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式冷却系统论文

2024-10-20

开式冷却系统论文(共5篇)

开式冷却系统论文 篇1

某岛国新建滨海电站, 该电站一期工程1×300 MW机组已于2010年投产发电。其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提供的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直吹式煤粉炉, 汽轮机为哈尔滨汽轮机有限公司提供的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凝汽式汽轮机, 凝汽器为汽轮机厂配套的钛管凝汽器、该机组凝汽器循环冷却水设计为虹吸式海水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配套的循环冷却水管道为大直径玻璃钢管。循环冷却水管线长度超过500 m, 排水口设虹吸井用以回收能量降低循环水泵水头以降低循环水泵功耗, 配备两台长沙水泵常生产的88LKXD-17 X型立式式斜流泵, 扬程为17 m、流量为8.15 m3/s、效率为87.4%, 循环水泵出口设置有液动蝶阀, 循环水泵入口前池设置有移动式清污机和旋转滤网、循环水管道采用玻璃钢管道。

由于循环水系统启动失败或因水锤造成管道、膨胀节损伤事故在国内屡屡发生, 而该机组循环冷却水管线长且管道为分段连接的玻璃钢管道, 虽然该玻璃钢管道耐海水腐蚀但是其材质决定了其耐受变形的能力较差, 由于现场管道填埋在沙地下, 管道周围全是沙粒, 一旦发生泄漏循环水管道周围将发生沙粒流失产生空洞, 循环水管道周围产生空洞后由于其管径大在充满水的情况下质量更大, 将使循环水管道加快破裂或断裂, 同时由于管道泄漏导致的水土流失可能会危急周围的部分固定建筑基础, 而且海水的涌入也会导致附近区域地下水成分变化, 影响相关区域的植被生长。尽管循环水管道的施工过程受到了严格的质量监督与监控, 管道填埋后也进行了全面的内部检查和地表的沉降监测, 尽管循环水管道与凝汽器接口设置了膨胀节、管道沿程设置了排空气阀, 但是出于安全性与环保性考虑同时为保证调试和商业运行期间循环水系统能安全启动和稳定运行, 特设计两种投运方案并对其进行优缺点分析论证而后投入实际应用, 两种方案分别如下。

方案一:适当注水或不注水直接启动循环水泵, 通过适当开启循环水泵出口蝶阀的方式向系统注水 (此方式为常规采用的启动方式) , 操作步序详见图1。

优点是启动过程简单、节省启动时间。

缺点是初次启动时出口蝶阀开度暂无法确定, 启动过程中如果蝶阀中停开度过大将对系统造成较大冲击可能造成膨胀节或循环水管道的损伤, 如果蝶阀开度过小可能导致该立式斜流循环水泵启动过电流跳闸导致启动失败。

方案二:先注水形成虹吸后启动循环水泵, 操作步序详见图2。

优点是注水并预先形成虹吸的情况下启动循环水泵对循环水管道及系统冲击小, 循环水泵的损伤小、启动过程安全;采用预先建立虹吸的目的在于该循环水泵为斜流泵扬程17 m, 且循环水泵的安装高度在海平面以下同时凝汽器位置又较高且凝汽器循环水排水侧设置有虹吸井, 如果不预先建立虹吸可能会导致凝汽器水侧的空气无法及时排出, 导致发生气塞现象, 可能导致启动时循环水系统不过水或过水量很小导致启动失败。

