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监控管理

2025-01-11

远程监控管理(精选12篇)

远程监控管理 篇1

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各行各业的生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油田生产的现代化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信息, 提高远程控制的效率, 将全面准确的数据信息及时进行传递, 通过加强油田远程监控管理为油田生产提供更为高效的信息支持,

一、油田远程监控技术概述

油田远程健康技术就是通过利用油田生产指挥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对各个生产站点的远程生产过程的监督控制, 远程监控技术系统具有对分散的控制网路进行整体监控、提供远程软件下载和设备的诊断维护等功能。在油田的生产管理上, 远程监控技术对分散化的油田生产具有显著的集聚效果, 油田各个生产站点需要根据中心的监控需求, 建立自己的自动控制系统, 或者通过对已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从而实现与油田通信网和局域网的顺利连接, 从而监控中心就能够对各个生产站点的生产活动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控, 对油田各个厂站的生产运行状态进行准确的把握, 收集到各种数据, 形成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并传递到各个站点, 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远程监控管理主要是针对远程被监控对象通过网络进行监控的一种管理方式, 这一管理方式主要适用于大型分散型的生产系统进行管理的有效手段, 是大型生产企业进行整体控制和管理的需要。油田生产管理就是典型的大型分散型生产企业, 结合生产所需, 在当前要想实现远程监控管理, 就需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功能, 在今后的管理目标上可以向着无人值守的生产管理进行努力。

二、油田远程监控管理系统

油田企业加强远程监控管理, 需要将远程监控控制网络与油田生产网络进行对接结合, 因特网技术在上个世纪末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生产中都利用了这一技术, 油田生产企业的远程监控管理要想实现也需要利用因特网技术来连接控制系统与生产系统。首先, 需要具备一个现场控制系统并要求能够稳定运行。其次, 需要一个连接系统, 实现通过企业网对生产过程进行远程访问的系统。最后, 要在远程监控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建立起虚拟的通信联系。

远程监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即监控中心系统与远程站点监控终端, 监控中心在构成上主要包括服务器、后台管理计算机以及接收和处理终端, 监控中心后台管理计算机, 利用通信技术, 向各站点的计算机发出指挥指令, 并收集各站场的生产数据, 监督各站场的生产运行状态。油田生产各站点监控终端由各种传感器和报警开关组成的数据实时采集器和通信处理器构成。监控中心与井场站点终端的数据通信通过GSM与SMS服务模块进行联系, 将生产中的各类数据信息等接入网络服务器, 转化成Html文本的形式传递发布, 这种监控模式中数据的传递实时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还需要在因特网技术与控制技术上不断的研究。

目前在油田远程监控管理中适用更为普遍有效的C/S结构的远程控制管理系统, C/S远程控制结构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在计算机局域网发展促进下形成的, 是油田应用中较为成熟的一种技术管理方式, 对油田的自动化控制和企业网的建设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我国许多大型油田的远程监控管理系统都是采用的C/S结构, 例如大庆油田的局域网上的远程监控, 就是利用了Windows NT中的远程访问服务功能, 通过编程语言开发应用了C/S结构的服务器端应用程序。开发应用的这一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对各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以及过去的生产数据形成收集整理, 还能对远程的生产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故障诊断分析, 并远程控制进行下装和修改控制参数, 实现有效的远程监控管理, 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为油田整个生产系统提供跟更为准确、及时的决策指挥。

三、加强油田远程监控管理的研究

研究加强油田远程监控管理时要根据油田所需要的不同类型的控制系统的特点, 通过编写能够与各种软件、硬件设备相适应的C/S结构应用软件, 就能够使控制系统实现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远程监控。因此, 加强油田远程监控管理的研究还应当以局域网的资源有效利用为基础, 将生产现场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后形成及时、准确的决策传达给各个生产站点和管理部门。此外, 加强油田远程监控管理的研究还要不断扩展远程监控系统的功能, 例如结合智能技术, 应用于远程监控系统的改造与管理或者应用于各个生产站点的生产中, 为实现无人值守的生产运行做出前期试验准备, 为油田生产向着自动化和智能化不断迈进, 不断进行生产的优化设计, 制定出更为高效的远程监控方案。

结语

油田远程监控管理系统是结合了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领域技术而应用于大型油田生产监控的一项技术, 实现了油田多站点生产的数据集合与传递, 是现代化油田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控制系统。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 油田生产的规模势必将不断扩大, 对油田远程监控的管理研究也要加强, 研究中还要配合油田生产的大规模需求, 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上做出更多的研究, 从而为现代化油田生产提供一套具有高性能全面准确的监控管理系统, 从而为油田的远程监控提供更为全面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温海焜, 李健.油井远程监控的系统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 2008, 31 (01) .

[2]古延辉, 姚竹亭.远程油井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7, 20 (09) .

远程监控管理 篇2

一、安全主管应根据商场布防要求,将商场监控镜头区分为一般镜头及关键镜头,并登记《商场

关键镜头登记表》,关键镜头一般以重点部位(如收银台)镜头,安防死角镜头,外围商铺镜头,车场出入口镜头等为主。

二、如监控器因数量不够等原因不能显示全画面时,关镜镜头应有独立画面,剩余镜头由安全主

管负责制定分配方案,一般镜头画面实施切换扫描,切应周期应不小于一分钟。

三、监控中心当值人员应密切注视监控画面,关键镜头出现异常情况应在3分钟内发现并通报相

关岗位,一般镜头出现异常情况应在5分钟内发遇现场发生突发事件时,应第一时间通知领班及其它相关人员,及时调整镜头录相,进行详细跟踪记录,并填写《监控中心值班记录》。

四、遇现场发生突发事件时,应第一时间通知领班及其它相关人员,及时调整镜头录相,进行详

细跟踪记录,并填写《监控中心值班记录》。

五、及时配合现场安全员,对可疑人员进行跟踪或对重点部位进行监视。

六、与外围巡逻岗配合,对外围巡逻岗巡视进行监控签到,即外围巡逻岗巡视到相应点位,应及

时通知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应查看相应镜头,确认巡逻岗到位,并填写《外围巡逻岗监控巡视记录表》记录巡逻岗签到时间,对于巡逻岗未能按巡视周期巡逻签到的应提示巡逻岗按时巡视并将情况通报安全领班。

七、经安全主管授权后,监控中心当值人员每小时应通过对讲机引领各岗位报岗,检查各岗值岗

状态,对于未及时报岗的岗位,安全领班应及时到场查看,并将情况反馈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应将每次报岗情况记录在《监控中心值班记录表》,因特殊情况当值期间未引领报岗的,应在《监控中心值班记录表》中注明。

八、安全监控系统存在异常时,应及时报修,配合维保人员对安全监控系统的维保,填写《监控

中心设备运行记录表》,配合维保人员对安全监控系统的维修。

万象城监控中心

管理or监控? 篇3

其实,监控业务员邮件的方法是很多的,例如,每天要求业务员填写询盘跟进表;每个询盘的回复要抄送给经理和组长;设一个专人负责每天的邮件检查,每天汇报情况;甚至可以采取专门的局域网软件进行监控等等。可是,这些做法都是摆明了“头”在盯着你,完全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事实上,这位经理的说辞“担心业务员回复询盘没有质量, 漏掉了定单,生怕一些重要的询盘被放跑”,说“我这完全是为公司着想”,从本质上分析都有点欲盖弥彰,表面上是为公司着想,心里却想的是如何监控,只考虑到了公司的利益,却将自己的下属的利益放置一边。

对业务和业务员以监控、跟踪的方式进行,只能说明这家公司在管理方面包括人力资源的管理都非常不完善。对业务员用到“监控”二字,对公司而言等于慢性自杀,对外贸部经理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没有人愿意为一个老考虑着如何监控自己的老板卖命,但是会费尽心思考虑如何反监控。作为一家外贸公司,合理的管理是control而不是monitor,收放自如的管理才是真正的管理。人都是有尊严有感情的,设身处地感受一下:你做业务的时候有没有象这样被别人监控过?如果你被监控,你的感觉又是怎样的呢?管理者与员工之间需要互相信任,员工能否拿到订单也是关系到其自身的利益。因此,给员工更多的信任,相信会将工作做得更好。

换一个角度来讲,即便是因为担心业务员的误操作而采取对业务员邮件的监控,也不应该从邮件这方面着手,问题还是在于对人的管理。如果管理到位,业务员拿到每一个订单都与他的收入和资历密切相关,业务员会明白,拿到拿不到单对他来说会有什么区别,多大区别,这样他就会非常关心这个单,而且业务员本身会做好对客户的跟踪和总结。有一个我认识的业务员说,他经常会工作到凌晨两点甚至更晚,每一个邮件他都会非常认真地写,甚至对重要的邮件,他会发给很多人要他们帮助检查修正后再发给客户。至于对经理,几乎所有的难题他都会咨询经理的意见,甚至主动请教其他部门水平比较高的人,而上述这些,没有任何人要求他这么做。因为,是公司的管理制度使他明白:每一个订单都关系着他的收入,不仅如此,每一个订单也都关系着他的成长和自信,所以,他会那么认真和拼命地干。因此,对邮件的管理不应该着眼于邮件本身,而应该是人——业务员!

