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户口

2024-10-29

学生户口(精选12篇)

学生户口 篇1

摘要:学生集体户口管理工作历来是高校保卫部门的一项基础工作。在国家逐步完善户口迁移制度的同时, 从业人员有必要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 积极探索对策, 以改进工作方法, 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关键词:高校学生集体户口管理,问题,原因,对策

学生集体户口的管理工作是高校保卫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 同时也是一项繁杂琐碎、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基础工作。随着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高校在办学模式、招生办法、教学体制、就业管理诸方面的改革逐步深入, 但现行的高校学生户口管理模式与高校的改革步伐不同步, 已暴露出手续繁琐, 重复迁移等弊端, 为在校学生造成诸多不便。近年来高校扩招, 学生数量剧增, 高校学生户口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一、高校学生集体户口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按照公安部门对户口类别的划分, 高校学生既不是外来暂住人口, 又不是流动人口, 属于城镇集体户口的一部分。学生集体户口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管理模式, 怎样提高管理效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

1. 学生户口短期大量频繁的迁入迁出, 造成资源浪费、办理周期长、信息谬误多。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高校人数猛增, 许多综合性高校每年的招生人数可达上万人, 户口迁移工作量越来越大。学生户口从家庭所在地迁到学校, 再从学校迁回家庭所在地或迁往工作单位, 给高校和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一方面, 新生户口迁入和毕业生户口迁出工作量庞大, 高校和所在辖区派出所需要腾出大量的时间设置专人专管学生户籍资料, 花费相当多的人力加班加点对大量的户籍迁移证明进行记录、整理和归档。就这样也不能保证及时办理落户手续, 等新生并入公安系统实现真正落户, 往往已到年末, 有时还要等到来年。新生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常住户口, 遇到身份证遗失补办、登记结婚、申办护照、报考驾照等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另一方面, 学生户口有着“人数多、密度大、时间短、流动频繁、情况复杂”的特征, 往往迁入学校的户口刚刚理顺完毕, 很快三、四年的时间又到了, 匆匆忙忙的户口迁出又要开始了, 海量的学生集体户口数据地短时间内办理入户工作, 不仅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资源, 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而且输入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些错误, 甚至出现丢失现象, 影响学生毕业分配工作的按时进行, 同时也影响学校正常的管理工作。

2. 在校生结婚后所生子女的户口问题给高校户口管理部门带来难度。

自2005年9月1日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规定》实施, 在校大学生结婚不再被禁止。随新《规定》的实施, 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两个集体户口的学生结婚后生子, 孩子的户口问题如何解决?若落入学校的集体户口, 毕业生走了, 但孩子的户口却仍然留在学校, 怎么办?按照户籍管理规定, 户口的迁移必须本人提出申请方可办理, 任何人不得强行干预。如果学生不主动办理其本人及在校所生育的子女的户口迁移手续, 户口管理部门就没有办法解决这个事情, 问题只能是悬而不决, 越积越多。

3.“人户分离”现象的增多, 给户籍管理带来困难,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 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为了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2002年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 意见规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 可根据本人意愿, 将户口继续保留在原就读学校两年。这一规定虽然在表面上暂缓解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但实际上却导致了“人户分离”现象的激增。高校每年都有一批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将户口保留在学校, 而学生本人却不知去向。这部分学生已经毕业, 他们不住在学校, 不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 身份已经不是学生, 相应地, 学校也就没有义务管理他们的户口。“人户分离”现象造成管理的上的脱节, 不利于公安部门的有效管理, 容易造成治安问题。目前我国人事管理的制度是档案、户口联系在一起的。户口管理并非是简单保存户口的问题, 依据公安机关人口属地管理的原则, 以户口所在地来划分人员的管理。学校在为学生出具相关证明和提供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时, 管理的权限和责任就无法界定, 甚至有些环节游离于法律法规之外, 出现真空现象, 一旦毕业生出现治安或刑事案件, 责任会追究到学校, 这种管理的脱节会给社会的安全、和谐、稳定、发展带来隐患。

还有的毕业生户口虽然迁出, 但不到对方单位落户而成为“口袋户口”;或因疏遗失了自己的迁移证, 若干年后要用到户口了又回来找学校交涉。这不仅给毕业生参与者社会事务、履行合法权益等带来诸多不便, 同时也增加了学校保卫部门对学生户口管理的负担。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户籍管理制度不能适应新的形势。

现行户籍管理模式是沿袭上世纪70年代的计划管理模式, 而中国社会经过多年的改革变迁, 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人才流动、买房落户、学生结婚等政策的放开与改变, 已经深入人心, 与此配套的户籍管理措施却迟迟不能出台, 目前只有少数地方试探性地迈出了改革的步伐, 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 很多只是适合当地情况, 不宜全局推行。这就要求户籍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与时俱进, 改革的步伐要跟上社会改革的节奏。高校部门也应积极配合公安部门, 理顺管理体制, 改革现行管理模式。

2. 公安部门对高校学生户籍管理投入不足。

近年来的高校大规模扩招。对比几组数字, 1980年, 全国高等学校为675所, 在校学生114.4万人;1990年, 在校学生206.3万人;2000年,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1041所, 在校生556万人;2008年, 普通高等教育招生607.7万人, 在校生2021万人。由此可以看出, 现在的招生规模是1980年的二十倍。公安部门对高校学生户籍管理投入虽然有所增长, 但远不及在校学生规模增长速度, 从人员、设备上的配备已经跟不上形势。