缺点是启动前凝汽器循环水进、出水管道和虹吸井以及凝汽器水侧需充满水并建立虹吸, 这导致系统注水时间长, 启动过程操作略显复杂, 操作步序较多。

在经过设计、施工、监理、业主、总包、调试各方共同讨论并分析了相关利弊后, 循环水系统启动方式采用方案二执行, 启动过程严格按照方案二设计步序进行启动并获得了一次性成功, 在后续调试和商业运行过程中仍多次按此方式启动循环水系统该系统也运行至今无异常、循环水管道附近地表沉降无异常也证明该启动方案对该系统是安全可靠的, 并已纳入该厂启动运行规程中。实践证明根据现场设计、安装以及设备情况针对性地调整启动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新建机组的安全可靠顺利地投运大有裨益, 本文仅针对该电站循环水系统的特殊情况进行了启动方案的调整, 对于其它电站循环水系统的启动方式本文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制冰冷却系统减轻电网压力 篇2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加利福尼亚的地方公共事业联盟将开始为政府办公室和商业大楼加装夜间制冰系统以代替白天时使用空调。这是该设备试点项目的一部分,此设备由总部设在哥伦比亚温莎的Ice Energy建造。如果能得到广泛应用,此举将减少30%的公共事业单位的燃料消耗,并减少对新发电厂的需求。

在南加州市政公共能源管理局(the Southern California Public Power Authority)协调的计划下,第一批设备将安装在加州格兰岱尔市大约24幢市属大楼上。

未来的两年里,11家参与的公共事业单位将安装1500套设备,总计提供53兆瓦的能量储备,缓解该地区电网的压力。该项目是第一次大规模地运用Ice Energy的技术。

Ice Energy的每一个设备都设计为在夜间制冰(此时的电力需求较低),使用高效压缩机冷冻450加仑(约1703.4升)的水。到中午,制冷模式起效,该设备将大楼内的常规空调关闭六小时。它将来自缓慢融化的冰块的冷却水输送到安装在大楼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中的蒸发器。一旦冰块融化完,空调又开始正常运行。Ice Energy的首席技术官布莱恩·帕森奈特(Brian Parsonnet)表示,在最热天气的用电高峰时,Ice Bear能使大楼的电力消耗减少95%。

降低用电高峰的电力需求也就减少了建设新电厂的需要。它还使得公共事业单位能依靠他们最高效的电厂,电力研究院(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的电力使用高级项目经理罗纳德·多米查维克(Ronald Domitrovic)说,当公共事业单位启动他们“最低效、最老旧、最不受欢迎”的发电设备以满足高峰需求时,电网上每一部分的电力增量都会带来成本冲击,不论是燃料成本、温室气体排放或者服务的可靠性。但是,在夜间,公共事业单位可使用其最高效的电厂,所需燃料比只在高峰时开启的电厂要少。公共事业单位还可在其他地方节约能源——例如,夜间冷却设备线路能更有效地传输电力。

多米查维克表示大规模使用冰块或冷水为校园和大楼制冷的系统“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但是他说,这些往往是“昂贵的一次性设备,专门为某幢大楼设计,”而Ice Energy提供的小型热储存系统配置简单,能用于一层或两层的商业楼宇。Ice Energy表示安装在不同地点的冷却设备能连成网络,为公共事业单位提供能在需要时管理电网需求的资源。

帕森奈特表示,Ice Energy系统的每个产品成本已经由最初模型的15000美元降到了现在的5000美元。南加州市政公共能源管理局大卫·瓦尔登(David Walden)表示,与其他降低高峰电力需求的方法相比,包括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等,目前的模型“在成本上是有竞争力的”。

开式冷却系统论文 篇3

多年来, 人们采取了很多技术措施, 实现冷却塔的节水。目前有冷却塔内加设高效收水器、高压静电收水和水轮式旋转布水器消除飘水现象等收水措施。但大多只是收回空气中携带的水滴[2], 高压静电收水也是只收集粒径小于200~300 μm 的小水滴[3]。CRECT蒸发水汽回收系统工业试验装置可实现对饱和空气中的水蒸气进行回收, 这部分蒸发水汽水量大, 同时达到了蒸馏水的水质标准。

