏感度在不同的用户心中并不完全一样, 有的用户更乐意购买廉价的磁盘, 而有的用户并不在意在一张磁盘上多花几角钱。更重要的是一些用户的心中有“便宜没好货”、“低价低质”这个概念, 如果价格太低, 他们反而不买, 因为他们害怕丢失重要的数据。
面对竞争对手的挑战, 逆流而上不降反升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这种策略是在对手降价时, 不但不跟着降反而提高产品的价格, 同时, 推出新的品牌对对手进行夹击。美国休柏林公司在回应对手进攻时就是采取的这种方法。当时, 它的主要品牌斯米尔诺夫伏特加酒在美国有23%的市场占有率, 另外一个公司把同一档次的伏特加降价一美元时, 休柏林反而把斯米尔诺夫提价一美元, 把加价的收入用以作广告。接着, 又推出一种比对手价格还低的波波夫酒与其竞争, 对其形成两面击之势。在我国的家电市场, 1989年冰箱市场发生“雪崩”的时候, 冰箱厂纷纷降价以求生存, 海尔反而做出了将价格提高10%的大胆决策, 结果消息公布以后, 海尔冰箱厂门前车水马龙。这出乎很多人的预料, 但也充分说明海尔专心致志创名牌的战略符合了消费者的需求,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升了品牌价值。
积极防御论文 篇2
入世之后的中国,唯一可确定的是开放的不可逆转性。要注意区分由开放带来的两种不同性质的挑战。有些挑战要及时处理和解决,像BBC World Service近期多次违反英国广播公司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达成的有关协议,今年7月,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依据并履行该协议的规定,关闭BBC电视新闻在中国的落地信号。另一些挑战则要准备同它一道生活,境外媒体与本土媒体的竞争,就是这类绵绵不绝的永恒挑战,永远没有、也绝不会有彻底解决的一天。而这种竞争,能促成中国媒体自强不息的更新和再生――“比中国媒体更强大、更出色!”那就是入世带给中国媒体的最大收获。
四、合争防御
当代竞争的一个特点,是单枪匹马的孤胆英雄时代结束了。竞争不再是单个竞争者之间的较量,而是竞争者结成各种联盟,较量是在己方联盟与对方联盟之间发生的。竞争愈激烈愈需要合作,当今是“合争”的时代!
年10月,CCTV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香港凤凰卫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拓北美电视市场;组建合资公司,开拓全球华语电视市场。2001年,中央电视台还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新闻集团等签订了合作协议,促成CCTV-4和 CCTV-9节目在美国主流社会落地入户。同年,这两个频道还在欧洲地区大面积落地,并与挪威、坦桑尼亚、津巴布韦、新西兰奥克兰、新加坡联合早报电视新闻频道等签约落地。
合争防御,既“争”又“防”,使进攻与防御交织成复杂状态。这种进攻,可以攻入对方的主流市场――像在美国主流社会落地;又可以攻入对方的细分市场――像开拓全球华语电视市场;还可以攻入对方某些没有涉足或涉足不深的市场――像坦桑尼亚、津巴布韦的市场。每结成联盟进入一个新市场,就把自己的影响和势力扩展到新的领域。
防御投资与积极投资的组合策略 篇3
(美)格雷厄姆 著
王中华 黄一义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8月版
这是一本投资实务领域的世界级和世纪级的经典著作,《财富》推荐的75本必读书之一。自从1949年首次出版以来,《聪明的投资者》即成为股市上的《圣经》。其修订版在完整保留格雷厄姆原著1973年第4版的基础上,由贾森?兹威格根据近40年尤其是世纪之交全球股市的大动荡现实,进一步检验和佐证了价值投资理论。其中大量的注释和每章之后的点评非常有价值。股神巴菲特特为本书撰写的序言和评论是这个版本的又一个亮点。
巴菲特说:“在我的血管里,百分之八十流淌的是格雷厄姆的血液。”华尔街所有标榜价值投资法的经理人,都称自己是格雷厄姆的信徒。格雷厄姆不仅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最佳投资人之一,而且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实践投资思想家。虽然投资环境已改变,但格雷厄姆所建立的智慧型投资原则,至今依然无懈可击。结合当今股市的实际情况,这部由贾森?兹威格和沃伦?巴菲特注疏的《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对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作出了最新的诠释。