3. 学生对国家户籍管理政策了解不多, 对其于个人生活的影响估计不足。

当前高校崇尚精英教育, 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 往往忽视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对学生办理户籍等这种社会经验的教育更是忽略不计。学生对户籍政策了解不多、重视不够是产生“空挂户”、“口袋户”等现象的根本原因。这些现象虽然对高校户籍管理部门带来一些困难, 但实际上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学生, 如:现在房价高, 毕业几年的学生能在城市里就业, 但一般不能在城市里购房, 按政策很多“空挂户”、“口袋户”的毕业生就无法在城市里落户, 这样就会产生他们无法领取结婚证, 生育子女无法办理户口的系列问题。

4. 毕业生就业政策与户籍管理政策衔接不够。

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重大变化, “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的新机制已全面推行。但是, 随着新体制的建立, 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一, 负责审批户口指标的各地人事局规定户籍办理时间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时间有冲突, 很多用人单位不得不在学生毕业前提前办理户籍手续。其二, 就业与毕业生考研、出国在时间上的冲突日益严重。用人单位过早展开招聘活动, 使准备出国或考研的毕业生面临两难选择, 也往往埋下日后违约的隐患。其三, 建立新体制的初衷本是推动就业工作的一次就业率存在不合理因素。在当前的就业体制下, 毕业生如果去外企和民营企业工作, 可能会因为单位没有为他解决户口而不能列入学校的就业方案。这样, 毕业生到外企和民营企业工作的人越多, 一次就业率就会越低。未来几年内, 随着人们户口观念的进一步淡化, 一次就业率不合理的问题可能会更严重。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户籍管理的对策

1. 强化高校户籍改革政策的宣传力度, 改变现有户口迁移弊端简化迁移手续, 破解“人户分离”难题。

我国长期使用的二元户籍管理体制对人们的观念影响深远, 不少家长和学生认为要真正实现从农民到城市居民的转变, 户口迁移至学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办理户口迁移的过程中, 我们也遇到一些来自学生和家长方面的压力, 因此, 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广播站、橱窗等广泛而及时地向学生宣传户口政策新规定。每年在新生入学及毕业生离校前, 应主动向公安部门询问有关户口政策的变化情况, 及时、准确地了解新政策, 掌握工作主动权, 通过宣传使新生入校前知道迁户口是自愿的, 除了一些特别的省市, 让学生了解户口问题不影响就业, 使他们的正确对待户口去留问题, 解除学生和家长的顾虑, 引导其支持高校户籍改革, 吸引其为改革献计献策, 最终实现高校户籍管理水平的提高。

2003年7月以来, 北京、上海、广州、山东等地高校已经逐步推行考入省内高校的城镇户口考生无需迁移户口, 如是农村生源, 可凭录取通知书、户口簿在当地乡镇派出所办理户口“农转非”。当大学生毕业时, 其落实政策好工作后需要迁转户口的时候, 再从生源地将常住户口迁往工作所在地。该政策实行以来, 免去了迁移户口繁琐的手续, 减轻了当地户籍管理机关及学校的压力, 也方便了管理, 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户口对毕业生、学校和用人单位三方面的压力。值得注意的是, 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可冒进, 需要循序渐进。建议新生在入学时可以不再迁移户籍档案, 而由学校所在当地公安机关按暂住人口实行登记管理。

2.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在现行的户籍管理体制下, 各高校应该建立健全学生信息管理的系统, 规避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管理失误。高校学生集体户口应实现信息化管理, 可以借鉴公安部门已经实现的人口信息网络管理的模式的经验, 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 在公安机关“常住人口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构建高校自己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与公安机关“常住人口信息系统”进行资源共享, 同时又能够实现对高校范围内单独管理, 形成完整的高校户籍数据库。如, 某生户籍由某地迁入高校, 高校信息系统可通过与公安部门“常住人口信息系统”进行对接, 将户籍资料入库, 学生毕业时可将数据直接转给学生处, 户口迁出时可直接将数据资料反馈给公安机关。这样, 可以降低户籍迁移过程中的谬误率, 节省时间, 提高效率。

3. 综合统筹, 加强各管理部门间的协调与衔接。

学校的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 一项新政策的实施往往涉及多个部门。这对制定政策部门提出了高要求。在出台新政策时部门需要深入广泛调查研究, 综合考虑, 避免因相关制度不配套、不衔接而造成执行难。如:两个集体户口的学生所生育的子女在计生部门办理生育证明落户时, 就应明确其子女只能随男方学生父母或女方学生父母落户, 等等。对学校户籍管理部门来说, 加强与教务处、学生事务处等部门的联系, 及时了解掌握学生退学、休学、转学、取消学籍、毕业去向等情况是非常必要的。多部门共同向学生宣传户口管理政策, 提醒、督促学生及时办理户口迁出手续, 减少户口积压,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加强校内各部门工作衔接的同时, 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人才市场的作用, 将未落实好单位的毕业生户口迁往人才市场, 由他们来统一管理, 这可以更容易理顺关系, 明确身份, 同时也可以减轻学校户籍管理的压力。

4. 户籍管理的根本出路是实行户籍城乡一元化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 我国用二元化户籍管理制度人为地分割出城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 这种把城市和农村截然分割, 对城市、市民是一套, 对农村、农民又是一套的“一国两策”的体制, 使得中国的农民在劳动、教育和社会保障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都出现严重的失衡。而考上大学几乎是农民孩子跳出农村的唯一办法, 可以顺理成章地把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 因而造成每年高校学生户口海量的迁进迁出,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改变, 二元化户籍管理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要, 阻碍了人才的自由流动, 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急待改革,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目前, 有些城市正在试点户籍一元化管理制度改革, 效果尚待观察, 但破除户籍二元化结构的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对高校的户籍管理模式也会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改变。

学生户口 篇2

永宁县公安局杨和镇城关派出所:

我叫***,男。19**年05月03日生。家住永宁县杨和镇胜利路北桥东巷地税局家属北楼2-***室。现申请为我儿子**,更改名字为**。请贵所予以批准!