1 CRECT蒸汽回收技术原理

1.1 冷却塔蒸发水汽回收原理介绍

冷却塔主要靠从塔底抽进的塔外冷空气与冷却热水通过接触进行热量的交换。塔外冷空气是低度水蒸气和干空气的混合物, 进塔前冷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少。在冷却塔运行过程中, 水经过冷却塔填料层时, 气水充分接触混合, 气中水的分压达到了当时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 进入冷却塔的冷空气便成为了饱和热湿空气。在冷却塔内除水器上部基本上是以饱和热湿空气的形式存在的。

在冷却塔内除水器上部, 饱和热湿空气在塔内逐渐上升, 与塔外进入的冷空气进行接触, 热湿空气温度逐渐下降, 并逐步呈过饱和状态, 形成小水滴, 开始凝结成水雾;至塔顶处, 水汽凝结达到最大程度, 这便是通常在塔顶看到的雾气团。当具备了充足的水汽, 上升过程中遇到凝结核以后, 形成的小水滴会凝结形成大水滴。在蒸发水汽出塔前, 采用一定的设备, 就可以回收冷却塔饱和蒸发水汽, 达到节水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

CRECT蒸发水汽回收装置是利用环境大气与冷却塔塔顶饱和蒸发水汽的温差, 核心部件冷凝模块采用合成热导新材料, 集降温、凝水、亲水聚结、疏水集水等新技术于一身, 实现了塔顶蒸发水汽的回收。

CRECT间冷式冷却塔蒸发水汽回收系统主要通过具有特殊结构的冷凝模块经过以下两个工艺过程进行蒸发水汽的收集:一是给饱和蒸发水汽降温;二是提供水蒸气凝结的核。将冷凝模块置于冷却塔内除水器上部的过饱和高温湿空气中, 通过冷凝模块中热导新材料导热的高效性在环境冷风和高温饱和湿空气之间快速、高效地传递热量, 从而在冷凝模块中实现饱和蒸汽的冷凝和凝结水的收集, 实现塔顶蒸汽的回收。原理示意如图1。

2 CRECT系统设计

2.1 应用设计依据

(1) CRECT冷却塔蒸发水汽回收率设定为20%。

(2) CRECT蒸发水汽回收工业试验装置应用于循环水运行水量4 000 t/h循环量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冷却塔基础数据如表1所示。

(3) 冷却塔设计规范。

2.2 CRECT冷却塔蒸汽回收装置冷源计算

根据推荐蒸发量计算公式[4], 计算冷却塔的蒸发量。

公式如下:

undefined

式中:E——水的蒸发量, m3/h;

R——循环水量, m3/h;

θ——进塔空气干球温度, ℃;

T1, T2——进塔和出塔水温, ℃。

取当地全年平均温度 (以2008年计) :θ=14.1 ℃, 温差△T=T1-T2=8.3 ℃

计算:E=1.064%R

即蒸发量为循环水量的1.064%, 其占补水量的80%。

以2 000 t/h的循环水为例, 小时蒸发量:

2 000×1.064%=21.3 t

其中20%回收, 小时回收水量4.3 t。

水蒸气40 ℃气化潜热:2 401 kJ/kg

总的冷源需要量:

总冷源量=4 300 kg×2 401 kJ/kg

=1 032×104 kJ。

2.3 冷风冷却系统计算

根据公式△H=Ht1-Ht2

计算得:△H=10.2 kJ/kg

总热量=1 032×104 KJ/h

HJ= H=1.004 t+d× (2 501+1.88 t)

H= (1.004+1.88 d) △t=1.1△t

地区平均温差:40-15=26 ℃

计算冷却风量:40×10 m3/h

3 CRECT冷却塔蒸汽回收装置运行

装置运行测试主要是检查收水效果并计算回收水率。首先根据收水量、上下塔水温的温差和上塔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及循环量, 推荐蒸发量计算公式[4]计算冷却塔的蒸发量, 水回收率趋势如图2所示。