远程监控管理系统控制器设计 篇4

随着数据量的急剧增加,机房设备不断累积,设备故障日益增多,需要实时维护设备正常运行的成本增加[1]; 远程监控管理系统远程监控机房设备运行情况,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可以利用丰富的硬件、软件资源对远程设备进行监控与维护,实现远程设备的本地操作,免去前台值守, 实现远程机房“无人值守”的可视化管理,提高设备监管效率。

KVM(Keyboard(键盘)、Video(显示器)、Mouse(鼠标))over IP即通过网络管理与控制远程鼠标、键盘[2]。 本文在分析比较KVM over IP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一款基于嵌入式技术的远程监控管理系统,控制器是远程监控管理系统的核心,通过控制器实现远程设备的本地操作,控制器实时采集远程管理中心的现场监控数据,本地通过现场监控实时了解远程管理中心的现状;远程管理中心输出的VGA信号经控制器打包,通过网络向本地管理中心连续发送视频数据[3]。本地查看远程桌面,操作本地鼠标、键盘, 让远程执行相应的动作,实现远程管理与控制。

远程监控系统直接采集远程管理中心VGA信号,与一般远程控制方式相比,是纯硬件设计,对操作系统无要求,免去远程管理中心客户端软件的安装,不占用网络资源,节约远程管理中心系统资源,在实时监控远程桌面的同时,鼠标键盘同步操控远程桌面。

2系统总体架构

根据远程监控、管理和实时图像传输控制的需要,本系统由本地管理中心、远程管理中心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 远程管理中心连接着多台显示屏幕,实现多屏同时显示; 控制器与远程管理中心采用VGA接口和USB总线实现数据传递;控制器与本地管理中心运用有线网络实现信息交互。远程监控管理系统结构图如图1。

远程监控数据和VGA端口数据通过数模转换,转换为数字信号,控制器对数字信号进行压缩、编码,从网络发送给本地管理中心。本地管理中心通过集成软件平台实时调度远程监控信息和远程屏幕显示画面;管理人员操控本地管理中心鼠标、键盘,本地集成软件平台捕获鼠标、 键盘的信号,通过网络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解析、模拟鼠标、键盘信号并向远程管理中心发送,远程管理中心执行与后台管理中心相应的鼠标键盘动作,实现本地对远程的监督与控制。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工作流程如图2。

3控制器硬件设计

控制器硬件主要包括核心处理器模块、网络通信模块、VGA采集模块、鼠标键盘模拟模块。核心处理器模块由中央处理器、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电源管理、 实时时钟组成,在控制器中起主导作用。网络通信模块用于监控数据、VGA数据和鼠标键盘信号的传输,控制器与本地管理中心数据传输都是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VGA采集模块接收远程管理中心VGA信号,经编码矩阵编码, 形成一路PAL制式的信号,经过A/D转换,输出1路8位的数字信号;鼠标键盘模拟模块模拟鼠标键盘信号,控制远程管理中心的鼠标键盘,本地管理人员结合监控视频,共同实现远程桌面的可视化操作与控制。控制器硬件结构整体框图如图3。

3.1核心处理器的设计

控制器核心处理器采用S5PV210作为核心处理器,该处理器是一种精简指令集微处理器,主频可达1GHz,支持MPEG4/MPEG2、H.264/H.263的视频编、解码,拥有24通道DMA(直接访问内存)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不经过CPU直接从内存存取数据;集成了cortex A8的内核, cortex A8主要负责整个Linux系统的控制, 提供ITU- BT601/656格式输出接口。S5PV210集成了摄像头控制器(FIMC(Fully Interactive Mobile Camera)), 用于处理多种图像传感器的信号。

3.2网络通信的设计

S5PV210外接一片10/100M以太网芯片(DM900AEP),经过RJ45接入网络,实现远程控制器数据的收发。网卡芯片DM9000与S5PV210通过16条数据总线(Xm0DATA0-Xm0DATA15)、1条地址线(Xm0ADDR2)进行连接,中断控制接入S5PV210第10号中断(XEINT10),该芯片共用16条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通过1条地址线选择总线上传输地址或数据,由25MHz晶振为该芯片提供工作时钟[4]。

3.3 VGA采集模块设计

VGA信号主要包括水平钳位信号、垂直钳位信号和红、绿、蓝三基色分量(RGB)信号,采用具有三路A/D转换器芯片AD9883A[5] 转换,每路颜色分量输出8位的通道,共输出24位颜色通道,S5PV210集成的摄像头控制器只支持8位数字信号的处理,只能处理一路8位数字信号。VGA信号需要经过RGB到YUV的矩阵编码,输出PAL制式的一路模拟复合信号,再通过一路A/D转换, 送给S5PV210摄像头控制器处理。

AD724芯片接收到VGA图像信号后,根据VGA水平钳位信号和垂直钳位信号,自动产生复合同步信号,形成内部时钟,调整其内部直流偏移分量,将RGB模拟信号传递到模拟编码矩阵,产生亮度(Y)信号和色度色差(U, V)信号[6],该信号经过内部滤波,输出一路有关颜色、 亮度的视频图像信息以及水平和垂直扫描的同步信号,即复合视频。RGB到YUV转换公式表示为

式中:Y为亮度;U为蓝色差;V为红色差;U ,V为带符号数。

TVP5150是一款低功耗的解码器, 通过I2C总线控制内部寄存器的读写,将PAL制式的复合视频信号转换为8位4 ∶ 2 ∶ 2的ITU-R BT.656格式, 采用14.31818 MHz的晶体;第11管脚通过一个10kΩ 的上拉电阻,上拉到3.3V,确定TVP5150芯片的I2C地址为0x BA;解码器模拟输入通道输入复合视频信号,经过9位A/D两倍采样,输出YCb Cr 4:2:2格式数字视频分量, 同步信号内嵌于数据流中串行输出,交给S5PV210处理。

3.4鼠标键盘模块电路设计

远程控制器负责本地鼠标键盘信号的模拟远程控制作为主机,远程管理中心作为从机,以USB差分信号的方式发送给远程管理中心;远程控制采用PDIUSBD12芯片, 该芯片支持USB1.1协议, 最高通信速度12Mbit/s, 晶振采用6MHz; PDIUSBD12芯片拥有8位数据总线和1位地址控制线,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复用8位总线,通过1位地址控制线控制8位总线上发送的是数据还是地址。8位数据总线D【0:7】与S5PV210的通用I/O(GPJ[0-7])连接; 1位地址控制线与S5PV210的通用I/O(GPJ[8])连接。

4控制器软件设计

控制器核心处理器采用S5PV210处理器,控制器需要采集远程监控中心的VGA信号,模拟鼠标键盘信号驱动远程监控中心鼠标键盘,通过以太网与本地监控中心交互信息;控制器软件设计以Linux操作系统为平台, uboot采用uboot1.3.4的版本,启动并初始S5PV210处理器;linux内核以linux 3.0.8为基础,经过arm-linux- gcc-4.4.6版本的交叉编译器编译;Yaffs根文件系统使用busybox-1.20.0制作;烧写uboot、内核和文件系统到nandflash,S5PV210上电从0地址处执行uboot,uboot启动后调内核到内存运行,内核调文件系统到内存运行。系统软件结构框图如图4

4.1 VGA视频采集应用程序设计

TVP5150驱动程序完成VGA视频数据的采集,采用乒乓存储的方式,采集完一帧数据存入FIFO队列。处理器通过时钟信号读取内存数据,实现VGA信号的采集。 应用程序开发使用V4L2(Video For Linux Two)[7]驱动程序架构,此架构在Linux系统中为应用层提供统一的API接口,是搭建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的桥梁,如图5。

4.2应用程序设计

在远程监控管理系统中,视频数据传输采用TCP/IP协议进行网络通信,控制器将VGA数据压缩后封装成IP数据包,通过网络传输给本地。网络通信以控制器为主机, 本地为从机,实时监听本地发起的连接建立请求。控制器流程图如图6。

5结束语

远程监控管理 篇5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电工及监控员管理制度

1.监测电工负责管辖范围内的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监控装置的安装、调试、维修、校正工作。

2.监测电工应将在籍的装置逐台建帐,并认真填写设备及仪表台帐、传感器使用管理、故障登记表、检修校正记录牌板没有按规定填写的罚款100元,填写有误的罚款50元。3.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填报签名制度。4.交接班内容包括

(1)设备运行情况和故障处理结果,没有对运行情况及故障情况详细记录的罚款100元;

(2)井下传感器工作状况、断电地点没有按期对井下各点的监测传感器进行断电试验的罚款100元;

(3)瓦斯超限要有详细的超限及事故追查记录,无超限记录对相关人员罚款100元,对超限没有进行追查处理的对相关人员罚款100元;

(4)计算机的数据库资料,当班监控员如发现当天数据库资料丢失或者无法打开时要做好记录并汇报监控中心主任,没有记录或没有进行汇报的对当班监控员罚款100元。

5.接班后,首先应和通风科、调度员取得联系,接受有关指示。6.次日早班将前一天的监测日报、超限日报、重点区日报,报表送通风副总、通风科长、总工程师、矿长审查签字,缺少签字及没有按期签字的对相关人员罚款100元。

8.进入机房要穿洁净的工作服、拖鞋,不得将有磁性和带静电的材料、绒线和有灰尘的物品带进机房。要经常用干燥的布擦拭设备外壳,每班清扫室内卫生确保室内清洁。以上每少一项不符合规定的对相关人员罚款100元。

9.应备有必要的工具、仪器、仪表,并备有设备说明书和图纸。10.敷设的电缆要与动力电缆保持0.3 米以上的距离,严禁将监测电缆缠绕在动力电缆之上如发现一次罚款100元。

11.敷设电缆时要有适当的驰度,要求能在外力压挂时自由坠落。电缆悬挂高度应大于矿车和运输机的高度,并位于人行道一侧。

12.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设备连接处,必须使用与电气性能相符的接线盒。电缆不得与水管或其他导体接触。

13.电缆进线嘴连接要牢固、密封要良好,密封圈直径和厚度要合适,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他物品。电缆护套应伸入器壁内5 ~15 毫米。线嘴压线板对电缆的压缩量不超过电缆外径的10 %。接线应整齐、无毛刺,芯线裸露处距长爪或平垫圈不大于5 毫米,腔内连线松紧适当。

14.传感器或井下分站的安设位置要符合有关规定。安装完毕,在详细检查所用接线、确认合格无误后,方可送电。井下分站预热15 分钟后进行调整,一切功能正常后,接入报警和断电控制并检验其可靠性,然后与井上联机并检验调整进行跟踪性精度确认。15.按规定每7天对监测设备进行一次调试校正。按规定每10天对非重点区、每3天对重点区瓦斯传感器进行调试校正,没有按照时间规定进行调校的对相关人员罚款100元。16.调校程序

(1)、空气样用橡胶软管连接传感器气室。

(2)、通入空气样对传感器调校零点,通入空气样时间不得小于90S,零点校正结束后要打电话通知机房即将进行标气调校要求机房座机员对将最高浓度值记录并与监测工进行跟踪对照井上下浓度值是否一致,监测工没有认真进行调校及空气样通入时间不足90S的对监测工罚款100元。

(3)、通入标气样对传感器调校,通入标气样时间不得小于90S,进行效验前必须通知监控员要对某个点的传感器进行调校,通入过程中监测电工手拿秒表仔细观察声、光报警及断电器动作的相应时间,校正结束后要打电话通知机房做好记录并与监测电工进行跟踪对照井上下浓度值是否一致,监测电工没有认真进行调校及标准气样通入时间不足90S的地面主机曲线图无空气样效验曲线的对监测电工及监控员分别罚款100元。