我儿子居民户口簿上的名字是**,男,汉族,2003年4月18日生,身份证号:640121***********。现在,正式以文本形式向贵所提出更改我儿姓名为**的申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八章的第1条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所以我现为儿子提出书面申请。改名理由:由于当时起名草率,办理户口登记用名一直没有使用,而且周围重名的孩子有四、五个,给学习、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孩子从上幼儿园到现在马上要上小学六年级了,一直使用的是**这个名字,为保证我儿学籍的延续性,方便以后的升学和就业,现特提出书面改名申请。

我知道,这样会给贵所带来额外的工作,但还是申请贵所予以批准我为儿子的改名申请为谢!

特此申请

申请人:***

没有北京户口 篇3

他们代表了在北京的这样一群人:外来者,在首都纳税、工作、定居多年,不少人有着体面的工作,有房有车……同时,他们还有一个相同的身份——父亲或母亲。

河南人岳学刚合上刊登有这篇新闻的报纸,心下五味杂陈。如果他几年前未在天津买房,一家四口没有选择在这个离北京最近的城市落户,或许几年后,他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即便有些窃幸,可他内心深处那颗叫做北京户口的龋齿,却始终无法拔除,每一个敏感时期都在隐隐作痛。

外乡人在北京

2011年12月10日,是岳学刚和妻子蔡春玲结婚十周年纪念日,两人原本约好去天津的一家泰国餐厅吃饭,没想到,在北京的岳学刚被一个电子信息发布会拖住了,回不了天津。好不容易应酬完时,已是11日的凌晨了,疲惫的他一边揉着红肿的双眼,一边找了一个僻静的角落给妻子打电话。

电话那头是妻子的低泣声,岳学刚没敢再吱声,只点燃一支烟,闷闷地抽着。妻子是有理由生气的,平时她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就算了,可这样重大的日子还是不能陪她,换谁谁不生气?可他也委屈和无奈,生活压力大,他不拼,一家大小的日子怎么过?

岳学刚今年35岁,是河南封丘县蒋村人,1992年,高中毕业后来到北京,在一所名叫京桥大学的民办大学就读药剂专业。1994年,他大学毕业,留在北京,在一家台资电子企业里工作,月薪500元。

当时,他租住在北京西二环附近的地下室,月租120元,十来平方米的面积,没有窗户,夏天的床垫永远是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发霉的味道。深夜,隔壁恋人发出或压抑或释放的床战声,经常让他彻夜难眠。

1996年,电子产品开始在中国大陆兴起,岳学刚瞄准了这个商机,果断地在海龙电子城租了一个摊位做电脑组装,生意异常红火。不久,他又在太平洋电子城租了一个摊位。“那会电脑的利润很高,一台电脑就能赚2000元左右。”

掘到人生第一桶金后,他快速地搬离了地下室,租住在一栋高档社区里。

30个外招名额

2001年12月10日,岳学刚和相恋7年的大学同学、封丘同乡蔡春玲结婚。这一年,他在北京回龙观买了一套98平方米、三室两厅的商品房。由于没有北京户口,他买不了经济适用房,买房时还比北京本地人贵了800多元一平方米。

老家人得知他在北京买了房子,满是羡慕,纷纷夸他有出息,是城里人了。岳学刚很是得意了一段日子。

这样的日子在岳学刚儿子两岁时戛然而止。

2005年8月的一天,他领着儿子岳非到回龙观片区一所公办幼儿园报名,学校老师一口回绝他,“我们不接收没有北京户口的孩子。”岳学刚有些生气,“你们不是说交借读费就可以读吗?”老师上下打量他,“那也得排号,我们只有30个外招名额。”岳学刚从老师眼中读出了被看轻的意味,他愤愤然拉着儿子回了家。

“北京孩子如果挑学校虽然一样要交赞助费,但外地的孩子即使有钱,也没地方交。”岳学刚一脸不平,“就算上了学,孩子将来高考还是只能回到户籍所在地高考。可各地学校的教材不一样,这不等于把孩子给毁了吗?”

岳学刚把自己的苦恼向朋友们诉说,没想到大家的境况都一样,一个长沙的朋友说他已留了一个“后手”。他在长沙买了个小户型,以后万一孩子在北京上不了高中,没法高考,就想办法把户口搞到长沙。

其实,他们身后,是40万的非京籍学生家长。对他们而言,车辆限购、保障房等诸多方面的福利歧视尚可忍耐,而在孩子教育方面,却表现了更大的勇气和执拗。

有时,勇气和执拗未必能改变现实。岳学刚最后还是把儿子送进了自家小区的民办幼儿园。岳学刚有种无力感,还有对未来和这个社会的怀疑。有时,他也问自己:难道一个人的身份,真的从一出生开始就影响并左右你和你的下一代?