此书首先明确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指出聪明的投资者当如何确定预期收益。着重介绍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策略,论述了投资者如何应对市场波动。《聪明的投资者》还对基金投资、投资者与投资顾问的关系、普通投资者证券分析的一般方法、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选择、可转换证券及认股权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在书的后面,作者列举分析了几组案例,论述了股息政策,最后着重分析了作为投资中心思想的“安全边际”问题。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本面向个人投资者并为其提供投资成功所需的情绪框架和分析工具的专业书籍,旨在为普通人在投资策略的选择和执行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它不是一本教人“如何成为百万富翁”的书籍,而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投资的原理和投资者的态度方面,指导投资者避免陷入一些经常性的错误之中。
像所有的经典著作一样,本书会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而且,通过教育我们,这本书也能够获得新生。你读得越多,就理解得越深刻。以格雷厄姆为向导,你必定会成为一个非常聪明的投资者。
多年以来,市场的变化已经证明了格雷厄姆策略的正确性。在完整保留格雷厄姆原著的同时,这次修订版还包含了著名的财经记者兹威格所作的最新点评。兹威格介绍了当今的市场现实,指出了格雷厄姆书中的案例与当今头条金融新闻之间的相似性,从而使得读者能更透彻地理解如何去利用格雷厄姆所提出的原则。这本《聪明的投资者》,将是您有史以来在如何实现理财目标方面阅读到的一本最好的著作。(编者有删节)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美] 彼得?林奇 / 约翰?罗瑟查尔德 著
刘建位 / 徐晓杰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版
彼得?林奇是美国,乃至全球首屈一指的投资专家,他对共同基金的贡献,就像乔丹对篮球的贡献,其共同之处在于把投资变成了一种艺术,把投资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本书告诉投资者这样一条投资规则:不要相信投资专家的建议!作者认为投资者只要对股票认真做一些研究,其成绩不会比专家差,业余投资者有很多先天的优势。
《大败局Ⅱ》
吴晓波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同2001年出版的《大败局Ⅰ》,两册《大败局》记录了过去20年间发生在中国企业界的、最著名的19起失败案例,记录了一个时代所有的光荣、梦想与悲哀,并旨在探寻“中国式企业失败”的基因。《大败局Ⅰ》、《大败局Ⅱ》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图书”之一,被誉为“关于中国企业失败的MBA式教案”。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美)沃伦?巴菲特 劳伦斯 A.坎宁安 著
陈鑫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2月版
书中论述了公司治理、公司财务与投资、普通股、兼并与收购及会计与纳税等内容,是一本既精炼又富于实用性的投资手册。特别是本书内容并不枯燥,而是精彩绝伦、妙趣横生,使读者能够从中领略到一个崭新的投资世界。
展 会 资 讯 广东盛世财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特约
2012中国消费产品(越南)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2/11/28——2012/12/01
展会地点:越南胡志明市西贡国际会展中心SECC
展会定位:为促进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拓越南市场,专为中国品牌消费产品生产经营和出口企业拓展越南市场而举办的高效率、低成本、多选择对接越南优质买家之高端商务活动。
展会亮点:1、越南组委会将根据中国展商产品需求,提前为中国参展商针对性邀请至少5家以上专业对口采购商前来展会现场交易。2、将邀请各东盟各个国家及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采购团前来观展交易。3、每个中国参展商可提供20-25家希望在展会上见到的买家名单,组委会将提前邀约前来洽谈交易等。本次中国展览会将特邀约5万家越南观众和专业买家前来参会洽谈。
2013第十届广州国际投资理财金融博览会
展会时间:2013/2/21——2013/2/23
