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

2024-09-22

《寂静》(通用11篇)

《寂静》 篇1

每天早晨, 你会看见一位蹒跚的老人准时出现在罗马市郊的欧洲脑研究所;下午, 她的身影又会出现在市中心的非洲妇女教育基金会。

你肯定想不到, 这位老人就是美籍意大利细胞学家、198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丽塔·莱维·蒙塔尔奇尼。如今, 她已经101岁了。尽管年事已高, 她仍然坚持每天辛勤工作。

再来看看另一位老人的生活:2009年10月的一天, 天气跟往常一样好, 76岁的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平静地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时间是早上九点, 跟昨天的上班时间丝毫不差。接下来, 她就开始着手自己今天的工作———为学生们授课两个小时, 却丝毫抽不出时间来理会那些拿着“长枪短炮”对着她的记者。记者们之所以如潮涌来, 是因为在前一天,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刚刚被授予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她也是该奖设立数十年来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

时光倒流12年。1997年10月, 美籍华人科学家朱棣文被宣布因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获知获奖的当天, 朱棣文仍平静如常地去给学生们上课。他说:“当我想到还有更多的优秀科学家, 特别是比我强的科学家还没有获奖时, 我自然就不应该把这项奖看得有多重, 我只是运气比较好而已。”

无独有偶。1973年, 帕特里克·怀特被宣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成为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当在自己家中的农场得知这个消息后, 怀特只是笑了笑, 然后摆了摆手说:“诺贝尔文学奖不会使我的生活有任何改变。”然后就拎着鱼竿钓鱼去了, 留下一群记者瞠目结舌地呆立在原地。

行文至此, 我不禁想到了20世纪初的伟大科学家居里夫人, 她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两度荣膺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然而, 即使是在第二次捧起诺贝尔奖之后, 她依然平静如初、心如止水地从事着手头的工作, 她甚至把自己的金质奖章给孩子当玩具玩。爱因斯坦说:“在我认识的所有名人里, 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累的人。她是一尊不被名誉腐蚀的塑像, 矗立在时间的广场上, 昭示着公心。”

我们也终于明白, 花环与掌声终究是虚浮的, 荣誉与财富也算不了什么, 诺贝尔奖其实也是寂静的。 (选自《读者》何君华/文)

责任编辑春霞

《寂静》 篇2

寂 静

There is the sudden silence of the crowd,

有一种寂静突然出现在人群中,

above a player not moving on the field,

当运动员在赛场上蓄势待发的瞬间,

and the silence of the orchid.

仿佛兰花开放时的无声无息。

The silence of the falling vase,

有一种寂静来自跌落的花瓶,

before it strikes the floor,

在它撞击地面的.刹那,

the silence of the belt when it is not striking the child.

如同皮带抽打孩子前的时空凝固。

The stillness of the cup and the water in it,

杯子和杯中的水都是静默的,

the silence of the moon,

月亮也是静默的,

and the quiet of the day far from the roar of the sun.

还有斜阳西下时黄昏的静谧。

The silence when I hold you to my chest,

我静静地拥你入怀,

the silence of the window above us,

头顶的窗户静静地看着我们,

and the silence when you rise and turn away.

你无声地站起来,转身离去。

And there is the silence of this morning,

今天早晨本是寂静的,

which I have broken with my pen,

我却用笔把它打破了,

a silence that had piled up all night.

那是积压了整整一夜的寂静。

like snow falling in the darkness of the house—

我落笔之前的寂静,

the silence before I wrote a word,

像雪花悄然飘落进黑暗的屋子,

and the poorer silence now.

寂静之后的精彩 篇3

彤彤这个平日里的机灵鬼站起来就问:“钟老师,假如你也像作者那样一个人独自去旅行,你会选择什么作为你的伴侣呢?”

呵,真没想到第一个问题就直冲我来。思忖片刻,我对他们说:“我还没有达到作者那种对书情有独钟的痴迷程度。旅途中,书固然不可缺少,但我更需要一些我喜欢的音乐来陪伴,还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也许是和我有着同样的感受,学生们开始兴奋地窃窃私语起来。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契机吗?于是我把同样的问题抛给了他们刚才喧闹的课堂顿时安静了下来。

没有人举手,但我却从学生们那闪着灵光的眼神中看到了思想的火花。我不急着让学生们回答,而是默默地走到了教室的一角,静静地享受着这片刻的寂静。几分钟后,学生们的小手陆陆续续地举了起来。紧接着,一串串诗一样的语言从他们的小嘴里流泻出来了——

“我会带一本图画本。我可以随意地在上面描绘点什么。它就像一位让我可以倾吐思想的朋友,也像一位让我可以抒发情感的家人。”

“我会带一部摄像机。在我的身边,每天都会有新的风景、新的发现,它可以让我把一路上看到的山山水水都记录下来,让我珍藏这难得的动感影集。”

“我会带纸和笔。因为它们随时可以帮我记录下旅行中每一点难忘的经历、留下一段段美好的篇章。每开启新的一页。我的旅行就又有新的情节。”

“我会带一支长笛。当我吹响它,那悠扬的乐曲,总能让我听到美,想到美。”

真没想到,短短几分钟的寂静,让我欣赏到一幕没有预约的精彩。

一幅山水画,总有“疏可走马”的空间留白,一首动人的乐曲,总有“骤然休止”的时间空白。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莫不如此。课堂需要片刻的寂静,因为那是学生思考的宝贵时间。我们不要一味追求课堂上活跃的学习气氛,不要迷失在课堂热热闹闹、学生所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假象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这一片寂静中,学生得以冷静的分析,深入的思考。不要担心课堂上一时的“冷场”,也许短时间的寂静恰恰是要为即将出现的热烈积攒力量。让孩子们的智慧火花喷薄而出吧!只有让学生凝神思考,进行深度的思维拓展,才能充分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个性的时间和施展才能的空间,这才是有效教学的真谛。

《寂静》 篇4

一、农村传播研究的现实意义

中国人口的70%—80%集中在农村, 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 在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中, 很多媒体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 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农村市场, 放弃了为农服务。在传播实践中, 城市的喧嚣与乡村的落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目前, 我国农村的信息传播, 不仅大众传播严重缺位, 而且组织传播渠道不畅, 人际传播手段在乡村传播体系中还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目前, 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因此研究农村信息传播, 对提高农民的素质、提升农业的水平、稳定基层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 探索农村文化变迁的规律。

中国农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容器, 它是国家稳定的前提, 也是传统文化扎根的地方。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的开篇, 就对中国传统社会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在我们这个远东大陆上, 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础, 土地是乡下人的命根子, 对乡下人来说, “种地是最普遍的谋生办法”, 即使他们漂泊到西伯利亚, 他们也要向土里下些种子, 试试看能不能种地。乡里的人口是不太有变动的, 一块土地上只要几代人繁殖, 人口就达到饱和, 过剩的人口于是向外宣泄, 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 找到土地的生存了, 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2]。费孝通实际上给我们概括出中国乡土社会存在的两大基础, 即农耕生产和聚族而居。然而, 随着社会发展, 中国乡村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人口流动的加速, 利益来源的分散, 使乡村社会传统的凝聚力下降。传统的乡村社会是一个封闭的熟人与半熟人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 人的流动性很差, 人们聚村而居, 社会分工程度很低, 文化传承与信息传递主要靠人际传播进行, 传播效率低下。当我们开始向信息化社会迈进后, 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新媒体对人际传播的改造, 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农村信息传播的模式, 农村传统文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 对农村信息传播的研究, 可以寻找到农村传统文化变迁的规律, 并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办法和对策。