他也曾考虑过落户北京,只是无法实现。他说,想成为北京人,要么是大学毕业带着户口进入国营企业;要么是父母一方是北京户口的,“当初买房时,我也打听到在京郊一些地方买房可以落户北京,但几乎不能兑现。”

移居天津

2007年,天上突然掉下来一个机会。一位在天津工作的河南老乡告诉他,只要买了天津市南开区某小区的房子,就可以落户天津。岳学刚很兴奋,当天就开车去天津看房。“房子挨着南开大学,我当即就决定买一套130平方米的房子。”他说这是他被迫做出的最英明的决策。

岳学刚一家大小的户口很快都落在了天津,办理完手续,他兴奋地领着一大家子在外狠撮了一顿。

以前回老家,老家人一听说他要回去,都会跟他父母打听是哪天,然后在村头聚集,东家送点鸡蛋,西家送点黄豆,个个都想跟他攀点交情,让他把他们家的孩子带出去见见世面,“虽然每次我都拍着胸脯说好,但我的心是虚的,如今成了城里人,心态就不一样,说话的底气就更足了。”岳学刚说,以前户口在老家时,想出国旅行还得跑回老家办理护照,实在很不方便。

2008年年初,岳学刚在天津的一家电子城租了一个摊位,开始在天津经营电子产品,蔡春玲则带着5岁的儿子和2岁的女儿在北京生活,然后照顾北京的生意。一家人开始两地分居。

2009年8月,一家人又互换了地儿,由于两个孩子要上学,蔡春玲就带着孩子住在天津,然后打理天津的生意。岳学剛又回到北京,继续两地奔波。

看似有了一个稳定的家,但他连孩子生病发烧都无暇照顾,这让妻子蔡春玲很不满。岳非患急性肺炎那次,蔡春玲哭着给他打电话,问怎么办?一时心急的他没好气说,“找医生啊,我这么远,我能怎么办?”蔡春玲也火了,大骂他在北京逍遥快乐,家里大小事都不管,撂下电话,一个月都不理他。岳学刚苦笑,“都是被生活给逼的。”

当地人,外地人

岳学刚内心是喜欢北京的,他说北京是一个相融性很强的城市,“在这里居住的有近50%的人不是北京人,但他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只有看到医疗、购房、教育上的本外差别时,才让你感觉你只是一个外来者。没有人歧视你,但自己会跟自己过不去,会歧视自己。”

北京开放了30年,至今也只有公交“一卡通”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孩子不能参加医保,外地人烧煤气98元一罐,北京市民40元一罐。现在又开始限制买车买房……”在他眼里,这个首都越来越傲慢了。

北京户口到底价值几何?一则曾广为流传的段子就可看出:“北京同学来电,兴奋地说因为限购房政策,他的北京户口值钱了!买不了的外地人,先跟他假结婚,然后贷款买房,再离婚,他收房款1%作为安置费。他兴奋地说顺利的话今年可以结6次婚,娶6个媳妇。末了他感慨:做北京人,太幸福了!”

这或许是大多数外地人逃离北京的无奈理由。这座曾以包容著称的城市被彻底分成两个群体:当地人,外地人。

说到将来,岳学刚一脸茫然,对这个一家之主来说,两地分居、无法照顾家庭的纠结,不是一天两天就

能解开的难题。

学生户口 篇4

读者李某

李某同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1条、第50条分别规定:“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 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 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 该承包人死亡, 其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在承包期内, 其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

关于学生户口、档案的补充说明 篇5

如果你遇到的情况在本文中未曾提及,请联系丁锋老师

一、基本常识

1、该说明是为了让同学更及时准确的办好户口迁移和报到手续,请同学们针对自己的情况办理。

2、落户其他非家乡城市的解释:比如张X家乡是徐州,上大学在无锡,但是工作在苏州,毕业时想落户在苏州,该生应该去办理苏州人才市场接收函,然后交给学校。在其他城市也是如此。

3、改派:学生在领取报到证后,档案和户口要发生改变,需把相关手续和报到证交还学校,办理改变后的报到证就叫改派。

4、江阴、宜兴不算无锡户口

5、办理户口和报到的地点请看户口迁移证和报到证上的指定地点

6、档案一般在报到证所指定的人事局下属的人才市场

7、报到证一般都是6月底7月初发放,与毕业照片一起领取。报到证最好不要代领,不要遗失,遗失补办非常麻烦。

二、关于迁户口和转移档案的几种情况

1、户口迁到学校,毕业时要把户口迁回家乡的学生:在领取报到证后,凭报到证、毕业证书与身份证的原件与复印件,到园区派出所办理户口迁出证,然后凭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到户口迁移证指定的派出所办理户口手续,然后再按报到证到指定地点报到。

2、户口未迁到学校及无锡本地户口学生:领取报到证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报到证指定的地点报到即可。

3、、办理落户在其他非家乡城市的学生:在领取报到证后,凭报到证、毕业证书与身份证的原件与复印件,到园区派出所办理户口迁出证,然后凭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到户口迁移证指定的派出所办理户口手续,然后把这些材料交给工作单位,询问单位人事下一步办理程序。

4、在领取报到证后,档案、户口要变动的学生:需把相关手续和报到证交还学

校,办理改派手续,在拿到新的报到证后办理户口、档案相关手续。

5、办理档案托管的学生:在领取报到证后,到南京指定地点办理报到手续。

6、专接本学生,档案由二级学院直接移交继教中心,有问题直接询问继教中心。提示:

1、同学们拿到毕业证书后即可去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拿到报到证后再去办理的,必须带好报到证。