展会地点: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展会定位:将围绕广州的城市定位和金融业优势,抓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契机,服务金融机构和企业,促进产业的合作、发展与共赢。
毛泽东积极防御思想的科学内涵 篇4
关键词:毛泽东积极防御思想,战略准备,以攻促防,攻防结合,反对消极防御
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历程中, 创造性地发展了古今中外著名军事家的积极防御思想, 创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积极防御的战略理论和作战原则。他精准地概括了积极防御的实质:“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 又叫决战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 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1]其基本精神, 概要地说, 就是“在战略防御时, 我军在作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 努力创造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条件和形势, 主要以战役战斗外线速决的进攻战, 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经过战略上的持久作战, 逐步消弱敌人, 转变敌强我弱的形势, 夺取战争的主动权, 适时地把战略防御导向战略反攻和进攻, 彻底歼灭敌人, 夺取战争胜利”。[2]
一、做好充分的战略准备
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战略准备, 是积极防御战略体系中首要一步。“不打无准备之战, 每战都要力求有胜利的把握。不打则已, 打则必胜, 把胜利建立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3]毛泽东在历次革命战争中对此十分重视。他认为:“如果我们没有必要和充分的准备, 必然陷入被动地位。临时仓促应战, 胜利的把握是没有的。”[4]“有了准备, 就能恰当地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5]战争准备, 主要包括思想、人力和物力的准备, 必须预计到最困难最复杂的种种情况, 并把这种情况当作一切布置的出发点。“毛泽东和朱德在指挥中央红军反‘围剿’斗争中, 取得胜利的经验之一, 就是及时进行了包括政治动员和物质准备在内的反‘围剿’准备”。[6]在抗日战争和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前夕, 毛泽东都及时告戒全党全军做好准备。在毛泽东看来, “做好战略准备工作, 是极为重要的。因为革命战争胜利的程度, 是和准备阶段中任务完成的程度密切联系的。战略准备越充分, 战争胜利的把握性就越大”。[7]
二、以防促攻
“我们的战略方针应当是积极防御。积极防御不只是防御, 它包括了进攻”, “是指导战争全过程的方针”。[8]毛泽东积极防御思想, 不仅在战略防御时要贯彻, 在防御战役和战斗中也应该贯彻。“为了进攻而防御, 为了前进而后退, 为了向正面而向侧面, 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 是许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现象, 何况军事运动”。[9]毛泽东指出:“战术上的防御手段, 离开直接或间接协助进攻, 则毫无意义。”[10]因此在防御作战时, “就是在正面作战的军队, 也不可用单纯防御的战法, 主要应采取‘反突击’”。[11]这就从目的与战法上规定了战役和战斗上的防御, 是积极防御而不是消极的单纯的防御。目的是为辅助进攻或转入进攻创造条件, 战法是配合正面采取顽强反突击等攻势行动。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强调:“凡被迫处于不利地位, 根本上危及军力保存时, 应该勇敢地退却, 以便保存军力, 在新的时机中再行打击敌人。”[12]他把战略退却称之为“诱敌深入”。在实行积极防御作战方针时, “诱敌深入”具有重要意义。“在强敌进攻面前, 要有计划地放弃一些地方, 先让一步, 大胆地调动敌人, 引诱敌人到对我有利的地区, 抓住敌人的弱点和失误, 集中兵力于运动中歼灭之”。[13]“我们历来主张‘诱敌深入’, 就是因为这是战略防御中弱军对强军作战的最有效的军事政策”。[14]在实行“诱敌深入”方针时, 必须正确解决丧失与不丧失、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辩证关系。