2. 研究消除城乡信息鸿沟的办法。

印度德里大学教授B.S.巴维斯卡在《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的“序”中指出:“信息也是权力的一个来源。它增强了精英人物的经济和政治权力。大地主和村庄领袖由于他们与外部世界, 包括和政府官僚机构、政治领袖们的联系, 而实际上垄断了信息。他们更了解政府关于土地和农业的法规、政策等信息。穷人和无地者只能了解经过这些精英人物过滤的消息。总体上说, 较穷的村民有依附感与被剥夺感。”[3]目前, 我国不仅在城乡之间存在着信息资源占有的不平等, 而且在农村社会内部也出现了信息鸿沟。城市对大众传播内容的占有, 政府对组织信息的把关, 村庄精英对生产信息的垄断, 往往会使普通村民在信息接受上感到巨大的落差, 使他们的依附感和被剥夺感持续增强。作为传播学者能够深入研究乡村信息鸿沟出现的原因, 以及消除信息鸿沟的办法, 不仅是传播学本土化的一个重要尝试, 也对维护广大农村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3. 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正在从一个由农业与工业混合的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在信息时代, 信息是重要的社会和经济资源, 甚至是财富的分配轴心。当农民的生产不再局限于农业时, 农业信息服务对促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对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就具有重要意义。在政治上, 信息传播可以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 促进农村民主建设的发展。在经济方面, 信息传播可以实现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 促进农业的转型。在文化上, 信息传播可以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 改变农村落后的文化生活方式, 提高农民文化生活的质量。然而,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学界对这些相关问题研究得很少, 因此, 加强农村传播学的研究, 可以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 进而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4. 帮助媒体改进对农传播策略。

我国地域辽阔, 地理环境复杂, 社会发展不平衡, 因此, 各地农村的信息需求模式和信息接受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然而, 现在的媒体大多关心城市生活, 媒体内容都是按照城市受众的标准来采集、制作和加工的, 广大农民往往被排斥到媒体内容加工标准之外。对于广大农民来说, 一方面他们处在“信息饥渴”状态, 他们想要得到的信息媒体不能提供;另一方面农民缺乏对信息的判断力, 当进步传播无法占领农村文化市场的时候, 落后的文化产品就可能乘虚而入, 毒化农村的社会文化环境。因此, 作为传播学者, 我们必须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 帮助媒体提高社会责任感, 改进对农传播的内容, 建设农村信息传播的新局面。

二、农村传播研究的主要范畴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 而农村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门类, 是传播学的一个子系统。在传播学研究中, 人们一般把传播分为五种: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如果把农村传播学放到传播学大的背景下, 我们发现农村传播学的研究范围是宽广的。然而, 在已有的成果中间, 我们主要集中在对大众传播的研究, 这在农村传播学发展之初是必要的, 而且是有意义的。随着农村传播学研究的深入, 我们在关注大众传播的时候, 还要注重对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的研究。西方学者认为, 传播“是人格与社会的建筑材料, 是区别人类社会与其他动物社会的标志”[4]。目前我国正在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 我们必须塑造农民的现代人格, 需要促进传统乡村向城镇化转型, 因此, 农村传播学研究应该系统地关注乡村信息传播, 不仅要研究大众传播, 还要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等多方面, 全面考察信息传播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传统的农村社会是因共同生长而发生的社会, 人们彼此熟悉, 可以“得到从心所欲而不循规矩的自由”, 甚至达到“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2]然而, 规矩不是法律, 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现在很多地方的农民依然远离市场, 现代公共关系还没有完全进入农村, 农民更容易接受邻里互识的关系, 因此人际传播的规则在乡村信息交往中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北京大学张静教授在华北西村调研时, 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调研结束后他们准备回京, 但是恰逢前一天下了大雨, 村中道路泥泞, 大家的行李无法拖行。于是, 他们找到小巴车主, 愿意多付一倍的票钱, 期望车主能够到他们的住处接他们上车。这个交易对双方都有好处, 但是最终却没有达成。车主拒绝的理由是:他和房东乡里乡亲多年, 如果他这么做收了钱, 以后在村里不好做人;如果不收钱, 又感到不划算。“在车主的经验里, 只有外面不认识的旅客和他才是‘公共’的关系, 需要公事公办。而村里的乡亲是家里人 (个人关系) , 收车钱让人笑话, 因为用错了规矩。”[5]因此, 在农民的人际传播中, 正式的市场关系、法律关系、政治关系往往要让位于个人关系, 农村中由血缘、邻里构成的个人关系网, 往往在人际传播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传统农民主要生活在家族关系网中, 而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使农民逐渐摆脱了土地的束缚, 农民之间的业缘性增强。当家族的影响减小到一定程度后, 农民往往会因共同的利益而结成非组织化的群体, 农民的社会心理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 一方面农村因为经济发展, 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另一方面, 因为社会发展暴露出较多的社会问题, 在农村、在城市, 传统农民的抗税行动、农民工主张社会权利等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多。在农民上访、基层群体性事件中, 群体性传播是群体行为维持能量的重要方式。研究农民的群体传播, 可以指导政府有效治理乡村, 对农民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现代社会是一个严密组织的社会, “现代文明的一切成就, 都来自人们为达到各种目的而建立与发展各种组织的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与处理内部问题, 组织变得越来越复杂了”[6]72。自近代以来, 中国农村就被纳入政权管理的范围, 政府垂直的组织传播成了农村信息传播的重要形式。过去, 农民被严格限定在土地上, 人口的流动性很差, 因此, 政府可以方便地将政令通过自上而下的组织传播传递到基层。然而,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 农民的流动性加快, 传统的组织传播越来越受到公信力的困扰, 政府的信息传播急需改善传播技巧。随着农民素质的提高和权利意识的觉醒, 宗族、宗教、协会等一些民间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复苏和出现, 这些组织成了政府和个人之外的中间力量, 它们的传播行为、传播内容、传播技巧也必须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对农村信息传播研究的划分, 除了按传播方式来划分外, 还可以按传播过程来划分。按照传播学的学科框架, 传播学研究可以分为传者研究、受众研究、工具研究、效果研究, 因此, 农村传播学研究可以按照学科的基本结构进行细分研究。同时, 我们还可以采取问题研究法, 选择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如农业科技推广传播、群体性事件中的舆论传播、村民选举中的信息传播等内容, 都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思想解放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创新行动。而对创新行动的传播, 就成为创新行动由个别到一般、逐渐或迅速推开的动力。从而, 创新传播是社会变革不可缺少的机制。”[6]238建设农村的信息传播体系, 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宏观决策的合理化、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和生产过程的科学化, 而且能够促进农村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使传统的农村社会逐渐向现代化转型。

三、农村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

在传播学研究中, 关于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的研究是一个重点研究领域, 相关研究成果非常多。在1950年到1951年期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对6个中东国家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社会调查。之后,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勒纳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于1958年出版了专著《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的现代化》, 该书“成为发展传播学中的经典之作”。在书中, 勒纳认为大众传媒在国家发展中承担重要角色, 它刺激人们产生“移情性格”, 并将这种人格传播到全社会, 成为“现代人格”的奇妙放大器。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 美国学者就热衷于研究新技术、新产品、新思想、新观念在乡村的传播, 到了五六十年代, 这种研究热逐渐扩张到一些发展中国家。1943年, 美国学者瑞安和格罗斯 (Ryan&Gross) 曾对衣阿华州杂交玉米推广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 美国农村社会学家弗里特·罗杰斯再次将农村传播作为专题研究, 并在1962年出版了《创新的推广》, 该书通过对社会进程中创新成果的推广进行研究, 提出了著名的“创新———推广”传播学模式。由于这种研究主要是以美国学者为主, 随着美国社会形态的转变, 乡村社会与城市之间差异的缩小, 其现实性的研究意义逐步在减退, 研究本身也终从热点归于平淡。