17.传感器的基本误差范围控制在±0.05,如发现误差较大监测电工要查明原因,需要更换的立即更换。

控制远程桌面助力系统管理 篇6

控制文件传输

进行文件传输,是远程桌面连接功能的主要任务之一,不过在默认状态,远程桌面连接程序并不支持文件传输,我们只有在需要的时候,自己动手、开启文件传输功能,才能让远程桌面支持文件传输操作。在开启文件传输功能时,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来进行:

首先打开本地客户端系统桌面上的“开始”菜单,从中选择“程序”“远程桌面连接”选项,弹出远程桌面连接设置对话框,点击“选项”按钮,在其后界面中点选“本地资源”选项卡,弹出如图1所示的选项设置页面;

其次将“磁盘驱动器”选中,如果希望能使用远端主机系统的打印机时,也可以一并选中“打印机”选项;另外,我们还可以在“键盘”位置处,选中“应用Windows键组合”到“远程计算机上”,如此一来就能将本地系统的所有Windows快捷键操作,同时应用到远端系统桌面上,确保操作更加得心应手。

接着返回到“常规”选项设置页面,输入远端主机系统的IP地址、端口号码、登录账号与密码,同时单击“连接”按钮,开始进行远程桌面连接;等到远程桌面连接成功后,我们就能在本地系统与远端系统之间进行文件传输操作了,例如可以进行文件复制、剪切、移动、删除等操作。当然,文件传输操作结束后,我们必须记得及时取消远程桌面连接程序的文件传输功能,以防止恶意用户通过该功能窃取重要数据或文件。

控制并发连接

WinXP系统默认不允许多个用户利用远程桌面连接程序与之建立连接,当有其他用户尝试与WinXP系统建立远程连接时,该系统会自动强行断开当前已登录用户的远程连接。为了让WinXP系统支持多用户连接,我们可以按照下面的操作,来开启该系统的远程桌面连接会话并发功能:

首先依次单击“开始”“运行”选项,在系统运行文本框中输入“regedit”命令,弹出系统注册表编辑窗口,从该窗口左侧列表区域逐一跳转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Terminal Server\Licensing Core”分支上;

其次在目标分支下面,检查是否存在“EnableConcurrentSessions”双字节值,要是不存在的话,可以右击目标分支选项,依次点选“新建”、“DWORD值”选项,并将新创建的键值取名为“EnableConctancentSessions”,接着用鼠标双击刚刚创建成功的键值,弹出如图2所示的编辑对话框,在其中输入“1”,再按“确定”按钮,这样就能开启多用户登录功能,日后若干用户就能通过远程桌面连按程序同时登录WinXP系统了。

控制网络验证

当WinXP系统尝试与Vista以上版本的主机系统建立远程桌面连接时,无论输入什么账号都无法通过网络验证,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WinXP等旧版本系统漏洞比较多,许多病毒、木马很容易通过这些漏洞攻击系统,如果轻易允许这些旧版本系统与重要主机系统建立远程桌面连接的话,那么重要主机系统就也有可能遭遇安全攻击。为此,微软公司在Vista以上版本系统中新推出了网络级身份验证功能,该功能要求客户端系统必须安装安全性能更高的操作系统,才允许与本地系统建立远程桌面连接,否则禁止客户端系统通过远程桌面连接功能登录本地系统。当然,如果希望旧版本系统仍然可以与Vista以上版本系统建立远程桌面连接时,我们可以按照如下设置操作,来临时关闭网络级身份验证功能,确保任何系统都能进行远程登录:

首先右击Vista以上版本主机系统桌面上的“计算机”图标,点选右键菜单中的“属性”命令,弹出系统属性对话框,点选该对话框左侧区域的“远程设置”按钮,切换到远程设置页面,在这里微软公司为用户推荐了三个功能选项,来控制远程桌面连接的安垒性;

在默认状态下,“只允许运行带网络身份验证的远程桌面的计算机连接(更安垒)”选项会处于选中状态(如图3所示),这表明系统的网络级身份验证功能是开启的,此时只有选中“允许运行任意版本远程桌而的计算机连接(较不安全)”选项,才能保证任何客户端系统都能使用远程桌而连接程序进行远程登录操作。

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希望远程桌面连接开启网络级身份验证功能,来保护远程连接的安全性。由于WinXP系统自身不支持该功能,不过在该系统中安装好SP3补丁包后,我们也能让它拥有网络身份验证功能;要做到这一点,只要打开该系统的注册表编辑窗口,依次跳转到该窗口左侧列表中的“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Lsa”分支上,双击该分支下的“Security Packages”键值,在弹出的编辑对话框中添加“tspkg”内容,其他参数保持不变,并按“确定”返回;

接着切换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rviceProvider”分支上,打开“SecurityProviders”键值对话框,输入“,credssp.dll”内容(逗号后有英文空格符号),再按“确定”按钮,最后重新启动WinXP系统即可。

控制桌面墙纸

如果不恕让其他用户在与本地系统建立远程桌面连接后,随意远程删除本地系统的桌面墙纸时,可以按照下面步骤来设置本地系统,禁止远程用户删除桌而墙纸:

首先在本地系统桌面中依次点选“开始”、“运行”选项,打开系统运行文本框,执行“regedit”命令,弹出系统注册表编辑窗口;在该窗口左删显示区域,依次选择“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Windows NT\Terminal Services”分支选项,在月标分支下而检查有没有fNoRemoteDesktopWallpaperg双字节键值;

要是找不到该键值的话,直接右击目标分支选项,依次点选右键菜单中的“新建”、“DWORD值”命令,将新创建键值取名为“fNoRemoteDesktopWallpaper”再用鼠标双击“fNoRemoteDesktopWallpaper”

键值,弹出如图4所示的编辑数值对话框,输入数字“1”,井按“确定”按钮,最后重启本地系统,这样其他用户就无法通过远程桌而连接方式远程删除桌面墙纸了。

控制连接端口

远程桌而连接程序默认使用3389端口,与远端系统建立控制连接,而黑客自然也熟悉该连接端口,并会利用该端口进行恶意攻击。为了保证远程控制的安全性,我们有必要调整该连接端口号码,以便禁止他人随意与本地系统建立远程桌面连接。例如,璎将Vista系统的远程桌面连接端口号码调整为“1111”时,可以进行如F设置操作:

首先依次点选“开始”“运行”选项,打开系统运行文本框,执行“regedit”命令,弹出注册表编辑窗口;在该窗口左侧列表区域,依次跳转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Termihal Server\Wds\rdpwd\Tds\tcp”分支上,如果目标分支不存在可以自行创建;

其次在目标分支下手工创建一个名为“PortNumber”的Dword值,同时用鼠标双击该键值,在其后弹出的编辑对话框中选择“十进制”选项,再输入“1111”,按“确定”按钮返回主编辑窗口;

接着将鼠标定位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TerminaI Server\WinStations\RDP-Top”分支上,在该分支下面也创建一个“PortNumber”键值,同时将该键值数值也稠整为十进制“1111”,最后重新启动一下Vista系统,这样新的远程桌面连接端口号码就能生效了。

日后,具他用户必须知道新的端口连接号码,才能与本地系统建立远程桌面连接。比方说,本地系统的IP地址为10.168.1.66,那么客户端系统必须在如图5所示的设置对话框中,输入“10.168.1.66;1111”字符串,才能通过远程桌面工具登录进入本地系统,面那些不熟悉新连接端口号码的用户就无法与本地系统建立远程桌面连接了。

控制系统服务

有叫候,我们打开系统“开始”菜单,无法找到远程桌面连接命令,这样我们就不能利用该功能对网络进行远程管理操作了,那么远程桌而命令为什么会找不到呢,如何才能恢复该命令的正常使用状态呢?

其实,远程桌面连接命令丢失,可能是与该命令有关的系统文件损坏或者系统服务停止造成的,此时我们可以先在对应系统中依次单击“开始”、“运行”命令,在弹出的系统运行框中执行“services.msc”命令,展开系统服务列表窗口,双击其中的“Terminal Services”选项,进入目标服务的选项设置对话框;切换到“常规”选项设置页面,在这里我们能看到“TerrainalServices”服务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要是看到该服务工作不正常时,可以尝试单击“启动”授钮,同时将启动类型修改为“自动”,并按“确定”按钮说不定就能解决问题了。

当然,如果“TerminalServices”服务在工作正常的情况下,远程桌面连接命令还不能出现在系统“开始”菜单中时,那很可能是相关系统文件受到了损坏,这时我们不妨打开系统DOS命令行窗口,在其中执行“regsvr32 remotepg.dll”命令(如图6所示),来将不正常的远程桌面系统文件恢复到正常状态,相信这样我们就能正常使用“开始”菜单中的远程桌面连接命令了。

控制注销操作

如果允许太多的用户通过远程桌面工具与本地系统建立远程控制连接,那么本地系统的宝贵资源可能会被过度消耗,从而影响系统的运行速度。为了节省系统资源,很多人常常会通过关闭远程连接窗口的方式,来切断限制的用户连接;事实上,这种操作方式仍然会消耗本地系统资源,我们只有注销空闲的用户连接,才能保证它们从本地系统彻底退出,下面就是具体的注销方法:

首先在本地系统依次单击“开始”、“运行”命令,打开系统运行文本框,输人“cmd”命令,按回车键后进入DOS命令行窗口;在该窗口命令行提示符下输入“quser”命令,单击回车键后,返回如图7所示的结果信息,我们会在这里看到所有用户的远程连接名称、连接账号、连接标识、会话名信息等;

其次将处于空闲的远程连接对应的用户标识记忆下来,例如,要是test用户发起的远程桌面连接处于空闲状态时,我们可以先找到对应test用户的连接标识内容,倘若该标识内容为6,之后我们打开DOS命令行窗口,在其中执行“logoff 6”命令,本地系统就会强制断开test用户发起的远程桌面连接,这个时候test用户连接占用的系统资源就会被彻底释放出来了。

控制远程启用

正常情况下,我们只有到服务器系统现场才能启用远程桌面连接功能,可是有的时候,需要远程启用这项功能,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其实,我们可以利用注册表来远程启用服务器的远程桌面连接功能,下面就是具体的实现步骤:

首先在本地系统依次点选“开始”“运行”命令,在系统运行文本框中输入“regedit”命令,按回车键弹出注册表控制台窗口,在该窗口中依次点选“文件”“连接网络注册表”选项,展开如图8所示的选项设置窗口,输入服务器主机系统的IP地址或主机名称,按“确定”按钮后进人服务器系统的注册表控制台窗口;

其次依次跳转到该窗口左侧“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Terminal Server”子键上,用鼠标双击该子键下面的“fDenyTSConnections”键值,在其后弹出的编辑对话框中输人数字“O”,按“确定”按钮返回;

接着在本地系统依次单击“开始”“运行”命令,打开系统运行文本框,输入“cmd”命令,按回车键后进入DOS命令行窗口;在该窗口命令行提示符下输入命令“shutdown-m\\server-r”(server为服务器IP地址或主机名称),来远程重启服务器系统,这样上述设置就能立即生效了,此后服务器系统就能允许他人通过远程桌面功能与之建立控制连接了。

控制用户权限

当开启了远程桌面连接功能后,Windows系统的安全性能就会受到威胁,毕竟黑客可能会使用默认的administrator账号与之建立远程控制连接,从而进行非法破坏活动。为了保护远程连接安全性,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控制用户权限:

首先将administrator账号缺省的远程桌面连接权限取消掉。在进行这项操作是,可以依次单击“开始”“运行”命令,打开系统运行文本框,输入“emd”命令,按回车键后进入DOS命令行窗口;在该窗口命令行提示符下输入“net user administrator/acdve:no”命令,按回车键后,Windows系统的administrator账号就没有这方面的使用权限了。

CMMB发射机远程监控管理系统 篇7

1 整体构建方案

根据监控系统技术方案原则,监控管理系统按照四个层次进行架构,分别是中央、省级、地市级运维监控平台及发射站端数据采集节点。中央和省级运维平台是全局管理平台,地市级运维监控平台是基层管理平台,发射点执行日常任务与数据采集的节点。

1.1 地市级监控系统硬件平台

地市级监控管理系统硬件平台遵循高性能、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设计原则。核心包括数据库系统和应用服务器系统。硬件平台主要由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代理服务器构成(如图1所示)。数据库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之间采用高可靠的双机备份集群设计,两套系统互为备份,以此保证信息系统的实时性和业务不中断。代理服务器主要为上级平台提供接口服务。

地市级运维监控中心实时监控各个发射点CMMB发射设备、辅助设备的运行情况。转发数据提供给中央级和省级监控平台,接收省级平台下发的各种查询、操作指令。

监控管理系统能远程监控各发射站点发射机、前端设备、传输设备,直接从设备上读取运行工作状态,随时了解地市发射设备的运行情况;实现对主发射站点附近的播出信号进行开路接收,对信号质量、内容监测,具备将表征图像质量的信道功率、信噪比、误码率、多径等参数进行监测的功能;支持多种网络媒介的传输接入方式。地市级监控平台具备设备监控、数据处理能力,有效提高监控终端工作的可靠性。

采集器对发射机、激励器、GPS时钟、前端设备、传输设备等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前端设备包括卫星接收机、复用器等设备,传输设备包括光端机、适配器等设备。地市级运维监控中心将通过配置采集点参数、设备监控服务与各采集点的数据采集服务接口通讯,实现设备监控、数据采集、运行数据维护等相应功能。

1.2 CMMB采集设备参数

监控管理系统采用同方吉兆采集器GME9105A,对前端设备(卫星接收机、复用器),传输设备(光端机、适配器)和发射设备(发射机、激励器、GPS时钟)进行采集。相关设备采集参数如表1所示。

1.3 地市级监控系统数据库

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系统,数据库选择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中间件服务器选择.Net Framework。

2 数据传输系统规划建设

2.1 发射站点与我市平台的数据规划

监控数据传输:通过发射点布署数据采集设备,将纳入监控系统的播出设备、辅助设备采用实时、定时或触发上报方式,通过光纤、SDH等多种传输手段将设备监测数据发送至地市级平台。

设备参数设置:地市级平台承担监控发射设备、播出设备的任务,对在播设备可监且可控,可以向监控设备发送参数设置指令,包括设备运行参数、通讯参数等。数据采集设备在接收到设置指令后,按照要求设置各项参数,并将设置后设备工作状态反馈至地市级平台。

2.2 我市监控管理系统与发射监控节点连通方式

2.2.1 ASI光端机方式(发往三维发射点)

复用器输出的ASI信号直接送入光端机的ASI输入口,光传输设备将ASI信号调制到光载波上,通过光纤传送到目的端,光接收机将光信号转成ASI信号后,送入发射设备。将单向ASI光端机更换为ASI/IP合路光端机,合路光端机有单独的IP接口,可用于接入监控系统的传输。

2.2.2 适配器(ASI-IP)方式(发往各县)

复用器输出的ASI信号送入适配器的ASI输入口,适配器将ASI信号调制为IP信号,通过SDH光网络送到目的端,接收端将信号转成ASI信号后,送入发射设备。在适配器与SDH光传输设备间增加交换机,使用原IP通道。

2.2.3 ADSL方式(监控信号)

使用ADSL链路来传输监控信号,ADSL传输方式是一种比租用专线成本较低的网络传输手段且相比较于其它无线传输技术而言,可靠性更高;同时,采用VPN保证业务的安全性。

需新增的设备:Cisco 881路由器(VPN客户端),ADSL Modem (一般由运营商提供)。

3 CMMB远程监控管理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3.1 监控管理系统软件概述

远程监控管理平台采用B/S架构,中央级平台从地市平台(包含省级平台)获取数据、省平台从所辖地市的地市级运维监控平台获取数据,地市级之间网络互不关联。中央级、省级、地市级数据传输采用统一数据接口上传。远程监控管理平台具有较强的设备监控的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具有基本的管理和演示功能。

3.2 监控管理系统软件——焦作市监控平台

焦作市监控平台(如图2)可以实时展现监控设备状态与参数;树状展现所有监控监控对象,包括监控结点和监控设备;图形化实时展现监控设备状态与参数,监控状态应包括正常、告警、故障、通讯异常等;设备控制功能:为监控监控对象提供功能化控制指令调用接口(如菜单,属性设置等)。

通过监控软件可以直观的对电视塔发射台和三维发射台发射机、主激励、备激励、GPS、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和采集控制器等实时监控。包括告警数量、故障数量、告警时间、告警设备、告警属性等。

通过焦作市监控平台还可以实现告警信息、运维事务、系统管理、配置管理、统计分析等实时监控管理。告警信息可以实现告警查询和历史查询。直观查看设备告警发生时间、告警描述、操作等;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数据管理、日志管理、版本管理等;配置管理包括设备配置、视图配置、类型配置等;统计分析包括告警信息统计分析、基础信息统计分析等。

4 总结

本文介绍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远程监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不仅满足CMMB安全优质播出的需要,还满足了市场商用的需求。经过2年的使用,系统安全性高,容易被掌握运用,已经成为发射台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可靠性和经济适用性两个方面对发射台站很有借鉴意义。

摘要:本文系统介绍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远程监控管理系统方案,从整体硬件平台构建、数据传输链路规划、软件数据库建立等方面,实现了远程对发射设备数据采集和传输的监控管理。

远程监控管理 篇8

关键词:物流企业,配送环节,能耗监控,成本核算,实时化,精细化,智慧型企业

1项目概况

目前,物流企业配送过程的各项成本核算通常是以月为时间单位的,其主要成本为汽车燃油及人工绩效,人工绩效的考核依据为考勤和配送量,汽车燃油的考核依据为加油量,以上数据采集和管理基本通过人工申报、登记、记录或转换,随意性大,不便于系统计算、查询、分析及归档保存等,更不能实施“精细化”管理。特别是对车辆在配送过程中的偷油、个人驾驶习惯造成高油耗、开公车干私活、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等现象不能进行有效监控,造成油耗浪费、配送成本偏高,还有配送车辆配备的是普通锁,由配送人员现场操作开关,又留有偷、抢、换等隐患,安全性不高。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物流研究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物流配送是物流活动的重要环节,配送的全过程跟踪和控制既是现代物流提供的最重要的增值服务之一,也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但现有的技术手段中只能对车辆进行跟踪而不能对车辆的状态进行进一步了解及控制,如:油耗的实时监控、车辆轨迹记录与实际里程比对、偷油(加油)事件的发生、货箱柜门的状态监控及远程解锁控制等。

因此,本课题主要针对如下几点进行探讨:

①油耗的统计,并对油耗进行精确管理;

②里程、轨迹跟踪及轨迹回放功能;

③偷油事件判断及提醒功能(手机短信提醒);

④加油时间、加油量及剩余油量的判断及统计功能;

⑤货箱柜门的状态及控制(通过远程解码开关货门);

⑥统计油耗的日、月、年报表及曲线等功能;

通过对以上事件的研究与应用,建立一个行业内最先进的具备能耗监控、成本核算及远程监控等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使企业有效进行“实时化”、“精细化”管理和“节能减排”,充分节约能源,打造智慧型物流企业。

2系统方案

2.1 系统结构

配送车辆的油耗及里程管理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设计,按间隔单元划分、应用功能模块化设计,整个监控系统分为三层:系统管理层、通讯接口层、车辆数据采集层(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箱)。系统功能网络拓扑图如下:

①系统管理层。上位机服务器软件采用开发的应用软件+商用SQL数据库组成,硬件主要由通信管理交换机、工作站服务器、显示器、打印机、不间断电源(UPS)等组成。

②通讯接口层。通讯接口层是指现场监控层设备与系统管理层主机系统实现数据交换的通讯设备和通讯链路,包括GPRS、GPS、以太网、交换机等。

③车辆数据采集层(无线数据采集终端)。车辆数据采集层是指车辆上安装的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箱,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箱主要采集车辆里程、车辆瞬时油耗及累计油耗、油箱油位信号、货柜门锁的状态信号等,然后将里程、位置、油耗及门锁状态等信息实时发送出去。

2.2 车辆数据采集层

2.2.1 设备配置

在配送车辆上安装一个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箱,本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箱主要配置有包括霍尔非接触式传感器电子测速里程表、货箱电子式开关门锁及油耗计量装置,无线终端进线分别连接里程计量表、货箱电子式开关门锁及油耗计量装置等,电源使用汽车DC20-30V直流电源并具有后备电池,将采集的油耗、里程数及远程开关货箱柜门等信号通过GPRS无线发送至服务器,并采用GPS进行轨迹跟踪及记录轨迹回放等功能,所有数据均通过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箱进行处理及发送回服务器,采用的无线网络有GPRS及GPS两种,系统服务器接入互联网建立独立域名即能接收发布数据。