“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 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 加恢复土地, 再加扩大土地, 这是赚钱生意。市场交易, 买者如果不丧失金钱, 就不能取得货物;卖者如果不丧失货物, 也不能取得金钱。革命运动所造成的丧失是破坏, 而其取得的是进步的建设。睡眠和休息丧失了时间, 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如果有什么蠢人, 不知此理, 拒绝睡觉, 他明天就没有精神了, 这是蚀本生意。”[15]毛泽东的这一生动论述表明战略退却的全部作用在于转入反攻。为达此目的, 必须在退却过程中选择或造成有利于我实行反攻的若干条件。如果为退却而退却, 便成了单纯的消极的退却。刘伯承总结说:“战争的胜负, 决定于主力之保存或丧失, 存人失地, 地仍可得;存地失人, 必将人地皆失。”“固守一城一地无异于自背包袱, 如果我们不在必要时放弃那些城镇, 我们就将被迫分散兵力, 处处设防, 而处处挨打。”[16]
三、攻防结合
毛泽东一贯主张防御和进攻交替应用, 互相结合。在优势敌人的进攻面前, 如果不采取防御手段, “那就是第一号傻子”, [17]“所以, 战略防御问题成为红军作战中最复杂和最重要的问题”。[18]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并实践了把战略上的防御, 变为战役战斗上的进攻, 通过战役战斗上的进攻, 实现战略防御的目的。这种新的角度以前很少有人注意到, 更没有清楚地加以阐述过。这是防中有攻, 以攻为防。其中心点是, “在战略上处于防御和被动的条件下, 争取战役和战斗的优势和主动, 以攻势防御来各个消灭敌人, 逐步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19]在具体战役、战斗中, 由于情况和任务的需要, 攻防转化也是经常的、大量的。即使在进攻中, 为了歼敌的需要, 在局部方向上实行钳制或阻援, 对于担任这个任务的部队来说, 也是以防御为主。围绕这个中心点;战略上“以一当十”, 战术上“以十当一”, 战略上采取内线, 战术上采取外线;打圈子战术, 集中兵力, 拣弱的打;围城打援、围魏救赵;你打你的, 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 打不赢就走;围三缺一, 虚留生路;包围迂回战术、歼灭战、速决战、运动战等作战原则, 便应运而生。这样, 就可以在局部上改变敌强我弱的形势, 便于我各个歼灭敌人有生力量。集合很多这样的进攻战, 积小胜为大胜, 就能逐步转变敌强我弱的形势。
四、反对消极防御
毛泽东坚决反对消极防御, 他深刻地揭露了消极防御的实质和危害:“消极防御又叫专守防御, 又叫单纯防御。消极防御实际上是假防御。”[20]是单纯为了挡住敌人的进攻, 专以保守地方为目的。消极防御把防御和进攻完全割裂开来, 绝对对立起来, 不仅在战略上是防御的, 是所谓“全线抵御”“御敌于国门之外”, 而且在战役战斗上主要也是防御的, 是分兵把口, 处处设防。只打“不动战”“消耗战”, 不打运动战, 不去争取战略主动权, 而陷自己于被动地位。“在中国革命战争中, 消极防御的典型战例, 是中央根据地的第五次反‘围剿’”, [21]军事上的单纯防御, 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毛泽东对消极防御及其鼓吹者尖锐地批评说:“据我所知, 任何一本有价值的军事书, 任何一个比较聪明的军事家, 而且无论古今中外, 无论战略战术, 没有不反对消极防御的。只有最愚蠢的人, 或者最狂妄的人, 才捧了消极防御当法宝。然而世上偏有这样的人, 做出这样的事。这是战争中的过失, 是保守主义在军事上的表现, 我们应该坚决地反对它。”[22]“左”倾机会主义者就是这种既狂妄又愚蠢的人。他们之所以把消极防御当法宝, 就是因为他们既不了解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特点, 又不肯老老实实地向实际作调查, 而是以“完全的马克思主义自居”, 从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出发, 是地地道道的主观主义的瞎指挥。他们的“全线出击”、[23]“两个拳头主义”、[24]“御敌于国门之外”、[25]“先发制人”、[26]“不丧失寸土”、[27]“六路分兵”、“全线抵御”、[28]“短促突击”、“无条件进攻”、[29]“拼消耗”[30]等主张都是错误的, “这是环境顺利时小资产阶级的革命狂热和革命急性病的表现;环境困难时, 则依据情况的变化依次变为拼命主义、保守主义和逃跑主义。这是鲁莽家和门外汉的理论和实际, 是丝毫也没有马克思主义气味的东西”。[31]