“综观中国近代化的历史, 农民不是被忽视, 就是被隐隐然视为累赘甚至阻力。近代化的操作者, 对农民总是失望多于期望。”[7]214在义和团运动中,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就担心, 农民的愚昧、麻木和落后拖了近代化的后腿。在辛亥革命前知识界大办白话报纸、俗话报纸,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再次启蒙高潮, 而两次启蒙“都是针对以农民为主体的下层社会的”[7]215。中国共产党的成功, 恰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成功地把农村启蒙与农村改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说在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过程中, 中国政府和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对农民进行新思想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对农传播曾经是书籍、报纸、广播、电视的重要内容。但是, 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视角对农村信息传播的规律和特征进行研究却不多见, 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 随着新闻传播教育和新闻传播研究的发展, 学者们才关注到农村传播学这一有意义的研究课题。自那以后, 农村传播学研究的成果不断丰富, 研究层次不断提高, 从而逐渐走向繁荣。

1.1995年之前, 农村传播研究主要停留在受众研究范围内。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大众传媒摆脱了单纯作为政治宣传工具的时代, 媒体先是从内容上发生了变化, 紧接着媒体规模也发生了变化。当媒体规模不断扩大, 广告成为媒体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后, 媒体逐渐开始重视提高内容质量, 注重进行受众调查。而农村是一个庞大的受众市场, 无论从社会效益还是从经济效益来看, 吸引和稳定农村受众是媒体尤其是广播媒体的重要战略。因此, 早在1982年杨云胜、程世寿就在湖北襄阳地区农村进行了读者调查;1983年祝建华等人在上海郊区农村进行了传播网络调查;1985年张学洪等人对江苏农村进行了受众调查;198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行了全国性的农村听众调查;等等。

2.1995年至2005年, 农村传播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 随着新闻与传播学的发展, 农村传播学研究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1998年12月, 云南大学新闻系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承担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课题, 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 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传播与民族发展》于2000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1999年,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申报的课题“苏南农村大众媒介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2000年至2001年课题组在苏南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调查, 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2002年11月, 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由中华书局出版。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南京师范大学还于2002年10月举办了第一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媒介传播”学术研讨会, 在会议期间, 与会学者就农村变革与大众媒介发展的互动关系、当代中国乡村传播关系的现状与特征、传媒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涉农报道面临的难题与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促进了农村传播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暨南大学吴文虎教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童兵教授、李良荣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陈力丹研究员、陈崇山研究员,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罗以澄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建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等参加了会议, 并对农村传播研究给予了积极的鼓励。在会议结束后, 南京师范大学建立了媒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并重点开展了农村传播学的研究。

3.2005年之后, 农村传播研究逐渐走向繁荣。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实施, 关于农村传播学的研究也走向高潮, 并渐趋繁荣。除了国家政策的促进作用之外, 一些农业院校创办的新闻与传播专业, 逐渐将农业传播学作为自己的特色来研究, 也推出了不少研究成果。在此期间, 我们主持的第二个国家项目“媒介对‘三农’的作用及指标体系研究”正处在研究阶段, 为了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我们走村串户、跋山涉水, 足迹遍布江苏、湖北、四川等数省乡村。我们的最终研究成果通过了课题结项, 并于2008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农村传播学研究方法初探》。在本世纪刚开始的时候, 我们研究农村传播往往感到比较寂寞和边缘, 学术呼应比较少。然而进入2005年后明显感觉农村传播学研究成了研究热点, 成为传播学本土化的一个重要成果。这一阶段的主要特色如下:

学术视野开阔。过去农村传播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大众传播领域, 但是随着社会向前发展, 学者们的学术思维被打开了, 研究方向渗透到广阔的研究领域, 很多研究者自觉地将传播学理论运用到农村传播学的研究中。在出版的各种专著中, 学术数量明显增加, 理论方面有所突破。

研究方法先进。社会科学研究要注重研究方法, 在这一阶段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先进的研究方法的运用, 深度访谈 (in-depth interviewing) 和参与式观察法 (participantobservation) 在研究中得到了普遍的重视。我们在《农村传播学研究方法初探》 (2008年) 中主张“中国传播学理论的创立和研究方法的突破, 最终离不开对本国现实问题的实证研究及理论提升”。我们在研究中广泛吸收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统计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等学科成果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建立了一套评价“三农”传播效果的“指标体系”, 提出了“拟合指数模型”“悖指数模型”与“受众阈值模型”, 并利用这些理论对《人民日报》等媒体“三农”传播研究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与文本分析工作。谭英的著作《中国乡村传播实证研究》 (2007年) 运用了参与式观察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农村信息传播中的几大要素进行了深入详尽的实证研究。

年轻学者增多。这一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一批年轻学者加入到研究队伍中, 并显示出强大的研究后劲, 每年在各地举办的新闻与传播学相关的学术研讨会上, 总有一批年轻人提交关于农村传播研究的论文。

参考文献

[1]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4:289.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7:7.

[3]柯克·约翰逊.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5.

[4]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8.

[5]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177.

[6]宋林飞.社会传播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72.

寂静小学作文 篇5

因为我们每天晚上都会在教室里写作业,经常会写到七八点,看夜晚的校园就看了很多遍。而被门卫叔叔阻挡也成了家常便饭。这夜晚的校园也是空无一人,十分美丽的。在刚放学那一会儿,那可是十分热闹,不仅教室里热闹,室外也十分热闹,简直是一个“闹市区”啊!因为我们教室位置是4楼,所以可以说是在黄金楼层看风景,一览众山小啊!那风景简直是美不胜收:望向操场,在那儿跑步、打球的人多的不行,不一会还会有一个足球“冲入云霄”;再近看只见从教室回家的人一个接一个,简直就是人潮汹涌;又过了一会儿,那久违的放学哨声就响了起来,不一会儿原来人潮汹涌的操场上马上就空无一人了。

因为我们班放学后在教室写作业的习惯已经坚持好几天了,所以其他班也都开始东施效颦了。而整个学校也没有多少灯光,显得十分寂静,想象一下一个人坐在教室外面,独享这安静的学校,有时还可以听听小鸟的叫声;在操场上不时也会有人在那里运动,难道这样子岂不美哉,岂不乐哉!并且这里还十分安静,不会有人来打扰你的。

神秘的“寂静之地” 篇6

“寂静之地”位于北纬27°,与百慕大魔鬼三角和埃及金字塔处于同一纬度。不过,这似乎并不能诠释它的神秘,但这里出现的一些奇怪现象至今仍无法解释:电磁波到了这里便消失得无影无踪;陨石在这里遍地都是,流星雨更是这里的常客;飞机飞越上空时,导航系统完全失灵;各种古生物化石如同垃圾一样遍地皆是;有些在别的地区呈深紫色的树木和仙人掌,一移到这里即变成绿色;毗邻地区风雨大作,这里却永远是骄阳似火,毒辣的太阳着酷热的大地;不明飞行物、三个头的羊更是周边居民饭后的热门话题。

大约10亿年前,陆地渐渐浮出海面,这里成为墨西哥第一块见到阳光的陆地。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人类没有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任何痕迹,它依然保持着当初的宁静。

直到1966年的某一天,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的工程师哈里·贝里亚在这里勘探时发现,收音机、电视、无线电对讲机、卫星遥感系统等电子设备在这里完全失去了效用,“这里如同电磁风暴的风眼一般,无法接收人类世界的信息”。因此,贝里亚当即给这里取名为“寂静之地”。