2.2.2 主要功能

①发动机油耗变化(发动机的实际燃油量);

②油箱的油量变化(判断加油时间、加油量及剩余油量);

③车辆的位置变化(轨迹回放、轨迹跟踪);

④货箱柜门的状态及控制(通过遥控开关门);

⑤里程实时数据(实际公里数);

⑥百公里油耗变化;

⑦是否有偷油行为发生(车辆被偷油)。

采用手机双向通信技术,当有偷油现象发生时,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可立即向手机用户发送被偷油短信,也可随时调取当前发动机油耗信息等,在驾驶室设置显示面板,显示发动机的累计油耗、当前油箱油量、当前车速及当前时间等参数。

通过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箱将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后,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存档,并将数据并入综合管理平台,与综合管理系统进行数据链接,并可增设WEB服务器,用户可通过网页浏览器随时查看配送车辆的状态及位置等信息。

2.2.3 技术要求

在实现车辆油耗精确测量的基础上,额外增加里程传感器,对汽车的行驶里程进行准确测量,以便得到更为精确的车辆百公里油耗数据。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箱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高精度——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箱的读数精度为0.001L,测量误差<0.5%;

②全方位——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箱除了直接测量发动机的燃油消耗外,还对汽车的油箱油量进行实时监控和显示;还增加里程传感器,以便对汽车的行驶里程进行准确测量;另外,通过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箱控制还可以实现对电子门锁进行实时状态监控和开锁功能实现;最后,所有的信息包括发动机累计油耗、油箱油量、当前车速、当前时间、行驶里程、百公里油耗、电子锁状态等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

③智能化——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箱能够对偷油、破坏门锁现象自动向指定人员发送报警信息;还能自动将开锁请求发送至指定人员,并能自动解析开锁加密指令,打开门锁;另外,能够对油箱油量传感器实现自动标定,从而保证油箱油量传感器的精度<1.5%。

2.2.4 采集原理

设备主要由无线采集终端、里程及油耗显示屏、里程传感器、油位传感器、RFID门锁控制器及RFID门锁等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①接受并处理里程传感器器里程信号,通过里程计油耗显示屏将实际里程进行显示,并将里程信号进行发送至服务器进行数据采集;

②接受油位传感器油位信号,采用多点检测油位信号,通过油位传感器计算油箱剩余油量,并判断从油箱偷油事件及加油事件的发生,将偷油事件及加油事件的发生时间及量数据通过无线采集终端传送至手机及服务器,通过服务器进行发送报警及警告信号;

③将接收到的开锁信号输出信号至门锁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对门锁进行控制,并实时反馈门锁的状态信号。

里程及油耗显示屏:将无线采集终端采集的部分数据进行显示,包括里程、时速、油耗量、百公里油耗及时间等信息;

里程传感器:安装在汽车变速箱上,通过检查实际的汽车里程数,方便油耗的精确管理,本里程传感器与车辆配置的里程传感器一致;

油位传感器:检测油箱油位信号,通过油位信号计算加油量,多点采集;

RFID门锁控制器:通过无线采集终端接收到的解码信号传送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RFID锁进行开锁动作,循环检测门锁的开关状态。

2.3 通讯接口层

2.3.1 主要功能

主要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服务器,形成完善的通讯连接,与传统的网络连接类似,建立独立的IP及网络域名,可通过网络Internet浏览器进行数据访问。

2.3.2 设备配置

通过相关网络公司申请独立的IP网络地址及域名,建立数据交换的路由器及调制解调器,能通过调制解调器访问外网即可。

2.4 系统管理层

建立一套配送车辆能耗、成本及远程监控的综合管理系统平台,该本平台采用B/S架构进行设计,系统的SCADA部分采用C++标准语言开发,WEB功能可选为采用跨平台的PHP开发语言或采用.NET开发语言。运用面向目标的总体设计和DCOM/CORBA等国际最先进的编程技术,系统具有极高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杜绝“死机”现象的发生。并采用面向目标的全图形用户界面,具有强大的图形编辑和显示功能,用户界面友好、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人员进行控制和操作。采用真正“分布式”的体系设计,登录进预先设置的账户,操作员可在任何一台工作站或服务器上进行其所需要的操作。完全模块化的系统结构,易于扩展新的系统功能,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系统可灵活地扩展和剪裁,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数据库可采用标准商用关系数据库,也可采用自带的关系数据库。自带数据库配有标准的ODBC接口,第三方软件可方便地访问和共享数据。结合产能信息进行智能成本核算,可根据实时的油耗、里程等数据计算出配送一件物品所需要的准确成本。

建立WEB服务器,通过WEB服务器将数据进行发布,客服机端通过IE浏览器浏览数据,方便管理人员及领导查看实时的能源消耗情况及配送情况等信息,该系统的实施能实时提供物流企业的生产效率、能耗指标及资源管理,帮助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物流企业对外对内的服务效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编程手段每天可根据需要,把配送信息,包括作业人员、配送作业时间、配送量、配送成本(元/条)等通过网络将手机短信自动发送到相关管理者手机上,管理者也可通过电脑上网看到每天的相关数据。

系统硬件配置:整个系统的数据网络系统、关键节点设备按冗余体系结构设计,主要硬件服务器设备采用双机主备冗余配置。系统硬件体系可划分为网络通信、数据采集、实时服务、历史数据服务、应用软件服务、数据存储、人机交互系统、WEB及应用软件等子系统组成,WEB服务器可选配计算机语音卡,与主服务器的语音报警模块相结合,可实现电话报警信息发布和查询的功能。通过选配外置的GSM/GPRS Modem,结合主服务器的语音报警模块,可以用手机短信的方式将系统报警信息发布给相关人员。

3实际运行结果

该项目在株洲烟草公司进行调查、研发、试用,自2012年5月运行以来,一直稳定、安全、可靠,实现了以下功能:

3.1 车辆管理

建立管理员等级、权限制度,不同级别的管理员具有不同的权限,具体而言:

总管理员可以对所有的车辆和用户进行添加、查询、修改和删除的操作;

总管理员(只读)则只能对所有的车辆和用户进行查询操作,而无法进行修改;

一级单位管理员有权利添加、查询、修改和删除下属二级单位、三级单位的所有车辆;

一级单位管理员(只读)则只能对下属二级单位、三级单位的所有车辆信息进行查询,而无权修改;

一级单位管理员下面还设有二级单位管理员和二级单位管理员(只读),二级单位管理员下设三级单位管理员和三级单位管理员(只读),其权利逐级递减,每级单位管理员只能对其下属单位的车辆进行操作。

3.2 油耗监控

实现时段查询和日月报表功能,具体如下:

时段查询——按起始时间查询油耗,查询结果通过详细列表或曲线的方式展现;用户可以输入具体的起始、终止时间和当前的油价,然后点击统计查询或列表查询键,系统就会自动给出相应的结果:曲线或详细列表以及累计油耗和累计油费。

车队日报表——单位管理员可以选择下属的任何车队,确定日期,输入当前油价,点击查询按键,系统就会自动对该车队的每辆车进行统计,生成报表,主要有当日油耗、当日里程和当日油费。

单车月报表——单位管理员可以选择下属任何车队的任何车辆,选择年份,确定月份,输入当前油价,点击查询按键,系统则自动列出本车在查询月份中的油耗情况,具体包括每日油耗、每日里程、百公里油耗和费用,并自动进行月份累计。

加油量查询——单位管理员可以选择下属任何车队的任何车辆,选择起始和终止日期,点击查询键,则系统将会自动列出该车在查询时间段内所有的加油信息,包括加油时间、地点和加油量。

偷油量查询——单位管理员可以选择下属任何车队的任何车辆,选择起始和终止日期,点击查询键,则系统将会自动列出该车在查询时间段内所有的偷油信息,包括偷油时间、地点、偷油类型和偷油量;而且偷油量和偷油类型也会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到指定手机号码。

3.3 路线监控

车辆实时状态——主要是用来显示所要查询车辆的当前位置;

车辆历史轨迹——主要是用来显示所要查询车辆在查询时段内的行驶历史轨迹;

车辆轨迹控制——主要是对执行特殊任务或沿规定路线行驶的车辆进行轨迹监控,保证监控车辆必须按规定路线行驶,如果出现偏离迹象,则自动向指定人员报警。

3.4 货柜开锁监控

门锁状态监控——对门锁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判断是否需要开锁或门锁是否被破坏,当门锁被破坏时,自动向指定手机发送报警信息;

门锁开启条件——待配送车辆到达配送点范围50米内(可根据实际进行设定)配送人员才能正常打开货柜门锁,如遇紧急情况需开锁只能由上级管理人员远程解锁,如配送点的增加与减少需对配送车辆信息进行更新。

开锁指令传输——当检测到需要开锁时,会自动向指定手机发送信息,请求开锁;当同意开锁时,管理员通过手机或电脑软件向门锁发送加密指令,打开门锁;

开锁信息记录——对门锁的所有信息包括状态、报警、开锁请求、是否同意开锁、开锁的时间、地点进行详细记录,并对开锁的历史记录进行时段统计、自动生成报表。

4结语

远程监控管理 篇9

(一)系统建设目的

在确保台内设备故障主备系统自动智能切换,确保安全播出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化实现全省(区)发射台站远程集中监控管理;实现发射台站“有人留守、无人值班”的管理要求;增强调度指挥能力,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减轻工作强度和减少人为责任事故,降低运行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管理模式和维护体制的变革。