当化工生产装置的负荷不发生变化时, 上下水温差Δt1变化较小, 冷却塔蒸发量变化不大。水的回收率主要与上塔水温和环境干球温度的差值Δt2有关。从图2中可以看到, 如要达到20%以上的水回收率, 要求Δt2在8 ℃以上。在运行检测期间, 工况在Δt2≥8 ℃时, 小时回收水量占冷却塔蒸发量的比例均值为22.2%。因此, 可以设定本CRECT装置达到20%的水回收率的运行条件为Δt2应该保持在8 ℃以上。

4 结果讨论

(1) CRECT蒸发水汽回收装置试运行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适用于上塔水温与环境干球温度的温差在8 ℃以上工况下, 回收量占冷却塔蒸发量的比例平均为22.2%, 达到本项目水回收20%的设计要求。在北方地区, 冷却塔回水温度在冬季可以达到32~36 ℃, 夏季可以达到35~39 ℃, 除了八、九月份的白天, 全年大部分时间可以满足上塔水温与环境干球温度的温差在8 ℃以上的工况。因此, 利用CRECT冷却塔蒸发水汽回收装置进行蒸发水汽回收在条件上是允许的, 技术上是可行的。对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环境能起到双重效果。

(2) CRECT蒸发水汽回收装置回收水水质达到二级蒸馏水标准。回收水的用途非常广泛。由于优良的水质, 其回收价值是存在的, 回收效益是可观的。

(3) 根据冷却塔出塔风速的测定显示, CRECT收水装置对进出塔风量有影响但并不明显。同时塔原有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回收节水装置对风量存在的影响, 可通过提高风机电机功率和调整风机扇叶角度进行弥补。

5 工业化前景

工业冷却塔从诞生到今天已有百年历史, 到现阶段为止, 机力通风湿式冷却塔冷效最高, 成本最低。在石油、化工、电力等各个行业运行的成千上万座工业冷却塔中, 基本都是通过水的蒸发来实现换热的。一旦系统得以推广, 每年可为国家节约的水资源将是十分巨大的。

摘要:石化行业是用水大户, 在用水结构上, 循环冷却系统补充水占石化企业取水量的45%左右。在目前的高循环倍数运行情况下, 循环水补水的80%都用于蒸发消耗, 如果能够将冷却塔的蒸发水回收, 将大幅削减新鲜水用量。通过CRECT蒸汽回收装置在某石化循环水工业化试验项目的应用, 探索冷却塔水蒸气回收的可行性, 并介绍了该技术原理和工作过程。着重介绍了该技术适用条件和蒸汽回收比例, 同时还探讨了该技术应用于回收冷却塔蒸汽的前景。

关键词:冷却塔,蒸发水汽回收,节水

参考文献

[1]戴铁军, 程会强.我国工业用水量分析与节水措施[J].工业水处理, 2008, 28 (10) :9-12.

[2]王天正, 王佩璋.高压静电收水技术在冷却塔上的应用探讨[J].山西电力技术, 1995 (2) :16-20.

[3]梁双印, 胡三高, 周少祥, 等.湿式冷却塔水损失的高压静电回收实验分析[J].现代电力, 1996 (4) :59-64.

开式冷却系统论文 篇4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简介

本文介绍的建筑为四层综合办公大楼, 建筑面积45 000平方米, 区域划分为办公室、会议室、实验室、数据中心, 通讯机房、高压变电站、不间断供电系统机房等。

1.2 空调系统及冷冻机组问题分析

通过对该建筑的实地考察和对相关图纸、文档资料的分析, 本文认为该建筑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 冷冻机组全年运行不合理。该建筑内设有多间通讯机房、数据中心及实验室, 这些房间内的设备散热量非常大, 而房间的温湿度必须满足这些设备运行的条件, 现在的情况是全年24小时不间断供冷。在寒冷的冬季仍需要开启冷水机组, 且运行负荷只有额定负荷的30%, 机组COP较低。而且, 有时在达不到冷水机最低负荷的情况下, 不得不采取一些人为的措施来增加负荷, 这无疑又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2) 新风量不可调。建筑全年都采用最大新风量, 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系统设计最大新风量也只占送风的10%左右, 在过渡季节采用较节能的全新风送风方式也不能满足要求。