1969年,英国天文学家伯纳德·洛弗尔观测到一颗正在接近地球的流星,于是开始跟踪它的运行轨迹。进入大气层后,这颗流星开始燃烧解体,其中最大的一块突然改变原来的飞行方向,朝北美洲飞去,最终坠落在“寂静之地”的边缘地区。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航空航天局一架名为“雅典娜”的火箭因技术原因在杜兰戈州沙漠地区坠毁,搜寻人员在进入“寂静之地”寻找火箭残骸时发现,雷达显示屏上一片空白,根本无法提供任何数据。经过几个星期的人工搜寻,终于在该地区中心位置找到了残骸。据周边地区的居民陈述,美国人在运走火箭残骸时还带走了几吨重的沙子,理由是“这些黄沙已经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了”。

1976年,墨西哥国家核能研究所派遣了两名资深专家前往“寂静之地”考察,其中一名是在世界上享有极高声誉的墨西哥国家科学奖得主、物理学家雷·克鲁斯。

当时,这个考察组的考察重点是电磁波在这一神秘地区的传播。结果发现,在这一地区横波的传播很正常,但纵波却被完全屏蔽掉,从而产生所谓的“寂静”现象。

此后不久,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大学也派出30余名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进行实地考察,他们用“盖革计数管”测定的结果是,这一地区的放射能极高。

目前,关于这些奇特现象的解释有很多,当然有一些也掺杂了人类对于未知领域的想象。其中最流行的一种还是有关科学家提出的“磁场说”,即这一地区的下方存在着一个强大的电磁能量场。诚然,这一说法可以对火箭、陨石坠落以及雷达系统失灵等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但为何只有这里具有强大的磁场呢?有人猜想,地核在这个位置更接近地表,从而产生了比其他地方更强的磁场;更有人猜测,这里的地下曾经是外星人储存能量的仓库。

然而,猜测终归是猜测,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还得进一步探索。

(盛文娟插图)

《寂静》 篇7

关键词:生态伦理观,科技异化,负效应

蕾切尔 · 卡逊的《寂静的春天》被誉为“全球最具影响的著作, 一本引发了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 其贡献在于迫使政府部门将解决生态危机作为首要任务, 并促使了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成立;使人类认清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重新审视科技的价值, 重建现代生态文化价值观, 重塑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一、杀虫剂的滥用——科技生态伦理观下科技的异化

《寂静的春天》所获得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卡逊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向人类揭示了杀虫剂对整个生物圈包括人类的危害, 更主要是因为卡逊质疑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待自然的态度, 帮助人类树立了科技生态伦理观。科技是人类智慧的果实, 是人类文明的基础, 科技的高度发展使人类狂妄自大, 助长了人类妄想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野心, 以盲目依赖科技来发展经济的野蛮行为, 使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杀虫剂无疑是科技发展的产物, 人类生态伦理观的缺失造成了杀虫剂的滥用, 使杀虫剂成为科技的异化物。“这是一个专家的时代, 每个人都只关注自己的问题, 而意识不到或不愿接受更广泛的层面。”在人类利用科技和医疗手段苦寻治疗癌症的同时, 科技的滥用却使致癌物质通过水资源潜入人的身体之中。“由于地下水和地表水都已经受到杀虫剂和其他化学品的污染, 不仅有毒而且致癌的物质正进入公共水资源, 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危险。”, 卡逊在书中转述休伯博士的警告:“在不久的将来, 饮水污染引发的癌症危险将大大增加。”卡逊是以生命在谱写篇章, 她忍受着切除乳房的痛苦完成了旷世之作《寂静的春天》。最终, 乳腺癌夺走了她的生命, 正如卡逊在书中所阐述的观点一样, 新的研究有力证明了癌症与接触有毒化学品有关。

自然界仿佛存在一面隐形的镜子, 人类手持充满有毒化学品的喷枪, 自以为将枪口对准了所不喜欢或认为无价值的生物, 事实上, 这把科技异化物的枪口不偏不倚地指向了人类自身。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毋庸置疑, 卡逊倡导科学技术应绿色化, 警示人类, 若狂妄地利用科学破坏自然就等于破坏人类自己。人类应该正视科学技术为我们生活所带来的负效应, 坚决反对科学技术对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利用以及破坏, 树立合理的科技生态伦理观, 以科技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 帮助人类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二、人类道德文化的缺失——科技生态伦理观下精神的异化

一些商人和大型的化工公司曾大力抵制《寂静的春天》的出版, 或许他们已经预知《寂静的春天》会促使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 最终会减少他们从环境污染中获得的不道德利益, 他们诋毁卡逊是歇斯底里的、极端的女人, 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来转移公众的注意力。正是高度发展的西方工业文明造就了人类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从而导致了人类精神的异化。“这也是一个受工业主宰的时代, 不惜代价赚钱是不容批评的首要原则。当人们知道一些使用杀虫剂造成破坏的明显证据而进行抗议时, 含着半真半假事实的镇定药片就会给他们服下。我们迫切地需要结束这种虚假的安慰, 停止为丑恶事实裹上糖衣的行为。”民众面对动物不明原因地突然死去、果树再也不能开花结果的奇异现象, 曾经对杀虫剂等化学药品的使用提出质疑, 而美国农业、商业, 甚至政府部门为了掩饰事实, 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而独断专行, 对民众的呼声不予理会, 侵犯了公民的知情权。“然而, 那些本应该懂得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价值所在的人们又去哪里了呢?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在替除草剂作‘无害’辩护, 因为他们认为除草剂的毒性弱于杀虫剂, 因此得出的结论是除草剂无害。”水资源在整个生态系统的地位举足轻重, 自然界中所有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资源, 然而人类却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在水资源中投放化学药物, 目的仅仅是为了娱乐提供便利条件。“一个地方的渔猎爱好者们希望在水库‘发展’渔业, 他们说服政府在水里实施药物, 以杀死不想要的鱼类, 为他们喜欢的鱼类创造温床。”《寂静的春天》促使人类反思, 如何解决人类的生态危机, 首先要从人类的精神意识入手, 摒弃工业时代造就的异化产物——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同时政府也应该起到监管作用, 还公民一个真正的知情权, 共筑美好和谐的生态环境。

结语:

“自然界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卡逊将《寂静的春天》的最后一章命名为“另一条路”, 希望人类在发展道路上能够重新审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途中也许充满荆棘, 但“另一条我们很少走的岔路为我们提供了保护地球的最后一个机会。”卡逊在书中严厉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 打击了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助长的人类妄想控制自然的嚣张气焰, 戳穿了商家唯利是图的真正面目, 毫不避讳地严厉抨击了当时美国政府的不作为态度, 倡导人类在科技生态伦理观的指引下, 正视科技的发展, 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参考文献

[1]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许亮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5.

[2]陈小红.什么是文学的生态批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寂静》 篇8

陈玲洁也没能逃脱这一场永远不会停息的风暴。她新出版的画册《农事诗》,几乎囊括了她近年来的重要作品。一如既往的记忆,日常性和现场感,也一如既往地坚持了自己对风暴或潮流的警惕与疏离,观念、色彩、线条、结构、空间也仍然顽强而又沉重地承袭着自己的美学追求。众所周知,记忆本来就是一个魔法世界,它总是向人们提供一个个暗空间和屡遭篡改与破坏的个案现场,而所谓的日常性也总是因为时代暴力的压制与摧残而一再扩大着自己的荒诞性和戏剧性,也就是说,当记忆和日常性与现实世界相遇,一种反记忆的力量必然会对画家的美学立场提出严酷的质疑与挑战。一个世界在大踏步前进,另一个世界在大踏步后退,表面上这是各行其道,其实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观念之上的拔河比赛,结局又往往总是不欢而散。特别需要强调,当一个画家从激进的观念中汲饱了营养,同时又以革命者的身份远离现代性,其内心的分裂与矛盾,其对画布上的素材所持有的激情的多少,都会直接地把自己的作品送上审判台。陈玲洁就是其中一个?回答是肯定的,尽管乡村生活经历对她的绘画来说肯定具有唯一性。