2、想落户无锡或者其他非家乡城市的外地学生,在申请落户手续时最好要求工作单位人事一起去人才市场申请,成功率高,办理快。个人申请落户无锡或者其他非家乡城市的同学,请到无锡市人才询问清楚程序后再办理。

3、请尽量在报到证要求的报到时间内办理相关手续

4、请记录好自己的报到证号码,在发生遗失事件时,先登报挂失,然后凭登挂失声明的该份报纸回学校申请补办

5、毕业证书丢失后不可补办

各国“户口”经 篇6

2008年,卢武铉卸去韩国总统职务回到家乡峰下村。出身于农民家庭的他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当时,有一家媒体这样写道:“卢武铉本打算卸任后在首尔郊区租借一套房子,安度晚年。可没想到,堂堂一国总统,竟然不具备在首尔居住的资格。韩国法律规定,没有首尔户籍的公务员一律不得在首尔租买房屋,除非是获得‘国家有功者’称号的人。从地方上来的卢武铉, 因为户籍仍在庆尚南道老家, 所以在首尔没有一处私宅。”

卢武铉遭遇的“户籍”难题,是韩国针对公务员的一种廉洁自律规定。由此可见,“户籍”管理是世界各国最根本的社会管理制度,是社会制度的基础和依据。国外的“户籍”管理多叫“民事登记”或“生命登记”、“人事登记”,虽然叫法不一,但基本上与我国的“户籍”管理相似。

所不同的是,有些国家靠市场加法制的手段,如加强城市管理水平来调节公民迁移和移居方向,比中国单一的“行政审批”手段要有效,甚至更合理。

在内容上,国外的“民事登记”登记内容多包括人口出生登记、死亡登记、婚姻登记。所登记的内容与我国的“户口”登记几乎相同。

研究表明,像法国、荷兰、罗马尼亚、俄罗斯、日本、印度、秘鲁、阿根廷等国家的出生登记,内容十分详尽,不仅有公民出生年月、性别、单双胞胎等内容,而且还有其父母的职业、经济收入、国籍、宗教信仰等相关内容,比我们的户口登记详细得多。

韩国:试行新户籍法

一名韩国当地的学生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在韩国,并不存在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的区别,如果遇上迁移的情况,只要变更住所即可。

但在韩国存在着一种受诟病颇多的户籍管理制度,即以男性为主的户主制。在没有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之前,如果男女结婚,妻子必须入丈夫的户籍;如果夫妻双方离婚,即使是由母亲一方抚养的孩子也必须留在父亲的户籍内,同时必须跟随父姓。

另外,让很多人不能接受的是,如果丈夫有婚外情生下了私生子,就算女方不同意,男方也可以自由地将私生子登记到家庭户籍中。在韩国,户主的继承顺序一般是:儿子或孙子—女儿—妻子—母亲—儿媳,因此,常常会出现蹒跚学步的小孙子当户主的情况。

男性为主的户主制度使得韩国女性在生活中常常处于尴尬的境地。“生了孩子一定要跟爸爸姓,父母离婚或者是领养孩子的话会特别麻烦。万一离婚后孩子跟了妈妈,但是妈妈后来再婚又生了孩子,那两个孩子的姓就不一样,会让孩子很尴尬。”上述韩国学生进一步解释道。

随着社会矛盾越来越多,2008年1月1日,韩国开始试行新户籍法和户籍登记制度。新制度废除了以户主为中心的、以家为单位的编制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国民个人按其注册基准地编制家族关系注册簿。

“有了家族证明书(家族关系注册簿)之后,前夫的孩子可以跟现任丈夫姓,领养的孩子就可以跟自己姓,当做亲生孩子来养,这就方便了很多。”该韩国学生表示,“以前如果查看户籍资料需要家族全体成员在场,现在就算只有一人也可以查看。”

日本:住在哪里登记在哪里

日本的户籍,实行的是“户口随人走”的制度,它以家庭为单位标明每个人的身份、夫妻关系、父子关系等,孩子在20岁的法定成人之前,无权独立设立自己的户籍。一旦成人,完全自由。但是日本最常用的户籍文本称为“住民票”,它以每个人的居住地为基础设立,标有此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日、性别、与户主的关系等。根据户籍可以清楚地知道该国民的有关亲族关系的“私人性身份”,作为国民的“公共性身份”。

日本的户籍采取“依人编制”式和“家庭卡片”式的结合,很好地起到了登记身份和公证的作用。日本是一个人口迁徙自由的国家,其国民在哪里居住和工作由自己选择,选择哪里就自然成了哪里的常住居民,享受当地所有的福利。但有一点迁徙者是必须做的,就是在一个月内到当地行政部门去登录,登录时居住地点填得很细,工作人员问清地点之后,甚至会把建筑物的平面图拿出来核对。

再来看泰国,泰国专门颁布了“户口登记条例”,分外侨、国内公民两部分。泰国的“户籍注册”(相当于我国的“户口登记”)相当严格,条例规定必须“注册”公民的三部分内容,有收入状况、纳税情况、简历(包括犯罪记录)。简历涉及公民的“个人隐私”,国家有严格的法律保密制度,有关部门不得随意向社会公布,并且“户籍注册”还必须让其本人按“手印”,十分嚴格。这些都是法律明文规定的。

泰国户籍管理与中国不同是对居民迁移和移居情况的规定。

泰国对居民迁移和移居情况有详细规定,实行的是事后迁移政策。条例规定,对符合居住条件及居住期超过6个月的居民,其居住地有关部门可为其办理户籍登记,承认其居住地户籍。泰国的户籍管理采用的是市场经济原则和法律效力的作用,让不能在某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生存的公民,按市场法则去选择适合自己经济水平的城市居住。