(3) 排风系统中没有采取热回收。该办公大楼排风系统是从各楼层排到风井中, 然后统一排出。据调查, 新风负荷一般占总负荷的20%~30%, 甚至更多。利用新排风热能回收装置, 可节约空调的能耗, 节省不少运行费用。

2 方案原理介绍

鉴于上述系统不足的分析, 本文认为最具有改造可行性和节能潜力的是系统冷水机组冬季供冷现状。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考虑采用一种开式冷却塔间接供冷的方案。所谓开式冷却塔间接供冷是一种在冬季工况或过渡季节中不采用冷水机组制冷, 而采用冷却塔带走室内热负荷的系统。在冬季工况和某些过度季节时, 冷却塔与外界空气换热, 提供满足要求的低温冷却水, 冷却水进入板式换热器与冷冻水换热, 降低冷冻水温度, 冷冻水通入AHU带走回风和新风的热量, 在整个过程中, 冷水机组并不启用, 相当于被短路, 因此系统可以节约冷水机组的耗电量。

3 方案设计计算

由已知的房间送风温度计算出空调箱冷冻水的进出口温度, 再通过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量来最终算出冷却塔的冷却水进出口温度, 图1是方案计算的模型。

在冬季空气处理中, 由于室外空气的湿度低, 冷却空气的同时不必对空气进行减湿处理, 所要求的冷冻水进水温度t1不必小于空气的露点温度, 所以冷冻水进水温度可以适当提高, 大于夏季供冷时的冷冻水出水温度7℃。

同时设计图纸上规定供冷的送风温度要求为14℃偏低, 从节能的角度考虑并不合理, 故取送风温度为17℃。故在7℃和17℃之间取冷冻水出水温度t1=14℃。

冷冻水回水温度t2=Q/m1C水+t1=17℃。

由于热量在传递过程中有损失, 所以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量Q2=k*Q1, 其中系数k取1.1。

板换的平均温差Δtm=4℃, 由热平衡方程式和对数平均温差计算式:

联立公式 (1) 和 (2) 可得冷却塔的冷却水回水温度t4=13℃, 冷却水出水温度t3=10.2℃, 即满足条件的室外空气的湿球温度为t3=10.2℃, 由此可计算出直接采用冷却塔供冷的天数。

根据该建筑所在地历年气象数据, 平均每年室外湿球温度低于10.2℃的天数为120天, 因此一年当中采用本方案关闭冷水机组的时间占到三分之一, 主要分布在11月至3月之间, 可见采用本方案获得的节能效果十分可观。

4 经济性分析

本改造方案可以在冬季室外温度满足条件时采用冷却塔供冷, 关闭冷水机组, 节约冷水机组的耗电和维护费用。根据该建筑现有系统运行资料, 11月至3月冷水机组的制冷负荷为额定的30%-40%。按照原系统冷水机组厂家的COP表显示, 在负荷为40%时, 冷水机组的功耗为288KW。采用开式冷却塔方案后, 该建筑空调系统11月到3月间的每月节电量及节省的费用。在11月至3月的5个月中可以节约50余万元, 每个月的节电率在20%-30%左右。

5 结论

本文提出了开式冷却塔间接供冷方案, 在冬季和部分过渡季节把冷却塔作为冷源为建筑提供冷量, 节省了冷水机组的运行费用。通过气象数据校核计算, 该方案的适用时间为每年120天左右。开式冷却塔间接供冷方案具有初投资小, 回报率高的特点, 可用在数据中心、厂房等冬季冷负荷较大的场所。