20世纪80年代, 邓小平明确提出“积极防御”是指导全局的战略方针, 而“诱敌深入”仅仅是局部的而不是全局的方针。过去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方针是正确的, 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和大规模反侵略战争的需要, 现在在战略全局上, 诱敌深入已经不适合我国国情军情, 以及反侵略战争的特点和要求。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 会出现许多不同于以往战争的新情况, 必然有许多新的课题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回答。战争在不断发展, 指导战争的方法必须随之而发展。“我们党的军事战略的变化问题, 值得加以研究”。[32]中国历次革命战争中, 毛泽东同志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 在战争发展的转折关头, 指导我军进行新的战略转变, 从而把革命战争由胜利引向胜利。贯彻积极防御战略方针, 必须坚持以毛泽东积极防御思想的基本原理为指导, 着眼于未来战争的特点与发展,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创造新战法, 提出新理论, 不管未来形势如何变幻, 我们对毛泽东积极防御思想的态度始终应该是在坚持中发展, 在发展中坚持, 使其在中国大地上永远富于强劲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4][15][17][18][20][22]毛泽东选集 (第1卷) .人民出版社, 1991.6, 第2版:198, 200, 221, 200, 197, 198, 198-199.
[2][6][13][21][23][28][29][31]张全启等主编.毛泽东军事思想原理.解放军出版社, 2007.7, 第2版:539, 539, 17, 542, 519, 558, 123, 544-545.
[3][7]程秀龙.中国军事第一人毛泽东.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4.4, 第1版:185, 200.
[5]毛泽东选集 (第4卷) .人民出版社, 1991.6, 第2版:1134.
[8]解放军报.1983.7.26, 第2版.
[9][19][24][25][26][27][30]徐焰等.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史.解放军出版社, 2007.6, 第3版:112, 326, 113, 109, 108, 110, 118.
[10][11]毛泽东选集 (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69:415, 378.
[12][14]毛泽东选集 (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91.6, 第2版:498, 498.
[16]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编.刘伯承军事文选.1982.8, 第1版:476, 445, 471-472.
积极防御论文 篇5
专利海盗一般先起诉中小公司, 获得前期收益;然后用前期收益支持其起诉大公司, 获取更大收益。例如, 在2004年, 正式开庭审理之前, 一个专利侵权诉讼的被告实施抗辩的平均费用约为100万美元;判决前, 实施抗辩的平均费用约为200万至300万美元, 有些专利案件的抗辩工作甚至可花费数千万, 甚至上亿美元。为了规避昂贵的抗辩费用, 中小企业被告往往选择提前和解。这需要被告支付一笔赔偿金。这笔钱可以帮助专利海盗们起诉大公司。
英特尔公司的芯片、RIM黑莓手机都曾遭遇“专利海盗”的侵袭, 有些大公司付出了数千万美元, 甚至数亿美元的代价。例如, TechSearch公司从一家破产公司 (International Meta Systems) 手中收购了一项专利, 遂用它起诉英特尔, 要求每个奔腾芯片的销售收入中, 应当有3%作为专利使用费支付给原告。微软公司某Office版本的软件, 使用了一项韩语-英语自动切换方法专利, 某“专利海盗”公司协助专利发明人起诉微软, 一度使法院判决微软赔偿7500多万美元, 并停止相关Office软件的销售。
在美国, 大公司防范专利海盗的对策有:
1、抢先发现在未来5-10年统治市场的新技术, 并对之实施专利覆盖;
2、定期检索公司核心产品和技术, 发现专利漏洞, 通过采购和专利挖掘填补漏洞;
3、定期检索专利数据库, 发现有威胁的专利, 提前实施收购;
4、对拟上市产品实施侵权检索, 规避任何可能侵权的专利, 或者预先收购可能侵权的专利;
5、大规模实施对外专利许可, 化减自身专利养育成本, 消除下游企业的专利挖掘积极性, 削弱行业内专利的离散程度;
6、积极加入AST、RPX等专利联合防御基金, 基金实施大规模的专利采购和囤积, 对会员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