(二)广西无线发射台管理模式和维护体制构想

1. 新建的台站完全按照“有人留守、无人值班”标准建设;现有传统发射台逐步实现最低限度的“少人值班”。

2. 成立一个省级的发射台站远程监控中心,实行全区总值班,负责日常的统一调度指挥管理。

3. 成立多个专业的维护应急抢修队,分片包干,负责日常的巡检和维护,及异态情况下的抢修任务,从完全“自维”向“自维”、“代维”并存的模式发展。

4. 成立全区的备品库管理中心,通过实时的网络化的备品智能动态管理,实现备品资源使用的最大化,实现台站固定资产管理、设备维护档案管理的自动化。

(三)总体方案

1. 监控平台采用两级网络管理模式,即省(区)监控中心、发射台内自动化监控网络。

(1)省(区)监控中心。负责全区发射台的技术指导管理、日常运行指挥调度、数据报表统计、故障处理的监督管理、报警信息的分级分类处理,在突发事件中也可成为政府提供指挥调度的辅助平台。在各地市成立抢修队,负责所辖区域内发射台站日常管理与维护的业务指导,一旦发现异常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应急抢修。(2)发射台内自动化控制网络。以智能监控单元为基础,涵盖了与发射环节有关的信号源监控系统,发射机监控系统,供电监测系统,环境安防系统,监听监视系统等多个环节,一旦某一环节出现故障监控设备自动检测并进行主备设备的自动切换,同时启动报警。

2. 发射台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组成。

(1)信号源子系统:针对发射机的不同信源比较选择一路正常的信源提供给发射机作为发射的基带信号,同时为监测监控系统提供信号;(2)发射机监控子系统:监控发射机的工作状态,故障情况下自动进行主备倒换;(3)环境安防子系统:实时监测发射台防火,防水,防盗的状态;(4)电力监测子系统:实时监测市电及自主发电设备的参数状态;(5)环境视频监视系统:通过网络数字化视频全方位监视发射台;(6)监视监听系统:为系统提供本地监视监听以及远程数字监视监听,同时提供重要指标监测;(7)报警子系统:采用GSM短信对发射台重要的报警信息报警。

各子系统配备独立的智能化管理模块,当应用软件局部功能模块发生故障时,不能影响其它模块的正常运行。各子系统自动控制功能不依赖于台站端与中心端的通信畅通与否。

整个监控平台依托广西广电的SDH网络,以分布式工业以太网为系统的数据总线,全网采用以太网技术,以TCP/IP协议作为各类数据流交互的基础。对全网各类监控设备统一进行IP地址规划,为将来的维护和有序的远程访问奠定基础。

功能相对专一的智能化监控设备构成了发射台监控系统,以积木式的结构构建监控网络,系统可大可小,功能可繁可简。监控设备间既相互独立,又可以通过网络彼此交互信息。分布式的结构将发射台不同工作环节分化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回避了系统的风险。

根据台站的不同情况,可采用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实现监控。

3. 发射台运行管理系统。

系统采用BS方式实现,主要负责系统基础数据设置、故障及性能管理、系统操作人员权限管理、以及作业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不涉及到台站设备控制的功能。(1)故障管理。全区故障信息能在一个页面上简单明了地显示。点击某个故障进入故障处理工单页面。故障信息采集包括各类监控对象故障信息和监控系统自身各级软、硬件故障信息的实时采集,告警级别分类管理和事件上报等功能。(2)资产管理。资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发射台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管理和配件管理等,资产管理包括台站内所有设备的生产厂家、出厂年月、工作时间、配件型号、软件版本、设备设计无故障使用时间或维护周期等基本参数。人员管理包括台站和监控中心人员资料,并能够按照人员分配资产管理系统的操作权限:系统管理员、浏览用户,备品联系人,仓库管理员,审核人等。配件管理包括入库管理、库存调拨管理、出库管理、库存管理、出库审批等模块。(3)作业管理。作业管理是对运行管理系统中需要安排人员完成某项工作进行的关于人员、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记录管理的功能模块。作为领导进入模块主页面看到的是他管辖范围内的待处理工单、已处理工单、还可以进行任务分配等,作为维护人员登陆后看到的是他本人待处理的工单、已处理。待处理工单按紧急情况划分级别。作业完成后状态自动变更、并由系统发送相关的通知。(4)监控系统与监测系统数据共享。广西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已在全区各市、县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测系统,对全区有线网络和各无线发射台的播出内容和播出质量进行全天候的实时监测,并自动发布预警信息。在设计无线发射监控系统时充分考虑了与监测系统的数据共享,共同实现以下几项功能。

(四)方案特点总结

1. 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

采用“集散控制”的设计理念,“分布式”的监控结构。即将不同的监控回路高度分散,通过高速总线将不同监控单元的数据汇总到监控中心集中管理。由于采用了相对独立的监控单元,因此在个别监控设备出现故障时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转,使系统尽可能的回避风险,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控制的效率。

2. 发射台内监控系统摆脱了完全依靠计算机的控制模式。

采用了具有相对独立的监控设备,这些设备具有独立的显示,判别,报警等功能,可独立地对输入信号进行采集,判别报警。即使在计算机系统发射故障的情况下,它们仍然可以正常的工作,及时进行报警。

3. 完善的抗干扰措施。

发射台由于其自身的工作特点造成电磁干扰的情况比较复杂,一般的监控设备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工作势必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此采取了多项的抗干扰措施。在硬件设计上,首先在器件选型上采用贴片封装(SMD)方式的元件。在线路板设计上,重要的设备采用多层板设计技术,做到信号与供电系统的分离,尽可能地加大印制板的附铜接地面积,从而对印制板起到屏蔽作用。对模拟量数字采集上运用信号隔离技术,使现场信号对系统的影响尽量小,同时也使信号间的干扰尽可能地减少。在系统的供电上采用抗高频干扰的滤波模块,从而静化系统的电源。

4. 管理系统资源的共享。

远程监控管理 篇10

1 中心实验室概况

我科自动化中心实验室装有2条检验流水线:一条是西门子StreamLab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包含4台Dimension RxL Max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Sysmex 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2台化学发光分析仪,ADVIA Centaur XP和DPC Immulite 2000;另一条是希森美康血液分析流水线,包含1台XE-2100血细胞分析仪、1台SP-1000全自动推片机。此外,还装有4台单机运行的设备:1台AU2700生化分析仪、1台ADVIA1650生化分析仪、1台强生VITROS 250干化学分析仪、1台西比亚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一共13台设备。

2 监控系统的构建

2.1 网络构建

中心实验室中除了2条流水线设备的控制计算机各自成网外,其他设备都是单机运行(见图1)。为了将这些独立的设备联成网络,我们添置了1台无线路由器(TP-LINK TL-WR641G),将其与西门子流水线上的集线器(HUB)相联,构成了一个独立的无线网络(设备网)。单机设备的控制计算机通过安装一个无线网卡(TP-LINK TL-WN550G)接入设备网。另外,在设备网的2个出口端(互联网和医院网)各添置1台PC(Windows XP SP2操作系统,双网卡,其中一个是无线网卡)。一台用作与互联网连接的中间平台(1号机),另一台用于流水线操作员对流水线检验设备的集中操控,并兼作与医院网连接的中间平台(2号机)。从图1中可见,尚有2台设备没有联网,其中VITROS 250是封闭的系统,无法安装软件和无线网卡;而ADVIA Centaur XP虽然连在西门子的流水线上,但也是非Windows操作系统,也无法安装VNC Serve。整个网络的结构见图1。

2.2 受控设备软件的安装与设置

对于本系统而言,除了Dimension RXL MAX生化仪的操作系统已自带远程控制功能、无需安装任何软件外,其他设备我们采用Real VNC公司开发的免费版远程控制软件VNCServer。从官方网址http://www.realvnc.com/products/free/4.1/download.html注册后文件包含了“VNC Server”和“VNC Viewer”2个模块。

VNC Server的安装比较简单,直接运行下载的vnc-4_1_2-x86_win32.exe,按提示点击“Next”至出现选择安装“VNC Server”或“VNC Viewer”时选择“VNC Server”即可,见图2(a),安装完成后需在设置界面将密码验证选项(VNC Password Authentication)选上并输入密码。如需要,还可将本地连接应答提示(Prompt local to accept connection)选上,见图2(b)。

2.3 中间平台软件的安装与设置

2个中间平台(1、2号机)是远程人员(互联网和医院内网)进入设备网的中继平台,它们既是控制端,可控制设备网中的设备;又是被控端,可被授权的远程用户所控制。远程用户就是通过控制这2个中继平台进而控制设备网中的设备。控制软件有VNC Viewer和Q/remote。受控软件可选VNC Server或PCAnywhere。

VNC Viewer的安装同VNC Server,只需选择“VNCViewer”安装即可。运行时出现提示窗口(见图3)。

只要输入被监控设备的IP地址以及在VNC Server安装时设定的密码即可控制该设备。

Q/remote软件无需安装,但需要设置,基本过程如下:先将Q/remote.exe复制到4个文件夹中(一个文件夹控制一台Dimension生化仪),在其中一个文件夹中运行Q/remote.exe,出现以下界面(见图4)。

点击“telnet”,提示输入被控端的IP地址(见图5)。

如图5,输入“10.0.0.2”则连接到“Dimension生化仪1”。随后,提示输入用户名及密码,登录成功后还要输入操作者姓名(见图6)。

完成以上设置后,就可以控制“Dimension生化仪1”,其他3台生化仪按上述方法逐一安装设定。

以上安装的是控制端软件,作为中间站,同样需要安装受控端软件,我们在内网中间站中选择VNC Server,其安装设置见上文介绍;外网中间站中选择PCAnywhere,其安装可参考文献[1]。

2.4 远程用户

对于互联网远程用户,我们选择安装PCAnywhere:一方面商业版的PCAnywhere安全性比免费版的VNC更好些;另一方面,PCAnywhere也是许多仪器厂商推荐使用的远程控制软件,使用很广泛;而医院内网的远程用户则安装免费的VNC Viewer即可。

3 实施体会

远程控制软件一般多用于医院内网工作站的监控和维护[2]。用于检验设备的监管则未见报道。因此,有许多需要探讨和不断完善的地方,我们的实施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联网设备的安全

通常情况下,仪器设备的控制计算机都是单机运行的,与外界的沟通渠道只有RS232串口通讯端口,系统的安全性较高。而一旦连成需要与外界联系的网络,就面临着网络安全隐患的威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设备计算机的安全运行。就本系统而言,主要有存在2方面的安全隐患:(1)病毒入侵的隐患。主要来自2台中间站,因为这2台计算机都要跟开放的网络连接。可以采取措施有:(1)及时升级操作系统的安全补丁;(2)安装正版杀毒和防火墙软件并及时升级;(3)卸除或关闭各种输入设备包括软驱、光驱及USB接口;(4)针对连接互联网的2号机,制定了“即用即通、不用即断”的原则。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2个中间站实际上起到了防火墙的作用,能够在第一时间内阻断病毒的入侵。(2)无线网络非法接入的隐患。在室内条件下,无线网的有效半径约有30 m左右,这样上下2个楼层都可以接收到网络信号。为了防止非法用户接入无线网,我们采取了隐藏SSID、MAC地址过滤及WEP加密等安全措施[3]。这样,可以阻止非授权用户登录设备网。