摘要:本文对一幢综合办公楼进行了系统能耗分析, 并提出了节能改进措施。该办公楼有大量计算机数据中心, 冬季冷负荷较大, 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开式冷却塔间接供冷的改造方法, 并设计了运行工况和适用天数。此外, 本文还对该节能方案进行了经济性分析。

关键词:开式冷却塔,间接供冷,节能改造

参考文献

开式冷却系统论文 篇5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是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使冷却液循环流动降低发动机运行温度。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的运行依据能量守恒定律, 即发动机曲轴输出的机械能通过轮系传递给水泵, 又通过水泵传递给冷却液, 使机械能转化为冷却液的液压能, 冷却液从外界获得能量后就产生了速度、压力。叶轮是水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个过流部件, 叶轮的精度、结构对水泵的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叶轮的结构可分为三类:闭式叶轮、开式叶轮、半开式叶轮。如图1所示:

叶片形状依据水泵性能及安装的空间位置大小, 可设计为曲线形叶片, 也可设计为直线形叶片。

2 图纸标注理解

叶轮图纸设计时, 叶片锥面标注大多会给出锥角和锥面某一截面的高度尺寸。如图2所示。

164�形成一个锥面, 其实际角度由圆锥角公差带控制。

叶片圆锥面上的�100是一个特征圆, 也被称做测量圆。测量圆形成的圆柱面与叶片圆锥面在理论上形成一条相交线, 实际由于叶片的不连续, 理论相交线只在叶片厚度范围内存在。这条相交线与叶轮大面有尺寸规定, 如图2所示的290-0.13, 此高度被称做叶轮测量圆高度。此高度尺寸是一个重要特性, 叶轮装配后, 叶片锥面与泵体相应部位形成间隙, 此间隙影响水泵性能, 要控制装配间隙, 必须控制叶轮单件高度尺寸, 即控制叶轮测量圆高度尺寸。

半开式叶轮设计图纸 (主视图) 如图2所示:

本文针对图2中的叶轮测量圆高度尺寸即29设计专用检具。

3 290-0.13的测量方法

多叶片组成锥面, 锥面不连续, 加工过程中形成断续切屑, 每个叶片的测量圆高度偏差都不一样。检验时必须对每个叶片的测量圆高度都进行检验, 叶片测量圆高度在要求范围内, 则认为叶片测量圆高度尺寸合格, 以此评定叶片测量圆高度。

单件或小批量试制生产时, 通常采用三坐标测量;

大批量生产时, 为提高检测效率, 必须设计专用量具。

4 专用量具原理

对量具有两点要求:a.可判定尺寸是否合格;b.可测出测量圆高度的实际尺寸数值。专用量具利用比较测量原理设计。

因此, 在检测测量圆高度尺寸时, 多数采用指示表和标准高度块的组合形式。

5 检具方案

检具由三部分组成:安放叶轮的底座组件, 用于复现基准尺寸的标准高度块, 具有示值功能用于检测测量圆高度尺寸的示值组件。

检具整体方案如图3所示:

(1) 安放叶轮的底座组件其作用为:1) 模拟A基准, 形成测量中心基准;2) 模拟叶轮大面, 形成测量圆高度尺寸的一个基准面, 作为该尺寸的测量基准;

安放叶轮的底座组件如图4所示:

它由中心定位芯轴、支撑块、底板组成。

中心定位芯轴作用是:1) 与叶轮内孔小间隙配合, 用于体现A基准。2) 与示值组件的中心定位衬套小间隙配合, 用于传递A基准。

底板的作用是与叶轮大面贴合, 模拟出叶轮测量圆高度尺寸的一端作为测量的基准。

支撑块的作用是为了支撑示值组件, 使其在对零和测量时占据固定的位置, 把尺寸的变化只传递给指示表。

(2) 示值检测组件具有示值功能得出检测测量圆高度尺寸的变动量。如图5所示:

示值组件由检具板、指示表、中心定位衬套, 指示表夹紧衬套、压紧螺钉组成。指示表通常选用分度值为0.01的百分表, 通常选取球型测头。

中心定位衬套与底座组件的中心定位芯轴的导向部分形成小间隙配合, 用于模拟叶轮中心。

为了方便制造, 指示表通常竖直安装。由于指示表采用竖直安装, 为保证测头与叶片锥面的接触点在测量圆上, 中心定位衬套中心与指示表安装中心的距离并非为测量圆直径的一半, 需根据所选指示表测头直径利用图解法得出。

以图例说明如下 (如图6所示) :

假设指示表为测头直径为�2.5的百分表, 首先在叶轮图纸上找出�100测量圆与某一叶片锥面交点A点, 其次过A点做一条直线B, 该直线垂直于叶片锥面, 再次以A点为圆心, 做出与测头直径相等的圆C (即�2.5圆) , 该圆与直线B在叶片外的交点为D点, D点与叶轮中心距离即为检具板上中心定位衬套中心与指示表安装中心的距离, 图例该尺寸为50.2。如图7所示:

(3) 标准高度块用于复现基准尺寸, 与测得值进行比较。在测量时, 为了方便从指示表读取数值并快速判断, 通常标准高度块的标称尺寸按被测尺寸的下差设计, 如29的标准高度块标称尺寸按28.87设计, 这样可使指示表对零后, 指针只沿一个方向旋转。

由于指示表的竖直放置, 测头与锥面的交点与测头的最低点不是同一点, 而标准高度块是与测头最低点接触。测量点在�100圆上。这使得标准高度块的标称值不等于尺寸下差, 标称值与叶片锥面和测头直径有关。如图8所示:理论标称高度为测量最低点与叶轮大面间的距离 (图例为28.858) 。

为了弥补量具制造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实际中常把理论标称高度设计成尺寸下差, 用于提高测量的可靠性。可把实测高度和量具编号刻印在标准高度块外圆面上作为标识。如图9所示:

6 测量方法与评价原则

该尺寸采用比较测量 (又称微差测量) 。

(1) 首先需在量具上放入标准高度块。如图10中的1。标准高度块以被测尺寸下差设计, 在其外圆面上打印有标称高度, 假设标称高度用Y表示 (图例中标称高度为28.872) 。

(2) 指示表对零。如图10中的2

(3) 指示表对零后, 取下示值组件和标准高度块, 放上叶轮, 用两手食指压紧叶轮使叶轮大面与检具板贴合。如图10中的3

(4) 放入示值组件, 使示值组件中心定位衬套穿入中心定位芯轴, 使指示表测头与叶片锥面接触。如图10中的4

(5) 用手拔动叶轮, 测每个叶片的指示表数值, 记下最大读数和最小读数。假设最大读数为X, 最小读数为X。 (读数可能为负值, 也可能为正值)

则叶轮高度实际范围为:最大Y+X, 最小Y+X。

由于量具是由多个组件组成, 各零件制造误差、组件装配误差、指示表示值误差等因素对指示表示值存在影响, 为避免产生误收, 需按双边内缩方式确定验收尺寸, 通常内缩安全裕度A约为要求公差带的10%。 (图例所示A=0.1X0.13=0.013, 则验收极限为:29)

(以图例说明) 判定原则: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尺寸合格。

Y+X≤28.987 (内缩后的最大极限尺寸:29-0.013)

Y+X≥28.883 (内缩后的最小极限尺寸:29-0.117)

摘要:本文介绍了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中半开式叶轮锥面测量圆高度的测量方法和量检具的设计原理和使用方法及判定准则。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半开式叶轮,叶轮锥面,测量圆,测量圆高度,锥面角度

参考文献

[1]黄云清主编.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K].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03) .

[2]陈家瑞主编.汽车构造 (上册) 3版[K].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02) .

上一篇:单一性特征下一篇:金融数据中心建设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