↑陈玲洁/白露2011布面丙烯、油彩120cm×200cm 2013年

接受审判,起因是她对世界主义的话语霸权与符号霸权投出了反对票。当然,她不是斗士,她只是一个迟疑的逃亡者。当她意识到她内心装着的千山万水,以及那一片湖边的土地,足以开显自己的精神世界,一种迷乱之后的个人唯美主义足以取代辽阔而又同质化的审美愿望,她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听命于内心的绘画孤儿。与任何一个人一样,她对记忆提供给她的材料存有戒心,对政治化的普世符号存有异议,对她生效的蒙汗药和兴奋剂不是具有蛊惑性和功能化的那些热点符号,而是一种可以抵达的美和有着挽歌性质的大地气象。反向行走的风险永远高于拓边的风险,清除画布火焰的行为永远比点燃画布的行为更需要孤绝的意志。在此背景下,任何人也就能理解为什么陈玲洁的菜地、烟草地、荒地、庄稼地,乃至于上面的每个人、每种植物和农具,似乎都在本质的宁静之上多出了一层紧张、不安和焦虑的气息。她没有为我们献上让万物都安身立命的净土,也没有欢天喜地地为我们展示虚妄植物的勃勃生机,她站在了记忆、观念和现实的交汇点上,有节制地向我们传达着大地的消息。

陈玲洁/惊蛰2011布面丙烯、油彩40cm×60cm 2012年

陈玲洁/芒种2013布面丙烯、油彩190cm×240cm 2013年

为此,我觉得《农事诗》原本有抒情的愿望,但她改成了叙事;原本有脱俗的美学,但她选择了对内心景观永不终止的审视与呈现。一种隔世的孤独感,也许会一直存在于陈玲洁的画布上,没人能清除。

←陈玲洁/农事诗:秋分2015—1布面丙烯、油彩120cm×240cm2015年

←陈玲洁/农事诗:秋分2015—2布面丙烯、油彩120cm×240cm2015年

→陈玲洁/立冬2013布面丙烯、油彩120cm×200cm2013年

1978年出生于云南江川。2001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2001年任教于玉溪师范学院,2006年至今任教于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云南油画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青年艺术委员会委员、云南省美术书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云南省文史馆特聘创作员、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主任。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美术展览及邀请展,举办“城与村”陈玲洁作品展、“物象·心象”陈玲洁油画展、陈玲洁油画作品展等个展。出版画册有:《农事诗:陈玲洁的绘画》《陈玲洁:农事诗》。

←陈玲洁/大寒2012-1布面丙烯、油彩120cm×240cm2013年

《寂静》 篇9

第一部分为行板, 旋律以级进为主, 跳进为辅, 乐曲平稳安静, 是莱奥诺拉充满深情地向伊奈斯描述无名的游吟诗人向她演唱浪漫爱情曲的经过及当时无比激动的心情。

作品前奏是降a小调, Andante (行板) , 温柔舒展。这一部分乐队的音量和浓度逐渐减小, 先由小提琴和中提琴顿音pp (很弱) 进入加之降a小调, 衬托出周围柔和、美好而安静的气氛, 接着由大提琴、低音提琴以及大管奏出柔和的下行音阶, 随后由单簧管奏出唱段的主要动机, 给人一种压抑、沉重的感觉 (符合了威尔弟这部歌剧体现的音乐色彩) , 好像预示着莱奥诺拉悲剧性的命运。

A部是莱奥诺拉在深情地描述听到游吟诗人琴声的那天夜晚的情景, 并心有灵犀地猜想那就是心上人的琴声。由她描述的“这美好的夜晚”时的神态与音调可以反衬出莱奥诺拉对游吟诗人的爱恋。

A段是降a小调, Leonora (柔和的, 温柔的) 。

a乐句 (5—9小节) , 旋律以八度上行后级进下行然后三连音上行的写法, 表现了莱奥诺拉内心对爱情的渴望。随后同音进行突出莱奥诺拉讲述的语气, 同时烘托出当时安静的气氛。演唱时声音在气息的支撑下, 用平稳柔和的弱音进入, 八度音一定要唱得连贯, 不要有断痕, 把听者带入幽静、美好的氛围中。

b乐句 (9小节最后1拍—13小节) 为a乐句的变化重复:b乐句的后两小节是a乐句后两小节的上行三度模进, 情绪比a乐句略显兴奋, 莱奥诺拉渐渐沉浸在自己描述得美好意境中。因此演唱时情绪要比a乐句激动点, 力度也要比前一乐句稍强一点, 表现出莱奥诺拉当时愉悦的心情。

c乐句 (14—17小节) , 旋律运用了带有顿音记号的同音进行, 以及乐句结束时运用的无限延长记号, 都很形象地描绘出莱奥诺拉在认真的倾听幽静的夜晚远处传来悠扬悦耳的琴声时的情景, 同时作曲家注释了animando un poco (稍稍活跃一点, 生气勃勃的) , 形象地刻画出莱奥诺拉听到琴声时内心的激动与兴奋,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莱奥诺拉的天真、浪漫、单纯的一面。演唱顿音时声音要在气息支持下演唱得短促轻巧, 做到声断意不断, 没有顿音记号的声音要连贯柔和。同时演唱者此时要做出在仔细倾听远处传来的琴声的神态。

B乐段由降a小调转为同名大调降A大调, animando un poco (稍稍活跃一点, 生气勃勃的) , 由3个乐句组成。莱奥诺拉在描述听到的温存的琴声与歌声, 并期盼这就是自己心上人的歌声。

d乐句 (18—21小节) , 采用旋律音阶半音级进上行然后再级进下行的手法, 形象地刻画出美妙的琴声由远及近地飘来的意境。休止符的巧妙运用表现了莱奥诺拉在认真地倾听悠扬的琴声并细腻地刻画出莱奥诺拉希望这就是她的心上人时的活跃的心理活动。此句旋律线条拉长加宽, 加之降A大调, 表现出莱奥诺拉听到琴声后激动喜悦的心情以及在她心中油然升起的萌动爱情。此句作曲家注释了con espansione (兴奋地、激昂地、热烈地) , 因此演唱时情绪要兴奋一些, 声音要柔美流畅, 在气息的控制下弱起, 随着音的升高力度渐渐增强, 把莱奥诺拉当时的激动心情真实贴切地演绎了出来。到“fle”时由强变弱, 最后此句弱收处理。然后休止符部分做出在倾听远处传来的琴声的神态。

e乐句 (21小节最后1拍—25小节) , 是d乐句的变化重复, 演唱时也是要弱起, 到“u”时由强及弱, 最后弱音结束。整体力度要比前一乐句稍弱一点, 仿佛是在一边讲述一边倾听琴声。

f乐句 (25小节最后1拍—32小节) 是7小节的扩充乐句, 旋律线条由开始的水平型旋律线条转变为向上升的螺旋形旋律线条, 形象地刻画出莱奥诺拉期盼并猜想是游吟诗人的琴声时, 心情由平静向激动喜悦心情的转变, 随后旋律波浪型下行, 表现了莱奥诺拉尽量使内心平静下来以便进一步确定是不是他的心上人。注意此乐句开始有pp的力度标记, 因此演唱“e ver si me”时, 声音要轻柔一些, 把莱奥诺拉想到游吟诗人时的温情感觉唱出来, 同时气息要保持住, 不能丢掉呼吸的支持, 这样唱出的声音才不会发“虚”。随着旋律的螺旋式上行, 声音也要越来越强, 到小字二组降b时为最强, 要把莱奥诺拉当时的激动心情表现出来, 然后随着旋律的下行声音慢慢减弱, 要控制好音量, 使声音变得更为内在, 把莱奥诺拉当时内心的变化准确地表现出来。