阿根廷实施的也是事后迁移制度。同时,阿根廷实行的是“三项大登记”制度,即出生、婚姻、死亡登记,与我国的户口登记几乎相似,国家还设有“人口登记局”,实施身份证制度。

目前,世界上共有70多个国家都实行的是“事后迁移”制度,这些国家公民迁移不受人为因素的限制。

对此,相关人士表示,对于一些国家的公民享有自由迁移和移居的权利,是因为他们国家地区、城乡差距不大,社会收入富裕程度均衡所致。而中国由于地区间经济水平差距大(特别是内陆与沿海)等多种因素,“事后迁移”不会在短期内就能实现。

户口挂靠费凭什么任性 篇7

据《新京报》载, 临近毕业季, 许多大学生找到工作后却出现意想不到的烦恼:把户口从大学迁到异地工作的城市, 需找个地方挂靠, 竟要向当地人才中心缴纳多达数千元的挂靠费和每年数百元的管理费。北京、天津、南京等多个城市均存在人才中心收取集体户口挂靠资、管理费的现象。

首先, 我们需要追问户口挂靠费的合法性。事业性收费本来是指事业单位为社会或个人提供特定服务,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实施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补偿性收费。据此来看, 户口挂靠费有法律、法规或规章作为收费依据吗?

《户口登记条例》第三条规文, “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 由各单位指定专人, 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分散居住的户口, 由户口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户口登记。”大学生就业, 其户口符合某个城市的准入条件, 只是由于暂时不具备单独立户的条件, 或者由于一些民企、外企、银行等单位因种种原因没有设立集体户口, 于是, 不得不将户籍挂靠在当地人才中心, 这是符合《户口登记条例》规定的。须知, 保证每一个具有本地户籍的市民登记户口, 是地方政府最起码的责任, 凭什么要登记户口者交钱?

居民的户口登记在派出所, 需要向派出所缴纳登记费和每年的管理费吗?假如大学生的工作单位就有集体户, 他还需要向单位交钱吗?所以, 各地人才服务中心为大学生提供户口挂靠, 仅仅是代表政府提供一项最基本的服务, 根本不应该收费。如果地方人才服务中心认为自己付出了劳动, 那应该向政府索要办公费、劳务费, 而不应该向被服务人收取, 这和派出所民警管理户籍的费用必须由政府开支同理。

第二个问题, 就是收费标准。由于没有法定标准, 一些地方收取户口挂靠费甚至到了“狮子大开口”的地步。在户籍管理实现无纸化、电子化管理且全国联网后, 所谓户籍关系挂靠, 只不过是公安部门在户籍挂靠单位的名下加上一个人的姓名, 户籍关系的迁移、变动主要通过公安机关办理, 用人单位或人才市场等机构几乎没有托管成本。

户口挂靠费的收费理由和收费标准都没有法律依据, 属于应坚决取缔的乱收费。深圳、重庆等地就已取消或部分取消户籍管理费, 有些省市如辽宁省就从来不收户口挂靠费。当务之急是全国应该一律明令取消户口挂靠费和管理费, 取消之后还需查查已收的费用花到哪里去了并向民众公开。

有“户口”的生猪更有市场 篇8

上述有关养猪“上户口”的报道,实际上是建立了生猪养殖可追溯系统。当前,食品安全对于养殖业来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市场上,优质优价是被商家和消费者共同认定的准则,可追溯系统就是实现消费者知情权的有效技术保证,这也为生产厂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科学高效的可追溯系统可以冲抵可追溯所需要的管理组织成本,大大提高养猪户参与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积极性,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才会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那么接下来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生产者要以生产企业的各部门、各环节档案信息为基础,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生猪生产过程中从仔猪出生起始的饲养管理、投入品控制、屠宰分割、肉品加工到餐桌等流程进行全程数字化有效监控管理,其中耳标的使用就将生产管理中的各类信息完全透明化。除此以外,企业还要构建便于生产管理及消费者查询的平台,建立完善的猪肉及肉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制度。重点了解生猪生产中投入品监控,尤其是兽药的使用与控制、屠宰分割、销售流通等过程的相关信息,实现对生猪生产和供销全过程的信息监控,提供肉品保障,以确保肉产品质量,实现居民的安全消费。

猪肉质量可追溯系统建设过程要求采集信息量大,因此采集和管理工作难度大,需要通过建立一套与系统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才能有效推进质量追溯系统建设。

建立一套与系统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主要通过制度建设、信息采集、猪肉追溯系统使用编码、信息采集与上传、质量可追溯平台建设等这几个大的步骤来实现。只要实现了这个目标,接下来的市场开拓就会变得相对容易,企业的长远效益就可以得到保证。

取消农业户口未必对农民有好处 篇9

可这样的户籍改革能为农民带来实惠吗?取消农业户口的农民并没有享受到城镇户口的平等待遇, 相反, 农民应该享受的好处, 可能因为在取消农业户口后就不再享受了。城乡居民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鼓励有地居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被征地居民养老保险、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失去土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近年来, 国家加大了农业的投入力度, 而且随着今后国家对农业投入力度的加大, 农民得到国家农业补贴会更多, 为农民带来更多更大的实惠, 可是因为取消农业户口, 将使农民享受不到国家政策带来的好处。如此, 城乡居民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对农民又有什么好处呢?