因此,除了无需布线的便利因素外,安全系数高是我们选择无线网的主要原因。

3.2 远程控制软件的选择

远程控制软件种类众多、功能各异,对于本应用而言,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必须支持英文版Windows NT 4.0以上的操作系统,因为大多数进口检验设备的控制软件都是英文版Windows系统;而且还有不少的设备采用英文Windows NT 4.0的操作系统。(2)必须有登录密码保护和登录应答功能,否则,监控行为就成了“黑客”行为,设备操作者必然会产生抵触情绪。(3)最好使用正版软件,因为有时需要请国外工程师进行远程维护,使用正版软件可以避免麻烦。另外,如果需要,也可选择具有屏幕记录功能的软件。

随着检验工作量的逐年递增,检验科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管理问题[4,5]。管理者们在积极探索新的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同时[5,6,7,8],对检验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和维修保养的时效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9,10]。网络远程监控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而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进入检验科,则是一种新的尝试。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我们认为,检验设备的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在以下几个方面作用明显:(1)作为设备的集中操控平台,可极大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如本系统中的2号机可集中操控流水线上的7台终端;(2)作为远程维护和诊断的手段,可保证设备故障得到及时有效地诊断和维护;(3)作为操作监管的手段,可有效杜绝操作者各种不规范的作业行为。

参考文献

[1]王卓勤.远程控制工具PCAnywhere使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3):181-182.

[2]周国荣,范以纯,王明兰.PCAnywhere用于院内各工作站的远程管理[J].医疗设备信息,2006,21(3):13.

[3]魏志宏,诸昌钤.无线局域网安全性分析[J].计算机应用,2004,24(5):40-43.

[4]楼慧萍.谈检验科的全面质量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5):276-278.

[5]窦伟红,梁玉君.临床检验管理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12):33-34.

[6]陈敏,兰小鹏,陈金雄.条码化检验信息管理系统[J].福建医药杂志,2003,25(6):148-154.

[7]陈敏.临床实验室-自动化与信息化管理[C].第二届世界华人临床生化和检验医学大会.南京: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2004.

[8]鹿晓明,许文平.码技术在医院检验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7):492-494.

[9]顾国浩,邱骏.数字化临床实验室建设的实践和探索[J].临床检验杂志,2008,26(6):401-402.

[10]陈黔,成诗黔,林月秋,等.浅谈检验科设备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04,25(7):32.

加强变电运行监控管理的探讨 篇11

【关键词】电力网络 变电运行 监管力度

【中图分类号】 TM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279-01

在我国变电网络运行工作中,确保网络运行安全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安全的机械设备、专业的操作人员以及完善的监管制度。而作为直接接触电力运行操作工作执行管理者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保障变电网络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经济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保障我国变电网络安全运行,加强操作变电网络运行的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提高其思想道德觉悟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手段之一。另外,定期对变电运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机械设备故障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减少机械障碍和机械事故的发生,避免造成物资浪费,影响我国配电网络建设发展的经济性。由于我国电力网络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得我国变电站从有人操控转向了无人操控,由调度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完成操控调度监管工作,而操作队的工作人员则是完成刀闸环节的操作工作。尽管无人值守给我国电力网络工程节省了人员资源,充分应用科学技术与实践,克服了以往面对的很多问题,在技术领域里也去得了进展,但是,矛盾问题也随之产生了。由于无人值守,因此小范围或小程度的危险隐情和灾害故障都不能被及时发现,操作队排查的工作频率是每间隔三四天进行一次,这种程度的巡视根本不能保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因此,为了保障我国电力网络运行的安全可靠,确保变电站监控操作准确规范、避免电力运行事故的发生,除了要提高工作人员思想觉悟、注重机械设备检查维护,更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完善我国电力网络变电运行的监督控制管理制度。唯有制度体制的完善,人们才能更好地落实其具体要求和规则,做到有法可依。由此可见,加强管理对确保我国变电安全运行的必要性。

一、变电运行专业工作人员素养的提高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觉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公共培训课,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来达到充实自我的目的,并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到变电运行操控的工作岗位上去。而变电运行专业操控人员在学习过程中,还应当注重要善于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将自己在实际操作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问题和特殊问题进行总结,并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更加有效科学地完成电力网络运行操控工作。

1)认真贯彻执行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

2)具备必要的基本微机知识,掌握本变电站主要设备的健康状况和评级标准,能够正确使用与维护。

二、完善规章管理制度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在我国电力网络工程中,电力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责任划分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的。因此,变电网络运行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是十分必要的。并且采用适当的宣传方法,加大宣传力度,使安全运行电力网络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做到人人认真工作,人人严谨工作。同时还要清晰明确地划分安全生产责任并设立责任赏罚制度,遇到问题,可以有人解决,有人承担,认真负责,坚守岗位的要给予奖励,懈怠工作,玩忽职守的要给予严惩,从而更加有效地刺激变电运行的工作人员恪尽职守,确保电力网络安全可靠地运行。

三、完善技术管理

1、变电站应组织培训班,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和规程学习,使变电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现场布置、系统连接、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并具备设备的简单维护、保养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2、能够熟练填写倒闸操作票,并在监护下正确执行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任务,熟知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能够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能够正确布置比较复杂的安全措施,准确进行各种事故处理。

3、熟知各种常用的电气仪表、安全工器具、消防器材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了解电气设备的备品备件性能及用途,熟知各类交、直流熔断器的配置要求,能够进行更换工作,能够寻找直流接地故障点,并能够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等。

四、强化设备管理

加强设备管理,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第一,加强设备基建时期的管理,主要包括:(1)认真做好设备选型工作,选用性能优良的电气设备;(2)重视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确保设备各项功能全面、实用;(3)加强对安装调试质量的监督检查,严格把好验收关,防止由于施工质量、设备本身接线错误引起的事故。第二,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加强运行监督检查,认真对表计、信号等监控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巡视检查中发现电气设备异常时,要充分利用设备所表现出的声音、颜色、振动、气味、温度等变化状况进行辨析;要合理安排设备的特殊巡视和正常巡视间隔时间,对已存在缺陷的设备适当增加巡视次数。第三,要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修试计划,定期消除设备的隐患;同时要把好设备修试后的质量验收关,加强操作机构、保护接线、压板位置、整定值的检查,防止由于修试不当引起的设备事故。

五、加强集中监控系统的应用

强化变电站集中监控系统及其功能。变电站集中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事故预警系统、电缆测温系统、图像监控系统、远程抄表系统、sf6监测系统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等子系统。强化该监控系统可对变电站的设备运行、安全保卫、防火、防汛、防小动物、高压电缆实时温度、谐波检测、sr6体泄漏、设备运行工况等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

1、实现对变电站的远程集中监控。运行监控人员通过该系统,能够实际掌握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现场安全状况、设备运行状态、电网运行的实时数据,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及时发现现场运行人员靠目测不能发现的问题,有效实现将事故后报警改为事故前预警,将正常3-4天1次的巡视变为24小时实时监控,将运行人员的现场目测巡视检查变为自动化监视,将分散的巡视检查变为集中监控,极大地提高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

2、确保无人值守站撤人后的安全运行。由于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出险情警报,提醒操作队值班人员及时排除险情,这就为控制和消除事故隐患赢得了时间,填补调度自动化系统对运行现场环境安全监测欠缺的空白,极大地提高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

3、强化对变电运行操作人员的监督。图像监控系统的应用,既对变电站的环境、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又能对操作人员倒闸操作是否规范、现场安全措施是否完善、人员是否违章等现场安全管理进行监控。

六、结束语

随着电网技术的发展,变电站应用了大量的新设备及装置,要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保证这些设备及装置的安全运行,以满足运行高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1] 宋利洪.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模式[J].自动化应用.2012(04)

远程监控管理 篇12

配电自动化这一术语,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的,但迄今为止,对配电自动化及其相关的一系列技术,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定义和规范。国家经贸委2002年发布的DL/T 814-2002《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指出: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应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实时信息、离线信息等进行安全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等,它是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集成为一体的系统。

2002年前后,虽然“配电自动化”在国内也热门一阵子,但实践结果无论从技术的成熟程度、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诸方面远远不如90年代发展的变电站自动化,因此未能推广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前几年把“配电自动化”的重点放在10 k V的馈线自动化上,忽略了对负荷侧设备的监控管理。而实现馈线自动化对配电网结构、一次设备、通信网络要求高,投资大,只适合一些大城市或发达地区试点,不易推广。

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于2009年11月2日发布并实施的Q/GDW 370—2009《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2009年11月20日印发的《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这两个文件明确其适用范围是城市配电网,且是中压配电网。

对于量大面广的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配电网目前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普遍还比较薄弱,尤其是面向用户的低压配电网,这些地区该如何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和改造?目前研究的很少,有关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的文件和已发表的文献也很少有论述。而这些配电网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之一,是与用户互动的重要环节。

1 研究意义

配电网范围很广,城市和农村配电网的结构、负荷特点有很大不同,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要求必然有很大的区别。现在不少中小城市尤其是农村配电网的设备仍比较陈旧,运行和管理人员技术力量比较薄弱。随着大量高新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不少生产高新产品的企业在中小城市和县级落户与大量家电下乡的形势,使用户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时电源的瞬时中断也会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传统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目前有关配电网自动化的产品和系统种类很多,例如:馈线自动化设备FTU、配电监测终端TTU、DTU等;在配电管理方面,有集中抄表系统、营销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等,这些系统多数都是分散设立的,既增加用户投资,也不方便管理。目前广大城镇和农村供电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计算机水平普遍不高,种类繁复的各种系统,运行维护工作量大,只会使基层工作人员不知所措,入手困难。

针对全国量大面广的中小城市及农村配电网的现状、实际情况和需求,清华大学和北京清电华力电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专为这些供电企业和客户群研发一套技术先进、集成功能强、性价比高、实用型的配电网监控和配电管理集成系统——“THPS-2000配电网监控管理远程抄表一体化系统”。可满足全国各地中、小城市及农村等各级配电网提高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迫切需求。该系统把配电监控、配电管理、设备管理和集中(远程)抄表集成为一体,可节约用户投资,也便于用户管理,能大大减轻运行人员的工作负担。系统结构充分考虑可伸缩性、可扩展问题,根据配电网的特点量身定制,实用性强,性价比才能高。