接下来是A部的变化重复A1部, 降a小调, 情绪稍稍平静下来, 莱奥诺拉尽量使自己听清游吟诗人的心声。与前段莱奥诺拉偶然发现游吟诗人的歌声时的惊喜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a1乐句 (36—40小节) 是a乐句的变化重复, 乐句的第一小节变化为三个同音进行, 其意图是要一字一句使述说的更为清楚, 同时反衬出莱奥诺拉对游吟诗人曼里科的思念与爱恋。演唱时声音在气息的支持下甜蜜而温柔, 要比a乐段更为深情。

b1乐句 (41小节最后1拍—44小节) 是b乐句的变化重复, 后两小节的节奏型及旋律线条的变化以及作曲家在第一个“mio”标注的“〉”强调记号, 形象地刻画出莱奥诺拉在游吟诗人的歌声中听到自己名字并确定这就是自己的心上人时的激动与兴奋。演唱“un nome il mio il mio”时, 要激动些, 力度也要有所增强, “un nome”后要迅速换气, 这样处理更能表现出莱奥诺拉内心的惊喜。

c1乐句 (45—48小节) 是c乐句的变化重复, 前两小节在音型及节奏上虽然是c乐句前两小节的完全重复, 但作曲家在这里取消了前面为了强调寂静的顿音记号, 这种变化其实更形象地刻画出了莱奥诺拉当时想要见到曼里科的急切心情。后面作曲家巧妙地运用了两个八分休止符, 逼真地表现出了莱奥诺拉确定是她的爱人时激动兴奋而又不知所措的心情。因此演唱时声音要充满激情, 速度稍快, 力度也有所加强, 仿佛莱奥诺拉的心中有一团爱情的火在燃烧。“des so”处要由强渐弱, 由快渐慢, “so”无限延长, 弱音结束, 这样给听者一种无限遐想的空间, 也为莱奥诺拉以后情感的抒发做好准备。

接下来就是B乐段的变化重复乐段B1乐段, 是莱奥诺拉远远看见到游吟诗人后喜悦之情的尽情抒发, con espansione (兴奋地、激昂地、热烈地) , 降A大调, 由3个乐句组成。

d1乐句 (49—52小节) , 是d乐句完全重复, 但由于此时莱奥诺拉已经确定并远远地看到了自己的心上人, 因此在情感表现上比d乐句更为深情。演唱时声音要弱起然后渐强 (注意延长强音时声音也不要全撒出去, 要有内涵) , 语气充满活力, 充分表现出莱奥诺拉幻想着自己美好的爱情时的兴奋心情, 从这儿可以看出莱奥诺拉是个多情的充满无限美好幻想的纯真姑娘。然后“gl’an ge li”由强渐弱, 仿佛莱奥诺拉沉浸在了自己美好的梦境之中。把握好这一乐句从p-f-p的力度强弱的分寸是十分重要的, 掌握好情绪转换时的对比会增加戏剧性的效果。

e1乐句 (53—56小节) 是e乐句的变化重复, 莱奥诺拉毫不掩饰的尽情抒发着自己内心的喜悦, 由此也可以看出莱奥诺拉坦诚、纯真的少女形象。演唱此乐句时也要由弱渐强再渐弱, 表现出莱奥诺拉在尽情抒发情感时很有涵养的一面。

f1乐句 (57—63小节) 是f乐句的变化重复, 乐句结束时的旋律下行、标注的“p”弱音、a piacere stent (随兴缓慢) 以及结束在属和弦都表现出了莱奥诺拉内心无比的激动喜悦的心情到此还没有完全抒发出来, 因此这样处理以便积蓄力量为后面全曲的高潮做好准备。演唱“al co leal guar”时, 声音要柔和流畅, 力度p (弱) , 是情绪的积蓄阶段, 同时表现出莱奥诺拉温柔恬静的性格特点。从“doe”开始随着旋律的螺旋式上升演唱力度渐强 (cresc.) , 速度也逐渐 (a poco) 加快一些, 逐步将情绪推向高潮, 到小字二组的降b为最强 (f) , 但这时的声音不要太尖亮, 要在气息地控制支持下既充满激情又要柔和优美, 以符合莱奥诺拉的性格特点。从小字二组的降b开始随着旋律的下行声音在气息的控制下力度逐渐变弱 (p) 、速度也逐渐缓慢下来, 为后面感情的另一个高潮做好准备。

f2乐句 (64小节最后1拍—70小节) 是全曲的高潮部分, 前5小节是f1乐句前5小节的完全重复, 如此的重复同样反衬出莱奥诺拉狂喜的心情, 最后两小节的华彩部分的连续音阶下行表现了莱奥诺拉对美好爱情的感叹与向往, 作曲家在此句标注了adagio ed eguali (柔板) , 因此演唱全曲最高音小字三组的降d时, 也不能把声音全撒出去, 要犹如抽丝一般, 使声音既要流畅柔美又要具备振撼人心的戏剧性表现力, 然后随着音阶的下行渐渐弱下来, 速度也渐慢, 当然也不能太慢, 这个需要根据当时的情感而决定。最后第一部分在莱奥诺拉极其甜美、对爱情充满美好遐想的意境中结束。

第二部分为华丽的快板, 降A大调。由A与A1组成, 此时的莱奥诺拉是乐观的, 没有想到只是为了追求自己纯真的爱情竟然真会遭受到自己唱词所说的不幸, 更能凸显出莱奥诺拉的单纯。演唱这部分时, 语气要充满激情活力, 运用圆润柔和的音色来表现少女的青春和纯真的感情, 声音要求轻巧、灵活, 不能太重, 并要准确地唱出贯穿全曲的“xxo”的节奏型, 可增强乐句的律动感, 且即能丰富纯真少女的色彩又能表现出莱奥诺拉要与强权势力作斗争的决心。这部分是一个华丽的快板, 演唱的速度是allegro giusto (适度的快板) , 赞美和对爱情的坚定的情感基调是演唱这部分所要掌握的要领。

第一乐句作为主题乐句有4小节, 主题动机采用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加之十六分休止符以及四、五度跳音, 这种弱起节奏以及灵活的旋律, 具有极强的歌唱性, 能够充分表现声乐艺术花腔技巧的无穷魅力, 将一位栩栩如生对美好爱情充满无限美好幻想的纯真快乐、坚强的姑娘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演唱第一、三小节时, 要注意控制好气息, 十六分休止符不要换气, 使声音短促、灵活而又连贯。第二、四小节的五、六度大跳的演唱更要与气息控制相结合, 适量调节发挥声音管道“短”声束具有的轻盈灵巧的性能, 使声音统一、短促、灵活而充满活力。另外, 还要注意气息不要过量或过少, 否则声音会缺少弹性而失去头声效果。作曲家在小字2组e上标有“tr” (颤音记号) , 要正确地唱好它首先气息要十分稳定, 用稳定的气息支撑住声音, 下巴、舌根要放松, 解除对声带多余的力量和干扰, 同时加速呼气的速度, 声音以大二度的波幅做快速的颤动。

第二乐句的第一乐节为第一乐句第一乐节的重复, 但演唱情绪要比第一乐句更为激动, 力度从“so”开始渐强, 第二个乐节是对第一乐节材料的删减, 其实是来源于“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加之十六分休止符”这个主题动机, 加之旋律的波浪型下行的跳音处理, 快速而有生气, 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莱奥诺拉完全沉浸在爱情甜蜜中的快乐兴奋的心情。演唱时要注意旋律音阶华彩部分的每个音必须交待清楚, 在气息的支持控制下保持声音的统一位置, 否则会演唱的含糊不清且不灵活。同时, 还要注意共鸣的高位置, 把有呼吸支持点的、集中明亮的头声共鸣音色, 能够努力接近长笛中音区的音色 (长笛的中音区很富感情, 音色柔美温存, 透明纯洁) 。