取消农业户口变成了对农民“利空”的政策, 恐怕难以受到农民的欢迎。现在有些地方农转非的农民已经开始对当初的行为后悔了。上世纪90年代开始, 为了提高城镇化率, 许多地方对农转非政策实行了重大改革。一是失地的农民可以农转非。二是教师、民警、医务工作者、科技人员、劳动模范、干部等家属可以农转非。三是拿钱可以买来城镇户口。这些人为什么后悔, 就是因为他们虽然是城镇户口, 却享受不到城市户口应有的待遇, 有的生活在农村, 却因为户口转进城里, 又得不到“村民”“农民”的待遇, 如村里分红等。

所以, 如果现在城乡居民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又在鼓励有地居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被征地居民养老保险、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 让取消农业户口成为“利空”或令农民“利损”的政策, 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 就会有更多的农民后悔放弃农业户口。

农村城市户口合并对就业的影响 篇10

(1) 促进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平等性

在以前的情况, 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 又得回到户口所在地工作。因为户口的差异性, 在人才市场在就业方面受到了就业机会、社会福利和待遇的严重不平等。大城市落户有严格的限制, 导致一部分拥有高技术的专业人才因考虑到户口的原因不得不回家就业。小部分的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会优先考虑城镇户口或本地户口的毕业生。户口的合并有利于公平竞争。

(2) 提高农民工就业的福利

首先, 提高了了农民工的居住和迁徙的自由。迁徙自由是农民工的一项基本人权。农民工虽然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对于他们的自由迁徙, 却受到了户口的很大限制。目前, 我国进城的农民工1.5亿人,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达到了2290人。据公安部报道, 留守儿童因父母的疏忽管理极易变成犯罪率高的群体。户口的合并无疑消除了许多顾虑。不仅如此, 迁徙的更加自由化是他们走得更远、就业面更广。农民工是一支庞大的流动劳动力, 他们可以不再受户口的因素, 自由迁徙。

其次, 减少歧视性差别。农民工大多是来自农村的群体, 在他们工作的地方人往往被分成了三六九等之分, 户口是造成此现象的其中一个因素。他们进入城市后, 干着最累、最苦、最脏的工作, 在报酬、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还是处于最底层的人群。但是还得忍受人们异样的眼光, 这是对他们人格上的一种歧视。户口的合并, 在法律上让农民工实现了人权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真正摆脱了户口造成的歧视性。

第三, 有利于减少收入差别。农民很难进入国有企业工作, 更不用说进入垄断行业。农民即使进入了, 也只是零时工, 虽然干着同一样的工作, 却不能享受与正式工一样的收入和待遇。户口的合并会使农民工的收入得到更加公平的分配。沿海地区出现的用工荒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农民工在工资待遇方面更加平等的话, 农民还是愿意在外地打工。户口的合并多少为他们取了一份争取更加公平收入的理由。

(3) 户口合并对就业的消极影响

户口的合并, 大量农村人口将会涌入城市, 城市的承载能力不够的情况下, 交通会拥挤不堪。其次对治安的管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人们仅凭身份证来识别。住房会变得越来越紧张, 出现一屋难求的问题, 市民们也不得不面临房价的上涨。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大, 会使失业率上升, 扰乱民心。

2 户口合并的对策及建议

以人为本是城镇化的核心。在城镇化过程中有一项调查表明, 有80%的农民工不愿意放弃承包地转移为非农业户口, 原因是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有限, 对他们而言缺乏吸引力;大城市落户门槛又过高, 房价惊人。所以对不愿和不能落户的转移人口, 不能强迫。尊重城乡居住自主定居的意愿, 实行人性化的措施。

户籍的改革道路要一步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进程太快, 城市的承载能力不够, 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相关的配套制度改革必须同步推行。完善劳动就业制度, 逐步实行现代化经济环境的就业政策,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取消城市居民的特殊待遇, 逐步实现平等。

户籍制度改革的道路上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我国经济发展快, 不代表我国的城镇化步伐跟上了经济的发展的步伐。由于我国实行东部沿海地区的先开发、发展的政策, 我国东西部差距巨大,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户口的合并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实施有差别、联系实际的落户政策。

3 结论

农村城镇户口的合并使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以"农村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籍制度出现松动。我国的二元户籍制度与大部分人群的意愿相违背,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尤其对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对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在城镇就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要特别注意, 我国的公共基础设施毕竟还不够完善, 城市的承载能力是有限。若不能达到人们的预期期望值, 在就业机会, 失业保障等方面的待遇不能真正实现平等的话, 会引起一系列问题, 给社会的治安带来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农村城镇户口的合并必须有计划、有能力地进行, 才能步步为赢。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推动城镇化建设和缩短城乡差距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任文.市场经济下的户籍制度改革[J].中国人口科学, 1991:1.

[2]田鸣.中国户籍制度下的城乡差别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中国行政管理, 1993.

[3]高强, 张辉.当前户籍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3) ;68.