2 一体化系统网络结构

配电网智能监控管理及远程抄表一体化系统由配电主站、配电子站、配电终端、通信系统组成,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系统主要实现配电SCADA、馈线自动化FA、远程抄表、配电管理、设备管理、配电GIS等功能。系统借助光纤、GPRS、CDMA、3G、电力载波等多种通信手段,实现数据采集、远方控制,通过就地型或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实现故障区段的快速切除与自动恢复供电;通过信息交换总线与外部系统进行互连,整合配电信息,外延业务流程,建立完整的配网模型,扩展和丰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功能,支持配电调度、生产、运行以及用电营销等业务的闭环管理。可以根据需要扩展对分布式电源/储能/微电网等接入,通过电网分析应用软件实现配电网的自愈控制和经济运行分析,实现与上级电网的协同调度以及与智能用电系统的互动。

3 配电主站的功能[1]

配电主站的基本功能包括配电SCADA、远程抄表、配电管理、设备管理、故障诊断和故障报警、配电GIS等功能。

3.1 配电SCADA

(1)可对中低压配电网(20 k V~380 V)的馈线、开关站、配电室、环网柜、箱式变电站、柱上开关、配电变压器等的运行工况、运行参数、潮流方向进行实时监控并进行记录、显示。

(2)在保证图形、拓扑来源唯一性的前提下,具备下列功能:数据采集、状态监视、远方控制、交互操作、智能防误操作、图形显示、越限告警、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追忆、数据统计、报表打印和配电通信网络工况监视等。

(3)对供电质量进行实时监视,分析并计算电压合格率、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三相负荷不平衡率等,遇有越限便发告警信息。

3.2 远程抄表(集中抄表)

(1)通过无线或电力载波的方式,对所有大用户的电子式电能表进行远程抄表,可分别将智能电表的有功电能、无功电能等行码及电能量的平、峰、谷值远传至监控主站,同时采集用户的电流、电压、有功、无功等实时运行参数,对大用户进行实时监视。

(2)采用集抄器,通过无线或电力载波的方式,对普通用户的智能电表进行远程抄表,并上传到配电子站或主站层。

(3)可把抄表数据送至营销系统,大大减少营销系统录入的工作量。

记录的数据齐全、准确、记录表格可读性好,可明显减轻抄表员现场抄表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

3.3 配电管理

(1)负荷趋势监测:

可记录和显示实时及历史对比负荷曲线。

(2)负荷管理:

提供每台台变和每回馈线的负荷分配情况与全所各回线的负荷比例,为供电部门进行负荷管理和负荷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3)拓扑分析:

在系统发生事故跳闸时,可直观地显示受影响的变压器、线路等情况。

(4)计划检修作业:

对用户报修形成记录。可提供供电企业所需两大类型的工作票和操作票的编辑和打印功能,从而提高了运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操作的准确性。

(5)供电可靠性统计:

统计停电时间,跳闸次数。

3.4 设备管理

(1)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上的电力设备维护监视系统,可以统计出馈线上任何节点后面的专用台、客户名称、联系方式等信息。

(2)为每回馈线的设备(台变、柱上开关等)建立了设备台帐和报修记录。

(3)对配电终端设备和智能电表以及通信模块的运行情况实时监视和故障诊断,以提高系统自身的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

(4)本系统提供设备管理索引、摘挂牌操作、设备台帐、报修管理等各种画面可供用户查看。

3.5 故障诊断和故障报警

(1)当检测并判断到系统发生事故时,立即在监控机屏幕上显示受故障影响区域和受影响设备,对故障区域和受影响设备着色。

(2)当系统发生事故时,可发短信给有关检修人员,可明显缩短检修时间和停电时间。

3.6 配电GIS

配电AM/FM/SCADA系统进行了一体化的设计[2],将地图、配网设备信息和设备台帐等属性进行了有机结合、统一管理,在传统的SCADA基础上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①图形界面分层管理;②动态配电区域着色;③动态网络拓扑;④电源点追踪分析;⑤基于GIS的设备管理;⑥基于GIS的配电生产管理;⑦基于GIS的设备在线维护。

4 配电子站

配电子站可设置在变电站或开关站中,集数据采集、数据监控、数据转发和规约转换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将变电站内RTU和户外各种终端的数据信息进行汇集、过滤、处理后上传给配电主站,将主站下达的命令转发给有关的配电终端。主要包含以下功能:(1)终端数据的汇集与转发;(2)远程通信功能;(3)终端通信故障检测与上报;(4)远程维护和自诊断能力;(5)信息存贮功能;(6)人机交互功能。

5 配电终端

配电终端主要指用于开关站、配电室、环网柜、箱式变电站、柱上开关、配电变压器、线路等配电设备的监测和控制装置。为适应智能配电网对提高供电质量的需求,专门开发了以下几种有特色的配电终端设备。

5.1 配电监测终端(TTU)

TTU主要适用于配电变压器、箱式变的监控,为提高配电监测终端的功能和应用范围并能减少用户的运行费用,专门设计了双路的TTU装置,其主要特点是:一表多用,有利于计算线损和变压器损耗,也可减少采用无线通信的运行费用。

①可同时测量和监视配电变压器高低压两侧的远行工况和三相U、I、P、Q、cosφ等运行参数;②可测量和监视两回线路的远行工况和上述运行参数;③电能质量监视:电压越限告警、过负荷告警、电压合格率统计、三相不平衡度计算和统计;④通过维护终端进行本地维护和接受主站、子站的远程维护;⑤可内置无线通信模块,实现与子站或主站系统通信。

5.2 电能质量智能监控装置

电能质量智能监控装置可安装于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或配电线路,可自动实现对配电变压器或配电线路运行参数、运行状况的在线监控、电能质量在线分析、无功补偿电容器的三相共补和分相补偿的优化控制和谐波控制功能。具有电压越限告警、电压合格率分析、统计、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分析计算和告警、过负荷告警、三相负荷不平衡度计算分析和告警,具有1~32次电压、电流的谐波分析和监视功能,计算各次谐波含量、总谐波含量及谐波总崎变率。

6 通信方式的选择

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方式的选择应和该系统应用功能紧密结合,根据重要性程度选择,将多种通信方式进行合理搭配,既满足配电自动化系统整体性能指标要求又可取得最佳的性能价格比。组网方案如下:

①配电主站和配电子站层之间的通信:

是配电自动化的总动脉,在容量、速率上有较高的要求,宜采用光纤通信、同步数字通信网络SDH。可将配电主站、配电子站置于SDH光环链路上,形成高速数据传输网。

②配电子站与FTU之间的通信:

城区馈线自动化的通道要求可靠、快速,宜选用光纤通信方式。有些重要的场合,还须考虑双通道甚至采用两种不同的通信方式。

③配变终端TTU的通信方式:

配变TTU的数量较多,分布范围大,运行环境复杂,TTU对通信实时性的要求相对FTU较低。从经济性实用性上考虑,可以采用无线通信方式(GPRS或CDMA)。利用移动公司成熟的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和配电主站通信。

④集中抄表的通信方式:

由于专用的智能电能表分散安装且只需定时采集,故可采用无线通信方式或电力线载波。

7 应用该一体化系统的优越性

配电网智能监控管理及远程抄表一体化系统集实时监控、设备管理、配电管理和远程抄表为一体,综合功能强,性价比高,其监控范围覆盖了20 k V~380 V的全部供用电设备。现场运行实践表明,能够明显地给供电企业带来以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1 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1)通过自动化和规范化管理,大大提高了配电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促进服务质量和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

(2)提高供电局的自动化水平,明显地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保证人身安全。

(3)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即时发现故障、缩短故障修复时间,使供电企业和用户双方受益。

(4)明显地提高供电企业的运行管理水平,原来不少供电所对其管辖下馈电线路和每台台变运行情况的了解只有通过抄表员每月一次抄表;高峰负荷时,为防止三相严重不平衡,需有运行人员拿钳型表爬上电线杆去检查三相电流。现在利用THPS-2000一体化系统的实时监控功能,值班员在值班室,所长在自己的办公室通过计算机屏幕就可以清楚地了解每回馈电线路(包括380 V线路)和每台台变的运行情况和运行参数。

(5)远程抄表可减少大量人工抄表工作量,节约人力成本;抄表数据可以传送给营销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可免去大量人工录入的工作量。

(6)有利于防止偷电和漏电,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7.2 提高供电企业服务质量

(1)通过配电网的自动化管理,降低了事故率,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为电力行业的的优质服务打下基础。

(2)对用户的故障报修能够做出准确和及时的反应,大大缩短了检修时间,提高了企业服务的质量。

7.3 明显的社会效益

中低压配电网是未来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面向千家万户,是供电企业和用户互动的桥梁和基础。其研究和实施符合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

8 结论

根据我国广大中小城镇和农村配电网一次设备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把配电网监控管理及远程抄表集成为一体化的系统,现场运行实践证明其设计理念正确、系统实用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稳定性好、性价比高、可节约投资、方便用户管理。

该系统在供电局投运结果表明,其功能实用、可明显地提高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自动化水平、减轻运行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及时发现故障、缩短故障修复时间很有好处。

该系统的推广应用,符合智能电网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发展方向。

摘要:针对广大中小城镇和农村配电网的现状、存在问题和需求,研发了配电网智能监控管理远程抄表一体化系统,由配电主站、配电子站、配电终端、通信系统等组成。介绍了该系统的网络结构,并详细介绍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特点。配电主站集成了配电SCATA、配电管理、设备管理、远程抄表、故障诊断和故障报警以及配电GIS等综合功能。一体化系统实用性强、可节约用户投资、便于管理。该系统已成功地投入运行,实践证明应用该系统可提高供电企业的运行管理水平和自动化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中低压配电网,监控,设备管理,配电管理,远程抄表,一体化系统

参考文献

[1]李苏苏.配电自动化规划及主站系统实施探讨[C].//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07年优秀论文集.2007:150-152.LI Su-su.Study for the power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planning and main station implementation[C].//Excellent Papers Collection of2007Guizhou Provinc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ociety.2007:150-152.

上一篇:乡镇体制下一篇:地方产业集群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