第三乐句来源于主题动机, 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 出现的上行六度跳进后再下行八度大跳然后再级进上行的旋律进行, 表现了莱奥诺拉对爱情的坚定与执著及要与强权势力作斗争的决心。句末标有无限延长记号, 因此不要急于演唱下一句, 为下面情绪的发展做好准备。

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变化重复, 后面多出的两小节的旋律波浪型下行表现了莱奥诺拉仿佛预见到了自己不幸的爱情命运, 上行八度大跳表明了她要与强权势力作斗争的决心, 因此演唱时语气要比较坚定, 速度poco piu mosso (稍稍再快一点) , 力度为“p”, 衬托后面的高潮部分并为其积蓄力量。

随后是第五乐句 (6小节) , 重复的大二度及十六分休止符的旋律进行表现了莱奥诺拉当时激动的情绪。连续的音阶上行再下行的华丽部分, 再次表明了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坚定与忠贞。演唱此句时要注意速度与力度的变化, 把莱奥诺拉心理的变化表现出来。第一小节标注了力度“cresc” (渐强) , 逐步将情绪推向高潮。注意第三小节速度减慢, 留足够的时间换气, 再唱后面的音阶部分, 这样感觉起来更符合歌曲情绪的需要。唱音阶的时候力度渐强, 不能唱得太快, 而且声音还要收住不能撒出去, 以描绘莱奥诺拉在听了伊奈斯对她与游吟诗人的爱情命运的不祥预兆的分析后所表现出来的难受、辛酸与对爱情充满信心的复杂心情。

A1乐段是A乐段的完全重复, 为了进一步抒发情感, 后面加了补充终止。补充终止的第一个乐句旋律采用了半音级进上行和前四分符点音符后两个十六分音符, 表现了莱奥诺拉对爱情的忠贞与无畏的精神。演唱时声音在气息的支撑下以“p”力度进入, 随着音阶的上行力度加强, 速度渐快, 情绪越来越激动坚定。第二个乐句是第一个乐句的完全重复。第三个乐句结束在小字二组降a, 成为全曲的高潮。演唱“mo”时颤音的处理, 开始要以弱音进入, 然后渐强, 情绪坚定、高亢激昂, 最后上扬式旋律进行将情绪推向高潮, 让莱奥诺拉化作一个永不妥协的爱情“英雄”, 充分展示出温柔、单纯的莱奥诺拉对待爱情忠贞、坚定的一面。

通过对以上这个唱段的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演唱者更好的了解莱奥诺拉复杂多面的人物性格, 进而能更准确、完美地塑造莱奥诺拉这一歌剧形象。

参考文献

[1]《欧洲声乐史》.刘新丛.刘正夫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2]《西洋歌剧名作解说》.张弦.徐国弼.申文凯.安绍石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3]《威尔第书信选》.李季芳译.人民音乐出版社.

[4]《从<游吟诗人>看威尔第歌剧的人物塑造》.汤爱民.自《歌剧》.

《寂静》 篇10

20世纪下半叶, 美国战后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 科技日新月异, 一时间, 科技万能主导了社会的视听, 但科技双刃作用带来的环境恶化也日益激起学界的反思, 蕾切尔·卡森就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生态文学家。卡森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寂静的春天》 (1962) 也被称之为“划时代的作品”, 这部作品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扭转了人类思想的方向”[1], 作品透析出的生态整体主义观, 即便置于高度工业文明的当下, 仍具有现实批判和指导意义, 卡森由此开启了欧美生态文学的新纪元。本文立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制度批判的维度, 对该作品中的生态整体主义进行了分析, 以期在新视角下, 对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卡森的《寂静的春天》

(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及其主要代表思想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新形成的流派, 该流派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西方生态危机的根源问题”, 该流派力主通过对马克思生态唯物主义哲学进行重构, 以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普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非正义即从制度的维度进行批判, 普遍认可, 资本主义对科学技术的非理性运用及消费主义价值观与生存方式乃是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代表人物包括本·阿格尔、威廉·莱斯、詹姆斯·奥康纳、贝拉米·福斯特、安德烈·高兹等杰出代表。

本·阿格尔和威廉·莱斯批判并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并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危机必然产生的生态危机的理论来替代。阿格尔指出:当代资本主义采用所谓国家干预主义, 通过不断控制和引导公众的消费需求让民众沉溺于商品消费中, 以此来维系资本主义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这也正是生态危机产生的必然根源。莱斯对技术理性的起源、功能和社会后果进行了追溯, 认为资本对利润的追逐决定了技术运用必然走向非理性, 决定了对自然的非理性开发和利用, 最终造成生态危机。詹姆斯·奥康纳和贝拉米·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唯物主义进行了重构, 奥康纳通过对技术决定论的批判, 引入“生产条件”的概念, 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最终导致经济危机之外, 还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其生产条件的矛盾”, 这一矛盾运动的结果正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福斯特则强调了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本质上也是探讨人和自然相互联系和物质转换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唯物主义哲学。法国的安德烈·高兹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生态学的关系进行过论述, 他认为,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摆脱生态危机唯—的出路在于停止经济增长, 改变生活方式和限制消费。总体而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普遍认可“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不正义以及由此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非理性运用和消费主义价值观与生产方式, 是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2], 赞同解决当前生态危机的途径是“通过激进的生态政治变革, 实现向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3]。

(二) 蕾切尔·卡森及其作品《寂静的春天》

蕾切尔·卡森1907年出生并成长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 受其母亲的影响, 卡森从小对大自然、对环境充满了好奇与热爱, 就读宾夕法尼亚妇女学院期间, 因为对大自然的兴趣, 由文学改学生物学, 后在“美国渔业局”后改名为“美国联邦鱼类和野生生物署”工作, 并成为一些杂志的专栏作家。卡森一生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学创作, 早年的文学作品均涉及海洋及海洋生物的保护, 奠定了她在生态文学领域的名誉和地位。20世纪40年代, 卡森以海洋生物学家所独有的敏锐, 开始怀疑当时的一种新型杀虫剂DDT (双氯苯基三氯乙烷的缩写)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并着手就这一农药对生态链影响的调查, 开始撰写《寂静的春天》。这一时期, 卡森已罹患癌症晚期, 但她不顾病痛, 以顽强的毅力于1962年出版这部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生态文学和生态伦理学的经典著作, 该作品最终被认为是生态文学发展历程中一座“里程碑”。

《寂静的春天》以寓言故事开头, 全书分十七章, 以翔实、专业的数据和实例陈述了新型杀虫剂DDT对环境和生物链造成的无可挽回的破坏, 给人类和地球造成的不可弥补的后果。这部作品的出版, 触及了一些集团尤其是化学药品制造商们的切身利益, 受到了各种打压和抹黑, 甚至遭受了无耻的人身攻击。但同时, 这部作品也受到了民众和环保人士的拥护, 唤醒了民众对环境保护的“民间意识”, 最终影响到了政府, 肯尼迪总统就曾责成“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对书中提到的化学物进行试验, 书中的结果最终得以应验。克林顿政府的副总统, 环保主义者艾尔·戈尔在为《寂静的春天》中文版撰写前言时, 盛赞这部作品“播下了新行动主义的种子”, 是“现代环保运动的肇始”。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野下《寂静的春天》生态整体主义观述评

(一) 《寂静的春天》体现的生态整体主义观

生态整体主义观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 由美国生态博物学家利奥波德首先提出, 这一理论倡导人类的生存权应该以不逾越生态承受能力、不危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权为底线。利奥波德之后, 罗尔斯用“荒野哲学”, 奈斯用“深层生态学”对生态整体主义进一步完善和演绎。生态整体主义所强调的“生态系统的整体一致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生态系统的完整、平衡、协调”, 这正是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所极力倡导的思想和理念。