[4]何关.当代中国劳动力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给户口“松绑” 篇11

“上海的户籍改革的真正进步意义在于,它终究是允许了一部分持有居住证的人,通过一定条件自然地转化为上海户口。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户口迁移制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是要提供一套从流动到暂住、从暂住到居住、从居住到永久居住的合法演进途径和阶梯。”著名户籍改革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太元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而这条“合法演进途径”之所以迟迟没有出现,就在于很多人对户籍制度的认识本身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如今饱受诟病的关于户籍的一系列做法,它们不是来自一个所谓的笼统的‘户籍制度’,事实上也没有这样一种制度存在,而是在各个社会领域滥用户籍的不同表现。”王太元说。

纸上的堡垒

沈立是国内一个知名网站的工作人员。他的父亲曾在北京服役,转业后落户在京。1990年,沈立跟随母亲到北京投靠父亲。当时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沈立,从山东老家的学校转入了北京某工厂的子弟小学。小学毕业时,成绩优秀的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北京市通州区的一个重点中学。

那时对于像沈立这样“借读生”,重点中学要求缴纳一大笔借读费。而在母亲没有工作的情况下,家里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这“巨款”的。无奈之下,他只好去了附近的一个普通中学就读。为此,他大病了一场。

每学期的借读费也一直是家里的重负。好在初中时碰到了一位善良的班主任老师,帮他隐瞒了“借读生”身份。但好景不长,高中入学伊始,因为要办理身份证,沈立被揪了出来,补交了初中一直隐瞒的全部借读费用。

读到高三,沈立和父母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临高考前的几个月,学校要求借读生返回原籍参加高考。无奈之下,他只身回到了山东老家重读高二。陌生的环境,远离父母,回山东后的沈立几乎崩溃。艰难地捱了一年,他终于逃回了北京。“那一段想到过自杀。”他说。

回到北京的沈立已经无缘高考,一边上成人大学,一边开始打工养活自己。他开过黑车,装过空调,也当过电工,直到来到现在工作的这个网站。

户口于他,仿佛是个堡垒,看上去薄薄的纸片,却总把他隔绝在外,无法逾越。直到现在,在北京生活了20年的沈立还不是一个“北京人”。

现在沈立有了女朋友,女友同样也是外地户口。“我们是不是北京的,无所谓了,不需要了。现在就想着下一代的户口问题。”他希望自己的故事不再在下一代身上重现。

被滥用的户口

其实沈立的经历在许多人身上都曾上演过。人们习惯把这些不公和无奈归结于“户籍制度”的不合理。

对于沈立这样的遭遇,王太元教授认为,症结并不在户籍管理制度本身,而在于它被“滥用”为社会资源差异分配的手段,“关键不在于他没有获得北京户口,而在于用户口划分教育资源的不合理。法律并没有规定非北京户口的学生不能在北京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

“说到底,户籍其实只是一个工具,它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评判的。但一直以来,户籍的管理结果被相关领域拿去作为分配社会权利和财产的工具,用作区分待遇差异的工具。这就是‘被滥用的户口’。”

针对有人提出取消户籍的说法,王太元说,“只要用行政手段去分配资源,而不是用经济手段分配资源,就必须拿一个东西来作依据,至于拿什么做依据,那是次要的。如果这个依据不是户籍,就可能是其他东西,文凭、职称这些一样能拿来做依据。”

事实上,把户口拿来作为控制人口和分配社会利益的工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人口迁徙管束一直是粗放型的: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很容易,3天内到有关部门登记暂住户口,居住时期超3个月,就可申报常住户口。

1958年,为了减少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压力,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城市户口登记证明以及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公民的迁徙自由开始受到一定的限制。

管理条例上的区分,加上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演变至今,户口已然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壁垒,“附着”上了本不该捆绑的各种利益,形成了不同类别的“差别待遇”。

单以现在的北京为例,据记者初步了解,户口所涉及到的差别待遇就包括:选举权、平等就业权、最低生活保障、平等受教育权、保障性住房分配、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方面。

在大城市户口背后巨大利益尚存的情况下,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挤上这班车,分一杯羹。一个形象的说法是,挤上车的人们希望不要再挤进人来,没上车的则希望自己加把劲挤进去。

沈立说,如果能花钱买户口的话,他也会考虑为自己的孩子买一个北京户口。在北京,有这样想法的外地人实在不少。

降低户口的附着价值

相比上海的“户改新政”,这些年中国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上的突破也许更具有启示意义。据公安部统计,目前已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相继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划分,统一了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统称为居民户口,实现了公民身份法律意义上的平等。

归根结底,是因为与这些城市户口直接关联的各种利益,比如就业指标、商品粮等待遇都已不覆存在了,统一城乡户口也就成了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降低户口的附着价值,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这些年在各方面都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2006年开始,国家公务员招考职位不再设户籍限制。前不久,北京市发改委通知,包括外来人口管理费、暂住证费、义务教育借读费等均被取消。

为移动电源设备建“户口簿” 篇12

随着河南省开封县18个乡镇的经济快速发展, 2013年, 不少客户购买了移动式发电机等自备小型发电设备, 以备应急使用。客户使用时, 如将自备电源并入电网, 极易发生反送电或触电事故, 而且移动式发电设备体积小, 携带便利, 供电企业难以掌握准确信息进行管控, 成为电力生产安全的一大隐患。

针对这一情况, 河南省开封县供电公司依照有关规定, 采取签订自备电源入网安全使用协议书的方式, 加强和规范自备电源的管理。公司派出专人深入18个乡镇, 对移动电源设备进行拉网式摸底普查, 立账建户。普查中重点走访了多个大客户, 对移动电源设备的型号、发电容量等一一登记入册, 与其签订自备电源入网安全使用协议书, 并颁发使用许可证, 规定客户使用移动电源设备必须采取可靠的防反送电措施, 设备转接和出让必须到辖区供电所登记, 以便跟踪管理。

上一篇:教育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下一篇:财务管理创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