卡森早期的作品即描述大自然是“一个严密的大系统, 生物体及其环境之间存在着彼此相依、不可割裂的联系”的生态整体主义初步思想。在《寂静的春天》中, 卡森的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已日臻成熟, “地球上的植物是生命大网络的一部分, 一种植物与其他植物之间、植物与动物之间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联……如果我们打算给后代留下自然界的生命气息, 就必须学会尊重这个精美细致但十分脆弱的自然生命之网, 以及网上的每一个连接”[4]。从《寂静的春天》这部作品的整体构架来看, 卡森通篇都在阐述自然生态体系中由于“死神的特效药”DDT的介入, 导致人类无可挽救的生态灾难。卡森所要呼吁的是, 人类作为大系统中的一环, 对维系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这是一个将各种生命联系起来的复杂、精密、高度统一的系统……自然平衡并不是一个静止固定的状态;他是一种活动的、永远变化的、不断调整的状态。人, 也是这个平衡中的一部分”[5]。不仅如此, 卡森还试图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原有的生态观, 以全新的生态思想———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整体主义”观来替代, 她曾反复指出, “陶醉于自身巨大能力的人类, 看来正在毁灭自己和世界的实验道路上越走越远”, 呼吁现今生活的这一代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 “必须直面现存的环境问题, 而不是无视或者逃避它们”[6]。虽然对于美国工业革命初期, 20世纪60年代, 美国在经历了战后经济的大发展之后, 由于自然生态的破坏与恶化, 人们已经开始逐步关注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危机问题。但在那个时代, 科技万能的思想仍占据着社会思想的绝对主流, 卡森以一妇孺的羸弱之躯, “质疑了技术社会对自然的基本态度”, “警告人们缺乏远见地用科技征服自然很可能会毁掉人类生存所有必需的资源, 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7]。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所阐述的人与自然整体依存、环环相扣的前瞻性思想, 无疑从道德伦理层面, 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即便在高度工业文明的今天, 仍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 制度批判维度下的《寂静的春天》生态整体主义观评析

《寂静的春天》描述了美国五六十年代一种新型杀虫剂的使用导致的人类生态危机, 卡森将这一危机的原因归结为“人类对自然控制的妄自尊大的想象”, 卡森仍然将“生态整体主义”局限于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强调“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是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 未能从制度批判的层面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做深度的剖析。卡森生态整体主义观的缺陷也为卡森所触碰的利益集团提供了反击的机会。美国昆虫学家乔治·德克尔反驳卡森时这样陈述:“如果我们像某些人所轻率地鼓吹的那样, 在北美采取让自然任其发展的方针, 那么, 可能这些想要成为专家的人就会发现, 两亿过剩的人的生存问题如何解决, 更麻烦的是美国当前的谷物、棉花、小麦等剩余物资如何处理。”卡森的反对者们谴责卡森“担忧死了一只只猫, 却不关心世界上每天有一万人死于饥饿和营养不良”。化学工业巨头孟山都公司甚至恶毒地模仿卡森的作品出版了一本小册子《荒凉的年代》, 制造民众对卡森作品的误读, 等等[8]。

就人类生态思想的发展而言, 马克思、恩格斯都曾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问题作出过突出的贡献。马克思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证过“生态的整体性是通过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来实现的”, 恩格斯也强调“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说”, 强调“人与自然的从属关系”。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针对西方社会的生态危机的根源问题则是从制度批判、技术批判、异化消费批判等维度进行的挖掘。事实上, 注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的揭示与批判, 被认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同西方其他绿色思潮有所区别的最根本标志。制度批判和异化消费批判是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衍生和呼应。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质必然导致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滥用, 必然导致消费观念的异化;反之, 技术的滥用、消费观念的异化也会进一步加深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可见, 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作品中没有也无法从这一层面进行论述, 体现出其生态整体主义观的局限性, 从这一角度,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也是对生态整体主义的历史性超越。

四、结语

《寂静的春天》所体现的生态思想影响了美国一代人, 也影响了世界生态文学的发展方向, 直接推动了世界范围的生态思潮环保运动。这部作品也被译为多国文字, 在世界广为流传。作品中所体现的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对当今环境恶化的中国也有一定的启发和现实意义。

摘要:文章通过回溯蕾切尔·卡森及其作品《寂静的春天》中体现出的生态整体主义观, 在肯定卡森生态整体主义观积极意义的同时, 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制度批判的新视角, 对该作品中的生态整体主义进行了分析与评述, 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生态整体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制度批判维度

参考文献

[1]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176.

[2][3]王雨辰.哲学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07:199-200;

[4][5][6][7]蕾切尔卡森.吕瑞兰, 许长生, 译.寂静的春天[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默然忧伤,寂静欢喜 篇11

悄悄逃出那一方是非之地,内心却不平坦,如此有凭有据,想来这消息是真的吧。

我和沫沫,彼此同一个写字间已相处3年之久,她眉清目秀的相貌和安静娴雅的性格很让我喜欢,但婚姻之变,这些日子,并未听她有只言片语。

忍不住偷偷观察,沫沫完全是寻常的一副样子,甚至小小的写字桌上,多了三两盆娇嫩的花草。有一盆,是并不好照拂的水养植物。那种植物,我叫不上来名字,曾经因为喜欢那葱郁的叶片养过两次,却都没有养活。真的很麻烦,玻璃盆中水的多少、营养液的比例、每天日晒多少分钟……极其繁琐,稍稍不仔细就会死掉了。

沫沫却养得极好,中间已有新的枝叶冒出来,想来,她是费了心思的——之前没有去想,为什么她忽然对花草有了兴趣,现在才明白,养这样一株娇贵的植物,是她刻意所为。在失去爱人的真情之后,她用一蓬绿色来缓释内心的悲伤。不逃避、不暴躁、不哭泣,更不歇斯底里,于寂静无声之中,独自将忧伤一点点化解。

她让我想起另一个女子,我的大学好友小贝。不久前,小贝的母亲在一场车祸中丧生,遭此变故,我无法想象小贝该如何承受,又是如何悲伤、绝望。甚至事情过去好几日,才鼓起勇气去探望她。

很意外,去时,小贝竟然坐在窗口织毛衣。

那是一种很细很细的墨绿色绒线,用了很细很细的针,小贝已经织下短短一寸。

“刚跟人学的。”小贝说,“大抵要半年时间能织好。”

失去母亲的小贝消瘦苍白,但并没有如我想象那般哭泣悲伤,却专心地,一针一针织结着那团软软的毛线……我并非不明白,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女红的小贝,现在做这样一件事,不过是给疼痛和悲伤一个更好的去处——大哭大喊到失态又能如何?失去的人不会再回来,更会让旁人难过不安。不如把悲伤交付于无声,哪怕用去很多时间。

还认识一个每逢不开心就做比萨的女孩,她会在难过的时候花很多时间,做那种用料最复杂的比萨。准备好每一种配料,称好分量,按照步骤和比例一丝不苟……平常里倒是有些急脾气的,也爱闹腾。可伤心的时候,却总是不急不躁起来,也不叨扰别人,就一个人,耐心地好脾气地和一份比萨斗智斗勇,直到比萨胜利出炉。然后拍拍手,大快朵颐,所有不快,哪来哪去。

其实在悲伤来临时,很多女子是失态的,哭泣喊叫、怨怒暴躁、歇斯底里……或者不断对人倾诉犹如祥林嫂……但痛苦并没有因此减少分毫,反倒是扰了旁人清静,心里厌烦也说不定。说到底,每个人生活中的悲伤都只是自己的事,与旁人无关,快乐或可分享,痛苦很难分担——逃避不快乐是每个人的本能。

上一篇:自适应调制编码论文下一篇:衍生品行业

本站热搜